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寧德時代-深度報告:聚焦動力定成長潛力無窮贏未來-20200814(21頁).pdf

編號:17318 PDF 21頁 1.50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公司研究】寧德時代-深度報告:聚焦動力定成長潛力無窮贏未來-20200814(21頁).pdf

1、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聚焦動力定成長,潛力無窮贏未來 寧德時代(300750.SZ)深度報告 2020 年 08 月 14 日 程 遠 行業分析師 武 浩 研究助理 陳 磊 研究助理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區鬧市口大街9號院 郵編:100031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區鬧市口大街9號院 郵編:100031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區鬧市口大街 9 號院 1 號樓 郵編:1

2、00031 聚焦動力定成長,潛力無窮贏未來聚焦動力定成長,潛力無窮贏未來 2020 年 08 月 14 日 基因鑄造未來,囊括全球主機廠?;蜩T造未來,囊括全球主機廠。公司與寶馬合作動力電池起家,車用電池基因決定其動力電 池地位,隨后也逐步配套奔馳、大眾、特斯拉等國際主流車企,2019 年全球市場份額高達 28%且未來訂單儲備充足,公司將成為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頭號人物。 電池轉換成本較高,成本占據制高點。電池轉換成本較高,成本占據制高點。此前電動車車型多基于燃油車改造,動力電池設計也相 應配合燃油車空間分布,公司憑借其對車用電池的深入理解,與主機廠深度綁定,由于每款車 型方案不同,主機廠更換供

3、應商成本也較高。下一代電動車開發大多采用全新平臺,車型設計 上也與燃油車完全不同,車用電池設計上標準化程度將有所提高,在性能相同的前提下,公司 基于技術轉化和多方面管控下的成本優勢遠超競爭對手,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鋰電應用領域廣闊, 儲能或是下一次爆發。鋰電應用領域廣闊, 儲能或是下一次爆發。 隨著鋰電池成本下降,國內船舶、工程機械等領域用 動力電池未來有望逐步放量,小型動力電池近兩年也有望快速替換為鋰電,動力蓄電池的應用 均有望成為公司的潛在市場。儲能市場空間巨大,有望承接動力電池再創輝煌。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 20-22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51 億

4、、73 億、100 億,EPS 分別為 2.2 元/股、3.2 元/股、4.3 元/股,對應 PE 為 87 倍、60 倍、44 倍,考慮到公司在行業 內的龍頭地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風險因素:宏觀經濟不及預期導致新能源汽車需求低于預期;行業競爭低于預期。 重要財務指標重要財務指標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營業收入(百萬元) 45788.02 51417.38 72986.96 92367.08 增長率(%) 0.55 0.12 0.42 0.27 歸母凈利潤(百萬元) 4560.31 5056.16 7347.46 9981.49 增長率(%) 0

5、.35 0.11 0.45 0.36 EPS(元/股) 2.07 2.17 3.15 4.29 市盈率(P/E) 51.50 86.73 59.68 43.93 市凈率(P/B) 6.16 9.92 8.33 6.89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預測 注:股價為2020年 08月12日收盤價 證券研究報告 公司研究深度研究 寧德時代(300750.SZ) 買 入增 持持 有賣 出 首次評級 寧德時代寧德時代相對滬深相對滬深 300 表現表現 資料來源:萬得,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公司主要數據公司主要數據(20202020. .0808. .1212) 收盤價(元)收盤價(元) 195.7

6、3 52 周內股價周內股價 波動區間波動區間(元元) 68.28-224.29 最近一月漲跌幅最近一月漲跌幅() -4.01 總股本總股本(億股億股) 23.29 流通流通 A股比例股比例() 52.61 總市值總市值(億元億元) 4559.48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程 遠 行業分析師 執業編號:S1500519100002 聯系電話:(010)83326755 郵箱: 武 浩 研究助理 聯系電話:+86 10 83326711 郵箱: 陳 磊 研究助理 聯系電話:+86 10 83326713 郵箱: 本期內容提要本期內容提要: mNmPmRnQtRoPnRnQvNzQtQ7NdN8

