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前言本手冊旨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作基本的概述。除非另有說明,本手冊中的內容是于2020年2月29日按當時所有公開的信息所編制的。目的是對讀者可能提出的一些基本但重要的問題作出解答。因篇幅有限,本手冊并不能涵蓋稅法規定的所有內容。若讀者在實務上遇到具體的問題,仍需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法律法規和解釋。由于法律法規在不斷演變,各地方稅務機關對法律法規的解釋也不盡相同,敬請在采取或不采取任何行動前索取詳盡的專業意見。如需了解更多有關在本手冊第23頁和第24頁所介紹的服務,請隨時與后附的專業人士聯系。本手冊中的內容不涵蓋分別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成
2、立的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稅收。港澳地區仍保留特別行政區成立前原有的稅制,而中國大陸的稅法在港澳特別行政區并不適用。內容頁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稅收征管外國投資者的限制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所得稅法“居民企業”概念居民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非居民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稅收優惠政策-低稅率-稅收減免-減計收入-創業投資額的抵扣-投資稅額抵免扣除和其它稅務處理-折舊-加速折舊-無形資產-由關聯企業支付的費用-貸款利息-業務招待費-個人商業保險-廣告和業務宣傳費-資產損失-公益性捐贈-加計扣除-其它不可以扣除的費用-存貨估價-虧損結轉-股息-貨幣-核定應納稅所得額-境外所得稅抵免企業重組特別納稅調整(反避
3、稅)-關聯交易-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成本分攤-受控外國企業規則-資本弱化規則-一般反避稅條款-納稅調整的加收利息6678888891010101010101010101111111111121212121212121111111111111111713131717171717171818181818181919191919191920222325271313131314141514151515151516161616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與繳納-納稅年度-合并納稅與匯總納稅-納稅申報個人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非居民個人受雇所得非受雇所得-經營所得-利息、股息、財產轉讓、財產租賃及偶然所
4、得準予扣除的項目-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項目反避稅條款納稅申報與繳納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其它稅種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關稅印花稅房產稅車輛購置稅契稅車船稅船舶噸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環境保護稅資源稅煙葉稅文化事業建設費稅收協定外匯管制中國公司的服務范圍我們的領導聯系人6 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征收稅種極為廣泛,包括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流轉稅(增值稅和消費稅)、與房地產有關的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耕地占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其他如契稅、印花稅、關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資源稅、環境保護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船舶噸稅和煙葉稅
5、等。中國不設資本利得稅,出售固定資產所得也視為普通收入征收所得稅。稅收征管中國主要的稅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其實施條例由國務院頒布。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被授權解釋并執行稅法及實施條例。同時,國家稅務總局也負責監督地方稅務機關的征收管理。6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7外國投資者的限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外國投資者(包括外國的自然人、企業或者其他組織)可直接或者間接在中國境內進行投資活動。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結構及其活動準則,適用公司法和合伙企業法等法律的規定。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前應首先關注投資項目是否屬于限制類、禁止類或鼓勵類:市場準入負
6、面清單(2019年版)同時適用于內資和外資的投資者,在此清單中的限制類和禁止類的行業,對內外資的限制性措施是一致的。例如,內外資建設大型主題公園均須履行項目核準程序;博彩業、色情業等內外資均禁止投資。目前,外資還適用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該負面清單列示了40條外商投資限制和禁止準入的特別管理措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列出適用于全國的外商投資鼓勵類產業目錄415條和適用于中西部地區各省的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清單。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可以享受進口設備免關稅等優惠政策。原則上,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以及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
7、019年版)以外的領域,外商投資項目和企業的設立僅實行備案管理,而不需要審核。其他與外商投資有關的重要方面還包括:外資在自貿試驗區投資,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港澳臺投資者參照外國投資者適用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如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或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有更優惠的開放措施,可按照相關協議規定執行。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在以下省和直轄市的指定范圍內建立了十八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廣東省、天津市、福建省、遼寧省、浙江省
8、、河南省、湖北省、海南省、陜西省、四川省、重慶市、山東省、江蘇省、廣西省、河北省、云南省和黑龍江省。8 “居民企業”概念企業所得稅法引入居民企業概念。居民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法律成立,或依照外國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設在中國的企業。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法規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居民企業需就全球收入在中國繳納企業所得稅,而非居民企業僅就來源于中國的收入繳納企業所得稅。中國注冊的企業必然是居民企業,而實際管理機構設在中國的外國企業也可能被認定為中國居民企業。居民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企業所
