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行業研究報告慧博智能投研糧食安全行業深度:糧食安全現狀、糧價運糧食安全行業深度:糧食安全現狀、糧價運行邏輯、三大主線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行邏輯、三大主線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2022 年以來,我國糧食安全面臨“內憂外患”的新挑戰。國內:今夏以來我國出現大范圍超強高溫干旱,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長江流域省市的秋糧生產受到影響,給我國糧食生產和安全帶來挑戰。國際:全球極端天氣反復、俄烏沖突持續發酵、糧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全球糧食供需緊張程度加劇。在“內憂外患”影響下,我國糧食安全面臨庫存降低、價格上行壓力
2、增大、進口不確定性加大等挑戰。我國糧食安全現狀如何?對國外的依存度有多大?我國糧食價格的運行邏輯如何?有什么特點?在糧食我國糧食安全現狀如何?對國外的依存度有多大?我國糧食價格的運行邏輯如何?有什么特點?在糧食安全的趨勢下,哪些主線會受益?有哪些相關公司?安全的趨勢下,哪些主線會受益?有哪些相關公司?下面我們將逐一分析。目錄目錄一、我國糧食安全現狀.1二、我國糧食價格的運行邏輯.5三、糧食安全受益方向一:種業.12四、糧食安全受益方向二:農化.19五、糧食安全受益方向三:農業機械.22六、參考研報.23一、一、我國糧食安全現狀我國糧食安全現狀1、稻谷、小麥等口糧進口依賴度較低稻谷、小麥等口糧進
3、口依賴度較低稻谷和小麥等口糧進口量占比較低,受國際市場影響小。2021 年 10 月-2022 年 9 月,我國進口稻谷650 萬噸,同期國內消費量為 22218 萬噸,進口依賴為 2.93%,2021 年進口小麥 977 萬噸,國內消費量為 14116 萬噸,進口依賴為 6.92%。稻谷和小麥進口量占產量比例均較低。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 年我國稻谷與小麥產量為 21284 萬噸和 13694 萬噸。2021 年 10 月-2022 年 9 月稻谷進口量占2021 年全年稻谷產量比例為 3.05%。2021 年小麥進口量占全年小麥產量比例為 7.13%,兩者比例均較低,稻谷、小麥進口主
4、要是作為國內大米和小麥的品種調劑,基本不影響國內口糧供給。2/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稻谷和小麥當下庫存較為充足。我國稻谷庫存常年保持在充足水平。2021 年我國小麥庫存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1 年中國小麥庫存 1.42 億噸,占全球小麥庫存的 51.30%。2017-2021年,稻谷、小麥庫存消費比均處于較高水平,明顯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的 17%的糧食安全警戒線,整體供應充足。2022 年 7 月 20 日國新辦表示,2022 年上半年,稻谷、小麥全社會庫存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口糧消費需求。2、玉米:
5、進口依賴度近年有所上升,進口結構改善玉米:進口依賴度近年有所上升,進口結構改善ZVdYqVpV8ZoWmP8OcM9PtRpPtRpNkPrQtRfQmMyQ9PmMzQuOqNtMMYpOpO3/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我國玉米進口依賴度較低,2021 年進口同比下降。當下我國玉米國內自給率相對較高,對玉米進口實施配額關稅管理。從 2016 年開始,我國對玉米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玉米臨儲庫存大幅降低,供需轉為結構性緊平衡。后續國內養殖業特別是養豬業擴產增速,對玉米的飼料需求增加。2020 年,玉米進口數量首次突破配額限制。2021 年,我
6、國玉米進口量達到 2600 萬噸,進口依賴度為 9.20%,同比2020 年有明顯上升。2022 年 1-9 月,我國玉米進口金額與數量分別為 62.50 億美元和 184.62 億噸,同比分別下降 10.29%和 25.93%。近年來玉米進口轉向巴西,進口結構有所改善。當前我國玉米進口主要來源于美國和烏克蘭,2021 年從美國和烏克蘭進口玉米數量占玉米總進口比重分別為 69.94%和 20.05%。今年 1-9 月美國由于天氣原因,玉米產量預計下滑,且密西西比河水位降低,影響玉米裝運,疊加俄烏沖突影響下,我國玉米進口量同比下降 25.93%。2022 年 8 月,農村農業部稱將大力拓展糧食多
