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白皮書的版權歸中國移動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復制或拷貝本白皮書之部分或全部內容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關鍵新質生產力,算力網是促進全國范圍內各類算力大規模調度運營的數字基礎設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是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舉措,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數據要素流通的關鍵一步。構建聯網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算力互聯網,助力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數字基座。本白皮書旨在提出中國移動對于“九州”算力互聯網(MATRIXES)目標網架構規劃、關鍵技術、業務場景和產業生態構建。希望能夠為產業在規劃設計算力互聯網相關
2、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時提供參考和指引。本白皮書不包含我國科技發展戰略、方針、政策、計劃等敏感信息。不包含涉密項目的背景、研制目標、路線和過程,敏感領域資源、數據,關鍵技術訣竅、參數和工藝信息。本白皮書的版權歸中國移動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復制或拷貝本建議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前 言目 錄1“九州”算力互聯網驅動力.011.1 政策驅動.011.2 戰略驅動.021.3 業務驅動.022“九州”算力互聯網目標網規劃.042.1 算力互聯網目標愿景.042.2 算力互聯網技術體系.042.3 算力互聯網網絡架構.062.4.算力互聯網技術圖譜.073“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83.1
3、多元承載.083.1.1.G-SRv6 多維可編程.083.1.2.G-SRv6 多層次網絡切片.093.1.3.G-SRv6 高精度隨流檢測.113.2.穩定可靠.113.2.1.微秒級鏈路倒換.113.2.2.毫秒級路由切換.123.2.3 秒級擁塞解除.133.3.綠色低碳.143.3.1.節能技術.143.3.2.散熱技術.153.4.安全內生.153.4.1.設備安全.153.4.2.鏈路安全.163.4.3.路由安全.173.4.4.業務安全.183.5.超寬連接.19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關鍵新質生產力,算力網是促進全國范圍內各類算力大規模調度運營的數字基礎設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4、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是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舉措,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數據要素流通的關鍵一步。構建聯網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算力互聯網,助力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數字基座。本白皮書旨在提出中國移動對于“九州”算力互聯網(MATRIXES)目標網架構規劃、關鍵技術、業務場景和產業生態構建。希望能夠為產業在規劃設計算力互聯網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時提供參考和指引。本白皮書不包含我國科技發展戰略、方針、政策、計劃等敏感信息。不包含涉密項目的背景、研制目標、路線和過程,敏感領域資源、數據,關鍵技術訣竅、參數和工藝信息。本白皮書的版權
5、歸中國移動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復制或拷貝本建議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前 言目 錄1“九州”算力互聯網驅動力.011.1 政策驅動.011.2 戰略驅動.021.3 業務驅動.022“九州”算力互聯網目標網規劃.042.1 算力互聯網目標愿景.042.2 算力互聯網技術體系.042.3 算力互聯網網絡架構.062.4.算力互聯網技術圖譜.073“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83.1 多元承載.083.1.1.G-SRv6 多維可編程.083.1.2.G-SRv6 多層次網絡切片.093.1.3.G-SRv6 高精度隨流檢測.113.2.穩定可靠.113.2.1.微秒級鏈路倒換.113.
6、2.2.毫秒級路由切換.123.2.3 秒級擁塞解除.133.3.綠色低碳.143.3.1.節能技術.143.3.2.散熱技術.153.4.安全內生.153.4.1.設備安全.153.4.2.鏈路安全.163.4.3.路由安全.173.4.4.業務安全.183.5.超寬連接.1901“九州”算力互聯網驅動力013.5.1.T 比特級鏈路.193.5.2.P 比特級節點.203.6.敏捷感知.213.6.1.應用響應.213.6.2.服務化 BSID.213.7.AI 智能.223.7.1.智能算網調度.223.7.2.智能負載分擔.233.7.3.智能寬帶網關.243.8.彈性服務.243.8
7、.1.智享 WAN.243.8.2.高通量彈性帶寬.254“九州”算力互聯網賦能業務場景.274.1.東數西算.284.2.視聯網.284.3.AI 使能醫療.294.4.智慧家庭.304.5.電子政務.314.6.商超連鎖.324.7.云電腦.335“九州”算力互聯網構建產業生態.345.1.構建技術創新產業生態.345.2.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356 未來展望與倡議.36縮略語列表.371“九州”算力互聯網驅動力 1.1 政策驅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
8、的數字產業集群。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高質量推進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做出部署,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戰略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2021年7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提出了 IPv6 是互聯網升級演進的必然趨勢、網絡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網絡強國建設的基礎支撐。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 IPv6 規模部署和應用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時間表,要求到 2025 年末,
9、全面建成領先的 IPv6 技術、產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2023 年 4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 IPv6 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 2025 年底,初步形成以 IPv6 演進技術為核心的產業生態體系,主要目標有:一是技術創新取得顯著突破,二是產業支撐能力大幅提升,三是基礎設施能力持續增強,四是重點行業應用成效凸顯,五是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指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2023 年 12 月,國家數據局等 17 個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
10、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 年),通過推動數據在多場景應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網絡連接到協同,基于數據生成和傳遞的互聯互通,轉變為基于數據有效應用的全局優化,進一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圖 1 算力互聯網關鍵政策01“九州”算力互聯網驅動力013.5.1.T 比特級鏈路.193.5.2.P 比特級節點.203.6.敏捷感知.213.6.1.應用響應.213.6.2.服務化 BSID.213.7.AI 智能.223.7.1.智能算網調度.223.7.2.智能負載分擔.233.7.3.智能寬帶網關.243.8.彈性服務.243.8.1.智享 WAN.243.8.2.高通量彈性帶寬.254“九
11、州”算力互聯網賦能業務場景.274.1.東數西算.284.2.視聯網.284.3.AI 使能醫療.294.4.智慧家庭.304.5.電子政務.314.6.商超連鎖.324.7.云電腦.335“九州”算力互聯網構建產業生態.345.1.構建技術創新產業生態.345.2.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356 未來展望與倡議.36縮略語列表.371“九州”算力互聯網驅動力 1.1 政策驅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高質量推
12、進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做出部署,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戰略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2021年7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提出了 IPv6 是互聯網升級演進的必然趨勢、網絡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網絡強國建設的基礎支撐。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 IPv6 規模部署和應用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時間表,要求到 2025 年末,全面建成領先的 IPv6 技術、產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2
13、023 年 4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 IPv6 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 2025 年底,初步形成以 IPv6 演進技術為核心的產業生態體系,主要目標有:一是技術創新取得顯著突破,二是產業支撐能力大幅提升,三是基礎設施能力持續增強,四是重點行業應用成效凸顯,五是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指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2023 年 12 月,國家數據局等 17 個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 年),通過推動數據在多場景
14、應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網絡連接到協同,基于數據生成和傳遞的互聯互通,轉變為基于數據有效應用的全局優化,進一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圖 1 算力互聯網關鍵政策0302“九州”算力互聯網驅動力012023 年 10 月,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5 年,運載力方面,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間基本實現不高于理論時延 1.5 倍的直連網絡傳輸,骨干網、城域網全面支持 IPv6,SRv6 等創新技術使用占比達到 40%。2023 年 12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
15、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推動算網融合,依托數據中心全國資源布局以及接入、傳輸等網絡能力,統籌建設算力調度平臺,分階段實現樞紐節點內、節點之間及節點與非節點間的算網能力調度,推動全國算力資源一盤棋,助力實現.“東數東算”、“西數西算”與“東數西算”場景落地。1.2 戰略驅動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 2024 年新春致辭中表示,中國移動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勇擔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力軍,深化落實“一二二五”戰略實施思路,即錨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一個定位;加快推進“兩個轉變”,即從數量規模領先向質量效益效率領先轉變、從注重短中期業績完成向注
16、重中長期價值增長轉變;一體發力“兩個新型”,即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能力中臺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主動激發“五個紅利”,即創新紅利、人心紅利、改革紅利、人才紅利、生態紅利;著力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收入、利潤持續良好增長。針對一體發力“兩個新型”,中國移動通過引領算力網絡發展、從“+AI”向“AI+”轉變,實現打造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構建新型信息服務體系戰略落地。引領算力網絡發展:中國移動 2021 年 11 月提出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和“5G+算力網絡+能力中臺”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并發布中國移動算力網絡白皮書
17、,首次提出了“算力網絡”戰略。經過兩年多的技術研究、驗證與實踐,移動算力網絡正式從“泛在協同”進入“融合統一”階段。根據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和多中心多集群組網的要求,中國移動積極引入 SDN 和 SRv6/G-SRv6、IP 網絡切片、隨流檢測等 IPv6+創新技術實現網絡靈活配置和業務智能調度。從“+AI”向“AI+”轉變:在 2023 年 11 月 13 日舉辦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指出,當前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算力成為新基礎能源,人工智能成為新生產工具,各行業加速從“+AI”向“AI+”轉變。在全球化和數字化浪潮下,人工智能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
18、略性技術。中國移動擁抱“AI+”時代,加快從“+AI”向“AI+”轉變,充分發揮“AI+”供給者、匯聚者和運營者作用,通過 AI 數字服務、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來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賦能新質生產力成為中國移動的新任務、新方向。.1.3 業務驅動國家產業數字化快速發展,其應用深入到各個行業和領域,逐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算力時代,通信及網絡重要性在不斷提升,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智能化應用也對 IP 網絡持續演進提出了新的要求:云終端、沉浸式體驗,需要大帶寬低時延的網絡:云終端將云網能力與智能終端深度融合,典型應用包括云手機、云電腦等。高品質云終端業務需要保障清晰的畫質與音效、流
19、暢的互動操作,以云手機為例,操作流程端到端時延需滿足小于 160 毫秒才能實現與傳統手機無差別體驗,其中傳輸網絡部分時延要求 50 毫秒左右。XR 沉浸式體驗依賴大容量、穩定、低時延的通信網絡。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虛擬(增強)現實白皮書中研究顯示,20 毫秒是云端渲染下保障用戶不頭暈的基礎要求。支持 XR 業務未來的發展,需要具備千兆級網絡帶寬和 5 毫秒級網絡時延的能力,這對現有 IP 網絡提出了新的挑戰。算力服務大數據搬運,需要彈性高吞吐網絡:數據是算力服務的核心要素之一,大數據傳輸的時效性、便捷性、經濟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算力效率。用戶上傳海量訓練數據(TBPB 量級)至算力中心
20、參與模型訓練,流量特點為隨AI訓練的任務式突發海量數據上傳,需要傳輸網絡提供彈性帶寬、高吞吐能力。目前,遠程大規模的數據搬運主要采用離線“硬盤+快遞”,存在時效性差、效率低等缺點。大量企業客戶亟需運營商提供高效價優的“線上數據搬運”業務,通過按需彈性多鏈路負載分擔和流量智能調度能力,實現網絡轉發吞吐量的全面提升,具備任務式海量數據傳輸能力,提升智算數據的傳輸效率。AI 智算分布式訓練,需要智能調度的網絡:為了提高智算資源的使用效率,業界正在探索將分布在多個智算中心的訓練算力協同起來,進行跨 DC 的大模型分布式訓練,典型應用場景包括:(1)削峰填谷,.實現算力網絡資源最佳配置,減排降耗;(2)
21、大模型聯合訓練,多區域協同創新;(3)充分聚合社會的各類型算力資源,使算力真正像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分布式訓練過程中網絡需要承載不同訓練節點間的參數面數據,參數面數據傳輸質量要求嚴格,訓練性能受時延、丟包影響較大,對網絡時延、丟包、帶寬要求敏感。不同的協同模式均要求網絡提供智能化調度以實現廣域高通量轉發,同時在時效性、突發帶寬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化要求。視聯網、數聯網業務,需要高安全可靠的網絡:視聯網業務包括了交互類視頻通訊應用以及遠程監控類視頻應用。以云視訊為例,其架構通常包括省級云視頻平臺+地市級 CloudMCU+多種類型的終端接入,要求保障終端到云端傳輸的視頻流或者視頻文件端到
22、端安全傳輸,防止企業敏感隱私數據泄露。數據已成為國家的戰略性資源,數據推動不同產業的融合與創新。我國高度重視數據相關工作,大力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信通院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 704.億元,“十三五”復合增速超過30%,“十四五”期間將突破 1749 億元。數聯網(Data.Switching.Service.Network,.DSSN)是連接多個數據提供方、數據需求方、數據交易提供方等主體的數據要素流通服務網絡。數聯網需要在保證數據安全合規使用的前提下,為數據商品流通提供“數據物流”服務,同時滿足一站式申請、開通數據流通專屬算力網絡功能,通過算網感知和編排調
23、度能力,動態調配和規劃數算網資源,并對網絡帶寬、時延、QoS、隔離性等重要屬性提供保障,確保數據流通的可靠性。0302“九州”算力互聯網驅動力012023 年 10 月,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5 年,運載力方面,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間基本實現不高于理論時延 1.5 倍的直連網絡傳輸,骨干網、城域網全面支持 IPv6,SRv6 等創新技術使用占比達到 40%。2023 年 12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推動
24、算網融合,依托數據中心全國資源布局以及接入、傳輸等網絡能力,統籌建設算力調度平臺,分階段實現樞紐節點內、節點之間及節點與非節點間的算網能力調度,推動全國算力資源一盤棋,助力實現.“東數東算”、“西數西算”與“東數西算”場景落地。1.2 戰略驅動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 2024 年新春致辭中表示,中國移動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勇擔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力軍,深化落實“一二二五”戰略實施思路,即錨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一個定位;加快推進“兩個轉變”,即從數量規模領先向質量效益效率領先轉變、從注重短中期業績完成向注重中長期價值增長轉變;一體發力“兩個新型”,即
