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P:世界石油市場回顧與展望(16頁).pdf

編號:14203 PDF 16頁 1.59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IWEP:世界石油市場回顧與展望(16頁).pdf

1、Policy Brief No.201902 July 1, 2019 周伊敏周伊敏 王永中王永中 世界石油市場回顧與展望世界石油市場回顧與展望 2018 年,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的較快增長、OPEC+減產協議、庫存減少等因素助推了 石油價格上漲, 而中美貿易摩擦、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和委內瑞拉政經危機則加劇了油價波動。 2018 年,全球石油供需形勢發生顯著變化,由上年供給不足(日均供給缺口 60 萬桶)轉變 為需求不足(日均供給過剩量 80 萬桶),原油需求增長主要由亞洲和北美驅動,而供給增 長主要來源于北美和獨聯體國家。2018 年,國際原油價格經歷了一輪“大起大落”行情, 布倫特原油價格在

2、 10 月份一度升至 86 美元/桶的高點,在年底卻跌至 50 美元/桶的低位。 2019 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世界石油市場需求依然強勁。其中,中國 2019 年的石油 需求增長預計與 2018 年持平, 而印度需求在 2019 年將保持強勁增長, 石化和航空燃料將是 拉動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方面。2019 年油價仍為供給側主導,若 OPEC+減產的規模將 較好地平衡石油需求增長放緩的程度、 伊朗供應量因美國制裁而下降的程度以及美國供應增 長的速度,則原油均價可能維持在 65 美元/桶;否則,預計原油均價將跌至 50 美元/桶。 WES |World Eenergy Studies 世

3、界能源研究系列世界能源研究系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2 一一 20182018 年世界石油市場狀況回顧年世界石油市場狀況回顧 2018 年,全球經濟的較快增長、OPEC+減產協議、市場供需、庫存減少等因素助推了石 油價格上漲,而中美貿易摩擦、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和委內瑞拉政經危機則加劇了油價波動。 在供給側主導的背景下,2018 年“減產聯盟”繼續穩定市場和油價,總體上有效地平衡了 市場供需,原油價格上漲。2018 年的石油市場價格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式的漲跌行情,布倫 特原油價格曾一度飆升至 86 美元/桶,年終卻跌至 50 美元/桶的低位。美國、OP

4、EC、俄羅斯 三方博弈持續增強,政治事件對石油市場的影響也愈發突出,全球石油市場已進入新常態 新的市場格局,新一輪的價格動蕩。 (一)(一)全球全球原油市場需求增速減緩,供需整體寬松原油市場需求增速減緩,供需整體寬松 在較為穩定的經濟增長和適中市場價格的共同作用下, 全球原油需求繼續維持較快增長 勢頭。2018 年盡管一些經濟體(尤其是歐洲和亞洲)的業績表現較弱,但整體來看全球經 濟估計以 3.7的健康速度增長,有力地驅動了石油需求的增長。2017 年、2018 年全球石 油日均需求量分別為 9800 萬桶、9920 萬桶,比上年分別增長 160 萬桶、120 萬桶,增長速 度依次為 1.57

5、%和 1.31%。2018 年全球石油需求雖維持較快增長態勢,但增速較 2017 年有 所減緩。在 2018 年的四個季度,全球原油消費一直維持正增長態勢,其需求量依次為 9840 萬桶、9870 萬桶、9980 萬桶、10010 萬桶,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 180 萬桶、60 萬桶、140 萬桶、140 萬桶。全球原油增長主要來源于亞洲和北美地區。2018 年,亞洲、北美的日均原 油需求量分別達 2680 萬桶、2560 萬桶,分別比上年增長 80 萬桶、50 萬桶,占全球原油需 求量的份額分別達 66.7%、41.7%,而其余地區的日均原油需求量合計下降了 10 萬桶(見表 1) 。 表表

6、1 1世界石油供需狀況世界石油供需狀況單位:百萬桶/天 201720172018Q12018Q12018Q22018Q22018Q32018Q32018Q42018Q4201820182019Q12019Q12019Q22019Q220192019 需求需求 OECDOECD47.447.947.248.148.247.848.047.648.2 北美北美25.125.325.425.826.025.625.625.825.9 歐洲歐洲14.314.114.214.714.314.314.014.414.4 亞亞洲洲大大洋洋洲洲8.18.57.67.68.07.98.47.47.8 非非 OE

7、CDOECD50.550.551.551.751.851.451.552.752.5 前蘇聯前蘇聯4.54.54.64.94.84.74.54.74.8 歐洲歐洲0.70.70.80.80.80.80.80.80.8 亞洲亞洲26.026.527.026.727.126.827.327.927.7 中國中國12.612.713.013.213.113.013.113.513.5 拉美拉美6.56.36.46.56.46.46.36.36.3 中東中東8.58.18.58.78.38.48.18.68.5 非洲非洲4.34.34.34.24.44.34.54.44.4 總需求總需求98.098.