7、元化進口渠道,不斷優化糧食進口品種結構,通過多種措施增加國內玉米、大麥、高粱等飼料糧供應。2022 年 5 月,中國海關總署與巴西農業部簽署了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的修訂版。2022 年 11 月 2 日,中國海關總署更新巴西對華輸出玉米的出口商名單,中國玉米進口結構有望改善。3、大豆、種業:進口依賴度較高大豆、種業:進口依賴度較高大豆對外依賴保持高位且進口來源集中,種業常年處于貿易逆差。2017 年-2021 年,種業進口金額為出口金額的 2-4 倍,進口依賴較高。大豆是飼料和油脂生產的重要原料。我國大豆主要為非轉基因大豆,單產低,出油率偏低,主要用于食用消費。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
8、據,2021 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000 萬噸,占 31 個國家/地區大豆總貿易量的 62.1%,遠超其他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大豆進口國。根據國家統計局,2021 年大豆產量為 1640 萬噸,同比去年減少 320 萬噸,同比下降 16.4%。國內大豆產量遠不能跟上大豆消費量,2017 年-2021 年我國大豆進口依賴度保持在 79%以上。高進口依賴導致國際市場的大豆供需以及價格對我國大豆市場會有明顯影響。同時我國大豆進口來源國主要集中在美國與巴西,2021 年從巴西與美國進口大豆占比分別為 60.27%與 33.45%。4/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
9、究報告4、我國糧食總量安全,結構性矛盾突出我國糧食總量安全,結構性矛盾突出總量絕對安全??偭拷^對安全。我國糧食產量近年增速雖放緩,但連續 7 年穩定在 1.3 萬億斤以上,2021 年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 13657 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 483 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 400 公斤糧食安全線。大品種上也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從庫存上看,稻谷、小麥庫存仍非常巨大,小麥庫存高于1 年所需消費量,稻谷、玉米庫存也接近 1 年消費量。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于國際公認的 17%-18%糧食安全線。我國近年加大對糧食安全的重視度,意在長遠,并非短期供需壓力陡增。結構矛盾突出。結構矛盾突出。主要
10、體現在大豆高度依賴進口,玉米產需缺口放大,小麥優質品種供給不足。我國大豆年進口量持續超過 9000 萬噸,對外依賴度接近 90%。玉米進口量快速擴大,從 2018 年的 448 萬噸增至 2020 年的 2951 萬噸,翻了 6 倍有余。小麥進口量也快速擴大,從 2018 年的 315 萬噸增至 2020 年的 1062 萬噸,翻了 3 倍有余。5/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二、二、我國糧食價格的運行邏輯我國糧食價格的運行邏輯1、我國糧食市場獨立性較高:糧食自給率較高、糧食安全政策多樣我國糧食市場獨立性較高:糧食自給率較高、糧食安全政策多樣國內
11、糧食市場的獨立性和安全性較高,一是國內糧食市場高產量帶來高自給率,二是相關政策調節保證了國內糧食市場的安全性。從基本面來看,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內糧食產量穩定、自給率較高。我國糧食產量連續 7 年穩定在 1.3萬億斤以上,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2016 年農業供給側改革對糧食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叏得階段性成果,糧食播種面積企穩,2021 年度糧食產量 6.8 億公斤,同比增 2%,產量與增速均呈現穩步回升態勢。糧食高產量的同時帶來高自給率,使得我國糧食市場相對獨立于國際市場。2021 年度,我國大米、小麥、玉米的自給率分別達 98.8%、93.3%、90.6%,盡管較疫情之
12、前略有下降,但依然處于較高水平,這使得我國糧食市場相對獨立于國際市場。從政策面來看,我國實施糧食安全戰略,多項政策保障口糧絕對安全。一是土地方面,守住 18 億畝耕地紅線,優化農產品種植結構,保障糧食產量穩定。二是生產方面,向種糧農民發放補貼保障農民收益,并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不斷優化農產品結構。三是貿易方面,進口配額管理限制了糧食進口規模,保障國內自給自足?;谏鲜稣弑U?,我國糧食供應安全性較高。6/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2、國內糧價一般高于國際糧價:成本因素和進口配額支持高糧價國內糧價一般高于國際糧價:成本因素和進口配額支持高糧價通常
