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移民組織:世界移民報告2022(564頁).pdf

編號:111214 PDF  DOCX 564頁 12.36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國際移民組織:世界移民報告2022(564頁).pdf

1、世界移民報告 2022 本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為作者意見,并不一定反映國際移民組織的觀點。報告中所使用的名稱和材料的表述并不意味著國際移民組織對任何國家、領土、城市或地區的法律地位,或其當局,或其邊境或邊界表達任何意見。國際移民組織信奉人道而有序的遷移利于移民和社會的原則。作為一個政府間組織,國際移民組織與其在國際社會的合作伙伴一起行動,以:協助應對移民相關業務挑戰;促進對移民問題的理解;鼓勵通過移民實現社會和經濟發展;維護移民的人格尊嚴和福祉。_出版商:國際移民組織17 route des MorillonsP.O.Box 171211 Geneva 19Switzerland電話:+41 2

2、2 717 9111傳真:+41 22 798 6150郵箱:hqiom.int網址:www.iom.int封面照片:頂部:波哥大市長辦公室在波哥大的汽車站開設了這個指導和援助點,像國際移民組織這樣的人道主義伙伴在這里向委內瑞拉移民和難民提供服務。IOM 2019/Muse Mohammed中部:使考克斯巴扎爾海岸免受侵蝕的保護措施。舢板船。IOM 2016/Amanda Nero底部:許多在非洲大陸旅行的委內瑞拉人背著他們的孩子和財物,徒步前行。徒步旅行者沿著主要公路和崎嶇地形艱難跋涉。IOM 2019/Muse Mohammed指定引用:McAuliffe,M.and A.Triandaf

3、yllidou(eds.),2021.世界移民報告2022.Internaonal Organizaon for Migraon(IOM),Geneva._ISSN 1561-5502ISBN 978-92-9268-363-4(PDF)ISBN 978-92-9268-364-1(print)IOM 2022部分權利保留。本著作獲得“知識共享 署名-非商業性-禁止獲得 3.0 IGO”許可:Creave Commons Aribuon-NonCommercial-NoDerivs 3.0 IGO License(CC BY-NC-ND 3.0 IGO)。*進一步說明請參考版權和使用條款:Co

4、pyright and Terms of Use.本出版物不得為除教育(如列入教科書)外主要以商業利益或金錢報酬為目的而使用、出版或傳播。許可:有關商業使用或進一步權利和許可的請求應提交給 publicaonsiom.int.*hps:/crea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3.0/igo/legalcodePUB2022/140/R世界移民報告 2022 全球化智庫(CCG)譯ii世界移民報告2022此版報告是在世界移民報告編輯的指導下,由眾多合作伙伴和撰稿人共同參與、高度合作的成果。此版報告(世界移民報告2022)工作于2020年3月開始,最終于2021年

5、12月由總干事在國際移民組織理事會第112屆會議上發布。本報告所表達的調查結果、解釋、結論和建議不一定反映國際移民組織或其成員國的觀點。報告中所使用的名稱和材料的介紹并不意味著國際移民組織對任何國家、領土、城市或地區的法律地位或其當局、或對其邊界或界線表達任何意見。我們已作出一切合理的努力,包括通過數據核查確保本報告中提到的數據的準確性。然而,我們對仍可能存在的任何數據錯誤表示遺憾。除非另有說明,本報告不涉及2021年6月以后的數據或事件。本版報告獻給已故的William Lacy Swing大使(19342021)和我們的同事Tuna Dalkl(1980 2021),他們都支持了世界移民報

6、告的工作,并為報告的制作和傳播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照片背后的故事見第vi頁。iii世界移民報告2022編輯、審核與制作團隊編輯Marie McAuliffe(國際移民組織)and Anna Triandafyllidou(瑞爾森大學)國際移民組織(IOM)審核人員Soumyadeep Banerjee,Maeo Busto,Meredith Byron,Elizabeth Colle,Harry Cook,Pablo Escribano,Deepali Fernandes,Claire Galez-Davis,Jorge Andrs Gallo,Sam Grundy,Lorenzo Guadag

7、no,Caroline Henderson,Dina Ionesco,Phineas Jasi,Azrah Karim Rajput,Heather Komenda,Luca Lamorte,Andrea Milan,Juliana Quintero 和 Anita Wadud學術審核人員Tarik Abou-Chadi,Cecilia Cannon,Michael Clemens,Yogesh Dwivedi,Gibril Faal,Alan Gamlen,Ahmet ?duygu,Binod Khadria,Susan Marn,Petra Molnar,Sriprapha Petchar

8、amesree,S.Irudaya Rajan,Eugenia Siapera 和 Sallie Yea 出版制作經理Valerie Hagger項目管理Liberty Beria 和 Aurelie Ben Gavriel文字編輯Karl Muller 報告排版Carmelo Torres報告網頁與互動Marie McAuliffe,Adrian Kimbo,J.Ignacio Marn-Galan,Xaqun Veira Gonzlez,Ray Leyesa 和 J.C.Borlongan國際移民組織(IOM)研究團隊Marie McAuliffe,Cline Bauloz,Adrian

9、Kimbo,Pablo Rojas Coppari*,Jenna Blower*,Taehoon Lee*,Josiane Matar*,Ben Brindle*,Adam Sawyer*部分項目翻譯國際移民組織理事機構司,法語和西班牙語翻譯小組全球化智庫(CCG)中文版報告翻譯與排版鄭金連,曲梅,呂家瑜,楊雅涵,陳慧怡,何航宇,楊景光,楊凡,胡音格,張鑫媛,張睿君,羅凱瑩致謝編者格外感謝各專題章節作者,以及所有對各章節初稿提供建設性意見的國際移民組織和學術界的審稿人。我們特別感謝國際移民組織總干事Antnio Vitorino和積極支持這份世界移民報告的國際移民組織高級領導團隊的成員,包括E

10、ugenio Ambrosi,Ugochi Daniels,Amy Pope,Wen Li,Eva kerman Brje,Charles Kwenin,Renate Held,Carmela Godeau,Nenee Motus,Michele Klein Solomon,Diego Beltrand,Marcelo Pisani,Mohammed Abdiker,Elizabeth Colle,Helga Bras,Vincent Houver,Alejandro Guidi,Aissata Kane,Othman Belbeisi,Iori Kato,Manfred Profazi 和

11、Luca DallOglio。iv世界移民報告2022我們還要感謝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愛爾蘭政府的財政支持,以及羅伯特-博世基金會(Robert Bosch Sung)、弗里德里希-埃伯特基金會(Friedrich-Ebert-Sung)日內瓦辦事處、國際移民組織移民資源分配委員會(Migraon Resource Allocaon Commiee,簡稱MIRAC)和國際移民組織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區域和國家的辦事處。我們還要特別感謝哈佛數據科學評論(Harvard Data Science Review)(特別是Xiao-Li Meng 和 Rebecca McLeod),感謝美利堅合眾國為國際移

12、民組織和聯合國難民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簡稱UNHCR)于2021年5月舉辦的世界移民和流離失所問題研討會(World Migration and Displacement Symposium)。參與者第一章: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作者:Marie McAuliffe 和 Anna Triandafyllidou研究助理與其他貢獻者:Cline Bauloz,Taehoon Lee 和 Adrian Kimbo.附錄B:Carmela Godeau,Krisna Mejo,Wonesai

13、 Sithole,Emmanuel Quarshie,Nenee Motus,Itayi Viriri,Rudolf Maxwald,Sarah Carl,Susanne Melde,Andrea Orz,Ryan Schroeder,Elisa Tsakiri,Amr Taha,Ivona Zakoska-Todorovska,Chiara Maria Togne,Stefanie Allemann,Helene Legoff,Ionela Timoe,Simon Lauranne Van Asch,Alexander Doggen,Agnes Ebenberger,Abdi Hersi,E

14、ricka Guevara 和 Ezequiel Texido 第二章: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核心作者:Marie McAuliffe,Taehoon Lee 和 Guy Abel研究助理與其他貢獻者:Mohammad Rizki,Silvan Lange,Joey Cabana 和 Virginie Fong第三章: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核心作者:Adrian Kimbo,Jenna Blower,Marie McAuliffe,Guy Abel 和 Taehoon Lee研究助理與其他貢獻者:Pablo Escribano,Rudolf Maxwald,Mark McCarthy,Eze

15、quiel Texido,Dalila Polack,Christopher Zapp,Emmanuel Quarshi,Abdi Hersi,Jusn MacDermo,Tsion Tadesse Abebe,Asma Saeed,Krisna Mejo,Hind Kinani,Tanja Dedovic,Irene Pasini,Amr Taha,Stefanie Alleman,Peter Broomfield,Ivona Zakoska-Todorovska,Itayi Viriri,Nari Shim,Damien Jusselme,Hind Aissaoui Bennani,Sar

16、ah Carl Elisa Tsakiri第四章:移民研究與分析:聯合國最近的貢獻核心作者:Pablo Rojas Coppari 和 Marie McAuliffe研究助理:Crisna Schaver第五章:打破現狀: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遷移、流動和移民的影響作者:Marie McAuliffe,Luisa Feline Freier,Ronald Skeldon 和 Jenna Blower研究助理:Ben Brindle 和 Taehoon Leev世界移民報告2022第六章:和平與安保:穩定、發展和安全移民的驅動力作者:Adrian Kimbo,Amanda Lucey 和 Mehar

17、i Taddele Maru研究助理:Ben Brindle 第七章:作為“機會階梯”的國際移民:全球數據究竟說明了什么?作者:Marie McAuliffe,Guy Abel,Linda Oucho 和 Adam Sawyer第八章:移民虛假信息:新技術層面的舊問題作者:Eileen Culloty,Jane Suiter,Itayi Viriri 和 Sara Creta第九章:移民與氣候變化的緩發影響:評估與行動作者:Mariam Traore Chazalnol 和 Alex Randall研究助理:Iulia Duca 和 Tran Hieu Hanh Hoang第十章:移民途徑中的

18、人口販運:趨勢、挑戰與新的合作形式作者:Cline Bauloz,Marika McAdam 和 Joseph Teye研究助理:Josiane Matar 和 Jenna Blower第十一章:人工智能、移民和流動:對政策和實踐的影響作者:Ana Beduschi 和 Marie McAuliffe 研究助理:Josiane Matar第十二章:在干擾和虛假信息日益增多的時代對移民貢獻的一些思考“再現”作者:Marie McAuliffe,Adrian Kimbo 和 Binod Khadria研究助理:Michelle Nguyenvi世界移民報告2022照片第一章在索馬里哈爾格薩的一家診

19、所里,Fadmou 抱著她的小女兒。IOM 2020/Muse Mohammed第一部分2018年,逃離干旱的境內流離失所者在阿富汗建立了Shahrak Sabz境內流離失所者定居點。截至2021年2月,該地區現有30,000多名境內流離失所者。IOM 2021/Muse Mohammed第二章越過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邊境的30多萬委內瑞拉難民和移民中的許多人都是經過了哥倫比亞伊皮亞萊斯(Ipiales)的這個邊境點。其他人則在鄉村地區穿過山脈和河流進入厄瓜多爾,走非正式、更危險的路線。IOM 2019/Muse Mohammed第三章在重新融入活動方面,355名返回的移民獲得了職業培訓,并在他

20、們在布基納法索創辦微型企業、尋找工作或獲取工作經驗時提供了陪伴。IOM 2018/Alexander Bee第四章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查尼卡的國際移民組織(IOM)入境點健康檢查站的一線工作人員。IOM 2019/Muse Mohammed第二部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空蕩的日內瓦機場。IOM 2021/Pegah Guillot第五章Jamila是國際移民組織在科克斯巴扎爾的一個電子中心的護士。該設施已經被改造成一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的隔離中心。Jamila和一個由訓練有素的醫生、護士和助產士組成的團隊一起,成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的一員。IOM 2020/Nate Webb第六章伊朗裔法國攝影記者

21、Reza Degha在科特迪瓦的阿比讓主導了一個為期三天的攝影培訓班。培訓的對象是在國外經歷了艱難旅程后返回本國的移民。另有六名年輕攝影師參加訓練。在學習了攝影的技術方面之后,參與者通過參加國際移民組織為回返者和社區成員舉辦的重新融入和娛樂活動,將新技能付諸實踐。IOM 2019/Mohamed Aly Diabatevii世界移民報告2022第七章莫斯科的地鐵站出口。這個城市90%以上的街道都是由住在地下室的移民勞工打掃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拿到了相關文件中承諾的工資的三分之一。街道清潔工是民族主義者經常攻擊的對象。IOM 2018/Elyor Nematov第八章“Loharano”是國際

22、移民組織和馬達加斯加外交部發起的項目,旨在讓馬達加斯加僑民參與馬達加斯加的經濟發展。這張照片是在志愿者教授計算機課程的一間教室里拍攝的。IOM 2019/Natalie Oren第九章島民在離開卡特雷特群島時告別國際移民組織的工作人員。IOM 2016/Muse Mohammed第十章博薩索TAS中心的未成年人都是埃塞俄比亞無人陪伴的兒童。他們被偷運者欺騙到索馬里,希望到達海灣地區,但在他們在錢被收走后就被遺棄在路上。國際移民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當地合作伙伴 TAS 在他們等待家庭團聚期間為他們提供住所和援助。IOM 2020/Muse Mohammed第十一章真實的感受。Coralie

23、Vogelaar 2020第十二章Robeiro是哥倫比亞一個非法準軍事組織的前戰斗人員,正帶著收獲的辣椒。Robeiro是哥倫比亞國際移民組織實施的創收項目的 300 名受益者之一。IOM 2009/Diego Samora附錄在前往厄瓜多爾之前,Daniela住在哥倫比亞伊皮亞萊斯的一個名叫Albergue Sol de Pastos的中轉中心。國際移民組織和其他機構在這個中轉中心提供住所、醫療和社會心理援助、食物和其他服務。IOM 2019/Angela Wells參考文獻Nour Abdi Garaad 是一名返回布爾科的索馬里人,他現在在市中心開設了自己的服裝店。IOM 2020/M

24、use Mohammedviii世界移民報告2022目錄編輯、審核與制作團隊.iii致謝.iii參與者.iv照片.vi圖表清單.ix附錄清單.xiii前言.xiv第一章-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1第一部分:關于遷移和移民的主要數據和信息.20第二章-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23第三章-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61第四章-移民研究與分析:聯合國最近的貢獻.135第二部分:復雜和新興的移民問題.156第五章-打破現狀: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遷移、流動和移民的影響.159第六章-和平與安保:穩定、發展和安全移民的驅動力.183第七章-作為“機會階梯”的國際移民:全球數

25、據究竟說明了什么?.201第八章-移民虛假信息:新技術層面的舊問題.227第九章-移民與氣候變化的緩發影響:評估與行動.245第十章-移民途徑中的人口販運:趨勢、挑戰與新的合作形式.267第十一章-人工智能、移民和流動:對政策和實踐的影響.295第十二章-在干擾和虛假信息日益增多的時代對移民貢獻的一些思考.317附錄.323參考文獻.415ix世界移民報告2022圖表清單第一章表 1.國際移民組織(1951、2016、2021 年)重要事實和數據.10表 2.2000 和 2022 年世界移民報告重要事實和數據.12第二章表 1.19702020年國際移民人數和百分比.25圖 1.200520

26、20 年按主要居住區域劃分的國際移民(百萬人).26圖 2.2020 年國際移民前 20 位目的國(左圖)和來源國(右圖)(百萬人).27圖 3.2020 年前 20 位國家間國際移民走廊.29圖 4.20002020年間國際移民按性別統計情況.30圖 5.20002018 年永久遷入經合組織國家的外國國民(百萬人).32圖 6.20142020年各區域移民死亡人數.33圖 7.2020年1月2021年6月各國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35圖 8.2020年3月 2021年7 月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旅行措施.36圖 9.19452020 年全球航空客運量.37圖10.2013、2

27、017 和 2019 年按目的國家收入水平劃分的勞務移民情況.39表 2.2019年按性別和目的國收入水平統計的國際移民勞工人數和比例.39圖 11.2019 年按性別統計的移民勞工地理分布情況(百萬人).40圖 12.流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僑匯(19902020 年).42表 3.僑匯流入/流出國家前 10 位(20052020 年)(10 億美元).43圖 13.20192020年按僑匯總額(十億美元)(左)和占 GDP比例(右)統計的前20位接收國/地區.44圖 14.20192020年按僑匯總額(十億美元)(左)和占 GDP比例(右)統計的前20位輸出國/地區.45圖 15.200

28、52020 年前5位來源國的難民人數(百萬人).48圖 16.截至 2020 年前5位接收國的難民人數(百萬人).48圖 17.20052020 年主要接收國重新安置的難民人數.49表 4.2005 年以來需要重新安置的難民人數和全球重新安置的難民人數.50圖 18.2020 年底因沖突和暴力所致新增境內流離失所人口 最多的前 20 個國家(百萬人).53圖 19.2020 年按地點統計的沖突流離失所人口(上)和災難流離失所人口(下).55圖 20.20102020 年沖突和災害所致新增境內流離失所人口(百萬人).56第三章圖 1.19902020 年前往非洲、非洲區域內和離開非洲的移民.63

29、圖 2.2020 年移民人數排名前 20 位的非洲國家.64圖 3.2020 年 1 月2021 年 6 月非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65圖 4.2020 年 3 月2021 年 6 月非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措施.66圖 5.2019 年和 2020 年非洲前20位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67x世界移民報告2022圖 6.2020 年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總數排名前 10 位的非洲國家.68圖 7.2020 年非洲新增因(災害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20 個國家.69圖 8.19902020 年前往亞洲、亞洲區域內和離開亞洲的移民.78圖 9.2020 年移民人數排名前2

30、0位的亞洲國家/地區.79圖 10.2020 年 1 月2021 年 6 月亞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80圖 11.2020 年 3 月2021 年 6 月亞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措施.81圖 12.2019 年和 2020 年亞洲前20位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82圖 13.2020 年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總數排名前 10 位的亞洲國家.83圖 14.2020 年亞洲新增(因災害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 20 個國家.84圖 15.19902020 年前往歐洲、歐洲區域內和離開歐洲的移民.94圖 16.2020 年移民人數排名前 20 位的歐洲國家.95圖 17.202

31、0年1月2021年6月歐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96圖 18.2020年3月2021年6月歐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措施.97圖 19.2019 年和 2020 年歐洲前 20 位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98圖 20.2020 年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總數排名前 10 位的歐洲國家.99圖 21.2020 年歐洲新增(因災難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 20個國家.100圖 22.19902020 年前往、位于和離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移民.106圖 23.2020年移民人數排名前20位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家.107圖 24.2020年1月 2021年6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

32、區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108圖 25.2020年3月 2021年6 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措施.109圖 26.2019 年和 2020 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前20位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110圖 27.2020 年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總人數排名前 10 位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家.111圖 28.2020 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新增(因災害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國家 112圖 29.1990-2020 年前往北美地區、北美區域內及離開北美地區的移民數量.117圖 30.2020北美地區主要移民國家.118圖 31.2020年3月2021年6

33、月北美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119圖 32.2020年3月2021年6月北美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旅行措施.120圖 33.2019 年和 2020 年北美地區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121圖 34.2020 年北美地區內和來自北美地區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總數.121圖 35.2020 年北美國家新增(因災害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數.122圖 36.19902020 年前往大洋洲、大洋洲區域內和離開大洋洲的移民.126圖 37.2020年大洋洲主要移民國家.127圖 38.2020年1月2021年6月大洋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128圖 39.2020年3月2

34、021年6月大洋洲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措施.129圖 40.2019 年和 2020 年大洋洲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130圖 41.2020 年大洋洲區域內和來自大洋洲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數.130圖 42.2020 年大洋洲新增(因災害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國家.131xi世界移民報告2022第四章表 1.學術和非學術研究的優劣勢.136表 2.聯合國移民網絡成員(包括執行委員會成員).139表 3.20192021年6月出版的全球主要成果示例.148第五章圖 1.一年后按聯合國區域劃分的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160圖 2.19802018 年的航空旅客運輸量.163圖

35、 3.各國政府為盡量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傳播而采取的應對措施(按國家數量劃分).165圖 4.在非洲、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政府為盡量減少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而采取的對策(按國家數量劃分).166圖 5.19452020 年全球航空客運量.168表 1.新冠肺炎疫情對整個移民周期的影響.169第六章表 1.全球和平、國家脆弱性、人類發展和流離失所情況對比(部分國家).190圖 1.19902020年間流向中低收入國家的僑匯、外商直接投資(FDI)和官方發展援助(ODA)規模.197第七章圖 1.19902019年區域國際移民情況:歐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LAC)前往、離開及區域內移民

36、.202表 1.部分國家人類發展、簽證和脆弱性指數排名.205圖 2.移民形成機制模型.206圖 3.流動變遷.208圖 4.19602019遷出移民普遍性.210表 2.1995和2020年聯合國各區域遷入移民情況.212表 3.前 20 位來源國和目的國移民人數(百萬人)和占總人口比例.213圖 5.2020年人類發展指數分類國家遷入/遷出移民情況.215圖 6.2005 年人類發展指數得分與遷入/遷出移民存量的關系.215表 4.19952019年各人類發展指數水平國家數量.216圖 7.19952020年各人類發展指數水平(低、中、高、極高)國家遷入、遷出和互遷移民情況.218圖 8.

37、申根地區成員國.221圖 9.極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間的移民情況.222圖 10.西非經共體成員國.223圖 11.低人類發展指數國家間的移民情況.224第八章圖 1.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演進過程.232圖 2.預先揭穿虛假信息的步驟.237xii世界移民報告2022第十章圖 1.人口販運議定書第3(a)條定義的人口販運的三個累積要素.269圖 2.2018 年(或最新數據)按販運流動類型和次區域分列的被發現的受害者百分比.278圖 3.2018 年按剝削形式和發現地區劃分的被發現的販運受害者人數.280圖 4.按剝削行業和分區域內/間販運的已識別受害者比例.281圖 5.販運人口案件的刑事司法漏斗

38、和主要挑戰.286圖 6.販運受害者獲得有效補救的權利的主要組成部分.288第十一章圖 1.人工智能與移民周期.298xiii世界移民報告2022附錄清單 第一章附錄 A.國際移民組織:70 周年.323附錄 B.國際移民組織區域辦事處在本組織成立70周年期間的主要工作.327第二章 附錄 A.節選:關于國際移民的概念框架和概念及定義的最終報告.361第三章 附錄 A.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區域和次區域.364第四章附錄A.聯合國系統圖.369附錄B.聯合國移民契約和移民網絡進程時間表摘要.370第五章附錄 A.371附錄 B.372第六章附錄 A.沖突的趨勢和動因.394附錄 B.聯合國建

39、設和平相關文件:秘書長的報告.396第七章附錄 A.機會、移民和人類發展指數.397附錄 B.我為何以一個科學爭論收尾以及我從中學到了什么.398附錄 C.401第九章附錄 A.核心概念.402附錄 B.與緩發性氣候事件和移民有關的其他聯合國政策倡議.403第十章附錄 A.與移民有關的國際文書的批準簽署情況.405附錄 B.區域性文書中涉及的剝削形式.407附錄 C.與人口販運有關的國家間協商機制.408第十一章附錄 A.人工智能(AI)的定義.410附錄 B.人工智能在不同部門的應用.412xiv世界移民報告2022前言人類的遷移和流動很可能是一種古老的現象,它幾乎觸及了世界上的每一個社會。

40、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已經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研究這些在規模、方向、人口和頻率上發生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移民是如何演變的,并能為政策、計劃和實操的有效反應提供信息。目前聯合國對于全球情況的估計是,2020年世界上約有2.81億國際移民,相當于全球人口的3.6%。這只是世界人口的一小部分,意味著留在自己的出生國仍然是絕大多數人的常態。極大部分人并不會跨越國界遷移,更多的人在國內遷移,盡管我們看到由于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流動停滯已經籠罩了世界各地,移民現象在過去的兩年里有所放緩。新冠肺炎疫情也突出了移民和流動之間的相互聯系,新冠肺炎疫情的旅行限制導致數以億計的人連續數月無法旅行,并使成千上萬

41、的移民滯留或陷入需要援助的困境。移民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因此,錯誤的信息和政治化可能會使這個問題惡化到令人震驚的程度。作為旗艦的世界移民報告的核心目標是以清晰和準確的語言闡述全球移民和流動中發生的變化,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工作。作為聯合國的移民機構,國際移民組織有義務揭開人類流動復雜和多樣的神秘面紗。報告還承認,國際移民組織繼續承擔著維護基本權利的義務和支持那些最需要幫助的移民的使命。這一點在國際移民組織致力于向因天氣事件、沖突和迫害等原因而流離失所的人或在危機(如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困的人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領域尤其重要。同樣,國際移民組織仍然致力于為成員國在政策制定和審查過程中利用各種形

42、式的數據、研究和分析提供支持。事實上,這反映在國際移民組織章程中,它強調了對移民進行研究是該組織職能的一個組成部分。世界移民報告是這一重要工作領域的一個旗艦部分。盡管如此,我們也知道各地區移民情況的主要特征各異,特定的受眾也不同(如決策者、從業人員、媒體、研究人員、教師和學生),在使用本報告為其工作提供信息時,有不同的信息和分析需求。因此,除介紹全球及區域移民核心數據和趨勢以及突出主題的問題外,這份世界移民報告還輔以一系列數字工具,確保報告不會停留在“虛擬貨架”上。我很自豪地公布世界移民報告編輯團隊為2020年版報告贏得了2021年國際年度報告設計獎(Internaonal Annual Re

43、port Design Awards 2021,簡稱IADA 2021)包括在線及PDF兩個類別的認可。在這一成就的激勵下,國際移民組織擴大了數字時代的報告材料矩陣。新的在線互xv世界移民報告2022動平臺支持用戶以高度可視化及可連接的方式探索并與關鍵數據互動。此外,報告還提供了在線教育工作者的工具包,以支持世界各地的教師為青少年和年輕人提供均衡、準確和有趣的關于遷移和移民基本知識的學習材料。層出不窮的移民相關錯誤信息意味著世界移民報告已成為世界各地事實核查的重要資源,助力于幫助許多地方駁斥有關移民的錯誤新聞。為了協助事實核查,我們開發了一個簡單的工具包來幫助打破關于移民的關鍵迷思。我們還與伙

44、伴合作開發數字決策者工具包,以幫助他們在海量的政策環境中利用其中內容。我們認識到,包括會員國官員在內的許多人需要以自己的官方語言編寫成果和材料。語言翻譯是支持世界各地移民工作者的發展和技術能力建設的一種有意義、實用且合算的方式。我們很高興捐助者同意:2020年版世界移民報告首次提供聯合國所有六種語言(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其中關鍵章節也翻譯成德文、葡萄牙文、斯瓦希里語和土耳其語。我們的目標是在各方捐助者的支持下,進一步擴大我們當前版本的語言范圍。擴展我們旗艦報告的效用和影響范圍是本組織角色演變和對全球移民討論貢獻的一個特別令人滿意的方面。值此成立 70 周年之際,反思對

