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國際: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洞察報告(32頁).pdf

編號:163600 PDF  PPTX 32頁 3.41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高力國際: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洞察報告(32頁).pdf

1、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洞察 華東區研究部2024年5月1.出海新征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洞察Colliers2全球化3.0時代的中國企業出海新征程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1979年,國務院提出“出國辦企業”,首次將發展對外投資作為國家政策,開啟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積極探索與嘗試。之后的十年間,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意識加強,海外投資逐漸活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我國政府出臺了關于鼓勵企業開展境外帶料加工裝配業務的意見等政策,為“走出去”指明具體貿易措施。2008年,經濟危機席卷全球,線下消費向線上轉移,消費不振導致一些品牌效應不強、沒有技術護城河的企業被迫退出市場。2010年起,我國數字

2、經濟和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以騰訊、阿里為首的互聯網企業將在國內相對成熟的電商模式復制到海外市場,通過技術、人才等優勢迅速發展。2020年至今,中國企業從“產品出?!鞭D向“品牌出?!?。在疫情反復和國際局勢波動下,中國企業出海的業務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以低價內卷和粗放式廣告投放的鋪貨模式受阻。出海企業紛紛尋求品牌效應,通過打造有辨識度的品牌來與消費者建立緊密聯系、穩固市場份額。全球化1.0:代工貿易有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初代全球化,利用低成本優勢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全球化2.0:技術創新國際化的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全球化的目標從單純擴大市場過渡到建立技術優勢。全球化3.0:品牌塑造有中國根基的全球企業中國

3、企業全球化的重點向品牌、營銷與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通過品牌塑造和全球產業鏈布局形成競爭優勢。起步期3Colliers2000年的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上,“走出去”頂層戰略被正式提出。在更完善的支持政策下,中國企業加速走出國門。2001年,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來放寬限制條件、擴大對外開放,便利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推動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汽車產業的全球化重要窗口期Colliers4維度因素表現國家層面經濟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億美元;2020年我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政策關于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

4、機制和機構意見等文件逐漸建立保障體系。金融多維度資金助推“走出去”,有效激發海外發展活力。產業層面技術電動化、智能化等技術水平不斷攀升,部分領域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供應鏈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國產化勢頭強勁,我國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約占全球2/3左右。市場汽車產銷總量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車市場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2018-2030+1960-19801990-20101910-1930窗口期關鍵因素主導國流水線生產自動化、小型化模塊化、平臺化電動化、智能化中國在全球化窗口期的能力表現5Colliers第二代出海:新能源車出海勢頭銳不可擋以比亞迪為代表,實現了對歐洲等高勢能市場的突破,出口均

5、價也隨之提升,純電車出口均價約2萬美元左右第一代出海:燃油車為主主要出海均價1萬美元左右的燃油車,出海目的地集中在亞非欠發達國家和地區12%13%21%21%22%22%25%5%10%15%20%25%01002003004005006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量(萬輛)中國汽車年出口量(萬輛)新能源車出口占比(%)取代韓國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出口國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我國汽車產業的出海歷程2018年,上汽名爵和上汽Maxus開始向海外銷售新能源車。20

6、19-2020年,造車新勢力紛紛開啟海外布局,蔚來、小鵬、威馬、比亞迪等高調進軍歐洲。2021年,我國新能源車出海進入高速發展期,出口量同比幾乎翻倍。我國新能源車出口量占到汽車總出口量的四分之一,與2021年相比,出口量翻了將近三倍。2011年,比亞迪首次以純電動客車參加比利時客車展,電動客車成為新能源車出海的先行者。隨著新能源客車出口量的增加,海外市場對中國新能源客車的認可度持續提升。但在乘用車方面,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出海仍空白。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高力國際整理6Colliers隨著歐美貿易法案針對我國汽車直接出口的限制不斷升級,以及經濟性和滾裝船運力制約等原因的影響下,我國新能源車企開始

7、尋求更多元的出海模式,尤其青睞海外投資建廠。產能出海構筑了我國新能源車企的全球化版圖。當前我國新能源車企布局的海外工廠主要集中在泰國、中東歐和拉丁美洲等地。2024-2025年將成為海外產能達產的高峰。新能源車企海外建廠區位選擇的主要考量要素新能源車企建廠注重配套因素,因為新能源車廠不僅限于整車生產,還需要配套電池廠、零部件供應體系等。隨著我國新能源車企產能出海的加速,產業鏈上的配套企業也開始以海外建廠、就近布局的模式出海。這不僅有利于復刻國內的生產經驗,而且能享受海外的關稅減免等優惠政策,使零部件企業的出海效益好于市場預期。在電動化時代,我國新能源車企在三電系統、智能化配置等核心領域樹立了全

8、球領先的技術優勢。而疫情下的全球汽車銷量下行和傳統車企收入下降使海外傳統車企無力支撐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方面的重金投入,從而導致新能源車的海外車型供給不足。具有汽車工業基礎本地有一定的汽車工業基礎,具備熟練工人、完善供應鏈、成熟工業能力,以降低成本。政府支持政局穩定、對華關系友好,政府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本土汽車品牌缺乏缺乏本土汽車品牌的發展中國家不但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低,而且一旦實現本地化生產,就能快速占領本土市場。我國新能源車企抓住窗口期,迎來整車產品出海的“高光時刻”,并順勢向上突破了歐洲、澳洲等高勢能市場產品出海產能出海產業鏈出海新趨勢:邁入“產能出海+產業鏈出?!毙码A段C

9、olliers7明細國內銷售產品出海(整車出口)產能出海(海外建廠)車輛售價(人民幣萬元/輛)11.9921.61818關稅(人民幣萬元/輛)/6.51.80稅率(%)/30%10%0%單車收入(人民幣萬元/輛)11.9915.116.218單車成本(人民幣萬元/輛)1011.511.511.4稅前利潤(人民幣萬元/輛)0.961.943.024.92稅前利潤率(%)8.0%9.0%16.8%27.3%適用地區(假設)標準模型中高關稅地區,如俄羅斯、墨西哥等低關稅地區,如東南亞、歐洲等假設產能利用率為80%以奇瑞瑞虎8為例,國內銷售、整車出口海外和海外建廠的經濟性測算比較對整車企業來說,產能出

