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4)(91頁).pdf

編號:176107 PDF  DOCX 91頁 26.32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4)(91頁).pdf

1、2024年9月24日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中國散煤綜合治理 研究報告2024CHINA DISPERSED COAL MANAGEMENT REPORT 2024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是北京大學下屬獨立科研實體機構。研究院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立足能源領域全局及國際前沿,利用北京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聚焦制約我國能源行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和科技問題,按照“需求導向、學科引領、軟硬結合、交叉創新、突出重點、形成特色”的宗旨,推動能源科技進展,促進能源清潔轉型,開展專業及公眾教育,致力于打造國際水平的能源智庫和能源科技研發推廣平臺。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于 2

2、021 年 3 月啟動了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旨在助力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能源轉型,實現 2030 年前碳達峰和 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標。該項目通過科學研究,設立有雄心的目標,制定清晰的路線圖和有效的行動計劃,為政府決策提供建議和支持。該項目積極推動能源安全、高效、綠色和低碳發展,加速化石能源消費的減量化直至退出。該項目具體的研究領域涵蓋宏觀的能源與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綜合發展;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能源開發利用技術創新;電力部門向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系統轉型;推動電氣化;高耗能部門的低碳綠色發展;可持續交通模式;區域、省、市碳中和模式的示范推廣;散煤和塑料污染治理;碳中和與碳匯;碳市

3、場;社會公正轉型等。報告內容為課題組獨立觀點,不代表其他方的任何觀點或立場。系列報告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 2024雙碳背景下湖南省電力系統靈活能力優化分析研究福建省雙碳目標與行動路線圖研究報告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 2023山東省中小燃煤電廠低碳高質量發展路徑分析走向公正轉型的未來:中國綠色轉型對就業的影響“十四五”推動能源轉型實現碳排放達峰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 2022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 2021中國石化行業碳達峰碳減排路徑研究報告中國塑料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研究報告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研究報告湖南省電力行業碳達峰時間與路徑研究中國典型五省煤電發展現狀與轉型優化潛力研究碳達峰與

4、碳中和背景下山東電力行業低碳轉型路徑研究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內涵與展望中國煤電發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龍報告匯編電力部門碳排放達峰路徑與政策研究北大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系列報告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4CHINA DISPERSED COAL MANAGEMENT REPORT 2024執行報告EXECUTIVE REPORT散煤治理研究課題組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2024年9月24日執行報告的主要編寫成員:賀克斌、李雪玉 散煤治理課題專家組成員(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戴瀚程、覃露才、任彥波、田延平、童亞莉、王衛權、武亭、袁閃閃、岳濤、周曉竺i目錄 前

5、言.iii 第一章 2023年散煤治理回顧.1(一)散煤治理政策措施要求清潔化與低碳化協同.1(二)工業散煤消費量持續下降.10(三)民用散煤治理穩中有進.16(四)散煤治理仍具較大的健康效益.27 第二章 當前的主要機遇和挑戰.33(一)燃煤小鍋爐區域分布特點與差異化深度治理策略.33(二)政策統籌與部門協同.35(三)清潔取暖存量和增量的穩與進.36(四)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補貼的進與退.43 第三章 清潔取暖試點的微觀觀察.50(一)農村清潔取暖工作推進的基礎條件較差.51(二)農村家庭清潔取暖可承受力不超過收入的4%.52(三)農村家庭清潔取暖改造后室內溫度不同程度下降.54ii(四)傳統

6、與現代炊暖方式并存現象較為普遍.58(五)農戶自主意愿正在升溫.60 第四章 主要建議.61(一)加強政策統籌和部門協同.61(二)強化工業散煤深度施治,加快制定生物質鍋爐排放標準.61(三)構建農村清潔低碳能源體系.62(四)建立健全清潔取暖長效機制.64 參考文獻:.69 附錄:生物質鍋爐散煤替代潛力探析.711.1 生物質鍋爐的總體情況.711.2 典型生物質鍋爐現場調研.741.3 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分析.761.4 生物質鍋爐全生命周期大氣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分析.771.5 生物質鍋爐散煤替代潛力分析.80iii前言繼 2013 年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8 年發布

