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有建筑減隔震空間測算 減隔震行業專題研究五(內需的絕佳賽道) 證券分析師:王介超 電話:18600570430 執業證號:S1190519100003 證券分析師:任菲菲 電話:13046033778 執業證號:S1190520010001 2020-8-7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一、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 二、存量(舊改)減隔震空間有多少? 三、隔震加固工程案例 四、投資建議 五、風險提示 目 錄 pOrOnNtMrOoMzRtMqMpQoN9PcMaQsQnNmOnNkPnNxPiNqQuNbRrQsNMYnRoMuOmNmR
2、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2 報告摘要 1.1.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對對新建新建以及以及既有建筑(舊改)既有建筑(舊改)的公共建筑中均要求使用隔震減震技術,且老舊住宅抗震加固也是重點方向。的公共建筑中均要求使用隔震減震技術,且老舊住宅抗震加固也是重點方向。 (1 1)從公建角度來看,既有公建建筑使用隔震建筑技術符合政策要求)從公建角度來看,既有公建建筑使用隔震建筑技術符合政策要求。根據2019年10月公示的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在既有建筑方面,要求“位于高烈 度設防地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學校、幼兒
3、園、醫院、養老機構、應急指揮中心、應急避難場所等既有公共建筑進行抗震加固時,應當采用隔震減震技術?!?。 (2 2)從住宅角度來看,國家近年大力推廣舊改,舊改中抗震加固為重點改造方向)從住宅角度來看,國家近年大力推廣舊改,舊改中抗震加固為重點改造方向。2017年住建部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統籌利用節能改造、 抗震加固抗震加固、房屋維修等多方面資金,加快老舊住宅改造?!?2019年城市舊居住區綜合改造技術標準(T/CSUS 04-2019)發布,要求“對結構部件和連接構造等抗震加固時 ,應充分考慮改造后對建筑結構整體綜合抗震性能的影響”。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并將形成以
4、內需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格局且更加注重防災減災,減隔震作為一個 重要的方向在蓬勃發展,我們認為減隔震行業或是內需里的絕佳賽道,是內需里的絕佳賽道,應重點關注。應重點關注。 2.2.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 從抗震加固的角度出發,需求導向更為顯著,減隔震技術用于抗震加固時,能夠有效節約施工周期,同時不影響建筑使用面積,施工與維護均簡單易行,明顯優于傳統的粘貼 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套加固等方法,便于在工程中應用,就在今年6月既有混凝土框架結構隔震加固技術規程發布并于實施,為減隔震技術在
5、抗震加固中使用奠定基礎。 3.3.既有建筑(舊改)里的學校、醫院減隔震總空間約既有建筑(舊改)里的學校、醫院減隔震總空間約440440- -477477億,老舊住宅中減震應用每滲透億,老舊住宅中減震應用每滲透10%10%將貢獻將貢獻200200億左右的減震空間。億左右的減震空間。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8度以上區域教育醫療為主的公建領域。假設:1)存量建筑需抗震加固的均為已近20年歷史的房屋,大約占當期學校、醫院建筑的50%-60%。2)高烈度區所在的省 份學校、醫療資源分布均勻。3)減隔震單位成本為100元/平。測算方法以高烈度區中的單個市、區為單位進行學校、醫院建筑面積估算并匯總,可知存量學校
6、、醫院抗震加固存量學校、醫院抗震加固 時的減隔震總空間約時的減隔震總空間約440440- -477477億(總量)。億(總量)。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老舊小區政策驅動下的住宅領域減隔震切入。根據住建部口徑,我們已知當前我國存量老舊小區面積約40億平,假設老舊小區抗震加固僅采用減震,假設平均每平 米住宅僅消耗50元減震產品,保守之下估計老舊小區中減震應用每滲透10%將貢獻200億左右的減震空間。為驗證其合理性我們進一步測算了2000年及以前小區個數TOP20TOP20城市中城市中 減震空間約減震空間約233.24 233.24 億億。假設全國舊改小區中高烈度區比例與20城相同,全國存量舊改帶來的減
7、震天花板約近1700億。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3 報告摘要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從各維度空間測算來看,裝配式建筑工藝的發展以及立法內(新建和舊改的學校、醫院等公建以及老舊住宅改造等)+立法外(LNG、地產、機場、IDC、地鐵 上蓋等)的應用給減隔震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行業將長期處于較高速度的發展,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并將形成以內需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 的格局且更加注重防災減災,減隔震作為一個重要的方向在蓬勃發展,我們認為減隔震行業或是內需里的絕佳賽道,是內需里的絕佳賽道,因此我們推薦隱形冠軍震安科技震安科技(建筑 減隔震行業龍頭)、天鐵股份天鐵股份(
8、軌交減隔震并新發可轉債布局建筑減隔震)、時代新材時代新材(軌交減隔震并擁有LNG隔震項目經驗)。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落地不及預期,基建資金收緊,舊改落地不及預期。 資料來源: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EPSEPSPEPE股價股價 代碼代碼名稱名稱最新評級最新評級2019A2019A2020E2020E2021E2021E2019A2019A2020E2020E2021E2021E2020/2020/8 8/ /0606 300767震安科技買入0.631.232.4396.0472.5136.7989.5 300587天鐵股份買入0.700.620.7322.7424.9