9、得稅的法定稅率是25%。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較低的稅率征收(請見下文“稅收優惠政策”部分)。非居民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一般適用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適用10%稅率(又稱“預提所得稅”)。該稅率適用于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非積極性的收入如銷售或轉讓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權和轉讓中國公司股權的所得。這些非積極性收入的預提所得稅稅率在有稅收協定時可能低于10%或完全免稅。從外商投資企業2008年以前的利潤中分得的股息可免征預提所得稅。此外,自2018年起,對境外投
10、資者以從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直接投資于境內非禁止外商投資的項目和領域在符合特定條件的前提下實行遞延納稅政策,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法的優惠政策以產業政策導向為主,區域發展導向為輔。產業政策導向的優惠政策旨在將投資引入到國家鼓勵和扶持的產業部門和項目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低低稅率稅率企業所得稅法主要對以下企業適用低稅率: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如需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必須符合一系列條件并獲得資格的確認。重點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的,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必須滿足特定的條件才能享受該優惠
11、。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需要滿足一定的標準及通過評估以成為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設立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企業,若從事該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內的項目,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設立在珠海橫琴新區的企業,若從事該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內的項目,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設立在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企業,若從事該區產業優惠目錄內的項目,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止,西部地區鼓勵類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其年
12、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的部分,其實際稅率減為5%。對其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但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的部分,其實際稅率減為10%。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對符合條件的從事污染防治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9備注:1. 包括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項目。2. 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3. “2+3稅收減免期”是指前兩年免征企業所得稅,隨后三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如此類推。居民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可免征或減
13、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可免征企業所得稅,但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非營利組織從事非營利性活動取得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項目和行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3有效期限農、林、牧、漁業項目免征或減半征收從事這類項目的所有年份公共基礎設施項目13+3稅收減免期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的納稅年度起的六年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23+3稅收減免期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的納稅年度起的六年內2008年1月1日后設
14、立于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和上海浦東新區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3稅收減免期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的納稅年度起的五年內在2018年12月31日前設立的軟件企業2+3稅收減免期自獲利年度起的五年內(獲利年度不遲于2018年12月31日)在2018年12月31日前設立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2+3稅收減免期自獲利年度起的五年內(獲利年度不遲于2018年12月31日)在2017年12月31日前設立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2+3稅收減免期自獲利年度起的五年內或2017年起,以時間孰先為準在2017年12月31日前設立的集成電路關鍵專用材料生產企業或集成電路專用設備生產企業2+3稅收減免期自獲
15、利年度起的五年內或2017年起,以時間孰先為準在2017年12月31日前設立的投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或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5+5稅收減免期自獲利年度起的十年內在2017年12月31日前設立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8微米(含)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2+3稅收減免期自獲利年度起的五年內在2018年1月1日后投資新設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130納米,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2+3稅收減免期自企業獲利年度起的五年內或自新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五年內在2018年1月1日后投資新設的集成電路線寬小于65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
