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10月19日中航證券研究所發布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行業評級:增持國防信息之魂,現代戰爭之眼軍用雷達產業深度報告分析師:魏永證券執業證書號:S0640520030002郵箱:引言軍用雷達:國防信息化重要組成,攻防兼備電子之眼2軍用雷達的概念、分類、作用資料來源:軍用雷達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中航證券研究所軍用雷達是用于軍事目標的雷達,是一種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軍事設備,它通過發射電磁信號并接收從目標反射回來的信號測量目標的位置參數、運動參數并提取目標的有關技術。軍用雷達是專門為特定的軍事用途而設計制造的無線電探測和定位裝置,它是獲取陸、海、空、天戰場全天候、全天
2、時戰略和戰術情報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防天、防空、防海和防陸武器系統和指揮自動化系統的首要視覺傳感器,因此在警戒、偵察、敵我識別等方面獲得了廣泛應用。雷達系統主要包括:產生高功率輻射信號的雷達發射機;向空間輻射信號和接收從目標反射信號的天線;將微弱的接收信號進行放大濾波和變換的雷達接收機;對雷達信號進行處理、錄取與顯示的雷達終端設備;控制雷達天線轉動,控制與錄取天線波束指向數據的雷達伺服設備;雷達各分系統協調工作的頻率綜合器和定時器等。簡化的雷達組成方框圖雷達工作原理發射/接收天線伺服設備雷達發射機頻率綜合器與定時器終端設備雙工器雷達接收機信號處理機典型雷達基本組成天線發射機雙工器電磁波目標電磁波
3、發射過程天線接收機雙工器回波目標終端設備回波接收過程接收機發射機雙工器終端設備目標天線電磁波回波雷達基本工作原理OWaXqUaX8XmZnNnNnP6McM8OpNnNnPtRfQoPqQeRsQpO6MnMnNwMrRqQNZrNtR引言軍用雷達:國防信息化重要組成,攻防兼備電子之眼3軍用雷達的概念、分類、作用資料來源:軍用雷達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Lockheed Martin公司官網、中航證券研究所軍用雷達的分類有多種方法,常用的主要分類方法有按功能、按技術體制、按工作波長、按承載平臺等。軍用雷達被稱為現代戰爭的“千里眼”,是當前電子戰和信息戰的核心裝備。當前先進的雷達不僅能夠遠程探測
4、隱身飛機、彈道導彈、地上兵力、海上編隊,還能夠精確控制打擊武器對目標跟蹤制導,以及對重點區域進行連續的偵察監視,獲取高清晰戰場情報,融入“觀察確認決策打擊”(OODA)作戰流程環的程度越來越深,在信息化聯合作戰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軍用雷達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軍用雷達是各級別作戰指揮系統中能夠實時、主動、全天候獲取有關目標戰場環境信息的探測手段;軍用雷達是各類先進作戰平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實現遠程打擊、精確打擊的必要手段;軍用雷達是評估各類先進武器系統和進行軍事技術研究的測試手段。雷達作為戰場偵察監視與情報搜索的主要戰術裝備,是戰場態勢感知和快速反應的主要技術途徑,其性能與效能發
5、揮決定我方力量戰場戰斗力和生存力。軍用雷達主要類型按工作波長分類按功能分類按技術體制分類按承載平臺分類機載火控雷達機載預警雷達機載測高雷達機載氣象雷達機載偵察雷達機載測繪雷達單脈沖雷達脈沖壓縮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相控陣雷達脈沖多普勒雷達米波雷達厘米波雷達激光/紅外雷達毫米波雷達分米波雷達機載雷達艦載雷達星載雷達地面雷達火控雷達炮位偵察雷達制導雷達空中搜索/警戒雷達岸防雷達目標指示/引導雷達美軍F35機載雷達能完成多種作戰任務摧毀/壓制敵方防空情報、監視、偵察戰略攻擊奪取制空權近距空中支援電子戰目錄一、發展現狀相控陣引領技術體制發展,我國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1.1 軍用雷達發展歷程1.2 軍用雷達主流
6、技術體制脈沖多普勒、相控陣、合成孔徑1.3 中美軍用雷達發展現狀我軍后起發力,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二、驅動因素技術需求牽引、信息化建設驅動、承載平臺放量2.1 軍事需求驅動技術不斷進步2.2 國防信息化深入推進2.3 雷達承載平臺加速列裝三、軍用雷達產業鏈3.1 軍用雷達產業鏈全圖3.2 T/R收發組件相控陣關鍵核心技術四、投資策略4.1 投資策略4.2 投資圖譜一、發展現狀相控陣引領技術體制發展,我國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51.1 軍用雷達發展歷程資料來源:雷達技術發展規律和宏觀趨勢分析、雷達技術發展綜述及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未來趨勢、中航證券研究所從20世紀初誕生以來,雷達技術已經走過了70多年的發
