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技術與政策共振AI和信創迎來新一輪黃金期-250216(16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計算機行業:技術與政策共振AI和信創迎來新一輪黃金期-250216(162頁).pdf(16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證券研究報告2 0 25.0 2.1 6技術與政策共振,AI和信創迎來新一輪黃金期分析師:聞學臣執業證書編號:S0740519090007分析師:何柄諭執業證書編號:S0740519090003分析師:蘇儀執業證書編號:S0740520060001聯系人:劉一哲聯系人:王雪晴聯系人:蔣丹2024年板塊回顧年板塊回顧 全年行情回顧:強預期與弱現實交織博弈,機構持倉再次接近歷史低位。全年行情回顧:強預期與弱現實交織博弈,機構持倉再次接近歷史低位。以“924”系列新政的出臺為分界線,2024年的計算機板塊整體走勢呈現“先抑后揚”的狀態,年末計算
2、機(申萬)指數報收4407.29點,全年收漲4.42%。先抑:先抑:2024年初時在小微盤股流動性危機下,計算機(申萬)指數在Q1內經歷了暴跌與暴漲式修復。4月以后,下游經濟回暖持續乏力,計算機板塊整體經營基本面亦持續承壓,整體營收與盈利修復表現相對較弱,計算機(申萬)指數也隨之持續下探,并于8月多次創下2018年以來的指數新低。后揚:后揚:“924”系列新政的出臺,大幅扭轉了投資者對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預期,計算機板塊亦大幅反彈。10月之后,國際、國內科技領軍企業相繼發力,AI領域多次出現突破性進展,同時疊加化債預期下信創工程持續推進,計算機板塊在Q4以來繼續穩健上行。不過跨年之際,市場關注
3、重心再次傾向全年業績表現與來年經營展望,計算機板塊因此而出現一定程度回調??傮w而言,2024年計算機板塊行情在“強預期”與“弱現實”中博弈演進,在此背景下主要投資機構亦持續減倉計算機行業,至24Q3末時,以計算機(申萬)指數為計算依據,機構的計算機板塊持倉比例降至2.50%,環比Q2弱回升0.03pcts,2020年以來僅高于22Q3末的2.42%。板塊基本面表現:營收表現逐季低迷,逆周期板塊基本面表現:營收表現逐季低迷,逆周期/跨周期行業表現優秀??缰芷谛袠I表現優秀。2024年前三季度,計算機行業受制于下游經濟與景氣度恢復不及預期,營收表現逐季低迷。但分賽道來看,仍有部分賽道在Q3仍然呈現了
4、較好增長。以算力、智能出行為代表的新興趨勢產業,和信創、能源IT為代表的政策驅動導向型行業,在Q3整體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仍然呈現了較好的產業高景氣趨勢與營收正增長。24Q3典型算力企業的營收增速中位數為11.08%,智能出行、信創的增速中位數則分別為8.97%、11.46%。傳統順周期需求型賽道則景氣度相對較弱,如醫療IT、政務IT、金融IT,對應典型企業的營收增速中位數已連續兩個季度為負值。2025年投資展望年投資展望AI與信創兩翼起舞與信創兩翼起舞 AI:產業機遇從后端走向前端,:產業機遇從后端走向前端,AI Agent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趨勢。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趨勢。1)硬件產業從后端到前端,大
5、廠持續增加)硬件產業從后端到前端,大廠持續增加Capex投入。投入。隨著算力建設從集群擴散到邊端,端側AI滲透率持續提升,如AI手機、AIPC、智能汽車等端側AI的多元市場全面打開。大廠持續增加算力投入。2)基礎模型提升性價比和推理能力,用戶群體分化。)基礎模型提升性價比和推理能力,用戶群體分化。隨著傳統Scaling Law遇到數據瓶頸,Post-Train應用大規模RL和推理涌現逐漸成為主流模型迭代趨勢。DeepSeek-R1等低價的優秀開源模型將進一步催生落地應用。3)AI Agent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趨勢,已有海外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趨勢,已有海外B端端SaaS公司展現收入成果。公司展現收入
6、成果。Agent本質上跑通的是Service-as-a-Software模式,將有望替代萬億級別的人力服務市場,更多工作、更多場景由AI輔助甚至AI主導決策完成成為可能。垂直行業的法律、醫療、文娛、金融和通用領域的搜索、編程、營銷正在率先落地。投資建議:緊密跟蹤投資建議:緊密跟蹤AI產業落地與商業模式閉環的探索,基礎設施、大模型能力、具體應用三維度全面關注。產業落地與商業模式閉環的探索,基礎設施、大模型能力、具體應用三維度全面關注。1)基)基礎設施層面:建議持續關注算力及液冷等相關配套產業,礎設施層面:建議持續關注算力及液冷等相關配套產業,具體建議關注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神州數碼、云
7、天勵飛等。2)基礎模型層面:建議關注具備大模型能力的企業,)基礎模型層面:建議關注具備大模型能力的企業,具體建議關注科大訊飛、商湯等。3)AI應用層面:應用層面:建議持續關注建議持續關注AI Agent廠商,廠商,如金山辦公、焦點科技、金蝶國際、明源云、鼎捷數智、彩訊股份、萬興科技、同花順、漢得信息、新致軟件、福昕軟件、合合信息、格靈深瞳、云從科技等,智能駕駛如地平線機器人、經緯恒潤、德賽西威、中科創達、虹軟科技等;4)具身智能層面)具身智能層面:建議關注機器人如索辰科技、能科科技等。信創:邊際催化波瀾再起,迎接新一輪周期的到來。信創:邊際催化波瀾再起,迎接新一輪周期的到來。1)行業背景方面,
8、)行業背景方面,2024年以來國內政策端持續出臺信創利好政策,推動信創產業常態化、標準化發展,同時以化債為代表的資金支持性政策也預計將陸續落地;同時,2024年下半年以來各級政府部委、央國企密集完成多筆信創大單的招標工作,推動行業景氣度進一步向上。國際角度上,全球范圍內地緣形勢動蕩加劇,多起信息安全事件再次提升自主可控的必要性與重要性。2)在產業公司經營方面,)在產業公司經營方面,2024年以來信創行業公司經營開始邊際向好,典型信創公司在24Q3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營收較快增長,進一步證實行業景氣度邊際轉暖,下一輪信創產業發展大潮或將拉開大幕。投資建議:短期著重于邊際改善效應較強的黨政信創相關領域
9、,中長期重點關注國產化率提升大邏輯。投資建議:短期著重于邊際改善效應較強的黨政信創相關領域,中長期重點關注國產化率提升大邏輯。1)短期黨政)短期黨政信創相關的邊際改善領域:建議關注數據庫、辦公、操作系統等領域,信創相關的邊際改善領域:建議關注數據庫、辦公、操作系統等領域,具體建議關注金山辦公、達夢數據、中國軟件、誠邁科技、麒麟信安等。2)中長期國產化率提升方向:建議重點關注央國企)中長期國產化率提升方向:建議重點關注央國企ERP、工業軟件領域,其中央國企、工業軟件領域,其中央國企ERP關注普聯軟件、金蝶國際、用友網絡、賽意信息等,工業軟件領域工業軟件領域關注中望軟件、索辰科技、華大九天、概倫電
10、子、廣聯達等。2025年投資展望年投資展望關注政策驅動型產業:低空經濟、車路云與能源關注政策驅動型產業:低空經濟、車路云與能源IT 低空經濟與車路云:元年已來,產業催化加速。低空經濟與車路云:元年已來,產業催化加速。2024年以來,低空經濟與車路云產業作為新基建與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形式之一,受到了較多政策支持與鼓勵,年初多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將低空經濟視為重要發展的產業,而2024年全年車路云產業也陸續落下多個重要招標。我們認為2025年低空經濟、車路云有望在產業端形成更多實質性建設與運營成果。投資建議:投資建議:1)低空經濟:建議重點關注低空經濟產業的核心環節(如空管系統、飛行器等),以及
11、各地區具備低空)低空經濟:建議重點關注低空經濟產業的核心環節(如空管系統、飛行器等),以及各地區具備低空經濟基礎建設規劃能力的標的,經濟基礎建設規劃能力的標的,具體標的包括萊斯信息、深城交、萬豐奧威、蘇交科等。2)車路云產業:)車路云產業:建議重點關注萬集科技、千方科技、通行寶、金溢科技、皖通科技、云星宇等。能源能源IT: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新能源消納、分布式管理催生新發展機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新能源消納、分布式管理催生新發展機遇。新能源比重加大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持續提速,新能源出力的不穩定性帶來消納的實質性挑戰,而分布式光伏的管理同樣為電力體系的發展提出新的考驗。在2025年全國
12、統一電力市場體系要求初步建成的背景下,如何在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妥善處理好上述問題,成為新一年乃至較長時間內電力體系的重要發展課題。我們認為特高壓、配電網的建設,以及加快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容量電價、虛擬電廠等“軟硬”手段,會成為當前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問題解決手段,而分布式的規范管理也將帶來更大的分布式入網、交易等方面的機遇。同時,新型電力系統對電網體系的堅韌性提出新挑戰,如何提升電網自身的能力也是未來一段時間重點發展的方向。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受益于電改的標的,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受益于電改的標的,具體標的包括國能日新、東方電子、朗新集團、國網信通、恒實科技、恒華科技等。風險提示風
13、險提示 Al等底層技術變革不及預期;等底層技術變革不及預期;下游客戶下游客戶IT支出意愿與力度不及預期;支出意愿與力度不及預期;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政策落地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行業競爭加??;研報信息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等。研報信息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等。目 錄C O N T E N T SC O N T E N T S計算機板塊市場表現回顧信創:迎接新一輪周期AI:硬件產業機遇從后端到前端,AI Agent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趨勢1245政策驅動型&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車路云、能源IT或大有可為投資建議&風險提示12345CONTENTS目錄CCONTENTS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專 業 領
14、先 深 度 誠 信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1計算機板塊市場表現回顧81.1 2024年計算機行業上漲年計算機行業上漲4.42%2024年初時在小微盤股流動性危機下,計算機(申萬)指數在Q1內經歷了暴跌與暴漲式修復。4月以來,計算機板塊整體經營基本面持續承壓,整體營收與盈利修復表現相對較弱,計算機(申萬)指數也隨之持續下探,并于8月多次創下2018年以來的指數新低。隨著“924”系列新政的持續發布與落地,投資者對宏觀經濟預期開始邊際扭轉,計算機行業也于9月底迎來一波大幅上漲行情。而隨著之后信創、AI等產業持續出現突破性進展,計算機行業在924普漲行情后進一步持續上攻。
15、截至2024年12月31日,計算機(申萬)指數為4407.29點,2024年內上漲4.42%。圖表:2018年至今計算機(申萬)指數走勢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注:統計區間為2018/1/1-2025/2/14)200030004000500060007000計算機(申萬)91.1 2024年計算機行業位列全行業漲幅第年計算機行業位列全行業漲幅第14位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31個申萬行業指數中,2024年計算機行業指數上漲4.42%,位列所有行業指數的第14位。圖表:2024年計算機(申萬)指數漲幅列全行業第14位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注:統計區間為202
16、4/1/1-2024/12/31)4.42%-20%-10%0%10%20%30%40%銀行(申萬)非銀金融(申萬)通信(申萬)家用電器(申萬)電子(申萬)汽車(申萬)商貿零售(申萬)交通運輸(申萬)公用事業(申萬)國防軍工(申萬)石油石化(申萬)建筑裝飾(申萬)機械設備(申萬)計算機(申萬)煤炭(申萬)綜合(申萬)有色金屬(申萬)電力設備(申萬)傳媒(申萬)環保(申萬)鋼鐵(申萬)房地產(申萬)基礎化工(申萬)社會服務(申萬)紡織服飾(申萬)建筑材料(申萬)輕工制造(申萬)食品飲料(申萬)美容護理(申萬)農林牧漁(申萬)醫藥生物(申萬)101.1 計算機行業估值:計算機行業估值:924以來估
17、值快速修復以來估值快速修復 在經歷了24Q1內行情的暴跌與暴漲式修復后,因行業整體基本面并未見到明顯修復與改善,24Q2以來計算機行業的PE估值水平一路下探且屢創近期新低。隨著924政策大幅改善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計算機行業迎來快速上漲行情,其行業估值水平也快速拉升。近期,計算機指數隨整體走勢出現一定回調。隨著春季以Deepseek為引領的AI行情再次到來,計算機板塊又開啟了新一輪上行。截至2025年2月16日,計算機(申萬)指數的PE為76.43倍。圖表:2018年至今計算機(申萬)指數PE走勢(TTM規則)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注:統計區間為2018/1/1-2025/2
18、/1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收盤價39.23X47.95X56.67X65.39X111.1 計算機行業估值:計算機行業估值:924以來估值快速修復以來估值快速修復 與PE估值一樣,在經歷了24Q1內行情的暴跌與暴漲式修復后,因行業整體基本面并未見到明顯修復與改善,24Q2以來計算機行業的PS估值水平也一路下探且屢創近期新低。隨著924政策大幅改善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計算機行業迎來快速上漲行情,其行業估值水平也快速拉升。近期,計算機指數隨整體走勢出現一定回調。隨著春季以Deepseek為引領的AI行情再次到來,計算機板塊又開啟了新一輪上行。截至2025
19、年2月16日,計算機(申萬)指數的PS為3.60倍。圖表:2018年至今計算機(申萬)指數PS走勢(TTM規則)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注:統計區間為2018/1/1-2025/2/1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收盤價2.33X2.85X3.37X3.89X121.1 機構持續減配計算機,行業持倉占比再至低點機構持續減配計算機,行業持倉占比再至低點 2023年開年,在AI、信創、數據要素、經濟基本面修復預期的四重推動下,機構對計算機行業的配置比例較高,但隨著經濟恢復不及預期,計算機公司整體基本面開始承壓,2023年下半年起,機構對計算機行業的配置比
20、例持續下降。2024年計算機公司基本面承壓、營收與盈利修復較弱的特點持續凸顯,機構對計算機行業的配置比例進一步下降。24H1、24Q3末,機構對計算機行業的配置持倉比例已降至2.47%/2.50%,2020年以來僅高于22Q3末的2.42%。圖表:2020年以來機構對計算機行業的持倉占比(統計周期:季度)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2.0%2.5%3.0%3.5%4.0%4.5%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計算機行業占機構持倉比重131.2 營收端:營收端:2024
21、年營收端承壓加劇年營收端承壓加劇 2024年以來,伴隨宏觀經濟修復不及預期、下游各產業經營壓力加劇,計算機行業在經營端較之前年份亦顯示出承壓加劇的跡象。截至24Q3,計算機行業前三季度營收增速中位數為0.40%,較前兩季度進一步下降,且為2021年以來最低增速中位數。單季度來看,24Q3計算機行業營收增速中位數為-0.84%,由Q2正增長轉為負增長,2021年以來這一增速僅高于22Q2和22Q4的同期增速中位數。圖表:21Q1-24Q3計算機(申萬)成份股收入增速中位數變化趨勢(累計增速)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1Q1-24Q3計算機(申萬)成份股收入增速中位數變化趨勢(單季
22、度)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5%0%5%10%15%20%25%30%35%40%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 22Q3 22Q4 23Q1 23Q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計算機營收增速中位數(單季度)0%5%10%15%20%25%30%35%40%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 22Q3 22Q4 23Q1 23Q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計算機營收增速中位數(累計增速)141.2 利潤端:利潤下降加快利潤端:利潤下降加快 受制于營收端持續承壓,2024年計算機行業利
23、潤端表現持續低迷。累計增速上,2024年前三季度計算機行業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為-15.53%,較上半年的-15.45%持續下降。單季度來看,24Q3計算機行業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為-26.06%,下降幅度環比Q2的-20.82%進一步加大。圖表:21Q1-24Q3計算機(申萬)成份股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變化趨勢(累計增速)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1Q1-24Q3計算機(申萬)成份股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變化趨勢(單季度)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30%-25%-20%-15%-10%-5%0%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 22Q3 22
24、Q4 23Q1 23Q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計算機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單季度)-30%-25%-20%-15%-10%-5%0%5%10%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 22Q3 22Q4 23Q1 23Q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計算機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累計增速)151.3 分賽道明細:分賽道明細:Q3算力、信創、智能出行方向仍高景氣算力、信創、智能出行方向仍高景氣 整體而言,今年以來計算機行業受制于下游經濟與景氣度恢復不及預期,營收表現逐季低迷。但分賽道來看,仍有部分賽道在Q3仍然呈現了較好增長。以算
25、力、智能出行為代表的新興趨勢產業,和信創為代表的政策驅動導向型行業,在Q3整體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仍然呈現了較好的產業高景氣趨勢與營收正增長。24Q3典型算力企業的營收增速中位數為11.08%,智能出行、信創的增速中位數則分別為8.97%、11.46%。工業軟件、能源IT這兩個賽道同樣在Q3延續了增長態勢。圖表:24Q1-24Q3計算機各細分賽道營收增速中位數對比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40%-30%-20%-10%0%10%20%30%40%24Q124Q224Q3辦公&企業管理工業軟件金融IT能源IT算力網絡安全信創醫療IT政務IT智能出行16CONTENTS目錄CCONTENT
26、S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2AI:硬件產業機遇從后端到前端,AI Agent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趨勢17圖表:微軟資本支出情況($M)資料來源:Bloomberg Intelligence,Microsoft,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科技巨頭資本支出正在增加資料來源:NY Times,中泰證券研究所2.1.1 訓練端:海外巨頭對訓練端:海外巨頭對AI Capex投入規模極大,主要用于擴展投入規模極大,主要用于擴展AI Infra 海外巨頭科技公司紛紛加大海外巨頭科技公司紛紛加大Capex投入投入。Bloomberg
27、計算表明,Big Tech企業將資本支出用于優先擴展數據中心和構建Copilot,2024年將額外花費550億美元,次年將額外花費350億美元,2025年總計花費可能達2000億美元。資本支出的大部分可能會用于擴展 AI 基礎設施,包括創建或改造數據中心以及購買 GPU。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3Q234Q231Q242Q243Q244Q24CapexLease Value18圖表:各大廠端側芯片資料來源:云天勵飛,中泰證券研究所2.1.1 推理端:端側推理芯片紛紛落地,走向端側推理端:端側推理芯片紛紛落地,走向端側 端側 AI 芯片不僅需要滿
28、足高算力需求,還要在有限的功耗和散熱條件下提供穩定性能。端側AI不僅讓硬件設備能更快響應用戶指令,還能在處理敏感數據時保持隱私安全。當下各大廠商都在推出適用于終端AI推理的芯片平臺,Meta、Google、Mistral、Microsoft等大廠也紛紛推出8B以下的端側模型。圖表:各大廠端側模型資料來源:Artificial Analysis,云天勵飛,中泰證券研究所芯片企業應用Jetson Orin NanoNVIDIA機器人Smapdragon X EliteQualcommPC天璣 9300MTK手機、平板銳龍8040AMDPC、平板Lunar LakeIntelPC、平板J5地平線無人
29、車M4Apple 平板、PC模型名稱公司規模Llama 3.1Meta8BLlama 3.2Meta1B/3BGemma 2Google9BMinistralMistral AI3B/8BMiniCPM面壁智能2.4BQwen-7B阿里7BQwen-1.5B阿里1.5BVicuna-7BUC Berkeley7BPhi-3-mini微軟3.8B19圖表:AI智能手機生態及核心玩家資料來源:Canalys SmartphoneAnalysis,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23-2028E年GenAI手機出貨量預測資料來源:IDC,中泰證券研究所2.1.2 AI手機:最快的終端落地方向,出貨量快速增長
30、手機:最快的終端落地方向,出貨量快速增長 GenAI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快速提升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快速提升。Canalys預計,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總量中約5%會搭載端側AI運算能力。IDC預計,GenAI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將在2024年達到2.342億部,較2023年同比增長363.6%。出貨量將在2028年達到9.12億部,復合年增長率為78.4%。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2320242025202620272028GenAI手機出貨量(百萬)20圖表:2024-2028年AI PC預測資料來源:IDC,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23-2025年A
31、I電腦出貨量預測(單位:萬臺)資料來源:Gartner,中泰證券研究所2.1.2 AI PC出貨量、滲透率快速提升,筆記本需求更高出貨量、滲透率快速提升,筆記本需求更高 AI PC通常指擁有通常指擁有40TOPS以上算力和專用以上算力和專用NPU芯片的計算機,并能夠實現較復雜問題的端側計算功能芯片的計算機,并能夠實現較復雜問題的端側計算功能。PC依舊是最核心的生產力工具,隨著端側模型性能提升和處理器芯片迭代,AI PC出貨量、滲透率都將快速提升。據Gartner預測,2024年AI PC出貨量將達到4300萬臺,較2023年增長99.8%。2025年AI PC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14億臺,較
32、2024年增長165.5%。2025年預計AI PC滲透率將達43%,其中人工智能筆記本電腦的需求將高于人工智能臺式機。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32024E2025EAI筆記本電腦AI臺式機21圖表:Intel Client Roadmap資料來源:AnandTech,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Win11 Recall功能示意資料來源:Microsoft,中泰證券研究所2.1.2 Copilot+PC依舊是主要落地方式,依舊是主要落地方式,AI需求正在定義底層硬件需求正在定義底層硬件 當下當下AI PC的主要落地形式依舊是系統級的主要落地形式依舊是系統級Copil
33、ot+PC。搭載在win11系統上運行的Recall功能能夠自動對屏幕截圖,并支持用戶通過語意搜索查找之前在PC上瀏覽過的內容。在在AI需求的拉動下,能效比更高的需求的拉動下,能效比更高的ARM正在挑戰正在挑戰x86在在PC市場的地位市場的地位。如2024年10月AMD推出了Ryzen AI 300 Pro,主要瞄準商業和企業 PC,還支持微軟的 Copilot+功能,其配套電腦與Intel競品相比生產力效能提升14%。2024年12月,Intel也發布了新一代Lunar Lake架構芯片,提供了48 TOPS的NPU算力,整個平臺的AI算力達到120 TOPS。22圖表:在各類終端上運行的A
34、pple Intelligence資料來源:Apple Inc.,中泰證券研究所2.1.2 Apple Silicon M構筑構筑MacOS先發優勢,集成先發優勢,集成ChatGPT增強增強AI能力能力 蘋果成功轉向基于蘋果成功轉向基于Arm的的Apple Silicon,強大的,強大的AI能力使其有望復刻能力使其有望復刻Windows生態的發展路徑生態的發展路徑。與x86架構相比,采用ARM架構的Apple Silicon M擁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據Apple測試結果,配備M3的MacBook Air圖形性能比 Copilot+PC快達 40%。Apple也因芯片先發優勢占據也因芯片先
35、發優勢占據AI PC市場的最高份額市場的最高份額。據Reuters,2024Q2的AI PC市場約60%份額屬于MacOS。2024年12月,Apple更新了macOS Sequoia 15.2版本。除文字、圖像生成,照片語意搜索,Siri等功能外,直接集成ChatGPT也能夠支持其處理更復雜的任務。圖表:2024Q2AI PC市場份額情況資料來源:Reuters,中泰證券研究所60%39%1%MacOSWindowsChromeOS23圖表:汽車行業發展歷程資料來源:長城汽車、中泰證券研究所 智能汽車最終將走向智能汽車最終將走向AI定義的下半程定義的下半程。汽車行業經歷了上世紀的“大工業”時
36、代和電氣化時代,逐漸走入了智能化時代的下半程。如果說上半程的迭代在于“軟件定義汽車”,是基于電子電子架構的軟硬解耦和功能迭代,那么下半程可能就是AI定義汽車,以神經網絡模型、城區NOA為代表的高級別智駕功能及智能交互功能將引領產業。2.1.2 智能汽車:走向智能汽車:走向AI定義的下半程定義的下半程24圖表:各品牌落地NOA車型資料來源:量子位智庫,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各車企公布云端算力規模資料來源:量子位智庫,中泰證券研究所2.1.2 智能汽車:云端算力加速智駕算法迭代,城區智能汽車:云端算力加速智駕算法迭代,城區NOA加速落地加速落地 車企紛紛加速布局云端算力,端到端智能駕駛算法加速迭代車
37、企紛紛加速布局云端算力,端到端智能駕駛算法加速迭代。算力是支持算法迭代的重要因素,車企紛紛擴充云端算力規模。頭部玩家2024年由激光雷達派轉向視覺派,減少智駕系統對激光雷達的依賴。車企玩家力推端到端架構上車,利用端到端技術構建智能駕駛。玩家玩家類型云端算力規模公布時間長城汽車車企1.64EFLOps2024.04小鵬車企2.51EFLOps2024.07特斯拉車企約 100EFLOps2024.10理想車企6.83EFLOps2024.11小米車企8.1EFLOps(最高可用)2024.11蔚來車企378.1EOPs(端云合計)2024.12騰訊云供應商16EFLOps(最高可用)2024.0
38、9絕影供應商20EFLOps(最高可用)2024.11華為供應商超 10EFLOps2024.12品牌落地車型品牌落地車型蔚來蔚來 ET7、ET5、ET5T、ES8、ES6、ES6、EC7、EC6、ES7智界智界 S7、智界 R7(全系 Max/Ultra 版)小鵬小鵬 P7+、X9、G9、G6、P7i(全系 Max 版)享界享界 S9(全系 Max/Ultra 版)理想理想 L6、L7、L8、L9、Mega(全系 Max/Ultra 版)嵐圖全新嵐圖夢想家 乾崑版極氪極氪 001 浩瀚智駕版、001FR、009、009 光輝、007、7X、MIX仰望仰望 U8 豪華版智己智己 LS6、L6、
