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10 號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證 券 研 究證 券 研 究 報 告報 告 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推薦推薦(首次首次) 我國我國小麥產銷維持穩定,結構性去庫存小麥產銷維持穩定,結構性去庫存 北疆春麥:8 月上旬左右 青藏春冬麥區青藏春冬麥區 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部分 冬麥:9 月下旬 春麥:3 月下旬-4 月上旬 330 天; 140-170 天 8 月下旬-9 月中旬 資料來源:鄭州商品交易所,華創證券 圖表圖表 9 黃淮區冬小麥生長周期黃淮區冬小麥生長周期 資料來源:鄭州商品交易所,華創證券 圖表圖表 10 內蒙地區春小麥生長周期內蒙地區春小麥生長周期
2、資料來源:鄭州商品交易所,華創證券 (三)小麥政策導向逐步向市場化方向緩慢過渡(三)小麥政策導向逐步向市場化方向緩慢過渡 建國以來,我國糧食生產經歷了從物資短缺到實現基本自給自足甚至供應充足的發展和轉變,糧食政策也經歷了從 高度集中、行政主導向以市場為主、行政干預為輔的過渡。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 4月4月5月5月6月6月3月3月 播種-出苗分蘗-越冬抽穗-揚花灌漿-乳熟返青-拔節 10月10月11月11月12月12月1月1月2月2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3、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 播種分蘗拔節抽穗乳熟成熟 9月9月 出苗 3月3月4月4月5月5月6月6月7月7月8月8月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9 圖表圖表 11 新中國糧食政策發展歷史新中國糧食政策發展歷史 資料來源:李邦熹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效應及福利效果研究,中國政府網,華創證券 我國小麥政策主要包括價格政策和補貼政策兩大類。其中價格政策層面,主要包括限價政策和支持政策兩類;補貼 政策層面,主要包括糧農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業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其中前三項于 2016 年合并 為農業支持保護
4、補貼。 作用上來看,限價政策是為了防止小麥價格過度上漲,當小麥需求量增加驅動價格出現顯著上漲時,政府會通過實 施限價政策來抑制麥農的生產積極性, 導致小麥供給量因限價措施而不會同比例提高, 造成當期小麥供需出現缺口, 從而小麥的實際市場價格低于理論均衡價格,帶來消費者福利的提升,增加小麥的消費量。支持政策則主要是通過 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實施,起到政策托底的作用,防止小麥價格過度下跌。 價格政策有助于維持小麥價格穩定, 補貼政策則能夠顯著降低麥農種植成本, 兩者都從不同程度保障麥農種植利益, 提升種糧積極性,從而保證國家糧食充足供應和糧食安全。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5、 )1210 號 10 圖表圖表 12 我國小麥相關政策我國小麥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華創證券 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2000 年開始我國糧食市場開始出現供給不足的狀況,加上“入世”承諾對糧食進口的拉動, 對國內糧食生產和價格也產生一定沖擊,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成為政策考量的關鍵。因此 2004 年中央一號 文件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繼 1986 年之后,再度聚焦“三農問題”,通過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 銷售市場,實行購銷多渠道經營等多種方式鼓勵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以小麥為例,2004 年我國小麥產 量連續 4 年下滑后開始迎來增長,小麥供需情
6、況逐步好轉。2004、2005 兩年小麥單產也連續創歷史新高,供需改善 給價格端帶來下行壓力,為了穩定小麥價格,保障麥農的種植利益和積極性,2006 年 5 月 16 日,國家發改委、財 政部、農業部、中儲糧總公司等聯合印發2006 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在小麥主產區河北、江蘇、安徽、 山東、河南、湖北 6 省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以 2006 年生產的國標三等小麥為標準品,白麥每市斤 0.72 元, 紅麥、混合麥每市斤 0.69 元。在 2006 年 6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期間,當小麥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格時,由中儲 糧總公司和有關省地方儲備糧公司按照上述價格在上述小麥主