7、展歷程,先后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冷戰軍備競賽、新軍事革命等不同歷史因素的促進并經受了考驗,雷達技術的體制、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都已得到很大的發展,先后經歷了簡單脈沖雷達、脈沖多普勒雷達、相控陣雷達、數字陣雷達等重要發展階段。針對下一代戰爭的特點和態勢感知系統完成遠程探測、穩定跟蹤、精確制導和武器攻擊的使命任務,未來雷達系統需要具有體系協同、多功能多任務、精細處理、智能決策的能力。雷達發展歷程 飛機的發明和大規模應用于世界性戰爭,對飛機實現遠距探測和告警的急迫需求,極大地刺激和推動了雷達技術的發展;雷達體制由最初的雙基地連續波、單基地脈沖發展為單基地相參脈沖體制;工作頻段由VHF頻段擴展至K頻
8、段;承載平臺由地基擴展至機載;大功率發射、低噪聲接收技術和信號處理理論都得到極大發展;初級階段(上世紀前半葉,約50年)相控陣雷達、脈沖多普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開始出現;相控陣由無源發展為有源,合成孔徑雷達觀測地面目標的能力由靜止擴展至動目標,脈沖多普勒雷達改善了下視能力,雷達工作頻段由K頻段擴展至Ka頻段,承載平臺由空基擴展至天基;中級階段(前半期,上世紀60至90年代,約30年)以信息主導和遠程精確打擊為主要特征的新軍事革命推動雷達不斷演進,協同探測/分布式/網絡化雷達體制逐漸形成;工作頻段將由Ka頻段擴展至太赫茲和激光頻段;承載平臺將由天基擴展到臨近空間等平臺;微波集成電路和數字處理等基
9、礎技術不斷發展并應用;中級階段(后半期,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40年代,約50年)雷達技術發展歷程與未來 共形數字相控陣雷達、雙多基SAR、3維SAR、扁平網絡化多站雷達等新體制雷達形成裝備并經過實戰檢驗;這一時期新型雷達裝備的主要特征將可能是3維多視角布局、多探測器復雜構型、和高維信號空間處理;高級階段(未來大約40年以后)一、發展現狀相控陣引領技術體制發展,我國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61.2 軍用雷達主流技術體制脈沖多普勒、相控陣、合成孔徑資料來源:脈沖多普勒雷達信號處理軟件設計與實現、彈載相控陣PD雷達的雜波抑制與目標分辨算法研究、中航證券研究所目前雷達主要有脈沖多普勒(信號形式方面)、相控
10、陣(掃描方式方面)和合成孔徑(信號處理方面)三種主流技術體制,這三種體制對雷達的發展影響深遠。脈沖多普勒雷達是通過脈沖發射并利用多普勒效應檢測目標信息的脈沖雷達;相控陣雷達是指通過計算機控制各輻射單元的相位,改變波束的指向進行掃描的雷達;合成孔徑雷達是利用雷達與目標的相對運動把尺寸較小的真實天線孔徑用數據處理的方法合成一較大的等效天線孔徑的雷達。脈沖多普勒技術和合成孔徑技術主要側重于雷達信號形式及處理,屬于對前端信號的分析處理,而相控陣技術核心主要是體現在雷達前端,因此相控陣技術可以和脈沖多普勒、合成孔徑技術組合使用。目前合成孔徑相控陣雷達、相控陣多普勒雷達已經在軍事上獲得了成熟的大量應用。雷
11、達發展的三種主流技術體制脈沖多普勒(PD)雷達 20世紀60年代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是一種利用多普勒效應來探測運動目標的位置和相對運動速度的脈沖雷達,具有卓越的雜波抑制和從運動雜波中檢測動目標的能力。當雷達發射一組固定頻率的相參脈沖對空掃描時,如遇到活動目標,回波的頻率與發射波的頻率出現頻率差,稱為多普勒頻移。根據多普勒頻移的大小,可測出目標相對于雷達的徑向速度;根據發射脈沖和接收脈沖的時間差,可以測出目標的距離;是指采用相控陣天線的雷達,通過改變雷達波相位來改變波束方向,其以電子方式控制波束而非傳統的機械轉動天線面方式,故又稱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探測能力與陣列單元數量密切相關,相控陣T/R組件
12、相控陣雷達的核心部件。相控陣雷達 通過計算機控制各輻射單元的相位,改變波束的指向進行掃描,具有快速而精確的波束切換及指向能力,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全空域掃描。每個輻射天線單元都配裝有一個發射/接收組件,每個組件都能自己產生、接收電磁波。首次使用是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是一種高分辨率成像雷達,可以在能見度極低的氣象條件下得到類似光學照相的高分辨雷達圖像。合 成 孔 徑(SAR)雷達 利用雷達與目標的相對運動把尺寸較小的真實天線孔徑用數據處理的方法合成一較大的等效天線孔徑的雷達,也稱綜合孔徑雷達。主要特征技術體制工作原理 脈沖多普勒雷達比普通雷達的抗雜波干擾能力強,能探測出隱蔽在靜止背景中的具有
13、一定速度的活動目標,廣泛用于機載預警、導航、導彈制導、衛星跟蹤、戰場偵察、靶場測量、武器火控和氣象探測等方面,成為重要的軍事裝備,已成為對付低空轟炸機和巡航導彈的有效軍事裝備。相控陣天線具有波束指向、波束形狀的快速變化和控制能力,易于形成多個波束(跟蹤多個目標),可在空間實現信號功率合成。這些特點使得相控陣雷達可完成多種雷達(搜索雷達、跟蹤雷達、測高雷達)功能,具有穩定跟蹤多批高速運動目標的能力,有很高的的可靠性。相控陣雷達又稱為多功能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的特點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識別偽裝和穿透掩蓋物。所得到的高方位分辨力相當于一個大孔徑天線所能提供的方位分辨力。主要優點一、發展現
