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汽車行業琰究智能汽車系列一:智能網聯勢不可擋把握浪潮-20200226[53頁].pdf

編號:12084 PDF 53頁 6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研報】汽車行業琰究智能汽車系列一:智能網聯勢不可擋把握浪潮-20200226[53頁].pdf

1、僅供機構投資者使用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行業評級:推薦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智能網聯勢不可擋 把握浪潮 華西汽車團隊: 崔琰(SAC NO:S1120519080006) 鄭青青 2020年02月26日 1 琰究智能汽車系列一 2 核心觀點 全球群雄逐鹿:特斯拉引領示范 主機廠聯合布局 特斯拉是自動駕駛商業化引領者,獨辟蹊徑推動智能化發展。特斯拉于2014年10月推出Autopilot1.0首次實現自動駕駛系統商業化, 目前正在向L3級別邁進。特斯拉獨辟蹊徑:1)不同于傳統分布式電子電器架構,特斯拉采用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減少線束長度, 并能夠提高大數據處理能力;

2、2)特斯拉是全球率先應用OTA升級系統的車企,其自動駕駛功能通過無線網絡進行OTA持續更新, 不斷進行性能優化。 傳統車企聯盟化成趨勢,包括大眾-福特、戴姆勒-寶馬、通用-本田等,共享技術和推動商用化。目前L2級自動駕駛系統搭載率顯 著提升,L3級別正在開始滲透。我們認為隨著主機廠不斷加大投入,持續發力,有望加速推動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系統的滲透。 中國政策定調: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 智能汽車=單車智能+V2X 2020年2月24日,發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強調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車聯網值得關注。戰 略愿景提及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車用無線

3、通信網絡(LTE-V2X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 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 單車智能化先行:政策+電動化驅動 ADAS滲透率提升 ADAS執行任務由感知、判斷、執行三個環節組成,單車智能主要依賴傳感器技術(雷達和攝像頭)、芯片和算法。我們認為 ADAS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1)政策強制標配:中國商用先行,歐美日標配AEB;2)電動化加速:新能源汽車是最佳載體。 ADAS功能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搭載率高于傳統燃油車,2018年國內ADAS市場新能源汽車占比近70%,而傳統燃油車僅占30%左右。 此外隨著技術逐漸成熟和成本不斷下

4、降,ADAS正由高端向中低端市場滲透。預計ADAS市場規模2020年達700億元,2025年突破 150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ADAS市場規模增速更快,預計2020年350億元,2025年突破1000億元。 3 核心觀點 車聯網提速:政策+5G+科技巨頭入局加速車聯網發展 5G具備的高可靠性、超低時延和廣連接等特征,可滿足車聯網數據采集和處理的及時性要求,我們認為5G將加速車聯網的發展。 華為、Google、百度、騰訊等科技巨頭紛紛布局車聯網,其中華為2019年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意在成為智能汽車的ICT組 件供應商,對標博世、大陸等汽車電子Tier 1。 隨著車聯網滲透率的提高,汽車終

5、端的傳感器、通訊設備、中控芯片等硬件以及車載信息服務、通信服務、云服務等軟件需求形成 巨大的增量市場。汽車電子有望顯著受益,根據智研咨詢預測,預計 2020 年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約34%,呈逐年加速提升態勢, 2030年占比則有望進一步提升至50%; 2018年我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 870 多億美元(約6000 億元人民幣),預計 2020 年有望 增長至1000 億美元(近 7000 億元人民幣)。 投資建議 智能電動化勢不可擋,把握行業中真成長,建議關注:1)汽車電子增量高成長賽道:均勝電子(座艙電子等)、科博達(車燈控 制器)、星宇股份(智能車燈);2)ADAS產業鏈:華域汽車(毫米波雷

