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9-2020 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 全民數字化就業時代來臨 2020 年 5 月 政策與經濟研究所 02 目錄 前言 04 主要結論05 就業篇 07 壹微信商業化能力爆發,助力生態伙伴穩定就業09 升級商業能力10 建設生態社區11 扶持資金資源12 貳新產業新職業,2019 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 2963 萬個13 小程序成帶動就業增長的核心引擎13 微信生態新職業不斷涌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14 叁微信生態就業數字化程度高,呈現六大特點、三大趨勢17 肆疫情期間穩就業“組合拳”:穩定就業存量、促進就業增量、提高就業質量29 社會篇 36 壹發揮十億級連接能力,助推政府數字化“智
2、理”37 貳推進線上與線下社會服務深度融合41 03 叁扶貧助農,實現小商戶普惠服務 43 肆開足“碼”力,無接觸服務助力數字抗疫46 經濟篇 53 壹微信幫助商家打造商業閉環,成為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助燃劑”55 貳發揮平臺數字力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無縫融合58 叁微信戰“疫”,助力經濟不斷檔 61 微信到家引領無接觸消費,扶持中小商戶渡過難關 61 電子消費券助力疫情后線下消費需求復蘇63 加速零售企業數字化進程,脫困復蘇重燃活力65 小程序直播公測上線,商家線上抗疫添強心劑66 “云辦公”幫助企業在疫情期間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68 結束語 70 研究團隊71 附錄:研究方法72 04
3、前言 前言 至今已持續四個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經濟活動 大面積停擺的背景下,數字經濟無疑成為一股積極向上的重要力量,在疫情中展現 了極強的發展韌性。數字技術將給中國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將引發全 球和地區經濟變局。 得益于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持續投入,通信網絡、高性能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 快速發展,微信快速成長為國民應用。自 2011 年在廣州誕生,微信在全球范圍內 支持 20 多種語言,覆蓋了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 2020 年第一季度,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躍帳戶數達 12.025 億?!拔⑿?,是一個生活方式”得到國內 外用戶的認同,
4、微信也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標志性產品之一。 2020 年以來,國家積極布局新基建、數據要素培育,以“上云用數賦智”等舉措 助力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給數字經濟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勢能。微信專注做 好連接,以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為核心的新生產工具,成為各行 各業的數字化助手,與合作伙伴共建新生態,助力新基建、數據要素和傳統產業的 深度融合。與各方合力推動經濟發展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提升國家數 字競爭力。 基于 6 年來對微信生態的持續跟蹤,我們希望從就業拉動、社會治理、經濟動能等 不同角度來觀察微信生態與整個社會的互動關系,展示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 作用和疫情期間的表現
5、,為數字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提供一個具體的視角。 05 主要結論 主要結論 2019 年微信帶動就業 2963 萬個,其中直接就業機會達 2601 萬個,同比增長 16%,2014 年以來年均增長 22%。同時,微信生態的商業活動愈發頻繁,間接帶 動就業崗位 362 萬個。 小程序的普及和商業化快速發展,是微信帶動就業的核心引擎,2019 年小程序 帶動就業 536 萬個,相比 2018 年增長 195%。 微信依托小程序、公眾號、微信支付等,逐步形成覆蓋 12.025 億微信用戶、 5000 萬家商戶、6 萬余家服務商的生態網絡。2019 年,微信支付商業支付日 均交易筆數超過 10 億筆,微信