39、LS7、L7魏牌魏牌全新藍山騰勢騰勢 Z9、Z9GT、N7、D9小米小米 SU7 Pro/Max 版問界問界 M5、M7、M9(全系 Max/Ultra 版)埃安AION RT 激光雷達版、第二代 AION V 激光雷達版阿維塔阿維塔 07 Max/Ultra 版、阿維塔 11、12昊鉑昊鉑 GT 激光雷達版、昊鉑 HT 激光雷達版25圖表:汽車由專用智能向通用智能發展資料來源:鑒智機器人、中泰證券研究所 自動駕駛將是通用機器人的最先落地場景自動駕駛將是通用機器人的最先落地場景。在CVPR 2023會議上,特斯拉公司介紹了他們研發的“通用世界模型”。該模型具備強大的功能,可以通過過往的視頻片段
40、和行動提示,生成“可能的未來”全新視頻。隨著通用世界模型的成熟和落地,未來智能汽車也有望成為一個通用的端側智能體,自動駕駛或將成為通用機器人的最先落地場景。2.1.2 汽車汽車Vs機器人:自動駕駛將成為通用機器人的最先落地場景機器人:自動駕駛將成為通用機器人的最先落地場景26圖表:小度AI眼鏡功能資料來源:百度,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Meta Iconic Ray-Ban系列眼鏡產品資料來源:Meta Store,中泰證券研究所2.1.2 AI眼鏡:可穿戴的眼鏡:可穿戴的AI入口,可作為手機配件拓展功能入口,可作為手機配件拓展功能 智能眼鏡作為可穿戴的智能眼鏡作為可穿戴的AI入口,可拓展手機的入
41、口,可拓展手機的AI功能,功能,2025年有望快速放量年有望快速放量。Meta與雷朋合作推出的Ray-Ban眼鏡獲得了較好市場反響。據The Verge統計,Ray-Ban Meta智能眼鏡截止2024年5月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副。據wellsennXR預測,2025年開始AI智能眼鏡將快速起量,到2035年銷量有望達14億副。國內大廠紛紛布局國內大廠紛紛布局AI眼鏡眼鏡。2024年11月中旬,百度發布了小度AI眼鏡,并定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2025年1月,消費級AR眼鏡品牌雷鳥創新與阿里云宣布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雙方將在AI眼鏡領域展開深度合作。27圖表:三階段Scaling Law示意
42、資料來源:NVIDIA,中泰證券研究所2.2 模型層:模型層:Scaling Law的三階段的三階段 CES 2025上黃仁勛提出了Scaling Law的三個階段:預訓練,即人工智能模型從大量數據中學習模式的初始訓練階段;后訓練,即使用人工反饋等方法微調人工智能模型的答案;以及推理計算,讓人工智能模型在回答每個問題后有更多時間“思考”。我們認為,產業正在迎來后訓練和推理的Scaling階段。28圖表:預訓練和推理示意資料來源:紅杉資本,中泰證券研究所2.2.1 行業范式或將再次轉向行業范式或將再次轉向Post-Train階段強化學習和搜索階段強化學習和搜索 2019年Rich Sutton在
43、The Bitter Lesson中提到人工智能的突破(如AlphaGo就是利用搜索和自我對抗來進行訓練的)最終都來源于對于更大算力的應用,而非在假定算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斷試圖“教會”AI運用人類知識解決問題。GPT為代表的大規模預訓練也驗證了這個規律。而現階段的AI再次面臨這樣的瓶頸:-1)高質量、低成本的數據正在耗盡;-2)可用的算力資源還在擴張;數據的數量和質量下降,意味著Pre-Train很難再次成倍擴大規模;因此我們認為以因此我們認為以o1、R1為代表,行業范式再次轉向以為代表,行業范式再次轉向以Search和和Reinforcement Learning為代表的為代表的Post-
44、Train階階段段。這種方法對訓練和推理的算力要求更高,且在以訓練和推理的規模、時間換性能。29圖表:模型的訓練過程資料來源:Ahead of AI,中泰證券研究所2.2.1 Post-Training Scaling:或成為下一階段提升模型表現的關鍵:或成為下一階段提升模型表現的關鍵 Post-Training在模型訓練中的權重占比更大,或成為下一階段提升模型表現的關鍵在模型訓練中的權重占比更大,或成為下一階段提升模型表現的關鍵。后訓練是指在預訓練模型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的任務或數據集進行額外的訓練。通過對SFT、RLHF、RL等方法的增強和優化,模型能夠在預訓練基礎上有更優良的表現。后訓練包
45、含SFT、RLHF、RL等過程30圖表:o1-preview、o1與o1 pro mode表現示意資料來源:OpenAI,中泰證券研究所2.2.1 Post-Training Scaling與與Test-time Scaling:o1運用運用RL+CoT方法方法 o1的能力提升也可以概括為的能力提升也可以概括為Search+Learning的范式應用的范式應用。O1采用強化學習方法訓練,并在推理中內化了CoT(Chain of Thought)過程,通過對不同答案的搜索來獲取更佳的輸出。OpenAI發現,隨著訓練和推理時間的增加,o1的表現也有所提升(o1 scaling)。2024年12月,
46、OpenAI發布了完整版o1。從評測結果看,與o1和o1-preview相比,o1 pro模式在數學、科學和編程等基準測試中表現更好。圖表:o1 Scaling示意資料來源:OpenAI,中泰證券研究所O1 Scaling:模型能力隨訓練和推理時間增加而提升31圖表:o3和o1系列模型的效果對比資料來源:OpenAI,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o1、o1 preview、o3在AIME2024競賽題中的表現資料來源:OpenAI,Youtube,中泰證券研究所2.2.1 Test Time Scaling:o3推理能力再次提升,更接近推理能力再次提升,更接近AGI 2024年12月,OpenAI發布
47、了o1的下一代模型o3。在AIME 2024競賽題測試中,o3 的準確率達到96.7%,比 o1 高出 13%以上,比o1 preview高40%。在OpenAI公布的ARC-AGI Semi-Private測試中,高計算模式下o3的得分達到了87.5%,而高計算模式的o1的得分僅為32%。推理成本再次推理成本再次的迎來了大幅增加迎來了大幅增加。目前,在低計算模式下運行 o3 每個任務的成本高達17至20美元,而在高計算模式下,推理成本可能擴展到每個任務數千美元,因為o3高計算配置所需的計算量大約是低計算設置的172倍。32圖表:GPT4水平模型tokens價格隨時間變化資料來源:Davidt
48、song、中泰證券研究所2.2.2 性價比:除性價比:除o1的多數模型能力曲線拉平,的多數模型能力曲線拉平,tokens價格大幅下降價格大幅下降 隨著各家模型能力的提升,模型與o1的能力差距逐漸縮小。如Gemini 2.0、Claude 3.5 Sonnet和DeepSeek V3等模型的效果也在逐漸提升。tokens價格快速下降,模型正在逐漸基礎設施化。測算表明在兩年的時間內,GPT-4水平的模型費用便宜了240倍:2m tokens(輸入+輸出)的費用從$180下降至$0.75。圖表:部分大模型能力排名(按生成質量)資料來源:Artificial Analysis,中泰證券研究所33圖表:
49、AI在部分任務上與人類表現對比資料來源:AI Index Report 2024,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主流模型價格與能力分析對比資料來源:Artificial Analysis,中泰證券研究所2.2.2 性價比:性價比:o系列模型性價比有所降低,用戶群體將面臨分化系列模型性價比有所降低,用戶群體將面臨分化 基礎模型的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性價比合適的臨界點基礎模型的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性價比合適的臨界點。o1 scaling提升的是推理效果,根據報告示例,運用集成等方法將模型準確率從88%提升到96%的成本或增加大約100倍。因此我們認為,因此我們認為,未來的用戶群體將會發生分化。未來的用戶群體將會
50、發生分化。對于數學、編程等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用戶可選擇訂閱對于數學、編程等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用戶可選擇訂閱$200每月的每月的ChatGPT Pro會員使用會員使用o1 pro模式。對于大眾用戶而言,模式。對于大眾用戶而言,GPT-4o級別的模型可能已經足以滿足基本的需求。級別的模型可能已經足以滿足基本的需求。o1能力與其他模型未拉開顯著差距,但使用成本極高34圖表:Sora定價體系資料來源:OpenAI,中泰證券研究所2.2.3 多模態視頻:多模態視頻:Sora單個視頻花費可達單個視頻花費可達$40,成本依舊極高,成本依舊極高 2024年12月的發布會中Sora推出了更精準的指令編輯功能。用
51、戶通過“Remix”可以僅用自然語言對視頻進行編輯,比如調整場景、插入特效等,而“Re-cut”功能則能夠智能識別視頻中的最佳畫面,幫助用戶快速生成高質量內容。Sora定價昂貴,僅對定價昂貴,僅對Pro用戶開放高分辨率生成功能用戶開放高分辨率生成功能。計算可得,$200對應10000credits,平均$0.02/credit,最便宜的480p x 480p分辨率,5s視頻需要花費$0.4;最貴的1080p(x 1920p),20s需要花費$40。Generationuse Re-cut,Remix,Blend,or Loop to create content that falls outs
52、ide of the 5 second increments5s10s15s20s0-5s5-10s10-15s15-20s 480p square20 credits40 credits60 credits80 credits4 credits4 credits4 credits4 credits 480p25 credits50 credits100 credits 150 credits5 credits5 credits10 credits10 credits 720p square30 credits75 credits150 credits 225 credits6 credits
53、9 credits15 credits15 credits 720p60 credits180 credits 360 credits 540 credits12 credits24 credits36 credits36 credits 1080p square100 credits 300 credits 650 credits 1000 credits 20 credits40 credits70 credits70 credits 1080p200 credits 600 credits 1300 credits 2000 credits 40 credits80 credits140
54、 credits140 credits 方案權益定價ChatGPT Plus/Team最多 50 個優先視頻(1000 credits);最高 720p 分辨率、5 秒時長$20/mChatGPT Pro最多 500 個優先視頻(10000 credits);無限制生成視頻;最高 1080p 分辨率、20 秒時長和 5 個并發生成;無水印下載;$200/m35圖表:LumaAI Photon模型表現評估資料來源:LumaAI,中泰證券研究所2.2.3 多模態:多模態:Luma AI押注圖像、視頻和押注圖像、視頻和3D生成生成 2024年12月,AI視覺領域企業Luma AI宣布完成新一輪900
55、0萬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由亞馬遜、AMD、Factorial Funds和LDV Capital等歐美知名企業或基金共同投資,同時老股東A16Z、Amplify Partners和經緯也繼續追加投資。視頻生成DreamMachine:2024 年 6 月發布,用戶輸入描述性提示后能在 2分鐘內生成 5 秒視頻,視頻攝像機運動軌跡和光影變化自然且真實,1.6 版本可以在 20 秒內生成高質量視頻,且可通過文字 prompt為生成的視頻添加不同的相機移動。3D生成Genie:Text to 3D工具,能在 10 秒內生成3D模型,是市面上為數不多能在如此短時間內生成3D模型的工具之一。Luma P
56、hoton:2024 年 11 月推出的圖像生成模型,能夠根據文本提示生成高質量的靜態圖像,比同類模型快八倍,成本效益更高。36圖表:預訓練Cosmos模型可利用用戶數據進行后訓練資料來源:Cosmos World Foundation Model Platform for Physical AI,中泰證券研究所2.2.3 世界模型:英偉達世界模型:英偉達Omniverse+Cosmos構建更高質量的仿真世界構建更高質量的仿真世界 2025年,NVIDIA發布了NVIDIA Cosmos世界基礎模型平臺,開發人員使用NVIDIA Omniverse構建基于物理、地理空間的場景,然后將Omniv
57、erse渲染輸出到Cosmos,生成基于物理世界的合成內容,用于AI的強化學習,從而改善模型、測試和驗證模型性能,在機器人技術和工業應用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在CES開幕主題演講中,NVIDIA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展示了物理 AI 開發人員可以使用 Cosmos 模型的方式,包括:-視頻搜索和理解;開發人員能夠從視頻數據中搜索到特定的訓練場景,例如雪路狀況或倉庫擁堵。-基于物理的照片級真實合成數據生成;使用 Cosmos 模型從NVIDIA Omniverse 平臺中開發的受控 3D 場景生成照片級真實視頻。-物理 AI 模型開發和評估;無論是在基礎模型上構建自定義模型,還是使用 Cosm
58、os 進行強化學習改進模型,還是在特定模擬場景中測試它們的表現。-模擬;使用 Cosmos 和 Omniverse 生成 AI 模型模擬可能采取的每一種未來結果,以幫助它選擇最佳、最準確的路徑。37圖表:2023年2月-2024年7月各廠商端側模型進展資料來源:On-Device Language Models:A Comprehensive Review,中泰證券研究所2.2.4 端側模型:選擇逐漸豐富,性能持續提升端側模型:選擇逐漸豐富,性能持續提升 LLM僅云端部署始終難以解決高延遲、數據安全風險和高成本問題。以基于云端算力的GPT-4為例,每個token的生成速度約為200毫秒,而常見
59、的終端模型已經能夠比這更快地生成token。端側輕量化模型正逐漸成為 AI 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各大科技公司紛紛加大在端側模型層面的投入和研發力度。-如微軟發布 Phi-3 Mini,可測量參數僅為 38 億,現已在 Azure、Hugging Face 上可使用。Phi-3 Mini 的性能比前一版本更好,與GPT-3.5 等 LLM 不相上下,微軟后續還計劃發布 Phi-3 Small(7B參數)和 Phi-3 Medium(14B 參數)兩個版本。-Google 發布 Gemma2B 和 7B,這兩款模型更適合簡單的聊天機器人和語言相關的工作。Meta 發布全新的量化版 Llama 3.
60、2 模型 1B 和 3B 版本,適用于移動設備和邊緣計算。38圖表:前沿開源模型和閉源模型的差距逐漸縮小資料來源:Epoch AI,中泰證券研究所2.2.5 開源:開源模型與閉源模型差距整體縮小開源:開源模型與閉源模型差距整體縮小 開源模型性能與閉源模型差距政逐漸縮小開源模型性能與閉源模型差距政逐漸縮小。據測算,最前沿的閉源模型比開源模型普遍領先5-22月,但隨著時間推移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封閉模型不僅在基于準確度的基準測試中處于領先地位,而且在用戶偏好排名中也處于領先地位。開源模型和閉源模型之間的能力差距逐年縮小開源模型和閉源模型之間的能力差距逐年縮小392.2.5 開源:開源:DeepSee
61、k v3等高性能開源等高性能開源MoE模型推出,性價比更高模型推出,性價比更高 DeepSeek-V3 為DeepSeek自研 MoE 模型,671B 參數,激活 37B,在 14.8T token 上進行了預訓練。其DeepSeek-V3 多項評測成績超越了 Qwen2.5-72B 和 Llama-3.1-405B 等其他開源模型,并在性能上和比肩 GPT-4o 以及 Claude-3.5-Sonnet等閉源模型。DeepSeek-V3 的生成吐字速度從 20 TPS 大幅提高至 60 TPS,相比 V2.5 模型實現了 3 倍的提升。圖表:Deepseek v3及對比模型表現資料來源:De
62、epSeek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Deepseek v3性價比對比資料來源:DeepSeek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40圖表:DeepSeek-R1與O1的推理模型輸入輸出價格對比資料來源:DeepSeek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DeepSeek-R1模型表現資料來源:DeepSeek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2.2.5 開源:開源:DeepSeek-R1追平追平o1,性價比優越有望加速產業推理應用,性價比優越有望加速產業推理應用 2025年1月,Deepseek發布了DeepSeek-R1開源模型,該模型在在數學、代碼和推理任務中實現了與 OpenAI-o1 相當的性能。與o1相比,DeepSe
63、ek-R1有極高性價比。其API輸入價格為$0.14/1M tokens(cache hit)和$0.55/1M tokens(cache miss),輸出價格為$2.19/1M tokens,相比o1有極高性價比優勢。41圖表:OpenAI對AI不同階段的預測資料來源:OpenAI,Bloomberg Report,中泰證券研究所2.3 Agentic AI:產業的下一步,為大眾化應用而生:產業的下一步,為大眾化應用而生 基于以上對基礎模型的分析,我們認為基于以上對基礎模型的分析,我們認為Agentic AI已經成為了產業下一步發展的主流方向已經成為了產業下一步發展的主流方向。Gartner
64、近期將Agentic AI列為2025年十大技術趨勢之一,并預測2028年至少有15%的日常工作決策將由agentic AI自主完成,而這一比例在2024年為0%。Agent處于處于OpenAI對人工智能分級中的對人工智能分級中的L3階段階段42圖表:Agent是什么?資料來源:SIMFORM,中泰證券研究所2.3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Agent?與環境的交互是關鍵?與環境的交互是關鍵 在我們2024年3月發布的報告AI應用:追本溯源后,我們相信什么?中對Agent給出了這樣的解釋:Agent是一種軟件程序,旨在與其環境交互,感知接收到的數據,并根據該數據采取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通俗理解,即能夠與
65、環境(軟件或硬件)產生交互行動(Actions)的智能應用。對于Agent as Software:這種交互可以理解為操作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對于Agent as Hardware:這種交互可以理解為物理世界中的行動。43圖表:Agent Ecosystem Overview資料來源:Jeremiah Owyang、中泰證券研究所2.3 Agent生態:應用層玩家最多,生態:應用層玩家最多,AI Stack確定性更強確定性更強 Agent行業生態可以分為數據層、管理層、應用層和生態層公司。其中應用層的Agent Apps玩家最多,以Agent Security、OS、Data等AI Stack
66、層的確定性可能更強。44圖表:用戶與AI的三種協同方式資料來源:VION WILLIAMS、中泰證券研究所2.3 理解應用的演變過程:理解應用的演變過程:Embedding Copilot-Agent 嵌入式(Embedding)更多關注于技術與現有流程的整合,通常用戶可能不會意識到 AI 的存在。副駕駛/協作伙伴(Copilot)強調的是與人類協作,AI 提供輔助和建議,但人類保持控制權。智能體(Agent)則賦予 AI 更多的自主權,它可以獨立執行任務,而不一定需要人類的直接參與。45圖表:一種可能的AIOS架構資料來源:“LLM as OS,Agents as Apps:Envision
67、ing AIOS,Agents and theAIOS-Agent Ecosystem”,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AIOS與OS的對比資料來源:“LLM as OS,Agents as Apps:Envisioning AIOS,Agents and the AIOS-Agent Ecosystem”,中泰證券研究所2.3.1 通用的系統級通用的系統級Agent:巨頭押注:巨頭押注AIOS,在系統中直接嵌入,在系統中直接嵌入Copilot 在系統中集成AI并直接操作APP可能是Agent的方法。對于當下的操作系統廠商(Microsoft、Apple)而言,與OpenAI等模型廠商合作,并直接為系統
68、嵌入原生的Copilot功能是實現Agent的更好方式。我們認為,1)這種開發方式不需要o系列模型的能力即可完成,更多是工程性的開發工作,因此成本更加可控。2)這種開發能夠提升OS自身的競爭力,并有助于幫助系統軟件廠商掌握未來的核心流量入口。46圖表:Apple語言模型系統架構資料來源:Apple,中泰證券研究所2.3.1 iOS:Apple與與OpenAI深度合作,深度合作,iOS系統全面接入系統全面接入ChatGPT 2024年10月,Apple宣布與OpenAI合作并推出Apple Intelligence;2024年12月,OpenAI宣布蘋果iPhone、iPad和Mac已經全面接入
69、ChatGPT。在最新的合作模式下,Siri可以判斷是否需要ChatGPT的協助,因此能夠為用戶提供專業性更強的問答服務;iOS系統也擁有了視覺分析與識別和復雜長文本分析能力。用戶也可以選擇在iOS系統中鏈接自己的ChatGPT賬戶,有望通過記憶調用來獲得更加個性化的體驗。30億參數的設備小模型處理簡單問題更大規模的私有云模型處理復雜問題47圖表:本地大模型參數預計逐年增長資料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中泰證券研究所2.3.1 Android體系:芯片廠商紛紛布局,本地部署端側模型規模持續提升體系:芯片廠商紛紛布局,本地部署端側模型規模持續提升 安卓體系下主要是芯片廠商
70、將研發重心轉向安卓體系下主要是芯片廠商將研發重心轉向AI。2024年10月,高通正式推出驍龍 8 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移動平臺,升級后的NPU與前代相比推理速度提升了45%,每瓦性能表現提升了45%。當下vivoX100系列,OPPOFindX7系列,以及榮耀Magic6系列在內的一眾安卓旗艦產品已經成功實現了70億LLM的本地部署,預計AI算力會是未來兩代旗艦SoC升級的重中之重,從而使端側部署更大規模的LLM成為可能。Counterpoint預測,本地大模型參數的上限將在2024年增長至130億和在2025年增長至170億。48圖表:鴻蒙原生智能架構資料來源:華為
71、,中泰證券研究所2.3.1 HarmonyOS:具備原生:具備原生AI能力,小藝整合多模態大模型能力能力,小藝整合多模態大模型能力 2024年10月,華為正式發布了HarmonyOS 5 將面向更多用戶開放的跨設備交互能力。所有終端能夠做到系統內核的打通,并實現設備之間無縫協作。整合了大模型能力的智能助手小藝,從原本的語音交互助手升級成為多模態大模型。能夠結合屏幕中的內容,識別當前用戶所處場景以及對話上下文,在端側進行用戶意圖的識別。49圖表:Computer Use操作Chrome瀏覽器的方法資料來源:Anthropic,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智譜AutoGLM在操作部分app上的成功率(人工
72、評價結果)資料來源:AutoGLM:Autonomous Foundation Agents for GUIs,中泰證券研究所2.3.2 通用的系統級通用的系統級Agent:基模廠商的“:基模廠商的“Plan B”使用使用VLM進行進行UI識別和操作識別和操作 在在Agent層面基礎模型廠商選擇布局層面基礎模型廠商選擇布局VLM,使用,使用UI識別的方式操作電腦和手機。這種方式的效率不如直接在識別的方式操作電腦和手機。這種方式的效率不如直接在OS中集成中集成Agent有效,但可能上限更高,且能夠“繞過”操作系統廠商直接面向用戶推出有效,但可能上限更高,且能夠“繞過”操作系統廠商直接面向用戶推出
73、。2024年11月的發布會上,智譜就展現了其AutoGLM模型操作手機app的能力。這種Agent Model展現類似o1 scaling的效應:增加訓練時的計算規模,Agent的表現與o1在train-time compute scaling下的表現一致。這表明擴展計算規??沙掷m提升大模型智能體的能力,過程中Agent也展現了涌現能力,比如能夠遵從復雜指令在從未見過的APP應用中進行操作。隨模型迭代這種泛化能力有望大幅提升,并超越傳統RPA方法的效果。50圖表:2022-2027自動化市場規模及預測($B)資料來源:IDC,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Service as a Software面向的
74、市場規模資料來源:Sequoia Capital,中泰證券研究所2.4 理解理解Agent應用的價值創造:應用的價值創造:Agent取代人力服務,瞄向萬億級別的取代人力服務,瞄向萬億級別的AI服務市場服務市場 應用層AI公司不是基礎模型之上的用戶界面。相反,它們擁有復雜的認知架構,通常包括多個基礎模型,上面有某種路由機制,用于檢索增強生成(RAG)的向量和/或圖數據庫,確保合規的防護欄,以及模仿人類在工作流程中進行推理思考方式的應用邏輯。借助借助Agent,應用層軟件公司能夠將服務轉化為軟件(,應用層軟件公司能夠將服務轉化為軟件(Service-as-a-Software)。這意味著應用的目標
75、市場不是軟件市場,而是以萬億美元計的服務市場。而隨著基礎模型推理成本快速下降和性能提升,這種應用的價值創造增速將遠超傳統軟件模式。010203040506070202220232024E2025E2026E2027ELabor-centric automationSystem-centric automation51圖表:GenAI公司收入情況匯總資料來源:Sapphire Ventures,中泰證券研究所2.4.1 商業化的視角:基模廠商投入商業化的視角:基模廠商投入Agent可能是不得不做的決策可能是不得不做的決策 從商業化角度而言,在模型價格“內卷”激烈的趨勢下,模型廠商亟需更多的收入來
76、源,投入從商業化角度而言,在模型價格“內卷”激烈的趨勢下,模型廠商亟需更多的收入來源,投入Agent或許是一種不得或許是一種不得不做的商業化決策不做的商業化決策。如OpenAI就預計2024年收入將達37億美元,其中ChatGPT貢獻27億美元。然而,公司同時預計將虧損50億美元(不包括股權薪酬)。在沒有更多商業化落地的狀況下,對基礎模型的海量訓練和研發投入難以永遠維持下去。CompanyCategoryEst.ARRARR GrowthAzureAI Development Platform$3.9B(AI revenue)(FY 2024)130%(FY 2025E)OpenAILLMs/
77、Chatbot$3.4B(Jun.2024)113%(Dec.2023-Jun.2024)amazonAll Amazon AI Products“Multibillion-dollar run rate”(Aug.2024)-GoogleAll Google AI Products“Billions in revenues”(July 2024)-Microsoft 365 CopilotProductivity Copilot$1.2B(revenue)(FY 2024)319%(FY 2025E)scaleData Annotation and Labeling$675M(revenue
78、)(2023)200%(2023)accentureAI Consulting$500M(AI revenue)(Sep.2023-May 2024)-GitHubCoding Copilot$211M(FY 2024)144%(FY 2025)VASTAI Computing Platform$200M(Dec.2023)230%(Dec.2022-Dec.2023)JasperMarketing Copy Generation$90M(Sep.2023)-gleanEnterprise Knowledge Mgmt.$55M(Jul.2024)-perplexityConversation
79、al Search Engine$35M(Aug.2024)600%(Jan.2024-Aug.2024)cohereLLMs/Chatbot$35M(Mar.2024)169%(Dec.2023-Mar.2024)Harvey.Legal AI Copilot$25M(Jul.2024)150%(Dec.2023-Jul.2024)runwayVideo Generation$25M(Dec.2023)-HeyGenVideo Generation$20M(Mar.2024)1900%(Mar.2023-Mar.2024)52圖表:AI Agent在各個行業的場景、滲透率及代表性廠商資料來源
80、:IDC,中泰證券研究所2.4.2 Agent場景:金融、互聯網、媒場景:金融、互聯網、媒 體等部分行業已有高滲透率場景體等部分行業已有高滲透率場景 當下當下Agent在金融、互聯網、媒在金融、互聯網、媒 體等場景已有較高滲透率場景。體等場景已有較高滲透率場景。53圖表:AI法律工作流應用資料來源:LeewayHertz,中泰證券研究所2.4.2 法律行業:取證、盡調、訴訟支持等各類流程自動化法律行業:取證、盡調、訴訟支持等各類流程自動化 AI在法律行業已經滲透至各工作流程中在法律行業已經滲透至各工作流程中。1)電子取證與調查,涉及大量電子數據的識別、收集和分析,加速過程;2)合同審查與盡職調
81、查,自動化和增強勞動密集型的合同審查和盡職調查流程;3)訴訟支持,自動化大量文檔的處理;54圖表:AI Agent在醫療領域的功能資料來源:LeewayHertz,中泰證券研究所2.4.2 醫療行業:診斷醫療行業:診斷/治療跟蹤、行政任務的各類流程自動化治療跟蹤、行政任務的各類流程自動化 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涉及各部門的優化與效率提升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涉及各部門的優化與效率提升。1)診斷輔助和醫學圖像分析:人工智能代理使用深度學習算法分析醫學圖像,以協助放射科醫生檢測異常并做出準確診斷;2)個性化治療計劃和預測分析:AI代理使用患者數據和醫學文獻制定針對個人患者需求和病史的個性化治療計劃;預測分