25、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能力中臺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主動激發“五個紅利”,即創新紅利、人心紅利、改革紅利、人才紅利、生態紅利;著力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收入、利潤持續良好增長。針對一體發力“兩個新型”,中國移動通過引領算力網絡發展、從“+AI”向“AI+”轉變,實現打造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構建新型信息服務體系戰略落地。引領算力網絡發展:中國移動 2021 年 11 月提出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和“5G+算力網絡+能力中臺”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并發布中國移動算力網絡白皮書,首次提出了“算力網絡”戰略。經過兩年多的技術
26、研究、驗證與實踐,移動算力網絡正式從“泛在協同”進入“融合統一”階段。根據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和多中心多集群組網的要求,中國移動積極引入 SDN 和 SRv6/G-SRv6、IP 網絡切片、隨流檢測等 IPv6+創新技術實現網絡靈活配置和業務智能調度。從“+AI”向“AI+”轉變:在 2023 年 11 月 13 日舉辦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指出,當前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算力成為新基礎能源,人工智能成為新生產工具,各行業加速從“+AI”向“AI+”轉變。在全球化和數字化浪潮下,人工智能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中國移動擁抱“AI+”時代,加快從“
27、+AI”向“AI+”轉變,充分發揮“AI+”供給者、匯聚者和運營者作用,通過 AI 數字服務、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來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賦能新質生產力成為中國移動的新任務、新方向。.1.3 業務驅動國家產業數字化快速發展,其應用深入到各個行業和領域,逐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算力時代,通信及網絡重要性在不斷提升,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智能化應用也對 IP 網絡持續演進提出了新的要求:云終端、沉浸式體驗,需要大帶寬低時延的網絡:云終端將云網能力與智能終端深度融合,典型應用包括云手機、云電腦等。高品質云終端業務需要保障清晰的畫質與音效、流暢的互動操作,以云手機為例,操作流程端到端時延
28、需滿足小于 160 毫秒才能實現與傳統手機無差別體驗,其中傳輸網絡部分時延要求 50 毫秒左右。XR 沉浸式體驗依賴大容量、穩定、低時延的通信網絡。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虛擬(增強)現實白皮書中研究顯示,20 毫秒是云端渲染下保障用戶不頭暈的基礎要求。支持 XR 業務未來的發展,需要具備千兆級網絡帶寬和 5 毫秒級網絡時延的能力,這對現有 IP 網絡提出了新的挑戰。算力服務大數據搬運,需要彈性高吞吐網絡:數據是算力服務的核心要素之一,大數據傳輸的時效性、便捷性、經濟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算力效率。用戶上傳海量訓練數據(TBPB 量級)至算力中心參與模型訓練,流量特點為隨AI訓練的任務式突發
29、海量數據上傳,需要傳輸網絡提供彈性帶寬、高吞吐能力。目前,遠程大規模的數據搬運主要采用離線“硬盤+快遞”,存在時效性差、效率低等缺點。大量企業客戶亟需運營商提供高效價優的“線上數據搬運”業務,通過按需彈性多鏈路負載分擔和流量智能調度能力,實現網絡轉發吞吐量的全面提升,具備任務式海量數據傳輸能力,提升智算數據的傳輸效率。AI 智算分布式訓練,需要智能調度的網絡:為了提高智算資源的使用效率,業界正在探索將分布在多個智算中心的訓練算力協同起來,進行跨 DC 的大模型分布式訓練,典型應用場景包括:(1)削峰填谷,.實現算力網絡資源最佳配置,減排降耗;(2)大模型聯合訓練,多區域協同創新;(3)充分聚合
30、社會的各類型算力資源,使算力真正像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分布式訓練過程中網絡需要承載不同訓練節點間的參數面數據,參數面數據傳輸質量要求嚴格,訓練性能受時延、丟包影響較大,對網絡時延、丟包、帶寬要求敏感。不同的協同模式均要求網絡提供智能化調度以實現廣域高通量轉發,同時在時效性、突發帶寬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化要求。視聯網、數聯網業務,需要高安全可靠的網絡:視聯網業務包括了交互類視頻通訊應用以及遠程監控類視頻應用。以云視訊為例,其架構通常包括省級云視頻平臺+地市級 CloudMCU+多種類型的終端接入,要求保障終端到云端傳輸的視頻流或者視頻文件端到端安全傳輸,防止企業敏感隱私數據泄露。數據已成
31、為國家的戰略性資源,數據推動不同產業的融合與創新。我國高度重視數據相關工作,大力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信通院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 704.億元,“十三五”復合增速超過30%,“十四五”期間將突破 1749 億元。數聯網(Data.Switching.Service.Network,.DSSN)是連接多個數據提供方、數據需求方、數據交易提供方等主體的數據要素流通服務網絡。數聯網需要在保證數據安全合規使用的前提下,為數據商品流通提供“數據物流”服務,同時滿足一站式申請、開通數據流通專屬算力網絡功能,通過算網感知和編排調度能力,動態調配和規劃數算網資源,并對網絡帶寬
32、、時延、QoS、隔離性等重要屬性提供保障,確保數據流通的可靠性?!熬胖荨彼懔ヂ摼W目標網規劃020504九州出自尚書.禹貢:原文記載大禹治水,把天下分為九州。至此,九州成中國代名,一舉奠立開創中國分區劃土而治新紀元。以“九州”之名冠予算力互聯網寓意著構建一個技術高度領先、覆蓋遍布全國、劃時代的多元算力互聯網?!熬胖荨彼懔ヂ摼W是中國移動落實“連接+算力+能力”戰略,實現一體化算力智聯網的重要基礎。構建一個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的算力服務體系,讓算力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服務于個人、企業和社會各領域,有力支撐網絡強國建設。以 SRv6/G-SRv6 技術為基礎構建多要素融合的“I
33、Pv6+”算網底座,體現在系統性構建“MATRIXES”聯接矩陣技術體系,打造數、智、算深度融合的“九州”算力互聯網。2.2 算力互聯網技術體系“MATRIXES”聯接矩陣以泛在協同與融合統一為核心價值,緊緊圍繞八大顯著特征,實現算力服務的“一點接入、即取即用”,從而助力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的構建、推動行業數智化的深入發展,并提升家庭和個人數字消費的升級體驗。中國移動已經構建了基于原創 G-SRv6 的全球規模最大骨干網,開通了全國首條“東數西算”IPv6.400GE 鏈路,具備極廣覆蓋的彈性算力接入網絡,支撐企業敏捷入算。.多元承載(Multi-Bearing):聚焦算力新業務,以 G-SRv
34、6 協議為基礎,通過可編程、網絡切片、隨流檢測等能力,構建端到端的算力互聯網新架構。.敏捷感知(Awaring):深度洞察用戶需求,應用和網絡無縫融合提升用戶體驗;創新服務化業務模式,實現網絡資源高效調配。.超寬連接(TeraBit.Broadband):超寬網絡引領未來,T 比特級鏈路提供極速數據傳輸,P 比特級節點構筑強大處理能力。.穩定可靠(Resilient):依托鏈路備份、網元備份、SDN 控制器等基礎設施,通過微秒級鏈路倒換、毫秒級路由切換、秒級擁塞解除技術實現連接穩定性,為用戶提供不間斷的網絡服務。.AI 智能(Intelligent):AI 使能網絡,通過網絡服務與體驗優化、網
35、絡運維自動化、性能監控分析與預測等技術賦能網絡自動駕駛。.彈性服務(X-Flexible):提高網絡基礎設施適應性、可用性、可擴展性和恢復能力,面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網絡負載波動或其他干擾因素時,網絡服務能夠持續、穩定且高效地運行。.綠色低碳(Energy-Saving):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行動方案,致力于將算力互聯網建設成為全球最綠色的承載網絡。通過節能技術實現網絡設備自身節能,通過散熱技術降低能耗,實現更高效、更穩定的散熱效果。.安全內生(Secure):通過設備安全、鏈路安全、路由安全和業務安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安全防護體系,為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安全守護。2“九州”
36、算力互聯網目標網規劃圖 2“MATRIXES”技術體系MATRIXES“九州”算力互聯網目標網規劃020504九州出自尚書.禹貢:原文記載大禹治水,把天下分為九州。至此,九州成中國代名,一舉奠立開創中國分區劃土而治新紀元。以“九州”之名冠予算力互聯網寓意著構建一個技術高度領先、覆蓋遍布全國、劃時代的多元算力互聯網?!熬胖荨彼懔ヂ摼W是中國移動落實“連接+算力+能力”戰略,實現一體化算力智聯網的重要基礎。構建一個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的算力服務體系,讓算力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服務于個人、企業和社會各領域,有力支撐網絡強國建設。以 SRv6/G-SRv6 技術為基礎構建多要素融合
37、的“IPv6+”算網底座,體現在系統性構建“MATRIXES”聯接矩陣技術體系,打造數、智、算深度融合的“九州”算力互聯網。2.2 算力互聯網技術體系“MATRIXES”聯接矩陣以泛在協同與融合統一為核心價值,緊緊圍繞八大顯著特征,實現算力服務的“一點接入、即取即用”,從而助力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的構建、推動行業數智化的深入發展,并提升家庭和個人數字消費的升級體驗。中國移動已經構建了基于原創 G-SRv6 的全球規模最大骨干網,開通了全國首條“東數西算”IPv6.400GE 鏈路,具備極廣覆蓋的彈性算力接入網絡,支撐企業敏捷入算。.多元承載(Multi-Bearing):聚焦算力新業務,以 G-
38、SRv6 協議為基礎,通過可編程、網絡切片、隨流檢測等能力,構建端到端的算力互聯網新架構。.敏捷感知(Awaring):深度洞察用戶需求,應用和網絡無縫融合提升用戶體驗;創新服務化業務模式,實現網絡資源高效調配。.超寬連接(TeraBit.Broadband):超寬網絡引領未來,T 比特級鏈路提供極速數據傳輸,P 比特級節點構筑強大處理能力。.穩定可靠(Resilient):依托鏈路備份、網元備份、SDN 控制器等基礎設施,通過微秒級鏈路倒換、毫秒級路由切換、秒級擁塞解除技術實現連接穩定性,為用戶提供不間斷的網絡服務。.AI 智能(Intelligent):AI 使能網絡,通過網絡服務與體驗優
39、化、網絡運維自動化、性能監控分析與預測等技術賦能網絡自動駕駛。.彈性服務(X-Flexible):提高網絡基礎設施適應性、可用性、可擴展性和恢復能力,面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網絡負載波動或其他干擾因素時,網絡服務能夠持續、穩定且高效地運行。.綠色低碳(Energy-Saving):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行動方案,致力于將算力互聯網建設成為全球最綠色的承載網絡。通過節能技術實現網絡設備自身節能,通過散熱技術降低能耗,實現更高效、更穩定的散熱效果。.安全內生(Secure):通過設備安全、鏈路安全、路由安全和業務安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安全防護體系,為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安全守護。2“
40、九州”算力互聯網目標網規劃圖 2“MATRIXES”技術體系MATRIXES“九州”算力互聯網目標網規劃020706 2.3 算力互聯網網絡架構為構建算力互聯網這個前瞻性的數字基礎設施,確保各類算力資源能夠無縫、智能且高效地聯接成一張算力網絡,需達成以下關鍵目標:.算力高效互聯:將分散的算力資源池整合,通過統一調度平臺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廣泛接入覆蓋:確保各級智算資源池和海量用戶無縫接入,實現算力資源的按需調度和服務。.智能流量調度:識別并靈活調度不同類別、不同需求流量,優化網絡資源利用,提升網絡質量。.高效數據傳輸:支持周期性、任務式海量數據的高效上傳,滿足彈性帶寬需求,確保算力訓練數據傳輸
41、順暢。2.4 算力互聯網技術圖譜中國移動始終堅持頂層規劃理念,秉持適度超前、有序建設的原則,致力于數字基礎設施的構筑與革新。我們積極應用新技術,引領產業發展潮流,通過發布一系列新架構、新技術,開啟新一代互聯網的嶄新篇章。中國移動已發布多個前沿技術白皮書,IPv6 技術演進及應用白皮書闡述了對 IPv6+技術的全面部署實施,促進新技術應用和發展;G-SRv6 技術白皮書標志著新一代互聯網協議體系的誕生,引領著行業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發展;彈性 SD-WAN(智享 WAN)技術白皮書則揭開了新一代互聯網組網范式的序幕,為企業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的網絡接入體驗;智能化寬帶網絡網關(iBNG)技術白
42、皮書探索了新一代數智算融合網元形態,為算力與網絡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礎;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白皮書則引領了新一代安全內生技術體系的發展,為網絡安全保駕護航。未來,我們還將陸續發布應用響應網絡(ARN)技術白皮書.智算中心高速以太網互聯技術白皮書高端路由器節能減排技術白皮書等重磅成果,不斷豐富和完善“MATRIXES”技術愿景,推動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本次發布的“九州”算力互聯網目標架構白皮書作為總體規劃,全面定義了算力互聯網的整體架構,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藍圖。圖 4 中的白皮書共同構成了中國移動 IP 網絡體系,全面闡釋“九州”算力互聯網的建設理念,展示了我們在網
43、絡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前瞻視野。依托中國移動云專網、CMNet 及智享 WAN,構建 Underlay、Overlay 融合網絡,通過 SRv6/G-SRv6 技術體系為算力互聯網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網絡基礎。確保數據傳輸的高效性,保障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算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算力接入側,將云專網和 CMNet 延伸到算力中心,通過在算力中心部署 PE 設備,實現“一網通多算”的目標,使得算力資源得以更加高效地分布和調度。企業通過一條線路即可接入多個算力中心,提高了算力資源的利用率和靈活性。為各行業提供了強大而靈活的算力支持,推動了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在業務接入側,針對不同業務場景差異化
44、保障需求,分別推出了智享 WAN、云專網、CMNet 等解決方案。智享 WAN 通過 SRv6/G-SRv6 技術融合 Underlay 和 Overlay 網絡,實現靈活的配置和高效的性能,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便捷的業務接入方式,滿足了他們多樣化的算力需求。云專網提供了智能化、高品質的網絡服務,確保用戶在進行大規模數據處理和復雜算力應用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CMNet 為公眾互聯網用戶提供一點接入、全球互聯的便捷服務。圖 3 算力互聯網網絡架構圖圖 4“九州”算力互聯網技術圖譜“九州”算力互聯網目標網規劃020706 2.3 算力互聯網網絡架構為構建算力互聯網這個前瞻性的數字基礎設施,確保各類
45、算力資源能夠無縫、智能且高效地聯接成一張算力網絡,需達成以下關鍵目標:.算力高效互聯:將分散的算力資源池整合,通過統一調度平臺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廣泛接入覆蓋:確保各級智算資源池和海量用戶無縫接入,實現算力資源的按需調度和服務。.智能流量調度:識別并靈活調度不同類別、不同需求流量,優化網絡資源利用,提升網絡質量。.高效數據傳輸:支持周期性、任務式海量數據的高效上傳,滿足彈性帶寬需求,確保算力訓練數據傳輸順暢。2.4 算力互聯網技術圖譜中國移動始終堅持頂層規劃理念,秉持適度超前、有序建設的原則,致力于數字基礎設施的構筑與革新。我們積極應用新技術,引領產業發展潮流,通過發布一系列新架構、新技術,開
46、啟新一代互聯網的嶄新篇章。中國移動已發布多個前沿技術白皮書,IPv6 技術演進及應用白皮書闡述了對 IPv6+技術的全面部署實施,促進新技術應用和發展;G-SRv6 技術白皮書標志著新一代互聯網協議體系的誕生,引領著行業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發展;彈性 SD-WAN(智享 WAN)技術白皮書則揭開了新一代互聯網組網范式的序幕,為企業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的網絡接入體驗;智能化寬帶網絡網關(iBNG)技術白皮書探索了新一代數智算融合網元形態,為算力與網絡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礎;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白皮書則引領了新一代安全內生技術體系的發展,為網絡安全保駕護航。未來,我們還
47、將陸續發布應用響應網絡(ARN)技術白皮書.智算中心高速以太網互聯技術白皮書高端路由器節能減排技術白皮書等重磅成果,不斷豐富和完善“MATRIXES”技術愿景,推動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本次發布的“九州”算力互聯網目標架構白皮書作為總體規劃,全面定義了算力互聯網的整體架構,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藍圖。圖 4 中的白皮書共同構成了中國移動 IP 網絡體系,全面闡釋“九州”算力互聯網的建設理念,展示了我們在網絡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前瞻視野。依托中國移動云專網、CMNet 及智享 WAN,構建 Underlay、Overlay 融合網絡,通過 SRv6/G-SRv6 技術體系為算力互聯網提供了穩定可靠
48、的網絡基礎。確保數據傳輸的高效性,保障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算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算力接入側,將云專網和 CMNet 延伸到算力中心,通過在算力中心部署 PE 設備,實現“一網通多算”的目標,使得算力資源得以更加高效地分布和調度。企業通過一條線路即可接入多個算力中心,提高了算力資源的利用率和靈活性。為各行業提供了強大而靈活的算力支持,推動了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在業務接入側,針對不同業務場景差異化保障需求,分別推出了智享 WAN、云專網、CMNet 等解決方案。智享 WAN 通過 SRv6/G-SRv6 技術融合 Underlay 和 Overlay 網絡,實現靈活的配置和高效的性能,為
49、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便捷的業務接入方式,滿足了他們多樣化的算力需求。云專網提供了智能化、高品質的網絡服務,確保用戶在進行大規模數據處理和復雜算力應用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CMNet 為公眾互聯網用戶提供一點接入、全球互聯的便捷服務。圖 3 算力互聯網網絡架構圖圖 4“九州”算力互聯網技術圖譜“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0908 3.1 多元承載3.1.1.G-SRv6 多維可編程SRv6 被認為是新一代 IP 網絡的核心協議,具備可路由屬性、可編程能力,可簡化網絡路徑創建,滿足靈活的網絡和業務功能需求,結合 SDN 技術使能可編程的網絡,為算網時代的網絡基礎服務、增值服務提供了技術基礎。但由于原