6、小程序的全年交易額達到 8000 億元,同比增長 160%。企業微信已覆蓋超過 50 個行業,服務超過了 250 萬家企業。2019 年微 信帶來的信息消費總規模為 3238 億元,同比增長了 34.8%,約相當于同期我國信 息消費總規模的 6%,拉動傳統消費 5966 億元。 微信是政府機構與民眾之間連接最廣、 粘度最高、 互動性強的移動終端。 2019年, 微信“城市服務”提供超 3 萬個服務事項,服務 6.6 億人次,用微信掛號就醫、繳 費理賠等成為生活常態 ; 全國政務微信公眾號超14萬個 ; 全國政務微信小程序超4.5 萬個,服務 54 億人次,是 2018 年的 6 倍。 微信生態
7、新職業不斷涌現,2019 年微信生態相關職位同比增長 156.6%,新媒 體運營、社群運營、小游戲開發工程師、微信公眾號運營、小程序運營等職業崗位 快速增長。 微信就業數字化程度高,呈現六大特點,一是年輕人、大學本科生是就業主力, 55% 的生態主體半數以上員工是普通本科學歷。二是重點幫扶人群更易在微信找 06 主要結論 到新機會。 易學習, 上手快, 有利于農民工、 家庭主婦、 殘障人士、 退役軍人等就業, 女性就業比例達到 47.5%。三是生態內孵化新產業,產業鏈條延長,2019 年微信 生態內小程序服務商、企業微信服務商、微信支付服務商總共帶動就業 292 萬人, 占帶動總就業比例的 9
8、.9%。四是就業方式更靈活、兼職占比較高,2019 年微信帶 動直接就業機會中兼職就業達 1519 萬個,占總直接就業機會近六成。五是帶動線 下就業能力增強。六是就業生態快速向三四線城市下沉,2019 年微信公眾平臺就 業崗位在中西部和東北省份比例達到 43.6%,小程序則為 29.8%。 微信就業生態呈現“數據賦智”三大趨勢,一是生態內崗位從數字化崗位向崗位數 字化轉變,二是從穩定的雇傭關系向按需結合、靈活發散的就業方式轉變,三是以公 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為核心的新生產工具將成為數字化就業的標配。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微信打出穩就業“組合拳”。穩定就業存量,69.3% 的生態 主體
9、表示六成以上崗位可通過微信、企業微信等進行遠程辦公。促進就業增量,有 11.1% 的小程序開發者,14.5% 的微信服務商在疫情期間增加了工作崗位,崗位 總數增加 59.7 萬個。提高就業質量,截至 2020 年 4 月,微信平臺上就業、招聘 相關的小程序有 15430 個,日活躍用戶 150 萬,公眾號有 178822 個。 微信消費券拉動經濟 , 助力線下復蘇。五一期間,微信支付線下消費總額較 3 月 環比增長 30%,已經恢復并超過去年 12 月的消費水平。截至目前,湖南、浙江、 廣東、 武漢等50余省、 市、 區通過微信平臺發放超百億電子消費券 (含未發放金額) , 對餐飲、零售、休閑
10、娛樂、服飾美業、交通出行和旅游業提振效果顯著。 微信以“數字扶貧”推動偏遠農村地區普惠服務。截至 2020 年 4 月,微信平 臺上跟扶貧、助農相關的公眾號有 19273 個,其中 2019 年新增 4282 個,增幅 31%。相關的小程序有 1751 個,日活躍用戶數 64 萬,其中,2019 年新增 788 個, 增幅 110%。 07 就業篇 壹 就業篇 08 就業篇 微信作為數字經濟的代表,為社會就業持續帶來新動能?;谖⑿艛底只芰Φ拈_ 放,以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為核心的各項新生產工具的應用和普及,大大降 低了就業門檻,打破就業的空間、時間和年齡限制,中小創業者可以快速學習數字
11、技能,借助微信投身數字經濟的大潮。2019 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 2963 萬個,其 中直接就業機會達 2601 萬個,同比增長 16%,2014 年以來年均增長 22%。直接 就業機會中,全職就業崗位達 1082 萬個,兼職就業崗位 1519 萬個。 2020 年以來,疫情對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發揮數字經濟在帶動經濟增長、 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勞動就業等方面的彈性優勢,是恢復經濟運行常態、保障就業 穩定的重要手段。 微信通過遠程辦公、無接觸交易、到家服務等一系列能力,幫助線下商家把生意轉 移到線上,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穩定了就業存量;在疫情期間為小程序、公眾號、 微信支付等開發運營提供資金和資
12、源支持,促進就業增量;各地政府還推出多個微 信小程序以輕量、便捷的方式為廣大求職人員和復工企業“牽線搭橋”,建立就業 服務平臺,提高就業質量,為疫情期間就業崗位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微信多年來的生態建設,聚集了一批充滿活力的微信創業者,以“創業點”帶“就 業網”,為就業結構向服務業、數字化轉移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微信就業生態打 破時空限制、解放體力勞動的特點,促進了應屆大學生、退役軍人、農民工、殘障 人士等群體的就業,加快了數字化就業崗位在三四線城市的普及。 09 遠程辦公保障工作不斷檔 無接觸交易保障餐飲零售 提供復工復產信息服務 微信創業者群落 幫扶重點群體 就業生態快速下沉 創崗位 保就業