45、國際移民組織強健運營能力的持續需求以支持人道主義響應和利用移民計劃專業知識是重要的。然而,一些讀者可能沒有意識到,國際移民組織一直是移民研究和分析的最長期支持者和生產者之一,它于1961年創辦了第一本關于國際移民的科學期刊,并在 20 多年前開始發布世界移民報告。在這個對遷移和移民有著濃厚興趣和熱情的時代,我們希望世界移民報告2022及其相關工具成為您的重要資源。我們希望它們能幫助您在充滿不確定的時期駕馭這個備受矚目的動態話題,并期待該報告能夠在更平穩的時期引發反思。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我們期盼您從報告中有新收獲,無論是在學習、研究和分析、政策制定、交流還是移民實踐中,可以為您的工作提供參考。A

46、ntnio Vitorino 總干事xiv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MARIE MCAULIFFEANNA TRIANDAFYLLIDOU1世界移民報告2022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1 引言自2019年11月28日也就是大約在最初發現新冠肺炎病毒的三周前發布世界移民報告2020(World Migraon Report 2020)以來,世界的變化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由于與以往不同,我們無法標準且真實地描繪移民給世界帶來的巨大利益,以及如何保證安全而有序的移民,也難以描繪危機與錯誤信息相結合可能將如何使我們轉移注意力,從而使移民被用

47、作政治武器。2 這些看法雖仍舊正確,但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疫情也暴露了一些其他的“令人不快的事實”。在應對這場全球健康危機的過程中,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見證了創新、智慧、技能、同情心、韌性和希望。然而,人們也感到支撐一個運作良好的全球治理體系的一些核心價值觀3有時淪為了空談或政治“宣言”的素材。因政治和行業領導人面臨著在國際舞臺上應對疫情的激烈競爭壓力,諸如平等、可持續發展、合作、協作、寬容和包容等價值觀有時被擱置一邊。自然的,一些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反思呼吁人們重新全面理解世界以及人們在其中所處的位置。4在這一背景下,本報告關注的是過去兩年的移民發展情況,重點結合歷史因素和當代因素進行分析歷史

48、因素是指認識到移民和流離失所是在更廣泛的、長期的社會、安全、政治和經濟背景下發生的;當代因素是指認識到我們在許多方面仍在努力應對一場由嚴重的疫情引起的重大全球動蕩,即使是韌性最強的系統、國家、社區和人民也受到了考驗。世界移民報告2022雖然承認了我們將在未來許多年里繼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系統性影響,但它對當前的數據和其他證據也進行了初步探索,以回答一個關鍵問題:“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地人們的遷移和流動帶來了哪些改變?”此外,它也回答了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問題之外的許多其他問題,包括和平與移民之間的聯系、關于移民的虛假信息、打擊移民途徑中的人口販運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等重要議題。1 Marie McA

49、uliffe,國際移民組織移民研究與出版部部長;Anna Triandafyllidou,瑞爾森大學(Ryerson University)加拿大移民 與融入領域優秀研究員。2 欲了解關于這些問題的討論,請查看世界移民報告2020第一章。3 見,如UN,2015.4 Gardini,2020.12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移民發生了哪些變化?自2019年底上一份世界移民報告發布以來,過去兩年中移民發生了很多變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疊加技術的根本性變化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給這個已經在經歷重大變革的世界增加了巨大的復雜性和焦慮感。5新冠肺炎疫情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范圍內的

50、人口流動新冠肺炎疫情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范圍內的人口流動,雖然最初的期待和希望是將疫情限制在2020年,但病毒株、疫情反復暴發和疫苗接種計劃等問題使疫情持續到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影響深遠的全球事件,考驗著國家、人民、系統和部門的韌性。到該疫情第一年結束時,全球已登記了1.162億個新冠肺炎病例,有258萬人死亡。6 在人口流動方面,全球共實施了10.8萬個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國際旅行限制。7 與2019年(45億人次)相比,2020年的航空旅客人數(18億人次)下降了60%,顯示了全球人口流動規模的大幅度下降。8 本報告第五章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年對遷移、人口流動和移民

51、的影響。過去兩年還發生了重大的移民和流離失所事件過去兩年還發生了重大的移民和流離失所事件,這些事件造成了巨大的困難、創傷和生命損失。最重要的是數百萬人因沖突(如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也門、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南蘇丹內部和外部的沖突)或嚴重的經濟和政治不穩定(如數百萬委內瑞拉人和阿富汗人面臨的問題)而流離失所。2020年和2021年,包括中國、菲律賓、孟加拉國、印度、美利堅合眾國和海地在內的很多地方也出現了因氣候和天氣相關的災害而引發的大規模流離失所現象。9我們還發現,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移民規模仍有所增加,不過速度有所下我們還發現,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移民規模仍有所增

52、加,不過速度有所下降。降。據估計,2020年全球國際移民的數量將達到近2.81億,其中近三分之二是移民勞工。10 這一數字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仍然很?。?.6%),這意味著全球絕大部分人(96.4%)居住在他們出生的國家。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存在,2020年國際移民的估計數量和比例比原來預估的要低(數量上低200萬左右)。11 世界上許多地方對國際人口流動的限制時間越長,未來幾年國際移民數量的增長就會越少。5 欲了解相關討論見世界移民報告2020第一章。6 WHO,2021.7 IOM,2021a(截至2021年3月8日)。8 ICAO,2021.9 IDMC,2021.10 UN DESA

53、,2021;ILO,2021.11 UN DESA,2021.3世界移民報告2022國際移民(a)移民關鍵數據概覽2.81億USD7,020億2020年全球國際移民數,占世界人口數量的3.6%2020年全球僑匯金額。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僑匯有所減少,但實際降幅(2.4%)遠低于預計降幅(20%)高于2019年的2.72億(增長了3.5%)低于2019年時的USD 7,190億 僑匯(d)女性(a)2020年,全球共有1.35億女性國際移民,占全球女性人口數量的 3.5%高于2019年時的1.3億(增長了3.4%)人男性(a)2020年,全球共有1.46億男性國際移民,占全球男性人口的3.7%

54、高于2019年時的1.41億(增長了3.6%)人移民勞工(b)2019年,全球共有1.69億移民勞工高于2017年時的1.64億人失蹤移民(c)2020年,全球共有死亡和失蹤移民3,900人低于2019年時的約5,400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d)2020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收到了5,400 億 美元低于2019年時的 5,480億美元4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流離失所人員人口流動8,940 萬2020年底,全球流離失所人數,包括難民、尋求庇護者、流離失所的委內瑞拉人和境內流離失所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口流動受到限制,但是境內流離失所事件增加了高于201

55、9年時的8,480萬難民(e)2020年,全球共有2,640萬難民高于 2019 年時的2,600 萬人尋求庇護者(e)2020年,全球共有410萬尋求庇護者低于2019年時的420萬人流離失所的委內瑞拉人(e)2020年,全球共有390萬流離失所的委內瑞拉人(不包括難民或尋求庇護者)高于 2019 年時的360 萬人境內流離失所者(f)2020年全球共有5,500萬境內流離失所者:4,800萬源于戰爭和暴力;700萬源于災害高于 2019 年時的5,100 萬人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限制措施(g)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年10.8萬項流動限制措施新出臺的限制措施;2019年為零全球航空旅客(h)2020

56、年,全球共有18億(國際和國內)人次航空旅客遠低于 2019 年時的45 億人次境內流離失所事件(災害)(f)2020 年,全球有3,070 萬件災害所致的境內流離失所事件遠高于2019年時的2490萬件境內流離失所事件(沖突)(f)2020年,全球有980萬件暴力和沖突所致的境內流離失所事件高于 2019 年時的860 萬件注:見第二章的闡釋和討論。來源:(a)UN DESA,2021;(b)ILO,2021;(c)IOM,n.d.a;(d)Ratha et al.,2021;(e)UNHCR,2021;(f)IDMC,2021;(g)IOM,2021a;(h)ICAO,2021.5世界移民

57、報告2022有關國際移民的長期數據告訴我們,移民現象在世界各地并不均衡移民現象在世界各地并不均衡,而是受到經濟、地理、人口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從而形成獨特的移民模式,如多年來形成的移民“走廊”(corridors)(詳見本報告第二章)。最大的走廊往往是指人們從發展中國家遷移到較大的經濟體,如美利堅合眾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和德國;大型走廊的形成與長期的沖突和相應的流離失所有關,如從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到土耳其(世界第二大走廊)。雖然許多長期的走廊在近期內可能會繼續存在,但新冠肺炎疫情揭示了,世界各地數字化的加強和工作自動化增加的潛力可能會影響關鍵的勞務移民走廊(見下文討論)。技術、地緣政

58、治和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與流動近年來,鑒于地緣政治、環境和技術領域前所未有的變化速度,一些分析家和評論家創造或使用了“加速時代”12、“第四次工業革命”13和“變革時代”14等術語。最近,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重大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同時也使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長期處于物理隔離狀態。這場疫情要求我們具有韌性的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反思集體未來的機會。與其他國際現象類似,移民問題在歷史上一直受到如兩次世界大戰、冷戰和大型恐怖襲擊(如9/11事件)等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的影響,它們有時標志著移民治理以及更廣泛的言論及情緒的“轉折點”。15 新冠肺炎疫情是最新的重大地緣政治事件,它源于一項全球衛生緊急事件。雖然還未

59、結束,但它已經對全球移民和流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F有的知識、證據和分析使我們能夠隨著新數據的出現,將關于疫情的新信息放在一個參考框架內。但我們不能只看現在,而是要從長期的移民模式和過程來理解它的變化。只有將新冠肺炎疫情進行背景化的解讀,并深植于當前已知的移民知識中,才能充分理解并闡述它的意義和影響。16將移民和人口流動置于更廣泛的系統變革過程中同樣重要。這些過程決定、塑造和阻礙了(不同級別的)政府和非國家行為體(如民間團體、工業、公民)的響應機制。核心技術、地緣政治及環境變革尤其重要,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那些塑造著移民、國家規劃和政策實施環境的戰略問題,理解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的廣泛合作以及針對

60、移民和人口流動的合作研究、政策和實踐。12 Friedman,2016.13 Schwab,2016.14 Mauldin,2018.15 Faist,2004;McAuliffe and Goossens,2018;Newland et al.,2019.16 McAuliffe et al.,2020.6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技術變革自2005年以來的技術進步導致了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正在深刻地改變全球社會、政治和經濟體系的運作方式。17 我們目睹了隨著“大科技”(big tech)的崛起,自主發布錯誤信息和虛假信息(misinformaon and

61、 disinformaon)的能力不斷增強,企業間“不數字化就滅亡”(digitalize or perish)的競賽,由大量增加的數據(主要源于用戶間的互動)導致的人類互動“數據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工智能(AI)在商業和政府部門中的快速發展和推廣。18在移民過程中,數字技術正變得越來越關鍵。人們能夠在遷移旅途中實時收集信息和建議,這個問題引起了大眾的興趣,有時也引發了擔憂。使用應用程序來分享信息和連接地理上分散的群體這一現象帶來了質疑,即能在多大程度上用數字技術來支持非常規移民,以及使移民能夠避免偷渡組織者和人口販運者的虐待和剝削。19 移民還推動了應用程序的開發,以支持自身更好地融入

62、接納國,同時保持與家人和來源國的社會聯系和經濟支持,包括借助越來越普遍的“移動貨幣”(mobile money)應用程序。20 盡管各種移民體系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數字采集現象引起了人們對隱私和其他人權問題的擔憂,最近,我們仍能看到移民開發機器學習技術應用于在線聊天機器人,為移民提供心理支持,并幫助應對復雜的移民政策和簽證處理要求(見本報告第十一章)。移民與技術之間的其他聯系也在移民相關討論中出現。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關鍵領域的逐步應用,其對移民勞工需求和國內勞動力市場的廣泛影響是來源國和目的國的決策者和企業密切關注的領域。21 最近的討論還轉向了區塊鏈技術及其對移民的影響,尤其是對相關僑匯的影響

63、,同時它也對數字身份和全球人口流動產生了影響。22 另外,社交媒體技術也越來越多地影響著移民政治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極右翼活動激增,試圖作用于公眾辯論并最終影響政治決策(見本報告第八章)。影響深遠的技術變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就在不斷強化,在疫情期間明顯加強,這意味著數字化世界的深入發展將是新冠肺炎疫情最重要的長期影響之一。在一個遭受多重“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s)23 的世界中,塑造移民和人口流動系統以減少不平等的影響,對于確?!翱沙掷m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和其他多邊協議的實施尤為重要。17 Friedman,2016

64、;Schwab,2016;Triandafyllidou,2018.18 Desjardins,2019;Hirsh-Pasek et al.,2018;McAuliffe,2021;Skog et al.,2018;Zuboff,2019.19 McAuliffe,2016;Sanchez,2018.20 Kimbo,2021.21 Hertog,2019;McAuliffe,2018.22 Latonero et al.,2019;Juskalian,2018.23“數字鴻溝”指不能平等地獲得經濟、地理、人口和性別方面的數字技術的現象。見 ITU,2020.7世界移民報告2022地緣政治變

65、化國家之間更為激烈的競爭加劇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這可能使多邊合作受到侵蝕。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在過去20年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權力在國際體系中的分布更加均衡。24 因此,地緣政治競爭不斷加?。ㄌ貏e是在大國之間),且競爭往往通過代理人進行。核心國家之間的競爭比以往涉及更多的國家,而競爭的加劇正在破壞通過多邊機制(如聯合國)進行的國際合作。25 平等、責任、公平、公正、正義、正直這類的價值觀正在受到刻意破壞,因為一些政治領導人無視共同利益而偏愛個人利益即使這侵蝕了法律、程序和制度,而這些法律、程序和制度總體上是為了提高整個國家和人民的地位,而不是因為一些人的固有特征或信仰而排斥或驅逐他們。26

66、正如我們在歷史上所目睹的那樣,持續和系統性的侵蝕會導致人權受到攻擊,并最終傷害到社會中的人群。27為了重新平衡地緣政治爭論,論證多邊體系的深遠利益,許多國家以及聯合國積極推進了一些關鍵舉措,為全球人民(特別是那些需求最迫切的人)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盡管面臨地緣政治競爭的挑戰,人們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8方面還是取得了一些進展,并通過移民和難民問題全球契約29在解決移民和流離失所的具體問題上取得了進展。在2022年國際移民審議論壇(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Forum)關于移民問題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 for Migraon)執行情況的主要

67、政府間平臺,包括其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系的前夕,籌備工作正在順利進行,2020年和2021年的一系列區域審議進程已經完成。30 聯合國秘書長最近在其2021年報告我們的共同議程(Our Common Agenda)中也發出了號召,呼吁在一個日益復雜、競爭和不確定的世界中支持多邊主義。31我們的共同議程概述了聯合國旨在加強和加快多邊協議(包括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行動,并為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帶來切實的積極變化。24 Menon,2015.25 Natalegawa,2020.26 Fotaki,2014.27 Rawnsley,2018.28 UN,2021a.這份2021年進展報告記錄了可持續發展

68、目標的進展,但也強調了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導致了重大挫折。29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 for Safe,Orderly and Regular Migraon)和難民問題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 on Refugees)。30 UNNM,2021.31 UN,2021b.8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環境變化 對生態環境不利的人類活動的加劇,導致了與不可持續經濟增長、資源枯竭和生物多樣性崩潰有關的過度消費和生產,以及持續的氣候變化。在“人類至上”的理念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危害地球生態系統的人類活動所帶來的極端負面后果。在

69、幾個關鍵領域,分析者們指出,世界正處于或接近“崩潰點”,這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崩潰和成千上萬物種的大規模滅絕,32 而污染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改變了全球的生態系統。33雖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了人類在關鍵領域的活動(如運輸/旅行、建筑、食宿),但這使環境得以恢復,34 同時也為反思人類在危機時期取得非凡成就的能力提供了空間。然而,人們強烈地感到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一旦疫情結束,人類活動反彈,與疫情有關的益處就會消失殆盡。35 疫情對移民和流離失所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人們為了適應環境影響將越來越多地傾向于進行國內和國際移民(見世界移民報告2020第九章),或因氣候變化的緩慢影響而被迫離開家庭

70、和社區而流離失所(見本報告第九章),或因急性災害事件而流離失所(見本報告第二章和第三章)?;赝^去:國際移民組織成立70周年2021年是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igration,簡稱IOM)成立70周年,這為反思組織自身及其工作提供了契機,特別是反思自2016年加入聯合國系統以來的工作。國際移民組織是(自1951年以來)以所有人的利益為目標,促進人道和有序移民的主要政府間組織。它擁有174個成員國,在100多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國際移民組織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歐洲移民流動臨時政府間委員會(Provisional Intergovernmen

71、tal Commiee for the Movement of Migrants from Europe,簡稱PICMME),該委員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充斥著混亂和流離失所的背景下形成的(見下文關于國際移民組織早期歷史的文本框)。32 UNEP,2020a.33 UNEP,2020b.34 Arora et al.,2020.35 Freire-Gonzlez and Vivanco,2020.9世界移民報告2022早期的國際移民組織早期的國際移民組織(當時稱為歐洲移民流動臨時政府間委員會)的使命是幫助歐洲各國政府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背井離鄉的約1100萬人找到重新安置的國家,在20世紀

72、50年代,國際移民組織曾為近百萬移民安排遷移期間的交通問題。從 歐 洲 移 民 流 動 臨 時 政 府 間 委 員 會 到 1 9 5 2 年 的 歐 洲 移 民 政 府 間 委 員 會(Intergovernmental Commiee for European Migraon,簡稱ICEM),又到1980年的政府間移民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Commiee for Migraon,簡稱ICM),再到1989年的國際移民組織,一系列的名稱變化反映了該組織在半個世紀中從后勤機構向移民機構的轉變。雖然國際移民組織的歷史伴隨著過去半個世紀的人為和自然災害1956年匈牙利事件、1

73、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973年智利政變、1975年越南船民事件、1990年科威特戰爭、亞洲海嘯和巴基斯坦2004/2005年地震,但其關于人道和有序的遷移有利于移民和社會的信條已穩步獲得國際認可。國際移民組織最初是戰役后勤機構,后擴大了業務范圍,成為與政府和民間團體合作的主要國際機構,致力于促進人們對移民問題的理解,鼓勵通過移民實現社會和經濟發展,并維護移民的尊嚴和福祉。來源:IOM,2021b.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移民組織的作用和職責已經大大拓展,這與移民問題日益成為國際、區域、國家和國家以下各級治理層面中的關鍵問題的趨勢是一致的。36 正如國際移民組織的章程所概述的,以及下文表1所示

74、,37 該機構最初的工作重點是協助重新安置因沖突而流離失所的人的后勤工作,而現在的業務涵蓋面已大大拓展。更多關于國際移民組織如何發展(特別是自2016年以來)的信息,請見附錄A。3836 Marn,2014.37 IOM,2020a.38 注意撰寫本文時國際移民組織日內瓦總部正在重組,欲了解有關國際移民組織架構的更多信息,請訪問www.iom.int/.10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表1.國際移民組織(1951、2016、2021年)重要事實和數據195120162021成員國數量23個*166個174個觀察員國數量6個8個全球外勤地點18個*408個450個*員

75、工(不包括顧問)數量352人*10 184人16 257人*員工國籍數量19個*163個172個*男()女()性員工數量:5 420人(53%):4 764人(47%):8 614人(53%):7 640人(47%)年度綜合總收入(即會費和捐款)2 610 萬美元*16.156 億美元21.827 億美元*注:意味著沒有該年的數據。*相當于1954年4月30日憲法生效前的參與國數量。*1951年一欄中標有雙星號的數據是以1952年為基礎的。2021年標有雙星號的一欄中的數據是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數據。來源:總干事關于1952年6月1日至1952年8月31日期間的進度報告,PIC/70,

76、1952年9月18日;關于1952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財務報表,包括外部審計員的報告,MC/8,1953年3月27日;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年度財務報告,C/108/3,2017年5月18日;國際移民組織2021年快照;截至2021年4月的觀察員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財務報告,C/112/3,2021年5月31日;以及2020年年度報告,C/112/INF/1,2021年6月25日。從表1可以看出,國際移民組織在世界各地的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這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對移民治理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境內流離失所者的增加這一不爭現實,以及部分移民所需的人道主義和其他

77、方面支持的現狀。正如本報告第二章和第三章所概述的,各地區有關移民和流離失所的長期趨勢因受到包括地理因素在內的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國際移民組織的區域辦事處經常反映與移民和流離失所趨勢相關的區域動態,以及事件的即時進展。在實踐中這意味著雖然聯合國提到了六個地理區域(關于區域構成見第三章的附錄A),但國際移民組織劃分了九個地理區域,分別是:東非和非洲之角;西非和中非;南部非洲;中東和北非;亞洲和太平洋;東南歐、東歐和中亞;歐洲經濟區、歐洲聯盟和北約;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和加勒比海。11世界移民報告2022所有區域辦事處(和總部)的工作核心反映了國際移民組織2019年通過的“戰略愿景”

78、(IOMs Strategic Vision)39及其“章程”(Constuon),特別提到了人道和有序的遷移有利于移民和社會的原則。作為一個政府間組織,國際移民組織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伙伴一起行動,以協助應對移民業務挑戰;促進對移民問題的理解;鼓勵通過移民實現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及維護移民的尊嚴和福祉。然而,如附錄B所強調的那樣,在區域一級履行其任務所涉及的確切活動確實反映了當地的具體需求和移民遷移的現實狀況。世界移民報告系列第一份世界移民報告是在22年前出版的,最初是一份一次性報告,旨在提高政策制定者和公眾對移民的理解。這份報告是在世界許多地方以多種方式感受到全球化的影響時構思的。事實上,第一份

79、世界移民報告指出,發布報告的初衷部分出于全球化對移民模式的影響,鑒于此,報告“審視了日益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情況,它導致了許多國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新移民涌入”。40 報告強調,盡管移民是一種“古老的現象”,但作為更廣泛的經濟貿易全球化轉型的一部分,移民進程正在加速,這使勞動力、貨物和資本的流動更加頻繁。下文表2提供了第一版(世界移民報告2000)所報告的重要統計數據的摘要,并與本版進行了比較。它顯示,雖然有些方面相當穩定如女性國際移民的比例,以及世界人口中移民的總體比例,但其他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例如,僑匯已從約1,280億美元增長到7,020億美元,凸顯了國際移民作為發展驅動力的突出地位。因此

80、,國際移民組織本身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就不足為奇了,在過去的20年里,其成員數量大幅增加,從76個國家增加到目前的174個國家。表2中還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的國際移民(增加了約87%)、難民(增加了約89%)和境內流離失所者(增加了約160%)的增加,不過這些人在世界人口中占比仍然很小。39 IOM,2019a.40 IOM,2000.12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表 2.2000 和 2022 年世界移民報告重要事實和數據20002022國際移民數量(估)1.73 億人2.81 億人國際移民占世界人口比例(估)2.8%3.6%女性國際移民比例(估)49.4%48.0%

81、兒童國際移民比例(估)16.0%14.6%國際移民占比最多的地區大洋洲大洋洲國際移民占比最多的國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移民勞工數量1.69 億人全球僑匯金額1 280 億美元7 020 億美元難民數量1 400 萬人 2 640 萬人境內流離失所者數量2 100 萬人5 500 萬人來源:見IOM,2000和本版報告(第2章)。注:表中的數據估計日期可能與報告出版日期不同(關于估計日期的更多細節,請參考各報告);關于區域內細分方法,請參考本報告第三章。2000年的數據可能與最初公布的數據不同,這是因為在每次發布新的數據集時,都會對歷史估計值進行修訂。例如,見UN DESA,2021

82、。在本表中,兒童是指19歲或以下的人。世界移民報告2000對移民政策以及移民研究的貢獻是及時的,它的成功預示著世界移民報告系列的誕生。自2000年以來,國際移民組織已經編制了11份世界移民報告,報告持續專注于做出相關的、合理的和循證的貢獻,以幫助決策者、從業者、研究人員和公眾加強對移民現象的理解。為了支持這一目標,該系列在2016年進行了改進,從每一版的單一主題轉變為面向更多受眾的全球性參考報告?,F在每個版本都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關于遷移和移民的關鍵數據和信息。第二部分:對復雜的和新出現的移民問題進行全面的、循證的分析。專家合作完成的新數據工具世界移民報告系列現在納入了一系列數字工具,適合

83、在各種場合使用。這些工具是與一些世界領先的移民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教育和科學政策接口專家合作開發的。為了擴大可及性和實用性,新的世界移民報告可視化互動數據提供了格式多樣的產品。2021年5月推出的可視化互動式數據讓用戶既可以閱讀關于長期趨勢的“頭條”摘要,又可13世界移民報告2022以與數據點互動,探索特定時間段、(移民)走廊或國家的情況。新的互動形式已成為世界移民報告在線平臺的核心,該平臺在2021年國際年度報告設計獎(2021 Internaonal Annual Report Design Awards)中首次獲得金獎。41 其他為從事移民工作和學習移民知識的人提供的工具,如教育工作者

84、工具包(educatorstoolkit)和即將推出的官員工具包(officialstoolkit),表明移民問題日益突出,報告也越來越有用。42 國際移民組織與眾多專家合作,以各種語言開發和提供報告及相關工具,以促進各地對報告的使用。43世界移民報告2022本版報告在前兩份報告(2018年版和2020年版)的基礎上,提供了全球和區域層面的最新移民統計數據,以及對復雜移民問題的描述性分析。第一部分是“關于移民的重要數據和信息”,各章節涉及以下主題:全球移民趨勢和模式;區域層面發展情況;以及對于聯合國系統(包括國際移民組織)最近對移民研究和分析的貢獻。這三章是由國際移民組織編制的,主要是根據國際

85、移民組織在世界各地的專家、從業人員和官員的分析,并以相關組織提供的廣泛數據為基礎。第二部分的八個章節是由從事移民工作的應用型和學術型研究人員(包括國際移民組織的研究人員)撰寫的。它們涵蓋了一系列“復雜和新出現的移民問題”,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對遷移、流動和移民的影響;和平與安全是發展和安全移民的驅動力;移民是機遇之梯;關于移民的虛假信息;移民和緩慢發生的氣候變化;遷移途中的人口販運;人工智能與移民;以及移民對全球的貢獻。雖然這些議題的選擇必然具有選擇性和主觀性,但本報告第二部分的所有章節都與當今世界上關于移民問題的一些最突出和最重要的討論直接相關。其中許多議題是決策者在尋求對與移民有關的復雜公共

86、政策問題做出有效、適度和建設性的回應時面臨的核心難題。因此,這些章節旨在為當前和未來的政策審議和討論提供信息,明確指出關鍵問題,對相關研究和分析進41 IADA,2021.42見hps:/worldmigraonreport.iom.int/about.43見世界移民報告網站的“合作伙伴”頁面(hps:/worldmigraonreport.iom.int/about),其中包括許多學術機構,以及領先的政策智庫和教育組織。14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行批判性總結,并討論對未來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影響。這些章節并不意味著要提出相關規定,即倡導特定的政策“解決方案”特別

