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隱形的守護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寄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之大者”,加強老年群體的保障和安全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中明確將“技術創新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第一動力和戰略支撐”。利用科技創新能夠有效地化解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尤其在安全監護、慢病管理等領域,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僅如此,智慧養老在智慧的同時還需要有人文的溫度,要真正以老年人為本,充分考慮他們的真實需要,根據老年人心理生理特點進行研發。騰訊將“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為核心戰略,積極響應科技向善、科技助老這一理念。騰訊銀發科技藍皮書的
2、發布也是很有意義的探索與嘗試。這一報告關注了老齡的社會焦點問題,從產業、行業等角度進行了產品梳理、提出了面臨的挑戰,也為行業提出了科技在這一領域的探索方向。希望在這一共同探討和推動下,通過科技賦能更好地滿足老人的切實需求,打造更多能夠為老人切實提升“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產品和方案。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吳玉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仁愛美德。近年來,騰訊在青少年成長,未成年人保護方面不遺余力。同時也希望用科技帶動老齡化社會的探索與創新,助力數字列車新提速,實現數字鴻溝新跨越。銀發科技藍皮書 2022,就是我們在這個新提速、新跨
3、越的一張路線圖,以及一把智慧鑰匙。事實上,相信各界都已深切認識到,跨越數字鴻溝和應對老齡化挑戰正成為全球性的嚴峻課題。騰訊希望通過數字技術使老年人健康地步入晚年生活,通過行業共創、伙伴共創,加強數字包容性和營造老年人友好的數字環境,讓智能充滿溫暖,推動老齡社會向樂齡生活的向善融和。上述種種,都是騰訊主動融入新時期發展的主旋律,并通過自身優勢能力、優秀人才與團隊的持續投入,去做的、正在做的又一次“向善探索”。這次探索,我們交給了騰訊 SSV 銀發科技實驗室。這些小伙伴們既要切中肯綮,又要提綱挈領,還要與時俱進,更要無數的迭代執行。從一個個羊腸小道的場景腳印,試著畫出康莊大道的藍圖基因。例如,如何
4、滿足父母的居家安全與護理需求?如何普及老年健康管理?如何打造社區老年人 15 分鐘服務圈?養老服務如何在農村地區打開局面等等,藍皮書觸及的這些問題,有的找到了解決方案,有的仍然需要堅持長期的問道探索。SSV 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是新時代交給騰訊的一份綜合新考卷,是我們開放又嚴謹的一份全新事業。它沒有無解的未來,但一定有千頭萬緒以及種種待解的難題。希望這本藍皮書所記錄的,我和我的同事們,作為答題者,所秉承的初心,心無旁騖的一些探索,所堅守的方向,向善勇為的一些嘗試,能夠為業界更優秀的同行者們,能夠有一點啟發,多一些批評或添一分鼓勵,以燭照我們共創的時代。青少年事關世界的未來,老齡化事關我們的未來。
5、我希望,在更美好的未來里,遇見更美好的我們。藉此寄語,共勉前行。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01前言與老同行2020 年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老齡化程度達到 18.7%,在大部分中國家庭還不配備完善的養老服務之前,中國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騰訊根植于深圳,數萬騰訊員工和他們的家庭是這座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和耕耘者。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自三四線城市、縣城、農村,從孤身打拼時的一個人、一口鍋、一間房再到慢慢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把老家的父母接來深圳,這些從五湖四海趕來的老人們,迅速被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最小細胞單元所吸納,但也因此與他們最熟悉、最親熱的鄉土社會斷開。茫茫大都市,一夜滿車馬。深圳隨遷老人所
6、面臨人際關系、氣候環境、自身價值適應和實現的困難,還都只是我們浮光掠影般的掃視中的“可見范圍”,那么,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呢?失獨家庭的老人在老伴失能后日夜照護時的無助,長期臥床的慢病老人除了身體疼痛外還需煩憂的經濟和精神壓力,獨居老人普遍性的孤獨和由此帶來的詐騙風險,在空巢化嚴重且基礎建設薄弱的農村,老人不知健康體檢為何物,還有被老年人諱莫如深的性需求與性衛生問題等等。盡管我們正在面臨諸多挑戰,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應對不能依靠一種應急策略,而是應該在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和保證老齡服務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將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發展戰略結合起來。令人期待的是,我們國家是在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步入老齡社會
7、的,這為我們積極應對老齡化提供了空前契機與資源。中國的老齡社會與長壽時代,需要目光長遠、理念進步、行動可持續的銀發科技,才能與這樣的機遇和資源相匹配。?022021 年騰訊發布新藍圖,將“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為核心戰略,并成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下設實驗室群推動戰略落地,其中就包含銀發科技實驗室(下稱實驗室)。實驗室正在以數字包容為核心理念,以整體性為行動策略,以全生命周期關懷為戰略目標,投身于科技助老的創新與探索中。除此之外,騰訊的其他產品線也在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中,積極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伴隨著科技創新與社會價值創新的同步發展,可以預見的是,人口老齡化非但不會成為我國建設
8、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征程中的“灰犀?!?;相反,在全齡友好的數字社會構建過程中,中國老齡社會正迸發出愈加蓬勃、有序的創造活力。?03政策框架:科技驅動、需求拉動與公共支撐/072000-2022:我國智慧養老政策的四個階段/07智慧健康養老的頂層設計:加速技術滲透與智慧賦能/091.2.1.2.3.4.行業透視:從豐富產品供給到全面提升服務效能/19應用體系:產品類目更加豐滿,服務在疫情下加速普及/20場景拓展 I:產品通過功能集成化向家庭場景滲透/23場景拓展 II:服務通過社會共建向社區場景滲透/24行業挑戰:適老化不足、同質化過高、服務跟不上產品發展/25社會焦點:老齡社會中的小家庭與大命題
9、/13家庭之問:變小的家庭、長期病床與看不見的照護者/14社區之問:空巢老人、精神孤獨與農村養老難題/15機構之問:盈利難、招人難、人與機器銜接難/16社會之問:銀發潛能與全齡友好社會還需再推一把/171.2.3.4.目錄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04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后記1.2.1.2.3.1.2.3.科技圖層:科技在養老領域的積極嘗試/27 科技應用分層:不同技術滲透速度差異較大/28技術關聯圖:AI 應用與其他技術間相互支撐/31思考與討論:長壽時代需要怎樣的銀發科技?/58騰訊探索:用科技和創新,探索可持續銀發智慧方案 /33 從產品適老擴展至數字包容/59從碎片化管理轉向整體性服
10、務/60從單向養老延展到全生命周期的關懷/61一個初心、兩個護航、連接三方/33聚焦四維,構建立體式服務生態/36五大角色,開啟全場景騰訊行動/52老齡化與社會進步同時進行/63?07第一章在養老供需矛盾日益顯現的當下,智慧健康養老能夠利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優化養老資源的配置效率,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成為解決我國養老難題的重要手段,得到政府的大力推行。我國智慧健康養老政策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啟蒙 I 期(2009-2012 年)、啟蒙 II 期(2013-2015 年)、探索 I 期(2016-2019 年)和探索 II 期(2020 年至今)。?2000-2022:我國智慧養老政策的四
11、個階段政策框架:科技驅動、需求拉動與公共支撐啟蒙 I 期(2009-2012 年)2009-2012 年養老政策發表數量較少,稱之為啟蒙 I 期,這個階段智慧養老的概念開始在學術界提出,但智慧健康養老政策處于醞釀階段,此時大多數政策關注的都是養老金和政府養老保障,關于老年人養老和健康需求的政策很少,偶爾會提及養老信息化的內容。?08啟蒙 II 期(2013-2015 年)2013 年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從國家層面提出了完善養老服務的規劃,養老服務業發展開始加快。2015 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資源與健康養老服務充分結合,鼓勵搭建線上信息平臺。
12、該階段內養老政策關注內容增多,隨著信息技術發展,智慧養老、醫養結合、智慧健康養老、智慧健康和智慧醫療的概念逐漸被接受,相關政策也開始發布。探索 I 期(2016-2019 年)2016-2019 年為探索 I 期,期間政府明確了發展方向,頒布了較多智慧健康養老相關政策。2016 年的國務院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重點以產業角度提出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新業態。2017年的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 的通知首次對智慧健康養老進行了整體的頂層設計,政策從產品供給、試點評選、服務和產品推廣等多方面進行了規劃,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政策。2019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
13、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也明確了將“互聯網+養老”作為下一步重點實施行動之一。探索 II 期(2020 年至今)2020 年的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從老年人日常生活的 7 個場景出發,給出相應的智慧技術解決方案,讓老年人能夠真正享受到智慧服務的便利,開啟了智慧健康養老的新發展階段。2022 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從事業和產業角度對智慧養老做出進一步要求,提出促進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級及推廣應用,建設兼顧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會。此外,2022 年也是全國老齡辦推動的“智慧助老”行動收關之年,有望結束探索,進入成長期。
14、?09智慧健康養老的頂層設計:加速技術滲透與智慧賦能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下稱行動計劃(2021-2025 年),對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進行了進一步的梳理分類,作為現階段智慧健康養老的頂層規劃,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明晰的方向指引。?1?主要任務專項工程重點發展技術攻關加速應用鼓勵發展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提升產品供給能力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供給工程健康管理類、養老監護類、康復輔助器具類、中醫數字化、智能產品及家庭服務機器人 傳感器、微處理器、操作系統等底層技術,多模態行為監測、跌倒防護、高精度定位等實用技術推進平臺提質升級提升
15、數據應用能力 智慧健康養老軟件系統平臺、區域性健康養老大數據中心健康養老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數據安全技術 豐富智慧健康服務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智慧健康創新應用工程遠程醫療、個性化健康管理、互聯網+護理服務、互聯網+健康咨詢、互聯網+健康科普預防、醫療、康復、護理、安寧療護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家庭養老床位、社區助老餐廳、養老院等智慧化解決方案、互聯網+養老、“時間銀行”互助養老、老年人能力評估等智慧養老服務智慧養老服務推廣工程拓展智慧養老場景提升養老服務能力推動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具有適老化特征的智能產品,老年人智能技術運用培訓標準及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智慧
16、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基金?10進一步理解頂層設計的制定思路,在政策、資本、人力、科技、數據五大要素共同支撐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將科技作為驅動力量,將需求作為拉動力量,將公共服務作為支撐力量,將適老化作為貫穿各環節的核心理念,依托各項重點任務和專項工程統籌開展產業推進工作,從而實現科技支撐力明顯提升、產品及服務進一步豐富、試點示范范圍逐步擴大、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四大愿景。圖 1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思路圖要素政策措施重點工作需求拉動豐富智慧健康服務拓展智慧養老服務政策目標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升產品及服務進一步豐富試點示范范圍局部擴
17、大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科技驅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拓展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供給做強智慧健康養老軟件系統平臺完善數據要素體系增強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開展移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提升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能力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政策要素資本要素人力要素科技要素數據要素公共支撐技術創新標準檢測宣傳推廣創業孵化?11對比上一階段的頂層設計有助于我們聚焦本階段的發展重點。相較于行動計劃(2017-2020 年)而言,行動計劃(2021-2025 年)有五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在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層面,對原有產品體系進行了重新劃分,新增了中醫數字化智能產品;二是在平臺方面,將強化智慧健
18、康養老軟件系統平臺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單獨列出,提高了對平臺在功能、數據流通及數據賦能方面的要求,明確了平臺在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中的基礎設施作用;三是在應用方面,增加了智慧助老餐廳等養老場景,并將場景作為融合應用的重要手段,打造場景集成式解決方案;四是針對老年人群中廣泛存在的“數字鴻溝”問題,重點提出產品適老化設計、適老化改造及“智慧助老”方面的系列行動。五是針對老年人群中廣泛存在的“數字鴻溝”問題,強調智能 產品服務適老化的同時,鼓勵開展”智慧助老“、老年智能技術課程培訓等行動,幫助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13社會焦點:老齡社會中的小家庭與大命題世界人口老齡化發展的歷史表明,人口老齡化對人類生活
19、的所有方面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經濟領域,人口老齡化影響經濟增長、儲蓄、投資與消費、勞動力市場、養老金、稅收等;在社會方面,人口老齡化影響社會福利、醫療制度、家庭構成以及生活安排、住房和遷移。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目前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均收入水平屬于中等偏下國家的行列,城鄉二元結構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在這一基本國情下,人口老齡化必將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出新的挑戰。?第二章?141.?.(2021,July).2020?.?2.?.(2019,July 29).?77?68.7?.?.http:/ 2011 年第六次“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的數據顯示,失能老人
20、的日常生活家庭照護者中,兒媳和女兒占比達到 38.5%;男性失能老人的照護者中,其女性配偶的占比達到了21.78%。失能老人家庭照護工作量大、內容繁多,除了要照顧日常起居,還有精神撫慰等工作。家庭照護者們休息時間不足,經常過于勞累,長此以往導致身心疲憊,甚至出現抑郁、失眠等疾病。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0喘息勞作,如何為其提供社會支持?第二問:2018 年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健康預期壽命為 68.7 歲,大致有8 年多時間處于帶病生存的狀態。低齡老人的身體機能逐漸下滑,如果不能建立充分的健康認知,并主動開始健康管理,將會影響他們的健康預期壽命與病床時間。中國老人帶病生存時間長,健康管理如何
21、普及?第三問:?153.?.(2021,October 20).?1?.http:/ 26).?.http:/ 12).?.http:/ 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中國空巢老人人數突破 1 億。據全國老齡辦統計,目前我國約有近三分之二老人家庭出現空巢現象??粘怖先似毡槊媾R看病買藥難、家電維修難等生活難題,這需要豐富且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機構和個體充實到以社區為支點的 15 分鐘養老服務圈中。如何鼓勵公益性與市場化的機構踴躍參與,是社區養老亟待解決的難題??粘怖先顺?1 億,社區如何為其打造 15 分鐘服務圈?第四問: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以后,隨著社交活動減少,容易產生孤獨、壓抑的
22、心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顯示,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狀態。當前專門針對老年人精神健康的服務和產品比較少,一些陪護機器人在設計上還比較生硬,無法回應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面對普遍性的孤獨,如何提升老人精神健康水平?第五問: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鄉村 60 歲、65 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別為23.81%、17.72%。農村低齡老年人如果在家鄉從事農業生產,農忙時間有限,閑暇時間較多,如果能調動村莊低齡老年人的積極性為高齡老人服務,有可能為解決鄉村高齡老人養老問題打開新的思路。養老服務如何在農村社區打開局面?第六問:?166.?.(2019,April 24).