13、調結構 技術支持能力開放知識產權保護創業社區資源扶持 擴大就業規模 創造新型就業崗位 就業篇 壹 微信商業化能力爆發 助力生態伙伴穩定就業 2019年, 微信生態在小程序、 企業微信、 公眾號、 微信支付等多條業務線分頭推進下, 商業化能力大幅提升,基于微信的商業閉環已經初見雛形,微信二維碼開放生態所 創造的碼上經濟規模已達到 8.58 萬億。完善的商業化能力為生態伙伴更好地創造 就業提供了工具和平臺。 10 升級商業能力 微信始終堅持基礎能力開放。2019 年,小程序開放了一系列廣告能力,通過封面 廣告、自定義廣告組件繼續加碼小程序變現能力。此外,小程序還將通過提升商業 交易的基礎體驗及提供
14、商業交易運營工具,幫助開發者更好地實現小程序商業化。 在商業交易基礎體驗上,小程序將搭建交易保障服務、提供物流助手服務以及品牌 認證及搜索能力,解決小程序商家信任問題,提升用戶端的物流收貨體驗以及通過 品牌官方店背書進一步增強用戶在小程序上的購物信心。 2019 年,云開發從一項技術能力升級為完整的技術服務,豐富了云開發各項資 源, 完善了云開發調用和配套能力, 幫助開發者更便捷地搭建后臺。 小程序云 開發是微信團隊和騰訊云聯手打造的小程序基礎能力,整合了騰訊云的基礎 能力和小程序開放能力,以及超過 150 個開放接口,把開發者從繁瑣、冗雜的 開發配置工作中解放出來,不需要任何的基礎設施建設、
15、管理與運維,極大降 低了開發門檻,開發者只需關注自己的業務邏輯,上線一年已經服務超過 50 萬 開發者。 2019 年,微信支付持續通過智慧化工具幫助更多商家乃至行業提升經營效能,實 現數字化發展。微信支付整合智慧經營、門店圈層、小程序會員、掃碼購、到家、 品牌電商小程序等豐富能力,讓“連接 + 智能”成為零售行業標準化的解決方案。 在餐飲行業,商家借助微信支付智慧餐飲解決方案,提供了從提前點單不排隊、支 付即會員到消費后評價的數字化流程,極大改善了飲品、快餐、烘焙等行業的用戶 體驗。2020 年將繼續推出先享卡、商家券、會員支付組件等功能。 就業篇 11 企業微信 3.0 版本在 2019
16、年 12 月正式發布,帶來了客戶聯系、客戶群、客戶朋 友圈等連接微信的能力,以“人即服務”的理念,幫助企業實現對內讓信息流轉更 為高效,對外連接 12.025 億的微信用戶。 建設生態社區 微信持續優化開放社區,通過社區的知識庫建設、話題運營以及微信學院豐富且優 化了社區內容,讓開發者、商家以及服務商的問題在社區上得到更好解決。2019 年 7 月,微信發布“服務商助手”小程序,結合“行業助手”,通過行業小程序能 力模型、行業產品工具箱、行業案例及針對性產品建議,幫助服務商提升對工具的 認識,提醒服務商靈活運用各項能力,加強交流,減少行業信息差,助力商家小程 序的運營指導。 在國內,微信通過微
17、信學院、線下活動、開發服務溝通群等方式與服務商進行交流 和溝通。微信學院幫助服務商獲取業界經驗,沉淀更多的專業課程,打造小程序生 態課程的共創平臺。2019 年,微信發布了服務商助手以及服務商成長計劃,為服 務商提供培訓及開發工具,使得商家、開發者、服務商之間的需求可以被高效撮合, 幫助服務商更好的成長。 在海外,服務平臺也提供了海外市場的服務商拓展機會,幫助小程序服務商更好地 “出?!?。 微信積極打造海外服務商品牌, 拓展海外市場, 提供服務合作接洽平臺, 及時反饋服務商遇到的難點和問題,撮合生意,助力服務商“走出去”。同時,微 信舉辦的“WeChat Developer Challeng
18、e 微信開發者大賽”,擴大了全球影響力, 為微信生態開發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國際科技舞臺。 就業篇 12 扶持資金資源 2020 年以來,疫情對微信生態內廣大中小運營者和個人造成了巨大沖擊,為此騰 訊公司和微信團隊迅速提供多種資源扶持,幫助大家應對疫情影響。 2 月 3 日,騰訊專門設立 2 億元資金池,為參與“戰疫開發者公益聯盟”的服務商 和開發者提供資金、云服務資源和技術支持,滿足各類定制化需求,更好地為各地 政府及醫療機構開發疫情服務小程序。 為了幫助開發者在疫情防控下確保遠程協作和研發效率,微信小程序與騰訊云聯合 推出了小程序云開發的特別扶持方案:自 2 月 1 日起三個月,為企業、政府
19、、 媒體及其他組織小程序主體提供 10000 個旗艦版套餐免費使用名額。 微信開放社區也在此前推出共抗疫情小程序服務專區的基礎上,新增了疫情 小程序【開源代碼模板】。這些開源小程序,開發者都可以免費使用。專區內已有 疫情新聞專題小程序模板、學生返校健康排查小程序模板、交通出行防疫小程序模 板、留守寵物小程序模板等多種模板,開發者點擊源碼地址即可接入使用。 在全球,微信聯合 Facebook、Microsoft、Twitter、Pinterest、Slack 等科技互聯網平 臺共同發起一項科技公益倡議:邀請全球各地開發者用代碼“戰疫”。倡議邀請全球 各地開發者,從3月26日開始,提交包括微信小程