13、情況下國內糧價高于國際糧價,主要是由于國內糧食種植成本較高,加之進口配額保護。7/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首先,我國糧食生產綜合成本較高,是造成高糧價直接原因。根據商務部和匯易網發布的數據,2022年 5 月末,國內大米、小麥、玉米、大豆現貨價格分別較國際現貨市場價格高出 28%、12%、40%、34%。近年來,我國稻谷、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平均種植成本保持在每畝 1100 元左右,可比口徑下相當于美國平均成本的 150%。我國玉米、大豆的種植成本更高,相當于美國的 2 倍以上。具體來看,一是我國糧食生產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高于美國。2020
14、 年度我國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占糧食種植總成本的比重分別達 36.9%、21.3%,合計占 50%以上,而美國土地與人工成本合計占比不足 30%。二是育種技術和田間管理因素致使我國單產低、生產效率低。美國普遍種植玉米、大豆轉基因品種,提升了單位面積產量,還通過機械化、集約化管理降低了田間運營成本。與之相比,我國生產效率還有提升空間。其次,我國糧食進口采取配額管理,為國內糧價筑起防火墻。我國對玉米、小麥和大米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政策,配額內進口征收 1%關稅,配額外進口征收 65%的關稅。2004 年我國至今三大主糧進口關稅配額保持穩定,小麥、大米、稻谷進口配額分別為 964、720、532 萬噸
15、。這有效限制了主糧進口規模,避免了國際低價糧食的進口沖擊,相當于為國內糧食市場筑起了一道防火墻,保護了三大主糧產業,保護了國內糧價穩定。值得關注的是,疫情以來我國糧食進口大幅增加,2021 年度我國進口玉米、小麥、稻谷分別為 2835 萬噸、977 萬噸、496 萬噸,玉米、小麥進口量較疫情之前的 2019 年分別增加了4.9 倍、1.8 倍,均超過了年度進口配額。8/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3、國內糧價波動率低于國際糧價:收儲政策保障國內價格穩定國內糧價波動率低于國際糧價:收儲政策保障國內價格穩定從國際國內價格走勢對比來看,國內大米、小麥價
16、格波動率大幅低于國際。對于大米、小麥口糧品種而言,國內糧價同國際糧價的相關性較低。在國際糧價大幅上漲或下跌時期,國內大米、小麥價格走勢都相對平穩。而對于玉米、大豆非口糧品種而言,國內糧價同國際糧價相關性較高。在國際糧價大幅上漲時期,國內玉米、大豆價格都出現了趨勢性大漲的行情。9/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10/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國內糧食收儲政策力度大,在市場下跌時有托底作用,起到降低糧價波動的作用。我國糧食價格在市場供求的基礎上,形成了市場化收儲疊加政策性收儲并行、中央收儲同地方收儲互補
17、的糧價體系。我國價格法第十十九條規定,政府在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市場購買價格過低時,可以在收購中實行保護價格。2004 年以來,我國對小麥、稻谷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最低收購價是糧食市場的托底價。政策性糧食庫存充足,在糧價上漲期可以向市場投放,對糧價穩定起到壓艙石作用。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糧食收儲制度,積累了政策性糧食庫存。政策性糧食庫存包括了中央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國家臨時存儲糧、地方儲備糧等,為應對內外部供給沖擊提供了緩沖墊,對糧價穩定起到壓艙石作用。2021 年末小麥、稻谷、玉米的庫存消費比分別為 103%、76%、48%,均遠遠高于 17%的國際警戒水平。11/242022 年年 12
18、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今年國內市場糧食期貨品種價格跟漲明顯,但國內漲幅整體低于國際市場。國際糧食期貨大漲會通過預期傳導,并且不同糧食品種之間也具有聯動效應。今年以來,截至 5 月底,國內大米期貨價格累計上漲1.5%,遠低于國際稻谷期貨的漲幅;國內玉米、小麥、大豆期貨價格漲幅小于國際,而油料、飼料用的豆粕品種價格漲幅更大。12/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三、三、糧食安全受益方向糧食安全受益方向一:一:種業種業1、概述概述我國種業大而不強,轉基因技術正處關鍵突破期,政策加持下后續推廣有望超預期。我國種業大而不強,轉基因
19、技術正處關鍵突破期,政策加持下后續推廣有望超預期。由于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較弱,很多農作物缺乏替代品種,我國種子進口依賴度較高。2021 年我國種植用的種子、果實及孢子進口金額達 5.2 億美元,而出口金額僅 1.4 億美元,貿易逆差高達 3.7 億美元。轉基因技術作為“打好種業翻身仗”的重要一環,對單產的提升可以有效彌補我國耕地面積不足的劣勢,降低由于大豆等農產品進口依存度高帶來的糧食安全風險。但目前我國轉基因技術仍較落后,2019 年我國轉基因種植面積 320 萬公頃,相比美國 7150 萬公頃差距較大,占全球種植面積比例僅 1.7%。且轉基因種子綜合利用率不及 50%,遠低于發達國家