87、是考慮到直接的背景才是政策制定的重要決定因素,而是為高度爭議性的辯論提供信息和幫助。第一部分:關于遷移和移民的重要數據和信息第二章概述了關于國際移民(存量)和國際移民(流量)的全球數據和趨勢。它還討論了特定的移民群體,即移民勞工、難民、尋求庇護者和境內流離失所者,以及僑匯。此外,本章還提到了國際移民組織現有的規劃性數據,特別是關于失蹤移民、協助自愿返回和社會再融入、重新安置和對于流離失所者進行跟蹤的數據。雖然這些數據通常不是全球性的,也不具有代表性,但它們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國際移民組織在全球范圍內的相關計劃和行動所發生的變化。在全球概覽之后,第三章討論了各區域移民主要發展情況。討論的重點是聯合

88、國確定的六個世界區域:非洲、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北美洲和大洋洲。對于每一個地區,本章分析的內容包括:(a)概述并簡要討論與人口有關的主要統計數據;(b)根據廣泛的數據、信息和分析,包括國際組織、研究人員和分析人員提供的數據,簡明扼要地描述該區域移民的“主要特點和發展情況”。為了說明六個區域移民模式的多樣性,又對每個區域下次區域的趨勢和問題及其“主要特征和最新發展”進行了描述。學界、政府、政府間組織和智庫等一系列行為體正在對移民問題開展大量研究并發表研究成果。第四章廣泛概述了聯合國系統的貢獻,包括聯合國移民網絡(United Naons Network on Migration,簡

89、稱為UNNM),該網絡是正在實施的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 for Safe,Orderly and Regular Migraon)、難民問題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 on Refugees)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部分。15世界移民報告2022第二部分:復雜和新出現的移民問題第五章 打破現狀: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遷移、流動和移民的影響本章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移民和人口流動的影響,特別是移民的流動停滯和脆弱性。本章重點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第一年。對于那些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已經移民、流離失所和/或屬于高度流動群體的人來說,直接受到疫情影響的可能性特別

90、大。除了與健康有關的影響外,許多人陷于難以流動和失業的狀況中,失去收入支持或其他社會保障。疫情導致了大規模的移民滯留,一些人甚至經歷了窮困、拘留和虐待。以前被認為是國際流動基石的、被廣泛接受的規范,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很快被擱置。這場疫情還凸顯了深植于世界各地現代社會中的普遍不平等現象,同時這也表明,移民勞工和僑民不僅是從事重要職業的前線工作者,也以匯款人的身份推動著全球人類發展。第六章 和平與安保:穩定、發展和安全移民的驅動力本章利用現有證據探討了沖突、動亂和危險,發展,以及移民之間的互動關系,表明動亂或沖突會對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人們流離失所、尋求庇護和在不安全的情況下遷移至他處。除了

91、上述有據可查的聯系,本章還將說明移民如何促進穩定和發展,弱化導致非常規移民和流離失所的因素。本章強調了一些務實的和平建設舉措,如社區穩定,這些舉措已被證明是在移民和流離失所背景下在當地建設和維持和平的關鍵。報告還反映了移民如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為建設和平做出貢獻:他們倡導和平、開展調解、建立公共服務機構、并通過匯款支持他們的家庭和社區。16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第七章 作為“機會階梯”的國際移民:全球數據究竟說明了什么?本章研究了“誰在進行國際移民?他們去了哪里?”這些關鍵問題。該章對一系列統計數據進行了分析,并借鑒了一些現有的關于移民決定因素和決策的研究。對國

92、際移民存量和人類發展指數數據的分析表明,在1995年至2020年期間,來自中低收入國家的移民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再次證實了現有的宏觀經濟分析這些分析表明,來自低收入國家的國際移民歷來就受到限制。然而,與以往對國際移民的了解相反,本章的分析表明其存在“兩極分化”效應,移民活動越來越多地與高度發達的國家有關。這就產生了一個關鍵問題,即來自世界各地發展中國家的潛在移民盡管持有的移民愿望,可能希望通過國際移民來獲得機會,但由于沒有合法的途徑,他們無法做到這一點。第八章 移民虛假信息:新技術層面的舊問題本章從社會、政治、媒體和技術等方面研究了移民相關虛假信息的形成因素。概述了建立公眾對虛假信息的抵御能

93、力的最佳做法,以及當前研究的主要見解,并提到了我們在理解虛假信息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以及目前推進這項工作的障礙。本章強調了來自世界各地和各種背景下的證據和實際案例。還確定了對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建議和影響,這些利益相關者正在努力抵制普遍的、特別是關于移民的虛假信息。17世界移民報告2022第九章 移民與氣候變化的緩發影響:評估與行動 本章重點討論了在氣候緩慢變化影響下產生的移民問題,這是一個仍然存在政策和知識缺口的領域。針對緩慢發生的氣候影響和移民問題,該章就如何理解這些問題并采取行動指出了一些關鍵挑戰,并探討了移民政策和實踐如何能在應對這些最緊迫的挑戰時發揮作用。展望未來,緩慢發生的氣

94、候事件預計會繼續惡化,因此,適當的移民管理政策和措施可以而且應該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本章概述了最近出現的一些移民政策倡議的例子,這些倡議是針對氣候(包括緩慢發生的氣候變化)對移民的影響而提出的。在全球范圍內,政策討論已經提出了一些切入點,在這些切入點上,移民決策者可以促進積極變化的發生,特別是在緩慢發生的氣候事件背景下促進移民。而且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于討論與氣候影響有關的移民政策的興趣越來越高漲。第十章 移民途徑中的人口販運:趨勢、挑戰與新的合作形式 本章概述了當前的販運趨勢和模式,研究了有關人口販運的移民受害者和販運者的現有數據。本章還探討了當前預防人口販運的挑戰和可能的解決方式,包括

95、起訴販運者、保護受害者以及合作打擊販運活動。全球對預防和打擊移民途中的人口販運的緊迫性達成了廣泛的共識,在國際社會中很少有其他與移民有關的問題獲得如此多的共識。然而,對于如何在實踐中實現這一目標,人們的共識較少,而且在為此出臺有效政策的政治意愿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章就這一領域的幾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18報告綜述:技術、地緣政治與環境變化塑造著移民和流動的未來第十一章 人工智能、移民和流動:對政策與實踐的影響 本章基于現有的國際人權規則、標準和原則框架,研究了人工智能對移民和人口流動方面的政策和實踐的影響。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人權有可能因人工智能技術在世界各地的設計、開發、實施和擴展而受到侵

96、蝕,或得到加強。本章在整個“移民周期”中對人工智能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并對這一重要的新技術領域的關鍵戰略性挑戰和機遇進行了反思,包括它與“未來工作”和長期移民趨勢的關系。雖然人工智能肯定可以為政策和實踐增添一些優勢,但對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包括移民)來說,在管理中也需要謹慎地應對一系列風險,特別是就監管和人權而言。第十二章 在干擾和虛假信息日益增多的時代對移民貢獻的一些思考 “再現”本章首次出現在世界移民報告2020中。這方面的研究激發了我們對虛假信息這一主題的深入研究,從而產生了本報告關于移民虛假信息的第八章。然而,過去的兩年讓我們看到,這個問題并沒有減弱。事實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相關虛假信息

97、的出現,有關全面和準確描述移民貢獻的巨大挑戰變得更加嚴峻了。因此,作者在此再次提醒人們這個話題的重要性,以便更多的讀者可以借鑒其內容。20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第一部分關于遷移和移民的主要數據和信息21世界移民報告202222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23世界移民報告2022 引言如果要從經濟、社會與安全層面(以及相關法律政策框架)等一系列不同角度描述和分析世界各地的移民現象發生的變化,就必須從了解基本的衡量標準開始。人類移民很可能是一種古老的活動,幾乎觸及世界上每種社會;然而,它正發生重要變化??疾炱湟幠?、方向、人口和頻率的變化,能夠說明移民是如何演變的,同時亦能看出由歷史及近期事件所導致的長期

98、趨勢。從全球范圍估計,2020年,世界上大約有2.81億國際移民,相當于全球人口的3.6%。1 首先應注意,這只占世界人口非常少的一部分,意味著留在自己的出生國在絕大多數時候仍是常態。移民中的絕大多數人不會跨境遷移,更多人在國內遷移。2 這意味著,這些估值與移民人口(migrant populations)有關,而不是遷移行為(movement events)。新冠肺炎疫情突出了移民和流動之間的相互聯系,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導致世界各地前所未有的流動停滯。撰寫本報告時(2021年7月),許多國家正重新實施或加強旅行限制,病毒在全球范圍內流通,考驗著世界在面對上世紀從未見過的全球衛生危機時的集體韌

99、性(resilience)。當流動制度沒有受到全球大流行病阻礙時,絕大多數人是出于工作、家庭和學習原因在國際間遷移的涉及的遷移過程基本上沒有對移民或其遷入國家造成根本性挑戰。相比之下,另一些人則是因為一系列不可抗拒或悲慘的原因離開家國,如沖突、迫害和災難。雖然那些流離失所的人(如難民與境內流離失所者)在所有移民中比例中相對較小,但往往最需要援助支持。本章重點關注全球移民主要數據和趨勢,以及最新的新冠肺炎疫情流動和旅行相關數據,旨在通過提供全球遷移和移民的最新概況,幫助決策者、從業者和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移民全貌。本章借鑒的最新統計數據來源于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ited Naons Dep

100、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簡稱聯合國經社部或UN DESA)、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onal 1 UN DESA,2021a.2 最新的估計是2009年全球有7.4億國內移民(UNDP,2009)。2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24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Labour Organization,簡稱ILO)、世界銀行(World Bank)、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United Na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簡稱聯合國難民署或UNHCR)、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Internal Displaceme

101、nt Monitoring Centre,簡稱IDMC)、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onal Organizaon for Migraon,簡稱IOM)和牛津大學。3 本章概述了有關國際移民(存量)和國際移民(流量)的全球數據和趨勢,并討論了涵蓋移民勞工、難民、尋求庇護者、境內流離失所者和失蹤移民在內的特定移民群體、僑匯以及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流動限制。本章還參考了國際移民組織項目數據,特別是關于協助自愿返回和重新融入、重新安置和流離失所者追蹤數據。4 盡管這些數據通常不具有全球性或代表性,但可以對全球范圍內相關項目及其行動中發生的變化提供洞見。作為聯合國的移民機構,國際移民組織業務涵蓋了本

102、章討論的所有主題,因此它能夠對移民及各種動態(包括移民的多樣化需求)提供進一步見解。遷移、移民和其他關鍵術語的界定除了字典對遷移(migration)和移民(migrants)的一般定義外,在法律、行政、研究和統計等領域還存在著各種對移民相關術語的具體定義。a 因此,目前并不存在一個普遍認可的遷移和移民的定義。然而,諸如聯合國經社部1998年關于國際移民統計的建議(Recommendations o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中陳述的一些定義已廣為接受,并在不同環境中得以發展。b 聯合國統計司(United Niations Statisti

103、cal Division)和聯合國移民專家組最近完成了修訂國際移民和流動概念框架的工作,以指導正在進行的1998年建議更新工作。c 該概念框架于2021年3月在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第52屆會議上得到認可,為修訂關于國際移民和流動的建議了鋪平道路,這些建議能夠更好地說明流動的不同方面(包括遷移)。d 概念框架摘要見附錄A。對于移民和遷移的專業定義、概念和分類必然受到地理、法律、政治、方法、具體時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移民事件可以根據出生地、公民身份、居住地和停留時間長短等若干種方法來定義。e 運用何種定義對遷移和移民進行量化分析具有重要影響。我們鼓勵讀者參閱本章引用的第一手資料,了解數據背后依據

104、的具體定義和分類。國際移民組織移民概念表(2019版)(Glossary on Migraon,2019 edion)也可為讀者提供有效參考。在國際移民組織出版物平臺即可獲得:https:/publications.iom.int/books/international-migration-law-ndeg34-glossary-migration.a 見,如 Poulain and Perrin,2001.b UN DESA,1998.c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2021.d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al Commissi

105、on,2021.e 見,如 de Beer et al.,2010.3 為確立本報告時間范圍,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章使用的統計數據最新截至日期為 2021 年 6 月 30 日。4 IOM 關于人口販運受害者的數據見本報告第十章。25世界移民報告2022國際移民:數量和趨勢 聯合國經社部根據各國提供的數據估算了當前的全球國際移民數量,以下討論以該估值為基礎。5 當前,聯合國關于國際移民統計的建議將常住國發生改變的人們定義為“國際移民”,并區分了“短期移民”(常住國改變在三個月到一年之間)和“長期移民”(常住國改變至少一年)。然而,并非所有國家在實踐中都使用這一定義。6 例如,通過確立不同的最短

106、居住時間來定義。概念、定義以及不同國家間數據收集方式的差別妨礙了國際移民國家統計信息的充分可比性。目前針對聯合國的建議的審閱正在進行,如上文本框中所述。據估算,國際移民數量在過去五十年中有所增加。2020年,近2.81億人居住在出生國以外的國家,比1990年(1.53億)多出約1.28億,是1970年估值(8,400萬)的三倍以上。國際移民在全球總人口中的比例也有所增長,但只是逐步增加。絕大多數人繼續生活在其出生國家。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國際移民人口的影響有些難以評估,原因之一是現有最新數據收集于2020年年中,7 當時正處于大流行病相對較早時期。盡管如此,據估計,疫情可能使國際移民數量增長減少

107、了大約200萬。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國際移民數量可能會在2.83億左右。8 表 1.19702020年國際移民人數和百分比年份國際移民人數移民占世界總人口百分比()1970844601252.3197590368 0102.219801019831492.319851132066912.319901529861572.919951612899762.820001732305852.820051914468282.920102209831873.220152479586443.420202805981053.6來源:UN DESA,2008;UN DESA,2021a.注:

108、聯合國經社部2020年國際移民存量中數據統計的實體(如國家、領土和行政區域)的數量為232個。在1970年,實體的數量是135個。5 數據也是按地區和行政單位提供給聯合國經社部的。關于聯合國經社部庫存數據來源、方法和注意事項的摘要,請見UN DESA,2021b.6 UN DESA,1998.7 UN DESA,2021b.8 UN DESA,2021c.26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按聯合國劃分的區域分析國際移民人口,可以發現,歐洲目前是國際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地,有8,700萬人(占國際移民人口的30.9%);緊隨其后的是亞洲,有8,600萬國際移民居住在此,占比30.5%。9 北美洲有5,900

109、萬人,占比20.9%;其次是非洲,有2,500萬人,占比9%。過去十五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國際移民人數增加了一倍多,從大約700萬人增加到1,500萬人,使其成為國際移民增長率最高的地區,占比5.3%。約900萬國際移民居住在大洋洲,約占所有移民的3.3%。圖1顯示了2005年至2020年間居住在各區域國際移民的增長情況。圖 1.20052020年按主要居住區域劃分的國際移民(百萬人)來源:UN DESA,2021a.大洋洲國際移民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22%人口出生在他國。北美洲國際移民比例位列第二,為15.9%,其次是歐洲,為11.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非洲與亞洲國際移民占比

110、例分別為2.3%、1.9%和1.8%。與過去五十年情況相同,美利堅合眾國仍然是遷入移民的主要目的國,有著超過5,100萬國際移民。而德國以近1,600萬國際移民成為第二大目的國。沙特阿拉伯是第三大國際移民目的國,有1,300萬國際移民。俄羅斯聯邦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位列前五名,大約有1,200萬和900萬國際移民。圖2左欄列出了前二十位國際移民目的國。9 UN DESA,2021a.0 20 40 60 80 100 非洲亞洲 歐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北美地區 大洋洲200520102015202027世界移民報告2022印度近1,800萬人生活在國外,是世界上遷出移民人口最多的國

111、家,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移民來源國。墨西哥是第二大來源國,約1,100萬人。俄羅斯聯邦是第三大來源國(約1,080萬人),緊隨其后的是中國(約為1,000萬人)。第五大來源國是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有800多萬人生活在國外,主要是由于過去十年大規模流離失所人員成為難民(見下文難民部分討論)。圖2右欄為2020年遷出移民前20位來源國家和地區。圖 2.2020年國際移民前20位目的國(左圖)和來源國(右圖)(百萬人)來源:UN DESA,2021a020406005101520美利堅合眾國#$%&()*+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0123245678924:;?ABC+DEFG65HIJ

112、K+DLM%!#$%&(聯邦)*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0123456789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3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2(0巴勒斯坦領=A*BCDE28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世界移民報告數據可視化平臺2021年5月,國際移民組織推出全新版世界移民報告門戶網站,將“基于事實的移民敘述”與“最新數據和趨勢的交互數據可視化”結合起來。a這種數字形式將全球移民趨勢進行了交互可視化處理,提供了直觀的數據表現。除了全球和區域數據外,該門戶網站還以報告分析結果為基礎,提供了國家層面的移民統計數據和地圖、移民走廊的交互可視化成果以及1995年以來的主要僑匯接收國與來源國。從本報告開始,還加

113、入了與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有關的全新交互數據。通過為信息創造視覺背景,數據可視化使得理解數值量級與趨勢變得更容易,補充了報告呈現的廣泛分析。該交互平臺目前提供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版本。a IOM,2020a.現有國際移民數據包括了對來源國和目的國間聯系的估測,這使得估測全球范圍內的雙邊移民“走廊”(corridors)成為可能。根據2020年在A國出生并居住在B國的人數,可以衡量從A國到B國的移民走廊的規模。移民走廊代表了隨時間推移遷移活動的積累,也簡要說明了移民模式是如何演變為某些目的國有效外國出生人口的。從圖3可以看出,從墨西哥到美利堅合眾國的移民走廊為世界之最,有近1,100萬人。第二條是從

114、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到土耳其的移民走廊,主要是因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長達十年的內戰而流離失所的難民。第三是從印度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超過300萬人)的移民走廊,主要是移民勞工。俄羅斯聯邦與烏克蘭之間的雙邊走廊占據第四和第五位。大約300萬出生在俄羅斯聯邦的人目前居住在烏克蘭,而幾乎同樣數量的人從烏克蘭搬到俄羅斯聯邦。29世界移民報告2022 圖 3.2020年前20位國家間國際移民走廊0 12!#$美利堅合眾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01聯邦$234234$/01聯邦*+$美利堅合眾國,56$伊朗伊斯蘭共和國9:31;$/01聯邦*+$?!#國$%&()聯邦$*+,)-./

115、$美利堅合眾國12$3/456$美利堅合眾國78$9/:;$3/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ABC!#$%&()*+DEFGC$H/DIJ$KL)-移民人數(百萬人)48來源:UN DESA,2021a.注:移民走廊顯示了出生在某一國家(前)并居住在另一國家(后)的國際移民人數(百萬人)。移民走廊代表了一段時間內移民流動的積累量,并表明一個既定的移民模式是如何演變為某些目的國大量外國出生人口的。30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大多數國際移民(約78%)在工作年齡范圍內(15至64歲之間)。1990年以來,19歲及以下的國際移民比例從18.9%下降到14.6%,而64歲以上的國際移民則穩定在12.2%左右

116、。目前,全世界男性國際移民數量多于女性,差距在過去20年不斷擴大。2000年,男女比例為50.6%和49.4%,人數分別為8,800萬與8,600萬。2020年,比例為51.9%和48.0%,人數分別為1.46億與1.35億。2000年以來,女性移民比例一直在下降,而男性移民比例則增加了1.4個百分點。按性別進一步細分的情況見圖4。圖 4.20002020年國際移民按性別統計情況02040608010012014016020002005201020152020百萬人 男性女性49.4%50.6%51.0%49.0%51.6%48.4%51.7%48.3%52.1%47.9%來源:UN DESA

117、,2021a.將“遷移”和“移民”混為一談一般來說,遷移(migration)是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遷移就是移動,無論是從農村地區遷移到城市、從某一國家的一個地區或省份遷移到這個國家的另一個地區或省份、或者從一國遷移到另一國。遷移涉及的是行動。相比之下,移民(migrant)是由于某個或某些原因被描述為移民的人,且移民的界定取決于具體環境(參見本章上一部分“遷移、移民和其他關鍵術語的界定”文本框)。盡管在許多情況下,“移民”確實進行某種形式的遷移,但并非總是如此。31世界移民報告2022某些情況下,從未進行過遷移的人可能被稱為移民,例如,海外出生的子女通常被稱為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

118、。a 這甚至可能延伸到無國籍的情況,即整個群體的人盡管在一個國家出生或成長但無法獲得該國的公民身份。另一方面,進行了顯著和/或長期國際遷移的歸國公民,盡管經歷了遷移的旅途并具有移民的經歷,但在他們回歸出生國時或到達出生國之后通常不被歸為“移民”。b a 見,如 Neto,1995;Ferg and Schmidt,2001。b Kyaw,2017.國際移民流動雖然有關移民存量的數據比比皆是,但有關全球人口移動(流動)的數據卻相對有限。聯合國經社部關于全球移民存量的現有估算覆蓋面廣泛且具有全球性,然而,其關于移民流動的數據庫僅由45個國家組成。10 出于若干原因,掌握移民流動的數據相當困難。首先

119、,雖然國際移民流動一般被認為包括接收國和輸出國家兩方面,但更多的注意力仍放在記錄移民流入上。例如,澳大利亞和美利堅合眾國等國家會統計跨境人口流動情況,但許多其他國家僅記錄入境人次而不記錄出境人次。11 再者,一些國家的移民流動數據來自與移民身份有關的行政事件(例如,居留許可的發放/更新/撤銷),因而這些數據常常被用來代表移民流動數據。而且,移民流動往往很難與非移民旅行(如旅游或商務)區分。12 追蹤移民流動還需要大量資源、基礎設施和信息通信技術/知識系統。這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特別的挑戰他們收集、管理、分析和報告有關流動、移民和其他領域數據的能力往往有限。最后,許多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對收集移民流

120、動數據構成了巨大挑戰。例如,一些地區由于是群島和孤立邊界,入境和邊界管理尤其困難,并且因其有著非正式工作移民的傳統而更加復雜。13 目前主要有兩個關于國際移民流動的國際數據庫,均來自國家統計數據,包括聯合國經社部國際移民流動(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lows)數據庫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移民數據庫(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atabase)。自2005年起,聯合國經社部依據能獲得的各國統計數據對進出特定國家的國際移民流動數據進行了整理。在撰寫本報告時(2021年7月),聯合國經社部的移民流動數據庫尚未更新,最新數據庫為2015年版本,包含來

121、自45個國家的數據(僅43個國家有移民遷出數據),高于2008年的29個國家和 2005年的15個國家。1410 UN DESA,2015.11 Koser,2010;McAuliffe and Koser,2017.12 Skeldon,2018.13 Gallagher and McAuliffe,2016.14 有關聯合國經社部移民流量數據以及所包含的具體國家,請參閱UN DESA,2015.32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經合組織自2000年以來一直在收集國際移民流動數據,以便對主要目的國進行趨勢分析。如圖5所示(數據沒有標準化,如圖下注釋所示)。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永久移民流入量比20

122、17年增加10%。主要目的國之一美利堅合眾國在2018年約有110萬新入境者,與前一年相比下降了2.7%。另一個明顯變化的國家是智利,增長了64%。關于經合組織中的歐洲國家,2018年移民總數增加了約13.6萬(比2017年多3.2%)。歐洲范圍內,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意大利的永久移民流量分別下降了6.5%和5.2%。歐洲的增長反而由西班牙(+23%,或增加約10.6萬)與葡萄牙(+52%,或增加約3.2萬)引領。圖 5.20002018年永久遷入經合組織國家的外國國民(百萬人)0 1 2 3 4 5 6 7 8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

123、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來源:OECD,n.d.a.注:數據未經過標準化統計,因此與經合組織國際移民展望(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utlook)系列中所載的某些國家的永久遷移遷入量的統計數據有出入。在經合組織統計范圍內的通常是如下的35個國家: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智利、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拉脫維亞、盧森堡、墨西哥、荷蘭、新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大韓民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124、和美利堅合眾國。某些年份沒有特定國家的數據:2000年只有31個國家的數據。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和2004年之間希臘的數據沒有被統計,土耳其的數據只在2010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被統計。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流動的影響將在本章和本報告第五章中討論。33世界移民報告2022不安全的移民流動 對移民和政府來說,某些移民走廊帶來的挑戰比其他走廊多得多。移民旅程有時會出現不安全甚至致命的結果,這往往與一系列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和政策因素有關,深刻影響人們的遷移方式。15 2013年10月發生了兩艘船在意大利蘭佩杜薩島附近沉沒的悲慘事件,以致超過360人死亡。此后,國際移民組織著手收

125、集匯編關于世界各地移民路線上死亡或失蹤移民的信息,作為其失蹤移民項目的一部分。16 數據來源包括海岸警衛隊和體檢人員的官方記錄、媒體報道、非政府組織和聯合國機構報告,以及移民采訪。17收集了六年的數據后發現,2020年記錄的總數最低(約3,900人),2019年記錄了近5,400人(見圖6)。2019年和2020年之間死亡人數減少,部分反映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流動限制。由于全球繼續實行旅行限制,2021年很可能記錄的總體死亡人數也會減少??偟膩碚f,2014年至2020年期間,地中海死亡人數最多,移民死亡超過21,200人。2020年,地中海仍然是已知遷移期間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記錄死亡人數

126、超過1,460人。按照前六年觀察趨勢,“地中海中部路線”上死亡人數比例較高。18 圖 6.20142020年各區域移民死亡人數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地中海地區 中東地區來源:IOM,n.d.(登錄時間2021年9月20日).注:數據包括記錄的死亡人數以及報告的失蹤人數。有關方法和地理區域的詳細信息,請參見失蹤移民項目網頁(hps:/missingmigrants.iom.int/)。15 McAuliffe et al.,2017.16 見 hp

127、s:/missingmigrants.iom.int/.17 IOM,n.d.18 同上。34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失蹤移民項目在數據收集方面面臨者明顯挑戰。例如,大多數記錄在案的死亡是通過秘密途徑旅行的人,通常是在海上或在偏遠地區(以逃避檢測),這意味著他們的遺體下落不明。鮮有官方渠道收集公開移民死亡數據。由于不準確和不完整的報道,依靠移民同伴證詞和媒體信息源也存在諸多問題。盡管如此,該項目揭示了以前研究不足并且被忽視了的話題,在實施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 for Safe,Orderly and Regular Migration)背景下,項目強調要避免

128、仍在上演的悲劇。新冠肺炎疫情對流動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大流行病,其高傳播率、病毒株和疾病嚴重性相結合,迫使決策者進入以前未知的領域。雖然重點是應對全球衛生危機(如病毒測試、疾病治療和接種疫苗研發規劃),但一部分回應涉及到世界各地人員流動自由的急劇變化,這種變化會對全球人員流動產生巨大影響。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流動停滯已成為移民的“巨大的破壞者”。19世界各國政府采取了各種措施來限制病毒傳播,從2020年初開始實施限制措施,并隨時間推移不斷發展。新的數據集追蹤了全球的政策性反應,例如,牛津大學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反應追蹤器20記錄了全球范圍內政府的各種反應,如“居家”措施、關閉工