16、,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5+5稅收減免期自企業獲利年度起的十年內或自新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十年內符合條件的節能服務企業3+3稅收減免期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的納稅年度起的六年內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新疆困難地區新辦的鼓勵類企業2+3稅收減免期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的納稅年度起的五年內實施符合條件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3+3稅收減免期自項目取得第一筆減排量轉讓收入所屬的納稅年度起六年內在2018年12月31日前設立的經認定的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2+3稅收減免期自獲利年度起的五年內(獲利年度不遲于2018年12
17、月31日)稅收稅收減免減免企業所得稅主要對來源于以下項目的所得給予減免:10 減減計收入計收入企業以國家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非禁止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應稅收入總額。創業投資額的抵扣創業投資額的抵扣若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初創科技型企業或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投資額的70%可用來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的中國居民企業合伙人也可享受此優惠。投資稅額抵免投資稅額抵免企業購進并使用國家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設備投資額
18、的10%可以從企業應納稅額中抵免??鄢推渌悇仗幚碚叟f折舊用于生產經營的固定資產和資本性資產的折舊可以扣除。生產性生物資產在企業所得稅制下也被歸類為資本性資產,因此也可以計算折舊作稅前扣除。折舊計算方法通常采用直線法。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自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不同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具體規定如下:加速加速折舊折舊由于技術進步而產品更新較快或長期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制造業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和所有行業新購進專門用于研發的儀器、設備,可以采用縮短折舊年限/加速折舊的方法計算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
19、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合法。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可按照直線法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或者合同約定的無形資產使用年限。購入的商譽只有在企業整體轉讓或清算時可以扣除。由關聯企業支付的費用由關聯企業支付的費用帶內部指導性質的管理費不可以扣除。企業向境內外關聯方支付的服務費,若符合獨立交易原則且屬于受益性勞務的,可以扣除。企業向境內外關聯方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若符合獨立交易原則,且與為支付的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相匹配的,可以扣除。貸款利息貸款利息一般來說,貸款利息法可以扣除。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
20、不超過同期同類商業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可以扣除。資本性的利息必須資本化后按期折舊或攤銷。支付給關聯方利息支出的扣除還須遵循企業所得稅法的資本弱化規定。(詳情請見下文。)房屋、 建筑物20年飛機、 火車、 輪船、 機器、 機械和其它生產設備10年器具、工具、家具等5年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4年電子設備3年林木類生產性生物資產10年畜類生產性生物資產3年企業在2018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除房屋、建筑物外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11業務業務招待費招待費實際發
21、生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的60%可以扣除,上限是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0.5%。其余不可以扣除。個人商業保險個人商業保險除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外,企業為職工和個人投資者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可以扣除。廣告和業務宣傳費廣告和業務宣傳費除另有規定外,廣告和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部分行業為30%)的部分,可以在當年扣除。余額可結轉在其后納稅年度扣除。資產損失資產損失資產損失(包括壞賬損失)可在損失發生當年申報扣除,但企業需保留相關證明資料以備主管稅務機關的事后審查。公益性捐贈公益性捐贈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會計利潤12%以內的部分可以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
22、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加計扣除加計扣除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的75%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無形資產成本的175%攤銷。為鼓勵雇用殘疾人士,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費用可以按實際發生額200%加計扣除。其它不可以扣除的費用其它不可以扣除的費用資產減值準備(例如壞賬準備)和風險準備金除稅法另有規定外不可以扣除。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的部分準備金支出可依據相關稅收條款的特別規定進行扣除。非廣告性質和非公益性質的贊助支出不可以扣除。存貨估價存貨估價庫存商品、產成品、半成品、在產品和原材料等存貨必須
23、以成本作為計稅基礎。企業可以選用先入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其中一種來計算銷售成本。虧損結轉虧損結轉一般來說,企業的虧損可以結轉,在虧損發生納稅年度下一年起五年內抵扣。對高新技術企業及中小科技型企業,企業的虧損可以結轉十年內抵扣。股息股息居民企業之間所支付的股息收益可免征企業所得稅,但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股息收益。貨幣貨幣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若以人民幣以外貨幣入賬,應稅所得應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繳納稅款。除稅法另有規定外,匯兌收益在確認時(不管是否實現)應當視為應納稅收入,同樣的匯兌損失在發生時(不管是否實現)可以扣除。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核定應