6、達)、德賽西威(毫米波雷達、ADAS系統,與華西計算組 聯合覆蓋)、拓普集團(IBS),受益標的有伯特利(EPB、ABS、ESC)。 風險提示 政策推進不及預期;智能網聯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電動化發展不及預期;競爭加劇等。 目錄 2019/08/264 全球:群雄逐鹿 特斯拉引領 中國:政策定調 智能化和網聯化協同 單車智能化先行 車聯網發展提速 投資建議 25/8/19 全球:群雄逐鹿 特斯拉引領 特斯拉獨辟蹊徑 快速迭代 科技巨頭商用先行 一步到位 主機廠聯合布局 漸進式發展 5 自動駕駛 | 三種不同的技術路徑:特斯拉、傳統車企、科技公司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 駕駛復雜性高 低 高度自

7、動化全自動化部分自動化駕駛支援有條件自動化 L4 L3 L5 L2 L1 傳統車企:漸進式策略,從L1逐步到L5 特斯拉:技術快速迭代,從L1逐步到L5 科技公司:一步到位 自動化程度 6 群雄逐鹿 | 特斯拉:向L3級別邁進,2020年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華西證券研究所 2014 20162019 Autopilot 1.0 2017 Autopilot 2.0 Autopilot 2.5 Autopilot 3.0 L1-L2級輔助駕駛 截止2016.11,累計收集13 億英里 (約 20 億公里) 數據 NVIDIA drive PX1運算平臺 Mobileye

8、 EyQ3 GPU芯片 L2級輔助駕駛 NVIDIA drive PX2運算 平臺 NVIDIA 芯片 L2級自動駕駛 自研FSD芯片 10月10月8月5月 OTA 升 級 + 路 測 數 據 收 集 FSD運算平臺 L2.5級自動駕駛 NVIDIA drive PX2+運 算平臺 NVIDIA 芯片 低成本硬件冗余:采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 低成本測試數據:未激活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也能收集 2020 RoboTaxi 無人駕駛出租車 7 8 群雄逐鹿 | 特斯拉:Autopilot&OTA升級,引領示范 ADAS數據積累遠超對手 根據lexfridman測算: 截至2019年末,特斯拉累計交付搭

9、載AP硬件的車輛85萬輛 AP激活狀態下特斯拉已積累行駛數據30億英里* 數據被應用于AP功能優化,OTA推送,形成良性循環 AP 3.0將搭載自主研發的FSD芯片,保障運算需求 通過OTA實現車輛功能升級 傳統車企受限于車輛網絡安全、來自經銷商的壓力等,目 前車機仍普遍依賴線下升級。 可類比智能手機的系統升級,特斯拉率先通過OTA實現AP 功能、地圖、娛樂系統、車輛控制等功能升級,保持用戶 新鮮感,不斷改善用戶體驗。 資料來源:lexfridman,華西證券研究所 表:OTA升級軟件版本功能介紹圖:特斯拉Autopilot累計行駛里程估算(英里) 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 時間軟

10、件版本新增功能 2015.117.0自動變更車道、自動泊車 2016.17.1垂直自動泊車、遙控召喚 2016.98.0 雷達探測范圍擴大、實時路況3D效果顯示、 彎道角度顯示、周邊車輛行駛方向顯示、 車廂過熱保護 2017.48.1 輔助轉向最高時速提升至130km/h、Model X 頭枕/座椅/鷗翼門高度調整優化 2018.109.0 輔助轉向與自動變車整合、行車記錄儀、 手機APP互聯、盲區警告、Atari游戲集成 2019.910.0 崗哨模式、Joe降音模式、可視化駕駛功能 優化、增加媒體/游戲資源 群雄逐鹿 | 特斯拉:采用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行業趨勢所向 9 圖:汽車電子電氣架

11、構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冷酷的冬瓜”公眾號,華西證券研究所 三大模塊:CCM、BCMLH、BCMRH 中央計算模塊(CCM)整合了信息娛樂系統(IV)、輔助駕駛系 統(ADAS),以及外部連接和車內通信系統域功能; 左車身控制模塊(BCMLH)和右車身控制模塊(BCMRH)分別負 責車身與便利系統、底盤與安全系統和部分動力系統的功能; 自動駕駛等級越高,越需要超高傳輸速度將海量數據直接通 過FSD芯片進行處理,然后及時反饋到執行層。 圖:特斯拉通過升級電子架構減少線束的長度 資料來源:Inside EV,華西證券研究所 通過升級電子架構減少線束長度 特斯拉通過升級電子架構可以有效減少線束的長度

