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全球總覽及中國大陸地區趨勢解讀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2關于報告怡安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調研覆蓋了本報告中所列國家和地區的113個怡安分支機構,這些均參與了當地的企業醫療計劃的經紀、管理或其他咨詢工作。調研結果反映了怡安顧問對醫療通脹趨勢的預期,這是基于他們在與各地客戶和承保方溝通合作企業醫療計劃的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報告中的通脹率數字顯示了醫療計劃成本(無論是投保還是自保)預期的百分比增長。這些預期增長將諸如物價上漲、醫療技術進步、計劃使用情況、成本轉移等各類因素納入考量,這些因素在每個 報告覆蓋的地區都有所體現。我們還納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于2023年
2、4月發布的2024年預期通貨膨脹率。這些數據可作為估算各國零售通貨膨脹預期水平的一種方式??紤]到全球價格通脹的波動性,應謹慎對待本報告內的數據信息。建議您進一步尋求專門針對您所在地區的專業建議。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3摘要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發布之際,正值經濟面臨顯著通脹和波動的時刻。盡管存在改善跡象,但疫情 后的持續影響使得全球經濟仍然不穩定。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持續下去。例如,許多非洲發展中國家面臨全球利率上升導致貨幣貶值的壓力。這種情況可能會迫使 投資者離開該地區,進一步加劇該地區對日益昂貴的 進口商品的依賴。雖然宏觀經濟不穩定對全球醫療成本趨勢產生了重大影響,但這并非唯一因素。
3、充分認識到區域差異以及引發這些趨勢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成本控制策略同樣重要。盡管全球通脹壓力會持續多久尚不確定,根據本次調研結果,我們預計2024年企業的醫療計劃成本將顯著上升。預計2024年全球平均醫療成本通脹率為10.1%,高于2023年的9.2%,為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醫療成本通脹率的增長勢頭受到整體通脹上升的推動,與2023年相比,在全球各個地區通脹率都將上升。預計百分比增幅最高的地區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LAC),為11.7%(高于2023年的11.6%),以及中東和非洲地區(MEA)為15.1%(高于去年的14.5%)。2024年,歐洲的預期醫療通脹率為10.4%,高于 202
4、3年的9.1%,幾乎是2022年5.6%的兩倍。這一激增使歐洲成為全球醫療通脹第三高的地區,由于 醫療通脹率即將上升為兩位數,歐洲企業的醫療計劃成本預計將出現前所未有的增加。亞太地區是五個地區中增幅第二低的地區。亞太地區 為9.7%,比2023年(9.2%)高出0.5個百分點。北美增長出現顯著差異。雖然7.6%的增幅標志著該 地區自2014年的8.5%以來的最高水平,高于2023年的6.6%,但與全球其他地區相比仍是最小增幅。這主要得益于該地區(即加拿大和美國)相對較低的 整體通脹率。影響醫療通脹率的因素:預計將在2024年推動醫療計劃 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與在2023年對趨勢產生最大影響 的因
5、素相同,包括:癌癥/腫瘤發病率上升:這包括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 和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癥。癌癥是除中東和非洲地區(MEA)以外所有地區的主要因素。葡萄牙、土耳其、瑞士和以色列等國一直將癌癥列為首要疾病,而在 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和歐洲,該疾病的發病率也 有所上升。心血管疾病:這類疾病包括心臟和血管的疾病??傮w 而言,它們對亞太地區、歐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的索賠 產生了重大影響。阿根廷、比利時、哥斯達黎加、日本和韓國等國家一直將心血管疾病列為首要疾病。高血壓:高血壓是許多其他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也一直是影響中東和非洲地區索賠的主要因素。南非、菲律賓、多米尼加共和國和保加利亞等國家一直將高 血壓列為首要
6、疾病。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41 來源:https:/www.boneandjointburden.org/2 來源:https:/www.paho.org/salud-en-las-americas-2017/ro-mental.html其他值得注意的因素糖尿病:糖尿病在全球范圍內逐漸成為推動醫療索賠的首要因素。預計在2024年將成為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賠付最多的疾病。肌肉骨骼/背部疼痛:肌肉骨骼疼痛和背部 疼痛是北美報告的常見癥狀,在美國尤為 常見。外傷、背部疼痛和關節炎是其中最 常見的三種癥狀,幾乎一半的成年人受到 影響1。在歐洲,這些狀況一直被報告為 索賠的前三大驅動因素,其中丹麥、
