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振消費之路(三):健全社保體系如何撬動消費-250327(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5重振消費之路(三):健全社保體系如何撬動消費-250327(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5重振消費之路(三)健全社保體系如何撬動消費 2025年 3月 27日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宏觀報告 證券分析師證券分析師 鐘正生鐘正生 投資咨詢資格編號 S1060520090001 ZHONGZHENGSHENG張璐張璐 投資咨詢資格編號 S1060522100001 ZHANGLU常藝馨常藝馨 投資咨詢資格編號 S1060522080003 CHANGYIXIN 平安觀點:近年來,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對于最終消費率的提升近年來,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
2、保障體系,對于最終消費率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作為“起到積極作用。作為“2025重振消費之路”系列第三篇,本文重點關注中國社重振消費之路”系列第三篇,本文重點關注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廣覆蓋之后的下一個難題會保障體系實現廣覆蓋之后的下一個難題參保質量的提升,探討財政完善參保質量的提升,探討財政完善社保體系“擠入”消費的可能路徑。社保體系“擠入”消費的可能路徑。成效: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成效: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中國居民醫保和養老保險制度推廣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覆蓋人群持續快速擴大,最終消費率也呈回升態勢,2019 年較 2010 年累計提升 7.2 個百分點至 56
3、.5%。截至 2024 年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分別參保 10.66 和 13.26 億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已達到 95%,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問題:參保質量存在提升空間。問題:參保質量存在提升空間。習總書記文章指出,部分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人群沒有納入社會保障。具體看:1)職工社保的保障)職工社保的保障水平高于居民社保。水平高于居民社保。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的繳費都相對較低。城鄉居民養老金對于農村消費的替代率為 14.4%,還不足以覆蓋其食品支出,而退休企業職工月均養老金較居民高2872元,能夠超額覆蓋日常開支。居民醫療保險的報銷率不及城鎮職工,醫藥消費
4、意愿也明顯偏弱,人均就診次數、人均醫藥費用和人均住院費用分別較城鎮職工低 3.8 次、3325 元和 4501元。2)職工社保覆)職工社保覆蓋率仍顯不足蓋率仍顯不足,養老和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僅占城鎮就業人員的 80.6%和57.6%,數量少0.9和2億人。已參加職工社保的從業人員存在斷繳行為,中斷繳費人數比例也有升高。3)靈活就業和中低收入人群成為主要“漏損”。)靈活就業和中低收入人群成為主要“漏損”?,F行制度對于無雇工個體戶、靈活就業人員未做硬性要求,相關人群主觀參保積極性也有不足。一方面,社保繳費門檻較高。一方面,社保繳費門檻較高?,F行政策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高于部分人群實際收入,加大實際繳費
5、負擔。城鎮居民中中間偏下及低收入組平均收入分別是社平工資的 52%和 28%,調研顯示靈活就業人員工資中位數是社平的 44.4%,均不及社保繳費社平 60%的下限水平。另一方面,社保繳費門檻提另一方面,社保繳費門檻提升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升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用以計算社?;鶖档某擎倖挝痪蜆I人員平均工資在過去 10 年累積增長 114.2%,而城鎮居民、城鎮低收入和城鎮中間偏下收入群體的平均收入在過去 10年分別累積增長 79.7%、55.8%和 63.9%,意味著中低收入人群實際承擔的社保費率逐年上升。解決之道:完善社保體系“擠入”消費。解決之道:完善社保體系“擠入”消費。將漏損人群納入更
6、高質量的職工保障體系,可明顯提升其消費意愿,減少預防性儲蓄。而其中的關鍵點在于制度門檻的降低,這意味著財政需承擔更多的支出責任??紤]到中國財政支出中用于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的占比低于其他中高收入國家,且最終消費率有待提振,完善社保體系已成政策“共識”。具體路徑有二:一是,通過合理設置繳費基一是,通過合理設置繳費基數,降低繳費區間下限,同時考慮階段性費用減免,或小幅降低社保費率,以數,降低繳費區間下限,同時考慮階段性費用減免,或小幅降低社保費率,以緩緩解繳費負擔,使更多中低收入人群其能夠被更高質量社保所覆蓋。二是,加解繳費負擔,使更多中低收入人群其能夠被更高質量社保所覆蓋。二是,加大對城鄉居民養老
7、保險的補貼力度,設置中長期目標,拉平基本養老保險中城大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補貼力度,設置中長期目標,拉平基本養老保險中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差距;同時,減緩居民醫保個人繳費的上漲速度,以財政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差距;同時,減緩居民醫保個人繳費的上漲速度,以財政資金的增加“補缺”。資金的增加“補缺”。證券研究報告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2/18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一、一、成效: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成效: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4 二、二、問題:參保質量存在提升空間問題:參保質量存在提升空間.6
8、1、職工社保的保障水平高于居民社保.6 2、職工社保未完全覆蓋城鎮就業人員.7 3、靈活就業人員不強制參加職工社保.8 4、社保繳費負擔制約職工參保積極性.9 三、三、解決之道:完善社保體系“擠入”消費解決之道:完善社保體系“擠入”消費.11 路徑 1:緩解繳費負擔,提升職工社保覆蓋率.13 路徑 2:增加財政補貼,提升居民社保保障水平.14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6 附錄:中國現行基本養老及醫療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附錄:中國現行基本養老及醫療體系的建立和完善.17 MAmYmMpQuMzQtOsM6MbP9PtRrRsQnQfQrRoNlOtRyQbRpPyRxNmPwPNZtRnO 宏觀深度報告
9、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3/18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中國城鄉居民醫保和養老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伴隨最終消費率的提升.4 圖表 2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中國職工社保參保人數快速提高.5 圖表 3 2010 年起,中國衛生費用中社會支出(社保部分)增加,個人現金支出逐步減少.5 圖表 4 中國職工養老繳費標準和享受待遇均高于城鄉居民.6 圖表 5 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標準提升.6 圖表 6 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待遇標準較快提升,但對消費的替代率仍顯不足.7 圖表 7 中國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待遇標
10、準較高,能夠超額替代城鎮消費支出.7 圖表 8 2023 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享受情況.7 圖表 9 中國職工社會保險對城鎮從業人員的覆蓋率仍有提升空間.8 圖表 10 中國新業態從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情況.9 圖表 11 中國城鎮平均工資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對比.10 圖表 12 不同收入群體的養老保險繳費負擔和繳費指數.10 圖表 13 靈活就業人員收入分布與繳費基數下限比較.10 圖表 14 2015 年以來,中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快于中低收入人群收入.11 圖表 15 中國城鎮職工保險繳費門檻引致福利分層.11 圖表 16 中國政府支出中,社會保障支出的占比相較其他中高收入