10、海相對更具有經濟性。海外建廠情境中,產能利用率達到50%時,海外建廠的毛利率即可轉正;產能利用率突破60%時,即可超過國內銷售毛利率;產能利用率達到80%時,毛利率大幅領先國內銷售和整車出口情境,經濟性凸顯。鮮明比較下,新能源車企的產能出海成為必然趨勢。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產能出海大幅提升車企盈利空間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8Colliers建成日期:2025年預計2025年新增達產:暫未披露巴西匈牙利建成日期:2024年一季度預計2025年新增達產:17.5萬輛建成日期:2025年預計2025年新增達產:暫未披露墨西哥預計2025年新增達產:暫未披露建成日期:2024年上

11、半年預計2025年新增達產:15萬輛我國新能源車企主要海外產能布局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建成日期:2024年預計2025年新增達產:1.75萬輛建成日期:2025年一季度預計2025年新增達產:6.75萬輛2023 2023年7月宣布將在巴西設立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達30億雷亞爾(人民幣約45億元)。2024 2024年1月,正式簽署比亞迪匈牙利乘用車工廠的土地預購協議。匈牙利工廠預計將于2025年建成。2021 2023年3月進入墨西哥乘用車市場,相繼上市兩款車型。2023年7月在墨西哥簽約建設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正式布局歐洲市場,首站在挪威交付了1,000輛新

12、能源汽車。隨后開拓挪威、荷蘭、瑞典、德國、丹麥、比利時、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市場。2022年7月成立日本分公司,正式進入日本市場。2022年8月進入泰國市場。2022年9月與泰國當地最大的工業區開發集團偉華集團合作,購置近100公頃的土地、投資近180億泰銖(人民幣約36億元)建廠,規劃年產能15萬輛。2022年12月進入馬來西亞市場。2022 發展勢頭迅猛。截止2023 年,已進入歐洲十五個國家,并在主要城市開設多家先鋒店。2020 在柬埔寨金邊開設第一家乘用車銷售中心。2022年12月進入巴西乘用車市場。2022年12月進入智利市場。2022年6月,元PLUS于澳大利亞開啟預售。2024年1

13、月,比亞迪烏茲別克斯坦工廠投產。比亞迪泰國工廠預計將于2024年年中建成。9Colliers產品出海 產能出海 比亞迪巴西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預計將于2024下半年建成。北美歐洲亞洲澳洲南美新能源汽車出海案例:比亞迪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圖片來源:新華社,比亞迪10Colliers2023年7月,比亞迪與巴西巴伊亞州政府共同宣布,雙方將在卡馬薩里市建設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達30億雷亞爾(折合人民幣約45億元),計劃于2024年下半年投產。此舉將進一步推動比亞迪的全球化進程。比亞迪巴西生產基地綜合體將由三座工廠組成,分別為一座主營電動客車和卡車底盤的生產工廠、一座新

14、能源車整車生產工廠以及一座專門從事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的加工工廠。其中,新能源車整車生產產線涵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車型,計劃年產能達15萬輛。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加工工廠將充分利用當地港口資源,以滿足全球市場對新能源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在巴西建造電池工廠,除了實現自給自足,加強一體化供應體系,還能更好地利用南美充足的鋰資源,為之后比亞迪開展電池能源業務打下儲備。2023年前5月,比亞迪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38.1GWh,同比增長率達107.8%,市占率16.1%。雖然總量與寧德時代(86.2GWh)仍有差距,但同比增速是寧德時代(59.6%)的近一倍。比亞迪美洲地區總裁李柯在現場發言中將巴西建廠視作比

15、亞迪“美洲發展的里程碑”。因為巴西市場此后逐漸建立的產業鏈、供應鏈儲備能逐漸降低比亞迪進入北美市場的門檻。依靠通脹削減法案,美國為本地電動汽車發展建立了“北美保護圈”,對企業的本土化建設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而比亞迪此次落地巴西,能逐漸滲透到北美周圍市場內,為之后正式進入美國市場打下基礎。計劃年產能達15萬輛同比增長率達107.8%市占率16.1%為正式進入美國市場打下基礎巴西巴伊亞州副州長熱拉爾多 朱尼奧爾、巴西巴伊亞州州長杰羅尼莫 羅德里格斯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比亞迪美洲地區總裁李柯(從左到右)新能源車零部件出海:比亞迪巴西生產基地綜合體Colliers11隨著新能源汽車產能持

16、續擴張,為適配北美、歐洲等地區的整車企業需求,國內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開啟全球布局、擴大產能。經營方面,就近建廠有利于零部件供應商快速響應當地客戶需求,且能夠降低運費、關稅等成本,穩固零部件企業在海外的市場地位。海外設廠的零部件企業也能通過拓品類、拓車型、拓客戶等路徑實現業務快速增長。國內業務國內業務有望隨著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和下游客戶的增長,實現穩步發展海外業務海外業務有望通過拓品類、拓車型、拓客戶等路徑實現快速增長配套品類拓寬隨著零部件企業逐步取得客戶認可、與客戶粘性加強,配套品類有望進一步拓寬,提升單車配套價值配套車型拓展在現有車型基礎上,為下一代車型、海外更多車型提供更多配套機會配套客戶拓

17、展進入更多海外車企的車企配套體系汽車零部件企業產能出海,打開新的成長空間12Colliers上游關鍵原材料(鋰礦、鎳礦、鈷礦、錳礦、石墨、稀土等)核心零部件(電機、電控、電池、車身及附件)中游整車制造下游整車銷售充電設施后市場服務等墨西哥熱管理:三花智控、銀輪股份被動安全:均勝電子線控制動:伯特利汽車功效:上聲電子壓鑄:文燦股份結構件:拓普集團車身件:凌云股份熱成型車身鋼件:華域汽車玻璃:福耀玻璃座椅:繼峰股份、億和控股視條、后視鏡:寧波華翔內飾件:新泉股份、岱美股份美國電池: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熱管理:三花智控、銀輪股份、奧特佳結構件:拓普集團被動安全:均勝電子線控制動:伯特利空氣懸架:中鼎股