7、挪威 和瑞典位居前列。耳鼻喉/肺部/呼吸系統疾病:耳鼻喉以及 肺部和呼吸系統疾病在過去一直推動著亞太和中東、非洲地區的索賠,近期,此類疾病在加拿大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在中東、非洲地區,這些疾病預計將成為2024年第二大 索賠因素,僅次于高血壓。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問題是導致發病率、殘疾、受傷和早夭的主要因素,也會增加 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2。據報道在歐洲,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心理問題是索賠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在荷蘭、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加拿大的患病率也有所上升。2024年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排在加拿大 常見疾病的第二位,僅次于糖尿病。雖然推動醫療通脹率的主要因素,癌癥和心血管疾病,與營養不良、空氣污染
8、以及酗酒和濫用藥物等風險因素有關,但缺乏體育鍛煉和糟糕的壓力管理仍然是風險因素清單中的首要問題。如上所述,高血壓既是導致醫療通脹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導致其他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肥胖也是備受關注的風險因素之一,可能會在未來導致索賠增加,特別是在美國和拉丁美洲。在美國,僅次于肥胖的風險因素是過度酗酒和藥物濫用。而在拉丁美洲,僅次于肥胖的風險因素則是因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而導致的營養不良。缺乏篩查,歷史上曾一直是中東和非洲的風險因素,最近也被歐洲列入風險因素。而在加拿大更是已經連續兩年被認為是增加未來索賠的重要風險因素。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5領先的雇主正在采取什么措施來應對不斷 攀升的成本?
9、隨著醫療計劃成本逐年上升,健康和福利成本已成為公司關注的重要問題。這些不斷上漲的費率往往會導致計劃外的成本增加,給雇主和員工帶來挑戰。在全球范圍內,企業正在采取常見方法來應對費用增加問題。預防性的福利項目是主要的成本緩解 策略。這項舉措可以通過兩種關鍵方式有效地控制成本:首先,通過增加健康預防相關的項目,可以避免將來更昂貴的治療;其次,通過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福利項目,可以降低壓力水平,而壓力會導致其他健康問題加速惡化。成本控制措施(旨在減少或控制被過度使用的舉措,如提高免賠額和自費醫療額度,以及使用轉診等措施)預計將在2024年發揮重要作用。此外,福利計劃設計方面的重大變化,如采用彈性福利計劃
10、來限制整體福利支出、享受條件和賠付限制,旨在鼓勵計劃參與者以經濟高效的方式尋求醫療服務,該措施預計也將在2024年進一步發揮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彈性福利計劃正逐漸成為全球范圍內被廣泛采用的成本緩解策略,約有60%的國家和地區認為它是2024年將會考慮的首要舉措,例如西班牙、南非和美國等國家已將其明確為重要 舉措之一。除了讓企業在成本方面擁有更大的控制權之外,靈活的福利計劃通常還可以作為促使員工行為改變的催化劑。它們也可以作為人力資源工具,提供獨特的福利套餐,幫助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時,企業還能夠提供定制化福利以滿足個人需求,并匹配與多元、公平、包容和歸屬感(DEIB)相關的公司政策。2024年全
11、球醫療趨勢報告6隨著由企業提供的醫療計劃在人力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漸增加,以及在準確預測和管理成本方面的壓力不斷增大,我們希望您會 發現本報告中的信息對于您在規劃2024年及以后的全球預算和福利策略方面有所價值。如需了解怡安如何協助組織做出更明智的決策,請聯系您所在國家的健康解決方案團隊。怡安,致力于提升決策質量。Rui Silva跨國企業健康解決方案副總裁、全球醫療趨勢調研負責人員工健康與其他企業舉措的整合毫無疑問,員工健康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根據2022-2023年怡安全球企業健康實踐報告,83%的全球受訪企業已制定了員工健康與福利戰略,并將其視為未來五年的首要任務。此外,越來越多的地區將提升員
12、工健康水平視為最重要的成本控制舉措之一。在受訪的 113個國家和地區中,有四分之一的國家和地區強調了員工健康與福利的重要性,其中巴西、哥倫比亞、印度、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尤為突出。實施長期的員工健康與福利戰略對于成本控制日益關鍵。這一戰略與其他戰略性企業舉措(如多元、公平與包容以及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政策)的一致性至關重要。每家公司都各有 特色,但幾乎所有領先的企業都會考慮以下要點:長期醫療金融計劃:采用前瞻性的醫療金融計劃,使企業能夠通過整合經紀人和供應商來尋找傳統計劃的替代方案,從而對其整體的醫療成本支出具有洞察力和影響力。其中一種替代方案是使用自保保險工具。自保提供了更大的價格控制權,并促進
13、了健康、多元、公平與包容等舉措與醫療成本之間的聯系。醫療分析:任何戰略的實施都必須建立在強大的數據基礎和對基本健康成本驅動因素的了解之上。許多領先的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全球健康儀表盤”等數字化工具,以獲取其主要醫療 計劃的定期索賠和診斷數據報告。這些數據隨后可用于制定和評估定制舉措、適當分配成本,并應對意外索賠。全面健康戰略:領先的企業通過將員工醫療數據與其他關鍵健康數據來源(如休假、健康應用數據、員工援助計劃統計數據等)相結合,建立有韌性的員工團隊,以確定一系列廣泛的健康重點領域,然后制定和實施應對這些關鍵挑戰的計劃和戰略。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7中國大陸企業員工醫療成本變化的深度解讀1.