12、, Model3約為1.5km,Model Y僅100米。 特斯拉直接跨越域集中電子電器架構,采用域ECU車載電 腦的方式,其自研的FSD芯片每秒能完成144萬億次計算, 能同時處理每秒2300幀的圖像,并且能夠應對L5級別自動 駕駛所需的感知層數據量和計算能力。 群雄逐鹿| 特斯拉:全球率先使用OTA升級,行業趨勢所向 10 圖:汽車OTA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華西證券研究所 OTA將成為未來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功能數據更新最切實可行的方式 汽車OTA主要分為FOTA(Firmware-over-the-air,固件在線升級)和SOTA(Software-over-the-air,軟件在

13、線升級)兩類,前 者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性更新,后者是迭代更新的升級。傳統車企更新車內固件需要到4S店或者定點維修機構,耗時效率低下; 而通過OTA升級不僅可以更新軟件,還可以刷新固件而獲得整車性能優化。 特斯拉是全球率先應用OTA升級系統的車企,其自動駕駛功能通過無線網絡進行OTA持續更新,可實現對軟件系統甚至自動駕 駛算法的更新從而進行性能優化。如特斯拉推出續航升級選項可為Model 3提升5%的續航;加速升級服務可將Model 3的0- 100km/h從4.4秒降到3.9秒;推出座椅加熱服務可以解鎖座椅加熱功能等。 表:全球主要整車廠OTA布局 沒有OTA,主要通過OBD 口對ECD刷寫 主

14、要對新娛樂系統和網聯 模塊更新,通過以太網和 OBD-II連接進行動力總成 和安全系統刷新 整個車內網絡的ECU都可 以刷新 時間車企進展 2016年11月豐田采用OTA技術更新ECU 2017年1月大眾 通過訂閱或試用等方式可以獲得軟件方面的升 級,例如導航等 2017年5月福特 通過OTA為搭載Sync 3的2016款車新增Andr oid Auto及Apple CarPlay系統。 2017年7月沃爾沃部分車主可使用OTA升級車載地圖 2017年7月通用 計劃2020年以前推出能進行OTA的信息娛樂 系統。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華西證券研究所 群雄逐鹿 資料來源:Waymo官網、Tech

15、Crunch等,華西證券研究所 Waymo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超1000萬英里 商業化進展 打造自動駕駛版捷豹 I-PACE,2000臺將 加入Waymo車隊 2018年3月 2018年12月 在美國鳳凰城推出無人出租車服務 Waymo one 2019年4月 將 Waymo one APP 上傳到谷歌商店 2019年6月 與lyft、雷諾日產聯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2019年7月 模擬路測里程達100億英里 11 2019年10月 在菲尼克斯上線了無安全員的無人出租車 | 科技公司:Waymo推出無人出租車服務,沖擊商業化運營 群雄逐鹿| 科技公司:百度Apollo開發平臺,已加盟148家汽車

16、相關企業 資料來源:百度官網,華西證券研究所 12 群雄逐鹿 | 國外車企:聯盟化成趨勢,共享技術和推動商用化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車云網等,華西證券研究所 2021年推出Sedric( L5級) 2017年量產奧迪A8(L3級) 2019年計劃量產奧迪Elaine(L4級)(目前尚未實現) 2021年量產L4級自動駕駛汽車 2021年將量產車型iNext (L3級) 2021年發布L5級自動駕駛汽 車,并且于2030年量產 2021年測試L4/L5級自動駕駛汽車 2022年實現L4級出租車實際運營 2017年凱迪拉克CT6搭載Super Cruise3.0 2020年推出適合高速場景的L3

17、 級自動駕駛汽車 2018年推出多功能自動駕駛出 行平臺e-Palette 2016年10億美元收購Cruise2018年7.5億美元投資Cruise 2017年10億美元收購argo2019年26億美元投資argo 2019年計劃量產Cruise AV (L5級)(目前尚未實現) 2025年推出L4級自動駕駛汽車 2020年推出10款無人駕駛 汽車 13 群雄逐鹿 | 國內車企:傳統車企穩健前行,造車新勢力重點發力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車云網等,華西證券研究所 長城汽車i-pilot智能駕駛系統吉利汽車G-pilot自動駕駛策略 14 群雄逐鹿 | 國內車企:傳統車企穩健前行,造車新勢力重