18、份、寶隆科技熱成型車身鋼件:華域汽車玻璃:福耀玻璃座椅:繼峰股份內飾件:岱美股份阿根廷電池:國軒高科座椅:繼峰股份巴西結構件:拓普集團熱管理:奧特佳汽車功效:上聲電子座椅:繼峰股份印度電池:國軒高科熱管理:銀輪股份、三花智控、奧特佳攝像頭:聯創電子熱成型車身鋼件:華域汽車馬來西亞電池:億緯鋰能熱管理:奧特佳結構件:拓普集團管路二級供應:騰龍股份內飾件:新泉股份越南熱管理:盾安環境熱成型車身鋼件:華域汽車輪胎:玲瓏輪胎泰國電池:國軒高科熱管理:三花智控被動安全:華懋科技座椅:億和控股輪胎:玲瓏輪胎德國電池:寧德時代、國軒高科電池結構件:科利達熱管理:銀輪股份被動安全:均勝電子、松原股份空氣懸架:

19、中鼎股份、寶隆科技車身件:凌云股份熱成型車身鋼件:華域汽車玻璃:福耀玻璃座椅:繼峰股份視條、后視鏡:寧波華翔波蘭熱管理:三花智控、銀輪股份空氣懸架:保隆科技結構件:拓普集團被動安全:均勝電子管路二級供應:騰龍股份座椅:繼峰股份捷克熱成型鋼車身件:華域汽車被動安全:均勝電子汽車功效:上聲電子座椅:繼峰股份視條、后視鏡:寧波華翔內飾件:新泉股份、岱美股份新能源車零部件產業鏈匈牙利電池:寧德時代電池結構件:科利達被動安全:均勝電子空氣懸架:寶隆科技壓鑄:文燦股份我國新能源車零部件企業主要海外產能布局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2.出海目的地區域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洞察Colliers1314Col

20、liers全球制造業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正朝著區域化、近岸化、本土化的方向加速調整,逐漸形成以法德、中國、美國為中心的三大區域,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在歐洲以德國為中心,輻射至歐盟;在亞洲以中國為中心,輻射日韓、東盟各國;在美洲以美國為中心,輻射至墨西哥、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有一定產業基礎本地有一定的汽車工業基礎,具備熟練工人、完善供應鏈和成熟工業能力,甚至能收購當地汽車企業的閑置產能進行生產,以降低成本。如比亞迪在泰國、巴西的工廠。政府支持政治局勢穩定,對華關系友好,且政府明確支持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如東南亞各國、中東歐國家、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巴西等。沒有本土品牌的發展中國家缺乏本土汽車品牌意味

21、著我國的新能源車企一旦實現本地化生產,就能快速占據市場;發展中國家則意味著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投入較低。中國新能源車企海外建廠時,區位選擇的三大因素新能源車零部件企業海外建廠的兩大考量汽車零部件企業建廠幾乎全部面向客戶配套。由于特斯拉等海外頭部車企的整車廠大多位于歐洲和北美,特斯拉供應鏈上的我國零部件企業出海也主要選址在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及墨西哥。近年來,因為國內市場份額上升阻力變大及出口關稅越發嚴苛,新能源車零部件企業出海的力度加大。除了特斯拉供應鏈外,圍繞我國新能源車企海外建廠而布局的供應鏈也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地逐漸深入。明確的目標客戶出海的新能源車零部件企業大多采取低成本投資戰

22、略,即選擇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較低,且臨近主要客戶的國家和地區。服務美國新能源車企時,出海的零部件企業大多選址在同屬 美加墨貿易協定 的墨西哥;服務英法德等西歐國家的新能源車企時,選址在同屬歐盟的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服務落戶于東南亞的新能源車企時,選址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選擇低成本輻射戰略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出海的區位選擇要素發達國家歐美車企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上落后于我國新能源車企。為保護本土市場,歐美發達國家紛紛以新能源車產業鏈本土化為緣由,推出貿易保護性措施,給我國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出海設置障礙。目前歐美的排斥性政策主要針對在中國本土生產的出口車輛,出海建廠的產能尚不屬于被調查范圍

23、。國家法規政策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美墨加協定通脹削減法案對關鍵礦物、電池組件等核心產業鏈做出了在美國生產的規定。美墨加協定協定對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汽車做出零部件比例規定,變相驅逐非本土車企。歐盟反補貼調查2023年9月,歐盟宣布展開針對中國新能源車的反補貼調查,調查的核心內容是中國政府是否對中國車企提供補貼,以此評估歐盟是否需要征收懲罰性關稅。15Colliers國家法規政策捷克投資鼓勵法及后期的修訂對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制造業啟動新技術中心和戰略服務中心等投資活動提供支持。支持形式為提供最多10個納稅期(免稅期)的企業所得稅減免或現金補貼。波蘭支持新投資法案投資區內新設工廠或與現有工廠相關的投資最

24、長可以獲得15年的企業所得稅減免。與此同時,波蘭還對研發投資、戰略性生產投資等進行補貼。西班牙經濟復蘇和轉型戰略項目計劃投資43億歐元支持新能源車和電池生產,補貼范圍包括從鋰的提取到新能源車生產制造的整個供應鏈。匈牙利根據匈牙利不同外資法規整理針對赴匈投資和在匈擴大投資企業提供退還和非退還補貼,對外資進行國民待遇,無特殊補貼政策。根據不同投資項目,補貼形式主要有現金補貼、稅收優惠、低息貸款等。部分歐洲國家針對海外投資的減稅或補貼政策概覽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海外政策環境:發達國家歐美針對新能源車產業的主要貿易保護措施概覽16Colliers國家政策泰國對于零售價不超過200萬泰銖(人民幣

25、38.6萬元)的純電動汽車,可享受高達40的關稅折扣。對于電池容量超過30千瓦時、零售價為200-700萬泰銖(人民幣38.6萬-135萬元)的電動汽車,可進一步享受20的關稅優惠。純電動汽車的消費稅從8降至2。電池容量為10-30千瓦時的乘用車每輛可獲得7萬泰銖(人民幣13,525元)的補貼。電池容量超過30千瓦時的CKD(全散件組裝)和CBU(完全組裝)的汽車每輛可獲得15萬泰銖(人民幣28,983元)補貼。電池容量超過30千瓦時的CKD皮卡可以獲得每輛15萬泰銖的補貼。印度尼西亞供給端對在印度尼西亞生產的純電動汽車最高補貼5,130美金,混動汽車的補貼金額減半。企業在印度尼西亞投資額只要

