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汽車與零部件行業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2023 年 10 月,小米宣布將核心戰略從“手機AIoT”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新戰略以人為中心,將人-車-家全生態有機整合,打造從個人設備、智能家居到智能出行的智能世界。預計小米汽車在 2024 年上市后,小米智能生態將為小米汽車賦能,生態化優勢有望助力小米汽車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小米汽車:對汽車領域持續投資及車型分析。小米汽車:對汽車領域
2、持續投資及車型分析。小米以投資方式在汽車行業布局十余年,覆蓋汽車零部件、整車、汽車后市場。2017 年起對汽車零部件三電領域的公司加大投入,包括對珠海冠宇、中航鋰電、奧易克斯、贛鋒鋰電、蜂巢能源等投資。小米首款車型 SU7 已向工信部申報,與極氪 001、比亞迪漢、智界 S7、小鵬 P7、特斯拉 Model 3 等主要競品車型進行比較,預計小米 SU7 將在空間、續航等領域具備較強競爭力。小米汽車的競爭優勢小米汽車的競爭優勢。預計小米造車將在品牌、生態、智能駕駛布局、銷售渠道等多個領域具備一定競爭優勢。小米在智能手機及 IoT 設備領域擁有海量的用戶群體基礎,有望借助小米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為小
3、米汽車產生引流效應。小米智能生態已覆蓋手機、平板、智能家居設備等領域,小米澎湃 OS 發布,實現小米跨端操作系統的軟件架構統一;預計小米汽車上市后將進一步豐富小米生態系統,實現“人車家全生態”。小米持續展開智能駕駛相關投資布局,投資 Momenta、縱目科技等自動駕駛公司以及禾賽科技、圖達通等激光雷達公司,預計小米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投資布局將有望為小米智能駕駛系統持續賦能。2021 年小米之家數量突破 1 萬家,有望為小米汽車線下宣傳及銷售提供助力。小米汽車產業鏈公司梳理小米汽車產業鏈公司梳理。部分零部件公司獲得小米汽車項目定點,如拓普集團將為小米汽車配套空氣懸架系統,華域三電成為小米汽車空調壓
4、縮機定點供應商;銀輪股份已進入小米汽車供應鏈。隨著小米汽車 2024 年上半年正式量產,預計相關產業鏈公司有望迎來發展機遇。從投資策略上看,憑借小米品牌引流、小米強大的渠道基礎以及“人-車-家生態化”戰略,小米相關車型銷量值得期待;若小米汽車持續放量,則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受益,其盈利能力也有望提升。建議關注:銀輪股份、拓普集團、星源卓鎂、華域汽車、博俊科技、模塑科技、華陽集團等。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下行影響汽車需求、小米汽車車型推進低于預期、小米汽車車型銷量低于預期、汽車價格戰影響。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核心觀點 國家/地區 中國 行業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 報告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5、月 25 日 姜雪晴 執業證書編號:S0860512060001 袁俊軒 執業證書編號:S0860523070005 11 月國內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增長 25%,新一輪促銷有望帶動 12 月行業銷量向好:汽車行業周報(1204-1210)2023-12-14 江淮汽車宣布與華為終端合作,建議關注華為產業鏈:汽車行業周報(1127-1203)2023-12-05 長安擬與華為打造智能化開放平臺,建議關注華為產業鏈:汽車行業周報(1120-1126)2023-11-29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小米汽車系列報告之一 中性(維持)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
6、、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 目 錄 1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4 2 小米汽車:對汽車領域持續投資及車型分析.5 2.1 持續布局投資汽車領域.5 2.2 小米汽車車型分析.7 3 小米汽車的競爭優勢.9 3.1 澎拜 OS 是人車家生態關鍵一步.9 3.2 小米品牌影響力有望助力汽車業務發展.11 3.3 布局投資汽車智能化領域將賦能小米汽車智駕系統.13 3.4 小米強大的渠道網絡有望為汽車銷售引流.15 4 小米汽車產業鏈公司梳理.
7、18 5 主要投資策略.19 6 風險提示.19 qVkYaXvZhWvYcZpZsUkX9PbPaQpNoOtRoNkPqRpNlOsQqO9PoPnNwMsQpOxNnPsN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3 圖表目錄 圖 1:小米造車發展歷程.4 圖 2:小米汽車將成為小米集團“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升級的關鍵.5 圖 3:2011-2021 年小米集團汽車產業投資額.5 圖 4:小米汽車將在品牌效應、智能生
8、態、智能駕駛布局、銷售渠道等領域具備競爭優勢.9 圖 5:小米操作系統及集團戰略發展歷程.10 圖 6:澎湃 OS 主要亮點.11 圖 7: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及市占率.12 圖 8:小米手機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及市占率.12 圖 9:全球 MIUI 月活躍用戶數量及同比增速.12 圖 10:中國大陸 MIUI 月活躍用戶數量及同比增速.12 圖 11:小米 AIoT 平臺連接設備數量及同比增速.13 圖 12:米家 APP 月活躍用戶數量及同比增速.13 圖 13:2018-2022 年小米集團分渠道營收占比.16 圖 14:2018-2022 年小米集團分渠道營收(億元)及同比增速.16 圖
9、 15:2020 年底至 2022 年上半年小米線下門店數量及半年環比增速.16 圖 16:線下門店積極推薦數字系列高端機型.17 圖 17:2023 年 3 季度小米高端機型在大陸市場銷量分渠道占比.17 表 1:2011-2022 小米在汽車后服務市場的投資.6 表 2:2011-2022 年小米對整車企業的投資.7 表 3:2011-2022 年小米對三電領域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投資.7 表 4:小米 SU7 部分亮點配置.8 表 5:小米 SU7 與部分競品車型配置對比.8 表 6:2011-2022 年小米對芯片領域企業的投資.13 表 7:2011-2022 年小米對視覺傳感器、激光雷
10、達企業的投資.14 表 8:2011-2022 年小米對自動駕駛、車載智能、智能底盤、智能座艙領域企業的投資.15 表 9:小米線下門店情況.17 表 10:預計小米汽車或將采取銷售中心+交付中心+服務中心的模式.18 表 11:小米汽車產業鏈公司梳理.18 表 12:小米汽車產業鏈公司估值表.19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4 1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家生態化生態化 小米造車布局
11、多年,首款車型量產在即。小米于 2021年3月正式宣布建立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初期投資 100 億元,標志著小米造車正式啟動。2021 年 7 月,小米自動駕駛部門宣布招聘 500 人以自研 L4 級智能駕駛,截至 2022 年 8 月,小米已組建超過 500 人規模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累計投入 33 億元研發費用。2021 年 11 月,小米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宣告小米汽車工廠落戶北京。根據規劃,小米智能汽車項目將涵蓋小米汽車總部基地及銷售總部、研發總部,小米汽車工廠將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面積近 72 萬平方米,2022 年 4月開始動工,預計 2023
