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我們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東方金誠”)是中國主要的信 用評級機構之一,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中 國銀保監會、交易商協會等債券市場全部監管部門和自律機構的認可, 可為境內外發行人在中國債券市場發行的所有債券品類開展評級,為境 內外投資人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服務。 東方金誠成立于 2005 年,注冊資本為 1.25 億元人民幣,控股股東 為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偛课挥诒本?,在全國范圍內建立 了以 20 多家分公司為載體的信用服務網絡,還面向境外發行人與投資人 建立了國際服務團隊。 東方金誠秉承“銳意創新、極致服務”的新銳理念,緊跟債券市場 創新步伐
2、,響應投資人和發行人新需求,捕捉信用風險新變化,持續革 新評級技術和研究服務體系,為投資人和發行人提供專業、獨立的信用 服務。 東方金誠以踐行“中國評級夢”為己任,搭乘人民幣和債券市場國 際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東風,開發適用于全球發行人的評級技 術體系,開展面向全球投資者的交流服務,推動“一帶一路”、金磚國 家和亞洲信用評級合作,提升中國評級標準體系的國際競爭力。 編 委 會 編委會主任委員:金永授 編委會委員:金永授裴永剛剛猛程春曙俞春江徐承遠郭永剛 莫琛王青朱林張佳麗高路蘇莉張子范 吳婷婷張博源謝延松 主編:俞春江 撰稿:(按姓氏拼音排序) 邊沁曹洋洋曹源源常征楚蕓叢曉莉杜梅一范新悅
3、 馮琳葛新景谷建偉郭妍芳郭哲彪何沖何陽賀暢 侯艷華賈秋慧蔣玉琴金炫杰康敏勞夢妃李柯瑩李茜 李倩李曉娜李燕劉將沄劉偉岸劉怡雯龍文盧宏亮 魯金飛羅修馬麗雅梅佳任志娟汪晴王佳麗王璐璐 王青王偉王文華謝瑞謝笑也邢岳飛熊曉夢依楊偉彤 于麗峰張晨曦張偉張岳趙迪趙一統趙怡暢周麗君 責任編輯:李瑞雪婁雪寧崔蕾 美編:何星 序言 為更好地服務于發行人和投資人,秉承“銳意創新、極致服務”的 品牌理念,響應投資人和發行人新需求,東方金誠圍繞“逆周期政策加 持下的 2020”主題,精編 2020 年信用風險展望報告,以饗讀者。 報告聚焦市場關注的信用風險特征與趨勢、不同行業的風險展望及 違約常態化下的信用風險管理等,
4、為發行人和投資人捕捉信用風險新變 化,提供獨立、專業信用服務。 報告由四個系列組成, 按照研究主題, 分別為:系列1-宏觀與債市篇, 系列 2- 產業債篇,系列 3- 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系列 4- 金融機構與 資產證券化篇等四冊。 掃描封底二維碼,關注東方金誠官方微信,可獲取各冊報告電子版。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 系列 1:宏觀與債市篇 2020 年宏觀經濟展望 2020 年債券市場展望 2020 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 2020 年信用債違約回顧與展望 2020 年熊貓債市場展望 2020 年中資企業境外融資展望及策略建議 系列 2:產業債篇 2020 年房地產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5、 2020 年建筑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煤炭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鋼鐵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有色金屬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汽車制造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工程機械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重型機械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煉油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化纖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零售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家用電器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出版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系列 3: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2020 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券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城投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高速公路行業信