9、921.3415.61 600458時代新材買入0.070.340.47105.0421.9215.677.40 圖表:重點推薦公司盈利預測表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4 一、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一、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 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從抗震加固的角度出發,需求導向更為顯著,減隔震技術用于抗震加 固時,能夠有效節約施工周期,同時不影響建筑使用面積,明顯優
10、于傳統的粘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套加固等方法。 根據我國建筑抗震鑒定標準 ,既有建筑將通過檢查現有建筑的設計、施工質量和現狀,按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對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進行評估,綜合考慮抗震能力,依此進行抗震加固。同時抗震加固應當依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規定執行,并符合抗震設防強制性標準。 從行業標準修訂歷程來看,早期的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標準均為傳統抗震方式,2014年發布專門針對隔震技術在既有建筑中的應用技術標準,2019年 既有混凝土框架結構隔震加固技術規程既有混凝土框架結構隔震加固技術規程發布并于發布并于20202020年年6 6月實施月實施。該標準的實施為既有建筑中使用隔震技術提
11、供了專業的技術指導,隔震行業 的規范化發展進程也得到了進一步證實。 資料來源:太平洋證券研究院整理 抗震加固涉及行業標準梳理抗震加固涉及行業標準梳理 名稱名稱發布時間發布時間 既有混凝土框架結構隔震加固技術規程T/CECS 648-20192019 建筑消能減震加固技術規程2018 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DB11/689-2016(北京地方)2016 既有砌體結構隔震支座托換技術規程CECS387-20142014 石油化工建筑抗震鑒定標準SH/T3130-20132013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五)(公共建筑抗震加固)13SG619-52013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醫療建筑抗震加固)12G61
12、9-2201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三)(單層工業廠房、煙囪、水塔)12SG619-3201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四)(砌體結構住宅抗震加固)11SG619-42011 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 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116-20092009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學校舍抗震加固)09SG619-12007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5 一、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一、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 從政策角度來看,未來存量建筑中的減隔震加固不僅存在于條例中要求的公
13、建類,近年大力推行的老舊小區改造領域也有望應用減隔震技術。 (1 1)從公建角度來看,既有公建建筑使用隔震建筑技術符合政策要求)從公建角度來看,既有公建建筑使用隔震建筑技術符合政策要求。根據2019年10月公示的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在既 有建筑方面,要求“位于高烈度設防地區、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機構、應急指揮中心、應急避難場所等既有公共建筑 進行抗震加固時,應當采用隔震減震技術?!?資料來源:司法部,太平洋證券研究院整理 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局部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6 一、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
14、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一、減隔震技術或是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的最優選擇,與傳統加固相比具有經濟性 從住宅角度來看,國家近年大力推廣舊改,舊改中抗震加固為重點改造方向從住宅角度來看,國家近年大力推廣舊改,舊改中抗震加固為重點改造方向。2017年住建部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 出“統籌利用節能改造、抗震加固抗震加固、房屋維修等多方面資金,加快老舊住宅改造?!?2019年城市舊居住區綜合改造技術標準(T/CSUS 04-2019 )發布,要求“對結構部件和連接構造等抗震加固時,應充分考慮改造后對建筑結構整體綜合抗震性能的影響”。據住建部披露我國全國共有 老舊小區近16萬個