26、超過1,000億印尼盾(約5,000萬人民幣),即可享受企業所得稅50減免5年的優惠;投資額超過5,000億印尼盾(約25,000萬人民幣)以上將會獲得100的所得稅減免;投資金額越大,享受的免稅期也越長。清單內的新能源車原料、設備、零配件免征關稅、增值稅和進口所得稅。消費端滿足本地化率要求的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可以享受0的稅率。駕駛新能源車將不受單雙號限行政策限制。新能源車在部分停車場能享受更高的停車費優惠。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購買新能源車僅需繳納1的增值稅,其余10由政府承擔。馬來西亞供給端新能源車企可申請70-100的所得稅減免。截止2027年12月31日,對用于本地組

27、裝的進口汽車零部件免除進口關稅。免征充電設備制造商2023-2032財政年度的收入所得稅,以及為期5年的100投資稅津貼。需求端截止2027年12月31日,對本地組裝新能源車(CKD)免征消費稅和銷售稅需求端。截止2025年12月31日,對全進口電動汽車(CBU)免征進口關稅及消費稅。越南供給端將新能源車制造、組裝和電池生產列入享受特殊投資激勵政策的行業名單,免除或降低新能源車和電池在制造、組裝和維修環節所需設備、生產線和配件的進口關稅。充電站將享受更低的電價,并免除與充電站建設相關的設備和配件的進口稅;前五年免除充電站的土地相關稅費和企業所得稅,后五年稅費減半。需求端為新能源車消費提供補貼,

28、每輛車可獲得1,000美元的補貼。2022年3月1日起,新能源車在前五年免征登記費;在接下來的五年內,新能源車首次登記費按照同型號汽油和柴油車費用的50繳納。來源:各國政府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紛紛在新能源車購置、使用和生產環節進行激勵。尤其在生產環節上,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家均提出本土化生產目標,積極引進我國新能源車企建廠并給予稅收優惠。1)積極接洽我國新能源車企:2023年10-11月,長城、哪吒、吉利等公司被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家邀請訪問,商議投資建廠事宜。東南亞各國政府的支持態度明確。2)政策大力支持:泰國提出了2030年汽車達產250萬輛的目標,其中

29、30%將為新能源車。東南亞其他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均對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本地建廠予以稅收減免。部分東南亞國家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概覽海外政策環境:發展中國家17Colliers歐洲是目前除了中國以外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北歐地區汽車工業體系較為落后、西歐地區新能源車產能短缺,導致歐洲的新能源車供給主要依賴進口,這給全球新能源車企帶來了機遇。歐洲新能源車銷量滲透率從2018年不足3%增長至2023年的23%,勢頭迅猛。我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續航里程、電池功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在歐洲市場的認可度也不斷提升,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新能源車普及率較低、本土新能源車產業處于弱勢地位的東南亞是我國新

30、能源車企出海主戰場之一東南亞各國新能源車市場差異較大,按汽車市場成熟度可以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汽車成熟市場,包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其新能源車發展重點是替換油車,銷量天花板明確。第二類是處于增長后期的泰國汽車市場,其新能源車銷量大、增速快:2023年東南亞70%的新能源車銷量來自于泰國,是該區域的頭部市場,2030年有望達成30%的銷售滲透率目標。第三類是起步晚、規模小的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等市場,其人口紅利和經濟發展增速將為新能源車消費帶來一定的潛力。南美市場東南亞市場歐洲市場在墨西哥建廠將便利輻射北美+南美市場南美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較低,在墨西哥建廠將有利于出口南美市場。墨西哥能享受

31、北美貿易自由協定和 IRA 優惠,在墨西哥建廠不僅可以輻射本地和南美市場,原材料、供應鏈、成品都可以和美國、加拿大緊密地流通。我國新能源車企產能出海的主要目的地拉美各市場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新能源刺激政策巴西、阿根林、哥倫比亞等拉丁美洲國家在新能源車購車激勵(包含購置稅、進口關稅)、用車激勵(包括擁車稅減免、過路費)和企業能效積分等方面,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刺激政策。例如,巴西通過稅收減免和企業能效激勵來快速導入新能源車產品;智利政府宣布將在2035年禁售燃油車;哥倫比亞、波多黎各和巴拿馬也分別提出了新能源車的保有量目標。美國本土仍是大部分新能源車企出海時較少涉足的地區美國新能源車市場是特斯拉的大本營

32、,2023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美國純電動車市場份額達到56%。同時,福特、通用等美國老牌車企以及Lucid等本土新勢力也在搶占市場。因此,美國本土仍是大部分新能源車企出海時較少涉足的地區。18Colliers地緣優勢明顯,靠近潛在市場墨西哥位于南北美交界,在墨西哥生產的產品不但能以低成本進入北美市場,還能輕松觸及南美市場。在墨西哥設立海外工廠不僅能降低運費支出,還縮短了交貨時間和庫存成本。原產地規則加速汽車產業鏈回流北美,墨西哥成為“近岸外包”的受益者逆全球化和中美脫鉤等因素導致西方國家由“離岸外包”策略轉向“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2020年生效的美墨加協定和2022年美國出臺的通脹削減法案

33、分別以零關稅和新能源車購置減稅優惠來激勵汽車及零部件的生產回流北美,推動墨西哥成為北美汽車工業的“后花園”。區位優勢IMMEX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工廠建廠墨西哥政府推出 IMMEX優惠政策,為外國制造業企業投資設廠提供免稅機會,使其能夠在墨西哥以低成本和低風險運營。通常來說,沒有IMMEX認證的制造業企業需繳納所有進口關稅,例如16%的增值稅(IVA);而IMMEX認證的制造業企業(部分特定行業除外)不但免征增值稅(IVA),其進口的材料只要在特定時間內(通常為18個月)加工并作為最終產品出口,即有條件被認定為“臨時”進口,并因此免稅。與多個國家/地區簽訂自貿協定墨西哥憑借貿易成本優勢,推進國際間