6、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機場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港口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火電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系列 4:金融機構與資產證券化篇 2020 年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證券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人身險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債券擔保機構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我國 RMBS 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我國汽車貸款 ABS 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我國消費金融 ABS 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我國融資租賃 ABS 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我國應收賬款和供應鏈 ABS 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
7、020 年我國不動產 ABS 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我國 NPLS 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我國 CLO 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總目錄 目錄 CONTENTS 2020 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券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城投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2020 年高速公路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機場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港口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2020 年火電行業信用風險回顧與展望 007 023 037 051 060 070 系列 3: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7 我國地方政府債券信用風險回顧與 2020 年展望 主要觀點 2019 年
8、,我國經濟增速穩中略降、多數省份財政增速趨緩、地方政府債務繼續快速擴張,地方政 府信用指標中位值略有下沉;廣東、浙江、江蘇信用排序位列前三,浙江、河南等 13 省“穩”字當頭,海 南、陜西、貴州、福建、山西等省份排序下降。 2020 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將繼續保持快速上升態勢,發行節奏進一步加快,資金偏向投資基建領域, 利差輕微反彈的概率較大。 2020 年多數省份的經濟運行將保持良好態勢;東部沿海省份、京滬兩大都市的經濟實力繼續領跑; 中部多省和西部龍頭四川將呈現前后微調,經濟增速領跑全國;天津、遼寧、廣西排序有望上升,而資源 依賴型省份、云貴兩省料將略微下沉。 2020 年多省財政運行較 20
9、19 年將有所改善;上海的財政實力排名或將重回榜眼,浙江、廣東、江 蘇、北京保持前排;河南、四川、河北分列其后,湖北、江西或將前移,體現出第二梯隊財政實力的增強; 2019 年表現欠佳的重慶、福建、海南、遼寧或將改善。 2020 年整體地方債務風險可控;西藏、上海、廣東債務負擔較輕,穩居前三;海南債務負擔保障 排序或將明顯前移,吉林、廣西或將后移;貴州、湖南、內蒙古等債務負擔較重的省份,相關置換舉措的 傾斜或將緩解其集中償付壓力。 信用質量:2019 年穩中略降,2020 年或將小幅回升 公用事業一部馬麗雅 2020 年信用風險展望系列報告 8 一、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分析 1. 發行規模 基建提
10、速將繼續成為財政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抓手之一,助力地方債發行規模的進一步攀升,發行節奏亦將 快于同期 2009 年以來,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模式經歷了“代發代還”、試點“自發代還”和“自發自還”三個階段。 在前兩種模式下,地方政府所發債券由財政部代為還本付息,實質上擁有國家信用背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 方政府債券。 2014 年 5 月,財政部印發2014 年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辦法,繼續推進地方政府債券改革,開創 了地方政府自主發債新紀元。 2015年1月1日, 新 預算法 實施, 地方債發行制度逐步規范, 發行規模顯著增加。 2019 年前 10 月,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達 4.3 萬