11、國家仍有提升空間.12 圖表 17 中國政府支出中,衛生支出的占比相較其他中高收入國家仍有提升空間.12 圖表 18 全國及各省繳費基數下限比較.13 圖表 19 高收入國家社會保險費率.14 圖表 20 中等收入國家社會保險費率.14 圖表 21 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人均財政補貼規模低于職工.15 圖表 22 2024-2025 年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標準加速提升.15 圖表 23 中國城鄉居民醫保和養老保險收入高度依賴財政補貼.15 圖表 24 中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收入中,財政的支持力度有所“滑坡”.16 圖表 25 2012 年起,中國居民醫保繳費標準連年提升.16 圖表 26 中國
12、基本養老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17 圖表 27 中國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17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4/18 惠民生、促消費已成為下階段宏觀政策的重點考量,惠民生、促消費已成為下階段宏觀政策的重點考量,關鍵的切入點在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關鍵的切入點在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在第二部分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中,突出強調“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表示“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在第三部分政府工作任務中,安排“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
13、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近年來,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覆蓋人群迅速擴大,對于最終消費率提升起到積極作用。社會保障近年來,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覆蓋人群迅速擴大,對于最終消費率提升起到積極作用。社會保障體系在實現廣覆蓋之后,面臨提高參保質量的下一個難題。體系在實現廣覆蓋之后,面臨提高參保質量的下一個難題。城鄉居民保險制度在擴面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提供的待遇有限。目前,職工社保的保障水平遠高于居民社保,退休企業職工月均養老金較居民高 2872 元,城鎮職工的年人均
14、醫藥費用較居民高 3325 元。居民社保為大量人群提供了普惠性質的“兜底”保障,但保障水平更高的職工社保覆蓋率仍顯不足,僅是城鎮就業人員的 6 到 8 成。主要原因在于,規模 2 億左右的靈活就業人員并不強制參與職工社保,現行政策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高于中低收入人群的實際收入,且繳費門檻的提高快于收入增速,造成實際繳費負擔偏重,且逐年上升。將漏損人群納入更高質量的職工保將漏損人群納入更高質量的職工保障體系,可明顯提升其消費意愿,減少預防性儲蓄,而其中的關鍵點在于制度門檻的降障體系,可明顯提升其消費意愿,減少預防性儲蓄,而其中的關鍵點在于制度門檻的降低,這意味著財政需承擔更多的支出責任。低,這意味
15、著財政需承擔更多的支出責任??紤]到中國財政支出中用于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的占比低于其他中高收入國家,且最終消費率有待提振,完善社保體系已成為政策層的“共識”。具體路徑有兩條:一是,通過合理設置繳費基數、降低繳一是,通過合理設置繳費基數、降低繳費區間下限,以及考慮階段性費用減免或小幅降低社保費率,緩解繳費負擔,使更多中低收入人群其能夠被更高質量社保費區間下限,以及考慮階段性費用減免或小幅降低社保費率,緩解繳費負擔,使更多中低收入人群其能夠被更高質量社保所覆蓋。二是,加大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補貼力度,設置中長期目標,拉平基本養老保險中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差距;所覆蓋。二是,加大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補
16、貼力度,設置中長期目標,拉平基本養老保險中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差距;同時,同時,減緩居民醫保個人繳費的上漲速度,以財政資金的增加“補缺”。減緩居民醫保個人繳費的上漲速度,以財政資金的增加“補缺”。一、一、成效: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成效: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中國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逐步實現“廣覆蓋”,對最終消費率的回升起到積極作用。中國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逐步實現“廣覆蓋”,對最終消費率的回升起到積極作用。21 世紀前 10 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伴隨著外貿和投資迅速擴張,但社會保障體系相對滯后,居民消費未隨收入同步提升,最終消費率從2000年的63.9%降至 2010年的 49
17、.4%,十年間累計回落14.5個百分點。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中國高度重視社會保障體系的發展完善,于 2009 年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11 年 7 月起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并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社會保障體系覆蓋人群持續快速擴大,養老金等福利待遇持續提升,最終消費率也呈現回升態勢,到 2019年累計提升 7.2 個百分點至56.5%。圖表圖表1 中國城鄉居民醫保和養老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伴隨最終消費率的提升中國城鄉居民醫保和養老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伴隨最終消費率的提升 資料來源:Wind,iF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40455055606502468101200
18、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億人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城鄉居民GDP核算:最終消費率(右軸)城鄉居民養老和醫保制度建立,覆城鄉居民養老和醫保制度建立,覆蓋人群快速擴張,與城鎮職工體系蓋人群快速擴張,與城鎮職工體系形成補充形成補充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5/18 1)覆蓋人數:)覆蓋人數:在 2010 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 3.6 和 4.3 億人,失業保
19、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為 1.3、1.6 和1.2 億人。截至 2024 年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 10.66 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 13.26 億,達到 2010 年的三倍左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達到 2.46、3.04 和 2.53億人,是2010 年的兩倍左右。2)覆蓋比率:)覆蓋比率:中國基本醫保年度參保率1在 2010 年僅 32.3%,到 2021 年達到 96.6%的高點,2024 年約 94.2%。按官方口徑,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在 2020 年超過 91%,比 2015 年提高 9 個百分點左右2;2024 年末基本養老保險
20、參保率已達到 95%,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3。3)待遇水平:)待遇水平:我國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從 2010 年的 1.1 億人升至 2023 年的3.1 億人。其中,退休企業職工月人均養老金從2010 年的 1312 元提高到 2023 年的 3090 元,增長 1.4倍;農村老年人與城鎮非工薪老年人月均養老金從2010 年的58元提高到217元,增長了2.7倍。全民醫保體系建立,使衛生費用中現金支出比例從2010年的35.3降至2023年的27.3。圖表圖表2 2008 年年全球全球金融危機后,金融危機后,中國職工社保參保人數快速提高中國職工社保參保人數快速提高 資料來源:Wind,iF