23、?.?.http:/ 6).?.http:/ 2).?.https:/ 4%的機構實現盈余,超過 60%養老機構需要10 年以上時間才能收回投資。周期長、盈利少,養老機構如何升級?第七問:機構之問:盈利難、招人難、人與機器銜接難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我國各類養老機構共有從業人員 58.3 萬人,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 34 萬個,床位 800 多萬張。按照國家標準養老護理員跟老人的比例 1 比 4 計算,至少需要 200 萬名護理員,還存在較大缺口。招人難,主要難在薪酬低、勞動強度大、上升空間小。照護者要一勺一勺喂老人吃飯、處理老人的嘔吐物和糞便、清理老人衣物;在操作醫療器械、健康觀測有
24、較高的專業門檻。盡管勞動強度大、難度高,但是養老服務者的平均薪酬仍在較低水平。上海市2020年度養老護理員稅后平均工資收入為4985元/月,遠低于上海市人均薪資水平。薪酬低、強度大,養老隊伍如何發展?第八問:盡管智慧養老產品不斷深入各場景應用,在種類和數量上已形成一定規模,但是機構服務者卻常常抱怨不好用、不好學。智慧養老產品進入機構后,還存在較高比例的人機匹配問題,比如老人不主動佩戴監測手環、護理員無法有效使用監測產品、管理員無法熟練操作系統軟件、應急呼叫或健康預警后的續接服務無法跟上等問題。智慧養老產品不好用、不好學,人機不匹配問題如何解決?第九問:?17在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中,60-
25、69 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 55.83%,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發揮余熱潛力較大。在低齡老人數量同樣龐大的日本,政府對繼續工作但工資下降較大的老年雇員提供福利金,延遲退休的老年人還能享受就業保險優惠。2017 年日本年度勞動力調查中,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就業率為 23.0%。如何幫助低齡老人激活生命潛能,幫助社會與機構善用“銀發資源”是從長期來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低齡老人基數大,社會參與意愿強,如何合理使用銀發人力資源?第十問:社會之問:銀發潛能與全齡友好社會還需再推一把9.?.(2021,May 11).?.?.http:/ 60 歲及以上人口中60-69 歲低齡老年
26、人口?19行業透視:從豐富產品供給到全面提升服務效能第三章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大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加,老年群體也愈益重視養老質量,對于養老服務及其產品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養老已經不能滿足當代部分養老群體的需求,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在機構、社會和家庭中正在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20應用體系:產品類目更加豐滿,服務在疫情下加速普及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品需求大、種類豐富,大致可以分為養老監護類、康復輔助器具類、健康管理類、中醫數字化、家庭服務機器人、智慧健康養老平臺共 6 大品類 24 小類(詳見右表)。隨著智慧健康養老的需求加快釋放,產品迭代更新層出不窮。在養老機構場景中,智慧產品大
27、多以“無感”形式應用,如防跌倒檢測攝像頭、電子圍欄等。居家場景中,許多青年人開始為父母購買老人智能手環、智能血壓儀、血氧儀等設備,在手機端遠程守護老人的健康和安全。這些產品技術成熟、價格透明,消費者購買時往往以性價比作為考量的重點,產品市場的競爭程度較大。在社區場景中,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成為社區健康管理的首選,各種形態的智慧康復輔具設備也受到老人歡迎。由于技術門檻較高,這些產品市場集中度較高,國內頭部企業基本覆蓋了大多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由于服務鏈條不完整,檢測結果往往缺乏醫護人員進行后續指導和干預,也有一些健康一體機產品淪為“擺設”,健康服務閉環亟待打通。?21?2?養老監護類智能產品康復輔
28、助器具類智能產品健康管理類智能產品中醫數字化智能產品家庭服務機器人智慧健康養老平臺防跌倒類,實時監測老人的身體情況,當檢測到老人跌倒時向有關人員報警,如跌倒檢測攝像頭??祻驮u估型設備,評估并跟蹤患者身體機能及精神健康狀況,如肢體復健水平評估系統。便攜式健康檢測產品,具備血壓、血糖、心電等檢測功能的便攜檢測設備,如血糖儀、心電儀。診斷類,通過儀器為用戶提供智能化中醫辨識及分析。例如脈象儀、舌相儀、痛閾測量儀等。情感互動類,通過人機互動技術與老人進行情感交流,可為老人提供智能對話、健身跳舞等功能。例如寵物機器人、陪伴機器人。政府監管類,幫助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對養老領域的行政事務實現信息化的管理,包括
29、檔案建立、補貼管理等功能。例如民政養老監管系統。防走失類,實時掌握用戶定位位置,獲取位置異常提醒、緊急呼救等信息,如老人定位手環、定位胸卡。肢體康復訓練型設備,輔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如康復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纱┐髟O備,可隨身穿戴并將人體的生理數據反映到移動設備上,如智能手環。理療類,根據中醫原理,結合數字技術,進行遠紅外熱療、脈沖、聲療等物理治療功能。例如智能脈沖儀、智能艾灸儀、中頻治療儀等。家居作業類,在居家生活中使用的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能代替老人完成家務工作。例如洗疊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居家社區類,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管理人員提供可以聯通到老人、政府、服務商、醫療等主體的綜合
30、功能性平臺。例如居家養老呼叫中心、養老服務商運營管理系統。居家安防類,在按動或檢測到居家緊急情況時即可發出報警信號。包括緊急報警器、煙感報警器、水浸報警器等。肢體功能代償型設備,通過智能驅動替代部分肢體功能,如智能輪椅、仿生假肢。家庭醫生隨訪工具包,為家庭醫生、村醫等基層醫療服務人員提供進行健康管理隨訪服務的便捷診察工具包。按摩類,通過智能控制進行精準按摩。產品形態多元,包括便攜式、座椅式、臥床式等。例如智能頸椎按摩儀、按摩機器人。輔助照護類,能夠輔助護理人員完成照護工作,如搬運、洗頭、二便護理等。例如二便護理機、搬運機器人。機構養老類,應用于養老院、敬老院、福利院等養老機構的專業養老管理軟件
31、。涵蓋機構入住管理、服務管理等功能。例如養老機構管理系統、醫養結合管理系統。床上看護類,可探知人體在床體征信息的智能監護產品,如睡眠檢測床墊等。也包括具有多項護理功能和操作按鈕的智能護理床。智能視聽輔具,通過信息技術將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的現象處理成聲音信號,增強患者的環境識別度,如智能助聽器、智能避障眼鏡。社區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在社區、機構中個人能夠自助地完成基礎健康狀態檢測的多功能自助體征檢測終端,如自助式健康體檢一體機。臨床輔助類,用于輔助中醫治療的信息軟件或智能設備。例如智能中醫處方、智能針灸儀、探穴針麻機。多功能類,可為養老機構提供迎賓、導航、人員管理等服務,同時可以為老年人提供 2
32、4 小時的安全看護和精神陪護等一體化功能。例如綜合養老服務機器人。特殊功能類,除日常養老事務外,能夠滿足日益漸增的各類功能性、流程性養老服務管理需求模塊。例如老年人評估管理系統、養老助餐管理系統、長期護理險系統、家庭醫生服務管理系統等。一級類別二級類別?21?22上表中前五類屬于智慧健康服務,其余屬于智慧養老服務。智慧健康服務由于發展時間較早,受眾更廣,在信息網絡建設和使用率上更為成熟。疫情期間遠程康復、遠程問診等迅速發展,有 74.4%的中國網民在疫情期間參與過在線問診、預約掛號、在線購買藥品等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線醫療用戶規相較于產品,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更為老年人所熟悉,從品類上大致可以分為家
33、庭養老床位、智慧助老餐廳等 11 類。(詳見下表)?3?服務類別特點遠程醫療通過計算機、遙控等技術實現遠距離醫療活動,已有一些服務通過 5G 技術實現高清綜合傳輸。個性化健康管理基于個體的健康情況結合健康管理類智能產品建立健康管理檔案,進行個性化健康管理?;ヂ摼W+護理服務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線上申請醫療服務模式,可為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門護理服務?;ヂ摼W+健康咨詢借助健康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線上問診、緊急救助等醫療服務,使患者可以實現在家復診和病情管理?;ヂ摼W+健康科普依托互聯網平臺開展醫學科普宣傳,為用戶提供廣泛便捷的健康信息幫助。把養老機構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延伸到家庭,為失能老人的家庭提
34、供適老化改造、專業護理、遠程監測等服務。家庭養老床位智慧助老餐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生態服務平臺,可提供線上訂餐、刷臉支付、精準補貼、膳食管理等服務。智慧養老院通過集成應用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園區內對接物聯網智能設備,提供入住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照護等運營智慧化服務?;ヂ摼W+養老服務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中提供更全面便利的養老服務。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服務市民可通過提供居家上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獲取“時間幣”,可供后續換取服務。老年人能力評估服務運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紅外傳感器等智能產品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老人能力評估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35、。?2312.?2020?2020?December 11?https:/ I:產品通過功能集成化向家庭場景滲透應用場景是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定位與研發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家庭是當下大部分產品首選拓展的場景。近年來,傳統上應用于醫院等專業機構的醫療器械,特別是醫用監測型設備、小型化的醫療器械(如血糖儀、制氧機等),正在依靠電商渠道加快進入中國億萬家庭,并逐步從純醫療屬性的產品轉向兼具養老屬性的產品。此外,還有一些智慧養老產品因為定價高、社會認知度低(如康復機器人等)尚未在家庭大規模應用,在國內還沒有形成租賃文化的背景下,更多企業選擇研發更低價、功能更少的簡版產品迎合家庭場景的需求。伴隨著家用智慧養老
36、健康產品愈加豐富,競爭也愈加激烈,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在產品設計模塊化與功能集成化上“下功夫”。家用檢測套裝、多功能健康監測儀、智能監測手環等集眾多功能于一身的養老產品更受老人喜愛,這些產品避免了老人對多款產品學習和記憶,從而可以幫助老人更加便利、快捷地進行健康管理。模突破 2 億人,互聯網健康平臺(如 114 健康)得到廣泛使用,成為醫療機構的必備“搭檔”。?24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創新措施,社區智慧養老服務有助于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實現中國老年人原居安養的愿望,緩解家庭養老壓力,適合我國國情。目前社區智慧養老服務還處于發展初期,無論是服務內容的豐富與完善,還是專業服務人員的培養與