50、生 SRv6 在長路徑編排情況下報文頭開銷較大、凈荷利用率低,會降低封裝效率,256字節包長、8 層段標識的情況下凈荷占比將不到 60%。同時報文處理對芯片要求高,深度的報文頭復制與操作對現網設備性能及規模應用造成挑戰。為解決上述難題,中國移動主導原創了 G-SRv6 技術,發布了G-SRv6 技術白皮書,對 IPv6 報文頭的基礎幀格式和基本轉發機制進行創新(如圖所示),有效縮短報文頭長度,提升報文承載效率。創新提出壓縮冗余前綴的拼接方法,大幅提升報文封裝效率;攻克異構段標識混編難題,實現.G-SRv6.壓縮 SID 兼容原生 SRv6.SID;率先提出二維指針索引方法,準確定位壓縮段標識;
51、提出段標識新型壓縮標記,攻克壓縮 SID和原生 SID 靈活編排難題;率先提出壓縮段標識控制協議擴展,實現全網 G-SRv6 靈活高效算路。3“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G-SRv6 在保留 SRv6 所有特性的前提下,可將壓縮效率提升 4 倍,從成本上減少報文頭部開銷,進而減少傳輸網絡投資及設備升級費用。SRv6/G-SRv6 技術具備統一承載的特征,骨干、省網、數據中心等端到端統一部署實現協議簡化。SRv6/G-SRv6 提供三層編程能力:段列表中 SID 的組合實現路徑可編程、SID 的靈活定義實現業務可編程、以及可擴展的 TLV 實現應用級可編程;豐富的可編程能力構筑應用級 SLA 保障
52、,靈活的業務鏈調度使能更豐富的增值業務,同時支持業務的平滑演進,設備按需升級部署即可支撐業務的演進訴求。SRv6/G-SRv6 和SDN 的結合,易于實現算網業務的協同,支持全網流量優化、業務路徑調度等能力。中國移動主導的 G-SRv6 核心技術已納入 IETF.SRv6 頭壓縮國際標準,是我國近年來 IP 領域少有的基礎性原創性突破,帶動中國移動在 IETF 貢獻度躍居全球運營商首位。G-SRv6 已構建包括芯片、路由器、控制器、測試儀等上下游 100 余家企業的全產業生態,在中國移動云專網和 CMNet 規模部署,建成基于原創 G-SRv6的全球規模最大骨干網,并在南非 MTN、伊拉克 A
53、siacell 等多個海外運營商規模應用。3.1.2.G-SRv6 多層次網絡切片傳統 IP 網絡端口資源為統計復用,所有業務流量共享物理端口轉發資源,提升了端口利用效率,也導致了不同業務之間的資源搶占,無法對高價值業務進行嚴格資源保障。網絡切片通過在端口上劃分專屬轉發資源,在滿足統計復用的基礎上提供了獨享資源的保障能力。SRv6/G-SRv6.Policy.Group 是基于流 DSCP、ARNID(Application.Responsive.Network.ID,應用響應網絡標識)等特征引流入隧道的一種方式,Policy.Group 中包含若干條不同 SLA 要求的切片路徑。在路由迭代時
54、,頭節點根據業務路由的下一跳地址關聯到指定的 Policy.Group。在數據轉發時,業務攜帶 DSCP 信息,根據 Policy.Group 配置,關聯到指定的 Color,進而關聯到 Policy.Group 內具體的某一個 Policy,從而實現基于流特征進入不同切片的能力。Policy.Group中的所有Policy可以共用保護路徑,提升切片資源的利用效率。圖 5 G-SRv6 基礎轉發幀格式創新圖 6 SRv6/G-SRv6 Policy Group 層次化切片技術“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0908 3.1 多元承載3.1.1.G-SRv6 多維可編程SRv6 被認為是新一代 I
55、P 網絡的核心協議,具備可路由屬性、可編程能力,可簡化網絡路徑創建,滿足靈活的網絡和業務功能需求,結合 SDN 技術使能可編程的網絡,為算網時代的網絡基礎服務、增值服務提供了技術基礎。但由于原生 SRv6 在長路徑編排情況下報文頭開銷較大、凈荷利用率低,會降低封裝效率,256字節包長、8 層段標識的情況下凈荷占比將不到 60%。同時報文處理對芯片要求高,深度的報文頭復制與操作對現網設備性能及規模應用造成挑戰。為解決上述難題,中國移動主導原創了 G-SRv6 技術,發布了G-SRv6 技術白皮書,對 IPv6 報文頭的基礎幀格式和基本轉發機制進行創新(如圖所示),有效縮短報文頭長度,提升報文承載
56、效率。創新提出壓縮冗余前綴的拼接方法,大幅提升報文封裝效率;攻克異構段標識混編難題,實現.G-SRv6.壓縮 SID 兼容原生 SRv6.SID;率先提出二維指針索引方法,準確定位壓縮段標識;提出段標識新型壓縮標記,攻克壓縮 SID和原生 SID 靈活編排難題;率先提出壓縮段標識控制協議擴展,實現全網 G-SRv6 靈活高效算路。3“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G-SRv6 在保留 SRv6 所有特性的前提下,可將壓縮效率提升 4 倍,從成本上減少報文頭部開銷,進而減少傳輸網絡投資及設備升級費用。SRv6/G-SRv6 技術具備統一承載的特征,骨干、省網、數據中心等端到端統一部署實現協議簡化。SR
57、v6/G-SRv6 提供三層編程能力:段列表中 SID 的組合實現路徑可編程、SID 的靈活定義實現業務可編程、以及可擴展的 TLV 實現應用級可編程;豐富的可編程能力構筑應用級 SLA 保障,靈活的業務鏈調度使能更豐富的增值業務,同時支持業務的平滑演進,設備按需升級部署即可支撐業務的演進訴求。SRv6/G-SRv6 和SDN 的結合,易于實現算網業務的協同,支持全網流量優化、業務路徑調度等能力。中國移動主導的 G-SRv6 核心技術已納入 IETF.SRv6 頭壓縮國際標準,是我國近年來 IP 領域少有的基礎性原創性突破,帶動中國移動在 IETF 貢獻度躍居全球運營商首位。G-SRv6 已構
58、建包括芯片、路由器、控制器、測試儀等上下游 100 余家企業的全產業生態,在中國移動云專網和 CMNet 規模部署,建成基于原創 G-SRv6的全球規模最大骨干網,并在南非 MTN、伊拉克 Asiacell 等多個海外運營商規模應用。3.1.2.G-SRv6 多層次網絡切片傳統 IP 網絡端口資源為統計復用,所有業務流量共享物理端口轉發資源,提升了端口利用效率,也導致了不同業務之間的資源搶占,無法對高價值業務進行嚴格資源保障。網絡切片通過在端口上劃分專屬轉發資源,在滿足統計復用的基礎上提供了獨享資源的保障能力。SRv6/G-SRv6.Policy.Group 是基于流 DSCP、ARNID(A
59、pplication.Responsive.Network.ID,應用響應網絡標識)等特征引流入隧道的一種方式,Policy.Group 中包含若干條不同 SLA 要求的切片路徑。在路由迭代時,頭節點根據業務路由的下一跳地址關聯到指定的 Policy.Group。在數據轉發時,業務攜帶 DSCP 信息,根據 Policy.Group 配置,關聯到指定的 Color,進而關聯到 Policy.Group 內具體的某一個 Policy,從而實現基于流特征進入不同切片的能力。Policy.Group中的所有Policy可以共用保護路徑,提升切片資源的利用效率。圖 5 G-SRv6 基礎轉發幀格式創新
60、圖 6 SRv6/G-SRv6 Policy Group 層次化切片技術“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1110為進一步增強網絡切片資源保障能力,中國移動提出了切片硬隔離技術.切片子接口:是綁定了特定隊列資源的子接口,基于邏輯子接口保證帶寬,可以用于保證切片業務的帶寬隔離。切片子接口的切片粒度可以很精細,比如切片帶寬步長可以做到 1Mbit/s。3.1.3.G-SRv6 高精度隨流檢測算力互聯網業務對網絡提出更高質量要求,如高帶寬、低時延、低抖動、低丟包率甚至零丟包,算力互聯網除簡單的通斷檢測手段外,還需要具備靈活的網絡和業務質量感知手段,測量網絡帶寬、時延、丟包率等網絡性能指標,監控網絡質量,
61、為網絡規劃、優化及故障恢復提供條件。隨流檢測技術利用正常轉發的業務流量,在指定的業務流量中插入控制信息,經過轉發設備對其進行處理,將采集到的信息上報給分析器,檢測識別網絡中細微的異常,精準獲取每個業務的時延、丟包等性能信息,使得網絡質量 SLA 實時可視,做到快速故障定界和定位。隨流檢測技術與 SRv6/G-SRv6 承載結合,可靈活實現數據封裝、逐跳或整個隧道的數據收集。中國移動聯合國內主流廠商進行隨流檢測方案研究,目前已完成方案制定,并進行了 4 家路由器廠商、1 家控制器廠商實驗室互通測試以及 4 省市現網試點。實驗室測試與現網試點充分驗證了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為現網規模部署奠定技術基
62、礎。未來隨流檢測將和 AI 能力結合,提供智能選流技術,實現業務應用級的監測數據策略選擇,以滿足各種測量需求,同時提供智能數據上送技術,通過刪除冗余數據、高效編碼、批量緩存等方法,減少數據傳輸帶寬和分析器處理負擔。大量實時、準確的網絡性能數據是網絡自動駕駛的基礎數據,隨流檢測技術是構筑新一代智能網絡、創造新的業務價值的基礎能力。3.2 穩定可靠3.2.1.微秒級鏈路倒換當前網絡中故障場景下的保護倒換能夠達到毫秒級,滿足絕大多數 2C 業務要求。部分 2B 業務例如金融,交易數據對丟包極為敏感,毫秒級倒換依然會造成業務損失,因此對網絡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設備內生 AI快速檢測方案能夠智能識別網絡
63、故障中斷場景,在設備本地根據流量收發畫像判斷是否存在故障,不需要經過傳輸通知對端接口,在NP處理流量畫像的判斷后即可以在本端完成流量切換,切換時間可以減小到微秒級。硬件識別光纖故障并在轉發層面進行的切換適用兩臺設備之間存在多個負載分擔路徑的場景,即 ECMP場景中多條鏈路中一條發生光纖故障,設備內生 AI 主動識別并切換至剩余正常的 ECMP 負載分擔路徑。.Flex-Channel(靈活子通道):是指基于 HQoS 機制為切片業務分配獨立的 SQ 隊列和帶寬資源。Flex-Channel 之間帶寬嚴格隔離,通過在接口或子接口下為網絡切片配置獨立的帶寬預留子通道,實現帶寬的靈活分配。該技術提供
64、了一種靈活和細粒度的接口資源預留方式,使得每個網絡切片獨占帶寬和調度樹,為切片業務提供資源預留。Flex-Channel 通常和切片子接口配合使用,可以在切片子接口下配置 Flex-Channel,實現層次化切片能力。如下圖所示,在切片子接口中,可以通過劃分 Flex-Channel 進一步提供細粒度的資源隔離和保證。.圖 7 切片子接口技術圖 8 硬隔離的層次化切片技術中國移動提出 IP 網絡層次化切片技術,通過資源保障、轉發標識、路徑規劃等方面進行網絡切片層次化構建,制定IP網絡層次化切片架構和方案,并對各級切片的資源保障機制、控制面協議擴展、轉發面處理流程、OAM 以及可靠性等方面進行了
65、系統規范。2022 年完成行業級切片方案制定、3 廠商實驗室互通測試以及 3 省市現網試點;2023 年完成用戶級切片方案制定、4 廠商實驗室互通測試以及 4 省市現網試點。未來 IP 網絡切片可根據不同業務、不同用戶、不同行業等維度,靈活滿足客戶需求,提供質量保障以及安全隔離能力?!熬胖荨彼懔ヂ摼W關鍵技術031110為進一步增強網絡切片資源保障能力,中國移動提出了切片硬隔離技術.切片子接口:是綁定了特定隊列資源的子接口,基于邏輯子接口保證帶寬,可以用于保證切片業務的帶寬隔離。切片子接口的切片粒度可以很精細,比如切片帶寬步長可以做到 1Mbit/s。3.1.3.G-SRv6 高精度隨流檢測算
66、力互聯網業務對網絡提出更高質量要求,如高帶寬、低時延、低抖動、低丟包率甚至零丟包,算力互聯網除簡單的通斷檢測手段外,還需要具備靈活的網絡和業務質量感知手段,測量網絡帶寬、時延、丟包率等網絡性能指標,監控網絡質量,為網絡規劃、優化及故障恢復提供條件。隨流檢測技術利用正常轉發的業務流量,在指定的業務流量中插入控制信息,經過轉發設備對其進行處理,將采集到的信息上報給分析器,檢測識別網絡中細微的異常,精準獲取每個業務的時延、丟包等性能信息,使得網絡質量 SLA 實時可視,做到快速故障定界和定位。隨流檢測技術與 SRv6/G-SRv6 承載結合,可靈活實現數據封裝、逐跳或整個隧道的數據收集。中國移動聯合
67、國內主流廠商進行隨流檢測方案研究,目前已完成方案制定,并進行了 4 家路由器廠商、1 家控制器廠商實驗室互通測試以及 4 省市現網試點。實驗室測試與現網試點充分驗證了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為現網規模部署奠定技術基礎。未來隨流檢測將和 AI 能力結合,提供智能選流技術,實現業務應用級的監測數據策略選擇,以滿足各種測量需求,同時提供智能數據上送技術,通過刪除冗余數據、高效編碼、批量緩存等方法,減少數據傳輸帶寬和分析器處理負擔。大量實時、準確的網絡性能數據是網絡自動駕駛的基礎數據,隨流檢測技術是構筑新一代智能網絡、創造新的業務價值的基礎能力。3.2 穩定可靠3.2.1.微秒級鏈路倒換當前網絡中故障場
68、景下的保護倒換能夠達到毫秒級,滿足絕大多數 2C 業務要求。部分 2B 業務例如金融,交易數據對丟包極為敏感,毫秒級倒換依然會造成業務損失,因此對網絡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設備內生 AI快速檢測方案能夠智能識別網絡故障中斷場景,在設備本地根據流量收發畫像判斷是否存在故障,不需要經過傳輸通知對端接口,在NP處理流量畫像的判斷后即可以在本端完成流量切換,切換時間可以減小到微秒級。硬件識別光纖故障并在轉發層面進行的切換適用兩臺設備之間存在多個負載分擔路徑的場景,即 ECMP場景中多條鏈路中一條發生光纖故障,設備內生 AI 主動識別并切換至剩余正常的 ECMP 負載分擔路徑。.Flex-Channel(
69、靈活子通道):是指基于 HQoS 機制為切片業務分配獨立的 SQ 隊列和帶寬資源。Flex-Channel 之間帶寬嚴格隔離,通過在接口或子接口下為網絡切片配置獨立的帶寬預留子通道,實現帶寬的靈活分配。該技術提供了一種靈活和細粒度的接口資源預留方式,使得每個網絡切片獨占帶寬和調度樹,為切片業務提供資源預留。Flex-Channel 通常和切片子接口配合使用,可以在切片子接口下配置 Flex-Channel,實現層次化切片能力。如下圖所示,在切片子接口中,可以通過劃分 Flex-Channel 進一步提供細粒度的資源隔離和保證。.圖 7 切片子接口技術圖 8 硬隔離的層次化切片技術中國移動提出
70、IP 網絡層次化切片技術,通過資源保障、轉發標識、路徑規劃等方面進行網絡切片層次化構建,制定IP網絡層次化切片架構和方案,并對各級切片的資源保障機制、控制面協議擴展、轉發面處理流程、OAM 以及可靠性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規范。2022 年完成行業級切片方案制定、3 廠商實驗室互通測試以及 3 省市現網試點;2023 年完成用戶級切片方案制定、4 廠商實驗室互通測試以及 4 省市現網試點。未來 IP 網絡切片可根據不同業務、不同用戶、不同行業等維度,靈活滿足客戶需求,提供質量保障以及安全隔離能力?!熬胖荨彼懔ヂ摼W關鍵技術031312.光層無關:專有硬件主動實時監測,微秒級丟包檢測,AI 噪聲過濾。
71、.協議無關:硬件轉發流量至備份接口。.業務無感:微秒級自動切換,協議/業務“0”震蕩。與以往故障倒換場景有所不同,微秒倒換快速識別光纖故障后直接將流量從轉發層面切換到剩下的 N-1條平行路徑。3.2.2.毫秒級路由切換智算中心互聯場景對網絡丟包敏感,丟包影響網絡吞吐效率,網絡中的鏈路或節點發生故障收斂時間要求達到毫秒級才能滿足智算場景需求。為了最大限度減少丟包需要部署快速重路由,提前生成備份路徑,減少故障丟包,同時利用 SRv6/G-SRv6 的路徑可編程能力,規劃滿足業務需求確定性的端到端路徑,結合端到端 Hot-Standby 主備保護和本地保護及防微環技術,提供網絡故障快速恢復。對于嚴格
72、路徑的 SRv6/G-SRv6.Policy,定制主備路徑支持 Hot-Standby 保護。通過毫秒級 BFD 探測路徑可達性,感知主路徑上的設備或鏈路故障,及時切換到備用路徑。對于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景,還可以通過規劃第三條路徑,提高可靠性。對于松散路徑的 SRv6/G-SRv6.Policy,定制主備路徑支持 Hot-Standby 保護,相對于只部署端到端 BFD探測路徑可達性,可同時部署本地保護。由于本地保護探測距離近,可使用更短的 BFD 探測間隔,快速感知直連鄰居鏈路或節點故障并進行恢復,從而提升端到端故障恢復速度。本地保護的 TI-LFA 技術拓撲無關,任何拓撲(只要存在其他路徑
73、可達)都可以計算出保護路徑,且與故障后重新收斂的路徑一致。保護路徑用 SRv6/G-SRv6 段列表來指定,可避免因路由未收斂導致的轉發路徑上的微環。當通過毫秒級 BFD 探測到相鄰鏈路故障或節點故障后,及時將數據切換到備用路徑上轉發。由于 IGP 路由收斂的時序不能保證,路由重新收斂過程中存在暫時性的微環。防微環技術利用 SR 的可編程能力,主用路由走 SRv6/G-SRv6 段列表指定的路徑,不受 BE 路由收斂過程的影響,從而避免數據轉發發生微環。中國移動提出端到端保護與本地保護相結合、路徑保護與出口業務保護相結合的網絡整體保護方案,組織4家路由器廠商完成實驗室互通驗證,5省市完成現網試
74、點,并在IETF提交SR保護部署方案的國際標準文稿。3.2.3.秒級擁塞解除網絡發生故障時,以往常常通過人工核對局部擁塞設備流量,手工指定流量調整,通常需要幾個小時到十幾小時不等。故障響應恢復慢,業務受損時間長,用戶感知明顯。高可靠的網絡設計通常采用單節點雙設備保護設計,跨地域的連接通常采用口字型組網。當一側出現部分鏈路中斷導致擁塞時,網絡能夠自動將部分流量調整至口字型另一側的鏈路來承載。通過設備內生 AI 判斷出現故障時需要調整的流量,如下圖,BB1-PB1 方向出現光纖故障中斷導致擁塞,PB1 設備通過設備內生 AI模塊智能地將計算好的流量調撥至成對的城域設備 PB2 來緩解擁塞。完成故障
75、場景下流量擁塞解除,整個過程設備自閉環,無須人工介入調整,實現網絡擁塞自愈。圖 9 微秒級鏈路倒換技術圖 10 秒級擁塞解除技術“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1312.光層無關:專有硬件主動實時監測,微秒級丟包檢測,AI 噪聲過濾。.協議無關:硬件轉發流量至備份接口。.業務無感:微秒級自動切換,協議/業務“0”震蕩。與以往故障倒換場景有所不同,微秒倒換快速識別光纖故障后直接將流量從轉發層面切換到剩下的 N-1條平行路徑。3.2.2.毫秒級路由切換智算中心互聯場景對網絡丟包敏感,丟包影響網絡吞吐效率,網絡中的鏈路或節點發生故障收斂時間要求達到毫秒級才能滿足智算場景需求。為了最大限度減少丟包需要部
76、署快速重路由,提前生成備份路徑,減少故障丟包,同時利用 SRv6/G-SRv6 的路徑可編程能力,規劃滿足業務需求確定性的端到端路徑,結合端到端 Hot-Standby 主備保護和本地保護及防微環技術,提供網絡故障快速恢復。對于嚴格路徑的 SRv6/G-SRv6.Policy,定制主備路徑支持 Hot-Standby 保護。通過毫秒級 BFD 探測路徑可達性,感知主路徑上的設備或鏈路故障,及時切換到備用路徑。對于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景,還可以通過規劃第三條路徑,提高可靠性。對于松散路徑的 SRv6/G-SRv6.Policy,定制主備路徑支持 Hot-Standby 保護,相對于只部署端到端 B
77、FD探測路徑可達性,可同時部署本地保護。由于本地保護探測距離近,可使用更短的 BFD 探測間隔,快速感知直連鄰居鏈路或節點故障并進行恢復,從而提升端到端故障恢復速度。本地保護的 TI-LFA 技術拓撲無關,任何拓撲(只要存在其他路徑可達)都可以計算出保護路徑,且與故障后重新收斂的路徑一致。保護路徑用 SRv6/G-SRv6 段列表來指定,可避免因路由未收斂導致的轉發路徑上的微環。當通過毫秒級 BFD 探測到相鄰鏈路故障或節點故障后,及時將數據切換到備用路徑上轉發。由于 IGP 路由收斂的時序不能保證,路由重新收斂過程中存在暫時性的微環。防微環技術利用 SR 的可編程能力,主用路由走 SRv6/
78、G-SRv6 段列表指定的路徑,不受 BE 路由收斂過程的影響,從而避免數據轉發發生微環。中國移動提出端到端保護與本地保護相結合、路徑保護與出口業務保護相結合的網絡整體保護方案,組織4家路由器廠商完成實驗室互通驗證,5省市完成現網試點,并在IETF提交SR保護部署方案的國際標準文稿。3.2.3.秒級擁塞解除網絡發生故障時,以往常常通過人工核對局部擁塞設備流量,手工指定流量調整,通常需要幾個小時到十幾小時不等。故障響應恢復慢,業務受損時間長,用戶感知明顯。高可靠的網絡設計通常采用單節點雙設備保護設計,跨地域的連接通常采用口字型組網。當一側出現部分鏈路中斷導致擁塞時,網絡能夠自動將部分流量調整至口
79、字型另一側的鏈路來承載。通過設備內生 AI 判斷出現故障時需要調整的流量,如下圖,BB1-PB1 方向出現光纖故障中斷導致擁塞,PB1 設備通過設備內生 AI模塊智能地將計算好的流量調撥至成對的城域設備 PB2 來緩解擁塞。完成故障場景下流量擁塞解除,整個過程設備自閉環,無須人工介入調整,實現網絡擁塞自愈。圖 9 微秒級鏈路倒換技術圖 10 秒級擁塞解除技術“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1514 3.3 綠色低碳隨著算力業務的發展,業務流量將迎來爆炸式增長,路由器是算力互聯網重要的基本網元,當前算力互聯網核心路由器設備功耗隨轉發性能提升不斷攀升,對業務發展和節能減排帶來巨大挑戰,中國移動作為信
80、息通信領域的排頭兵,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行動方案,致力于將算力互聯網建設成為全球最綠色的 IP 網絡。路由器節能減排技術可分為節能和散熱兩個領域,包括靜態節能、動態節能、新型導熱材料和新型散熱結構、新型冷卻方式五個技術方向?;诼酚善鞴澞軠p排技術分析,中國移動構建了從芯片到站點的節能減排技術體系,加快推進路由器液冷成熟應用,降低機房 PUE,降低算力互聯網全網功耗。3.3.1.節能技術節能技術主要分為靜態節能和動態節能兩個方向,從根本上解決設備耗能高的問題。靜態節能主要指通過降低關鍵器件功耗,提升器件性能以及減少單板器件數量等措施,其中包括提升芯片集成度,比如轉發芯片、TM、TCAM、CDR、M
81、EM 等芯片集成為一個主芯片,減少芯片間總線互聯,降低功耗;優化芯片制程,隨著芯片制程能力提升,功耗降低。后續將逐步推動網板動態休眠,Slice 通道動態節能、動態關斷 SERDES 鏈路等動態節能技術,以達到節能的目的。3.3.2.散熱技術隨著路由器設備功耗越來越大,設備內熱點問題越來越突出,將主芯片產生的熱量快速高效的散發出去變得越來越困難,提升散熱技術和散熱效率成為關鍵的瓶頸點,目前已實現的技術包括:1.風道結構優化:通過優化風道結構,氣流走向前進后出,使得單板區散熱均勻,實現最優散熱。2.風扇結構提升:通過優化風扇的結構,降低風阻提升風扇效率,提升風量,減低風扇轉速,降低風扇功耗。3.