7、OsQpPnPnNfQmMwOiNqRqP9PpOpPvPoPvMxNrMnR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目 錄 投資聚焦: . 1 一、鋰電巨頭,乘風破浪 . 2 1、十年蛻變,行業龍頭 . 2 2、專注研發,全球布局 . 2 3、股權結構及財務狀況 . 3 二、鋰電池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 5 1、電動車五年五倍,十年十倍 . 5 2、動力電池十年復合增速 31%,2030 年裝機規模達 2200GWh . 7 3、儲能有望成為鋰電的下一個平臺 . 8 4、電動時代,萬物鋰電 . 9 三、技術引領行業,成本占據制高點 . 10 1、基因鑄造未來,動力電池起家 . 10 2、高舉高打,

8、轉換成本鞏固地位 . 10 3、技術轉化疊加精細化管理造就成本優勢 . 11 4、加速擴產,規模效應明顯 . 12 四、盈利預測及估值 . 13 估值與投資評級 . 錯誤!未定義書簽。錯誤!未定義書簽。 風險因素 . 14 表 目 錄 表 1:歐洲各國補貼政策陸續出臺 . 5 表 2:我國歷年雙積分政策核算結果情況 . 6 表 3:公司 15 年以來產能利用率居高不下(單位:GWh). 12 表 4:公司未來產能規劃 . 12 表 5:公司動力電池業務拆分 . 13 圖 目 錄 圖 1:公司發展歷程 . 3 圖 2:寧德時代股權結構 . 3 圖 3:寧德時代杜邦分析 . 4 圖 4:歐盟乘用車

9、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 5 圖 5:雙積分政策下我國新能車產量測算(萬輛). 6 圖 6:特斯拉美好生活愿景 . 7 圖 7:智能駕駛 . 7 圖 8:全球電動車銷量預測 . 8 圖 9:動力電池未來十年復合增速 31% . 8 圖 10:2018 到 2040 年全球累計儲能部署預測 . 8 圖 11:未來 5 年電動船舶將快速發展 . 9 圖 12:公司客戶結構優異 . 10 圖 13:油改電構造示意 . 11 圖 14:大眾 MEB 車型構造 . 11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 投資聚焦 一、投資邏輯 寧德時代作為全球極具競爭力的動力鋰電池企業,我們認為:1、新能源汽車行業未

10、來十年復合增速 25%;2、管理層及研發 團隊專注于鋰電池的豐富經驗;3、持續不斷的創新降本增效,成本管控全球領先;公司未來 3-5 年收入復合增速 30%以上, 并成為全球鋰電巨無霸企業。 二、有別于市場的認識 1、寧德時代受海外沖擊好于市場預期。隨著國內市場補貼退坡,市場擔憂公司會受到 LG、三星 SDI、松下等海外電池廠入 華競爭加劇的影響,進而國內市場份額下降,我們認為,一方面公司在國內已圈定眾多主機廠,成立合資公司,深度參與項 目開發,合作關系穩固;另一方面海外電池企業在華擴張力度無法與公司相比,國內動力電池份額有望維持公司一家獨大的 局面。同時,市場擔憂公司海外競爭力及盈利能力不如

11、國內,我們認為,公司在產品競爭力上不輸全球任何一家動力電池企 業,成本控制能力遠超海外競爭對手,同時,公司近兩年與國際主機廠頻頻接觸,海外擴張能力可見一斑。 2、寧德時代受主機廠自建電池影響甚微。市場擔心主機廠自建電池擾亂動力電池競爭格局,我們認為,主機廠自產電池的比 例不會很高,一方面電池研發屬電化學領域,主機廠不具備比較優勢,另一方面規模優勢不如第三方供應商,自建成本未必 能大幅低于外采成本。 3、寧德時代未來盈利能力優于市場預期。隨著補貼逐步退坡,市場擔憂公司盈利能力將受到較大影響,我們認為公司在降本 增效方面造詣頗深,16 年便已經量產 CTP,我們預計未來通過技術革新帶來的成本下降有

12、望持續超市場預期。 三、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 20-22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51 億、73 億、100 億,EPS 分別為 2.2 元/股、3.2 元/股、4.3 元/股,對應 PE 為 87 倍、60 倍、44 倍,考慮到公司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四、股價催化劑 大眾 MEB 投產,特斯拉國產車型放量,公司產品技術變革不斷推出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2 一、鋰電巨頭,乘風破浪 1、十年蛻變,行業龍頭 寧德時代成立于 2011 年,是目前全球動力電池領域頂尖企業。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與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與 銷售,緊跟政策動向,嚴控

