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宏觀研究宏觀研究報告日期:報告日期:20242024 年年 3 3 月月 2222 日日摘要:摘要:甘肅省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經濟省份甘肅省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經濟省份,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和黃金路段。作為全國面積第七大的省份,擁有著極為豐富的礦產、風力、太陽能等資源以及農產品資源。甘肅省常住人口2465.48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1368 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 55.50%?!笆迨濉敝林痢笆奈迨奈濉睍r期時期,甘肅省甘肅省 GDPGDP 保持逐年增長態勢保持逐年增長態勢,經濟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21年甘肅省GD
2、P首破萬億大關,經濟產值保持逐年增長態勢。聚焦傳統產業強鏈,新興產業新業態補鏈,尤其在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以及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逐步壯大;大力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的四強行動,科技作為四強馬車的核心引擎,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水利、城市建設等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新基建領域加快布局;金融需求戰略凸顯,持續加大對制造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甘肅省自身經濟發展與全國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甘肅省自身經濟發展與全國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落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工業化進程帶來的增
3、長效能沒能更好的提升服務業發展,工業向工業服務業的轉變步伐緩慢;特色資源優勢發揮不夠充分,產業鏈整體效能不高;財政實力較弱,市州財政差異較大;民營企業實力較弱,市場核心競爭力不強;人才流失嚴重,教育、科技與人才協同作用不強等方面。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背景下下,甘肅省應繼續深甘肅省應繼續深入實施強科技入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工業、強省會強省會、強縣域的強縣域的“四強四強”行動行動,為為省上省上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贏得先機主動贏得先機主動。下一階段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優化財政收支,積極提升財政平衡率;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壯大民營企業實力,帶動全省民
4、營經濟行穩致遠,帶動全省市場微觀主體民生保障;實施創新人才培育工程,以高質量人才儲備支持甘肅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服務國家西部建設戰略。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國內經濟復蘇不及預期;行業及市場主體風險;政策落地及政策效果不及預期;黑天鵝事件;所引用數據來源發布錯誤數據。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曹明執業證書編號:S0230517110001郵箱: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區域區域經濟經濟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緊抓緊抓“四強四強”行動,謀求行動,謀求高質量高質量發展發展甘肅省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甘肅省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內容目內容目錄錄1 1甘肅省簡要概況甘肅省簡要概況.12 2甘
5、肅省經濟發展現狀甘肅省經濟發展現狀.1 12.1 甘肅省經濟運行整體情況.12.2 甘肅省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42.2.1 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步形成.42.2.2 科技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增強.62.2.3 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62.2.4 金融需求戰略地位凸顯.73 3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8 83.1 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落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83.2 特色資源優勢發揮不夠充分,產業鏈整體效能不高.103.3 財政實力較弱,市州財政差異較大.103.4 民營企業實力較弱,市場核心競爭力不強.123.5 人才流失嚴重,教育、科技與人才協同作用不強.1
6、34 4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及政策建議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及政策建議.15154.1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產業比較優勢.154.2 優化財政收支,積極提升財政平衡率.164.3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壯大民營企業實力.164.4 實施創新人才培育工程,以高質量人才儲備支持西部建設.175 5結論結論.18186.6.風險提示風險提示.1818xXjYjZfXiXmUmV8OdN9PnPrRsQnRiNqQsRjMmOrObRnMnNwMtOoQNZmMoO圖目錄圖目錄圖 1:甘肅省 GDP(億元).1圖 2:甘肅省 GDP 三大產業(億元).1圖 3:甘肅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
7、值累計同比%.2圖 4:甘肅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2圖 5:甘肅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累計同比.3圖 6:甘肅省進出口金額及累計同比.3圖 7:2023 年甘肅省 14 市州 GDP(億元).3圖 8:甘肅省新能源光伏裝機情況.5圖 9:甘肅省七大 5A 級景區.5圖 10:不同類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9圖 11:甘肅與全國三大產業比例分布%.10圖 12:甘肅省財政收支與平衡率.11圖 13:2023 年各省份財政收支及平衡率.11圖 14:2023 年甘肅省 14 市州財政收支.11圖 15:甘肅省 14 市州財政平衡率%.11圖 16:甘肅省及蘭州市常住人口(萬人).14圖