24、納稅所得額若企業不能提供完整、準確的成本與支出資料用于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稅務機關有權依法核定應納稅所得額。一般會以收入或營業額乘核定利潤率來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居民企業所用的核定利潤率視乎企業的經營行業,一般介于3%至30%之間,而非居民企業適用的核定利潤率一般介于15%至50%之間。境外所得稅抵免境外所得稅抵免居民企業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外國所得稅,可選擇依照分國不分項或不分國不分項的原則從居民企業的應繳納中國企業所得稅稅款中抵免。然而,可抵免境外所得稅不可超過其境外所得按照中國稅法規定適用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12 企業重組企業重組交易(包括債務重組、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并
25、和分立)一般應當在交易發生時確認所得或者損失,并應以公允價值計算所得或損失。如果符合某些特定條件,企業重組交易產生的全部或部分所得可以不在交易當期確認,應繳所得稅款也相應可遞延到以后年度支付。特別納稅調整(反避稅)企業所得稅法針對轉讓定價和預約定價安排作出了規定,并引入了反避稅相關概念。2016年至2017年間,國家稅務總局陸續推出新的文件,分別針對關聯申報和轉讓定價同期資料、預約定價安排以及反避稅調查作出了新的規定,在落實反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即BEPS)行動方案的基礎上,強調中國稅務機關對反避稅相關問題的立場。關聯交易關聯交易企業與關聯方之間的收入性和資本性交易均需遵守獨立交易原則。轉讓定
26、價監管是中國稅務機關反避稅工作的重點領域。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中國對關聯交易相關資料的提交和報送有明確的規定。企業在每年5月31日前申報上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需同時填報該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包括國別報告及國外關聯方的相關信息。另外,企業應當準備好同期資料并在稅務機關要求時提供。企業同期資料包含三層文檔:主體文檔、本地文檔和特殊事項文檔。符合條件的企業可免于提供同期資料。成本分攤成本分攤如企業與其關聯方共同開發、受讓無形資產,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勞務
27、發生的成本(通常限于集團采購和集團營銷策劃),可以簽訂成本分攤協議,各企業所承擔的成本應與非關聯方在可比條件下為獲得所涉無形資產或勞務的受益權而支付的成本相一致。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成本可以稅前扣除。成本分攤協議無需經由稅務機關事先審核,但企業應自與關聯方簽訂(變更)成本分攤協議之日起3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成本分攤協議副本。受受控外國企業規則控外國企業規則中國居民企業,或中國居民企業和中國居民個人投資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低于12.5%的低稅制國家(地區)的企業(受控外國企業),該受控外國企業并非由于合理經營需要而沒有分派回中國的利潤將被視同已經分派而需在中國納稅。資本弱化規則資本弱化規則資
28、本弱化規則規定了企業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是否可以稅前扣除。在不超過所規定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比例的情況下,企業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可以稅前扣除。若超過規定比例,因超過規定比例的債務而所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允許稅前扣除。對金融企業規定的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比例是5:1;其他企業是2:1。但如果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相關交易符合獨立交易原則,即使因超過上述規定比例債務而所支付的利息支出也可能被允許全額扣除。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13一般一般反避稅條款反避稅條款企業實施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以減少、免除或推遲繳納稅款為主要目的,減少其應納稅收入或所得額的,稅務機關
29、可引用一般反避稅條款對應納稅收入或所得進行調整。稅務機關如果發現企業從事以下交易行為,可在其他特別納稅調整規定無法適用的情況下,經國家稅務總局批準后,啟動一般反避稅調查:濫用稅收優惠、濫用稅收協定、濫用公司組織形式、利用避稅港避稅或者其他沒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納稅調整的加收利息納稅調整的加收利息稅務機關在依據特別納稅調整管理辦法作出納稅調整后,應按照稅款所屬年度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加五個百分點加收利息。加收利息的計息期間自交易發生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補繳稅款入庫之日止。企業按照有關規定提供同期資料及有關資料的,或者按照有關規定不需要準備同期資料但根據稅務機關要求提供其他
30、相關資料的,五個百分點的加收利息可以不予計算。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與繳納納稅年度納稅年度中國的納稅年度按公歷年計算。合并納稅與匯總納稅合并納稅與匯總納稅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居民企業集團不得合并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到目前為止,國務院還沒有發布任何規定允許有關企業集團合并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如果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符合下列所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其主要機構所在地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的各機構、場所已在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并取得納稅人識別號;主要機構、場所對其他各機構、場所的生產經營活動負有監督管理責任且設有完整的賬簿、憑證,能夠準確反映各機構、場所的收入、成本
