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電子 半導體 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國產高端處理器領軍者,業績進入爆發期國產高端處理器領軍者,業績進入爆發期。海光成立 8 年以來專注于先進微處理器事業,2016 年與 AMD 成立合資子公司獲得技術授權與支持,加入 x86 陣營。2020 年股份制變革后中科曙光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且如今多位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來自中科曙光,奠定公司技術實力基礎。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通用處理器 CPU 及協處理器 DCU,經過多年研發形成豐富的產品矩陣,逐漸進入量產,規模效應顯現帶動業績逐步釋放,2021 年、2022H1 公司營收分別
2、同比增長 126.07%、342.75%,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 378.90%、743.41%。信創浪潮下,國產高端處理器風頭正盛信創浪潮下,國產高端處理器風頭正盛。全球高端處理器市場長期被海外巨頭壟斷,多年來美國對中國核心科技封鎖一直存在,且高端處理器技術門檻高、在集成電路中地位重要,自主可控緊迫性強。隨著x86 服務器等下游應用高景氣,造就我國 CPU 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作為 GPU 重要分支的 GPGPU 技術不斷發展、生態逐步完善,這一新興賽道對國產后進者來說是一次機遇,隨著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我國 GPGPU 市場快速擴張,為國產廠商帶來機會。生態優勢顯著,性能比肩
3、國際主流,海光脫穎而出生態優勢顯著,性能比肩國際主流,海光脫穎而出。1)生態優勢。在 CPU 芯片產業生態中,x86 架構具有顯著優勢,在服務器領域,x86更是憑借先發優勢份額遙遙領先。海光通過與 AMD 的合作,獲得 CPU芯片授權,進入 x86 處理器設計領域,具有強大的兼容能力,不斷拓展行業標桿客戶,塑造其強大的生態優勢。2)性能達到國際主流高端處理器同期水平。海光始終保持高研發投入,形成了豐富的知識產權,產品不斷更新迭代,從而支撐性能優化,與國際上同類型的主流高端處理器產品相當。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高端處理器廠商,高研發及股東、管理層背景優勢下產品不斷更新迭代,性能比肩
4、國際主流,基于 x86 指令集生態優勢顯著,在信創浪潮下未來發展前景良好。預計 2022-2024年公司的 EPS 分別為 0.44、0.75、1.31 元,給予“買入”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下游需求景氣度不及預期;上游關鍵供應商出口受到限制;行業競爭加劇。盈利預測和財務指標:盈利預測和財務指標:走勢比較走勢比較 股票數據股票數據 總股本/流通(百萬股)2,324/200 總市值/流通(百萬元)136,718/11,741 12 個月最高/最低(元)63.34/49.09 證券分析師:曹佩證券分析師:曹佩 E-MAIL: 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1190520080001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程
5、漫漫:程漫漫 E-MAIL: 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1190122090004 (23%)(18%)(12%)(6%)(0%)5%21/10/1121/12/1122/2/1122/4/1122/6/1122/8/11海光信息滬深300 2022-10-09 公司深度報告 買入/維持 海光信息(688041)昨收盤:58.82 公司研究報告公司研究報告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研究報告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研究報告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2021A 2
6、022E 2023E 2024E 營業收入(百萬元)2310.42 5082.91 8132.66 13012.26 (+/-%)126.07%120.00%60.00%60.00%凈利潤(百萬元)327.11 1012.63 1751.41 3041.72 (+/-%)735.65%209.57%72.96%73.67%攤薄每股收益(元)0.14 0.44 0.75 1.31 市盈率(PE)418 135 78 45 資料來源:Wind,太平洋證券;注:攤薄每股收益按最新總股本計算 OXjXdUlXNAaXrWrWaQcMbRsQoOnPmOjMrQnNjMqRoO6MpPzQxNsPnMw
7、MsOxP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3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目錄目錄 一、一、國產高端處理器領軍者,業績進入爆發期國產高端處理器領軍者,業績進入爆發期.5(一)高端處理器提供商,產品矩陣不斷豐富(一)高端處理器提供商,產品矩陣不斷豐富.5(二)股東與管理(二)股東與管理層背景為公司發展提供重要助力層背景為公司發展提供重要助力.7(三)規模效應顯現,業績逐漸釋放(三)規模效應顯現,業績逐漸釋放.9 二、二、信創浪潮下,國產高端處理器風頭正盛信創浪潮下,國產高端處理器風頭正盛.10(一
8、)全球(一)全球 CPU 與與 GPU 市場長期被海外巨頭壟斷市場長期被海外巨頭壟斷.10(二)高(二)高端處理器自主可控緊迫性強端處理器自主可控緊迫性強.10(三)國內高端處理器市場空間廣闊(三)國內高端處理器市場空間廣闊.12(1)X86 服務器市場高景氣造就服務器市場高景氣造就 CPU 廣闊市場空間廣闊市場空間.12(2)GPGPU 嶄露頭角,新興市場高增可期嶄露頭角,新興市場高增可期.14 三、三、生態優勢顯著,性能比肩國際主流,海光脫穎生態優勢顯著,性能比肩國際主流,海光脫穎而出而出.16(一)生態優勢(一)生態優勢.16(1)X86 架構兼容性強架構兼容性強.16(2)基于)基于X
9、86 架構,海光生態優勢顯著架構,海光生態優勢顯著.18(二)高研發下產品更迭,支撐性能達到國際主流水平(二)高研發下產品更迭,支撐性能達到國際主流水平.21(1)持續高研發投入,形成豐富知識產權)持續高研發投入,形成豐富知識產權.21(2)高研發支撐公司產品不斷更迭)高研發支撐公司產品不斷更迭.22(3)產品不斷演變支撐性)產品不斷演變支撐性能向行業巨頭靠攏能向行業巨頭靠攏.23 四、投資建議四、投資建議 25 五、風險提示五、風險提示 25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4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10、寧靜 致遠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公司成立與發展歷程.5 圖表 2:海光信息產品矩陣.6 圖表 3:海光高端處理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7 圖表 4:海光信息股權結構(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8 圖表 5:海光信息多位高管具有豐富的相關領域背景經驗.8 圖表 6:海光信息營收保持高增.9 圖表 7:海光信息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增長提速.9 圖表 8:全球服務器 CPU 市場中X86 陣營的 INTEL和 AMD 占據絕大多數份額.10 圖表 9:全球獨立 GPU 的顯卡市場中英偉達和 AMD 占據絕大多數份額.10 圖表 10:2018 年以來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企業的“實體清單”(不完全統計
11、).10 圖表 11:預計中國X86 服務器出貨量穩步增長.12 圖表 12:中國X86 服務器路數分布情況.13 圖表 13:2016-2015 年中國X86 服務器芯片出貨量情況預測.13 圖表 14:GPGPU 優勢.14 圖表 15:GPGPU 主要應用領域.15 圖表 16:2019-2024 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及預測.16 圖表 17:不同 CPU 架構特點比較.16 圖表 18:2014-2020 全球X86 服務器銷售額占比.18 圖表 19:2014-2020 全球X86 服務器銷量占比.18 圖表 20:海光信息與 AMD 共同出資成立海光集成與海光微電子子公司.1
12、8 圖表 21:公司主要產品指令集兼容情況及典型應用場景.19 圖表 22:國內外主流 CPU 廠商適用指令集情況.20 圖表 23:在多領域海光產品均具備強大的兼容能力.20 圖表 24: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呈現下降趨勢(萬元).21 圖表 25:海光信息持續高研發投入(萬元).21 圖表 26:公司 CPU 與 DCU 產品演變情況.22 圖表 27:海光 7000 系列高端芯片占收入比重較大.23 圖表 28:新產品推出貢獻收入成效顯著.23 圖表 29:各廠商典型 CPU 產品參數比較.23 圖表 30:海光與英特爾 CPU 性能對比.24 圖表 31:海光 DCU 與 NVIDIA
