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建材行業:減隔震行業專題報告建筑減隔震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政策有望釋放下游需求-20200618[20頁].pdf

編號:14579 PDF 20頁 1.15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研報】建材行業:減隔震行業專題報告建筑減隔震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政策有望釋放下游需求-20200618[20頁].pdf

1、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推薦推薦(維持維持) 報告日期:報告日期:2020 年年 06 月月 18 日日 分析師:濮陽 S1070519050001 021-31829703 行業表現行業表現 數據來源:貝格數據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建筑減隔震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政策有建筑減隔震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政策有 望釋放下游需求望釋放下游需求 減隔震行業專題報告減隔震行業專題報告 我國屬于地震高發國,建筑減隔震技術必要性及發展空間大。我國屬于地震高發國,建筑減隔震技術必要性及發展空間大。 我國屬于地震高發國家,尤其是西部地區,大部分處于地震帶。我國屬于地震高發國家,尤其是西部

2、地區,大部分處于地震帶。我國大 陸 7 級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陸 7 級以上地震的 1/3,因地震死亡人數占全 球的 1/2;我國有 41%的國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 7 度及 7 度以上地區,6 度及 6 度以上地區占國土面積的 79%。我國幾個地震活 動較為強烈的地區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華北太行山和京津唐 地區,新疆及甘肅、寧夏,福建和廣東沿海,臺灣地區等。 減隔震技術可大大減少地震損害,屬于朝陽行業。減隔震技術可大大減少地震損害,屬于朝陽行業。同等強度地震下,發展 中國家由于抗震技術落后, 其受到地震的損害比發達國家更嚴重。 在大地 震中, 發達國家的傷亡人數僅為發展

3、中國家十分之一左右, 其中一個主要 原因在于發達國家的房屋建筑物大量采用隔震技術, 從而提高了房屋建 筑物的抗震性能。 近幾年, 隨著國家對抗震防災工作的重視和隔震技術宣 傳普及度的提高,整個行業處于平穩成長期,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屬于典 型的朝陽產業。 目前國內傳統抗震防震技術仍占主流地位,而隔震技術作為減隔震領域目前國內傳統抗震防震技術仍占主流地位,而隔震技術作為減隔震領域 的主流技術有較大的推廣空間。的主流技術有較大的推廣空間。 過去國內生產技術水平的限制, 行業標準、 國家標準規定的關鍵技術指標均低于國際標準, 因此, 減隔震技術的推廣 應用存在一定的技術瓶頸。 近年來隨著我國減隔震企業

4、技術的提高, 國家 規定的行業技術指標的提高, 減隔震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應用推廣還有較 大的空間。 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逐年增加,行業需求增長態勢良好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逐年增加,行業需求增長態勢良好 全國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數量逐年增加,減隔震行業需求保持較好的全國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數量逐年增加,減隔震行業需求保持較好的 增長增長,2019 年前三季新開工減隔震工程年前三季新開工減隔震工程 916 項項。根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 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在 2015 年 2 月 25 日頒布的關于印發 2014 年 城鄉建設抗震防災有關統計數據的函 (建質抗函201512 號) 、在 2016 年

5、2 月 26 日頒布的 關于印發 2015 年城鄉建設抗震防災有關統計數據的 函 (建質抗函20167 號) 、在 2017 年 3 月 7 日頒布的關于印發 2016 年城鄉建設抗震防災有關統計數據的函 (建質抗函20178 號)以及在 2018 年 5 月 4 日頒布的關于印發 2017 年城鄉建設抗震防災工作有關統 計數據的函 (建質抗函201823 號)的統計情況,截至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全國累計已建成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別為 2,662 棟、3,181 棟、3,659 棟和 4,295 棟,全國累計已建成減震房屋建筑工程分 -20% -10% 0

6、% 10% 20% 30% 建材滬深300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分析師分析師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行行 業業 專專 題題 報報 告告 行行 業業 報報 告告 建建 材材 行行 業業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別為 174 棟、270 棟、432 棟和 824 棟,全國累計已建成減、隔震房屋建 筑工程分別為 2,836 棟、3,451 棟、4,091 棟和 5,119 棟。 云南省由于減隔震技術發展起步較早,技術普及程度高,形成了研究、云南省由于減隔震技術發展起步較早,技術普及程度高,形成了研究、 設計、產品制造相關成套技術,設計、產品制造相關成套技術,同時政府支持力度