15、,涉及居民超4200萬戶,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今年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比去年增加一倍。近日國務院發布推進 舊改指導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 隨著既有混凝土框架結構隔震加固技術規程的實施,工程領域對隔震的認知將不斷提高,舊改有望成為住宅隔震的新突破口,舊改有望成為住宅隔震的新突破口。 資料來源:太平洋證券研究院整理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發布時間發布時間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2020.7.21 明確改造對象范圍。城鎮老舊小區是指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
16、、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 宅樓)。各地要結合實際,合理界定本地區改造對象范圍,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2022年,基本形 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到“十四五十四五”期末期末,結合各地實際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力爭基本完成2000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國務院常務會議2020.4.14 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 3. .9 9萬個萬個,涉及居民近涉及居民近
17、700700萬戶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重點是2000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國務院常務會提出,各地要統籌負責,按照居民意愿, 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9.12.12 2019年住房保障工作扎實推進。提出以公租房、政策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并結合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的住房保障體系基本框架。繼續推進棚戶區改 造,2019年開工316萬套,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2個省和8個城市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探索融資方式、群眾共建等體制機制。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力推
18、進農村危房改 造,截至2019年底,脫貧攻堅需改造的135.2萬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4.2萬戶)農村危房已開工99.3%。積極開展鋼結構裝配式農房建設試點和設計下鄉活動,提高農房設計和建 造質量。2020年重點工作是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引導發展社區養老、托幼、醫療、助餐、保潔等服務。 城市舊居住區綜合改造技術標準2019.7.26 標準提出了舊居住區綜合改造應遵守的基本準則和應進行的改造項目及技術標準。具體內容涵蓋室外環境室外環境、道路與停車道路與停車、配套設施配套設施、房屋房屋、建筑結構建筑結構、建筑設備建筑設備6大類20項改造 內容,并
19、以“優選項目+拓展項目”的菜單式選擇模式,分類引導規范各類改造內容。 關于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2019.7.1 住建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主要開展的工作:一是摸排全國城鎮老舊小區基本情況;二是 指導地方因地制宜提出當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內容和標準;三是部署各地自下而上,合理確定2019年改造計劃;四是推動地方創新改造方式和資金籌措機制等。按照“業主主體、 社區主導、政府引領、各方支持”的方式統籌推進,采取“居民出一點、社會支持一點、財政補助一點”等多渠道籌集改造資金。 國務院常務會議2019.6.19
20、 會議明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群眾愿望強烈,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據各地初步摸查,目前全國需改造的戰鎮老舊 小區涉及居民上億人,量大面廣,情況各異,任務繁重;要重點改造建設小區水電氣路及光纖等配套設施,有條件的可加裝電梯,配建停車設施。同時,還要促進住戶戶內改造并帶 動消費。對于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面臨的資金問題,今年將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安排中央補助資全:鼓勵金融機構和地方積極探索,以可持續方式加大金融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持。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的通知2017.12.1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的通知(建城函
21、2017322號),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試點的目的是用1年左右的時間,研究有效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方式方法,探索老舊小區改造在工作組織、資金籌措、項目建設、長效管理等方面的機制。截至2018年12月,試點城市共改造老舊小區106個,惠及5.9萬戶居 民,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2017.3.6 改造老舊小區。統籌利用節能改造、抗震加固抗震加固、房屋維修等多方面資金,加快老舊住宅改造。支持符合條件的老舊建筑加裝電梯,提升建筑使用功能和宜居水平。開展老舊小區綜 合整治,完善照明、停車、電動汽車充電、二次供水等基礎