37、培訓、監督評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都需要政府在行業標準、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扶持。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社區、養老服務企業、老年人家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才能有效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需求,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發展目標。場景拓展 II:服務通過社會共建向社區場景滲透當前,智慧養老服務整體上處于試點應用階段。近年來,各地紛紛探索社區的助餐服務,建設智慧助老餐廳,通過“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方式,推進建立養老助餐配餐合作機制,保障老年人用餐安全與健康。2021 年,全國首家社區 AI 食堂虹橋社區 AI 食堂進入試運營階段,食堂每小時可提供 300 余份正餐和
38、 150 份小吃類餐品,實現全程數字化管理和無人烹飪,實惠可口的飯菜獲得了老年居民的高度贊賞。13.?2021?August 16?AI?.?.http:/ 70%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集中在智能監測及檢測方面,相較其他國家在外骨骼輔助系統、智能服飾、情感交流等新型產品類型上的快速發展,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在研發和應用豐富度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對于一些高端產品而言,雖然當前同質化情況尚不顯著,但是技術難度大,造價較高且產能不足,供給側與需求側沒有形成平衡,未來也可能進一步抑制高端產品的創新。此外,隨著產品應用不斷深入,如針對老年人的穿戴設備、遠程報警設備、輔助器具等,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老年人的
39、實際困難,但常因為缺少后續服務支持(如健康警報后的醫療服務等),導致產品功能無法充分發揮,最終效果大打折扣。?27科技圖層:科技在養老領域的積極嘗試第四章據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聯盟統計,2021 年我國智慧健康養老領域新申專利共1116 項,其中發明專利 513 項,專利方向覆蓋老人生命周期方方面面,并正逐步在從單一技術應用邁向多技術融合。通過整理全球智慧健康養老行業專利及學術研究關鍵詞,可以管窺近 10 年我國養老科技的“主要成分”(見圖 2)。?2?智慧健康養老人機交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數據挖掘可視化大數據分析大數據預處理大數據波束成形大規模MIMO微基站毫米波5G網絡虛擬化分
40、布式儲存云原生云計算無線連接網絡服務平臺核心協議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先進復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有機高分子碳纖維新材料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嵌入式系統近距離通道物聯網邊緣管理系統邊緣網絡隔離技術數據處理平臺邊緣計算觸覺/力覺反饋VR視覺呈現環境建模技術立體聲合成智能合約共識機制分布式儲存加密技術虛擬現實區塊鏈編程模型?28應用層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養老”最典型的應用是各類智慧養老平臺,包括政物聯網在智慧健康養老領域應用廣泛,智能手環、睡眠監測儀是在養老領域中,智慧養老云平臺是云計算的典型應用。不同于傳科技應用分層:不同技術滲透速度差異較大信息技術在智慧健康養老領域的應用程度存在區別,互聯網
41、、物聯網和云計算用途廣泛,5G、大數據、人工智能處于嘗試探索階段,而虛擬現實與區塊鏈技術還主要處于研究與討論階段,不同技術在養老的滲透速度差異較大。府養老監管平臺、居家社區養老平臺等。政府、機構、服務商的資源在平臺上得到有效整合,老人可以更便捷地享受信息查詢、服務預約、服務監督、遠程醫療、在線教育、電子商務等線上與線下服務。同時,“互聯網+養老”也是實現醫養結合目標的關鍵,老年人信息資源和醫療資源的深度互聯為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其中的典型應用產品。各類傳感器實時觀測老人健康數據,并通過網絡傳輸到家屬、醫生、社區工作者等人員手中,為老人健康管理、疾病預警提供了基礎信息。由于終端異
42、構、網絡通信技術多樣等原因,物聯網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尚需應對碎片化和隱私泄露兩大難題。統的平臺開發,云平臺只需要在網頁中登錄賬戶即可使用標準化的平臺,為養老機構提供信息共享、按需取用的服務,解決了智慧養老系統以往重復開發、功能不一、運維費用過高等問題。在數據儲存方面,云平臺也可以較好的應對多源異構大數據的存儲及查詢問題,彌補傳統數據庫運行效率、存儲能力方面的缺陷。?29探索層5G:5G 作為骨干傳輸通道是智慧養老體系高質量運行的網絡基礎。遠程醫療是 5G 在健康養老場景下的重要應用場景,5G 能夠將高速率的4K/8K 醫學影像實時、精準地共享到醫生端口,打破老人異地就診的限制。此外,智能家居
43、設備是 5G 在智慧養老領域的另一探索,終端設備的信息傳輸變得更快捷,可以容納更多設備連接,達到“萬物互聯”目標。大數據:精準的養老服務匹配是大數據的重要應用,以多維度的主觀及客觀數據為基礎,大數據技術通過數據清洗、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構建個人需求動態檢測模型,為老人提供疾病預防、精神慰藉、安全預警等多方面“主動服務”,實現服務的精準供給。此外,大數據還可以通過對老年群體愛好的數據進行挖掘,個性化推薦老年用戶喜愛的讀物、電影、音樂、戲曲等內容。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智慧健康養老的應用探索多樣,且發展迅速。比如通過老人康復訓練數據,結合步態分析算法,可以對老人進行個性化訓練,提高康復效率和效果;通
44、過對老人動作的捕捉識別,在老人跌倒時準確報警;通過與老人語音交互,可以對老人進行情感陪伴,都是產業界較多探索的場景。?30研究層虛擬現實:虛擬現實技術在養老康復訓練中雖然尚未大規模應用,但是相關14.?,?,?,?,?,&?.(2017).?.?,32(11),4.15.Optale,G.,Urgesi,C.,Busato,V.,Marin,S.,Piron,L.,&Priftis,K.,et al.(2010).Controlling memory impairment in elderly adults using virtual reality memory training:a ran
45、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Neurorehabilitation&Neural Repair,24(4),348-357.16.?.(2017).?(?,?).17.Zhang,C.,Yu,W.,Suo,H.,&Chen,G.(2021).Blockchain in the time bank:toward a community-oriented public interest technology.18.?&?:?https:/ VR 訓練效果優于傳統訓練,虛擬場景更能使老人產生沉浸感,從而改善其注意力、記憶力等功能,達到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的作用。虛擬現實
46、在老年娛樂中也將大放異彩,使老年人突破生理上的限制,身臨其境地進行環球旅行和虛擬游戲等娛樂活動。區塊鏈:在養老醫療領域,醫療機構、監護家屬、養老機構等多個節點可以通過數據上鏈的形式記錄和查看老人的醫療數據,進一步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在養老金融、補貼發放等相關經濟行為中,區塊鏈可追溯、難以篡改、公開透明等特性可以幫助降低交易成本,保護老人隱私。比如有學者研究該技術應用于“時間銀行”中,可以讓時間銀行的運作更有效率,將時間銀行建構為一個公開、透明的志愿服務和公益資源配置平臺。1?31技術關聯圖:AI 應用與其他技術間相互支撐在智慧健康養老領域,人工智能、物聯網、5G、大數據、
47、云計算等技術應用時一般存在較高的關聯度。具體來說,人工智能依賴于不同養老場景中數據的規模和質量,而物聯網大量的計算節點和終端,為海量數據采集提供了可能。物聯網獲得海量數據后,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清洗、計算,就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的算力和方法。大數據的儲存和挖掘在邊緣側很難實現,因此就需要云計算技術及平臺。最終,大數據提供資源,云平臺提供算力,人工智能技術進行不斷地學習和訓練,反饋相應的產出結果,輔助進行設備控制及決策實施。在此過程中 5G 技術的高效傳輸保證海量數據在交互傳輸中的安全性和可拓展性??傮w來看,在智慧健康養老領域,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有賴于物聯網、5G、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共同支撐,而人
48、工智能的實現又進一步促進了這些技術在該領域內的應用。通過信息技術在設備、數據、網絡、平臺和服務間的相互協同,共同實現對老年群體在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層面的全方位支撐。?3?互聯網、5G 等網絡傳輸技術物聯網(IOT)采集數據大數據(BIG DATA)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算力學習計算反饋儲存控制人工智能(AI)?33第五章騰訊探索:用科技和創新,探索可持續銀發智慧方案 一個初心、兩個護航、連接三方早在 2002 年,還在創業階段的騰訊就開始做公益。騰訊在 2020 年社會責任報告中寫道:“把電腦送給山區里的孩子”。此時騰訊的社會責任戰略還處于普遍的“做好事”范疇,我們可以將之視
49、為社會責任履行的 1.0 版本,特點與慈善行為相距較近,還聚焦在物資捐助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單點輸出范疇。2006 年,騰訊啟動籌備第一家互聯網企業發起的慈善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次年注冊成功。與此同時,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網絡募捐信息平臺也相伴而生,騰訊提出締造“人人可公益,民眾齊參與”的公益 2.0模式,即有意識結合企業優勢,瞄準社會痛點,針對性提出解決方案。2019 年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騰訊總裁劉熾平及全體總辦成員向四萬多員工發出全員郵件,正式公布騰訊全新的使命愿景為“用戶為本,科技向善”。全員郵件指出:“科技本身力量巨大,科技發展日益迅猛,如何善用科技,將極大程度上影響
50、到人類社會的福祉??萍际且环N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我們選擇科技向善,不僅意味著要堅定不移地提升我們的科技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持續提升人們的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還要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笔刈∠蛏频某跣?342021 年騰訊發布新藍圖,將“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為核心戰略,并成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下設實驗室群推動戰略落地,全面落實科技向善使命。騰訊還在同年投入 500 億元用于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對包括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公眾應急、銀發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展開探索,用科技與創新能力,協同多方力量,探索可持續解決方案。銀發科技實驗室是騰