7、產區掛牌收購農民交售的小麥。 圖表圖表 13 2005-2006 年小麥單產連創歷史新高年小麥單產連創歷史新高 圖表圖表 14 小麥總產量自小麥總產量自 2003 年開始快速增長年開始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創證券 2 3 3 4 4 5 5 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 單產(噸/公頃)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總產量(億噸)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
8、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11 圖表圖表 15 我國我國 2004-2005 年小麥進口量大幅增長年小麥進口量大幅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創證券 從 2006 年開始執行小麥托市收購后, 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持續上漲, 2014-2017 年, 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保持在 118 元/50 公斤的歷史最高位不變。 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 要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 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形成合理比價關系。經國務院批準,2018 年小 麥最低收購價下調至 115 元/50 公斤,這是我國小麥托市政策實施以來
9、首次出現價格下調。隨后 2019 年、2020 年小 麥最低收購價格繼續下調至 112 元/50 公斤。在下調 2019 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同時,國家加大“優質糧食工程”實施 力度,鼓勵地方和農民擴大優質專用小麥等生產供給,通過優質優價實現農民增收。此外,國家還將探索開展糧食 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保護農民利益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符 合市場規律,在堅守口糧絕對安全和避免“谷賤傷農”底線基礎上,政策盡可能以最小化扭曲市場為原則。 圖表圖表 16 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元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元/50 公斤)公斤) 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華創證券 注:國家發改委每
10、年第 4 季度公布下一年度的小麥最低收購價 除此之外,根據 2019 年 10 月 12 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農發行等聯合下發 的關于完善小麥最低收購價有關政策的通知,要求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繼續實行并進一步完善糧食最低收購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06 2007 2008 2008 2008 2009 2010 201
11、0 2011 2011 2012 2012 2013 2014 2014 201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最低收購價:白小麥最低收購價:紅小麥最低收購價:混合麥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12 價政策,自自 2020 年起對最低收購價小麥限定收購總量,年起對最低收購價小麥限定收購總量,2020 年限定為年限定為 3700 萬噸萬噸,并且分兩批次下達,第一批數量 為 3330 萬噸,不分配到??;第二批數量為 370 萬噸,根據收購需要具體分配到省。 圖表圖表 17 歷年來我國小麥托市收購量歷年來我國小麥托市收購量 資料來源:中儲
12、糧,華創證券 注:2020年托市收購量為限定總量 二、全國小麥二、全國小麥產銷維持穩定,產銷維持穩定,重點關注結構性去庫存重點關注結構性去庫存當日最高氣溫大于 35,相對濕度小于 25%,風速大于 3 米/秒時,小麥即 遭到干熱風的嚴重危害.干熱風出現的強度越大,持續 時間越長,對小麥的危害就越大 資料來源:鄭州商品交易所,華創證券 進口繼續實行配額制進口繼續實行配額制。2019 年 12 月 18 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2020 年進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根據 方案,我國繼續對小麥等 8 類商品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稅率維持不變。關稅配額內的小麥進口稅率為 1%,關稅 配額外的進口稅率為