13、、AMD 參數對比.24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5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一、一、國產高端處理器領軍者,業績進入爆發期國產高端處理器領軍者,業績進入爆發期(一)(一)高端處理器提供商,產品矩陣不斷豐富高端處理器提供商,產品矩陣不斷豐富 成立成立 8 年以來年以來專注專注先進微處理器先進微處理器事業事業。海光信息是一家從事高端處理器、加速器等計算芯片產品和系統的研究、開發的公司,進入市場主流的 x86 指令集,具有成熟豐富的應用生態環境?;仡櫤9獬闪⑴c發展歷史,2014 年 10 月
14、,天津海泰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 3.075 億元設立海光有限。2016 年,公司與 AMD 合資成立海光集成、海光微電子兩家子公司,并簽署技術許可協議,獲得高端處理器的技術授權及相關技術支持。2020 年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完成后中科曙光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2022 年 8 月公司于科創板上市。圖表 1:公司成立與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當前公司產品矩陣趨于完善當前公司產品矩陣趨于完善。海光信息主營業務是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于服務器、工作站等計算、存儲設備中的高端處理器,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 CPU和海光協處理器 DCU。經過多年研發,公司形成了
15、 7000 系列、5000 系列、3000 系列的高、中、低端 CPU 芯片,以及 8000 系列的 DCU 芯片。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高端處理器研發環境和流程,產品不斷更迭,截至 2021 年末,CPU 系列產品海光一號、海光二號實現商業化應用,海光三號完成實驗室驗證,海光四號處于研發階段;DCU 系列產品深算一號實現商業化應用,深算二號處于研發階段。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6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2:海光信息產品矩陣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注:圖中所列示
16、的僅包括實現商業化應用、在2021年底已經形成收入的產品系列型號。在在其主要產品其主要產品 CPU、DCU 芯片研發生產流程中,海光主要從事設計工作芯片研發生產流程中,海光主要從事設計工作。CPU、DCU 芯片的研發、生產流程包括設計、流片和封測三大環節,芯片設計是決定芯片功能、性能最為關鍵的研發環節。海光采用 Fabless 模式經營,專注于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其產品設計過程大致可以分為架構設計、電路設計、微碼系統設計、安全模塊設計、仿真模擬、產品設計、流片工藝優化、基板及封測工藝開發、硅后驗證等環節。公司供應商包括 IP 授權廠商、EDA 工具廠商、晶圓制造廠等。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
17、告 P7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3:海光高端處理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注:藍色底色為自身流程,灰色底色為委外流程。(二)(二)股東與管理層股東與管理層背景為公司發展提供重要助力背景為公司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股東背景是公司進行先進微處理器研發的重要股東背景是公司進行先進微處理器研發的重要優勢優勢。2020 年進行股份制改革后,中科曙光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32.1%,中科曙光主要從事高端計算機、存儲、安全、數據中心產品的研發及制造,大
18、力發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計算業務,其主營業務是海光的下游應用領域,將有助于與海光在業務與技術等領域形成協同效應。此外成都國資(含成都產投有限、成都高投有限及成都集萃有限等一致行動人)持股 19.53%,為第二大股東。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8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4:海光信息股權結構(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高管與核心技術人員具有豐富的相關領域背景經驗高管與核心技術人員具有豐富的相關領域背景經驗,奠定公司雄厚技術實力基礎,
19、奠定公司雄厚技術實力基礎。公司董事長孟憲棠先生有國家發改委、國科控股有限、中科院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任職經歷。公司總經理沙超群、副總經理劉新春、徐文超等曾在股東中科曙光任職,中科曙光為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旗下公司,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公司副總經理應志偉、潘于曾就職于英特爾、AMD 等行業巨頭。這樣一支經驗豐富的高管團隊是公司雄厚技術實力的重要保證。圖表 5:海光信息多位高管具有豐富的相關領域背景經驗 姓名姓名 職務職務 簡介簡介 孟憲棠 董事長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2003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歷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處長、副巡視員、副司長;2017 年
20、 6 月至 2018 年 4 月,任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有限有限副總經理;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6 月,兼任中科可控中科可控董事;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6 月,兼任中科院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科院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8 年 5 月加入公司,現任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沙超群 總經理 北京理工大學工學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1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歷任中科曙光中科曙光技術副總裁、高級副總裁;2019 年 12 月起任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任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9 國產國產 C
21、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劉新春 副總經理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2002 年 4 月至 2008 年 12 月,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2009 年 1 月至 2016 年 2 月,任中科曙光中科曙光研發中心負責人;2016 年 2 月加入公司,現任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應志偉 副總經理 同濟大學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專業碩士。2000 年 4 月至 2016 年 12 月,歷任英特爾英特爾公司軟件架