34、貿易自由化,與美、加、歐盟各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自貿協定。因此,從關稅角度,墨西哥成本比國內生產再出口有很大優勢。政策優勢區域國家/地區北美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智利、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烏拉圭、秘魯歐洲歐盟各國、以色列亞太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1國與墨西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隨著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墨西哥正在成為新的制造業聚集地,中國的新能源車企和汽車零部件企業都在瘋狂涌入這片制造業的新大陸。墨西哥正在成為新的制造業聚集地產能出海目的地案例:墨西哥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19Colliers本土產業鏈缺位,為

35、新能源車產業鏈出海帶來機遇盡管政府積極推動新能源車產業發展,但墨西哥本土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例如,墨西哥新能源車產業鏈中,電動化、熱管理和智能化供應商的數量僅為2.2%,而中國新能源車產業鏈的相關數據為8.8%。新能源車整車龍頭加碼布局墨西哥產能正在向電動化轉型的墨西哥給零部件企業投資建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特斯拉不斷加碼在墨西哥的產能布局,我國的新能源車零部件企業也積極追隨至墨西哥建廠。相較于墨西哥本土廠商,我國零部件企業在技術能力和過往經驗上優勢明顯,有望受益于北美的廣闊市場、擴大全球份額。新能源車產業鏈現狀貿易政策的潛在不穩定性墨西哥受美國政策干預的影響較大。例如2023年8月,

36、墨西哥上調鋼鐵和輕化行業等392個稅目的進口關稅;中國作為墨西哥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人工及管理效率偏低墨西哥的勞動力市場具有很高的靈活性,許多工人以每天或每周為單位被雇用,員工流動性很高。墨西哥制造業工人的效率也不如中國,且需要支付高額的加班費用。需要應對的挑戰科阿韋拉州岱美股份:內飾件(收購的當地企業于2018年投產,新建廠預計2025年投產)伯特利:線控制動(投資3.5億元,預計2024年投產)旭升集團:壓鑄(投資約18億元,預計2024年投產)新萊昂州嶸泰股份:壓鑄(一期投資2.5億元,已于2017年投產;二期投資2.7億元,預計2024年投產)拓普

37、集團:結構件(投資13.6億元,預計2024年投產)瑞可達:新能源連接器(投資2,000萬,2023年投產)銀輪股份:熱管理(投資2.7億元,2023年投產)祥鑫科技:精密金屬加工(投資1.4億元,2022年投產)瓜納華托州愛科迪:壓鑄(一期投資1.4億元,2016年投產;二期2023年投產)阿瓜斯卡連特斯州新泉股份:內飾件(投資8,400萬美元,2022年投產)特斯拉“超級工廠”2023年12月,特斯拉已獲得土地許可,將建設一座初始投資50億美元、占地面積約1,700公頃、目標產能200萬輛的超級工廠。屆時,將成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工廠。第一汽車、江淮汽車生產基地起亞將建設新能源車生產基地產能

38、出海目的地案例:墨西哥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20Colliers輻射東盟區域汽車貿易的跳板泰國位于東盟的中心位置,通常被選作進入東盟區域貿易的跳板。早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企業將生產制造向境外遷移時,就將泰國定位為東盟地區的汽車生產樞紐。面向南太平洋的右舵車出口中心泰國是全球少數的右舵汽車國家之一,因此很大比重的汽車出口面對同樣采用右舵車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盟國家以及澳大利亞、南非等英聯邦國家。泰國的地理位置能便利地輻射到這些出口目的地國家。區位優勢“3030”政策助力汽車電動化轉型,打造東盟最大的新能源車制造基地為了建成“東南亞新能源車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泰國制定

39、了“3030”政策,即:到2030年泰國國內新能源車替代率必須在30%以上,新能源車產能占比也需達到30%以上;至2035年,泰國本土生產的新車將全部實現零排放。在此政策框架下,泰國國家新能源車政策委員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推動新能源車的消費和生產,主要包括:下調消費稅稅率、提供消費補貼、下調新能源車的整車進口關稅、減免全散件進口組裝車的進口關稅、下調消費稅和提供市場補貼等。因為整車進口關稅減征的優惠僅針對于在泰國設廠的車企,且要求其在2025年底前在泰國生產預期當年進口量相等的新能源車,所以將推升海外新能源車企在泰國投資建廠的熱情。政策優勢“亞洲底特律”:東南亞的傳統汽車制造業中心泰國有將近2

40、0家整車制造廠,年均整車生產能力近200萬輛,占東南亞汽車市場的一半左右。汽車工業也是泰國第一大支柱產業,汽車產業工人約占其勞動力人口的10%左右。泰國擁有近700家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全球百大零配件供應商中,有超過半數在泰國設立分公司或工廠。泰國還有超過1,700家規模較小的二、三級零配件供應商,主要為泰國本土企業。因此,整車廠在泰國的現地零部件采購率能夠高達98%。產業基礎泰國成為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的主要目的地泰國是東盟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也是亞洲僅次于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出口國。在泰國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泰國也成為中國新能源車企產能出海的主要目的地。產能出海目的地案例

41、:泰國21Colliers企業時間具體內容長城汽車2022年4月與泰國三家電力能源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將近600個充電站接入泰國公共充電網絡,覆蓋范圍可達泰國公共充電網絡的50%以上。哪吒汽車2022年9月與泰國最大的石油化工企業和貿易商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充電樁生產與安裝”、“公共充電服務”等方面深耕泰國新能源市場。企業時間具體內容上汽正大2022年1月計劃投資25億泰銖建設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工廠,目標在2023年為泰國市場和出口市場投產國軒高科2022年12月與Nuovo Plus簽署合作協議,合資成立泰國新國軒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面向東盟的電池出口基地比亞迪2023年1月計劃投資