8、498.799.8100.199.299.5100.3100.6 供給供給 OECDOECD24.225.725.926.927.726.627.527.728.0 北美北美20.321.722.223.323.822.823.623.824.1 歐洲歐洲3.53.63.33.23.43.43.43.43.4 亞亞洲洲大大洋洋洲洲0.40.40.40.40.40.40.50.50.5 非非 OECDOECD30.930.931.031.031.431.131.331.131.4 前蘇聯前蘇聯14.314.414.414.614.814.614.714.514.6 歐洲歐洲0.10.10.10.

9、10.10.10.10.10.1 3 亞洲亞洲7.47.27.27.17.27.17.07.07.0 中國中國3.93.83.93.83.93.83.83.83.8 拉美拉美4.54.54.54.44.64.54.74.84.9 中東中東3.23.23.33.33.33.33.33.33.3 非洲非洲1.41.41.51.51.41.41.51.51.5 OPECOPEC37.537.337.137.637.737.4 原油原油32.031.731.632.032.231.9 總供給總供給97.498.399.1100.9101.7100.0 供需缺口供需缺口-0.6-0.10.41.11.6

10、0.8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署(IEA),Oil Market Report, February 2019. 石油市場供給盡管受到減產壓制, 但在美國頁巖革命的推動下, 全球石油實際供給增速 加快。2017 年、2018 年,全球石油日均供給量分別為 9740 萬桶、1 億桶,比上年分別增長 50 萬桶、260 萬桶,增長速度分別為 0.52%、2.67%。2018 年四個季度的全球石油日均供給 量分別為 9830 萬桶、9910 萬桶、10090 萬桶、10170 萬桶,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 170 萬桶、 220 萬桶、310 萬桶、350 萬桶。全球石油供給增長主要來源于北美和獨聯體國家。2

11、018 年, 北美、獨聯體國家的日均石油供給量達 2280 萬桶、1460 萬桶,分別比上年增長 250 萬桶、 30 萬桶, 二者共貢獻了 280 萬桶的供給量增長, 而其余地區的石油供給量合計下降 20 萬桶。 2018 年,OPEC 日均石油供給量為 3740 萬桶,比上年減少 10 萬桶,其中原油供給量為 3190 萬桶,比上年下降 10 萬桶。 在全球石油供給增長快于需求增長的情形下, 石油供需形勢由供給不足逐步轉變為需求 不足,原油供給趨于寬松。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2018 年,全球石油日均供給過剩量達 80 萬桶,而上年供給短缺量達 60 萬桶。在 2018 年四個季度,全球石

12、油供給過剩量持續增 加,由第 1 季度的 10 萬桶的供給短缺,逐步轉變為第 2、3、4 季度的 40 萬桶、110 萬桶、 160 萬桶的供給過剩(見表 1) 。另據歐佩克數據,2018 年四個季度供需呈現逐步寬松的狀 態。第一季度市場供給略低于需求供需基本持平,基本達到供需相抵,第二季度全球原油供 需進一步寬松,差值約達到 40 萬桶/日,后兩個季度原油供需差分別為 110 萬桶/日和 156 萬桶/日(見圖 1) 。 4 圖圖 1 12011-20182011-2018 年全球石油市場供需及庫存變化年全球石油市場供需及庫存變化 數據來源:國際能源署(IEA) 。 (二)(二)201820

13、18 年原油價格先漲后跌,年原油價格先漲后跌,BRENT-WTIBRENT-WTI 價差擴大價差擴大 2018 年 10 月,BRENT 原油均價為 80.47 美元/桶,這是自 2013 年以來的最高月度平均 價格。2018 年 BRENT 原油均價為 71.07 美元/桶,較 2017 年高出 16.68 美元/桶。WTI 原油 2018 年均價較 2017 年上漲了 13.91 美元/桶,達到 64.82 美元/桶,BRENT 和 WTI 原油價差 擴大至每桶 6.25 美元。布倫特和 WTI 原油之間的價差在 2018 年明顯高于 2017 年,這也是 自 2013 年以來的最大 BR