14、狀相控陣引領技術體制發展,我國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71.2 軍用雷達主流技術體制脈沖多普勒、相控陣、合成孔徑資料來源: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作戰優勢、性能對比及軍事應用、相控陣雷達的發展、雷電微力招股書、國博電子招股書、中航證券研究所相控陣雷達是由大量相同的輻射單元組成的雷達面陣,具有波束切換快、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可同時跟蹤多個目標,具備多功能、強機動性、高可靠性能力,開始逐漸取代傳統的機械掃描雷達,成為當今雷達發展的主流。相控陣雷達根據天線的不同分為無源相控陣雷達和有源相控陣雷達。無源相控陣雷達僅有一個中央發射機和一個接收機,發射機產生的高頻能量,經計算機主動分配給天線陣的各個單元,目標反射信
15、號也是經各個天線單元送達接收機統一放大;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每個天線單元都配裝有一個發射/接收組件(T/R組件),每一個T/R組件都能自己發射和接收電磁波,因此在頻寬、功率、效率以及冗度設計方面均比無源相控陣有巨大優勢。相控陣雷達與機械雷達對比及構成特點有源相控陣無源相控陣機械掃描多目標探測能力強強一般(搜索區域受限)多目標制導能力強(6個目標)強(4個目標)一般(2個目標)抗干擾能力強一般一般對抗能力X波段偵收與干擾無無復合多任務能力有無無同頻兼容工作能力強(兼容設計)一般(閉鎖設計)一般(閉鎖設計)低截獲頻率(LPI)有有無工作帶寬寬帶(2-4GHz)寬帶(300MHz)寬帶(300MHz)任
16、務可靠性高(500h)一般(200h)一般(200h)有源、無源相控陣達和機械掃描雷達性能對比優勢具體特點多目標利用電子掃描靈活性、快速性和按時分割原理和多波束,能同時搜索、探測和跟蹤不同方向和不同高度的多批目標,并能同時制導多枚導彈攻擊多個空中目標。多功能能夠同時形成多個獨立控制的波束,同時完成對多個目標的搜索、跟蹤、捕獲、識別、(飛機)引導、(導彈)制導及戰果評估等功能,相當于多部普通雷達??垢蓴_可以利用分布在天線孔徑上的多個輻射單元合成非常高的功率,并能合理地管理,易于實現自適應旁瓣抑制和自適應抗各種干擾,有利于發現遠離目標和小雷達反射面目標,還可提高抗反輻射導彈的能力.快反應對采用數控
17、移相器的相控陣雷達,一般可在幾個微秒內實現雷達波束形成和波束位置轉換.高可靠天線陣由眾多陣元組成,即使其中一個或幾個陣元不能發射或接收,并無礙于雷達整體性能.有源相控陣雷達主要性能特點一、發展現狀相控陣引領技術體制發展,我國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81.2 軍用雷達主流技術體制脈沖多普勒、相控陣、合成孔徑資料來源:鋮昌科技招股書、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作戰優勢、性能對比及軍事應用、中航證券研究所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目前國際上最為先進的一種火控雷達,其目標追蹤/搜索能力、高分辨率、強電子干擾和高數據通信能力等優勢,遠遠超過了傳統機械掃描體制的雷達,其應用將成為未來軍用飛機的標準配置,以適應未來空戰的需求
18、。軍用雷達最重要且技術水平最高的應用領域是機載雷達,機載雷達的技術升級牽引著軍用雷達的性能和技術體制的持續創新。美國已全面將現役F-15C、F-15E、F-18E戰斗機雷達升級為有源相控陣雷達,并已在下一代驅逐艦上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根據Forecast International分析,2010年-2019年全球有源相控陣雷達生產總數占雷達生產總數的14.16%,總銷售額占比25.68%,整體來看,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市場規模仍較小,替代市場空間巨大。根據StrategicDefense Intelligence發布的全球軍用雷達市場2015-2025預測,2025年機載雷達與陸基雷達將合計占據超
19、過50%的市場份額,機載雷達有望成為占據市場比重最大產品。雷達體制生產數量市場份額銷售額(億美元)市場份額機掃陣列雷達1178876.22%89.9917.63%無源相控陣雷達14879.62%89.1817.49%有源相控陣雷達219014.16%130.9425.68%基本型199.8839.20%總計15465100%509.99100%2010-2019全球雷達市場情況2025年軍用雷達市場占比預測36%27%20%27%機載雷達陸基雷達聲吶和空基雷達艦載雷達型號裝配機型體制空空探測距離/KmAN/APG-66F-16A/B機械掃描95RDY幻影-2000機械掃描130GD-53IDF
20、機械掃描92AN/APG-80F-16E/F有源相控陣150AN/APG-79F-18E/F有源相控陣180AN/APG-77F-22有源相控陣300AN/APG-81F-35有源相控陣230戰機F-22F-18E/FF-18E/FF-35雷達AN/APG-77AN/APG-79AN/APG-80AN/APG-81模塊數(T/R)2000個1100個約1000個1200個四型主要戰機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模塊數裝備不同體制雷達的飛機對目標RCS=5m2探測距離一、發展現狀相控陣引領技術體制發展,我國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91.3 中美軍用雷達發展現狀我軍后起發力,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資料來源:機載雷達導