13、質量水平,十年時間蛻變成行業龍頭。 自成立以來,公司市場份額持續上升,2019 年,國內市占率超過一半,達到 51%;客戶合作不斷優化,海外客戶主要包括寶 馬、特斯拉、大眾等,雙方合作呈深入化、固定化;研發能力穩定走強,截止 2019 年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擁有專利 2484 項,科技成果不斷落地轉化。 國內,寧德時代擁有以寧德、北京、香港、江蘇、青海等地形成的空間布局;海外,寧德時代擁有法、美、日、加拿大子公 司,并在歐洲建廠,形成了海內外的規模優勢。 2、專注研發,全球布局 前身前身 ATL,傳承優良基因。,傳承優良基因。2011 年,寧德時代從前身 ATL 分離獨立運作。ATL 成立于

14、1999 年,是國內消費鋰電的標桿企業。 ATL 成立之初,憑借著在聚合物鋰電池領域的技術與手機、耳機等設備井噴的東風,2001 年,ATL 的電芯出貨就達到了 100 萬枚,如今的 ATL 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聚合物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延續了 ATL 的技術與規模優勢,在動力電池領域開拓出 一片新的天地。 初期專心研發,投身三元鋰電。初期專心研發,投身三元鋰電。成立后的幾年內,寧德時代專注研發動力電池,并把目光從較普遍的鐵鋰電池轉向三元鋰電 池,三元鋰電的高能量密度能有效提高設備的續航能力。寧德時代以 2%的能量密度提升為市場交出了出色的答卷,成立之初 就得到了市場的關注與認可。 開展鋰電回收

15、開展鋰電回收,搭建核心環節。,搭建核心環節。2013 年,公司開始將目光投向鋰電回收,完成了“電池研發+回收”兩個核心環節的初步搭 建,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自產能力。 深化車企合作,成立研發中心。深化車企合作,成立研發中心。2014 年,公司打入國際車企,成為寶馬在大中華地區的唯一供應商。同年,寧德時代成立研 發中心,設立研發激勵、研發 KPI 制,提高研發效率與質量。 完成股份改制,布局繼續優化。完成股份改制,布局繼續優化。2015 年,公司完成股份改制。伴隨著股份改制落地,公司繼續設立子公司江蘇時代、香港時 代,初步形成了以寧德為中心,青海、北京、江蘇、香港等地子公司為支撐的空間布局。 公司

16、布局海外,銷公司布局海外,銷量雄踞榜首。量雄踞榜首。2017 年,公司相繼在法國、美國、加拿大以及日本設立子公司。同年,公司超越松下、比亞 迪等企業,動力電池銷量達到 12GWh,雄踞全球第一。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3 公司上市,發展倍增。公司上市,發展倍增。2018 年,公司結束獨角獸生涯,在深交所上市。成立近十年來,面對著激烈的行業競爭與復雜的市場 環境,寧德時代繼續領跑,國內市占率超過 50%,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技術研發與擴建擴產,為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時代鑄 就一個更好的寧德時代。 圖圖 1:公司發展歷程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3、股權結構及財務狀況 公司

17、控股股東為瑞庭投資,實際控制人為曾毓群和李平。公司控股股東為瑞庭投資,實際控制人為曾毓群和李平。創始人曾毓群通過持有 100%瑞庭投資股份,間接持有公司 25.88%的 股份;李平直接持有 5.07%的股份,兩人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 30.95%的股份。第二大股東為聯合創始人黃世霖,持 股占比為 11.81%。 圖圖 2:寧德時代股權結構寧德時代股權結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4 寧德時代寧德時代 ROEROE 呈現短暫上升、穩中略降的態勢。呈現短暫上升、穩中略降的態勢。2014-2015 年,受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穩定增長與公司技術優勢的雙

