《生物制品行業:新冠促進中國疫苗產業全面升級后疫情時代國內疫苗企業分化加速-20211019(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生物制品行業:新冠促進中國疫苗產業全面升級后疫情時代國內疫苗企業分化加速-20211019(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疫情之前,我國疫苗產能在7-8 億劑左右,新冠疫情后,疫苗產能增加至90億劑。與之配套的原輔材料、生產設備、批簽發能力和人才隊伍等得到全面提升。由于相關企業很多,我們僅列舉部分代表性案例。蘭州民海是由美國HyClone 實驗室公司和西北民族大學于2000 年 9 月組建的合資企業。公司利用中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天然草場放牧的牛血液資源,引進美國血清生產設備,通過封閉式無菌采血、低溫分離、大容量混合和高置流膜過濾技術,開發并規模生產胎牛、新生牛及其他40 多個動物血清系列產品。國藥和中生新冠疫苗牛血清的供應均由蘭州民海承擔。疫苗設備國產化率提升。由于疫情生產停滯及國際運輸極其緩慢等問題,國內疫苗
2、企業設備供應基本都選擇國產或本土化生產的設備。國內主要的主要裝備生產商東富龍和楚天科技的合同負債金額在 2021 年上半年創出新高。根據公司公開披露信息,楚天科技為國藥、科興、康希諾等主要新冠疫苗生產商提供制藥裝備,2021 年上半年新冠疫苗相關訂單金額超過 12 億元。森松國際 :國內首個 mRNA新冠疫苗工廠制造商。森松國際是中國領先的設備制造商及綜合壓力設備解決方案供應商。森松在為沃森生物建設的mRNA疫苗工廠項目中提供從前期設計、詳細建造、FAT、運輸、現場安裝及調試的“一站式”服務,項目建設周期從設計開始是7 個月。項目的工藝階段包括了mRNA疫苗質粒生產、原液制備、制劑、產品灌裝等
3、全過程。整個工程2.5 個月內完成了運輸、安裝、調試,整體工廠 7.5 個月內交付。從產能上來看,全球主要新冠疫苗生產商的合計產能已經超過188 億劑,可以提供接近95 億人的接種。其中,中國產能接近 90 億劑,與歐美產能相當。我國自 2006 年起,所有預防用疫苗類制品均實施批簽發,在每批產品上市銷售或進口時,都應該通過批簽發審核檢驗。國家藥監局負責主管全國疫苗批簽發工作。批簽發是一項繁瑣而精細的工作,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批簽發資質方面,僅中檢院可獨立簽發全部疫苗產品,為了應對新冠疫苗大規模上市,國家專項加大了新冠疫苗企業所在的幾大省級藥檢所的疫苗批簽發能力建設。以廣東省藥檢所
4、為例,2021 年 3 月獲得國家授權,成為全國第3 個開展新冠滅活疫苗批簽發的省級機構,先后承擔北生研和深圳康泰新冠疫苗第三方檢驗工作。截至 2021 年 9 月中旬,共完成新冠疫苗主檢任務 326 批共 1.12 億劑,協檢任務1711 批共 5 億劑,承擔的協檢量居全國首位。2007-2020 年,我國生物制品(含疫苗類制品、血液制品、診斷類產品)的批簽發總量均值在7.4 億支/瓶左右,最高值在2010 年,為9.6 億支/瓶,2020 年為 7.6 億支/瓶。截止 2021 年 10 月 4 日,我國新冠疫苗接種量已經達到 22.2 億劑,加上常規性疫苗、血制品、診斷試劑,批簽發總量突破25 億劑。批簽發總量突破 2007-2020 年以來近 3倍的量,是我國超強批簽發能力的體現。疫苗必須在嚴格的低溫下才能保障有效性,在整個運輸、存儲過程中都有嚴格的低溫要求。新冠疫情下,我國完成了超過22 億劑新冠疫苗到超過 10 萬家醫療機構的配送。2021 年 2 月,交通部公布了首批 28 家新冠疫苗貨運重點企業,其中包括國藥、廣藥、上藥、華潤等大型流通企業及瑞康醫藥的地區性醫藥流通企業,同時也包括順豐等物流企業。在國家的戰略統籌規劃下,全國物流行業齊心協力保障新冠疫苗的安全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