12、 年 6 月竣工;二期預計將于 2024 年開始動工,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 15 萬輛/年,合計產能 30 萬輛/年。2023年 6 月,小米汽車一期工廠順利通過竣工驗收;2023 年 9 月,小米汽車進入試生產階段,每周生產 50 輛樣車。2023 年 11 月 15 日,小米汽車現身工信部新一批新車申報目錄,根據申報信息,小米首款車型命名為“SU7”,定位純電動 C 級轎車,預計將推出多款車型,分別采用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和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據小米官方,預計小米 SU7 將于 2024 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圖 1:小米造車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小米集團公告、界面新聞、北京日報、央廣網、EV 視
13、界、東方證券研究所繪制 “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發布,小米汽車將擴大小米智能互聯生態版圖。2023 年 10 月,小米宣布將核心戰略從“手機AIoT”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新戰略旨在以人為中心,將人-車-家全生態有機整合,打造從個人設備、智能家居到智能出行的智能世界。小米致力于構建并完善覆蓋手機、智能硬件及 IoT設備的智能互聯生態,截至 2023 年 3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全球排名前三,AIoT 設備平臺連接設備數量近 7 億,并通過 MIUI 平臺為全球超過 6 億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與傳統車企及造車新勢力相比,小米已成功構建覆蓋設備眾多、用戶群體龐大、軟硬件深度融合的智能生態系統;
14、隨著“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發布,小米澎湃 OS 及澎湃智聯技術品牌相繼面世,為小米汽車融入小米智能生態提供成熟的技術底座。預計小米汽車在2024年上市后,“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版圖將得以完成,小米智能互聯生態將開啟新篇章,并將有望引領汽車行業向萬物互聯的生態化時代邁進;與此同時,小米智能生態也將為小米汽車持續賦能,生態化優勢有望助力小米汽車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5 圖 2:小米
15、汽車將成為小米集團“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升級的關鍵 數據來源:小米集團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繪制 2 小米汽車:小米汽車:對汽車領域對汽車領域持續持續投資投資及車型分析及車型分析 2.1 持續布局投資汽車領域 小米以投資方式在汽車行業布局十余年,覆蓋汽車零部件、整車、汽車后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小米通過集團主體、雷軍個人以及旗下投資基金(小米科技、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順為資本等)在汽車行業通過增資入股等方式進行了多筆投資,參與的融資規模自 2011 年百萬美元提高至2021 年 30 億美元水平。小米集團投資的企業自汽車產業鏈下游逐漸向上游零部件完善。自 2021年官宣造車后,零部件企業投資成為其投資
16、布局重點,2021 年小米成立智能電動汽車全資子公司,預計 10 年投資 100 億美元,首期投資 100 億人民幣。圖 3:2011-2021 年小米集團汽車產業投資額 數據來源:36 氪、愛企查、界面新聞、Wind、蓋世汽車、鄂州政府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汽車領域投資自汽車后服務市場起家,涉及出行服務、汽車交易、物流配送、車險維修等細分領域。早期,小米的多數投資主要集中在天使輪或前幾輪融資,停留在財務投資層面,主要投資主體為小米系基金順為資本。2011-2022 年期間,小米參與汽車后服務市場的融資規模累計超過125 億元,參與次數超過 30 次。天使輪、A 輪即參與投資主要出現在 2018
17、 年之前對出行服務、車險維修和部分汽車交易平臺公司的投資中,投資金額較小,大多百萬到千萬元水平。2018-2022 年,小米對汽車后服務市場的投資逐漸收緊,期間僅投資愛泊車、開思汽配、貨拉拉和能鏈等具備一定體量的公司,投資輪次較靠后,輪次規模也較大。-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05101520253035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參與融資規模(億美元)同比增速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
18、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6 表 1:2011-2022 小米在汽車后服務市場的投資 細分領域細分領域 標的公司標的公司 核心產品核心產品 出資主體出資主體 出資時間出資時間 投資輪次投資輪次 輪次規模輪次規模 出行服務 麻瓜出行 共享新能源車平臺 雷軍 2013 年 天使輪 出資數百萬元 立刻出行 共享汽車租賃平臺 順為資本 2018 年 天使輪-愛泊車 超視線高位感知機器人系列產品 小米 2021 年 戰略投資-汽車交易 車品匯 汽車用品電商 雷軍 2011 年 天使輪 出資 200 萬元 木倉科技 駕考寶典;買車寶
19、典、小豬二手車等 小米科技 2011 年 天使輪 出資 200 萬元 人人車 綜合型汽車交易服務平臺 順為資本 2015 年 B 輪 2000 萬美元 順為資本 2015 年 C 輪 8500 萬美元 順為資本 2016 年 D 輪 1.5 億美元 買車網 國內唯一的車類專業垂直搜索引擎 雷軍 2011 年 天使輪 出資 100 萬元 小米科技 2012 年 A 輪 數千萬元 車財多 以二手車為標的物權眾籌理財平臺 小米集團 2017 年 A 輪-開思汽配 全車件交易平臺 順為資本 2016 年 Pre-A 輪 3000 萬元 順為資本 2017 年 A 輪 5000 萬元 順為資本 2017
20、 年 B 輪 1.5 億元 順為資本 2018 年 B+輪 2.5 億元 順為資本 2022 年 C+輪 3500 萬美元 好汽配 B2B 汽車配件交易平臺 順為資本 2012 年 天使輪 數百萬美元 順為資本 2017 年 A 輪 1000 萬美元 優電科技 新能源汽車銷售、二手買賣和回收 順為資本 2018 年 戰略投資-順為資本 2018 年 A 輪-物流配送 同城必應“閃送”服務,為用戶提供全程可監控的專人直送服務 順為資本 2017 年 C+輪 5000 萬美元 順為資本 2018 年 D 輪 6000 萬美元 順為資本 2018 年 D+輪 千萬美元 貨拉拉 提供同城即時貨運服務
21、順為資本 2017 年 C 輪 1 億美元 順為資本 2018 年 D 輪 3 億美元 順為資本 2019 年 E 輪 5.15 億美元 車險維修 車車科技 車車車險 APP 順為資本 2016 年 A+輪 數千萬美元 順為資本 2017 年 B 輪 2 億元 好快省 汽車快修連鎖、配件供應 順為資本 2013 年 A 輪-弼馬溫養車網 汽車維修保養等網上預約服務 順為資本 2015 年 A 輪 1000 萬元 汽車能源服務 能鏈 數字化能源資產運營、能源消費 小米科技 2020 年 D 輪 9 億元 數據來源:36 氪、愛企查、界面新聞、Wind、蓋世汽車、鄂州政府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小米早
22、在 2015、2017年就分別參與小鵬、蔚來的 A輪融資,其中 2015年通過順為資本參與蔚來A 輪 1 億美元規模的融資,2017 年通過順為資本首次投資小鵬汽車,在其后 2019 年 C 輪融資中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7 通過小米科技繼續注資 5000 萬美元,2020 年小米集團在小鵬汽車基石輪中繼續加碼,參與跟投本輪 5 億美元融資??偟膩砜?,小米參與整車企業的投資輪次規模大約在 10-20