20、序在內的多種形式、有助于戰“疫” 的解決方案,一起參與一場“馬拉松”開發比賽。據介紹,該倡議獲得了世界衛生組 織(WHO)的支持和深度參與。微信作為此次倡議的主要參與方之一,面向全球征集 基于微信生態的、 服務全球 “戰疫” 的編程作品, 例如各種創新、 實用的疫情服務小程序。 就業篇 13 就業篇 新產業新職業 2019 年微信帶動就業機會 2963 萬個 小程序成帶動就業增長的核心引擎 微信作為數字經濟的代表,為社會就業持續帶來新動能。微信生態的構建,催生了 一批專門負責微信公眾平臺、小程序、企業微信等服務運營、開發、設計和維護的 行業,創造了一批新型就業崗位。同時,隨著線上線下的融合,傳
21、統行業紛紛進行 數字化轉型,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在行業內部增添了相關數字化運營崗位。此外, 基于微信數字化功能的開放,大大降低了就業技術門檻,打破就業空間、時間和年 齡限制,部分中小創業者快速學習數字技能,借助微信投身數字領域。2019 年微 信帶動就業 2963 萬個,其中直接就業機會達 2601 萬個,同比增長 16%,2014 年以來年均增長 22%。小程序的普及和商業化快速發展,是微信帶動就業的核心 引擎,2019 年小程序帶動就業 536 萬個,相比 2018 年增長 195%。同時,微信 生態的商業活動愈發頻繁,間接帶動就業崗位 362 萬個。 貳 14 直接帶動就業 小程序帶動就業
22、 間接帶動就業機會 就業篇 微信生態新職業不斷涌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隨著微信生態的逐步繁榮,新職業名單范圍不斷擴大,新職業被從業者一致認為 “行業發展快、前景好”,已成為就業蓄水池。據中國職場社交與招聘平臺脈脈 旗下的脈脈數據研究院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 年微信生態相關職位同比增長 156.6%。 脈脈平臺上微信生態相關的就業崗位前十依次為:新媒體運營、 社群運營、 小游戲開發工程師、微信公眾號運營、小程序運營、短視頻運營、微信小程序開發、 用戶運營、流量增長專家、朋友圈廣告投放運營師,而微信生態下相關就業崗位行 業分布前十依次為:IT 互聯網業、教育培訓業、金融業、文化傳媒業、房
23、地產建筑 業、生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醫療醫藥業、制造業及通信電子業。微信生態相關 微信帶動就業規模 單位:萬個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008 1747 1881 2030 2235 2963 104 536 362 182 15 就業篇 的就業崗位分布按省 / 直轄市區域排名前十依次為: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四 川、江蘇、湖北、陜西、山東、河南。招聘平臺獵聘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 年微 信生態相關的崗位里社群運營、小程序相關、新媒體運營增長最快,增幅分別為: 80.8%、38.9%、23.3%。在獵聘平臺上,微信生態崗位最早出現和分布在廣告、 傳媒
24、、教育、文化行業以及互聯網相關行業,但后來已經逐漸滲透到了其他行業。 2019 年微信生態崗位在消費品、服務中介等行業產生較多,在電子通信、汽車制 造,甚至政府、農林牧漁等行業也開始增多。微信生態崗位不僅僅局限在一線城市, 2019 年有超過 23 個城市有微信生態相關崗位需求。 就業崗位 TOP10 名稱 新媒體運營 社群運營 小游戲開發工程師 小程序運營 短視頻運營 用戶運營 微信小程序開發 微信公眾號運營 流量增長專家 朋友圈廣告投放運營師 數據來源:脈脈 16 案例 社群運營解決疫情期間線下配送難題 為進一步提高到家業務的配送效率,減少商品多次流通、配送造成 的虛耗,減輕配送員負擔,同
25、時減少用戶前往超市造成人群聚集的 風險,步步高超市充分利用微信溝通及時、便利的優勢,在 1 月 29 日正式上線“小步優鮮”服務。不同于步步高以往的到家服務(即 顧客在步步高 better 購小程序下單,由配送員到店取貨,再配送到 家),“小步優鮮”是采取微信社群下單、倉庫直發模式。 即每個小區指定一名團長,團長建立小區內的微信群,顧客直接在 微信群內下單。 團長收集訂單后發到倉庫, 倉庫收到訂單后進行揀貨、 打包, 再統一配送到小區。 貨到后, 團長收貨, 并將訂單送到用戶手中。 當訂單爆發時,附近步步高門店將協調店員來協同配送。在當下疫 情緊張階段,這一模式無疑能更快滿足顧客對生鮮品類的需
26、求?!靶?步優鮮”首批覆蓋湖南長沙西區 27 個社區,并將逐步對長沙實現全 覆蓋。 就業篇 2019 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 了 16 個新職業。其中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全媒體運營 師等新職業都與微信生態密不可分。 據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數據顯示, 今年2月、 3月、 4 月新媒體運營職位企業招聘需求環比增幅分別為 54.61%、43.53%、11.94%。 重慶、成都、上海、廣州、鄭州均在企業招聘需求前十城市;2 月、3 月新媒體運 營職位求職需求環比增長分別為 70.19%、177.25%。求職需求前十的城市分別為 深圳、北京