14、ENT-WTI 價差。 這意味著美國國內原油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美國原油出口創下歷史新高。 盡管美國原油產量大幅上漲, 但供應短缺可能性的增加以及全球原油庫存的下降支撐了 油價的上漲,布倫特原油在 2018 年 10 月 3 日達到了 86 美元/桶的高位。然而,2018 年 11 月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到 2018 年年末布倫特和 WTI 原油價格已分別跌至 64.13 美元/桶和 54.95 美元/桶。 5 圖圖 2 220172017 年年 1 1 月月-2019-2019 年年 2 2 月月 BRENT-WTIBRENT-WTI 價差價差 數據來源:IMF。 (三)全球石油庫存保

15、持低位(三)全球石油庫存保持低位 2018 年石油庫存整體處于較低水平,對油價形成了較強的支撐。2017 年,石油庫存經 歷了大幅度下跌,經合組織國家的庫存跌幅達 2.57 億桶。經合組織國家石油總庫存在 2017 年底已降至 44.09 億桶,2018 年 11 月進一步降至 43.97 億桶。2018 年,經合組織國家石油 庫存繼續保持在 44 億桶的低位。圖 3 顯示,經合組織國家石油庫存在 2018 年 8 月、9 月出 現了明顯的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該時段美國庫存的增長。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 石油庫存數據顯示,2018 年 8-9 月期間美國原油庫存增長了 0.59 億桶,

16、同期經合組織國家 石油庫存上漲了 0.29 億桶。 圖圖 3 32017-20182017-2018 年經合組織國家石油庫存年經合組織國家石油庫存 數據來源:EIA。 6 二二 世界石油價格的影響因素世界石油價格的影響因素 2018 年國際油價呈現先漲后跌的走勢??傮w來看,OPEC、美國、俄羅斯三方博弈和全 球經濟發展對 2018 年油價走勢具有重要的影響: OPEC+減產效果明顯, 維持了上一年減產的 成果,在穩定市場供需和價格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美國對全球石油市場控制力增強,與 OPEC、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市場供應方面形成制衡;全球經濟狀況為石油需求帶來增長動力。 盡管當前 OPEC+減產

17、執行有效穩定了油市,但本輪油價對政治事件表現出高度敏感,未來油 價將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油價的不確定性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美國,美國在全球石油市場的地位有兩個明顯轉變: 一是美國石油由進口轉出口, 造成供需結構上的變化。 美國當前正在完成從能源進口國向能 源出口國的角色轉變,這意味著一方面向美國出口石油的市場份額被擠出,轉向新的市場; 另一方面,美國開始向石油市場投放頁巖油,與傳統石油出口國展開競爭。事實上,美國引 領了全球石油供應增長。由于美國頁巖行業能夠通過提高產量來快速響應價格信號。IEA 預 計到 2024 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增加 400 萬桶/日,占全球總產能增長的 70。美國石油產

18、業的發展,將改變國際石油貿易格局,對石油市場將有更強的控制力,并且對能源地緣政治 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現在,我們利用具體數據對影響油價的主要因素進行討論。 (一)減產合作制度化,穩定石油市場和價格(一)減產合作制度化,穩定石油市場和價格 自 2016 年底以來,OPEC 及其盟友(OPEC+)已經執行了多輪減產合作,有效緩解了市 場供應過剩的局面,穩定了市場預期,加速了石油市場的回暖。石油市場管理已經趨于制度 化,OPEC+的減產合作已成為平衡市場供需、穩定石油價格的一個重要工具,對全球石油市 場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盡管當前 OPEC+合作中也存在緊張局勢,但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石 油部長和現

19、任歐佩克主席蘇哈爾阿爾馬祖瑞表示,OPEC+正在尋求合作關系的“制度化” 發展。 路透調查數據顯示,2018 年 11 月 OPEC 原油產量降低 16 萬桶/日,減產執行率已增至 120%。其中,委內瑞拉和伊朗是減產的重要因素。美國政府加強對伊朗的制裁,一定程度上 影響了伊朗石油產出,否則伊朗石油產出應當大幅飆升。此外,委內瑞拉的政治經濟危機進 一步加劇了 OPEC 石油總產量的下降。為了彌補這兩個成員國石油供應的損失、維持因美國 供應急劇上升而可能減少的石油市場份額,2018 年 6 月 23 日,OPEC+協議將減產執行率調 整至 100%以彌補供應短缺。2018 年年底的 OPEC+減