18、點發力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等,華西證券研究所 2017年 宣布2020年為美國消費者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高級輔助駕駛系統 Nio Pilot 2019年 Nio Pilot升級為2.0版本,新增7項功能 2018年 小鵬與德賽西威聯合開發L3級自動駕駛汽車,預計 2020年量產 高級輔助自動駕駛系統X Pilot 2019年 X Pilot升級至2.5版本,上線ICA智能巡航輔助功能 15 造車新勢力重點發力智能網聯:電動車平臺品牌力提升 25/8/19 中國:政策定調 智能化和網 聯化協同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強調智能 化和網聯化協同 智能汽車=單車智能+V2X 16 政策定調 |智能汽車創

19、新發展戰略:強調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 2020年2月24日,發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以下簡稱“正式版本”),對標2018年1月發改 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主要變化如下: 正式版本相對理性,注重落實。1)征求意見稿僅是由發改委發布,而正式版本由國家多個部委聯合發布,包括發改委、網信辦、 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協同推進,更加 有利于落實;2)正式版本在戰略愿景的描述多次運用“基本”“逐步”等字眼更加保守的詞匯,表示國家層面對智能汽車 發展前景和目標制

20、定更加理性,避免盲目激進。 強調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車聯網值得關注。戰略愿景提及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車用 無線通信網絡(LTE-V2X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 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 國內市場化主導,國際開放合作。1)培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等新型市場主體,而征求意見稿則是趨向于國家平臺; 2)國際合作由“開展國際合作”變化為“深化國際合作”,強調技術可控,但是也要開放合作。 17 政策定調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強調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

21、稿)對比解讀 智能汽車的定義 是指搭載先進傳感器等裝置,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 具有自動駕駛功能,逐步成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 等新一代汽車。智能汽車通常又稱為智能網聯汽車、自 動駕駛汽車等。 是指通過搭載先進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運用 信息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 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由單純交通運輸工具逐步 向智能移動空間轉變的新一代汽車。智能汽車通常也被稱 為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 增加應用終端、重要載體字眼, 表達國家層面汽車產業目前更 關注的,是智能汽車作為智能 網聯中的終端功能的重要性, 強調我國重點放在網聯式車聯 網;

22、刪去無人駕駛說法,明確 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的區別。 從應用層面看,汽車將由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 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成為新興業態重要載體。 從應用層面看,汽車產品功能和使用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 化,由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兼 有移動辦公、移動家居、娛樂休閑、數字消費、公共服務 等功能,推動車聯網數據服務、共享出行等生產生活新模 式加快發展。 戰略愿景 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 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 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 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智能交通系

23、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 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 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 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 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強國愿 景逐步實現,智能汽車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 活需要。 到2020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 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 成。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 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范運行取得成效。智能道路交通 系統建設取得積

24、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 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 務實現全覆蓋。 到2025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 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 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瘧?。 “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 (5G-V2X)基本滿足智能汽車發展需要。 到2035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享譽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 車強國,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 車社會。 戰略層面正式稿多次運用“基 本”“逐步”等字眼更加保守 的詞匯,表示國家層面對智能 汽車發展前景和目標制定更加

25、 理性,避免盲目激進。 車聯網的地位改變,是智能網 聯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強調 智能網聯作為應用的突破口。 資料來源: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華西證券研究所 表: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對比解讀(1/4) 18 政策定調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強調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 資料來源: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華西證券研究所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對比解讀 協同開放的創 新體系 開展應用示范試點。開展特定區域智能汽車測試運行及 示范應用,驗證車輛環境感知準確率、場景定位精