8、 17:甘肅及全國城鎮人口占比.15圖 18:甘肅及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表目錄表目錄表 1:甘肅省 14 市州 GDP 及 2016-2023 年均增速.4表 2:2023 年甘肅省 14 市州財政收支.12表 3:2023 年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西北五省區).13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1 1甘肅省簡要概況甘肅省簡要概況甘肅省,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市,位于中國西北地區,東通陜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接壤,總面積 42.59 萬平方千米。甘肅省下轄14 個地級市(州),其中有 2 個自治州;共有 86 個
9、縣(市、區),其中縣 57 個、自治縣 7 個、縣級市 5 個、市轄區 17 個;全省共有 1229 個鄉(鎮),其中鎮 892個、鄉 305 個、民族鄉 32 個;全省有街道辦事處 127個。截至 2023 年末,甘肅省常住人口 2465.48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1368 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 55.49%。2 2甘肅省經濟發展現狀甘肅省經濟發展現狀2.12.1 甘肅省經濟運行整體情況甘肅省經濟運行整體情況“十三五”至“十四五”時期,甘肅省 GDP 保持逐年增長態勢,在 2021 年首破萬億大關,GDP 由 2016 年的 7200.37 億元增長至 2023 年的 1186
10、3.80 億元,年均增速 7.39%,低于全國平均增速 7.77%。從三大產業看,2023 年甘肅省第一產業增加值1641.3 億元,增長 5.9%;第二產業增加值 4080.8 億元,增長 6.5%;第三產業增加值 6141.8 億元,增長 6.4%。三大產業比例分布為 14:34:52。圖圖 1 1:甘肅?。焊拭C省 GDPGDP(億元)(億元)圖圖 2 2:甘肅?。焊拭C省 GDPGDP 三大產業(億元)三大產業(億元)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2工業增加值方面
11、,2023 年甘肅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 2022 年增長 7.6%,增速居全國第 5 位。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 4.4%,制造業增長 9.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 5.9%。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17.0%,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快 9.4 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方面,2023 年甘肅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5.9%。分領域看,制造業投資增長 11.0%,基礎設施投資與 2022 年持平,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 14.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 1.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0.0%,其中工業投資增長 30.1%;第三產業投資下降4.1%。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
12、比 2022 年分別增長 50.2%和 19.5%。圖圖 3 3:甘肅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甘肅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圖圖 4 4:甘肅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甘肅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社會消費品零售方面,2023 年甘肅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329.7 億元,同比增長 10.4%。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 3544.2 億元,增長 1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85.5 億元,增長 11.3%。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831.1 億元,增長
13、9.0%;餐飲收入 498.6 億元,增長22.7%。進出口方面,2023 年甘肅省進出口總值 491.7 億元,同比下降 13.0%。其中,出口總值 123.8 億元,增長 3.8%;進口總值 367.9 億元,下降 17.5%。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3圖圖 5 5:甘肅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累計同比:甘肅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累計同比圖圖 6 6:甘肅省進出口金額及累計同比:甘肅省進出口金額及累計同比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從市州 GDP 分布看,2023 年省會城市蘭州市 GD
14、P為 3487.30 億元位居第一,其次是慶陽市,GDP 連續兩年超過千億達到 1100.37 億元位居第二,酒泉市與天水市 GDP 位于 800 億至 1000 億之間,處于第三梯隊,其余市州 GDP 均在 800 億元以下,最低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 GDP 為 260.81 億元。圖圖 7 7:20232023 年甘肅省年甘肅省 1414 市州市州 GDPGDP(億元)(億元)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 Wind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從市州 GDP 年均增長速度看,2016-2023 年 2 個地級市州年均增長速度達到兩位數水平,其中金昌市增速15.44%位居第一,其次為嘉峪關市
15、增速 13.95%,甘南州、臨夏州與慶陽市年均增速保持相當,均在 9%以上,年均增速較低的為張掖市 6.17%、白銀市 6.17%與天水市5.46%。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4表表 1 1:甘肅?。焊拭C省 1414 市州市州 GDPGDP 及及 2016-20232016-2023 年均增速年均增速市州名稱市州名稱20232023 年年 GDPGDP(億億元)元)年均增速年均增速(%)市州名稱市州名稱2022023 3年年GDPGDP(億億元)元)年均增速年均增速(%)金昌市567.7315.44隴南市602.708.53嘉峪關市382.7013.95酒泉市908.706.68甘南州260.81