21、論、中航證券研究所我國雷達技術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已發展為雷達大國和雷達強國。每年例行舉辦的系列國際雷達會議,我國是與美國、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并列的5個輪流主辦國之一。在三坐標雷達、低空雷達、機載預警雷達、數字陣列雷達、相控陣雷達和精密跟蹤雷達等領域都邁入了國際先進行列。美軍引領了世界軍事科技的發展,在雷達領域更是遙遙領先。以F35機載雷達為例,F35飛機的綜合電子戰系統(IEWS)具有雷達告警、信號收集和分析,被動式輻射定位和電子對抗能力,該綜合電子戰系統綜合了機載AN/APG-81有源電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通信、導航、識別系統(CNI)和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在工作
22、中,F35可利用其綜合電子戰系統中的雷達告警接收機(RWR)與其機載雷達相配合工作,雷達告警接收機能為雷達提供敵機精確的目標方位指示,既提高了雷達的工作效能,又縮短了綜合電子戰系統的反應時間。有源相控陣技術獲得突破(21世紀至今):機載掃描體制火控雷達與先進國家水平相當,具備地形測繪、合成孔徑、地形跟隨等功能,是現代化多功能火控雷達系統,能滿足我國殲11、殲10、“梟龍”在內的國產四代戰機作戰需求。同時基于有源相控陣技術的預警機工程成功突破,為我軍J20等第五代戰斗機雷達系統打下堅實基礎。全波形脈沖多普勒技術獲得突破(20世紀90年代):我國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由探索階段到全面應用階段。引進俄羅
23、斯無源相控陣雷達;引進以色列的預警機項目,受美國強行干預中止;國產預警機開發過程積累了相關經驗,為研制有源相控陣雷達打下了基礎。奮起直追與和平典范(20世紀80年代):開始立項研制殲8機載脈沖多普勒雷達;與美軍開始軍事合作項目“和平典范”項目并由于政治原因終止;引進俄羅斯全波形脈沖多普勒雷達Zhuk-8。嘗試研究預警機(20世紀60-70年代):由于當時的技術基礎薄弱,我國研制的第一款預警機(“空警”號)未能解決雷達反雜波的問題,致使裝備未能服役,收藏于中國航空博物館。落差漸大(20世紀60-70年代):此時國外雷達技術迅速發展,單脈沖技術、脈沖壓縮技術已經成熟應用于飛機上,脈沖多普勒技術開始
24、進入裝備試生產,相控陣技術已經起步。此階段我國由于缺乏蘇聯技術支持,研發的殲8戰斗機配套單脈沖火控雷達技術存在缺陷,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完成定型。中國與西方國家雷達技術差距拉大。解決有無問題(20世紀50年代):機載雷達發展初級階段,主要以仿制蘇聯米格17、米格19機載雷達為主,采用圓錐掃描體制和普通脈沖方式,容易受到敵方電子干擾和地面雜波影響。有效作用距離短、可靠性不高,只是作為目視能力的一種補償,暫時解決了我軍機載雷達的有無問題。我國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通過預警機工程取得重大突破J20機載雷達技術水平與F22、F35水平相當;但高波段收發組件、T/R組建小型化等方面仍存差距新中國機載雷達發
25、展歷程雷達警報接收器360覆蓋6處分部式孔徑系統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網絡鏈接衛星通信數據鏈單信道地面與機載通信系統數據鏈鏈路多功能先進數據鏈電子支援偵察發射定位器多光譜全球覆蓋分布式孔徑系統與雷達警報接收器全方位隱身低可觀察度的內部承載武器電子光學跟蹤系統F-35飛機電子與系統示意圖二、驅動因素技術需求牽引、信息化建設驅動、承載平臺放量102.1 軍事需求驅動技術不斷進步資料來源:機載雷達發展歷程及未來趨勢、雷達技術發展規律和宏觀趨勢分析、機載火控雷達發展趨勢探究、中航證券研究所現代戰爭中信息權控制的重要程度持續提升且國防信息化持續深入推進,推動軍用雷達技術快速更迭。以機載火控雷達為例,機載火
26、控雷達系統體制經歷了脈沖雷達、脈沖多普勒雷達、無源相控陣雷、有源相控陣雷達、數字陣列雷達的發展歷程。在機載火控雷達探測目標方面,隨著F-22、F-35第五代隱身戰斗機的服役以及下一代戰斗機的研究,目標雷達截面積(RCS)不斷減小。在機載火控雷達探測環境方面,電子戰技術蓬勃發展,電子支援設備(ESM)接收機靈敏度越來越高,電子對抗設備(ECM)干擾功率越來越強,干擾樣式越來越靈巧。在機載火控雷達作戰任務方面,機載火控雷達正由單純的雷達功能向雷達、電子戰、通信綜合一體化方向發展。在新興技術方面,智能蒙皮、人工智能、分布式孔徑、分布式協同探測等新技術日趨成熟,在機載火控雷達領域正逐步走向工程應用???/p>
27、技發展軍事需求雷達技術不斷發展1937年20世紀40年代20世紀50年代20世紀60年代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英國發明了第一部機載雷達雷達理論突破機載PD 雷 達出現柵控行波管的發明,機載相控陣雷達開始研制PD 火 控 雷達日臻成熟,機載固態相控陣雷達開始研制成像技術廣泛應用,機載相控陣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并進入實用階段磁控管的發明導致了微波雷達的問世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傳統雷達脈沖多普勒PD雷達相控陣等新體制雷達微電子器件的出現和數字技術的進步集成電路、數字處理、成像等技術的發展超材料、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軍事需求和技術進步驅動雷達技術不斷發展機載分布式孔徑雷達智能
