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有毒有害氣體預警監測體系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儋州市生態環境局儋州市生態環境局0 01 1主要思路主要思路0 02 2總體建設情況總體建設情況0 03 3建設成效建設成效0 04 4下一步工作計劃下一步工作計劃主要思路1 1Part OnePart One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特別指出:“要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推進應急管理科技自主創新,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要加大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提高突發事件響應和處置能力。要適應科技信息化發展大勢,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提高監測預警能
2、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救援實戰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孿生技術和先進專用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實時獲取和分析監測數據,把控園區大氣污染物分布情況,及時發現環境風險隱患,降低突發環境事件概率,實現園區咨詢評價體系、預警監測硬件體系、應急指揮體系、環境空氣自動監測體系、管理服務體系于一體,打造科學管理手段,為園區發展保駕護航。一方面對企業的污染物排放行為起到監督和震懾作用,另一方面則是在隱患出現時能及時預警,通過追根溯源,將隱患消除于萌芽狀態,從內容上完善了園區環境風險的監控,從模式上提升園區管理工作的高效性。這些實時長效
3、機制勢必帶來整個園區大氣環境風險物質排放的規范化與減量化,最終促成園區以及周邊區域環境質量的提升??傮w建設情況2 2Part TwoPart Two總體建設情況-園區基本情況洋浦經濟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約 120平方公里,210 萬噸 PTA、150 萬噸 PET、160 萬噸 PX 等項目。油氣儲備能力超千萬方,是我國目 前最大的商業石油儲備基地。儋州(洋浦)現有?;飞a企業15家,使用企業2家,儲存經營企業10家。已建成投運貨運碼頭泊位47個(其中普貨泊位29個,危險貨物泊位18個)?,F有油氣儲量達1150萬方,油氣儲罐583個(含112個新建儲罐)。風險等級“重大/較大”11個(6個重大
4、、5個較大)風險等級“一般”23個(其中4家停產)園區周邊 2 公里范圍內的大氣環境敏感點共有 12 個村莊、學校和政府駐地等,涉及超過 2 萬環境敏感人群。敏感點風險源項目總體建設情況項目名稱:智慧洋浦(一期)智慧環保(一期)項目總投資:1499萬元項目建設時間:2022年4月項目驗收時間:2023年2月初步驗收目前階段:試運行項目建設內容:在復用已建環境監測能力資源的基礎上,新建成了2個污染物紅外遙感遙測預警子站,一個特征污染物超級站,構建了以“點、線、面、域”四級管控思路加移動監測輔助融合為原則的預警監測網絡,1套智慧洋浦(一期)-智慧環保(一期)信息化平臺,一個環境監測預警指揮大廳,形
5、成覆蓋園區35家企業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項目特點:該項目涵蓋風險評估、統籌布點、儀器選型、軟件開發、數據資產管理等內容,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孿生技術和先進專用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洋浦經濟開發區智慧化環境預警監測體系;實時獲取和分析監測數據,把控園區大氣污染物分布情況,及時發現環境風險隱患,降低突發環境事件概率,實現園區咨詢評價體系、預警監測硬件體系、應急指揮體系、環境空氣自動監測體系、管理服務體系于一體,打造科學管理手段,為園區發展保駕護航。一、監測預警網絡 2個紅外遙感遙測站點 1個特征污染物超級站 5個空氣質量站 50個廢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 1臺揮發性有機氣體走航車二、信息
6、化平臺三、指揮大廳 污染源智能檔案應用 有毒有害氣體風險預警 數據分析應用 即時通信、聯席會議 視頻監控 遠程控制 指揮駕駛艙 數據治理新建復用建設成效3 3Part ThreePart Three利用紅外遙測遙感技術,快速、精準定位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企業,通過實時氣象數據、地形數據,可利用模型對污染物的擴散進行實時可視化分析,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做到了“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響應”。建設成效示例:甲醇泄露監測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響應傅里葉紅外被動遙測掃描成像系統遙測站點傅里葉紅外被動遙測掃描成像系統遙測站點示例:氨氣和CO2遙測監測一、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利用紅外