23、億美元。表 2:2011-2022 年小米對整車企業的投資 標的公司標的公司 出資主體出資主體 出資時間出資時間 投資輪次投資輪次 輪次規模輪次規模 蔚來汽車 順為資本 2015 年 A 輪 1 億美元 小鵬汽車 順為資本 2017 年 A+輪 數億美元 小米科技 2019 年 C 輪 4 億美元,出資 5000 萬美元 小米集團 2020 年 基石輪 5 億美元 數據來源:36 氪、愛企查、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2017年起對汽車零部件三電領域的公司加大投入,參與輪次多為戰投和 A、B輪。2017年小米首次對新能源電池及控制系統研發商酷科電子進行投資,通過小米科技、集團本身先后參與其天使
24、輪、A 輪融資。2018 年,小米新增對珠海冠宇、中航鋰電投資,2019 年通過順為資本參與奧易克斯 2 億元 B輪融資。2021 年官宣造車后加快投資步伐,年內分別參與贛鋒鋰電、蜂巢能源等三電領域新興企業融資項目,其中蜂巢能源 B 輪融資規模達 102.8 億元。表 3:2011-2022 年小米對三電領域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投資 標的公司標的公司 核心產品核心產品 出資主體出資主體 出資時間出資時間 投資輪次投資輪次 輪次規模輪次規模 珠海冠宇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18 年 戰略投資-小米集團 2018 年 D 輪-中航鋰電 新能源動力電池,包括乘用車/客車/專用車
25、PACK、儲能電源 小米集團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18 年 戰略投資-贛鋒鋰電 消費類電池/聚合物小電池/動力電池/儲能系統/固態電池五大類二十余種 小米科技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1 年 戰略投資-蜂巢能源 無鈷材料電池、短刀電池、LCTP3.0龍鱗甲電池、短刀儲能電芯、超薄戶儲逆變器等 小米集團 2021 年 B 輪 102.8 億元 酷科電子 新能源電池及控制系統 小米科技 2017 年 天使輪-小米集團 2017 年 A 輪-奧易克斯 汽車電控系統,包括混合動力總成域控制器、整車控制器等 順為資本 2019 年 B 輪 2 億元 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36 氪、愛企查、Wind、東
26、方證券研究所 2.2 小米汽車車型分析 11 月 15 日,小米首款車型 SU7 在最新一期的工信部申報目錄上亮相。據工信部披露的申報情況,預計小米 SU7 將推出基礎版和 Max 版兩款車型。車身方面,小米 SU7 車身尺寸為4997mm*1963mm*1455mm,在同級大中型車中尺寸領先,彰顯車身空間優勢;外觀設計方面,小米 SU7 貫徹簡練動感的設計思想,采用溜背式造型設計,車尾則采用貫穿式尾燈組造型,符合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
27、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8 當下潮流與年輕一代審美;三電系統方面,小米 SU7 將搭載永磁同步電機,總功率分別達220kW/495kW,其中基礎款標配前置單驅動電機,Max版搭載前后雙驅動電機,前者使用弗迪供應的磷酸鐵鋰電池,后者使用寧德時代供應的三元鋰電池;基于小米一貫的理念,新車預計將有部分特色選裝配置,可選裝激光雷達、創始人版 logo、四種輪轂選裝,三段式電動尾翼,輪胎分為 245/45R19、245/40R20 兩種尺寸,在滿足大眾化通用需求的同時,積極迎合“米粉”群體的特色需求,有望進一步強化小米生態客戶對小米汽車的忠誠度和認可度。表 4:小米 SU7 部分亮點配置 新
28、車亮點新車亮點 配置詳情配置詳情 車身空間 車身尺寸 4997mm*1963mm*1455mm,車身長寬在同級中大型車中領先,彰顯車身空間優勢 外觀設計 整體設計語言十分簡練且動感,車身輪廓與保時捷 Taycan 相似,采用溜背式造型設計,車尾采用貫穿式尾燈組造型,符合當下潮流 三電系統 基礎版和 Max 版均采用永磁同步電機,總功率分別達 220kW/495kW,基礎版配置前置單驅動電機,Max 版搭載前后雙驅動電機,前者使用弗迪供應的磷酸鐵鋰電池,后者使用寧德時代供應的三元鋰電池。選裝配置 可選裝激光雷達,選裝創始人版 logo,四種輪轂選裝,三段式電動尾翼,輪胎分為 245/45R19,
29、245/40R20 兩種尺寸。數據來源:汽車之家、科技美學、東方證券研究所 目前小米 SU7 定價尚未明確,預計在 15-20 萬元區間的競品車型將主要包括深藍 SL03、長安啟源 A07、零跑 C01、哪吒 S等;預計在 20-25萬元區間的競品車型將主要包括小鵬 P7、比亞迪海豹、比亞迪漢等;預計在 25-30 萬元區間的競品車型將主要包括智界 S7、特斯拉 Model 3 等;預計在 30 萬元以上區間的競品車型將主要包括極氪 001、蔚來 ET5、阿維塔 12 等。以小米 SU7 與極氪 001、比亞迪漢、智界 S7、小鵬 P7、特斯拉 Model 3 等主要競品車型進行比較:空間方面
30、,小米 SU7 車身尺寸與智界 S7 相近,略小于問界新 M7,較小鵬 P7、Model 3 有更加寬敞的車內空間,為車內乘客帶來更加自在舒適的駕乘享受。動力方面,小米 SU7 的 CLTC純電續航預計在 700km/800km 左右,有望領先競品車型,且小米 SU7 在百公里加速和最大功率性能參數方面表現亮眼。智能座艙方面,預計小米 SU7 將配置大尺寸液晶儀表和超大尺寸中控屏幕,為車內乘客帶來更為便捷的操作體驗和清晰的視覺效果。表 5:小米 SU7 與部分競品車型配置對比 車型車型 小米小米 SU7 極氪極氪 001 比亞迪漢比亞迪漢 智界智界 S7 小鵬小鵬 P7 Model 3 基本信
31、息 級別 中大型車 中大型車 中大型車 中大型車 中型車 中型車 價格區間(萬元)-30.00-76.90 18.98-32.18 25.80-35.80(預售價)20.99-33.99 26.14-29.74 動力類型 純電 純電 純電/插電混動 純電 純電 純電 車身設計 車身尺寸(mm)4997*1963*1455 4970*1999*1560 4975*1910*1495 4971*1963*1474 4888*1896*1450 4720*1848*1442 軸距(mm)3000 3005 2920 2950 2998 2875 座位數 5 5 5 5 5 5 動力CLTC 純電續航
32、里程800 550/560/656/74 506/605/610/71 550/630/705/80550 606/713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9 參數(km)1/1032 6 0 百公里加速(s)3.0 2.02/3.8/6.9 3.7/3.9/7.9 3.3 6.4 4.4/6.1 最大功率(kW)220/495 200/400/930 150/163/168/180/380 215/365 20
33、3 194/331 最大扭矩(Nm)-343/686/1280 310/330/350/700-440 340/559 智能座艙 液晶儀表尺寸(英寸)大尺寸 8.8/13 15.6-10.25-中控屏幕尺寸(英寸)超大尺寸 15/15.4 12.3-14.96 15.4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太平洋汽車網、財聯社、CNMO、東方證券研究所 3 小米汽車小米汽車的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 預計小米造車將在品牌、生態、智能駕駛布局、銷售渠道等多個領域具備一定競爭優勢:(1)經過多年發展,小米在智能手機及 IoT 設備領域擁有海量的用戶群體基礎,品牌影響力較強,用戶認可度及忠誠度較高,小米造車能夠借助小米品
34、牌的知名度和口碑吸引更多關注,小米手機及IoT 設備有望為小米汽車產生引流效應。(2)小米智能生態已覆蓋手機、平板、智能家居設備等領域,2023 年 10 月小米澎湃 OS 發布,實現小米跨端操作系統的軟件架構統一;預計小米汽車上市后將進一步豐富小米生態系統,讓用戶體驗萬物互聯的智能科技生活,實現“人車家全生態”。(3)小米多年來持續展開智能駕駛相關投資布局,投資 Momenta、縱目科技等自動駕駛公司以及禾賽科技、圖達通等激光雷達公司,預計小米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投資布局將助力小米智能駕駛實力提升,為小米自研高階自動駕駛系統奠定基礎。(4)小米在多年智能手機+IoT 業務發展中積累了強大的銷售渠
35、道基礎,2021 年小米之家數量突破 1 萬家,有望為小米汽車線下宣傳及銷售提供助力。憑借以上優勢,預計2024年起小米汽車將有望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有力競爭者。圖 4:小米汽車將在品牌效應、智能生態、智能駕駛布局、銷售渠道等領域具備競爭優勢 數據來源:東方證券研究所繪制 3.1 澎拜 OS 是人車家生態關鍵一步 10 月 26 日,小米正式發布全新自研操作系統澎湃 OS,同時宣布小米集團戰略將從“手機 X AIoT”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標志著小米智能互聯生態進入新篇章。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