14、醫療通脹的定義 首先,從醫療通脹的定義來看,它受到單次就醫成本和就醫行為兩大因素的影響。單次就醫成本主要 受通貨膨脹率、地區以及就診醫院的影響。就醫行為指就醫的頻次,包括使用率和人均就診次數。其次,醫療通脹的底層驅動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人群的結構、生活方式和健康因素會直接影響 疾病的發生率;經濟發展情況和收入水平會影響單次就醫的成本;政策的變化,如近年來中國實施的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分疾病診斷組付費、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保談判等政策都直接 影響居民的就醫成本;醫療資源的可及性擴大以及醫療技術的進步能提升疾病的早期診斷率,也能幫助患者獲得更先進的治療手段,但背后隱含的就醫成本可能是一把雙刃
15、劍。此外,2020年-2022年新冠疫情對于醫療供給和需求的影響,是近三年醫療通脹率發生波動的重要原因。如何控制醫療通脹的增長是企業需要面對的難題。從控制手段來看,主要包括控制單次就醫成本 以及就醫使用頻次:控制單次就醫成本需要分析員工所在地域、醫院網絡以及疾病構成,控制就醫使用頻次需要分析團體人群構成、流動率、醫??ㄊ褂们闆r,并結合上述的數據分析設置計劃,如自付比例、免賠額、單項限額、就醫網絡等,從根本上影響被保險人的就醫行為。從長期來看,員工的健康狀況對醫療成本的影響更加關鍵,建立企業的健康管理計劃將有助于降低醫療成本增長。構成因子 單次就醫成本:通貨膨脹、物價水平 地域(一線、二線城市)
16、醫院(公立、私立、昂貴)就醫行為 使用率 人均就醫次數驅動因素 人口結構 生活方式 健康狀況 經濟發展、收入水平 醫療資源可及性 政府監管 技術進步 新冠疫情影響控制或者緩和 員工就醫行為的引導(濫用行為監督)醫院網絡的管理(昂貴醫院剔除)企業的健康干預(體檢、健康活動、EAP等)計劃設計 (免賠、自付比例)低成本的醫療替代方式(在線診療、慢性病配藥)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82.基于衛生統計數據的中國醫療通脹率主要發現基于國家衛生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分析,在新冠疫情前(2011-2019)年化醫療通脹率為10.7%。2020年受第一波新冠疫情影響,就醫頻次大幅下降,人均醫療成本較上一年下降了
17、3.1%。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人均醫療成本反彈11.4%。2022年受第二波疫情影響,人均醫療成本增長2.8%。從2019至2022年數據來看,平均醫療通脹率在3.5%,顯著低于既往年份。2023年就醫秩序恢復正常,預計全年的醫療通脹率會有明顯的反彈,達到11.3%,2024年預計為7.9%。數據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怡安分析2011807201420132012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22023Est.2024Est.9631,0961,2181,2921,4341,5371,6521,8201,7631,9632,0182,24
18、62,423+10.7%+7.9%+3.5%+11.3%-3%+11.3%+2.8%中國人均醫療支出(元)3.中國醫療通脹率的驅動因素的分析主要發現 從圖中可以看到,門診和住院的單次就醫成本呈持續增長態勢,2011至2022年累計增幅分別為90%和64%。門診和住院的就醫使用率呈波動式增長。2020至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就醫使用率顯著下降,并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高點。預計2023年疫情全面放開后,受就醫使用頻次的影響,全年的醫療通脹率會達到11.3%。0%2011-2023 中國醫療成本通脹率 醫療價格是驅動醫療通脹的主導因素20%40%60%100%80%20122023Est.20
