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面對公共衛生危機NGO如何行動(10頁).pdf

編號:15337 PDF 10頁 1.04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貝恩:面對公共衛生危機NGO如何行動(10頁).pdf

1、 【貝戰疫情,感恩前行】面對公共衛生危機,NGO 如何行動? 作者: 韓微文,貝恩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全球董事會成員 朱永磊,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戰略業務主席 劉湘平,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 胡亞男,貝恩公司董事經理 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不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的大考,也是對社會各界力量的淬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全國人民心系武漢,第一時間通過各種渠道捐款捐物資。眾多非政府組織(NGO)和民間力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籌集善款、捐贈物資,到援助受災群眾、凝聚社會力量協助政府打好疫情攻堅戰。 本文中,貝恩希望從我們的專業角度出發,與 NGO 從業者共同為抗疫出謀劃策?!八街?,可以攻玉”,我們將

2、借鑒國際實踐和本次疫情經驗,探討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NGO 如何更好地在整體公共衛生防控體系中發揮自身獨特作用,以及疫情對我國未來 NGO 行業發展的啟示。謹以此篇與國內 NGO 共勉,疫情攻堅之時,讓我們攜手砥礪前行。 立體化的危機救助 新冠疫情爆發后,社會各界人士紛紛通過捐款捐物資的形式馳援湖北攻克疫情。據中國慈善聯合會不完全統計,截至 2 月 3 日,我國為疫情防控捐贈已達 172.87 億元;截至 2 月 7 日,支援湖北的醫療防護物資捐贈達 1000 萬件次以上。 我們認為,在疫情早期,聚焦捐款和防護物資以解燃眉之急是眾望所歸;但隨著疫情的發展, NGO 需要拓寬視野,關注更廣泛的

3、受影響群體和更長遠的后續支持。例如: 在關注人群方面,除了患者與醫護人員外,其他疫情高暴露人群和特殊困難群體等也亟需社會關注?!皶r代的一粒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备黝?NGO在抗擊疫情時,亦應當關注這類受影響人群,傾聽他們的需求并給予相應的援助。 在馳援措施方面,除了提供緊缺的醫藥和防護物資外,還應關注心理輔導與關懷、社區衛生的消殺防控和生活物資供應、疾病教育等方面。當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后,人們的心理聚焦將從疫情回歸日常生活,但對那些家庭或生活遭受重創的人們而言,如何幫助他們重回生活的正軌值得我們關注。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和參考國外 NGO 豐富的應對舉措,例如英國著名慈善基金會惠康

4、基金會。 案例一:惠康基金會針對不同群體傳染病防治的系統性舉措示意 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創立于 1936 年,是世界前五大捐贈規模的慈善基金會之一,覆蓋科學與健康領域,其積極牽頭通過資助等手段與研究機構、大學、醫療主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密切合作,尤其針對傳染病領域進行了多種嘗試: 針對感染者:資助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如為西非臨床試驗平臺提供資金以快速測試傳染病候選療法 醫護及科研人員:開展培訓,幫助醫療從業者建立行業規范和道德意識,防止前線二次感染;培養地區性傳染病專項研究人員,如非洲 DELTAS 項目(過去 5 年投入近 1 億美元);特定科研課題資助(如傳染病疫

5、苗研制,包括埃博拉、拉沙熱病毒疫苗等) 疫區群眾:攜手其他社會組織,在疫區共同進行疾病防控教育等 其他社會大眾:宣傳倡議,如邀請藝術家開設展覽“細菌城市”(Germ City: Microbes & Metropolis),提高公眾防范意識、參與公共政策研究等 系統化的“預警-應對-振興”機制 “風物長宜放眼量”,除了在當下的積極應對外,唯有系統化的“預警-應對-振興”機制方能有條不紊地應對突發事件。因此 NGO 也應著眼長遠,積極思考疫情前后端的整體解決方案。參考各類國際組織的實戰經驗,我們總結出了以下系統性行動舉措,供國內 NGO 參考。 案例二:BBC 聯合劍橋進行大數據傳染病演習實驗

6、2017 年,英國 BBC 牽頭進行了近 3 萬人參與的大型實驗 BBC Pandemic,模擬疫情爆發時可能出現的情景進行“預演”,探討應對未來疫情爆發的策略。作為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傳染病演習實驗,實驗搜集了大量的珍貴數據,劍橋大學基于此次試驗建立的傳染病傳播模型為英國傳染病的防控體系提供了深刻的洞見。 傳播模型的信息輸入及編制設定:召集項目志愿者,收集其基本信息及位置變化,并通過手機 APP 模擬感染情況;設置算法和條件,模擬人與人如何會面與互動以及人們如何移動,來評估疫情傳播程度 傳播模型的決策輸出,給政府和防疫機構作為決策參考:通過實驗模擬,總結如何優化資源配置(如統籌調配防護服、抗病

7、毒藥、醫院床位等醫療必需品),并判斷關閉公共場所、隔離措施對控制疫情的有效性等。實驗中識別的有效舉措,例如在模擬中通過大數據成功識別“超級傳播者”后,加入“給超級傳播者優先注射疫苗”的變量,得到 3 天后減少感染者 40%的結果,極大地延緩了疫情擴散速度。 政企社協同下的慈善聯動機制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不可預測性、持續性和蔓延范圍廣等特點,極易在早期讓人們踏入恐慌、無序的怪圈。此次疫情爆發初期,我們的諸多公益組織也曾一度出現各自為戰、信息溝通不暢、援助資源供需不匹配等混亂局面。借鑒國外實踐經驗,我們認為,加強社會各界力量聯動機制,尤其是政府、企業/個人與社會組織的協調與配合,是協助有效應對突

