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2121 家銀行小微金融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線上化報告:報告: 兩類流量入口與三大信貸模式兩類流量入口與三大信貸模式 研究機構 報告編審 柏亮、于百程 報告主筆 李薇 2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2019 年全國“兩會”召開以來,扶持小微企業與民營經 濟發展,已成為金融領域的關注熱點之一。本報告從 21 家銀行(包括 6 大國有行、12 家股份制銀行以及 3 家上 市中小銀行)APP 角度進行測評,盤點小微金融線上化 金融生態圈的發展路徑。 加速構建小微金融線上流量入口。加速構建小微金融線上流量入口。部分領先銀行已經構 建了兩類小微流量入口:其一是
2、塑造小微金融專屬 APP, 包括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以及浙商銀行;其二是嵌入小 程序、網絡平臺 API,作為 APP 的衍生形態,包括交通 銀行、民生銀行以及招商銀行,在用戶體驗、場景嵌入 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小微信貸的數字化變革。 將小微金融產品服務融入手機銀行將小微金融產品服務融入手機銀行 APPAPP。大部分銀行采 用將小微金融產品嵌入手機銀行 APP 的做法,并在產品 設計上偏好于傳統的抵押、擔?!坝布s束”申貸要求。 塑造場景化金融、數字化運營思維。塑造場景化金融、數字化運營思維。銀行業通過攜手更 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政府部門與網絡服務平臺等市場主 體,進一步完善所需的小微企業客群生產經營數
3、據,并 構建或融入小微企業的線上經營場景,進而構建成小微 企業“全自動”批量化金融服務模式。 摘要 bstractbstract 3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一、小微金融線上獲客:銀行業一、小微金融線上獲客:銀行業 APPAPP 成為重要流量入口成為重要流量入口 . 4 4 二、線上化運營:二、線上化運營:2121 家商業銀行僅少數設立小微金融專屬家商業銀行僅少數設立小微金融專屬 APPAPP . 4 4 (一)僅有 3 家銀行擁有小微金融專屬 APP . 4 (二)小微金融 APP 形態的衍變:小程序、網絡平臺 API . 6 (三)線上小微信貸產品偏重于抵押與稅收數據. 8 (四)
4、結論:構建兩類小微流量入口與三大信貸模式. 9 三、小微產品設計:金融科技加持下仍遇信貸三、小微產品設計:金融科技加持下仍遇信貸“硬約束”“硬約束” . 1111 (一)授信額度:多數要求抵押擔保、以個人經營性貸款為主. 12 (二)目標客群:由線下遷移至線上、普遍缺乏線上經營場景. 12 (三)風控技術:政府公開數據有限、線上化小微信貸風險量化難. 13 四、結束四、結束語語 . 1313 目錄 ontentsontents 4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2019 年 1 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指出: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 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于 500 萬元”調
5、整為“單戶授信小于 1000 萬元” ,并放寬對于小微信貸的不良率規定。此后,銀保監會也陸續發布了 多項扶持小微金融的專項政策。在政策接連出臺之下,各家銀行是否已經借助金 融科技,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商做到“敢貸” “愿貸” “能貸”?哪些銀行采取了 數字化轉型策略,構建出小微金融線上化金融生態圈? 圍繞這些問題,零壹智庫從 21 家商業銀行的 APP 發展角度出發,發現自建 小微金融 APP 與通過 API、小程序等形式嵌入,成為部分領先銀行的最新實踐經 驗。與此同時,商業銀行正在由單純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拓展至融資、理財、支 付結算等一體化的產品組合模式, 對于細分行業的特色小微企業客群提供綜