129、作場所與學校、限制集會、國家內部流動限制以及國際旅行管控措施。此外,國際移民組織在大流行病早期就開始追蹤全球旅行限制,利用一系列數據以及通過新冠肺炎疫情流動影響儀表盤來報告結果。21 參見本報告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五章專題中的更多數據、研究和分析。一些國家(如薩爾瓦多、以色列、新西蘭、尼日利亞、卡塔爾和新加坡)在2020年3月早期迅速實施了有效的國際旅行限制措施。22 有些國家停止了所有外國公民入境,有些禁止特定國家的公民入境,更有甚者完全關閉邊境,阻止所有人包括本國公民出入境。23 有些采取了檢疫措施,要求進入一國的旅客抵達后立即隔離檢疫一段時間(通常為10到14天)??偠灾?,世界上絕大

130、多數國家均迅速采取了旅行限制措施,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高峰期出現在2020年3月底至4月初(見圖7)。國際旅行限制措施更可能在大流行病早期已經頒布,而最初幾周控制措施種類更多(包括早期篩查),這可能因為政府需要在非常不確定的時期評估危機的嚴重性。隨著疫情嚴重性變得清晰,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數量均急劇上升。19 McAuliffe,2020.20 Hale et al.,2021.21 見 hps:/migraon.iom.int/.22 Hale et al.,2021.23 IOM,2020b;Al Jazeera,2020.35世界移民報告2022圖 7.2020年1月2021年6月各國新

131、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050100150國家國際旅行限制無限制篩查入境者對個別或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入境者進行隔離禁止個別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禁止所有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或全面封鎖邊境無數據050100150國家城市/地區間國內旅行限制無措施無數據建議不要跨域/城市旅行有針對性建議不要跨域/城市旅行普遍已限制國內流動有針對性已限制國內流動普遍2020.12020.22020.32020.42020.62020.72020.82020.92020.102020.112020.122021.12021.22021.32021.42021.52021.62021.72020.5來源:Hale

132、et al.,2021.注:采用牛津大學新冠肺炎疫情政府響應追蹤系統的分類類別;數據類別僅為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限制,并不反映其他可能通行的旅行限制,如與簽證限制、基于公民身份的入境禁令、離境/出境限制和內部流動限制有關的限制。從圖7中可以看出限制措施演變差異,圖中顯示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on,簡稱WHO)于2020年3月10日宣布大流行病后一年,全球所有國家仍然實行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某種國際旅行限制。24 相比之下,內部限制隨著時間推移有所下降。也就是說,在這些數據中,需要強調三個關鍵點:雖然所有國家都有某種國際旅行限制,但通常是(全部或特定的)篩查、檢

133、疫和禁令的混合措施。超過一半國家在大流行病開始一年后實施了(全部或特定的)旅行禁令;以及超過三分之一國家在大流行病開始一年后實施了內部旅行限制措施。24 WHO,2020.2020.12020.22020.32020.42020.62020.72020.82020.92020.102020.122021.12021.22021.32021.42021.52021.62021.72020.52020.1136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長期考察與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限制,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支持衛生相關措施的技術和后勤能力的發展和推廣,旅行邊境限制和衛生相關措施已發生變化。不同國家采取了旅行前測試、檢疫和

134、疫苗接種證明入境,旅行限制在2020年10月被衛生相關措施所取代。圖 8.2020年3月2021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旅行措施0%20%40%60%80%國家間移民走廊限制方式衛生相關措施旅行限制2020.32020.42020.52020.62020.72021.12021.22021.32021.42021.52021.62021.72020.82020.92020.102020.112020.12來源:IOM,2021a.注:衛生相關措施包括健康檢查和監測、測試/醫療證明和檢疫措施。旅行限制包括基于國籍或從某個地理位置到達的乘客限制。關于限制方法的更多信息,詳見位移跟蹤矩陣(DTM)

135、流動限制頁面。對航空旅客數據進行研究后發現,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的影響非常明顯。我們可以從長期航空旅客數據中看到,新冠肺炎疫情旅行限制對2020年國際國內航空旅行均產生重大影響。航空客運總量下降60%,從2019年約45億人次下降到2020年18億人次(圖9)。37世界移民報告2022圖 9.1945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量1945194619471948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

136、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乘客總數國內乘客國際乘客載客量(百萬人)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來源:ICAO,2021.總的來說,我們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對旅行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也對移民產生了影響。限制措施的持

137、續時間超過了許多人的預期,部分原因是新出現的病毒株和滾動的感染“潮”所帶來的挑戰。長期的影響還有待充分了解,但第五章中的分析指出,移民和流動在幾個關鍵領域發生了轉變。新冠肺炎疫情與滯留移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施的流動限制給一些移民帶來了重大問題,并加劇了現有的脆弱性。邊境關閉使數以千計的移民滯留,包括季節性工人、臨時居留者、國際學生、旅行就醫的移民、自愿返回和重返社會援助的受益者、海員和其他人。2020年年中,與大流行病有關的限制措施已經使本國之外的近300萬人滯留。其中大部分是經常旅行的人,如移民勞工、學生和游客。其中許多人得不到領事服務,包括對他們在該國的法律地位的幫助,一些人沒有足夠的錢以

138、獲得食物和住所。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人在中東和北非(約130萬),其次是亞洲和太平洋(約97.7萬)。這些移民面臨的具體問題有很大不同,狀況亦不同,但總的來說,挑戰分為兩類。首先是與行動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與運輸和流動的緊急限制所導致的行動不便有關。其他38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重要的挑戰是返回家園的費用和物流問題。此外,來源國、目的國和過境國之間缺乏合合作,進一步加劇了流動問題。其次是與移民身份有關的脆弱性。身份可能排除了政府支持的可能性,這使他們面臨極端貧困的風險。其他脆弱性包括仇外心理和污名化、海上滯留、生活在過度擁擠的避難所,以及/或無法獲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劃的人的健康風險增加。來源:I

139、OM,2020c;Benton et al.,2021.移民勞工 最新估計表明,2019年全球約有1.69億移民勞工,占(當時)全球2.72億國際移民存量的近三分之二(62%)。25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在許多方面影響了國際勞務移民,而這些估值早于疫情,盡管它為未來評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提供了基準。26 與全球工作年齡國際移民人口相比(年齡在15歲或以上的有2.456 億人),移民勞工占 68.8%。2019年,67%的移民勞工居住在高收入國家,估計有1.139億人。另有4,900萬移民勞工(29%)生活在中等收入國家,610萬(3.6%)生活在低收入國家。盡管我們無法比較一段時間內的移

140、民勞工數量,但研究其比例分布變化亦有效用。2013 年、2017 年和2019年,國際移民勞工在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的集中度保持穩定,分別為 86.4%、86.5%和 86.9%。然而,這兩個類別的國家隨著時間的改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 2013 年到 2019 年,高收入國家移民勞工比例下降了7.3個百分點(從74.7%下降到67.4%),而中高收入國家增加了7.8個百分點(從11.7%到19.5%)(見圖10)。這種明顯轉變可能受到中等收入國家經濟增長和/或高收入國家勞工移民法規變化的影響。移民勞工在國家收入群體總勞動力中占比很小,低收入國家為2.3%,中低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分別為1.

141、4%和2.2%,但在高收入國家占比要高得多(18.2%)。25 本小節的內容基于并取自ILO,2021。為獲得有關說明性解釋、更深入的分析、與所提供的數字和趨勢相關的限制與說明,請參閱此文件。更寬泛地說,經合組織國家的外國出生就業信息可從OECD,n.d.b.獲得。26 見,如,ILO,2021.39世界移民報告2022圖 10.2013、2017和2019年按目的國家收入水平劃分的勞務移民情況來源:ILO,2018;ILO,2021.處于工作年齡的國際移民中男性占比較高(男性為1.28億或52.1%,而女性為1.176億或47.9%),在這一背景下,2019年,男性移民勞工比女性移民勞工多2

142、,880萬,其中男性為9,890萬(58.5%),女性為7,010萬(41.5%)。這代表著自2013年以來移民勞工的性別比例向著差異更大的方向輕微轉變,因為當時男性移民勞工占55.7%,女性占44.3%。按收入水平和性別劃分的進一步細分見表2。表 2.2019年按性別和目的國收入水平統計的國際移民勞工人數和比例移民勞工(百萬人)占移民勞工總人數比例()男女總數男女總數低收入3.72.46.12.21.43.6中低收入10.55.616.06.23.39.5中高收入19.513.533.011.58.019.5高收入65.348.5113.938.628.767.4全球收入98.970.116

143、9.058.541.5100.0來源:ILO,2021.01020304050607080 低收入 中低收入 中高收入 高收入百分比20132017201940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從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國際移民勞工人口目前具有性別和地域集中性。全世界男性移民勞工數量遠多于女性移民勞工(見表2),性別構成中,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的男性人數遠高于女性,與高收入國家中的性別構成形成對比。從地理角度來看,如下圖11所示,1.024億或近61%的移民勞工居住在三個次區域:北美,阿拉伯國家,以及北歐、南歐和西歐。27 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地區移民勞工的性別失衡顯著:南亞(男性 570 萬,女性 140 萬

144、)和阿拉伯國家(男性 1,990 萬,女性 420 萬)。阿拉伯國家地區是移民勞工首選目的地之一,占整個工作人口的 41.4%,通常在關鍵部門占據主導地位。圖 11.2019年按性別統計的移民勞工地理分布情況(百萬人)051015202530354045阿拉伯國家中亞和西亞東亞東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北非北美北歐、南歐和西歐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 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百萬人男性女性來源:ILO,2021.注:該數據反映國際勞工組織的地理區域和次區域劃分,并不意味著國際移民組織的官方認可或接受這一劃分。關于區域劃分的更多信息,請參見國際勞工組織,2021的附件A。請注意,本章的其余部分參考聯合國經社部

145、的地理區域劃分。27 國際勞工組織的“阿拉伯國家”類別包括以下國家和地區:巴林、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門和巴勒斯坦領土。41世界移民報告2022國際移民組織協助自愿返回和重返社會計劃自1979年以來,國際移民組織實施了協助自愿返回和重返社會(assisted voluntary return and reintegration,簡稱AVRR)計劃。此計劃對移民的支持包括一系列活動,通常包括:提供出發前咨詢、購買機票、行政和旅行援助,并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重返社會援助。平均而言,從2005年到2014年,國際移民組織每年通過

146、協助自愿返回和重返社會計劃幫助了34,000名移民。隨著近年來移民數量增加,返回人數也有所增加(截至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時)。2019年,此項計劃為從136個東道國或過境國返回164個來源國/地區的64,958名移民提供了支持。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這一數字在2020年急劇下降。整個2020 年,該計劃為 42,181 名(第一季度 15,149 名,第二季度2,588名,第三季度 10,521 名和第四季度 13,923 名)移民提供了支持,這些移民從139個東道國或過境國(第一季度88,第二季度41,第三季度84,第四季度122)返回150個來源國地區(第一季度136,第二季度70,第三季度

147、110,第四季度132)。來源:IOM,2020d;IOM,2020e;IOM,2002f.僑匯僑匯是移民直接向其來源國的家庭或社區進行的金融或實物轉移。盡管在編制準確統計數據方面存在大量數據缺口、定義差異和方法論挑戰,但世界銀行匯編了相關全球數據。28 然而,數據并未反映通過正式或非正式渠道的未記錄的流量,以及全球僑匯的實際規模,因此,實際規??赡鼙痊F有的估值要大。29 2020年僑匯流動取得更加積極成果后,此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凸顯出來,這與最初令人懼怕的預測相反;這部分是由于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流動限制,僑匯從非正式渠道轉向正式渠道,此外也出于其他原因(見下面的文本框)。30 盡管存在

148、這些問題,現有數據反映了近年來的長期增長趨勢,從2000年1,280億美元上升到2020年7,020億美元。28 本小節的大部分內容(除非另有說明)都是以世界銀行有關移民和僑匯的數據為基礎和依據(World Bank,n.d.)。特別是,世界銀行的年度僑匯數據集(同上)、移民與發展簡報34(Ratha et al.,2021)及5月12日的新聞稿(World Bank,2021a),這些都是關鍵的信息來源。請參考這些來源以及世界銀行的移民與發展概況(Factbooks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包括其2016年出版的最新版本,以了解與所介紹的數字和趨勢相關的解

149、釋說明、深入分析、注意事項、限制和方法。29 World Bank,2016.30 IMF,2020;IOM,2020g;IOM,2020h;IOM,2020i;IOM,2021b.42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盡管最初預計2020年全球僑匯將下降20%(當年4月),31 但年度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僑匯僅略有下降(下降2.4%),達7,020億美元,低于2019年7,190億美元。然而,2020年之前連續三年均出現增長:從2016年到2019年,全球(流入)僑匯流量從2016年的5,970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6,400億美元,增加了7.2%。2017年至2018年(從6,400億美元增至6

150、,940億美元)和2018年至2019年(從 6,940 億美元增至 7,190 億美元)分別增長8.4%和 3.6%。與此趨勢一致,2016年至2018年正向趨勢(從2016年的4,410億美元,到2017年的4,780億美元,再到2018年的5,240億美元)之后,2020年流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僑匯(占全球總額的大部分)有所減少(從2019年的5,480億美元到5,400億美元)。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僑匯已大大超過官方發展援助水平,后者被定義為旨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和福利的政府援助(見下文圖12)。32 圖 12.流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僑匯(19902020年)01002

151、00300400500600700800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十億匯款官方發展援助(ODA)外國直接投資(FDI)來源:World Bank,n.d.(檢索日期2021年6月)。注:所有數字都是當前的(標值)十億美元。2020年,印度、中國、墨西哥、菲律賓和埃及(按降序排列)是前五位僑匯接收國(盡管印度和中國遠高

152、于其他國家),每個國家的僑匯流入總額超過590億美元(見表3)。與2005年以來情況相同,2020年G7國家中法國和德國仍位居全球接收國前10位(見表3)。然而應指出,這兩個國家大部分僑匯流入不是通過家庭轉賬,而是與在瑞士工作并居住在法國或德國的跨境工人工資有關。3331 Ratha et al.,2020a.32 見,如OECD,n.d.c,其中也包含官方發展援助的數據。有越來越多的工作在探討這一趨勢的發展、經濟和社會影響。33 Eurostat,2020.43世界移民報告2022表 3.僑匯流入/輸出國家前10位(20052020年)(十億美元)僑匯接收國排行200520102015202

153、0中國23.63印度53.48印度68.91印度83.15墨西哥22.74中國52.46中國63.94中國59.51印度22.13墨西哥22.08菲律賓29.80墨西哥42.88尼日利亞14.64菲律賓21.56墨西哥26.23菲律賓34.91法國14.21法國19.90法國24.07埃及29.60菲律賓13.73尼日利亞19.74尼日利亞20.63巴基斯坦26.11比利時6.88德國12.79巴基斯坦19.31法國24.48德國6.86埃及12.45埃及18.33孟加拉國21.75西班牙6.66比利時10.99德國15.58德國17.90波蘭6.47孟加拉國10.85孟加拉國15.30尼日利

154、亞17.21僑匯輸出國排行2005201020152020美利堅合眾國47.75美利堅合眾國50.53美利堅合眾國60.72美利堅合眾國68.00沙特阿拉伯14.30沙特阿拉伯27.07阿拉伯聯合酋長國40.70阿拉伯聯合酋長國43.24德國12.71俄羅斯聯邦21.45沙特阿拉伯38.79沙特阿拉伯34.60瑞士10.86瑞士18.51瑞士26.03瑞士27.96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9.64德國14.68俄羅斯聯邦19.69德國22.02法國9.47意大利12.88德國18.25中國18.12大韓民國6.90法國12.03科威特15.20俄羅斯聯邦16.89俄羅斯聯邦6.83科威特11

155、.86法國12.79法國15.04盧森堡6.74盧森堡10.66卡塔爾12.19盧森堡14.20馬來西亞5.68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0.57盧森堡11.19荷蘭13.92來源:World Bank,n.d.(檢索日期 2021年6月)。注:所有數字都是當前的(標值)十億美元。44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如何定義“過度依賴”(overreliance)尚無共識,但僑匯依賴主要以僑匯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衡量。目前有29個國家(報告177個國家中)僑匯占GDP比率超過10%。2020年僑匯占GDP比例排名前五位的僑匯接收國是湯加(37.7%)、索馬里(35.3%)、黎巴嫩(32.9%)、南蘇丹

156、(29.5%)和吉爾吉斯斯坦(29.4%)。雖然許多國家在2020年保持了與2019年的相似水平,但由于2020年黎巴嫩GDP暴跌,導致僑匯占GDP份額增加兩倍。相比之下,由于獲得當地貨幣機會有限,也可能是因為貨幣轉換成本上升,海地僑匯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減少了一半。嚴重依賴僑匯會在接收國培養依附文化,可能會降低勞動力參與率,減緩經濟增長。34 過度依賴僑匯也使經濟更容易受到僑匯收入突變影響。35圖 13.20192020年按僑匯總額(十億美元)(左)和占GDP比例(右)統計的前20位接收國/地區 020406080100201920200%10%20%30%40%20192020!#$%&

157、()*+,-./01$234國5$6789:;?8ABC4DE/聯邦FG8!6&9&HIJK63LM$6NO!#$%&()*+,-,./0,1./2-34567.89-:;#?2A 巴勒斯坦領-43BCDEFA87GH;$7IJKLM,A來源:World Bank,n.d.(檢索日期 2021年6月)。注:所有數字都是當前的(標值)十億美元。因也門的僑匯數據尚未更新,因此未將其包括在內。34 Amuedo-Dorantes,2014.35 Ghosh,2006.45世界移民報告2022高收入國家幾乎總是僑匯的主要來源國。幾十年來,美利堅合眾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僑匯輸出國,2020年僑匯總額為68

158、0億美元,其次為阿拉伯聯合酋長國(432.4億美元)、沙特阿拉伯(346.0億美元)和瑞士(279.6億美元)。2019年和2020年第五大僑匯輸出國是德國(總輸出額分別為239.4億美元和220.2億美元)。除作為較大的接收國,中國(世界銀行列為中上收入國家)也是僑匯的重要輸出國,2019年為151.4 億美元,2020年報告為181.2億美元。圖 14.20192020年按僑匯總額(十億美元)(左)和占GDP比例(右)統計的前20位輸出國/地區020406080201920200%5%10%15%20%25%20192020美利堅合眾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0聯邦123456

159、789:;?ABCDEFG6HI;東帝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01234 56)$784 9:5;?ABCCDEC FG HIJ KL 摩爾多瓦共和國$5MN OP來源:World Bank,n.d.(檢索日期 2021年6月)。注:所有數字都是當前的(標值)十億美元。46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新冠肺炎疫情、僑匯與數字化 2020年期間,世界各地許多分析師都在密切關注最新的信息和分析,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移民和流動限制對僑匯的影響。a 2020年,一些國家的僑匯數據打破了世界銀行對全球僑匯大幅下降的預測,一些國家2020年中期后月度流入量創下新高。根據世界銀行2021年5月報

160、告,b 僑匯流動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期間已被證明具有彈性。2020年,官方記錄的僑匯流量達到7,020億美元,僅比2019年的7,190億美元低2.4%,這與之前的估計(2020年4月5,720億美元c和2020年10月6,660億美元d)完全相反。隨著支持僑匯的政策出臺以及經濟條件向好,從非正規渠道(如跨境攜帶現金)轉向更加數字化的金融轉賬這一正規渠道似乎是解釋僑匯流量下降速度低于預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即使僑匯總額(正式和非正式)真實規??赡芤呀浵陆?,官方數據也可能收集到更多僑匯。例如,在墨西哥,由于2020年期間邊境口岸受到限制,電子轉賬成為僑匯的唯一選擇,僑匯流量從非正式渠道轉向正式

161、渠道。e 一些國家已經采取措施,鼓勵在大流行病期間使用數字服務,移動貨幣平臺使僑匯比傳統的現金和銀行轉賬更便宜、更快捷。通過移動支付,僑匯變得更加易于追蹤,使得這種方法比非正式渠道更安全。f 然而,盡管自2000年代末以來全球均在努力降低成本,僑匯回家成本仍然很高,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截至2021年3月,全球范圍內的僑匯成本平均為僑匯金額的6.38%(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是降低到3%以下),26%的國家間渠道總成本高于5%(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使這些渠道達到零成本)。g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提供額外的推動力,利用技術進一步擴大僑匯渠道并降低成本。a IOM,2020g;IOM,202

162、0h;IOM,2020i,IOM,2021b.b Ratha et al.,2021.c Ratha et al.,2020a.d Ratha et al.,2020b.e Dinarte et al.,2021.f Aron and Muellbauer,2019.g World Bank,2021b.47世界移民報告2022難民與尋求庇護者 2020年底,全球共有2,640萬難民,其中2,070萬屬于聯合國難民署的任務范圍,近東地區的聯合國巴勒斯坦領土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ited Naons and Words Agency for Palesne Refugees,簡稱UNRWA)登記

163、了570萬難民。36 雖然自2012年以來,難民年增長率有所減緩,但總數是有史以來最高的。還有大約410萬人在尋求國際保護,等待確定其難民身份,這些人被稱為尋求庇護者。2020年,全球提出一審庇護申請數量為110萬。與前一年的200萬相比,下降了45%,這是自2000年難民署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匯總庇護申請以來最大的單年降幅,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流動限制的直接結果。接受庇護最多的國家仍然是美利堅合眾國,大約有250,800份申請,比前一年(30.1萬份)減少了14%。排名第二的是德國,有10.26萬份新申請,比2019年(14.25萬份)明顯減少,是近10年來的最低記錄。2020年底,18歲以下難民約

164、占難民人口的38%(難民署認證的2,070萬難民中,18歲以下難民為800萬人)。2020年,孤身失散兒童(unaccompanied and separated children,簡稱UASC)提出的個人庇護申請估計為21,000份,比前一年的25,000份有所減少。如前幾份報告所述,主要國家尚未解決或重新出現的沖突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目前的難民數量和趨勢。2020年底難民署授權的難民中,排名前十的來源國是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富汗、南蘇丹、緬甸、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里、蘇丹、中非共和國、厄立特里亞和布隆迪,占難民總人數80%以上。這些國家中許多國家至少七年來一直是難民主要來源國之一。阿拉伯敘利

165、亞共和國持續十年的沖突中,來自該國的難民人數達到約670萬人,比前一年增加了約10萬人,連續七年成為難民的主要來源國。30多年來,不穩定以及暴力因素使阿富汗成為難民的主要來源國之一該國是世界上第二大難民來源國,2020年有260萬難民;比2019年的270萬人有所下降。自2016年年中爆發大規模暴力事件以來,南蘇丹仍然是第三大難民來源國,2020年底有220萬。來自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富汗、南蘇丹、緬甸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難民占世界難民人口一半以上。圖15顯示了2005年至2020年前五大來源國的難民人數趨勢。敘利亞沖突影響清晰可見;2010年,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是不到3萬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

166、來源國,是世界上第三大收容國,其中超過100萬難民主要來自伊拉克。37 36 本小節的內容基于并取自UNHCR,2021a.請參閱本文檔以獲取與所呈現的數字和趨勢相關的解釋性說明、更深入的分析、說明、限制和方法。難民署以前的全球趨勢(Global Trends)報告以及其人口統計(Population Statistics)數據庫(UNHCR,n.d.a)是其他重要的信息來源。37 UNHCR,2011.48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圖 15.20052020年前5位來源國的難民人數(百萬人)01234567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

167、0162017201820192020百萬人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富汗南蘇丹緬甸剛果民主共和國來源:UNHCR,n.d.a(檢索日期2021年6月23日)。注:南蘇丹于 2011 年成為一個國家。與前幾年一致,一半以上的難民居住在10個國家。2020年,土耳其連續第五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收容國,有超過360萬難民,主要是敘利亞人。這些敘利亞人在全球難民人口中占重要份額,其鄰國黎巴嫩也在前10名之列。巴基斯坦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于十大難民收容國之列,因為這兩個國家是第二大難民來源國阿富汗的主要收容國。其余主要收容國為烏干達、德國、蘇丹、孟加拉國和埃塞俄比亞。絕大多數(73%)難民收容在鄰國。根據難民

168、署數據,最不發達國家,如孟加拉國、乍得、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盧旺達、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以及也門,收容了全球難民總數的27%(670萬難民)。圖 16.截至2020年前5位接收國的難民人數(百萬人)00.511.522.533.5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百萬人巴基斯坦烏干達德國蘇丹土耳其來源:UNHCR,n.d.a(檢索日期2021年6月23日)。49世界移民報告20222020年,超過25萬名難民返回來源國,比前一年(31.7萬人)減少21%。幾乎一半(12.