82、析模型可預測疾病進展和治療結果;3)藥物發現和開發:人工智能代理通過分析大量數據集來識別潛在的候選藥物、預測療效并優化臨床試驗流程,從而加快藥物發現;4)虛擬健康助手和患者監測:人工智能虛擬健康助手為患者提供實時指導、健康建議和提醒。人工智能代理還可以實現遠程患者監測,以便盡早發現健康問題并采取主動干預措施;5)行政任務自動化:AI代理自動執行行政任務,例如預約安排、醫療轉錄和計費流程,以簡化醫療保健運營并減輕行政負擔。55圖表:Perplexity Pro多步搜索流程資料來源:LangChain,Perplexity,中泰證券研究所2.4.3 搜索場景:搜索場景:AI重新定義搜索,幫助重新定
83、義搜索,幫助B端用戶大規模利用私有數據端用戶大規模利用私有數據 AI搜索Overviews是結合LLM生成能力和傳統搜索實時性的全新場景。傳統搜索中,用戶需自行篩選網頁信息,而AI搜索通過生成式模型直接提供結構化答案。例如,360AI搜索數據顯示,2024年用戶提問占比達72%(較2019年的37%大幅提升),而尋址和找資源需求分別降至12%和16%。LLM將全面賦能企業私域搜索將全面賦能企業私域搜索。據Hebbia,Google僅索引了全球4%的數據。大部分的私有數據,如企業ERP、CRM或者OA系統中的各種數據未得到充分利用。隨著大模型推理能力提升和RAG等技術的應用,LLM賦能搜索將為企
84、業用戶創造更多價值。56圖表:營銷人員對GenAI帶來ROI的定義資料來源:Statista,中泰證券研究所2.4.3 營銷場景:重構傳統營銷模式,增收營銷場景:重構傳統營銷模式,增收 AI營銷通過數據智能、自動化和個性化技術,正在重構傳統營銷模式,成為企業降本增效、提升客戶體驗的核心工具。IDC預計GenAI在未來五年內將營銷生產力提高40%以上的潛力。Applovin提供了提升ARPDAU、增加廣告庫存、獲取App用戶和增加應用內購買。未來GenAI有望直接生成廣告并創造收入。據Accenture的預測,到2029年30%的社交媒 體廣告,將由AI自動生成。51%50%47%46%42%0
85、%10%20%30%40%50%60%效率改善客戶關系有效的數據分析提高財務收益準確的預測圖表:Applovin擴大受眾群體增收的途徑資料來源:Applovin,中泰證券研究所57圖表:海外主要AI Coding玩家資料來源:Synaptic,中泰證券研究所2.4.3 代碼場景:代碼場景:AI編程滲透率快速提升,自動化程度不斷加深編程滲透率快速提升,自動化程度不斷加深 AI編程滲透率持續提升編程滲透率持續提升。Google超過 25%的新代碼是由人工智能生成,Github 表示其新寫的代碼中由 30%都是在 Github Copilot 輔助下完成的。AI編程自動化能力不斷提升編程自動化能力不
86、斷提升。早期是 Github Copilot 為代表的代碼補全工具;隨后以 Cursor、MarsCode 為代表的半自動編程工具引入“Apply”機制,讓AI生成的代碼能夠集成到目標文件中;未來以 Devin 為代表的全自動編程工具擁有部署應用、自主調試等全流程能力。58圖表:Salesforce的Agentforce平臺資料來源:Salesforce,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SAP的Joule Agent平臺資料來源:SAP,中泰證券研究所2.5.1 B端端Agent應用:已有海外應用:已有海外SaaS軟件廠商展現商業成果軟件廠商展現商業成果 當下當下B端端SaaS巨頭紛紛布局巨頭紛紛布局Ag
87、ent,我們已經觀察到了部分的軟件廠商展現出了收入成果,我們已經觀察到了部分的軟件廠商展現出了收入成果。ServiceNow:24Q3訂閱營收同比大幅增長23%,達到27.15億美元;其Agent產品Xanadu引入了350多個新AI功能;Applovin:24Q3營收12億美元,同比增長39%;凈收入4.34億美元,同比增長300%。其Agent產品包括AI廣告引擎模型AXON 2.0和智能廣告軟件方案eDiscovery。Salesforce:24Q3業績超預期。其門戶網站接入Agent后每年處理6000萬個會話和200多萬個支持案例。其Agent產品已擁有聯邦快遞、埃森哲、IBM等采購客
88、戶。59圖表:焦點科技AI麥可4.0資料來源:焦點科技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2.5.1 焦點科技:有平臺支持、能降本的焦點科技:有平臺支持、能降本的Agent產品產品“AI麥可”麥可”2024年11月,焦點科技宣布旗下AI產品AI麥可升級至4.0版本,實現從“AI外貿助手”向全流程“AI外貿能手”的躍升。作為中國制造網供應商企業的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能完成整個外貿工作流的自動規劃與執行,并且能主動“學習”知識庫。截至2024年6月,AI麥可已為6000多家中小外貿企業帶來更智能、更高效的體驗。60圖表:金蝶AI開發平臺能夠支持個性化助手開發資料來源:金蝶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2.5.
89、1 金蝶金蝶國際:蒼穹國際:蒼穹AI管理助手全面支持企業管理助手全面支持企業Agent需求需求 金蝶國際推出的蒼穹AI管理助手能夠全方位支持企業Agent落地應用:財務方面,能夠精準提煉附件中需要審單人員關注的重點,提升審單效率;HR方面,能夠結合AI實現干部智能選擇和推薦,大幅提升人才選拔效率與準確性;輔助決策上,能夠深度分析業務數據、實時洞察市場與運營狀況,優化決策策略,并自動識別潛在風險,強化風險管控能力以及自動化日常管理任務,提升決策效率等。同時其平臺還能夠支持個性化的助手開發,包括Agent開發、技能開發和知識庫維護等。61圖表:百度搜索的AI Overview資料來源:百度,中泰證
90、券研究所2.5.2 C端端Agent應用:展望“創造用戶需求”的未來應用:展望“創造用戶需求”的未來 我們認為未來我們認為未來C端的端的Agent將以跨將以跨App的方式呈現,并且會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方式呈現,并且會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AI Research Overview的發展過程可以做為類比:AI搜索曾經是作為一項付費的應用功能推出,但隨著基礎模型成本下降,搜索引擎開始以Overview的形式直接給出GenAI的搜索問答結果即使用戶并沒有使用這項功能。類似地,未來跨APP的個人助理服務可能會成為一項基礎功能,但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落地實現。622.6 AI的延伸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的延
91、伸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圖表: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階段資料來源:CSDN,中泰證券研究所 人形機器人的探索始于20世紀70年代,并在21世紀初獲得了顯著的發展動力。它們從最初模仿人類外觀和基本動作,逐步演變成具有人類特征的智能系統。這一進化過程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632.6 科技巨頭入局,機器人產業加速演進與革新科技巨頭入局,機器人產業加速演進與革新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紛紛于近年入局機器人產業,加速了機器人產業、特別是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與革新。特斯拉:特斯拉:2021年8月,特斯拉發布Optimus概念;2022年10月,特斯拉在AI DAY上發布首個原型;2023年12月,特斯拉發
92、布Optimus Gen 2。OpenAI:1)2023年3月,OpenAI通過旗下創業基金領投人形機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2)2024年1月12日,OpenAI聯合創始人兼總裁Greg Brockman發布招聘硬件工程師的資訊,宣布OpenAI正式重返機器人研究領域。英偉達:英偉達:2024年2月,英偉達成立通用具身智能體研究部門;2024年3月,英偉達發布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 Project GR00T,同時發布一款基于 NVIDIA Thor 系統級芯片(SoC)的新型人形機器人計算機 Jetson Thor,并對 NVIDIA Isaac機器人平臺進行了重大升級。圖
93、表:NVIDIA 發布 Project GR00T 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和 Isaac 機器人平臺重大更新資料來源:英偉達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特斯拉Optimus Gen 2在特斯拉電池工廠分裝電池的demo資料來源:機器之心,澎湃新聞,中泰證券研究所642.6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持續快速迭代,商業化落地前景持續明晰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持續快速迭代,商業化落地前景持續明晰 2021年,馬斯克在Tesla AI Day上首次正式提出Tesla 人形機器人Optimus 的概念。自此之后,在短短3年左右時間,特斯拉在人形機器人上即完成10次迭代更新。2023 年 12 月,特斯拉發布了人形機器人 O
94、ptimus 的第二代產品;2025年初,馬斯克發表言論稱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生產數千臺Optimus機器人,并預計在2026年將產量提升至2025年的十倍,即約5萬至10萬臺,到了2027年,產量預計達到50萬臺以上。發布發布Optimus概念概念首個原型展示首個原型展示原型升級原型升級發布最新技術發布最新技術能力進展能力進展發布最新技術發布最新技術能力進展能力進展發布發布Optimus Gen 2 發布最新家用發布最新家用場景能力進展場景能力進展發布最新工業發布最新工業場景能力進展場景能力進展發布最新技術發布最新技術能力進展能力進展發布最新自主發布最新自主任務能力進展任務能力進展2021
95、.082022.102023.032023.052023.092023.122024.022024.052024.102024.10 本次發布以概念為主,宣布了Optimus 的定位與愿景。在Tesla AI Day 2022 上,特斯拉展示了首個實際工作原型,并進行了首次運行展示。Optimus 原型具備了基礎的運動和操作能力,展示了簡單的手部動作及穩定的步行。Optimus 在演示中完成了一系列更復雜的任務,如在模擬的工廠場景中進行物料搬運和精細裝配。此次更新標志著 Optimus 在運動能力、手部功能和自主學習方面的顯著進步,展示了其在工業自動化和潛在家庭應用中的廣闊前景。在視頻中,Te
96、sla 展示了多個 Optimus 機器人同時進行任務的畫面。Optimus 在行走和進行手部動作時展現出較早期版本中未有的靈活性,提升了整體的穩定性。本次演示中,Optimus 展示了自主對物體分類的能力。在演示中,Optimus 被看到執行如物料搬運、裝配和分揀等工業場景任務,以及如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工具使用和物品整理等日常場景任務。2023 年 12 月,特斯拉發布了Optimus 的第二代產品。Gen 2 重量減輕,從73kg減少到63kg。Gen 2加入了2個自由度驅動的頸部傳感器、響應更快的11個自由度手部、觸覺傳感器。2024年1-2月,特斯拉發布了Optimus 的最新動態和視
97、頻,展示了其在家庭任務和自然動作方面的顯著進展。折疊衣服和散步等演示加強了 Optimus 作為家用機器人的可行性。根據視頻,Optimus的端到端神經網絡經過訓練,能夠對電池單元進行準確分裝;Optimus在機器人的FSD計算機上實時運行,僅依靠2D攝像頭、手部觸覺和力傳感器,并利用腿保持平衡,同時依靠神經網絡驅動著整個上半身。2024 年 10 月,特斯拉在 We Robot 活動中展示Optimus 的最新動態和技術進展。除了機器人本身能力的升級外,特斯拉還計劃進一步優化軟件平臺,使客戶能夠為特定任務定制 Optimus 的功能。本次視頻展示了Optimus在更多應用場景中的潛力,如工廠
98、自動化中的復雜操作和家庭環境中的自主任務執行。同時,本次視頻展示也證實了Optimus 能夠與其他機器人共同完成較為復雜的任務。圖表: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10次迭代更新資料來源:人形機器人聯盟,億歐,新浪,澎湃新聞,中泰證券研究所652.6 大模型興起,賦能人形機器人通用能力增強大模型興起,賦能人形機器人通用能力增強 多模型大模型為具身智能發展打開空間。多模型大模型為具身智能發展打開空間?!熬呱碇悄埽‥mbodiedAI)”指有物理載體的智能體,在與物理世界的交互過程中,通過感知、控制和自主學習來積累知識和技能,形成智能并影響物理世界的能力。人工智能算法的發展,尤其是多模態大模型技術的突破性進展
99、,將顯著加速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升機器人的智能水平,使得機器人能夠自主進行判斷和識別,執行復雜的多階段語義推理任務,不僅提高了機器人的泛化能力,也快速不僅提高了機器人的泛化能力,也快速推動了人形機器人通往量產的進程。推動了人形機器人通往量產的進程。圖表:大模型與Agent技術是機器人產業突破臨界點的關鍵資料來源:甲子光年,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具身智能的不同階段及意義資料來源:甲子光年,中泰證券研究所662.6 機器人通往機器人通往One-Model端到端大模型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端到端大模型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根據智元機器人定義的路線圖,當前具身智能大腦已經具備認知、推理、規劃的能力,且而小腦層
100、面機器人技能任務的訓練也是通過深度學習以驅動的。隨著場景、數據的增多,多個特定小模型會逐漸泛化為通用操作大模型,并最終實現與上層模型的融合。多模態大模型的出現,讓這一融合成為可能,且進度有望大大加快。圖表:具身智能的發展從模塊化走向OneModel端到端資料來源:甲子光年,智元機器人,中泰證券研究所672.6 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形成頂層指導,我國機器人應用落地有望加速形成頂層指導,我國機器人應用落地有望加速 2023年11月,工信部對外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路線和發展目標。根據這一文件,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
101、將有望首先落地于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領域實現示范應用,到2027年,我國人形機器人相關應用場景將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圖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對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提出指導與目標資料來源:工信部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2025 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2027 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
102、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加速實現規?;l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68CONTENTS目錄CCONTENTS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3信創:迎接新一輪周期693.1 Q3以來信創產業公司基本面邊際變化較為明顯以來信創產業公司基本面邊際變化較為明顯 整體來看,在上一輪黨政信創基本收尾后,受制于政府部門財政壓力,2022-2023年信創產業
103、公司整體業績端表現承壓明顯。但從23Q4以來,信創產業公司的營收表現開始有所回溫,在今年宏觀環境承壓持續加劇的背景下,信創工程再次得到重視,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也于24年逐季有所釋放。以幾家較具有代表性的信創產業公司為例,24Q3納思達、達夢數據、麒麟信安、金山辦公四家公司的單季度營收增速分別為16.91%/74.46%/219.19%/10.53%,增速環比Q2分別提升4.45/55.70/165.12/4.55pcts,呈現較為明顯的逐季改善趨勢。圖表:21Q1-24Q3信創成份股營收增速中位數變化趨勢(單季度)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1Q1-24Q3代表性信創成份股歸母凈
104、利潤增速逐季變化趨勢(單季度)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20%0%20%40%60%80%100%120%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 22Q3 22Q4 23Q1 23Q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信創產業營收增速中位數-50%0%50%100%150%200%250%24Q124Q224Q3納思達達夢數據麒麟信安金山辦公703.2 2018-2022年信創產業營收較快增長年信創產業營收較快增長 2018年起,華為、中興受到制裁等事件接連發生。為擺脫上游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現狀,我國將信創行業納入國家戰略,并提出“2+8”發展體系
105、,國內自主可控發展進入正式促進階段。2018年起,以黨政領域為主的信創工程開始興起。政府率先開啟自主安全項目,同時重點行業積極推動信創局部試驗和部署工作。隨后金融、電信、電力、交通、教育等重要行業逐步開始信創產品和項目的應用落地。在產品側,性能上國產自主化產品性能提升,產業生態日益豐富;市場發展上,信創供給側市場活躍,需求側認可接納,從小范圍試驗到大信創,信創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到了2020年,我國從芯片到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的信創生態已初步構建,信創產業已具備規劃化推廣能力。在度過初期產品試驗階段后,2018-2021年期間,信創產業公司在營收端總體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圖表:2018-2022
106、年信創產業公司營收增速中位數(單季度)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18-2022年信創產業公司營收增速中位數(年度)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0%5%10%15%20%25%30%35%40%45%20182019202020212022信創產業公司營收增速中位數-20%0%20%40%60%80%100%120%信創產業公司營收增速中位數713.2 2018-2022年信創產業增收不增利現象明顯年信創產業增收不增利現象明顯 但隨著信創產業景氣度高漲的同時,由于產業價格戰的出現與蔓延擴大,信創產業價格競爭程度日趨激烈。這也導致了整體信創行業在這一輪行業周期中出現了“增收
107、不增利”的情況。2018-2022年,在信創產業公司營收較快增長的同時,利潤增速卻呈現整體下行趨勢。主要信創產業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由2018年的44.94%降至2021年的12.78%,在2022年受整體外部環境影響,又進一步轉為-9.45%的負值。圖表:2018-2022年信創產業公司營收與利潤增速表現對比(年度)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20%-10%0%10%20%30%40%50%20182019202020212022信創產業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信創產業公司營收增速中位數723.3 2023年起信創推進加快,“年起信創推進加快,“2+8+N”全面鋪開”全面鋪開
108、2023年,信創從黨政信創走向全面信創(2+8+N),疊加政策催化及疫情預期轉變,泛信創領域有望成為發展主線,行業信創正由試點轉為全面鋪開,真正的萬億級市場即將打開。從信創解決方案應用領域分布來看,“2+8+N”體系遞次推進,重點行業信創項目加速落地中。黨政領域以較為成熟完善的解決方案持續引領,金融、電信、電力領域正在加速推進全面鋪開,石油、交通航空航天開始在重點環節推廣,醫療、教育領域解決方案趨熱,信創應用正在從黨政領域向全領域轉化,信創應用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圖表:信創產業發展進程和趨勢變化資料來源:億歐智庫,中泰證券研究所733.3 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邊際催化再起波瀾,
109、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一、自主可控政策持續落地,推動信創產業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一、自主可控政策持續落地,推動信創產業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2024年以來,我國出臺落地多項評測結果與標準,在加大對信創產品采購使用的支持的同時,也通過標準制訂與完善年以來,我國出臺落地多項評測結果與標準,在加大對信創產品采購使用的支持的同時,也通過標準制訂與完善來推動信創行業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來推動信創行業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2024年5月20日,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發布安全可靠測評結果公告(2024年第1號),公布14款CPU、3款桌面操作系統、7款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安可評測結果。20
110、24年9月30日,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發布安全可靠測評結果公告(2024年第2號),公布2款CPU、6款集中式數據庫、11款分布式數據庫的安可評測結果。2024年11月26日,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發布安全可靠測評工作指南(V2.0)。743.3 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圖表:安全可靠測評結果公告(2024年第1號)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操作系統操作系統產品名稱產品名稱送測單位送測單位安全可靠評級安全可靠評級產品名稱產品名稱送測單位送測單位安全可靠評級安全可靠評級飛騰騰云飛騰騰云S5000C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級級桌面操作系統桌面操作系統飛騰騰瓏飛騰
111、騰瓏E2000方德桌面操作系統方德桌面操作系統 V5.0(內核版本(內核版本5.4)中科方德軟件有限公司級級飛騰騰銳飛騰騰銳D3000統信桌面操作系統統信桌面操作系統 V20(內核版本(內核版本5.10)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龍芯龍芯3A5000(DA版)版)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銀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統銀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統 V10 SP1(內核版本(內核版本5.4)麒麟軟件有限公司龍芯龍芯3A6000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龍芯龍芯3C5000華為云歐拉操作系統華為云歐拉操作系統 V2.0(內核版本(內核版本5.10)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級級龍芯龍芯3D5000阿里云服務器操作系統阿里云服
112、務器操作系統 V3(內核版本(內核版本5.10)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海光處理器海光處理器C86-4G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銀河麒麟高級服務器操作系統銀河麒麟高級服務器操作系統 V10 SP3(內核版本(內核版本4.19)麒麟軟件有限公司鯤鵬鯤鵬920 V200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騰訊云騰訊云Linux服務器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 V3(內核版本(內核版本5.4)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麒麟麒麟9000C新支點服務器操作系統新支點服務器操作系統 V6(內核(內核版本版本5.10)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龍芯龍芯2K2000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級級凝思安全操作系統歐拉版凝思安全操作系統歐
113、拉版 V6.0.99(內核版本(內核版本4.19)北京凝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申威申威SW-WY831型微處理器型微處理器無錫先進技術研究院麒麟信安服務器操作系統麒麟信安服務器操作系統 V3(內(內核版本核版本4.19)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兆芯處理器兆芯處理器KH-40000上海兆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海光處理器海光處理器C86-4G-L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資料來源: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中泰證券研究所753.3 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圖表:安全可靠測評結果公告(2024年第2號)產品名稱產品名稱送測單位送測單位安全可靠評級安全可靠評級
114、產品名稱產品名稱送測單位送測單位安全可靠評級安全可靠評級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數據庫集中式數據庫集中式數據庫平凱數據庫企業版軟件平凱數據庫企業版軟件V7.1平凱星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I級級GaussDB V2.0(集中式版)(集中式版)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級級達夢數據庫管理系統(分布式版)達夢數據庫管理系統(分布式版)簡稱簡稱:DMDPC V8.4武漢達夢數據庫股份有限公司金倉數據庫管理系統金倉數據庫管理系統V9中電科金倉(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級級阿里云阿里云PolarDB數據庫管理軟件數據庫管理軟件(分布式版)(分布式版)V2.0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神通數據庫管理系統神通數據庫管理系統 V
115、7.0天津神舟通用數據技術有限公司金倉分布式金倉分布式HTAP數據庫集群軟件數據庫集群軟件V3中電科金倉(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量數據庫管理系統海量數據庫管理系統G100簡稱:簡稱:VastbaseG100 V3.0北京海量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南大通用大規模分布式并行數據南大通用大規模分布式并行數據庫集群系統庫集群系統簡稱:簡稱:GBase 8a MPP Cluster V9天津南大通用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瀚高數據庫管理系統瀚高數據庫管理系統 V9.0瀚高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神通數據庫管理系統(神通數據庫管理系統(MPP集群集群版)版)V7.0天津神舟通用數據技術有限公司TaurusDB V
116、2.0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虛谷數據庫管理系統虛谷數據庫管理系統 V12.0成都虛谷偉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CPU)騰訊云分布式數據庫騰訊云分布式數據庫TDSQL管理管理系統系統V10.3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兆芯處理器兆芯處理器KX-6000G上海兆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上海兆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I級級GaussDB V2.0(分布式版)(分布式版)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兆芯處理器兆芯處理器KX-7000GoldenDB數據庫數據庫 V6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OceanBase數據庫軟件數據庫軟件V4北京奧星貝斯科技有限公司資料來源: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中泰證券研究