26、度、 決策控制合理性、系統容錯與故障處理能力,智能汽車 基礎地圖服務能力,“人-車 -路-云”系統協同性等。 推動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城市級智能汽車大規模、綜合性 應用試點,支持優勢地區創建國家車聯網先導區。 開展示范運行驗證。重點利用機場、港口、礦區、工業園區 和旅游景區等相對封閉區域,相關部門設定的城市公交道路 等開放區域,以及北京冬奧會和通州副中心智能交通、雄安 新區智慧城市等重大工程建設,開展智能汽車示范運行,系 統驗證環境感知準確率、場景定位精度、決策控制合理性、 系統容錯與故障處理能力、“人車路云”系統協同性等。 將“自主可控”改為“協同開放”, 充分釋放創新活力。 將智能汽車基礎地圖

27、服務能力納入 示范應用,強調地圖服務等聯網服 務在創新中的地位。 產業生態體系 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車載高精度傳感器、車規級 芯片、智能操作系統、車載智能終端、智能計算平臺等 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建設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 加快智能化系統推廣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 汽車品牌。 強化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強汽車制造、信息通信、互聯網等 領域骨干企業相互合作,補短板、強弱項,重點推動傳感器、 車載芯片、中央處理器、車載操作系統、無線通信設備、北 斗高精度時空服務與車用基礎地圖等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采 取自主式和網聯式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加快智能化關鍵零部 件及系統開發應用,全面提升整車智能

28、化水平,培育具有國 際競爭力的智能汽車自主品牌。 增加建設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 集群的說法,引導國內的企業在增 量領域發展,而不是存量。表明國 家層面致力于去打造從整車到零部 件全產業鏈智能汽車布局的決心, 以點帶面,從汽車零部件入手推動 整個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 基礎設施體系 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制定智能交通發展 規劃,建設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分階段、 分區域推進道路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標準化建 設。結合5G商用部署,推動5G與車聯網協同建設。統 一通信接口和協議,推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汽車、運 營服務、交通安全管理系統、交通管理指揮系統等信息 互聯互通。 推

29、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制定智能交通發展規劃, 建設智慧公路及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堅持車路協同發展, 分階段、分區域推進道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建設,逐步形成 多維監測、精準管控服務能力。統一通信接口和協議,推動 道路基礎設施、智能汽車、運營服務提供商、交通安全管理 系統、交通管理指揮系統等信息互聯互通。 建設覆蓋全國的車用基礎地圖系統。開發標準的、統一的車 用基礎地圖,建立并完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提供實時動態 地圖數據服務。優化車用基礎地圖信息數據庫模型與結構, 豐富數據內容。建立車用基礎地圖數據和國家航空航天測繪 遙感影像數據共享機制。 特別強調加入5G在車聯網的應用, 突出5G商用化

30、在基礎設施的重要 作用;意見稿發布時5G尚處于概 念開發階段,目前5G成功實現商 用化,我國完全可以將5G以及自 身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相結合 實現智能化道路建設的彎道超車, 從側面論證我國走網聯式的優勢和 必要性,從而更好推薦智能汽車行 業的發展。 建設覆蓋全國路網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統。開發標準 統一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建立完善包含路網信息的地 理信息系統,提供實時動態數據服務。制作并優化智能 汽車基礎地圖信息庫模型與結構。推動建立智能汽車基 礎地圖數據和衛星遙感影像數據共享機制。構建道路交 通地理信息系統快速動態更新和在線服務體系。 表: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

31、意見稿)對比解讀(2/4) 19 政策定調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強調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對比解讀 法規標準體系 完善技術標準。構建智能汽車中國標準體系。重點 制定車載關鍵系統、智能汽車基礎地圖、云控基礎 平臺、安全防護、智能化基礎設施等技術標準和規 范,以及“人-車-路_云”系統協同的車用無線通信 技術標準和設備接口規范。建立智能汽車等級劃分 及評估準則,制定智能汽車產品認證、運行安全、 自動駕駛能力測試標準,完善仿真場景、封閉場地、 半開放場地、公共道路測試方法。制定人機控制轉 換、車路交互、車車交互及事件記錄、車輛事故產 品缺陷調查