16、9.75蘭州市3343.506.36臨夏州439.709.69武威市708.086.30慶陽市1100.379.11白銀市672.306.17平涼市668.578.93張掖市608.016.17定西市600.108.87天水市856.785.46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2.22.2 甘肅省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甘肅省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2.2.12.2.1 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支撐,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
17、經濟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甘肅近些年不斷依托資源優勢,聚焦傳統產業強鏈,新興產業新業態補鏈,尤其在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以及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逐步壯大。2023年甘肅省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17.0%,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快 9.4 個百分點。在新能源領域方面,甘肅擁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建成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已初步形成風機制造、光伏組件、儲能電池等新能源裝備制造業體系?!笆奈濉币詠?,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為 3793 萬千萬新能源項目答復接入系統方案,提交申請的項目答復率 100%,服務超過 2000 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并網。截至 2023 年底,全省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
18、 5490 萬千瓦,占全省電源裝機容量的 61.27%,占比居全國第二位。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5圖圖 8 8:甘肅省新能源光伏裝機情況:甘肅省新能源光伏裝機情況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 Wind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在文化旅游領域方面,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甘肅省已錄入全國 A 級旅游景區管理系統的旅游景區共469 個,其中 5A 級旅游景區 7 家,4A 級旅游景區 140家,3A 級旅游景區 255 家,2A 級旅游景區 66 家,1A級旅游景區 1 家。甘肅是一片紅色土地,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擁有 7 大主題
19、35 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不斷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在寓教于游中感悟時代進步,進一步激發紅色旅游市場的活力和潛力。圖圖 9 9:甘肅省七大:甘肅省七大 5A5A 級景區級景區資料來源: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視覺中國,華龍證券研究所依據市場公開資料整理資料來源: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視覺中國,華龍證券研究所依據市場公開資料整理在生物醫藥方面,甘肅是全國重要的藥源基地和黃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6芪、當歸、黨參等道地藥材主產地,全省現有中藥材資源 2540 種,其中國家重點品種有 276 種,占國家重點品種總數的 76%,素有“天然藥庫”的美譽。2023 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 500 萬畝以上,產量預計達
20、到150 萬噸。全省人工種植(養殖)的中藥材品種有 220余種,人工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于全國前列。蘭州海關最新統計,2023 年甘肅省中藥材出口 5771 萬元,同比增長 43.1%。2.2.22.2.2 科技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增強科技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增強近年來,甘肅堅持科技創新“四個面向”,突出“四個導向”,進一步挖掘文化旅游、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資源優勢,全方位深層次釋放強勁動能,集聚以創促進、以創應變的厚實底氣,使本省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更多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2022 年甘肅省大力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的四強行動,科技作為四強馬車的核心引擎,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21、作用。2023 年以來,甘肅省錨定強科技行動目標任務,整合資源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全省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達到 11 家。全省科技創新領域亮點頻現,獲批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通過“一室一策”制訂重組方案、定向支持重大科技項目,高標準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重組,3 家實驗室成功重組為全國重點實驗室。2.2.32.2.3 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甘肅自“十三五”時期以來交通、水利、城市建設等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新基建領域加快布局,現代化基礎
22、設施建設的加快推進支撐了甘肅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交通運輸方面,形成東進西出、南拓北展的公路主骨架,“內暢外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不斷完善。截至 2023 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 15.83 萬公里。高速及一級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 7900 公里,比 2020 年增加 1900 公里,全省通高速縣(市、區)從 2020 年的 67個上升到 2023 年的 80 個,推動縣通高速率達到 93%。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7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到 5590 公里,近些年相繼有寶蘭高鐵、蘭渝鐵路、敦格鐵路等一批鐵路項目建成通車。甘肅省運營的民營機場數量達到 9 個,2023 年甘肅民航航空運輸生產再創新