117、所763.3 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二、信創大單密集落地,激發行業景氣度:二、信創大單密集落地,激發行業景氣度:2024年下半年以來,黨政部委、各地區機關單位、央國企涉及信創的采購訂單持續落地,且金額與采購國產化率占比持續提升。2024年8月,中國能建發布2024年度國產化計算機集中采購項目招標公告。本次招標采購為國產化計算機采購,預估數量為1.5萬臺,預估金額為1億元,具體采購包括3000臺兆芯筆記本、臺式機,3000臺飛騰筆記本、臺式機,3000臺龍芯筆記本、臺式機,3000臺海光臺式機,1500臺麒麟筆記本和1500臺麒麟臺式機,要求預裝
118、麒麟軟件、統信軟件、中科方德操作系統。2024年9月2日,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 年度總分行海光芯片服務器采購招標公告,兩個包件中,第一個包件主要內容包括分行海光芯片服務器以及對應維保服務,第二個包件則主要包括2024 年金融云信創基礎設施系統和 GoldenDB 數據庫資源池擴容項目、2024 年總行通用服務器第三批集采項目之海光芯片服務器采購。招標結果顯示,兩個包件的中標價合計約2.76億元,其中包件一中標價格約1.36億元,包件二中標價格約1.40億元。2024年11月11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國產化個人計算機框架協議(第二批次)采購招標公告發布。本次招標分
119、為2個標段,標段一為ARM架構的臺式機和筆記本及操作系統采購,標段二為X86架構的臺式機和筆記本及操作系統采購,根據當前預估結果,兩個標段均各包含5000臺臺式機、5000臺筆記本、10000套操作系統。2024年11月29日,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發布上海市2024年信創臺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和服務器框架協議采購項目的征集公告2024年12月16日,國家能源集團發布物資公司電子商務中心 2025 年度集團級國產化辦公終端鋪貨采購公開集中資格預審公告。本次采購為國家能源 e 購商城國產化辦公終端鋪貨入圍供應商資格預審,范圍涵蓋了使用麒麟、海光、龍芯、兆芯、飛騰芯片的筆記本電腦、臺式機電腦、平板電
120、腦等產品,協議期2年采購預估總量約100000臺,以上 5 條技術路線共享此總量。773.3 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邊際催化再起波瀾,新一輪信創蓄勢待發三、外部安全事件持續發酵,自主可控需求繼續高漲:三、外部安全事件持續發酵,自主可控需求繼續高漲:2024年9月17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及黎巴嫩東南部和東北部多地發生尋呼機爆炸事件。隨后黎巴嫩真主黨發表聲明確認,其有很多成員隨身攜帶的尋呼機發生了爆炸。目前對于這一事故并沒有明確的調查結論,但結合各方觀點和信息來看,這次爆炸事件可能主要系遠程控制或網絡攻擊,使得尋呼機內的電池過載過熱引發爆炸,另一種可能則是在尋呼機內提前安置爆炸物。
121、2024年10月,據俄羅斯新聞網站 OpenNET報道,11 名俄羅斯程序員已被從 Linux 內核開發者名單中除名。此次遭到驅逐的俄羅斯程序員,此前負責的是對 Linux 內核項目特定領域進行維護的關鍵成員。圖表:發生爆炸后的尋呼機殘骸資料來源:澎湃新聞網,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Linux 創始人 Linus Torvalds 確認除名11名俄羅斯開發員資料來源:21CTO,中泰證券研究所783.4 信創產業投資建議之一:中短期信創產業投資建議之一:中短期黨政信創景氣度邊際改善驅動黨政信創景氣度邊際改善驅動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數據庫數據庫辦公應用辦公應用793.4.1 操作系統:微軟全球桌面操作系
122、統:微軟全球桌面OS統治者,國內手機端安卓統治者,國內手機端安卓OS霸主,鴻蒙持續快速增長霸主,鴻蒙持續快速增長 微軟仍為全球桌面微軟仍為全球桌面OS統治者。統治者。根據Statcounter的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全球桌面操作系統市場中,微軟的Windows以73.38%的市占率持續遙遙領先,蘋果的OS X系統則以14.1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其他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僅占到12.46%。國內手機端國內手機端OS市場:安卓仍為霸主,鴻蒙異軍突起份額持續上升。市場:安卓仍為霸主,鴻蒙異軍突起份額持續上升。根據Counterpoint的統計,截至24Q1,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中,安
123、卓仍以68%的市占率位列第一,但HarmonyOS份額持續快速上升,截至24Q1已占17%的份額超過iOS的16%,成為中國市場第二大手機操作系統。圖表:2023.12-2024.12全球桌面操作系統份額情況資料來源:Statcounter,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2Q2-24Q1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份額占比資料來源:Counterpoint,36氪,中泰證券研究所0%10%20%30%40%50%60%70%80%90%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安卓iOSHarmonyOS0%10%20%30%40%50%60%70%80%2023/122023/1220
124、23/122023/122023/122023/122023/122023/122024/012024/012024/012024/012024/012024/012024/012024/012024/022024/022024/022024/022024/022024/022024/022024/032024/032024/032024/032024/032024/032024/032024/032024/042024/042024/042024/042024/042024/042024/042024/052024/052024/052024/052024/052024/052024/052
125、024/052024/062024/062024/062024/062024/062024/062024/062024/062024/072024/072024/072024/072024/072024/072024/072024/082024/082024/082024/082024/082024/082024/082024/082024/092024/092024/092024/092024/092024/092024/092024/092024/102024/102024/102024/102024/102024/102024/102024/112024/112024/112024/11
126、2024/112024/112024/112024/11WindowsOS X其他803.4.1 國產操作系統產業圖譜國產操作系統產業圖譜圖表:國產操作系統產業圖譜資料來源:億歐智庫,中泰證券研究所813.4.1 從“可用”向“好用”逐漸轉變,國產從“可用”向“好用”逐漸轉變,國產OS市場快速發展市場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在操作系統領域研發力度的持續加大,部分產品已完成自主研發與生產,產品性能大幅提升,進入規?;A段,作為信創核心環節,操作系統的國產替代空間廣闊,滲透率逐步提升。隨著我國信創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信創產業對國產操作系統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預計國產操作系統市場產值將伴隨著各個行業信
127、創的深入而快速增長。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到2028年,我國國產操作系統產值有望達到84.8億元。根據億歐智庫的數據,到2023年,我國PC和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國產化率預計將進一步升至5.1%,國產化率持續快速提升。圖表:2014-2028年國產操作系統產值及預測(單位:億元)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中國PC和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國產化率逐步提升資料來源:億歐智庫,中泰證券研究所95.7%57.9%45.2%17.9%20.7%20.3%18.7%18.1%16.9%14.9%14.6%13.9%13.3%12.9%0%20%40%60%80%100%120%0102030
128、405060708090國產操作系統產值同比增速0%1%2%3%4%5%6%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中國PC和服務器操作系統國產化率823.4.1 生態欠佳制約信創操作系統滲透,政策及開源將加速生態建設生態欠佳制約信創操作系統滲透,政策及開源將加速生態建設 信創操作系統已在多年研發及落地迭代中邁向“好用”階段,未來應積極探索內核等底層優化,進一步提升自主可控性?,F階段制約信創操作系統大規模滲透的關鍵在于生態建設,據CSDN調研顯示,65%的開發者希望信創操作系統在應用兼容性方面繼續改進。借助信創政策及開源共建共享,信創系統有望加速軟硬件適配,逐步覆蓋更多場景需求實現規
129、模推廣。圖表:我國信創操作系統的現狀及前進方向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泰證券研究所833.4.1 鴻蒙鴻蒙OS的發展歷程的發展歷程圖表:鴻蒙OS發展歷程資料來源:華爾街見聞,網易,中泰證券研究所 鴻蒙于2015年立項啟動開發,2019年正式發布;2020年更新了核心生態功能HarmonyOS Connect,并多次迭代版本,不斷完善開發生態。2024年HarmonyOS NEXT的“純血鴻蒙”版本發布,正式向開發者開放申請。843.4.1 HarmonyOS: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操作系統: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操作系統 HarmonyOS是一款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全新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在傳統的單設備系
130、統能力基礎上,HarmonyOS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統能力、適配多種終端形態的分布式理念,能夠文持手機、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車機等多種終端設備,提供全場景業務能力。與安卓不同的是,HarmonyOS基于微內核設計,微內核僅包括了操作系統必要的功能模塊(任務管理、內存分配)處在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權限,其他模塊不具有最高權限。HarmonyOS包含了兩個內核:Linux內核、LiteOS內核。圖表:安卓技術架構圖資料來源:CSDN,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鴻蒙技術架構圖資料來源:CSDN,中泰證券研究所853.4.1 HarmonyOS NEXT:擺脫:擺脫AOSP代碼的“純血”鴻蒙代碼的“純血”鴻蒙
131、 2024年6月HarmonyOS NEXT Beta測試開啟。HarmonyOS NEXT的底座實現了全線自研,擺脫了對AOSP 代碼的依賴,僅支持鴻蒙內核和鴻蒙系統的應用,這一舉措標志著鴻蒙系統將告別早期兼容安卓的策略。HarmonyOS Next減少了40%的冗余代碼,使系統的流暢度、能效、純凈安全特性大為提升,也被稱為“純血鴻蒙”。鴻蒙NEXT的整機性能相比HarmonyOS 4提升了30%,且未來每年提升20%30%,超越行業芯片工藝制程的進步速度。當下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已經啟動超過 5000 個,上架數量也有 1500+個,基本覆蓋主流使用場景。圖表:HarmonyOS NEXT示意
132、資料來源:HDC 2024,中泰證券研究所863.4.1 操作系統:我國主要操作系統廠商梳理操作系統:我國主要操作系統廠商梳理目前,我國主要操作系統廠商如下:圖表:我國主要操作系統廠商類別類別代表廠商代表廠商代表產品代表產品PC操作系統麒麟軟件統信軟件普華軟件中科方德中興通訊麒麟系統統信系統普華操作系統中科方德中興新支點服務器操作系統麒麟軟件統信軟件普華軟件中科方德華為麒麟信安中興通訊麒麟系統統信系統普華操作系統中科方德歐拉OS麒麟信安操作系統中興新支點移動操作系統華為中國移動Harmony OSOMS云操作系統華云數據青云安超OSQingCloud資料來源:億歐智庫,中泰證券研究所873.4
133、.2 數據庫:逐步打破國外壟斷,我國數據庫產業快速發展數據庫:逐步打破國外壟斷,我國數據庫產業快速發展數據庫是由特定軟件,即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搭建、處理、維護的數據及數據間邏輯關系的集合體。DBMS是負責數據庫搭建、使用和維護的系統軟件,通過組織、索引、查詢、修改數據庫文件,實現數據定義、組織、存儲、管理以及數據庫操作、運行、維護等主要功能。歷經80多年發展,新型數據庫產品層出不窮。目前市場應用仍以關系型數據庫為主,但不同數據庫產品并非只具備單一特性,呈現一體化發展趨勢,如處理分析一體、分布集中一體、離線在線一體等。相較于國外,國內自主創新的數據庫起步較晚,相關廠商于2000年前后成立
134、逐步打破國外壟斷。在傳統商業數據庫市場,國外廠商先發優勢較大,國內廠商較難追趕,但近20年數據庫新技術頻出,NoSQL、NewSQL、分布式、HTAP、云原生、AI原生等新型數據庫給予了國內數據庫廠商“換道超車”的機會,我國數據庫產業快速發展,部分產品已具備國際競爭力。圖表:數據庫產品技術演進歷程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中國數據庫產業發展歷程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泰證券研究所883.4.2 2022年中國數據庫市場規模突破年中國數據庫市場規模突破400億,多家國產數據庫市占居前億,多家國產數據庫市占居前 根據信通院的數據,2022年,中國數據庫市場規模達403.6億,且預計到2
135、027年將達到1286.8億元,2022-2027年期間復合增速達26.1%。競爭格局分散,多家國產數據庫位居前列。競爭格局分散,多家國產數據庫位居前列。市場份額上,Oracle 等國外廠商在本地部署的關系型數據庫市場仍具備一定優勢,但借助政策東風和自身產品技術實力的增強,中國數據庫廠商的市場份額連年增長,多家公司市占位居前列。圖表:中國數據庫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資料來源:CCSA TC601,信通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23年中國關系型數據庫管理軟件(本地部署)市場份額資料來源:IDC,達夢數據招股說明書,中泰證券研究所403.6540.4678.8843.71044.51286
136、.833.9%25.6%24.3%23.8%23.2%0%5%10%15%20%25%30%35%4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中國數據庫市場規模(億元)增速17.0%14.4%8.2%7.5%6.5%6.1%5.4%3.9%3.9%2.8%24.3%Oracle華為微軟達夢數據SAP騰訊IBM阿里通用數據人大金倉其他893.4.2 新技術新場景賦予國產數據庫全新發展機遇新技術新場景賦予國產數據庫全新發展機遇 國產數據庫可以分為傳統商用數據庫、云數據庫以及開源數據庫。國內數據庫產品起步較晚,在傳統商業數據
137、庫領域以“跟隨式”發展為主,性能、功能、可用性等與國外廠商相比仍有客觀差距,但云原生、HTAP、AI原生等新技術新場景給予了國內廠商創新發展的機會,信創數據庫廠商有望“換道超車”建立產品優勢。在國內政策和國際環境的雙重作用下,國產數據庫百花齊放,起步較早的國產數據庫廠商在穩定性和性能上已經可以與國際大廠同臺競技。這些國產數據庫在金融、政府、能源等重要行業已經得到多次驗證。圖表:信創數據庫落地挑戰及前進方向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泰證券研究所903.4.2 國內主要數據庫廠商國內主要數據庫廠商圖表:我國主要數據庫廠商類別類別代表廠商代表廠商主要特點主要特點代表產品代表產品傳統數據庫廠商傳統數據庫廠
138、商達夢數據 南大通用人大金倉 神舟通用專注于傳統數據庫領域的數據庫企業,其背靠信創賽道且具備國有資源優勢達夢數據庫及系列產品體系人大金倉:KingbaseES系列南大通用:GBase神舟通用:神通數據庫云數據庫廠商云數據庫廠商阿里云 騰訊云華為云 百度云傳統互聯網大廠,具備成熟云計算技術及生態體系,在云數據庫領域存在明顯優勢阿里:OceanBase,PolarDB華為:GaussDB騰訊:TDSQL PostgreSQL 版(原 TBase)百度:GaiaDB,VectorDB開源數據庫廠商開源數據庫廠商星環科技 愛可生巨杉軟件 優炫軟件新興獨立廠商,依托開源技術或細分領域技術優勢,近年已逐步
139、打開市場空間。星環科技:KunDB,StellarDB愛可生:TensorDB優炫軟件:UXDB巨杉軟件:巨杉數據庫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各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913.4.3 辦公辦公Office:微軟仍是全球老大,國內金山快速追近:微軟仍是全球老大,國內金山快速追近 Office市場上,微軟仍然是全球市場上的老大。市場上,微軟仍然是全球市場上的老大。2016年3月,微軟即在開發者大會上公布Office全球用戶數超過12億。截至FY24Q1末Office 365消費者版訂閱用戶數達8250萬。國內主要Office玩家為金山辦公,截至 2024年6月,金山辦公主要產品月活設備數超過6.02億
140、,累計年度付費個人會員數為3815萬人。在國內Windows平臺上,金山辦公的WPS Office產品覆蓋率正快速追近微軟Office。圖表:金山辦公產品用戶數據不斷增長資料來源:金山辦公財報,中泰證券研究所(注:21M12及以后的月活數據為月度活躍設備數據,之前為月度活躍用戶數據。圖表:截至22H1微軟Office與WPS Office在國內Windows平臺的平均覆蓋率資料來源:金山辦公22H1中報,中泰證券研究所81.5%68.7%0%10%20%30%40%50%60%70%80%90%微軟OfficeWPS Office國內Windows平臺的平均覆蓋率3.10 3.48 4.11
141、4.54 4.74 5.01 5.44 5.70 5.73 5.84 5.98 6.02 588847120216811962218825372856299733243549381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0123456718M12 19M6 19M12 20M6 20M12 21M6 21M12 22M6 22M12 23M6 23M12 24M6主要產品月活(億,左軸)累計年度付費個人會員數(萬人,右軸)923.4.3 國內主要國內主要Office軟件廠商軟件廠商 國內提供Office產品的主要為金山辦公、永中軟件兩家企業。Office主要國
142、產廠商公司公司所在地所在地主要產品主要產品主要產品詳情主要產品詳情金山辦公金山辦公北京WPS Office系列產品金山辦公是國內領先的辦公軟件和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WPS Office辦公軟件產品及服務的設計研發及銷售推廣,主要產品包括 WPS Office 辦公軟件、金山文檔等辦公能力產品矩陣以及金山數字辦公平臺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6月,金山辦公主要產品月活設備數超過6.02億,累計年度付費個人會員數為3815萬人。永中軟件永中軟件無錫永中Office系列產品永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國產辦公軟件產品和政企數字信息化服務提供商。永中軟件不斷豐富和完善產品結構體系,完成了以永
143、中Office為核心,覆蓋桌面辦公、網絡辦公、移動辦公、云辦公、版式辦公軟件等領域的產品戰略布局,形成了“基礎辦公能力+通用工具+行業數字化應用系統+數據支撐平臺”的綜合解決方案能力。產品以云服務為基礎,實現了文檔多屏多端互聯互通,滿足用戶隨時隨地協同辦公的多元化需求,幫助用戶化繁為簡,開啟自由創作和高效辦公的智能方式。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933.5 信創產業投資建議之二:中長期信創產業投資建議之二:中長期重視國產化率提升空間大的賽道重視國產化率提升空間大的賽道央國企央國企ERP工業軟件工業軟件943.5.1 央國企信創建設持續提速,要求明確央國企信創建設持續提速,要求明確 2
144、022年9月底,國資委下發了重要的國資發79號文件,全面指導并要求國央企落實信息化系統的信創國產化改造。其中,明確要求所有中央企業在2022年11月底前將安可替代總體方案報送國資委;自2023年1月起,每季度末向國資委報送信創系統替換進度。最終要求2027年底前,實現所有中央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安可信創替代。2022年年11月底:月底:完成信創改造方案規劃并報送國資委。2023年年1月起:月起:每季度報送信息化系統信創改造的最新進度。圖表:國資委79號文規定了央國企信創改造工作的進度與節奏資料來源:e簽寶,中泰證券研究所2027年底:年底:全部國央企必須完成信息化系統的信創改造工作。全面替換全面替
145、換應替就替應替就替能替就替能替就替OA、門戶、郵箱、紀檢、黨群、檔案、門戶、郵箱、紀檢、黨群、檔案、經營管理經營管理圖表:國資委79號文對信創的三種替換要求資料來源:e簽寶,中泰證券研究所戰略決策、戰略決策、ERP、風控管理、風控管理、CRM管管理系統理系統生產制造、研發系統生產制造、研發系統953.5.1 ERP復雜度日趨提升復雜度日趨提升 ERP起源于庫存管理,從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計劃)發展而來,主要由“物流”“財流”“信息流”“人流”構成,最初是為了解決企業內部生產資源的配置問題,主要面向制造業,用于采購管理和庫存控制。在市場環
146、境和企業需求不斷變化的背景下,MRP階段之后又經歷了閉環MRP、MRP階段,20世紀90年代,ERP概念被提出,隨后全球ERP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圖表:ERP發展歷程資料來源:億歐智庫,中泰證券研究所963.5.1 SAP、Oracle等海外廠商主導國內高端等海外廠商主導國內高端ERP市場市場 整體而言,中國ERP市場以國內廠商為主,但在高端領域的ERP應用上,以SAP、Oracle為主的國外廠商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圖表:2021年中國高端ERP軟件市場競爭格局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21年中國整體ERP軟件市場競爭格局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40%
147、20%18%14%3%5%用友浪潮金蝶SAPOracle其他33%20%14%8%6%5%3%11%SAPOracle用友IBM金蝶神州數碼Infor其他973.5.1 國內主要國內主要ERP廠商概況廠商概況圖表:ERP主要國產廠商公司公司所在地所在地主要主要ERP產品產品詳情詳情用友網絡用友網絡北京YouBIP、NC Cloud、U9、U8等用友創立于1988年,一直專注于信息技術在企業與公共組織應用與服務領域,是全球領先的企業數智化軟件與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用創想與技術推動商業和社會進步。據Gartner研究顯示,用友是全球ERP SaaS市場TOP10中唯一的亞太廠商,全球高生產力aPaa
148、S市場Top10中唯一亞太廠商的中國廠商,也是唯一入選Gartner HCM云魔力象限、ERP云魔力象限榮譽企業的中國廠商。同時,IDC數據顯示,用友持續領跑中國企業云服務市場,在中國aPaaS市場占有率第一、中國企業應用SaaS市場占有率第一,并在中國超大型及大型企業應用SaaS市場連續多年穩居市場占有率第一,是中國企業數智化服務和軟件國產化自主創新的大國品牌。金蝶國際金蝶國際深圳蒼穹、EAS、星瀚、星空、星辰、精斗云、KIS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金蝶國際”或“金蝶”)始創于1993 年,是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268.HK),總部位于中國深圳,是全球知名的企業管理云Sa
149、aS公司。從ERP資源計劃力到EBC數字戰斗力,金蝶在云服務領域持續探索,屢獲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認可。金蝶擁有技術領先全??煽氐拇笮推髽I管理云服務及平臺、穩定成熟的中小企業管理云服務,旗下的多款云服務產品獲得標桿企業的青睞,包括金蝶云 蒼穹(企業級AI平臺)、金蝶云 星瀚(大型企業SaaS管理云)、金蝶云 星空(高成長型企業SaaS管理云)、金蝶云 星辰(小微企業SaaS管理云)等,已為世界范圍內超過740萬家企業、政府組織提供企業管理云產品及服務。普聯軟件普聯軟件濟南集團財務、集團司庫、集團資產管理、財務共享等普聯軟件是大型集團企業管理信息化綜合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是為大型集團企業提供管理信
150、息化方案及IT綜合服務,致力于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企業運營管理數字化、智能化。經過二十多年的沉淀與積累,通過持續的管理創新與新技術研究應用,形成了突出的信息化綜合服務能力,主營業務涵蓋解決方案、咨詢與服務、應用軟件產品、平臺軟件產品、軟件定制開發等多個方面。浪潮通軟浪潮通軟濟南GS Cloud、inSuite、易云在線等浪潮通軟是中國領先的企業軟件與云服務提供商,企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服務商,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自主研發了浪潮海岳軟件。產品支撐方面,浪潮海岳軟件已形成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體系,涵蓋智能ERP、工業軟件、PaaS平臺等,柔性可組裝、數據動態多維協同
151、、網格化云原生應用部署等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擁有PaaS平臺iGIX、大型企業智能ERP GS Cloud、中小企業智能ERP inSuite,提供人力云、財務云、協同云等經營管理數字化服務,積極打造智能制造、智慧糧食、智慧水務、智慧礦山等行業生產運營數字化方案,支撐企業全業務數字化轉型。鼎捷數智鼎捷數智上海T100、TOP GP、E10、易助、易飛、易成、企明星等鼎捷數智1982年于臺灣成立,公司始終秉持創新、尊重、專業的經營理念,在“智能+”整體戰略布局下,聚焦制造、流通兩大產業領域,以ERP產品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核心,積極推進云領域與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應用研發,助力企業變革運營
152、模式,實踐數字化轉型。公司以ERP產品和解決方案為核心,向外擴充并衍生ERPII產品互為補充,構成生態型、一體化解決方案體系,并整合自動化硬件設備協作,提供軟硬件整體整合方案服務,協助企業走向智能化。在提供虛實融通的智能+整合方案與創新應用的同時,回歸企業經營本質,通過以效益為導向的價值服務協助用戶應用價值的真正落地。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983.5.2 工業軟件產業地圖工業軟件產業地圖 工業軟件種類繁雜多樣,不同產品可以滿足工業生產不同階段的需求。圖表:工業軟件的產業地圖資料來源:沙利文,中泰證券研究所993.5.2 龐大的工業與制造業市場孕育較大的工業軟件產業機會龐大的工業與
153、制造業市場孕育較大的工業軟件產業機會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3年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約2824億元。從2019-2024年,中國的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的CAGR為13.2%,遠高于全球的5.2%。但到2023年中國的工業軟件產業規模占全球的比重依然僅為8.0%,遠低于中國制造業在全球中的占比。未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發展,以及對于工業軟件重視度的提升,工業軟件產業占比有望持續提升。圖表:全球工業軟件產業規模(單位:億美元)資料來源:中國工業技術產業軟件化聯盟,中商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中國工業軟件產業規模、增速及占比(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6.