82、新型散熱材料使用:優化導熱材料,提升散熱效率,包括芯片內散熱材料和芯片散熱器的散熱材料優化,提升材料的導熱系數,降低熱阻。4.散熱方式優化:采用冷板式液冷的散熱方式,通過規范 CDU 與液冷設備之間的標準接口,實現與數據中心設備共用 CDU,降低機房部署難度,提升機房 PUE 至少 30%。動態節能則通過各種系統智能調度,降低運行中網元的各種能量消耗,做到用則耗,不用則不耗或低耗狀態,目前實現的技術包括:1.能耗數據采集技術:工作臺周期性采集設備各部件能耗,可視化呈現,提升設備及其部件的耗能可維護性,實現設備能耗可視可管、實時可查,實現節能策略下發。2.智能風扇:根據芯片溫度動態調整風扇轉速,
83、將芯片溫度控制在工作溫度范圍內,將風扇控制在高效運轉狀態達成功耗降低目的;風扇支持分區調速:按單板配置調速,防風扇空轉。3.電源動態配置:電源模塊按需供電,池化管理,根據業務按需配電,提升供電效率,節省電源配電。4.手工低功耗模式:采用手工低功耗模式,關斷不用的單板、子卡、端口和光模塊,休眠對應通道硬件和軟件功能模塊,有效降低能耗。圖 11 芯片集成度提升中國移動將積極推動液冷設備驗證及現網試點,實現高端路由器液冷設備規模商用,同時進一步優化整機硬件系統架構及風扇架構,提升設備散熱效率。3.4 安全內生3.4.1.設備安全設備安全是保證網絡基礎設施安全可信的基礎,通過軟硬件等關鍵能力的構建,實
84、現內生安全的全生命周期保護,軟件“零”篡改、數據“零”泄密、安全態勢自感知。安全啟動可以保證啟動的軟件是廠商發布的正式版本,沒有被篡改。從可信根開始,在加載下一級軟件時,先對軟件包完整性進行校驗,只有校驗通過才加載。軟件逐級加載驗證,確保整個啟動的軟件都是合法的,圖 12 液冷解決方案“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1514 3.3 綠色低碳隨著算力業務的發展,業務流量將迎來爆炸式增長,路由器是算力互聯網重要的基本網元,當前算力互聯網核心路由器設備功耗隨轉發性能提升不斷攀升,對業務發展和節能減排帶來巨大挑戰,中國移動作為信息通信領域的排頭兵,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行動方案,致力于將算力互聯網建設成為
85、全球最綠色的 IP 網絡。路由器節能減排技術可分為節能和散熱兩個領域,包括靜態節能、動態節能、新型導熱材料和新型散熱結構、新型冷卻方式五個技術方向?;诼酚善鞴澞軠p排技術分析,中國移動構建了從芯片到站點的節能減排技術體系,加快推進路由器液冷成熟應用,降低機房 PUE,降低算力互聯網全網功耗。3.3.1.節能技術節能技術主要分為靜態節能和動態節能兩個方向,從根本上解決設備耗能高的問題。靜態節能主要指通過降低關鍵器件功耗,提升器件性能以及減少單板器件數量等措施,其中包括提升芯片集成度,比如轉發芯片、TM、TCAM、CDR、MEM 等芯片集成為一個主芯片,減少芯片間總線互聯,降低功耗;優化芯片制程,
86、隨著芯片制程能力提升,功耗降低。后續將逐步推動網板動態休眠,Slice 通道動態節能、動態關斷 SERDES 鏈路等動態節能技術,以達到節能的目的。3.3.2.散熱技術隨著路由器設備功耗越來越大,設備內熱點問題越來越突出,將主芯片產生的熱量快速高效的散發出去變得越來越困難,提升散熱技術和散熱效率成為關鍵的瓶頸點,目前已實現的技術包括:1.風道結構優化:通過優化風道結構,氣流走向前進后出,使得單板區散熱均勻,實現最優散熱。2.風扇結構提升:通過優化風扇的結構,降低風阻提升風扇效率,提升風量,減低風扇轉速,降低風扇功耗。3.新型散熱材料使用:優化導熱材料,提升散熱效率,包括芯片內散熱材料和芯片散熱
87、器的散熱材料優化,提升材料的導熱系數,降低熱阻。4.散熱方式優化:采用冷板式液冷的散熱方式,通過規范 CDU 與液冷設備之間的標準接口,實現與數據中心設備共用 CDU,降低機房部署難度,提升機房 PUE 至少 30%。動態節能則通過各種系統智能調度,降低運行中網元的各種能量消耗,做到用則耗,不用則不耗或低耗狀態,目前實現的技術包括:1.能耗數據采集技術:工作臺周期性采集設備各部件能耗,可視化呈現,提升設備及其部件的耗能可維護性,實現設備能耗可視可管、實時可查,實現節能策略下發。2.智能風扇:根據芯片溫度動態調整風扇轉速,將芯片溫度控制在工作溫度范圍內,將風扇控制在高效運轉狀態達成功耗降低目的;
88、風扇支持分區調速:按單板配置調速,防風扇空轉。3.電源動態配置:電源模塊按需供電,池化管理,根據業務按需配電,提升供電效率,節省電源配電。4.手工低功耗模式:采用手工低功耗模式,關斷不用的單板、子卡、端口和光模塊,休眠對應通道硬件和軟件功能模塊,有效降低能耗。圖 11 芯片集成度提升中國移動將積極推動液冷設備驗證及現網試點,實現高端路由器液冷設備規模商用,同時進一步優化整機硬件系統架構及風扇架構,提升設備散熱效率。3.4 安全內生3.4.1.設備安全設備安全是保證網絡基礎設施安全可信的基礎,通過軟硬件等關鍵能力的構建,實現內生安全的全生命周期保護,軟件“零”篡改、數據“零”泄密、安全態勢自感知
89、。安全啟動可以保證啟動的軟件是廠商發布的正式版本,沒有被篡改。從可信根開始,在加載下一級軟件時,先對軟件包完整性進行校驗,只有校驗通過才加載。軟件逐級加載驗證,確保整個啟動的軟件都是合法的,圖 12 液冷解決方案“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1716保證軟件由授權廠商發布。設備同時支持對系統內核的完整性校驗,只有通過簽名驗簽校驗的內核程序才能被執行。設備創建安全啟動中每層獨有的保密信息,通過硬件安全機制保障設備防篡改。各層從上層接收自身的保密信息,并安全存儲,各自保密。當安全啟動中各層的代碼、或者配置信息發生變動時,各層的保密信息會隨之改變,各不相同。如果某層出現漏洞、導致保密信息泄露,可以通
90、過補丁升級,系統自動為該層生成新的保密信息,重新保護。設備通過防漏洞利用技術,包括使用棧保護、地址隨機化、棧不可執行等機制來防緩沖溢出攻擊,防止攻擊者通過漏洞進行入侵,控制設備甚至預埋后門。設備通過抗畸形報文攻擊、大流量協議報文攻擊等能力,結合精細化上送速率限制的設計,抵抗對設備的攻擊。3.4.2.鏈路安全算力中心以大量數據為資源,利用強大算力驅動 AI 大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產生各種智慧計算能力,以云服務形式提供給組織及個人。在此過程中,涉及大量數據資源在入算、算內和算間網絡場景的處理和傳遞。這些數據已成為企業十分重要的商業資產,一旦被竊聽攻擊或泄露,將產生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對于算間場
91、景,用于傳輸算力中心間算力資源的高速互聯光纖鏈路以及相關設施暴露在物理環境中,存在被竊聽、攻擊的風險。.PHYSec:中國移動針對算力中心網絡安全首創提出的全球首個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解決方案,并在 2024 云網智聯大會聯合 30 余家合作伙伴共同發布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白皮書,旨在提出以太網物理層安全 PHYSec 技術的需求、愿景、技術架構和部署建議。PHYSec 通過物理層加密的理念與以太網物理層技術相融合,構建物理層安全以太網技術,以實現低時延、高吞吐、高安全、低開銷和協議透明等特性的安全加密機制,滿足數據鏈路層及所有上層協議的信息防護。所有以
92、太幀、所有管控協議以及幀間空隙均被物理層統一編碼,可以被 PHYSec 有效保護,從而掩蓋流量特征。.xSEC:傳統的 IPSec 通過 IP 層加密隧道,對加密業務只能通過建立全連接.IPSec 隧道方式來實現,在實際網絡環境中很難部署。隨著IPv6+業務發展,出現新的傳輸面加密訴求,如SRv6/G-SRv6隧道加密安全。xSEC 是一種點到多點的自適應加密技術,通過 BGP 協議點到多點的發布方式,避免了傳統加密方式需要點到點逐個部署加密隧道的繁雜工作。采用業務隨路加密技術使用業務隧道直接進行加密處理,加密和隧道完全解耦,解決了業務承載隧道疊加 IPSec 加密隧道的高復雜度問題,簡化了網
93、絡可靠性設計,同時避免了故障處理時需額外配置策略引流動作。.3.4.3.路由安全全球網絡協議正在加速從 IPv4 演進到 IPv6,傳統互聯網體系結構缺乏足夠的安全考慮,路由器在轉發數據包時只關注數據包的目的 IP 地址,而不對數據包源 IP 地址的真實性進行驗證,造成了網絡層安全風險,威脅產業互聯網、數據經濟安全。借助源地址偽造的攻擊模式復雜多樣,近些年 CloudFlare 和 CNCERT 的安全分析報告顯示超過50%的拒絕服務攻擊是源地址偽造的反射式攻擊,游戲、電商、政府是拒絕服務攻擊重災區。國際互聯網協會 ISOC 將源地址偽造定義為當今互聯網面臨的三大路由安全威脅之一,源地址驗證缺
94、乏是互聯網體系的重大安全缺陷。當前已有 ACL 過濾、URPF 等源地址驗證方案,但是受場景限制,已有方案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準確性低:多歸場景下使用嚴格 URPF 可能存在誤過濾問題,而使用松散 URPF 則會造成較多誤通過。2.可擴展性低:設備缺少原生源地址匹配表,通過策略路由進行流級別匹配,造成存儲開銷大、擴展性受限,而且通常需要人工維護,帶來較大的運維管理開銷。.針對 ACL 和 URPF 的缺陷,業界提出了基于自治域的源地址安全防護體系 SAVNET 解決方案,核心思路是基于路由信息生成自動更新、精準的專用 SAV 表項,部署在相應接口進行源地址欺騙防護。示意圖如下:圖 13
95、PHYSec 技術演進圖 14 SAVNET 技術場景“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1716保證軟件由授權廠商發布。設備同時支持對系統內核的完整性校驗,只有通過簽名驗簽校驗的內核程序才能被執行。設備創建安全啟動中每層獨有的保密信息,通過硬件安全機制保障設備防篡改。各層從上層接收自身的保密信息,并安全存儲,各自保密。當安全啟動中各層的代碼、或者配置信息發生變動時,各層的保密信息會隨之改變,各不相同。如果某層出現漏洞、導致保密信息泄露,可以通過補丁升級,系統自動為該層生成新的保密信息,重新保護。設備通過防漏洞利用技術,包括使用棧保護、地址隨機化、棧不可執行等機制來防緩沖溢出攻擊,防止攻擊者通過漏洞
96、進行入侵,控制設備甚至預埋后門。設備通過抗畸形報文攻擊、大流量協議報文攻擊等能力,結合精細化上送速率限制的設計,抵抗對設備的攻擊。3.4.2.鏈路安全算力中心以大量數據為資源,利用強大算力驅動 AI 大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產生各種智慧計算能力,以云服務形式提供給組織及個人。在此過程中,涉及大量數據資源在入算、算內和算間網絡場景的處理和傳遞。這些數據已成為企業十分重要的商業資產,一旦被竊聽攻擊或泄露,將產生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對于算間場景,用于傳輸算力中心間算力資源的高速互聯光纖鏈路以及相關設施暴露在物理環境中,存在被竊聽、攻擊的風險。.PHYSec:中國移動針對算力中心網絡安全首創提出的全
97、球首個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解決方案,并在 2024 云網智聯大會聯合 30 余家合作伙伴共同發布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白皮書,旨在提出以太網物理層安全 PHYSec 技術的需求、愿景、技術架構和部署建議。PHYSec 通過物理層加密的理念與以太網物理層技術相融合,構建物理層安全以太網技術,以實現低時延、高吞吐、高安全、低開銷和協議透明等特性的安全加密機制,滿足數據鏈路層及所有上層協議的信息防護。所有以太幀、所有管控協議以及幀間空隙均被物理層統一編碼,可以被 PHYSec 有效保護,從而掩蓋流量特征。.xSEC:傳統的 IPSec 通過 IP 層加密隧道,對
98、加密業務只能通過建立全連接.IPSec 隧道方式來實現,在實際網絡環境中很難部署。隨著IPv6+業務發展,出現新的傳輸面加密訴求,如SRv6/G-SRv6隧道加密安全。xSEC 是一種點到多點的自適應加密技術,通過 BGP 協議點到多點的發布方式,避免了傳統加密方式需要點到點逐個部署加密隧道的繁雜工作。采用業務隨路加密技術使用業務隧道直接進行加密處理,加密和隧道完全解耦,解決了業務承載隧道疊加 IPSec 加密隧道的高復雜度問題,簡化了網絡可靠性設計,同時避免了故障處理時需額外配置策略引流動作。.3.4.3.路由安全全球網絡協議正在加速從 IPv4 演進到 IPv6,傳統互聯網體系結構缺乏足夠
99、的安全考慮,路由器在轉發數據包時只關注數據包的目的 IP 地址,而不對數據包源 IP 地址的真實性進行驗證,造成了網絡層安全風險,威脅產業互聯網、數據經濟安全。借助源地址偽造的攻擊模式復雜多樣,近些年 CloudFlare 和 CNCERT 的安全分析報告顯示超過50%的拒絕服務攻擊是源地址偽造的反射式攻擊,游戲、電商、政府是拒絕服務攻擊重災區。國際互聯網協會 ISOC 將源地址偽造定義為當今互聯網面臨的三大路由安全威脅之一,源地址驗證缺乏是互聯網體系的重大安全缺陷。當前已有 ACL 過濾、URPF 等源地址驗證方案,但是受場景限制,已有方案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準確性低:多歸場景下使用嚴
100、格 URPF 可能存在誤過濾問題,而使用松散 URPF 則會造成較多誤通過。2.可擴展性低:設備缺少原生源地址匹配表,通過策略路由進行流級別匹配,造成存儲開銷大、擴展性受限,而且通常需要人工維護,帶來較大的運維管理開銷。.針對 ACL 和 URPF 的缺陷,業界提出了基于自治域的源地址安全防護體系 SAVNET 解決方案,核心思路是基于路由信息生成自動更新、精準的專用 SAV 表項,部署在相應接口進行源地址欺騙防護。示意圖如下:圖 13 PHYSec 技術演進圖 14 SAVNET 技術場景“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1918SAVNET 可以進行多方向全場景的防護:.自治域邊緣 SAVNE
101、T:應用在本域子網接入場景,對進入本域的流量進行安全防護。.自治域內 SAVNET:在域內匯聚層進行源地址驗證防護,重點解決邊緣局部部署場景限制。.自治域間 SAVNET:應用在域間場景中,保護其他 AS 的源前綴,覆蓋 Customer、Peer、Provider 等不同入口方向。當前域內 SAVNET 技術是研究的重點,但是已有的域內方案存在誤攔截、開銷大、部署難等諸多問題和挑戰。中國移動原創提出基于拓撲生成的全新 SAVNET 機制,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并且具備實現簡單、對存量網絡友好、能在現網快速規模部署的優勢,受到業內廣泛支持。自治域內關鍵技術主要包括源前綴的通告,以及通過連通性計算合
102、法入接口這兩部分。源前綴通告是用來通告 SAVNET 源前綴由哪臺設備節點發布的,可以通過 IGP 協議的 LSP 泛洪機制來傳遞,也可以通過 IBGP 協議的路由攜帶源前綴傳遞。連通性計算基于現有的 IGP.LSDB 信息,獲取到從每個接口可達的設備列表,結合每臺設備發布的源前綴信息,生成每個接口可達的源前綴信息,也即可生成最終的 SAVNET 表項。在自治域邊緣,用戶子網多歸接入的場景中,通過配置/宣告優先級不同的備份路由,實現 SAVNET 表項生成。中國移動積極在國際組織 IETF 和國內組織 CCSA 同步推進 SAVNET 技術標準化。當前對于自治域內和邊緣防護策略初有成效,攜手主
103、要合作伙伴清華大學、華為、新華三、中興、銳捷等進行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驗證測試,快速推動技術商業化進程。3.4.4.業務安全當前網絡面臨更多安全挑戰,攻擊從以前的 5 分鐘以上的攻擊演變成 1 分鐘以內的攻擊,同時攻擊流量出現瞬時 T 比特級攀升,短時、大流攻擊不僅影響普通訪問業務,更對高價值廣域智算業務帶來沖擊。傳統安全防護存在諸多限制,采樣方式導致流量采樣精準度下降,因此存在漏檢的情況:統一設置攻擊門限,部分沒有達到門限的攻擊未能檢測出;5-15分鐘上報周期,無法及時響應1分鐘以內的瞬時大流的攻擊。瞬時攻擊防護方案在路由器設備部署內生 AI 技術,通過 1:1 采樣對流量模型的精準分析,秒
104、級識別設備是否存在攻擊流。判斷流量為攻擊流量后,將安全事件上報給檢測系統,見圖 15 中步驟和,檢測系統解讀設備上報的攻擊事件后,再聯動清洗中心響應策略,做對應的引流清洗動作,將流量引入安全防護清洗設備,見圖 15 中和。中國移動正在對設備的業務安全等能力做積極的構建和研究,解決傳統網絡在業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低效以及無法解決的業務安全場景問題,積極引導產業方向,加速產品研發。3.5 超寬連接3.5.1.T 比特級鏈路海量數據的大帶寬、低時延傳輸需求,帶動算力互聯鏈路不斷提升至 T 比特級速率。當前,400GE 互聯鏈路標準和產業已經成熟,并已開始在骨干網部署,同時業界在鏈路可靠性、故障檢測等運
105、維方面也在不斷布局。自 2020 年以來,中國移動推動產業進行 400GE 端口和 400GE 路由平臺技術攻關,歷經多次實驗室驗證和 2 次現網試點,驗證了 400GE 互聯鏈路的產業成熟,開通了全國首條“東數西算”IPv6.400GE 鏈路。中國移動積極參與 B400GE 互聯鏈路標準研究創新,推動 B400GE 互聯鏈路商用進程。目前,800GE 端口標準框架已基本確定,標準規范正逐步完善,預計 2025 年底發布。800GE 端口技術方案分為直檢技術和相干技術。10km 以內光端口以直檢技術為主,優先采用單通道 100GE 產業技術,用于新型智算中心網絡等場景,產業基本已成熟商用;單通
106、道 200GE 產業技術也正在成熟,可以實現 800GE 端口架構優化并同步擴展到 1.6T 場景。10km 至 80km 光端口采用相干技術方案,滿足中長距鏈路傳輸需求。中國移動從產業鏈復用性和技術平臺化考慮,在 802.3 工作組牽頭完成 800GE.20km 以太端口相干標準立項,是中國企業在 IEEE 的首個以太網基礎標準立項,大大推動了 800GE 關鍵標準的發展。中國移動積極參與 1.6T 以太網標準化研究,引導產業加速相關產品研發,推動 T 比特級鏈路的商用部署。目前,1.6T 以太網正在進行標準化推動,2km 以內光接口將以直檢技術為主,10km 以上光接口還未確定目標規格。業
107、界普遍認可,相干技術在 1.6T.10km 及以上光接口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將在 1.6T 以太網中發揮重要作用。圖 15 瞬時攻擊防護方案“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1918SAVNET 可以進行多方向全場景的防護:.自治域邊緣 SAVNET:應用在本域子網接入場景,對進入本域的流量進行安全防護。.自治域內 SAVNET:在域內匯聚層進行源地址驗證防護,重點解決邊緣局部部署場景限制。.自治域間 SAVNET:應用在域間場景中,保護其他 AS 的源前綴,覆蓋 Customer、Peer、Provider 等不同入口方向。當前域內 SAVNET 技術是研究的重點,但是已有的域內方案存在誤攔截、
108、開銷大、部署難等諸多問題和挑戰。中國移動原創提出基于拓撲生成的全新 SAVNET 機制,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并且具備實現簡單、對存量網絡友好、能在現網快速規模部署的優勢,受到業內廣泛支持。自治域內關鍵技術主要包括源前綴的通告,以及通過連通性計算合法入接口這兩部分。源前綴通告是用來通告 SAVNET 源前綴由哪臺設備節點發布的,可以通過 IGP 協議的 LSP 泛洪機制來傳遞,也可以通過 IBGP 協議的路由攜帶源前綴傳遞。連通性計算基于現有的 IGP.LSDB 信息,獲取到從每個接口可達的設備列表,結合每臺設備發布的源前綴信息,生成每個接口可達的源前綴信息,也即可生成最終的 SAVNET 表項。
109、在自治域邊緣,用戶子網多歸接入的場景中,通過配置/宣告優先級不同的備份路由,實現 SAVNET 表項生成。中國移動積極在國際組織 IETF 和國內組織 CCSA 同步推進 SAVNET 技術標準化。當前對于自治域內和邊緣防護策略初有成效,攜手主要合作伙伴清華大學、華為、新華三、中興、銳捷等進行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驗證測試,快速推動技術商業化進程。3.4.4.業務安全當前網絡面臨更多安全挑戰,攻擊從以前的 5 分鐘以上的攻擊演變成 1 分鐘以內的攻擊,同時攻擊流量出現瞬時 T 比特級攀升,短時、大流攻擊不僅影響普通訪問業務,更對高價值廣域智算業務帶來沖擊。傳統安全防護存在諸多限制,采樣方式導致流
110、量采樣精準度下降,因此存在漏檢的情況:統一設置攻擊門限,部分沒有達到門限的攻擊未能檢測出;5-15分鐘上報周期,無法及時響應1分鐘以內的瞬時大流的攻擊。瞬時攻擊防護方案在路由器設備部署內生 AI 技術,通過 1:1 采樣對流量模型的精準分析,秒級識別設備是否存在攻擊流。判斷流量為攻擊流量后,將安全事件上報給檢測系統,見圖 15 中步驟和,檢測系統解讀設備上報的攻擊事件后,再聯動清洗中心響應策略,做對應的引流清洗動作,將流量引入安全防護清洗設備,見圖 15 中和。中國移動正在對設備的業務安全等能力做積極的構建和研究,解決傳統網絡在業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低效以及無法解決的業務安全場景問題,積極引導產
111、業方向,加速產品研發。3.5 超寬連接3.5.1.T 比特級鏈路海量數據的大帶寬、低時延傳輸需求,帶動算力互聯鏈路不斷提升至 T 比特級速率。當前,400GE 互聯鏈路標準和產業已經成熟,并已開始在骨干網部署,同時業界在鏈路可靠性、故障檢測等運維方面也在不斷布局。自 2020 年以來,中國移動推動產業進行 400GE 端口和 400GE 路由平臺技術攻關,歷經多次實驗室驗證和 2 次現網試點,驗證了 400GE 互聯鏈路的產業成熟,開通了全國首條“東數西算”IPv6.400GE 鏈路。中國移動積極參與 B400GE 互聯鏈路標準研究創新,推動 B400GE 互聯鏈路商用進程。目前,800GE