51、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向善實驗室群之一,秉持科技向善的愿景,整合騰訊人工智能、云和大數據、物聯網等核心科技能力,聯動行業生態和社會組織,助力為銀發群體、老齡社會提供智慧、普惠的科技解決方案。2021 年,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在健康養老領域加速滲透,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對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進行了進一步的梳理分類,為未來智慧健康養老行業提供了政策的指引和支持。銀發科技實驗室積極響應政策,在護老、助老、康老、樂老四個維度探索智慧、普惠的科技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家庭助手、機構搭檔、社區伙伴、鄉村扶助、醫療支持五個場景中
52、進行了初步的落地和嘗試。騰訊從 QQ 的產品為起點,通過社交網絡廣泛連接并服務用戶。隨著數字科技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數字化、智能化,騰訊在 2018 年提出了“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的戰略升級,以助力實體經濟。一路前行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弱勢群體,對使用數字技術的迫切需求。于是,騰訊在 2021 年再次戰略升級,把“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為核心戰略,成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在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公眾應急、養老科技、數字文化和公益數字化等多個領域展開了探索,并啟動了共同富裕專項計劃。用創新和科技,護
53、航銀發科技以共創連接 C(用戶)-B(產業)-S(社會)?35于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就這樣從用戶(C),發展到產業(B),再到社會(S),最終指向是為社會創造價值。我們需要有一種通用方法,把 CBS 三個維度的工作融于一體。經過一年的探索,我們找到的方法是共創。落在具體實踐中,銀發科技實驗室從三個層面實踐“共創”。第一層:社會共創面對長期、重大、意義深遠的社會議題,僅憑借科技產品很難恰當、全面、充分地應對,故而需要協同全社會各方伙伴來共創。在各社會價值領域,想達成與社會共創,首先需和社會各方達成共識,建立可持續機制,樹立共同的目標,聚合各方伙伴一起做事。舉例來講,網絡詐騙是老年人面臨的重要問題
54、,近年來公安部、民政部、衛健委等政府部門紛紛推動相關政策落地,提升了老年人數字素養,也切實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在全民反詐的大背景下,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協同行業組織、公益組織、志愿者等多方社會力量,共同推出了 銀發守護行動,不同社會主體依托自身優勢,加入到銀發守護的工作中,已初步展現出社會共創的雛形和社會力量整合的優勢。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科技和互聯網已經融入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這就要求科技和互聯網公司在推動社會發展、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想要聯動行業的力量,就需要為不同的行業伙伴輸出價值,讓行業伙伴在一起共創的過程中,收獲對其自身發展有用的信息和資源。舉例來講,騰訊“天籟
55、行動”通過免費開放騰訊會議背后的天籟音頻AI技術,與助聽器行業同仁緊密合作,助力提升助聽設備的降噪輔聽效果,同時以公益科普、公益救助等方式,幫助聽障、聽損人群更好地融入數字社會。第二層:行業共創?36第三層:內部共創銀發科技實驗室作為科技助老的內部發動機,還要聚合騰訊的多方技術能力,聯合團隊、員工志愿者動員等形式,鼓勵員工與合作伙伴的共創參與。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聯合公司技術部門,從助力養老機構智慧升級為起點,不斷探索在更復雜的居家與社區場景中采用智慧助老方案,不僅完成了核心產品“隱形護理員”從機構版到居家版的升級,還以社區為支點,打造了騰訊社區養老管理系統,將社區治理與提升養老服務的需求融為一
56、體。在過去一年中,我們在科技助老的不同領域都開啟了不同類型的共創,有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是我們在探索中發現,社會領域的議題,往往都急不得,因為它積累了復雜的原因,還常是我們陌生的領域,需要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從試點跑通,然后找到一些模式,在更大范圍推廣與提升。這需要我們有極大的耐心與務實精神,埋頭苦干,主動創造,敢于試錯,敢于重啟。未來我們還應繼續分項目、分階段、分步驟地跑通試點,在 CBS 三大維度上有效融合。聚焦四維,構建立體式服務生態經過一年探索我們發現,在養老場景中,科技已經初步實現了“0到1”的改變,但仍存在一些具有共性的“改善點”和具有特性的“突破點”,等待新科技的深入結合。騰訊立足于
57、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三大支點,聚焦護老、助老、康老、樂老四個維度,積極響應政策要求,持續探索各種科技在養老領域的創新應用和突破,服務養老行業發展。在護老維度上,騰訊先后打造“隱形護理員”機構版與居家版,并開發銀發守護卡、公益型長者意外險等產品,?37從機構到家庭和社區,不斷推進場景拓展。在助老維度上,騰訊打造智慧醫護信息系統、食品營養系統和社區“刷臉”助餐系統,助力養老行業加速智慧升級。在康老維度上,騰訊針對老年聽力和認知障礙兩大難題開展天籟銀發行動和嚴肅游戲,提升老年人健康生活質量。在樂老維度上,騰訊開展了銀發守護行動和一系列適老化改造項目,讓老年人擁抱數字生活。聚焦四個維度,騰訊形成關鍵服
58、務能力,將科技助老的理念與行動框架踐行于數字時代每一個普通老人日常的生活中。護老:隱形護理員助力機構與居家養老智慧化升級傳統養老機構的監護工作耗人耗力,面對緊急情況十分被動,家屬和機構因監控產生爭端的情況常常發生。騰訊隱形護理員智慧養老視頻分析系統(機構版)利用 AI、大數據技術采集老年人活動數據進行分析,通過比對模型監測異常情況,能夠及時提示險情,幫助機構護理院進行緊急救護。產品功能/原理示意長者安全事件識別長者健康數據分析場景識別及定位風險提示生活監護健康監測緊急救護健康管理銀發生態系統機構/社區隱形護理員后端服務快速對接前端硬件監測及數據采集中端模型分析及識別?4?38隱私環境公共環境軟
59、件系統|移動工作臺?5?跌倒檢測夜間隨眠檢測多模態智能傳感器入廁檢測軌跡分析出入檢測隱形護欄生命體征相對于養老機構,居家場景更為復雜,不僅每個老人居家環境各不相同,還要兼顧居家隱私的保護,這對隱形護理員居家版的打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居家場景的特殊要求,隱形護理員居家版開發了“呼救詞檢測”功能,當老年人在攝像頭盲區發生意外跌倒而無法活動時,隱形護理員居家版可以通過捕捉老年人說出的“呼救詞”觸發警報,通知給親人和社區、醫院。其次,隱形護理員居家版還特別設計了雙向語音,老年人可以通過隱形護理員居家版直接與親屬進行語音對話,提升溝通效率。未來,隱形護理員居家版還將與社區服務聯動,為老年人匹配合適的
60、助老服務。隱形護理員以跌倒檢測為特長,并兼有電子圍欄、軌跡還原、火災檢測等其他風險報警功能。隱形護理員的跌倒檢測結合視頻識別和 ToF 技術,能第一時間識別老人的跌倒情況,通知護理員前往現場,有效利用黃金搶救時間。目前隱形護理員的跌倒檢測識別率達到了 90%以上,在防范老人跌倒的同時,to f 技術還能保護老人的隱私,最大程度避免老人對攝像頭的不舒適感。針對老人容易走失的問題,隱形護理員的軌跡還原功能,可以對老年人經過和停留區域進行軌跡回放,給出準確的行動軌跡、停留時間,輔助護理員進行分析?;馂膱缶δ芸赏ㄟ^攝像頭監控發現火情并報警,保障機構內的消防安全。?39?6?跌倒檢測視頻守護關注常在雙
61、向語音跨越距離溝通關愛呼救檢測音頻守護聞聲而動?40護老:銀發守護卡將安全保障延申到每時每刻在我國,九成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由于老年人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相對較差,在家中有常見的安全風險,如跌倒、燒燙傷、疾病發作等,若缺乏及時救助將造成嚴重后果??紤]到以上情況,老年人需要通過智能設備滿足以下監護需求:一是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緊急救援通道;二是通過被動監測設備及時發現意外情況;三是在意外發生時提供實時、可及的應急服務。針對以上需求,銀發科技實驗室研發形成可為居家老人在屋內、室外提供整體性安全和便捷服務的“銀發守護卡”產品。銀發守護卡:解決老人的安全定位和緊急呼救緊急呼救:隨時隨地一鍵呼救,與居家隱形
62、護理員形成互補 多重定位:準確找到老人的實時位置,支持行動軌跡還原電子圍欄:可在子女端設置安全 危險區域,超出即告警 亮點功能:電子卡可微信支付親情付,展示老人的健康碼子女端:可設置電子圍欄,接收告警信息老人端:可緊急呼救、小額支付、展示健康碼三重定位移動支付緊急求救前后攝像頭雙向通話高清觸摸屏?7?社區端:可搜索老人定位,查看行動軌跡?41銀發守護卡功能以被動監測為主,以生活幫助為輔,在老人端上集成了多個生活實用功能,包括 4G 網絡通信、移動支付、GPS/Wi-Fi/LBS 三重定位、前置攝像頭、白名單通話、雙向通話、SOS 求救、乘車碼展示等。簡潔的操作頁面和豐富的功能可幫助老年人解決基
63、本的安全和生活需求,例如乘車碼功能可展示老人的微信乘車碼,解決老人日常出行問題。支付碼功能可展示子女綁定的親情支付微信錢包,可實現商超等場景的二維碼支付及小攤販掃碼支付,解決老人小額支付場景。在子女端,銀發守護卡能夠實現智能定位,隨時隨地查看老人位置,并可回放老人足跡,針對危險區域做出預警,守護老人安全。當老人遇到意外時,子女端程序可接收 SOS 求救、健康預警等信息,及時為老人提供幫助。在社區端,銀發守護卡以老人出行安全和緊急救助功能為核心。社區管理人員可以在平臺和看到定位終端的信息、實時位置、老人足跡、報警信息等內容。定位終端一旦運動,平臺會實時更新位置信息,可以快速查詢定位終端的位置。通
64、過平臺也可以設定老人經常通過劃定社區范圍和周圍的危險區域,配合智能定位設備,一旦老人超出活動范圍或者進入危險區域時,設備立即上報消息,支持圓形及異性電子圍欄設定。護老:創新推出“長者意外險”獨居老人缺乏子女看護,日常跌倒風險極高,跌倒容易引發后遺癥,形成連鎖反應,損害身體健康。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還聯合騰訊微保創新性地推出了“長者意外險”,該項保障針對老年人跌倒等意外情況進行賠付,有力保障了老人跌倒后的就醫和治療費用,幫助解決老人及其家庭的看護難題。同時該產品還提供住院護工服務,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就醫所需的住院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完善老年人的社會福利。?43?9?助老:銀發智慧養