11、億,略高于 2018 年水平;存續余額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 達 21.0 萬億,同比增加 3.2 萬億。 圖表 1: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及發行節奏 數據來源:Wind 及公開資料,東方金誠整理 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發揮基建補短板作用,2019 年國務院提前下達 1.39 萬億新增地方債限額,包括一般 債務限額 0.58 萬億、專項債務限額 0.81 萬億。2019 年第一季度,地方債累計發行規模達 1.41 萬億,其中新增 債券發行規模 1.22 萬億;相比 2018 年 5 月后才到來的發債高峰,發行節奏明顯加快。但從地方債的發行到傳 導至刺激基建投資增速,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同時,基建
12、投資項目庫中的純公益性項目較多,無法匹配大量 的專項債資金,也是今年基建增速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望 2020 年,為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基建提速將繼續成為重要抓手之一,助力地方債發行規模 和發行節奏的進一步攀升。目前,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已提前下達,規模約 1 萬億元;預計全年,新增地方 政府專項債發行規模將再擴大1萬億元, 即增加到3.15萬億元;以繼續發揮補短板作用, 彌補基建項目資金來源, 支撐宏觀經濟運行。 2. 債券種類 專項新增債券發行規模迅速擴張,資金投向將由土儲、棚改轉為鐵路、管網的基建領域 根據法定預算管理方式不同,我國地方政府債券分為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20
13、19 年前 10 月,一般債券發 行規模為 1.7 萬億,專項債券 2.5 萬億。隨著時間的推移,專項債券發行占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19 年的規 模占比首超一般債券,達 59%。按發行用途進一步細分,專項新增債券發行規模迅速擴張,已成為地方債發行 市場的主力類型。2019 年前 10 月,專項新增債券發行 2.18 億元,較 2018 年增長 0.8 萬億;發行占比 50.9%, 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9 較 2018 年增加 18.0 個百分點。 圖表 2: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種類統計 數據來源:Wind,東方金誠整理 專項新增債券的細分領域涵蓋土地儲備、收費公路、棚戶區改造,以及軌道交
14、通、教育、醫療、環境、水務、 扶貧等具有穩定現金流入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2019 年前 10 月,土儲和棚改兩大類專項債券發行規模 合計占比達 33%。但土儲、棚改債的資金投向主要用于支付增加土地儲備的費用,對基建投資與實體經濟并沒 有形成直接的提振,使 2019 年基建投資增速反彈乏力。 2020 年提前下達的專項債資金投向,與 19 年有所不同,由土儲和棚改轉移至基建投資,并重點用于鐵路、 軌道交通、城市停車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城鄉電網、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等能源項目領域。非標準化 1 的各類 項目收益專項債券將優先發力,以切實提振基建投資的增長。 3. 發行期限 地方債的發行期限趨于
15、長期化 我國地方債券的加權平均發行年限于 2019 年大幅升至 10.1 年,遠高于 2018 年的 6.1 年,債券發行期限長 期化趨勢明顯。2019 年前 10 月,3 年期、5 年期、7 年期的債券發行規模同比下降明顯,10 年期及以上的發行 規模均大幅上升,30 年期的發行規模占據當年總規模的 10%。地方債長期化的趨勢與基建投資回報周期長的特 點有關。 圖表 3: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期限(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Wind,東方金誠整理 1 標準化項目收益專項債券,即土儲、棚改、收費公路專項債券,上述三類債券的發行擁有專門的管理辦法。 2020 年信用風險展望系列報告 10 4. 發行
16、利差 地方債發行利差出現十分明顯的收斂特性,但后期利差輕微反彈的概率較大 2019 年以來,地方債發行利差逐月波動下行。其中,1 月和 5 月的平均利差略高于 30BP,其余月份均 在 30BP 下方運行,較 2018 年表現出十分明顯的收斂特性。從各省發行利差來看,平均利差最高的新疆也只有 31.9BP, 安徽、 吉林緊隨其后。 上述省份與全國平均利差的27.2BP亦相差不大, 這與以前年度的分化局面形成反差。 圖表 4:地方債發行利差(單位:BP) 數據來源:Wind,東方金誠整理 展望 2020 年,地方債發行利差總體將維持在較低水平,這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發債成本,減輕地方財政壓 力,加
17、速推進基建投資之需。同時,地方債發行利差將出現低位的輕微反彈。一是伴隨地方債發行規模的擴大, 以及城投債等信用類債券發行需求的釋放,后期供給壓力料將加大;二是地方債絕對利率偏低疊加寬信用政策 導向,未來利率債的配置需求也將明顯降溫。 二、省級地方政府信用風險排序分析 本報告主要對 31 個省級政府的信用質量進行排序,以揭示省級政府間的信用風險差異。需要說明的是,由 于省級地方政府稅收來源多元、擁有不同程度的行政權力,總體上信用風險很低,從已發行債券的 31 個省級政 府來看,其信用級別均為 AAA。 本報告參考東方金誠 2019 年 8 月發布的新版東方金誠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主體信用評級方法及模