27、、成都、杭州、廣州、鄭州、長沙、武漢、上海、重慶。 17 微信生態就業數字化程度高 呈現六大特點、三大趨勢 微信就業六大特點 微信誕生以來,無數創業者在微信中創造內容、服務,打造創新型科技生產力,帶 動經濟發展與就業提升。2000 萬公眾帳號背后的內容創作者成為新媒體采編行業 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程序誕生后,開發者、運營者、服務商有力地帶動了服務創新 和就業崗位的增加;微信支付的收款二維碼每年為大大小小的商戶提供服務,推動 商業形態的變遷發展。除此之外,微信表情設計師、微信社群運營者等與微信相關 的職業,也成為人們在微信里創業、就業的方式。他們共同構成了微信創業者群落。 根據調查數據,發現微信創
28、業者群落具有以下六大特點。 年輕人、大學生勇敢追夢,成微信就業主力 微信多年來的生態建設,聚集了一批充滿活力的微信就業群體。豐富的開發工具, 成熟的社區建設,完善的資源支持,都大大降低了大學生創業的門檻。調查顯示, 微信就業人群中,年輕人、大學本科生是主力。從年齡分布看,55.8% 的生態主體 超過一半員工年齡在 16-29 歲之間。從學歷分布看,55.0% 的生態主體超過一半 員工是普通本科學歷。 叁 就業篇 18 案例 連接儀器與實驗室,他想用微信打造科研物聯網 2016 年,還在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專業研究生一年級就讀的孔源豐,做科 研實驗是“家常便飯”,由于儀器少,常常出現供不應求或供需不
29、匹配 的現象。深感不便的孔源豐開始思考,“能不能對儀器預約場景做一個 小程序,讓科研人從這種瑣碎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專注于做科研,實 現科研人員效率的最大化?!?2018 年,孔源豐獨立開發的第一款小程序Lab 管家小程序上線。這 款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小程序,主要面向理工科院校和學生,旨在為廣大 科研人提供一個透明的實驗室儀器信息平臺,提高實驗室儀器預約管理 效率。上線 6 個多月,Lab 管家小程序便獲得 4000 多個高校用戶,大大 超出孔源豐的預期。小程序創作的簡便,以及第一款小程序的成績,讓 孔源豐一發不可收拾。隨后,他又用 5 天時間幫一個個體商戶開發了第 二款小程序。目前他已獨立開發
30、了四款小程序。 積累了這些經驗后,孔源豐突然不想按部就班地去上班拿工資了,他想 自主創業,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癓ab 管家小程序場景太少,我計劃 用一年時間做一個科研型社區小程序,吸納更多用戶,再對接相關的產 品和服務,然后實現科研服務生態??蒲胁粌H僅是需要單純的設備,更 需要智能化服務,將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資料所需要的一套設備程 序與場景匹配?!?創業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壓力??自簇S幾乎“716”小時都要在電 腦前度過,每天起早貪黑,孜孜追求科研儀器物聯網夢想。但他從不以 此為苦,反而在心里無比慶幸,國內有微信這樣一個平臺,讓他這種沒 錢沒背景、只有一腔熱血的窮小子也能創業,追求心中
31、的夢想。 就業篇 19 案例 殘疾人通過微信平臺增收脫貧 陜西鎮坪縣推出“協會 + 微信平臺 + 殘疾人”模式,幫助殘疾人發揮智 力優勢,掌握先進技術利用微信公共平臺提供中介服務,通過發送便民、 服務、商業及廣告信息獲得收入。如今,該模式已帶動 35 名重度殘疾人 累計發送便民、服務、廣告及商業等信息 20 余萬條,累計收入 60 余萬元, 月人均收入達 3000 余元,實現了殘疾人增收脫貧的夢想。 重點幫扶人群在微信更易找到就業新機會 微信生態注重提升勞動者數字化技能,為重點幫扶人群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微信持 續優化開放社區,通過社區的知識庫建設、話題運營以及微信學院,為開發者、商 家以及服務
32、商提供智力支持。小程序、公眾號等具有易學習、上手快、社區資源豐 富等特點,為勞動力數字化技能獲取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普通人群也能通過快速 學習掌握數字技能,投身新經濟領域,特別是為農民工、家庭主婦、殘障人士、退 役軍人等就業重點幫扶人群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就業機會。微信生態內也誕生了一 批優秀的女性創業者,女性就業比例達到 47.5%。 就業篇 20 案例 聽不見的世界里,文字就是聲音 如果不是微信,一切可能會變得很難。在麥子的生活中,微信不僅是一 個溝通工具,還讓生活如戲的她成功地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在互聯網時 代之下,微信成功讓創業變得更加容易了。 因為一場突發性耳聾,在上海打工的麥子遭遇了人