23、高,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 1800萬人次,累計達到 1872.43 萬人次,恢復水平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9.40 個百分點,成為西北地區唯一超過 2019年的省份。在水利建設方面,重大水利工程推進順利。2023年,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引洮二期配套城鄉供水工程建成通水,鹽環定揚黃甜水堡調蓄引水工程試蓄水。阿克塞生態保護和城鄉供水天水曲溪城鄉供水、酒泉洪水河水庫等工程建設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省水利系統實施省政府為民實事農村水利惠民工程,改造提升農村供水工程 54 處,新建續建水庫等調蓄設施 19 座,實施 25 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2021-202
24、3 年,甘肅省水利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為 169.59 億元、205.37 億元與214.56 億元,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在城市建設方面,隨著國家政策和甘肅省各項措施的推進,以城市路網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新建改造、加大園林綠化等方式推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央在關于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中,已明確蘭州為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在新基建領域方面,2023 年甘肅省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拓展 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并新培育 15 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 30個。全省制造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 60.8%,提高 5.7個百分
25、點。同時加快推進 5G 網絡覆蓋。2023 年新建成5G 基站 2.12 萬個,累計建成 5.8 萬個。5G 在全省大型企業滲透率達到 34%,提高 9 個百分點,為傳統產業數字改造和新興產業數字賦能提供了有力支撐。2.2.42.2.4 金融需求戰略地位凸顯金融需求戰略地位凸顯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市場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資金。甘肅省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戰略通道,具有良好的區位、資源、物流、政策等優勢。2016 年以來,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發展進一步加速,甘肅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相繼成立甘肅資產管理公司、甘肅電投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甘肅金融控股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8集團、蘭
26、銀金融租賃公司、長達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及黃河財產保險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2023 年,甘肅省金融業實現增加值 955.90 億元,同比增長 5.2%,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 15.56%,占全省GDP 的 8.06%。甘肅堅持信貸投放服務實體經濟導向,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優化信貸結構,持續加大對制造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基礎設施領域貸款、制造業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2023 年末,全省基礎設施領域貸款余額 9152 億元,同比增長 9.2%;制造業貸款余額 2407億元,同比增長 16%;全省普惠小微貸款和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分別增長 17%和 25.7
27、%;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持續強化,全省涉農貸款余額 8201 億元,同比增長 9.6%,較 2022 年同期提高 3 個百分點。3 3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3 3.1.1 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落后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落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慢農業方面,甘肅地處內陸地區,自然資源相對有限,水資源稀缺,土地資源貧瘠,氣候條件艱苦,在一定程度上給農業產業化帶來挑戰。受制于農民素質相對較低、農業技術含量不高以及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等原因,甘肅相比于東部地區的農業產業化,其產業化規模相對較小,產能低下。此外由于甘肅的農業生產形式依然以小農經營為主,缺乏
28、規?;?、標準化生產的優勢,小農經濟與現代農業銜接不緊密,農業市場化程度低、產業鏈條短,農業精深加工產業占比很低,造成農業產業化發展缺乏品牌和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甘肅工業化進程尤其是戰略新興產業與高新技術制造業等發展比較緩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相對滯后,致使工業反哺農業水平不高。工業方面,甘肅工業結構的顯著特征是產業倚重重工業、企業倚重大型國有企業,有色、冶金、石化等重化工行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占比較大,產業規模與市場份額在全國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2023 年甘肅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 7.6%,增速高于全國 3.0 個百分點。從輕重工業類型來看,輕工業增長4.0%,重工業增長8.1%,工業結構