20、產協議中也已經將伊朗和委內瑞拉加入 減產豁免國家之列。 (二)美國石油產量繼續攀升(二)美國石油產量繼續攀升 隨著頁巖產量的快速增長, 美國石油對全球石油市場的影響力大幅提升。 全球石油產量 在 2018 年增加了 259 萬桶/日, 達到 9999 萬桶/日, 其中非 OPEC 國家貢獻了 270 萬桶/日的 增量,達到 6258 萬桶/日,全球原油增量的約 81%源于美國產量的提高(增量為 220 萬桶/ 日) 。根據美國能源署(EIA)發布的數據,2018 年美國原油產量持續攀升,2018 年前 11 個月日均原油產量達 1086 萬桶/日,較 2017 年同比增長了 17%。 頁巖油產

21、量的上升依然是推動 2018 年美國原油產量強勢增長的主要因素。EIA 統計數 據顯示,2018 年前 11 個月,美國原油平均日產量為 1086 萬桶,而其中頁巖油產量為 636 萬桶,占原油總產量的比重為 59%,較 2017 年比重進一步提升(2017 年頁巖油占原油產量 的比重為 50%) 。從增量上來看,2018 年前 11 個月,美國原油日均產量較 2017 年同期增加 了 157 萬桶,其中頁巖油產量較上年同期增加了 147 萬桶,占增量的 93%。 7 圖圖 4 42011-20182011-2018 年美國原油產量、年美國原油產量、頁巖頁巖油產量以及全球油價指數油產量以及全球

22、油價指數 數據來源:EIA、IMF。 美國頁巖市場目前正處于重新平衡的過程, 頁巖行業正在從 2014-2016 年嚴重的油價下 滑中恢復過來, 鉆井商需要極大化削減生產成本以及提高生產效率: 頁巖油的生產成本逐漸 下降至穩定階段。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頁巖油生產將可能很快轉向成本上升的環境。盡管 如此,若歐佩克削減供應并提高原油價格,美國原油生產商將仍愿意增加高成本原油產量。 從長期來看,美國產量的增加意味著未來油價的回落。 (三)政治事件對油價影響加強(三)政治事件對油價影響加強 2018 年是政治事件頻發的一年。與過去幾年相比,2018 年石油市場價格波動對政治事 件的反應更為強烈。 在石

23、油市場供需緊縮的環境下, 大部分的供給變化將不再有過剩的市場 供給所吸收, 因而政治事件造成的影響將更明顯的反映在油價上, 這些因素增加了石油市場 再平衡的不確定性。 8 圖圖 5 520182018 年年 BRENTBRENT 原油價格、收益率原油價格、收益率 數據來源:EIA。 2018 年 8 月,美國開始啟動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要求各國在 11 月前停止對伊朗石油進 口。而實際上,自特朗普政府表示將對伊朗實施制裁以來,原油定價中已經包含了針對伊朗 制裁可能出現供應短缺的風險溢價。 對伊朗石油部門制裁措施在施行前, 伊朗原油出口量出 現了大幅下降, 包括印度在內的石油買家在美國制裁生效之前

24、紛紛削減了從伊朗的石油進口。 2018 年 8-9 月期間,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貿易爭端引發了人們對石油消費增長 放緩的擔憂,抵消了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所引起的供應擔憂。但在金融市場,由于市場預期 特朗普將繼續推行新的關稅以及中國將采取報復措施, 美國股指普遍下跌, 對石油期貨形成 壓力。2018 年第四季度,地緣政治局勢趨于緊張、中美貿易爭端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高度不 確定性,導致全球石油需求趨于疲軟。同時,經合組織的石油庫存出現增長,導致 2018 年 第四季度原油市場價格急劇下跌。 (四)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強,石油需求增速放緩(四)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強,石油需求增速放緩 2018 年全

25、球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有所上升,而經濟上行動力消褪。國際貨幣組織估計 2018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 3.7%,與 2017 年持平,且全球經濟發展趨于不平衡。發達經濟體 整體 GDP 增長率較 2017 年上升了 0.1%, 而這一增長主要來源于美國, 其 GDP 增長率由 2017 年的 2.2%上漲至 2018 年 2.9%; 其他發達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長率均有所下滑, 歐元區經濟增 速整體下滑 0.4%至 2%, 英國和加拿大經濟增長率分別下降至 1.4%和 2.1%。 新興經濟體和發 展中經濟體整體經濟增長率保持在 4.7%,經濟增長率上升的國家主要包括印度和部分石油 出口國(俄羅斯、沙特