32、等標準。 完善技術標準。立足國情,著力構建智能汽車中國標準 體系,全面覆蓋汽車制造、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信息 安全、運行監管、應用服務等領域。重點制定車載關鍵 系統、智能道路基礎設施、車用基礎地圖、云控基礎平 臺、安全防護等技術標準和規范,以及“人車路云” 系統協同的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標準和設備接口規范。建 立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等級劃分及評估準則,抓緊制定智 能汽車運行安全、自動駕駛能力、封閉場地、半開放場 地、公共道路測試標準,開展不同等級智能汽車駕駛人 的操作技能和資質要求等研究。制定人機控制轉換及事 件記錄等標準,為智能汽車事故責任判定創造條件。 明確界定汽車事故責任的各種細 分情形,為構建

33、更加全面準確公 平的法規標準體系提供分類標準。 網絡安全體系 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搭建多層縱深防御、軟硬 件結合的安全防護體系,加強車載芯片、操作系統、 應用軟件等安全可靠性設計,開展車載信息系統、 服務平臺及關鍵電子零部件安全檢測,強化遠程軟 件更新、監控服務等安全管理。實施統一身份權限 認證管理。建立北斗系統抗干擾和防欺騙安全防護 體系。按照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相關標準規范,建 設智能汽車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提升應急處置 能力。 加強信息安全系統防護能力。實施智能汽車信息安全分 域隔離,搭建多層縱深防御、軟硬件結合的安全防護體 系,保障通信接口信息傳輸安全,加強車載芯片、應用 軟件、操

34、作系統和車用密碼等安全性設計。完善車用無 線通信網絡防護架構,研究制定車用通信安全協議,實 施權限認證管理,保障通過認證車輛與道路設施、云控 基礎平臺及相互間的通信安全。建立北斗抗干擾和防欺 騙安全防護體系。完善遠程軟件更新管理和監控管理服 務,加強異常行為、惡意行為以及隱私數據泄露等風險 監測。 拓寬網絡安全體系的邊界,將車 載信息系統、服務平臺及關鍵電 子零部件安全檢測納入網絡防護 能力范疇,在軟硬件方面均強調 智能。 強調智能汽車網絡安全態勢感知 平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的建設, 目的在于提升網絡安全不僅在于 防護,更加在于突發事故的處理 機制和能力。并且突出國家引導 作用,市場化發揮主體

35、作用。 資料來源: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華西證券研究所 表: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對比解讀(3/4) 20 政策定調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強調智能化與網聯化協同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對比解讀 完善扶持政策 研究制定相關管理標準和規則,出臺促進道路交 通自動駕駛發展的政策,引導企業規范有序參與 智能汽車發展。利用多種資金渠道,支持智能汽 車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智能交通及 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等。強化稅收金 融政策引導,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現行稅收政策 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稅前

36、加計扣除優惠,落實中 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的財稅優惠政策。利用金融租 賃等政策工具,重點扶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加大對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 臺等公共平臺的支持力度,推動智能汽車基礎共性核心技術研發 和產業化。鼓勵具有技術特色的創新型企業參與智能汽車發展, 推動眾包、眾創、眾扶、眾籌等多種創新模式。利用先進制造產 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渠道,支持智能汽車重大項目建設和示范應用。 強化稅收金融政策引導,對從事智能汽車研發制造的企業,符合 條件的按現行稅收政策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優惠, 落實對智能汽車領域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的財稅優惠政策。利用 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融資

37、租賃和金融租賃等政策工具,重點扶 持智能汽車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著重強調引導企業規范有序參與智 能汽車發展,從“蘿卜”到“大棒” 的政策扶持傾向明顯;同時鼓勵中 小企業參與智能汽車行業的創新, 從財稅政策上予以支持。更加看重 市場化的作用,而不是國家在發展 中的位置。 深化國際合作 鼓勵國內外企業加強產業合作,聯合開展基礎研 究、技術開發和市場化應用。支持國內企業加快 國際市場布局,增強海外研發能力。鼓勵外資企 業積極參與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充分利用多雙邊 合作和高層對話機制,搭建國際產業合作平臺。 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制定與協調,加強 認證認可結果國際互認和采信。積極開展智能汽 車法律