18、重推動,公 司年收入從約 8.6 億元增至 57 億元, 帶動 ROE 大增近 5 倍。 但受公司快速擴張、 資本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 從 2016 到 2018 這三年間,公司 ROE 持續下降,到 2019 年出現穩固并回升。 圖圖 3:寧德時代杜邦分析寧德時代杜邦分析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5 二、鋰電池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1、電動車五年五倍,十年十倍 全球政策加碼,加速電動化進程。全球政策加碼,加速電動化進程。從供給端而言,受氣候變暖、環境惡化、能源危機等多方面影響,各國政策對電動車的支 持是長期的,各主機廠對電動車的轉型非常堅定。 歐

19、盟現行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規為乘用車每行駛 1km 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不能超過 130g,2021 年該標準將提升至歷史最嚴的 95g/km,若不達標將面臨 95 歐元/g*汽車銷量的罰款。隨著二氧化碳排放量更高的 SUV 車型銷量增加,歐盟近兩年乘用車平 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呈上升態勢,2017 和 2018 年分別同比增長 0.3%和 1.9%至 118.1 和 120.4g/km。 2019 年 4 月,歐洲理事會進一步明確 2025 年和 2030 年乘用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分別比 2021 年減少 15%和 37.5%, 分別降至 80.75 和 59.38g/km。長期來看,電動化是必

20、然趨勢。 圖圖 4:歐盟乘用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歐盟乘用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表表 1:歐洲各國補貼政策陸續出臺歐洲各國補貼政策陸續出臺 國家國家 補貼政策補貼政策 補貼時間補貼時間 稅收優惠稅收優惠 法國 80 億歐元汽車刺激政策,純電動單車補貼提升至 7000 歐元 截止 2020 年底 英國 純電動單車補貼 3000 英鎊;燃油車臵換補貼 7000 英鎊 從 2020 年 7 月 6 日起 德國 純電動單車補貼 9000 歐元,插混單車補貼 6750 歐元 截止 2021 年底 增值稅率從 19%下調至 16% 荷蘭 購買或租賃電動車單車補貼 4000 歐元;

21、二手電動車 2000 歐元補貼 從 2020 年 7 月起 瑞典 零碳排放補貼 5690 歐元,小于 30g 補貼 3320 歐元,小于 60g 補貼 950 歐元 從 2018 年 7 月起 西班牙 零排放72km 補貼 6500 歐元,32km 補貼 2300 歐元,介于 3272km 補貼 3600 歐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6 希臘 購買或租賃電動車補貼 15%,出租車補貼 25%,電動自行車補貼 40% 奧地利 電動車補貼提升至 5000 歐元 2020 年 7 月起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國內雙積分政策推動力將國內雙積分政策推動力將逐步增強。逐步增強。2019

22、和 2020 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為 10%和 12%,2019 年 9 月,工信部發布針 對雙積分政策的征求意見稿,明確 2021-2023 年新能車積分比例要求為 14%、16%和 18%。以 2018 年為例,我國平均燃料 消耗量積分為 295.13 萬分,我們假設關聯企業充分抵扣,預計仍有 72 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需要由新能車積分抵扣。 雙積分政策為新能源汽車銷量保底。雙積分政策為新能源汽車銷量保底。 假設燃油車 1%增速, 在不抵扣情況下, 2021-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分別為 314、 385 和 470 萬輛,充分抵扣情況下,產量分別為 155、187 和 222

23、萬輛。 表表 2:我國歷年雙積分政策核算結果情況我國歷年雙積分政策核算結果情況 2016A 2017A 2018A 行業整體 企業家數 124 130 141 燃料消耗量正積分(萬分) 1,174.86 1,238.14 992.99 燃料消耗量負積分(萬分) 142.99 168.90 295.13 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萬分) 98.95 179.32 403.53 境內乘用車生產企業 企業家數 96 101 112 燃料消耗量正積分(萬分) 1,135.11 1,200.91 979.52 燃料消耗量負積分(萬分) 124.47 149.02 262.22 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萬分) 92.8

24、9 168.69 393.74 進口乘用車生產企業 企業家數 28 29 29 燃料消耗量正積分(萬分) 39.75 37.23 13.47 燃料消耗量負積分(萬分) 18.52 19.88 32.91 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萬分) 6.06 10.63 9.79 資料來源:工信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5:雙積分政策雙積分政策下我國新能車產量測算(萬輛)下我國新能車產量測算(萬輛)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7 資料來源:中汽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特斯拉造就爆款,電動車引領潮流。特斯拉造就爆款,電動車引領潮流。需求端來看,電動車所帶來的用車體驗遠超燃油車,包括智能駕駛、人機交互、加速性