33、生最大的困境。她只 能一邊小心工作,一邊尋找醫院看聽力。 在被醫生宣判了無法治愈之后,麥子唯一的路只剩下做人工耳蝸手術。 但是那是一條需要 30 萬元代價的路。思來想去,她決定辭職創業。有些 事情看似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積累出強大的 力量。她從零開始做起的微信公眾號就是如此。如今,麥子的身上多了 許多頭銜,十年財務人、多平臺寫作者、九月麥地創意工作室主理人, 但她最喜歡的還是一名手賬課講師。圍繞著手賬,她經營著公眾號,和 很多公眾號一樣,廣告是九月麥地主要的營收模式?!白詈玫臅r候月收 入可以達到 5 萬元,基本上現在平均月收入也有一兩萬?!丙溩油嘎?, 有廣告商曾經在她的公
34、眾號上投放,有次交流時,她得知九月麥地的轉 化率有 10%,這個數據很不錯。與此同時,她在這個平臺上發起了付費 知識分享,也用自己的經歷和知識,努力幫助著粉絲和身邊的人。麥子 已經攢夠了 30 萬元,原本準備安排在 3 月的手術,因為疫情推到了 5 月。 雖然現在, 麥子的耳朵仍然聽不到一點聲音, 但她感覺生活充滿了滿足感。 對于懂得等待和堅持的人,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而一切可能就從讀一 本書、寫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開始。 就業篇 21 生態內孵化新產業,產業鏈條延長 在微信生態中,服務商是帶動創業和就業的新增量。微信不能單憑一己之力滿足微 信生態內各主體的需求, 只有與服務商一起才能做出滿足各
35、主體需求的服務和功能, 讓整個生態都充滿活力。同時微信生態內各主體復雜多樣的需求,也帶動了服務商 這一新型產業,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經測算,2019 年微信生態內小程序服務商、 企業微信服務商、微信支付服務商總共帶動就業 292 萬人,占帶動總就業比例的 9.9%。 2019 年 6 月,微信推出“小程序服務商成長計劃”,從創建、能力、運營和拓展 四個方向助力服務商轉型,助力微信小程序服務商從技術服務商過渡為解決方案服 務商,從“單兵作戰”到共同協作。 企業微信團隊宣布將為合作伙伴開放 3 項獨有能力連接微信、小程序、企業支 付,13 類 390 個接口,為合作伙伴提供 8 項支持,并公布了最
36、新的 5 大合作模式。 除此之外,企業微信還將為各位合作伙伴提供支持立體的成長扶持體系,包括資質 認證、現金激勵等。 微信支付在 2019 年提出“共創”的概念,并將共創細分為與企業、與服務商、與 政府多維度共創,通過共創讓用戶獲益、讓共創者獲利、讓微信支付實現觸達,更 好為合作伙伴賦能。除了共創,“助力”也成為另一個關鍵詞,在支付結果頁微信 支付增添廣告位,以 0 成本自助接入,一方面提升顧客的體驗,另一方面為商戶提 供流量的變現渠道。 就業篇 22 案例 小鵝通搭建知識付費平臺,覆蓋 2 億用戶 服務商“小鵝通”圍繞知識付費搭建了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其核心業 務是為知識付費行業提供技術解決
37、方案,聚合知識領袖和流量形成了一 個聯結分發的平臺。目前,小鵝通客戶總數已經超過 35 萬,服務了行 業里很多的頂尖知識付費品牌如吳曉波、樊登讀書等,累計生產了超過 350 萬個知識商品,覆蓋用戶超過 2 億人,客戶總收益達 22 億元。類似 小鵝通這類服務商,鯨打卡主要為在線教育提供督學服務,知識圈為在 線教育提供打卡平臺。 無一例外, 這些服務商都選擇了以微信生態為基礎, 用“小程序 + 教育”形態在在線教育市場中分一杯羹。 就業篇 就業方式更靈活、兼職占比較高 微信生態內涌現的新就業形態以互聯網為基礎,呈現出雇用關系靈活化、工作內容 細分化、工作方式彈性化、工作安排去中心化等特點,創造了
38、大量兼職就業、靈活 就業崗位,為用工與擇業帶來了新變化與新趨勢。調查顯示,2019 年微信帶動直 接就業機會中兼職就業達 1519 萬個,占總直接就業機會近六成。目前,基于微信 的兼職就業主要包括以技能輸出為主的教育類服務、投稿寫作類、自媒體類、電商 類、理財類、表情設計類等。同時,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支付等運營、開發、 設計和維護中也存在一定數量的兼職就業人群。 23 帶動線下就業能力增強 2019 年微信小程序上線了“一物一碼”、“物流助手”、“行業助手”等功能強 化線下交易支持。結合了線上交易的快捷高效和線下門店服務的直觀屬性,智慧零 售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運營,而小程序成為商家落地