13、65%(最惠國稅率),普通進口稅率則為 180%。根據國家發改委此前制定的2020 年糧食進 口關稅配額申請和分配細則,2020 年我國小麥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 963.6 萬噸,其中 90%為國營貿易配額。我國 小麥進口關稅配額自 2004 年開始 17 年來維持不變,2017-2019 年過去三年進口量分別為 442 萬噸、310 萬噸和 349 萬噸,過去 10 年年均進口量為 322 萬噸,均未使用完進口配額。而且進口結構主要是優質專用小麥為主。 圖表圖表 25 2020 年小麥進口關稅稅率年小麥進口關稅稅率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華創證券 注:按照稅則號列,前 4 種依次為不同小麥品種
14、(種用硬粒小麥、其他硬粒小麥、種用其他小麥 及混合麥、其他小麥及混合麥),后 3 種依次為小麥或混合麥的細粉、小麥粗粒及粗粉、小麥團粒 (二)(二)消費量:消費量:整體平穩,以整體平穩,以結構性調整為主結構性調整為主 我國小麥自給率高。我國小麥自給率高。我國不僅是全球小麥產量最高的國家,同時也是小麥消費量最高的國家,年消費量常見維持在 1 億噸以上,人均年消費量約在 80-100 公斤區間浮動。上世紀 90 年代,我國小麥生產基本處于產不足需的狀態,每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17 年需要通過一定量的小麥進口補充國內產能的不足,其中 1995 年我國小
15、麥進口量達到 1233 萬噸的歷史高點。隨著 2006 年落地小麥最低收購價,國內小麥產需格局逐步逆轉,2006-2019 年這 14 年小麥自給率(產量/國內消費量)均 值為 105.88%,現在我國小麥進口主要是結構性進口部分優質專用小麥滿足特定需求。 圖表圖表 26 我國小麥消費量我國小麥消費量相對穩定相對穩定 圖表圖表 27 我國小麥歷年自給率我國小麥歷年自給率 資料來源:USDA,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USDA,華創證券 制粉仍為第一大消費方式。制粉仍為第一大消費方式。 從消費結構上看, 我國小麥主要用于食用, 第一大消費方式為制粉, 以 2018 年數據為例, 制粉消費占比約 75%
16、、其他飼用消費、工業消費、種用消費分別占比 12%、8%和 5%,而在制粉消費中,約 75%的 小麥形成面粉、5%形成次粉、20%形成麩皮。 圖表圖表 28 我國小麥消費我國小麥消費以制粉為主以制粉為主 圖表圖表 29 小麥制粉消費結構以面粉為主小麥制粉消費結構以面粉為主 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華創證券 居民飲食結構升級調整, 小麥需求長期來看或呈結構性變化。居民飲食結構升級調整, 小麥需求長期來看或呈結構性變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帶動食物消費傾向的變化, 口糧消費呈逐漸減少趨勢,而肉蛋奶需求量不斷增加,直接帶動飼料用量的需求日益旺盛。 結
17、構上看,小麥和水稻兩種主要口糧消費占比均逐年下降,而玉米和大豆兩種主要飼用糧消費占比均逐年上升。 1993-2019 年這 26 年間,主要糧食作物中小麥消費占比由 27.41%下降至 16.45%,降幅為 10.96 個 pct。而玉米作為 飼料和工業用糧的主要品種,同期消費占比則由 23.66%增加至 41.83%,漲幅為 18.17 個 pct。 0 20 40 60 80 100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消費
18、量(億噸)人均消費量(kg,右軸) 80% 90% 100% 110% 12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8 制粉消費飼用消費工業消費種用消費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2012/20132013/2
19、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8 面粉(千噸)次粉(千噸)麩皮(千噸)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18 圖表圖表 30 我國我國人均谷物消費量逐年遞減人均谷物消費量逐年遞減 圖表圖表 31 我國人均肉蛋奶及水產品消費量穩步增長我國人均肉蛋奶及水產品消費量穩步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創證券 圖表圖表 32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消費占比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消費占比 資料來源:Wind,華創證券 注:小麥消費占比以總消費量為基礎測算 飼用消費:飼用消費:動物能量飼料,需求主要取決于小麥