25、 能等方面,隨著消費習慣的逐步改善,燃油車在大部分使用場景中都將被電動車替代。 電動車更像是一個電動車更像是一個行駛的智能終端。行駛的智能終端。電動車行業以特斯拉為例,完成了汽車從鐵基到硅基的轉變,汽車的功能將被顛覆,除 了最基礎的出行功能,還將賦予娛樂、交互、能源調度,最終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圖圖 6:特斯拉美好生活愿景特斯拉美好生活愿景 資料來源:特斯拉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7:智能駕駛智能駕駛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動力電池十年復合增速 31%,2030 年裝機規模達 2200GWh 我們預計全球電動車銷量將在 2030 年達到 3800 萬臺,滲透率接近 40%。隨

26、著全球電動車平價的逐步到來,電動車將加速替代 燃油車,未來十年復合增速 25%。相應的,隨著電池技術提升,單車帶電量有望穩中有升,帶動動力電池十年復合增速 31%,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8 2030 年裝機規模達 2200GWh。 圖圖 8:全球電動車銷量預測全球電動車銷量預測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2015A2016A2017A2018A2019A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 美國歐洲中國日本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9:動力電池未來十年復合增速動力電池未來十年復合增速 31% 0%

27、 10% 20% 30% 40% 50% 6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3、儲能有望成為鋰電的下一個平臺 2018 年我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突破 1GW,預計 2022 年突破 10GW,2023 年接近 20GW。根據 BloombergNEF 預計,到 2040 年 全球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 1095GW/2850GWh,儲能系統將成為傳統發電設施的實際替代方案,儲能市場最有望成為接 力動力電池的下一片藍海。 圖圖 10:2018 到到 2040 年全球累計儲能部署預測年全球累計儲能部署預測 資料來源:Bloomber

28、gNEF,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9 我國儲能系統半數應用于用戶側,24%用于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網需求占 3%。當前鋰電池儲能系統成 本仍較高,度電成本在 0.55 元/KWh,但在儲能電池系統降本 20%及電池循環壽命提升至 6000 次時,度電成本將降至 0.31 元 /KWh,經濟性將逐步顯現。 寧德時代在儲能領域提前布局,已與美國儲能廠 Powin Energy 簽訂了 1.85GWh 的儲能電池供貨合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4、電動時代,萬物鋰電 電動船舶,率先起航。電動船舶,率先起航。電動船舶具有綠色環保、零污染、低噪音、運營成本低

29、的優點,有助于有效節能減排。根據國家統計 局數據,2019 年我國民用機動運輸船數量為 12.14 萬艘,假設每年中國民用船舶總數量下降 4.9%,船舶噸位平均凈重 0.178 萬噸/艘,內湖船舶總噸位占比民用機動船舶總噸位比例為 92%,假設電動船舶的單位帶電量為 1.2-1.35KWh/噸,2022 年以及 2025年的電動船舶鋰電化滲透率按照0.6%、 20%的電動化率計算, 截至2025年國內電動船舶用鋰電池市場需求將達到38.3GWh。 圖圖 11:未來未來 5 年電動船舶將快速發展年電動船舶將快速發展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40 50 2

30、019A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 電池市場需求(GWh)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無人礦卡,工程機械電動化。無人礦卡,工程機械電動化。寧德時代進軍電動礦卡領域,我國礦卡年銷量約 1 萬輛,70%電動化將帶來超過 1GWh 的市場空 間,另外,港口、城建等應用場景的工程機械電動化也開始提速,發展前景廣闊。隨著電動化的普及,未來的出行方式上, 不管是陸路交通的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還是海路交通的船舶,或者空路交通的飛機等,都將有望使用鋰電能源驅動,鋰 電池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公司所處賽道極佳。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0 三、技術引領行業,成本占據