26、阿拉伯、尼日利亞) 。 9 圖圖 6 62017-20182017-2018 年全球部分國家年全球部分國家 GDPGDP 增長率增長率 數據來源:OPEC。 2018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 128 萬桶/日,需求總量為 9924 萬桶/日,增量上較 2017 年 減少了 24 萬桶/日。從需求總量來看,OECD 國家中石油需求量最大的是美國,其 2018 年需 求量為 2049 萬桶/日,比 2017 年增加了 53 萬桶/日,占全球總需求的 21%。非 OECD 國家中 石油需求最大的依然是中國,其 2018 年石油總需求為 1302 萬桶/日,占全球總需求的 13%, 較 2017 年增加了

27、 44 萬桶/日。從需求增速上來看,2018 年全球石油市場需求增速為 1.3%, 較 2017 年(1.6%)出現了明顯的下滑。OECD 國家需求增長率由 2017 年的 1%下降到 2018 年的 0.9%;非 OECD 國家由 2017 年的 2.2%下降到 2018 年的 1.7%。亞洲地區,韓國和日本 的石油需求在 2018 年均出現了負增長;中國石油需求增長由 2017 年的 4.9%降至 2018 年的 3.5%;印度石油需求增長由 2017 年的 2.9%增加至 2018 年的 4.4%。 (五)期貨市場交易活躍,原油金融屬性增強(五)期貨市場交易活躍,原油金融屬性增強 201

28、8年原油期貨市場規模延續增長。 根據2018年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統計的交易數據, 原油市場期貨未平倉合約數整體呈現上漲趨勢,2018 年第二季度原油未平倉合約數達到自 2010 年以來的新高。季度均值由 2017 年的 228 萬份上漲至 237 份,但增幅較 2017 年明顯 減小,僅為 4%。從市場交易行為來看,2018 年資金管理人在原油期貨中建立的多頭頭寸和 空頭頭寸比例呈現先漲后跌的走勢,在 2018 年第三季度,由于受到伊朗制裁導致緊張供給 預期的影響,市場多頭情緒上漲,多空頭比例達到 19,這也是自 2010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 2018 年年末,由于受到貿易摩擦升級和庫存上

29、升的影響,市場對油價預期下降,期貨交 易量也有所下降。期貨市場活動對 2018 年油價的漲和跌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0 圖圖 7 72010-20182010-2018 年原油期貨未平倉合約數及資金管理頭寸年原油期貨未平倉合約數及資金管理頭寸 數據來源:CFTC。 2018 年原油期貨收益率與金融資產價格之間的相關性相較于 2017 年有所增強。原油在 大宗商品投資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原油價格與金融市場相關性受到投資者關注。 Bloomberg 發布的 2019 年商品價格指數中能源商品占 1/3, 布油和 WTI 原油的比重為 15%。 從與股票市 場的關系來看,2018 年原油期貨

30、價格與標普 500 指數的相關性明顯增強,除第三季度外兩 者的相關性系數均超過 0.3。 圖圖 8 82017-20182017-2018 年原油期貨收益率與標普年原油期貨收益率與標普 500500 指數變化率相關性指數變化率相關性 數據來源:EIA 和 Bloomberg。 (六)美元走勢影響有限,價格仍由供需主導(六)美元走勢影響有限,價格仍由供需主導 從 2018 年上半年 BRENT 原油價格和美元指數的走勢來看,兩者聯動性較弱。由于原油 價格通常是以美元定價,原油價格與美元應當具有負相關的特性。然而,原油期貨價格收益 率和美國指數僅在 2018 年第一季度表現出明顯的負相關,之后相關

31、性大幅減弱,甚至在第 四季度出現微弱的正相關關系。這表明在 2018 年初期,美元走強推動了石油市場的謹慎情 緒,但市場供給基本面仍占主導地位,尤其是在伊朗制裁事件影響下,市場看漲情緒得到支 11 持,美元走勢對油價的影響并不明顯。 圖圖 9 9 20182018 年美元指數與年美元指數與 BRENTBRENT 原油價格原油價格 數據來源:EIA、FRED。 三三 石油供需主要國家狀況及預測石油供需主要國家狀況及預測 (一)主要供給國的供給狀況及預測(一)主要供給國的供給狀況及預測 1.沙特 由于沙特在 2018 年新政策中減少了對住宅和工業部門的電力補貼,沙特國內石油需求 大幅下降。截至 2