39、并推進智慧零售的重要手 段,帶動了大量線下交易環節的就業。 截至 2020 年第一季度,小程序日活躍用戶超 4 億。2019 年,小程序累計創造 8000 多億交易額,同比增長 160%。相較于上一年,小程序人均訪問次數提升 45%,人均 使用小程序個數提升 98%,活躍小程序的平均留存也比去年提升了 14%。 案例 表情包設計創業 畢業后,來自廣東省的吳武澤至少應聘了七八家設計、動畫類的企業, 不是被刷就是未做滿兩三個月被辭退?!凹热淮蠹叶疾灰?, 就自己來干” 。 吳武澤在多次面試未果后選擇了創業,運用自己的專業繪畫知識,創造 了一系列表情包。那就是極具特色,又應用廣泛的蘑菇頭表情包,因為
40、 一個吹劉海三連紅遍網絡。目前吳武澤在廣州成立的公司上架了 40 套表 情包,最熱門的一套已經被網友下載了 1.27 億次,發送量超過 70 億。 在微信表情開放平臺, 柳依君化名 “小柳同學” 向微信表情開放平臺投稿, 推出“小嘰的日?!?、“柳柳和小虹”等表情包,截至 2019 年 9 月中旬, 她的表情包下載總量超過 150 萬次,發送總量接近 3000 萬,延續了做漫 畫師的夢想。 就業篇 24 就業篇 就業生態快速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以一二線城市為同心圓,移動互聯網時代紅利向外蔓延的速度不斷加快。微信就業 生態打破時空限制的特點加快了數字就業崗位在三四線城市的普及。微信生態中大 量就業崗
41、位不需要在經濟發達地區聚集,可通過線上辦公等形式分布在全國各地, 有效帶動各地就業。調查顯示,2019 年微信公眾平臺就業崗位在中西部和東北省 份比例達到 43.6%,小程序則為 29.8%。 在微信生態中,遍布全國各地的創業者恰到好處地抓住了低門檻的創業機會,用自 身努力和熱忱成就“個體品牌”,沉淀出一個個不斷挑戰自我的小傳奇。創業者們 通過微信生態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既將互聯網技術帶入鄉村,還把當地情況 與互聯網本身結合,摸索出屬于他們的創業經驗,在有待深挖的下沉市場,他們成 了新一代“互聯網掃盲人”。 25 案例 全國各地的微信創業者 在河南南樂縣,申志剛通過其創建的“依禾拼購”小程
42、序,解決了古寺 郎村古寺郎胡蘿卜“怎樣賣出去”的難題。2019 年 11 月 9 日,古寺郎 胡蘿卜首次在微信小程序后臺上線,僅 1 分 39 秒,100 份古寺郎胡蘿卜 售罄,上線三天內,累計銷售額超過了 20 萬元。 在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闊什塔格鎮闊什塔格村,麥麥提艾力米吉提帶 領全村使用了微信支付。自開通微信支付 4 個月以來,麥麥提艾力米 吉提的微信收款已經達到 7098 元。也正因為有了微信,縮短了闊什塔格 村和烏魯木齊的距離,不斷學習當下流行馕的做法,銷量翻了近 5 倍, 脫了貧困戶的“帽子”。 在東北老工業區,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通過微信這個開放的平臺被更多人 看見。長春四葉草教育信
43、息咨詢有限公司(簡稱“四葉草”)每天都在 為微信公眾號“長春教育八卦陣”的推送做準備,并維護 150 個有 200 到 500 位成員的微信群,將教育和公眾號結合,為 30 萬個家庭提供“教 育經”。 就業篇 26 案例 當了 8 年開鎖師傅,他轉型做起了小程序產品經理 在湖南省衡陽市白云鎖城,有這樣一位 80 后開鎖師傅白云,在微信小程 序出現前,也是和其他開鎖師傅一樣,每天穿梭在每個小區之間,挨家 挨戶張貼不干膠開鎖小廣告,每個門口塞開鎖廣告名片,多次被物業保 安發現,進行批評教育,甚至罰款等,自己也感覺難為情,不過不用這 樣的方法,也沒有其他好的宣傳方法。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微信小程
44、序這樣的新事物,抱著好奇的想法, 嘗試使用了一些小程序,不用下載,搜索、掃描、轉發就可以直接使用, 的確方便好用。白云心里想:“能不能做個開鎖小程序呢 ? 讓用戶在微 信搜索“開鎖”就可以找到自己的開鎖小程序,聯系自己去開鎖?” 白云師傅回到家里,立刻注冊了“開鎖總部”這個小程序名稱,找微信 認識的開發朋友,搭建了一個開鎖平臺小程序,轉發到幾百個鎖匠微信 群, 累計了第一批鎖匠入駐。 然后在朋友圈宣傳 “開鎖總部” 開鎖小程序, 讓所有微信好友都知道“開鎖總部”小程序。 經過半年不懈努力, 一直在微信群、 朋友圈宣傳, 小程序在微信搜索 “開鎖” 排名第一頁,獲得免費流量,入駐了 1.5 萬個
45、開鎖師傅,累計 3000 萬訪 問量,最近幾個月開始付費入駐,付費認證入駐 98 元一年,4 個月付費 入駐收費 22 萬。 白云說到開發“開鎖總部”小程序的原因,是希望它能讓全中國的鎖匠 不再因為貼廣告而被罵、被趕,希望他們的生意能越來越好,也希望鎖 匠們能得到社會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因為每一個靠手藝吃飯的人都值得 被尊敬。 就業篇 27 微信就業三大趨勢 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在保障人們生活 學習、支撐復工復產、提振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期國家積極布局新基建、 數據要素培育,以“上云用數賦智”等舉措助力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給數 字經濟注入了強勁