65、老信息系統,助力夯實醫養數字化基礎騰訊致力于助力養老機構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整合多方數據,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已投入運營的騰訊智慧醫護養老信息系統(下稱 SMIS系統)已上線院長、醫生、護士、社工等主體的工作站系統,膳食、辦公、倉儲、服務管理等系統,記錄老人沐浴、翻身、排泄、睡眠、病程等信息系統,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幫助簡化機構運營流程,提升服務效能。未來,銀發智慧養老系統還會持續將養老機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與老人差異化的護理需求進行有效聯結,利用算法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不斷深挖機構和老年人的實際需求,讓養老機構的管理運營更智能、便捷、高效,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方便、舒適、健康。助老:騰訊食
66、品營養系統,AI 科技捍衛食品安全防線傳統食堂運營粗放,缺乏數據支持和操作規范指引,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反饋機制,導致安全隱患叢生。騰訊食品營養系統的食安管控平臺通過晨檢儀、物聯網傳感器、攝像機等設備采集后廚數據,實現對后廚食品加工全方位、全過程的實時動態監管,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面向關心老人食品安全的親屬與公眾,食安管控平臺系統也能夠對外展示加工過程、員工管理、食材來源、操作規范等信息,持續與老年人及其家屬進行互動溝通,促進食品安全的社會共建。?42?44同時,騰訊食品營養系統整合了不同端口,能夠對實時數據上傳存檔,對異常數據自動篩查,對緊急預警實時推送,并在不同終端實時數據共享。所以該系統
67、還能夠及時提醒護理員跟蹤記錄老人的飲食習慣和飲食變化,精確規避老年人食物禁忌,提供合理的健康飲食建議。通過騰訊食品營養系統,養老機構后廚可以改變原先“備餐無依據、分餐靠感覺”的粗放經營模式,有效降低食品資源浪費。老年人通過食品營養系統能夠獲得健康全面的飲食管理,透明安心的跟蹤服務也使家屬放心。?10?AI?口罩識別,未戴口罩上身赤裸,未穿廚師服抽煙識別,消防安全帽子識別,未戴帽子智慧廚房:守護機構老人食品安全生命線?AI 行為管控?AI?APP?43?45助老:“刷臉”助餐,尋找社區用餐中最“適老”的方式為解決居家老年人用餐難、餐飲質量難以保證的情況,各地政府充分調動社區力量,開設社區助餐點,
68、引入餐飲服務公司,為老年人提供不同金額的餐飲補助。但養老助餐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卻因為數據繁瑣、信息收集統計復雜、資金核算困難等等推行困難。?11?社區助餐:老人刷臉就能吃飯,政府補貼發放更便捷?+?線下就餐支付可用于線下養老助餐支付場景:?長者/子女微信領取社區敬老卡綁定個人信息?長者通過人臉方式實現線下支付?長者通過掃碼實現線下助餐點、社餐企業支付線上養老訂餐以適老化小程序應用面向老人提供養老服務,如社區訂餐、養老餐補、居家關懷等支持對接第三方養老服務支持長者復合卡、在線醫生、健康報告、營養建議等應用接入,實現醫養結合一張卡等升級應用針對上述種種難點,騰訊聯合微信支付與騰訊微卡,以“物聯網+
69、互聯網”的模式,推出智慧化養老助餐“刷臉”技術,尋找社區用餐中最“適老”的方式。與政府系統對接錄入信息后,社區老年人通過一次刷臉就能完成資格身份核驗、補貼抵扣和剩余餐費支付的全流程智能操作。通過人臉識別,結合線上養老訂餐小程序,不僅能實現社區訂餐,也能支持對接第三方養老服務,提供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管理的營養建議等應用接入,實現醫養結合的應用升級。在此基礎之上,騰訊智慧化養老助餐系統開發了子女微信綁定選項,子女可幫助家中老年人領取社區敬老卡。綁定信息后,老年人在助餐點用自助大屏點餐,再通過“刷臉”方式完成支付。后臺根據助餐補貼情況,在老年人子女、政府、助餐企業之間進行核銷與實時結算,刷老人臉,
70、扣子女款,同時讓企業及時拿到回款,促進了社區愛心助餐的良性循環。?44?46騰訊智慧化養老助餐“刷臉”支付終端,不僅能方便社區老年人,還可以解放工作人員,后臺程序記錄并監控每一筆餐費,工作人員無需紙筆手工記錄,減少了出錯幾率,實時結算能夠確保補貼資金使用到位,解決政府監管問題??道希禾旎[銀發行動,為老年聽力健康保駕護航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聽力障礙、殘疾的老年人總數迅速增加。中度以上聽力障礙是全球和中國的第二大殘疾原因,對老年人更帶來的長期負面影響更大。此外,聽力損失每增加 10 分貝,跌倒的幾率就會增加 1.4 倍。聽力損失也是認知障礙癥的眾多風險因素之一,全球超過 8%的認知障礙癥是由聽力
71、損失導致的。隨著聽力障礙的嚴重程度增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喪失,抑郁癥狀加重。而老年聽障的早發現、早干預其實能獲得較好的康復效果,但目前我國 65歲以上老年人群罹患聽力障礙的人數目前已達 1.2 億,而其中佩戴助聽器的僅有 410 萬,助聽器佩戴率約為 6.5%,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水平。未及時干預的老年聽損不僅給老年人個體帶來負面的身心影響也給其家庭和整個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護理負擔。中國 65 歲以上老人約 1.9 億沒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無需干預;需要其他干預:手術、藥物等未能佩戴助聽器具有一定程度聽力障礙(25dBHL)約 1.2 億需要助聽器干預約 6300 萬實際佩戴助聽器 約 41
72、0 萬人老了聽力下降是正常的,等完全聽不到了,再說吧每年體檢的時候,也沒讓我查聽力呀。助聽器到底能干啥,跟戴眼鏡一樣?能幫助我完全恢復聽力嗎?我買過,但是戴著很不舒服,然后就不戴了。助聽器要去專門的驗配中心配,還得去好幾次,太麻煩了。助聽器動不動就要上萬塊,太貴了,網上有幾百塊的,也不知道好不好??12?45?47經過調研我們了解到導致中國助聽器佩戴率低,聽損干預率低有三大主要原因:聽損的自查率低,67%的中國老人不知道自己聽力下降也不知道下降的程度、原因和危害。聽損的康復知識匱乏,我國目前針對老人的聽損預防與康復內容、標準缺失,傳播形式單一、碎片化且缺乏老年人聽力康復相關服務。優質助聽器價格
73、高昂,普通消費者難以承擔。優質助聽器市場被國際五大集團壟斷,單耳價格超過萬元,而國產助聽器整體性能較低,無法讓老人聽得清楚聽的舒服。因此,SSV 銀發科技實驗室聯合天籟實驗室發起天籟銀發行動,旨在從供需雙端,通過一軟一硬兩個產品加一條網絡的形式為中國老人的聽力健康保駕護航。天籟銀發行動包括:騰訊銀發聽力健康小程序,提供聽力篩查、聽損康復、聽覺模擬、文字輔聽及知識科普等功能。騰訊天籟AI賦能助聽器,通過 AI 算法賦能國產助聽器廠商,生產出 2000 元左右售價卻媲美萬元以上助聽器性能的產品。助老公益網絡,為老人提供線下可觸達的服務網點,解決老人在聽力健康及其他方面的咨詢、使用以及康復跟蹤等問題
74、,建立起聽力健康管理線上線下聯動的全流程跟蹤管理??道希簢烂C游戲,解決老年輕度認知障礙篩查難題中國現有老年癡呆患者約 1500 萬人。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如果缺乏有效的針對性干預措施,未來中國老年癡呆患者數量將會有進一步上升。盡管過去幾十年全球對于老年癡呆癥的基礎研究投入巨大,但是目前尚未明確其致病機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是介于正常老化與老年癡呆之間的臨床狀態,僅存在輕度記憶力或其他認知能力損害但未達到老年癡呆的臨床診斷標準,MCI 患者如果未經任何治療,23.8%將在未來 3 到 6 年期間罹患老年癡呆。一旦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惡化為老年癡呆,目前的治療藥物也僅僅是控制部分癥
75、狀,無法阻止病情進展。因此,對MCI患者進行“早檢查,早干預”,對于減少我國老年癡呆癥的疾病負擔至關重要。?46?48樂老:銀發守護行動,守護老年人的用網安全網絡詐騙是老年人面臨的一個社會痛點問題,近年來國家各部門如公安部、老齡委、民政部等,在中老年人權益維護,加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全民反詐的大背景下,騰訊也從可持續創新價值和平臺優勢、安全防護能力出發,聚合行業組織、志愿團隊等多方社會力量,共同推出銀發守護行動,希望能以“AI 智能服務+知識學習+活動宣傳”的形式,為老年人營造更加護老的互聯網環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于 2020 年發布了關于探索開展抑郁癥、老年癡呆防
76、治特色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到 2022 年底完成以下目標:一是公眾對老年癡呆防治知識知曉率提高至 80%;二是社區(村)65 歲以上老年人認知功能篩查率達 80%;三是建立健全患者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區管理、醫院管理相結合的預防干預模式。實現以上目標面臨三大難點:一是傳統的線下科普宣傳模式效果有限;二是現有的主流認知障礙篩查工具在篩查 MCI方面準確率低;三是目前我國 MCI 患者在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和社區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干預技術和手段,難以實現院內院外相結合的預防干預模式。因此,我們希望擬依托移動互聯網以及自媒體社交平臺進行科普宣傳,整合智能語音篩查等工具,大幅提高公眾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77、(MCI)的知曉率和篩查率。銀發科技實驗室和騰訊互動娛樂事業部的社會價值探索中心聯合開發針對 MCI 患者的嚴肅游戲。通過可玩性更高的游戲形式引導老年人形成日常游戲訓練的習慣。在干預的過程中患者更多的會感覺自己是一個玩家,體驗游戲的樂趣,而不是干預的強大心理暗示“我是個癡呆患者”。這樣就很好的解決了 MCI 干預的依從性和持續性。在游戲中得到的實時數據數據反饋也可以同步給患者醫生,幫助醫生及時掌握患者認知水平。在游戲場景策劃方面我們也盡量貼合老年人生活,提高可遷移性。讓游戲中提高的認知能力可以增強老年人生活場景中的表現,提高老年人幸福感。?47?49 “反詐信息站”基于騰訊用戶舉報和智能反詐分
78、析,定期向中老年預告最近高危詐騙風險類型和推介最新詐騙案例;“銀發安全課”結合老年人用網的焦慮點,基于網絡詐騙、隱私保護、網絡沉迷等方面,用短視頻的方式打造適合中老年人的安全課程,輔助老年人提升安全意識,增強用網安全感;“銀發服務站”則包含了銀發奶奶 AI 機器人 24 小時在線答疑、網絡風險、網絡謠言、公共電話服務查詢服務等功能,為中老年人提供便捷、智能化服務。作為“銀發守護行動”的重要平臺,“銀發守護助手”小程序由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牽頭,與騰訊守護者計劃、騰訊黑鏡等團隊共同打造,集合了騰訊內部多方安全技術能力。小程序在符合國家適老化標準的要求下,設有“反詐信息站”“銀發安全課”“銀發服務站
79、”三個功能模塊。?13?下一步將在現有“銀發守護”基礎上持續升級,我們會進一步完善包括智能機器人、安全查詢、警示地圖等功能服務,打造中老年用網安全課程,并協同社會各界(政府、協會、志愿者等),走進社區,籌備開展護老相關反詐活動等,共同構建中老年人防詐、識詐保護圈。?48?50?14 95017?樂老:騰訊產品應用深入推進適老化改造按照國辦、工信部 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關于進一步抓好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實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騰訊公司積極響應號召,對旗下:微信、微信支付、QQ、騰訊新聞、全民 K 歌、QQ
80、音樂、騰訊網、騰訊地圖、騰訊手機管家、應用寶等產品深入推進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工作,上線適老模式及版本、適配無障礙功能,切實解決老年人、殘疾人跨越數字鴻溝問題。同時,通過設置 95017 適老客服專線、上線銀發青松助手小程序、開辦銀齡學堂、上線親屬卡等,讓更多的老年人學習、學會使用智能技術。主要措施及成效包括:為了更好地解決長輩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微信支付于去年5 月開啟“長輩無憂專線”,60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撥打微信支付客服熱線95017,將會優先接通“長輩無憂專線”,老年人還可以選擇用廣東、四川、湖南、湖北、東北等地方言和客服溝通。截至目前,微信支付“長輩無憂專線”已經為長輩用