32、018 年底,沙特石油日均消費量為 312 萬桶,與 2017 年相比減少了 15 萬 桶/日,降幅達到 4.6%。而 2018 年沙特的日均原油產量同比增長 37 萬桶至 1033 萬桶,增 長率為 3.7%。在 2018 年底的減產協議中,包括沙特在內的 15 個 OPEC 成員國同意在 2019 年上半年將產量減少 80 萬桶/日。 從 IEA 公布的數據來看, 沙特原油產量在 2018 年 11 月創 下了 1106 萬桶/日的歷史新高,在之后的兩個月環比均下降約 40 萬桶/日,12 月降至 1064 萬桶/日,2019 年 1 月減少至 1024 萬桶/日。目前沙特原油減產已經超過

33、 OPEC+減產協議中 約定的調整水平,按照協議,預計 2019 年上半年,沙特石油日均產量將保持在 1031 萬桶。 2.俄羅斯 根據 IEA 數據,2018 年俄羅斯實際石油產量同比增長 17 萬桶/日至 1149 萬桶/日。盡 管 2018 年俄羅斯參與聯合減產,但從統計數據來看,其石油產業繼續處于擴張狀態,石油 產量實現了連續增長。根據 2017 年底 OPEC+減產協議約定,2018 年俄羅斯石油產量應當調 整至 1098 萬桶/日。按照 2018 年新的減產協議,預計 2019 年上半年,俄羅斯的日均石油產 量應控制在 1119 萬桶, 但參考其歷年的減產執行情況, 預計 2019

34、 年上半年俄羅斯實際石油 產量仍將高于減產目標。IEA 預計 2019 年俄羅斯日均石油產量將繼續增長至 1159 萬桶/日, 但增幅較上一年有所下降。 3.美國 2018 年,美國日均石油產量 1547 萬桶,比 2017 年增加了 220 萬桶/日;美國石油供應 量為 2280 萬桶/日,比 2017 年增加 250 萬桶/日。IEA 強調美國將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發揮越 來越大的作用, 美國將在2019年“鞏固其作為世界最大原油生產國的領導地位”。 預計2019 年美國石油產量將繼續保持強勢增長,達到 1699 萬桶/日;石油供給量將達到 2410 萬桶/ 12 日。由于頁巖資源的開采,美國

35、的產量預計到 2023 年將增加 370 萬桶/日,同期全球產能預 計將增加 640 萬桶/日,全球產能的增長一半來自于美國。到 2025 年,美國的石油產量將等 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的總產量。 (二)部分主要需求國的需求狀況及預測(二)部分主要需求國的需求狀況及預測 1.中國 2018 年中國石油需求增加了 44 萬桶/日,達到 1302 萬桶/日,在增幅上較 2017 年減少 了 15 萬桶/日。由于石油化工部門的擴張和交通部門的活躍,國內汽油、煤油和石腦油需求 增長, 但由于制造業和建筑業增長勢頭放緩, 柴油需求有所下降。 經濟增長下行風險的增加, 以及考慮到繼續使用天然氣作為替代燃料以

36、減少污染排放的措施,2019 年中國石油需求預 計不會出現大幅增長。 IEA 預計 2019 年中國石油需求量為 1347 萬桶/日, 較 2018 年增長 45 萬桶/日。石油需求的主要增長將來自于汽油和液化石油氣,這主要得益于汽車和石化行業 的增長。 2.美國 得益于頁巖產量的大幅提升, 近十年美國石油進口總量呈現下降趨勢, 由2008年的47.3 億桶減少至 2018 年的 36.2 億桶。加拿大、沙特和墨西哥在 2018 年繼續保持為排名前三的 美國原油進口來源地,但近年的數據顯示,美國進口來源正在發生轉變:美國從加拿大進口 石油的比重自 2008 年起持續上升, 由 2008 年的

37、19.3%增長至 2018 年的 43.1%; 從沙特進口 石油的比重自 2013 年起持續下降,由 2013 年的 13.5%跌至 2018 年的 9.1%;從墨西哥進口 石油的比重自 2010 年起也逐年下降,由 2010 年的 10.9%減少至 2018 年的 7.2%。2018 年美 國石油需求量為 2049 萬桶/日,較 2017 年增加了 53 萬桶/日,IEA 預計 2019 年美國原油需 求將上漲至 2076 萬桶/日。 3.印度 印度近年來政府推出的政策方案有利于經濟穩定,這對 2018 年的石油需求增長產生了 積極影響。整體而言,印度 2018 年的石油需求與 2017 年