6、合性、 智能化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一、小微金融線上獲客:銀行業 APP 成為重要流量入口 過去的 2018 年,隨著我國各類移動設備的普及與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 銀行業已經注重手機 APP 的重要性,將其作為線上獲客、構建金融生態圈的重 要流量入口,重點發展消費金融、信用卡與智能投顧等業務。實踐證明,我國銀 行業采用互聯網思維,在手機銀行 APP 的運營與功能完善方面已經取得明顯進 步,加速了零售金融業務發展。 進入 2019 年之后,全國“兩會”政策透露的強化小微企業金融扶持這一政 策指引,使業界借助金融科技,開始深挖小微金融服務這片“藍?!??;诖?, 商業銀行的小微金融業務能否同樣借助
7、 APP 來降低獲客成本,嵌入小微企業的 真實經營場景, 構建在線化的金融生態圈?零壹智庫從我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 視角出發,觀察主要商業銀行的線上端小微金融服務,目前嵌入在哪些 APP 之 中, 并且是否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共建場景, 加速我國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進程。 二、線上化運營:21 家商業銀行僅少數設立小微金融專屬 APP (一)僅有 3 家銀行擁有小微金融專屬 APP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引領下,很多的小微創業者都是 80 后與 90 后,他們面臨資金難題時,通常會查閱各銀行 APP,尋找小微企業貸款產品 的辦理條件與流程等信息,線上化運營已成為銀行業小微金融服務的必然趨勢
8、。 零壹智庫以上市銀行為主要分析樣本,在進行案頭研究與各銀行已上線 APP 測 5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評后發現, 21 家銀行中僅 3 家銀行單獨設立了小微信貸專屬 APP, 即建設銀行、 農業銀行以及浙商銀行;大部分銀行則選擇僅將手機銀行 APP 作為線上小微信 貸產品的渠道入口,僅在信貸產品上進行改變與創新。 為何僅有 3 家銀行會設立單獨的小微金融 APP?我們認為, 這與銀行發展屬 性、細分客群信貸業務經驗兩大因素緊密相關。第一,從銀行發展屬性角度看, 3 家均屬于全國性銀行,在 IT 系統建設、科技能力與運營團隊等方面,與中小銀 行相比更具優勢,能支撐起小微金融專屬 A
9、PP 的開發與運營工作;第二,從細 分客群信貸業務經驗角度看,3 家銀行擁有細分行業客群的長期金融業務經驗, 包括建行的“善融商城”電商小微企業、農行的“三農”客群以及浙商銀行的沿 海城市特色產業內小微企業, 這些領域積累的獨特信貸審批技術與優質客戶資源, 是其他銀行無法比擬的,因此他們抓準了服務小微客群的特色優勢。 表 1: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小微金融專屬 APP 發展情況梳理 銀行類型 銀行名稱 手機端 APP 是否小微 專屬 APP 具體產品 國有 商業銀行 工商銀行 工行手機銀行 “小微 e 貸”系列:包括經營快貸、網貸通、e 抵快貸、e 鏈快貸。 建設銀行 建行惠懂你 2018 年 9
10、月份推出,包括“信用快貸”、“抵押快貸”、“平臺快 貸”、“質押快貸”等產品。 中國銀行 中行手機銀行 “中銀網絡通寶”與“稅易貸”等產品:分為全國版與各省市特色“通 寶類”小微信貸業務,涵蓋“信用貸款”、“抵質押貸款”、“供應 鏈融資貸款”及“流動資金貸款”等四大類中小企業授信產品。 農業銀行 農銀 e 管家 “惠農 e 通”平臺:融合“惠農 e 貸”網絡融資、“惠農 e 付”支付 結算、“惠農 e 商”農村電商三大功能。 交通銀行 交行企業銀行 “蘊通 e 動金融服務平臺”在 2018 年 9 月推出,目前包括“e 開戶” “e 動貸”“e 動付”“e 管家”等系列特色服務產品。 郵儲銀行
11、 郵儲手機銀行 “小微易貸”分為線上與線下兩個渠道,在線上端重點加快推廣,引 入外部第三方數據,全面加強“銀稅合作”、“銀商合作”。 股份制 商業銀行 招商銀行 招行手機銀行 “閃電貸”、“生意貸”系列產品,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信貸額度較大的需要聯系客戶經理或周邊網點辦理。 平安銀行 平安手機銀行 “新一貸”稅金方案,在線申請純信用貸款,支持信貸額度循環周轉。 中信銀行 中信手機銀行 “房抵經營貸”產品,支持一次審批、循環使用,支持個體工商戶、 私營企業主與大學生創業的融資需求。 廣發銀行 廣發手機銀行 “廣發抵押易”產品支持在線提交個人證件與房產等。 民生銀行 民生手機銀行 “小微