21、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3 2010 年年起,中國衛生費用中社會支出(社保部分)增加,個人現金支出逐步減少起,中國衛生費用中社會支出(社保部分)增加,個人現金支出逐步減少 資料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1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參保人數/總人口 2 https:/ 3 https:/ 036912150.00.51.01.52.02.53.03.594969800020406081012141618202224億人億人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保險(右軸)養老保險(右軸)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快速提升01020304050607078 80 82 84
22、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中國中國:衛生費用構成衛生費用構成社會支出個人現金支出政府支出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6/18 二、二、問題:參保質量存在提升空間問題:參保質量存在提升空間 2022 年 4 月,習總書記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4,部分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人群沒有納入社會保部分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人群沒有納入社會保障,存在“漏?!?、“脫?!?、“斷?!钡那闆r;政府主
23、導并負責管理的基本保障“一枝獨大”,而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承擔障,存在“漏?!?、“脫?!?、“斷?!钡那闆r;政府主導并負責管理的基本保障“一枝獨大”,而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承擔的補充保障發育不夠。的補充保障發育不夠。2024 年 11 月 5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公布關于檢查實施情況的報告5,點明當前社會保險法落實過程中的一些短板和弱項,在廣覆蓋方面“應保盡?!鄙杏胁罹?,在保障水平方面參保質量有待提升,制度設計的統一性和科學性有待增強,制度運行也存在堵點。我們認為,職工社保保障水平高于居民社保,但未能完全覆蓋城鎮就業人員,其中主要“漏損”便是靈活就業人員和種地職工社保保障水平高于居民社保,但
24、未能完全覆蓋城鎮就業人員,其中主要“漏損”便是靈活就業人員和種地收入人群。靈活就業人員勞動關系難以明確,目前政策并不強制其參與職工社保;同時,靈活就業人員自身的工作穩定性收入人群。靈活就業人員勞動關系難以明確,目前政策并不強制其參與職工社保;同時,靈活就業人員自身的工作穩定性較低、平均收入不及職工社保的“最低門檻”,使參保實際費率高于政策規定值,疊加社保繳費門檻連年調升,繳費負較低、平均收入不及職工社保的“最低門檻”,使參保實際費率高于政策規定值,疊加社保繳費門檻連年調升,繳費負擔擔加大,制約其參保積極性。加大,制約其參保積極性。1、職工社保的保障水平高于居民社保職工社保的保障水平高于居民社保
25、 2010-2018 年,中國城鄉居民醫保及養老保險快速發展滲透,與職工社保形成有機補充,使得社會保障體系惠及全體人民,覆蓋率達到 95%以上。盡管城鄉居民保險制度在擴面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提供的待遇有限?;攫B老保險方面,城鄉居民的待遇和繳費水平均低,而城鎮職工養老金能夠較好覆蓋城鎮消費?;攫B老保險方面,城鄉居民的待遇和繳費水平均低,而城鎮職工養老金能夠較好覆蓋城鎮消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定位是提供均等化、普惠性、低水平的基礎養老金。中央政府設置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進行補貼,不同區域差異較大,以河南、四川為代表的地區還存在政府補貼遞減激勵,個人往往也會選擇
26、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檔次?;I資方面,籌資方面,2023 年城鄉居民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月人均保險費分別為 38 元和 1058 元,在職企業職工較城鄉居民繳費高 1020元;機關事業單位在職職工月人均繳費 2208元。待遇方面待遇方面,2023年離退休城鄉居民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月均待遇標準分別為 217 元和 3090 元,退休企業職工較居民高 2872 元;機關事業單位在職職工月人均待遇6148 元。2023 年城鄉居民養老金支出中,有 83.5%是政府提供的基礎養老金支出,僅 14.2%出自個人賬戶。相比于人均相比于人均消費支出而言消費支出而言,城鄉居民養老金對于農村消費的替代
27、率為 14.3%,還不足以覆蓋其食品支出;城鎮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對于城鎮消費的替代率分別 112%和 224%,能夠超額覆蓋其日常開支。圖表圖表4 中國職工養老繳費標準和享受待遇均高于城鄉居民中國職工養老繳費標準和享受待遇均高于城鄉居民 圖表圖表5 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標準提升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標準提升 資料來源:Wind,人社部,財政部,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人社部,財政部,平安證券研究所 4 https:/ 5 http:/ 287210200100020003000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元
28、/月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及待遇差距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及待遇差距待遇差距:企業職工-城鄉居民繳費差距:企業職工-城鄉居民614830902172208105838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月人均待遇標準月人均繳費標準元不同類型養老保險比較不同類型養老保險比較:2023年年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7/18 圖表圖表6 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待遇標準較快提升,但對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待遇標準較快提升,但對消費的替代率仍
29、顯不足消費的替代率仍顯不足 圖表圖表7 中國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待遇標準較高,能夠超額中國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待遇標準較高,能夠超額替代城鎮消費支出替代城鎮消費支出 資料來源:Wind,人社部,財政部,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人社部,財政部,平安證券研究所 基本醫療保險方面,城鄉居民繳費較低,報銷率不及城鎮職工,醫藥消費意愿也明顯偏弱?;I資方面,基本醫療保險方面,城鄉居民繳費較低,報銷率不及城鎮職工,醫藥消費意愿也明顯偏弱?;I資方面,2023 年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年人均繳費分別為 387 元和 7994 元,職工是居民的20.7 倍。待遇方面,待遇方面,2023 年城鄉居民和城鎮
30、職工的住院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為 68.1%和 84.6%,職工較居民高 16.5個百分點。報銷待遇的差距也帶來了就診意愿和醫藥消費報銷待遇的差距也帶來了就診意愿和醫藥消費的差異。的差異。2023 年城鄉居民的人均就診次數為 2.5 次,同期城鎮職工較居民高 3.8 次;城鄉居民的人均醫藥費用和人均住院費用分別為 2034 元和7674元,分別較城鎮職工低 3325 元和4501元。圖表圖表8 2023 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享受情況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享受情況 職工醫保職工醫保 居民醫保居民醫保 差值差值:職工職工-居民居民 參保人數(萬)37095 96294 門診人均就診次數 6.34 2
31、.51 3.83 住院率 21.9%20.7%1.2%次均住院費用(元)12175 7674 4501 次均住院床日(天)9.8 8.8 1.0 住院基金支付比例 84.6%68.1%16.5%人均醫藥費用(元)5359 2034 3325 資料來源: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平安證券研究所 2、職工社保未完全覆蓋城鎮就業人員、職工社保未完全覆蓋城鎮就業人員 在城鎮從業人員中,“五險”的覆蓋率相對有限。在城鎮從業人員中,“五險”的覆蓋率相對有限。2024 年末,中國城鎮從業人員共 4.73 億人,同期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為 2.46 億人、3.04 億人和 2.53