112、端口標準框架已基本確定,標準規范正逐步完善,預計 2025 年底發布。800GE 端口技術方案分為直檢技術和相干技術。10km 以內光端口以直檢技術為主,優先采用單通道 100GE 產業技術,用于新型智算中心網絡等場景,產業基本已成熟商用;單通道 200GE 產業技術也正在成熟,可以實現 800GE 端口架構優化并同步擴展到 1.6T 場景。10km 至 80km 光端口采用相干技術方案,滿足中長距鏈路傳輸需求。中國移動從產業鏈復用性和技術平臺化考慮,在 802.3 工作組牽頭完成 800GE.20km 以太端口相干標準立項,是中國企業在 IEEE 的首個以太網基礎標準立項,大大推動了 800
113、GE 關鍵標準的發展。中國移動積極參與 1.6T 以太網標準化研究,引導產業加速相關產品研發,推動 T 比特級鏈路的商用部署。目前,1.6T 以太網正在進行標準化推動,2km 以內光接口將以直檢技術為主,10km 以上光接口還未確定目標規格。業界普遍認可,相干技術在 1.6T.10km 及以上光接口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將在 1.6T 以太網中發揮重要作用。圖 15 瞬時攻擊防護方案“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2120從節點維度,研究多機框集群技術,突破框間高速互聯的技術瓶頸,構建無阻塞交換的網絡架構,支撐集群系統按需平滑擴容。中國移動將與產業鏈的上下游緊密合作,不斷優化網絡架構,共同推進 P
114、 比特級節點超高帶寬承載技術的深入研究。通過與各方的協同合作,充分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攻克技術難關,推動高端核心路由器單節點容量逐步向.P 比特級穩步演進,實現更高質量、更高速率的網絡連接,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算網業務需求和不斷提升的網絡性能要求。3.6 敏捷感知3.6.1.應用響應傳統 IP 網絡通常只提供了管道級和鏈路級的網絡質量感知手段,一方面手段單一、檢測精度低,另一方面難以真正有效地細粒度感知其所承載的應用及各自業務網絡需求,使得網絡運營商無法為應用流量提供相應的 SLA 保證。中國移動提出了 ARN(Application.Responsive.Network,應用響應網絡)技
115、術,通過應用主動調用網絡能力的方式,將現有網絡能力安全、高效的向應用開放。通過 ARN 的新型網絡架構,將 IP 網絡切片、確定性時延網絡、業務鏈、隨流檢測等技術以及未來不斷新增的網絡能力與應用對網絡的需求進行高效匹配,解決應用與網絡難以相互感知的問題。在隱私性方面,報文既不攜帶網絡隱私信息也不攜帶用戶隱私信息,可以避免信息泄露問題。在擴展性方面,提供了網絡能力封裝,同時隱藏了網絡與應用的內部細節,在應用與網絡間搭建溝通的橋梁,可以輕松支持應用與網絡能力的擴展。在兼容性方面,適用各種 IPv6 網絡,實現簡單,支持軟件升級,可兼容不支持 ARN 的原有網絡,實現分階段升級部署,對現有轉發無影響
116、。ARN 具備應用和網絡無縫融合、擴展性強、兼容性好、適用性廣等明顯的技術優勢,為不同場景業務提供了高效、安全、敏捷的連接。3.6.2.服務化 BSIDUnderlay 承載網是運營商的基礎網絡,基于 SRv6/G-SRv6 可以提供不同質量和粒度的網絡資源。傳統的 Overlay 網絡對 Underlay 網絡僅僅是連通的要求,Underlay 網絡采用盡力而為的轉發,無法發揮運營商Underlay 網絡資源的獨特價值。為解決此問題,服務化 BSID 調度模式應運而生。根據業務需求,Underlay 承載網絡創建滿足一定服務質量的路徑資源,并通過 BSID 方式通告給上層業務;由 Overl
117、ay 上層業務根據自身質量要求選擇性調用,從而實現上層業務對底層資源的靈活調度。3.5.2.P 比特級節點隨著算力服務、大數據搬運以及 AI 智算分布式訓練等場景的快速發展,海量數據的超寬傳輸成為算力互聯網的重要需求,TB至PB量級的數據迫切需要高效且可靠的傳輸手段。骨干核心路由器作為承載網絡的關鍵網元,其單節點的數據轉發容量是達成東數西算超高傳輸的關鍵,高端路由器 P 比特級節點具有以下顯著特點:.超大規模承載能力:能夠容納和處理極其龐大的數據流量,輕松應對高速增長的網絡需求。.高速傳輸性能:實現數據的快速傳輸,減少延遲,提供流暢的網絡體驗。.高度穩定性: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保持穩定運行,確保
118、網絡的可靠性。.強大的擴展性:便于根據業務需求進行靈活擴展,適應不斷變化的網絡規模。.先進的芯片技術:采用高性能芯片,提升數據處理能力和效率。.節能高效:在保證高性能的同時,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運營成本。.高度集成化設計:集成多個功能模塊,簡化網絡架構,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支持多種協議和標準:適應不同的網絡環境和應用場景。這些特點使得高端路由器 P 比特級節點成為支撐算力互聯網的關鍵基礎設施,為各類高速、大規模的算力互聯數據傳輸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為實現 P 比特級節點超高帶寬承載能力,中國移動通過梳理骨干網絡組網架構,明確關鍵節點單板、單節點性能要求,協同合作伙伴,共同推進芯片架
119、構與硬件架構的技術創新,從板卡、機框、集群等多個維度進行技術攻關,以實現單節點從 T 比特到 P 比特的性能提升。從板卡維度,采用先進的芯片集成和堆疊技術,提升單芯片接口速率,減少單板芯片種類,增加接口速率和數量,逐步提高單板轉發容量。從機框維度,推進正交架構,增強散熱能力,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優化整體架構設計,依托高速連接技術逐步提高機框內各單板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單機框整機轉發容量。圖 16 800GE 技術方案“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2120從節點維度,研究多機框集群技術,突破框間高速互聯的技術瓶頸,構建無阻塞交換的網絡架構,支撐集群系統按需平滑擴容。中國移動將與產業鏈的上下游緊
120、密合作,不斷優化網絡架構,共同推進 P 比特級節點超高帶寬承載技術的深入研究。通過與各方的協同合作,充分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攻克技術難關,推動高端核心路由器單節點容量逐步向.P 比特級穩步演進,實現更高質量、更高速率的網絡連接,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算網業務需求和不斷提升的網絡性能要求。3.6 敏捷感知3.6.1.應用響應傳統 IP 網絡通常只提供了管道級和鏈路級的網絡質量感知手段,一方面手段單一、檢測精度低,另一方面難以真正有效地細粒度感知其所承載的應用及各自業務網絡需求,使得網絡運營商無法為應用流量提供相應的 SLA 保證。中國移動提出了 ARN(Application.Responsi
121、ve.Network,應用響應網絡)技術,通過應用主動調用網絡能力的方式,將現有網絡能力安全、高效的向應用開放。通過 ARN 的新型網絡架構,將 IP 網絡切片、確定性時延網絡、業務鏈、隨流檢測等技術以及未來不斷新增的網絡能力與應用對網絡的需求進行高效匹配,解決應用與網絡難以相互感知的問題。在隱私性方面,報文既不攜帶網絡隱私信息也不攜帶用戶隱私信息,可以避免信息泄露問題。在擴展性方面,提供了網絡能力封裝,同時隱藏了網絡與應用的內部細節,在應用與網絡間搭建溝通的橋梁,可以輕松支持應用與網絡能力的擴展。在兼容性方面,適用各種 IPv6 網絡,實現簡單,支持軟件升級,可兼容不支持 ARN 的原有網絡
122、,實現分階段升級部署,對現有轉發無影響。ARN 具備應用和網絡無縫融合、擴展性強、兼容性好、適用性廣等明顯的技術優勢,為不同場景業務提供了高效、安全、敏捷的連接。3.6.2.服務化 BSIDUnderlay 承載網是運營商的基礎網絡,基于 SRv6/G-SRv6 可以提供不同質量和粒度的網絡資源。傳統的 Overlay 網絡對 Underlay 網絡僅僅是連通的要求,Underlay 網絡采用盡力而為的轉發,無法發揮運營商Underlay 網絡資源的獨特價值。為解決此問題,服務化 BSID 調度模式應運而生。根據業務需求,Underlay 承載網絡創建滿足一定服務質量的路徑資源,并通過 BSI
123、D 方式通告給上層業務;由 Overlay 上層業務根據自身質量要求選擇性調用,從而實現上層業務對底層資源的靈活調度。3.5.2.P 比特級節點隨著算力服務、大數據搬運以及 AI 智算分布式訓練等場景的快速發展,海量數據的超寬傳輸成為算力互聯網的重要需求,TB至PB量級的數據迫切需要高效且可靠的傳輸手段。骨干核心路由器作為承載網絡的關鍵網元,其單節點的數據轉發容量是達成東數西算超高傳輸的關鍵,高端路由器 P 比特級節點具有以下顯著特點:.超大規模承載能力:能夠容納和處理極其龐大的數據流量,輕松應對高速增長的網絡需求。.高速傳輸性能:實現數據的快速傳輸,減少延遲,提供流暢的網絡體驗。.高度穩定性
124、: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保持穩定運行,確保網絡的可靠性。.強大的擴展性:便于根據業務需求進行靈活擴展,適應不斷變化的網絡規模。.先進的芯片技術:采用高性能芯片,提升數據處理能力和效率。.節能高效:在保證高性能的同時,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運營成本。.高度集成化設計:集成多個功能模塊,簡化網絡架構,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支持多種協議和標準:適應不同的網絡環境和應用場景。這些特點使得高端路由器 P 比特級節點成為支撐算力互聯網的關鍵基礎設施,為各類高速、大規模的算力互聯數據傳輸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為實現 P 比特級節點超高帶寬承載能力,中國移動通過梳理骨干網絡組網架構,明確關鍵節點單板、單節點
125、性能要求,協同合作伙伴,共同推進芯片架構與硬件架構的技術創新,從板卡、機框、集群等多個維度進行技術攻關,以實現單節點從 T 比特到 P 比特的性能提升。從板卡維度,采用先進的芯片集成和堆疊技術,提升單芯片接口速率,減少單板芯片種類,增加接口速率和數量,逐步提高單板轉發容量。從機框維度,推進正交架構,增強散熱能力,確保系統穩定運行,優化整體架構設計,依托高速連接技術逐步提高機框內各單板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單機框整機轉發容量。圖 16 800GE 技術方案“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2322服務化 BSID 運行過程如下:1.承載網控制器通過預先或者按需方式,創建滿足帶寬、時延、丟包率等質量
126、屬性的網絡路徑,并以服務化 BSID 方式進行標識;2.上層業務控制器根據關鍵節點信息,向承載網控制器發送對 Underlay 承載網路徑資源需求;3.承載網控制器根據質量需求輸入,在服務化BSID庫內挑選滿足要求的BSID資源,并通告給業務控制器;4.業務控制器根據返回 BSID 標識,將其編排進端到端 SRv6/G-SRv6 轉發路徑中;5.Underlay 承載網業務接入點根據上層業務路徑中編排的 BSID,將上層業務引流到 BSID 對應的路徑中。.中國移動引領 G-SRv6 標準,推出“G-SRv6.BSID 即服務”的新型業務模式,通過端到端 G-SRv6 隧道消除跨域網絡對接復雜
127、度,提供端到端的業務感知和質量優化保障能力。3.7 AI 智能3.7.1.智能算網調度隨著算力互聯網絡適用調度機制的日益復雜,傳統的設備本地路由機制難以從全局視角實現對網絡和業務的整體優化。因此,需要 SDN 控制器感知網絡的連接狀態、流量分布、運行質量等,利用場景特化的算法,在基本的故障和質差調優基礎上,為網絡提供更高層面的規劃調整能力。在算力互聯網絡規劃調度過程中,通過引入 AI 能力構建網絡各種指標的變化模型,并在調度過程中,通過 AI 協助調度場景的評估和調度方案的選擇。AI 在網絡規劃和智能化調度中可應用到下列場景中:.網絡質量劣化預測:AI 通過對網絡中鏈路質量變化趨勢進行學習,構
128、建網絡質量變化模型,對于網絡劣化超過 SLA 極限的業務,可以基于評估結果在風險發生前進行提前調整,降低業務質量劣化影響。.網絡流量分布優化:對網絡流量變化趨勢進行學習,計算周期性發生擁塞方向和擁塞時段,對經常擁塞的方向承載業務進行優化,智能化選擇其它疏導路徑和負載分擔策略,提高傳輸質量。.隧道調整方案輔助計算:在路徑和路由調度過程時,可在計算過程中結合 AI 預測和推理能力,盡可能降低業務受不同原因影響對同一業務進行反復調優的頻率,提高業務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隧道調優有效性評估:在控制器生成故障或劣化的業務調優策略下發前,可以利用 AI 生成的網絡模型對調優策略進行評估,確認方案調
129、優結果,并通過反饋機制持續優化調優策略的可用度。中國移動積極開展網絡智能調度的相關研究,推動網絡智能化的深入發展,通過不斷提高網絡的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優化用戶體驗,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通信服務。3.7.2.智能負載分擔隨著算力的迅速發展,連接各種算力的網絡中包含的數據包也從小流向大流轉變,對網絡提出了新的訴求。傳統以太網技術在適配算力互聯網絡流量模型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保證算力中心訓練推理效率,需要超大規模、超高吞吐、超高可靠、超低延遲的高性能網絡作為技術支撐。流量智能負載分擔的前提是要識別流,將大流拆分成小流,進而通過高通量彈性帶寬等技術實現網絡的負載均衡。通過路由器引入芯片
130、級 AI 能力進行流量識別,主要技術有:圖 17 服務化 BSID 技術架構圖 18 智能調度架構“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2322服務化 BSID 運行過程如下:1.承載網控制器通過預先或者按需方式,創建滿足帶寬、時延、丟包率等質量屬性的網絡路徑,并以服務化 BSID 方式進行標識;2.上層業務控制器根據關鍵節點信息,向承載網控制器發送對 Underlay 承載網路徑資源需求;3.承載網控制器根據質量需求輸入,在服務化BSID庫內挑選滿足要求的BSID資源,并通告給業務控制器;4.業務控制器根據返回 BSID 標識,將其編排進端到端 SRv6/G-SRv6 轉發路徑中;5.Underla
131、y 承載網業務接入點根據上層業務路徑中編排的 BSID,將上層業務引流到 BSID 對應的路徑中。.中國移動引領 G-SRv6 標準,推出“G-SRv6.BSID 即服務”的新型業務模式,通過端到端 G-SRv6 隧道消除跨域網絡對接復雜度,提供端到端的業務感知和質量優化保障能力。3.7 AI 智能3.7.1.智能算網調度隨著算力互聯網絡適用調度機制的日益復雜,傳統的設備本地路由機制難以從全局視角實現對網絡和業務的整體優化。因此,需要 SDN 控制器感知網絡的連接狀態、流量分布、運行質量等,利用場景特化的算法,在基本的故障和質差調優基礎上,為網絡提供更高層面的規劃調整能力。在算力互聯網絡規劃調
132、度過程中,通過引入 AI 能力構建網絡各種指標的變化模型,并在調度過程中,通過 AI 協助調度場景的評估和調度方案的選擇。AI 在網絡規劃和智能化調度中可應用到下列場景中:.網絡質量劣化預測:AI 通過對網絡中鏈路質量變化趨勢進行學習,構建網絡質量變化模型,對于網絡劣化超過 SLA 極限的業務,可以基于評估結果在風險發生前進行提前調整,降低業務質量劣化影響。.網絡流量分布優化:對網絡流量變化趨勢進行學習,計算周期性發生擁塞方向和擁塞時段,對經常擁塞的方向承載業務進行優化,智能化選擇其它疏導路徑和負載分擔策略,提高傳輸質量。.隧道調整方案輔助計算:在路徑和路由調度過程時,可在計算過程中結合 AI
133、 預測和推理能力,盡可能降低業務受不同原因影響對同一業務進行反復調優的頻率,提高業務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隧道調優有效性評估:在控制器生成故障或劣化的業務調優策略下發前,可以利用 AI 生成的網絡模型對調優策略進行評估,確認方案調優結果,并通過反饋機制持續優化調優策略的可用度。中國移動積極開展網絡智能調度的相關研究,推動網絡智能化的深入發展,通過不斷提高網絡的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優化用戶體驗,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通信服務。3.7.2.智能負載分擔隨著算力的迅速發展,連接各種算力的網絡中包含的數據包也從小流向大流轉變,對網絡提出了新的訴求。傳統以太網技術在適配算力互聯網絡流量模
134、型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保證算力中心訓練推理效率,需要超大規模、超高吞吐、超高可靠、超低延遲的高性能網絡作為技術支撐。流量智能負載分擔的前提是要識別流,將大流拆分成小流,進而通過高通量彈性帶寬等技術實現網絡的負載均衡。通過路由器引入芯片級 AI 能力進行流量識別,主要技術有:圖 17 服務化 BSID 技術架構圖 18 智能調度架構“九州”算力互聯網關鍵技術032524.AI 識別流:利用 NP 芯片內置的 AI 技術測量統計識別出的大流的行為特征,學習挖掘出大流的 SLA 需求差異性,將大流細分映射到不同 SLA 等級,進行差異化調度處理。.自適應多協議深度識別:通過 NP 芯片可編程能力
135、對以太網多種協議進行深度識別,可以將大流拆分成多個小流,以實現網絡的負載均衡。例如對于 QUIC 協議,一個會話可以通過多個連接進行傳輸,基于五元組+連接 ID 來標識一條流。3.7.3.智能寬帶網關傳統的 BRAS 無法感知用戶真實體驗,只能依賴客戶投訴或報障,大部分用戶對業務體驗下降保持靜默,易造成客戶流失;與此同時,傳統 BRAS 還存在質量管理無智能化閉環,業務無差異化保障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移動提出了 iBNG(Intelligent.Broadband.Network.Gateway,智能化寬帶網絡網關)創新的.“三平面+一平臺”架構,通過“智”與“網”的強強聯合,“賦智
136、強網,以網強算”,算網能力大幅提升。iBNG 架構包含智能面(I 面)、管控面(C 面)、轉發面(U 面)和邊緣算力平臺,通過深入融合 AI 能力,iBNG 全面智能化,其具有三大關鍵技術能力:.業務質量分析及智能運維:iBNG.通過智能硬件,可以實時感知業務質量情況,并基于用戶體驗、網絡質量、網元質量進行 AI 大數據分析和智能運維,更準確地提升用戶體驗。.應用識別及調度:iBNG.通過.AI.能力實現用戶粒度的應用識別及流量調度,并提供可視化的管理頁面。同時,iBNG.結合.SRv6/G-SRv6/切片等技術對不同應用實現差異化.SLA.保障。對于家寬和政企業務,iBNG.通過內置算力提供
137、端側的算力服務,提升用戶業務體驗,并通過算力調度提高資源池利用率。.安全防護能力:在應用識別的基礎上,可以實現靈活、精確的應用管控。同時,依托于強大的 URL 分類庫,可以有效屏蔽網絡上不健康內容,保障和諧的網絡環境,實現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中國移動積極參與iBNG相關標準在國內外各標準組織的推動工作,發布了 智能化寬帶網絡網關(iBNG)技術白皮書。2023 年在 CCSA 上完成了 iBNG 整體架構及關鍵技術的項目立項,并在 ITU-T 上完成基于iBNG 進行用戶業務質量分析的項目立項。后續,中國移動會繼續引導相關產業的產品化進程,推動寬帶網絡從娛樂中心向多元化中心的轉變,促進寬帶網
138、絡的持續發展。3.8 彈性服務中國移動提出的智享 WAN 技術,將 SRv6/G-SRv6 技術與 SD-WAN 相結合,充分發揮運營商 Underlay網絡的資源優勢,將 Overlay 和 Underlay 資源統一協同和調度。開啟了新一代互聯網組網范式,在算力時代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算力互聯服務。2020 年發布了彈性 SD-WAN(智享 WAN)技術白皮書,2022 年在 BBF 主導完成智享 WAN 系列標準立項,進一步加速智享 WAN 產業鏈成熟和商用落地,構筑中國移動 SD-WAN 的核心競爭力。智享 WAN 架構包含控制器、CPE、PoP 三部分,同時通過 Underlay 網
139、絡提供的 SRv6/G-SRv6 服務化BSID 能力協同實現差異化服務,整體架構如圖所示。智享 WAN 控制器負責端到端業務發放、SRv6/G-SRv6路徑編排和集中化運維。智享 WAN.CPE 和 PoP 實現快速業務接入,提升業務開通效率。PoP 間靈活組網,同時結合 Underlay 網絡資源保障高品質業務體驗。圖 19 智享 WAN 整體方案架構智享 WAN 秉承 IP 協議端到端設計理念,構建無狀態的網絡核心,通過三大技術實現 SRv6/G-SRv6 從骨干向端側及云側延伸。.Overlay、Underlay 融合的 SRv6/G-SRv6 組網技術,屏蔽多段網絡跨專業網絡細節,繼
140、承了 SD-WAN的敏捷性同時實現網絡極簡運維。.統一抽象網絡及算力服務資源為 SID,并通過業務鏈技術實現業務一點集中編程滿足算網融合的業務創新需求。.源地址推導技術,滿足狀態防火墻對 SRv6/G-SRv6 雙向流量對稱性要求,并采用 DNS、ARN 等機制主動感知應用,實現應用驅動的網絡質量保障。智享 WAN 方案 2023 年已在政企客戶形成規模部署,2024 年將進行全國范圍商用部署?!熬胖荨彼懔ヂ摼W關鍵技術032524.AI 識別流:利用 NP 芯片內置的 AI 技術測量統計識別出的大流的行為特征,學習挖掘出大流的 SLA 需求差異性,將大流細分映射到不同 SLA 等級,進行差異