22、構師等職位;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任致象爾微軟件致象爾微軟件總監;2018 年 1 月加入公司,現任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徐文超 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 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5 月,歷任北京科技大學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北京科技大學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副處長、黨總支書記;2017 年 5 月至 2021 年 8 月,歷任中科曙光中科曙光董事、董事會秘書、高級副總裁。2021 年 8 月加入公司,現任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
23、。潘于 副總經理 華中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碩士。2012 年 6 月至 2017 年 9 月,任 AMD 芯片設計高級經理;2017 年 9 月至 2017 年 11 月,任武漢晟聯智融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晟聯智融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執行董事。2017 年 11 月加入公司,現任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公司核心技術人員。資料來源:iFinD,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三)規模效應顯現,業績逐漸釋放(三)規模效應顯現,業績逐漸釋放 隨著海光產品不斷量產,規模效應顯現帶動業績高增。隨著海光產品不斷量產,規模效應顯現帶動業績高增。高端處理器的研發由于其復雜性較高,
24、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業績階段性承壓,隨著產品商業化應用、實現量產,規模效應顯現,業績進入釋放期。2022H1 公司營收同比增長 342.75%,主因海光系列芯片量產出貨,更好滿足不同客戶的產品需求;市場需求旺盛,銷售情況良好,前期在手訂單得到正常執行。隨著芯片銷量爆發、收入增長,經營杠桿發揮作用,2022H1公司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同比高增 743.41%。圖表 6:海光信息營收保持高增 圖表 7:海光信息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增長提速 資料來源:iFinD,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iFinD,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51015202
25、53020182019202020212022H1營業收入(億元)同比增速(右軸)-200%0%200%400%600%800%-300-200-100010020030040050020182019202020212022H1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百萬元)同比增速(右軸)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0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二、二、信創信創浪潮下,國產浪潮下,國產高端處理器高端處理器風頭正盛風頭正盛(一)全球(一)全球 CPU 與與 GPU 市場市場長期長期被海外巨頭壟斷被海外巨頭壟斷
26、 從全球市場從全球市場格局格局看,看,英特爾、英特爾、AMD 和英偉達等海外巨頭仍然占據高端處理器絕大和英偉達等海外巨頭仍然占據高端處理器絕大多數份額。多數份額。憑借兼容性等優勢,x86 架構在全球服務器 CPU 市場中有著絕對優勢,x86陣營中的 Intel 與 AMD 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根據 Omdia 數據,今年二季度全球服務器出貨量中 Intel 份額為 69.5%,AMD 份額為 22.7%;根據 Jon Peddie Research 數據,在二季度獨立 GPU 市場(包括 AIB 合作伙伴顯卡),英偉達以近 8 成的市場份額保持第一,AMD 市場份額為 20%左右,二者幾乎占領全
27、部獨立 GPU 顯卡市場,國產廠商份額較小。圖表 8:全球服務器 CPU 市場中 x86 陣營的 Intel和 AMD 占據絕大多數份額 圖表 9:全球獨立 GPU 的顯卡市場中英偉達和 AMD 占據絕大多數份額 資料來源:Omdia,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Jon Peddie Research,芯智訊,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二)(二)高端處理器高端處理器自主可控緊自主可控緊迫迫性強性強 多年來多年來美國對中國核心科技美國對中國核心科技封鎖一直存在封鎖一直存在。早在 2007 年 6 月美國就公布管制清單規定,激光器、航空發動機、先進導航系統、光學纖維、水下攝像機及推進器、先進復合材料以及
28、高科技通信器材等 20 個大類的美國高科技產品不得向中國出口。2017年以來,美國逐步剝奪中國科技企業的生存空間,建立出口管制實體名單,將數百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列入其中。圖表 10:2018 年以來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企業的“實體清單”(不完全統計)時間時間 相關事件相關事件 涉及重點企業名單涉及重點企業名單 0%20%40%60%80%100%202021Q121Q221Q321Q422Q122Q2x86(Intel)x86(AMD)ARM其他0%20%40%60%80%100%21Q222Q122Q2英偉達IntelAMD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1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
29、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2018 年 8 月 美國商務部宣布將于當日起,以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 44 家中國企業(8 家單位及其 36家附屬機構)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實施技術封鎖 中國航天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院以及下屬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 13 研究所以及關聯和下屬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 14 研究所以及關聯和下屬單 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 38 研究所以及關聯和下屬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 55 研究所以及關聯和下屬單位、中國技術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河北遠東通信 2019
30、年 5 月 將華為及 70 家關聯企業列入其 所謂的“實體清單”。并表示 今后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批 準,華為將無法向美國企業購 買元器件 華為及其 70 家下屬研究機構及關聯企業 2019 年 6 月 5 家中企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禁止這些企業在未經美國官方 批準的情況下購買美國零部件 中科曙光、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海光(Higon)、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2019 年 10 月 將 28 家中國企業列入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禁止與美國企業合作 ??低?、大華股份、科大訊飛、曠視科技、商湯科技、依圖科技、美亞柏科、溢鑫科創科技等 2020 年 5 月 將共計 33 家中國公司及機
31、構列入“實體清單”主要包括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奇虎 360、云從科技等科技企業或機構 2020 年 6 月 美國國防部列了一份“中國軍方擁有、控制或有聯系”的公司清單 華為、??低曉趦鹊?20 家中國高科技企業被列入其中 2020 年 7 月 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宣布,就新疆問題將 11 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此次列入實體清單的 11 家公司并非都是科技類企業,具體涉及到紡織、軌道交通設備、電子設備,甚至是發飾品等多個領域??萍碱惼髽I包括華大基因、歐菲光、碳元科技、今創集團、美菱集團等上市公司或其關聯方 2020 年 12 月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 77 個實體列入所謂的