20、的 80%-90%。近年來伴隨糧食安全定位提升,以及轉基因有害論的證偽,政策針對轉基因技術突破持續加碼,今年 6 月 8 日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的通知,意味著我國轉基因大豆及玉米品種的審定工作將正式開始,種業或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13/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轉基因種子可顯著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在全球商品種子市場占據轉基因種子可顯著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在全球商品種子市場占據“半壁江山半壁江山”。截至 2020 年,全球商品種子市場規模達 416 億美元,其中轉基因種子占比超過 50%。轉基因技術
21、可大幅提高農作物單產,2001-2021 年美國大豆轉基因應用率從 68%提升至 95%,同期大豆單產從 2.5 噸/公頃增長到 3.3 噸/公頃,對比我國 2021 年僅 1.9 噸/公頃。美國玉米轉基因應用率的提升更為顯著,從 2001 年 26%提升至2021 年 93%,同期玉米單產從 8.4 噸/公頃增長到 2021 年的 10.7 噸/公頃,對比我國 2021 年玉米單產僅 6.3 噸/公頃。此外,轉基因種子可以顯著降低農藥投入及人力成本,據 ISAAA 統計,Bt 型轉基因種子的使用在 1996-2018 年間減少了全球 7.8 億公斤的農藥使用。人力成本方面,根據 USDA 測
22、算,一個擁有美國平均規模的玉米農場(391 英畝),在采用 Bt 型玉米種子后可將其在每英畝的平均勞動時長降低 14.5%。14/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政策加碼種業振興,優勢種業龍頭迎來加速發展期。政策加碼種業振興,優勢種業龍頭迎來加速發展期。2021 年 7 月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強調要要扶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要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產業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重點龍頭企業,發展一批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專業化服務能力強的“專精特新”企業。2021 年12 月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
23、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會議和政策,持續關注和聚焦種業發展。15/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2、相關公司相關公司(1)大北農:現代農業高科技企業,多領域綜合發展,轉基因研究成果突出大北農:現代農業高科技企業,多領域綜合發展,轉基因研究成果突出1993 年創建,2010 年深交所掛牌上市。目前,公司業務主要分為飼料、養豬、作物、疫苗動保、農業互聯網和乳業六大板塊。飼料方面,是公司的核心產業,目標為預混料、豬料、反芻料第一;生豬方面,公司擁有 100 多家養豬公司,每年可以提供仔豬 1000 萬頭。種業方面,近年來在轉基因種業方
24、面的研究成果顯著。轉基因布局方面,公司已建成完整的轉基因育種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成熟體系。在品種布局上,公司已獲得 4 個轉基因玉米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和 1 個轉基因大豆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生產應用區域覆蓋全國各種植區,其中抗蟲耐除草劑轉化體“DBN9501”為高抗草地貪夜蛾。(2)隆平高科:現代種業高科技集團,研發實力強勁,并購整合資源隆平高科:現代種業高科技集團,研發實力強勁,并購整合資源1999 年成立,2000 年上市,目前第一大股東為中信集團。公司具有完善的商業化育種體系,生物育種實力領先,其中水稻、谷子、食葵種子業務全球領先,玉米、黃瓜、辣椒種子業務中國領先。16/242022 年年 1