28、化信號處理云協同探測射頻功能綜合化共形天線機載火控雷達未來發展趨勢二、驅動因素技術需求牽引、信息化建設驅動、承載平臺放量112.2 國防信息化深入推進資料來源:面向下一代戰爭的雷達系統與技術、中航證券研究所下一代戰爭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式打擊方式以及下一代戰爭態勢感知平臺體系需要雷達技術向遠程探測、全維監視、精確識別、精準制導的新任務需求方向發展。美國防部2014年發起“第三次抵消戰略”,試圖通過作戰概念創新、顛覆性技術創新、武器裝備創新,謀求在2030年以前進入信息化戰爭高級階段以形成新一輪絕對軍事優勢。信息化戰爭高級階段主要表現為作戰空間全域化、作戰時間敏捷化、作戰對象隱身化、作戰平臺無人化、
29、作戰方式協同化、作戰效果精確化、作戰背景復雜化。針對信息化戰爭高級階段的特點和態勢感知系統完成遠程探測、穩定跟蹤、精確制導和武器攻擊的使命任務,下一代雷達系統需要具有體系協同、多功能多任務、精細處理、智能決策的能力。軍用雷達技術將在國防信息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不斷迭代升級。下一代戰爭面臨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式打擊方式下一代戰爭態勢感知平臺體系二、驅動因素技術需求牽引、信息化建設驅動、承載平臺放量122.2 國防信息化深入推進資料來源:面向下一代戰爭的雷達系統與技術、上海瀚訊招股書、天箭科技招股書、中航證券研究所軍用雷達作為國防信息化核心裝備,充分受益于我國國防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軍用雷達作為基于信
30、息化條件下體系作戰能力的核心裝備,是獲取陸??仗鞈饒鋈旌?、全范圍戰術情報最主要的手段,是實現遠程打擊、精確打擊、對敵電子戰的必要手段,廣泛應用于警戒、引導、武器控制、偵查和航行保障等領域,在國防信息化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國防信息化分為網絡化國防、信息化國防、智慧國防和智能國防四個階段。當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處于第三階段后期,即將過渡到第四階段,信息化裝備已占50%,海軍、空軍信息化裝備占70%,2020年前后將實現完全信息化。我國信息化建設起步晚,仍處于初級階段后期,剛剛邁入到全面建設的第二階段。雷達作為信息化核心裝備,性能上戰術指標顯著提高、功能上從感知平臺擴展到感知打擊一體
31、化平臺,在精確制導、雷達應用以及電子對抗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國國防信息化加速追趕美軍的過程中,產品目前處于快速放量期。國防信息化各發展階段進行大規模組網建設,以計算機網絡替代傳統通信方式,最終實現可靠暢通的現代化通信網絡。第一階段第一階段初級階段初級階段網絡國防化信息化國防第二階段第二階段建設階段建設階段利用豐富的數據和信息資源進行以應用為目標的信息挖掘,以電子信息技術實現對整體軍備的升級換代,同時實現多樣化、自動化的信息化保障手段智慧國防第三階段第三階段高級階段高級階段建立縱深及精細化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以計算機和電子技術實現各級系統之間的協調工作,同時在此基礎上實現初步智能化。智能國防
32、第四階段第四階段終極階段終極階段國防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體系具有智能化特征,同時具有對國家安全的高度感知,對國防力量的自動化配置及對危機的迅速反應能力。我國所處階段我國所處階段美美國所處階段國所處階段國防科技工業六大產業集群二、驅動因素技術需求牽引、信息化建設驅動、承載平臺放量132.3 雷達承載平臺加速列裝探測與制導市場快速發展資料來源:臻鐳科技招股書、雷電微力招股書、中航證券研究所有源相控陣雷達作為軍事信息化的核心技術,直接受益于精確制導與軍用雷達承載武器平臺下游市場的擴張。經過多年發展,有源相控陣技術逐步成型,已廣泛應用于機載、艦載、車載與星載領域。探測:歷經40余年的發展,當前有源相控
33、陣技術已在全球陸基防空雷達、艦載雷達、機載SAR、戰斗機雷達,以及天基SAR等作戰系統廣泛應用。制導:現代戰爭精確制導化,導引頭決定整個精確制導武器更新換代的方向,有源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未來將逐步替代無源相控陣雷達成為彈載武器的倍增器。有源相控陣精確制導體制是近十年全球發展起來的精確制導新技術,兼有毫米波高精度、抗干擾的優勢和相控陣波束指向靈活等特點,能夠提高導彈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對高機動目標的打擊功能和命中概率,提升裝備的攻擊效率和效費比,是目前精準打擊型武器中最前沿的技術之一。隨著國家對軍隊的實彈訓練要求不斷提升,軍事訓練、演習等對裝備的消耗量也不斷增加,彈載雷達面臨較大的市場空間。機載數字相