32、“實體清單”,其中中國企業達到 60 家。大部分為中國船舶制造企業、高校以及個人等 中芯國際、大疆創新、同方威視、中交建、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中船旗下包括 701 所在內的幾十個研究所、天津諾思等 2021 年 1 月 將 9 家企業列入“與中國軍方相關”的黑名單 小米、中國商飛、中微半導體設備、籮筐技術、北京中關村發展投資中心、高云半導體、大新華航空有限公司、中譯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中國電子學會,眾誠智庫,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近期美國對我國科技打壓舉措頻現,近期美國對我國科技打壓舉措頻現,自主可控正當時自主可控
33、正當時:2022年8月9日,美國簽署芯片法案,計劃為美國半導體產業提供高達527億美元的政府補貼,其中500億美元被撥給“美國芯片基金”計劃,根據“芯片法案”實施戰略,那些接受了政府資助的美國芯片企業至少在未來10年內不能在中國或其他“令人擔憂的國家”進行新的高科技投資。2022年8月1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一項臨時最終規則,對四項新興和基礎技術確立了新的出口管制,其中包括對用于開發全柵場效應晶體管的晶體管(GAAFET)結構的EDA軟件進行出口管制。2022年8月31日,多家外媒報道美國開始對出口人工智能相關應用所需的先進芯片施加新的限制。隨后英偉達表示“2022年8月2
34、6日,美國政府通知NVIDIA,USG對公司A100和即將推出的H100集成電路今后向中國(包括香港)和俄羅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2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斯的任何出口提出了新的許可要求,立即生效”。高端處理器重要性凸顯,自主可控緊迫性強。高端處理器重要性凸顯,自主可控緊迫性強。高端處理器具有極高的技術門檻,是集成電路領域技術綜合性最強、地位最重要的產品。高端處理器是所有高端信息設備的“大腦”和“中樞”,是信息安全的基石,CPU 是信息系統的計算核心與控制核心,如無自主可控的高
35、端處理器,從處理器層面看,所有用戶的安全設防基本無意義。如無法持續取得高端處理器,對我國整體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帶來影響,因而研制和推廣安全可控的高端處理器對我國至關重要。(三)(三)國內高端處理器市場空間廣闊國內高端處理器市場空間廣闊(1)x86 服務器市場高景氣服務器市場高景氣造就造就 CPU 廣闊市場空間廣闊市場空間 中國中國 x86 服務器出貨量持續增長服務器出貨量持續增長。根據 IDC 統計數據,2020 年全年,中國 x86 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 343.9 萬臺,同比增長 8.1%;市場規模為 218.7 億美元,同比增長16.5%。隨著下游市場需求回暖以及國家將加快 5G、工業互聯
36、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七大領域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中國 x86 服務器市場未來幾年需求仍然會比較旺盛,在 2021-2025 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8.8%。圖表 11:預計中國 x86 服務器出貨量穩步增長 資料來源:IDC,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x86 服務器市場服務器市場的的高景氣高景氣帶來帶來 CPU 市場廣闊空間。市場廣闊空間。IDC 統計數據表明,中國 x86-10%-5%0%5%10%15%20%25%30%01002003004005006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中國x86服
37、務器出貨量(萬臺)同比增長(右軸)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3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服務器以雙路服務器為主,從 2016 年到 2020 年,雙路服務器總占比均在 80%以上;其次分別是單路、4 路服務器,合計占比在 10%至 20%之間;8 路以上的服務器較少,占比未超過 0.3%。根據中國 x86 服務器市場出貨量和路數分布情況進行推算,2020 年中國 x86 CPU 芯片出貨量為 698.1 萬顆。假設 2021 年至 2025 年路數分布情況與 2020年保持一致,則 2
38、021 年芯片出貨量將增長 9.1%,2022 年至 2025 年將保持 9.0%左右的增長,預計在 2025 年芯片可以達到 1,066.2 萬顆,x86 CPU 芯片未來在我國仍會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圖表 12:中國 x86 服務器路數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IDC,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圖表 13:2016-2015 年中國 x86 服務器芯片出貨量情況預測 資料來源:IDC,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620172018201920201路2路4路8路(含)以上-10%-5%0%5%10%15%20%
39、25%3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中國x86芯片出貨量(萬顆)同比增長(右軸)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4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注:上述芯片出貨量由IDC中國x86服務器預測出貨臺數以及每臺服務器使用芯片數量計算得出。(2)GPGPU 嶄露頭角,新興市場高增嶄露頭角,新興市場高增可期可期 突出優勢使得突出優勢使得 GPGPU 成為成為 GPU 的重要分支。的重要分支。G
40、PU 最初的設計目標是為了提升計算機對圖形、圖像、視頻等數據的處理性能,解決 CPU 在圖形圖像領域處理效率低的難題。隨著 GPU 在并行計算方面性能優勢的逐步顯現以及并行計算應用范圍的逐步拓展,GPU 逐漸分化成兩條分支,一條是傳統意義的 GPU,延續專門用于圖形圖像處理用途,內置了視頻編解碼加速引擎、2D 加速引擎、3D 加速引擎、圖像渲染等專用運算模塊;另一分支是 GPGPU,作為運算協處理器,并針對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增加了專用向量、張量、矩陣運算指令,提升了浮點運算的精度和性能,以滿足不同計算場景的需要。圖表 14:GPGPU 優勢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隨著隨
41、著 GPGPU 的技術發展和相關生態環境的逐步完善,其用途被進一步發掘。的技術發展和相關生態環境的逐步完善,其用途被進一步發掘。目前,GPGPU 已經廣泛用于商業計算和大數據處理,如天氣預報、工業設計、基因工程、藥物發現、金融工程等。在人工智能領域,使用 GPGPU 在云端運行模型訓練算法,可以顯著縮短海量訓練數據的訓練時長,減少能源消耗,從而進一步降低人工智能的應用成本。與此同時,GPGPU 能夠提供完善的軟件生態系統,便于各種已有應用程序的移植和新算法的開發,從而全球人工智能相關處理器解決方案仍然是以 GPGPU 為主。因此,GPGPU 是人工智能領域最主要的協處理器解決方案,占據人工智能
42、 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智能工廠、無人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具有廣泛的市場空間。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5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15:GPGPU 主要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新興賽道下國產化迎來機遇。新興賽道下國產化迎來機遇。NVIDIA 早早憑借強大的 GPU+CUDA 方案切入深度學習領域,用大筆研發投入和時間堆積起堅不可摧的生態城墻。英偉達、AMD 等巨頭在定制 GPGPU 時,只是刪除了顯示接口,留下圖形部分;國產后進者在研發 GPGP