22、設施,實施小區海綿化改造,配套建設菜市場、便利店、文化站、健身休閑、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服務設施,加強小區綠 化,改善小區居住環境,方便居民生活。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7 二、二、存量(舊改)減隔震空間有多少? 我們根據存量建筑公建與住宅兩部分分別進行空間測算。 第一部分測算:8度以上區域教育醫療為主的公建領域。 假設:1)存量建筑需抗震加固的均為已近20年歷史的房屋,大約占當期學校、醫院建筑的50%-60%。2)高烈度區所在的省份學校、醫療資源分布 均勻。3)減隔震單位成本為100元/平。 測算方法以高烈度區中的單個市、區為單位進行學校、醫院建筑面積估算并匯
23、總: 1)以唐山為例拆解單個地區學校測算,唐山市面積為14198平方公里,所屬河北省面積187693.00平方公里,唐山占河北省比例7.56%,同時我們 已知該省學校面積(除綠化及運動場外)為47459693.80平,在假設條件2的設定下,唐山對應的學校面積為3590079.19平; 2)將每個區域測算所得的學校面積進行匯總可知,8度以上地區學校類建筑面積約367085204.98平,假設3下的對應金額為367億; 3)在假設1下,可估測存量建筑抗震加固空間約183-220億。 醫院類空間測算方法與學校類相似,估測空間約257億,因此存量學校、醫院抗震加固時的減隔震空間約存量學校、醫院抗震加固
24、時的減隔震空間約440440- -477477億億(不含應急指揮中心、養老院 等其他公建)。 資料來源:太平洋證券研究院整理 區域區域 面積面積(平平 方公里方公里) 省份行政面省份行政面 積積 各省份高各省份高 烈度區占烈度區占 比比 省份學校面積省份學校面積 高烈度學校面高烈度學校面 積積(平平) 唐山14198187693.007.56%47459693.803590079.19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8 二、二、存量(舊改)減隔震空間有多少? 第二部分測算:老舊小區政策驅動下的住宅領域減隔震切入。 根據住建部口徑,我們已知當前我國存量老舊小區面積約40
25、億平,我們假設老舊小區抗震加固僅采用減震,假設平均每平米住宅僅消耗50元減震產品 ,保守之下估計老舊小區中減震應用每滲透10%將貢獻200億左右的減震空間。 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2000年及以前小區個數TOP20城市分別為上海、成都、北京等,這20城的老舊小區合計5.96萬個,我們根據住建部“全國16萬 個舊改小區,面積40億平”推算可得平均每個小區約2.5萬平,進而測算可得這20城中高烈度區老舊小區面積約46647.50 萬平,假設減震產品每平50 元,則空間約233.24 億。全國存量舊改的16萬個小區中20城占比37.25%,假設全國舊改小區中高烈度區的比例與20城一樣,全國存量舊改帶來
26、的減 震天花板約近1700億,考慮到我國舊改小區數量龐大,短期減隔震滲透率不會太高,應該是一個逐步釋放的過程。 資料來源:太平洋證券研究院整理 滲透率滲透率 面積面積(億億 平平) 減震空間減震空間 (億元億元) 10%4200 20%8400 30%12600 40%16800 50%201000 60%241200 70%281400 80%321600 90%361800 100%40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TOP20TOP20城老舊小區個數城老舊小區個數 資料來源:太平洋證券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
27、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9 三、三、隔震加固工程案例 全國第一個采用隔震加固的項目為云南省林科院辦公大樓,總建筑面積為6816.74m2,建筑高度30.9m,為8層混凝土現澆框架結構,建于1989年,經抗 震鑒定其抗震性能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需進行抗震加固。 其抗震設防烈度應為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0.2g,屬于標準抗震設防類,場地類別為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場地特征周期為0.45s, 50年重現期基本風壓為0.33kN/m2。而原結構根據工業與民用抗震設計規范(TJ 1174)進行設計,按照抗震設防烈度7度進行設防,距離現行規 范已有較大差距,因此采用疊層橡膠支座進行基礎
28、隔震加固,加固后繼續使用年限為40年。 根據建筑結構,隔震加固施工方案順序為“結構卸載結構卸載基礎開挖基礎開挖頂升與托換頂升與托換單體拼接單體拼接整體恢復整體恢復”五個環節:“ 1 1)結構卸載:)結構卸載:移除上部結構活荷載、拆除非承重粘土磚隔墻、拆除原裝修,以減輕上部結構荷載,確保順利頂升,并保證施工安全性,另外還應切斷 水、電管線。 2 2)基礎開挖)基礎開挖:拆除一層散水、花臺及入戶臺階等附屬構件,并將基礎周圍回填土開挖至基礎頂面,為隔震層施工留出操作空間。 3 3)頂升與托換)頂升與托換:頂升與托換為隔震加固施工的關鍵工序,綜合考慮安全性、經濟性、可操作性及施工工期的影響,提出了包鋼
29、托梁托換方法。 4 4)單體拼接)單體拼接:待全部原結構框架柱托換完畢,采用C30普通混凝土在原防震縫處二次澆筑梁、板結構,將三個分離單體連接成整體框架結構,同時采 用C30混凝土整體現澆隔震層頂部梁、板結構,以保證隔震加固后上部結構整體性。 5 5)整體恢復)整體恢復:單體拼接完成后,按照設計圖紙,分別恢復隔震層周圍擋墻、散水、室外臺階、樓電梯、水電管線、室內外裝修,其中在擋墻、室外臺 階、樓電梯、水電管線恢復施工過程應參照建筑結構隔震構造詳圖(03SG6101),滿足隔震建筑的相關構造要求?!?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10 三、三、隔震加固工程案例 2.2.