19、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90.4%63.8%數據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怡安分析門診就醫成本 門診使用住院就醫成本 住院使用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94.2023年1-5月的門診及住院就醫情況主要發現 2023年1-5月全國門診就診人次同比增長5%,住院人次同比增長22%。門診就診人次的增長率與疫情前水平接近,表明常規就醫需求已經恢復。住院人數增長大幅高于疫情前水平,可能與由于疫情而積壓的醫療需求的集中釋放相關。疫情完全放開后,就診人流更加向三級醫院集中。5.2023年1-5月的門診及住院次均費用主要發現:圖表數據顯示2023年1至5
20、月門診次均費用顯著增長,且增速高于往年,與門診統籌政策實施相關,大型的門診檢查普及度增高。住院的次均費用下降與國家DRG/DIG醫??刭M相關。數據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門診次均費用 分醫院等級20192020202120222023207225222255236.3326.2376.7394359.4350.5 9.6%14.8%三級二級20192020202120222023住院次均費用 分醫院等級13,577.9014,479.7014,632.3014,016.9013,545.206256.56617.768686821.56672 3.4%2.2%三級二級2019-2023 年
21、1-5月門診及住院人次同比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數據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怡安分析 醫院門診診療人次 出院人次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 3.2%5.2%22%3.5%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106.怡安客戶企業醫療通脹趨勢分析:企業補充醫療主要發現:受第一輪疫情影響,月度人均賠款在2020年1月至3月顯著下降,后續逐步回升。2020年3月至6月,以上海為中心的第二輪新冠疫情影響下,人均賠款先降后升。
22、2022年12月 的管控放開導致醫療資源相對緊張,人均賠款進一步下探,直至2023年2月春節以后才開始恢復。2019至2022年,三年的醫療通脹率為2%,而在疫情得到平穩控制期間,醫療通脹率約7.6%。2023年疫情管控放開后,就醫迅速反彈。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年化醫療通脹率在31%,由此 可以說明大部分企業在2020至2022年的整體醫療險理賠是較低的,但在2023年會面臨反彈。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9/1/12019/4/12019/7/12019/10/12020/1/12020/4/12020/7/12020/10/12021/1/12021/4/
23、12021/7/12021/10/12022/1/12022/4/12022/7/12022/10/12023/1/12023/4/1數據來源:Aon Pulse調研數據庫,約40萬被保險人月度人均賠款趨勢2020.7-2021.12年化通脹率在7.6%(疫情得到平穩控制)2022.1-2023.6年化通脹率在31%(從二次受疫情影響到完全放開)2020.1-2020.3第一輪新冠疫情影響2022.3-2022.6 以上海為中心的 第二輪新冠疫情影響2022.12 疫情放開醫療資源擠兌7.怡安客戶企業醫療通脹趨勢分析:高端醫療從數據來看,高端醫療的人均賠款走勢與企業補充醫療基本一致。受兩輪疫情
24、影響,從2019-2022年 三年的醫療通脹率為4.0,而在疫情得到平穩控制期間,醫療通脹率約11.9%。2023年疫情放開后,就醫迅速反彈,2022.1-2023.6年化通脹率高達35.6%。從2019年至2023年6月,高端醫療年化通脹率在7%左右。數據來源:Aon Pulse調研數據庫,約10,000被保險人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Jan-19Apr-19Jul-19Oct-19Jan-20Apr-20Jul-20Oct-20Jan-21Apr-21Jul-21Oct-21Jan-22Apr-22Jul-22Oct-22Jan-23Apr-23Jul-23202