46、的發展勢能。微信生態作為數字經濟的典型代表,推動了經濟的 快速發展,并創造和穩定了大量就業,總體呈現出三個新趨勢。 微信就業生態從數字化崗位向崗位數字化轉變 數字經濟發展初期,新增崗位以創造數字化崗位為主。隨著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 的深度融合,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我國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數字經濟釋 放龐大就業市場潛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舊動能轉換創造出巨大就業空 間,據研究,數字經濟每 100 個就業人口,72 個為升級原有就業, 28 個為新增就業崗位。二是數字經濟帶來的靈活就業快速發展壯大,在就業中的 比重快速增加。 以微信生態為例,一方面新媒體運營、社群運營、小游戲開發工程師、微
47、信公眾號 運營、小程序運營、短視頻運營、微信小程序開發、用戶運營、流量增長專家、朋 友圈廣告投放運營師等新職業不斷涌現,創造一大片數字化崗位。另一方面,傳統 的生產制造、經營分析、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倉儲配送等各行各業崗位都 需要掌握數字化技能,崗位數字化在未來幾年中將加速進行。 就業篇 28 從穩定的雇傭關系向按需結合、靈活發散的就業方式轉變 微信小程序、公眾號讓勞動者能快速對接供需,微信支付讓人們能夠便捷地獲取勞 動報酬,從而促進了微信就業從穩定的“公司 + 雇員”的雇傭形式轉移到“平臺 + 自由職業者”的形式。如公眾平臺的撰稿人、小程序個人開發者,他們不再具有穩 定的工作地點、工作
48、時間,通過微信生態連接客戶,按需聚集、按勞取酬,很多人 同時具有多項職業,成為“斜杠青年”。微信生態使得“供給方”和“需求方”的 對接匹配更快捷、 報酬計算更精細, 很大程度降低了供需雙方的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 靈活的就業模式、豐富的就業渠道、較低的從業門檻。依靠微信生態,在零散或空 余的時間,通過個人的知識、經驗、智慧、技能、勞動等獲取報酬,成為許多人的 選擇。設計、翻譯、寫作、攝影、培訓、開網店、法律咨詢,以及做飯、家政、搬家、 美容、美甲等,無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都能在微信生態內找到自己的 “用武之地”。 以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為核心的 新生產工具將為數字經濟就業
49、帶來增長機會 當前,數字經濟發展的重心正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移。產業互聯網以企 業為主要用戶,以提升效率和優化配置為核心主題,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 產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網絡、算力、算法和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 需要進一步加快以 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核心內容的新型基礎設 施建設。因此,新基建是“數字土壤”,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基石,將為產業互 聯網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和必要條件。 就業篇 29 另一方面,新基建也需要具體的應用場景來發揮作用。以微信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平 臺,對接了應用場景,極大地提升了生產者的勞動效率,推動了數字經濟就業的增 長。隨著微信全平臺生態能力的開放,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也將繼 續深耕產業轉型互聯的核心需求,為行業用戶及合作伙伴提供更有價值的微信產品 “工具箱”。微信生態作為“微接口”,以低門檻的海量用戶連接能力,推動遠程 辦公、在線教育、健康碼和智慧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在疫情防控、復工 復產和增強國民經濟韌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基于微信生態的全面觸達能 力,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基建也能夠最大化發揮對經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