20、玉米價差。動物能量飼料,需求主要取決于小麥玉米價差。小麥和玉米均可作為能量飼料添加到畜禽濃縮料中生產 全價飼料。相比之下,小麥蛋白含量較玉米高 3 至 5 個百分點,正常情況下,當二者價差在 150 元/噸以內時,小麥 可以大量替代玉米生產乳豬飼料;當價差在 100 元/噸以內時, 小麥可以大量替代玉米生產普通豬料。 當前主產區小麥、 玉米價差均在 400 元/噸以上,且自 2015Q3 價差未在回到 150 元/噸以下。后續小麥對玉米的飼用消費替代程度仍要 取決后二者后續價格走勢。目前來看,由于 2019 年小麥質量普遍較好,加之玉米價格回落明顯,小麥進入飼用及工 業消費困難,普遍預計 20
21、20 年上半年這種局面仍難以有所改觀。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人均谷物消費量(kg) 25 26 27 28 29 30 8 9 10 11 12 13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人均蛋類消費量(kg)人均奶類消費量(kg) 人均水產品消費量(kg)人均肉類消費量(kg,右軸)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
22、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稻谷小麥大豆玉米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19 圖表圖表 33 小麥玉米價差處于高位小麥玉米價差處于高位 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華創證券 注:玉米價格選取當地國標一等玉米進廠價 國內優質小麥存在國內優質小麥存在缺口缺口。 優質小麥是指品質優良具有專門加工用途的小麥, 且經過規?;?、 區域化種植, 種性純正、 品質穩定,達到國家優質小麥品種品質標準,能夠加工成具有優良品質的專用食品的小麥。按國家推薦標準,優質 小麥分
23、為優質強筋小麥和優質弱筋小麥兩類。優質強筋小麥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餃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 強的食品,與普通小麥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標:小麥粗蛋白、濕面筋、面團穩定時間、降落數值和烘焙評分,用 來衡量小麥面筋值的含量及質量、小麥蛋白質含量、發酵品質(降落數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質量,因此價格也普 遍高于普通小麥價格。 圖表圖表 34 優質小麥與普通小麥價格對比優質小麥與普通小麥價格對比 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華創證券 (600) (450) (300) (150) 0 150 300 450 600 750 900 1050 2011/5/32012/5/32013/5/32014/5
24、/32015/5/32016/5/32017/5/32018/5/32019/5/3 鄭州小麥/玉米價差菏澤小麥/玉米價差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2010/5/26 2010/9/26 2011/1/26 2011/5/26 2011/9/26 2012/1/26 2012/5/26 2012/9/26 2013/1/26 2013/5/26 2013/9/26 2014/1/26 2014/5/26 2014/9/26 2015/1/26 2015/5/26 2015/9/26 2016/1/26 2016/5/26 2016/9
25、/26 2017/1/26 2017/5/26 2017/9/26 2018/1/26 2018/5/26 2018/9/26 2019/1/26 2019/5/26 2019/9/26 2020/1/26 進廠價:優質小麥(鄭麥366):河南:鄭州進廠價:普通小麥:河南:鄭州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20 我國糧食生產政策要求,提升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東北 5 個小麥優勢區生產能力,大力發展優質專 用小麥品種。目前,已形成了黃淮海、長江中下游和大興安嶺沿麓三大優質專用小麥產區。其中,黃淮海麥區是我 國最大的中強筋小麥生產基地,主要包括河北
26、、山東、河南大部、江蘇和安徽北部、陜西關中、山西中南部等,這 些地區非常適合小麥蛋白質和面筋的形成和積累;長江中下游主要包括江蘇、安徽兩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 南部等地區, 氣候濕潤,熱量條件良好, 有利于小麥低蛋白和弱面筋的形成, 是我國優質弱筋小麥生產的重點區域; 大興安嶺沿麓是我國優質硬紅春小麥主產區,所產硬紅春小麥品質優良,商品性能穩定,對進口硬麥替代性強,目 前商品率保持在 80%以上。 圖表圖表 35 我國優質小麥分布區域圖我國優質小麥分布區域圖 資料來源:鄭州商品交易所 優質小麥的種植不同于普通小麥,要求連片種植并單收、單打、單儲,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優麥的品質。美等國的小 麥之