36、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0 小米生態鏈布局不斷完善,集團戰略持續升級。小米始終致力于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2014 年小米生態鏈計劃正式啟動,在智能硬件領域投資華米科技、紫米科技、智米科技等多家公司,通過智能手環、智能插座、智能空氣凈化器等產品逐步構建小米智能生態。2016 年,小米正式發布米家(MIJIA)品牌,承載小米智能家庭產品,小米 IoT 生態布局持續完善。2019 年,小米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將創新性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推廣至 AIoT 設備。2020 年,小米將“手機+AIoT”戰略升級為“手機
37、AIoT”,新戰略將跳出手機與 AIoT 設備間的加法思維及并列關系,強調乘法協同效應;AIoT業務將圍繞手機核心業務構建智能生態,為用戶提供互聯互通的智能生活體驗,從而推動小米生態規模進一步擴張、產生更高的生態體驗價值,形成商業模式護城河。此次澎湃 OS 發布后,小米集團戰略將從“手機AIoT”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新戰略旨在以人為中心,將人-車-家全生態有機整合,打造從個人設備、智能家居到智能出行的智能世界。隨著小米生態鏈硬件品類的持續增加,小米也在跨端操作系統領域持續展開探索。2010 年,小米在成立公司之初即發布了 MIUI 手機操作系統;2017 年,小米自研的 Vela OS 正
38、式發布,實現了IoT 設備系統的統一;2019 年,小米開始并行自研通用操作系統 Mina OS,逐步形成 Linux 系統從內核到上層系統的經驗積累;2021 年,小米開啟車機 OS 系統研發;2022 年初,小米決定將MIUI、Vela OS、Mina OS、車機 OS 四大操作系統的軟件架構統一,完成小米操作系統的底層合并;經過超過 5000 人的研發團隊近 2 年打磨,2023 年 11 月面向人車家全生態的澎湃 OS正式面世。澎湃 OS是小米邁向“人車家全生態”新戰略的關鍵一步,預計小米汽車在 2024 年上市后,“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的拼圖將得以完成,小米生態互聯將進入全新階段,并將
39、有望引領消費電子及汽車行業向萬物互聯的生態化時代進化。圖 5:小米操作系統及集團戰略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小米澎湃 OS 暨小米 14 系列新品發布會、東方證券研究所繪制 澎湃 OS 基于深度進化的 Android 以及自研 Vela 系統融合并徹底重寫架構而成,能夠支持 200 余個處理器平臺、20 余種常見文件系統,為小米 200+產品品類、8.2 億設備構建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澎湃 OS 在功能上具備 5 大亮點:(1)系統性能及用戶體驗提升:澎湃 OS 將在系統流暢度、內存管理、網絡延遲、固件大小、兼容性等方面均實現提升,澎湃 OS 手機端固件大小精簡至8.75GB,遠小于行業友商水平。
40、(2)跨端智能互聯能力:基于小米自研跨端互聯框架HyperConnect,澎湃 OS 能夠打破硬件系統間的隔閡,使所有設備能夠統一連接協議,并實現實時通信。(3)主動智能體驗:澎湃 OS 擁有前瞻性 AI 架構并融入小米自研 AI 大模型,搭載的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1 HyperMind 多端智能思考中樞能夠通過 AI 能力自主理解并學習用戶的使用偏好和生活習慣,讓周邊設備基于偏好習慣來運作和協同
41、。(4)全域安全保障:澎湃 OS 打造了貫穿內核層、服務框架層、跨端層的 TEE 底層安全系統,實現硬件層完全隔離,全面覆蓋系統應用、金融支付、反黑產等領域;小米自研 TEE 成為國內首款獲得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CCRC)最高認證等級 EAL5+證書的 TEEOS。(5)開放生態:小米宣布 Vela 系統將全面開源,HyperConnect 能力、AIoT 平臺 200 多個品類也將向應用開發者和智能硬件廠商全面開放,助力開發者創造更好的軟硬一體化產品體驗。在澎湃 OS 的支持下,預計小米汽車在車機性能及多終端智能互聯領等域將具備競爭力。圖 6:澎湃 OS 主要亮點 數據來源:小米
42、澎湃 OS 暨小米 14 系列新品發布會、小米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繪制 3.2 小米品牌影響力有望助力汽車業務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小米集團在智能手機、IoT 設備及互聯網服務領域均已具備龐大的用戶群體、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較高的品牌忠誠度,“手機AIoT”的智能生態持續完善。隨著澎湃 OS 發布,小米集團核心戰略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規模達億級的小米手機用戶以及規模近億級的米家 APP 用戶將有望構成小米汽車的潛在客戶群體,背靠小米品牌的小米汽車在品牌知名度及宣傳渠道領域將具備較為顯著的競爭優勢。小米手機持續深耕全球布局,全球市占率穩居前三。據小米集團公告,2018-2020 年小米手機全球
43、出貨量分別為 1.21 億臺、1.25 億臺、1.46 億臺,實現穩步增長;2021 年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達 1.90 億臺,同比增長 30.0%,創下年度新高;2022 年全球手機市場需求疲軟,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下降至 1.51 億臺;2023 年全球手機市場需求尚未明顯好轉,1-3 季度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約 105.1 萬臺,同比下滑約 11%。根據 Canalys 數據,2018-2020 年小米手機全球市占率分別為8.7%、9.2%、12.1%,位列全球第四;2021 年起華為手機因美國制裁而供應受阻,加之小米11/12 系列、Redmi K40 系列等旗艦機型廣受市場好評,小米手機全
44、球市占率進一步提升至14.1%,位列全球第三;2022 年、2023 年 1-3 季度小米手機全球市占率分別為 12.8%、12.8%,繼續位于全球第三;截至 2023 年 3 季度,小米手機已連續 13 個季度排名全球市占率前三;2023年 3 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在 55 個國家和地區市占率排名前三,在 65 個國家和地區市占率排名前五,歐洲地區市占率達 23.3%,在拉美地區市占率達 18.3%,在非洲地區市占率達 10.7%;在中東地區市占率達 17.7%。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
45、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2 小米手機中國大陸市場市占率穩居前五。根據 Canalys 數據,2018-2020 年小米手機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分別為49.1百萬臺、38.8百萬臺、39.8百萬臺,在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下出貨量呈現波動;2021 年小米手機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增長至 50.5 百萬臺,同比增長 26.9%,同樣創新年度新高;2022-2023 年國內手機市場需求不振,2022 年、2023 年 1-3 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分別為 38.6 萬臺、26.2 萬臺,出現一定下滑。市占率方面,2018-2020