29、依舊存在輕工業過輕、重工業過重的不合理性;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9從企業類型看,省屬企業增長 10.2%,非公有制企業增長 10.7%,地方企業增長 8.8%,中央企業增速 5.9%。不考慮 2022 年疫情擾動因素,與 2021 年相比除省屬企業外,其余類型企業的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圖圖 1010:不同類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不同類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服務業方面,自 2016 年以來,服務業增加值在甘肅地區生產總值中的份額超過 50%,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對服務業吸納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30、較大特別是在 2022 年,固定資產投資在低位波動,許多服務業企業停工停產,服務業企業效益下滑,服務業吸納就業規??s小。從主要服務行業運行情況看,市場消費低迷,接觸性、聚集性服務行業運行艱難。此外,市州之間發展不均衡、居民收入水平與思想意識以及體制改革等因素都制約著甘肅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從三大產業結構來分析,2023 年甘肅三大產業比例分布為 14:34:52,全國三大產業比例分布為 7:38:55,與全國比例分布相比較,雖然也形成了“三、二、一”發展態勢,但甘肅第一產業占比明顯過高,而第三產業占比不足全國水平,折射出甘肅的工業化進程帶來的增長效能沒能更好的提升服務業發展,工業向工業服務業的
31、轉變步伐緩慢,戰略性新興技術和高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長乏力。此外,現階段甘肅的三大產業比例分布較十三五初期(14:35:51)與末期(13:32:55)來說,產業結構都沒有出現明顯的改善與升級。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0圖圖 1111:甘肅與全國三大產業比例分布:甘肅與全國三大產業比例分布%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3.23.2 特色資源優勢發揮不夠充分特色資源優勢發揮不夠充分,產業鏈整體效能不高產業鏈整體效能不高甘肅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豐富的旅游資源是其發展旅游產業的依據。但是在特色旅游資源的優勢打造與知名度發揮上還相對落后,主要體現在文
32、化旅游產業發展中具有全國影響力或者跨省域影響力的文化旅游龍頭企業較少、擁有強大社會影響力和雄厚經濟實力的文化旅游品牌較少,從而在省域發展層面和地域片區發展層面難以發揮強有力的輻射帶動作用。目前來看,除張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 11 月申請股票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并公開轉讓外,甘肅沒有代表性的文旅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無法解決。此外甘肅文旅康養產業、文旅科技產業都處于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其產業鏈中的上下游產業之間發展不均衡、配合不協調,基礎產業配套落后,導致產業鏈的整體效能大大降低。3.33.3 財政實力較弱,市州財政差異較大財政實力較弱,市州財政差異較大財政
33、收入與支出是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體現該區域的財政實力與經濟活力。財政收入與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說明區域經濟發展更具有活力。近些年來甘肅省的經濟與財政實力均處于全國下游水平。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1003.5 億元,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1居全國第 27 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4518.5 億元,居全國第 25 位。甘肅省財政平衡率為 22.21%,居全國第 29位,遠低于全國各省份平均值 45.84%?!笆濉币詠?,甘肅省的財政平衡率一直維持在 20%-25%區間,體現出甘肅省財政自給能力弱,對上級政府補助及轉移支付依賴程度較大。圖圖 1212:甘肅省財政收支與平衡率:
34、甘肅省財政收支與平衡率圖圖 1313:20232023 年各省份財政收支及平衡率年各省份財政收支及平衡率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從各市州來看,財政實力差異較大。2023 年 14 個市州財政收入增幅靠前的為酒泉市、甘南州與嘉峪關市,平涼市財政收入增速錄得負增長 8.9%,財政收入總量靠前的為蘭州市、慶陽市與酒泉市;2023 年 14 個市州財政支出增速靠前的為嘉峪關市、酒泉市與金昌市,張掖市與蘭州市財政支出增速不足 1%,財政支出總量靠前的為蘭州市、天水市與隴南市。圖圖 1414:2
35、 2023023 年甘肅省年甘肅省 1 14 4 市州財政收支市州財政收支圖圖 1515:甘肅?。焊拭C省 1 14 4 市州財政平衡率市州財政平衡率%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從 14 市州的財政平衡率看,嘉峪關市與蘭州市財政平衡率保持在 50%以上,甘南州、臨夏州、隴南市與定西市財政平衡率不足兩位數,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整體來看 14 市州財政實力分化明顯差異較大,結構不平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2衡凸顯。表表 2 2:2 2023023 年甘肅省年甘肅省 1414 市州財政收支市州財
36、政收支市州名稱市州名稱財政收入財政收入(億元)(億元)財政支出財政支出(億元)(億元)收入增幅收入增幅(%)支出增幅支出增幅(%)財政平衡率財政平衡率(%)蘭州市255.3501.915.50.650.87慶陽市77.9347.710.89.122.40酒泉市55.8207.849.613.526.85天水市46.3350.62.19.213.21白銀市38.5218.118.42.017.65平涼市37.3274.0-8.95.313.61張掖市34.9196.311.50.817.78定西市32.6334.95.47.09.73武威市32.4256.016.58.012.66隴南市31.9
37、349.514.99.79.13金昌市31.085.68.011.136.21嘉峪關市27.241.342.128.265.86臨夏州22.1334.25.54.26.61甘南州14.4237.347.32.56.07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3.43.4 民營企業實力較弱,市場核心競爭力不強民營企業實力較弱,市場核心競爭力不強民營經濟是推進供給側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力量,在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方面承擔著重要角色。截至 2023 年 9 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 5200 萬戶,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