38、法規國際交流合作。 鼓勵企業通過國際合作、聯合開發、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引進 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汽車品牌。 支持企業通過跨國并購、合資合作等途徑,加快海外市場布局, 增強海外研發能力,提高國際影響力與知名度。充分利用多雙邊 合作和高層對話機制,加強產業合作交流,鼓勵外資企業積極參 與我國智能汽車產業發展。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制定與 協調,增強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加強認 證認可結果國際互認和采信。 由“開展國際合作”變化為“深化 國際合作”,強調技術可控,但是 也要開放合作,表明國家層面希望 通過自身的發展成為智能汽車行業 的領軍國家而非跟

39、隨國家;其次重 平臺而非鼓勵外資參與,強調了我 國在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地位。 優化發展環境 加強產業投資引導,鼓勵社會資本重點投向智能 汽車關鍵技術 研發等領域,嚴禁以發展智能汽車 為名,新建或擴大汽車整車生產能力。加大質量、 安全、環保、反不正當競爭等監管執法力度,規 范智能汽車市場秩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 技術創新專利保護與標準化互動支撐機制。完善 智能汽車領域信用規范,營造誠實守信市場環境。 加強智能汽車科普宣傳和輿論引導,提高社會認 知度。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技術創新專利保護與標準化互動支撐機 制,促進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強化質量、安全、環保、反壟斷 等監管執法力度,規范智能汽

40、車市場秩序。健全智能汽車領域信 用規范,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營造誠實守信市場環境。發揮 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公共服務平臺等支撐作用,為企業提供咨 詢和專業化服務。加強智能汽車科普與宣傳,鼓勵企業開展試乘 試駕體驗活動,支持各類新聞媒體加大對智能汽車高效、節能、 安全、環保等特點的輿論宣傳,提高社會認知度。 嚴禁以發展智能汽車為名,新建或 擴大汽車整車生產能力,國家層面 已經關注到幾年來的智能汽車行業 亂象,從“蘿卜”到“大棒”的政 策正式落地,體現出國家層面想利 用智能汽車發展的趨勢進行汽車行 業的結構化調整,不將資源盲目投 入到單純擴大產能。 資料來源: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創新發

41、展戰略(征求意見稿),華西證券研究所 表: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對比解讀(4/4) 21 智能汽車 | 單車智能+V2X:單車智能化先行,5G加速車聯網發展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 車聯網(V2X)單車智能 感知判斷執行 雷達、攝像頭 為核心 算法計算轉向、剎車 V2R 車與路 互聯 V2I 車與網 互聯 V2P 車與人 互聯 V2X V2V 車與車 互聯 22 25/8/19 單車智能化先行 政策+電動化驅動ADAS滲透率提升 23 單車智能化先行| ADAS目前正處于L2向L3邁進階段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 FCW LDW AEB ACC LKS (

42、特定環境 高速、擁堵 道路)自動 駕駛 RPVP 城市道路自 動駕駛 全自動駕駛 TSR LCA CTA APSV 前項駕駛 側面/后面 停車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20252025 L1 L2L3L4L5 輔助駕駛ADAS 無人駕駛 24 單車智能化先行 | 政策:陸續將ADAS納入各國汽車安全評分體系 資料來源:車云網,網易汽車等,華西證券研究所 表:全球主要國家地區ADAS相關政策(1/2) 國家地區時間具體政策 美國 2015.11NHTSA:從2018年起重新調整五星級評價制度,配備AEB是新車獲得五星評價的必要條件。 2016

43、.03NHTSA與通用、豐田等20家車企(占美國市場99%以上)達成協議:2022年前,在美銷售所有新車安裝AEB。 2017.09 NHTSA聯合美國交通部發布了美國自動駕駛指導方針更新版,各州及地方政府、汽車制造商可根據其指導原則進行自動駕駛汽 車的生產、測試活動。 2018.02美國加州行政立法辦公室投票批準了加州交管局的新規定,允許徹底無人的自動駕駛上路。 歐盟 2014.01歐洲新車碰撞測試中心(E-NCAP)將AEB和車輛前部防撞納入評分體系。 2015.11E-NCAP宣布,將把行人探測及防撞納入2016年的檢測中;新生產的重型商用車要強制安裝車道偏離警告系統及AEB系統。 20