43、U時,則不僅去掉了 GPU 的顯示功能,還去掉了圖形渲染功能。差異化競爭下國產廠商迎來一次重要機遇。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國內人工智能高速發展,國內 GPGPU 市場快速擴張。市場快速擴張。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目前處于技術和需求融合的高速發展階段,在運算加速方面逐漸形成了以 GPGPU 解決方案為主的局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未來幾年內,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將保持年均 40%至 50%的增長速度,到 2024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785 億元。而隨著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進步,應用場景將更加多元化,GPGPU 通用性好和軟件生態系統完善的優勢會進一步展現出來,成為該領域的主流解決方案。GPGP
44、U 在我國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也將占據較大比例的市場份額,迎來增長機會。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6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16:2019-2024 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三、三、生態生態優勢顯著,性能優勢顯著,性能比肩國際主流比肩國際主流,海光脫穎而出,海光脫穎而出(一)生態優勢(一)生態優勢(1)x86 架構兼容性強架構兼容性強 全球主要全球主要 CPU 架構之間各有特色。架構之間各有特色。計算機的程序最終需要轉化為“指令
45、”才能在 CPU 上運行,所以采用的指令集對于 CPU 的設計尤為重要。按照采用的指令集,CPU可以分為復雜指令集(CISC)和精簡指令集(RISC)兩大類。復雜指令集架構與精簡指令集架構是基于兩種不同的指令集思路進行設計,這兩種架構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復雜指令集指令豐富、尋址方式靈活,以微程序控制器為核心,指令長度可變,功能強大,復雜程序執行效率高;精簡指令集指令結構簡單、易于設計,具有較高的執行能效比。其中,x86 架構是復雜指令集的代表,而 ARM 架構、MIPS 架構和 Alpha 架構等是精簡指令集的代表。圖表 17:不同 CPU 架構特點比較 項目項目 復雜指令集復雜指令集(CIS
46、C)精簡指令集精簡指令集(RISC)主要架構主要架構 x86 ARM MIPS Alpha 0%10%20%30%40%50%6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9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速(右軸)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7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架構特征架構特征 1、指令系統龐大,功能復雜,尋址方式,且長度可變,有多種格式;2、各種指令均可訪問內存數據;3、一部分指令需多個機器周期完成
47、;4、復雜指令采用微程序實現;5、系統兼容能力較強 1、指令長度固定,易于譯碼執行;2、大部分指令可以條件式地執行,降低在分支時產生的開銷,彌補分支預測器的不足;3、算數指令只會在要求時更改條件編碼 1、采用 32 位寄存器;2、大多數指令在一個周期內執行;3、所有指令都是 32 位,且采用定長編碼的指令集和流水線模式執行指令;4、具有高性能高速緩存能力,且內存管理方案相對靈活 1、采用 32 位定長指令集,使用低字節寄存器占用低內存地址線 2、分支指令無延遲槽,使用無條件分支碼寄存器 架構優勢架構優勢 x86 架構兼容性強,配套軟件及開發工具相對成熟,且 x86架構功能強大,高效使用主存儲器
48、,因此在處理復雜指令和商業計算的運用方面有較大優勢 ARM 結構具有低功耗、小體積的特點,聚焦移動端市場,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具有優勢 MIPS 結構設計簡單、功耗較低,在嵌入式應用場景具有優勢 Alpha 結構簡單,易于實現超標量和高主頻計算 主要應用領主要應用領域或使用場域或使用場景景 服務器、工作站和個人計算機等 智能手機、平板電 腦、工業控制、網絡應用、消費類電子產品等 桌面終端、工業、汽 車、消費電子系統和 無線電通信等專用設備等 嵌入式設備、服務器等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在在 CPU 芯片產業生態中芯片產業生態中,x86 架構具有顯著優勢架構具有顯著優勢。微軟
49、公司和英特爾公司各自憑借自身規模效應和技術優勢,使其產品Windows和Intel CPU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結成了“Wintel”技術聯盟。Wintel 技術聯盟的基本特點是基于 x86 架構優化各類軟件應用,使得 x86 架構具有顯著的產業生態優勢。在操作系統領域,Windows 和 Linux 均兼容 x86 架構;在應用軟件方面,得益于對獨立軟件開發商的指令集開放與應用平臺操作系統一致性,顯著降低了技術開發門檻,使得 x86 架構下的軟硬件環境的成熟度相較于其他架構具有明顯優勢。在服務器領域,在服務器領域,x86 架構架構更是更是憑借先發優勢份額遙遙領先。憑借先發優勢份額遙遙領先。
50、由于 x86 處理器起步較早,生態環境較其他處理器具有明顯優勢,因此應用 x86 處理器的服務器銷售額占全部服務器銷售額的比例約 91%,銷售量占比超過 97%,處理顯著領先地位。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8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18:2014-2020 全球 x86 服務器銷售額占比 圖表 19:2014-2020 全球 x86 服務器銷量占比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2)基于)基于 x86 架構,海光生態優
51、勢顯著架構,海光生態優勢顯著 通過與通過與 AMD 的合作,海光獲得的合作,海光獲得高端高端 CPU 芯片授權芯片授權,進入,進入 x86 處理器設計領域處理器設計領域。2016 年 2 月,海光信息與 AMD 共同出資成立海光集成與海光微電子兩家公司,2016年 3 月和 2017 年 10 月,海光微電子、海光集成分別與 AMD 簽署技術許可協議,約定了 AMD 將高端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許可給兩家合資子公司,該許可在兩家合資公司運營期限內持續有效。通過與AMD的合作,海光獲得了x86處理器設計核心技術,進入到 x86 處理器設計領域。圖表 20:海光信息與 AMD 共同出資成立海光集成與
52、海光微電子子公司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89.4%91.1%89.3%90.1%91.6%91.7%90.8%10.6%8.9%10.7%9.9%8.4%8.3%9.2%0%20%40%60%8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x86服務器銷售額占比非x86服務器銷售額占比99.4%99.4%99.4%99.9%99.7%98.7%97.3%0.6%0.6%0.6%0.1%0.3%1.3%2.7%0%20%40%60%80%1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x86服務器銷量占比非x86服務器銷量占比 公司
53、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19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海光信息海光信息 CPU 與與 DCU 產品產品均均兼容國際主流架構:兼容國際主流架構:公司 CPU 主要面向復雜邏輯計算、多任務調度等通用處理器應用場景需求,兼容國際主流 x86 處理器架構和技術路線,支持國內外主流操作系統、數據庫、虛擬化平臺或云計算平臺,能夠有效兼容目前存在的數百萬款基于 x86指令集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具有優異的生態系統優勢。公司 DCU 屬于 GPGPU 的一種。CUDA 是一種由 NVIDIA 推出的通用并
54、行計算架構,包含了應用于 NVIDIA GPU 的指令集(ISA)以及 GPU 內部并行計算引擎。海光 DCU 協處理器全面兼容 ROCm GPU 計算生態,由于 ROCm 和CUDA 在生態、編程環境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CUDA 用戶可以以較低代價快速遷移至 ROCm 平臺,ROCm 也被稱為“類 CUDA”。因此,海光 DCU協處理器能夠較好地適配、適應國際主流商業計算軟件和人工智能軟件,軟硬件生態豐富,可廣泛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計算密集類應用領域,主要部署在服務器集群或數據中心,為應用程序提供高性能、高能效比的算力,支撐高復雜度和高吞吐量的數據處理任務。圖表 21:
55、公司主要產品指令集兼容情況及典型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國內主流國內主流 CPU 路線各異路線各異,海光生態優勢明顯,海光生態優勢明顯。國際主流 CPU 廠商 Intel 與 AMD均采用 x86 架構。由于產品定位和技術來源不同,國內處理器廠商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海光和上海兆芯的產品兼容 x86 指令集,具有良好的生態,且應用遷移轉換成本低;海思半導體的鯤鵬處理器和天津飛騰處理器兼容 ARM 指令集,與眾多軟硬件廠商完成了大量適配工作;龍芯中科處理器采用 LoongArch 指令集,主要產品與服務涵蓋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產品;成都申威處理器采用 SW-64 指令集
56、,只要應用于服務器、桌面計算機等設備。產品類型產品類型處理器類型處理器類型指令集指令集典型應用場景典型應用場景海光海光CPU通用處理器兼容x86指令集云計算、物聯網、信息服務等海光海光DCU協處理器兼容“類CUDA”環境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0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22:國內外主流 CPU 廠商適用指令集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在多領域海光產品均具備強大的兼容能力在多領域海光產品均具備強大的兼容能力。在操作系統、
57、云計算、數據庫、大數據、人工智能、商用計算機軟件等多領域,海光均與國內外主流版本實現兼容,具備強大的生態能力。圖表 23:在多領域海光產品均具備強大的兼容能力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憑借生態憑借生態及本土化優勢及本土化優勢,海光客戶不斷拓展。,海光客戶不斷拓展。相比國際芯片領先企業,公司根植于中國本土市場,更了解中國客戶的需求,能夠提供更為安全可控的產品和更為全面、細致的解決方案和售后服務,具有本土化競爭優勢。自 2018 年以來,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多家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的產品已經搭載了海光 CPU 芯片,并成功應用到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領域客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
58、等能源化工領域客戶,并在典型運營商的數據中心類業務中得到了廣泛使用。領域領域生態布局生態布局支持國產和國際主流Linux操作系統支持多個版本的主流x86操作系統支持多個版本的云計算平臺全面兼容國內外的關鍵云應用支持國產數據庫支持國際通用商用數據庫和開源數據庫支持主流中間件適配大數據大數據支持主流行業大數據平臺支持與國內外主要AI加速卡進行適配支持主流AI廠商算法商用計算軟件商用計算軟件支持主流商用計算軟件操作系統操作系統云計算云計算數據庫數據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1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
59、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由于與處理器配套的主板、服務器研發周期長,且產品上市后均會經歷小批量試用到大批量采購的過程,新用戶導入周期普遍較長,因此新產品銷售目前仍主要集中于前五大客戶,但前五大客戶占比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或前五大客戶占比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或表表明公司開拓新客戶成明公司開拓新客戶成效逐漸顯現效逐漸顯現。圖表 24: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呈現下降趨勢(萬元)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二)(二)高研發下產品更迭,支撐性能達到國際主流水平高研發下產品更迭,支撐性能達到國際主流水平(1)持續高研發)持續高研發投入投入,形成豐富知識產權,形成豐富知識產權 產品
60、技術的復雜性使得產品技術的復雜性使得海光海光始終始終保持高研發投入保持高研發投入。x86 架構處理器產品在設計、工藝等方面復雜度較高,公司始終保持較高研發投入,2020、2021 年公司研發支出分別同比增長 27.6%、43.6%,近 3 年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收比重分別高達 228.0%、106.6%、68.6%。同時公司壯大研發人員隊伍,2021 年末,公司研發技術人員 1031 人,占公司總人數比重為 90.2%,有力支撐了公司的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圖表 25:海光信息持續高研發投入(萬元)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客戶名稱客戶名稱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占營收比例占營收比例客戶名
61、稱客戶名稱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占營收比例占營收比例客戶名稱客戶名稱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占營收比例占營收比例1公司D21,24256.02%公司A57,05355.83%公司A152,36865.95%2公司A11,89331.37%公司F17,15816.79%浪潮26,83111.61%3華碩3,4999.23%豆神教育9,0818.89%華碩11,8945.15%4聯想6341.67%同方股份6,0815.95%偉仕佳杰11,6215.03%5公司F3160.83%偉仕佳杰4,8634.76%公司F8,0573.49%合計合計37,58399.12%94,23592.21%210,77091.23
62、%2019年度年度2020年度年度2021年度年度序號序號228.0%106.6%68.6%0%50%100%150%200%25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1920202021研發費用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營收比重(右軸)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2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巨大研發投入下形成豐富的知識產權。巨大研發投入下形成豐富的知識產權。公司在高端處理器及相關領域開展了系統化的知識產權布
63、局,為公司保持技術的持續領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及子公司擁有已授權專利 179 項(其中發明專利 136 項)、154 項軟件著作權和 8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知識產權。(2)高研發支撐公司產品不斷更迭高研發支撐公司產品不斷更迭 強大的研發投入下,強大的研發投入下,公司產品不斷更新公司產品不斷更新。公司秉承“銷售一代、驗證一代、研發一代”的產品研發策略,建立起了完善的高端處理器的研發環境和流程,研發出可廣泛應用于服務器、工作站的高端處理器產品,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截至 2021 年末海光CPU 系列產品海光一號、海光二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海光三號完成實驗室驗證,
64、海光四號處于研發階段;海光 DCU 系列產品深算一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深算二號處于研發階段。圖表 26:公司 CPU 與 DCU 產品演變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高端產品收入占比較高,高端產品收入占比較高,新產品推出對收入貢獻成效立竿見影。新產品推出對收入貢獻成效立竿見影。近3年公司7000系列的高端產品始終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分別占到營收比重 85.70%、76.91%、65.01%。2020 年以來隨著海光二號量產、深算一號規?;鲐?,其營收占比迅速提升,產品更新換代在收入上的體現立竿見影。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3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
65、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27:海光 7000 系列高端芯片占收入比重較大 圖表 28:新產品推出貢獻收入成效顯著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3)產品不斷演變支撐性能產品不斷演變支撐性能向行業巨頭靠攏向行業巨頭靠攏 產品不斷更迭,性能產品不斷更迭,性能實現優化實現優化。海光率先在國內完成了高端通用處理器和協處理器產品成功流片,并實現商業化應用,和國內外主流 CPU 廠商產品參數比,海光產品性能已經達到了國際上同類型主流高端處理器的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圖表