12、之家” 平臺貸款產品, 主要包括 “納稅網樂貸” 、 “網樂貸 2.0” 、 “云抵押”、“云快貸”等產品。 6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銀行類型 銀行名稱 手機端 APP 是否小微 專屬 APP 具體產品 浦發銀行 浦發手機銀行 “浦銀快貸”產品支持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渠道貸款,從申請到貸款 到賬,全流程 3-5 分鐘完成。 光大銀行 光大手機銀行 “陽光 e 微貸”產品通過對公網上銀行辦理,在 APP 端可從“小微企 業融資”專屬版塊,進行在線申請貸款。同時,該行研發的“陽光普 惠云”系統,支持在線辦理金融業務。 華夏銀行 華夏手機銀行 “小微金融”版塊中,支持辦理“龍 e 貸”、“
13、龍商貸”、“龍惠貸” 等線上貸款產品,前提是必須開通了華夏銀行的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 業務。 興業銀行 興業手機銀行 網上自助“循環貸”產品通過手機銀行或網商銀行渠道,實現貸款資 金循環周轉使用、自助支用、隨借隨還。 浙商銀行 浙銀小微錢鋪 推出全線上“點易貸”產品,包括“房抵點易貸”、“按揭數據貸” 與“商超貸”三款產品,最高授信額度為 500 萬。 恒豐銀行 恒豐手機銀行 “恒信易貸”產品作為純線上信用貸產品,無需抵押與擔保,最高授 信額度為 50 萬元。 渤海銀行 渤海手機銀行 “渤稅貸”產品支持手機銀行申請辦理,要求企業客戶必須滿足的條 件是正常繳稅兩年以上, 純信用方式下, 貸款額度最
14、高可達 200 萬元。 中小 商業銀行 北京銀行 北京銀行 手機銀行 “短貸寶” 產品針對于個體工商戶與小微企業主, 授信額度最高為 500 萬。需要提供擔保,手機端僅能展示貸款產品信息,業務辦理仍需撥 打客服電話或到網點咨詢辦理。 江蘇銀行 江蘇銀行 手機銀行 “稅 e 融”小微網貸產品,根據企業正常繳稅記錄來在線申請貸款, 免擔保,最高授信額度為 200 萬元。 重慶農商行 重慶農商行 手機銀行 “誠易貸”產品支持在線融資,作為個人經營貸產品,最高授信規模 達到 500 萬元,需要擔保與抵押物。 資料來源:銀行官網與年報,零壹智庫 (二)小微金融 APP 形態的衍變:小程序、網絡平臺 AP
15、I 通過梳理上市銀行年報有關 2018 年小微金融業務的發展情況,發現銀行除 了自建 APP 這種方式之外,還采取嵌入微信小程序、開放 API 技術應用于流量大 的互聯網平臺等方法,典型代表包括交通銀行、民生銀行與招商銀行三家。這種 方式將銀行服務與個人社交、電商購物等互聯網場景有效鏈接,是場景化金融的 有益實踐, 值得銀行同業機構借鑒,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互聯網生態圈運營思維。 7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1交通銀行交通銀行:構建多元化小微信貸移動端入口構建多元化小微信貸移動端入口 交通銀行在 2018 年報中指出,該行采用了交通銀行公司金融微信公眾號、 企業手機銀行及微信小程序等
16、移動渠道,提供具有交行特色的移動開戶、移動貸 款、移動結算、移動理財等便捷服務。 2招商銀行:上線微信小程序“生意管家”招商銀行:上線微信小程序“生意管家” 在微信小程序這一入口之中,招商銀行已上線“生意管家”工具,它最大的 亮點在于構建了小微企業的進銷存系統與聚合收單、智能 POS 等功能,因此招 行能了解企業的真實經營數據。不同于其他銀行單純提供信貸服務,招行這一工 具更能融入小微企業的業務場景,基于大數據挖掘來快速放貸,隨時查詢商品庫 存、資產負債、現金流水等關鍵數據,為小微企業提供精準化的金融服務方案。 圖 1:招商銀行“生意管家”微信小程序全面管理小微企業進銷存數據 資料來源:招商銀
17、行 3民生銀行民生銀行:構建手機端小微金融服務生態圈構建手機端小微金融服務生態圈 在民生銀行 APP 之中,嵌入了“小微之家”業務板塊,能夠提供在線貸款、 理財等金融服務。下圖展現了手機端業務辦理的界面,從用戶體驗來看,辦理效 率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支持純信用貸款。與其他銀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相比,小 微企業信貸的準入門檻更低,無需抵押或擔保,并且展現了信貸、理財與開戶等 業務,作為一種生態圈閉環來運營,從用戶體驗來看更能讓人直觀感受,了解全 方位的金融服務項目,有助于提升用戶粘性。 8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圖 2:民生銀行“小微之家”移動端金融服務 資料來源:民生銀行手機銀行 (三)