7、較大,使減隔震技術同時政府支持力度較大,使減隔震技術 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和應用。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和應用。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云南 省隔震房屋建筑數量分別占到全國 81.55%、74.90%、67.85%和 71.59%, 云南省減震房屋建筑數量分別占到全國 36.74%、29.57%、35.55%和 56.71%, 均為全國最高比例。 云南省已成為國內減隔震技術推廣應用的代 表地區,對全國其他省份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政策支持推廣全國,新立法有望提升行業容量政策支持推廣全國,新立法有望提升行業容量 云南是受到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云南是受

8、到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政策支持程度高于國家的要求政策支持程度高于國家的要求。 相對于其他省份,云南對于減隔震技術的關注較早,認知程度更高,相關 法律法規較完善,相關政策的扶持力度也較強。同時,云南是全國最早針 對抗震設防烈度 8 度及以上地區的學校和醫院強制使用減隔震技術的省 份。 受啟發于受啟發于云南建筑減隔震市場發展,云南建筑減隔震市場發展,其他省市也其他省市也要求強制或優先使用隔要求強制或優先使用隔 震技術震技術。山西、甘肅、山東、新疆、四川、海南、合肥等省市也開始對部 分地區(主要是抗震設防烈度 8 度及以上地區)的學校、醫院等建筑物強 制或優先使用隔震技術。其中,山西、甘肅對學

9、校和醫院為強制使用;山 東對學校和三級醫院為強制使用;新疆自 2016 年起,具備條件的房屋、 市政工程等建筑物強制使用;四川、海南對學校和醫院為優先使用;合肥 市對于重大醫療用建筑強制使用,學校優先使用。 我國抗震工作逐步推進,彰顯立法決心。我國抗震工作逐步推進,彰顯立法決心。2020 年 4 月,住建部在2019 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 2020 年工作要點中分別兩次強調加快推進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 立法進程, 做好條例宣貫工作,再次彰顯了我國加快推動抗震立法的決 心。 國家推廣政策口徑由“鼓勵”變“應當采用” ,有望大力提升市場需求。國家推廣政策

10、口徑由“鼓勵”變“應當采用” ,有望大力提升市場需求。 2019 年 10 月,司法部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 第十五 條, 要求全國位于高烈度設防地區、 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特定項目應當 采用隔震減震技術。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機構、應急指揮中心、應 急避難場所等公共建筑,應當按照高于一般房屋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措 施。位于高烈度設防地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新建學校、幼兒園、醫 院、養老機構、應急指揮中心、應急避難場所等公共建筑應當采用隔震減 震技術,保證發生本區域設防地震時不喪失建筑功能。 減隔震行業相關減隔震行業相關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介紹介紹 震安科技:立足云南向省外拓展,行業

11、市占率超震安科技:立足云南向省外拓展,行業市占率超 30%。1)公司簡介:)公司簡介:震 安科技的銷售收入主要來源于隔震支座的銷售,震安科技主營業務突出。 近年來震安科技主要產品毛利率均保持穩定, 達 50%以上; 截至 2019 年, 震安科技營業總收入為 3.89 億,同比下降 15%,主要由于 2019 年度云南 省內學校醫院新開工建筑面積下降造成云南省內營業收入減少, 云南省內 nMqPpRuMqQqPqQtMoQsMoN8O9R8OnPqQpNnNeRoOrPjMoMpNaQpOpPwMpPoQuOpOmM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營業收入減少金額大于云南省外

12、營業收入增長金額, 總體營業收入較上年 下滑,但震安科技業務往省外擴張以及產能提升有望拉動業績增長。2) 未來未來 2 年震安科技三大新項目的陸續投產將新增年震安科技三大新項目的陸續投產將新增 12.2 萬套減隔震產品產萬套減隔震產品產 能,有望帶來持續的業績貢獻。能,有望帶來持續的業績貢獻。震安科技 2020 年將繼續推進三大新項目 的建設, 包括減隔震制品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 新建智能化減隔震制品裝 備制造基地項目和新建智能化減震及隔震制品裝備制造基地項目, 合計將 為震安科技新增減隔震產品產能 12.2 萬套。其中減隔震制品生產線技術 改造項目和新建智能化減隔震制品裝備制造基地項目預計將