66、29:各廠商典型 CPU 產品參數比較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和市場主導的和市場主導的 Intel 相比,海光產品性能總體相當。相比,海光產品性能總體相當。區分產品定位對標 Intel 公司,通過綜合比較處理器市場定位、核心數量、產品售價等因素,選取 Intel 在 2020年發布的 6 款至強鉑金系列產品和海光 7285 進行性能比較,可見海光 7285 CPU 的 SPEC CPU 2017 的實測性能與國際領先芯片設計企業 Intel 同期發布的主流處理器產品的實測性能總體相當。0%20%40%60%80%100%2019202020217000系列5000系列30
67、00系列8000系列0%20%40%60%80%100%201920202021海光一號海光二號深算一號IntelAMD海光海光兆芯兆芯海思海思飛騰飛騰龍芯龍芯申威申威品牌Xeon 6354 EPYC 7542 海光7285開勝KH-30000鯤鵬920-7260S2500企業級3C5000L申威1621核心數183232864641616超線程366464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主頻3.0GHz2.9GHz2.0GHz3.0GHz2.6GHz2.2GHz2.2GHz2.0GHz內存類型DDR4DDR4DDR4DDR4DDR4DDR4DDR4DDR3內存通道數88828848最高內存頻率
68、3200MHz3200MHz2666MHz2666MHz2933MHz3200MHz3200MHz21330MHzPCIe通道數641281281640173216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4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圖表 30:海光與英特爾 CPU 性能對比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院 注:Intel 2020年發布的處理器產品只公布了4路測試結果,而同期海光7285的測試結果為雙路測試結果。故將Intel處理器4路測試結果折算為雙路測試結果后,與海光7285進行比
69、較。根據Intel在 2019年第二季度發布的Intel 8253、Intel 6252、Intel 6248 和Intel 6240 處理器的4路測試結果和雙路測試結果,4路的測試結果均約為雙路測試結果的2倍(1.97倍-2.01倍之間),說明在參考比較時,雙路測試結果可以使用4路測試結果進行折算。海光海光 DCU 產品性能同樣不遜色。產品性能同樣不遜色。海光 DCU 系列產品于 2021 年實現商業化應用,選取公司深算一號和國際領先GPU廠商NVIDIA 公司高端GPU(型號為A100)及 AMD 公司高端 GPU 產品(型號為 MI100)進行對比,在典型場景下,公司深算一號指標達到國際
70、上同類型高端產品的水平,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設計優化,產品迭代更新,推動海光 DCU 廣泛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更多領域。圖表 31:海光 DCU 與 NVIDIA、AMD 參數對比 項目項目 海光海光 NVIDIA AMD 品牌 深算一號 Ampere 100 MI100 生產工藝 7nm FinFET 7nm FinFET 7nm FinFET 核心數量 4096(64 CUs)2560 CUDA processors 640 Tensor processors 120CUs 內核頻率 Up to 1.5GHz(FP64)Up to 1.7Ghz(FP32)Up to 1.
71、53Ghz Up to 1.5GHz(FP64)Up to 1.7Ghz(FP32)顯存容量 32GB HBM2 80GB HBM2e 32GB HBM2 顯存位寬 4096 bit 5120 bit 4096bit 顯存頻率 2.0 GHz 3.2 GHz 2.4 GHz 顯存帶寬 1024 GB/s 2039 GB/s 1228 GB/s TDP 350W 400W 300W CPU to GPU 互PCIe Gen4 x 16 PCIe Gen4 x 16 PCIe GEN4 x 16 Speccpu_INTSpeccpu_FPSpeccpu_INTSpeccpu_FPSpeccpu_I
72、NTSpeccpu_FPIntel8380HL(鉑金)2020Q278465739232912.64%6.66%Intel8380H(鉑金)2020Q278465339232712.64%6.01%Intel8376HL(鉑金)2020Q27656413833219.91%4.06%Intel8376H(鉑金)2020Q27566433783228.62%4.38%海光海光72852020Q1-348308-Intel8360HL(鉑金)2020Q3690599345300-0.86%-2.76%Intel8360H(鉑金)2020Q3688597344299-1.15%-3.08%4路測試結
73、果路測試結果雙路測試結果雙路測試結果性能差異(性能差異(Intel數據數據/海光海光數據數據-1)產品名稱產品名稱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5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聯 GPU to GPU 互聯 xGMI x 2,Up to 184 GB/s NVLink up to 600 GB/s Infinity Fabric x 3,up to 276 GB/s 資料來源: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測試報告(報告編號:CLzn2020-01190),公司招股說明書,太平洋證券研究
74、院 四四、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高端處理器廠商,高研發及股東、管理層背景優勢下產品不斷更新迭代,性能比肩國際主流,基于 x86 指令集生態優勢顯著,在信創浪潮下未來發展前景良好。預計 2022-2024 年公司的 EPS 分別為 0.44、0.75、1.31 元,給予“買入”評級。五五、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下游需求景氣度不及預期;2)上游關鍵供應商出口受到限制;3)行業競爭加劇。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6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利潤表(百萬利潤表(百萬元)元)20
75、21A 2022E 2023E 2024E 現金流量表(百萬元)現金流量表(百萬元)2021A 2022E 2023E 2024E 營業收入 2310.42 5082.91 8132.66 13012.26 凈利潤 437.61 1022.63 1761.41 3051.72 營業成本 1017.71 2033.17 3090.41 4684.41 折舊與攤銷 402.46 639.33 625.04 625.71 營業稅金及附加 23.91 50.83 81.33 130.12 財務費用-11.87 5.10 -8.26 -49.55 銷售費用 52.01 101.66 162.65 260
76、.25 資產減值損失-23.87 0.00 0.00 0.00 管理費用 90.29 203.32 325.31 520.49 經營營運資本變動-661.10 -1344.56 -1445.29 -2198.53 財務費用-11.87 5.10-8.26-49.55 其他 454.75 1.23 -5.10 1.65 資產減值損失-23.87 0.00 0.00 0.00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 597.98 323.73 927.80 1431.00 投資收益 11.03 10.00 10.00 10.00 資本支出-716.46 -10.00 -10.00 -10.00 公允
77、價值變動損益 8.97 0.00 0.00 0.00 其他 633.06 10.00 10.00 10.00 其他經營損益 0.00 0.00 0.00 0.00 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83.41 0.00 0.00 0.00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 484.66 1019.09 1754.79 3042.25 短期借款 10.00 -150.00 0.00 0.00 其他非經營損益-47.96 1.05 0.83 0.93 長期借款 300.80 0.00 0.00 0.00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436.71 1020.15 1755.62 3043.18 股權融資 250.29 0