42、38.9億泰銖向其新能源車工廠供應電池昂華2023年5月擬在泰國建設電池工廠,為名爵品牌的新能源車生產電池寧德時代2023年6月與泰國Arun Plus有限公司達成CTP(高效成組技術)合作協議,助力泰國成為東南亞地區的電池生產中心蜂巢能源2023年7月泰國工廠開工,規劃年產能6萬套電池包模組億緯鋰能2023年7月與泰國EA集團合作,擬在泰國組建合資公司,生產至少6GWH/年產能的電池生產基地中國動力電池在泰國的布局電動車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為中國新能源車企敞開機遇之窗在燃油車時代,日系車企就已牢牢把控泰國汽車制造業,但他們的電動化轉型緩慢,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泰國汽車制造的電動化轉型速度。這給

43、我國新能源車企帶來機遇的窗口:中國品牌在近年已迅速占據泰國當地新能源車市場份額七成左右。中國車企將協助推進新能源車基礎設施的完善,深度參與泰國新能源車產業鏈搭建充電樁、充電站等配套設施的不完善限制了需求的釋放。中國新能源車企已開展與泰國電力部門的合作,協助其積極布局。泰國新能源車核心電池廠落地速度較慢。相對于整車廠在泰的大量布局,動力電池企業相對缺乏。因此,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近年來在泰國的深度布局將協助補齊短板。新能源車產業鏈現狀貿易政策的潛在不穩定性政府換屆等因素影響下,新能源車支持政策的延續性有待觀察。小眾市場容量有限,需評估競爭風險右舵車市場屬于小眾市場,車企需要為此專門開發和生產。右舵車

44、消費市場容量相對有限,越來越多新能源車企的進入勢必帶來激烈競爭。因此,新能源車企應充分評估后再布局。需要應對的挑戰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泰國的充電樁布局產能出海目的地案例:泰國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22Colliers春武里府華域汽車:儀表盤總成、中控臺總成、座椅總成、方向盤總成、保險杠總成、發動機裝配等(已投產)羅勇府三花智控:熱管理(投資1.02億元人民幣,未投產)盾安環境:熱管理(已投產)奧特佳:熱管理(已投產)大城府恒帥股份:電機(未投產)北柳府均勝電子:汽車安全系統(已投產)長城汽車羅勇工廠長城汽車海外的第二家全工藝整車廠,2021年投產。上汽名爵泰國工廠

45、上汽名爵右舵車的全球生產基地,2017年投產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規劃年產能20萬輛。一期將于2025年建成投產,產能為10萬輛每年。哪吒汽車泰國工廠與泰國BGAC公司共同投資的新能源車組裝基地,是哪吒汽車的首個海外工廠。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規劃年產能2萬輛每年。比亞迪泰國工廠比亞迪全資投建的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規劃年產能15萬輛每年。泰國新能源車生產基地分布圖產能出海目的地案例:泰國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23Colliers交通優勢地處中歐,便利觸及歐洲各大汽車消費市場。以匈牙利為例,雖然深處歐洲大陸,但早已通過海運、鐵路等交通運輸連接的方式,成為一帶一

46、路在歐洲的關鍵節點。區位優勢針對海外投資以及消費的減稅或補貼政策對包括新能源車在內的制造業投資活動提供支持,支持形式為企業所得稅減免或現金補貼。例如,捷克的投資鼓勵法等。對研發投資以及戰略性生產投資等進行補貼或提供研發津貼。例如,波蘭的支持新投資法案等。政策優勢匈牙利福耀玻璃:汽車用玻璃制品均勝電子:汽車安全系統華城汽車:汽車內飾、輕量化鑄鋁、油箱系統、汽車電子亞普汽車:燃油處理與蒸發系統零部件寧波繼峰:座椅零部件、內飾零部件上汽集團:發動機和變速器零部件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億緯鋰能:動力電池波蘭福耀玻璃:汽車用玻璃制品均勝電子:汽車安全系統上海貝爾:汽車座椅和座椅組件匈牙利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生

47、產基地比亞迪與匈牙利塞格德市政府簽署比亞迪匈牙利乘用車工廠的土地預購協議。這是中國車企在歐盟地區建設的第一座乘用車工廠。產能出海目的地案例:中東歐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具備一定的汽車工業基礎以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斯洛文尼亞為代表的中東歐國家有著較成熟的汽車工業基礎。以捷克為例,捷克有數百家汽車零部件制造供應商,世界汽車零部件廠商50強中有一半在捷克投資。匈牙利的汽車工業零部件供應水平與捷克不分伯仲,擁有體系完備、配套齊全的汽車工業產業鏈,目前共有汽車及零部件供應商700多家,其中有500家都是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產業基礎24Colliers歐美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消費端需求潛力釋放

48、隨著歐美多國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退坡或取消,在產業鏈并不完善、種種弊端未解決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在部分歐美國家的滲透速度正在或即將放緩。(具體政策變化見右表)維護自身供應鏈安全目前歐洲的動力電池在設備、材料及產能上對國外企業,尤其是中國企業的依賴程度很高。為了維護供應鏈安全,歐洲各國政府逐漸建立電池法規,進行大規模公共補貼、扶持本土電池企業。從政策上看,未來歐洲電池產業鏈日益成熟之后,不排除會有針對本土供應商的保護政策,例如歐盟啟動旨在評估是否需要征收反傾銷關稅的反補貼調查程序。地緣政治海外國家存在政治環境變化的可能性,引發新能源車支持政策退坡、對華經貿關系波折,存在不確定性。燃油車的技術和市場成

49、熟,新能源車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歐洲國家經過長達幾十年的發展,汽車工業基礎雄厚發達,“三大件”技術和市場都非常成熟,而新能源車還處于起步階段,研發與生產需要更多資金與技術,船大難掉頭。核心原材料資源不豐富新能源車產業需要大量的礦產而歐洲的儲量相對缺乏,尤其是動力電池所需的的核心原材料比如鈷、鎳、鋰、石墨等資源?;A設施欠缺不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是制約歐洲新能源車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這兩年充電樁增速較快,但遠遠跟不上新能源車的增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現狀產能出海目的地案例:中東歐國家或組織政策變化德國2023年12月16日宣布結束新能源車補貼計劃,將于12月17日停止接受新的電動車補