46、年小米手機在中國大陸市場市占率分別為12%、10%、12%,位列第四;2021年小米手機出貨量增長較快,在中國大陸市場市占率提升至 15%,位列第三;2022 年、2023 年 1-3 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大陸市場市占率均在 13%左右,位列第五。圖 7: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及市占率 圖 8:小米手機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及市占率 注:2023Q1-3 數據由單季度數據加總計算所得,可能因四舍五入而存在誤差 數據來源:Canalys、小米集團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注:2023Q1-3 數據由單季度數據加總計算所得,可能因四舍五入而存在誤差 數據來源:Canalys、東方證券研究所 MIUI 用戶規模
47、持續擴大。據小米集團公告,2021-2022 年小米手機連續 2 年在中國大陸市場安卓智能手機廠商中品牌忠誠度排名第一,50.1%的用戶在更換智能手機時會繼續選擇小米品牌。得益于小米手機穩健的出貨量以及較高的用戶粘性,小米手機操作系統 MIUI的用戶規模持續擴大。2017-2022 年,全球 MIUI 月活躍用戶數量從 1.71 億人增長至 5.82 億人,CAGR 為 27.8%;截至2023 年 3 季度末,全球 MIUI 月活躍用戶數量進一步增長至 6.23 億人,同比增長 10.5%。2019-2022 年,中國大陸 MIUI 月活躍用戶數量從 1.09 億人增長至 1.44 億人,C
48、AGR 為 9.7%;截至2023年3季度末,中國大陸MIUI月活躍用戶數量進一步增長至1.52億人,同比增長7.4%。MIUI在全球及中國市場的用戶規模均達到億級,預計龐大的用戶群體將為小米汽車的關注度及品牌宣傳持續賦能。圖 9:全球 MIUI 月活躍用戶數量及同比增速 圖 10:中國大陸 MIUI 月活躍用戶數量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小米集團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小米集團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0%2%4%6%8%10%12%14%16%0501001502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百萬臺)小米手機全球市占率0%5%10%15%
49、20%010203040506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3小米手機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百萬臺)小米手機中國大陸市占率0%5%10%15%20%25%30%35%40%45%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3全球MIUI月活躍用戶數量(百萬人)同比增速0%5%10%15%20%02040608010012014016020192020202120222023Q3中國大陸MIUI月活躍用戶數量(百萬人)同比增速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
50、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3 小米持續推進“手機AIoT”核心戰略,不斷深化手機與AIoT產品間的協同效應,打造領先的小米智能生態。2018-2022 年,小米 AIoT 平臺連接設備數量(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從 1.51 億臺增長至 5.89 億臺,CAGR 達 40.6%;截至 2023 年 3 季度,小米 AIoT 平臺連接設備數量(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進一步增長至 6.99 億臺,同比增長 25%。2018-2022 年,米家 APP 月活躍用戶數量從 2
51、0.1 百萬人增長至 75.8 百萬人,CAGR 達 39.0%;截至 2023 年 3 季度,米家 APP 月活躍用戶數量進一步增長至 84.0 百萬人,同比增長 16%。圖 11:小米 AIoT 平臺連接設備數量及同比增速 圖 12:米家 APP 月活躍用戶數量及同比增速 注:AIoT 平臺連接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 數據來源:小米集團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小米集團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3.3 布局投資汽車智能化領域將賦能小米汽車智駕系統 近年來小米廣泛布局投資汽車智能化領域,投資領域覆蓋芯片、傳感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等,有望為小米汽車智能駕駛系統持續賦
52、能。小米對芯片企業的投資大多為早期 A、B 輪融資期間,除參與靈明光子 A+輪和易兆微電子 A+輪融資的規模為千萬元級別,其余已披露規模的融資均在 1 億元以上。小米參投的芯片企業產品廣泛,包含圖像傳感器、3D 傳感器、通信芯片企業,同時也在 2021-2022 期間三次參與車規級芯片解決方案提供商云途半導體融資。表 6:2011-2022 年小米對芯片領域企業的投資 標的公司標的公司/項目項目 核心產品核心產品 出資主體出資主體 出資時間出資時間 投資輪次投資輪次 輪次規模輪次規模 比亞迪半導體 功率半導體器件、IGBT功率模塊、電源管理 IC 小米集團 2020 年 A+輪 8 億元 思特
53、威 CMOS 圖像傳感器芯片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0 年 戰略投資 15 億元 靈明光子 3D 傳感器芯片研發商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0 年 A+輪 數千萬元 晶視智能 視頻監控及邊緣計算技術研發的芯片設計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1 年 戰略投資-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1 年 A+輪 2 億元 鐳明激光 高端工業應用超精密激光設備研發商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0 年 A 輪-小米集團 2021 年 B 輪 數億元 易兆微電子 用于藍牙及 WIFI 的無線片上系統和射頻芯片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0 年 A+輪 數千萬元 小米集團 2021 年 Pre-IPO 1 億元 0%10
54、%20%30%40%50%6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3小米AIoT平臺連接設備數量(百萬臺)同比增速0%10%20%30%40%50%60%70%80%90%010203040506070809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3米家APP月活躍用戶數量(百萬人)同比增速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4 裕泰微
55、電子 高速有線通信芯片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1 年 戰略投資-云途半導體 車規級芯片解決方案提供商,包括 32bit 車規級MCU、高端域控芯片等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1 年 戰略投資-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1 年 A 輪 1 億元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2 年 A+輪 數億元 數據來源:36 氪、愛企查、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2020-2021 年頻繁參與視覺傳感器、激光雷達企業深輪次融資。視覺傳感器方面,小米主要參投了光學產品即解決方案提供商誠瑞光學、MEMS 智能傳感器制造商矽??萍?,以及以神經擬態視覺解決方案為核心業務的普諾飛思。激光雷達方面,2016、2019、202