34、控陣雷達多目標多點偵干探通一體化工作示意圖車載數字相控陣雷達多目標多點探測跟蹤一體化工作示意圖艦載數字相控陣雷達多目標多點偵干探通一體化工作示意圖二、驅動因素技術需求牽引、信息化建設驅動、承載平臺放量142.3 雷達承載平臺加速列裝軍用飛機提質增量,機載雷達配套增加資料來源:world airforce 2022、中航證券研究所軍用飛機需求數量提升、老舊機型更新換代是帶動軍用機載雷達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戰略空軍建設驅動產業鏈加速發展,主力型號產能突破、新型號批產前置、新機型不斷突破成為常態;同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未來武器裝備建設的確定性趨勢是加大老舊裝備的淘汰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裝備為骨
35、干的武器裝備體系。隨著空軍擔負使命和任務的變化,我國正在構建現代化戰略空軍武器裝備體系,新型戰機等裝備近年來已集中亮相并且開始交付部隊,新型號批產上量、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新型隱身艦載戰斗機、新型加油機等新機型不斷突破將成為常態。同時與美國相比我國先進戰機數量處于明顯劣勢,殲7、殲8等三代機占比仍然較高,而美國四代機和五代機為絕對主力。未來幾年將是軍用飛機的加速批產期,戰略空軍和強軍夢將助力軍機產業跨越式發展,機載雷達產業同步提速發展。05001000150020002500中國美國三代機四代機五代機2021年中美現役戰斗機對比(架)殲20空戰核心先鋒運20遠程戰略投送轟6K戰略威懾和打擊直2
36、0高性能多用途戰術平臺殲15艦載固定翼戰斗機運油20新一代空中加油機中國戰略空軍現役主力裝備二、驅動因素技術需求牽引、信息化建設驅動、承載平臺放量152.3 雷達承載平臺加速列裝導彈采購數量提升,彈載雷達需求同步旺盛資料來源:中國軍網、人民畫報、中航證券研究所國內導彈需求景氣度高漲,彈載雷達等中上游配套產業同步旺盛。隨著我軍實戰化訓練要求的持續提升,在軍用裝備庫存補充需求驅動下,我軍精確制導武器訂單需求將持續向好。同時近年來隨著我軍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加速推進,一批達到世界水準的海陸空天國產武器裝備平臺列裝部隊,帶動了新一代精確制導武器需要配套跟進。末制導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作用距離遠、精度高、命
37、中率高、全天候探測等特點,在精確制導武器中獲得了廣泛運用,未來裝備放量、滲透率提升共同帶動彈載相控陣雷達高速發展。我國成立七十周年國慶閱兵儀式中展示的部分精確制導武器平臺系統YJ-12B岸艦導彈紅旗-17A防空導彈東風17常規導彈巨浪-2潛射遠程彈道導彈長劍-100巡航導彈東風-41洲際核導彈軍工電子產業鏈可概括為上游元件和器件、中游組件和微系統以及下游整機。雷達系統主要由天線、發射機、接收機、信號處理機、數據處理機和顯示器等若干分系統構成。發射機作用是產生雷達信號;天線的主要作用是發射和接收雷達信號;接收機作用是接收到目標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信號處理機主要作用是消除不需要的雜波信號和干擾,加
38、強所關注的目標回波信號,確認是否探測到了目標,并獲得雷達至目標的距離;數據處理機主要實現數據記錄、自動跟蹤、目標識別等功能。三、軍用雷達產業鏈3.1 軍用雷達產業鏈全圖資料來源:“軟件化雷達”技術研究、雷電微力招股書、中航證券研究所16軍用雷達系統拋物面波導縫隙陣相控陣數字收發組件高速數模/模數轉換FPGADSPGPP光纖接口網絡接口顯控天線射頻前端信號/數據處理機輸入/輸出設備軍用雷達全產業鏈整機分系統元器件/原材料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收發組件(T/R)是雷達的核心部件,造價占整個雷達系統造價的主要部分,其性能和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整個雷達質量的好壞。有源相控陣T/R組件是指在雷達或通信系
39、統中用于接收、發射一定頻率的電磁波信號,并在工作帶寬內進行幅度相位控制的功能模塊,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實現波束電控掃描、信號收發放大的核心組件。整個雷達系統由成百上千個輻射器按照一定的排布構成,每個輻射器后端均連接一個單獨有源相控陣T/R組件,在波束形成器的控制下,對信號幅度和相位進行加權控制,最終實現波束在空間的掃描。因此,有源相控陣T/R組件的性能參數直接決定相控陣雷達系統的作用距離、空間分辨率、接收靈敏度等關鍵參數。此外,有源相控陣雷達需要數量眾多的T/R組件共同構成有源相控陣陣面,有源相控陣T/R組件的性能也進一步決定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的體積、重量、成本和功耗。根據雷達的不同工作環境和不
40、同性能要求,有源相控陣T/R組件的構成形式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結構一致,主要由數控移相器、數控衰減器、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限幅器、環形器以及相應的控制電路、電源調制電路組成。在各模塊的成本構成中T/R組件占有重要比重,而射頻芯片在材料成本中占有重要比重。近年來,隨著新材料的應用、產品結構形式的改善、工業化技術的應用推廣,T/R組件成本逐漸降低,為產品的廣泛應用提供基礎。三、軍用雷達產業鏈3.2 T/R收發組件相控陣關鍵核心部件資料來源:T/R組件模塊布局與可靠性研究、有源相控陣雷達T/R組件技術研究、國博電子招股書、低成本有源相控陣天線研究、中航證券研究所17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結構示意圖典