32、億人,分別覆蓋同期 51.9%、64.2%和 53.4%的城鎮從業人員。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需考慮剔除離退休人員,以 2023 年已公布數據看,參保人數分別為 3.79 億人和2.71 億人,占同期城鎮從業人員的 80.6%和 57.6%,分別較同期城鎮就業人員少 0.9 億人和 2 億人。這意味著,部分城鎮部分城鎮就業人員未參加保障水平較高的職工社保,可能僅被繳費較低、保障不穩定、水平有限的居民養老及醫療保險所覆蓋。就業人員未參加保障水平較高的職工社保,可能僅被繳費較低、保障不穩定、水平有限的居民養老及醫療保險所覆蓋。0510152005010015020025010 11 1
33、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城鄉居民城鄉居民:基本基本養老金養老金月均待遇標準(元)對農村消費的替代率(,右軸)030609012015001000200030004000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城鎮職工城鎮職工:基本基本養老金養老金月均待遇標準(元)對城鎮消費的替代率(,右軸)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8/18 圖表圖表9 中國職工社會保險對城鎮從業人員的覆蓋率仍有提升空間中國職工社會保險對城鎮從
34、業人員的覆蓋率仍有提升空間 資料來源:Wind,iF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與此同時,已參加職工社保的從業人員有斷繳行為,遵繳率存在回落。與此同時,已參加職工社保的從業人員有斷繳行為,遵繳率存在回落。遵繳率指的是繳費人數占參保人員的比例,該比率持續走低意味著參保職工中,實際繳費人數比例持續降低,中斷繳費人數比例持續升高。養老保險方面,養老保險方面,據中國社會保障學會調查6,我國職工養老保險的遵繳率從 2011 年的 85.2%下降到 2022 年的 80.8%。鄭偉(2017)指出7,從 2006-2015年的遵繳率數據看,2006 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遵繳率為 90.0%,2015 年降
35、至 80.3%。醫療保險方面,醫療保險方面,參保在崗職工占城鎮就業人員的比例在 2022 年達到 57.9%,2023 年回落 0.3 個百分點至 57.6%,存在斷繳和選擇性參保行為。針對這一現象,2024 年 8 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中斷繳費人員再參保的待遇等措施,鼓勵連續參保。3、靈活就業人員不強制參加職工社保、靈活就業人員不強制參加職工社保 現行制度僅強制符合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參加“五險”,對于無雇工的個體戶、靈活就業人員未做硬性要求?,F行制度僅強制符合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參加“五險”,對于無雇工的個體戶、靈活就業人員未做硬
36、性要求。依據社會保險法和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有義務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然而,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不適用于勞動合同法,在社會保險法中的規定為“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靈活就業和新業態就業人員的勞動關系難以確定,甚至完全不存在勞動關系,職工的“五險”成為其可選項,而非必需項。靈活就業和新業態就業人員的勞動關系難以確定,甚至完全不存在勞動關系,職工的“五險”成為其可選項,而非必需項。新華社曾表示8
37、,2023 年我國靈活就業人員規模在 2 億人左右,農民工總量為 2.98 億人。2024 零工經濟解讀報告9表示,2024 年中國靈活就業人數突破 2.65 億,新增 379.2 萬,其中平臺型零工人數 1.75 億,月均收入 6198元。根據歷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3 年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的人數約年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醫保的人數約 6060萬人,較萬人,較 2017年年增加增加 2330 萬人,但仍低于萬人,但仍低于 2 億人左右的靈活就業人員總規模,能夠解釋城鎮就業人員總數與在職職工醫保參保人數億人左右的靈活就業人員總規模,能夠解釋城鎮就業人員總數與在職職工
38、醫保參保人數的大部分差額。的大部分差額。根據趙青(2024)“我國新業態從業人員就業與社會保障(2022)”課題組調查,新業態從業人員社會保險的參保率較低,每人平均參加的社會保險險種 1.46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的比重分別為 25.8%、26.2%、22.2%、14.2%,部分從業人員參加了城鄉居民醫?;蝠B老保險,沒有參加任何社會保險的從業者占到受訪者總數的 26%。6 http:/ 7 https:/ 8 https:/ 9 https:/ 0%10%20%30%40%50%60%70%80%90%00020406081012141618202224
39、覆蓋率覆蓋率:參保人數參保人數/城鎮從業人員城鎮從業人員在職職工:養老保險在職職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9/18 圖表圖表10 中國新業態從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情況中國新業態從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情況 資料來源:趙青(2024)新業態從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選擇及其影響因素,平安證券研究所 4、社保繳費負擔制約職工參保積極性、社保繳費負擔制約職工參保積極性 2024 年 11 月的全國人大檢查報告指出,“不少低收入人群實際收入低于最低繳費基數。隨著社平工資每年上調
40、,低收入人群社保費同步上調,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繳費負擔,這也是近年來部分低收入群體斷保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現行政策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高于部分人群實際收入,加大了實際繳費負擔。一方面,現行政策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高于部分人群實際收入,加大了實際繳費負擔。當前社保繳費的下限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10,收入低于這一繳費基數的也需以此繳納。2023年,中國年,中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簡稱“社平工資”)為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簡稱“社平工資”)為 10058 元,是同期城鎮居民元,是同期城鎮居民 4318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3倍倍。即便考慮
41、一老一小被平均的情況(2024年 16-59歲人口占比60.9%)和可能的稅費繳納(假設個人繳納五險一金及所得稅合計占可支配收入的 15%11),估算的城鎮居民稅費前月均收入也只有 8339 元12,是社平工資的 83%,可能受到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拖累13。參考城鎮居民五等分調查結果,高收入組、中間偏上收入組、中間收入組、中間偏下收入組和低收入組經上述調整后的稅費前工資收入分別是 17804、10529、7447、5182 和 2813 元??梢?,僅有中間偏上和高收入組城鎮居民的平均收入超出社平工資;中間收入組城鎮居民平均收入是社平工資的僅有中間偏上和高收入組城鎮居民的平均收入超出社平
42、工資;中間收入組城鎮居民平均收入是社平工資的74%,高于,高于社保繳費下限;而中間偏下及低收入組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分別是社平工資的社保繳費下限;而中間偏下及低收入組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分別是社平工資的 52%和和 28%,不及社保繳費的下限水平。,不及社保繳費的下限水平。換言之,對于中間偏下及低收入城鎮居民來說,需要按照換言之,對于中間偏下及低收入城鎮居民來說,需要按照高于自身工資水平的社平工資繳納社保,實際承擔的社保費高于自身工資水平的社平工資繳納社保,實際承擔的社保費率(社保繳費占工資的比重)高于名義的社保規定費率。率(社保繳費占工資的比重)高于名義的社保規定費率。在汪偉(2023)養老保險繳費
43、基數限額、收入不平等與社會福利的研究中(參見圖表 12):1)低收入群體)低收入群體的實際收入低于a(代表繳費下限,目前政策規定是社平工資的60%),按照下限繳費,收入越低,養老保險繳費相對其收入的負擔越重;2)中等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的實際收入在 a(繳費下限)和 b(繳費上限,目前政策規定是社平工資的 300%)之 10 2019 年 4 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指出,各省應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合理降低部分參保人員和企業的社保繳費基數。個體工商戶