13、帶來年平均 利潤 7079 萬元,新建智能化減震及隔震制品裝備制造基地項目目前仍在 籌備中。 時代新材:中標江蘇時代新材:中標江蘇 LNG 儲罐隔震支座項目,在該領域技術實力領先儲罐隔震支座項目,在該領域技術實力領先。 時代新材在全球汽車減振領域規模排名第三, 在新型減振產品和新項目產 品獲得市場突破。 軌道交通板塊是時代新材主營業務的核心板塊之一, 在 營業收入中占比達 20%以上, 其中橋梁及建筑工程減隔震產品質量受國際 認可。截至 2019 年,時代新材橋梁支座產能為 50,400 件,軌道交通板塊 收入 25.5 億元,毛利率為 32.71%。公司 2018 年年底中標江蘇 LNG 儲

14、罐 隔震支座項目,在該領域技術實力領先。 天鐵股份:發行可轉債,募資加碼建筑減震項目天鐵股份:發行可轉債,募資加碼建筑減震項目。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 通領域減隔震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通領域減隔震產品的生產和銷售。2019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90 億元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01.88%;其中軌道工程橡膠制品收入 6.37 億元,毛 利率高達 58.03%, 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9 年 12 月, 公司發出公告, 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 3.99 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資于彈性 支承式無砟軌道用橡膠套靴生產線建設項目(1.21 億元) 、彈簧隔振器產 品生產

15、線建設項目(8495 萬元) 、建筑減隔震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8230 萬元)等。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上漲或超預期;下游需求或低于預期;減隔震政策利好 出臺進度或低于預期;疫情影響下游工程開工進度;行業競爭加劇等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 . 5 圖 2:傳統抗震技術與建筑隔震技術的效果對比 . 6 圖 3:2014-2017 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情況(棟) . 8 圖 4:震安科技隔震支座單價及收入情況 . 14 圖 5:震安科技產品毛利率情況 . 14 圖 6:震安科技云南省內及省外收入占比情況 . 15 圖 7

16、:震安科技在建工程轉固情況 . 16 圖 8:時代新材軌道交通業務收入及毛利率情況 . 17 圖 9:時代新材橋梁支座工藝流程情況 . 17 圖 10:天鐵股份軌道工程橡膠制品收入及毛利率情況 . 18 表 1:國內外重大地震死亡人數對比 . 6 表 2:減、隔震技術與傳統抗震技術對比 . 7 表 3:全國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情況 . 8 表 4:住建部披露的開工、竣工減隔震工程數量 . 9 表 5:云南省主要推廣政策情況 . 10 表 6:國內減隔震主要推廣政策情況 . 10 表 7:國內減隔震主要推廣政策情況 . 11 表 8:國內減隔震主要推廣政策情況 . 13 表 9:震安科技新建項目

17、及產能情況表 . 15 表 10:天鐵股份核心產品隔離式橡膠減振墊優勢 . 18 表 11:天鐵股份產能、產量、銷量情況 . 19 表 12:天鐵股份新項目投資情況 . 19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1. 我國屬于地震高發國,建筑減隔震技我國屬于地震高發國,建筑減隔震技 術必要性術必要性及發展空間及發展空間大大 我國屬于地震高發國家,尤其是西部地區,大部分我國屬于地震高發國家,尤其是西部地區,大部分處于地震帶處于地震帶。根據震安科技招股書的 披露,我國大陸 7 級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陸 7 級以上地震的 1/3,因地震死亡人數占全球 的 1/2;我國有 41%的國土、一半