78、.00 0.00 0.00 所得稅-0.90-2.49-5.80-8.54 支付股利 0.00 0.00 0.00 0.00 凈利潤 437.61 1022.63 1761.41 3051.72 其他-626.08 -588.46 8.26 49.55 少數股東損益 110.50 10.00 10.00 10.00 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64.99 -738.46 8.26 49.55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 327.11 1012.63 1751.41 3041.72 現金流量凈額現金流量凈額 449.56 -414.73 936.06 1480.55 資產負債表(百資產負債表
79、(百萬元)萬元)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財務分析指標財務分析指標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貨幣資金 1960.09 1545.36 2481.42 3961.97 成長能力成長能力 應收和預付款項 588.13 1501.05 2276.33 3572.08 銷售收入增長率 126.07%120.00%60.00%60.00%存貨 1124.38 2246.28 3414.35 5175.43 營業利潤增長率 622.53%110.27%72.19%73.37%其他流動資產 198.31 436.29 698.07 1116.91 凈利潤增長率
80、427.39%133.69%72.24%73.25%長期股權投資 287.16 287.16 287.16 287.16 EBITDA 增長率 223.95%90.06%42.56%52.57%投資性房地產 0.00 0.00 0.00 0.00 獲利能力獲利能力 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 107.33 104.12 100.25 95.72 毛利率 55.95%60.00%62.00%64.00%無形資產和開發支出 4787.23 4176.06 3564.89 2953.72 期間費率 37.88%41.10%40.90%40.62%其他非流動資產 1404.72 1389.76 1389.76
81、 1389.76 凈利率 18.94%20.12%21.66%23.45%資產總計資產總計 10457.35 11686.08 14212.24 18552.75 ROE 6.99%14.04%19.47%25.23%短期借款 150.00 0.00 0.00 0.00 ROA 4.18%8.75%12.39%16.45%應付和預收款項 631.51 1718.51 2457.42 3707.27 ROIC 12.59%20.54%27.59%35.97%長期借款 540.80 540.80 540.80 540.80 EBITDA/銷售收入 37.88%32.73%29.16%27.81%其
82、他負債 2873.55 2142.65 2168.48 2207.43 營運能力營運能力 負債合計負債合計 4195.87 4401.96 5166.70 6455.50 總資產周轉率 0.24 0.46 0.63 0.79 股本 2024.34 2324.34 2324.34 2324.34 固定資產周轉率 25.64 48.08 79.59 132.80 資本公積 3295.44 2995.44 2995.44 2995.44 應收賬款周轉率 10.50 11.66 10.04 9.99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7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
83、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留存收益 85.91 1098.55 2849.96 5891.68 存貨周轉率 1.56 1.21 1.09 1.09 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 5405.70 6418.33 8169.74 11211.46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營業收入 118.35%少數股東權益 855.79 865.79 875.79 885.79 資本結構資本結構 股東權益合計股東權益合計 6261.49 7284.12 9045.53 12097.25 資產負債率 40.12%37.67%36.35%34.80%負債和股東權益合計 10457.35 1
84、1686.08 14212.24 18552.75 帶息債務/總負債 16.46%12.29%10.47%8.38%業績和估值指業績和估值指標標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流動比率 2.48 3.24 3.50 3.62 EBITDA 875.26 1663.52 2371.57 3618.40 速動比率 1.76 1.97 2.15 2.26 PE 417.96 135.01 78.06 44.95 每股指標每股指標 PB 21.83 18.77 15.11 11.30 每股收益 0.14 0.44 0.75 1.31 PS 59.17 26.90 16.81 10.5
85、1 每股凈資產 2.69 3.13 3.89 5.20 EV/EBITDA 133.34 80.57 56.12 36.38 每股經營現金 0.26 0.14 0.40 0.62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WIND,太平洋證券,太平洋證券 公司公司深度深度報告報告 P2 國產國產 CPU 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廠商領軍者,進入快速增長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1、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看好:我們預計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市場整體水平 5%以上;中性:我們預計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市場整體水平5%與 5%之間;看淡
86、:我們預計未來 6 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市場整體水平 5%以下。2、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買入:我們預計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大盤漲幅在 15%以上;增持:我們預計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大盤漲幅介于 5%與 15%之間;持有:我們預計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大盤漲幅介于-5%與 5%之間;減持:我們預計未來 6 個月內,個股相對大盤漲幅介于-5%與-15%之間;銷銷 售售 團團 隊隊 職務 姓名 手機 郵箱 全國銷售總監 王均麗 13910596682 華北銷售總監 成小勇 18519233712 華北銷售 韋珂嘉 13701050353 華北銷售 劉瑩 15152283256 華
87、北銷售 董英杰 15232179795 華北銷售 常新宇 13269957563 華北銷售 鞏贊陽 18641840513 華東銷售總監 陳輝彌 13564966111 華東銷售 徐麗閔 17305260759 華東銷售 胡亦真 17267491601 華東銷售 李昕蔚 18846036786 華東銷售 周許奕 021-58502206 華東銷售 張國鋒 18616165006 華東銷售 胡平 13122990430 華南銷售總監 張茜萍 13923766888 華南銷售副總監 查方龍 18565481133 華南銷售 張卓粵 13554982912 華南銷售 張靖雯 18589058561
88、華南銷售 何藝雯 13527560506 華南銷售 李艷文 13728975701 華南銷售 陳宇 17742876221 研究院研究院 中國北京 100044 北京市西城區北展北街九號 華遠 企業號 D 座 投訴電話:95397 投訴郵箱: 重要聲明重要聲明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編號 13480000。本報告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負責準備本報告以及撰寫本報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師或工作人員在此保證,本研究報告中關于任何發行商或證券所發表的觀點均如實反映分析人員的個人觀點。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我公司及其雇員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我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本報告版權歸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任何人使用本報告,視為同意以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