25、0.1-2020.3 第一輪新冠疫情影響2022.1-2023.6年化通脹率在35.6%(從二次受疫情影響到完全放開)2022.3-2022.6 以上海為中心的第二輪新冠疫情影響2022.12 疫情放開醫療資源擠兌IPMI PMPM 2020.7-2021.12年化通脹率在11.9%(疫情得到平穩控制)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118.企業2023年醫療險理賠反彈及未來趨勢從六個月同期醫療險賠付率的數據可以看到,在2023年疫情完全放開之后,客戶的賠付率已經 反彈到五年來的最高水平,而醫療保險的定價在過去幾年基本維持穩定,2024年的續保必然面臨 較高的調費壓力。因此,企業需要理解這一趨勢,尤
26、其在整體經濟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從醫療成本的長期穩定性 出發,結合多年的理賠數據分析,采取有效的方式來管理企業員工福利的團體保單計劃。第一 從方案設計入手,調整自付比例或免賠額,降低賠付限額,控制就醫使用頻次。引入自選 福利計劃,分擔企業成本的壓力。弱化門診的報銷而增強重大風險的保障,如提供報銷型 重疾、百萬醫療等保障。第二 對理賠行為進行監控,通過理賠數據分析高頻就診的分布,結合理賠審計、考勤管理避免 福利的濫用。其次,普及醫??ㄊ褂?,尤其在門診統籌改革普及后,通過社保報銷能降低 商保的賠付成本。第三 從醫院網絡管理入手,分析醫院的單次就醫成本以及集中趨勢,設置梯度的報銷比例、優選網絡等方式引
27、導被保險人就醫。第四 從健康管理入手,分析不同人群的典型就診疾病,以及疾病的季節性特征、地域性特征,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管理計劃。第五 選擇專業的保險經紀人,幫助企業進行保單的整合管理,結合有效的談判策略,使得成本 效益最大化。數據來源:Aon Pulse調研數據庫,保單生效日在1月,100+個客戶,企業補充醫療10%0%201940%30%20%20202021202220236個月醫療險賠付率中位值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12平均醫療通脹率地區/國家(平均百分比):“通貨膨脹率”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 數據庫于2023年4月發布的2024年預計通貨膨脹率。本文中所有信息截
28、止于2023年9月,2023年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來源于2023年全球醫療通脹趨勢報告,而2023年通貨膨脹率則基于2022年4月IMF的展望 報告。您可以在我們的網站上下載此報告的以前版本。貨幣基金組織的展望被認為是各地區通脹的最佳預測 指標,除百慕大外,所有國家都使用了該展望。百慕大的最佳指標是百慕大中央銀行發布的最新國內零售 通脹數據?!皩嶋H通脹率”表示扣除國內通貨膨脹率后的醫療通脹 利率。本報告于2023年第三季度編制,所有評論均 基于當時可用的數據和預測。2024年美國的醫療通脹率是從怡安健康價值倡議數據 庫中獲得的,適用于PPO計劃,并經過調整以反映在 采取任何計劃、方案或承辦商變
29、更以控制成本之前的 預期增長。對于黎巴嫩、巴基斯坦、塞拉利昂、委內瑞拉和津巴 布韋,由于當前普遍存在超級通貨膨脹環境,我們沒有報告這些國家和地區的2024年醫療通脹率。此外,我們還將這些國家與阿根廷和烏克蘭一并排除在區域和全球平均值之外。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俄羅斯在下表中列出,但未報告醫療通脹率?!皀/a”表示無相關比率來源。全球/地區(平均百分比):20232024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全球3.69.25.63.610.16.5北美2.86.63.82.37.65.3亞太地區3.09.26.23.69.76.1歐洲3.