154、1%4.7%4.8%5.2%5.2%0%1%2%3%4%5%6%7%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全球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億美元)增速14.8%6.7%14.3%17.3%13.2%6.0%6.5%6.6%7.2%8.0%8.6%0%2%4%6%8%10%12%14%16%18%2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E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億元)增速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占全球比重1003.5.2 CAD:海外廠商位居前列但份額下降,
155、國產廠商占比持續提升:海外廠商位居前列但份額下降,國產廠商占比持續提升 2023年中國設計研發類工業軟件中,CAD總市場份額達到54.8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為12.8%,與上年相比增速放緩。從競爭格局來看,達索系統、西門子和歐特克在2023年中國CAD軟件市場仍為前三,但相較2022年市場占比持續下降,其中,達索系統從23.5%下降至18.0%,西門子從15.3%下降至13.2%,歐特克從12.5%下降至11.6%;中望軟件、PTC、浩辰軟件、華天軟件分列第四到第七。3D市場方面,2023年中國3D CAD市場總量為38.7億元人民幣,其中,達索系統、西門子、PTC、中望軟件、歐特克、華天軟件
156、、數碼大方和新迪數字等廠商在該市場中占據主要位置。圖表:2022年中國CAD市場份額資料來源:IDC,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23年中國3D CAD市場份額資料來源:IDC,中泰證券研究所23.5%15.3%12.5%9.6%5.2%2.7%1.1%30.1%達索系統西門子歐特克中望軟件PTC蘇州浩辰數碼大方其他23.4%16.0%6.8%4.4%3.1%2.1%44.2%達索系統西門子PTC中望軟件歐特克華天軟件其他1013.5.2 CAE:國內市場穩定較快增長,本土廠商持續突破:國內市場穩定較快增長,本土廠商持續突破 2022年中國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總市場份額達到37.6億元人民幣,
157、年增長率為17.13%,保持穩定的增速。Ansys、西門子和達索系統在 2022年中國CAE軟件市場排名前三,市場占比也有所下降。其中,Ansys從19.13%下降至16.81%,西門子從16.51%下降至14.68%,達索系統從10.19%下降至7.88%。其他典型服務商包括澳汰爾、上海索辰、云道智造、中船奧藍托、英特仿真、前沿動力、安懷信、天洑、霍萊沃、云廬科技、中望軟件等,也有不俗的市場表現。IDC研究表明,2022年CAE市場排名前七的市占率僅為49.5%。主要原因是CAE雖然有幾何建模、網格劃分、有限元模型等相通的底層技術,但由于涉及結構仿真、流體仿真、電磁仿真、噪聲仿真以及各類專業
158、仿真等不同領域,即使頭部廠商也很難擁有全物理場的通用仿真產品。因此,在市場中廣泛存在著各類通用和專業的CAE仿真產品。近幾年本土廠商在各類設計研發類工業軟件上都開始有所突破。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本土廠商在CAE市場有15%左右的市占率。IDC預測,未來整體市場持續上漲的同時,該比例會持續提升。圖表:2022年中國CAE市場份額資料來源:IDC,中泰證券研究所16.8%14.7%7.9%3.5%3.0%2.6%1.0%50.5%Ansys西門子達索??怂箍蛋彩纴喬珰W特克十灃科技其他1023.5.2 EDA:我國:我國EDA市場增長提速,海外巨頭高度壟斷市場增長提速,海外巨頭高度壟斷 近年來,
159、隨著國家和市場對國產EDA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上下游協同顯著增強,國內EDA企業在產業政策、產業環境、投資支持、行業需求、人才回流等各方面利好影響下逐漸興起。在國際貿易局勢影響,特別是2020年行業發生的一系列相關事件影響下,業界對我國EDA行業發展的急迫性和必要性的認知程度顯著提高。2020年中國EDA市場規模約93.1億元,同比增長27.7%,占全球市場份額的9.4%,預計2022年將達115.6億元。目前國內EDA行業的企業較少,整體實力較弱。長期以來,中國EDA市場由國際EDA企業Cadence、Synopsys、Siemens EDA三大巨頭壟斷,整體市場集中度高,2018-20
160、20年前三大企業占比超70%。圖表:中國EDA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資料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20年中國EDA市場份額情況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4.99%8.32%27.71%11.06%11.80%0%5%10%15%20%25%30%02040608010012014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中國EDA市場規模YoY32.0%29.1%16.6%5.9%4.8%3.3%8.3%CadenceSynopsysSiemens EDA華大九天AnsysKeysight其他1033.5.2 國產工業軟件代
161、表廠商國產工業軟件代表廠商圖表:工業軟件主要國產廠商公司公司所在地所在地主要產品主要產品詳情詳情中望軟件中望軟件廣州ZWCAD、ZW3D等中望軟件是領先的All-in-One CAx解決方案提供商、國內A股第一家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上市企業(股票代碼:688083),專注于工業設計軟件超過20年,建立了以“自主二維CAD、三維CAD/CAM、電磁/結構等多學科仿真”為主的核心技術與產品矩陣。公司自2004年開始首開中國工業軟件海外出口先河,截至目前系列軟件產品已經暢銷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版用戶突破140萬,廣泛應用于機械、電子、汽車、建筑、交通、能源等制造業和工程建設領域。浩辰軟件浩辰軟件
162、蘇州浩辰CAD、浩辰3D、浩辰CAD看圖王浩辰軟件是國內領先的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提供商,憑借多年CAD相關業務的研發經歷、核心技術積累、產品創新能力以及行業經驗,為用戶提供浩辰CAD、浩辰3D、浩辰CAD看圖王等產品以及圍繞前述產品的相關服務。數碼大方數碼大方北京CAXA CAD電子圖板CAXA 3D實體設計CAXA CAM制造工程師數碼大方是中國自主的設計制造工業軟件公司,提供數字化設計CAD、數字化管理PLM和數字化制造MES等產品及服務,貫通企業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全流程。數碼大方擁有自主CAD/PLM內核和平臺,基于自主平臺做精做強CAXA系列軟件,同時支持合作伙伴開發了仿真CAE、建筑
163、BIM、行業和專業CAD等各類應用軟件。公司系列軟件實現了對國產CPU和國產操作系統的全面兼容適配,助力構建安全、自主、可控的國家信創產業生態建設。山大華天山大華天濟南SINOVATIONCrownCADSView華天軟件成立于1993年,是以3D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軟件服務商。華天軟件擁有三維設計、智能管理、可視化三大技術平臺和創新設計、卓越制造、數字化服務三大系列產品線,業務范圍包括PLM、PDM、CAPP、3D CAPP、CAD、CAM、MES、WMS、SRM、LES等,并擁有三維CAD內核技術。索辰科技索辰科技上海索辰流體、結構、聲學、電磁學、光學仿真產品索辰科技(688507.SH)是一
164、家專注于CAE軟件研發、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堅持面向科技需求,專注于CAE核心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在實現自身技術持續提升、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為實現我國工業軟件自主研發的新局面貢獻力量。經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公司目前已形成流體、結構、電磁、聲學、光學等多個學科方向的核心算法,并開發出多類型工程仿真軟件,為客戶提供多學科覆蓋的工程仿真軟件及仿真產品開發服務。安世亞太安世亞太北京PERA SIM系列通用仿真軟件安世亞太公司具有二十余年的工業軟件的研發和服務經驗,專注于CAE自主仿真研發,以仿真為核心,打造數字孿生體系與正向設計體系,基于這兩個體系提升高端制造業數字化
165、研發水平,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安世亞太推出的自主工程仿真CAE系列軟件“PERA SIM”廣泛應用于中國高端制造業領域,特別是軍工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研發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安世亞太在20多年內累計為超過20個行業(全工業行業覆蓋)、5000多家高端制造業客戶提供高質量的CAE軟件、仿真平臺和技術服務。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1043.5.2 國產工業軟件代表廠商國產工業軟件代表廠商圖表:工業軟件主要國產廠商公司公司所在地所在地主要產品主要產品詳情詳情華大九天華大九天北京Empyrean系列EDA產品北京華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九天”)成立于2009年,一直聚焦
166、于EDA工具的開發、銷售及相關服務業務,致力于成為全流程、全領域、全球領先的EDA提供商。華大九天主要產品包括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存儲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射頻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數字電路設計EDA工具、平板顯示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晶圓制造EDA工具和先進封裝設計EDA工具等軟件,并圍繞相關領域提供技術開發服務。產品和服務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及封裝領域。概倫電子概倫電子上海Spice模型系列產品、NanoDesigner等概倫電子是國內首家EDA上市公司,關鍵核心技術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的EDA領軍企業,致力于打造應用驅動的、覆蓋集成電路設計與制
167、造的EDA全流程解決方案,支撐各類高端芯片研發的持續發展,并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和EDA合作伙伴,建設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EDA生態。廣立微廣立微杭州測試芯片EDA&IP、半導體大數據分析平臺、晶圓級電性參數測試設備等廣立微是領先的集成電路EDA軟件與晶圓級電性測試設備供應商,公司專注于芯片成品率提升和電性測試快速監控技術,是國內外多家大型集成電路制造與設計企業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依托軟件工具授權、軟件技術開發和測試機及配件三大主業,提供EDA軟件、電路IP、WAT測試設備以及與芯片成品率提升技術相結合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在集成電路從設計到量產的整個產品周期內實現芯片性能、成品率、穩定性的提升。思爾芯
168、思爾芯上海芯神匠架構設計軟件、芯神馳軟件仿真工具、芯神鼎硬件仿真系統等思爾芯(S2C)自 2004 年設立上??偛恳詠硎冀K專注于集成電路 EDA 領域。作為國內首家數字 EDA 供應商,公司業務已覆蓋架構設計、軟件仿真、硬件仿真、原型驗證、數字調試、EDA 云等工具及服務。已與超過 600 家國內外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服務于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圖像處理、數據存儲、信號處理等數字電路設計功能的實現,廣泛應用于物聯網、云計算、5G 通信、智慧醫療、汽車電子等終端領域。東方晶源東方晶源北京計算光刻產品(OPC)、電子束缺陷檢測設備(EBI)等東方晶源微電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
169、4年,總部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家專注于集成電路良率管理的企業。公司現主要產品為納米級電子束缺陷檢測裝備(EBI)和關鍵尺寸量測裝備(CD-SEM)、計算光刻產品(OPC)以及微電子設計與制造智能良率優化平臺(HPOTM)。鴻芯微納鴻芯微納深圳Aguda布局布線工具深圳鴻芯微納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國產數字集成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公司,旨在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引進、合作開發等模式,完成數字集成電路EDA平臺關鍵節點的技術部署,打造完整的全流程集成電路設計國產數字EDA平臺,實現國有半導體產業鏈在這一關鍵環節的技術突破;企業依托國內完整
170、的產業生態,組建專業的研發和支持團隊,建設具有競爭力的技術平臺,致力于在廣闊的應用領域,為全球集成電路設計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105CONTENTS目錄CCONTENTS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4政策驅動&新質生產力產業:低空經濟、車路云、能源IT或大有可為1064.1 低空經濟的發展歷程低空經濟的發展歷程 全球低空經濟發展至今先后經歷了早期應用探索階段和規范化發展階段。其中在早期,由于低空技術不成熟,因此以低空旅游和在農業、工業的探索應用為主。2
171、010年以后,隨著低空飛行技術的愈發成熟和應用的多元化,規范化監管成為這一時期各國低空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當下全球低空經濟正處于進一步的應用普及階段。圖表:全球低空經濟的主要發展歷程資料來源:前瞻網,中泰證券研究所年份概況18世紀末 熱氣球技術在法國巴黎實驗成功,后熱氣球觀光活動在法國迅速傳播,可謂是低空經濟的開端。1980日本公司洋光(Yoichi Inoue)在農業領坡使用遙控直升機進行農業作業。2006英國石油公司(BP)首次使用無人機進行海上油田平臺的監測,標志著無人機在工業領域的實際應用。2016NASA與FAA合作推進美國UTM(無人機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同年FAA發布第107號法
172、規,規定了商業用途的小型無人機的運營規則。歐洲單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院(SESAR)提出發展U-Space的概念。2018歐盟修訂第2018/1139號法規,將歐盟管理權限擴展至所有的無人機。美國總統簽署了低空飛行安全法,該法案旨在改善和簡化無人機在低空飛行的授權過程。2019歐洲航空安全局發布了兩部無人機通用條例,進一步規范歐洲無人機的標準和運行要求。2020FAA發布了遠程標識(Renote ID)法規,要求大多數無人機在飛行時能夠廣播身份和位置信息。普及應用階段普及應用階段2021-2023包括英國、美國在內的多國試行空中出租車,亞馬遜于美國部分地區使用Prime Air無人機送貨。應
173、用探索階段應用探索階段規范化發展階段規范化發展階段1074.1 低空經濟產業鏈:研發低空經濟產業鏈:研發+產品產品+場景的深度融合,中游是核心場景的深度融合,中游是核心 上游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研發:各種工業軟件,例如CAX、EDA、PLM、其他;關鍵原材料:鋼材、鋁合金、高分子材料等;零部件:芯片、電池、電機等。中游(核心部分)中游(核心部分):包含無人機、航空器、高端裝備、配套產品、低空保障與綜合服務。下游下游:主要是產業融合。中游銜接下游還需要有飛行審批、空域備案等步驟。圖表:低空經濟產業鏈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中國低空經濟競爭格局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
174、證券研究所1084.1 2024年以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低空經濟”年以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低空經濟”圖表:2024年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1北京市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促進新能源、新材料、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開辟量子、生命科學、6G等未來產業新賽道。2024.1安徽省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打造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搶占空天信息產業制高
175、點,支持北斗規?;瘧煤蜕虡I衛星研發制造,吸引更多商業航天公司落戶。加快合肥、蕪湖低空經濟產業高地建設,拓展低空產品和服務應用場景。2024.1廣東省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發展低空經濟,創新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建設低空無人感知產業體系,推進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支持深圳、廣州、珠海建設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辦好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打造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高地。2024.1山西省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積極發展低空經濟,建設通航機場,組建發展通航機隊,拓展應用場景,推動通航全產業鏈發展,加快通航示范省建設。2024.1云南省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大力培育新材料、稀貴金屬
176、、先進裝備制造、光電等新興產業,布局發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衛星應用、低空經濟、氫能及儲能等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2024.1海南省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培育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氣候溫度、海洋深度、地理緯度和綠色生態“三度一色”優勢,聚焦種業、深海、航天、綠色低碳、生物制造、低空經濟等新領域新賽道,加強政策引導,協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商業航天發射場實現常態化發射,落地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項目5-6個。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泰證券研究所1094.1 2024年以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低空經濟”年以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低空經濟”圖表:2024年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時間
177、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1陜西省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氫能、光子、低空經濟、機器人等新增長點,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8%。2024.1重慶市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實施未來產業和高成長性產業發展行動,推動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建設,深化北斗規模應用及配套產業發展,加快開辟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2024.1江西省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實施未來產業培育發展三年行動,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和未來技術產業研究院,努力在元宇宙
178、、人工智能、新型顯示、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領域搶占先機。2024.1江蘇省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持續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高標準建設10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和16個省重點集群,著力構建新型電力裝備等世界一流、高端裝備等國際先進、航空航天等全國領先的集群方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打造“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積極開展省級融合集群試點,大力發展生物制造、智能電網、新能源、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2024.1四川省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布局和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培育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力爭今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發展低空
179、經濟,支持有人機無人機、軍用民用、國企民企一起上,支持成都、自貢等做大無人機產業集群,布局發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2024.1湖南省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推進長株潭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著力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穩步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深化投融資領域改革,加強財政金融政策協同聯動。深入推進國有“三資”清查處置與管理改革,規范處置程序,合理分配收益。強化路省合作,推動鐵路運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用好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成果,發展壯大低空經濟。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泰證券研究所11
180、04.1 2024年以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低空經濟”年以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低空經濟”圖表:2024年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1深圳市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爭創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區,在低空空域管理、飛行規則標準和適航審定等方面先行先試,新增無人機航線80條。打造香蜜湖、深圳灣、前海灣等國際風投創投集聚區,新設立低空經濟等產業基金。2024.1廣州市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高質量建設北部增長極及臨空經濟示范區,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園建設,強化航空制造、航空維修、通用航空等產業導入。2024.1成都市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發展壯大
181、2個國家級和12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動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強鏈延鏈補鏈。用好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成果,激活通用航空、工業無人機等產業優勢,打造西部低空經濟中心。加快建設高端航空裝備、精準醫學、超高清視頻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爭取布局國家無人機產業創新中心和工業云、信息安全等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024.1蘇州市蘇州市政府工作報告著力培育未來產業,精準布局光子、低空經濟、元宇宙、量子技術等新賽道。布局開展低空基礎設施建設。2024.1珠海市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加快發展“低空經濟”。發揮“雙航展”優勢,加快建設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打造低空立體交通網絡運營服務平臺,搭建立體
182、交通示范場景,推動開通珠海至深圳、陸地至海島載人飛機航線和無人機物流直航,努力打造智能無人系統產業的聚集地和創新策源地。加強與中國航展主辦單位、支持單位合作,推動更多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軍民融合項目在珠海落地。2024.3贛州市贛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實驗區和技術研究院,深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024.1山東省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實施先進制造業攻堅行動,積極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綠色環保、新能源汽車、安全應急裝備、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新培育1
183、0個左右省級新興產業集群。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泰證券研究所1114.1 2024年以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低空經濟”年以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低空經濟”圖表:2024年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2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建成呼和浩特新機場航站區、飛行區,穩步推進烏拉蓋等通用機場建設。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要把握發展趨勢、瞄準市場需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攻關,深入推進融合集群發展,盡快把規模做起來、比重提上來。2024.1上海市上海市
184、政府工作報告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提升工業經濟比重,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民用航空、空間信息等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2024.1遼寧省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著力推進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機器人、生物醫藥和醫療裝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2024.1福建省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寧德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
185、技、氫能等未來產業,推進福州、廈門、泉州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2024.1貴州省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加快建設貴州航空產業城,推進航發精鑄貴安生產基地、中航重機產業園等項目建設,航空航天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推進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加快推進航空動力領域國家實驗室貴州創新中心建設,爭取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2024.1黑龍江省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持續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前瞻布局深空、深海
186、、深地等未來產業,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2024.1河南省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拓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氫能儲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領域,積極開辟新賽道,建設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快洛陽航空裝備智創產業園、豫東南高新區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支持豫北航空經濟協作區建設。做大航空制造、航空運輸、航空服務,做優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提升高端服務、前沿創新、國際交往等功能。啟動鄭州航空航天大學建設。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泰證券研究所1124.1 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圖表:近年來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政策匯總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
187、2024.04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發展,為研發、制造、應用等環節提供保險保障。圍繞低空經濟、多式聯運、綠色配送等領域提供適配的保險保障方案。圍繞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提供綜合性風險保障方案。2024.04東莞市人民政府東莞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支持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更新。加強低空經濟裝備等綠色航空裝備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2024.04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支持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更新。加強低空經濟裝備等綠色航空裝備
188、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2024.04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安徽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結合實際采取措施,吸引社會資金投資地理信息產業,推進數字地圖、導航定位、遙感、實景三維等地理信息數據與現代物流、共享經濟、低空經濟、智慧出行等新產業融合,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2024.04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關村延慶園無人機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 年)到2026年,中關村延慶園無人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能級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無人機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低空安防技術持續升級。創新要素高效配
189、置,低空應用場景加速開放,落地一批示范作用明顯、可規?;瘡椭仆茝V的應用場景及解決方案。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引進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構建形成以工業級無人機為主導、低空經濟與低空安防并重的特色產業集群。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泰證券研究所1134.1 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圖表:近年來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政策匯總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2024.04湖北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培育壯大低空經濟與空天技術、生物制造等千億級核爆點,構建接續有力、相互支撐的新興產
190、業發展梯隊,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1.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5%。2024.05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低空管理機制運轉順暢、基礎設施基本完備、應用場景加快拓展、創新能力國際領先、產業規模不斷突破,推動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務融合、應用和產業互促的發展格局,打造世界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高地。產業規模穩步增長。低空經濟規模超過3000億元,基本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三核聯動、多點支撐、成片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格局,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布局一批省級創新平臺,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12家。攻克一批低空領域關鍵卡脖
191、子技術,基本實現低空產業鏈自主可控。應用規模不斷拓展。全省通用飛機飛行達到15萬小時,無人機飛行達到350萬小時。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間無人體系等試點示范取得積極進展。2024.05浙江省人民政府推動浙江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十條措施拓展物流新場景應用。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加快布局無人機、通用飛機等高端航空服務業,打造現代化航空產業集群,到2027年基本建成高水平民航強省。加快推進即時配送等新模式發展,鼓勵有條件地方將低空應急救援、醫療救護、智慧巡檢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強化物流用地保障,適當降低現代物流類項目畝均投資、稅收等考核指標。2024.05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綜合立體交通網