30、柱子切割柱子切割 3.3.切割后柱斷面切割后柱斷面 0.0.隔震加固施工截面圖隔震加固施工截面圖 1.1.切割前的準備:頂升切割前的準備:頂升 4.4.隔震支座吊裝隔震支座吊裝5.5.隔震支座安裝完成隔震支座安裝完成 資料來源:建筑結構,太平洋證券研究院整理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11 四、投資建議 資料來源: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圖表:重點推薦公司盈利預測表 EPSEPSPEPE股價股價 代碼代碼名稱名稱最新評級最新評級2019A2019A2020E2020E2021E2021E2019A2019A2020E2020E2021E2021E2020/20
31、20/8 8/ /0606 300767震安科技買入0.631.232.4396.0472.5136.7989.5 300587天鐵股份買入0.700.620.7322.7424.9921.3415.61 600458時代新材買入0.070.340.47105.0421.9215.677.40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從各維度空間測算來看,裝配式建筑工藝的發展以及立法內(新建和舊改的學校、醫院等公建以及老舊住宅改造等)+立法外(LNG、地產、機場、IDC、地鐵 上蓋等)的應用給減隔震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行業將長期處于較高速度的發展,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并將形成以內需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 的
32、格局且更加注重防災減災,減隔震作為一個重要的方向在蓬勃發展,我們認為減隔震行業或是內需里的絕佳賽道,是內需里的絕佳賽道,因此我們推薦隱形冠軍震安科技震安科技(建筑 減隔震行業龍頭)、天鐵股份天鐵股份(軌交減隔震并新發可轉債布局建筑減隔震)、時代新材時代新材(軌交減隔震并擁有LNG隔震項目經驗)。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12 五、風險提示 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落地不及預期,基建資金收緊,舊改落地不及預期。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13 分析師簡介 王介超(太平洋鋼鐵建筑首席分析師)王介超(太平洋鋼鐵建筑首席分析師):S119051
33、9100003,高級工程師,注冊一級建造師,注冊咨詢師(投資),鋼鐵行業及 建筑行業工作8年,主編鋼鐵行業國標GB/T 18916.31,擁有多項專利(發明專利1項),先后擔任主任,項目經理,并參與執行 海外“一帶一路”工程項目,有較為豐富的鋼鐵行業經驗以及國內外項目管理經驗。2017年5月加入民生證券,任大周期組組長 ,2019年9月加入太平洋證券研究院,從事建筑、鋼鐵方向的研究工作。 任菲菲(建筑行業分析師)任菲菲(建筑行業分析師):S1190520010001,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碩士,風險與金融專業,3年賣方研究經驗,2019年加入太平 洋證券研究院,從事建筑方向研究工作。 請務必閱讀正文
34、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14 銷售團隊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部分守正 出奇 寧靜 致遠 15 投資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 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看好: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高于市場整體水平5%以上; 中性: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介于市場整體水平5%與5%之間; 看淡: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內,行業整體回報低于市場整體水平5%以下 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買入: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內,個股相對大盤漲幅在15%以上; 增持: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內,個股相對大盤漲幅介于5%與15%之間; 持有: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內,個股相對大盤漲幅介于-5%與5%之間; 減持:我們預計未
35、來6個月內,個股相對大盤漲幅介于-5%與-15%之間 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編號 13480000。 本報告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負責準備本報告以及撰寫本報告 的所有研究分析師或工作人員在此保證,本研究報告中關于任何發行商或證券所發表的觀點均如實反映分析人員的個 人觀點。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我公司及其雇員對使用本報告及其 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我公司或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 進行交易,還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本報告版權歸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 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任何人使用本報告,視為同意以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