18、型 (RTFL001201907),從地區經濟實力、財政實力和債務負擔保障程度三個維度對 31 個省級政府 2015 年以 來的表現進行相對排序。具體指標及權重見圖表 5: 圖表 5:省級政府信用風險排序指標及權重 資料來源:東方金誠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主體信用評級方法及模型(RTFL001201907) 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11 廣東、浙江、江蘇信用排序位列全國前三,青海、海南、甘肅信用排序相對較低 基于 2019 年各省經濟、財政、債務預估數據 2,信用排序前排省份集中于東部地區及中西部龍頭省份,其 經濟財政實力得分相對較強,但債務負擔呈現分化。信用排序中游省份(11 20 名)中,中部省份
19、占據 4 席、 西部 4 席、東部 1 席、東北 1 席。信用排序后排省份以西部、東北地區省份居多,此外還包括東部的天津、海南, 上述省份或因經濟實力弱,或因債務指標處于較高水平,整體信用排序表現欠佳。 圖表 6:2019 年 31 個省級行政區信用風險相對排序情況 數據來源:各省政府官網、Wind,東方金誠整理 相比往年,地方政府信用得分中位值略有下沉;縱觀 5 年,13 省“穩”字當頭 2019 年,地方政府信用得分中位值同比有所下滑,主因減稅降費影響下的財政實力得分下沉。廣東、浙江、 江蘇及京滬兩大都市依然穩居前列,信用得分穩中略降;排名后 5 省份中,海南因限購令降幅明顯,青海因經 濟
20、財力有限、債務率高而排名墊底;內蒙古排序突破中位值,排位上升明顯,反映擠水分后的回暖。 縱觀5年排序結果, 13省信用變化趨勢 “穩” 字當頭, 包括東部的浙江、 江蘇、 山東、 河北和天津, 中部的河南、 安徽、江西和湖南,以及西部的內蒙古、重慶、云南和廣西。而海南、陜西、貴州、福建、山西等省份的信用 排序有較為明顯的下降。其中,海南的“興衰”受制于房地產;陜西的命脈決定于煤炭的景氣度與安全生產; 貴州稅收負增長,債務負擔持續高位,拉低整體得分;福建財政增速突降,受減稅政策、房地產調控等因素影 響較大;山西經歷煤炭下行 - 反彈 - 趨穩的過渡,財政增速波動較大。 圖表 7:2015 年以來
21、各省信用排序結果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各省政府官網、Wind,東方金誠整理 2 各省經濟、財政增速為結合官方預測數與 2019 年最新月度數預估;經濟、財政規模根據增速預估;政府債務相關比率以地方政府債券存續余額、城投公司 有息債務為基礎估算。 2020 年信用風險展望系列報告 12 三、地區經濟實力 1. 經濟規模 粵蘇魯浙 4 省經濟總量和人均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對比我國 31 個省級行政區的 GDP 和人均 GDP,兩大指標整體呈現出“沿海雙強、邊疆山區雙弱、中部均 衡”的特點?;浱K魯浙 4 省憑借早期政策傾斜及沿海區位優勢,經濟總量和人均富裕度始終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京津滬三大直轄市受益于
22、特殊政策、總部經濟等優勢,人均富裕度領跑全國。中部省份和西部龍頭省份處于我 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梯隊,總量和人均相對均衡。甘肅、貴州、黑龍江等省份受制于區位等因素,經濟總量和人 均尚處于較低水平。 圖表 8:2019 年 31 個省級行政區經濟規模分布圖 數據來源:各省政府官網、Wind,東方金誠整理 2. 經濟增速 經濟增速整體小幅下滑,新疆、河北、四川等 12 省的 GDP 增速好于官方預期 2019 年前三季度,各省 GDP 增速普遍低于 2018 年,這與中美貿易戰、汽車制造業不景氣、投資增速不達 預期等因素有關。 但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 少數省份的GDP增速仍好于2018年, 包
23、括天津、 河北、 重慶、 內蒙古等 6 個地區;湖北、湖南兩省的 GDP 增速同比持平,均為 7.8%。同期,經濟增速最高的前 5 名包括貴州、 云南、江西、福建、西藏,上述 5 省 GDP 增幅仍保持 8.0% 以上;與之相對的是,吉林、黑龍江、天津 3 省增 速墊底,增速均小于 5.0%。 從各省 2019Q3 的經濟增速與年初官方預期增速的對比看(圖表 9- 右),新疆、河北、四川等 12 省經濟 增速好于預期。而對于吉林、陜西、海南等省份,由于當地支柱產業發展暫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其經濟發展 速度與年初預期差距較大。 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13 圖表 9:2019 年 31 個省級行政
24、區經濟增速表現 數據來源:各省政府官網、Wind,東方金誠整理 3. 經濟實力排序解析 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領先優勢明顯,中、西部龍頭分列其后,西藏、青海、甘肅、寧夏等西部地區經濟實力 排序靠后 從經濟指標相對排序的結果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領先優勢明顯。以長三角、珠三角為核心的東部沿海區 域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工業門類齊全、服務業發達,在我國現代化 建設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湖北、 河南、 四川等中、 西部龍頭省份, 其經濟實力排序處于上游水平。 上述省份位于我國的地理中心, 區位、 氣候、人口、土地等優勢正逐漸顯現,工業基礎良好,亦是承接