7、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之后,2023 年 12 月,國務院印發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散煤綜合施治仍然是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舉措。從“霧霾鎖城”到“藍天常駐”勵治十年,我國空氣質量有了明顯好轉,散煤消費量快速下降,尤其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成效顯著。伴隨散煤消費結構、區域分布以及治理難度的變化,散煤治理進入穩中求進的新階段。工業散煤治理兼顧減污降碳協同,在強化淘汰落后、以大代小、污控升級、清潔低碳能源替代等減量化和清潔化措施的基礎上,針對特定區域的深度施治也是符合當前形式的策略選擇。民用散煤治理的重難點在農村地區,加快推進農村電氣化和建立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現代農

8、村能源體系是發展趨勢;減污降碳協同的技術路線是治理方向,重點區域以電和氣為主、東北地區以“生物質+”為主、西北地區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格局初步形成;在重點區域內鞏固存量、在東北和西北地區有序新增,是區域性治理策略;政策統籌、技術選擇因地制宜、經濟可承受、運維有保障、用戶自主參與、補貼精準高效且科學退坡等都是長效方案的重點議題。散煤治理課題在本年度的研究中,更加關注區域差異化施治策略的推進。通過對重點區域、東北和西北地區的具體試點項目建設和運行情況的調研,分析散煤返燒的復雜成因,梳理運行補貼退坡和設備更新的進展,總結多能互補的多元化應用場景,觀察農戶自主參與意愿以及清潔取暖市場變化等,探析清

9、潔取暖長效的解決方案,以及農村清潔低碳能源體系的建立,以期系統性解決農村用能問題,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2024 年 9 月 24 日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第一章 2023年散煤治理回顧2023 年是散煤綜合治理穩中求進的一年。工業散煤治理在煤炭減量、清潔替代與污控升級等方面持續深入,工業小鍋爐和小窯爐(建材行業)的散燒煤用量整體保持下降趨勢。民用散煤治理在熱源清潔和低碳化方面更加務實,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提升了一個百分點,在農村地區累計完成 3900 萬戶的清潔取暖改造,雖然農村建筑能效提升進展低于預期,但農村居民對節能降耗、

10、清潔取暖的自主意識逐步加強,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清潔取暖市場競爭格局以及新的業態正在形成。散煤治理的諸多成效對環境質量改善,尤其是室內人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發揮重要作用并產生積極效益。(一)散煤治理政策措施要求清潔化與低碳化協同“十四五”期間,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散煤治理策略的重心。工業小鍋爐治理政策更加關注清潔替代與污控升級;建材行業小窯爐治理較工業小鍋爐治理相對起步較晚,在淘汰落后、結構調整等減量化措施方面,仍具潛力;民用部門散煤治理仍以農村地區為難點和重點,其治理政策更加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從熱源清潔低碳化逐步走向農村清潔低碳能源體系的建立。(1)燃煤小鍋爐治理政策逐步強化清

11、潔替代與超低排放基于燃煤鍋爐節能降耗和污染物減排綜合整治相關政策調研,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實施以來,中國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歷程可分為 2013-2018、2018-2020 和 2020-至今三個階段,綜合整治方式主要包括煤炭清潔利用、能源結構調整和污控技術升級方面的 5 項治理措施,如表 1-1 所示。2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表 1-1:“大氣十條”實施以來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歷程分析類型具體措施實施情況2013-2017小鍋爐快速淘汰、污控技術逐步升級2018-2020加大小鍋爐淘汰力度、提高污控技術升級力度2021-2025鞏固小鍋爐淘汰成果、推動污控技術向超低排放發展煤