81、戶提供了超 86 萬次的服務。這些專線客服人員平均每人每天要花大約 500 分鐘,來解答長輩用戶在微信支付中遇到的各類咨詢。并且我們也經常收到來自長輩的廣泛好評。95017 適老客服專線?49?51?15?2021 年重陽節,騰訊推出“銀發青松助手”微信小程序,為老年用戶量身定制了多個互聯網產品使用教程,銀發青松助手微信小程序具有易學、實用、放心三大特點:互動式教學,讓銀發族玩轉智能手機,易學易懂;生活工具百寶箱,讓銀發族暢享數字便利,實用而貼近生活。目前已包括8個應用領域、52 個產品、376 個教程的內容。拿起手機,向身邊的長輩分享實用技巧時便會發現,數字時代在不知不覺中帶來了不少專業術語
82、。年輕人已經習以為常的文案、交互邏輯,數字世界中的交通規則是老人們難以逾越的鴻溝。在中國老齡協會的指導下,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微信與騰訊研究院共同推出銀齡學堂系列課程,為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手機,也為新時代下的數字家庭,提供一個輕松、恰當、有益的情景課程。?16?銀發青松助手銀齡學堂?50?52?17?親屬卡是微信支付 2018 年中上線的一款產品。當時移動支付已經非常普及,但三四線城市的老年人對移動支付這種互聯網新事物仍然懷著警惕甚至敵意的態度。面對這群用戶謹慎小心卻又渴望享受網絡便利的心態,一位微信支付的同事突然想到,自己曾經給家里老人辦理過信用卡的副卡,方便他們日常消費?!笆遣皇强梢詤⒖歼@個
83、理念,在微信支付里實現類似的功能?”親屬卡應運而生。親屬卡的核心目標是解決老年人面臨的問題,而不是拓展用戶。因此,親屬卡上線以來幾乎沒有做過強運營的推廣。這種理念也體現在產品功能的設計層面,“我們并不倡導用戶主動索取親屬卡,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親屬卡只有贈送的能力?!庇H屬卡的產品經理們希望通過親屬卡加深子女和父母之間的羈絆,同時幫助老年人融入互聯網。微信親屬卡?51?53五大角色,開啟全場景騰訊行動機構搭檔:深圳市養護院智慧升級深圳市養老護理院是深圳市市級養老項目,地處南山區西麗桃源片區塘朗山腳下,占地面積 1 萬平方米,共設置養老床位 800 張。從 2018 年開始,騰訊為深圳市養老護理院定制
84、了“隱形護理員”智慧養老監護系統,并連續使用至今。智慧養老監護系統在老人跌倒檢測、火災煙霧監測和隱形護欄中上線了 AI 算法,全方位監測養護院數據,統一管理養護人員,建立無縫隙照料服務系統,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既有力保障了老人的健康和安全,也解放了護理員,提高了運營效率,降低了管理風險。在隱形護理員幫助下,老人生活安全指數大幅提升;安全運營管理難度降低,醫護效率提升 60%;安全事件回溯效率提高,院方滿意度提升 60%。深圳市養老護理院的院長高度評價隱形護理員產品,她認為跌倒檢測算法可以幫助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發現老人跌倒的危情,及時處理,因此減輕了醫護人員的看護壓力。在養護院場景下是行之有效
85、體現科技向善的產品。?18?52?54社區伙伴:南山區海珠社區智慧助餐2021 年,騰訊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海珠社區率先推廣了智慧化養老助餐“刷臉”支付終端,取消了繁瑣步驟,所有的計算由程序處理。相比其他傳統助餐方式而言,智慧化“刷臉”支付更為簡單便捷,多位海珠社區的老年人們反饋“這是刷臉吃飯黑科技”。?19?海珠社區助餐工作人員反饋,社區 1703 位戶籍老年人,之前都靠人工統計訂餐和分餐,工作量巨大,補貼發放統計難。騰訊“刷臉”技術讓助餐流程效率迅速提高、且計算精準,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目前刷臉助餐項目已成功落地廣東深圳、山東日照等城市,有超過 1000 位老年人享受了這項服務。未來
86、,騰訊智慧化養老助餐“刷臉”支付終端還將投入到全國更多社區助餐點,為更多老年人提供便捷、適老、充滿關愛的助餐服務。家庭助手:多地將應用隱形護理員(居家版)面向社區治理與提升養老服務的需求,騰訊結合 IOT 物聯網設備及 AI 技術,搭建了智慧社區養老管理系統,幫助社區工作人員提升轄區養老服務的效能。該系統支持實時上傳老年人膳食、服藥、康復、護理記錄等數據,為上門服務的排程與派單和運營管理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持和標準化管理。此外,該系統還可在服務過程中生成動態服務檔案,幫助社區工作人員和相關機構了解到每位老年人的健康變化和護理需求,讓健康醫養有據可依。?53?55?20?面向實際為老年人提供各項服務
87、的護理員,騰訊智慧社區養老管理系統還包含了護理員監護系統。系統在收到安全告警后,將第一時間通知社區護理員,必要時將及時聯動醫療機構與老人子女親屬。該系統不僅支持安全告警,護理員還可以通過智慧康養 APP 獲知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與生活服務需求等,從而為老人提供更加精準的個性化服務。接下來,騰訊會與深圳、重慶等城市的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養老服務站結合,讓隱形護理員、銀發守護卡、天籟聽障篩查、認知障礙篩查等產品能力都走進社區,走進千家萬戶。鄉村扶助:廣東韶關騰愛鄉村項目“騰愛興村幫鎮”鄉村振興項目在韶關市已正式啟動,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幫扶對象,將從科技助老、互助養老、保險精準保障等維度提供專項支持
88、,提出全面、立體化的農村養老整合式解決方案。在科技助老方面,騰訊 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與中國電信合作,在韶關試點村鎮落地“隱形護理員”科技助老方案,用 AI 檢測能力及時發現老人摔倒等安全風險事件,并通知老人子女、鄰居、村醫、村互助養老社工、村委及時開展救助,守護農村老人安全。未來預計覆蓋 30 個鄉村,提供養老服務超過 3 萬人次,希望用 3 年的探索和實踐,打造廣東省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試驗田”。首期試點在廣東韶關落地后,還將面向重點需保障的疾病,空巢,孤寡等需要幫扶老人,在“守護”基礎上添加“保障”。聯合騰訊微保定制長者意外保險,為老年基本資料基本信息專屬營養顧問喜好口味慢病信息家屬定
89、制飲食禁忌藥品信息過敏信息老人信息健康評估健康信息餐飲服務商王奶奶張奶奶李爺爺 四川人,愛吃辣糖尿病,少吃主食 陜西人,愛吃面高血壓,少鹽 湖南人,口味清淡洋蔥過敏家屬生日定制套餐?54?56人提供意外醫療保險金、意外傷殘保險金等保障,幫助老人更好抵御意外傷害風險,同時提供就醫所需的住院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完善老年人的社會福利。健康哨兵:天籟行動聽力篩查及認知障礙篩查騰訊項目組已與北京聽力協會等組建了一支深耕聽力學、聽障語障康復、助聽器研發等多方面的專家顧問團隊,推動天籟銀發行動的產品研發。銀發聽力健康小程序預計將在第三季度上線一期產品,AI 賦能助聽器預計將在2022 年第三季度
90、實現量產。助老公益行動也在同步開展,截至目前已在廣東韶關市仁化縣和乳源縣兩地的 35 個村開展了 1200 余位老人的聽力健康初篩工作,下一步將在廣東韶關開展公益聽力篩查以及 AI 賦能助聽器捐贈活動。天籟行動還將聯合重慶市民政局探索依托社區服務站的天籟聽力篩查活動,預計第三季度將為重慶地區老人提供公益聽力篩查以及 AI 賦能助聽器捐贈活動。針對認知障礙的公益行動,也將依托移動互聯網以及自媒體社交平臺進行科普宣傳,整合智能語音篩查等工具,在重慶、上海等地試點展開,提高公眾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的知曉率和篩查率。?55?57?1.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2.Ping He et al.Hear
91、ing Aid Acquisition in Chinese Older Adults with Hearing Loss AJPH Research Feb 2018;3.?中國聽力健康現狀及發展趨勢?2021;4.F Lin Ferrucci et al.Hearing loss and falls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2;5.Livingston G,Huntley J,Sommerlad A,Ames D,Ballard C,Bannerjee S,et al.D
92、ementia prevention,intervention and care Lancet.2020;396(10248):416-446;6.Gurgel,R.K.,Ward,P.D.,Schwartz,S.,Norton,M.C.,Foster,N.L.and Tschanz,J.T.,2014.Relationship of hearing loss and dementia:a prospective,population-based study.Otology&neurotology: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tological
93、Society,American Neurotology Society and 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tology,35(5),p.775;7.X Ye,D Zhu,S Chen,P He.The association of hearing impairment and its severity wi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Chinese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China Center for Health Development Studies,Peki
94、ng University.?21?56?59思考與討論:長壽時代需要怎樣的銀發科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應對不能依靠一種應急策略,而是需要更加注重多元主體的整合參與和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在保證老齡服務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將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發展戰略結合起來。在探索初期的四個關鍵行動之后,我們需要更長遠、前沿、可持續的理念引領,即數字包容為核心理念,以整體性為行動策略,以全生命周期關懷為戰略目標,助力中國老齡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第六章?58?60從產品適老擴展至數字包容從 2007 年開始,騰訊通過在內部推行產品的“年度體檢”,致力于改進產品的用戶體驗。最早期的“騰訊內部體檢”以檢查設計質量為主,通過可
95、用性測試和專家走查的方式考核產品在設計層面是否滿足用戶需要。經過十年與廣泛用戶群體展開接觸,我們越來越深刻地了解到,我們的產品正在服務的人群,分布之廣,類型之多,差異之大。十年來,我們隱約摸索到了,在老人抱怨、期盼、求助的背后,不完全是數字產品在操作上的困難,更因為與他們理想的數字晚年間的差距;十年后,一個更加安全、健康、友好的數字晚年,在千萬老年用戶心聲集集中慢慢浮現。數字包容首先應是恰當“適老”的,這需要科技工作者在充分理解老年人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層面的生理變化,降低他們的使用門檻,使其可以更輕松、便捷地學會一款工具。與此同時,面對老年人在機能層面的生理變化,又應依據科學破除刻板印象
96、,比如關于“如何做某事“的記憶通常不受年齡影響,這說明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能力學習新技能并在日后重復操作,再比如老年人在注意力持續時間、堅持度和集中徹底度上表現優秀,有 95%的老年人做事情能“有條不紊”,那便無須刻意避免向老年人展示長文和深度內容。我們認為,恰當的“適老”不必過分追求“面面俱到”,老人可能會學得慢一點,但若信任和激勵得當,他們則可緩步跟上,真正融入數字社會。數字包容其次應是積極“助老”的,通過數字科技,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樣,更實用的數字服務,不僅需要深刻理解老年群體的需求與痛點,還需要投入更大的創造激情在助老產品的創意和研發上。尤其是面向一些生活困難、能力不足或被邊緣化、受到社會