169、2萬人)的難民返回南蘇丹,其中大部分來自烏干達(7.4萬人)。2020年,南蘇丹超過了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成為難民回歸最多的國家。雖然衡量那些從當地融合中受益的難民有很多挑戰,但難民署估計,2020年,28個國家報告至少有一名歸化難民(2019年有25個國家),全年共有近34,000名歸化難民,與2019年近55,000名歸化難民相比,明顯減少,但與2016年報告的23,000名相比,仍有增加。2020年,85%的入籍難民發生在歐洲,其中大部分(約25,700名難民)在荷蘭。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加拿大(約5,000人)和法國(約2,500人)。2020年,全球約有34,400名難民被重新安置,與

170、2019年相比有大幅下降,2019年超過107,700人。主要的安置國是美利堅合眾國和加拿大,分別大約有9,600和9,200名難民,與上一年的27,500人(美利堅合眾國)和30,100人(加拿大)相比,大幅下降。歐盟共安置了11,600名難民。敘利亞人是主要受益者,占被安置難民的三分之一,其次是剛果人(12%)。難民安置人數急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大流行病嚴重限制了世界各地的國際流動。導致美利堅合眾國重新安置難民人數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大幅降低了的難民接納上限(每個財政年度接納重新安置的難民人數),以及加強了對來自“高風險”國家難民的安全檢查,這類檢查減少了接納這些國家難民的人數。圖17顯示的是

171、2005年至2020年主要國家重新安置難民情況的統計數據。圖 17.20052020年主要接收國重新安置的難民人數來源:UNHCR,n.d.b(檢索日期2021年6月23日)。01020304050607080 瑞典 挪威澳大利亞加拿大千人2020201520102005美利堅合眾國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50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過去十年,需要重新安置的難民數量急劇增加,規模幾乎翻了一番。聯合國難民署估計,2011年大約有80.5萬名難民需要重新安置,2021年已增加到140萬。38被重新安置的難民人數多年來一直在波動。2005年,近8.1萬名難民得到重新安置,而2020年約為3.4萬。然而

172、,2019年,重新安置人數接近10.8萬人??偠灾?,重新安置的數量沒有跟上需求的大幅增長(見表4)。表 4.2005年以來需要重新安置的難民人數和全球重新安置的難民人數預計需要重新安置的難民總人數(包括多年規劃)抵達的重新安置難民人數20058073420067166020077527120088877220091124552010987192011805535797272012781299889182013859305983592014690915105148201595842910699720161153296172797201711905191027092018119534992348

173、20191428011107729202014404083438320211445383來源:UNHCR,n.d.b(檢索日期2021年6月23日)。注:聯合國難民署2011 年后預計全球重新安置需求報告可查閱。38 UNHCR,2021b.51世界移民報告2022國際移民組織在移民重新安置中的作用國際移民組織在全球移民安置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為各國重新安置難民和其他人道主義入境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是其一項基本目的,也是其最大的持續活動之一。除了傳統的難民重新安置和提供人道主義接納方案之外,更多國家有興趣(或目前正在)開展其他接納方式,例如私人贊助、學術獎學金和勞動力流動計劃。國際移民組織重新安置援

174、助流動數據是指在特定時期內,在國際移民組織支持下,從各出發國前往世界各地目的地的難民和其他相關人員的總數。2019年,約有107,000人在國際移民組織主持下通過重新安置計劃跨境,在阿富汗、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拉克、約旦、肯尼亞、黎巴嫩、土耳其、烏干達、烏克蘭和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開展了重大行動。a 在上述總數中,大約30,000名需要國際保護的人被重新安置到18個不同的歐洲國家,占國際移民組織協助的全球重新安置和人道主義接納案件的30%。2020年,國際移民組織支持超過27個國家為總共40,536名難民和其他處于脆弱境況的人開展重新安置、人道主義準入和重新定居工作,并在阿富汗、希臘、約旦、黎巴

175、嫩和土耳其開展大量行動。排名前三的移民國家是美利堅合眾國、加拿大和瑞典。在上述總數中,有3,063名需要國際保護的受益人從希臘、意大利和馬耳他轉移到歐洲經濟區的14個目的國,其中大部分通過包機轉移。國際移民組織支持其成員國實施各種重新安置、遷移和其他人道主義準入計劃,其中許多已經成熟,而另一些則是針對特定被迫移民危機的臨時應對措施。鑒于對重新安置的高需求和缺乏可用場所的情況,國際移民組織繼續與相關行為體接觸,以增加安全和合法途徑的可及性。根據合作協議,國際移民組織為利益相關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并與聯合國難民署、重新安置國家和安置機構等主要合作伙伴共享數據。國際移民組織與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

176、定期密切合作,以核實和更好地調整與重新安置有關的匯總數據,特別是相關離境數據。有關國際移民組織重新安置活動的更多信息,請參見www.iom.int/reselement-assistance.a IOM,2020j.52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境內流離失所者 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Intern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entre,簡稱IDMC)匯編了兩類境內流離失所的數據:給定時期內的新流離失所者和給定時間點的境內流離失所者(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簡稱IDP)的總存量。該統計信息按兩大流離失所原因進行分類:(a)災害,以及(b)沖

177、突和暴力。然而,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承認將災害和沖突區分為流離失所的直接原因所面臨的挑戰,并強調越來越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來報告在多種驅動因素背景下的流離失所情況。39 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措施阻礙了流離失所數據的收集。40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因沖突和暴力而流離失所的總人數估計為4,800萬,是自1998年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開始監測以來的最高記錄,比2019年報告的4590萬有所增加。與難民趨勢(在上一節中討論的)相同,棘手的新沖突意味著因沖突和暴力而在境內流離失所的總人數自2000年以來幾乎翻了一番,且自2010年以來急劇上升。圖18顯示了2020年底世界上因沖

178、突和暴力而流離失所的境內流離失所者人數(存量)最多的前20個國家。大多數國家位于中東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20年底,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因沖突而流離失所人數最多(660萬人),其次是剛果民主共和國(530萬人)。哥倫比亞以490萬位居第三,其次是也門(360萬人)和阿富汗(350萬人)。全球4,800萬流離失所者中,超過3,500萬(近74%)生活在10個國家。41 從全國人口比例來看,沖突已持續十多年的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有超過35%的人口因沖突和暴力而流離失所。索馬里的比例位居第二(19%),其次是中非共和國、南蘇丹和也門(超過12%)。然而,要特別注意長期流離失所的情況,例如在哥倫比亞,一

179、些返回來源地和家園的人仍可能被視為境內流離失所者。這是因為在某些情況下,尚未實現持久的解決方案。42 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等組織遵循“機構間常設委員會的境內流離失所者持久解決方案”(Inter-Agency Stranding Committees Durable Solutions for 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框架,該框架規定了構成持久解決方案的八項標準,以確定人們何時應該不再被視為境內流離失所者。43 39 IDMC強調了收集有關因發展項目、犯罪暴力或緩發性災害而導致的流離失所數據的挑戰,以及他們為克服這些困難所做的努力。見 IDMC,2019:727

180、3.40 IDMC,2020:4.41 這10個國家包括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哥倫比亞、也門、阿富汗、索馬里、尼日利亞、蘇丹、埃塞俄比亞和南蘇丹。42“當境內流離失所者不再有與其流離失所相關的具體援助和保護的相關需要,且這些人可以不受因流離失所而受到歧視的情況下享有人權”時,一個持久的解決方案就可以被實現。如,見Brookings Instuon and University of Bern,2010。43 標準包括:安全和安保;適當的生活水平;獲得生計;恢復住房、土地和財產;訪問文檔;家庭團聚;參與公共事務;以及獲得有效補救和司法的機會。例如,見Brookings Instuo

181、n and University of Bern,2010;IDMC,2019.53世界移民報告2022圖 18.2020年底因沖突和暴力所致新增境內流離失所者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百萬人)024680%10%20%30%40%百分比(%)境內流離失所者(百萬人)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0123456+789:;*+?ABCDEF1GHI.:JKL?MNO%&PQ*?RSTU來源:IDMC,2021.注:境內流離失所者人口是指一段時間內流離失所的累計人數。用于計算沖突波及的境內流離失所者百分比的人口規模是基于UN DESA估計(2021a)的該國總常住人口數據。2020年,

182、全球因災害而流離失所的總人數約700萬人,分布于104個國家和地區。據報道,由于2020年發生的災難,這些人在2020年年底仍流離失所。正如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指出,此數字是“高度保守的估計”,沒有包括那些因2020 年之前發生災難而無家可歸的人。54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境內流離失所者統計:建議 難民和境內流離失所者統計專家組(Expert Group on Refugee and IDP Statics,簡稱EGRIS)于2021年1月發布了新建議a,該專家組成立于2016年,旨在促進關于難民、尋求庇護者和境內流離失所者官方統計數據的匯編。這些建議已更新了2018年技術報告,b 是第一個全

183、球公認的強迫流離失所官方統計標準,為境內流離失所統計數據制作傳播提供了建議。專家組報告包括六個章節(不包括引言和尾注):法律和政策框架及定義:法律和政策框架及定義:保護境內流離失所者的國際和地區標準,以及境內流離失所者常用的非統計性定義;境內流離失所的統計框架:境內流離失所的統計框架:具體說明建議范圍內的人口群體,以及境內流離失所者流入、存量和流出的統計性定義;持久的解決方案和與流離失所相關的關鍵脆弱性:持久的解決方案和與流離失所相關的關鍵脆弱性:分析境內流離失所者的脆弱性,評估持久解決方案的進展;關鍵變量和指標概述:關鍵變量和指標概述:包括年齡和性別在內的統計變量,以及境內流離失所統計框架內

184、不同類別的人的表格;收集境內流離失所者統計數據的數據來源:收集境內流離失所者統計數據的數據來源:數據來源,包括人口普查和調查,可供制作境內流離失所者統計數據及其各自的挑戰和優勢;以及協調境內流離失所者統計的原則和機制:協調境內流離失所者統計的原則和機制:質量標準,協調業務數據,加強關于被迫流離失所的統計系統。在EGRIS成員的技術支持下,一組國家將繼續推廣這些建議,以建立數據系統和統計能力。a EGRIS,2020.b EGRIS,2018.2020年新增流離失所者 截至2020年底,共有42個國家和地區因沖突暴力以及144個國家和地區因災害新增境內流離失所者4050萬人。這些新增流離失所者中

185、,76%(3070萬)由災害引發,24%(980萬)由沖突暴力造成。44202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220萬人)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80萬人)在暴力沖突造成的新增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國家中高居榜首,因此對全球范圍內人數產生重大影響。緊隨其后的是埃塞俄比亞(170萬人)、莫桑比克(60萬人)和布基納法索(50萬人)。菲律賓2020年經歷了最高的新增災難流離失所者絕對人數(約 510萬)。4544 本小節中的內容基于并摘選自IDMC,2020和IDMC,2021。請參閱這些文件以獲取與所提供的數字和趨勢相關的解釋性說明、更深入的分析、警告、限制和方法。IDMC 之前的全球估計(Global Es

186、timates)報告(可從www.internal-displacement.org/global-report/獲得)以及其全球境內流離失所數據庫(IDMC,n.d.)是其他重要的信息來源。45 IDMC 強調了這些變化的可能原因,包括沖突前線的穩定、?;?、行動自由的限制以及數據收集方法的變化。55世界移民報告2022無論哪年,新近因災害而流離失所的人數都比因沖突暴力流離失所的人數多,受災害流離失所影響的國家更多。從2020年發生新增流離失所的國家和地區數量來看,這一點很明顯:受災害影響的有144個,受暴力沖突影響的有42個(見圖19)。與往年相同,與天氣有關的災害引發了絕大多數(3000萬

187、)新增流離失所者,其中風暴占1460萬,洪水占1410萬。圖19.2020年按地點統計的沖突流離失所人口(上)和災難流離失所人口(下)來源:IDMC,2021.注:此地圖僅用于插圖。此地圖上顯示的邊界和名稱以及使用的名稱并不意味著國際移民組織官方認可或接受。56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如圖20所示,過去幾年,每年新增災害所致流離失所人數超過了沖突暴力所致的新增流離失所人數。然而,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指出,全球因災害所致的新流離失所總數中很大一部分通常與以相對安全有序方式進行的短期疏散有關。圖 20.20102020年沖突和災害所致新增境內流離失所人口(百萬人)051015202530354045

188、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百萬人沖突所致新增國內流離失所人口災害所致新增國內流離失所人口來源:IDMC,n.d.(檢索日期2021年5月)。注:“新的流離失所”一詞是指某一年發生的流離失所人數,而不是一段時間內流離失所造成的境內流離失所者的累計存量。新的流離失所數字包括不止一次流離失所的個人,與特定年份的流離失所人數不相符。57世界移民報告2022國際移民組織流離失所者追蹤矩陣國際移民組織流離失所者追蹤矩陣(Displacement Tracking Matrix,簡稱DTM)計劃收集和分析數據,以傳播有關流離失所和人口流動的關鍵多

189、層信息。矩陣數據收集和分析使決策者和響應者能夠為這些人群提供更符合實際情況的和循證的幫助。數據以地圖、信息圖表、報告、基于網絡的交互式可視化形式以及原始或自定義數據導出形式共享?;谔囟ㄇ榫?,矩陣使用以下一種或多種方法工具收集有關人口、位置、條件、需求和脆弱性的信息:在區域和位點級別跟蹤流動和多部門需求,以監測需求和目標援助;監測出發地、中轉地和目的地遷移(“流動”)趨勢和總體情況;登記流離失所個人和家庭的信息,以選擇受益人、對脆弱性進行定位并開展規劃;開展調查,從獲益人群中收集具體、深入的信息。2020年,矩陣在8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追蹤了超3,000萬境內流離失所者、2,600萬返回者和5

190、00萬移民。國際移民組織流離失所者追蹤矩陣數據庫由境內流離失所檢測中心編制,是全球年度境內流離失所估計數的最大來源之一。有關追蹤矩陣更多信息,請參閱hp:/dtm.iom.int58遷移和移民:全球概況 結論 鑒于移民與國家、地方社區及個體的聯系,了解移民與流離失所者及其如何在全球范圍內發生變化至關重要。人類遷移可能是一種可追溯到歷史最早時期的古老現象。但隨著世界日益全球化,其表現形式和影響也隨著時間而改變。46 這一點已然凸顯。自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大流行病以來的18個多月,疫情繼續嚴重擾亂國際移民和流動(以及現代社會的許多其他方面)。47 隨著病毒確診病例再次增加,以及疫苗推

191、廣工作的持續進行,盡管全球范圍內情況極不平衡,持續的流動限制仍然是世界上許多社會的主要特征。限制國際國內流動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措施之一,雖然不斷變化波動,但一直持續到現在。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專題章節(本報告第五章)更詳細地探討了這些問題,重點是大流行病開始的12個月及其長期影響。與歷史上任何時期相比,現在我們擁有了更多全球移民和流離失所者的信息。然而,世界是相互聯系的,遷移的本質意味著其動態特征很難用統計學術語描述。48 此外,一些大型技術公司(包括臉書和谷歌在內)在大流行病早期就開始發布基于用戶流動記錄的匿名流動數據,收集到大量單位記錄數據,同時也強調了儲備和使用此類數據會侵犯人權

192、(包括隱私)的擔憂。49 我們還看到,移民和流動日益數字化(命脈是數據)如何越來越多地被人利用,成為目前在移民系統中開發和實施人工智能技術的一部分(見本報告第十一章)。減少全球不平等也得到了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支持。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約強調致力于改善有關移民的國際合作、收集移民數據并開展研究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趨勢以及不斷變化的模式與過程,支持制定循證對策。第四章介紹了此領域的最新進展,并特別提到聯合國移民問題網絡正在開展的工作。在持續全球化、不斷擴大的數據收集和相關數字化進程的背景下,緊隨移民和流離失所者的長期趨勢及其不斷變化的模式越來越重要。本章中,我們根據現有數據,提供了關于遷移和移

193、民的全球概況。盡管數據存在缺口和滯后性,但仍可得出一些高水準結論。例如,在全球范圍內,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時間推移,移民到某些地區(如亞洲和歐洲)居住率遠遠高于其他地區(如非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雖然近幾個月來大流行病造成了嚴重影響,但這一趨勢可能會長期持續。同樣,統計數據顯示,隨著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發展,移民勞工繼續傾向于機會更多的地區,一些移民勞工人口性別差異明顯(見圖11)。盡管如此,本報告(第46 McAuliffe and Goossens,2018;Triandafyllidou,2018.47 WHO,2020.48 見,如牛津大學的政府響應跟蹤器(本章使用)和約翰霍普金斯

194、大學新冠肺炎數據集(在本報告的第 5 章中提及)。49 Toh,2020;Zuboff,2021.59世界移民報告2022七章)其他分析表明,移民走廊構成發生了變化,同時有跡象表明,近年來來自高度發達國家的人口流動性更高。全球數據亦顯示,盡管大流行病期間收集數據的困難增多,但沖突、普遍暴力和其他因素造成的流離失所者仍然處于歷史最高水平。棘手、懸而未決和反復發生的沖突暴力致使世界各地難民數量激增。雖然少數國家繼續為難民提供解決方案,但總體來說,這些解決方案在滿足全球需求方面一直嚴重不足。此外,據估計,到2020年底,境內流離失所人數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最近阿富汗發生的悲慘事件表明,2021年接

195、近尾聲,步入2022年,民眾仍在該國境內流離失所,我們很可能看到在不久的將來全球流離失所人數會更多。60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61世界移民報告20223上一章概述了全球移民的整體情況,并特別提到了國際移民和移民流量,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移民)流動的影響。該章節還論述了特定的移民群體,包括移民勞工、難民、尋求庇護者和境內流離失所者,以及僑匯的情況。本章將主要聚焦區域層面,更詳細地介紹移民情況,以多樣且互補的視角闡釋世界不同區域的移民及其遷移情況。1考慮到地域在歷史和當下都是影響移民的最基本因素之一,我們將首先從地域而非主題的角度理解移民。盡管全球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地域是影響移民和流離失所

196、模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許多跨境遷移者通常選擇在所處區域內遷移,前往易到達、更加熟悉和方便返鄉的臨近國家。而對于流離失所者來說,迅速獲得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無論是本國境內還是境外,人們傾向于搬遷到附近更安全的地方。本章力圖從地域視角呈現區域移民概況,從而幫助移民決策者、從業者、研究人員和學生更好地理解國際移民。本章的分析聚焦六個世界區域,這六個世界區域由聯合國界定并被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Affairs,簡稱聯合國經社部或UN DESA)和其他組織使用:非洲 亞洲 歐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197、北美地區 大洋洲對于每個區域,分析包括:1.基于聯合國經社部、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簡稱聯合國難民署,簡稱UNHCR)、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Intern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entre,簡稱IDMC)、牛津大學新冠肺炎疫情政府響應追蹤系統和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簡稱IOM)位移跟蹤矩陣1本章已盡最大努力,包括通過數據認證,確保所使用數據的準確性。對于可能遺留的數據錯誤,我們深表歉意。遷移和移

198、民:區域維度和發展 62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Displacement Tracking Matrix,簡稱DTM)匯編和報告的數據,對關鍵移民統計數據進行綜述和簡短討論;2.根據國際組織、研究人員和分析人員提供的廣泛數據、信息和分析,對區域移民的“重要特征和發展情況”進行簡要描述。為了說明六個區域內每個區域的移民模式、趨勢和問題的多樣性,本章將從次區域的層面呈現六個區域的“重要特征和近期發展情況”,如,對于亞洲而言,這種串聯式的呈現模式既可以提供亞洲整體統計數據的見解,同時也對東亞、南亞、東南亞、中東和中亞等次區域進行了總結。附錄 A 中提供了區域和次區域的細分。2 除此之外,本章也關

199、注次區域的內部特征,比如勞務移民、僑匯、非常規移民、人口販運、和流離失所(境內和國際)。次區域概述并非旨在詳盡無遺,而是主要說明近兩年移民的主要趨勢和近期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本章基于世界移民報告2018(World Migration Report 2018)和世界移民報告2020(World Migration Report 2020)之前的區域章節的內容,對統計數據和當下議題進行了更新,更新內容涵蓋新冠肺炎疫情對移民的影響。自上一份報告以來,過去兩年中的重大變化均在本章中有所反映,包括截至2021年6月底的數據和相關信息。本章還討論了近期全球變化,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對各次區域移民和流動以及近

200、期沖突和災難所致的流離失所事件。本章以現有證據為基礎,腳注和參考資料部分提供了資料來源。我們鼓勵讀者參考本章中引用的資料,以了解感興趣的相關主題的更多信息。本卷中的專題章節或許讀者也感興趣,如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第五章)、和平、安全與移民(第六章)、氣候變化(第九章)和人口販運(第十章)的專題章節。非洲3非洲地區遷入和遷出的國際移民數量都較大。如圖1所示,2020年約有2100萬非洲人生活在出生國以外的非洲國家,與2015年相比有了顯著增長,當時估計居住在非洲區域內的非本國出生人口約有1,800萬。同期,生活在其他區域的非洲人數量也有所增加,從2015年的約1,700萬增至2020年的近1,95

201、0萬。如圖1所示,自2000年以來,非洲區域內的國際移民規模已顯著增加。自1990年以來,居住在該地區以外的非洲移民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去往歐洲的增量最為顯著。2020年,生于非洲但生活在非洲區域以外的總移民人口中,約1,100萬人居住在歐洲,約500萬人居住在亞洲,約300萬人居住在北美地區。2次區域的劃分主要和移民動態相關,因而可能不同于聯合國經社部(UN DESA)劃分的區域。詳細信息請參考附錄A。3 關于非洲的地區構成請參見附錄A。63世界移民報告2022如圖1所示,非洲國際移民最值得注意的方面之一是在該區域外出生、后來搬到這里的少數移民。從2015年到2020年,在該區域外出生的

202、移民數量基本保持不變(約200萬),其中大部分來自亞洲和歐洲。圖 1.19902020 年前往非洲、非洲區域內和離開非洲的移民 前往非洲的移民 非洲區域內移民 離開非洲的移民1990 2000 2010 20201990 2000 2010 20201990 2000 2010 202005101520年份移民存量(百萬人)地區非洲亞洲歐洲北美地區 大洋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來源:UN DESA,2021.注:“前往非洲的移民”指出生在其他區域(如歐洲或亞洲)但居住在非洲的移民?!胺侵迏^域內移民”是指在非洲出生但生活在該區域出生國以外的移民?!半x開非洲的移民”是指出生在非洲但生活在該區域以外

203、(例如歐洲或北美地區)的移民。64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非洲北部國家的移民數量最多。這些國家顯示在圖2的左側,各國按其移民總數(國內移民和國外移民的組合)進行排名。2020年,埃及擁有最多的海外生活人口,其次是摩洛哥、南蘇丹、蘇丹、索馬里和阿爾及利亞。就移民數量而言,南非仍然是非洲最大的移民遷入國,約有290萬國際移民居住在該國;然而,相較于2015年,這一數據下降了9%以上,當時該國有超過320萬國際移民。還有一些國家的移民人口占其總人口比例較高,但不在前20名,這些國家包括加蓬(19%)、赤道幾內亞(16%)、塞舌爾(13%)和利比亞(12%)。圖 2.2020 年移民人數排名前 20

204、 位的非洲國家移民人數(百萬人)移民占人口比例20220 10 0 1020埃及南非科特迪瓦 蘇丹南蘇丹 摩洛哥尼日利亞 剛果民主共和國 烏干達布基納法索 阿爾及利亞索馬里埃塞俄比亞馬里津巴布韋肯尼亞加納安哥拉貝寧喀麥隆遷入移民遷出移民來源:UN DESA,2021.注1:用來計算遷入和遷出移民百分比的人口規?;诼摵蠂浬绮浚║N DESA)對一國總人口的統計,其中包括外國出生人口。注2:“遷入移民”指居住在該國但出生在其他國家的移民?!斑w出移民”指出生在該國但在2021年住在出生國以外地區的移民。65世界移民報告2022自2020年初,大多數非洲國家都頒布了一系列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和國

205、內旅行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流動的限制生效前數周,國際旅行限制措施已經開始實施(圖3)。對入境者進行篩查等國際限制措施最早得到實施,并且在該地區幾乎所有國家都持續實施。然而,其他實施國際旅行限制措施的國家數量在2020年3月至6月達到頂峰,7月開始有所放松。實施禁止來自一些地區的人員入境和全面關閉邊境等控制措施的國家數量急劇下降,截至2021年中旬,該地區大多數國家都停止實施了以上限制措施。相較于國際旅行限制,非洲國家較少實施國內流動限制。實施這些限制的國家數量在2020年3月和4月之間達到頂峰,自年中開始減少,在“新一波”疫情期間略有收緊。圖 3.2020 年 1 月2021 年 6 月非

206、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01020304050日期 國家01020304050 國家國際旅行限制無限制篩查入境者對個別或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入境者進行隔離禁止個別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禁止所有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或全面封鎖邊境無數據城市/地區間國內旅行限制無限制建議不要跨域/城市旅行有針對性建議不要跨域/城市旅行普遍已限制國內流動有針對性已限制國內流動普遍無數據日期來源:Hale etc.,2021.注:采用牛津大學新冠肺炎疫情政府響應追蹤系統的分類類別;數據類別僅為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限制,并不反映其他可能通行的旅行限制,如與簽證限制、基于公民身份的入境禁令、離境/出境限制和內部流動限

207、制有關的限制。2020.1 2020 .22020.3 2020.4 2020.5 2020.6 2020.7 2020.8 2020 2.9020.10 2020.201120.12 2021.1 2021 .22021.3 2021.4 2021 .5 2021.6 2021.7 2020.1 2020 .22020.3 2020.4 2020.5 2020.6 2020.7 2020.8 2020 2.9020.10 2020.201120.12 2021.1 2021 .22021.3 2021.4 2021 .5 2021.6 2021.766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在新冠肺炎疫情

208、的最初幾個月,對非洲國家(藍色實線)和區域外國家(藍色虛線)實施的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旅行限制急劇增加(圖4)。在高峰期,約80%的移民走廊(區域內和全球)實施旅行限制。實施這些限制措施的移民走廊數量在2020年中期左右趨于平緩,并很快開始下降,非洲內部的旅行限制下降更多。截至2020年底,隔離以及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等衛生管理措施已經超過了非洲內部的旅行限制。然而,令人震驚的是,與旅行限制(非洲以外的國家與相較于非洲內的國家,非洲外國家的旅行限制仍相對嚴格)不同的是,非洲內部的衛生相關措施與非洲外國家實施的同類限制相比明顯增多。如下圖所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80%以上的國家間移民走

209、廊(區域內)已經實施了健康相關措施。圖 4.2020年3月2021年6月非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措施來源:IOM,2021a.注:與衛生相關的措施包括健康檢查和監測、測試/醫療證明和檢疫措施。旅行限制包括基于國籍或從某個 地理位置到達的乘客限制。關于限制方法的更多信息,詳見位移跟蹤矩陣(DTM)流動限制頁。2020年,埃及、尼日利亞、摩洛哥、加納和肯尼亞是非洲前五大僑匯接收國(圖5)。僅埃及和尼日利亞兩國的僑匯流入量就超過150億美元,占該地區僑匯流入總額的56%。然而,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看,2020年排名前五的僑匯接收國是索馬里(35%),其次是南蘇丹(30%)、萊索托(21%)

210、、岡比亞(16%)和佛得角(14%)。相較于2019年,2020年非洲僑0%20%40%60%80%限制方式旅行限制目的地區域內全球 國家間移民走廊衛生相關措施 2020.3 2020.4 2020.5 2020.6 2020.72020 .11 2020 .10 2020.8 2020.92020.12 2021.1 2021.2 2021.3 2021.4 2021.5 2021.6 2021.767世界移民報告2022匯流入量總額下降了約3%,這主要是因為流入尼日利亞的僑匯減少了28%,而尼日利亞是該地區第二大僑匯接收國。然而除尼日利亞以外,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該地區的

211、僑匯流入量增長了近6%,這是因為埃及和摩洛哥的僑匯流入量很大。同時,如圖5所示,南非和安哥拉是該地區的主要僑匯來源國。2020年從這兩個國家流出的資金分別約為9.21億美元和5.76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2020年來自南非的僑匯流出量有所下降,而第二、第三和第五大僑匯來源國,即安哥拉、莫桑比克和納米比亞的僑匯流出量則有所增加。圖 5.2019年和2020年非洲前20位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來源:World Bank,2021.總額:十億美元(流入量)總額:十億美元(流出量)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流入量)010203040多哥 萊索托 蘇丹 布基納法索埃塞俄比亞馬里共和國 南非烏干達 津巴

212、布韋 南蘇丹阿爾及利亞索馬里突尼斯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 尼日利亞 摩洛哥 加納 肯尼亞 塞內加爾20192020201920202019202000.511.5斯威士蘭佛得角塞舌爾贊比亞尼日利亞納米比亞摩洛哥莫桑比克安哥拉南非010203040加納尼日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 肯尼亞斯威士蘭多哥 津巴布韋馬里共和國 突尼斯索馬里 南蘇丹 萊索托岡比亞 佛得角 科摩羅 利比里亞 塞內加爾 幾內亞比紹 埃及 摩洛哥68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如圖6所示,非洲區域內和源自非洲的流離失所是該區域的一個主要特征。非洲的大多數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都由同處于該地區的相鄰國家接納。圖6按接納和來自該國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

213、的總數呈現了數量排名前十的非洲國家。2020年,南蘇丹是非洲最大的難民來源國(200萬),排名世界第四,僅次于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和阿富汗,大多數難民被諸如烏干達等鄰國接納。由于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索馬里的國內沖突長期存在,兩國分別為該區域第二和第三大難民來源國。這些難民中的大多數也被鄰國接納。還有大量來自蘇丹和中非共和國的難民。烏干達仍然是該區域最大的難民接納國,也是繼土耳其、哥倫比亞和巴基斯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難民接納國,約有140萬難民居住在該國;難民大部分來自南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2020年其他大型難民接納國還有蘇丹和埃塞俄比亞。圖 6.2020年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總數