38、相比,增長了 20 萬桶/日。由于建 筑活動放緩和整體經濟活動普遍下降等因素,柴油需求有所萎縮。汽油需求有所增加,這主 要是由于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對汽油驅動車輛的需求上升。預計 2019 年,印度仍 將是其他亞洲地區增長的主要貢獻者,IEA 預計其需求將在 2019 年第一季度出現大幅上漲, 達到 505 萬桶/日。預計 2019 年全年對石油產品的日均需求為 501 萬桶。 四四 世界石油市場展望世界石油市場展望 (一)全球經濟擴張減弱,石油需求增速放緩(一)全球經濟擴張減弱,石油需求增速放緩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9 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大,經濟增速將由 2018 年的

39、3.7%下降至 2019 年的 3.5% 1。 貿易摩擦仍然是全球經濟發展風險的主要來源。 除了貿易緊張 局勢升級之外, 還有一系列觸發因素如英國退出歐盟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的預期, 均可能會引 發風險情緒的進一步惡化,對石油需求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1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 “A Weakening Global Expansion”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Update, January 2019. 13 圖圖 1010 20192019 年全球部分國家年全球部分國家 GDPGDP 增長率預測增長率預測 數據來源:OPEC

40、。 盡管經濟增長速度正在放緩,但 2019 年世界石油市場需求依然強勁。在中國經濟放緩 的情況下,中國 2019 年的石油需求增長預計與 2018 年持平。IEA 月報數據顯示,2019 年中 國石油需求為 1347 萬桶/日, 較 2018 年增量為 45 萬桶/日。 而印度需求在 2019 年將保持強 勁增長,石油需求達到 501 萬桶/日,石油需求增長為 24 萬桶/日,增幅較 2018 年增加了 4 萬桶/日。全球其他地區的需求增長主要由石油化工項目和航空燃料需求所拉動,特別是在 美國和亞洲,這些需求增長抵消了由于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替代所導致的需求削減。 (二)石化和航空燃料將是石油需

41、求增長的中堅力量(二)石化和航空燃料將是石油需求增長的中堅力量 石化產品和航空燃料預計將成為拉動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主力。在石化產業需求方面, 盡管當前全球范圍內都在提倡塑料等化工品的回收再利用, 但對于塑料和其它石化產品的需 求依然在強勁增長。據 IEA 預測,截至 2024 年中美主導的大型化工項目就有 50 項之多,預 計在此期間,石油消耗量將增加 220 萬桶/日,占全球增長的 30%。盡管這些項目當前尚未 落實,但考慮到可能會有更多的新增項目,因此實際的石油需求可能高于預期 2。 另一個帶動石油需求增長的是航空部門。近年來,航空消費出現了大幅上漲,航空旅游 業經歷了快速的擴張,尤其是在

42、一些收入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亞洲 國家占航空燃料需求增長的 75%。 其中中國需求增幅最大, 但印度的需求增速最快, 達到 8%。 隨著這些國家航空部門的快速成熟和擴張, 將帶動全球航空市場的發展, 從而增加全球航空 燃料需求的增長。 (三)美國將繼續鞏固其石油市場地位(三)美國將繼續鞏固其石油市場地位 2019 年非 OPEC 國家石油供應增長為 180 萬桶/日,達到 6440 萬桶/日。其中美國、巴 西、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預計將是推動供給增加的主要國家,而墨西哥、加拿大、挪威、 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預計將進一步減少石油供應(見圖 9) 。 2International

43、 Energy Agency (IEA), “Oil 2019”, March 11, 2019. 14 圖圖 1111 20192019 年非年非 OPECOPEC 國家(部分)石油供給變化量預測國家(部分)石油供給變化量預測 數據來源:OPEC。 美國產量增加成為抑制全球原油市場油價上漲的重要因素。2018 年,美國原油產量的 增幅就已經達到220萬桶/日,占全球產量增加量的15%。 2019年二疊紀盆地將增加管道容量, 隨著美國內陸管道輸送瓶頸的緩解, 盡管管道容量限制問題仍存在, 但美國石油產量在 2019 年將進一步增加, 預期 2019 年美國石油供應增長將到達日均 1699 萬桶

44、。 由于其強勁的石油 生產增長, 美國石油出口將在 2021 年超過進口, 成為石油凈出口國。 IEA 報告中預計到 2023 年,美國的總出口將達到 900 萬桶/天,出口量將超過俄羅斯并接近沙特阿拉伯 3。 頁巖行業引發了世界石油市場的快速轉型。石油供給的大幅增長提升了全球石油安全。 特別是對于需求增長最快的亞洲國家, 其石油進口將面臨更加多元化的產品選擇, 同時也減 少了對于傳統長期石油貿易合作伙伴的依賴。 美國將在未來五年引領全球石油供應增長。 其 他非 OPEC 國家也將做出重要貢獻,包括巴西、加拿大、重新崛起的挪威和新加入的圭亞那, 這些國家將在未來五年新增 260 萬桶/日的石油