18、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 7 度及 7 度以上地區,6 度及 6 度以上地區占國土面積的 79%。我國幾個地震活動較為強烈的地區是:青藏高原 和云南、四川西部,華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區,新疆及甘肅、寧夏,福建和廣東沿海, 臺灣地區等。 圖圖 1: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 資料來源:震安科技招股書,長城證券研究所 減隔震技術可大大減少地震損害,屬于朝陽行業減隔震技術可大大減少地震損害,屬于朝陽行業。根據震安科技招股書的披露,同等強 度地震下,發展中國家由于抗震技術落后,其受到地震的損害比發達國家更嚴重。在大 地震中,發達國家的傷亡人數僅為發展中國家十分之一左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于發

19、 達國家的房屋建筑物大量采用隔震技術, 從而提高了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近幾年, 隨著國家對抗震防災工作的重視和隔震技術宣傳普及度的提高,整個行業處于平穩成長 期,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屬于典型的朝陽產業。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表表 1:國內外重大地震死亡人數對比國內外重大地震死亡人數對比 國家國家 中國 伊朗 巴基斯坦 美國 日本 日本 地震地震 2008 年汶川 地震 2003 年伊朗巴姆 地震 2005 年巴基斯坦 地震 1989 年美國加州洛馬普里 埃塔地震 1995 年日本阪神 地震 2011 年東日本大 地震 震級震級 8.0 級 8.6 級 7.8 級 7

20、.1 級 7.3 級 9.0 級 死亡人死亡人 數數 6.9 萬人 3.1 萬人 3.9 萬人 63 人 6,500 人 1.6 萬人 資料來源:震安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研究所 傳統抗震技術存在兩大痛點。傳統抗震技術存在兩大痛點。傳統抗震技術通過增加鋼筋、混泥土、鋼結構等建筑材料 的用量來增強建筑結構構件的強度以實現抵抗地震的“以剛克剛”的方法仍是最直接和 最普遍抗震方法, 其存在兩大痛點: (1) 由于不能準確預估未來可能發生的地震有多大, 在發生超過設計預估地震力的地震時,仍然會造成房屋倒塌、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 失。如我國汶川 8.0 級地震共造成 69,227 人死亡,374,6

21、43 人受傷,17,923 人失蹤,造成 的直接經濟損失 8,452 億元人民幣。 (2)在高烈度區常造成建筑構件尺寸過大,導致建筑 造價較高,且影響實際使用空間和建筑功能。 建筑減建筑減隔震技術比傳統抗震技術效果更好。隔震技術比傳統抗震技術效果更好。建筑隔震技術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礎或下部結 構和上部結構之間設置隔震裝置(由隔震器、阻尼裝置等組成) ,形成隔震層,隔離地震 能量向上部結構傳遞, 減少輸入到上部結構的地震能量, 同時延長上部結構的自振周期, 降低上部結構的地震反應,達到預期的抗震防震要求,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更可靠的保 證。采用隔震技術,不僅可以保證建筑結構的整體完整、防止非結構構件

22、的破壞,還能 避免建筑物內部結構、設施的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災害。據統計,采用隔震技術可 以減少房屋建筑物上部結構的地震作用 50%-80%。 圖圖 2:傳統抗震技術與建筑隔震技術的效果對比傳統抗震技術與建筑隔震技術的效果對比 資料來源:震安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研究所 隔震和減震技術各有其適用范圍隔震和減震技術各有其適用范圍,不存在替代關系。,不存在替代關系。從抗震原理來看,從抗震原理來看,建筑隔震技術是 在建筑物的底部或下部,與上部結構之間安裝隔震裝置,其具備豎向承重和水平向柔軟 的特性,能夠減少輸入到建筑上部結構的地震能量,從而達到抗震目的;從抗震效果角從抗震效果角 行業專題報告 請

23、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度,度,隔震技術能降低地震作用的 50%-80%,減震技術能降低地震作用的 20%-30%;從成從成 本投入來看,本投入來看,同一棟建筑若采用隔震技術,由于上部結構地震作用的大幅減少使梁柱尺 寸縮小,降低了鋼筋、混凝土成本;而采用減震技術由于地震作用減小的幅度低,基本 不能縮小梁柱尺寸,鋼筋、混凝土成本高于隔震技術。隔震技術和減震技術各有其適用 范圍,兩者不存在完全的替代關系、對部分建筑存在一定互補關系。 表表 2:減、隔震技術與傳統抗震技術對比減、隔震技術與傳統抗震技術對比 對比項目對比項目 傳統抗震技術傳統抗震技術 隔震技術隔震技術 減震技術減震技術 抗震原