12、炭清潔利用煤炭洗選提高2017年原煤入選率達70%以上推廣潔凈煤無新增要求能源結構調整鍋爐禁建限建 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20 th 其他區域:10 th 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35 th 其他區域:10 th無新增要求小鍋爐直接淘汰 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10 th 北方地區:“2+26”城市城區35 th、縣城和城鄉結合部20 th、其他地區城市城區;其他地區城市城區20 th 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10 th 重點區域:35 th 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散煤 重點區域35 th 其他區域:PM2.5未達標城市基本淘汰10 th清潔能源替代煤改氣、煤改電、煤改生物質等污控技術升級

13、20 th燃煤鍋爐安裝高效脫硫和高效除塵設施 低氮燃燒技術改造示范重 點 區 域:65 th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重點區域燃煤鍋爐全面實現超低排放 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試點 生物質鍋爐高效除塵和脫硝技術煤炭清潔利用。煤炭清潔利用在中國的提出較早,該措施主要是指通過加大煤炭洗選比,提高煤炭的清潔利用水平。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中明確要求,“提高供熱燃煤質量,優先燃用低硫份、低灰分的優質煤”。隨著原煤入洗率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在國家層面的減污降碳協同相關政策中提及較少。鍋爐禁建限建。該措施具體是指分區域對新建鍋爐容量提出要求?!按髿馐畻l”提出,“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

14、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禁止新建每小時 20 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其他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 10 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 35 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其他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 10 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這與 2018 年 11 月由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鍋爐節能環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基本一致,但其對于 35 蒸噸以下燃煤鍋爐禁建要求明確為重點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和汾

15、渭平原)全域和其他地區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從“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國家層面相關政策對于燃煤鍋爐禁建限建要求不斷加嚴,“三年行動計劃”之后的國家層面相關政策文件中未對禁建和限建鍋爐容量新增明確要求。小鍋爐直接淘汰。該措施主要是針對落后和分散鍋爐提出淘汰要求,小鍋爐直接淘汰方式包括拆除取締、煙道或煙囪物理切斷以及“以大代小”?!按髿馐畻l”提出的淘汰對象為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每小時 10 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將每小時 10 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由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加嚴為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將每小時 35 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由重點城市城區加嚴為重點區域全域;隨后,國家

16、層面陸續發布了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秋冬專項攻堅行動方案,進一步細化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小鍋爐淘汰方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中將每小時 10 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確定為淘汰類產品;2020 年以后相關政策轉變為對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小鍋爐淘汰,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其他小鍋爐淘汰進程已基本完成,另一方面區域供熱管網基礎建設逐步提升;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行動方案中將燃煤鍋爐淘汰對象由“每小時 35 蒸噸以下”擴大為“每小時 35 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實施區域也擴大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東北地區和天山北坡城市群”??諝赓|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依據 PM2.5達標情況針對其他區域提出

17、基本淘汰 10 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國家層面相關政策對于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不斷加強變嚴,體現在鍋爐容量和淘汰實施區域兩個方面。清潔能源替代。該措施主要是指因地制宜開展“煤改氣”、“煤改電”、“煤改生物質”等清潔能源替代?!按髿馐畻l”對京津冀區域城市建成區、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區域的“煤改氣”提出明確要求,在供熱供氣管網不能覆蓋的地區,改用電、新能源或潔凈煤;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進一步提出加快發展生物質鍋爐供暖、有條件城市城區和縣城優先發展天然氣供暖和積極推進各種類型電供暖;考慮到清潔能源的區域差異性,“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了清潔能源替代的的基本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

18、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在國家“雙碳”目標實施推動下,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和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行動方案中均提出要加快煤炭減量步伐,著重強調了清潔能源替代的重要性??偟膩碚f,國家層面相關政策對于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的實施力度不斷加強,一方面是因為隨著小鍋爐淘汰力度的不斷加大和落實,小鍋爐直接淘汰帶來的減污降碳效益逐步下降;另一方面,中國“雙碳”目標實施壓力下,煤炭減量化是推動能源結構調整的首要手段。污控技術升級。該措施主要是通過加強除塵、脫硫、脫硝,提高燃煤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按髿馐畻l”中明確要求“每小時 20 蒸