45、供給。 (四)石油上游投資將繼續增長(四)石油上游投資將繼續增長 石油上游投資是影響供應增長的重要因素。2017 年之前,由于市場供過于求狀況嚴重, 油價處于低位,導致油氣上游市場投資下降,由 2014 年的 7790 億美元降至 2016 年的 4340 美元, 降幅達到約 44%。 而隨著 2017 年石油市場價格的回升, 全球油氣上游市場投資在 2017 年、2018 年分別以 3.7%、5.6%的增長率緩慢增長(見圖 10) 。IEA 根據全球主要石油和天然 氣公司公布的投資預算, 預測2019年全球油氣上游市場投資將出現大幅增長, 總額達到5970 億美元,投資額增速超過 25%,實

46、現自 2017 年以來連續三年增長。 3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Oil 2019”, March 11, 2019. 15 圖圖 1212 2014-20182014-2018 年全球油氣上游投資總額年全球油氣上游投資總額 數據來源:IEA。 盡管全球的油氣上游投資在 2019 年繼續實現增長,但全球石油市場需要啟動更多的投 資以支撐未來全球石油市場需求。IEA 分析認為,盡管當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緩,但長期來 看總需求尚未出現到達峰值的跡象, 因此隨著未來石油需求的增長, 需要繼續增加上游投資, 以保證充足的備用產能。盡管當前美國產量爆發式增長,

47、但從長期需求增長來看,當前的投 資還有增長空間。 (五)政治事件影響石油供給(五)政治事件影響石油供給 地緣政治對全球石油市場的影響突出。美國對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實施的 制裁再次顯示了政治事件對石油的重要性。2018 年,委內瑞拉對美國出口僅為 45 萬桶/日, 僅為 1988 年對美出口的約 1/3。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已經連續三年出現大幅度下跌,2018 年 委內瑞拉原油總產量為 140 萬桶/日,日均產量較 2017 年下跌了 57 萬桶(見圖 11) 。2018 年 11 月-2019 年 1 月,委內瑞拉日均產量分別為 130 萬桶、129 萬桶、126 萬桶。制裁已經

48、使 PDVSA 難以出口石油, 而石油出口是委內瑞拉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這意味著缺乏財政收 入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惡性循環愈演愈烈。再加上行業運營受到嚴重破壞,大規模的持續虧 損可能為石油市場帶來風險。 圖圖 13132007-20182007-2018 年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年委內瑞拉石油產量 數據來源: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etroleos de Venezuela S.A.) 。 16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可能導致供應短缺的擔憂。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 月,伊朗石油 產量呈現減少趨勢,這三個月產量分別為 197 萬桶/日、280 萬桶/日、272 萬桶/日。2018 年伊朗

49、石油日均產量為 358 萬桶, 較 2017 年日均減少了 23 萬桶。 盡管伊朗的主要石油買家 如中、印、韓等 8 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 180 天對伊朗石油進口的豁免期,但在 2019 年 5 月 豁免到期之后,伊朗石油出口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 美沙關系、 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等產油國局勢的發展等不確定性因素都會對市 場供給帶來影響。若 2019 年石油市場供需收緊,那么這些不確定因素對油價的影響將進一 步加強。 (六)市場巨頭競爭博弈,原油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動蕩(六)市場巨頭競爭博弈,原油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動蕩 以美國主導的非 OPEC 國家的供應增長將快于總需求增長,成為打破市場平衡的重要力 量。 預計 2019 年全球石油總需求增長為 140 萬桶/日, 而非 OPEC 國家供應增長為 181 萬桶/ 日,其中美國供應增長達到 152 萬桶/日。 以沙特和俄羅斯主導的 OPEC+將繼續充當石油市場的穩定器。2018 年 OPEC+經歷了減產 -增長-減產的系列措施,有效地調節了市場供需。2019 年上半年,OPEC+商定了 120 萬桶/ 日的產量削減規模,OPEC 在 2019 年 2 月份減產執行率就已經達到了 94%,其中沙特阿拉伯 的減產幅度就超過了目標值 17 萬桶/日,非 OPEC 國家減產執行較緩慢,僅達到 51%的減產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IWEP:世界石油市場回顧與展望(16頁).pdf)為本站 (彩旗)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