214、排名前10位的非洲國家來源:UNHCR,n.d.b.注:“被接納”指來自其他國家但居住在接收國家(圖右側)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在國外”指來自一個國家但住在來源國以外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數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基于2020年數據計算所得,該計算統計了來自特定國家/地區以及在該國家/地區尋求庇護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總人數??夏醽喛溌《蛄⑻乩飦喼蟹枪埠蛧黢R里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剛果民主共和國蘇丹南蘇丹21.50.511.51 0.5 0地點:被接納在國外身份:尋求庇護者難民數量(百萬人)69世界移民報告20222020年,非洲最大規模的新增境內流離失所發生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其

215、中大多數是由沖突造成的(見圖7)。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埃塞俄比亞,國家內部因沖突而流離失所最為明顯。截至2020年底,剛果民主共和國有200多萬新增沖突流離失所者,埃塞俄比亞新增沖突流離失所者超過160萬。雖然從絕對數字上看,中非共和國因沖突造成的流離失所規模沒有埃塞俄比亞等國家那么嚴重,但流離失所者占全國人口的比例最高(約7%)。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因災難所致流離失所者人數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在索馬里,暴雨和隨后的洪水致使許多人流離失所。在整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與災害有關的事件進一步加劇危機,尤其在已陷入沖突的國家造成新增和二次遷移。圖 7.2020年非洲新增(因災害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

216、數最多的20個國家來源:IDMC,n.d;UN DESA,2021.注:“新增流離失所”一詞指2020年發生的流離失所者遷移人次,而非隨時間遷移因流離失所累積的境內流離失所者(IDPs)總數?!靶略隽麟x失所”數字包括那些不止一次經歷流離失所的個體,因而這一數量與當年度流離失所的人數并不相符。用于計算新增因災害和沖突而流離失所人口比例中的人口規?;诼摵蠂浬绮浚║N DESA)2021年對該國總居住人口的估計,該比例僅限于相對說明目的。1.51.00.50.00.51.01.52.02.5864202468剛果民主共和國 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南蘇丹莫桑比克布基納法索蘇丹尼日利亞尼日爾肯尼亞中非共和

217、國馬里共和國喀麥隆乍得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布隆迪烏干達利比亞馬拉維馬達加斯加百萬人 占人口的比例 災害沖突70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非洲地區移民的重要特征和發展情況4西非和中非新冠肺炎疫情和相關限制措施對西非和中非的移民與流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例如,擾亂新冠肺炎疫情和相關限制措施對西非和中非的移民與流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例如,擾亂區域內流動,導致移民滯留。區域內流動,導致移民滯留。大多數來自西非和中非的國際移民在次區域內流動。許多在正規部門和非正規部門的人因考慮到經濟因素而移民。5 然而,在新冠疫情爆發的最初幾個月,邊境關閉等旅行和流動限制暫緩了推動自由流動的措施安排,比如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218、(ECOWAS)推動該次區域內更大流動性的措施。這些安排長期以來有助于促進該次區域內的人口流動。6 2020年3月至4月期間,該次區域有12個國家關閉了邊界。7 因此,2020年1月至4月期間,西非和中非的關鍵過境點的區域內移民流量減少了約 50%。8 邊境關閉還致使數以千計的移民滯留,包括季節性工人、學生和牧民,例如一直以來沿著毛里塔尼亞和乍得之間的移民走廊遷移的人。截至 2020 年中旬,約有 5 萬名移民滯留在西非和中非的隔離和中轉中心以及國際邊境。9 旅行限制還對貿易和邊境社區的生計產生了破壞性影響。負面影響波及移民,其中許多人就業于非正規行業,而西非和中非的大多數人在非正規行業工作。

219、10 此外,由于正規招聘渠道暫時關停,邊境關閉,西非的一些移民不得不使用非常規移民渠道。有報告稱,走私者正向企圖跨國遷移的移民收取更多費用。然而,由于邊境管制加強,人口流動整體減少,在疫情的最初幾個月,從該次區域偷渡的移民有所減少,例如,前往歐洲的非常規移民流量也在短時間內有所降低。11 雖然許多國家重新開放了邊境,但各種衛生和旅行限制仍然存在,并繼續對該次區域的移民和流動產生影響。新冠肺炎疫情也使政治優先事項復雜化,例如那些與移民治理相關的優先事項。然而,一些分析表明,這也為加強次區域移民治理與合作提供機會,推動一些國家投身其中。12中薩赫勒地區的危機表現為近期沖突和暴力激增,導致了非洲最嚴

220、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之一。中薩赫勒地區的危機表現為近期沖突和暴力激增,導致了非洲最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之一。近年來,在自然資源爭奪、不發達和貧困等多種因素的驅動下,中薩赫勒地區(包括布基納法索、尼日爾和馬里)的暴力事件不斷增加。爭奪自然資源的暴力被農村地區的非國家武裝團體別有用心地利用,這是因為國家當局已經逐步遷往城市。此外,農村地區不同群體間的暴力,如農民和牧民之間圍繞季節性放牧的沖突,也使本已極其不利的人道主義局勢愈發嚴峻,而氣候變化的影響,如難以預測的天氣模式和創紀錄的高溫期,也加劇了社群緊張關系和暴力。截至 2020年底,三國約共有 190 萬人在境內流離失所,同年還有數千人死于暴力。134

221、 關于非洲的地區構成請參見附錄A。5 IOM,n.d.a;IOM,2021b;Eyebiyi,2020.6 Teye,2020.7 Hamadou,2020.8 IOM,2020a.9 Schfberger and Rango,2020.10 African Union,2020a;Eyebiyi,2020.11 Litzkow,2020;Schfberger and Rango,2020.12 Le Coz and Hooper,2021;IOM,2021c.13 IOM,2021d;ICRC,2020.71世界移民報告2022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是造成流離失所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持續影響數

222、百萬人的生計,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是造成流離失所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持續影響數百萬人的生計,并并加劇了自然資源的競爭。加劇了自然資源的競爭。在中非和西非,氣候變化導致了長期干旱和不可預測的降雨,影響了農民和牧民的土地使用模式。14 越來越頻繁的嚴重干旱不僅破壞了生計,還迫使許多牧民流離失所。15 風暴潮和洪水也變得更為普遍,僅在2020年就影響了該次區域18個國家的200多萬人,導致牲畜、土地和貨物被毀,并加劇了長期的糧食不安全狀況。16 例如,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喀麥隆,暴雨和洪水分別導致約 27.9 萬和 11.6 萬例新增流離失所。17 此外,氣候變化使社區內因水資源和牧場面積減少而出現的

223、緊張局勢愈加嚴峻,爭奪這些自然資源的暴力行為因此相應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尼日利亞的中間地帶以及布基納法索和馬里兩國的邊界;極端主義團體已經開始利用這種暴力行為,他們利用當前的緊張局勢推進自身行動。18暴力極端主義導致的流離失所仍然是西非和中非的一個顯著特征,數百萬人背井離鄉。暴力極端主義導致的流離失所仍然是西非和中非的一個顯著特征,數百萬人背井離鄉。在乍得湖盆地,包括尼日利亞、乍得、尼日爾和喀麥隆,博科圣地等極端主義組織對平民的襲擊和綁架日益猖獗,同時繼續招募兒童參戰。19 近年來還出現了新的極端主義組織,而有些組織則通過與區域或國際組織建立聯系進行擴張。20 除博科圣地以外,還有另外幾個活躍的

224、組織,它們不僅造成流離失所,而且導致死亡,并使乍得湖盆地和薩赫勒地區多年的發展進程倒退。21他們在西非的擴張一定程度上歸功于走私者和販運網絡以及次區域漏洞百出的邊界。22極端主義組織繼續利用潛在的種族仇恨、貧困和一些農村地區缺乏國家控制等弊病吸引新兵并推進他們的議程。23 同時,中非的新武裝組織聯盟擾亂了許多人的生活。例如,在中非共和國,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難民或境內流離失所者,2020 年上半年,境內流離失所者人數幾乎與 2019 年全年流離失所者人數相當。24在中非和西非,婦女和女孩占移民人口總數比例高,其中許多人因性別因素承受風險。在中非和西非,婦女和女孩占移民人口總數比例高,其中許多人

225、因性別因素承受風險。該次區域的婦女移民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尋找經濟機會、與家人團聚和進一步接受教育。25在西非,現居和來自該次區域的所有移民中有近一半是女性。26 該次區域的女性移民人數持續增加,這一特征也體現在歸國移民人數上,其中女性人數愈漸增多。27 經濟因素依舊是移民的主要驅動力,雖然女性移民同時工作于正規和非正規行業,但大多數人依舊受工作于非正規行業,如14 Muggah,2021.15 IDMC,2021.16 OCHA,2020.17 IDMC,2021.18 Muggah,2021.19 UN,2020.20 Frimpong,2020.21 同上。22 Blake,2020.2

226、3 ICG,2020.24 ICRC,2021;IDMC,2020.25 Bisong,2019;IOM,2020b.26 ILO,2020.27 IOM,2020b.72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貿易和家政等。28 現居和來自該次區域的女性移民在移民過程中和抵達目的國后都面臨著挑戰和風險。這些挑戰包括途中的性剝削和暴力、目的國的就業環境不穩定和低工資。29東非和非洲南部新冠肺炎疫情使非洲東部和南部的數百萬移民(包括難民)承受巨大的損失。新冠肺炎疫情使非洲東部和南部的數百萬移民(包括難民)承受巨大的損失。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位于該次區域的幾個國家全面關閉了邊境并限制人員流動,該次區域內的移

227、民大幅減少,人口流動性也大幅降低。30 除關閉邊境外,一些國家還暫停接收新增尋求庇護者和難民,許多人(至少在短期內)無法得到保護。31 例如,擁有世界上最大難民人口之一的烏干達,在2020 年初有效暫停了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門戶開放”政策。此外,生活在擁擠的難民營和遠離政府衛生設施的偏遠地區的難民面臨一系列挑戰,他們難以獲得或無法獲得檢測和治療服務,同時也難以保持身體和社交距離,這使他們極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32 由于各國進入封城狀態,許多移民無法工作和回國,數以千計的人被困在該次區域。33 疫情也對該地區的非常規移民產生了影響。在疫情的前幾個月,從該區域到達歐洲的非常規移民人數有所減少,但

228、截至2020年中旬,又有所上升。34 然而,從非洲之角經也門前往海灣國家的移民人數的減少幅度更大,在2020年減少了73%。35 同年,數以千計的非洲之角移民也從也門返回,他們往往在偷運者的幫助下返回,因為許多人由于疫情造成的混亂而失去了收入來源,同時也遭受了更多的人權濫用行為。36 2020年,也門和沙特阿拉伯邊境的關閉也意味著許多前往沙特阿拉伯的移民不能到達預定目的地。37 這場疫情的影響已經擴大到擾亂世界各地包括東非的和平進程和行動,從而延長了沖突,繼續加劇了該次區域的流離失所現象。38 同時,在非洲南部的部分地區,疫情引發了更多的仇外心理,使移民成為替罪羊。39 無證移民和尋求庇護者以

229、及其他移民受到封城措施的嚴重打擊,他們本已困難的社會經濟條件進一步惡化,許多人無法獲得與疫情有關的援助服務。40 雖然該次區域的一些國家將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等移民納入其與新冠肺炎有關的衛生措施,包括疫苗接種,但一些國家繼續將他們排除在外,尤其是非常規移民。4128 ILO,2020.29 Tyszler,2019;ILO,2020.30 IOM,2021e.IOM,2021e.31 Okiror,2020.32 UNHCR,2020a;Guadagno,2020.33 IOM,2021e;Schfberger and Rango,2020.34 Abebe and Maunganidze,202

230、1.35 IOM,2021f.36 Abebe and Daghar,2021.37 同上。38 McAuliffe et al.,2020.39 Zanker and Moyo,2020.40 Mukumbang et al.,2020.41 Walker et al.,2021a,2021b.73世界移民報告2022勞務移民是東非和非洲南部的一個主要特征,在該次區域內和來自該次區域的移民勞工勞務移民是東非和非洲南部的一個主要特征,在該次區域內和來自該次區域的移民勞工數數量可觀。量可觀。區域內移民數量逐年增長,部分原因是該次區域移民勞工數量的增長。42在東非,雖然一體化的努力仍面臨重大的實施

231、挑戰,如東非共同市場議定書(East African Common Market Protocol),但人們跨國工作已逐漸更容易。43 最近的商定,如 2021 年 6 月批準的有關人員和畜牧季移議定書(Free Movement and Transhumance Protocol),一旦得到政府間發展組織(Intergovernmental Authority on Development,簡稱IGAD)成員國的批準和實施,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區域內移民。44 其他區域經濟共同體,如東南非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 for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簡稱

232、COMESA),也制定了方案,進一步促進成員國之間常規的勞務移民。45 區域內的非常規移民(現象)也很普遍,包括出于經濟原因的移民。46 與東非類似,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簡稱 SADC)內的國際移民勞工數量也在增加,由來自南部非洲內部和外部的勞務移民組成。47 越來越多的人也移居到該次區域外。傳統上,北美和歐洲一直是肯尼亞等東非國家移民的主要目的地。2020年,最大的肯尼亞僑民居住在美利堅合眾國(近15.7萬人)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約13.9萬人)。48 海灣國家也成為越來越多的烏干達、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移

233、民勞工的主要目的國。49 該次區域的大量僑民帶來了近年來巨額的僑匯流入。例如,繼尼日利亞和加納之后,肯尼亞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第三大僑匯接收國,2020 年收到的僑匯超過 30 億美元,比 2019 年增加了 9%。50 流向肯尼亞的僑匯增長主要是由于來自美利堅合眾國的僑匯增加。51該次區域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國外的其他國家,如索馬里和烏干達,也躋身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十大僑匯接收國之列。52 南非也是該次區域許多移民的主要目的國,是非洲最大的僑匯來源國。除了非洲南部和東非部分地區的持續沖突之外,恐怖襲擊事件的激增仍然是造成流離失所除了非洲南部和東非部分地區的持續沖突之外,恐怖襲擊事件的激增

234、仍然是造成流離失所的重要原因。的重要原因。在莫桑比克北部,“先知的信徒”組織的暴力襲擊加劇,導致流離失所人數急劇增加。這些極端暴力的襲擊使該國北部省份,如德爾加杜角,進一步陷入危機,而這些省份仍在處理42 African Union,2020a,2020b.43 Okunade,2021.44 IGAD,2021.45 COMESA,2019.46 IOM,2020c;Black,2020.47 African Union,2020c.48 UN DESA,2021.49 ILO,n.d.50 World Bank,2021.51 同上。52 同上。74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肯尼斯”(K

235、enneth)颶風的破壞性影響。53 到 2020 年底,沖突和暴力已經導致莫桑比克超過50 萬人流離失所,其規模在 2020 年世界新增沖突流離失所案例中排名第四。54 在東非,一些國家也繼續經歷零星的暴力和間歇性沖突。武裝組織“沙巴布”(Al S habab)在索馬里的襲擊,以及國家和地區對該組織的武裝行動,繼續迫使人們離開家園。而在南蘇丹,盡管和平協議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穩定,但 2020 年社區民兵之間的沖突繼續存在。55 非洲之角流離失所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埃塞俄比亞提格雷的持續沖突,這也對東非造成了影響;沖突已造成數千人死亡,并導致提格雷和鄰近的阿法爾和阿姆哈拉的內部和跨境流離失所。5

236、6 截至 2020 年底,估計約有170 萬人因埃塞俄比亞的沖突和暴力而流離失所,其因沖突和暴力流離失所的人口規模繼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之后排行世界第三。57 數以千計的人也因暴力而逃離該國,其中許多人被鄰國蘇丹接納。58東非繼續同時接納并成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難民人口的來源。東非繼續同時接納并成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難民人口的來源。2020 年,南蘇丹是全球第四大難民來源國(超過200萬)。59 索馬里是該次區域另一個多年受沖突和暴力影響的國家,有 80多萬難民。60 東非和非洲之角以及大湖區仍然是大多數非洲難民的來源地,2020 年有超過 500萬來自該地區國家的難民。61 該地區

237、在 2020 年也接納了大量的難民(約 450 萬)。62 烏干達有140 多萬難民,是世界上第四大難民接納國,其中大部分難民來自南蘇丹。63 該次區域的幾個國家,如烏干達,一直保持著開放政策,同時也越來越多地采用進步國家的難民框架,部分是受到 移民問題全球契約的啟發。64包括洪水、干旱和風暴在內的極端天氣事件正在影響該次區域的生計,往往導致大量人員包括洪水、干旱和風暴在內的極端天氣事件正在影響該次區域的生計,往往導致大量人員流離失所。流離失所。東非的幾個國家已經受到沖突和暴力的困擾,在過去兩年中經歷了破壞性的災害。例如,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和南蘇丹受到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洪水的影響,這為

238、毀滅性的蝗災爆發創造了條件,這場蝗災在2020年破壞了整個地區的生計。65 在南蘇丹,災害(尤其是洪水)在 2020 年造成了超過 44 萬新增災難流離失所者。66 同年,埃塞俄比亞記錄了大約 66.4 萬名新增災害流離失所者。67 非洲南部的幾個國家也受到緩發和突發災害的影響。例如,莫桑比克還在53 Kleinfeld,2020.54 IDMC,2021.55 UNHCR,2020b;Mednick,2021.56 IOM,2021g;UNHCR,2021a;Mednick,2021.57 IDMC,2021.58 OCHA,2021a.59 UNHCR,2021a60 同上。61 同上。6

239、2 同上。63 同上。64 UNHCR,2021a.65 IDMC,2021.66 同上。67 同上。75世界移民報告2022為颶風“伊代”(Idai)和“肯尼斯”的破壞性影響所困擾,2021年1月登陸的氣旋“埃洛伊塞”(Eloise)使數十萬人對人道主義援助產生需求。68 在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等國家,最近的洪水也與印度洋海面溫度升高有關,這造成了類似拉尼娜現象的狀況,而在該國部分地區,嚴重的干旱導致坦噶尼喀湖等水體的水位下降。69 這些氣候影響對已經存在的移民動因產生了影響,包括與經濟因素有關的影響,而依賴雨水灌溉的社區受到的影響最大。北非新冠肺炎疫情和相關的旅行限制對北非移民和遷移的影響導

240、致了非常規移民模式的改變、新冠肺炎疫情和相關的旅行限制對北非移民和遷移的影響導致了非常規移民模式的改變、強迫的流動停滯、被迫回國和歧視。強迫的流動停滯、被迫回國和歧視。雖然北非仍是非洲其他地區移民試圖前往歐洲的主要過境地區,但該次區域的邊境關閉導致 2020 年經地中海前往歐洲的移民總人數下降。70然而,來自北非的不同路線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例如,與 2019 年相比,2020 年選擇地中海中部路線的人數有所增加。71 新冠肺炎疫情和相關遏制措施也對移民產生了不利且特殊的影響,包括那些被關押在利比亞等有重大保護挑戰的國家的移民,那里過度擁擠、衛生條件差并且缺乏安全飲用水,移民因此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241、。72 該次區域的其他移民由于邊境關閉或自愿返回計劃的中止而陷入困境。73 在某些情況下,移民被當局強行遣返,滯留在沙漠中。74來自北非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移民被強制遣返,促使聯合國移民網絡(United Nations Network on Migration,簡稱UNNM)發表聲明,呼吁在疫情期間暫停這些措施。75 然而,北非的一些國家,如阿爾及利亞,與包括馬里在內的來源國達成協議,暫時取消了旅行限制,并允許國際移民組織等幫助滯留移民安全返回。76疫情還對該次區域的大量移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為許多人失去了他們的收入來源。移民還遭受了歧視和污名化,再加上被排除在醫療服務等重要服務之外,盡管

242、一些國家,如埃及,已經將移民納入其醫療服務對策和疫苗接種計劃。77 此外,女性移民受到疫情的影響尤為嚴重,在突尼斯等國,不僅女性比男性收入損失更多,而且受到性剝削的風險也在增加。78在該次區域大量移民人口的推動下,北非獲得了全球最多的僑匯。在該次區域大量移民人口的推動下,北非獲得了全球最多的僑匯。移民,特別是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等馬格里布國家的移民,長期以來一直是北非的一個特點。79該次區域的其他國家,包括埃及,也有大量的移民人口。歐洲和亞洲是北非移民的兩個主要目的地。2020年,68 ACAPS,2021a.69 Blocher and Kileli,2020.70 UNHCR,2

243、021b.71 同上。72 OCHA,2021b;McAuliffe and Bauloz,2020.73 Schfberger and Rango,2020.74 Fargues et al.,2020.75 UNNM,2020.76 IOM,2020d.77 MMC,2020a;UNHCR,2021c.78 MMC,2021.79 Idemudia and Boehnke,2020.76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來自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的在歐洲的移民總數超過 500 萬。80 雖然歐洲是這三個國家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但亞洲國家,特別是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是埃及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244、。81 例如,2020 年有近 100 萬埃及移民生活在沙特阿拉伯,約有 90 萬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超過 40 萬在科威特。82 鑒于其龐大的僑民,多年來,該次區域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僑匯接收國之一。2020 年,流入埃及的僑匯達到 300 億美元,為歷史最高水平,使其成為全球第五大接收國。83 盡管發生了疫情,流入埃及的僑匯仍增加了約 11%,而摩洛哥的僑匯則增加了 6.5%。84 流入摩洛哥和突尼斯的僑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5%以上,而占埃及國內生產總值的 8%以上。85 流入該次區域的僑匯有可能進一步增長,因為歐盟尋求通過歐盟人才庫和人才伙伴關系等手段增加對該區域的合法移民途徑,這是歐盟新

245、移民和庇護公約(New EU Pact on Migration and Asylum)的一部分;北非將是受益于這些新計劃的次區域之一。86北非仍然是大量難民和境內流離失所者的來源和目的地,沖突和暴力驅動了該次區域內部北非仍然是大量難民和境內流離失所者的來源和目的地,沖突和暴力驅動了該次區域內部和來自該次區域的流離失所。和來自該次區域的流離失所。十年來,利比亞等國陷入沖突和政治動蕩,迫使數十萬人離開家園,嚴重限制了人們獲得基本服務的機會。87 雖然有關用水、衛生和教育的基礎設施等服務成為常規化目標,但是人道主義援助的提供經常受阻。88 2020年,利比亞有超過27.8萬名境內流離失所者,許多人

246、因沖突和暴力而流離失所。89 雖然 2020 年 10 月簽署的?;饏f議使得敵對行動有所減少,但仍有 100 多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90 蘇丹也繼續處于復雜的人道主義和政治局勢之中??茽柖喾埠瓦_爾富爾等地區的暴力沖突使許多人流離失所,而蘇丹繼續接納世界上最大的難民人口之一,其中大部分來自南蘇丹。91 在蘇丹的其他難民,包括來自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等鄰國的難民,以及來自更遠的沖突國家的難民,包括也門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92 截至 2020 年底,蘇丹接納了約 100 萬名難民和 230 多萬名境內流離失所者。93整個次區域的許多移民仍面臨著眾多的保護挑戰,婦女和女孩尤其容易受到虐待。整個次

247、區域的許多移民仍面臨著眾多的保護挑戰,婦女和女孩尤其容易受到虐待。除了言語和身體上的攻擊外,移民還遭受了剝削并處于惡劣的生活條件。94 在法治薄弱的國家,以及在民兵或偷運者和販賣者逍遙法外的地方,這些現實問題就更加復雜。在利比亞,移民經常被帶到并關押在“官方”拘留中心,在那里他們受到種種虐待。95 其他移民則被關在倉庫或非官方80 UN DESA,2021.81 同上。82 同上。83 World Bank,2021.84 同上。85 同上。86 Dempster and Clemens,2020;Hein,2021.87 IOM,2021h.88 ACAPS,2021b.89 IDMC,20

248、21.90 OCHA,2021c.91 UNHCR,2021a.92 同上。93 UNHCR,2021a;IDMC,2021.94 Knoll and Teevan,2020.95 UNHCR,2020c.77世界移民報告2022拘留中心,任由偷運者和販賣者擺布。96 國際組織往往無法進入這些中心,使許多人處于駭人聽聞的環境中。97 然而,這些情況不僅限于被拘留的移民;城市中的許多人面臨著滿足基本需求和獲得服務的障礙,生活條件也困難、貧窮。98 婦女和女孩在前往和經過該次區域的途中尤其容易受到強奸等虐待。99北非仍然是來自該次區域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移民試圖前往歐洲和其他地區的主北非仍然是

249、來自該次區域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移民試圖前往歐洲和其他地區的主要過境樞紐和出發地區。要過境樞紐和出發地區。數以萬計的移民試圖通過兩條主要路線從北非到達歐洲,即地中海中部路線(主要從利比亞和突尼斯到達意大利)和地中海西部路線(主要從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到達西班牙)。100 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 年通過地中海中部和西部路線入境的人數都有增加。通過這兩條路線抵達歐洲的人數增加了86%,從4.1萬人左右人增加到近7.7萬人。101 在地中海中部通往意大利的路線上,突尼斯人抵達數量最多。102 這兩條路線的艱苦旅程導致許多人死亡,僅在 2020 年,就有超過 1,500 名來自西非和北非前

250、往西班牙、馬耳他和意大利的移民被確認為海上死亡或失蹤。103 許多移民依靠偷運者的服務將他們帶到北非或通過北非到達歐洲。例如,那些試圖從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到達利比亞的移民主要沿著兩條路線偷渡,包括西線(西非人通過尼日爾、馬里和阿爾及利亞使用),以及東線(主要由來自東非的移民通過蘇丹和乍得使用)。移民在這些旅程中經常受到虐待,一些人成為販賣的受害者,一些人在抵達目的地后無力支付偷運者。104亞洲105作為 46 億人口的家園,2020 年源自亞洲的國際移民構成世界國際移民總人數的 40%(1.15 億)以上。同年,超過一半的移民(6,900 萬人)居住在亞洲其他國家,與 2015 年相比有

251、顯著增長,當時亞洲區域內移民預估大約有 6,100 萬人。如圖 8 中間一欄所示,1990 年亞洲區域內移民人口共為 3,500 萬人次,其在過去幾十年間大幅增長。與此同時,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生于亞洲但移民至北美地區和歐洲的人口也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在 2020 年,前往北美的亞洲移民數量達到 1,750 萬,與 2015 年 1,730 萬的人數相比略有增加,而在歐洲,2015 年來自亞洲的移民約為 2,000 萬人,2020 年這一數字增加至 2,300 萬人左右。前往北美和歐洲的亞洲移民推動了該地區以外的亞洲移民數量的顯著增長,2020 年共有 4,600 萬的區域外移民。96 同上。97

252、 同上。98 European Commission,2021a.99 UNHCR,2020c.100 Black,2020;MMC,2020b.101 MMC,2020b.102 同上。103 UNHCR,2021b.104 同上。105 有關亞洲組成的詳細信息,見附錄A。78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自 1990 年以來,亞洲區域內移民數量保持在較低水平。其中,歐洲人在該地區區域外移民群體中所占比例最高。這些人包含來自前蘇聯歐洲領土范圍但目前生活在中亞的移民。同一時期,作為亞洲另一大(區域外)移民群體非洲移民人數有所增長。圖 8.19902020年前往亞洲、亞洲區域內和離開亞洲的移民來源:

253、UN DESA,2021.注:“前往亞洲的移民”指出生在其他區域(如歐洲或亞洲)但居住在亞洲的移民?!皝喼迏^域內移民”是指在亞洲出生但生活在該區域出生國以外的移民?!半x開亞洲的移民”是指出生在亞洲但生活在該區域以外(例如歐洲或北美地區)的移民。作為亞洲兩個“人口大國”,印度和中國生活在國外的移民絕對數量最多(圖 9)。必須補充的一點是,這些龐大的移民絕對數僅占印度和中國總人口很小的一部分。來自中國的移民數量是繼來自印度、墨西哥和俄羅斯聯邦的移民數量之后,世界第四大出生于居住國以外地區前往亞洲的移民亞洲區域內移民離開亞洲的移民1990 2000 2010 2020 1990 2000 2010

254、2020 1990 2000 2010 20200204060年份移民存量(百萬人)地區非洲亞洲歐洲北美地區 大洋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79世界移民報告2022的移民群體。超過 200 萬出生在中國的移民生活在美利堅合眾國,大量來自印度、菲律賓和越南的亞洲移民群體也居住在美利堅合眾國。其他在國外有大量移民的國家包括孟加拉國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在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移民在國家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圖9)。例如,2020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人口中88%為移民,科威特近73%的人口為移民,卡塔爾77%的人口為移民,巴林的移民也占總人口的55%。許多移民來自非洲、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孟

255、加拉國和尼泊爾)及東南亞(如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關于外國出生移民的數據也部分反映了重大的歷史事件,例如,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導致兩國大規模人口流離失所。2020 年的數據直觀地反映出這一情況。該數據表明,分別有近 500 萬和超過 300 萬的外國出生移民居住在這兩個國家。圖 9.2020年移民人數排名前20位的亞洲國家/地區來源:UN DESA,2021.注1:用來計算遷入和遷出移民百分比的人口規?;诼摵蠂浬绮浚║N DESA)對一國總人口的統計,其中包括外國出生人口。注2:“遷入移民”指居住在該國但出生在其他國家的移民?!斑w出移民”指出生在該國但在2021

256、年住在出生國以外地區的移民。移民人數(百萬人)移民占人口比例10 0 1050 0 50 遷入移民遷出移民!#$%&()*+,-./&)012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3456)789,-:;?AB!CABD)*E,-領FGHI伊斯蘭共和國()JKL)MN80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為了遏制新冠病毒傳播,亞洲國家最早實施了一些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與非洲等地區一樣,國際旅行限制比國內限制更早生效,早在 2020 年 1 月就實施了篩查入境者等措施(圖 10)。隨后很快采取了隔離政策,并且禁止從一些地區入境,直到 2020 年 3月左右才開始全面關閉邊境,當時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實

257、施了某種形式的國際旅行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在 2020 年全年持續實施國際旅行限制,例如篩查入境者,到 2021 年 6 月中旬,大多數國家仍實施這一措施。隔離政策僅略有寬松,而國際旅行限制漸漸放開,包括篩查入境者和全面關閉邊境,后者放開幅度更大。通常在國際限制之后一段時間實施,國內旅行限制從 2020 年 3 月中旬開始顯著增加,在 5 月中旬開始放寬。然而,所有限制的放寬程度并不統一,例如,無論是特定的還是全面的,請勿在地區或城市之間旅行的建議比其他限制放開要緩慢得多。但是,所有國內旅行限制確實在不同時間都略有加大,包括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圖 10.2020年1月2

258、021年6月亞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01020304050日期 國家01020304050日期 國家國際旅行限制無限制篩查入境者對個別或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入境者進行隔離禁止個別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禁止所有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或全面封鎖邊境無數據城市/區域間國內旅行限制無措施建議不要跨域/城市旅行有針對性建議不要跨域/城市旅行普遍已限制國內移動有針對性已限制國內移動普遍無數據 2020.1 2020 .22020.3 2020 .42020.5 2020 .62020 .72020.8 20202.9 020 .102020 2.11 020 .12 2021.1 2021 .220

259、21.3 2021.4 2021.5 2021.6 2021.7 2020.1 2020 .22020.3 2020 .42020.5 2020 .62020 .72020.8 20202.9 020 .102020 2.11 020 .12 2021.1 2021 .22021.3 2021.4 2021.5 2021.6 2021.7來源:Hale etc.,2021.注:采用牛津大學新冠肺炎疫情政府響應追蹤系統的分類類別;數據類別僅為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限制,并不反映其他可能通行的旅行限制,如與簽證限制、基于公民身份的入境禁令、離境/出境限制和內部流動限制有關的限制。81世界移民報告20

260、222020年初,亞洲(境內和全球)的旅行限制數量迅速增加。限制數量在該年年中開始逐漸減少。然而,與非洲等地區不同的是,在 2020 年全年和 2021 年上半年,亞洲境內的旅行限制數量相比其他地區有所增加(圖 11)。衛生相關措施數量逐步增加,截至 2020 年底,對亞洲以外國家實施的衛生相關措施數量已經超過了區域外旅行限制。然而,境內衛生相關措施數量在 2020 年 10 月左右開始下降,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只有不到 40%的國家通道仍在實施這些措施。圖 11.2020年3月2021年6月亞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措施來源:IOM,2021a.注:與衛生相關的措施包括

261、健康檢查和監測、測試/醫療證明和檢疫措施。旅行限制包括基于國籍或從某個地理位置到達的乘客限制。關于限制方法的更多信息,詳見位移跟蹤矩陣(DTM)流動限制頁。2020 年,印度和中國是亞洲收到僑匯最多的國家,合計超過 1400 億美元。其他主要僑匯接收國包括菲律賓、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圖 12)。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來看,2020 年收到僑匯占比最高的國家有黎巴嫩(33%)、吉爾吉斯斯坦(29%)、塔吉克斯坦(27%)和尼泊爾(24%)。與 2019 年相比,2020 年流向亞洲的僑匯小幅減少,約為 2%。在亞洲最大的僑匯接收國印度,僑匯僅下降了 0.2%,達到 830 億美元。然而,在巴基

262、斯坦,僑匯增加了 17%以上,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60 億美元。0%20%40%60%80%限制類別旅行限制目的地區域內全球 國家間移民走廊衛生相關措施 2020.3 2020.4 2020.5 2020.6 2020.7 2020.8 2020.9 2020 .102020 .112020.12 2021.1 2021.2 2021.3 2021.4 2021.5 2021.6 2021.782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在僑匯外流方面,兩個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沙特阿拉伯是亞洲最大和第二大僑匯來源國。2020 年,來自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僑匯達到 430 億美元,相比2019 年

263、的近 450 億美元有所下降。然而,來自沙特阿拉伯的僑匯在同一時期有所增加,從 2019年的 310 億美元上升至 2020 年的 340 億美元。中國、卡塔爾和大韓民國等其他國家也是重要的僑匯來源國。圖 12.2019年和2020年亞洲前20位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總額:十億美元(流入量)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流入量)501002020010203040201920200204060 201920202019!#$%&()*+,-#$!./0.12%&(3456789()():;=9()?=00!#$%&()*!#+(,-./(0123456(789:;78?ABCDEFG!EHI!#$%

264、$&($)&*+%,-$./01)&.2*.3&!#$%&456東帝汶&()789:;?ABCDEFG總額:十億美元(流出量)來源:World Bank,2021.如圖 13 所示,亞洲境內和源自亞洲的國際流離失所問題是該地區的一個主要特征。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阿富汗是 2020 年世界主要的難民來源國。圖 13 清晰地反映了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沖突對流離失所的影響,來自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人數遠遠超過圖中其他國家。2020 年,來自亞洲國家的絕大多數難民生活在相鄰國家。例如,來自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的難民主要被土耳其(超過 360 萬)、黎巴嫩(約 90 萬)和約旦(約 70 萬

265、)接收,而來自阿富汗的難民人數從 2019 年的 270 萬減少至 2020 年的 260 萬,他們主要被巴基斯坦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接收。然而,2021 年中在阿富汗發生的與盟軍撤離和塔利班迅速卷土重來有關83世界移民報告2022的事件,無疑將導致 2021 年來自阿富汗的難民數量增加。由于針對羅興亞人的暴力和迫害,緬甸在 2018 年產生的難民人口在該區域位列第三,在全球位列第五,其中人數最多的難民被孟加拉國接收。但如圖 13 所示,值得關注的是,伊拉克、巴基斯坦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等難民來源國自身也接收了大批難民。圖 13.2020年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總數排名前10位的亞洲國家來源:UNHCR

266、,n.d.b.注:“被接納”指來自其他國家但居住在接收國家(圖右側)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在國外”指來自一個國家但住在來源國以外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數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基于2020年數據計算所得,該計算統計了來自特定國家/地區以及在該國家/地區尋求庇護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總人數。約旦黎巴嫩 伊拉克孟加拉國緬甸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6424地點:被接納在國外身份:尋求庇護者難民阿拉伯!#共和國2 0數量(百萬人)84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亞洲最嚴重的新增境內流離失所主要是由災害造成的(圖 14)。截至 2020 年底,中國的新增災害流離失所者大約為 500

267、 萬。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有超過 400 萬的流離失所者,記錄的新增災害流離失所者數量與中國幾乎相同。此外,2020 年的災難包括由季風、山體滑坡和強烈旋風造成的洪水,在孟加拉國(超過 400 萬人)、印度(近 400 萬人)和越南(約 100 萬人)引發了大規模的流離失所。沖突也導致亞洲出現了大規模的新增境內流離失所者,其中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的人數最多(近200萬人)。其他因沖突所致嚴重境內流離失所的國家包括阿富汗(40.4萬人)和也門(14.3 萬人)。也門的人道主義危機是全球最嚴重的危機之一;2020 年 2 月至 9月的兩個密集雨季使 20 多萬人流離失所,加劇了該國現已存在的人道主義

268、危機。圖 14.2020年亞洲新增(因災害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20個國家來源:IDMC,n.d;UN DESA,2021.注:“新增流離失所”一詞指 2020 年發生的流離失所者遷移人次,而非隨時間遷移因流離失所累積的境內流離失所者(IDPs)總數?!靶略隽麟x失所”數字包括那些不止一次經歷流離失所的個體,因而這一數量與當年度流離失所的人數并不相符。用于計算新增因災害和沖突而流離失所人口比例中的人口規?;诼摵蠂浬绮浚║N DESA)2021 年對該國總居住人口的估計,該比例僅限于相對說明目的。64202642024681012百萬人 占人口的比例 災害沖突!#$%&()*阿拉伯+,

269、-共和國./0123)*45-6789:;6?ABCDE23F(EGHIFJF2KLM 4NOPQRSTE2385世界移民報告2022亞洲地區移民的重要發展和特征106中東該次區域的移民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和相關的旅行限制帶來的重大挑戰,這加劇了現有的該次區域的移民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和相關的旅行限制帶來的重大挑戰,這加劇了現有的衛生脆弱性,惡化了經濟狀況,使許多人陷入困境,數千人因此被迫返回來源國。衛生脆弱性,惡化了經濟狀況,使許多人陷入困境,數千人因此被迫返回來源國。例如,在幾個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由于過度擁擠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性質,以及無法獲得足夠的醫療服務,移民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增加。107

270、 此外,隨著國家封城和公司被迫歇業,許多移民也失去了工作或遭遇了工資拖欠,這影響了他們滿足基本需求或償還債務的能力。108 許多人被迫返回他們的來源國。109 將移民勞工與其雇主聯系起來的卡法拉制度(Kafala system)加劇了海灣地區許多移民勞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這些條件對于家庭傭工來說尤其困難,因為封城,他們有時會被剝削的雇主纏住。110 在沙特阿拉伯和也門等國的拘留中心的非法移民令人擔憂,人們擔心擁擠和不衛生的生活條件使他們極易感染新冠肺炎。111 邊境的關閉也使海灣地區和該次區域其他地方的許多移民陷入困境。在也門,數千名試圖越境前往沙特阿拉伯的移民受困,他們往往沒有食物、住所或水

271、。112 中東地區的境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他們在黎巴嫩等國的擁擠生活條件意味著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增加。113 然而,該地區的幾個國家,包括黎巴嫩,漸漸已對移民的醫療服務做出反饋,如正在進行的疫苗接種活動。114其他國家,如摩洛哥和約旦,也將移民納入其國家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劃。115盡管一些國家在解決沖突和建設和平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沖突和暴力仍然是導致該次區域盡管一些國家在解決沖突和建設和平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沖突和暴力仍然是導致該次區域流離失所的最大因素。流離失所的最大因素。伊拉克等國的?;饏f議導致流離失所人數下降,但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也門新的政府攻勢導致大量民眾逃離

272、家園。116 2020 年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政府軍在伊德利卜省的攻勢導致了自戰爭開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流離失所事件。117 與此同時,繼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持續數月的緊張局勢之后,2020 年 9 月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發生的為時兩個月的沖106 有關亞洲組成的詳細信息,請參閱附錄A。107 Smith and Zimmer,2020;Babar,2020;Hennebry and KC,2020.108 Cornwell et al.,2020.109 Slater et al.,2020.110 同上。111 OHCHR,2020.112 IOM,2021i.113 UN,n.d.;McA

273、uliffe and Bauloz,2020.114 World Bank,2021.115 UNHCR,2021h.116 IDMC,2021.117 同上。86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突導致多人死亡,數千人流離失所。118 這是自 1994 年休戰以來兩國之間最大的沖突升級。119 雖然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俄羅斯聯邦于 2020 年 11 月簽署了?;饏f議,使敵對行動緩和,120 但仍有許多人流離失所,截至 2020 年底,仍有數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121該地區的一些國家近年來遭受了重大災害,人們一直擔心氣候變化導致的流離失所人數可該地區的一些國家近年來遭受了重大災害,人們一直擔心氣候

274、變化導致的流離失所人數可能會急劇增加。能會急劇增加。中東的一些國家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和天氣相關災害的影響,對于一些已經處于沖突中的國家來說,災害加劇了持續的人道主義危機。2020 年,也門因洪水而流離失所的人數占近四分之一的近 100 萬新增流離失所者,超過了沖突和暴力(所致流離失所者人數)。122 也門最近面臨的雙重挑戰大規模災難和沖突流離失所凸顯了該國人道主義危機的復雜性。約旦、黎巴嫩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等其他國家近年來也頻發洪水,加劇了難民和境內流離失所者生活在難民營中的艱難狀況。123 此外,雖然由沙漠化等緩慢發生的災害導致的流離失所很難被認定,但有證據表明,在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等國家

275、,在沖突開始前,長期干旱給人們的生計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可能成為引發該國內戰的一系列復雜因素之一。124中東是全球接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他們的來源地。中東是全球接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他們的來源地。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來源國,2020 年有近 700 萬難民來自該國。125 該次區域的其他國家,如伊拉克,也有大量人口跨越邊境流離失所。此外,中東仍然是最大的難民目的地之一,大部分難民來自該次區域內的國家。126 例如,黎巴嫩和約旦是全球五大難民接納國之一(占全國人口的比例)。127 在黎巴嫩,每 8 人中有 1 人是難民,在約旦

276、,每 15 人中有 1 人是難民,其中許多人來自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或巴勒斯坦領土。128 在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領土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的授權下,約有 570 萬來自巴勒斯坦領土的難民被該次區域接納,這使中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難民接納次區域之一。129中亞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依賴僑匯的中亞地區 2020 年的僑匯流入量大幅下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依賴僑匯的中亞地區 2020 年的僑匯流入量大幅下降。由于主要目的國俄羅斯聯邦的封城和旅行限制,該次區域的許多移民勞工失去了工作,工資被大幅削減,或被迫無薪休假。130 收入的損失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影響,特別是對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118

277、 ACAPS,2020.119 同上。120 同上。121 IOM,2020e;UNHCR,2021e.122 IDMC,2021123 同上。124 同上。125 UNHCR,2021a126 同上。127 同上。128 同上。129 同上。130 UNDP,2020.87世界移民報告2022等嚴重依賴僑匯的國家。例如,2020 年,僑匯分別占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國內生產總值的 29%和 27%。2020 年,流向歐洲和中亞的僑匯下降了近 10%,而從俄羅斯聯邦流向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僑匯分別下降了 37%和 17%這是由于俄羅斯聯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31 流入中亞國家的僑

278、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該次區域內和來自該次區域的移民模式,這些模式與工作和獲得收入密切相關。俄羅斯聯邦是該次區域移民的最大目的地,也依然是中亞國家僑匯的最大來源國。132 由于目的國關閉了邊境,許多潛在的移民勞工被困,無法離開自己的國家,因此長期以來在中亞占重要地位的向外移民幾乎停滯下來。133 同時,邊境關閉也使數以千計試圖返回來源國的移民陷入困境,包括通過為經由陸路返回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移民提供過境許可的哈薩克斯坦邊境。134中亞近年來經歷了重大的災害事件,數以萬計的人因此流離失所。中亞近年來經歷了重大的災害事件,數以萬計的人因此流離失所。隨著該次區域的溫度上升,最近的一

279、些突發災害與氣候變化的影響關系愈加緊密。僅在 2020 年,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暴雨和嚴重的洪水分別導致了 7 萬和 3.2 萬的新增流離失所者。135 預計環境變化將增加這類災害的頻率和強度,并可能使該次區域的流離失所現象更為嚴重。相較于在旱地生活的人,在草原上生活的人面臨著更大的風險,更容易受到暴雨和洪水帶來的破壞的影響。136 這些災害對人們的生計構成威脅;隨著嚴重風暴、干旱、野火、洪水和泥石流的加劇,農業生產的風險越來越大,造成該地區大規模的糧食不安全。137中亞地區的大多數國際移民遷往其他地區,主要是俄羅斯聯邦,這是迄今為止該次區域移中亞地區的大多數國際移民遷往其他地區,主要是

280、俄羅斯聯邦,這是迄今為止該次區域移民最重要的目的國。民最重要的目的國。截至2020年底,近500萬來自中亞的移民生活在俄羅斯聯邦。138 其中大部分,即超過 250 萬的移民出生在哈薩克斯坦。139 出生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移民是在俄移民的第二大群體(超過 100 萬)。140 2020 年俄羅斯聯邦的國際移民中,約有 40%來自中亞地區。141 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移民勞工,他們因高失業率離開自己的國家,在俄羅斯聯邦尋找更好的薪酬和工作條件。哈薩克斯坦在石油等自然資源的驅動下經濟持續增長,也成為該次區域移民的一個目的國。142131 World Bank,2021.132 同上。133 OECD,2

281、020a.134 同上。135 IDMC,2021.136 CAREC,2020.137 同上;IFRC,2020.138 UN DESA,2021.139 同上。140 同上。141 同上。142 Madiyev,2021.88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雖然來自中亞的移民絕大多數是男性,但該次區域的女性也越來越多地作為移民勞工移居雖然來自中亞的移民絕大多數是男性,但該次區域的女性也越來越多地作為移民勞工移居到俄羅斯聯邦等國家。到俄羅斯聯邦等國家。雖然傳統上該次區域的移民勞工多為男性,但近年來,在俄羅斯聯邦工作的女性勞務移民也越來越多。143 中亞的許多女性移民勞工來自吉爾吉斯斯坦,例如,在俄

282、羅斯聯邦的吉爾吉斯移民中,大約有 51%是女性。144 大多數人在服務行業工作,如餐飲業和家庭傭工。145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移民來自該次區域的其他國家,如塔吉克斯坦,但這一程度較小。在俄羅斯聯邦的所有塔吉克斯坦移民中,女性約占 41%(占全世界塔吉克斯坦移民的 42%)。146 缺乏經濟機會或尋求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工作條件是大多數移民遷出中亞的原因。然而,其他因素(如強迫婚姻、早婚和奴役性婚姻)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在吉爾吉斯斯坦,被稱為“綁架新娘”的習俗驅使一些婦女移民,她們借此來逃避強迫婚姻和早婚。147 雖然勞務移民幫助其中一些國家通過輸出多余的勞動力來減少失業,從而從僑匯流入中受益,但這也

283、使許多家庭關系緊張,導致家庭破裂。148東亞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該次區域內部和對來自該次區域移民的仇外心理和歧視事件,而邊境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該次區域內部和對來自該次區域移民的仇外心理和歧視事件,而邊境限制對移民和流動產生了廣泛影響。限制對移民和流動產生了廣泛影響。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針對中國移民及其后代的歧視和排外事件得到大量報道。149 有時,被認為是華裔的人遭到人身攻擊,因為他們越來越多地被錯誤地與新冠肺炎的傳播聯系在一起。150 另一方面,有報道稱,在該次區域早期的新冠肺炎疫情應對措施中,存在對移民的歧視性做法,例如,隔離要求、口罩配給、社會福利提供和地方政府補貼等措施都是以國籍為唯一依

284、據。151 此外,封城政策和旅行限制使許多移民無法返回其就業國。例如,在 2020 年初,日本禁止非本國居民和永久居民、以及持有工作許可證但因度假或工作而暫時離開該國的人入境。152 這些限制也中斷了日本等國家近來通過進一步增加該國的移民勞工數量來填補勞動力缺口的嘗試。同樣,到達大韓民國的移民勞工也有所減少。153數百萬中國人生活在國外,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群體之一,并且中國仍然是僑匯的主要接數百萬中國人生活在國外,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群體之一,并且中國仍然是僑匯的主要接收國之一。收國之一。據估計,2020 年有 1,000 萬中國國際移民,其中大量人口生活在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亞、大韓民國、日

285、本、美利堅合眾國和新加坡。154 中國龐大的僑民意味著該國占全球僑143 King and Dudina,2019.144 UN DESA,2021.145 同上。146 UN DESA,2021.147 Hofmann and Chi,2021.148 Lemon,2019.149 Wang et al.,2021.150 同上。151 ERD Net,2020;Jin,2021;Lee et al.,2021;Li,2020.152 Shakuto and Baldari,2020.153 ADBI et al.,2021.154 UN DESA,2021.89世界移民報告2022匯(7,

286、020 億美元)的很大份額(近 9%)。2020 年,流入中國的僑匯僅次于印度,該國收到近600 億美元僑匯。155 除了作為最大的僑匯接收國之一,中國還是亞洲第三大僑匯來源國(超過180億美元),僅次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沙特阿拉伯,這反映中國的國際移民數量在不斷增加。156東亞不但是全球數量最多的國際學生的來源地之一,也日益成為其他次區域學生的重要目東亞不但是全球數量最多的國際學生的來源地之一,也日益成為其他次區域學生的重要目的地。的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這些學生大部分居住在北美。157 在 2019-2020 學年,估計約有 37.2 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利堅合眾國,其中研究生

287、推動了近期的大部分增長。158 該次區域有大量國際學生的其他目的國是大韓民國和日本。159 東亞也日益成為國際學生的一個主要目的地。一些國家,如中國,早就實施了吸引國際學生的政策和計劃,在過去幾年內,該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目的地,擁有近50萬名國際學生。160 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亞洲的其他國家和非洲。161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大韓民國和日本的國際學生人數也在上升。截至 2020 年 4 月,超過 15.3萬名國際學生注冊在大韓民國的大學,盡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這一數字比前一年(約 16 萬)有所下降。162 與中國一樣,大韓民國的大多數學生來自亞洲的其他國家。近年來,該次區域經歷了一些大規模的因

288、災害引起的流離失所,大部分發生在中國。近年來,該次區域經歷了一些大規模的因災害引起的流離失所,大部分發生在中國。2020年,中國有超過 500 萬的新增災害流離失所者,是近五年來最嚴重的一次。163 這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因災害引起的流離失所事件。164 大多數流離失所發生在洪水季節,除了使人們流離失所,還導致了數百人死亡和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165 雖然土地使用和洪泛區的建設等因素造成了最近的流離失所,但氣候變化和多變也起了作用。166 近年來,隨著中國熱浪和強降雨的加劇,自然災害變得不可預測,極具破壞性。167 中國最近的洪水的確是由極端降水引起的,例如,中國南部降水的平均強度以及降水的次

289、數和持續時間都處于幾十年來最高水平。168 該次區域的其他國家,如日本,最近幾年也經歷了大規模的流離失所。2020 年,日本約有 18.6 萬新增災害流離失所者。169155 World Bank,2021.156 同上;UN DESA,2021157 IIE,2020.158 同上。159 Republic of Korea,Ministry of Education,n.d.;JASSO,n.d.160 Qi,2021.161 Cai,2020.162 Yonhap,2020;Republic of Korea,Ministry of Education,n.d.163 IDMC,2021

290、.164 同上。165 同上。166 同上。167 Zhao,2020.168 Guo et al.,2020.169 IDMC,2021.90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南亞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數以百萬計的移民勞工大量返回該次區域,同時也推動了從城市中心遷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數以百萬計的移民勞工大量返回該次區域,同時也推動了從城市中心遷往農村的大規模流動。往農村的大規模流動。由于 2020 年封城和旅行限制,來自該次區域的數百萬移民失去了工作或薪酬被縮減,一些人被迫流離失所。170 在新冠肺炎疫情伊始,由于航班取消或政府沒有做好接收大量回歸人員的準備,許多移民也無法返回來源國。171 然而,一些國家最

291、終開始遣返其國民。例如,印度從2020年5月開始大規模疏散和遣返其國民。172 被官方稱為“致敬印度”(Vande Bharat)的任務最初幫助來自 137 個國家的 50 多萬滯留移民返回家園。173 截至 2020 年底,超過300萬印度移民已被遣返。174 該次區域的其他國家,如尼泊爾,也有大量的滯留公民返回家園。新冠肺炎疫情還扭轉了國家內部的移民模式。這在印度尤其明顯,數百萬城市的移民勞工返回農村,導致印度農村出現新一批新冠肺炎病例。175 旅行限制也嚴重阻礙了該次區域移民勞工的調集,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初幾個月,包括印度和孟加拉國在內的大型移民勞工來源國的外流人數急劇減少。176

292、突發和緩發災害都是南亞的重要特征,往往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突發和緩發災害都是南亞的重要特征,往往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2020 年,南亞是受災害影響最嚴重的次區域之一。該次區域有 930 萬新增災害流離失所者,占全球新增災害流離失所者總數的近三分之一。177 南亞的平均氣溫在過去幾十年里持續上升,該次區域現在是最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包括氣溫上升;該次區域受到極端和頻發的天氣事件、暴雨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178 該次區域的暴雨每年都影響南亞各國,強烈的風暴和颶風也因氣候變化而加劇。颶風“安潘”(Amphan)是 2020 年世界上最大的災害事件,導致孟加拉國和印度等國數百萬人疏散。1

293、79 一些分析表明,該次區域洪水所致流離失所風險最高,180 而且該次區域的許多人也容易受到氣溫持續升高的影響。181來自南亞的勞務移民是另一個重要特征,帶來的僑匯流入量在世界排名前列。來自南亞的勞務移民是另一個重要特征,帶來的僑匯流入量在世界排名前列。失業和工資較低促使大量南亞人離開該次區域,到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等目的國工作。海灣國家的大量國際移民來自印度和孟加拉國,其中許多是短期移民勞工。據估計,2020 年有 350 萬印度人和170 ILO,2021.171 ADBI et al.,2021.172 ?duygu,2020.173 ABDI et al.,2021.174 同上。175