25、東部地區優質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四大直轄 市的經濟實力排序位列中上游。4 座城市憑借政策贏得發展先機,資源的積聚力很強,人均優勢非常明顯;其中, 上海和北京的科技、服務、創新能力強,抗風險水平高,經濟穩步發展;天津、重慶雖在發展過程中曾遭遇波折, 但長遠來看基本面向好,發展多元化程度高,經濟實力強。 西藏、青海、甘肅、寧夏 4 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在全國排名后四位。西藏、青海、甘肅地處高原,以生態保 護為本,可供開發建設的國土面積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寧夏受限于陸地面積的制約, 經濟規模相對較小。 圖表 10:各省經濟實力相對排序及指標預測(單位:億元、%、元) 數據來源:各省
26、政府官網、Wind,東方金誠整理 2020 年信用風險展望系列報告 14 近半數省份的經濟實力呈現不同程度的提升 2019 年,15 省的經濟實力絕對分值同比上升,具體包括東部地區的河北、山東、海南、廣東、天津,中部 地區的河南、湖北、江西、安徽,西部地區的內蒙古、云南、四川、貴州、新疆,東北地區的遼寧。其中,河南、 湖北、江西、內蒙古、河北、遼寧、云南 7 省改善較多。 從 2019 年前三季度的經濟運行表現來看,中部地區經濟規模最大的河南省,其經濟實力改善幅度最大。河 南省 GDP 增速處于 7%7.5% 年度預期目標,投資和消費均保持較快增速,外貿增速受貿易戰影響放緩。河南 省裝備制造、
27、食品加工、新型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支柱產業的競爭力較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 長 22.2%,遠高于全國均值。發展前景看,河南省強大的勞動力資源、米字型高鐵、相對廉價的土地成本等優勢, 將成為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潛在驅動力。 中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湖北省,其電氣、化工、汽車等傳統行業支撐有力,主要城市高新制造業增 速很快;基礎設施投資表現搶眼,同比增長 17.1%;京東方、長江存儲、華星光電等芯屏端網重點項目投資對 工業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同時,湖北省外貿依存度(2018 年僅為 8.86%)遠低于東部沿海省份,幾乎不受貿易 戰拖累。 江西具有極豐富的礦產資源與旅游資源, 對其主導
28、產業發展起到了直接支撐;得益于有色金屬、 非金屬礦物、 光學產業景氣度提升等因素,全省工業經濟增速保持高速發展,2019 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處于全國第四。河北 以鋼鐵、裝備制造為代表七大行業生產全面增長;消費需求繼續保持對經濟增長的主拉動作用;雄安新區進入 大規模建設階段、冬奧涉奧項目建設高速推進,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并具有持續性。 內蒙古“擠水分”周期較短,僅在 2017 年失速,之后便回歸合理區間。2019 年前三季度,全區規上工業 增加值增速 7.7%,能源、冶金建材、農畜產品主要優勢產業增速較快;“全季 + 全域”旅游新格局成為全區經 濟的重要增長極。同時也應關注,內蒙古地域版圖橫跨
29、我國東、中、西,區域發展存在較大不平衡;支柱產業 對資源存在高度依賴,經濟發展受資源品價格的周期波動影響依然較大。 云南經濟增速依然保持高姿態,前三季度增速居全國第一。全省能源、茶飲保健、礦產等支柱產業增加 值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是云南省重點打造的新支柱, 云藥資源優勢明顯, 以云南白藥、 螺旋藻、三七系列為代表的生物醫藥已初具規模,產業增加值突破千億,企業營收突破 2500 億,對云南經 濟的貢獻與日俱增。但與內蒙古類似,云南省經濟發展尚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昆明市領跑全省,并向四周 遞減。 遼寧作為東北地區經濟龍頭,經濟回穩勢頭已基本確立,2019 年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 5
30、.7%。作為經濟的 頂梁柱,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7%,裝備制造、石化等支柱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同時,全省新動能不 斷壯大,沈大自創區經濟增速達 6.0%,航天、醫藥等高技術制造業投入和產出均高速增長,對人才、項目等引 力有所增強。但新動能轉化為生產力和有效盈利的進程還需加快,以應對減稅降費帶來的負面沖擊。 少數省份經濟實力下滑,吉林、陜西降幅較大,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2019 年,6 省的經濟實力有所下滑。其中,吉林、陜西降幅較大;黑龍江、寧夏、廣西小幅下降。 以制造業為主的吉林省,汽車、裝備制造業是其核心力。2019 年前三季度,吉林省 GDP 增速位于全國末尾, 僅為 1.8%。一