141、化調度處理。.自適應多協議深度識別:通過 NP 芯片可編程能力對以太網多種協議進行深度識別,可以將大流拆分成多個小流,以實現網絡的負載均衡。例如對于 QUIC 協議,一個會話可以通過多個連接進行傳輸,基于五元組+連接 ID 來標識一條流。3.7.3.智能寬帶網關傳統的 BRAS 無法感知用戶真實體驗,只能依賴客戶投訴或報障,大部分用戶對業務體驗下降保持靜默,易造成客戶流失;與此同時,傳統 BRAS 還存在質量管理無智能化閉環,業務無差異化保障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移動提出了 iBNG(Intelligent.Broadband.Network.Gateway,智能化寬帶網絡網關)創新的
142、.“三平面+一平臺”架構,通過“智”與“網”的強強聯合,“賦智強網,以網強算”,算網能力大幅提升。iBNG 架構包含智能面(I 面)、管控面(C 面)、轉發面(U 面)和邊緣算力平臺,通過深入融合 AI 能力,iBNG 全面智能化,其具有三大關鍵技術能力:.業務質量分析及智能運維:iBNG.通過智能硬件,可以實時感知業務質量情況,并基于用戶體驗、網絡質量、網元質量進行 AI 大數據分析和智能運維,更準確地提升用戶體驗。.應用識別及調度:iBNG.通過.AI.能力實現用戶粒度的應用識別及流量調度,并提供可視化的管理頁面。同時,iBNG.結合.SRv6/G-SRv6/切片等技術對不同應用實現差異化
143、.SLA.保障。對于家寬和政企業務,iBNG.通過內置算力提供端側的算力服務,提升用戶業務體驗,并通過算力調度提高資源池利用率。.安全防護能力:在應用識別的基礎上,可以實現靈活、精確的應用管控。同時,依托于強大的 URL 分類庫,可以有效屏蔽網絡上不健康內容,保障和諧的網絡環境,實現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中國移動積極參與iBNG相關標準在國內外各標準組織的推動工作,發布了 智能化寬帶網絡網關(iBNG)技術白皮書。2023 年在 CCSA 上完成了 iBNG 整體架構及關鍵技術的項目立項,并在 ITU-T 上完成基于iBNG 進行用戶業務質量分析的項目立項。后續,中國移動會繼續引導相關產業的產
144、品化進程,推動寬帶網絡從娛樂中心向多元化中心的轉變,促進寬帶網絡的持續發展。3.8 彈性服務中國移動提出的智享 WAN 技術,將 SRv6/G-SRv6 技術與 SD-WAN 相結合,充分發揮運營商 Underlay網絡的資源優勢,將 Overlay 和 Underlay 資源統一協同和調度。開啟了新一代互聯網組網范式,在算力時代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算力互聯服務。2020 年發布了彈性 SD-WAN(智享 WAN)技術白皮書,2022 年在 BBF 主導完成智享 WAN 系列標準立項,進一步加速智享 WAN 產業鏈成熟和商用落地,構筑中國移動 SD-WAN 的核心競爭力。智享 WAN 架構包含
145、控制器、CPE、PoP 三部分,同時通過 Underlay 網絡提供的 SRv6/G-SRv6 服務化BSID 能力協同實現差異化服務,整體架構如圖所示。智享 WAN 控制器負責端到端業務發放、SRv6/G-SRv6路徑編排和集中化運維。智享 WAN.CPE 和 PoP 實現快速業務接入,提升業務開通效率。PoP 間靈活組網,同時結合 Underlay 網絡資源保障高品質業務體驗。圖 19 智享 WAN 整體方案架構智享 WAN 秉承 IP 協議端到端設計理念,構建無狀態的網絡核心,通過三大技術實現 SRv6/G-SRv6 從骨干向端側及云側延伸。.Overlay、Underlay 融合的 S
146、Rv6/G-SRv6 組網技術,屏蔽多段網絡跨專業網絡細節,繼承了 SD-WAN的敏捷性同時實現網絡極簡運維。.統一抽象網絡及算力服務資源為 SID,并通過業務鏈技術實現業務一點集中編程滿足算網融合的業務創新需求。.源地址推導技術,滿足狀態防火墻對 SRv6/G-SRv6 雙向流量對稱性要求,并采用 DNS、ARN 等機制主動感知應用,實現應用驅動的網絡質量保障。智享 WAN 方案 2023 年已在政企客戶形成規模部署,2024 年將進行全國范圍商用部署?!熬胖荨彼懔ヂ摼W賦能業務場景0427263.8.2.高通量彈性帶寬智算業務分為入算和算間兩大類場景。其中入算業務包括數據上傳訓練、存算拉遠
147、、推理服務交互等場景,傳輸數據以海量樣本面數據和推理應用交互數據為代表。算間場景有分布式協同訓練、聯邦學習等場景,算間網絡傳輸數據以梯度、層間向量等參數面數據為主。用戶上傳海量訓練數據至算力中心參與模型訓練,流量特點為隨 AI 訓練的任務式突發海量數據上傳。因此需要通過 SRv6/G-SRv6 隧道提供彈性帶寬擴展的業務高吞吐能力。根據 AI 智算任務需求,在網絡中部署若干條 SRv6/G-SRv6 路徑,實現流量在多路徑的負載分擔。對流“九州”算力互聯網賦能全新業務場景,具備泛在接入、智能調度、融合承載、綠色安全等關鍵能力,支撐算力智能、高效互聯,提供泛在、靈活的互聯網訪問服務,從而滿足千行
148、百業數字化的需求,共同構筑數字中國宏偉藍圖。當前算力互聯網的典型業務場景如表 1 所示,后續還將孵化更多的新場景、新應用、新業態。表 1 算力互聯網的典型業務場景4“九州”算力互聯網賦能業務場景典型場景需求特征解決的問題典型技術東數西算彈性調度高效轉發靈活、高效調度網絡資源,實現高效轉發、降低成本.超寬連接.彈性服務.綠色低碳視聯網專屬資源保障體驗增強網絡資源保障,靈活接入,體驗保障.多元承載.AI 智能AI 使能醫療海量數據安全傳輸確保數據完整性、防止數據泄露、抵御網絡攻擊.多元承載.安全內生智慧家庭業務感知體驗加速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增強用戶體驗.敏捷感知.AI 智能電子政務智能超穩確定保障
149、增強網絡穩定性、保障業務連續、提升業務開通效率.多元承載.穩定可靠商超連鎖便捷互聯降低成本提升業務開通效率、降低網絡成本.多元承載.彈性服務云電腦低時延低丟包聯接降低業務時延,丟包,保障業務體驗連續.AI 智能.穩定可靠圖 20 多列表負載分擔技術量進行統計,基于流量情況對段列表內流量進行智能調度,使流量在不同路徑之間負載均衡。協同訓練過程中網絡需要承載不同訓練節點間的參數面數據,參數面數據傳輸質量要求嚴格,訓練性能受時延、丟包影響較大,對網絡時延、丟包、帶寬要求敏感。因此網絡需要具備廣域高通量確定性轉發能力,通過智算關鍵流識別和智算流深度哈希等智算技術承載訓練節點之間的梯度同步數據,保障拉遠
150、分布式訓練性能。完成模型訓練后,基于大模型構建的 AI 應用向終端客戶提供推理服務,網絡通過 SRv6/G-SRv6 低時延通道向高價值客戶提供極致體驗,以增強客戶粘性和滿意度。中國移動基于 SRv6/G-SRv6 的高通量彈性帶寬的研究,將推動 SRv6/G-SRv6 技術更加適用于對網絡有更高質量要求的算力互聯業務場景,為數據傳輸提供端到端的帶寬保障能力和高質量的傳輸能力?!熬胖荨彼懔ヂ摼W賦能業務場景0427263.8.2.高通量彈性帶寬智算業務分為入算和算間兩大類場景。其中入算業務包括數據上傳訓練、存算拉遠、推理服務交互等場景,傳輸數據以海量樣本面數據和推理應用交互數據為代表。算間場景
151、有分布式協同訓練、聯邦學習等場景,算間網絡傳輸數據以梯度、層間向量等參數面數據為主。用戶上傳海量訓練數據至算力中心參與模型訓練,流量特點為隨 AI 訓練的任務式突發海量數據上傳。因此需要通過 SRv6/G-SRv6 隧道提供彈性帶寬擴展的業務高吞吐能力。根據 AI 智算任務需求,在網絡中部署若干條 SRv6/G-SRv6 路徑,實現流量在多路徑的負載分擔。對流“九州”算力互聯網賦能全新業務場景,具備泛在接入、智能調度、融合承載、綠色安全等關鍵能力,支撐算力智能、高效互聯,提供泛在、靈活的互聯網訪問服務,從而滿足千行百業數字化的需求,共同構筑數字中國宏偉藍圖。當前算力互聯網的典型業務場景如表 1
152、 所示,后續還將孵化更多的新場景、新應用、新業態。表 1 算力互聯網的典型業務場景4“九州”算力互聯網賦能業務場景典型場景需求特征解決的問題典型技術東數西算彈性調度高效轉發靈活、高效調度網絡資源,實現高效轉發、降低成本.超寬連接.彈性服務.綠色低碳視聯網專屬資源保障體驗增強網絡資源保障,靈活接入,體驗保障.多元承載.AI 智能AI 使能醫療海量數據安全傳輸確保數據完整性、防止數據泄露、抵御網絡攻擊.多元承載.安全內生智慧家庭業務感知體驗加速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增強用戶體驗.敏捷感知.AI 智能電子政務智能超穩確定保障增強網絡穩定性、保障業務連續、提升業務開通效率.多元承載.穩定可靠商超連鎖便捷互
153、聯降低成本提升業務開通效率、降低網絡成本.多元承載.彈性服務云電腦低時延低丟包聯接降低業務時延,丟包,保障業務體驗連續.AI 智能.穩定可靠圖 20 多列表負載分擔技術量進行統計,基于流量情況對段列表內流量進行智能調度,使流量在不同路徑之間負載均衡。協同訓練過程中網絡需要承載不同訓練節點間的參數面數據,參數面數據傳輸質量要求嚴格,訓練性能受時延、丟包影響較大,對網絡時延、丟包、帶寬要求敏感。因此網絡需要具備廣域高通量確定性轉發能力,通過智算關鍵流識別和智算流深度哈希等智算技術承載訓練節點之間的梯度同步數據,保障拉遠分布式訓練性能。完成模型訓練后,基于大模型構建的 AI 應用向終端客戶提供推理服
154、務,網絡通過 SRv6/G-SRv6 低時延通道向高價值客戶提供極致體驗,以增強客戶粘性和滿意度。中國移動基于 SRv6/G-SRv6 的高通量彈性帶寬的研究,將推動 SRv6/G-SRv6 技術更加適用于對網絡有更高質量要求的算力互聯業務場景,為數據傳輸提供端到端的帶寬保障能力和高質量的傳輸能力?!熬胖荨彼懔ヂ摼W賦能業務場景042928 4.1 東數西算“東數西算”是國家的一項戰略工程,旨在優化我國數據中心布局,提升算力水平,更好地服務數字化經濟發展。通過東數西算,可以將東部的數據計算任務轉移到西部進行計算,從而充分利用西部的綠色能源和較低的成本優勢,降低整體的電費支出。在東數西算的過程中
155、,為了確保數據的穩定、高效傳輸,需要使用運營商提供的專線服務?,F有的運營商專線多采用固定資源模式,當企業存在周期性大數據傳輸時,對服務靈活、成本降低提出新的要求。彈性調度的核心在于其任務式新服務模式。傳統的網絡服務往往按照固定的帶寬資源進行分配,而東數西算則打破了這一模式,改為按任務式的彈性調度網絡服務。企業可以實現按需彈性的數據傳遞,從而加快業務進程,提升市場競爭力。浙江某影視城意圖將海量影片素材傳送至貴州某渲染算力中心,用戶期望通過運營商的彈性網絡服務來傳遞大量影片數據。中國移動響應國家“東數西算要求動,充分利用骨干網絡帶寬資源,采取超寬承載能力傳遞大規模數據,通過設備級液冷等技術降低能耗
156、。采用算網智能調度技術,為影視城提供高效的網絡服務。通過在 CMNet 網絡中部署網絡切片,將彈性大帶寬業務與現網已有業務進行資源隔離,避免對現網業務造成影響,同時保障了用戶業務體驗。務需要大量算力和存儲資源來支撐上層應用。隨著視聯網業務規模和種類的增加,對云內的資源需求也會逐步增加和靈活。云資源的建設分布通常受電力、水、場地、自然環境、成本等外部因素,分布并不均衡。視聯網業務通常隨人口、經濟、企業等分布呈現區域富集且和算力資源分布并不完全重合,終端用戶通過網絡接入不同等級業務平臺,網絡需要基于不用類型的視聯網業務類型提供對應的高質量差異化承載能力,來滿足業務平臺覆蓋的不同類型和區域范圍的終端
157、用戶體驗。中國移動視聯網業務通過各級業務平臺向終端提供對應的應用服務,業務平臺部署在中國移動全國各級移動云資源池內,業務平臺分為中心平臺、邊緣平臺等層級,分別覆蓋對應區域范圍的視聯網業務。此外,算力互聯網通過確定性轉發技術提供了可承諾的SLA服務,即端到端的高吞吐保障。無論是小時達、當日達還是次日達,網絡都能夠根據企業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時間保障。這種高可靠性的服務承諾,確保了企業在關鍵業務處理中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降低了因網絡或計算問題導致的業務風險。4.2 視聯網視聯網提供了豐富的各類視頻媒體業務,以及基于視頻提供的管理、調度、AI 推理等應用能力。這些業圖 21 彈性調度降低成本云端應用平臺分
158、為視頻通訊、視頻監控兩大類,其中視頻監控大類提供媒體數據存儲、管理、點播、終端管理,AI 推理等服務。視頻通訊大類應用提供語音、視頻、桌面共享交換,會議控制等服務。當前視聯網業務通過中國移動云專網打通各層級視頻業務平臺之間的連接,利用 SRv6/G-SRv6 技術結合SDN 控制器實現靈活的算路能力,確保視頻業務低時延轉發。在業務接入方面,通過數據專線、VPN 專線、有線/無線互聯網等多種方式實現視頻終端快速靈活接入。未來通過導入 iBNG 技術結合 ARN 對視聯網業務接入流量精準識別,并通過網絡切片、隨流檢測、QOS等技術對高價值業務流量提供視聯網差異化接入能力和算間互聯承載能力,保障視聯
159、網終端用戶的業務體驗和視聯網業務平臺的整體資源效率,最終實現商業的正向閉環。4.3 AI 使能醫療AI 大模型的訓練需要大量數據參與,數據包括互聯網公開數據,垂直行業數據等多種來源。對于如醫療、金融、政府、能源等行業,數據保密要求高,通常存儲在私域服務器。在進行這類數據參與的大模型時,需要把高保密級別的海量數據上傳到智算中心參與大模型訓練,由此對網絡提出了加密轉發效率高、加密等級高的要求,以保證大帶寬智算流量的高密級轉發。圖 22 視聯網方案“九州”算力互聯網賦能業務場景042928 4.1 東數西算“東數西算”是國家的一項戰略工程,旨在優化我國數據中心布局,提升算力水平,更好地服務數字化經濟
160、發展。通過東數西算,可以將東部的數據計算任務轉移到西部進行計算,從而充分利用西部的綠色能源和較低的成本優勢,降低整體的電費支出。在東數西算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數據的穩定、高效傳輸,需要使用運營商提供的專線服務?,F有的運營商專線多采用固定資源模式,當企業存在周期性大數據傳輸時,對服務靈活、成本降低提出新的要求。彈性調度的核心在于其任務式新服務模式。傳統的網絡服務往往按照固定的帶寬資源進行分配,而東數西算則打破了這一模式,改為按任務式的彈性調度網絡服務。企業可以實現按需彈性的數據傳遞,從而加快業務進程,提升市場競爭力。浙江某影視城意圖將海量影片素材傳送至貴州某渲染算力中心,用戶期望通過運營商的彈性網
161、絡服務來傳遞大量影片數據。中國移動響應國家“東數西算要求動,充分利用骨干網絡帶寬資源,采取超寬承載能力傳遞大規模數據,通過設備級液冷等技術降低能耗。采用算網智能調度技術,為影視城提供高效的網絡服務。通過在 CMNet 網絡中部署網絡切片,將彈性大帶寬業務與現網已有業務進行資源隔離,避免對現網業務造成影響,同時保障了用戶業務體驗。務需要大量算力和存儲資源來支撐上層應用。隨著視聯網業務規模和種類的增加,對云內的資源需求也會逐步增加和靈活。云資源的建設分布通常受電力、水、場地、自然環境、成本等外部因素,分布并不均衡。視聯網業務通常隨人口、經濟、企業等分布呈現區域富集且和算力資源分布并不完全重合,終端
162、用戶通過網絡接入不同等級業務平臺,網絡需要基于不用類型的視聯網業務類型提供對應的高質量差異化承載能力,來滿足業務平臺覆蓋的不同類型和區域范圍的終端用戶體驗。中國移動視聯網業務通過各級業務平臺向終端提供對應的應用服務,業務平臺部署在中國移動全國各級移動云資源池內,業務平臺分為中心平臺、邊緣平臺等層級,分別覆蓋對應區域范圍的視聯網業務。此外,算力互聯網通過確定性轉發技術提供了可承諾的SLA服務,即端到端的高吞吐保障。無論是小時達、當日達還是次日達,網絡都能夠根據企業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時間保障。這種高可靠性的服務承諾,確保了企業在關鍵業務處理中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降低了因網絡或計算問題導致的業務風險。4
163、.2 視聯網視聯網提供了豐富的各類視頻媒體業務,以及基于視頻提供的管理、調度、AI 推理等應用能力。這些業圖 21 彈性調度降低成本云端應用平臺分為視頻通訊、視頻監控兩大類,其中視頻監控大類提供媒體數據存儲、管理、點播、終端管理,AI 推理等服務。視頻通訊大類應用提供語音、視頻、桌面共享交換,會議控制等服務。當前視聯網業務通過中國移動云專網打通各層級視頻業務平臺之間的連接,利用 SRv6/G-SRv6 技術結合SDN 控制器實現靈活的算路能力,確保視頻業務低時延轉發。在業務接入方面,通過數據專線、VPN 專線、有線/無線互聯網等多種方式實現視頻終端快速靈活接入。未來通過導入 iBNG 技術結合
164、 ARN 對視聯網業務接入流量精準識別,并通過網絡切片、隨流檢測、QOS等技術對高價值業務流量提供視聯網差異化接入能力和算間互聯承載能力,保障視聯網終端用戶的業務體驗和視聯網業務平臺的整體資源效率,最終實現商業的正向閉環。4.3 AI 使能醫療AI 大模型的訓練需要大量數據參與,數據包括互聯網公開數據,垂直行業數據等多種來源。對于如醫療、金融、政府、能源等行業,數據保密要求高,通常存儲在私域服務器。在進行這類數據參與的大模型時,需要把高保密級別的海量數據上傳到智算中心參與大模型訓練,由此對網絡提出了加密轉發效率高、加密等級高的要求,以保證大帶寬智算流量的高密級轉發。圖 22 視聯網方案“九州”
165、算力互聯網賦能業務場景043130某省衛生防疫中心開發傳染病研判平臺希望通過采集衛生、海關、邊防、住建等部門數據,進行集中 AI模型訓練,實現傳染病 AI 研判,由于衛生、海關、邊防、住建的數據都具有隱私性,有數據不出 DC 嚴格要求,省衛生防疫中心無法獲取到這些隱私數據,進行 AI 集中訓練,為解決此問題,計劃實現存算拉遠訓練,通過各分支機構的樣本數據或者樣本數據的激活值實時傳輸到傳染病研判的 AI 訓練中心,通過 AI 訓練,實現傳染病研判的大模型。因此運營商如何提供確定性的應用體驗,成為智能 IP 網的發展方向。提供確定性服務的智能 IP 網的首要關鍵是智能化識別應用。傳統的協議識別方法
166、是采用.“五元組”信息進行分析,來確定當前流量的基本信息。僅通過端口識別協議、通過.IP.地址來識別應用,無法滿足應用感知算力網絡的訴求,且基于五元組的識別方式,存在應用識別不夠深入、應用識別工作量大等困難。.為滿足用戶對于網絡體驗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基于業務流量智能識別、ARN 感知業務應用,通過SRv6/G-SRv6 進行差異化路徑和算力調度,采用應用識別+SRv6 動態選路,實現為用戶的不同業務提供差異化體驗服務。如圖所示,iBNG 支持把游戲等時延敏感業務流量按需引入到 SRv6/G-SRv6 低時延加速通道。訓練數據通過廣域網進入訓練中心參與大模型拉遠訓練,訓練完畢后的模型參數需要
167、通過廣域網下推至推理中心提供最終的應用服務,通過 SRv6/G-SRv6 承載,結合網絡切片隔離技術,實現差異化 SLA 保障。.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需要進行數據加密以保證數據的安全。通過 PHYSec、xSec 等轉發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高性能加密傳輸,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竊聽、篡改,保障數據安全。4.4 智慧家庭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游戲、在線教育、視頻會議等應用成為人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必要方式,對于網絡的需求從僅僅是連接的需求轉向連接+體驗的雙重需求,網絡游戲、網絡直播、在線教育/辦公、AR/VR 等實時性業務的出現,它們不僅需要一定的網絡帶寬保障,還對時延非常敏感,一旦出現網絡擁塞
168、或者時延/抖動變大時,這些業務的質量就會變得非常差,帶來不好的用戶體驗。而 IP 網絡盡力而為的傳輸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家庭場景的游戲、直播視頻、網課等業務對時延的敏感性顯著高于其他業務。以網絡游戲為例,當前網絡游戲中 FPS(第一人稱射擊)/RTS(即時戰略)/ARTS(動作即時戰略游戲)類要求百毫秒級的網絡時延和抖動。手機游戲對時延和抖動的要求較高,而對帶寬要求不高。如果抖動超過.100 毫秒,會出現卡頓等現象,如果超過 250 毫秒時,會對玩家操作造成較大影響,導致游戲無法公平進行。圖 24 家庭業務低時延加速iBNG.的應用識別技術是在繼承五元組識別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度分析數
169、據.報文所攜帶的 4 7 層協議的特征。當 IP.數據包、TCP 或 UDP.數據流經過 iBNG.時,通過分析報文應用層特征信息,識別數據報文屬于具體的應用程序?;谥悄茏R別技術疊加 SRv6/G-SRv6 智能選路對應用進行加速,實現用戶與應用的確定性體驗,提升家寬用戶滿意度,以海外某知名游戲為例,實測時延由加速前 250+毫秒降低到 60 毫秒,降幅達 70%+。4.5 電子政務IPv6技術助力數字政府實現上下聯動、部門協同、服務導向的“互聯網+政務服務”?;贗P網絡切片技術,打造前瞻性、全覆蓋、安全智慧的“一網多平面”,保障不同業務差異化體驗,建設云網安一體的超融合、超聯接、服務化的
170、數字政府網絡。政務外網主要有業務隔離、便捷開通、智能運維三大主要需求,需要支持各業務獨立承載、一跳入云、敏捷組網,以及業務可視、故障快速定位等智能運維功能。圖 23 AI 使能醫療訓練數據安全“九州”算力互聯網賦能業務場景043130某省衛生防疫中心開發傳染病研判平臺希望通過采集衛生、海關、邊防、住建等部門數據,進行集中 AI模型訓練,實現傳染病 AI 研判,由于衛生、海關、邊防、住建的數據都具有隱私性,有數據不出 DC 嚴格要求,省衛生防疫中心無法獲取到這些隱私數據,進行 AI 集中訓練,為解決此問題,計劃實現存算拉遠訓練,通過各分支機構的樣本數據或者樣本數據的激活值實時傳輸到傳染病研判的
171、AI 訓練中心,通過 AI 訓練,實現傳染病研判的大模型。因此運營商如何提供確定性的應用體驗,成為智能 IP 網的發展方向。提供確定性服務的智能 IP 網的首要關鍵是智能化識別應用。傳統的協議識別方法是采用.“五元組”信息進行分析,來確定當前流量的基本信息。僅通過端口識別協議、通過.IP.地址來識別應用,無法滿足應用感知算力網絡的訴求,且基于五元組的識別方式,存在應用識別不夠深入、應用識別工作量大等困難。.為滿足用戶對于網絡體驗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基于業務流量智能識別、ARN 感知業務應用,通過SRv6/G-SRv6 進行差異化路徑和算力調度,采用應用識別+SRv6 動態選路,實現為用戶的不