19、噸及以上的燃煤鍋爐要實施脫硫”,“燃煤鍋爐現有除塵設施要實施升級改造”;隨后,“三年行動計劃”從國家層面提出重點區域每小時 65 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要求;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等政策,進一步提出“重點區域燃煤鍋爐全面實現超低排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探索開展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試4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點”;此外,隨著生物質鍋爐的快速發展,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物末端治理提上日程,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行動方案提出生物質鍋爐采用專用鍋爐,配套布袋等高效除塵設施,氮氧化物排放難以達標的應配

20、套脫硝設施??偟膩碚f,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不斷發展和環境空氣質量不斷改善的推動下,國家層面相關政策從常規污染物升級改造轉變為超低排放改造,且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末端治理提上日程。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環境管理要求不斷加嚴以及“雙碳”目標的推動,中國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已由“煤炭清潔利用”、“禁建和限建”、“小鍋爐淘汰”、“清潔能源替代”、“污控技術升級”節能環保綜合提升措施多管齊下,轉變為“清潔能源替代”和“超低排放改造”的減污降碳協同,措施的區域差異化顯著,治理力度不斷加強變嚴。(2)燃煤小窯爐治理政策仍以煤炭減量化和達標排放為主相對于電站鍋爐和工業鍋爐,工業爐窯的污染治理略顯滯后。結構調整中的淘汰落后

21、以及大氣污染防治末端治理中的全面達標排放是工業小窯爐綜合整治的關鍵性措施。其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對相關產業的工業小窯爐關停淘汰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2019 年,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提出,完善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管理體系,推進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工業爐窯裝備和污染治理水平明顯提高。2023 年國務院印發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出,實施工業爐窯的清潔能源替代。有序推進以電代煤,積極穩妥推進以氣代煤??傮w來看,當前工業小窯爐的治

22、理措施,主要包括淘汰關停、清潔能源替代、污控升級和能效提升。工業窯爐治理正在從傳統燃煤窯爐向天然氣、電能驅動的高效窯爐轉變,從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轉變。工業窯爐正在朝著大型化、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向發展。(3)清潔取暖政策更加重視清潔低碳能源系統的建立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美麗鄉村建設等相關政策文件。在清潔化和低碳化的戰略指引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從最初的氣、電代煤,到理性的清潔化技術路線,再到多能互補的現代農村能源體系,清潔取暖政策正在向更加深遠的清潔低碳能源系統建設融合。民用散煤治理的相關政策如表 1-2所示。自“大氣十條”發布后,京津冀

23、率先開始探索秋冬季民用散煤清潔化。2016 年 12月 2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2017 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 年)正式實施,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在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大規模推進,“煤改氣”和“煤改電”成為了早期最主要的技術路線。2018 年,“三年行動計劃”強調,安全取暖過冬,在技術路徑上在“四宜原則”(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的基礎上,擴5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增“宜煤則煤、宜熱則熱”。自此,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程

24、的技術選擇開始回歸理性,各地基本形成以縣域為中心輻射農村的發展格局。2021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發布,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1+N”政策體系加快形成,推進農村清潔取暖走向清潔化和低碳化的新局面。2022 年發布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將清潔取暖財政政策支持范圍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擴大到整個北方地區,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將清潔取暖納入“雙碳”目標統籌推進。2023 發布的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方案提出,探索建設多能互補的分布式低碳綜合能源網絡,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非電開發,

25、因地制宜推動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清潔供暖,探索建設鄉村能源站。同年,國務院發布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將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從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調整為“2+36”城市,明確提出了推進北方清潔取暖的工作重心由大規模提高清潔取暖比重轉向鞏固存量和有序新增,并強調了農村種植業、養殖業,還有農產品加工業等散煤替代。從各省市陸續出臺的配套方案(參見表 1-3)來看,重點地區除北京提出能源低碳化發展、河北提出鞏固拓展清潔取暖成果之外,其他地區基本仍以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為主,只是改造的重點逐步由平原轉向山區;而非重點地區散煤治理開始充分結合地方資源稟賦、經濟水平等,試點探索可再生能