18、線上小微信貸產品偏重于抵押與稅收數據 經過測評 21 家商業銀行 APP 的小微企業信貸產品,我們發現提供純信用貸 款的銀行相對較少,并且自動化審批的純信用貸款產品主要依據企業稅收數據, 多數銀行均要求提供抵押品或者由擔保公司進行擔保。在測評中, 以小微企業主 的身份登錄某國有大行 APP,查詢有關小微企業經營貸的相關產品信息,則需要 填寫申請信息,包括企業主個人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與貸款金額、期限、是否提 供抵押、業務辦理網點等,但并不能在線申請貸款,而是由網點客戶經理進行電 話聯絡。 據這家國有銀行的客戶經理介紹, 辦理小微企業貸款必須有抵押或指定擔保 公司進行擔保,并且不能直接在線辦理,需
19、要預約進行網點咨詢辦理。在貸款利 率上, 一般在 5%左右, 具體會根據貸款額度和抵押擔保等情況而定。 由此可見, 9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APP 僅僅是完成了在線提交貸款申請這一步, 之后的所有步驟仍然與傳統的線下 信貸業務流程沒有區別,無法解決眾多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此外, 在某股份制銀行官網申請在線小微企業貸款業務時, 上傳基本信息后, 展示出下述界面,均表示需要由客戶經理在 2 個工作日之內聯絡借款人。經過與 銀行在線客服的溝通,僅有智能機器人自動應答,并推薦微信小程序進行業務咨 詢。從用戶體驗來看,相比眾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快速放款流程,銀行的小微金融 服務大多
20、數僅僅實現了在線申請這一個環節, 業務辦理效率沒有實現本質化變革。 圖 3:某股份制銀行的線上小微企業申請流程 資料來源:某銀行官網 (四)結論:構建兩類小微流量入口與三大信貸模式 綜上所述,從線上渠道展示的小微金融產品情況來看,目前形成下表所示的 兩大特色:一是銀行構建出小微金融專屬 APP;二是采用 API 方式,將銀行小微 金融服務嵌入擁有超級流量的社交平臺小程序與生活服務平臺之中。 本文梳理我 國 21 家商業銀行的線上化小微金融服務,發現下述 6 家銀行的特色優勢如下表 所示,可供廣大的銀行同業機構加以借鑒。 10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表 2:6 家銀行特色化線上小微金融
21、運作模式 小微金融線上化 運營模式 銀行名稱 發展特色 具體功能 小微金融專屬 APP 建設銀行 “建行惠懂你” APP 集成了額度試算、預約開戶、貸款申 請、支用還款、指數調查問卷等功能, 小微企業信貸業務辦理更加智能化。 農業銀行 “農銀 e 管家” APP 上線時間超過兩年,可幫助涉農企業 管理訂單、在線化獲取交易明細,并 根據企業訂單數據來提供在線貸款高 效審批。 浙商銀行 “浙銀小微錢鋪” APP 對于電商平臺賣家、商超小微企業等 客群,根據其線上交易流水,自動化 測算授信額度并快速發放貸款。 小微金融服務 API 嵌入 交通銀行 多元化小微信貸移 動端入口 提供公司金融微信公眾號、
22、企業手機 銀行及微信小程序等多種線上渠道入 口, 拓展小微金融服務的用戶覆蓋面。 招商銀行 微信小程序 “生意管家” 包括小微企業的進銷存系統與聚合收 單、智能 POS 等功能,將金融服務與 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場景有效鏈接。 平安銀行 手機端小微金融 服務生態圈 構建“小微之家”業務板塊,手機端 展示信貸、理財與開戶等業務,作為 一種生態圈閉環來運營。 資料來源:網絡公開資料,零壹智庫 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小微金融服務模式正在朝向數字化方向不斷革新。從 國內外銀行對于小微信貸業務的實踐情況來看, 根據線上化在信貸全流程的參與 程度, 可大致劃分為三類小微信貸模式, 即 “全手動” “半自動” 以
23、及 “全自動” 。 其中, 以網商銀行與微眾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 采用的就是 “全自動” 模式, 我國眾多傳統商業銀行也在不斷探索小微信貸全流程的自動化作業發展路徑, 這 是我國銀行業未來發展小微金融業務的必然趨勢。 11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表 3:銀行業小微信貸業務的三種主要模式 小微信貸模式 主要運作原理 信貸技術應用 典型銀行代表 “全手動”模式 由信貸員人工采集客戶的各種信息,包括 各種未書面化的“軟信息”,基于經驗判 斷而做出信貸決策,貸前貸后的具體業務 流程全人工方式開展。 德國 IPC 技術 互聯網金融興 起前的傳統商 業銀行 “半自動”模式 小微信貸產品實現全