41、型的有源相控陣天線系統組成名稱脈沖體制320陣元連續波體制144陣元天線陣面5.5%8.3%T/R組件52.7%41.7%饋電網絡6.2%5.4%波控器7.1%13.6%電源調制器10.4%電源7.6%13.4%結構10.5%17.6%名稱脈沖體制320陣元連續波體制144陣元接插件與電纜6.7%6.8%印制板5.6%7.5%射頻芯片53.6%40.1%材料二次集成3.4%6.2%安裝件8.8%11.2%微組裝11.2%12.4%調試與測試10.8%14.9%有源相控陣天線模塊成本構成有源相控陣天線材料成本構成四、投資策略4.1投資策略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18軍用雷達作為軍工電子裝備核心系
42、統,伴隨著我國相控陣雷達技術的日益成熟,將直接受益于國防信息化建設進程。有源相控陣雷達由于具備多功能、遠距離、多目標、高可靠等功能,逐漸取代傳統的機械掃描雷達和無源相控陣雷達,成為發展主流。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收發組件(T/R)造價占整個雷達系統造價的主要部分,性能和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整個雷達質量的好壞,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關鍵核心部件。雷達產業重點關注雷達總裝和雷達配套兩類上市公司:具有壟斷地位,直接受益軍機、導彈等行業景氣驅動的雷達整機集成商和配套類系統供應商,特別是T/R組件及射頻芯片等相關供應商。技術需求牽引,高性能雷達不斷發展并列裝信息化建設驅動雷達提質增量承載平臺加速列裝,配套雷達
43、同步放量軍用雷達市場快速發展驅動因素戰場偵察監視與情報搜索、獲取戰場環境信息精確控制打擊武器對目標跟蹤制導評估各類先進武器系統和進行軍事技術研究的測試手段戰爭之眼,電子戰和信息戰核心 裝 備軍用雷達作用發展現狀投資方向具有壟斷地位,直接受益軍機、導彈等行業景氣驅動的雷達整機集成商配套類系統供應商,特別是T/R組件及射頻芯片供應商有源相控陣雷達由于具備多功能、遠距離、多目標、高可靠等功能,逐漸成為發展主流我國已發展為雷達大國和雷達強國,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水平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機載雷達與陸基雷達有望成為占據市場比重最大產品,同時彈載雷達也會受益于導彈放量快速發展四、投資策略4.2投資圖譜資料來源:
44、各公司官網、各公司公告、中航證券研究所19目前擁有雷達總裝業務的單位主要為具有體制內背景的企事業單位,其中上市公司有國??萍?、四創電子、四川九洲等,涉及的雷達類型主要為軍民兩用的氣象雷達、空管雷達等;擁有雷達總裝業務的民參軍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和防務、海蘭信、雷科防務等;擁有雷達配套業務的民參軍上市公司主要有國博電子、天箭科技、雷電微力、鋮昌科技、亞光科技、盛路通信等;擁有雷達地面配套仿真測試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航天發展、霍萊沃等。國內軍用雷達制造產業主要參與者臻鐳科技鋮昌科技三安光電振芯科技航天發展華訊方舟霍萊沃材料/元器件/測試上游國博電子雷電微力亞光科技天箭科技紅相股份盛路通信中電55所中電
45、13所部組件/微系統中游整機總裝下游天和防務雷科防務四川九洲海蘭信四創電子國??萍贾须?4所中電27所中電38所航空工業607所中電29所兵器工業206所航天科工23所中船724所四、投資策略4.2投資圖譜主要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時間截至2022.10.17)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各公司公告、中航證券研究所產業鏈證券簡稱證券代碼產品(服務)類型營業收入(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研發支出占收入比例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員工總數(人)總市值(億元)市盈率PE-LYR年初至今漲跌幅材料/元器件/測試鋮昌科技001270.SZ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T/R芯片2.111.6014.12%77.00%7
46、5.84%155125.1478.23258.49%臻鐳科技688270.SH軍用通信、雷達領域射頻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1.910.9921.26%88.46%51.86%160139.79141.42128.92%振芯科技300101.SZ雷達芯片7.941.5114.52%56.58%17.33%847139.7492.2512.71%三安光電600703.SH雷達芯片125.7213.139.11%22.22%10.44%18,636847.4964.55-49.40%華訊方舟000687.SZ雷達芯片0.35-7.1924.54%21.93%-2059.17%940.000.00-83.