38、達到 92.3%。2023 年甘肅省共有 61.6 萬戶民營企業,157.8 萬戶個體工商,2023 年甘肅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 9.9%,民間項目投資同比增長 11.4%。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方面,截至 2022 年 8 月,甘肅省入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總計 606 家;經企業上報、工信部門審核、專家組評審,全省最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61 家。與全國平均水平及東中部地區相比,甘肅省民營企業的發展水平都處在相對落后的地位,尤其是金融抑制及政策傾斜度的不同造成西部地區民企發展與金融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凸顯。民營企業數量少、經濟占比小、創新力和競爭力不強,已成為制約甘肅省經濟
39、發展的明顯短板。2023 年 9 月全國工商聯發布“2023 中國民營企業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3500 強榜單”顯示,西北五省區中陜西、新疆、寧夏均有企業入圍,青海省的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入圍“2023 年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 500 強榜單”,以上兩項殊榮中甘肅沒有公司上榜。甘肅大多數民營企業分布在商品批零、餐飲、采掘、農副產品粗加工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市場拓展能力與產品競爭力不強,產業的層次較低,技術含量不高,經濟效益較差;產業上下游關聯度低,鏈條較短;初級產品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少,產品結構適應市場能力弱。此外,甘肅絕大多數民營企業都是在家族式體制下由小到大成長起來的,受
40、個人能力制約,企業缺少創新動力與激勵機制,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健全。表表 3 3:20232023 年中國民營企業年中國民營企業 500500 強(西北五省區)強(西北五省區)省份名稱省份名稱公司名稱公司名稱2 2022022 年營業收入(億元)年營業收入(億元)陜西省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90東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257陜西泰豐盛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525榮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420陜西黃河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0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80新疆特變電工集團有限公司102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天山鋁業有限公司287新疆農六師鋁業有限公司285寧夏回族
41、自治區寧夏天元錳業集團有限公司620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546青海省-甘肅省-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華龍證券研究所依據市場公開資料整理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華龍證券研究所依據市場公開資料整理3.53.5 人才流失嚴重,教育、科技與人才協同作用不強人才流失嚴重,教育、科技與人才協同作用不強知識經濟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人才資源已經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首要資源。人才越來越成為支撐一個城市經濟發展重要源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時,甘肅全省常住人口 2501 萬人,與 2010 年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2560 萬人相比,近 10 年來甘
42、肅省的人口一共減少 59 萬人。2023年底全省常住人口 2465 萬人,比 2022 年末減少 27 萬人。在人才流失率最高的 24 座城市中,蘭州市人才流失率高達 81.7%,高居“榜首”;中科院住蘭某研究所近三年共流失100余位科研骨干,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4其中包括 9 位正高、5 位“百人計劃”入選者、1 位“優青”。圖圖 1616:甘肅省及蘭州市常住人口(萬人):甘肅省及蘭州市常住人口(萬人)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甘肅省高等教育的發展一直相對落后,與東部和中部地區相比,相對欠缺優質的高校資源。目前只有蘭州大學是省
43、內唯一一所 985、211、雙一流高校,其他高校多為普通公辦本科大學和??拼髮W,整體水平相對較為參差。在教育支出方面,2018-2023 年甘肅省年度公共財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支出的占比始終維持在 16%左右,部分院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都比較落后。與此同時,受制于城鎮化率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對全國水平來說較低,甘肅近些年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難度加大,各科研院所平臺優勢發揮不夠充分,引才聚才渠道不夠寬廣,在缺乏人才隊伍堅強后盾的情況下,科技創新步伐緩慢,難以形成教育、科技與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的局面。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5圖圖 1717:甘肅及全國城鎮人口占比:甘肅及全國城鎮人口占比圖
44、圖 1818:甘肅及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甘肅及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數據來源:WindWind,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4 4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及政策建議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及政策建議4 4.1.1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產業比較充分發揮產業比較優勢優勢甘肅作為全國面積第七大的省份,擁有著極為豐富的礦產、風力、太陽能等資源以及農產品資源。同時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地處黃河流域擁有著非常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一方面需要加快對自然和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與