25、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研發方面,近期加強投入,研發支出占總營收的比例不斷提升。2021、2022 前三季度研發支出分別為2.8、2.0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5%、85.7%,研發強度分別為 7.9%、15.8%,公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進一步增加主要為承接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所致。根據公司半年報,上半年玉米同比增加研發投入 0.5 億元,專職研發以及研發服務人員達 484 人,占公司總人數 18.6%。生物育種方面,公司在轉基因玉米研發、基因編輯水稻、各作物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均有研發布局。安全證書審批方面,公司玉米性狀瑞豐 125、瑞豐 8 以及抗除草劑的 nCX
26、-1 均已獲得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在南方玉米區、北方春玉米區、黃淮海夏玉米區、西北玉米區均可開展生產活動。17/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3)荃銀高科:育種能力強,借助先正達協同發展,轉基因業務前景廣闊荃銀高科:育種能力強,借助先正達協同發展,轉基因業務前景廣闊荃銀高科前身為成立于 2002 年的安徽荃銀禾豐種業有限公司。2010 年上市,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目前是公司第一大股東,雜交水稻研發、推廣及海外業務規模均位居全國種子企業前 2 位。研發支出方面,2021 年、2022 前三季度分別為 0.8、0.4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48
27、.2%、7.5%,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3.3%、2.7%,研發投入放緩。生物育種方面,公司在分子育種上聯合國內一流的種業科研院所的科學家團隊成立了“國家水稻商業化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聯盟”,建設商業化分子設計育種新模式。在轉基因方面,2015 年公司牽頭開展了農業部“轉基因抗蟲玉米雙抗 12-5產業化研究項目”,已按照項目要求創制了抗蟲性狀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轉基因玉米新品種(系),并與大北農等單位開展合作。18/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荃銀高科 2020 年成為先正達先正達中國種業板塊重要成員,有望借力渠道資源優勢和轉基因技術優勢。
28、先正達在生物技術產品研發及商業化運作方面擁有 20 多年的豐富經驗,在性狀數量和質量、商業運作、抗性管理、創新與研發實力四個領域都擁有強大的競爭優勢。性狀數量和質量方面:先正達在玉米、大豆和棉花三個方面均有性狀儲備,數量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并且是全球唯一一家擁有三價生物育種性狀(包括 MIR162、Bt11、GA21 三大性狀)的企業,可以復合抗蟲和耐除草劑,能夠高抗草地貪夜蛾。其中,MIR162 目前是世界上唯一對南美的草地貪夜蛾表現出100%抗性的玉米性狀。創新與研發實力方面:先正達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與專利儲備,以及行業領先的育種技術和創新研發實力,可在產品的更新迭代方面保持競爭優勢。19/
29、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4)登海種業:玉米種子龍頭,優質品種與性狀公司合作有望受益登海種業:玉米種子龍頭,優質品種與性狀公司合作有望受益公司產品主要分為玉米、蔬菜、花卉、小麥和其他。2020 年,中國種子協會從近 40 年來 1.6 萬多個玉米推廣品種中,以單年推廣面積和累計推廣面積為指標,評選出 20 個“榮譽殿堂”玉米品種,登海種業是入選品種最多的單位。研發方面,2021、2022 前三季度研發支出分別為 0.7 億元、0.3 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 6.3%、5.5%。公司擁有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30、、山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在海南省和公司駐地建有穩定的育種基地,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四、四、糧食安全受益方向糧食安全受益方向二:二:農化農化1、鉀肥:國內依賴進口,大合同支撐價格鉀肥:國內依賴進口,大合同支撐價格20/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產需不匹配,俄羅斯&白俄羅斯鉀肥出口占全球比重近四成,貿易限制下全球鉀肥供應緊張。據 USGS統計,2020 年全球探明鉀鹽(折 K?O)資源量大約 2500 億噸,探明儲量(折 K?O)超 3 億噸。加拿大、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為全球儲量最高的 3 個國家,其占比分別達到 31