31、、費用和盈虧情況;匯總納稅的各機構、場所不得采用核定方式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的各機構、場所能夠按照規定準確計算本機構、場所的稅款分攤額,并按要求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納稅申報納稅申報年終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應于該年度次年的5月31日或之前完成(但一些當地的主管稅務局有可能要求提前遞交年度申報表)。企業所得稅應分月或分季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后15日內預繳,由主管稅務機關決定究竟按月還是按季預繳。14 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需就其全球收入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且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住
32、沒有滿183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僅需就其在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每一個納稅年度中居住不超過90日的無住所個人,其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中國境內的機構負擔的薪酬可免于繳納個人所得稅。從2019年起,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居住滿183天的年度連續未超過6年的個人,經備案,其來源于中國境外且由中國境外支付的所得可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無住所個人連續6年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83天且期間任一年度均沒有單次離境超過30天,如果其第7年仍然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83天,該個人在第7年當年將在中國負有全球納稅義務。上述6年期間的任一年度,無住所個人在中國境內居住不滿183天或有單次離境超過30天
33、的,此前連續年限“清零”重新開始計算。如果符合某些條件,受雇于境外雇主的無住所個人可以依據其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天數計算個人所得稅。備注: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每一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人民幣60,000元以及專項扣除(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計算。此表不適用于個人所得稅是由雇主負擔的情形。當個人所得稅是由雇主負擔,應適用另一稅率表計算。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取得的受雇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不進行綜合計稅,按照所得項目分別計稅,以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或按次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個人綜合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稅率
34、自2019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的受雇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年計稅,以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人民幣)稅率%不超過36,0003超過36,000至144,000的部分10超過144,000至300,000的部分20超過300,000至420,000的部分25超過420,000至660,000的部分30超過660,000至960,000的部分35超過960,000的部分45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15備注:非居民個人受雇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人民幣5,000元計算。此表不適用于個人
35、所得稅是由雇主負擔的情形。當個人所得稅是由雇主負擔,應適用另一稅率表計算。受雇所得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是指“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有關的其他所得”。在符合某些條件時,外籍個人下列受雇所得是可以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雇主負擔的員工住房補貼(需提供發票);員工本人每年兩次的合理探親費(需提供發票);員工的合理搬遷費用(需提供發票);和中國境內發生的伙食費、洗衣費、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需提供發票)。雇主支付而與預期工作支出有關的(例如娛樂或者出差支出)現金津貼須全額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發生而與工作有關的費用(包含:娛樂支出、俱樂部費用、本地車馬費、報刊雜志支出
36、、電話費等)如果不采用支付津貼的方式而采用實報實銷的方式可以不繳納個人所得稅。但需遵循一定的實報實銷的行政程序。非受雇所得經營所得經營所得個體工商戶、境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及合伙企業的投資人或個人合伙人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個人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或承租經營所得等,以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征稅。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減去可以扣除的成本、費用和損失等)若每年超過500,000元,適用稅率為35%。利息利息、股息股息、財產轉讓財產轉讓、財產租賃及偶然所得財產租賃及偶然所得這些所得通常以20%的稅率征稅。對符合條件的部分所得可享受減免優惠。準予扣除的項目專項附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自2019年1月1日起
37、,取得綜合所得的居民個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對于符合相關規定的費用支出,可以享受以下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每月每月/每次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應納稅所得額* (人民幣人民幣)稅率%不超過3,0003超過3,000至12,000的部分10超過12,000至25,000的部分20超過25,000至35,000的部分25超過35,000至55,000的部分30超過55,000至80,000的部分35超過80,000的部分45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1516 關聯方交易關聯方交易個人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其關聯方應
38、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受控外國公司受控外國公司居民個人控制的,或者居民個人和居民企業共同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偏低的國家(地區)的企業,無合理經營需要,對應當歸屬于居民個人的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一般反避稅個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收利益。其他扣除項目其他扣除項目經營所得的準予扣除項目,有具體的規定。其中一些扣除限額的規定與企業所得稅法下的規定相似。此外,取得經營所得的個人沒有綜合所得的,在計算其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時,可減除費用人民幣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