31、是受汽車行業拖累,全省汽車制造業同比下降 1.8%;二是國企占比高,部分產值、利潤、稅收 會流到總部經濟所在地;三是主要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市場抗風險能力不強。 陜西省 GDP 增速同比下降較多,2019 年前三季度為 5.8%。從經濟運行表現來看,全省工業企業盈利能力 不容樂觀,營業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壓縮;19 年初的神木礦難使全省主要煤礦停產,支柱煤炭行業盈利受此影 響較大;三大需求增速同時回落,對經濟發展拉動作用降低。 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15 4. 經濟實力排序前瞻 展望 2020 年,在我國基本實現十三五目標的整體預期下,全國經濟增速將力爭 6.0%,多數省份的經濟增 速將保持平穩。
32、31 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實力排序或呈現如下變化: 圖表 11:31 個省級行政區經濟實力排序前瞻 數據來源:東方金誠預測 東部沿海省份、南北兩大都市的經濟實力繼續領跑,排名相對穩定,主要得益于產業發展的多元、服務業 的發達、外向程度較高、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以及長三角等戰略的深入。中部地區的兩湖、河南、安徽、江西, 以及西部龍頭四川,其經濟實力排名呈現前后微調,伴隨高鐵經濟四通八達、工業和服務業實力提升、人口集 聚效應的顯現,上述省份經濟增速將保持在 7.5%,8.5% 區間,后發優勢明顯。 天津經濟運行指標已恢復理性,基建尤其軌道交通領域需求依然旺盛、京冀企業在津投資勢頭較好、天津 港協同雄
33、安新區和大興機場的交通樞紐助力貿易發展,經濟增速將恢復至與全國同步。遼寧經濟排名或將上升, 伴隨國企改革的深入,裝備制造、石化等支柱產業競爭優勢很強,高技術制造業的大力投入將持續轉化為有效 產出,并增強對人才、項目的引力,轉型升級的重工業將拉動其經濟的持續發展。廣西受益于新版北部灣規劃, 新一輪投資需求對經濟的驅動作用將增強,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樞紐,協同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發展,將 助力其產業轉型和優勢資源的集聚。 對于內蒙、陜西、山西等資源依賴型省份,伴隨主要煤種需求放緩,煤價中樞下移,煤炭行業信用風險整 體穩定,但有弱化壓力,其經濟排名或將有所下移;同時,上述省份的非煤產業發展較好,多元
34、化程度的提高 將提升其抗風險能力。而云南、貴州伴隨脫貧攻堅戰的收尾,經濟增速將逐漸褪去高速光環,大健康、大數據、 生態旅游等新產業效應逐步顯現,同時區域發展的明顯不平衡仍客觀存在,人均 GDP 水平較低將拖累排名。 四、地方財政實力 1. 一般預算 受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多數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趨緩 2019 年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 3.3%,地方級增速 3.1%,較 2018 年增速分別下降 2.9、3.9 個百分點。結構上,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呈現出稅收疲軟、非稅支撐的局面;稅收收入同比下降 0.4%,非 稅收入同比增長 29.2%。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財長增速明顯放緩:
35、一是減稅降費的影響,增值稅、企業所得 稅、個人所得稅同比分別增長 4.2%、2.7% 和 -29.7%;二是貿易戰的影響,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 8.1%、關稅同比下降 3%;三是“房住不炒”的堅持,涉房涉地主要稅種的增速較 2018 年有明顯下降;四是汽 車行業的不景氣,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 0.4%。 2020 年信用風險展望系列報告 16 與全國趨同,多數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有所放緩。5 個省份前三季度的增速呈現負增長,分別是吉林、 重慶、西藏、黑龍江、海南;而河北、內蒙古、浙江、廣西、河南 5 省增速依然保持高姿態,但收入質量不盡相同; 天津扭虧為盈,增速由 2018 年的
36、-8.8% 升至 0.1%。 圖表 12:2019 年各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表現(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各省政府官網、Wind,東方金誠整理 從各省 2019 年前三季度的財政增速與年初官方預期增速的對比看(圖表 12- 右),天津、河北、內蒙古、 廣西遠好于預期,浙江、江西、河南、山西略好于預期;而以西藏、吉林、重慶為首的省份,其財政增速與年 初目標相距甚遠。 2. 可用財力 可用財力頭部效應較強,粵滬浙魯共占三成;結構各異,藏青甘等 7 省對上級補助收入依賴較大 我國地方級可用財力規??捎^,2019 年收入規模約為 25 萬億。各省的可用財力呈現頭部效應與東西梯差, 廣東、上海、浙