192、規劃(2023-2035年)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健全低空空域軍地民協同管理機制,構建城市低空飛行服務網絡,促進低空經濟發展。重點依托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航空制造、飛機租賃、智能裝備等高附加值產業,借助國家推進通用航空發展的契機,積極發展智能航空器等低空制造業產業,輻射帶動研發制造、市場運營、綜合保障及延伸服務等低空經濟全鏈條產業發展。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泰證券研究所1144.1 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圖表:近年來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政策匯總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2024.06廣東省
193、人民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化中試平臺體系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的實施意見圍繞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型儲能、新材料、生物醫藥、生物制造、低空經濟、現代農業與食品等重點產業領域和產業鏈,加快建設一批具有較強行業帶動力的中試平臺。2024.06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的通知工作專班由省政府分管發展改革工作的副省長任召集人,省政府協調發展改革工作的副秘書長、省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任副召集人。工作專班主要職責為統籌謀劃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協調解決重大事項及有關問題,強化工作任務督促指導;研究制定并組織實施全省低空經濟發展
194、規劃和政策措施;組織推進全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立實施軍地民三方協同管理機制;統籌推進全省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和低空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建立健全全域低空飛行管理機制和運行規則;推動低空經濟全產業鏈布局和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培育推廣低空飛行應用示范場景;組織推進低空經濟運行支撐體系建設,指導各地低空經濟工作開展。2024.07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構建新型基礎設施規劃和標準體系,健全新型基礎設施融合利用機制,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拓寬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健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推進鐵路體制改革,發展
195、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推動收費公路政策優化。2024.07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更高起點建設生態強省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福建篇章的實施方案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大力推進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寧德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推進福州、廈門、泉州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2024.07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加快培育壯大低空經濟主體,推動完善低空基礎設施、低空科技創新環境和低空多場景應用,促進低空經濟及關聯產業高質量發展。資料來源:政府網站
196、,中泰證券研究所1154.1 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圖表:近年來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政策匯總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2024.08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制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打造上海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商業應用高地和運營服務高地,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經濟創新發展中走在前列。聯合長三角城市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建成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引領區,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197、。2024.08東莞市人民政府東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基本形成以低空航空器研發制造為核心、以低空應用場景為牽引的產業體系,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明顯提升,低空經濟成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發揮我市制造業配套優勢,圍繞低空飛行器整機,電子元器件、核心傳感器、激光雷達等適配性技術及產品,以及電池、電機、電控、螺旋槳、復合材料、鋁鎂合金等關鍵零部件,聚集鏈上企業200家以上,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圍繞物流配送、載人飛行、旅游消費、應急救援、城市管理、軌道交通等領域打造一批示范應用場景,開通10條以上載貨航線,力爭開通1條以上載人飛行商業化航
198、線,無人機商業飛行取得突破性進展。2024.08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高水平建設民航強省 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的若干意見全力建設高水平民航強省,聚力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到2027年,基本建成航空服務全省覆蓋、航線網絡全球通達、空港樞紐多式便捷、航空產業高能集聚、低空經濟先行引領、行業治理順暢高效的高水平民航強省和低空經濟發展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強省和低空經濟發展高地。2024.09國務院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促進低空經濟發展,鞏固提升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競爭優勢,促
199、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2024.09廈門市人民政府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廈門市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圍繞本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重點產業鏈,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制造、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培育一批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專精特新企業。2024.09廣東省人民政府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方案加快深海、網絡等新空間的探測、開發、利用、保護等前沿技術工程化,推動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新業態發展。圍繞“大模型+虛擬數字人”“數字空間+智慧城市”“智能無人系統+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綠色低碳”等
200、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加快形成具有商業價值的示范產品和可復制推廣的標桿解決方案,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推動未來產業加快規?;l展。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泰證券研究所1164.1 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圖表:近年來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政策匯總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2024.09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改造提升冶金、石化、輕工、建材、紡織服裝、機械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新能源汽車、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超前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機器人、氫能、生物制造
201、、生命科學、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2024.10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海工裝備、新型儲能、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深海、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空域結構。積極協調推動珠三角機場布局調整,推進軍民航深度融合,促進空域資源統籌安排和釋放。優化調整廣州及周邊相關地區空域結構,釋放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空域。推動低空空域便利化、商業化運營,打造全國低空空域管理運行服務先行區,探索開展“空中的士”等城市通勤新模式,拓展
202、無人機等城市配送應用場景。2024.10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楊浦區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到2027年,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策源力、集群顯示度、示范場景吸引力大幅提升。持續放大“楊數浦”品牌效應,依托楊浦數字經濟集聚、科教資源豐沛、應用場景多元的特色優勢,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和商業應用高地。結合中心城區實際,因地制宜有序開展商區、校區、園區、社區等低空無人機物流配送商業應用,培育低空經濟產業鏈“鏈主”企業,集聚一批上下游企業。2024.12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產業布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到2025年,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生命科學、未來網絡、量子科技、
203、技能作業機器人、深海深地深空、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涌現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應用場景、重點企業和領軍人才,初步形成具有山東特色的“8+X”未來產業創新體系。聚焦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飛行服務保障以及低空飛行應用等領域,重點突破動力推進與飛行控制、低空態勢感知與空域管控、復雜場景全域通信與智能導航等關鍵核心技術,研制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大載重長航時特種無人機、多類型靈巧組網浮空器等裝備,建設低空監視網絡與綜合服務保障系統,構建智慧物流、現代農業、空中交通、航空遙感等典型應用場景,加快推動低空經濟發展。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泰證券研究所1174.1 各級單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各級單
204、位文件明確提出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圖表:近年來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政策匯總時間時間部門部門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相關內容相關內容2024.12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等14部門山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到2027年,全省低空經濟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建成一批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形成一批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標志性成果,推出一批具有全國乃至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產品,推動低空經濟產業體系更加完善、應用場景更加多元,科技創新引領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態勢基本塑成。新增3名以上頂尖人才、50名以上國家和省級高層次人才;布局建設15家以上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4家以上低空領域檢測試驗平臺;攻克60項以上關
205、鍵核心技術,研制30項以上創新產品和核心裝備,構建省內完備的低空產業鏈。優化完善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培育12家低空制造領軍企業,10家以上研發制造骨干企業,3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科技創新影響力顯著提升。形成關鍵配套、整機制造、保障服務、場景應用全鏈條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圍繞精細農業、文體旅游、現代物流、應急救援等,打造10個以上可復制、可推廣“低空+”科技創新應用樣板。2024.12國務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持續推進空管體制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2024.12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優化完善地
206、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將低空經濟列為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之一。在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方面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將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制造、數字經濟、低空經濟、量子科技、生命科學、商業航天、北斗等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算力設備及輔助設備基礎設施,高速公路、機場等傳統基礎設施安全性、智能化改造,以及衛生健康、養老托育、省級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納入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行業詳見附件2)。提高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以省份為單位,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專項債券規模上限由該省份用于項目建設專項債券規模的25%提高至30%。資料來源:政府網站,中
207、泰證券研究所1184.1 低空經濟市場規模低空經濟市場規模 根據云圖智行披露的信息及前瞻的計算,2022 年中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規模約為年中國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規模約為 2.5 萬億元,全球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萬億元,全球低空經濟行業市場規模則約為規模則約為10萬億元。萬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約為4000億元,同比增長29.03%,預測2023年市場綜合貢獻值達4633億元,2024年將達5035億元。到到2035年,中央對國家低空經濟的產業規模預期達年,中央對國家低空經濟的產業規模預期達
208、6萬多億元。萬多億元。到 2035 年,國家支撐經濟發展的商用和工業級無人機預期達到 2600 萬架,同期無人機駕駛員也將增長到 63 萬名。圖表: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單位:億元)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40004633503529.03%15.83%8.68%0%5%10%15%20%25%30%3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222023E2024E市場規模(億元)增速1194.1 低空經濟三大核心市場低空經濟三大核心市場 未來低空經濟總體可分解為三大核心市場:共享出行、貨運、短途航空。以下以美國市場為例進行分析:未來低空
209、經濟總體可分解為三大核心市場:共享出行、貨運、短途航空。以下以美國市場為例進行分析:共享出行領域:共享出行領域:替代少量打車與傳統商業直升機通勒市場,提供省時又經濟的中短途出行。以美國市場為例,預測美國共享出行市場在2040年規模達1280億美元。貨運領域:貨運領域:飛行汽車將優先發力替代一部分傳統短途航空貨運和中短途卡車貨運,未來核心城市中央倉到郊區配送站點的交付市場,替代部分航空貨運和中途卡車貨運,及無人機偏遠地區配送市場,預測2040年美國貨運市場規模達到1440億美元。短途航空領域:短途航空領域:新的飛行汽車運營公司將替代部分短途航班,但替代量或非常有限,主要系短途飛行在航空旅行總量中
210、占比小,且受限于電池技術。飛行汽車在美國短途航空領域2040年的市場規模為50億美元。圖表:2040年美國低空經濟三大核心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美元)資料來源:經緯創投,中泰證券研究所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共享出行貨運短途航空市場規模(億美元)1204.1 中國低空經濟企業情況中國低空經濟企業情況 公司數量:公司數量:根據2023年9月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上市及新三板掛牌公司低空經濟發展報告(2023),我國開展有低空經濟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或新三板掛牌公司共38家家。按業務類型業務類型來看,2022年航空器制造、飛行服務、保障服務公
211、司數量分別為17家、家、16家、家、13家家。按開展有人機開展有人機/無人機業務類型無人機業務類型來看,開展有人機業務公司共25家家,開展無人機業務公司共13家家,其中包含雙業務的公司有3家家。已上市公司產業相關收入:已上市公司產業相關收入:根據統計,我國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掛牌公司低空經濟產業營業收入從2018的210.52億元增長至2022年418.3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8.73%。其中,航空器制造業務是總收入的主要部分,占比88%,飛行業務、保障服務業務分別占比7%、5%。按開展有人機/無人機類型,有人機業務占低空經濟產業收入81%,無人機占比16%,雙領域占比3%。圖表:2022年低空
212、經濟相關業務上市公司數量資料來源: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中商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我國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掛牌公司低空經濟產業營業收入(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中商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210.52 232.43 284.35 334.48 418.35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182019202020212022營業收入(億元)171613024681012141618航空器制造飛行服務保障服務121 中國低空經濟場景分布:低空空域滿足多種應用場景需求中國低空經濟場景分布:低空空域滿足多種應用場景需求目前已經進行
213、商業化探索的應用領域有物流、農業、旅游等。此外,潛在的低空飛行場景還有許多,可以按照生產作業類、公共服務類、航空消費類這三類進行細化產業門類和服務鏈條的拓展。4.1 低空經濟應用領域低空經濟應用領域圖表:中國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圖示資料來源:中航通信息研究所,中泰證券研究所1224.1 低空飛行是低空經濟的技術核心,低空飛行是低空經濟的技術核心,eVTOL是重要載體是重要載體 低空航空器包括垂直起降航空器、小型飛機和各種無人機。其中,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是當前重點研發推廣的技術項目之一。目前,全球有近350家企業設計了約700種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飛機制造企業、汽車企業都在積極介入這一
214、領域??瓦\型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已處于產品認證與適航審批階段。當前民用無人機配送方面,以順豐、美團為代表的快遞企業、終端配送企業已在深圳、上海等地開通10余條無人機配送航線。據相關統計,2023年僅深圳就新開通無人機航線77條,累計開通航線156條,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超60萬架次。到2025年,深圳市計劃將網格化布設600個以上低空飛行器起降平臺,開通220條以上市內無人機航線,鏈上企業突破1700家,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eVTOL:是指以電力作為飛行動力來源,且具備垂直起降功能的飛行器。相對傳統飛行器,eVTOL在安全性、智能性、經濟性和環保性方面優勢顯著,可在低空快速流動與靈活作業,
215、有效緩解地面交通擁堵問題。隨著各類上游材料端和中游配套的不斷發展,eVTOL飛行器(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作為低空經濟的首選工具、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潛在發展空間大。圖表:深圳試飛全球首條eVTOL跨城航線資料來源:紅車網,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空客CityAirbus NextGen資料來源:空客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123圖表:車路協同系統示意圖資料來源:頭豹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單車智能解決方案架構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4.2 車路云:車路云:“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大主流發展路徑“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大主流發展路徑 自動駕駛存在“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大主
216、流發展路徑自動駕駛存在“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大主流發展路徑。前者強調單體優化,著重提升車輛的智能化程度,而后者強調車端與路端的融合協同,重視全面整合系統。單車智能單車智能是通過車上感知和決策設備實施自動駕駛是通過車上感知和決策設備實施自動駕駛。實現精度高,不受外部網絡影響,系統穩定性較高,消費者的智能化體驗也較好。但單車智能存在感知盲區問題,面臨的長尾問題難以完全解決。車路協同是車路協同是將路側智能和單車智能相將路側智能和單車智能相結合結合。一方面,需要系統性地優化現有交通系統和道路基礎設施,為智慧交通建設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借助無線通信、傳感探測等技術手段,全方位實現車輛與外部環境的實
217、時信息交互和高精度感知定位。通過車端與路端的相互協同配合,有效增強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單車建設成本。124圖表:智能網聯汽車架構、功能與應用結構關系圖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學報智能網聯汽車架構、功能與應用關鍵技術、火龍果軟件工程,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自動駕駛車輛與不同交通要素間的協同關系資料來源:面向自動駕駛的車路協同關鍵技術與展望2.0,中泰證券研究所4.2 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共同發展成為國內產業共識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共同發展成為國內產業共識 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共同發展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共同發展已是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業內共識已是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業內共識。針對自動駕駛的路線之爭
218、,業內逐漸認識到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并不必然是“角力”或沖突的關系,而是呈現融合發展的態勢。未來隨著政府積極發揮引導作用、車企專注提升單車智能化功能、服務商加強網絡運營服務以及交通系統方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則完全可以實現“聰明的車”+“智慧的路”一體推進發展方案?!爸悄芫W聯汽車”就是適應這種產業發展趨勢的恰當表述?!爸悄芫W聯”不僅強調車路協同,還要解決車與車、車與人、車與移動端等基礎設施之間的協同,展現了智能汽車與車聯網技術的耦合關系。125圖表:智能網聯汽車“三橫兩縱”關鍵技術架構資料來源: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技術邏輯框架資料來源:國家車聯網產
219、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中泰證券研究所4.2 我國正在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國方案”我國正在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國方案”我國致力于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方案”。我國致力于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中國方案”。由于智能網聯汽車是單車自動駕駛與網聯汽車融為一體的新模式和新業態,其建設、管理和運營將涉及汽車、交通、運輸、通信、安全等多行業多領域,需要在更廣泛的體系范疇下解決相應發展問題。對此我國提出要打造智能網聯的中國方案,體現在:1)智能網聯汽車要實現“人、車、路、云、網、圖”融為一體,具備多層面協同感知、決策和控制技術功能;2)智能網聯汽車在落地實踐時必須滿足和適應我國本地的交通基礎設
220、施和管理要求,包括交通法規、信息通信標準、信息安全與數據管理、相關產品標準等。1264.2 車側:多項政策出臺,智能網聯汽車試點范圍持續擴大車側:多項政策出臺,智能網聯汽車試點范圍持續擴大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獲得了獲得了政府頂層設計和政策層面的政府頂層設計和政策層面的大力大力推動推動。在車輛準入與道路測試、標準體系建設、安全監管和地方。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注重多方配套跟進,覆蓋了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發展、準入要求與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等具體內容,全方位加速產業推進。在一系列政策催化下,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布局。截至截至2024年年10月,月,全國已有全國已有50多
221、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多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開放測試道路試示范,開放測試道路3.2萬公里,完成約萬公里,完成約1萬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安裝路側單元萬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安裝路側單元8700多套。多套。圖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關政策資料來源:各部門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127圖表:17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地理分布和相關信息資料來源: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中泰證券研究所4.2 車側:封閉車側:封閉測試測試與與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封閉測試與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封閉測試與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2015年以來,我國積極推進智能網聯汽
222、車測試示范區建設工作,多地均已在工信部批準下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2018年4月工信部等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要求測試車輛在開展實際道路測試前應在封閉道路、場地等特定區域進行充分的實車測試,并規定了14個檢測項目,2019年10月,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場)聯合發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場)共享互認倡議,推動測試區(場)測試結果互認,提高測試效率,減輕測試主體負擔。截至截至2024年年7月,全國共建設月,全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發放測試示范牌照超過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發放測試示范牌照超過7700張,測試里程超過張,測試里程超過1.2億公里。億公里。1284
223、.2 路側:路側:7個處國家級車聯網個處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先行先試,為后續推廣充分積累經驗先導區先行先試,為后續推廣充分積累經驗 截至截至2023年年6月,我國已有月,我國已有7地獲批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地獲批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先導區通過先行先試,探索應用場景和培育產業鏈條,為其他地區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2019-2023年,共有江蘇無錫、天津西青、湖南長沙、重慶兩江新區、湖北襄陽、浙江德清和廣西柳州共7個地方獲批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級改造,裝配了路側網聯設備8000余臺套。圖表: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規劃基本情況先導區先導區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224、先導區先導區建設內容建設內容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目前已開展城市道路約700公里800個點段的路側智能化設施升級改造,完成了400余臺智能路側設備部署。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網多帶、四核六城”的車聯網發展空間布局;形成智能網聯道路建設系列標準,構建累計不少于2500公里的初級、中級、高級三級智能網聯道路體系,完善1000萬并發量的車聯網數據管理服務平臺。湖北(襄陽)車聯網先導區到2025年,智能化改造路口500個以上、道路里程940公里以上,輻射中心城區710平方公里以上;部署深度應用場景8類以上,推廣車載智能終端和車聯網用戶10萬個以上,推出3款以上智能網聯汽車量產車型;引進配套企業1
225、0家以上,L2級及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無人裝備產量達30萬輛以上,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及配套產業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天津(西青)車聯網先導區分為兩期建設。首期主要聚集在天津南站科技商務區及周邊區域,集中改造86個全息感知路口,覆蓋面積8平方公里,建設車路協同應用平臺。二期項目擴大建設范圍,以互聯網特色優勢助力先導區建設,覆蓋西青區全區重點區域,規劃408個開放路口,超100個應用場景,10萬輛車服務規模,探索可復制的商業運營模式。到底,力爭實現1000公里的開放道路。廣西(柳州)車聯網先導區到2025年,實現柳東新區車聯網功能全面覆蓋,覆蓋區域長度累計達650公里;完成智能路側系統建設不少
226、于505km的城市道路建設、不少于145km的高速公路建設,部署C-V2X RSU(支持PC5 通信模式)不少于800個。部署與推廣不少于50000輛車裝配C-V2X車載終端。湖南(長沙)車聯網先導區到2025年,建設國內領先的全無人、全天候道路測試運營網絡,實現環衛、物流、接駁、配送四類場景千輛級規?;瘧?,打造10個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車聯網商用場景,累計完成1000個城市道路交叉口、高速公路點位的智能化、網聯化改造。開展全無人測試,逐步實現全域1200平方公里、1712公里道路里程開放。浙江(德清)車聯網先導區目前已完成多路況場景的智能化基礎設施改造181.6公里,實現全域949.3公里道
227、路開放測試。到2025年,形成標桿類產品線不少于15條;新建不少于約137公里道路車聯網C-V2X通信網絡;推出10個以上常態化運營的應用場景,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20%以上;相關產業鏈產值及營收突破300億元。重慶(兩江)車聯網先導區到2025年,建成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生態,打造以基礎平臺支撐產業發展的高質量樣板,在全國率先開展規?;?、多場景示范應用,基于車路云一體化的感知、決策、控制等服務在示范區域實現全覆蓋。目前,兩江新區已累計完成直屬8大街道及三大新城路口改造230個,其中重點路口55個,普通路口175個,安裝了230套感知、計算設備,覆蓋兩江新區260公里干線道路,打造成型1條智能網聯