30、89.15.33.710.46.7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4.311.67.34.1 11.77.6中東和非洲6.414.58.17.415.17.7來源:怡安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13地區/國家(平均百分比):20232024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北美2.8 6.6 3.8 2.3 7.6 5.3 加拿大2.4 7.5 5.1 2.4 5.0 2.6 美國2.9 6.5 3.6 2.3 8.0 5.7 來源:怡安20232024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
31、脹率亞太地區3.0 9.2 6.2 3.6 9.7 6.1 澳大利亞2.7 3.7 1.0 3.2 4.2 1.0 孟加拉國6.2 6.2 0.0 6.5 10.0 3.5 中國大陸1.8 7.5 5.7 2.2 7.9 5.7 中國香港2.17.0 4.9 2.4 7.5 5.1 印度4.8 12.0 7.2 4.4 12.0 7.6 印度尼西亞3.3 12.7 9.4 3.0 13.1 10.1 日本0.8 0.4(0.4)2.2 0.4(1.8)哈薩克斯坦7.1 15.0 7.9 8.5 30.0 21.5 馬來西亞2.4 15.0 12.6 3.1 15.0 11.9 蒙古14.5 1
32、6.4 1.9 8.8 15.0 6.2 新西蘭3.5 8.0 4.5 2.6 10.0 7.4 巴基斯坦10.5 24.0 13.5 21.9 n/a n/a巴布亞新幾內亞5.4 9.0 3.6 4.9 4.9 0.0 菲律賓3.7 9.0 5.3 3.2 14.0 10.8 新加坡2.0 12.0 10.0 3.5 13.0 9.5 韓國2.4 7.5 5.1 2.3 10.0 7.7 中國臺灣2.2 10.0 7.8 1.7 10.0 8.3 泰國2.8 12.3 9.5 2.0 9.1 7.1 越南3.2 6.5 3.3 4.3 6.7 2.4 來源:怡安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14
33、20232024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歐洲3.8 9.1 5.3 3.7 10.4 6.7 奧地利2.2 5.0 2.8 3.0 5.0 2.0 比利時1.3 13.0 11.7 2.1 7.5 5.4 保加利亞3.3 13.5 10.2 2.2 22.0 19.8 克羅地亞2.7 5.8 3.1 3.6 10.0 6.4 塞浦路斯2.3 8.0 5.7 2.5 8.0 5.5 捷克共和國2.3 5.0 2.7 5.8 5.8 0.0 丹麥2.1 3.0 0.9 2.8 6.0 3.2 愛沙尼亞4.6 20.0 15.4
34、 4.1 20.0 15.9 芬蘭2.7 5.0 2.3 2.5 6.0 3.5 法國1.8 5.0 3.2 2.5 5.0 2.5 德國2.9 8.0 5.1 3.1 10.5 7.4 希臘1.3 8.0 6.7 2.9 8.0 5.1 匈牙利6.4 20.0 13.6 5.4 18.0 12.6 愛爾蘭2.7 3.0 0.3 3.2 12.0 8.8 意大利2.5 8.0 5.5 2.6 6.0 3.4 拉脫維亞3.9 n/an/a3.5 30.0 26.5 立陶宛4.3 15.0 10.7 5.8 15.0 9.2 盧森堡2.0 2.0 0.0 3.1 2.5(0.6)挪威1.8 8.0
35、 6.2 2.8 8.0 5.2 波蘭10.3 10.5 0.2 6.1 10.0 3.9 葡萄牙1.5 7.0 5.5 3.1 10.0 6.9 羅馬尼亞4.0 18.0 14.0 5.8 20.0 14.2 俄羅斯聯邦14.3 n/a n/a4.6 10.5 5.9 塞爾維亞4.7 12.0 7.3 5.3 20.0 14.7 斯洛伐克4.1 6.0 1.9 4.3 11.0 6.7 斯洛文尼亞5.1 3.2(1.9)4.5 13.3 8.8 西班牙1.3 7.5 6.2 3.2 6.0 2.8 瑞典2.2 5.0 2.8 2.3 5.0 2.7 瑞士1.6 10.0 8.4 1.6 8.
36、0 6.4 荷蘭2.3 4.0 1.7 4.2 5.1 0.9 土耳其37.2 80.0 42.8 35.2 90.0 54.8 烏克蘭 n/a n/a n/a n/a19.3 n/a英國5.3 8.5 3.2 3.0 15.0 12.0 來源:怡安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1520232024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4.3 11.6 7.3 4.1 11.77.6 阿根廷43.5 55.0 11.5 60.1 98.0 37.9 巴哈馬4.5 12.0 7.5 3.4 10.0 6.6 巴巴多斯4.5