8、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 案例三: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下的政企社合作和聯動 2014 年在西非爆發的埃博拉疫情,造成大量感染與死亡。面對兇猛的疫情,在聯合國的帶領下,國際組織的各方力量通過各司其職、通力協作,最終在 8 個月內有效控制住了疫情: 聯合國統一協調:組建埃博拉應急特派團(UNMEER),統籌協調各合作伙伴的資源與工作,明確行動原則 各國政府牽頭本國力量:起領導作用,控制本地疫情,分享信息 NGO 各司其職:加強與政府、聯合國機構和其他應急伙伴的配合?;饡f助提供必要的金融與物資資源,針對恢復情況提供資源再分配。醫療衛生類 NGO協助救治、進行社區動員及必需品的采購分發等。其他

9、類型 NGO 則支持相關供水、環境、個人衛生、食品安全、防護及民生等工作 各類企業從各自專業出發,積極參與:與 NGO 和當地政府積極合作,例如思科在 NGO 牽頭下,建立了超過 100 個衛星終端,支持當地的通話和數據服務,并創建寬帶解決方案 長期建議:拓展加深公共衛生領域 NGO 覆蓋面 20 世紀以來,我國 NGO 發展迅速,尤其在公益教育、扶貧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十分活躍,但公共衛生領域相對著力較少。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 NGO 行業結構在公共衛生領域覆蓋面小,且細分課題不夠豐富,未來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此次新冠疫情引發社會各界對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的極大關注,第十二次全面改革深化委員會議已

10、經明確提出要推進重大公共衛生管理、疾病預防控制和野生動物保護等,這些也將為 NGO 在公共衛生領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數量及結構:據統計,中國共有約 80 萬個 NGO,其中與公共衛生相關的占約5%,而美國約有 150 萬個 NGO,其中公共衛生相關的占比近 10%。 覆蓋課題與專業:美國公共衛生 NGO 覆蓋的課題與專業廣泛而深入,包括:衛生設施與服務、疾病與研究、心理健康與危機服務、藥物濫用防治、醫學學科研究等。各細分課題領域均不乏有知名 NGO,如專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Partners in Health,致力于改善眼疾和兒童健康的海倫凱勒國際基金會,倡 導艾滋病治療降費的克林頓健康倡議

11、組織等。反觀中國,公共衛生 NGO 覆蓋的課題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醫療救助,尤其特定疾病防治,如艾滋病、白血病、職業?。ㄈ缥危┑?。 案例四:美國成熟 NGO 在公共衛生領域覆蓋廣泛(以蓋茨基金會為例) 公共衛生是蓋茨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的重要的關注領域和捐贈方向,覆蓋課題廣泛,重點工作包括: 多種疾病防治與研究:包括針對艾滋病、瘧疾、結核、被忽視的熱帶病等全球性傳染病的疫苗和藥物開發,診斷改善,長效預防措施等 公共衛生設施革新:如在發展中國家進行“廁所革命”,包括衛生系統技術轉型和商業化,改善社區衛生條件等,以減少瘧疾或其他傳染病出現 衛生政策研究與倡議:參與

12、衛生政策和法規研究,支持衛生倡導和宣傳等 其他,如創新技術解決方案:資助對全球衛生具有潛在變革性應用的新興技術研究,如 DNA 編碼,傳感器技術、抗體工程技術等 中國 NGO 對公共衛生參與的程度與美國之間如此巨大的差異,存在兩者之間的結構性差異的客觀原因:中國 NGO 順應社會需求,在大眾關注的教育、扶貧和環保等方面著力較大;同時,中國公共衛生以政府和公立醫院體系為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專業門檻和難度較高。 但美國經驗仍然有可借鑒之處。美國公共衛生類 NGO 之所以規模龐大,主要受益于兩方面:第一,社會對公共衛生本身的關注度較高;第二,美國有許多活躍的企業基金會,如輝瑞、強生、賽諾菲(北美)等

13、大型醫療企業都設有自己的慈善基金會,不僅提供資金捐助,還能夠利用自身專業和能力推進醫學創新和醫療救助,例如輝瑞基金會資助非洲兒童疫苗接種、越南糖尿病防治工作等。 回顧國內,目前中國企業對社會公益的參與仍以捐款、捐物資為主,企業慈善基金會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未來,我們認為,中國 NGO 在進一步發展公共衛生項目時,可以適當借鑒國外經驗,把專業的人和企業的力量匯聚起來,做專業的事情,從而發揮更好的作用。 最后,結合國外 NGO 的經驗和本次新冠疫情實踐,我們建議,國內 NGO 在近期內不妨拓寬思路,以自身擅長的領域為切入點,為抗疫工作添磚加瓦。不論是物資援助、心理輔導、科研資助,亦或是防控教育、政策研究等,均有助于在眼下幫助戰勝疫情,并助力災后振興。 從長期而言,NGO 要不忘初心,順應社會需求,探索多元發展方向,結合自身能力在應對突發危機、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等重點領域提前布局,為社會謀福祉,為自身謀發展,持續推動 NGO 行業發展與社會進步。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謹與國內各社會組織共勉。 注:本文提到的非政府組織(NGO),又稱社會組織,包括社會團體、基金會、及民辦非營利性單位。本文所援引案例及數據根據 NGO 各組織網站、新聞報道等公開資料整理。 感謝貝恩公司咨詢顧問王子強、王谷雨、謝七曜對本文的貢獻。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貝恩:面對公共衛生危機NGO如何行動(10頁).pdf)為本站 (科技新城)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