24、流程標準化,將貸款 申請、審批、發放與貸后管理等環節進行 高度標準化改造,整個流程就像工廠流水 線,因此被形象地稱為“信貸工廠”。然 而,在貸前調查環節仍需人工采集信息, 并形成打分卡等評分模型,作為信貸審批 依據。 信貸工廠、 打分卡技術 中行、建行最早 試點,逐步傳導 股份制銀行與 中小銀行 “全自動”模式 基于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技術,實現數據采 集、獲客、征信、放款、回款等全流程線 上化。信貸全流程基本無人工干預,但這 種模式基于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平臺的 海量客戶數據信息,大部分金融機構尚無 這種體量的數據,因此實踐中限制類這一 模式的推廣。 “微貸” 創新技術 以網商、微眾為 代表的互
25、聯網 銀行 資料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零壹智庫 三、小微產品設計:金融科技加持下仍遇信貸“硬約束” 從目前 21 家商業銀行的小微信貸產品種類來看, 主要包括個人經營性貸款、 抵質押或擔保貸款、房抵經營貸以及小微企業稅易貸等類型,其中小微企業純信 用貸款僅少數銀行提供。由此可見,銀行對于首次申貸的小微企業客群仍設置了 諸多“硬約束”指標,要求企業必須到網點并提供必要的抵押品或由擔保公司擔 保。 對比來看,互聯網銀行則提供純線上信用貸款,譬如網商銀行提出“310 貸 款模式” ,即 3 分鐘申貸,1 秒鐘放款,全程 0 人工介入。傳統商業銀行與互聯 網銀行產生如此巨大的差距,我們從小微金融產
26、品設計的角度思考,主要源于授 12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信額度、目標客群(經營場景)與風控技術等三方面因素。 (一)授信額度:多數要求抵押擔保,以個人經營性貸款為主 在授信額度方面, 傳統銀行的在線小微貸款產品多數以個人經營性貸款為主, 授信額度普遍在 100 萬元以下。同時,微眾銀行與網商銀行在 2018 年報中披露 了下表所示的平均小微貸款金額,可見與銀行純信用貸款相比,已形成明顯的差 異。按照 2019 年初央行網站提出的“小微企業單戶授信小于 1000 萬元”這一考 核口徑標準調整, 更激勵商業銀行辦理百萬級以上的小微企業貸款,互聯網銀行 由于負債業務來源有限,尚未有這樣大
27、體量的單戶貸款規模。傳統銀行在線上獲 客的過程中,更多考慮經濟下行期的企業經營風險,因此對于較大額度(主要是 100-500 萬之間)的小微貸款,手機 APP 中明確要求抵押物、擔保等“硬約束” 指標。 表 4:網商銀行、微眾銀行 2018 年小微企業單戶平均貸款金額分析 互聯網銀行 線上小微貸款產品 小微企業戶均貸款金額 網商銀行 網商貸 2.6 萬 微眾銀行 微業貸 30 萬 資料來源:網商銀行與微眾銀行 2018 年報 (二)目標客群:由線下遷移至線上,普遍缺乏線上經營場景 在目標客群(經營場景)方面,傳統商業銀行的選擇偏好各有側重,譬如興 業銀行優勢在于“綠色信貸” ,浦發銀行優勢在于
28、“科技型小微貸款” ,國有大行 優勢在于發展供應鏈核心龍頭企業的上下游關聯客戶群體, 并借助自身網點優勢, 將涉農用戶與商圈、交易市場小微企業遷移至線上渠道。但傳統銀行選取客群是 依據自身在某幾個細分行業所沉淀的豐富信貸經驗,但在線上化運營的過程中, 沒有和企業主的“面對面交流” ,無法了解企業的真實交易數據,因為原有的貸 前調查是基于線下場景,而非線上場景。對比來看,互聯網銀行借助核心股東的 互聯網基因,構建出電商、餐飲、出行等領域的線上交易場景,將金融服務與小 微企業經營場景有效嫁接,因此能夠形成閉環生態圈,這是傳統銀行構建小微金 融 APP 時應當借鑒的,通過搭建線上場景來掌握小微企業的
29、真實經營情況,從 而大幅提升放貸效率。 13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三)風控技術:政府公開數據有限,線上化小微信貸風險量化難 在風控技術方面,銀行業對于金融科技的應用,集中體現為數據挖掘。原有 的信貸工廠、德國 IPC 技術,經過數字化改造之后,通過數據建模來實現自動化 審批。 然而, 銀行目前獲取的小微企業數據, 主要以稅收、 小微電商交易量、 POS 機交易流水這些易采集的數據為主, 其余沒有嵌入場景的信貸業務仍然無法獲得 數據。僅政府層面的公開數據,譬如海關、倉儲物流、發票數據與 ERP 等數據, 在銀行之間都沒有打通,因此線上化的小微信貸產品沒有數據的支撐,很難做到 貸款風
30、險量化,在實踐中發展為依托整個供應鏈條上核心企業的系統數據,作為 對上下游企業授信的依據。反觀互聯網銀行,它們基于線上生活服務場景的小微 企業經營數據,作為貸款審批的主要依據,并且可以實時看到貸款企業經營數據 的實時變動情況,是對于傳統銀行業“微貸”技術的改良升級。因此,在構建小 微企業線上風控體系、挖掘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數據方面,傳統銀行可借鑒互聯網 銀行的運營思維,通過技術變革來提升小微信貸的自動化評審速度。 四、結束語 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關鍵在于小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差、 現金 流不穩定。我國銀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通過 APP 展現的在線小微金融產 品,成為重要的獲客渠道入口