37、 10.0 5.5 4.7 10.0 5.3 百慕大3.7 6.9 3.2 3.8 9.2 5.4 玻利維亞3.6 6.0 2.4 3.7 3.7 0.0 巴西5.1 14.4 9.3 4.8 14.1 9.3 智利4.5 4.9 0.4 4.0 5.0 1.0 哥倫比亞4.2 7.2 3.0 5.4 12.4 7.0 哥斯達黎加3.7 10.0 6.3 3.6 12.0 8.4 多米尼加共和國5.0 8.0 3.0 4.3 8.0 3.7 厄瓜多爾2.4 15.4 13.0 1.5 15.0 13.5 薩爾瓦多2.2 22.0 19.8 2.1 25.0 22.9 格林納達3.5 0.0(3
38、.5)3.0 0.0(3.0)危地馬拉4.3 10.5 6.2 5.5 11.5 6.0 洪都拉斯5.0 11.0 6.0 5.3 10.0 4.7 牙買加5.9 10.0 4.1 5.0 7.0 2.0 墨西哥3.9 15.0 11.1 3.9 14.0 10.1 尼加拉瓜6.2 20.0 13.8 5.0 25.0 20.0 巴拿馬3.4 12.0 8.6 2.2 10.0 7.8 巴拉圭4.5 8.0 3.5 4.1 9.0 4.9 秘魯3.6 8.5 4.9 2.4 8.9 6.5 波多黎各3.3 6.3 3.0 2.2 7.3 5.1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3.8 10.0 6.2
39、3.4 10.0 6.6 烏拉圭5.6 10.5 4.9 6.1 9.8 3.7 委內瑞拉500.0 n/a n/a200.0 n/a n/a來源:怡安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報告1620232024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年度通貨膨脹率年度醫療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名義通脹率實際通脹率中東和非洲6.4 14.5 8.1 7.4 15.1 7.7 阿爾及利亞8.2 n/a n/a7.7 n/a n/a安哥拉13.2 16.0 2.8 10.8 20.0 9.2 巴林2.9 5.0 2.1 2.2 8.0 5.8 博茨瓦納4.5 11.0 6.5 5.2 12.0 6.8 民主剛果共和國6
40、.1 10.0 3.9 7.2 10.0 2.8 埃及11.0 27.0 16.0 18.0 29.0 11.0 埃塞俄比亞30.5 32.0 1.5 23.5 34.4 10.9 加納13.0 21.0 8.0 22.2 35.0 12.8 以色列2.0 9.5 7.5 3.1 10.0 6.9 科特迪瓦2.3 16.5 14.2 1.8 15.0 13.2 約旦2.5 5.0 2.5 2.9 5.0 2.1 肯尼亞7.1 9.8 2.7 5.6 12.5 6.9 科威特2.3 9.5 7.2 2.6 9.5 6.9 黎巴嫩 n/a n/a n/an/a n/a n/a萊索托5.67.51.
41、95.5 9.0 3.5 馬拉維7.1 16.0 8.9 18.3 27.5 9.2 毛里求斯5.7 15.0 9.3 6.9 15.0 8.1 摩洛哥2.3 n/a n/a2.8 n/a n/a莫桑比克7.7 9.5 1.8 6.5 10.0 3.5 納米比亞4.6 8.7 4.1 4.6 9.5 4.9 尼日利亞13.1 18.1 5.0 15.8 22.0 6.2 卡塔爾3.2 8.5 5.3 2.7 8.5 5.8 沙特阿拉伯2.0 17.5 15.5 2.3 14.0 11.7 塞內加爾2.2 7.0 4.8 2.0 10.0 8.0 塞拉利昂14.5 18.1 3.6 25.9 n
42、/a n/a南非4.6 8.7 4.1 4.8 9.5 4.7 阿曼蘇丹國2.2 3.0 0.8 2.4 9.0 6.6 斯威士蘭4.2 7.2 3.0 4.8 9.0 4.2 坦桑尼亞 5.4 13.0 7.6 4.3 10.0 5.7 突尼斯 n/an/a n/a9.5 10.2 0.7 烏干達4.1 10.0 5.9 6.4 10.5 4.1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2.8 11.0 8.2 2.0 10.0 8.0 贊比亞9.2 15.0 5.8 7.7 17.0 9.3 津巴布韋46.5 n/a n/a134.6 n/a n/a來源:怡安關于怡安怡安集團(紐約證券交易所:AON)致力于提升決
43、策 質量,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專業服務,保障人們的安全并豐富他們的生活。怡安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 客戶提供清晰的建議與專業的解決方案,使他們能夠 充滿信心地做出更優決策,護航業務、實現增長。 2023怡安集團。保留所有權利。本文件所含信息僅用于一般性目的,并不針對任何個人與實體。我們始終致力于提供 準確、及時、來源可靠的信息,但我們無法完全保證本文件所含信息在被用戶接收之時以及未來仍舊絕對準確。任何個人與實體不應在缺少合適的專業建議與針對性調研的 前提下僅基于本文所含信息做出決策與行動。聯系我們Rui SKathryn D北美Emerson S拉丁美洲Ana S歐洲、中東和非洲Janine Heijckersjanine.heijckersaon.nl英國Clive Allisonclive.allisonaon.co.uk亞太地區Alan O中國孫帆 Fan Sunfan.suna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