50、貼項目申請。英國2022年6月14日宣布取消對插混電動汽車1,500英鎊補貼,意味著英國于2011年開始的電動汽車補貼計劃正式結束。英國2023年宣布將“2030年燃油車禁售令”推遲至2035年執行。瑞典2022年11月瑞典政府宣布將不再對購買電動汽車提供激勵措施。法國2023年12月14日,法國政府公布補貼政策修訂后的合規電動汽車名單。最新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引入了新的“碳足跡”評分計算標準。政府將依據多個指標進行打分,商品距離法國的路程越長,得分越低。法國新規實際上是將非歐洲制造的新能源車拒之門外。歐盟德國和歐盟委員會在2023年3月25日達成一項協議,歐盟將允許合成燃料汽車在2035年后繼

51、續銷售使用。需要應對的挑戰來源:公開信息,高力國際整理近來歐洲國家新能源車政策的主要調整3.應對的挑戰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洞察Colliers25Colliers26海外泛政治風險01010202監管環境與合規風險可持續要求與ESG政策應對文化環境與消費偏好差異基礎設施差距帶來挑戰產能落地層面宏觀層面破浪出海,繁榮中仍存隱憂Colliers27近幾年來,國際政治風險上升至高點,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貿易壁壘增加。中國企業出海面對的投資環境也空前復雜:歐美與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政策存在不穩定因素,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貿易壁壘也更加多元化,不僅有粗暴的關稅壁壘,還包括碳稅、本地供應鏈、勞工等多方

52、面的要求。因此,中國企業需要更多關注這些領域的問題,有所應對。東南亞一直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地區之一,但對東南亞的投資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如政策落實的不確定性高、匯率波動大等。特別是2020年以來,個別東南亞國家調整了針對中國投資的政策。同時,印度、日本等國趁機介入中國對東南亞的投資項目,企圖遏制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也是中國企業的主要出海目的地,但均存在受美國政策干預、政局不穩定因素等隱患。發展中國家(東南亞、拉美)政策不確定性歐洲面臨著民粹主義抬頭和經濟衰退風險。隨著歐洲國家進一步加強外資審查,中國企業對歐投資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大。企業對歐投

53、資,法律風險尤為突出。數據顯示,并購重組事件中,因企業對法律風險防范不夠而導致失敗的幾率高達70%。在歐洲,很少有國家專門給外商設立單獨的法律框架,中國企業若并購當地企業,需要深入了解目標區域范圍內的法律情況,尤其是稅法、勞動法、公司法等。歐洲經濟衰退及法律風險美國對華干預打壓海外泛政治風險與政策變化風險美國市場容量巨大、商機繁多、法律制度完善,吸引了大量外國公司在此投資和經營。但隨著中美關系降溫,投資領域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和國會重點審查的對象。赴美投資的主要風險點集中在對華政策的不確定性。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受“長臂管轄”制裁第二多的國家,僅次于俄羅斯。近日,美國將技術方面的對華“去風險”擴大

54、到新能源車領域:拜登政府以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為由,下令對中國新能源車展開調查。2023年12月1日,美國政府發布關于新能源車稅收減免的擬議新規則。根據新規則,從2024年起,新能源車企業若要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至少有40%的電池所需重要礦物必須來自美國或北美自由貿易伙伴;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升至80%。Colliers28合規發展生產合規知識產權合規市場合規金融合規產品品質資質許可產地證明ESG商標專利包裝產品說明稅務法律法規貿易規則平臺規則本土牌照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反欺詐為了降低境外合規風險,更好地應對境外合規挑戰,中國企業亟須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政策法規、文化、風險等

55、,從產品、技術、支付、知識產權等方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強合規管理,建立起一套有效、全面、有針對性的合規體系,為企業的域外經營保駕護航。國家發改委等機關聯合發布企業境外經營合規管理指引,為中國企業出海時如何提升境外經營合規管理水平提供了參考和啟示:境外投資中,企業要關注市場準入、貿易管制、國家安全審查、行業監管、外匯管理、反壟斷、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境外日常經營中,企業要關注勞工權利保護、環境保護、數據和隱私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反腐敗、反賄賂、反壟斷、反洗錢、反恐怖融資、貿易管制、財務稅收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美國針對外資企業的監管態勢日趨嚴峻,中國公司尤其被明確列為執法重點。根據

56、美國2012年國防授權法,對于一個非美國實體,如果其存在違反美國貿易制裁措施的重大交易,即使相關交易不存在任何美國連接點,美國仍然可以對其施加制裁。這些都預示著美國政府對中國公司的執法關注正在進一步強化。根據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一切向歐盟境內主體提供服務并處理個人數據者,均受到該法的管轄,中國企業也不例外。企業違反該法案最高可能承擔兩千萬歐元或者企業上一年度全球營業收入的4%(兩者取其高)的罰款,對企業影響巨大。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國家的“清廉指數”得分普遍較低。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腐敗現象突出,東道國通過中介機構向投標方索賄的“潛規則”并不鮮見,這也使得中國企業在這些國家開展域外經營時

57、面臨著更大的合規壓力。發展中國家(東南亞、拉美)廉政風險高企歐洲違規處罰嚴苛美國加強對華執法關注監管環境與合規風險Colliers29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于環境、社會和治理的要求和標準各不相同。對產能出海的新能源車企來說,開發建設過程中的大型工程施工類項目容易對當地環境造成影響。因此,企業在海外建廠和生產運營過程中,需要遵守當地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標準。如果違法相關的法律法規,項目可能面臨著被暫?;蜿P閉的風險。歐盟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要求任何與歐盟存在貿易關系的非歐盟企業在未來必須進行ESG報告披露,否則其出口的商品會被拒絕進入歐盟市場。2023年通過的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要求,自2027年起,出

58、口到歐洲的動力電池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這將給國內電池產業帶來重大挑戰,例如:中國企業普遍缺乏成熟的數字化工具來搜集與供應鏈相關的碳足跡,與碳足跡相關的標準數據庫不統一,國際互認機制未建立,法規規定了再生原材料的比例要求但國內暫未建立再生原材料認定機制等。歐洲“電池護照”即將生效美國削減通脹法案要求企業提供電池碳足跡聲明和標簽,并設定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標。因此,企業需要提供電池二維碼和數字護照。電池制造商、進口商等市場主體必須通過供應鏈盡職調查,收集或驗證所售電池產品的原材料來源及信息,以確定和減輕與原材料采購有關的風險。作為應對