27、所以品質穩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國家的小麥都是按不同的生態區來劃定種植區域,一個區域內大規 模連片種植同一類型的品種。我國由于生產規模小,優質小麥采用一家一戶的種植模式,一個鄉往往種植幾個乃至 十幾個不同的小麥品種,品質類型不同的品種混雜種植,導致品質嚴重下降。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農業部谷物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20062015 年中國小麥質量年度變化:我國小麥品種結構有所改善, 但達標樣品比例較低,強筋小麥、中強筋小麥、中筋小麥和弱筋小麥達標比例分別為 4.8%、4.6%、25.0%和 0.4%。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高品質的面制食品需求日益增大
28、,加上面食消費習慣由購買面粉自制 向外購成品面食轉變,我國專用粉需求不斷增長。據糧油信息報數據顯示,我國優質小麥年產量大致在 350 萬450 萬噸之間,且隨著價格波動,年度消費彈性較大,預計 2019 年我國優質小麥產量達到 550 萬600 萬噸,同比增加 100 萬200 萬噸。另據數據統計,我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 300 萬噸左右的優質小麥來彌補供需缺口,加上國內自產 的優質強筋和優質弱筋小麥,預計我國每年對優質小麥需求量在 1000 萬噸左右。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21 圖表圖表 36 近年來我國小麥進口量維持在近年來我國小麥進口量維持在
29、300 萬噸左右萬噸左右 圖表圖表 37 2019 年我國小麥分國別進口量年我國小麥分國別進口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天下糧倉網,華創證券 (三)供需平衡表(三)供需平衡表:庫銷比逐年增長,去庫存壓力仍在:庫銷比逐年增長,去庫存壓力仍在 整體來看,受益于小麥種植技術、育種技術等水平的持續提高帶動小麥單產增加,我國小麥總產量呈現穩步增長趨 勢。2019 年小麥播種面積繼續下調 2.2%的情況下,我國小麥總產量仍實現 1.6%的增長。與此同時,需求端則呈現 平穩增長態勢,國內小麥年產量連續 7 年大于需求量,加上進口小麥的補充,使得我國小麥年末結轉庫存量持續增 加,尤其是政策
30、性小麥庫存量高企,臨儲拍賣成交量持續低迷,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 2020 年 2 月中下旬,國家臨 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 9226 萬噸,處于歷史高位;從主要區域庫存分布情況來看,蘇皖豫地區庫存量逾 7900 萬噸, 占比 86%; 從國家臨儲小麥年份分布情況來看, 質量等級略差的 2014-2016 年產小麥庫存量逾 4500 萬噸, 占比 49%。 圖表圖表 38 2015-2019 年期間國家臨儲小麥拍賣情況年期間國家臨儲小麥拍賣情況 資料來源:Myagric 據美國農業部 2020 年 2 月最新預測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小麥期末庫存高達 1.48 億噸,庫銷比高達 114.84%,
31、而 按照世界公認的糧食消費量與庫存量之間的關系,合理比例應該在 40%左右,我國小麥庫銷比達到這一比值的 2.87 倍,去庫存壓力仍十分嚴峻。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進口數量:小麥(萬噸) 0 50 100 150 200 加拿大 法國 哈薩克斯坦 美國 立陶宛 澳大利亞 俄羅斯 墨西哥 意大利 土耳其 英國 西班牙 進口量(萬噸)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22 圖表圖表 39 我國小麥供需平衡表我國小麥供需平衡表 期初庫存期初庫存 產量產量 進口進口 總供
32、給量總供給量 國內消費量國內消費量 出口出口 期末庫存期末庫存 庫銷比庫銷比 1992 0.24 1.02 0.07 1.32 1.09 0.00 0.23 20.94% 1993 0.23 1.06 0.04 1.34 1.11 0.00 0.23 20.51% 1994 0.23 0.99 0.10 1.32 1.11 0.00 0.22 19.66% 1995 0.22 1.02 0.13 1.36 1.12 0.00 0.24 21.66% 1996 0.24 1.11 0.03 1.38 1.12 0.01 0.24 21.32% 1997 0.24 1.23 0.02 1.49 1
33、.15 0.01 0.33 28.86% 1998 0.33 1.10 0.01 1.44 1.16 0.01 0.28 24.29% 1999 0.66 1.14 0.01 1.81 1.16 0.01 0.65 56.10% 2000 1.03 1.00 0.00 2.03 1.10 0.01 0.92 82.85% 2001 0.92 0.94 0.01 1.87 1.09 0.02 0.77 69.47% 2002 0.77 0.90 0.00 1.67 1.05 0.02 0.60 56.47% 2003 0.60 0.86 0.04 1.51 1.05 0.03 0.43 40.3