31、.3%、21.3%、11.4%,合計約占全球鉀鹽資源總儲量 64%。從出口來看,2019 年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鉀肥出口占全球比重達 37%,貿易限制與“被制裁”背景下,全球鉀肥供給缺口短期難以緩解,價格仍處上行通道。中國鉀肥進口依賴度超過 40%,價格受海外影響。中國由于耕地普遍缺鉀,同時鉀肥施用比例較世界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糧食剛需支撐鉀肥施用量不斷增長。按照進口量/(進口量+產量)計算進口依賴度,2015 年以來中國鉀肥進口依賴度維持 40%以上較高水平,國內鉀肥價格受海外影響較大。國內鉀肥庫存近三年底部,2022 年海外進口大合同價格較去年漲 139%,對鉀肥價格形成支撐。截至
32、2022/6/9,國內主要港口鉀肥庫存合計 191 萬噸,為 2019 年以來最低水平。今年 2/15 中國鉀肥進口談判小組(中化、中農、中?;瘜W)與國際鉀肥供應商 Canpotex 就 2022 年度鉀肥進口合同達成一致,合同價格為 590 美元/噸 CFR(按 1 美元=6.4 元人民幣折算,折合人民幣 3,776 元/噸),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合同價上漲 139%2、氮肥:俄羅斯貿易限制氮肥:俄羅斯貿易限制&國際氣價高位支撐價格國際氣價高位支撐價格俄羅斯作為全球最大氮肥出口國,貿易限制導致全球供給承壓。2019 年俄羅斯氮肥(氮含量)出口量為 719 萬噸,占世界總出口量 15.5%,是全
33、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國,由于俄羅斯出口配額政策、海運限制,導致全球氮肥供給承壓,同時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受到限制也會對全球氣價產生上行動力,國外尿素生產氣頭為主,天然氣占成本比重 70%以上,國際氣價上漲將繼續支撐尿素價格。供需格局下尿素價格有望維持高位,出口政策松動將帶來更大彈性。中國是全球第二的氮肥出口國,出口占全球比重 13%,2021 年 10 月海關總署發布關于調整必須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目錄的公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氮肥、磷肥等品種的出口難度。但以往主要是針對尿素等品種出口稅率進行調整,并且有淡季低稅負,旺季高稅負的周期性調整;當前尿素出口受到法檢限制,但隨著國內用肥旺季的保供任務逐步完成,
34、政策限制有望松動,出口有望逐步放量。21/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3、磷肥:全球供給趨緩磷肥:全球供給趨緩中國磷肥出口全球第一,占比 25%,是全球最大出口國。磷肥產業資源依賴性強,產業集中度高,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磷肥出口國,2019 年中國磷肥出口占全球比重高達 25%,受去年 10 月海關總署法檢影響,短期出口下滑明顯,而法檢的實施主要是為了國內春耕化肥保供穩價,隨著國內用肥旺季的保供任務逐步完成,政策限制有望松動,出口或將釋放更大彈性。俄羅斯出口占比 14%,出口限制疊加磷礦、硫磺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磷肥價格形成支撐。俄羅斯是全球磷肥第三
35、大出口國,出口限制疊加磷礦、硫磺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磷肥價格有望繼續維持高位,而國內一體化龍頭將發揮成本優勢,享受政策邊際放松帶來的出口紅利。4、相關公司相關公司(1)鹽湖股份:國內鉀肥行業壓艙石鹽湖股份:國內鉀肥行業壓艙石鹽湖股份是國內最大的氯化鉀生產企業,具有鉀鋰資源優勢,在全球主要鉀肥生產企業中產能排名第 5,僅低于 Nutrien、Uralkali、Mosaic 等國際化鉀肥巨頭。憑借技術保障,公司鉀肥成本同業最低,且毛利率同行業最高,多年維持在 70%水平(2)華魯恒升:國內氮肥龍頭華魯恒升:國內氮肥龍頭22/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6、華魯恒升是國內老牌氮肥企業,品牌、技術和成本優勢明顯。截至 2021 年公司具有煤頭尿素產能 155萬噸/年,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品牌優勢。公司尿素以煙煤為原料,采用先進的低成本氣流床工藝。2021 年 3 月,公司宣布未來三年將在荊州建立第二基地,建設包括 100 萬噸/年尿素生產裝置在內的多個項目,實現華中、華北雙線并行。(3)云天化:國內磷礦一體化龍頭云天化:國內磷礦一體化龍頭截至 2021 年云天化擁有磷礦原礦生產能力 1450 萬噸,磷礦石產量 1239 萬噸。產業鏈一體化帶來的成本優勢明顯,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毛利率顯著高于同行。據公司公告,公司 2020 年磷礦自給率約為80%,合