37、江、山東 4 省的可用財力之和占據地方可用財力的 30%,西藏、海南、青海、寧夏可用財力規 模相對較小。 各省可用財力結構不盡相同, 上海、 北京、 廣東、 天津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比超4成, 收入質量較好;江蘇、 山東、浙江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約 4 成,土地交易活躍,但更易受土地相關的規劃、市場、政策等因素帶來的不 穩定性。上級補助收入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區域財力間的極度不平衡;得益于邊疆區位及戰略安全等特殊因素, 西藏、青海的上級補助收入占比超 7 成,甘肅、黑龍江、新疆、寧夏、內蒙古超 5 成。 圖表 13:2019 年 31 個省級行政區可用財力及人均財力對比 數據來源:各省政府官網、Win
38、d,東方金誠整理 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17 從人均可用財力來看, 西藏遙遙領先, 是唯一超5萬元的地區;上海、 北京位列第2、 3名, 人均財力超4萬元; 浙江、青海、天津、江蘇、寧夏、重慶、內蒙古 7 省位于(2 萬,3 萬)區間,位于中上游。 3. 財政實力排序解析 財政實力整體下沉;其中,可用財力過萬億省份排名整體靠前,但財政增速放緩 2019 年,由于財政增速整體放緩,地方政府財政實力中位值有所下降,與 2016 年的水平相當。多數省份 的財政實力得分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湖南、重慶、天津、吉林同比持平,廣西有所上升。 可用財力過萬億的省份排名整體靠前, 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均有所放
39、緩。 2019年前三季度, 上海、 湖北、 山東 3 省的增速較 2018 年下滑超 5.0 個百分點。除全國減稅降費的因素外,上海市財政增速的下滑還與汽車等 重點企業盈利下滑有關,同時二手房交易政策的趨緊,亦使其涉房涉地稅受拖累;同樣受二手房政策影響較大 的城市還包括北京??紤]到上海市經濟發展多元程度很高,以金融、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科研服務等為代表 的服務業領先增長,服務業“獨角獸”企業營業收入增勢強勁;雖財政增速暫時表現欠佳,但預計未來回升的 概率很大。 圖表 14:各省財政實力相對排序及指標預測(單位:億元、%、元) 數據來源:各省政府官網、Wind,東方金誠整理 14 個省份的財政實
40、力相對排名同比上升;其中,津冀蒙桂 4 省財政增速好于同期,浙豫冀蒙桂 5 省增速 相對較高 與 2018 年相比,14 個省份的財政實力相對排名有所上升,其中東部 4 席(廣東、江蘇、河北、天津), 中部 3 席(安徽、湖南、江西),西部 5 席(內蒙古、廣西、重慶、云南、寧夏),東北 2 席(吉林、黑龍江)。 2019 年前三季度,天津、河北、內蒙古、廣西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好于 2018 年。天津市的財政創收 已扭轉連續兩年負增長態勢,小幅回正;一是裝備制造業支撐作用強勁,二是夜間經濟、假日經濟和會展經濟 優勢突出,大眾消費持續活躍。河北省工業、服務業基本面較好,稅收收入增速 3.1%
41、,與全國地方級增速同步; 非稅增速較快,國有資產盤工作有效開展。內蒙古財政實力排名表現較好,稅收收入增速保持高姿態(8.3%), 與多數省份的低速運行形成反差;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7.7%,主要優勢產業增速較快;“全季 + 全域”旅 游新格局成為其創收的重要增長極。 此外,浙江、河南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位于全國領先水平。浙江省作為外貿依存度較高、數字經濟和 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減稅降費對其稅收的影響相對有限;增值稅保持 4.3% 的增速,建筑業、金融業增收明 顯;企業所得稅增長 12.0%,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貢獻較大。同時,浙江省研發經費支出規模較 2020 年信用風險展望系
42、列報告 18 大且增長較快,對工業經濟的高質量增長和稅收的持續貢獻都將是利好的存在。河南省支柱產業較為多元,主 要企業盈利能力逐步增強,財政創收受減稅降費的影響亦相對有限;2019 年前三季度,全省實現稅收收入增速 6.6%,煤炭、有色、電子、食品、汽車等行業的主要企業收益較好,對稅收的貢獻較大。 廣西雖為唯一一個財政實力得分同比上升的省份,但主要依靠非稅帶動,穩定性欠佳。2019 年前三季度, 廣西財政增速為 7.4%,明顯好于前兩年。但從結構來看,稅收收入同比下降 0.1%,非稅收入同比增長 23.4%。 從工業發展看,廣西以食品、有色、冶金等為支柱的工業經濟增速 3.1%,產業附加值和抗
43、風險能力相對有限, 財稅增收的穩定性一般。從發展潛力看,隨著新版北部灣經濟區的推進,產業集聚和產出效應將得以體現,全 區財稅質量長遠有望改善。 排序靠后省份財政增速普遍欠佳,藏吉黑瓊負增長,貴新青增速較低 財政實力排序靠后省份集中于青海、黑龍江等西部和東北部地區,此外還包括東部的海南和天津;而中部 六省無排名靠后省份。 2019 年前三季度,西藏、吉林、黑龍江、海南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負增長。吉林財政增速為 -9.2%,這 與其經濟增速的低迷一致,反映出主導產業多元化程度較低,應對單一行業下行風險的能力較弱。黑龍江財 政增速為 -4.2%,除減稅降費因素外,以裝備、食品為主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工業