44、19.02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宣布,日本和歐盟等 40 個國家于強制導入 AEB 自動緊急剎車系統的草案達成協定。未來將要求乘用車和輕型 商用車必須安裝自動緊急剎車系統,最快將自 2020 年開始適用。 日本 2014.11日本要求商用車必須配備AEB系統,將AEB納入安全評分系統。 2015.05國土交通省將開始對裝有自動剎車等系統的乘用車進行安全性能評級。 2017.06正式出臺了由遠程監控來控制系統的無人駕駛汽車公路測試許可標準。 2019.11日本已擬定方針,要將 2021 年改款新車標配 AEB 自動剎車輔助系統入法。除了一般車款外,還納入輕自動車。 2014.10在世界NCAP大會

45、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表示,2018年C-NCAP標準或將AEB加入測試內容。 25 單車智能化先行 | 政策:陸續將ADAS納入各國汽車安全評分體系 資料來源:車云網,網易汽車等,華西證券研究所 表:全球主要國家地區ADAS相關政策(2/2) 國家地區時間具體政策 中國 2014.10在世界NCAP大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表示,2018年C-NCAP標準或將AEB加入測試內容。 2016.02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修訂稿)明確指出11m以上客車需安裝LDW和FCW。 2016.08 2016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及測試技術研討會上,工信部安全生產司副司長表示,AEB國家標準已經完成

46、立項和標準起草工作,預計 2017年發布,2018年加入CNCAP標準。 2017.02 工信部出臺乘用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要求 2019 年起,中國市場所有新認證乘用車必須安裝 TPMS。 我國將于2019年1月1日起,在M1類車上將強制安裝胎壓監測,2020年1月1號起,所有車將強制安裝。 2017.03 交通部出臺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于2017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要求9米以上營運客車必須具備車道偏離預警(LDW)和前 方碰撞預警系統(FCW),并給出13個月過渡期。 2017.04 出臺C-NCAP管理規則(2018年版),加入車輛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試驗,

47、主要分為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CCR)試 驗和行人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VRU_Ped)。在安全評分體系中加入FCW、AEB、LDW、PDS等。 2017.06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白皮書中首次建立了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方法論,從本質層面解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之所急。 2018.01 發改委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提出到 2020 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 到 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 場化應用;到 2025 年,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瘧?;到 2035年 ,中國將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 2019.02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制定商用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

48、S后裝技術規范和性能測試要求,開始建立標準體系。 2019.07 工信部完成道路車輛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術語及定義、道路車輛 盲區監測(BSD)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乘 用車車道保持輔助(LKA)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3項汽車行業推薦性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2020.02 發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 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a, 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26 單車智能化先行 | 驅動力1:中國商用先行,歐美日標配AEB功能 資

49、料來源:各政府官網、IIHS等,華西證券研究所 2016年3月,主流車企承諾在2022年9月前所 售新車全部標配AEB功能 2019年2月,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俄羅 斯和歐盟等40個國家將AEB作為新車標配。 日本于2020年初,歐盟于2022年起。 2015年11月起,歐洲商用車強制配備AEB和 LDW功能 2018年起,中汽中心將C-NCAP評價測試標 準中AEB等主動安全的評分權重提高15%。 2018年4月起,9米以上客車需要裝配FCWs 2019年4月起,9米以上營運客車強制安裝AEB 0%10%20%30%40%50%60%70%80%90%100% 保時捷 福特 大眾 日產 本田 捷豹路虎 寶馬 奧迪 奔馳 豐田 特斯拉 沃爾沃 20192018 圖:2018-2019美國各車廠新車AEB新車銷售裝配率 27 單車智能化先行 | 驅動力2 :新能源汽車是智能網聯的最佳載體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華西證券研究所 1%1%1%1% 0% 1% 10% 9% 6% 7% 6% 7% 21%21% 17% 22% 15% 17% 0% 5% 10% 15% 20% 25% 并線輔助車道保持ACC自適應巡航碰撞報警/主動剎車自動泊車360環視 20162017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報】汽車行業琰究智能汽車系列一:智能網聯勢不可擋把握浪潮-20200226[53頁].pdf)為本站 (LuxuS)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