59、,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產能出海和ESG合規正在提速。美歐近期開啟了在關鍵礦產領域合作的談判,以確保彼此采取共同措施利用資源,并突出在整個供應鏈上堅持提高環境和勞工標準的重要性。美國材料回收要求+供應鏈風險控制可持續要求與ESG政策應對Colliers30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于環境、社會和治理的要求和標準各不相同。海外和中國的文化消費習慣差異對出海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給初入當地市場的新能源車企帶來很大挑戰,尤其是在市場營銷和產品定位方面。為提升全球競爭力,新能源車企還需深耕用戶運營、積累消費者數據,根據消費者需求調整產品,才能克服產品和技術水土不服的難題。美國傳統車市場偏好SUV以及皮

60、卡,消費者對大型汽車的偏好意味著當地的新能源車需要更大的電池包,而技術資源的更大投入意味著更高的售價。雖然政府提供了一些補貼,但在油價相對較低的美國,開新能源車的成本并無太大優勢。由于地理環境因素和用車習慣的不同,美國消費者更依賴個人乘用車,但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相對滯后導致消費者擔心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在歐美等傳統汽車制造強國,中國品牌難以完全契合當地市場需求。比如中國消費者偏好大型、舒適的車型,而歐洲市場則更青睞小型、運動化的車輛,這種差異給中國車企打開歐洲市場帶來一定困難。歐洲人非常重視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不少用戶不喜歡車載數字助理,甚至認為應用機器人是對個人隱私的侵

61、犯。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也非常嚴格,最高罰款金額可高達是整個集團年度營收的4%。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市場,中國的新能源車必須針對熱帶特殊氣候條件進行產品優化,特別是在制冷系統方面。例如,需要增加空調出風口或遮陽簾,優化空調智能溫控系統,提高電池冷卻效率等。高溫對新能源車續航能力也是嚴峻的挑戰。據估算,在35 C的高溫環境下,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可能比常溫狀態下降14%-31%。發展中國家(東南亞、拉美)特別制冷需求歐洲中國品牌不契合+隱私保護嚴格美國電車成本無優勢+充電樁建設滯后文化環境與消費偏好差異Colliers31根據麥肯錫的一項調研,充電樁能否和加油站一樣普及是消費者考慮購買新能源車的

62、主要因素之一,可知充電市場缺口正成為阻礙新能源車在海外普及的巨大障礙。對中國的充電樁企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充滿挑戰。因為充電樁有公共基建屬性,各國政府更偏向與本國企業合作,所以中國企業通常只能采取與當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做ODM;同時,充電樁有軟件系統且需要接入當地電網,涉及到數據存儲管理的問題,這給信息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來源:AFDC,霞光智庫0%5%10%15%20%25%0501001502002020202120222023美國各類充電樁數量(千)及DC占比L1慢充L2慢充DC快充DC占比千歐洲充電樁數量激增但仍落后與預期美國充電基礎設施落后于新能源汽車增速東南亞新興市場和貧困地區

63、充電設施相對滯后國家充電站&充電樁數量(截至2022年)目標數量馬來西亞超過4,900個充電站2025年至少配置125,000個充電插座和3,000個充電站。新加坡超過2,500個公共充電樁2030年至少配置60,000個充電插座和28,000個公共充電樁。泰國超過7,000個充電站2021-2025年目標增加19,700個充電站和293,000個充電插座;2026-2030年目標增加165,000個充電站和2.63百萬個充電插座。菲律賓超過2,800個電動車充電站2040年前目標建立至少10,000個電動汽車充電空間。印度尼西亞超過1,100個充電站2025年目標為至少20,000個充電站,

64、2030年將增加到50,000個充電站。來源:counter sight,各國官網來源:European Alternative Fuels Observatory盡管東南亞新能源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有了相應的進展,但許多國家的充電站數量仍然不足,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特別是在一些新興市場和貧困地區之中,充電設施的相對滯后給新能源車的普及帶來很大挑戰。歐盟為新能源車車樁比設定了2030年達到10:1的發展目標。但除了荷蘭、韓國與中國外,全球其它主要新能源車市場的車樁比均高于這個數值,甚至有逐年升高的趨勢。從數量上看,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占比超過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充電樁數量只占全球的不到18%。截至2

65、023年底,美國共有16萬個公共充電樁,車樁比近30:1,遠高于歐盟平均13:1和中國7:1的公共充車樁比。要滿足203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充電需求,未來七年美國充電樁的增長率需要提高3倍以上,即平均每年增加至少5萬個充電樁。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2020202120222023Q1-Q3歐盟充電樁保有量交流樁(個)直流樁(個)基礎設施差距帶來挑戰 如需更多市場資訊,請聯系:關于高力國際高力國際(納斯達克及多倫多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CIGI)是一家領先的多元化專業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憑借在66個國家建立的運營網絡,

66、超過19,000位銳意進取的專業人員緊密合作,努力為房地產用戶、業主和投資者提供專家意見。逾28年來,我們的資深領導團隊(內部持股比例顯著)為股東帶來了約20%的復合年度投資回報率。公司年化營收43億美元,旗下管理的資產總額達980億美元,更大限度地發揮房地產潛力,助力我們的客戶、投資人和員工更快取得成功。更多關于我們如何加速成功的信息,請訪問,也可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及知乎號:版權所有 2024高力國際 本報告中所包含的信息均具有可靠來源。我們已采取一切合理的努力確保信息的準確性,但我們無法完全保證信息準確。對于任何可能不準確的信息,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建議讀者在根據本報告中的任何材料采取行動之前,先咨詢專業顧問。鄧懿君董事總經理|中國區+86 21 6141 3688Tammy.T沈寅董事總經理|華東區+86 21 6141 3600Richard.S劉行高級董事|咨詢服務+86 21 6141 3552Irwin.L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高力國際: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洞察報告(32頁).pdf)為本站 (面朝大海)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