44、投資增速相對偏低(2.3%、 1.4%),主要行業稅收創造能力和持續性相對有限。具有房地產依賴癥的海南省,其財政增速為 -0.6%,其中 稅收收入同比下降 7.2%,這與該省最強限購令的實施密切相關。 貴州、新疆、青海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位于 0%,3% 低速區間。貴州增速 1.6%,其中稅收收入增速 -7.3%,政府主要依靠各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來平衡收入;這與當地經濟的高增長(8.7%)形成反差,反映出地 方支柱產業對地方稅收的貢獻度不強,酒、煤、電、煙四大支柱行業雖有力支撐著經濟的增長,但較多稅收流向 總部經濟所在地;因此,具有當地特色的新支出產業培育顯得尤為重要,以“大扶貧、大數據、
45、大生態”為代表 的創新服務業或將改善貴州目前的局面。新疆增速 0.5%,其中稅收收入增速 -2.9%;青海增速 0.8%,其中稅收收 入 -4.7%;上述兩大西部省份的主要稅種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產業發展對資源的依賴度較高,抗風險能力較弱。 4. 財政實力排序前瞻 展望 2020 年,我國減稅降費力度不減,增值稅、社保繳費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政策空間,規模還將保持在 2 萬億左右。同時,企業的經營壓力將繼續緩解、盈利能力將有所增強,企業活力的釋放將一定程度對地方稅種 形成正向貢獻;房地產再度明顯收緊的可能性不大,這意味著 2020 年地方政府國有土地出讓金收入將恢復兩位 數增長,涉房涉地稅和政府
46、性基金收入增收的可能性較大,多省財政增速較 2019 年將有所改善。31 個省級行 政區的財政實力排序或呈現如下變化: 圖表 15:31 個省級行政區財政實力排序前瞻 數據來源:東方金誠預測 地方政府與公用事業篇 19 上海在經歷 2019 年的排位下滑后,或將超越廣東、江蘇兩省而重回榜眼,在降準降息、一城一策、新長三 角規劃等因素作用下,上海購房需求將有所釋放,支撐涉房涉地稅的回升;服務業領先全國且增勢強勁,多元 支撐地方財力。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的財政實力排名依舊保持前排。河南、四川、河北等省分列其后,上 述省份受減稅降費的影響相對較小,稅收增速較好,表明其產業發展的韌性很強,能有效彌補
47、政策變化帶來的 負效應。 中部地區的湖北、江西兩省財政排位或將上移,體現出我國經濟第二梯隊整體財政實力的增強。重慶作為 西部中心城市,財政增速因汽車銷量下滑、房地產景氣度波動等因素影響而表現欠佳,但全市經濟結構轉型勢 頭明顯,汽車產業對其經濟支撐在減弱,整體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預計財政增速將由負轉正,明顯回升。東 部地區的福建,其財政收入受減稅政策、房地產調控等因素影響較大,但產業發展的基本面較好,且進出口對 美依賴度較低,預計 2020 年的財政排名將有明顯提升。同樣位于東部的海南,隨著落戶限制在 2019 年 10 月的 取消,全省房地產市場得以緩解,涉房涉地稅或將有所上升;伴隨我國消費升
48、級態勢的確立,海島游、免稅品 消費等依然備受追捧,海南島自身優勢將進一步釋放。東北龍頭遼寧,伴隨地區經濟發展形勢的轉好,財政實 力亦將有明顯改善。 而經濟增速高姿態的云南、貴州,其財政排名整體靠后,經濟產出轉化為財稅創收的力度有待加強;作為 西部人口大省以及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兩省人均財力相對較弱,對財政排位存在抑制。對于內蒙古、山西、陜 西等能源大省,增值稅、資源稅等主要稅種難有明顯突破,非能源產業的培育壯大尚需時日,對財力的貢獻有限, 其財政表現或不及 2019 年。廣西主要產業的稅收形成能力有限,預計短期內明顯改善的可能性不大,財政排名 將受到擠壓,但長期將依靠新版北部灣規劃的加持,形成新
49、一輪的增長。 五、地方債務負擔保障程度 1. 地方債務總覽 地方政府債務快速擴張,城投有息債務增速放緩 2019 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達 21 萬億,增速 14.1%,同比上升 2.8 個百分點,并遠高于我國的財政增速。 地方政府債務的快速擴張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密切相關,債務資金投向道路、水利、地下管廊等民生工程, 在經濟逆周期調節中起到穩投資的關鍵作用。 地方政府債務表現形式基本以地方政府債券為主, 并伴有少量外債。 圖表 16: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及城投債務相關指標 地方政府債務率 = 地方政府債務 / 可用財力;城投有息債務率 = 城投有息債務 / 可用財力 數據來源:財政部官網、各省政府官網、Wind 等,東方金誠整理 與此同時,城投公司在近年的城市化進程中亦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城投公司有息債務表現形式多樣, 2020 年信用風險展望系列報告 20 包括銀行借款、 債券、 信托及融資租賃等, 且規模較大, 約為地方政府債務的 1.5 倍。 近年來, 各地嚴控隱性債務, 城投公司有息債務增速整體放緩。從各類債務率來看,城投有息債務率明顯高于地方政府債務率,但兩類債務 率的差距在收縮。 展望 2020 年,伴隨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的再擴大,政府債務將繼續快速增長??紤]到專項債資金可作為 部分重大項目的資本金,這意味著未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