26、源取暖,如陜西積極開展地熱資源利用,甘肅大力推廣“太陽能+”清潔取暖模式,吉林全省推廣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等適合農村的清潔取暖技術等。此外,山西、河北、山東和內蒙古在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將在農業生產領域推進散煤替代。國家能源局印發的 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和2024 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連續兩年提出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從民用散煤治理和北方清潔取暖政策發展來看,我國民用散煤治理已經從清潔化轉向減污降碳協同,從電、氣為主的散煤替代轉向多能互補的能源利用模式,從單一的清潔熱源改造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發展為主體的農村綠色低碳能源體系的建立,這些政策的有效落實將推動農村能源轉型

27、和雙碳目標的實現,并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表 1-2:民用散煤治理相關的政策文件及主要內容梳理發布時間文件名稱相關重點內容摘要2013.09.10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煤炭清潔利用。擴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逐步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結合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棚戶區改造,逐步推行以天然氣或電替代煤炭。鼓勵北方農村地區建設潔凈煤配送中心,推廣使用潔凈煤和型煤。6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發布時間文件名稱相關重點內容摘要2013.09.17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實施范圍: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全面淘汰燃煤小鍋爐;全面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實施清潔能源替

28、代;削減農村炊事和采暖用煤,加大罐裝液化氣和可再生能源炊事采暖用能供應。2013.09.10北京市2013年農村地區“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實施方案按照城市化改造上樓一批、拆除違建減少一批、炊事氣化解決一批、城市管網輻射一批、優質燃煤替代一批(簡稱“五個一批”)的方式推進郊區農村地區“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重點在農村地區實施優質燃煤替代、取暖煤改電、天然氣入戶、太陽能熱利用、液化石油氣下鄉及沼氣利用、農民住宅抗震節能改造和城鎮化建設等工程。2013.10.17天津市清新空氣行動方案削減農村原煤散燒;綜合施策削減農村炊事和采暖用煤,加大罐裝液化氣和可再生能源炊事采暖用能供應;推廣鄉鎮、村潔

29、凈煤使用;大力推廣農房太陽能利用。2014.09.27河北省關于加快全省潔凈型煤推廣工作的通知加大潔凈型煤推介力度。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擔負起宣傳推廣使用潔凈型煤的職責,分片包村,責任到人。各型煤企業要積極作為,通過印發宣傳單、在鄉村設立試燒點等形式,加大型煤產品推介力度。2016.12.21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系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2017.05.16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的通知中央財政支持試點城市推進清潔方式取暖替代散煤燃燒取暖,并同步開展既有建筑節能

30、改造,鼓勵地方政府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和社會加大資金投入,實現試點地區散燒煤供暖全部“銷號”和清潔替代,形成示范帶動效應。2017.12.05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全面推進,重點先行。全面統籌推進城市城區、縣城和城鄉結合部、農村三類地區的清潔取暖工作。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個重點城市為重點,在城市城區、縣城和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全面推進清潔供暖。2018.01.02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北方地區農村散煤替代,有條件的地方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和新能源利用。2018.06.27打

31、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有效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集中資源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散煤治理,優先以鄉鎮或區縣為單元整體推進。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對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的山區,積極推廣潔凈煤,并加強煤質監管,嚴厲打擊銷售使用劣質煤行為。2021.09.22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7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發布時間文件名稱相關重點內容

32、摘要2021.10.24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積極推動嚴寒、寒冷地區清潔取暖。因地制宜推行熱泵、生物質能、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低碳供暖。引導夏熱冬冷地區科學取暖,因地制宜采用清潔高效取暖方式。2021.12.29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鄉村能源站。在全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優先推進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試點。大力推廣太陽能、風能供暖。積極推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供暖。2022.06.10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推動北方地區建筑節能綠色改造與清潔取暖同步實施。將清