37、成氨自給率約為 95%,受益于原材料的高自給率,近幾年毛利率走勢受行業景氣周期的影響小于同行。今年一季度磷肥毛利率在波動中出現上行趨勢,公司礦肥一體化產業鏈優勢愈發明顯。五、五、糧食安全受益方向糧食安全受益方向三:三:農業機械農業機械1、概述概述我國農機裝備結構錯配嚴重,更新迭代勢在必行。我國農機裝備結構錯配嚴重,更新迭代勢在必行。我國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近年來穩步提升,2020 年達到 71%,較“十二五”期末提高 7.4pct,預計 2025 年達到 75%,但相比發達國家 90%左右的水平仍差距較大。此外,國內農業機械結構錯配嚴重,以拖拉機為例,近五年來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占比不及30%,對
38、比美國穩定在 65%以上。在整體農機設備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下,以小型拖拉機為主體的機械化結構不利于效率提升,農機行業由高速發展轉入深化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的階段。農機購置補貼常態化農機購置補貼常態化,農業機械化率超 70%,政策重心從增量轉為提質,我國農機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主要有農機補貼政策、土地流轉政策以及農民收入的提高。其中農機購置補貼發揮了最主要的因素,財政部、農業部于 2004 年共同啟動實施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2009 年明顯提速,農機裝備銷量、業績大幅提升,是農機板塊超額收益的主要因素。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率已超 70%,但結構錯配嚴重,后續政策重點指向結構優化及智能化升級。政策加
39、碼推動農機設備產業升級。政策加碼推動農機設備產業升級。去年 4 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20212023 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在范圍、標準等方面作了適當調整,引導農民購置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近年來農機設備的產業升級成為政策目標,今年 2 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要加強農機設備薄弱環節的研發,加強大中型、智能23/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打造農機設備一流企業和知名品牌。此外政策支持農用機械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推動農機自動駕駛產業快速發
40、展?!笆奈濉比珖r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和關于做好 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分別提到推進北斗智能終端在農業生產領域應用,到 2025 年加裝北斗終端的農業機械不少于 50 萬臺,預計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市場將持續增長。2、相關公司相關公司六、六、參考研報參考研報1.中國銀行-宏觀觀察 2022 年第 47 期(總第 444 期):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新挑戰與應對建議2.廣發證券-“國家安全”系列報告(三):糧食安全篇,糧為國本,居安思危3.中信建投-初級產品足則天下安系列之一:糧食篇,倉廩實天下安24/242022 年年 12 月月 7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4.粵開證券-【粵開宏觀】全球糧食危機對中國糧價和通脹的影響5.東吳證券-策略深度報告:國家安全系列二,糧食安全視角下的投資機會6.國聯證券-農林牧漁行業:糧食危機未去,種業與種植業投資價值不減7.財通證券-種植行業深度分析報告:種業振興為國之大者,轉基因商業化發展可期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鄄┕倬W:慧博官網:https:/https:/電話:電話:400-806-1866400-806-1866郵箱: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