56、1 年順為資本三次參投北醒光子,該公司明星產品為“機器人眼睛”激光雷達 DE-LiDAR;2021 年,小米科技參與禾賽科技 D 輪 3 億美元融資,隨后小米集團在 D+輪中出資 7000 萬美元繼續入股;順為資本同年參與圖達通 B+輪融資,該輪規模達到 6600 萬美元。表 7:2011-2022 年小米對視覺傳感器、激光雷達企業的投資 領域領域 標的公司標的公司 核心產品核心產品 出資主體出資主體 出資時間出資時間 投資輪次投資輪次 輪次規模輪次規模 視覺傳感 誠瑞光學 光學產品及解決方案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0 年 戰略投資 11.5 億元 矽??萍?MEMS 智能傳感器 小米長江產
57、業基金 2021 年 戰略投資 1 億元 小米集團 2021 年 C 輪-普諾飛思 神經擬態視覺解決方案 小米集團 2021 年 C 輪 數千萬美元 激光雷達 北醒光子“機器人眼睛”激光雷達DE-LiDAR 順為資本 2016 年 A+輪 出資數千萬元 順為資本 2019 年 B+輪-順為資本 2021 年 戰略投資-禾賽科技 智能駕駛激光雷達、激光天然氣檢測系統等 小米科技 2021 年 D 輪 3 億美元 小米集團 2021 年 D+輪 出資 7000 萬美元 圖達通 捷豹、獵鷹系列激光雷達、行人闖紅燈預警系統、自動抓拍系統等 順為資本 2021 年 B+輪 6600 萬美元 數據來源:3
58、6 氪、愛企查、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小米集團自2014年起多年持續投資自動駕駛、車載智能、智能底盤、智能座艙零部件企業。自動駕駛領域,小米主投了 Momenta、智行者、縱目科技、深動科技和幾何伙伴等五家企業,其中提供以高精地圖為核心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深動科技于 2021 年被小米集團以 7737 萬美元對價收購。車載智能領域,2014 年小米認購新三板公司凱立德定增,2014-2017 年連續四年參與睿米自種子輪開始的融資。智能底盤領域,小米 2021、2022 年先后參與海之博電子數千萬元 A+輪融資并對其進行戰略投資,2021 年同時參與乘用車空氣懸架系統制造商孔輝汽車 A輪融資
59、。智能座艙領域,2016 年小米集團參與板牙科技天使輪數千萬元規模的融資,2020 年參與上海博泰 B 輪融資,2021 年通過順為資本參與 HUD 制造商澤景電子 1.72 億元的 C+輪融資。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5 表 8:2011-2022 年小米對自動駕駛、車載智能、智能底盤、智能座艙領域企業的投資 領域領域 標的公司標的公司 核心產品核心產品 出資主體出資主體 出資時間出資時間 投資輪次投
60、資輪次 輪次規模輪次規模 自動駕駛 Momenta MSD 完全無人駕駛解決方案,以及 Mpilot 針對私家車前裝可量產的高度自動駕駛全棧式解決方案 順為資本 2017 年 A+輪-順為資本 2017 年 B 輪 4600 萬美元 順為資本 2021 年 C 輪 5 億美元 智行者 從事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開發 順為資本 2017 年 A 輪 1 億元 順為資本 2018 年 B 輪-縱目科技 中國領先的自動駕駛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技術及產品供應商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1 年 D+輪 出資 1.41 億元 深動科技 提供以高精地圖為核心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小米集團 2021
61、 年 被收購 出資 7737 萬美元 幾何伙伴 自動駕駛軟硬件集成系統和總體解決方案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 2021 年 Pre-A 輪 4 億元 車載智能 凱立德 中國電子地圖、導航系統和車載智能終端產品及服務提供商 小米科技 2014 年 新三板-小米科技 2014 年 被收購 出資 8400 萬元 小米集團 2014 年 新三板 出資 8400 萬元 智能底盤 海之博電子 智能制動系統產品、傳感器系列產品 順為資本 2021 年 A+輪 數千萬元 順為資本 2022 年 戰略投資-孔輝汽車 乘用車空氣懸架系統 小米集團 2021 年 A 輪-智能座艙 板牙科技 智能后視鏡 小米集團 2016
62、 年 天使輪 數千萬元 澤景電子 W-HUD、AR-HUD 順為資本 2021 年 C+輪 1.72 億元 上海博泰 智能化車載信息服務系統研發制造及配套服務 小米集團 2020 年 B 輪-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36 氪、愛企查、Wind、界面新聞、東方證券研究所 3.4 小米強大的渠道網絡有望為汽車銷售引流 小米線上線下渠道營收占比較為穩定,近年來營收增速有所下降。從營收占比來看,2018-2022年小米集團線上、線下渠道營收占比維持在30%、70%水平,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門店營收貢獻下滑,當年線上營收占比達32%,為近年來最高水平,2021年起小米線下門店數量有所擴張,一定程度上分
63、走線上營收份額,但公司抓住“618”、“雙 11”等大促活動機會積極營銷,線上渠道業務仍能穩住基本盤,2021、2022 年營收占比分別為 30.0%、31.1%,較 2020 年略有下滑。從營收增速來看,2020 年線上渠道營收同比增速最高達 33.5%,2021、2022 年同比增速逐年下滑,增長略顯乏力;2021 年線下渠道營收同比增速最高達 24.9%,主要原因在于當年小米擴張線下門店帶動渠道營收大漲;2022 年小米手機業務及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均有承壓,線上、線下營收出現下滑,分別同比下降 20.2%、24.0%。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
64、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6 圖 13:2018-2022 年小米集團分渠道營收占比 圖14:2018-2022年小米集團分渠道營收(億元)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小米自 2015 年下半年開始布局線下渠道,2021 年 10 月門店數量達 1 萬家。從 2015 年 9 月首家店開業至今,小米線下渠道已經發展了 8 年。2021 年小米線下渠道實現快速擴張,線下門店數量從 2020 年底的 3200 家
65、大幅增長至 10200 家;截至 2022 年上半年,線下門店增長至 10600 家,2023 年三季報披露門店數量仍保持在 1 萬家以上。圖 15:2020 年底至 2022 年上半年小米線下門店數量及半年環比增速 數據來源:小米集團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小米線下門店分為自營旗艦店、授權店、專營店三類。小米將自營旗艦店命名為“小米之家”,提供產品咨詢、產品體驗、產品銷售等服務,主要分布在一、二線主要城市的核心商圈,門店規模較大,一方面有助于展示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小米新零售采用的是 DTC(Direct To Customer)模式,通過小米之家直接面對用戶,使渠道更加扁平,減少了“中間商賺差
66、價”,同時有助于打造統一服務標準,相應客戶全維度需求。小米授權店則瞄準縣鎮級市場,將貨權交給合作方,合作方擁有更強靈活性,能夠發揮縣鎮“熟人經濟”效應帶動門店收益增長,但同時合作方也需要承擔一定的庫存壓力。小米小店則由合作方以專營店方式運作,其優勢在于合作方無庫存風險,資金投入小,無需實體門店,并且能夠通過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相應劣勢則在于合作方無貨權和定價權,只能通過小米提供固定返點進行營利,并且由于門店庫存小,對消費者而言無法保障及時提貨。31.9%29.9%32.0%30.0%31.1%68.1%70.1%68.0%70.0%68.9%0%20%40%60%80%100
67、%20182019202020212022線上營收線下營收-30%-20%-10%0%10%20%30%4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82019202020212022線上營收線下營收線上營收同比增速線下營收同比增速0%20%40%60%80%100%120%140%16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0-122021-062021-122022-06線下門店數量(家)半年環比增速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