39、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財產租賃所得的扣除規定如下:每次收入不超過人民幣4,000元的,扣除費用為800元;每次收入在人民幣4,000元以上的,定率扣除20%的費用。財產轉讓所得,財產原值和合理支出是可以扣除的。利息、股息、紅利或偶然所得,不得從收入額中扣除任何費用。反避稅條款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修正后的個人所得稅法新增了反避稅條款,為稅務機關針對無正當理由或合理商業目的的避稅行為進行納稅調整提供了法律基礎。反避稅條款明確的可以進行納稅調整的情形包括:納稅申報與繳納個人所得稅以支付方為扣繳義務人。居民個人取得的受雇所得由雇主按照累計預扣法按月進行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年度預
40、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符合特定條件的居民個人可免于辦理2019年度和2020年度的綜合所得匯算清繳。非居民個人取得的受雇所得由雇主按月進行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劾U義務人預扣繳或代扣繳的個人所得稅在次月15日內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2019年1月1日起,符合六種特定情形的個人,例如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取得境外所得、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受雇所得等,須按照規定的納稅申報期間,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17增值稅單位和
41、個人銷售或進口貨物,銷售服務、勞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應繳納增值稅。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時,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銷項稅額。從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適用稅率見下表,小規模納稅人通常按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納稅人發生上述適用零稅率的應稅行為時,在通常情況下,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并退稅。對于出口服務,出口退稅率就是增值稅稅率。而對于出口貨物,出口退稅率介乎0%到13%之間并且有特定的公式計算可退稅的數額,因此許多出口貨物的企業所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并不是可以全額退還,出口企業可能需要承擔不同程度的出口增值稅成本。其它稅種另外,境內納稅人所提供的部分跨境
42、服務,若符合條件可適用增值稅免稅,但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可抵扣,也不可退稅。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的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活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5%,抵減應納稅額。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納稅人符合一定條件可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消費稅消費稅適用于生產和進口特定種類的商品,包括:煙、酒、高檔化妝品、珠寶、鞭炮、焰火、汽油和柴油及相關產品、摩托車、小汽車、高爾夫球具、游艇、奢侈類手表、一次性筷子
43、、實木地板、電池和涂料。按商品的種類,消費稅可根據商品的銷售價格及/或銷售量計算應繳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流轉稅(即增值稅及消費稅)稅額為計稅依據,按照一定的稅率進行計繳。凡繳納流轉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人。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根據地區的不同分為三檔: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其他地區稅率為1%。教育費附加教育費附加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流轉稅(即增值稅及消費稅)稅額為計征依據按3%的稅率征收。凡繳納流轉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是教育費附加的納稅義務人。地方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流轉稅(即增
44、值稅及消費稅)稅額為計征依據按2%的稅率征收。凡繳納流轉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地方教育費附加的納稅義務人。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是對有償轉讓或處置不動產取得的收入減去“扣除項目”后的“增值收入”按30%-60%的超率累進稅率征收的稅項。應稅行為適用稅率 %銷售、進口一般貨物13銷售、進口特定貨物(如糧食、自來水、煤氣和化肥等)9加工、修理修配勞務13有形動產租賃13交通運輸服務、郵政服務、基礎電信服務、建筑服務、不動產租賃、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9增值電信服務、金融服務、現代服務(租賃服務除外)、生活服務、銷售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除外)6出口貨物;對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國際運輸服務、航天
45、運輸服務;向境外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特定服務,包括:研發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服務設計服務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的制作和發行服務軟件服務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信息系統服務業務流程管理服務離岸服務外包業務轉讓技術018 經營房地產開發的企業“扣除項目”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房地產開發成本;財務費用,例如利息,在某些情形下可以扣除。其它房地產開發費用(即銷售和管理費用)可以在限額內扣除,最高扣除額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金額之和的5%;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一般為印花稅);及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金額之和加計20%扣除。轉讓舊房可扣除項目包括舊房的評估