24、理抗震原理 “以剛克剛”增加鋼筋、混泥土、鋼結構等建 筑材料的用量來增強建筑結構構件的強度以 實現抵抗地震的 在建筑物的基礎或下部結構和上部結構之間設置 隔震裝置,形成隔震層,隔離地震能量向上部結 構傳遞,減少輸入到上部結構的地震能量,同時 延長上部結構的自振周期,降低上部結構的地震 反應 在傳統抗震技術體 系中附加了消耗地 震能量的裝置 抗震效果抗震效果 以結構構件本身的損壞為代價消耗地震能量, 減輕地震反應 降低地震作用的 50%-80% 降低地震作用的 20%-30% 經濟性經濟性 在高烈度區常造成建筑構件尺寸過大, 導致建 筑造價較高, 且影響實際使用空間和建筑功能 (防烈度每提高 1

25、 度,將增加造價 20%左右) 良好的經濟性,購置和安裝費用占成本的 5%左右 經濟性不明顯,有 可能增加工程造價 安全儲備安全儲備 在發生超過設計預估地震力的地震時, 仍然會 造成房屋倒塌、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安全儲備大,震后建筑物不維修或簡單維修即可 恢復使用 安全儲備小,震后 仍需修復后才能使 用 應用范圍應用范圍 應用范圍廣,可用于抗地震、抗風震 主要用于抗地震 應用范圍廣,可用 于抗地震、抗風震 資料來源:震安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研究所 目前目前國內國內傳統抗震防震技術仍占主流地位傳統抗震防震技術仍占主流地位,而隔震技術作為減隔震領域的,而隔震技術作為減隔震領域的主流技術主

26、流技術有較有較 大的推廣空間。大的推廣空間。過去國內生產技術水平的限制,行業標準、國家標準規定的關鍵技術指 標均低于國際標準,因此,減隔震技術的推廣應用存在一定的技術瓶頸。此外,傳統抗 震技術在過去曾作為唯一的抗震手段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使用單位熟悉和接受,減隔 震技術作為新興的技術應用相對較少,國內建筑行業普遍缺乏了解,解決建筑抗震問題 的思路幾乎都是傳統抗震技術。但近年來隨著我國減隔震企業技術的提高,國家規定的 行業技術指標的提高,減隔震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應用推廣還有較大的空間。 2. 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逐年增加,行業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逐年增加,行業 需求增長態勢良好需求增長態勢良好 全國

27、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數量逐年增加,減隔震行業需求保持較好的增長全國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數量逐年增加,減隔震行業需求保持較好的增長,2019 年年前前 三季三季新開工減隔震工程新開工減隔震工程 916 項項。根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在 2015 年 2 月 25 日頒布的關于印發 2014 年城鄉建設抗震防災有關統計數據的函 (建質抗函 201512 號) 、在 2016 年 2 月 26 日頒布的關于印發 2015 年城鄉建設抗震防災有關統 計數據的函 (建質抗函20167 號) 、在 2017 年 3 月 7 日頒布的關于印發 2016 年城鄉 建設抗震防災有關統計數據的函

28、 (建質抗函20178 號)以及在 2018 年 5 月 4 日頒布的 關于印發 2017 年城鄉建設抗震防災工作有關統計數據的函 (建質抗函201823 號) 的統計情況,截至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全國累計已建成隔震房屋建筑 工程分別為 2,662 棟、3,181 棟、3,659 棟和 4,295 棟,全國累計已建成減震房屋建筑工程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分別為 174 棟、270 棟、432 棟和 824 棟,全國累計已建成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別為 2,836 棟、3,451 棟、4,091 棟和 5,119 棟。其中,云南

29、省由于減隔震技術發展起步較早, 技術普及程度高,形成了研究、設計、產品制造相關成套技術,同時政府支持力度較大, 使減隔震技術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和應用。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云南省 隔震房屋建筑數量分別占到全國 81.55%、74.90%、67.85%和 71.59%,云南省減震房屋建 筑數量分別占到全國 36.74%、29.57%、35.55%和 56.71%,均為全國最高比例。云南省已 成為國內減隔震技術推廣應用的代表地區,對全國其他省份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具有很 強的示范作用。 圖圖 3:2014-2017 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情況(棟)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情況