45、利用,充分發揮平臺資源優勢,以文化旅游業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另一方面借助國家新能源政策紅利,秉持自身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度開發風能與太陽能,通過新能源電站升級改造與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等,形成源網荷儲靈活互動、協調互濟的智能電力系統,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緊抓 甘肅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 年),甘肅應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科研創新基地。立足地區發展短板,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充分利用移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科技,實現新舊動能無縫銜接轉換,拓寬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空間。按照甘肅省強縣域行動實施方案(2022-2
46、025 年)部署,兼顧甘肅省各板塊區域不同產業所處發展階段的差距,充分發揮區域間的比較優勢,制定適宜的產業發展政策以支撐區域內實現合理高效的產業選擇,培育主導產業,創新地域特色產品,實現區域內欠發達地區的產業升級轉移,縮小與發達地區的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6差距。此外,注重三產協調發展的同時,重點優化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將重心放在調整生產性服務業與消費性服務業結構比率,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全面實現經濟提質增效。4 4.2.2 優化財政收支,積極提升財政平衡率優化財政收支,積極提升財政平衡率2023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財政可持續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的必要條件,
47、要用好財政政策空間,提高資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甘肅省的經濟增長離不開財政政策與產業結構優化的協同發展,財政政策的制定應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甘肅省能源、礦產、文化、旅游、農業等資源富集,對這些優勢產業、潛力產業等,政府可投入較多財力,不斷優化財政收支,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探索建立財政與金融有機融合的投融資服務體系,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在財政收入方面,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留抵退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以及政府采購、財政補助等助企紓困措施,加大招商引資獎補力度,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培育高質量稅源提供有效支撐,以產業發展保障財政增收。
48、在財政支出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財政+金融”實施進程,加大鄉村振興特色產業、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力度,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進一步提升財政管理效能和資金使用效益。強化基本民生保障,加大民生投入,突出民生兜底,提高教育、醫療等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擴大轉移支付規模,加大對市縣特別是困難縣區的支持力度。與此同時,嚴格執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規定,新增債務限額向財政實力強、債務風險低的地區傾斜安排,防止政府債務風險累積。4 4.3.3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壯大民營企業實力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壯大民營企業實力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主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
49、量。近期,甘肅省發改委已聯合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等八部門印發實施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近期若干措施,從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便捷高效政務環境、平等保護法治環境及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項目資金支持力度、土地人才支持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7力度與營造民企發展良好氛圍七個方面出發,制定 30條措施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幫助民營企業排憂解難。發揮“有效的市場、有為的政府”理念,甘肅應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主動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尤其是在行業準入方面,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交通、水利、清潔能源、新型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現代設施農業等領域
50、重點項目建設,激發民營經濟干勁,讓民企真正感覺到政府與市場的呵護與關懷。與此同時,秉持甘肅資源稟賦優勢,培育壯大新能源、有色冶金、裝備制造、中藥材、農產品加工產業以及紅色文化旅游等產業群,在體現甘肅特色的同時,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以緊密的產業關聯度,拓展民營企業發展空間,不斷壯大民營企業實力,帶動全省民營經濟行穩致遠,帶動全省人才就業穩定,帶動全省市場微觀主體民生保障。4 4.4.4 實施創新人才培育工程實施創新人才培育工程,以高質量人才儲備支持西以高質量人才儲備支持西部建設部建設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
51、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加強人才儲備是甘肅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甘肅需要進一步注重高校的發展環境和投資,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教授和研究生來到甘肅,推動高校的發展。按照 甘肅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 年),圍繞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發展,配置創新資源,布局創新平臺,保持高校對基礎研究的持續投入。同時高校管理部門應該積極推動改革,加強對高校的監管和指導,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和研究水平,才能讓甘肅省的高校真正地取得突破性發展,為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在人才引進與培育上,甘肅應堅持本地引才與赴外引才相結合、集中引才與自主引才相補充,兼顧“高精尖”、“