46、價格和在轉讓中繳納的稅金。關稅中國準許進出口的貨物,海關依照相關法律征收進口關稅或者出口關稅。進口貨物的增值稅以及消費稅由海關在進口環節代征。中國關稅納稅義務人是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貨人和進境物品的所有人。海關進出口商品歸類是海關監管、海關征稅及海關統計的基礎。2017年,隨著世界海關組織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公約商品分類目錄的修訂,中國進出口稅則稅目有較大范圍的調整。進口關稅可分為普通稅率、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關稅配額稅率和暫定稅率。進口貨物的原產地決定著若干其他貿易政策的適用性,例如:關稅配額,優惠稅率,反傾銷稅,反補貼稅等。減免稅包括對進出口貨物的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
47、稅、消費稅給予減征或免征。減免稅可分為三大類,即法定減免稅、特定減免稅和臨時減免稅。對用于加工貿易項下的進口原材料予以保稅,對加工后復出口部分予以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對進出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貨物,進境時暫緩繳納進口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出境免稅。由海關特殊監管區進入境內普通區域時應繳納進口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印花稅所有書立、領受“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繳納印花稅。印花稅稅率從借款合同金額的0.005%到財產租賃合同、財產保險合同金額的0.1%不等。房產稅房產稅是對房屋和建筑物的所有人、使用人或是代管人按年征收的稅種。其稅率為房產原值的1.2%。地方政府通常會提供10%
48、到30%的稅收減免。另外,也可按房產租金的12%征收房產稅。車輛購置稅車輛購置稅是對在中國境內購買、進口、自產、受贈、獲獎或其他方式取得的汽車、有軌電車、汽車掛車、掛氣量超過一百五十毫升的摩托車的行為,按車輛的計稅價格的10%征收的一種稅。契稅土地使用權或房屋所有權的買賣、贈與或交換需按成交價格或市場價格的3%至5%征收契稅。納稅人為受讓人。車船稅車船稅是對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和船舶征收的一種稅。每年按定額繳納。通常,載貨汽車按其自重定額計稅,而汽車、載客汽車和摩托車按單位數量定額計稅。船舶則按其凈噸位定額計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19船舶噸稅船舶噸稅是海關代為對自中
49、國境外港口進入境內港口的船舶征收的一種稅。其所適用稅率根據船籍不同分為優惠稅率和普通稅率。應稅船舶按照船舶凈噸位和噸稅執照期限確定稅率,再乘以凈噸位計算稅額。城鎮土地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是對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稅額是按年以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乘以地方政府核定的每平方米固定稅額計算的。耕地占用稅耕地占用稅是對在中國境內占用耕地建筑物、構筑物或從事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稅額是以納稅人實際占用耕地面積乘以地方政府核定的每平方米固定稅額計算,一次性征收。環境保護稅中國從2018年1月1日起,對在境內領域及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大氣污染物、水
50、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的企業征收環境保護稅。環境保護稅采用從量計征,即以應稅污染物的當量或者排放量作為計稅依據乘以適用稅額。資源稅開采原油、天然氣、煤炭、鹽、金屬和非金屬原礦等自然資源,應就銷售額或銷售數量為依據繳納資源稅,具體稅率由國務院規定?,F行在10個省市開展試點征收水資源稅,以從量計征的方式征收。煙葉稅煙葉稅是向在中國境內收購煙葉的單位征收的稅種。納稅人按煙葉收購金額的20%向煙葉收購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文化事業建設費從事娛樂業、廣告業務的單位和個人按營業額的3%繳納文化事業建設費。2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簽訂的國際稅收協定,某一方的居民納稅人可在稅收協定對方國家
51、獲得稅收減免。稅收協定可減輕外國企業或外籍個人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繳納的預提稅或企業/個人所得稅。稅收協定也可減輕中國居民應繳納的外國預提稅或所得稅。截至2020年2月29日,中國與以下102個國家及2個特別行政區簽訂的國際稅收協定已生效。稅收協定20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21注1:中國政府于1988年12月2日與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議會聯邦執行委員會簽訂避免對所得和財產雙重征稅協定,南斯拉夫解體后,上述協定繼續適用于中國和波黑。注2:中國政府于1997年3月21日與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聯盟政府簽訂避免對所得和財產雙重征稅協定。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改國名為塞
52、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2006年6月3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分解為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上述協定繼續適用于中國和上述兩國。阿爾巴尼亞愛沙尼亞澳門特別行政區塞舌爾阿爾及利亞埃塞俄比亞馬其頓新加坡亞美尼亞芬蘭馬來西亞斯洛伐克澳大利亞法國馬耳他斯洛文尼亞奧地利格魯吉亞毛里求斯南非阿塞拜疆德國墨西哥西班牙巴林希臘摩爾多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蒙古蘇丹巴巴多斯匈牙利黑山(注2)瑞典白俄羅斯冰島摩洛哥瑞士比利時印度尼泊爾敘利亞波黑(注1)印度尼西亞荷蘭塔吉克斯坦博茨瓦納伊朗新西蘭泰國巴西愛爾蘭尼日利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文萊以色列挪威突尼斯保加利亞意大利阿曼土耳其柬埔寨牙買加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加
53、拿大日本巴布亞新幾內亞烏克蘭智利哈薩克斯坦菲律賓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克羅地亞韓國波蘭英國古巴科威特葡萄牙美國塞浦路斯吉爾吉斯卡塔爾烏茲別克斯坦捷克共和國老撾羅馬尼亞委內瑞拉丹麥拉脫維亞俄羅斯越南厄瓜多爾立陶宛沙特阿拉伯贊比亞埃及盧森堡公國塞爾維亞(注2)津巴布韋22 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外匯交易的監督和管理。對外商投資企業進行外匯交易實施的監管取決于該交易屬于經常項目還是資本項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經常項目是指國際收支中經常發生的交易項目,包括貿易收支,勞務收支,單方面轉移等。資本項目是指國際收支中因資本輸出和輸入而產生的債權與債務的增減項目,包括直接投資,各類貸款,證券投資等。通常,
54、如果一項交易屬于經常項目,外商投資企業可以通過指定銀行的銀行外匯交易系統來進行外匯買賣,而不需得到外匯管理局的預先批準。如果一個外商投資企業須以外匯支付經常項目,可指令其銀行從其外匯賬戶結付。與此同時,企業應提供相應的合同、發票和貨運單據等證明文件。除了部分資本項目的交易需獲得外匯管理局的預先批準,許多資本項目的業務權限已下放到銀行層面。但從2016年開始,中國政府加強了部分資本和經常項下的外匯業務真實合規性審核,以進一步規范中國外匯市場秩序。為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國企業如今可以在進行跨境貿易時使用人民幣結算。中國政府自2011年開始陸續出臺多項政策允許一些資本項目使用人民幣。外匯管制22