97、排斥的散落的老年人,比如失能老人、認知癥老人、農村留守老人、高齡獨居老人、低收入的底層老人,市面上面向這類群體的科技產品、創意創新都較少,通過純粹的市場邏輯難以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而純粹的公益行為又難以使得科技幫扶可持續地運營下去,故而我們需要以更積極的姿態投入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行動中,使得科技助老的數字產品補上更多的“空位”,為更多老年人帶去科技福祉。?59?61從碎片化管理轉向整體性服務老齡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它所呈現的是一套跨越功能邊界的非結構化公共事務問題,分工細密、層級分明、專業導向和行政驅動的傳統公共服務模式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因此,需要借鑒“
98、整體性服務”的戰略視角來調節甚至重構目前我們為解決老齡問題而實施和運作的公共服務體系。我們認為整體性的老齡服務,銀發科技在其中扮演的作用應當是具備跨功能性和跨部門性的,并以此為基礎統籌不同社會子系統的資源以形成合力。這種整體性體現在三個方面:銀發科技應有助于政府、市場和社會(包括家庭和社區)之間對涉及老齡服務的公共事務有基本認同與信任。因為老年人的需求是通過多種渠道或系統來滿足的,老齡服務要想發揮持久有效的作用,就必須促進和協調各種不同資源共同發揮作用,而不是僅僅依靠某一項目、某一部門或某一社會系統來承擔責任。數字包容更應是真誠“敬老“的,在數字產品創意與研發的全流程中,都應當強調并踐行“數字
99、化是老年人的可選項,而非必選項”這一基本原則。面對不愿意使用數字渠道的老年人,應當為其補齊或創造線下渠道;面對有數字學習畏難情緒的老年人,應當更“隱形”地為他們服務,比如用刷臉代替掃碼等創新應用;面對初涉數字世界,對謠言、詐騙、隱私泄露等風險茫然無措的老年人,應當恪守科技倫理,并在研發中在安全性上為老年人多思慮一層,比如在養老機構中屬于個人私密的空間以及家庭中的個人隱私環境,在為其提供有科技服務的同時,也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隱私保護與自尊的需求。?60?62銀發科技應幫助發現和克服相關傳統養老服務中的“隙縫”和“漏洞”,通過形成有效的治理與服務的網絡,建立跨功能、跨部門的智慧服務平臺或聯合行動。
100、比如一些城市社區推行的諸如“時間儲蓄銀行”、“老伙伴計劃”、“為老服務券”、“愛心呼喚鈴”以及一些農村的“村辦養老”和“互助養老”都在正在嘗試通過構建跨功能、跨部門的數字平臺和線上線下融合服務來補齊傳統養老服務中“最后一公里”的短板。在促進多元服務主體整合合作的前提下,銀發科技應當格外重視圍繞家庭的整體性服務。在傳統文化的作用下,中國家庭的很多養老資源是通過生育資源轉化的,通過家庭獲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更是任何專業的社會服務都無法取代的。特別是在少子老齡化的趨勢下,更需要明確主體邊界,擴展并延續家庭的功能,在政府、市場、社區等與家庭合作的框架下,銀發科技應當助力統籌不同社會系統,為家庭各方成員
101、提供整體性服務。從單向養老延展到全生命周期的關懷進入老齡社會,公共服務的戰略選擇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在老年人口占較大比重的社會形態下的各類服務應當如何適應和調整,以實現全民共同發展和社會福利最大化;二是如何滿足老年人口的經濟安全、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不加偏頗地關注這兩方面的戰略目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全生命周期的關懷”,其核心是強調老齡服務的可持續性和代際公平原則。我們認為“全生命周期關懷”的老齡服務,銀發科技在其中的作用應當助力積極老齡化和代際均衡、群體平等的發展。具體來講。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銀發科技應當助力構建整體社會的“積極老齡觀”。目前與老齡化相關的產業要素已經初現
102、端倪,例如老年金融、老年照料及護理智能化等領域正在創造出大量全新的職業及崗位,有些工作甚至并不屬于傳統就業概念,而是以今天看來仍“非常規”的形式存續,這正是考驗整體社會如何定義?61?63和踐行“積極老齡觀”的一個重要面向。銀發科技應當助力老年人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并幫助其避免卷入同年輕勞動力的競爭中,必要的在線教育和技能培訓正是當前亟須補齊的。第二,銀發科技應努力促進代際公平和群體平等發展。將老齡化問題過度聚焦于為老年人口提供經濟保障和公共服務極易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情緒,也不符合代際均衡的發展理念。未來老年人的健康和醫療保健支出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對現在年輕人的健康投資和行為轉變來改善
103、,老年人的養老金問題需要通過提高年輕人的勞動生產率和推動老年勞動力的經濟參與來緩解,老年照料負擔的問題需要給家庭和社區合理而有效的資源投入才能得到良好的解決。銀發科技應當致力于促進代際溝通、理解與協作,將個體發展的各個階段和人口結構的各個層次連接起來。此外,女性的權益與平等問題也與老齡社會發展相互交織,我國各地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大多較男性長 5 歲左右,而高齡女性的身體狀況和寡居模式又加重了老年女性對公共服務和社會支持系統的依賴,銀發科技也應當關照群體平等的發展,避免女性長壽的生理優勢轉化為老年貧困的社會劣勢。?62?64后記:老齡化與社會進步同時進行人口老齡化現象是前所未有的,人類歷史上未發生
104、過類似的情況。到 2050年,世界上老年人的數目將首次超過年輕人的數目。人口老齡化是普遍性的,是影響每個人,男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全球現象。各國人口中老年人群,就絕對數字和相對比例而言正在穩步增多。老齡化對世代間的平等與團結有直接影響。人口老齡化是深刻的,對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將產生深遠效應。在經濟領域,人口老齡化將對經濟增長、儲蓄、消費、勞動力市場、養恤金、稅收及世代間轉移發生沖擊;在社會層面,人口老齡化影響保健和醫療照顧、家庭組成及生活安排、住房與遷徙。然而,我們也應充分明白一點,老齡化與代際傳承是同時發生的。當下數字場景中的老年人所面臨的一切,是我們所有人都可能經歷的未來。雖然不同代際的
105、老年人所遇到的“數字困境”會發生變化,但是社會文化傳承的要義就在于對上世代的精神認同。倘若我們對數字鴻溝另一側的弱者置若罔聞,這樣的“進步”也終將遭到鄙夷和擯棄。另外,更為重要的是,老齡化與社會進步是同時進行的。今日我們所談之種種,或不到數年就不再具備參考意義;隨著老年人世代更替,更大規模的 60 后、70 后邁入老年期,他們的數字技能更好,數字需求更多元,數字創造力更旺盛。屆時我們要討論的或許就不是今日之“適老”,而是怎樣在虛實融合的未來社會,輔助老年人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未來如何?始于足下。?63總顧問:郭凱天 陳菊紅 研究團隊:騰訊研究院:陸詩雨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王楠 楊博 唐艷平 劉
106、聿珊 劉水生 涂思嘉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聯盟:吳昕 喬凱 石凌雁 李睿 崔鍵 周嬋 王琮裕 張芷璇關于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銀發科技實驗室隸屬于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秉持科技向善的愿景,整合騰訊人工智能、云和大數據、物聯網等核心科技能力,聯動行業生態和社會組織,助力為銀發群體、老齡社會提供智慧、普惠的科技解決方案。關于騰訊研究院:騰訊公司設立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依托騰訊公司多元的產品、豐富的案例和海量的數據,圍繞產業發展的焦點問題,通過開放合作的研究平臺,匯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動互聯網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致力于成為現代科技與社會人文交叉匯聚的研究平臺。關于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聯盟: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聯
107、盟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并支持,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聯合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重慶中鐵任之養老產業有限公司等 6 家企事業單位發起籌備的智慧健康養老領域內的全國性聯絡機構??偩帲焊]瑞剛 楊健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別冊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老年人不是一個抽象模糊的群體,他們是我們身邊的父母親長,也是無數分散于家庭、社區、機構的真實個體。理解他們對數字科技產品的期待,是科技助老的起點。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對全國 7 個地區的共 420 位老年人展開了全方位調研,通過線下問卷、入戶訪談、多方利益者圓桌討論、參與式設計工作坊等研究方法,
108、深度理解老年人對跌倒檢測產品及智能攝像頭的感知與態度。本別冊收錄了其中有趣、有料的實證研究發現,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讓老年人在享受數字科技的同時,也享有數字時代的尊嚴、溫暖與善意。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1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2在老年人眼中,什么是“攝像頭”?調研結果顯示,一部分老年人是拒絕“攝像頭”的,為什么?他們抗拒跌倒檢測相關的服務及其物理載體攝像頭,與其價格過高、功能復雜、售后維修,擔憂隱私泄露有關。?主?主?范?domain leveldocument level用戶聚類及使用意愿需求與期待 顧慮擔憂 隱私觀念主觀態度客觀因素功能交互外觀成本質量心理負擔生理隱私心里隱私數據安全人際
109、社交跌倒檢測自動警告雙向通話遠程控制隱蔽隱形個性活力小巧玲瓏穩重踏實制造恐懼消極傷害自尊積極接受保守觀望強烈拒絕物理按鍵語音識別屏幕操控經濟成本學習成本個人空間擺放區域預先告知授權協議基本能力行為風險生活型態過往經歷硬件軟件服務救援體系操作控制影像查看產品人設家庭關系客人來訪非家庭成員A1A2C0B1B2B3老年人對攝像頭的感知與態度基于扎根理論對老年人對攝像頭的主要關注點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2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3居家攝像頭功能需求一點也不需要不太需要一般比較需要非常需要14.63%16.59%30.24%14.63%23.90%18.05%8.29%30.24%21.46%21.9
110、5%15.61%13.17%27.80%20.00%23.41%18.54%11.22%27.80%21.95%20.49%20.98%18.05%22.44%18.54%20.00%21.95%14.15%31.22%15.61%17.07%14.63%15.61%32.68%17.56%19.51%23.41%21.46%29.76%10.24%15.12%21.95%19.02%29.27%14.15%15.61%跌倒檢測(如報警呼救等)提示類(如關煤氣等)記錄追蹤身體狀況變化(提供豐富的就醫信息)提醒吃藥或復健等居家健康運動指南與家人朋友隨時視頻或語音交流記錄與拍攝日常生活片段并分享陪