34、4% 2004 0.43 0.92 0.07 1.42 1.02 0.01 0.39 37.63% 2005 0.39 0.97 0.01 1.37 1.01 0.01 0.35 34.07% 2006 0.34 1.08 0.00 1.43 1.02 0.03 0.38 36.70% 2007 0.38 1.09 0.00 1.48 1.06 0.03 0.39 35.80% 2008 0.39 1.12 0.00 1.52 1.06 0.01 0.46 43.01% 2009 0.46 1.15 0.01 1.62 1.07 0.01 0.54 50.45% 2010 0.54 1.15
35、0.01 1.71 1.11 0.01 0.59 53.02% 2011 0.59 1.17 0.03 1.79 1.23 0.01 0.56 45.31% 2012 0.56 1.21 0.03 1.80 1.25 0.01 0.54 42.84% 2013 0.54 1.22 0.07 1.83 1.17 0.01 0.65 55.60% 2014 0.65 1.26 0.02 1.93 1.17 0.01 0.76 64.88% 2015 0.76 1.30 0.03 2.10 1.12 0.01 0.97 86.08% 2016 0.97 1.33 0.04 2.35 1.19 0.0
36、1 1.15 95.97% 2017 1.15 1.34 0.04 2.53 1.21 0.01 1.31 107.54% 2018 1.31 1.31 0.03 2.66 1.25 0.01 1.40 110.92% 2019 1.40 1.34 0.04 2.77 1.28 0.01 1.48 114.84% 資料來源:USDA,華創證券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23 圖表圖表 40 我國小麥期末庫存及庫銷比(億噸,我國小麥期末庫存及庫銷比(億噸,%) 資料來源:USDA,華創證券 三、小麥價格形成機制三、小麥價格形成機制 (一)全球小麥價格形成機
37、制(一)全球小麥價格形成機制:供求關系決定:供求關系決定 2013-2019 年,全球小麥產量和消費量連續 7 年實現正增長,且產量增速快于消費量增速,因此期末庫存量從 2013 年末1.94億噸, 增加至2019年末2.88億噸, 增幅達48.5%, 全球小麥庫銷比也從2013年22.5%增加至2019年30.7%, 創下近 30 年新高。 圖表圖表 41 全球小麥供需平衡表全球小麥供需平衡表 期初庫存期初庫存 產量產量 進口進口 總供給量總供給量 國內消費量國內消費量 出口出口 期末庫存期末庫存 庫銷比庫銷比 1992 1.33 5.62 1.22 8.17 5.49 1.24 1.45
38、21.56% 1993 1.45 5.59 1.13 8.17 5.62 1.18 1.42 20.87% 1994 1.42 5.25 1.12 7.79 5.47 1.11 1.20 18.16% 1995 1.18 5.38 1.13 7.69 5.50 1.14 1.05 15.85% 1996 1.07 5.83 1.20 8.09 5.76 1.25 1.13 16.12% 1997 1.14 6.09 1.25 8.48 5.84 1.25 1.38 19.50% 1998 1.38 5.89 1.22 8.49 5.90 1.23 1.37 19.26% 1999 1.76 5
39、.86 1.31 8.93 5.92 1.35 1.70 23.44% 2000 2.07 5.82 1.02 8.90 5.84 1.03 2.04 29.73% 2001 2.07 5.81 1.08 8.96 5.85 1.08 2.02 29.18% 2002 2.02 5.67 1.08 8.77 6.01 1.08 1.68 23.61% 2003 1.66 5.55 1.02 8.23 5.89 1.09 1.32 18.89% 2004 1.33 6.29 1.10 8.71 6.10 1.11 1.51 20.97% 0% 20% 40% 60% 80% 100% 120%
40、140%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期末庫存庫銷比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24 期初庫存期初庫存 產量產量 進口進口 總供給量總供給量 國內消費量國內消費量 出口出口 期末庫存期末庫存 庫銷比庫銷比 2005 1.51 6.21
41、1.10 8.82 6.24 1.16 1.48 19.94% 2006 1.48 5.96 1.14 8.57 6.15 1.12 1.28 17.64% 2007 1.29 6.11 1.13 8.53 6.17 1.17 1.23 16.70% 2008 1.26 6.82 1.37 9.45 6.41 1.44 1.67 21.23% 2009 1.67 6.84 1.34 9.85 6.50 1.36 2.03 25.76% 2010 2.01 6.47 1.32 9.81 6.55 1.33 1.99 25.25% 2011 1.99 6.97 1.49 10.45 6.97 1.