44、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以在本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 60%至 300%之間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https:/ 11 據最新的 2022 年中國資金流量表(非金融交易),住戶部門經常轉移的資金運用(包括所得稅、財產稅等經常稅,社會保險繳款等)規模 107322.4 億元,在初次分配總收入(742883.0 億元)中的占比達到 14.4%。12 估算的城鎮就業人員稅費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9 歲人口占比/(1-個人繳納五險一金及所得稅比例)=4318/60.9%/(1-15%)=8339 元 13 據國家統計局,城鎮單位(分為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
45、、其他單位)按行業分類發布的就業人員數,是國家統計局通過勞動工資統計調查推算得到的法人單位就業人數,統計對象是法人單位,不包括個體工商戶或靈活就業人員。https:/ 25.818.955.226.239.334.622.214.2010203040506070職工保險 居民保險未參保職工保險 居民保險未參?;攫B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 失業保險新業態從業者社會保險參保占比,新業態從業者社會保險參保占比,%新業態從業者即時配送騎手快遞員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0/18 間,能夠按照其實
46、際收入繳費,繳費負擔占其收入的比例相對穩定;3)高收入群體)高收入群體的實際收入高于b,收入越高繳費占其工資的比重越低,呈現累退特征。研究結論表明,設定繳費基數限額后,會提高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降低高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提高繳費后可支配收入的不平等;同時,低收入群體損失的福利超過了中等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增加的福利,從而形成社會福利的凈損失。對于靈活就業人員而言:對于靈活就業人員而言:趙青(2023)基于合理繳費負擔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路徑研究使用 CHIP2018微觀數據,將靈活就業群體個人和家庭的收入情況與社會平均工資比較后發現:靈活就業人員個人年總收入的均值約是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
47、人員平均工資的 57%,中位數僅是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 44.4%。圖表圖表11 中國城鎮平均工資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對比中國城鎮平均工資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對比 資料來源:Wind,iFind,平安證券研究所;注:調整方法為,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9%/(1-15%)圖表圖表12 不同收入群體的養老保險繳費負擔和繳費指數不同收入群體的養老保險繳費負擔和繳費指數 圖表圖表13 靈活就業人員收入分布與繳費基數下限比較靈活就業人員收入分布與繳費基數下限比較 資料來源:汪偉(2023)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限額、收入不平等與社會福利,平安證券研究所
48、 資料來源:趙青(2023)基于合理繳費負擔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路徑研究,平安證券研究所 另一方面,繳費門檻逐年提高,增速快于中低收入人群平均收入,可能對參保者的繳費檔次、繳費年限形成擠壓。另一方面,繳費門檻逐年提高,增速快于中低收入人群平均收入,可能對參保者的繳費檔次、繳費年限形成擠壓。2015 年至 2023 年,用以計算社?;鶖档纳缙焦べY增速,每年都快于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低收入和中間偏下收入組的收入增速。對比來看,2023 年社平工資相對 2014 年末累積增長 114.2%,而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累積增長10058 10639 5695 4318 9220 5453 3856
49、 2684 1457 05000100001500020000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總體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國有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私營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間偏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間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間偏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收入組城鎮單位城鎮居民月均,元城鎮各類工資對比城鎮各類工資對比:2023年年實際值經調整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1/18 79.7%,城鎮低收入組和中低收入組可支配收入分別累積增長 55.8%和 63.9%。這意味著中低收入人群實際承擔的
50、社保費率也逐年上升。儲怡安(2023)城職保繳費門檻、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行為與養老金的福利分層來自 CHFS 2015-2019 年的微觀證據的研究表明,繳費門檻提高 1000 元,靈活就業參保者的參保幾率下降 7.0%、繳費檔次會降低 11.9%、斷保幾率提升 100.7%、繳費年限降低 7.1%。繳費門檻規制著靈活就業人員城職保福利資格的獲取,可能導致兩大制度間福利分層效應的固化,甚至對部分參保者造成逆向的收入再分配。圖表圖表14 2015 年以來,中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快于中低收年以來,中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快于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入人群收入 資料來源:iFind,平安證券
51、研究所 圖表圖表15 中國城鎮職工保險繳費門檻引致福利分層中國城鎮職工保險繳費門檻引致福利分層 資料來源:儲怡安(2023)城職保繳費門檻、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行為與養老金的福利分層,平安證券研究所 三、三、解決之道:完善社保體系“擠入”消費解決之道:完善社保體系“擠入”消費 02468101214161820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20202023同比,%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收入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中間偏下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
52、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2/18 將漏損人群納入更高質量的職工保障體系,可明顯提升其消費意愿,減少預防性儲蓄,而其中的關鍵點在于制度門檻的降將漏損人群納入更高質量的職工保障體系,可明顯提升其消費意愿,減少預防性儲蓄,而其中的關鍵點在于制度門檻的降低,也意味著財政需承擔更多的支出責任。從低,也意味著財政需承擔更多的支出責任。從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兩會新聞發布會看,財政將加力支持民生和社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兩會新聞發布會看,財政將加力支持民生和社會保障,以此為切入點提振消費。會保障,以此為切入點提振消費。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支
53、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3月 6日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2025年財政安排的民生相關支出較快增長。在重點領域保障上更加給力。2025年年全國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均接近4.5萬億元,分別增長6.1%和5.9%;科學技術支出超1.2萬億元,增長8.3%。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領域支出保持較高增幅”。相比于其他中高收入國家,中國財政支出中用于社會保障和醫療相比于其他中高收入國家,中國財政支出中用于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的占比明顯偏低。據衛生的占比明顯偏低。據 IMF統計,統計,2022年中國大陸財政年中國大陸財政支出中,用于社會