68、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7 表 9:小米線下門店情況 小米之家小米之家 小米授權體驗店小米授權體驗店(KA 店店)小米小店小米小店 運營方式 直營 加盟 加盟 門店定位 旗艦店、自營店 授權店 專營店 提供服務 提供產品咨詢、產品體驗、產品銷售等服務 提供產品體驗+銷售+提貨服務 提供產品銷售服務 盈利模式 賺取商品差價 賺取商品差價 小米向合作方提供返點 主要分布 一、二線主要城市的核心商圈 多在縣鎮級市場 全國 門店規模 大 中 小 門店優勢 直銷模式有助于打造統一的服務標準,高效響應客戶全維度需求 擁有貨權和定價權,運營擁有主動性和靈活性 無庫存風險
69、,資金投入小,無需實體門店 門店劣勢 運營成本較高,無售后維修服務 有庫存壓力 無貨權,提貨效率較低 數據來源:小米官網、界面新聞、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早期小米主要通過線上售賣手機產品,通過性價比標簽吸引客戶,導致小米和經銷商利潤率均較低。自2021年起,門店數量狂飆至年末破萬,小米運營逐漸轉向重資產,運營成本隨之提高,小米逐步開始執行手機高端化戰略,而小米線下門店則成為高端化戰略的重要載體。推廣方面,小米線下門店積極推薦其以數字系列為主的高端機型;線下出貨方面,2023 年 2 季度,小米高端智能手機在中國大陸線下門店的銷量占比達 46%,3 季度進一步提升至超過 55%水平,線下門店
70、對于提高集團整體產品價格起到重要作用。在實施高端化戰略獲取更高利潤的同時,也為小米線下門店引來更多高消費能力的客戶,小米汽車作為價格昂貴的大宗消費品,在2024年上市之后有望更加順利地被其余生態內產品的消費者所接受,實現客戶群復用,從而拉動小米汽車銷售。圖 16:線下門店積極推薦數字系列高端機型 圖 17:2023 年 3 季度小米高端機型在大陸市場銷量分渠道占比 數據來源:新浪科技、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方證券研究所 小米汽車渠道鋪設啟動,近萬家線下門店或將助力小米汽車銷售引流。2023 年 7 月,小米在北京成立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后續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漢等 10個城
71、市設立景明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汽車零配件銷售、智能車載設備銷售、充電樁銷售、租賃運營、代駕服務等,或將成為小米汽車交付及售后門店的主要載體。此外,據小米招聘45%55%線上渠道線下渠道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8 官網,小米已啟動汽車門店相關人員的招聘,如在北京招聘交付中心店長、服務中心店長;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多個城市招聘新能源汽車交付邀約主管、交付接待主管等
72、。根據招聘信息,預計小米汽車線下渠道或將采取銷售中心+交付中心+服務中心的模式,其中銷售中心預計將主要負責宣傳引流、線索收集、試乘試駕等功能,不參與交付和售后環節;預計小米在現有的小米線下門店中挑選部分面積較大的門店用于銷售小米汽車;此外,小米也將可能在一線城市建設旗艦店以展示小米汽車。交付中心預計將主要承擔小米汽車交付,服務中心預計將主要承擔機電維修、鈑噴、配件銷售等售后服務,首批交付中心和服務中心或將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一二線城市建設。預計小米汽車的銷售模式或將與 AITO“體驗中心負責銷售引流+用戶中心負責交付及售后”的銷售模式較為相似,華為通過 Mate60手機成功為問界新
73、M7實現引流,預計小米近萬家的線下門店也將有望成為小米汽車銷售引流的強大助力。表 10:預計小米汽車或將采取銷售中心+交付中心+服務中心的模式 銷售中心銷售中心 交付中心交付中心 服務中心服務中心 門店功能 宣傳引流、線索收集、試乘試駕等 車輛交付 機電維修、鈑噴、配件銷售等售后服務 門店來源 部分小米線下門店+一線城市新建旗艦店 一二線城市新建 一二線城市新建 數據來源:小米官網、汽車之心、東方證券研究所 4 小米汽車產業鏈小米汽車產業鏈公司梳理公司梳理 國內汽車零部件公司積極尋求與小米汽車展開合作,截至 2023 年 11 月 8 日,已有部分零部件公司宣布獲得小米汽車項目定點,如拓普集團
74、將為小米汽車配套空氣懸架系統,華域三電成為小米汽車空調壓縮機定點供應商,銀輪股份已進入小米汽車供應鏈。隨著小米汽車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預計相關產業鏈公司有望迎來發展機遇。表 11:小米汽車產業鏈公司梳理 合作進度合作進度 公司公司 合作情況合作情況 已獲得定點項目/供貨 拓普集團 公司空氣懸架系統已獲得小米正式定點。模塑科技 公司持股比例 49%的子公司北汽模塑為小米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華域汽車 公司為小米汽車等相關車型的部分配套供貨,其中華域三電成為壓縮機的定點供應商 星源卓鎂 公司為小米汽車開發鎂合金支架產品 鵬翎股份 公司與小米汽車已建立定點項目,合作進展良好,項目穩步推進中 常熟汽
75、飾 公司獲得了小米汽車項目定點,并為未來獲取更多的智能座艙業務及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紐泰格 公司取得了小米 MS11 的項目定點 海泰科 公司汽車注塑模具已應用于小米汽車 富奧股份 2023 上半年公司取得小米汽車驅動螺栓項目 奧特佳 公司向小米汽車供應汽車熱管理系統類零部件,同時積極開拓空調壓縮機業務 萬向錢潮 公司為小米汽車供貨等速驅動軸產品 泰德股份 公司與小米汽車的電動壓縮機軸承項目處于積極開發驗證階段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
76、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9 已開展業務合作 銀輪股份 公司 2022 年進入小米汽車供應鏈 一汽富維 公司已進入小米汽車的供應商體系,多家分子公司進入到小米汽車的采購組,但尚未獲得零部件訂單 祥鑫科技 公司與小米汽車建立了合作關系 保隆科技 公司與小米汽車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 凱眾股份 公司與小米汽車同步開發減震產品,參股公司炯熠電子與小米汽車同步開發在線控制動產品 均勝電子 公司與小米汽車有相關業務合作 華陽集團 公司與小米汽車開展了相關業務合作 奧聯電子 公司 2021 年進入小米汽車供應商體系 正在積極接觸中 華達科技 公司正積極跟蹤對接小米汽車 中捷精工 公司正積極與小米汽車開
77、展合作 圣龍股份 公司積極跟進小米汽車新能源項目開發中 鐵流股份 子公司蓋格新能源積極與小米汽車進行前期技術交流 瑞鵠模具 公司與小米汽車接觸中 博俊科技 公司與小米汽車尚在接觸,有部分產品通過 Tier 1 客戶間接供貨小米汽車 潛在受益供應商 無錫振華 公司于 2022 年 10 月設立全資子公司廊坊振華全京申,完善京津冀地區汽車產業的戰略布局,隨著小米汽車落戶北京,公司有望為小米汽車提供相關配套 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告、各公司投資者問答、上觀新聞、東方證券研究所 5 主要投資策略主要投資策略 從投資策略上看,憑借小米品牌引流、小米強大的渠道基礎以及“人-車-家生態化”戰略,小米相關車型銷量
78、值得期待;若小米汽車持續放量,則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受益,其盈利能力也有望提升。零部件建議關注:銀輪股份(002126,買入)、拓普集團(601689,買入)、星源卓鎂(301398,未評級)、華域汽車(600741,買入)、博俊科技(300926,未評級)、模塑科技(000700,未評級)、華陽集團(002906,買入)。表 12:小米汽車產業鏈公司估值表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說明:EPS 采用 Wind 一致預期,已按最新股本攤?。? 風險風險提示提示 宏觀經濟下行影響汽車需求。宏觀經濟下行影響汽車需求。若宏觀經濟低于預期,消費者推遲購車,則將影響乘用車需求,進而影響行業整體
79、盈利能力。2021A2022A2023E2024E2021A2022A2023E2024E002126.SZ銀輪股份17.460.270.480.761.0263.6936.6223.1017.04601689.SH拓普集團73.440.921.542.072.8579.5647.6035.3925.81301398.Sz星源卓鎂48.150.670.701.061.4671.8068.5045.5933.06600741.SH華域汽車15.942.052.282.302.637.776.986.946.07300926.SZ博俊科技30.640.300.531.041.56101.4357.