31、制高點 1、基因鑄造未來,動力電池起家 引領行業技術變革。引領行業技術變革。寧德時代利用其在電芯裝配與冷卻、電芯與 BMS 連接上的專利率先打造出 CTP 電池包。公司 15 年開始著 手 CTP 的研發,隨著與寶馬的合作項目落地,公司對系統化的電池包技術理解已處于行業領先水平。19 年 10 月,公司發布了 與北汽新能源聯合開發的全球首款 CTP 電池包,從成本來看,CTP 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高了 15%-20%,零部件數量減少 40%, 生產效率提升了 50%,投入應用后將大幅降低動力電池的制造成本。由于 CTP 往往需要對不同車型進行針對性的技術微調,掌 握 CTP 技術的電池廠商在議價

32、環節具備較強的話語權。另外公司在 CTC、多重安全可靠技術、高能量密度電池、長壽命電池、 超強環境適應性、超級快充技術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未來有望持續不斷作為技術引領者。 2、高舉高打,轉換成本鞏固地位 2014 年,寧德時代在發展之初便與國際豪華品牌寶馬合作,成為寶馬在大中華地區的唯一供應商。隨后與全球各主機廠陸續 合作,包括大眾、特斯拉、豐田、通用、沃爾沃等,一方面體現了公司的技術實力與行業地位,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公司未來 產品出貨的確定性。 圖圖 12:公司公司合作合作客戶客戶結構結構優異優異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1 目前大部分電動車是

33、基于燃油車平臺改造而來,通過摘除發動機、變速箱、油箱等部件,加入電驅動模塊后得到的新能源汽 車產品,為了適合原先燃油車型的布局,電池的排列方式多種多樣,導致電池包標準化程度極低,對電池與車之間的協調提 出了很高的要求。公司在此過渡期憑借對車用電池及車本身的深入理解,斬獲大部分主機廠訂單,一舉成為行業龍頭。 新一代純電平臺均以電池系統布局為核心要素。新一代純電平臺均以電池系統布局為核心要素。以大眾 MEB 為例,電池系統由數量可變的模組構成,設計靈活且節省空間, 動力電池標準化程度有望邁上新的臺階,公司在產品力上遠超競爭對手,在成本上優勢明顯,有望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 圖圖 13:油改電構造示意

34、油改電構造示意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圖圖 14:大眾大眾 MEB 車型構造車型構造 資料來源:大眾集團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3、技術轉化疊加精細化管理造就成本優勢 技術優勢凸顯,研發體系完善。技術優勢凸顯,研發體系完善。公司董事長曾毓群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專注于新能源動力電池、儲能鋰離子電池系統 的研發。公司與 ATL 存在密切關系,有著大量的鋰電池研發經驗,截止 2019 年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擁有專利 2484 項,核 心生產掌握在公司自己手中,技術領先將為公司成本領先及產品迭代進度提供保障。 與國內產業鏈深度合作,強有力的整合優勢。與國內產業鏈深度合作,強有力的整合優勢

35、。公司入股上游企業、深度布局鋰電回收,保障資源供應,采購成本低;材料環 節外協加工,加工費依據成本核算,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綜上,公司在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 產業鏈布局。 精細化管理,一致性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一致性不斷提升。公司全流程數字化工廠行業領先,可實現全流程管控,增強電池的一致性,有效降低生產成 本。公司從搬運材料到設備喂料實現了 100%自動化,包括等離子清洗工序、高精度電芯涂膠等自動化工藝提高了公司產品的 一致性,成為公司降本增效的一大推手。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12 4、加速擴產,規模效應明顯 產能利用率持續高位,定增擴產彰顯信心。產能利

36、用率持續高位,定增擴產彰顯信心。公司產能擴張迅猛,從 15 年 3GWh 產能提升至 19 年的 53GWh,由于產品需求旺盛, 產能利用率常年保持在 80%以上,凸顯公司產品在行業中的認可度。 表表 3:公司公司 15 年以來產能利用率居高不下(單位:年以來產能利用率居高不下(單位:GWh) 時間時間 產能產能 產量產量 銷量銷量 產能利用率產能利用率 產銷率產銷率 2019A 53 47 41 89% 87% 2018A 30 26 21 87% 82% 2017A 17 13 12 76% 92% 2016A 8 7 7 92% 97% 2015A 3 3 2 97% 88% 資料來源: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公司研究】寧德時代-深度報告:聚焦動力定成長潛力無窮贏未來-20200814(21頁).pdf)為本站 (匆匆忙忙)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