30、(棟) 資料來源:震安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研究所 表表 3:全國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情況全國減、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情況 地區地區 累計已建成累計已建成 減震建筑減震建筑 累計已建成累計已建成 隔震建筑隔震建筑 2017 2017 年新開年新開 工減震建筑工減震建筑 2017 2017 年新開年新開 工隔震建筑工隔震建筑 減震建減震建 筑小計筑小計 隔震建筑小隔震建筑小 計計 減震建筑占減震建筑占 比(比(% %) 隔震建筑占隔震建筑占 比(比(% %) 北京 0 0 0 43 0 43 0 0.75 天津 4 1 7 1 11 2 0.77 0.03 上海 0 0 0 0 0 0 0 0 重

31、慶 0 0 0 0 0 0 0 0 河北 9 10 1 6 10 16 0.7 0.28 山西 84 162 27 31 111 193 7.76 3.37 內蒙古 0 1 1 1 1 2 0.07 0.03 黑龍江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遼寧 0 0 0 0 0 0 0 0 山東 8 79 5 82 13 161 0.91 2.81 江蘇 75 25 0 0 75 25 5.24 0.44 安徽 0 0 0 0 0 0 0 0 浙江 1 1 1 1 2 2 0.14 0.03 福建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32、0 0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河南 30 12 0 0 30 12 2.1 0.21 湖北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1 0 0 0 1 0 0.02 廣東 15 16 3 0 18 16 1.26 0.28 廣西 1 0 0 0 1 0 0.07 0 海南 38 75 24 22 62 97 4.34 1.69 云南 374 3,175 437 928 811 4,103 56.71 71.59 貴州 0 0 0 0 0 0 0 0 四川 30 133 7 39 37 172 2.59 3 西藏 0 1 0 0 0 1 0 0.02 陜西 5 30

33、1 6 6 36 0.42 0.63 甘肅 38 199 22 99 60 298 4.2 5.2 寧夏 0 0 0 0 0 0 0 0 青海 1 1 0 0 1 1 0.07 0.02 新疆 111 375 70 177 181 552 12.66 9.63 兵團 0 0 0 0 0 0 0 0 合計合計 824824 4,2954,295 606606 1,4361,436 1,4301,430 5,7315,731 100100 100100 資料來源:震安科技招股說明書,長城證券研究所 表表 4:住建部披露的開工、竣工減隔震工程數量住建部披露的開工、竣工減隔震工程數量 標題標題 開工減

34、隔震工程開工減隔震工程 新竣工減隔震工程新竣工減隔震工程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 2017 年二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676 333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 2017 年第三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643 441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 2017 年第四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661 375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 2018 年第二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507 281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 2018 年第三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484 478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 201

35、8 年第四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通報 550 337 關于 2019 年第一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278 170 關于 2019 年第二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372 204 關于 2019 年第三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266 192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長城證券研究所 3. 政策支持推廣全國,新立法有望政策支持推廣全國,新立法有望提升提升 行業容量行業容量 云南是受到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云南是受到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政策支持程度高于國家的要求政策支持程度高于國家的要求。相對于其他

36、省 份,云南對于減隔震技術的關注較早,認知程度更高,相關法律法規較完善,相關政策 的扶持力度也較強。同時,云南是全國最早針對抗震設防烈度 8 度及以上地區的學校和 醫院強制使用減隔震技術的省份。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表表 5:云南省主要推廣政策情況云南省主要推廣政策情況 序號序號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 政策文號政策文號 地域范圍地域范圍 1 1 云南省隔震減震建筑工程促進規定 云南省政府令第 202 號 云南 2 2 關于進一步加快我省減隔震技術的應用通知 云建震2012131 號 云南 3 3 云南省隔震減震建筑工程促進規定實施細則 建質201425 號 云南 4 4