42、58 1.99 23.27% 2012 1.97 6.59 1.45 10.01 6.80 1.37 1.76 21.48% 2013 1.77 7.15 1.58 10.50 6.98 1.66 1.94 22.45% 2014 1.95 7.28 1.59 10.82 7.05 1.64 2.18 25.01% 2015 2.19 7.35 1.70 11.24 7.11 1.73 2.43 27.46% 2016 2.45 7.56 1.79 11.81 7.39 1.83 2.62 28.44% 2017 2.63 7.63 1.81 12.06 7.42 1.82 2.84 30.7
43、1% 2018 2.84 7.31 1.70 11.86 7.37 1.74 2.78 30.56% 2019 2.78 7.64 1.80 12.22 7.54 1.83 2.88 30.74% 資料來源:USDA,華創證券 此外,我們將全球小麥實際市場價格與當期小麥結余量(當期小麥產量+當期小麥進口量-當期小麥國內消費量-當期 小麥出口量)進行對比發現,兩者呈現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全球小麥價格主要由小麥市場供求關系決定。 圖表圖表 42 全球小麥價格與當期全球小麥價格與當期結余量呈反向變動關系結余量呈反向變動關系 圖表圖表 43 全球小麥期末庫存及庫銷比全球小麥期末庫存及庫銷比 資料來源:國
44、際貨幣基金組織,USDA,華創證券 資料來源:USDA,華創證券 (二)中國小麥價格形成機制(二)中國小麥價格形成機制:種植成本決定,短期受供求關系影響:種植成本決定,短期受供求關系影響 我國我國小麥價格主要由小麥價格主要由種植種植成本決定成本決定,短期受供求關系影響,短期受供求關系影響。我們將國內小麥平均出售價格分別與總成本、最低收購 價、產量、結余量等指標進行對比發現,小麥價格與總成本及最低收購價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產量、結余量無明 顯關聯。我國小麥價格主要圍繞最低收購價這一價格中樞波動,而最低收購價的制定依據則是經測算后的行業平均 種植成本。長時間以來,與全球小麥價格形成機制不同的是,我
45、國小麥價格短期會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但價 格中樞主要圍繞行業種植成本進行波動。 (60) (40) (20) 0 20 40 60 50 150 250 350 450 2000-01 2001-01 2002-01 2003-01 2004-01 2005-01 2006-01 2007-01 2008-01 2009-01 2010-01 2011-01 2012-01 2013-01 2014-01 2015-01 2016-01 2017-01 2018-01 2019-01 2020-01 實際市場價格:全球:小麥(美元/公噸)年度結余(百萬噸) 0% 5% 10% 15% 20
46、% 25% 30% 35% 0 1 1 2 2 3 3 4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期末庫存庫銷比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25 圖表圖表 44 小麥售價與成本及最低收購價關系小麥售價與成本及最低收購價關系 資料來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USDA,華創證券 圖表圖表 45 小麥售價與產量關系小麥售價與產量關系 圖表圖表 46 小麥售價與結余量關系小麥售價與結余量關系 資料來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USDA,華創證券 資料來
47、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USDA,華創證券 種植成本趨于穩定,種植收益波動性明顯。種植成本趨于穩定,種植收益波動性明顯。具體來看,成本端主要由生產成本和土地成本兩部分構成,其中生產成 本主要包括直接費用(以種子、化肥、農藥和機械作業費、排灌費等為主)、間接費用(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折舊、 保險費、銷售費等)和人工成本(含家庭用工折價及雇工費用);土地成本則主要包括流轉地租金和自營地折租兩 部分。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48、 總成本(元/50公斤)平均出售價格(元/50公斤) 最低收購價:白小麥(元/50公斤)最低收購價:紅小麥(元/50公斤) 0.9 1 1.1 1.2 1.3 1.4 65 75 85 95 105 115 125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平均出售價格(元/50公斤)產量(右軸,億噸) -0.1 -0.05 0 0.05 0.1 0.15 0.2 0.2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平均出售價格(元/50公斤)結余(右軸,億噸) 糧食種植糧食種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1210 號 26 圖表圖表 47 我國小麥生產成本拆分我國小麥生產成本拆分 資料來源: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華創證券 按照 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