172、同業務提供差異化體驗服務。如圖所示,iBNG 支持把游戲等時延敏感業務流量按需引入到 SRv6/G-SRv6 低時延加速通道。訓練數據通過廣域網進入訓練中心參與大模型拉遠訓練,訓練完畢后的模型參數需要通過廣域網下推至推理中心提供最終的應用服務,通過 SRv6/G-SRv6 承載,結合網絡切片隔離技術,實現差異化 SLA 保障。.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需要進行數據加密以保證數據的安全。通過 PHYSec、xSec 等轉發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高性能加密傳輸,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竊聽、篡改,保障數據安全。4.4 智慧家庭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游戲、在線教育、視頻會議等應用成為人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必
173、要方式,對于網絡的需求從僅僅是連接的需求轉向連接+體驗的雙重需求,網絡游戲、網絡直播、在線教育/辦公、AR/VR 等實時性業務的出現,它們不僅需要一定的網絡帶寬保障,還對時延非常敏感,一旦出現網絡擁塞或者時延/抖動變大時,這些業務的質量就會變得非常差,帶來不好的用戶體驗。而 IP 網絡盡力而為的傳輸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家庭場景的游戲、直播視頻、網課等業務對時延的敏感性顯著高于其他業務。以網絡游戲為例,當前網絡游戲中 FPS(第一人稱射擊)/RTS(即時戰略)/ARTS(動作即時戰略游戲)類要求百毫秒級的網絡時延和抖動。手機游戲對時延和抖動的要求較高,而對帶寬要求不高。如果抖動超過.1
174、00 毫秒,會出現卡頓等現象,如果超過 250 毫秒時,會對玩家操作造成較大影響,導致游戲無法公平進行。圖 24 家庭業務低時延加速iBNG.的應用識別技術是在繼承五元組識別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度分析數據.報文所攜帶的 4 7 層協議的特征。當 IP.數據包、TCP 或 UDP.數據流經過 iBNG.時,通過分析報文應用層特征信息,識別數據報文屬于具體的應用程序?;谥悄茏R別技術疊加 SRv6/G-SRv6 智能選路對應用進行加速,實現用戶與應用的確定性體驗,提升家寬用戶滿意度,以海外某知名游戲為例,實測時延由加速前 250+毫秒降低到 60 毫秒,降幅達 70%+。4.5 電子政務IPv6技術
175、助力數字政府實現上下聯動、部門協同、服務導向的“互聯網+政務服務”?;贗P網絡切片技術,打造前瞻性、全覆蓋、安全智慧的“一網多平面”,保障不同業務差異化體驗,建設云網安一體的超融合、超聯接、服務化的數字政府網絡。政務外網主要有業務隔離、便捷開通、智能運維三大主要需求,需要支持各業務獨立承載、一跳入云、敏捷組網,以及業務可視、故障快速定位等智能運維功能。圖 23 AI 使能醫療訓練數據安全“九州”算力互聯網賦能業務場景043332基于 Underlay 網絡技術的云專線/云專網服務,充分利用 SRv6/G-SRv6 的可編程特性和網絡切片等IPv6+技術,同時結合 SRv6/G-SRv6 端到
176、端 Hot-Standby 主備路徑保護、TI-LFA 本地保護及防微環等技術,為企業提供高效、穩定的網絡體驗保障。云專線作為企業與云服務間的專屬橋梁,不僅擁有高帶寬、低時延的優質連接,更確保了數據傳輸的直接性和安全性,有效規避了公網傳輸中潛藏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而云組網技術則徹底突破了傳統網絡的束縛,實現了地域與云平臺間的無縫對接,助力企業輕松構建多云連接,實現資源的共享與靈活調度,從而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某省“IPv6+”政務外網為上述訴求提供了電子政務外網解決方案,如圖所示。銷售、財務、物流、庫存、門店等系統電子化并與總部數據中心對接,實時掌握門店狀態,實現數據驅動業務發展。將線上運
177、營 APP 部署在云端,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將內部系統(財務結算、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等)上云,實現一體化財貨盤點;將門店管理系統部署在云端,實現門店和員工的一體化管理。數字化可以解決連鎖商超的經營難題,但上千家門店與總部的實時聯接成了新挑戰。同時門店為打造與消費者的多維度互動、增強消費粘性,新增的客群分析等新業務也將對網絡提出更高的要求。智享 WAN 基于 SRv6/G-SRv6 融合算網多要素可為商超連鎖用戶提供組網、入云及加速等多業務、彈性敏捷、差異化質量保障的能力。商超連鎖門店的 CPE 與 PoP 點之間實現快速業務接入,提升業務開通效率。PoP 間靈活組網,同時結合 Under
178、lay 網絡資源保障高品質的業務體驗。該方案通過“IPv6+”技術的應用,滿足省級政務應用視頻、數據一網承載的訴求,為推動政務網絡集約化建設打下基礎,同時有效解決原有電子政務網絡業務開通慢、體驗差、運維難等問題,進一步夯實了數字政府的基礎底座的支撐能力,為實現某省政務服務、政府治理等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保障。4.6 商超連鎖隨著商超連鎖門店面向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數字化轉型加速,線上與線下零售逐步深度融合,信息化、規?;蔀樯坛B鎖門店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的運營商專線存在網絡開通周期慢、跨廣域組網難等問題,隨著商超連鎖門店對網絡需求的日益提升,運營商正面臨著為其提供便捷開通、多點多云組網、高品質
179、帶寬服務等挑戰。以全國門店規模超過 2000 家的連鎖超市為例。在數字化大潮熏陶之下,可建立一套數字化經營體系,將圖 25 某省電子政務外網架構圖 26 商超連鎖技術方案通過智享 WAN,結合中國移動云專網基于 SRv6/G-SRv6 的網絡切片技術,商超連鎖門店不僅能夠享受到更加靈活、高效的網絡服務,更能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4.7 云電腦云電腦作為一種普惠的云計算服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算力的提升、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虛擬技術的日益成熟,云電腦行業在游戲娛樂、影音制作、企業信息化等場景逐漸發展,并有望成為未來幾年的新興“藍?!笔袌?。
180、然而云電腦也面臨網絡時延、抖動、丟包以及穩定性連接的挑戰。通常來說辦公類云電腦端到端的時延需要小于 100 毫秒,而競技游戲類云電腦更要求小于 50 毫秒的時延,同時丟包率也是影響使用體驗的一大要素。對于云電腦來說,丟包率過高會導致畫面卡頓、音頻中斷或操作延遲等問題。只有在確定性的網絡保障下,用戶才能感受到近乎實時的操作響應,確保操作的流暢性和連續性。因此網絡在云電腦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云電腦得以持續普及的基石。如何針對云電腦業務提供差異化的網絡保障能力,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訴求?!熬胖荨彼懔ヂ摼W賦能業務場景043332基于 Underlay 網絡技術的云專線/云專網服務,充
181、分利用 SRv6/G-SRv6 的可編程特性和網絡切片等IPv6+技術,同時結合 SRv6/G-SRv6 端到端 Hot-Standby 主備路徑保護、TI-LFA 本地保護及防微環等技術,為企業提供高效、穩定的網絡體驗保障。云專線作為企業與云服務間的專屬橋梁,不僅擁有高帶寬、低時延的優質連接,更確保了數據傳輸的直接性和安全性,有效規避了公網傳輸中潛藏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而云組網技術則徹底突破了傳統網絡的束縛,實現了地域與云平臺間的無縫對接,助力企業輕松構建多云連接,實現資源的共享與靈活調度,從而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某省“IPv6+”政務外網為上述訴求提供了電子政務外網解決方案,如圖所示。
182、銷售、財務、物流、庫存、門店等系統電子化并與總部數據中心對接,實時掌握門店狀態,實現數據驅動業務發展。將線上運營 APP 部署在云端,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將內部系統(財務結算、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等)上云,實現一體化財貨盤點;將門店管理系統部署在云端,實現門店和員工的一體化管理。數字化可以解決連鎖商超的經營難題,但上千家門店與總部的實時聯接成了新挑戰。同時門店為打造與消費者的多維度互動、增強消費粘性,新增的客群分析等新業務也將對網絡提出更高的要求。智享 WAN 基于 SRv6/G-SRv6 融合算網多要素可為商超連鎖用戶提供組網、入云及加速等多業務、彈性敏捷、差異化質量保障的能力。商超連鎖
183、門店的 CPE 與 PoP 點之間實現快速業務接入,提升業務開通效率。PoP 間靈活組網,同時結合 Underlay 網絡資源保障高品質的業務體驗。該方案通過“IPv6+”技術的應用,滿足省級政務應用視頻、數據一網承載的訴求,為推動政務網絡集約化建設打下基礎,同時有效解決原有電子政務網絡業務開通慢、體驗差、運維難等問題,進一步夯實了數字政府的基礎底座的支撐能力,為實現某省政務服務、政府治理等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保障。4.6 商超連鎖隨著商超連鎖門店面向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數字化轉型加速,線上與線下零售逐步深度融合,信息化、規?;蔀樯坛B鎖門店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的運營商專線存在網絡開通周期慢、
184、跨廣域組網難等問題,隨著商超連鎖門店對網絡需求的日益提升,運營商正面臨著為其提供便捷開通、多點多云組網、高品質帶寬服務等挑戰。以全國門店規模超過 2000 家的連鎖超市為例。在數字化大潮熏陶之下,可建立一套數字化經營體系,將圖 25 某省電子政務外網架構圖 26 商超連鎖技術方案通過智享 WAN,結合中國移動云專網基于 SRv6/G-SRv6 的網絡切片技術,商超連鎖門店不僅能夠享受到更加靈活、高效的網絡服務,更能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4.7 云電腦云電腦作為一種普惠的云計算服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算力的提升、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虛擬技
185、術的日益成熟,云電腦行業在游戲娛樂、影音制作、企業信息化等場景逐漸發展,并有望成為未來幾年的新興“藍?!笔袌?。然而云電腦也面臨網絡時延、抖動、丟包以及穩定性連接的挑戰。通常來說辦公類云電腦端到端的時延需要小于 100 毫秒,而競技游戲類云電腦更要求小于 50 毫秒的時延,同時丟包率也是影響使用體驗的一大要素。對于云電腦來說,丟包率過高會導致畫面卡頓、音頻中斷或操作延遲等問題。只有在確定性的網絡保障下,用戶才能感受到近乎實時的操作響應,確保操作的流暢性和連續性。因此網絡在云電腦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云電腦得以持續普及的基石。如何針對云電腦業務提供差異化的網絡保障能力,成為產業發展
186、的重要訴求?!熬胖荨彼懔ヂ摼W構建產業生態053534通過 iBNG 構筑智能識別能力,對云電腦業務流量精準識別,并在網絡側部署 SRv6/G-SRv6 低時延路徑、QOS、隨流檢測等技術對云電腦業務提供單獨的帶寬通道和高質量的低時延路徑,優化入算和互聯網訪問質量,保障云電腦用戶的使用體驗,最終實現業務的確定性承載。為滿足影音娛樂用戶通過低成本終端運行 3D 渲染、3A 游戲、軟件程序等需求,云電腦提供虛擬主機,用戶自行安裝應用程序。在進行互聯網訪問時,可按需針對不同的業務進行加速。云電腦通過邊緣算力為用戶提供虛擬電腦應用服務,邊緣算力就近接入 CMNet 城域網降低入算時延,并以 iBNG
187、為錨點在網絡側部署業務感知、SRv6/G-SRv6 加速,結合端到端 Hot-Standby 主備路徑保護、TI-LFA 保護等技術,實現云電腦流暢訪問及低時延等質量保障需求。.5.1 構建技術創新產業生態中國移動主導面向算力互聯網的 IP 協議體系創新,首創提出 G-SRv6 基礎幀格式與轉發機制,攻克了原生 SRv6 轉發效率低、無法規模部署的難題,是我國近年來在 IP 基礎協議領域少有的原創性突破,主導推進SRv6/G-SR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智享 WAN、SAVNET、iBNG、ARN 等關鍵技術,并構建國際標準體系,帶動中國移動在 IETF 貢獻度躍居全球運營商首位。中國移動作
188、為產業界技術創新的主要推動者,積極推進構建面向算力互聯網的 IP 協議體系完整產業鏈并實現規模應用,形成包括芯片、設備、控制器、測試儀表在內的全球產業生態。牽頭完成全產業鏈廠商互聯互通驗證,先后在 10 余省市開展了現網規模試點,推動以SRv6/G-SRv6 為基礎的算力互聯網 IP 協議創新體系從概念提出走向技術成熟和商用落地。中國移動主導面向算力互聯網的以太網技術體系創新,在 IEEE.802.3 工作組牽頭完成 800G 以太網圖 27 中國移動云電腦技術方案5“九州”算力互聯網構建產業生態20km 相干標準立項,是由中國公司主導在 IEEE 完成的首個以太網標準立項,成為 800G 以
189、太網標準演進的關鍵里程碑,有利于促進我國高速以太網技術研究創新。針對以太網安全問題,中國移動提出全球首個以太網物理層安全解決方案,并聯合 30 余家合作伙伴共同發布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白皮書,為產業在規劃設計以太網物理層安全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時提供參考和指引。目前以 G-SRv6 為基礎的算力互聯網 IP 協議體系已在中國移動云專網、CMNet 規模部署,構建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骨干網絡,助力網絡強國戰略的部署實施,推動算網業務高質量發展。同時 G-SRv6 技術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支持,并在多個海外運營商網絡應用部署,成為全球主流部署方案,為新一代 IP 網絡代際
190、演進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移動主導的面向算力互聯網的 IP 協議體系和以太網技術體系創新帶動了國內外產業發展,大幅提升了全球產業創新能力。5.2 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國際形勢風云變幻,貿易、政治風險增加,不確定性顯著加強,黑天鵝事件頻發,網絡設備供應安全需要設備供應商實現關鍵器件和操作系統自研突破,通用器件多元化供應,探索適合我國全產業互聯網自主可控的技術路線和發展道路尤為重要。中國移動始終積極發揮引領作用,與.IP 網絡全產業鏈上下游的廠家緊密合作,共同致力于實現高端路由器設備的自主可控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移動與芯片、設備、測試儀表等廠家攜手并進。通過市場需求引導、研發聯合
191、攻關、行業及國際標準制定、國產設備實驗室驗證、供應鏈管理、建立產業聯盟等多種舉措,實現了包括高端轉發芯片在內的核心芯片的全面突破,為高端路由器設備提供強大的核心支持。通過中國移動的引領和產業鏈上下游廠家的共同努力,高端路由器設備的自主可控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高端路由器轉發及交換芯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關鍵器件的國產化率大幅提升,降低了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國內自主研發的高端路由器設備在性能、穩定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能力持續提升,逐漸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滿足現網業務演進需求,具備了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生態,各個環節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為高端路由器設備的持續
192、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相關標準和規范制定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推動了行業的健康發展。數據通信測試儀器儀表逐步實現了從模仿到創新的轉變,國產儀器儀表在精度、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不斷提升,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增強了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也為信息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未來,中國移動將繼續積極推動數據通信領域自主可控產業鏈的發展。我們也呼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繼續加強協作,形成更緊密的產業生態,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更多的國產芯片、元器件和軟件將得到廣泛應用,提升產業鏈的自主可控程度。通過自主可控產業鏈的發展,中國移動將為建設網絡強國提供更堅實的
193、保障,助力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熬胖荨彼懔ヂ摼W構建產業生態053534通過 iBNG 構筑智能識別能力,對云電腦業務流量精準識別,并在網絡側部署 SRv6/G-SRv6 低時延路徑、QOS、隨流檢測等技術對云電腦業務提供單獨的帶寬通道和高質量的低時延路徑,優化入算和互聯網訪問質量,保障云電腦用戶的使用體驗,最終實現業務的確定性承載。為滿足影音娛樂用戶通過低成本終端運行 3D 渲染、3A 游戲、軟件程序等需求,云電腦提供虛擬主機,用戶自行安裝應用程序。在進行互聯網訪問時,可按需針對不同的業務進行加速。云電腦通過邊緣算力為用戶提供虛擬電腦應用服務,邊緣算力就近接入 CMNet 城域網降低入算時延
194、,并以 iBNG 為錨點在網絡側部署業務感知、SRv6/G-SRv6 加速,結合端到端 Hot-Standby 主備路徑保護、TI-LFA 保護等技術,實現云電腦流暢訪問及低時延等質量保障需求。.5.1 構建技術創新產業生態中國移動主導面向算力互聯網的 IP 協議體系創新,首創提出 G-SRv6 基礎幀格式與轉發機制,攻克了原生 SRv6 轉發效率低、無法規模部署的難題,是我國近年來在 IP 基礎協議領域少有的原創性突破,主導推進SRv6/G-SRv6、網絡切片、隨流檢測、智享 WAN、SAVNET、iBNG、ARN 等關鍵技術,并構建國際標準體系,帶動中國移動在 IETF 貢獻度躍居全球運營
195、商首位。中國移動作為產業界技術創新的主要推動者,積極推進構建面向算力互聯網的 IP 協議體系完整產業鏈并實現規模應用,形成包括芯片、設備、控制器、測試儀表在內的全球產業生態。牽頭完成全產業鏈廠商互聯互通驗證,先后在 10 余省市開展了現網規模試點,推動以SRv6/G-SRv6 為基礎的算力互聯網 IP 協議創新體系從概念提出走向技術成熟和商用落地。中國移動主導面向算力互聯網的以太網技術體系創新,在 IEEE.802.3 工作組牽頭完成 800G 以太網圖 27 中國移動云電腦技術方案5“九州”算力互聯網構建產業生態20km 相干標準立項,是由中國公司主導在 IEEE 完成的首個以太網標準立項,
196、成為 800G 以太網標準演進的關鍵里程碑,有利于促進我國高速以太網技術研究創新。針對以太網安全問題,中國移動提出全球首個以太網物理層安全解決方案,并聯合 30 余家合作伙伴共同發布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網物理層安全(PHYSec)架構白皮書,為產業在規劃設計以太網物理層安全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時提供參考和指引。目前以 G-SRv6 為基礎的算力互聯網 IP 協議體系已在中國移動云專網、CMNet 規模部署,構建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骨干網絡,助力網絡強國戰略的部署實施,推動算網業務高質量發展。同時 G-SRv6 技術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支持,并在多個海外運營商網絡應用部署,成為全球主流部署方案,為新一
197、代 IP 網絡代際演進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移動主導的面向算力互聯網的 IP 協議體系和以太網技術體系創新帶動了國內外產業發展,大幅提升了全球產業創新能力。5.2 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國際形勢風云變幻,貿易、政治風險增加,不確定性顯著加強,黑天鵝事件頻發,網絡設備供應安全需要設備供應商實現關鍵器件和操作系統自研突破,通用器件多元化供應,探索適合我國全產業互聯網自主可控的技術路線和發展道路尤為重要。中國移動始終積極發揮引領作用,與.IP 網絡全產業鏈上下游的廠家緊密合作,共同致力于實現高端路由器設備的自主可控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移動與芯片、設備、測試儀表等廠家攜手并進。通過市場