80、7629.5419.69000700.SZ模塑科技6.89-0.210.540.630.76-32.3012.7310.899.05002906.SZ華陽集團33.460.570.730.891.2358.7446.1037.4727.18證券代碼證券簡稱收盤價(12-22)EPSP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0 小米汽車車型小米汽車車型推進低于預期。推進低于預期。若小米汽車車型推進低于預期,則將影響其
81、銷售規模,進而影響產業鏈公司配套量。小米汽車小米汽車車型銷量低于預期。車型銷量低于預期。若小米汽車新能源車銷量低于預期,則將影響相關公司盈利增長。汽車價格戰汽車價格戰影響影響。若因為汽車需求低于預期,則車企存在價格戰的可能,則將影響相關公司盈利增長。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小米汽車打造人、車、家生態化,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1 分析師申明 每位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研究分析師在此作以下聲明:每位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研究分析師在此
82、作以下聲明:分析師在本報告中對所提及的證券或發行人發表的任何建議和觀點均準確地反映了其個人對該證券或發行人的看法和判斷;分析師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與其在本研究報告中所表述的具體建議或觀點無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投資評級和相關定義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個月內行業或公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公司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公司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 買入: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15%以上;增持: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15%;中性:相對于市場基準
83、指數收益率在-5%+5%之間波動;減持:相對弱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以下。未評級 由于在報告發出之時該股票不在本公司研究覆蓋范圍內,分析師基于當時對該股票的研究狀況,未給予投資評級相關信息。暫停評級 根據監管制度及本公司相關規定,研究報告發布之時該投資對象可能與本公司存在潛在的利益沖突情形;亦或是研究報告發布當時該股票的價值和價格分析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缺乏足夠的研究依據支持分析師給出明確投資評級;分析師在上述情況下暫停對該股票給予投資評級等信息,投資者需要注意在此報告發布之前曾給予該股票的投資評級、盈利預測及目標價格等信息不再有效。行業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行業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看好:相對
84、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以上;中性: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5%之間波動;看淡: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以下。未評級:由于在報告發出之時該行業不在本公司研究覆蓋范圍內,分析師基于當時對該行業的研究狀況,未給予投資評級等相關信息。暫停評級:由于研究報告發布當時該行業的投資價值分析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缺乏足夠的研究依據支持分析師給出明確行業投資評級;分析師在上述情況下暫停對該行業給予投資評級信息,投資者需要注意在此報告發布之前曾給予該行業的投資評級信息不再有效。免責聲明 本證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本報告”)由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制作及發布。本公司不會因接收
85、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的全體接收人應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本報告被轉發給他人。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客戶也不應該認為該信息是準確和完整的。同時,本公司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證券研究報告。本公司會適時更新我們的研究,但可能會因某些規定而無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證券研究報告之外,絕大多數證券研究報告是在分析師認為適當的時候不定期地發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
86、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作出邀請。本報告中提及的投資價格和價值以及這些投資帶來的收入可能會波動。過去的表現并不代表未來的表現,未來的回報也無法保證,投資者可能會損失本金。外匯匯率波動有可能對某些投資的價值或價格或來自這一投資的收入產生不良影響。那些涉及期貨、期權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因其包括重大的市場風險,因此并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
87、何責任,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報告主要以電子版形式分發,間或也會輔以印刷品形式分發,所有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協議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轉發或公開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不得將報告內容作為訴訟、仲裁、傳媒所引用之證明或依據,不得用于營利或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協議授權刊載或轉發的,被授權機構承擔相關刊載或者轉發責任。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提示客戶及公眾投資者慎重使用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慎重使用公眾媒體刊載的證券研究報告。HeadertTable_Address東方證券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路 318 號東方國際金融廣場 26 樓 電話:傳真:021-63325888 021-63326786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相關主管機關核準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據此開展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機構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正在或將要與本研究報告所分析的企業發展業務關系。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對報告的客觀性產生影響的利益沖突,不應視本證券研究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