54、保障的支出占比支出中,用于社會保障的支出占比 25.2%,較,較 53 個中高收入國家均值低個中高收入國家均值低 5.8個百分點;用于醫療衛生的支出占比約個百分點;用于醫療衛生的支出占比約 10.6%,較較 53 個中高收入國家均值低個中高收入國家均值低 3.6 個百分點。個百分點。若將第二本賬政府性基金收支考慮進來,財政用于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的比重還將進一步下滑。在基建投資回報率明顯回落的背景下,財政更多投向民生和社會保障,能夠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通過降低現金支出比例提高居民對醫療等服務的實際購買力,從而“擠入”居民消費。圖表圖表16 中國政府支出中,社會保障支出的占比相較其他中高中國政府支
55、出中,社會保障支出的占比相較其他中高收入國家仍有提升空間收入國家仍有提升空間 資料來源:IMF,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7 中國政府支出中,衛生支出的占比相較其他中高收入國家仍有提升空間中國政府支出中,衛生支出的占比相較其他中高收入國家仍有提升空間 資料來源:IMF,平安證券研究所 05101520253035404550芬蘭盧森堡丹麥德國法國西班牙日本葡萄牙意大利瑞士摩爾多瓦奧地利波蘭瑞典挪威立陶宛斯洛文尼亞圣馬力諾斯洛伐克希臘荷蘭拉脫維亞英國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毛里求斯阿爾巴尼亞捷克塞浦路斯加拿大新西蘭以色列克羅地亞澳大利亞匈牙利馬耳他中國哥斯達黎加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冰島土耳其
56、格魯吉亞美國泰國阿塞拜疆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南非印度尼西亞%社會保障支出占政府總支出比重社會保障支出占政府總支出比重:2022年年051015202530美國薩爾瓦多加拿大日本哥斯達黎加捷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冰島丹麥奧地利挪威荷蘭克羅地亞德國葡萄牙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法國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土耳其瑞典西班牙哈薩克斯坦立陶宛馬耳他以色列芬蘭南非危地馬拉摩爾多瓦保加利亞新加坡白俄羅斯意大利盧森堡圣馬力諾波蘭拉脫維亞希臘中國阿爾巴尼亞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亞格魯吉亞匈牙利泰國瑞士烏克蘭亞美尼亞阿塞拜疆%衛生衛生支出占政府總支出比重支出占政府總支出比重:2022年年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
57、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3/18 路徑路徑 1:緩解繳費負擔,提升職工社保覆蓋率:緩解繳費負擔,提升職工社保覆蓋率 一方面,合理設置繳費基數,降低繳費區間下限,使更多中低收入人群能夠被更高質量社保所覆蓋。一方面,合理設置繳費基數,降低繳費區間下限,使更多中低收入人群能夠被更高質量社保所覆蓋??紤]調整繳費基數的下限,如調整為“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40%”或“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0%”。這一設置的合理性在于,能夠向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資性收入靠攏,大大減
58、輕非正式就業人員的實際社保繳費負擔,吸引更多人參加保障質量高的職工社保,繼而減少預防性儲蓄,增加其消費意愿。前述趙青(2023)研究表明,靈活就業人員收入中位數是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 44.4%,若將繳費比例下調至社平工資的若將繳費比例下調至社平工資的 40%,將有助于覆蓋半數以上的靈活就業從業人員。將有助于覆蓋半數以上的靈活就業從業人員。以 2023 年數據為例,現有政策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0%”的繳費基數為6035 元,若調整為“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40%”將對應 4023 元的月均繳費基數,下調近 2000 元;若調整為“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0%
59、”對應 3417 元的月均繳費基數,下調約 2600 元。上述調整后月均繳費基數都將低于同期城鎮居民中間偏下收入組的 5182元收入水平,使社保繳費對于這一人群更加“可承擔”。按照前述儲怡安(按照前述儲怡安(2023)研究推算,若繳費門檻降低)研究推算,若繳費門檻降低 2000 元,靈元,靈活就業參保者的參保幾率將提升活就業參保者的參保幾率將提升 14%,以,以 2 億靈活就業人員為基準,將對應億靈活就業人員為基準,將對應 2800 萬人的新增參保??紤]到新增參保人群萬人的新增參保??紤]到新增參保人群的繳費基數及金額可能低于此前,按的繳費基數及金額可能低于此前,按 2023年企業職工社保(年企
60、業職工社保(1.27萬)和職工萬)和職工醫保(醫保(0.8萬)人均繳費標準的萬)人均繳費標準的 8折計算,仍折計算,仍將增加兩項社會保險的繳費收入將增加兩項社會保險的繳費收入 4633 億元,占億元,占 2023 年兩項保險實際繳費收入的年兩項保險實際繳費收入的 7.1%。圖表圖表18 全國及各省繳費基數下限比較全國及各省繳費基數下限比較 資料來源:Wind,iF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另一方面,階段性費用減免,或小幅降低社保費率,進一步緩解參保人群繳費負擔。另一方面,階段性費用減免,或小幅降低社保費率,進一步緩解參保人群繳費負擔。據人社部數據14,2015 年以來,中國先后 7 次降低社保費
61、率,5 項社??傎M率(單位繳納+個人繳納)從 41%降到 33.95%,主要是單位繳費部分由 30%降至 23.45%,個人繳費部分費率未有調整。在各地實踐中,靈活就業人員較少繳納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主要繳納職工養老和職工醫療兩類保險,其中養老保險費率 20%(較單位和個人的合計費率低 4 個百分點,享受了一部分政策優待),醫療保險費率 8%(等于單位和個人的合計費率)。相比于海外國家,中國職工社保費率仍有一定下調空間。相比于海外國家,中國職工社保費率仍有一定下調空間。2019 年降費至今,中國五項社會保險費率為 33.95%,這在 138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名 23 位,較其中 56 個高收
62、入國家的中位數高 10.3 個百分點,較 82 個中等收入國家的中位數高 15.5個百分點。14 https:/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全國寧夏海南重慶新疆四川湖北內蒙古福建山東陜西云南安徽貴州甘肅遼寧湖南廣西黑龍江山西吉林河北江西河南元/月社保最低繳費標準(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40%)2023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0%2023年最低工資標準(第一檔)2025年初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收入 2023年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
63、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4/18 圖表圖表19 高收入國家社會保險費率高收入國家社會保險費率 資料來源:SSA,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20 中等收入國家社會保險費率中等收入國家社會保險費率 資料來源:SSA,平安證券研究所 路徑路徑 2:增加財政補貼,提升居民社保保障水平:增加財政補貼,提升居民社保保障水平 養老保險方面,城鄉居民高度依賴財政補貼,但財政對城鄉居民的人均補貼金額低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方面,城鄉居民高度依賴財政補貼,但財政對城鄉居民的人均補貼金額低于城鎮職工。據財政部 2023 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數據,全國社?;鹗杖胫?,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
64、民養老保險三個賬戶的財政補貼收入額分別為 5991 億元、7731 億元和 3789 億元,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領取養老金人數分別為2204 萬人、11991 萬人和 17268 萬人。對應地,享受養老金待遇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人年均財政享受養老金待遇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人年均財政補貼分別為補貼分別為 27178 元、元、6448元和元和 2194 元。元。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的養老待遇較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相關人員的繳費標準較高。財政補貼兩個賬戶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35.3%和 14.5%,而財政補貼占城鄉居民養老金賬戶收入的比例高達財政補貼占城鄉居民養老金賬戶收入