7、遙測遙感技術,快速、精準定位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企業,通過實時氣象數據、地形數據,可利用模型對污染物的擴散進行實時可視化分析,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做到了“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響應”。建設成效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響應一、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SLAB模型&AFTOX模型自動分析自動劃出危險區,區分危險程度 SLAB模型、AFTOX模型 集成實時氣象數據 256種?;分笜颂匦詳祿?污染物實時擴散情況可視化分析 自動劃出危險區、緩沖區和安全區 擴散、監測、應急、救援實時聯動2、指定敏感點在某時間段內,企業特征因子排放擴散影響貢獻度分析建設成效二、有效識別惡臭污染問題,實
8、現重點企業環境隱患科學治理在以往遇到異味投訴或監測點位數據異常而對企業進行監管時,可能會出現企業拒不承認、互相“扯皮”的局面?,F在,依托有毒有害氣體預警監測系統可以準確找到源頭企業,達到精準監管的效果。(AERMOD模型應用+紅外遙測遙感系統應用)1、指定時段內,企業特征污染物排放擴散情況動態分析氣象、時間3、傅里葉紅外直接掃描定位,連續監測企業惡臭氣體(氨、甲醇、甲硫醚等)排放情況及規律通過動態圖,發現嫌疑企業根據排放擴散貢獻度,鎖定源頭企業惡臭氣體掃描監測取證建設成效三、系統突破了對重點排污單位的監管方式,建立了企業環保健康度評價體系基于場景驅動的新型監管模式,對企業從基本信息、排污許可、
9、行政審批、生產工藝、廢氣排放到企業的環保工作評價及企業廢氣排放對環境影響的擴散分析進行全方位數字化監管。建設成效四、多種科技手段融合,打造開發區數字化環保發展基礎在國內率先完成了將 5G 通信、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紅外遙感遙測技術、化學3D成像技術、數字孿生技術、模擬仿真技術等高科技技術融合應用于化工園區環境安全防控領域;數字應用數字模型數字服務數字資產數字孿生技術全息環境數字空間平臺模擬仿真技術時空回溯技術四維數據應用技術 業務邏輯重構技術設備虛擬化技術 物聯網平臺(IOT)5G通信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紅外遙測技術化學3D成像數字孿生技術模擬仿真技術政府管理層面通過及時監控和溯源
10、分析,可以快速發現問題、鎖定污染源頭,及時響應與科學處置的結合,減少對策措施的盲目性,有效提升執法效率和環境管理水平,進而形成環保新常態下的持續監管壓力,有效降低園區大氣環境污染風險;企業層面通過實時、移動監測和紅外遙感遙測以及企業指標評價體系,幫助企業及時了解情況,發現存在問題,有效提升企業責任主體意識,更有針對性地主動幫助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社會層面通過智慧洋浦統一建設的信息公開體系,以通俗易懂,所見即所得的方式進行信息公開,滿足群眾知情權,提高參與度,強化社會監督的效果,有利于督促整改。建設成效五、實現了管理體系的優化提升下一步工作計劃4 4Part FourPart Four一、完善監
11、測體系,構建和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二、在現有基礎上完善企業排污許可證信息數字化管理,完善數字環境空間并實現多層數據疊加分析與展示,并實現對園區排污總量使用額度和趨勢的數字化應用,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實現對園區的日常監管監察與應急狀態下的指揮。三、完善模型預測預警及自動化溯源功能研究,在平時狀態下為系統提供高效的溯源功能及科學的解析成果,為隱患的及時發現進一步提供抓手;將應用擴展至重點污染源的日常監管工作,為重點污染源的監管提供科學支撐和依據,從而實現以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為原則,實施園區安全環保一體化管理的目的。四、強化信息公開,以環境安全宣傳教育為抓手,增強企業安全意識繼續加大園區信息公開力度,定期公開公眾反映的污染問題和處理結果,主動發聲,澄清疑慮。注重對重特大和典型環境安全事件開展案例分析,汲取經驗教訓,通過印發通報、案例回放等方式開展警示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