52、工匠型”技能人才的培養引進與短缺人才和后備人才的培養,分層分類完善引才工作機制,同時配套住房保障、配偶就業安置、子女入學保障、人才落戶、職稱評定、健康保健等服務保障措施,吸引集聚廣大人才來甘肅就業發展,以高質量人才儲備支持甘肅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服務國家西部建設戰略。請認真閱讀文后免責條款185 5結論結論甘肅省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經濟省份,擁有著極為豐富的礦產、風力、太陽能等資源以及農產品資源?!笆濉睍r期以來,甘肅省 GDP 保持逐年增長態勢,在現代產業體系、科技創新驅動以及金融戰略需求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西北五省之一,甘肅省自身經濟發展與全國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
53、距,尤其體現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產業鏈整體效能不高,財政實力較弱,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市場話語權較低,人才流失嚴重等方面。今后,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甘肅省應繼續深入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的“四強”行動,為省上經濟發展贏得先機主動。繼續加快圍繞優勢產業,壯大產業集群,積極借助自身優勢發展新興產業,優化財政收支結構,提升民營經濟實力,實施創新人才培育工程等是甘肅未來經濟增長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6.6.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國內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國內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國內經濟復蘇動能依舊偏弱,結構性矛盾突出,尤其是房地產市場風險帶來的金融信用危機,以及地方政府債務
54、能否有效化解都是經濟增長的潛在風險點。行業及市場主體風險行業及市場主體風險。由于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導致對某行業生產、經營、投資或授信后偏離預期結果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包括周期性風險、成長性風險、產業關聯度風險。政策落地及政策效果不及預期政策落地及政策效果不及預期。外部環境超預期轉變,國內市場預期持續轉弱,導致政策落地實施與政策效果不及預期。黑天鵝事件黑天鵝事件。難以預測,但突然發生時會引起連鎖反應、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存在于自然、經濟及政治各個領域。所引用數據來源發布錯誤數據所引用數據來源發布錯誤數據。本報告數據來源于公開或已購買數據庫,若這些來源所發布數據出現錯誤,將可能對分析結果造成影
55、響。免責及評級說明部分免責及評級說明部分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盡責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公正地出具本報告。不受本公司相關業務部門、證券發行人士、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利益相關者的干涉和影響。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據此入市,風險自擔。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類別類別評級評級說明說明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12
56、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其中: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買入股票價格變動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在 10%以上增持股票價格變動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幅在 5%至 10%之間中性股票價格變動相對滬深 300 指數漲跌幅在-5%至 5%之間減持股票價格變動相對滬深 300 指數跌幅在-10%至-5%之間賣出股票價格變動相對滬深 300 指數跌幅在-10%以上行業評級推薦基本面向好,行業指數領先滬深 300 指數中性基本面穩定,行業指數跟隨滬深 300 指數回避基本面向淡,行業指數落后滬深 300 指數免責聲明: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
57、華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為任何機構或個人接收到報告而視其為當然客戶。本報告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編制及撰寫本報告的所有分析師或研究人員在此保證,本研究報告中任何關于宏觀經濟、產業行業、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等研究對象的觀點均如實反映研究分析人員的個人觀點。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價格的建議或詢價。本公司及分析研究人員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及其他影響概不負責。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證券交易,也可能為這些
58、公司提供或正在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投資者應充分考慮本公司及所屬關聯機構就報告內容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版權聲明:版權聲明:本報告版權歸華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任何人使用本報告,視為同意以上聲明。引用本報告必須注明出處“華龍證券”,且不能對本報告作出有悖本意的刪除或修改。華龍證券研究所華龍證券研究所北京北京蘭州蘭州上海上海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189號天鴻寶景大廈F1層華龍證券郵編:100033地址: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西路 638號甘肅文化大廈 21 樓郵編:730030電話:0931-4635761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大道720 號 11 樓郵編: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