65、的比例高達 61%。隨著改革的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的財政補貼規模已有回落。2014年 10月,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開始實施,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統一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離退休人員的人年均財政補貼在 2021 年達到 3.03 萬元高點,至 2023 年已回落 10%左右至 2.72 萬元,同期在職人員的人均繳費從 2.38萬元提升至 2.65 萬元,形成較好對沖。05101520253035404550法國圣馬力諾奧地利德國意大利斯洛文尼亞荷蘭愛沙尼亞西班牙克羅地亞新加坡拉脫維亞葡萄牙匈牙利波蘭捷克共和國立陶宛列支敦士登英國
66、日本摩納哥斯洛伐克希臘瑞典羅馬尼亞芬蘭俄羅斯保加利亞挪威比利時烏拉圭智利安道爾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馬耳他巴林瑞士冰島阿曼科威特盧森堡塞浦路斯卡塔爾美國加拿大巴拿馬圭亞那帕勞愛爾蘭韓國澳大利亞丹麥塞舌爾以色列新西蘭%高高收入國家社保費率(收入國家社保費率(2018-19年)年)個人繳費雇主繳費合計中國社保費率約34%(2019年下調后)0510152025303540埃及玻利維亞塞爾維亞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哥斯達黎加阿爾及利亞中國哥倫比亞摩爾多瓦巴西尼加拉瓜越南阿根廷馬來西亞塔吉克斯坦赤道幾內亞阿塞拜疆巴拉圭薩爾瓦多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突尼斯佛得角阿爾巴尼亞剛果共和國幾內亞斯里蘭卡秘魯塞內加爾烏
67、克蘭土庫曼斯坦伊朗科特迪瓦約旦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坦桑尼亞貝寧海地尼泊爾摩洛哥尼日利亞加納加蓬斐濟喀麥隆古巴馬紹爾群島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基里巴斯吉布提黎巴嫩巴布亞新幾內亞利比亞毛里塔尼亞薩摩亞哈薩克斯坦多米尼克所羅門群島毛里求斯巴基斯坦墨西哥安哥拉泰國肯尼亞贊比亞不丹老撾印度尼西亞蘇里南格林納達瓦努阿圖津巴布韋牙買加格魯吉亞柬埔寨亞美尼亞南非納米比亞%中等收入國家社保費率(中等收入國家社保費率(2018-19年)年)個人繳費雇主繳費合計中國社保費率約34%(2019年下調后)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
68、內容。15/18 圖表圖表21 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人均財政補貼規模低于職工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人均財政補貼規模低于職工 圖表圖表22 2024-2025 年中年中國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標準加速國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標準加速提升提升 資料來源:Wind,人社部,財政部,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政府工作報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23 中國城鄉居民醫保和養老保險收入高度依賴財政補貼中國城鄉居民醫保和養老保險收入高度依賴財政補貼 資料來源:財政部,平安證券研究所 在醫療保險方面,城鎮職工較少依賴財政補貼,而城鄉居民的財政補貼占比有所回落。在醫療保險方面,城鎮職工較少依賴財政補貼,
69、而城鄉居民的財政補貼占比有所回落。橫向比較,2023 年全國社?;鹗杖胫?,職工醫保、居民醫保賬戶的財政補貼收入額分別為 122億元、6613億元,享受待遇人數分別為 37094萬人和96293萬人,對應人均補貼分別為 45 元和 687 元??v向來看,2023 年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占基金收入的比例為 62.5%,較 2014 年下滑 17 個百分點,同期基本醫療保險費收入占比提升 16.3 個百分點至 35.2%,更多體現“共濟性”。從繳費情況看,2024 年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標準為 400 元,是 2012 年的 6.7 倍;盡管財政補助標準提升至 670 元,但僅是 2012年的
70、2.8 倍,其占比較 2012 年回落 17.4 個百分點。2194 6448 02000400060008000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元養老保險人均財政補貼養老保險人均財政補貼:年年城鄉居民企業職工15000180505520 20050100150200250300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元/月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升金額最低標準平均金額81.0 60.5 76.0 27.3 94.6 35.2 94.1 95.1 14.5 35.3 19.5 61.2
71、0.5 62.5 0.2 1.8 020406080100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合計 城鄉居民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 工傷保險2023年全國社?;鹗杖霙Q算年全國社?;鹗杖霙Q算:分項占比分項占比,%繳費收入財政補貼 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6/18 圖表圖表24 中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收入中,財政的支持中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收入中,財政的支持力度有所“滑坡”力度有所“滑坡”圖表圖表25 2012 年起,中國居民醫保繳費標準連年提升年起,中國居民醫保繳費標準連年提升 資料
72、來源:Wind,人社部,財政部,平安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政府工作報告,平安證券研究所 從效率角度看,養老保險更高的繳費對應更多的政府補貼,這有助于提升職工繳費的積極性,增加籌資水平。然而,社會保險體系是改善收入分配結構、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若更多補貼收入較高的職工,而非收入較低的居民(其中或包括上世紀 90 年代的國企下崗職工,以及囿于城鄉二元結構和戶籍制度的歷史因素,未能參加職工社保的農民工群體),難以起到其應有作用。我們認為,在養老保險方面,財政有必要加大對城鄉居民的補貼力度,調節分配結構,設置中長期目在養老保險方面,財政有必要加大對城鄉居民的補貼力度,調節分配
73、結構,設置中長期目標,拉平基本養老保險中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差距;在醫療保險方面,財政的支持力度事實上有標,拉平基本養老保險中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差距;在醫療保險方面,財政的支持力度事實上有所“退坡”,而城鄉居所“退坡”,而城鄉居民的繳費標準提升較快,也有局部“斷?!爆F象,繼而使中低收入組“因病返貧”的風險提升,因而有必要減緩居民醫保民的繳費標準提升較快,也有局部“斷?!爆F象,繼而使中低收入組“因病返貧”的風險提升,因而有必要減緩居民醫保個人繳費的上漲速度,以財政資金的增加“補缺”。個人繳費的上漲速度,以財政資金的增加“補缺”。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出于對未來財政赤字壓力的擔憂,社保體系改革的
74、進展不及預期。、出于對未來財政赤字壓力的擔憂,社保體系改革的進展不及預期。2、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壓力超預期,制約其對社保的資金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壓力超預期,制約其對社保的資金支持力度。3、國際經貿沖突升級,對居民收入的沖擊超預期,繼而使社保體系改革的效果低于預期。、國際經貿沖突升級,對居民收入的沖擊超預期,繼而使社保體系改革的效果低于預期。4、房地產市場恢復程度不及預期,或超預期下探,可能通過“財富效應”影響消費者信心及參保意愿。、房地產市場恢復程度不及預期,或超預期下探,可能通過“財富效應”影響消費者信心及參保意愿。79.5%62.5%0.9%0.5%0.0%0.5%1.0%1.5%
75、2.0%2.5%3.0%0%30%60%90%14151617181920212223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占基金收入財政補貼占基金收入居民城鎮職工(右軸)700 80.0%62.6%0%20%40%60%80%0200400600800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元/年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醫保財政補助標準財政補助占比(右軸)宏觀深度報告 請通過合法途徑獲取本公司研究報告,如經由未經許可的渠道獲得研究報告,請慎重使用并注意閱讀研究報告尾頁的聲明內容。17/18 附錄:中國現行基本養附錄:中國現行基本養老及醫療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老及