55、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23中國公司的服務范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營的公司提供廣泛的稅收及商業解決方案,包括:會計與薪酬服務提供以會計及薪酬服務為主的涵蓋全部后臺職能的外包服務,還包括公司秘書服務、項目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務。統一申報標準協助分析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的要求對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帶來的影響。提供相關解決方案以確保合規,并協助管理和應對稅務風險。企業重組提供有關于股權轉讓,業務轉讓,企業資本及資產重組和破產清算等咨詢服務。24 企業稅務申報編制及提交企業所得稅和流轉稅納稅申報表。關稅和貿易解決方案協助尋求進出口貿易中的節稅方案,協助企業履行合規性納稅義務。分銷策略
56、在最新的法律框架下,為中國分銷市場應采取的戰略提供咨詢服務。中國企業稅務服務針對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特有的國際貿易、海外投資、上市重組、員工激勵、并購交易等需求,從稅務及企業發展角度為企業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協助中國企業長遠發展和增值。金融服務業為金融領域企業提供境內和跨國金融交易的企業稅務方面的咨詢服務。并為常設機構風險、轉讓定價等相關稅務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外國承包商為涉及在華發電廠和其他基礎設施等項目的外國承包商提供最有效的稅務方案,對合同提供稅務建議,協助注冊,與稅務機關協商及提供納稅申報服務。對在中國經營是否合規進行自查協助對在中國經營是否符合有關法律進行自查,改善不合規事宜和提供稅務
57、管理咨詢服務。流轉稅務管理協助管理流轉稅的申報流程并尋求流轉稅優化方案。建議市場進入方案協助制定市場進入方案及協助在華設立公司和辦公場所。合并與收購稅務盡職調查對法律和稅務風險進行全方位的盡職性調查或特定程序的審查。中國個人所得稅咨詢和納稅申報服務協助企業為在華工作外籍員工制定稅務最優化的薪酬方案,并協助此類雇員在稅務機關進行登記并填報他們的個人所得稅月納稅申報表。為外籍員工制定稅收平衡計劃。中國研發稅務服務協助企業獲得中國研發活動相關優惠,包括稅收優惠和其他政府優惠。并協助企業有效的遵從技術、會計和稅務方面的法規要求,使企業可持續的享受研發稅收優惠。投資和融資的方案策劃為投資架構及融資方法提
58、供咨詢服務以獲得最大回報。稅務分歧協調服務幫助客戶積極預防、有效管理并提供最優協調方案,解決客戶與中國稅務機關產生的稅務分歧。各種服務包括申請稅務事項裁決、改善稅務政策、應對稅務稽查和查詢,以及商談解決方案等等。稅務管理體系和稅務戰略為客戶建立一個具備前瞻性的稅務管理方案,將稅收職能設計、科技及合規性融為一體。稅務科技協助企業建立并實施稅務科技戰略,以提高企業數據管理效率、改良納稅流程及有效管理風險,使稅務職能部門成為企業戰略資產,為整個企業創優增值。稅務價值評估咨詢服務為稅務價值評估提供從策劃、資料準備到爭議解決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轉讓定價服務對轉讓定價政策和有關的風險作出評估,協助準備轉
59、讓定價文檔,提供稅收咨詢,幫助達成預約定價安排。美國稅務咨詢服務為跨國企業提供各類美國稅相關申報服務和咨詢服務。價值鏈轉型提供一項整合了咨詢、稅務和法務的服務,以協助各種組織在企業變革中調整和優化其業務、稅務和法務運營模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25我們的領導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852 2289 中國稅務部主管合伙人吳家裕+86 (21) 2323 中國稅務市場主管合伙人莊子男+86 (21) 2323 中國中部稅務主管合伙人任穎麟+86 (21) 2323 中國南部及香港地區稅務主管合伙人李尚義+86 (755) 8261 中國北部稅務主管合伙人黃富成+86 (10) 653
60、3 中國南部稅務主管合伙人倪智敏+852 2289 亞太區全球派遣服務主管合伙人簡文熙+852 2289 新加坡稅務主管合伙人胡和坤+65 9118 中國臺灣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許祺昌+886 (2) 27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2526 新加坡及臺灣均設有辦公室。團隊擁有超過3,750位專業稅務顧問及超過200位合伙人,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稅務咨詢及申報服務。結合強大的國際網絡,我們的中國稅務及商務咨詢團隊致力于為客戶在他們的稅務及商務問題上提供技術穩健、具有行業針對性、實用及全面的解決方案。如欲查詢任何中國稅務事宜,敬請聯系您的客戶合伙人或以下任何負責或您所在區域辦公的合伙人:
61、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和新加坡的事務所根據各地適用的法律協作運營,向您提供服務。稅務及商務咨詢團隊在中國內地超過25個城市、香港、澳門、北京黃富成+86 (10) 6533 濟南張海燕+86 (532) 8089 武漢馬驍俊+86 (21) 2323 大連張文彬+86 (411) 8379 寧波朱虹+86 (21) 2323 珠海王舜宜+86 (755) 8261 杭州錢天+86 (571) 2807 深圳江凱+86 (755) 8261 香港李尚義+852 2289 天津于勃+86 (22) 2318 重慶徐聞+86 (23) 6393 南京張亮+86 (25) 6608 鄭州于勃+8
62、6 (22) 2318 ??谠S曉揚+86 (20) 3819 沈陽張文彬+86 (411) 8379 蘇州蔣季穎+86 (512) 6273 成都徐聞+86 (28) 6291 澳門張佩萍+853 8799 廈門喻名鼎+86 (592) 210 貴陽江凱+86 (755) 8261 上海任穎麟+86 (21) 2323 臺灣許祺昌+86 (2) 2729 長沙熊小年+86 (755) 8261 昆明覃宇+86 (20) 3819 西安趙鴻+86 (29) 8469 廣州覃宇+86 (20) 3819 青島張海燕+86 (532) 8089 新加坡胡和坤+65 6236 合肥孫斌+86 (551
63、) 6488 26 聯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27聯系人如欲查詢有關我們的中國稅務及專業服務,請與以下專業小組的合伙人聯系:會計與薪資外包服務王威+86 (10) 6533 稅務管理體系和稅務戰略汪穎+86 (21) 2323 并購稅務服務倪智敏+852 2289 國際貿易服務鞠淑真+86 (10) 6533 轉讓定價服務原遵華+86 (21) 2323 稅務科技郭藹欣+852 2289 間接稅李軍+86 (21) 2323 美國稅務管理服務吳韻宜+852 2289 稅務分歧協調服務莊子男+86 (21) 2323 國際稅務服務黃富成+86 (10) 6533 綜合商務咨詢于勃+86 (22) 2318 海外投資咨詢服務黃富成+86 (10) 6533 稅收政策服務馬龍+86 (10) 6533 國內企業稅務服務黃佳+86 (21) 2323 價值鏈轉型服務莊樹清+86 (21) 2323 研發稅務服務邸占廣+86 (10) 6533 個人所得稅朱錦華+86 (21) 2323 全球派遣服務朱錦華+86 (21) 23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0 I 27本文僅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應用于替代專業咨詢者提供的咨詢意見。 2020 。版權所有。系指網絡及/或網絡中各自獨立的成員機構。詳情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