198、需求引導、研發聯合攻關、行業及國際標準制定、國產設備實驗室驗證、供應鏈管理、建立產業聯盟等多種舉措,實現了包括高端轉發芯片在內的核心芯片的全面突破,為高端路由器設備提供強大的核心支持。通過中國移動的引領和產業鏈上下游廠家的共同努力,高端路由器設備的自主可控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高端路由器轉發及交換芯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關鍵器件的國產化率大幅提升,降低了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國內自主研發的高端路由器設備在性能、穩定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能力持續提升,逐漸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滿足現網業務演進需求,具備了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生態,各個環節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為高
199、端路由器設備的持續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相關標準和規范制定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推動了行業的健康發展。數據通信測試儀器儀表逐步實現了從模仿到創新的轉變,國產儀器儀表在精度、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不斷提升,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增強了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也為信息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未來,中國移動將繼續積極推動數據通信領域自主可控產業鏈的發展。我們也呼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繼續加強協作,形成更緊密的產業生態,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更多的國產芯片、元器件和軟件將得到廣泛應用,提升產業鏈的自主可控程度。通過自主可控產業鏈的發展,中國移動將為建設網
200、絡強國提供更堅實的保障,助力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3736未來展望與倡議縮略語列表0607.“九州”算力互聯網基于“MATRIXES”技術體系構建,使用 G-SRv6、網絡切片、智享 WAN、iBNG、PHYSec 等新的關鍵技術,這些新的關鍵技術將深刻影響未來算力互聯網的發展和產業格局。G-SRv6 作為一種兼容 SRv6 的演進型方案,保留了原來 SRv6 具有的源路由、Native.IPv6、可編程和簡化協議等優點,解決了業界對于 SRv6 報文頭冗余、開銷過大的擔憂。IPv6 作為全球公認的下一代互聯網商業應用解決方案,這些新的關鍵技術實現了 IPv6+的技術創新,促進了 IPv6 全面
201、向單棧演進,實現了我國 IP 基礎協議領域少有的國際標準突破,并推廣到歐洲、南非、中東等運營商規模部署,打破了西方廠商在國際標準中的壟斷地位,促進了國際網絡的演進,推動我國在國際標準上引領新的變革。中國移動致力于打造出一個高品質、高效率的 IP 算力底座,為算力應用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們積極倡議產業各界共同致力于技術創新、產品規劃和產業協同,以加速推進“九州”算力互聯網所涉及的新技術和產業的成熟。逐步實現網絡強國的目標,提升在數字化時代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算力互聯網作為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是中國移動響應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推動數字經濟持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
202、它以其強大的數據承載能力和高效的資源調配機制,充分調動全國范圍內的計算資源,促進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數字經濟均衡發展,并加強兩者之間的互聯互通,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中國移動致力于構建覆蓋全國的 IPv6 網絡,積極推進 IPv6 網絡演進,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互聯網連接需求。通過 IPv6 單棧部署和 IPv6+技術的創新應用,中國移動不斷拓展網絡服務邊界,通過提升網絡覆蓋、提升網絡性能、拓展服務場景等舉措,為“東數西算”進程提供強大的支撐和推動力。中國移動將構建智能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算力互聯網,助力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網絡基礎設施,從而進一步提升
203、我國在全球互聯網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促進全球互聯網治理發揮著積極作用。.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引領作用,積極倡導產業協同創新,深度融合技術、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算力互聯網的智能化水平和應用價值。加強與各行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算力互聯網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以互聯網核心技術支撐網絡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開創算力互聯網新時代!6 未來展望與倡議縮略語列表縮略語英文全名中文解釋ACLAccess.Control.List訪問控制列表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PPApplication應用ARAugmented.Reality增強現實ARNAp
204、plication.Responsive.Network應用響應網絡ARTSAction.Real-Time.Strategy動作即時戰略游戲ASAutonomous.System自治系統B400GEBeyond.400GE超 400GEBGPBorder.Gateway.Protocol邊界網關協議BRAS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寬帶遠程接入服務器BSIDBinding.Segment.Identifier綁定段標識CCSAChina.Communications.Standards.Association.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DRClock.Data.R
205、ecovery時鐘數據恢復CDUCoolant.Distribution.Unit冷量分配器CloudMCUCloud.Multimedia.Control.Unit云化多媒體控制單元CNCERTNational.Computer.Network.Emergency.Response.Technical.Team/Coordination.Center.of.China.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PECustomer.Premises.Equipment客戶終端設備DCData.Center數據中心DCIData.Center.Interconnect數據中心互聯DNSDomain.Name.Sys
206、tem域名系統DSCP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區分服務編碼點DSSNData.Switching.Service.Network數聯網ECMPEqual.Cost.Multiple.Path等價多路徑FPSFirst.Person.Shooter第一人稱射擊游戲G-SRv6Generalized.Segment.Routing.over.IPv6通用基于 IPv6 的段路由3736未來展望與倡議縮略語列表0607.“九州”算力互聯網基于“MATRIXES”技術體系構建,使用 G-SRv6、網絡切片、智享 WAN、iBNG、PHYSec 等新的關鍵技術
207、,這些新的關鍵技術將深刻影響未來算力互聯網的發展和產業格局。G-SRv6 作為一種兼容 SRv6 的演進型方案,保留了原來 SRv6 具有的源路由、Native.IPv6、可編程和簡化協議等優點,解決了業界對于 SRv6 報文頭冗余、開銷過大的擔憂。IPv6 作為全球公認的下一代互聯網商業應用解決方案,這些新的關鍵技術實現了 IPv6+的技術創新,促進了 IPv6 全面向單棧演進,實現了我國 IP 基礎協議領域少有的國際標準突破,并推廣到歐洲、南非、中東等運營商規模部署,打破了西方廠商在國際標準中的壟斷地位,促進了國際網絡的演進,推動我國在國際標準上引領新的變革。中國移動致力于打造出一個高品質
208、、高效率的 IP 算力底座,為算力應用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們積極倡議產業各界共同致力于技術創新、產品規劃和產業協同,以加速推進“九州”算力互聯網所涉及的新技術和產業的成熟。逐步實現網絡強國的目標,提升在數字化時代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算力互聯網作為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是中國移動響應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推動數字經濟持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它以其強大的數據承載能力和高效的資源調配機制,充分調動全國范圍內的計算資源,促進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數字經濟均衡發展,并加強兩者之間的互聯互通,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中國移動致力于構建覆蓋全國的 IPv6 網絡
209、,積極推進 IPv6 網絡演進,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互聯網連接需求。通過 IPv6 單棧部署和 IPv6+技術的創新應用,中國移動不斷拓展網絡服務邊界,通過提升網絡覆蓋、提升網絡性能、拓展服務場景等舉措,為“東數西算”進程提供強大的支撐和推動力。中國移動將構建智能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算力互聯網,助力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網絡基礎設施,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互聯網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促進全球互聯網治理發揮著積極作用。.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引領作用,積極倡導產業協同創新,深度融合技術、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算力互聯網的智能化水平和應用價值。加強與各行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
210、算力互聯網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以互聯網核心技術支撐網絡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開創算力互聯網新時代!6 未來展望與倡議縮略語列表縮略語英文全名中文解釋ACLAccess.Control.List訪問控制列表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PPApplication應用ARAugmented.Reality增強現實ARNApplication.Responsive.Network應用響應網絡ARTSAction.Real-Time.Strategy動作即時戰略游戲ASAutonomous.System自治系統B400GEBeyond.400GE超
211、400GEBGPBorder.Gateway.Protocol邊界網關協議BRAS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寬帶遠程接入服務器BSIDBinding.Segment.Identifier綁定段標識CCSAChina.Communications.Standards.Association.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DRClock.Data.Recovery時鐘數據恢復CDUCoolant.Distribution.Unit冷量分配器CloudMCUCloud.Multimedia.Control.Unit云化多媒體控制單元CNCERTNational.Compute
212、r.Network.Emergency.Response.Technical.Team/Coordination.Center.of.China.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PECustomer.Premises.Equipment客戶終端設備DCData.Center數據中心DCIData.Center.Interconnect數據中心互聯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統DSCP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區分服務編碼點DSSNData.Switching.Service.Network數聯網ECMPEqual.Cost.Multiple.P
213、ath等價多路徑FPSFirst.Person.Shooter第一人稱射擊游戲G-SRv6Generalized.Segment.Routing.over.IPv6通用基于 IPv6 的段路由縮略語列表393807縮略語英文全名中文解釋縮略語英文全名中文解釋iBNGIntelligent.Broadband.Network.Gateway智能化寬帶網絡網關IBGPInternal.Border.Gateway.Protocol內部邊界網關協議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GPInterior.Gateway.Protocol內部網關協議
214、IPInternet.Protocol互聯網協議IPSecInternet.Protocol.Security.因特網協議安全協議ISOCInternet.Society因特網協會LSDBLink.State.Database鏈路狀態數據庫LSPLink.State.Protocol鏈路狀態協議MEMMemory內存NPNetwork.Processor網絡處理器OAMOperations,.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維護PHYSecPhysical.Layer.Security物理層安全協議PoPPoint.of.Presence入網點PUEPo
215、wer.Usage.Effectiveness能源利用效率QUICQuick.UDP.Internet.Connections快速 UDP 互聯網連接QoSQuality.of.Service服務質量RTSReal-Time.Strategy即時戰略游戲SAVSource.Address.Validation源地址驗證SAVNETSource.Address.Validation.Network源地址驗證網絡SDN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軟件定義網絡SD-WANSoftware-Defined.Wide.Area.Network軟件定義廣域網SIDSegment.
216、ID段標識符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務等級協議SQSubscriber.Queue用戶隊列SRv6Segment.Routing.over.IPv6基于 IPv6 的段路由TCAMTernary.Content.Addressable.Memory三態內容尋址存儲器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TI-LFATopology-Independent.Loop-Free.Alternate.拓撲無關的無環替換路徑TLVType,.Length,.Value.類型,長度,值UDPUser.Datagram.Protocol.
217、用戶數據報協議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統一資源定位符URPFUnicast.Reverse.Path.Forwarding.單播反向路由轉發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虛擬專用網VRVirtual.Reality.虛擬現實WANWide.Area.Network.廣域網XRExtended.Reality.擴展現實縮略語列表393807縮略語英文全名中文解釋縮略語英文全名中文解釋iBNGIntelligent.Broadband.Network.Gateway智能化寬帶網絡網關IBGPInternal.Border.Gateway.Pr
218、otocol內部邊界網關協議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GPInterior.Gateway.Protocol內部網關協議IPInternet.Protocol互聯網協議IPSecInternet.Protocol.Security.因特網協議安全協議ISOCInternet.Society因特網協會LSDBLink.State.Database鏈路狀態數據庫LSPLink.State.Protocol鏈路狀態協議MEMMemory內存NPNetwork.Processor網絡處理器OAMOperations,.Administrat
219、ion.and.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維護PHYSecPhysical.Layer.Security物理層安全協議PoPPoint.of.Presence入網點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能源利用效率QUICQuick.UDP.Internet.Connections快速 UDP 互聯網連接QoSQuality.of.Service服務質量RTSReal-Time.Strategy即時戰略游戲SAVSource.Address.Validation源地址驗證SAVNETSource.Address.Validation.Network源地址驗證網絡SDN
220、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軟件定義網絡SD-WANSoftware-Defined.Wide.Area.Network軟件定義廣域網SIDSegment.ID段標識符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務等級協議SQSubscriber.Queue用戶隊列SRv6Segment.Routing.over.IPv6基于 IPv6 的段路由TCAMTernary.Content.Addressable.Memory三態內容尋址存儲器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TI-LFATopology-Independ
221、ent.Loop-Free.Alternate.拓撲無關的無環替換路徑TLVType,.Length,.Value.類型,長度,值UDP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統一資源定位符URPFUnicast.Reverse.Path.Forwarding.單播反向路由轉發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虛擬專用網VRVirtual.Reality.虛擬現實WANWide.Area.Network.廣域網XRExtended.Reality.擴展現實本白皮書的版權歸中國移動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復制或拷貝本白皮書之部分或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