76、醫療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圖表圖表26 中國基本養老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國基本養老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時間時間 文件文件 內容內容 1995 年 3 月 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 號)提出了“統賬結合”的兩種實施方案,允許各地自行選擇進行試點。1997 年 7 月 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 號)“三統一”,即統一企業和職工個人的繳費比例,統一個人賬戶規模,統一養老金計發辦法,標志著我國城鎮職工基本著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初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初步建立。2005 年 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
77、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 號)提出改革待遇調整和計發辦法、調整個人賬戶規模、推進做實個人賬戶以及將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納入保障范圍四大核心舉措。2009 年 9 月 國務院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 號)決定施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2011 年 6 月 國務院關于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18 號)決定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這標志著在制度層面,實這標志著在制度層面,實現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全覆蓋?,F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全覆蓋。2014 年 2 月 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
78、見(國發20148 號)將“新農?!焙汀俺蔷颖!焙喜⒊蔀椤俺青l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015 年 1 月 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 號)決定于 2014年 10月 1日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進行“并軌”,意味著城鎮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成了統一。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平安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27 中國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國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時間時間 文件文件 內容內容 1998年 12月 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 號)確立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單位和
79、職工共同繳費、覆蓋城鎮所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2002年 10月 黨中央和國務院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中發200213 號)提出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并在一些省市進行試點。2003 年 1 月 國務院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制定的關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國辦發20033 號)明確建立新農合制度的目標、原則和實施細節,并要求各地組織試點。2006 年 衛生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通知(衛農衛發200613 號)擴大新農合的試點范圍 2007 年 7 月 國務院發布關于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720 號)標志
80、著基本醫療保險在制度層面實現全覆蓋。標志著基本醫療保險在制度層面實現全覆蓋。2012 年 8 月 發改委等六部委發布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發改社會20122605 號)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險制度。2016 年 1 月 國務院頒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 號)提出整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平安證券研究所 平安證券研究所投資評級:平安證券研究所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強烈推薦(預計 6 個月內,股價表現強于市場表現 20%以上)推 薦(預計 6 個月內,股價表現強于市場表
81、現 10%至 20%之間)中 性(預計 6 個月內,股價表現相對市場表現在10%之間)回 避(預計 6 個月內,股價表現弱于市場表現 10%以上)行業投資評級:強于大市(預計 6 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強于市場表現 5%以上)中 性(預計 6 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相對市場表現在5%之間)弱于大市(預計 6 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弱于市場表現 5%以上)公司聲明及風險提示:負責撰寫此報告的分析師(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報告確認: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研究報告是針對與公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
82、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公司研究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未經書面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將采取維權措施追究其侵權責任。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您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請您務必對此有清醒的認識,認真考慮是否進行證券交易。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免責條款:此報告旨為發給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證券”)的特定客戶及其他專業人士。未經平安證券事先書面明文批準,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傳送、復印或派發此報告的材料、內容及其復印本予任何其他人。此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平安證券認為可靠,但平安證券
83、不能擔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觀點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報告內容僅供參考。平安證券不對因使用此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而負上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蛻舨⒉荒軆H依靠此報告而取代行使獨立判斷。平安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報告及該等報告反映編寫分析員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分析員于發出此報告日期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此報告所指的證券價格、價值及收入可跌可升。為免生疑問,此報告所載觀點并不代表平安證券的立場。平安證券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可能參與此報告所提及的發行商的投資銀行業務或投資其發行的證券。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平安證券研究所 電話:4008866338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益田路 5023號平安金融中心 B 座 25 層 上海市陸家嘴環路 1333 號平安金融大廈 26 樓 北京市豐臺區金澤西路 4號院 1 號樓麗澤平安金融中心 B 樓 25 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