228、公交專線。已完成8輛智能網聯樣板公交、1095輛網約車改裝,形成智慧公交、網約車等兩大應用。實現道路危險狀況提示、弱勢交通參與者碰撞預警、綠波通行引導等18大類功能場景上路應用。資料來源:中信科智聯,中泰證券研究所129圖表: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模(單位:億元)資料來源: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研究報告,中國信通院,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25-2030年中國智能汽車數量變化情況預測(單位:萬輛)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前瞻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4.2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將步入萬億級市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將步入萬億級市場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萬億級產業規?;驅⒊蔀?/p>
229、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賽道。根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僅汽車部分新增產值將超1萬億元;到2030年,相應新增產值達到2.8萬億元。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焖僭鲩L。根據國家發改委預測,2025年/2030年中國智能網汽車數量將分別達到2800萬輛、3800萬輛,滲透率有望分別提升至82%、95%。同時,應用服務市場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中國信通院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223億元,2022-2025年CAGR為18.3%。11041342161119062223050010001500
230、20002500202120222023E2024E2025E75%80%85%90%95%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25E2030E智能汽車銷量(萬輛,左軸)智能汽車滲透率(右軸)130圖表:2020-2024年我國L2級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情況資料來源:工信部數據,中泰證券研究所4.2 智能駕駛加速滲透,智慧交通未來潛在市場規模將超十萬億智能駕駛加速滲透,智慧交通未來潛在市場規模將超十萬億 政策催化下高級別智能駕駛加速政策催化下高級別智能駕駛加速落地,滲透率快速提升落地,滲透率快速提升。當前中國L2級自動駕駛已較為普及,2024年上半年乘用車L
231、2級新車滲透率達到55.7%,預計全年滲透率超過60%。根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預測,2030年中國L2/L3滲透率達到70%,L4滲透率達到20%。智能駕駛滲透率的提升將進一步推動智慧交通市場擴容,釋放市場潛力。智慧交通市場智慧交通市場規??焖僭鲩L,潛在市場規模將超十萬億規??焖僭鲩L,潛在市場規模將超十萬億。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將達到10.6萬億元,2025-2030年產業CAGR將達35%。隨著車端、路端、云端智能布局持續完善,產業鏈愈加成熟,智慧交通市場未來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圖表:2021-2030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億歐智庫,中泰證券
232、研究所1448309851658943164102333134592471566295583205105963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202021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35%+74%15.0%23.5%34.5%47.3%60.0%0%10%20%30%40%50%60%70%20202021202220232024E131圖表:2025年/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單位:億元)資料來源: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中泰證券
233、研究所4.2“車路云一體化”產業復合增長約“車路云一體化”產業復合增長約30%30%,增長前景廣闊,增長前景廣闊“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前景廣闊“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前景廣闊。根據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報告顯示,在中性預期情景下,2025年/2030年我國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分別超7000億元和250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8.8%。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運行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高價值數據,而對數據應用價值的挖掘或將產生數千乃至上萬億增量市場。智能網聯汽車:預計2025年/2030年智能網聯汽車的產值增量為6451億元/2
234、0266億元。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預計2025年/2030年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帶來的產值增量為223億元/4174億元。云控平臺:預計2025年/2030年云控平臺的產值增量為23億元/218億元?;A支撐:包括車聯網蜂窩網絡、高精度地圖與組合定位、車聯網信息安全三個領域,預計2025年/2030年基礎支撐部分的產值增量為599億元/1167億元。626172958860206772582531796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低于預期中性預期超預期2025年2030年+28.8%+29.1%+27%1324.2 智能汽車步入道路準入與上路通行試點新階
235、段智能汽車步入道路準入與上路通行試點新階段 2024年6月,我國首批確定了由9個汽車生產企業和9個使用主體組成的聯合體,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7個城市展開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試點產品涵蓋乘用車、客車以及貨車三大類,將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生產準入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建設。7月,進一步確定了20個城市(聯合體)為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主要圍繞建設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提升車載終端裝配率、開展規?;痉稇玫染艂€方面進行試點工作。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處在一個由點及面的關鍵擴展階段,正由單個試點的“孤島”逐步走向規?;斍爸悄芫W聯汽車產業處在一個由點及面的關鍵擴展
236、階段,正由單個試點的“孤島”逐步走向規?;?。此次試點通過建立城市級全區域覆蓋的車路協同體系,有望解決早期示范區和“雙智”城市投資規模小、范圍有限的問題,為下一步建設整體框架及統一標準創造條件。圖表: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基本信息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生產企業使用主體使用主體所在城市所在城市產品類別產品類別汽車生產企業汽車生產企業使用主體使用主體所在城市所在城市產品類別產品類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長安車聯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乘用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乘用車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潮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乘用車上汽紅巖汽車有限公司上海友道智途科
237、技有限公司儋州市貨車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廣汽祺宸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 乘用車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客車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賽可出行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市乘用車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上海市乘用車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北京出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市乘用車-資料來源:新華網,中泰證券研究所1334.2 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將改善車路協同“兩率”問題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將改善車路協同“兩率”問題“車路云一體化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項目將改善應用試點項目將改善“兩率兩率”問題問題,即路側設備覆蓋率不高且不均勻和車端設備滲透率低即路側設備覆蓋率不高且
238、不均勻和車端設備滲透率低。此次“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強調了以下相關內容:1)實現試點區域5G通信網絡全覆蓋,部署LTE-V2X直連通信路側單元(RSU)等在內的C-V2X基礎設施。2)試點運行車輛100%安裝C-V2X車載終端和車輛數字身份證書載體;鼓勵對城市公交車、公務車、出租車等公共領域存量車進行C-V2X車載終端搭載改造,新車車載終端搭載率達50%;鼓勵試點城市內新銷售具備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輛搭載C-V2X車載終端;3)建立城市級服務管理平臺以及跨域身份互認體系。圖表:“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9方面內容主題主題具體內容具體內容主題主題具體內容具體內容建設智能化路
239、側基礎設施實現試點區域5G通信網絡全覆蓋;開展交通信號機和交通標志標識等聯網改造;重點路口和路段同步部署路側感知設備和邊緣計算系統(MEC)完善標準及測試評價體系推動跨行業跨區域聯合標準研究;構建“車路云一體化”場景數據庫;推動形成相應的測試評價體系。提升車載終端裝配率分類施策逐步提升車端聯網率;鼓勵存量車、新車、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車輛搭載C-V2X車載終端;支持車載終端與城市級平臺互聯互通。建設跨域身份互認體系健全C-V2X直連通信身份認證基礎設施;建立基于可信任根證書列表的跨域互信互認機制以及跨部門數字證書互認體系。建立城市級服務管理平臺建設邊緣云、區域云兩級云控基礎平臺;建設或復用城市
240、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監測平臺,對試點車輛運行安全狀態進行實時監測。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確保自動駕駛系統激活狀態下,遵守道路交通相關法律法規,支撐道路交通組織安全監管工作。健全運行安全保障人員培訓、考核及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事件研判機制。探索高精度地圖安全應用開展北斗高精度位置導航服務和高精度地圖應用、眾源采集及更新、高精度位置導航應用等先行先試和應用試點。探索新模式新業態探索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模式,支持新型商業模式探索。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鼓勵數據要素流通與數據應用,推進跨地區數據共建共享共用。開展規?;痉稇霉膭钤谙薅▍^域內開展多場景應用試點。選取部分公交線路實現全線交通設施聯網識
241、別和自動駕駛模式運行。部署不少于200輛智慧乘用車試點、10個停車場智能化改造、50輛城市物流配送車試點、200輛低速無人車試點,實現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功能的示范應用。資料來源:工信部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1344.2 北京率先落地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各地紛紛加速智慧交通建設北京率先落地車路云一體化項目,各地紛紛加速智慧交通建設“車路云一體化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項目應用試點項目將將加速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進程加速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進程。2024年1月,工信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從2024年至2026年開展“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具體涉及9方面內
242、容,并以“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統籌謀劃、循序建設”為基本原則,聚焦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協同發展,推動建成一批架構相同、標準統一、業務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級應用試點項目。圖表:2024年各地車路云一體化招標項目(不完全統計)時間時間城市(省份)城市(省份)招標項目名稱招標項目名稱金額金額11月27日蘇州市(江蘇)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咨詢服務99.8萬10月26日雄安新區(河北)基于5G的車路協同車聯網創新示范應用2460萬10月22日桐鄉(浙江)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2500萬9月30日成都市(四川)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項對接暨“車路云一化”發展系列支撐項
243、目90萬9月30日長春市(吉林)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咨詢服務370萬9月26日宜賓市(四川)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發展總體規劃編制68.5萬9月2日襄陽市(湖北)“車路云一體化”建設技術咨詢服務48.8萬8月19日贛州市(江西)車路云一體化城市新型基礎設施3.06億8月6日鄂爾多斯市(內蒙古)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示范1.05億6月18日上海市車路云算網邊緣研發環境配套服務285萬6月18日無錫市(江蘇)車路云一體化試點項目工程設計295萬6月18日合肥市(安徽)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咨詢服務80萬6月14日武漢市(湖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
244、車“車路云”一體化重大示范項目170.8億6月12日沈陽市(遼寧)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方案咨詢128萬6月11日株洲市(湖南)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項目4.7億6月7日深圳市(廣東)“車路云”一體化重大項目新建工程1.3億6月4日常州市(江蘇)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測試基地1標段3億5月31日北京市車路云一體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99.4億資料來源:千里馬招標網,中泰證券研究所1354.3 能源能源IT:我國電力體制改革歷程概覽:我國電力體制改革歷程概覽以電力市場為主線以電力市場為主線圖表:電力市場改革縱覽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泰證券研究所1364.3 2015年以來新
245、一輪電改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化進程年以來新一輪電改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化進程 2002年以來的第一輪電改,遵循“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16字方針,在諸多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也進行了很多新的探索。而2015年起新一輪電改的背景如下:電價并未反映真實電力供需關系,電力市場形成仍需時間。電價并未反映真實電力供需關系,電力市場形成仍需時間。只要電網公司統購統銷的模式還主導電力市場,作為電力市場關鍵因素的電價就無法充分反映市場參與方的真實意愿與供需關系,真正的電力市場就仍然難以形成。能源革命下新能源占比提升。能源革命下新能源占比提升。1)2015年巴黎協定的簽訂標志著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
246、進一步提速,綠色低碳的能源電力轉型成為大趨勢。2)2015年起開始的供給側改革,對以煤炭為主的火電產業造成一定影響,我國電力工業急需新一輪體系改革與優化。綜上,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開始成為電力工業的新成長點。圖表:2013-2023年中國發電設備裝機結構及變化(單位:萬千瓦)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中泰證券研究所2800230183319373321134119352263564037016390924135042154862389156999021105388110604114376119055124517129678133239139032754895811293414864163
247、671842621005281533284836544441341942265243187742130251746320468253433065639261609490%5%10%15%20%25%30%35%4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風電+太陽能】占比(右軸)1374.3 2015年至今: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年至今:管住中間,放開兩頭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
248、號)文件(以下簡稱“9號文”),拉開了本輪電改的大幕??傮w思路:總體思路:本次9號文的發布,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按照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的體制架構,制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制研究;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進一步強化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強化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配套文件迅速落地:配套文件迅速落地:9號文出臺后,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輸配電
249、價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和規范運行的實施意見、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規范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等6個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分別從多方面對9號文進行了細致的安排與部署,并于當年印發。圖表:中發20159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要點具體內容具體內容總體思路、重點總體思路、重點和路徑和路徑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
250、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制研究;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進一步強化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強化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驹瓌t基本原則堅持安全可靠,堅持市場化改革,堅持保障民生,堅持節能減排,堅持科學監管。重點任務重點任務 有序推進電價改革,理順電價形成機制。有序推進電價改革,理順電價形成機制。單獨核定輸配電價;分步實現公益性以外的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妥善處理電價交叉補貼。推進電力交易體制改革,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推進電力交易體制改革,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規范市場主體準入標準;引導市場主體開展多方直接交易;鼓勵建立長期穩定的交易機制;建
251、立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新機制;完善跨省跨區電力交易機制。建立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機構,形成公平規范的市場交易平臺。建立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機構,形成公平規范的市場交易平臺。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電力技術特性定位電網企業功能;改革和規范電網企業運營模式;組建和規范運行電力交易機構;完善電力交易機構的市場功能。推進發用電計劃改革,更多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進發用電計劃改革,更多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有序縮減發用電計劃;完善政府公益性調節性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以需求側管理為主的供需平衡保障水平。穩步推進售電側改革,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售電業務。穩步推進售電側改革,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售電業務。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
252、;建立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多途徑培育市場主體;賦予市場主體相應的權責。開放電網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電源發展新機制。開放電網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電源發展新機制。積極發展分布式電源;完善并網運行服務;加強和規范自備電廠監督管理;全面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加強電力統籌規劃和科學監管,提高電力安全可靠水平。加強電力統籌規劃和科學監管,提高電力安全可靠水平。切實加強電力行業特別是電網的統籌規劃;切實加強電力行業及相關領域科學監督;減少和規范電力行業的行政審批;建立健全市場主體信用體系;抓緊修訂電力法律法規。資料來源:國務院官網,鄭州外資企業服務中心,中泰證券研究所1384.3 2015年以來電改
253、的一些成果年以來電改的一些成果 電力市場:“中長期電力市場:“中長期+現貨”模式正式確立?,F貨”模式正式確立。2015年底推出的關于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逐步建立以中長期交易規避風險,以現貨市場發現價格,交易品種齊全、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受此影響,我國分別在2017年啟動第一批8個、2021年啟動第二批6個電力現貨交易試點。根據中電聯發布的中國 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4,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有23個省份啟動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而截至2024年6月底,山西、廣東、山東電力現貨市場已轉入正式運行狀態。輸配電價改革破冰,輸配電價獨立核算正式形成。輸配電價改革破冰,輸配電價獨立核算
254、正式形成。2014年12月,輸配電價改革首先在深圳電網和蒙西電網“破冰”,2015年上半年,在云南、貴州、安徽、寧夏、湖北五個省級電網開展了第一批試點工作。之后,輸配電價改革由點及面、逐步擴大。截至2017年,首輪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已經全面完成,剔除不相關的或者不合理的金額達到1180億元。2023年發改委印發的第三監管周期輸配電價及相關事項的通知,全面理順各環節電價,電價構成更加清晰,輸配電價結構全面優化邁出了關鍵一步。發用電計劃:從有序放開到全面放開發用電計劃:從有序放開到全面放開發用電計劃在我國一直以來起到重要的電力保障與平衡作用,但隨著電力市場化的推進和電力能源結構的改變,傳統計劃模式下
255、的發用電計劃難以形成真正合理的市場供給關系與價格,發用電管理方式亟待改革。2017年,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通知;2018年,全面放開部分重點行業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實施方案正式印發,選擇煤炭、鋼鐵、有色、建材4個重點行業,率先全面放開發用電計劃試點;2019年,發改委印發關于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的通知,明確除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行業用戶之外的其他電力用戶均屬于經營性電力用戶,其發用電計劃原則上全部放開。1394.3 2015年以來電改的一些成果年以來電改的一些成果 燃煤發電全電量、工商亞用戶進入電力市場。燃煤發電全電量、工商亞用戶進入電
256、力市場。2021年,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1439號文”),明確燃煤燃煤發電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發電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以“基準價+上下浮動”形式形成上網電價,并將上下浮動范圍擴大為不超過20%。同時,1439號文明確取消工商業目錄電價,全部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取消工商業目錄電價,全部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本次1439號文是電改以來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供需兩端的大幅增加,有力推動了電力市場的進一步建設與發展。1)占我國發電量較大部分的煤電進入電力市場,大幅提升了參與市場化交易電量的比重;2)取消工商業目錄電價、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
257、市場,也大幅增加了市場化用戶的數量。圖表:發改價格20211439號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的要點具體內容具體內容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電電量上網電價燃煤發電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在“基準價+上下浮動”范圍內形成上網電價?,F行燃煤發電基準價繼續作為新能源發電等價格形成的掛鉤基準。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擴大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下浮動范圍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由現行的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電力現貨價格不受上述幅度限制。推動工商
258、業用戶都進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入市場各地要有序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電力市場,按照市場價格購電,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對暫未直接從電力市場購電的用戶由電網企業代理購電。保持居民、農業用電保持居民、農業用電價格穩定價格穩定居民(含執行居民電價的學校、社會福利機構、社區服務中心等公益性事業用戶)、農業用電由電網企業保障供應,執行現行目錄銷售電價政策。各地要優先將低價電源用于保障居民、農業用電。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中泰證券研究所1404.3 當前我國電價的構成當前我國電價的構成 目前,我國電價已從過去的政府目錄電價機制,逐漸向市場化定價模式過渡。整個發電流程中的參與方,也在通過電價的傳導機制
259、回收其應得的合理成本,獲得合理的收益。以目前放開程度、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工商業用戶終端電價為例,根據關于第三監管周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其終端電價由上網電價、上網環節線損費用、輸配電價、系統運行費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構成。上網電價上網電價線損費用輸配電價系統運行費用工商業用戶工商業用戶用電價格用電價格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輔助服務費用抽水蓄能容量電費圖表:我國工商業用戶終端電價的構成圖示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中國政府網,中泰證券研究所1414.3 隨著電改推進,售電、購電模式發生較大變化隨著電改推進,售電、購電模式發生較大變化 伴隨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市場化改革,電力交易模式也發生了很大變
260、化,從傳統的電網統購統銷,逐漸向買賣雙方競價/協商交易模式過渡。交易模式的變化:交易模式的變化:電改前,電力銷售方面以電網企業統購統銷為主,電改前,電力銷售方面以電網企業統購統銷為主,發電企業與電網企業簽訂購售電合同、并網調度協議,電網企業與用戶簽訂供用電合同。電改后:電改后:1)計劃發用電部分交易模式與電網企業統購統銷模式一致;2)市場交易部分可以有兩種交易模式,一是發電企業與大用戶直接交易,二是發電企業售電給售電公司,售電公司再售電給用戶,電網企業承擔輸配電服務,從統購統銷模式中的“電力批發商”角色轉換為“電力承運人”角色。圖表:電改前后電力市場交易模式的改變資料來源:配售電社區公眾號,中
261、泰證券研究所 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變化: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變化:電改前,電網公司的盈利來自于購售電價差;電改后,電網公司的盈利來自于經過精確核算成本和利潤后的過網費。1424.3 電能量市場:市場化交易電量持續上升,中長期市場仍是主要交易市場電能量市場:市場化交易電量持續上升,中長期市場仍是主要交易市場電力中長期交易市場:電力中長期交易市場:由市場主體對未來某一時期內交割電力產品或服務的交易,包括多年、年、季、月、周、多日等不同時間維度的交易。電力現貨交易:電力現貨交易:通過現貨交易平臺在日前及更短時間內集中開展的次日、日內至實時調度之前電力交易活動的總稱。我國市場化交易電量持續上升,中長期市場
262、仍是主要交易市場。我國市場化交易電量持續上升,中長期市場仍是主要交易市場。2023年1-12月,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61.4%,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電力中長期交易已在全國范圍內常態化運行,交易周期覆蓋多年到多日,中長期交易電量占市場化電量比重超90%。圖表:2017-2023年我國市場化交易電量及占比(單位:億千瓦時)資料來源:中電聯,中國政府網,國家能源局,北極星售電網,中泰證券研究所0%10%20%30%40%50%60%7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
263、000100,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市場化交易電量全社會用電量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1434.3 我國電力現貨試點加速推進,多省份正式運行我國電力現貨試點加速推進,多省份正式運行/長周期結算試運行長周期結算試運行圖表:我國電力現貨建設進度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國政府網,人民網,各地方政府機構官網,北極星售電網等,中泰證券研究所(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底)模擬試運行階段模擬試運行階段調電試運行階段調電試運行階段間斷(小于一年)結間斷(小于一年)結算試運行階段算試運行階段不間斷(大于一年)不間斷(大于一年)結算試運行階段結算試運行階段正式運行正式運行福建2
264、019年6月2019年9月2020年4月2020年8月山西2018年12月2019年7月2019年9月2021年4月2023年12月廣東(南方區域)2018年9月2019年5月2019年5月2021年11月2023年12月山東2019年6月2019年9月2019年9月2021年12月2024年6月甘肅2018年12月2019年9月2019年9月2022年1月2024年9月蒙西2019年6月2019年5月2019年9月2022年6月浙江2019年5月2019年9月2019年9月2024年5月四川2019年6月2019年9月2019年9月2021年12月江蘇2022年1月2022年7月2022年7
265、月河南2022年6月2022年11月2022年11月湖北2022年7月2022年11月2022年12月遼寧2022年6月2023年1月2023年1月安徽2022年3月2023年3月2023年3月上海2022年7月已完成2024年11月江西2022年11月2023年3月2023年6月湖南2022年6月2023年4月2024年5月陜西2022年11月2023年4月2023年12月冀南2022年12月2023年5月2023年9月重慶2022年12月2023年5月2023年11月寧夏2022年12月2023年7月2023年12月青海2023年1月2023年12月2024年11月新疆2023年5月202
266、3年12月2024年12月第一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二批其他其他1444.3 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一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一電力供需再次緊平衡,保障任務艱巨電力供需再次緊平衡,保障任務艱巨 復盤歷史,我們發現我國電力系統在進入21世紀后,仍然經歷了幾輪電力緊張周期,其中2018年以來這次“結構性緊平衡”缺電持續至今,始終困擾。2020冬以來,部分地區時有出現時段性電力短缺,2021年的拉閘事件將本輪“缺電”問題推上風口浪尖,而2022年起極端天氣增多,疊加新能源頂峰供給能力不足,我國電力系統持續呈現“緊平衡”態勢,用電高峰期電力供給持續緊張。圖表:21世紀以來我國電力供需緊張的幾次復盤具體內容