37、 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明確隔震減震建筑工程有關問題的通 知 云建震2017294 號 云南 5 5 關于進一步加快我省減隔震技術的應用通知 云建震(2012)131 號 云南曲靖 資料來源:震安科技公司網站,長城證券研究所 受啟發于受啟發于云南建筑減隔震市場發展,云南建筑減隔震市場發展,其他省市也其他省市也要求強制或優先使用隔震技術要求強制或優先使用隔震技術。山西、 甘肅、山東、新疆、四川、海南、合肥等省市也開始對部分地區(主要是抗震設防烈度 8 度及以上地區)的學校、醫院等建筑物強制或優先使用隔震技術。其中,山西、甘肅對 學校和醫院為強制使用;山東對學校和三級醫院為強制使用;新疆自 2

38、016 年起,具備條 件的房屋、市政工程等建筑物強制使用;四川、海南對學校和醫院為優先使用;合肥市 對于重大醫療用建筑強制使用,學校優先使用。 表表 6:國內減隔震主要推廣政策情況國內減隔震主要推廣政策情況 序號序號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 政策文號政策文號 地域范圍地域范圍 1 1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見 (暫行) 建質201425 號 全國 2 2 云南省隔震減震建筑工程促進規定 云南省政府令第 202 號 云南 3 3 關于進一步加快我省減隔震技術的應用通知 云建震2012131 號 云南 4 4 云南省隔震減震建筑工程促進規定實施細則 建質201425 號

39、 云南 5 5 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明確隔震減震建筑工程有關問題的通知 云建震2017294 號 云南 6 6 關于進一步加快我省減隔震技術的應用通知 云建震(2012)131 號 云南曲靖 7 7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積極推進建筑工程減隔震技術應用的通 知 建質201425 號 山東 8 8 關于加快推進自治區減隔震技術應用的通知 新建抗20142 號 新疆 9 9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 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見(暫行)的通知 建質201425 號 四川 1010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應 用減隔震技

40、術的若干意見(暫行)的通知 豫建201464 號 河南 1111 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 見(暫行)的通知 建質201425 號 河北 1212 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 干意見(暫行)的通知 建質201425 號 海南 1313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進一步推廣應用減隔震技 術的通知 蘇建抗2015610 號 江蘇 1414 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 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見(暫行)的通知 建質201425 號 安徽 行業專題報告 請參考最后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151

41、5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見 (暫行) 成震發201813 號 成都 1616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見 (暫行) 遼寧 1717 國際港務區管理委員會 關于轉發加快推進建筑隔震技術應用工作意 見的通知 西港發201370 號 西安 1818 關于加快建設工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意見 建質201425 號 深圳 1919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積極推進建筑工程減隔震技術應用的通 知 晉建質字2014115 號 山西 2020 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 程推廣應用減隔震技術的若干意見(暫行)

42、及進一步做好我省減震 隔震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 甘建設2014260 號 甘肅 2121 關于貫徹省住建廳關于積極推進建筑工程減隔震技術應用的通知 的通知 青建城字201690 號 青島 2222 廈門市建設局文件-關于在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廣應用減震隔震技 術的意見 廈勘設20163 號 廈門 2323 城鄉建設局關于加快推進建設工程減隔震技術應用的通知 通建抗2018312 號 江蘇南通 2424 關于積極推進建筑工程減隔震技術若干意見的通知 安住建2017408 號 河南安陽 2525 關于在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廣應用抗震新技術(減震隔震技術)的 通知 合建201488 號 安徽合肥

43、2626 執行關于加快推進減隔震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審查提示函 臨圖審文20164 號 山東臨沂 2727 (全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關于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 (征求 意見稿) 全國 2828 合肥房屋將提供減震隔震“說明書” 安徽合肥 資料來源:震安科技公司網站,長城證券研究所 我國抗震工作逐步推進,彰顯立法決心。我國抗震工作逐步推進,彰顯立法決心。2020 年 4 月,住建部在2019 年度法治政府建 設工作情況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 2020 年工作要點中分別兩次 強調加快推進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立法進程,做好條例宣貫工作,再次彰顯了我 國加快推動抗震立法的決心。 表表 7:國內減隔震主要推廣政策情況國內減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報】建材行業:減隔震行業專題報告建筑減隔震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政策有望釋放下游需求-20200618[20頁].pdf)為本站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