31、。然而,本文觀察到 21 家銀行 APP 中的小微信貸 產品,依舊要求提供抵押品、擔保等傳統線下審批“硬約束”手段,導致大部分 小微企業“望而卻步” 。此外,商業銀行在小微金融領域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 等創新技術,并未像消費信貸一樣,真正實現業務流程的重塑和變革。 展望未來,銀行業應借助 APP 或 API 嵌入的方式,將其作為小微金融服務的 線上運營平臺,融入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場景,積累小微企業的納稅記錄、電商 交易流水、商超收銀與商品進銷存等多元化數據,以大數據作為放貸依據,真正 實現一站式、全流程線上化辦理小微金融業務,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理念切實服 務于小微企業群體。 14 21 家銀行
32、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零壹財經零壹財經 獨立的新金融知識服務機構, 建立了媒體+數據+研究+智庫+學院的獨立第三方服務平臺, 覆 蓋新金融生態的各個細分領域,提供研究、咨詢、品牌、培訓、傳播等服務。已經服務超過 300 家機構。 零壹財經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員、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起單位并任投資者教育 與保護專委會主任單位、 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成員機構、 湖北融資租賃協會副會長單位。 零壹媒體零壹媒體 零壹財經具備專業的新金融媒體服務平臺,包括新金融門戶網站()和強大 的自媒體平臺, 為新金融提供專業的內容建設和傳播服務; 旗下包含零壹財經、 01Binary、 零壹租賃智庫、P2
33、P 日報、金羊毛工作坊、零售金融觀察、Fintech 前線、零壹 獨角獸、“零壹智庫”等自媒體品牌。 零壹研究院零壹研究院 零壹研究院以數據和案例為基礎, 進行新金融前沿理論和實務研究。 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 (零 壹數據)已建成 Fintech、P2P 借貸、眾籌、融資租賃等新金融領域的強大數據庫,形成了 關于我們 A Aboutbout 零壹財經 零售金融觀察 15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 可動態量化分析的數據產品。 零壹智庫零壹智庫 零壹智庫是零壹財經旗下的內容品牌及研究服務平臺,堅持獨立、專業、開放、創新的價值 觀,包含零壹研究院、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零壹租賃智庫等研究機構
34、,建立了多元 化的學術團隊,通過持續開展金融創新的調研、學術交流、峰會論壇、出版傳播等業務,服 務新金融機構,探索新金融發展浪潮。 零壹租賃智庫零壹租賃智庫 零壹租賃智庫為零壹財經旗下獨立、專業、開放、創新的融資租賃學術及業務交流平臺,提 供高質量的新聞資訊和研究產品,開展多層次、高效率、有創見的研討活動。旨在推動行業 企業的融合交流,構建產業生態;通過對市場的前瞻性研究,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外部智 力支持;建立租賃新時代的行業新標準;形成長期品牌陣地。 報告聲明報告聲明 本報告研究過程和研究結論均保持獨立,零壹智庫對本報告的獨立性負責。本報告中信 息均來源于公開信息及相關行業機構提供的資料, 零壹智庫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 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報告的完整著 作權為零壹智庫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 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復制、轉載、編譯或建立鏡像等。 16 21 家銀行小微金融線上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