267、具體內容2002-2004從2002年夏季開始,我國電力供需逐漸趨緊,因缺電而拉閘限電的省份達12個,其中近70%的省份主要是季節性、時段性的尖峰期缺電,持續時間短、缺電范圍小。進入2003年,電力供需形勢進一步惡化,夏季電力緊缺的省份增加至18個,缺電性質已經轉變為“硬缺電”。7-8月份,全國各地區累計拉閘限電超過14萬條次,累計限電量19億千瓦時,電網最大日拉限電負荷之和超過4000萬千瓦。2004年全國缺電形勢更加嚴峻,電力缺口進一步增大,夏季拉限電省份增加至24個,持續時間延長。全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域累計拉閘限電123.85萬條次,累計限電量388.33億千瓦時,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
268、較大影響。2008-2011煤炭價格高漲、電煤資源緊張、電廠存煤下降、缺煤停機容量增多是導致這一時期發生電力短缺的重要原因。煤炭價格高漲、電煤資源緊張、電廠存煤下降、缺煤停機容量增多是導致這一時期發生電力短缺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機之后,電力需求下降導致煤電矛盾趨緩。隨著經濟形勢好轉,2010年起電力需求上升,煤炭消費增長加快,電煤問題重新顯現。2011年我國發電量超越美國躍居世界首位,但卻遭遇了2004年以來最嚴重缺電,部分地區、部分時段缺電嚴重,呈現時間提前、范圍擴大、缺口增加的特點。1月份,全國最大電力缺口超過3000萬千瓦,19個省份采取限電措施。3-4 月份,缺電范圍由點到面不斷擴大,華
269、東、華中等部分區域出現淡季缺電。7-8 月份迎峰度夏期間,16個省份采取限電措施,全國最大電力缺口2500萬千瓦左右,貴州、廣西最大缺口一度超過用電需求的25%。年末迎峰度冬期間,山西和華中大部分省份由于電煤供應不足或煤質差出現電力缺口。電荒幾乎貫穿全年,累計限電量約為352億千瓦時。2018年至今年至今從從2018年起,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從之前的“總體寬松”轉為“總體平衡、局部地區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年起,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從之前的“總體寬松”轉為“總體平衡、局部地區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2019年至今,迎峰度夏、度冬期的區域性時段性電力缺口程度逐漸擴大,采取有序用電措施省份數量逐
270、漸增多。2020年底和2021年初迎峰度冬期間,受大范圍寒潮天氣、疫情后工業生產快速恢復、外受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等因素影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四川、新疆等地出現電力缺口,采取了需求響應或有序用電措施。2021年二季度,部分省市未進入迎峰度夏期就頻繁出現缺電現象,蒙西、廣東、云南、廣西等地采取了需求響應或有序用電措施,廣東、云南電力供應尤為緊張。入夏以來,全國各地高溫預警頻發,用電負荷和日發電量均突破歷史峰值,15個省用電負荷創新高,受電煤緊張、持續高溫、極端天氣等因素疊加影響,河南、湖南、江西、浙江、重慶、陜西、湖北等7個省采取了有序用電和需求響應措施。進入9月后,部分省份為沖刺能
271、源“雙控”目標,采取限電措施,遏制“兩高”項目無序用能,產能受限加劇了某些工業產品的供應緊張形勢,甚至推高大宗商品價格。2022年至今,極端天氣頻發、新能源頂峰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下,我國電力供需持續呈現較為緊張的緊平衡局面。資料來源:北極星火力發電網,中泰證券研究所1454.3 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一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一電力供需再次緊平衡,保障任務艱巨電力供需再次緊平衡,保障任務艱巨圖表:2003年以來我國出現過三次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高于GDP增速的時期資料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0%2%4%6%8%10%12%14%16%18%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
27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中國GDP同比增速(不變價)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1464.3 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二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二新能源裝機高增長,消納壓力增大新能源裝機高增長,消納壓力增大 以風光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其出力具有間歇性、波動性,新能源的大規模接入也給電力系統穩定和能源安全帶來了新挑戰。風電:風電:風電電力受自然來風電影響出力波動性很大,具體體現為較大的日變化率和季節變化率,呈現較強的季節性、間歇性。在一日內,風電出力往往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出力功率曲線。光伏:光伏:整體而言光伏
273、受日照影響,午間電力大發,早晚基本不出力,整體呈現中間高、兩邊低的曲線特點。圖表:典型的光伏發電量曲線資料來源:國能日新招股說明書,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某省某典型日風電出力和負荷曲線資料來源:新能源消納關鍵因素分析及解決措施研究,中泰證券研究所1474.3 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三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挑戰之三分布式占比快速增長,系統管理挑戰增大分布式占比快速增長,系統管理挑戰增大 近年來,分布式光伏裝機增長速度持續加快,截至2023年底,我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總量已達25444萬千瓦,占光伏整體裝機量的比例也由2013年的16.0%升至2023年的41.8%。從新增裝機視角來看,2021、20
274、22年我國新增的分布式光伏裝機量占當年新增光伏裝機量的比重均超過50%。當分布式光伏成為國內光伏新增裝機的半壁江山,并網難、消納難也“擺上了桌面”。截止2023年底,全國已有超過150個地區分布式光伏無新增接入空間。山東、黑龍江、河南、廣東、福建、河北、內蒙古、湖北、遼寧、廣西、江西等省份,均出現了配電網容量飽和或預警的問題。同時,相比集中式的統一管理,分布式光伏由于其安裝較為分散、單體規模較小等特點,其管理難度較集中式光伏電站顯著增大。圖表:2013-2023年分布式光伏裝機占比總體持續走高(單位:萬千瓦)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國際太陽能光伏網,中泰證券研究所圖表:2013-2023年分布式
275、光伏新增裝機占比總體持續走高(單位:萬千瓦)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國際太陽能光伏網,中泰證券研究所0%5%10%15%20%25%30%35%40%45%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累計集中式光伏累計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占比(右軸)0%10%20%30%40%50%60%7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新增集中式光伏新增分
276、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比(右軸)1484.3 有效應對新能源消納的幾條思路有效應對新能源消納的幾條思路“軟硬兼施”“軟硬兼施”物理保障物理保障市場化手段市場化手段特高壓特高壓配電網配電網電力輔助服務電力輔助服務容量電價容量電價虛擬電廠虛擬電廠1494.3 特高壓:“十四五”特高壓建設有望持續提速特高壓:“十四五”特高壓建設有望持續提速 特高壓建設主要是通過直流解決能源外送,交流配合直流實現能源的匯集及調配。特高壓建設主要是通過直流解決能源外送,交流配合直流實現能源的匯集及調配。未來伴隨大型風光基地的持續落地,特高壓的建設需求與推進節奏均有望隨之提速。據中國能源報報道,“十四五”期間,國網
277、規劃建設特高壓線路“24交14直”,涉及線路3萬余公里,變電換流容量3.4億千伏安,總投資3800億元,較“十三五”特高壓投資2800億元大幅增長35.7%,特高壓建設將迎來加速期。圖表:我國已投運的38個特高壓工程項目一覽工程線路工程線路投運時間投運時間電壓等級電壓等級工程線路工程線路投運時間投運時間電壓等級電壓等級工程線路工程線路投運時間投運時間電壓等級電壓等級交流交流晉東南-南陽-荊門2009.011000kV交流交流交流南昌-長沙2021.121000kV交流直流直流扎魯特-青州2017.12800kV直流淮南-浙北-上海2013.091000kV交流南陽-荊門-長沙2022.1010
278、00kV交流酒泉-湖南2017.06800kV直流浙北-福州2014.121000kV交流荊門-武漢2022.121000kV交流晉北-南京2017.06800kV直流錫盟-山東2016.071000kV交流駐馬店-武漢2023.111000kV交流滇西北-廣東2018.05800kV直流淮南-南京-上海2016.111000kV交流福州-廈門2023.121000kV交流上海廟-臨沂2019.01800kV直流蒙西-天津南2016.111000kV交流直流直流云南-廣東2010.06800kV直流準東-皖南2019.091100kV直流榆橫-濰坊2017.081000kV交流向家壩-上海20
279、10.07800kV直流烏東德-廣東、廣西2020.12800kV三端混合直流錫盟-勝利2017.081000kV交流錦屏-蘇南2012.12800kV直流青海-河南2020.12800kV直流北京西-石家莊2019.061000kV交流哈密南-鄭州2014.01800kV直流雅中-江西2021.06800kV直流山東-河北環網2020.011000kV交流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2014.27800kV直流陜北-湖北2022.04800kV直流張北-雄安2020.081000kV交流糯扎渡-廣東2015.05800kV直流白鶴灘-江蘇2022.07800kV直流蒙西-晉中2020.091000k
280、V交流寧東-浙江2016.09800kV直流白鶴灘-浙江2023.06800kV直流駐馬店-南陽2020.121000kV交流錫盟-泰州2017.10800kV直流資料來源:CPEM,中泰證券研究所(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4月10日)1504.3 配電網:新能源跨越式發展,倒逼配電網建設提速配電網:新能源跨越式發展,倒逼配電網建設提速 如果說特高壓、超高壓是電網的“主動脈”,中低壓級的配電網就是電網的“毛細血管”,覆蓋城鄉區域,電通千家萬戶,是連接電力系統和用戶電器設備的橋梁,是電力供應的“最后一公里”。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為了發展更大規模新能源,按照傳統電力系統發展思維對待大規模的新能
281、源并網,電力系統將面臨較大的建設和使用成本壓力。這些壓力,一方面來自解決新能源傳輸和并網的電網投資,另一方面則來自新能源波動導致的輔助服務成本需求。因此,在未來增量配電改革中,迫切需要創新配電體制機制,以實現低成本的消納在未來增量配電改革中,迫切需要創新配電體制機制,以實現低成本的消納新能源。新能源。兩網相繼加大配網投資力度。兩網相繼加大配網投資力度。國家電網:國家電網:2009年以來,配電投資占國家電網的投資比重持續提升。2016-2020年,國網在配電環節投資金額為456億元,占比26%。同時,國家電網提出,“十四五”期間配電網建設投資超過1.2萬億元,占其電網建設總投資的60%以上。南方
282、電網:南方電網:2021年11月,南方電網印發南方電網“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南方電網公司電網建設將規劃投資約6700億元,其中配電網建設規劃投資將達到3200億元,占總投資額近一半。圖表:2009-2020年國家電網智能配電網投資額及占比資料來源:國家電網,華經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16.4%21.7%26.0%0%5%10%15%20%25%3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09-20102011-20152016-2020投資額(億元)配電環節投資額占比1514.3 新新意見意見出臺,配網發展進入新時期出臺,配網發展進入新時期 面
283、對能源結構持續轉型、新型電力系統加速建設的能源電力發展階段,2024年2月6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圍繞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總目標,打造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柔性靈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電系統,在增強保供能力的基礎上,推動配電網在形態上從傳統的“無源”單向輻射網絡向“有源”雙向交互推動配電網在形態上從傳統的“無源”單向輻射網絡向“有源”雙向交互系統轉變,在功能上從單一供配電服務主體向源網荷儲資源高效配置平臺轉變。系統轉變,在功能上從單一供配電服務主體向源網荷儲資源高效配置平臺轉變。同時,意見給出了到2025年、
284、2030年的配電網建設發展目標:到到2025年,年,配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堅強清晰,供配電能力合理充裕;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顯著提升,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有源配電網與大電網兼容并蓄,配電網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開放共享系統逐步形成,支撐多元創新發展;智慧調控運行體系加快升級,在具備條件地區推廣車網協調互動和構網型新能源、構網型儲能等新技術。到到2030年,年,基本完成配電網柔性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實現主配微網多級協同、海量資源聚合互動、多元用戶即插即用,有效促進分布式智能電網與大電網融合發展,較好滿足分布式電源、新型儲能及各類新業態發展需求,為建成覆蓋廣
285、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提供有力支撐,以高水平電氣化推動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1524.3 新新意見意見出臺,配網發展進入新時期出臺,配網發展進入新時期 在總體目標的基礎上,意見進一步在電力保供、轉型發展、全程管理、改革創新方面提出了4項重點任務。圖表: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的4項重點任務具體內容具體內容補齊電網短板補齊電網短板夯實保供基礎夯實保供基礎目前,雨雪冰凍、臺風、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發,部分配電設施運行年限長、能耗高、標準不統一,存在設備過載、供電容量不足、抗災能力較弱等情況,影響用戶供電質量。為全面提升供電保障能力,意見提出加快推進
286、城鎮老舊小區、城中村配電設施升級改造,科學補強薄弱環節,并提高裝備能效和智能化水平。意見強調合理提高核心區域和重要用戶的相關線路、變電站建設標準,差異化提高局部規劃設計和災害防控標準,提升電網綜合防災能力。提升承載能力提升承載能力支撐轉型發展支撐轉型發展我國分布式新能源發展較快,截至2023年底裝機規模已超過2.5億千瓦,部分地區承載力接近極限,存在配電網電壓越限、電網調峰困難的情況。為滿足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接網需求,意見提出有針對性加強配電網建設,評估配電網承載能力,引導分布式新能源科學布局、有序開發、就近接入、就地消納。電動汽車的普及,帶動充電需求快速增長,但部分商業區、居民區等配變容量不
287、足,難以支撐大規模充電設施接入。為滿足電動汽車等新型負荷用電需求,意見提出科學銜接充電設施點位布局和配電網建設改造工程,并開展充電負荷密度分析,引導充電設施合理分層接入中低壓配電網。為促進各類新主體更好發揮作用,意見提出推動新型儲能多元發展和電力系統新業態健康發展。強化全程管理強化全程管理保障發展質量保障發展質量配電網規劃建設需要與多部門統籌協調,部分電力設施改造涉及與其它基礎設施的協同優化,點多面廣、環節多、鏈條長。為提高效率效益,意見強調統籌制定電網規劃,加強與城鄉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建立多部門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協同推進工程建設。在優化項目投資管理方面,意見提出電網企業持續加大
288、配電網投資力度,并鼓勵多元主體投資配電網。在運行維護方面,意見強調完善調度運行機制、提升運維服務水平。加強改革創新加強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破解發展難題新形勢下配電網發展面臨著新挑戰,需要深入推進改革創新,著力破解技術和體制機制難題。意見提出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加強配電網規劃方法、運行機理、平衡方式、調度運行控制方法研究。為健全新主體、新業態的市場交易機制,意見提出研究設計適宜的交易品種和交易規則,鼓勵多樣化資源平等參與市場交易,并持續優化電價機制。在完善財政金融政策方面,意見提出發揮好中央投資引導帶動作用、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配電網項目建設等舉措。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中泰證券研究
289、所1534.3 市場化手段之一:多種電力輔助服務不斷完善與增加市場化手段之一:多種電力輔助服務不斷完善與增加 根據國家能源局2021年12月印發的電力輔助服務管理辦法,電力輔助服務的定義如下:電力輔助服務是指為維持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證電能質量,促進清潔能源消納,除正常電能生產、輸送、使用外,由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抽水蓄能、自備電廠等發電側并網主體,電化學、壓縮空氣、飛輪等新型儲能,傳統高載能工業負荷、工商業可中斷負荷、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等能夠響應電力調度指令的可調節負荷(含通過聚合商、虛擬電廠等形式聚合)提供的服務。發展電力輔助服務的意義:發展電力輔助服務的意義:在
290、“雙碳”發展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大規模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的新能源發電將接入電網并逐步成為主要供電電源,與電力系統有功、無功平衡和故障恢復能力緊密相關的電力輔助服務在提升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方面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電力輔助服務有以下兩個特點:輔助服務市場的設計是圍繞電能量市場開展的,目的是為了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輔助服務市場的設計是圍繞電能量市場開展的,目的是為了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從定義來看,輔助服務是為了保障電能量正常生產、輸送、使用而設置的電力服務類別,實質上輔助服務產品與電力商品存在著一定的“主從關系”,電能量市場可以實現的功能就
291、不需要再次設計相關輔助服務品種。輔助服務市場的交易機制也必須嚴格圍繞電能量市場來設計,輔助服務市場的交易機制也必須嚴格圍繞電能量市場來設計,主要體現的是調節價值,其產品使用過程中出現的電能量變化,需要按照電能量市場的相關規則進行結算,結算費用也不應納入輔助服務費用統計。1544.3 國內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規模及結構國內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規模及結構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7.1億千瓦,其中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裝機約20億千瓦。2023年上半年,全國共產生電力輔助服務費用278億元,占上網電費1.9%。目前,國內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以調峰、調頻、備用為主,調峰為主要輔助服務類型。目前,國
292、內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以調峰、調頻、備用為主,調峰為主要輔助服務類型。2019年上半年,三項輔助服務補償費用分別占當期電力輔助服務費用的38.44%/20.73%/36.38%,到2023年上半年,三項占比變為60%/19.4%/16.2%,調峰服務占比明顯提升。圖表:各類電力輔助服務品種補償機制占比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經濟觀察網,中泰證券研究所38.44%60.00%20.73%19.40%36.38%16.20%0%20%40%60%80%100%2019H12023H1調峰調頻備用其他1554.3 市場化手段之二市場化手段之二容量電價:煤電容量電價政策出臺,容量電價進一步理順容量電價:煤電
293、容量電價政策出臺,容量電價進一步理順 2023年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現行煤電單一制電價調整為由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構成的兩部制電價現行煤電單一制電價調整為由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構成的兩部制電價。通知的出臺,有效理順了我國煤電價格形成機制,科學反映了煤電的成本構成,有利于更好發揮煤電行業的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作用,從而更好助力我國電力和能源系統安全轉型。圖表: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的工作要點具體內容具體內容實施范圍實施范圍適用于合規在運的公用煤電機組。燃煤自備電廠、不符合國家規劃的煤電機組,
294、以及不滿足國家對于能耗、環保和靈活調節能力等要求的煤電機組,不執行容量電價機制。容量電價水平容量電價水平的確定的確定煤電容量電價按照回收煤電機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確定。其中,用于計算容量電價的煤電機組固定成本實行全國統一標準,為每年每千瓦330元。具體比例上:通過容量電價回收的固定成本比例,20242025年多數地方為30%左右;部分煤電功能轉型較快的地方適當高一些,為50%左右。2026年起,將各地通過容量電價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提升至不低于50%。容量電費分攤容量電費分攤煤電機組可獲得的容量電費,根據當地煤電容量電價和機組申報的最大出力確定,煤電機組分月申報,電網企業按月結算。各地煤電容
295、量電費納入系統運行費用,每月由工商業用戶按當月用電量比例分攤,由電網企業按月發布、滾動清算。對納入受電省份電力電量平衡的跨省跨區外送煤電機組,送受雙方應當簽訂年度及以上中長期合同,明確煤電容量電費分攤比例和履約責任等內容。其中:配套煤電機組,原則上執行受電省份容量電價,容量電費由受電省份承擔。向多個省份送電的,容量電費可暫按受電省份分電比例分攤,鼓勵探索按送電容量比例分攤。其他煤電機組,原則上執行送電省份容量電價,容量電費由送、受方合理分攤,分攤比例考慮送電省份外送電量占比、高峰時段保障受電省份用電情況等因素協商確定。對未納入受電省份電力電量平衡的跨省跨區外送煤電機組,由送電省份承擔其容量電費
296、。容量電費考核容量電費考核正常在運情況下,煤電機組無法按照調度指令(跨省跨區送電按合同約定,下同)提供申報最大出力的,月內發生兩次扣減當月容量電費的10%,發生三次扣減50%,發生四次及以上扣減100%。對自然年內月容量電費全部扣減累計發生三次的煤電機組,取消其獲取容量電費的資格。資料來源: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國家發改委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1564.3 市場化手段之三市場化手段之三需求側響應協調:虛擬電廠需求側響應協調:虛擬電廠 近年來,為適應能源結構轉型,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出臺系列政策推動完善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體系,支持培育多元競爭市場主體,鼓勵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及系統
297、運行調節?!笆奈濉爆F代能源體系規劃(發改能源2022210號)等多個政策文件均陸續發布,我國將不斷完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運行機制,完善適應可再生能源局域深度利用和廣域輸送的電網體系,健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市場機制,完善靈活性電源建設和運行機制,并開展各類資源聚合的虛擬電廠示范。2023年3月,虛擬電廠管理規范虛擬電廠資源配置與評估技術規范兩項國家標準獲批立項,這意味著我國虛擬電廠建設將迎來國家統一的管理規范。圖表:虛擬電廠相關政策時間時間發布機構發布機構政策名稱政策名稱虛擬電廠相關內容虛擬電廠相關內容2021.03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
298、源規2021280號)充分發揮負荷側的調節能力。依托“云大物移智鏈”等技術,進一步加強源網荷儲多向互動,通過虛擬電廠等一體化聚合模式,參與電力中長期、輔助服務、現貨等市場交易,為系統提供調節支撐能力。2021.07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規20211051號)鼓勵聚合利用不間斷電源、電動汽車、用戶側儲能等分散式儲能設施,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結合體制機制綜合創新,探索智慧能源、虛擬電廠等多種商業模式。2022.01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體改2022118號)引導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市
299、場化的發電容量成本回收機制,探索容量補償機制、容量市場、稀缺電價等多種方式,保障電源固定成本回收和長期電力供應安全。鼓勵抽水蓄能、儲能、虛擬電廠等調節電源的投資建設。2022.01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發改能源2022206號)拓寬電力需求響應實施范圍,通過多種方式挖掘各類需求側資源并組織其參與需求響應,支持用戶側儲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分布式發電等用戶側可調節資源,以及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運營商、綜合能源服務商等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和系統運行調節。2022.01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發改能源2022210號)開展工業可調節
300、負荷、樓宇空調負荷、大數據中心負荷、用戶側儲能、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等各類資源聚合的虛擬電廠示范。2023.09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穩妥有序推動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設計適應新能源特性的市場機制,與新能源保障性政策做好銜接;推動分布式發電、負荷聚合商、儲能和虛擬電廠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交易。2024.02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電網調峰儲能和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全面推進需求側資源常態化參與電力系統調峰。深入挖掘可調節負荷、分布式電源等資源潛力,支持通過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等主體聚合形成規?;{節能力,推動實施分鐘級、小時級需求響應,應對短時電力
301、供需緊張和新能源消納困難問題。資料來源:36氪,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中泰證券研究所1574.3 供需趨緊、經濟效益突出,可調資源豐富,虛擬電廠市場廣闊供需趨緊、經濟效益突出,可調資源豐富,虛擬電廠市場廣闊 需求側,需求側,我國東西部電力供需關系趨緊,電力峰谷差矛盾日益突出,各地年最高負荷95%以上峰值負荷累計不足50小時,亟需可靠的解決方案來應對。供給側,供給側,技術日漸成熟促使虛擬電廠成本不斷下降。根據國家電網測算,通過火電廠實現電力系統削峰填谷,滿足5%的峰值負荷需要投資4000億;而通過虛擬電廠,在建設、運營、激勵等環節投資僅需500-600億元。我國虛擬電廠可調資源較大。我國虛擬電
302、廠可調資源較大。據36氪研究院測算,2022年,我國可調負荷資源超過5000萬千瓦,分布式電源裝機容量超過6000萬千瓦,用戶側儲能能力約100萬千瓦,電動汽車儲能達到3000萬千瓦,且以上資源規模仍處于快速上升期。虛擬電廠是當前國家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一個重要建設方向。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進,虛擬電廠有望迎來快速發展。2022年中國虛擬電廠項目累計裝機容量約為3.7GW,占全球虛擬電廠裝機總量的17.5%;預計2025年中國虛擬電廠累計裝機總容量39GW,投資規模300億元。圖表:滿足5%的峰值負荷的不同方案投資對比(單位:億元)資料來源:國家電網,36氪,中泰證
303、券研究所圖表:2022-2025年中國虛擬電廠累計裝機總容量及變化預測(單位:GW)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中泰證券研究所4000010002000300040005000火電廠虛擬電廠投資金額500-6003.73905101520253035404520222025E累計裝機容量1584.3 關于分布式:加強精細化管理,推動分布式入市關于分布式:加強精細化管理,推動分布式入市 2024年10月,國家能源局起草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征求意見稿)。辦法(征求意見稿)共七章,對分布式光伏行業管理、備案管理、建設管理、電網接入、運行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確指示。
304、本次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新增分布式光伏項目符合“四可”要求,且對存量分布式光伏也提出了改造要求?!八目伞笔侵浮翱捎^、可測、可調、可控”,這是對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接入的技術規范要求,旨在提升分布式光伏管理水平,推進電網公司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精益化調度管理。同時,當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依據“四可”要求變得規范化后,其后續發電入網也有望更好推動,從而加快推動分布式上網入市。11月19日,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河北南網分布式光伏參與電力市場工作方案的通知,是我國分布式光伏入市的首份政策文件。這份文件意味著,地方政府已開始根據本地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狀況及電力市場建設的進展情況制定分布式光伏入市
305、政策。159CONTENTS目錄CCONTENTS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專 業 領 先 深 度 誠 信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中 泰 證 券 研 究 所5投資建議&風險提示160投資建議:把握投資建議:把握AI與信創的大產業趨勢,關注重點行業政策驅動機會與信創的大產業趨勢,關注重點行業政策驅動機會 AI:產業機遇從后端走向前端,:產業機遇從后端走向前端,AI Agent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趨勢。緊密跟蹤商業化應用成為新趨勢。緊密跟蹤AI產業落地與商業模式閉環的探索,基礎產業落地與商業模式閉環的探索,基礎設施、大模型能力、具體應用三維度全面關注。設施、大模型能力、具體應用三維度全面關注。1
306、)基礎設施層面:建議持續關注算力及液冷等相關配套產業,)基礎設施層面:建議持續關注算力及液冷等相關配套產業,具體建議關注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神州數碼、云天勵飛等。2)基礎模型層面:建議關注具備大模型能力的企)基礎模型層面:建議關注具備大模型能力的企業,業,具體建議關注科大訊飛、商湯等。3)AI應用層面:建議持續關注應用層面:建議持續關注AI Agent廠商,廠商,如金山辦公、焦點科技、金蝶國際、明源云、鼎捷數智、彩訊股份、萬興科技、同花順、漢得信息、新致軟件、福昕軟件、合合信息、格靈深瞳、云從科技等,智能駕駛如地平線機器人、經緯恒潤、德賽西威、中科創達、虹軟科技等;4)具身智能層面)
307、具身智能層面:建議關注機器人如索辰科技、能科科技等。信創:邊際催化波瀾再起,迎接新一輪周期的到來。短期著重于邊際改善效應較強的黨政信創相關領域,中長期重點信創:邊際催化波瀾再起,迎接新一輪周期的到來。短期著重于邊際改善效應較強的黨政信創相關領域,中長期重點關注國產化率提升大邏輯。關注國產化率提升大邏輯。1)短期黨政信創相關的邊際改善領域:建議關注數據庫、辦公、操作系統等領域,)短期黨政信創相關的邊際改善領域:建議關注數據庫、辦公、操作系統等領域,具體建議關注金山辦公、達夢數據、中國軟件、誠邁科技、麒麟信安等。2)中長期國產化率提升方向:建議重點關注央國)中長期國產化率提升方向:建議重點關注央國
308、企企ERP、工業軟件領域,其中央國企、工業軟件領域,其中央國企ERP關注普聯軟件、金蝶國際、用友網絡、賽意信息等,工業軟件關注中望軟件、索辰科技、華大九天、概倫電子、廣聯達等。政策驅動重點行業:政策驅動重點行業:低空經濟與車路云:低空經濟與車路云:1)低空經濟:建議重點關注低空經濟產業的核心環節(如空管系統、飛行器等),以及各地區)低空經濟:建議重點關注低空經濟產業的核心環節(如空管系統、飛行器等),以及各地區具備低空經濟基礎建設規劃能力的標的,具備低空經濟基礎建設規劃能力的標的,具體標的包括萊斯信息、深城交、萬豐奧威、蘇交科等。2)車路云產業:)車路云產業:建議重點關注萬集科技、千方科技、通
309、行寶、金溢科技、皖通科技、云星宇等。能源能源IT:建議重點關注受益于電改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標的,建議重點關注受益于電改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標的,具體標的包括國能日新、東方電子、朗新集團、國網信通、恒實科技、恒華科技等。161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Al等底層技術變革不及預期;等底層技術變革不及預期;下游客戶下游客戶IT支出意愿與力度不及預期;支出意愿與力度不及預期;政策落地不及預期;政策落地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行業競爭加??;研報信息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等。研報信息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等。162重要聲明重要聲明 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
310、格。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員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或實地調 研資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且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或個人可能在本報告公開發布之前已經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本報告版權歸“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事先未經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翻版、發布、復制、轉載、刊登、篡改,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