47、80%航天發展000547.SZ雷達射頻仿真、電子戰仿真41.446.4413.27%33.62%15.77%2,917166.7825.89-37.62%霍萊沃688682.SH電磁場測試和仿真3.300.619.39%42.57%20.22%11946.1675.77-23.31%部組件/微系統雷電微力301050.SZ毫米波有源相控陣微系統7.352.024.57%42.39%27.42%557136.4367.70-42.13%國博電子688375.SH有源相控陣 T/R組件和射頻集成電路25.093.689.73%34.68%14.67%1,213415.57112.888.23%天
48、箭科技002977.SZ彈載固態發射機(導彈主動雷達導引頭重要組成)2.781.113.42%49.54%40.00%15939.4535.43-30.70%亞光科技300123.SZ微波信號收發的芯片半導體及電路15.88-11.9911.37%18.75%-74.81%2,25658.34-4.86-36.16%盛路通信002446.SZ微波/毫米波器件、組件9.62-2.1211.56%38.56%-22.21%1,36485.45-40.2855.54%紅相股份300427.SZ微波混合集成電路13.94-6.367.36%33.13%-45.51%1,46866.06-10.3937
49、.09%整機總裝雷科防務002413.SZ毫米波雷達16.22-2.4110.91%37.86%-14.90%2,18267.25-27.93-32.57%天和防務300397.SZ雷達與指控系統檢測維修裝備、偵察監視雷達5.59-0.7221.65%30.10%-13.77%1,67154.71-75.87-30.87%海蘭信300065.SZ船用導航雷達、近海監視雷達、高頻地波雷達9.020.4913.59%33.82%5.46%50880.91165.42-23.59%四川九洲000801.SZ空管雷達35.441.458.42%19.97%5.10%3,45785.8159.20-11
50、.88%國??萍?00562.SH軍用雷達、空管雷達、氣象雷達34.325.265.38%26.97%15.42%1,394182.4334.69-19.35%四創電子600990.SH氣象雷達、空管雷達和低空監視雷達31.431.845.01%19.77%6.00%3,12759.5632.39-34.25%20四、投資策略核心觀點軍用雷達被稱為現代戰爭的“千里眼”,是當前電子戰和信息戰的核心裝備。軍用雷達是專門為特定的軍事用途而設計制造的無線電探測和定位裝置,它是獲取陸、海、空、天、電戰場全天候、全天時戰略和戰術情報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防天、防空、防海和防陸武器系統和指揮自動化系統的首要視覺
51、傳感器,不僅能夠遠程探測隱身飛機、彈道導彈、地上兵力、海上編隊,還能夠精確控制打擊武器對目標跟蹤制導,以及對重點區域進行連續的偵察監視,獲取高清晰戰場情報,在信息化聯合作戰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戰場偵察監視與情報搜索的主要戰術裝備,是戰場態勢感知和快速反應的主要技術途徑,其性能與效能的發揮決定戰場戰斗力和生存力。有源相控陣雷達優勢明顯,為當前雷達的主流體制,將直接受益于國防信息化建設和下游市場的擴張。相較于傳統的機械掃描雷達和無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掃描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探測距離大、效率及可靠性高等優勢,將逐漸替代機械掃描雷達、無源相控陣雷達,是當前雷達的重點發展方向。軍用
52、雷達作為軍工電子裝備核心系統,伴隨著我國相控陣雷達技術的日益成熟,將直接受益于國防信息化建設加速、精確制導與承載武器平臺下游市場的擴張,其中機載雷達與陸基雷達有望成為占據市場比重最大產品、彈載雷達受益于導彈放量快速發展。T/R收發組件是相控陣雷達關鍵核心部件,造價占整個雷達系統造價的主要部分,其性能和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整個雷達質量的好壞。有源相控陣T/R組件負責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并控制信號的幅度和相位,從而完成雷達的波束賦形和波束掃描,直接影響雷達天線的指標,對雷達整機的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能力還與T/R組件數量密切相關,由于頻段及功率的不同,一部相控陣雷達通常包含上千
53、甚至上萬個T/R組件。近年來,隨著新材料的應用、產品結構形式的改善、工業化技術的應用推廣,T/R組件成本逐漸降低,為產品的廣泛應用提供基礎。投資策略:軍用雷達作為軍工電子裝備核心系統,伴隨著我國相控陣雷達技術的日益成熟,將直接受益于國防信息化建設和下游市場的擴張,堅定看好軍用雷達產業鏈投資機會,建議重點關注具有壟斷地位、直接受益于軍機、導彈等行業景氣驅動的雷達整機集成商:國??萍?、四創電子、四川九洲等,以及中上游具有核心技術的T/R組件、射頻芯片等配套類供應商:國博電子、天箭科技、雷電微力、鋮昌科技等。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21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局部疫情反復對軍用雷達產業鏈造成影響下游
54、需求不及預期技術研發不及預期匯率波動風險對產品出口造成影響風險提示22分析師承諾負責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證券分析師,在此申明,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過去不曾與、現在不與,未來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風險提示: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免責聲明本報告并非針對意圖送發或為任何就送發、發布、可得到或使用本報告而使中航證券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違反當地的法律或法規或可致使中航證券受制于法律或法規的任何地區、國家或其它管轄區域的公民或居民。
55、除非另有顯示,否則此報告中的材料的版權屬于中航證券。未經中航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發送、復印本報告的材料、內容或其復印本給予任何其他人。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給閣下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他金融票據的邀請或向他人作出邀請。中航證券未有采取行動以確保于本報告中所指的證券適合個別的投資者。本報告的內容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而中航證券不會因接受本報告而視他們為客戶。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中航證券認為可靠,但中航證券并不能擔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中航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除非該等損失因明確的法律或法規
56、而引致。投資者不能僅依靠本報告以取代行使獨立判斷。在不同時期,中航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報告及該等報告僅反映報告撰寫日分析師個人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為免生疑,本報告所載的觀點并不代表中航證券及關聯公司的立場。中航證券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可參與或投資本報告所提及的發行人的金融交易,向該等發行人提供服務或向他們要求給予生意,及或持有其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中航證券于法律容許下可于發送材料前使用此報告中所載資料或意見或他們所依據的研究或分析。我們設定的上市公司投資評級如下:買入:未來六個月的投資收益相對滬深300指數漲幅10%以上。持有:未來六個月的投資收益相
57、對滬深300指數漲幅-10%-10%之間賣出:未來六個月的投資收益相對滬深300指數跌幅10%以上。我們設定的行業投資評級如下:增持:未來六個月行業增長水平高于同期滬深300指數。中性:未來六個月行業增長水平與同期滬深300指數相若。減持:未來六個月行業增長水平低于同期滬深300指數。分析師簡介魏永SAC執業證書號:S0640520030002,中航證券軍工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做市業務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碩士。先后就職于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科技集團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熟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管理和國防科技工業產業投融資業務。曾擔任長江證券研究所軍工組組長,對航空航天、軍工電子、無人機、新材料等領域有深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