111、伴交流,主動聊天播放影音等居家安防(如防止盜竊等)進一步研究發現,老年人的年齡、居住情況和身體狀況會影響他們對攝像頭功能的認知。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都對攝像頭功能復雜、壞了不會修理、價格過高和隱私泄露問題表示擔憂,其中年齡相對較大的老年人對前兩者的擔憂更重。相比之下,能夠獨立生活的老年人傾向于采用攝像頭遠程實時查看家內情況,而年齡較大、無法獨立或患有重大疾病甚至長期臥床的老年人更關注攝像頭跌倒檢測的技術是否成熟、功能是否安全可靠,對外表和售后關注較少。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3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4年齡和身體狀況對攝像頭使用預期的影響A.遠程實時查看家里情況B.可以提供除了跌倒檢測以外的功能
112、C.技術成熟,識別準確D.安全可靠,保護隱私E.容易操作,使用便捷F.外表美觀,界面簡潔G.售后服務周到H.其他獨立非獨立獨立狀況50 歲以下 51-60 歲61-70 歲71-80 歲81-90 歲90 歲以上年齡患有常見慢性病需定期服藥身體某些部位經常性疼痛患有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行動不便經歷過大手術或需要長期復健基本長期臥床 以上均沒有身體狀況AEHFBDCGAEHFBDCGAEHFBDCG年齡和身體狀況對攝像頭使用顧慮的影響A.遠程實時查看家里情況B.可以提供除了跌倒檢測以外的功能C.技術成熟,識別準確D.安全可靠,保護隱私E.容易操作,使用便捷F.外表美觀,界面簡潔G.售后服務周到
113、H.其他獨立非獨立獨立狀況50 歲以下 51-60 歲61-70 歲71-80 歲81-90 歲90 歲以上年齡患有常見慢性病需定期服藥身體某些部位經常性疼痛患有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行動不便經歷過大手術或需要長期復健基本長期臥床 以上均沒有身體狀況AEHFBDCGAEHFBDCGAEHFBDCG年齡、獨立狀況與身體狀況對攝像頭態度的影響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4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5強烈抗拒不健康多代同堂積極接受積獨居受健康為了進一步理解老年人群體內部的差異性,我們將老年人分為三類典型人群,分別是積極的接受者(A),有條件的保守接受者(B)和強烈的抗拒者(C)。積極的接受者包括超高齡老人
114、的悉心照顧者和居安思危的老年伴侶。他們普遍居住在兩人家庭中,存在獨居空窗期,且年歲較高,身體健康狀況較差,有過在家中跌倒的經歷。積極的接受者對看護功能的高需求已經遠遠超過了對于隱私方面的顧慮與擔憂,希望攝像頭功能簡單,擔心功能復雜會使設備穩定性降低和使用壽命減少。用戶分類三維圖Tyep A:積極的接受者Tyep C:強烈的抗拒者34911Persona A1:超高齡老人的悉心照顧者Persona A2:居安思危的老年伴侶3491112126713Persona C0:堅定維護隱私的高自尊老人67131818Persona B1:互助網絡中的獨居空巢老人Persona B2:多代同堂的未來需要者
115、Persona B3:依賴子女決策的高齡老人Tyep B:有條件的保守接受者58191210141528101415161720151617192031542867915111612101719131418201731542867915111612101913141820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5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6如何平衡效率與隱私?技術發展常常伴隨著新的社會問題。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智能防跌倒服務的同時,保障老年人隱私安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現實命題。調研發現,在影像查看權上,部分老年人認為攝像頭應有智能評判能力,檢測到危急時把畫面授權給緊急聯系人查看;在操作控制權方面,部分老年人希望
116、自己擁有攝像頭的開關權限,通過物理按鈕或手機遠程控制開關,當攝像頭檢測到意外發生時能自動開啟系統求救。有條件的保守接受者包括互助網絡中的獨居空巢老人、多代同堂的未來需要者和依賴子女決策的高齡老人。他們普遍認可跌倒檢測技術帶來的幫助,但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以及后續服務,擔心攝像頭拍攝有死角、后續服務缺少保障等問題。強烈的抗拒者抵觸攝像頭的存在,認為攝像頭的存在束縛了自己的生活空間,讓自尊心受到傷害。這些洞察可以轉化為后續產品設計中更精準的定位,以展現對多元的老年群體的尊重。不同的老年群體表達出對跌倒檢測攝像頭在家中所扮演角色的多樣化期待。有的老年人傾向于將居家攝像頭當作可靠安全、冷靜沉著的小助手
117、,偏好淺色、簡潔大方的外觀;有的老年人則認為居家攝像頭是美觀隱形的小伙伴,希望攝像頭外觀能夠融入家居,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無論是攝像頭還是其他智慧養老產品,想要更好地服務于老人,除了通過檢測設備全面了解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外,還需要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并通過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多元需求,使智能產品融入老年生活,實現真正的智慧養老。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6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7老年人對隱形的護理員有獨特的理解,體現在外觀設計為主的物理層面和體驗感知為主的心理層面。在物理層面,大多數老年人不喜歡大眼睛一樣的攝像頭,覺得容易引起心理不適。他們更喜歡自動開關攝像頭,關鍵時刻可自動喚醒。在心理層面,老年人
118、對攝像頭有以下幾種角色期待:(1)“冷靜沉著的隱形幫手”:日常生活中不打擾,但能夠在關鍵時刻守護老年人的生命安全;(2)“記錄自己開心時光的伙伴”:可以記錄老年人與家人團聚、和孫輩玩耍等美好的回憶;(3)“親切可靠的家庭成員”:為老年人提供情感陪伴和日常生活幫助。老年人視角下的隱形:心理隱形和物理隱形Type AType BType C積極的接受者有條件的保守接受者強烈的抗拒者 操作控制權:老年人認為家中有人時可以關閉減少窺探感,但也有人認為自己控制容易出差錯所以不關閉;對于家人可以遠程控制,實時關注;對于服務提供者需提前預設,可緊急情況遠程操控;社區物業或社工人員需提前簽好受法律保護的協議。
119、配套手環:可以和攝像頭配合開關,并且能通過按鍵達到自主呼救的作用。緊急情況的破門:老年人擔心 120 無法及時開門,愿意把備用鑰匙放在信任的鄰居家或社區中保管。鑰匙放在信任的社區中保管。操作控制權:老年人希望攝像頭自動開關,同時具備防盜功能,測到異常聲音時開啟,沒有時則關閉;對于家人和社區等救助者,僅在緊急情況下授權開啟權限。配套手環:可以實時檢測健康狀況,跌倒時作為輔助呼救設備。攝像頭畫面:攝像頭的范圍一定要全面,盡量不要出現人在畫面外的情況,并且有必要保留成視頻,可以發送包括跌倒前幾秒的視頻給醫生,提供充分的就診信息。對個人隱私的安全性警惕較高,尤其是對居家攝像頭這類可以獲取帶有人臉影像及
120、房屋財產信息的產品持消極態度。不愿意開放共享隱私信息和自由讓家人看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希望保留個人的私密的生活空間。只接受在完全無法自理的情況下,由兒女決定是否使用居家攝像頭。不同類型老年人對攝像頭與個人隱私的態度空間環境CMF 設計遮罩體積情感體驗軟件濾鏡人格化視覺認知物理隱形心理隱形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7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8為了進一步理解不同類型老年人對智能攝像頭的設計需求,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舉辦了一次共創工作坊。工作坊準備了一款根據老年人反饋設計的攝像頭,同時詢問他們對場景、功能、材質和攝像頭特征方面意見,綜合這些意見后由研究人員快速生成一張產品設計圖稿,最后邀請老年人展示設計作
121、品,講述自己的攝像頭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老年人類型積極的接受者積極的接受者記錄自己的開心時光的伙伴沉著冷靜的幫助者家庭醫生和應急助手這是對廁所攝像頭的設計,外觀簡潔大方,整體和墻的顏色接近??梢允敲装咨?,局部有些小塊顏色裝飾(藍色、紅色都可以)。能夠輕微轉動(因為廁所的空間不大,不需要大幅度轉動)。有一個蓋子,在洗澡的時候可以蓋上,蓋上露出笑臉,嘴巴可以是紅色的弧形,表示微笑。不需要底座材質無所謂,只要防水防潮就可以,最好耐用一點,以十年為標準。外觀上較為簡潔,他是之前使用過的攝像頭的一般形式,比較容易接受。在顏色上,更傾向于淺色,如白色、黃色和淺粉色,其中白色最佳。材質選擇上,淺色塑料最佳,
122、因為淺色讓攝像頭顯得干凈,而塑料本身好打理。隱形 簡單大氣 溫馨舒適 可靠耐用 簡單大氣 溫馨舒適 方便清潔角色期待老年參與者對外觀的描述設計關鍵詞老年人對智能攝像頭的共創設計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8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9老年人類型積極的接受者可靠安全的隱形伙伴攝像頭一定不要太卡通,客廳和臥室的攝像頭可以粘在墻上稍微修長一點(攝像頭環形翻轉),衛生間的攝像頭可以放在放牙缸的小臺子上,就像是洗手液(攝像頭上下翻轉)一樣矮矮的。攝像頭一定要能翻轉:人在家的時候可以選擇轉過去,而且翻轉看的面更大,材質可以更柔一些。材質上比較喜歡木紋,因為能和家具很好融合在一起。隱形 小巧玲瓏(像裝飾物)角色期
123、待老年參與者對外觀的描述設計關鍵詞有條件的保守接受者安全靠譜、簡單實用攝像頭外形不用太可愛,功能簡潔,不易出問題和損傷,分體結構便于抓握。質量好,有個底座更穩固。顏色傾向于純白色,材質上喜歡耐用的金屬,雖然塑料很輕巧,但它容易變形。簡單大氣 溫馨舒適 小巧玲瓏(像裝飾物)安全穩固 可靠耐用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9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10有條件的保守接受者美觀且具有隱蔽性的裝飾品攝像頭外觀為美觀且具有隱蔽性的裝飾品(如糖罐、飾品盒),內部可上下伸縮移動、360 度旋轉。偏好淺色塑料,喜歡喜慶的顏色(橘黃)或灰白。隱形 小巧玲瓏(像裝飾物)有條件的保守接受者沒有距離感、令人放松舒緩外形小巧可
124、愛、好看柔和,并且讓人看不出是攝像頭,可以保護隱私。根據不同年齡段設計出對應的形象,造型動態變化,與人們生活經歷相關。攝像頭在眼睛處,關閉時可以閉上眼睛。底部可以保持穩定,安全穩固。使用毛絨和淺色塑料看起來親和不冰冷。老年人類型角色期待設計關鍵詞老年參與者對外觀的描述銀發科技藍皮書202210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11基于此,研究團隊進一步總結了面向老年人智能產品設計的建議,幫助理解老年人需求并指導智慧產品設計。首先產品和服務要保障安全性(Protective),并且保持對用戶積極的態度(Active),讓老年群體信任且易用;其次,在保障用戶隱私的同時做到尊重老年人(Respectful),提供一定的情緒支持,幫助他們在特殊階段度過難關;最后,產品應該在審美上符合他們的認知需求,做一個溫暖的陪伴者(Warm)。這些設計建議也概括了我們對銀發科技及應用的思考,科技助老的前提是全面深入地理解老人,尊重他們的處境與需求,用最適當的方法幫助老年人。PARW 設計理念 ProtectiveActiveRespectfulWarm保護的Must be積極主動的尊重的Need to be溫暖的Better to bePARW 設計理念幫助理解老年人需求并指導智慧產品設計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享有尊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