294、 Ghoshal and Jadhav,2020.176 ADBI et al.,2021.177 IDMC,2021.178 NUS,2020.179 IDMC,2021.180 同上。181 Karim,2021.91世界移民報告2022100 多萬孟加拉國人居住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也是超過 250 萬印度移民和超過 100萬孟加拉國移民的目的國。182 由于印度的國際移民人口位列世界第一,其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僑匯接收國。183 在 2020 年,該國收到 830 億美元的僑匯。盡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這一數字與前一年相比僅有小幅下降(0.2%)。184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也躋身世界

295、十大僑匯接收國之列,2020年分別收到 260 億美元和 220 億美元僑匯。185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2020 年的僑匯額超乎預測,大幅增加。2020 年流入該次區域的僑匯整體增加了 5%。186由于該次區域一些國家的沖突和暴力曠日持久,南亞仍然是大量難民的來源地和目的地。由于該次區域一些國家的沖突和暴力曠日持久,南亞仍然是大量難民的來源地和目的地。像阿富汗這樣的國家經歷了 20 多年的沖突,截至 2020 年底共有了 260 萬難民,是世界上第三大跨境流離失所人口的來源國。187 大部分(超過 85%)被巴基斯坦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接納。188 該國的沖突和暴力導致了大量的境內流離失所者。

296、截至 2020 年底,約有 350 萬阿富汗人因沖突和暴力在境內流離失所,雖然正在進行談判和?;?,但該國仍是同年新增沖突流離失所者人數最多的十國之一。189 事實上,雖然在美利堅合眾國和阿富汗塔利班于 2020 年 2 月達成和平協議之前的幾個月里,沖突有所緩解,但此后暴力事件又開始增加。190 恐怖襲擊事件激增,其中許多是故意針對平民的。191 其中一些襲擊事件包括對兒童的殘忍襲擊。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 5月在阿富汗哈扎拉一所學校外發生的爆炸事件造成 85 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女學生。192 該次區域的幾個國家,如巴基斯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孟加拉國,在 2020 年底繼續接納大量難民

297、,這三個國家都在世界十大接納國之列。193 他們總共接納了全球 13%的跨境流離失所者。194東南亞東南亞的移民和流動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干擾,為控制新冠肺炎的傳播而采取的措東南亞的移民和流動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干擾,為控制新冠肺炎的傳播而采取的措施對移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施對移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截至 2021 年 6 月初,該次區域已記錄了近 3,500 萬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195 菲律賓受影響最嚴重,有超過 140 萬的確診病例。196 該次區域的所有國家都制定了182 UN DESA,2021.183 World Bank,2021.184 同上。185 同上。186 同上1

298、87 UNHCR,2021a.188 同上。189 IDMC,2021.190 ICG,2021.191 UN,2021a.192 Hossaini and Latifi,2021.193 UNHCR,2021a.194 同上。195 WHO,2021b.196 同上。92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一系列的旅行限制措施,包括隔離政策、核酸檢測和關閉邊境。一些國家還對國內旅行和流動采取了措施,如暫停公共交通和限制國內航班。此外,許多移民勞工,特別是低技術移民,被迫在擁擠的宿舍里進行隔離,這使他們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197 女性移民勞工受到封城和旅行限制的影響尤為嚴重。198 2020 年,隨著泰

299、國等國開始關閉邊境,來自柬埔寨、緬甸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數千名失業移民勞工在邊境關閉前匆忙回國。199 旅行限制也使流動陷入前所未有的停滯。由于旅行限制,數百名在德國、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等國的待簽護士被禁止離開菲律賓。200 與此同時,越南和菲律賓等幾個國家,建立支持受疫情影響的移民勞工的系統,以幫助那些被困的移民勞工返回家園。201近年來,宗教和種族緊張局勢驅動了該次區域規模最大的內部和跨境流離失所,助長了沖近年來,宗教和種族緊張局勢驅動了該次區域規模最大的內部和跨境流離失所,助長了沖突和暴力。突和暴力。羅興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流離失所的無國籍人口。202由于緬甸

300、針對羅興亞人的暴力事件激增,尤其是 2017 年緬甸若開邦暴力事件,他們中的許多人逃離緬甸,大多被孟加拉國接納。在 2020 年 11 月緬甸大選后的幾個月里,記錄在冊的流離失所人數進一步增加。203緬甸軍方于 2021 年 2 月接管政府,引發了廣泛的抗議和暴力的軍事鎮壓,在幾個邦再次引發了與非國家武裝團體的沖突,并使 2015 年簽署的全國?;饏f議(Nationwide Ceasefire Agreement,簡稱NCA)面臨風險。204 2020 年底,孟加拉國接納了超過 86 萬名難民,其中大多數是羅興亞人。205在 2020 年,孟加拉國超過一半的羅興亞難民是兒童。206該次區域的其

301、他國家,如馬來西亞,也接納了相當數量的難民,許多是羅興亞人。然而,2021 年,馬來西亞當局決定將 1000 多名移民驅逐到緬甸,其中一些是無人陪伴的兒童和其他弱勢人群,這引起了包括聯合國專家在內的廣泛擔憂。207東南亞的許多人極易受到環境災害的影響,這些災害每年都會造成大量的流離失所事件。東南亞的許多人極易受到環境災害的影響,這些災害每年都會造成大量的流離失所事件。該次區域在 2020 年發生了重大的災難流離失所事件,菲律賓、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受影響最大。208僅菲律賓在 2020 年就有 440 萬名災難流離失所者,而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分別有 130 萬和70 多萬名災難流離失所者。209

302、一些災害事件,包括臺風季節、塔爾火山噴發、旋風、風暴和洪水,導致該次區域一些國家的人們被迫離開家園。在菲律賓,預先的疏散造成了大量的流離失197 Vandergeest et al.,2021.198 IOM,2021j.199 IOM,2020f.200 Ortiga,2020;Lema and Baldwin,2020.201 ADBI et al.,2021.202 UNHCR,2021a.203 UN,2021b.204 IDMC,2021.205 UNHCR,2021a.206 同上。207 OHCHR,2021.208 IDMC,2021.209 同上。93世界移民報告2022所者

303、。2102020 年,菲律賓、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共有 600 多萬人流離失所,這三個國家都是世界上災難所致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十個國家之一。211該次區域內和來自該次區域的勞務移民仍然是遷移的一個關鍵方面。該次區域內和來自該次區域的勞務移民仍然是遷移的一個關鍵方面。由于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移民勞工,菲律賓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僑匯接收國之一。2020 年,菲律賓的僑匯流入量達350 億美元(幾乎占 GDP 的 10%),僅次于印度、中國和墨西哥,是全球第四大僑匯接收國。212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 年流入菲律賓的僑匯仍有彈性,只下降了不到 1%,這主要是由于來自美利堅合眾國的僑匯增長,而美利

304、堅合眾國是迄今為止菲律賓最大的僑匯來源國(幾乎超過 40%)。213菲律賓的其他僑匯來源國包括日本、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這反映了菲律賓移民勞工的一些主要目的地。2020 年,越南也躋身全球十大僑匯接收國之列,僑匯收入為 170 億美元。214雖然僑匯對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很重要,但該次區域的許多勞務移民面臨著多種虐待,在非正規行業工作的人更容易受到包括強迫勞動在內的剝削。215受偷渡網絡驅動,東南亞內和來自東南亞的非常規移民現象十分普遍。受偷渡網絡驅動,東南亞內和來自東南亞的非常規移民現象十分普遍。整個地區的國家都是非常規移民的來源國、過境國和目的國。非常規移民與常規移民同時發生,驅動兩者的動機相

305、似,這體現在移民的主要遷移路線上。216 在該次區域內部,移民偷渡發生在兩條主要路線上:馬來西亞是來自菲律賓、孟加拉國和印度尼西亞移民的主要目的國,而來自緬甸、柬埔寨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的移民主要前往泰國。217 販運移民的情況也較為常見,包括泰國和馬來西亞在內的較富裕國家往往是目的國。218 該次區域以外的其他國家也是東南亞被販運移民的主要目的國。亞洲 75%的人口販運受害者來自東南亞。219 大量的受害者因勞動和性剝削而被販賣。220歐洲2212020年,約有8,700萬國際移民居住在歐洲,與2015年居住在歐洲的7500萬國際移民相比,增長了近 16%。歐洲的國際移民中超過半數(4,40

306、0 萬)出生于歐洲,但生活在出生國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2015 年時這一數字僅為 3,800 萬。210 同上。211 同上。212 World Bank,2021.213 同上。214 同上。215 ESCAP,2020.216 同上。217 同上。218 同上。219 IOM,n.d.b.220 同上。221 關于歐洲的構成請參見附錄A。94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1990 年,生活在歐洲以外的歐洲人與生活在歐洲的非歐洲人的數量大致相當。但是,與去往歐洲的移民的增長不同,居住在歐洲以外的歐洲人數量在過去的 30 年里顯著下降,最近幾年僅恢復到 1990 年的水平。2020 年,約有 19

307、00 萬歐洲人居住在歐洲大陸之外,他們主要生活在亞洲和北美地區(圖 15)。如下圖所示,從 2010 年到 2020 年,居住在亞洲和大洋洲的歐洲移民數量也逐漸增加。圖 15.19902020年前往歐洲、歐洲區域內和離開歐洲的移民來源:UN DESA,2021.注:“前往歐洲的移民”指出生在其他區域(如非洲或亞洲)但居住在歐洲的移民?!皻W洲區域內移民”是指在歐洲出生但生活在該區域出生國以外的移民?!半x開歐洲的移民”是指出生在歐洲但生活在該區域以外(例如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或北美地區)的移民。歐洲東部的許多國家(例如俄羅斯聯邦、烏克蘭、波蘭和羅馬尼亞)擁有該地區內一些最大的遷出移民人口(圖 16

308、)。2020 年,俄羅斯聯邦有近 1,100 萬移民,是歐洲所有國家中遷出移民人口最多的國家。繼俄羅斯聯邦和烏克蘭(約 600 萬)之后,波蘭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移民人口在歐洲分別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別為 480 萬和 470 萬)。2020 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遷出移民占其總人口的比例最高,其中許多人是在前南斯拉夫解體期間 前往歐洲的移民 歐洲區域內移民 離開歐洲的移民1990 2000 2010 20201990 2000 2010 20201990 2000 2010 2020010203040年份移民存量(百萬人)地區非洲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北美地區 大洋洲9

309、5世界移民報告2022離開的。葡萄牙、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這些有著悠久移民歷史的國家,在國外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也很高。2020 年,德國有近 1600 萬移民,是歐洲所有國家中外國出生人口最多的國家。2015 年至2020 年間,德國的移民人數增加了500多萬。其中,最大的遷入移民群體來自波蘭、土耳其、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2020 年,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法國人口中,分別包括 940 萬和 850 萬外國出生人口。在北非國家出生的移民構成了法國最大的外國出生人口。在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移民人口大多來自印度、波蘭和巴基斯坦。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外國出生人口約為

310、 680 萬和 640 萬,是 2020 年歐洲第五和第六大最受歡迎的移民目的地;自 2015 年以來,兩國的外國出生的移民人數均有所增加。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許多外國出生人口來自歐洲其他國家,例如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或來自北非和拉丁美洲國家,如摩洛哥、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來自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前蘇聯國家的遷移構成歐洲最大的移民走廊。如圖 16 所示,從移民占人口的比例來看,在該地區排名前二十位的移民國家中,瑞士移民人口比例最高(29%),其次是瑞典(20%)、奧地利(19%)和德國(19%)。圖 16.2020年移民人數排名前20位的歐洲國家來源:UN DESA,2021.注1

311、:用來計算遷入和遷出移民百分比的人口規?;诼摵蠂浬绮浚║N DESA)對一國總人口的統計,其中包括外國出生人口。注2:“遷入移民”指居住在該國但出生在其他國家的移民?!斑w出移民”指出生在該國但在2021年住在出生國以外地區的移民。移民人數(百萬人)移民占人口比例15 10 5 0 5 10 1540 20 0 20 40 遷入移民遷出移民!#聯邦$%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01)2345)67890:-;?-6ABC-4DEF41#34GHDIFJ96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2020 年初,歐洲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開始生效,2020 年 3 月至 5 月

312、,實施限制措施的國家最多。雖然國際旅行限制措施,如入境者篩查和隔離,仍然相對嚴格,但是實施其他措施的國家數量,如對所有地區的禁令或全面關閉邊境,則迅速下降,到2021 年6 月,幾乎所有國家都停止實施這些措施。如圖 17 所示,實施國內人員流動的限制措施的歐洲國家數量在 2020 年 3 月和 4 月左右達到頂峰,5 月左右開始減少。11 月,隨著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病例的激增,實施國內人員流動限制的國家數量再一次增加,盡管仍低于 2020 年初。從 2021 年 5 月開始,實施內部流動限制的國家數量明顯減少。例如,到 2020 年中旬,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放棄了針對特定地點的和國內的流動的限制。

313、圖 17.2020年1月2021年6月歐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國際和國內)旅行限制來源:Hale etc.,2021.注:采用牛津大學新冠肺炎疫情政府響應追蹤系統的分類類別;數據類別僅為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限制,并不反映其他可能通行的旅行限制,如與簽證限制、基于公民身份的入境禁令、離境/出境限制和內部流動限制有關的限制。010203040日期 國家國際旅行限制無限制篩查入境者對個別或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入境者進行隔離禁止個別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禁止所有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或全面關閉邊境無數據010203040日期 國家城市/地區間國內旅行限制無措施建議不要跨域/城市旅行有針對性建議不要跨域/城市旅行普遍

314、已限制國內流動有針對性已限制國內流動普遍無數據 2020.1 2020.2 2020.3 2020 .42020.5 2020.62020.7 2020.8 2020.9 2020 2.10020 2.11 020 .122021.1 2021 .22021.3 2 0212.4021.5 2021.62021.7 2020.1 2020.2 2020.3 2020 .42020.5 2020.62020.7 2020.8 2020.9 2020 2.10020 2.11 020 .122021.1 2021 .22021.3 2 0212.4021.5 2021.62021.797世界移民報

315、告20222020 年的前幾個月,歐洲的旅行限制迅速加緊,針對歐洲以外國家的限制在當年大部分時間里超過了歐盟內的旅行限制(圖 18)。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實施這些限制措施的移民通道數量有所下降,到 2021 年 6 月 30 日,只有約 40%的歐洲國家間移民走廊和涉及歐洲以外國家的移民走廊維持旅行限制。另一方面,與衛生有關的措施在疫情的最初幾個月逐漸增加,在2020 年年底超過了旅行限制,其中涉及歐洲以外國家的措施增長最多。直至 2021 年 6 月,超過50%的移民走廊(包括全球和區域內)都實施了與衛生相關的措施。圖 18.2020年3月2021年6月歐洲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國際旅行措施來

316、源:IOM,2021a.注:與衛生相關的措施包括健康檢查和監測、測試/醫療證明和隔離措施。旅行限制包括基于國籍或從某個地理位置到達的乘客限制。關于限制方法的更多信息,詳見位移跟蹤矩陣(DTM)流動限制頁。0%20%40%60%80%限制方式旅行限制目的地區域內全球 國家間移民走廊衛生相關措施 2020.3 2020.4 2020.5 2020.6 2020.7 2020.8 2020.9 2020 .102020 .112020.12 2021.1 2021.2 2021.3 2021.4 2021.5 2021.6 2021.798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2020 年,幾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

317、體是歐洲最大的僑匯接收國(圖 19)。例如,法國在歐洲流入的僑匯份額最大,其次是德國。值得注意的是,流入這兩個國家的大部分資金不是家庭轉帳,而是與在瑞士工作并居住在法國和德國的跨境工人的工資轉帳有關。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而言,2020 年最大的接收國是摩爾多瓦共和國(16%)、黑山(13%)和烏克蘭(10%)。2020 年流向歐洲的僑匯比前一年下降了 6%,歐洲十大僑匯接收國中的八個國家接收的僑匯有所下降。法國是歐洲最大的僑匯接收國,2020 年收入約 250 億美元,比 2019 年減少 9%。2020年,瑞士以近280億美元的僑匯成為2020年歐洲最大的僑匯來源國。其次是德國、俄羅斯聯

318、邦、法國和盧森堡。與 2019 年相比,除盧森堡外,前五大僑匯流出國 2020 年的僑匯流出量均有所下降。圖 19.2019年和2020年歐洲前20位僑匯接收國和來源國來源:World Bank,2021.2020201920202019202001020300102030 0102030 2019-./.012345678聯邦 9:4;?A2BC=D1!#$%&()*+,-./01!234!#!)5+#6789:;.?OCJK=?PQRSP9RKEBXKZ _RK BJK LMN Wa fgW jk mng CopE eE qABC rsJK tuv DEFH9IJK%&俄羅斯聯邦!#$%&

319、()%*(+,-(./01234567(81%19-:9;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17EFGHI=4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JKLE4 JM N2 OPQ99世界移民報告20222020 年,德國繼續成為歐洲接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人數最多的國家(圖 20)。在世界最大的難民接納國中,德國排名第五。德國大部分難民來自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占比約 50%。法國和瑞典是歐洲第二和第三大難民接納國,分別有超過 43.6 萬和 24.8 萬難民。截至 2020 年底,俄羅斯聯邦是歐洲最大的難民來源國,約有 5.3 萬人。歐洲其他主要來源國(下圖并未涵蓋)有烏克蘭(約 35,000 人

320、)和克羅地亞(約 23,000 人)。圖 20.2020年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總數排名前10位的歐洲國家來源:UNHCR,n.d.b.注:“被接納”指來自其他國家但居住在接收國家(圖右側)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在國外”指來自一個國家但住在來源國以外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數量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基于2020年數據計算所得,該計算統計了來自特定國家/地區以及在該國家/地區尋求庇護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總人數。俄羅斯聯邦瑞士奧地利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法國德國00.51.51地點:被接納在國外身份:尋求庇護者難民數量(百萬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00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2020

321、 年歐洲大多數新增境內流離失所是災害而非沖突的結果(圖 21)??肆_地亞因災害而流離失所的人數最多(42,000 人)。在 2020 年 3 月,新冠肺炎疫情遍及全球之初,薩格勒布發生了 5.4 級地震,因此新增 1,600 名流離失所者。在這一事件后僅僅 9 個月,該國爆發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達 6.4 級。地震發生在薩格勒布東南部約 50 公里處,導致一萬多所房屋無法居住,并使得四萬人長期流離失所。222 2020 年受災害影響新增流離失所者的國家還有希臘(13,000人)、法國(10,000 人)和西班牙(近 8,000 人),主要災害原因是風暴和嚴重的洪水。圖 21.2020年歐洲新增

322、(因災害和沖突)境內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20個國家5040302010010 1.21.00.80.60.40.20.00.2 千人 占人口的比例 災害沖突!#$%&()*+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0123456$789:;?4-6$A5聯邦5BC!?D!EF+G+1來源:IDMC,n.d;UN DESA,2021.注:“新增流離失所”一詞指 2020 年發生的流離失所者遷移人次,而非隨時間遷移因流離失所累積的境內流離失所者(IDPs)總數?!靶略隽麟x失所”數字包括那些不止一次經歷流離失所的個體,因而這一數量與當年度流離失所的人數并不相符。用于計算新增因災害和沖突而流離失所人口比例中

323、的人口規?;诼摵蠂浬绮浚║N DESA)2021 年對該國總居住人口的估計,該比例僅限于相對說明目的。222 IDMC,2021.101世界移民報告2022歐洲地區移民的重要特征和發展223東南歐和東歐新冠肺炎疫情對該次區域移民的影響是,一些國家進一步強化了移民政策,同時它也迫使新冠肺炎疫情對該次區域移民的影響是,一些國家進一步強化了移民政策,同時它也迫使大量移民勞工返回來源國。大量移民勞工返回來源國。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國家,如匈牙利,采取了限制性措施,人們普遍認為這些措施可能會使尋求庇護者面臨被驅回的風險。224 匈牙利在2020年通過的新法案要求遣返抵達邊境的尋求庇護者,并指示他

324、們在匈牙利大使館聲明移民意圖。225 2021 年上半年,各國家和地區人口開始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一些次區域的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被排除在疫苗接種計劃之外,因此這些移民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226 但是,該次區域的一些國家,如塞爾維亞,已將所有移民納入其國家疫苗接種戰略計劃之中。227 新冠肺炎疫情對歐洲各地移民勞工的影響也導致大量移民回流到該次區域。東南歐和東歐的移民一直以來多是遷出而非遷入,但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在很大程度上終止,甚至逆轉了這一狀況。該次區域的許多移民,如來自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國的移民,因失業、缺乏社會保障或希望與家人團聚等原因,選擇了回國。228 例如,在20

325、20年3月至5月期間,約有50多萬保加利亞人回國。229這些趨勢在羅馬尼亞也很明顯,在 2020 年,大約有 100 萬羅馬尼亞人回國。230俄羅斯聯邦不但是國際移民的主要來源國,也仍然是全球國際移民的重要目的地。俄羅斯聯邦不但是國際移民的主要來源國,也仍然是全球國際移民的重要目的地。2020 年,俄羅斯聯邦在全球國際移民的十大來源國和目的國中均排名前列。231 該國有1,100萬僑民,是繼印度和墨西哥之后僑民人數最多的國家,位居第三。232 大多數僑民居住在獨立國家聯合體自由貿易區(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Free Trade Area,簡稱 C

326、ISFTA)成員國中,如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烏克蘭和烏茲別克斯坦,以及美利堅合眾國和德國等國。233 約有1,200萬國際移民居住在俄羅斯聯邦,因此成為繼美利堅合眾國、德國和沙特阿拉伯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移民目的地。俄羅斯聯邦的國際移民主要來自烏克蘭(超過 300 萬人)、哈薩克斯坦(超過 250萬人)和烏茲別克斯坦(約 100 萬人)。234 由于該國有大量的國際移民,俄羅斯聯邦仍然是全球十大僑匯來源國之一。235 與此同時,它也是 2020 年歐洲最大的僑匯接收國之一。236223 關于歐洲的構成請參見附錄A。224 UNHCR,2020d.225 同上。226 Vallianatou et

327、 al.,2021.227 anti and Anti,2020;WHO,2021a;WHO,2021b.228 Georgiev,2020;Oruc et al.,2020.229 Georgiev,2020.230 The Economist,2021.231 UN DESA,2021.232 同上。233 同上。234 同上。235 World Bank,2021.236 同上。102遷移和移民:區域維度和發展由于沖突和災害,跨境和境內流離失所是該次區域的主要特征。由于沖突和災害,跨境和境內流離失所是該次區域的主要特征。例如,2019 年,俄羅斯聯邦數以千計的人因洪水和野火而被迫離成為流

328、離失所者。237 伊爾庫茨克等城市在洪水中首當其沖,數千座房屋不再適合居住。238 烏克蘭東部仍然是該次區域最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的地區,2021 年約有340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239 在全國范圍內,超過140萬人仍處于境內流離失所狀態,其中許多人自 2014 年沖突升級以來一直生活在這種狀況下。240 雖然在 2020 年達成了?;饏f議,戰爭減少,但違法行為仍然存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分界線兩側的人民財產和生計持續處于不安全狀態并受到損害。沖突還迫使成千上萬的烏克蘭人離開本國,2020 年約有 35,000 名烏克蘭難民。241幾個西巴爾干地區的國家是重要的過境區,來自亞洲和非洲的移民

329、在這些國家混合流動。幾個西巴爾干地區的國家是重要的過境區,來自亞洲和非洲的移民在這些國家混合流動。近年來,數以萬計試圖到達北歐或西歐的移民通過西巴爾干路線抵達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等國家。242 雖然其中一些人是為了逃避惡劣的經濟條件,但也有許多人是為了逃避沖突、不安全或迫害,比如來自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等國家的移民。243 到達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大多數移民是單身男性,移民群體也包括無人陪伴和失散的兒童以及有孩子的家庭。244 該次區域的其他國家,如阿爾巴尼亞和北馬其頓,也日益成為移民的主要過境區,這些移民往往在偷渡者的幫助下通過以上國家踏上危險的旅

330、程。245 例如,2021 年初,數十名敘利亞人在試圖抵達意大利時,在亞得里亞海滯留了數小時,最后被阿爾巴尼亞當局救起并送回陸地。246 西巴爾干地區非常規移民人數的增加加劇了一些社區的緊張局勢,同時也被用作政治工具。247北歐、西歐和南歐新冠肺炎疫情對該次區域的移民和流動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一些國家的公眾對移民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該次區域的移民和流動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一些國家的公眾對移民的態度,影響了勞動力流動,同時也影響了移民的人權。態度,影響了勞動力流動,同時也影響了移民的人權。在疫情期間,移民對許多經濟體的重要行業做出了貢獻,這似乎改變了公眾的態度,尤其是在反移民情緒高漲的國家。24

331、8 例如,2020年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公民(62%)贊成自動給予幫助應對疫情的護理人員公民身份,而 50%的人支持給予其他基本工人公民身份,如在超市和農業領237 IDMC,2020.238 同上。239 OCHA,2021d.240 IOM,2020g.241 UNHCR,2021a.242 Prtori,2020;Oruc et al.,2020.243 IOM,2021k.244 同上。245 Marusic,2020.246 Al Jazeera,2021a.247 IOM,2020h.248 IOM,2020i.103世界移民報告2022域工作的工人

332、。249 與近五年前相比,這是一項重大轉變,當時有近一半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公眾贊成接納少量低技能移民。250 在瑞士等其他國家,受訪者對外國人表現出積極的態度,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移民在疫情期間感受到社會支持。251 與其他地區一樣,封城和旅行限制影響了勞動力的流動,對該次區域的經濟回彈產生了廣泛影響。然而,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特別是在農業、衛生、社會福利和運輸等重要領域,一些國家采取了措施,為已經在該次區域的第三國國民進入其勞動力市場提供便利。252 同時,遏制病毒的措施,包括行動限制,也對移民的權利產生了不利影響。253 某些情況下,移民的家庭團聚被迫中止,一些國家暫停了庇護申

333、請登記和提交。254 此外,一些國家暫時關閉了港口,并要求非常規移民,比如那些跨越地中海的移民,在海上接受隔離。255 然而,北歐、西歐和南歐的一些國家也實施了旨在幫助移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包括暫時使沒有證件的移民身份合法化,并將他們納入醫保體系,接種疫苗。256非常規移民依然構成該次區域的主要特征,這一問題持續主導一些國家的政策和政治討非常規移民依然構成該次區域的主要特征,這一問題持續主導一些國家的政策和政治討論。論。截至 2021 年 6 月,歐盟仍在就新的歐盟移民和庇護公約(EU Pact on Migration and Asylum)進行談判,除其他領域外,該公約旨在通過加強與來源國和過境國的伙伴關系,改善歐盟外部邊境的管理,并促進責任的平衡分擔來應對非常規移民的挑戰。257 西班牙、意大利、馬耳他和希臘等前線國家繼續在新公約中呼吁加強“團結”,以緩解他們面臨的非常規移民壓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國際移民組織:世界移民報告2022(564頁).pdf)為本站 (明日何其多)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