33、潔取暖財政政策支持范圍擴大到整個北方地區,有序推進散煤替代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2022.12.26關于促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持續向好發展的意見今后逐步將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重心由大規模提高清潔取暖比重為主,轉到鞏固存量和有序新增上。2023.03.23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方案探索建設多能互補的分布式低碳綜合能源網絡。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非電開發。因地制宜推動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清潔供暖。探索建設鄉村能源站。2023.11.30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持續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因地制宜成片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各地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防止散煤復燒。有序擴

34、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范圍,對減污降碳協同項目予以傾斜。2023.12.27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和制度建設。2024.03.05 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報告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340億元。促進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推動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8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表 1-3:圍繞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地方政策文件的相關摘要文件名稱農村生活散煤治理農業生產散煤治理國務院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

35、劃持續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因地制宜成片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加大民用、農用散煤替代力度,重點區域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逐步推進山區散煤清潔能源替代。納入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范圍的城市,保質保量完成改造任務,其中“煤改氣”要落實氣源、以供定改。全面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既有農房節能改造。各地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防止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強化商品煤質量監管。有序擴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范圍,對減污降碳協同項目予以傾斜。推進美麗北京建設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4年行動計劃推進能源低碳化發展。大力開展能源節

36、約和能效提升,嚴控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持續推進農村地區村莊清潔取暖。河北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鞏固拓展清潔取暖成果。加強天然氣、電等能源保供,做好清潔取暖設備運行、維護,完善資金補貼長效機制。逐步推動山區散煤清潔能源替代。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強化散煤管控,防止散煤復燒。推進農業種植、養殖農戶產品加工等散煤替代。山東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暨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實施方案持續推進清潔取暖。因地制宜成片推進清潔取暖,加大民用、農用散煤替代力度,重點區域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逐步推進山區散煤清潔能源替代。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37、加強監督檢查。重點區域基本淘汰茶水爐、經營性爐灶、儲糧烘干設備、農產品加工等燃煤設施。引導規?;B殖場采用清潔能源供暖。山西省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穩妥推進中部城市群、上黨革命老區、臨運盆地散煤取暖替代工程。全面評估現有清潔取暖改造運行情況,持續優化改造方式或運行模式,鞏固提升現有清潔取暖成果。全面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既有農房節能改造。各市縣要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和“禁煤區”,嚴防散煤復燒。對清潔取暖未覆蓋的區域,強化民用散煤質量監管。開展農用領域散煤使用情況排查,有序推進農業種植和養殖散煤清潔能源替代。9Climate

38、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文件名稱農村生活散煤治理農業生產散煤治理河南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加大民用散煤替代力度,因地制宜成片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到2025年采暖季前,全省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穩妥推進山區散煤清潔能源替代。依法將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防止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改造的地方,加強潔凈型煤生產供應和質量監管。陜西省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2024-2025年)(征求意見稿)持續推進散煤治理清潔取暖。2024年底關中平原地區民用散煤清零。2025年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主城區基本全部實現清潔取暖

39、。在清潔能源不能覆蓋的區域逐步推進散煤清潔能源替代。以關中3個重點片區為重點,推廣經濟環保、取暖效果好的取暖措施,開展優化提升清潔取暖行動。積極開展地熱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科學制定關中3個重點片區重點鄉鎮(街道)農房節能改造試點示范方案。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防止散煤復燒。禁燃區內散煤銷售網點一律取消,加強對以直送、網絡等方式流動銷售散煤行為的監督檢查,建立散煤監管聯動協查機制。甘肅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以試點城市為引領持續推進清潔取暖。蘭州市、金昌市、武威市、臨夏州要充分發揮清潔取暖示范作用,以多能互補的區域性和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提高熱源清潔化率,“

40、煤改氣”要落實氣源以供定改。天水市、平涼市、慶陽市、定西市、隴南市、甘南州要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和發展實際,優先發展集中供暖,集中供熱難以覆蓋區域,立足實際成片推進清潔取暖,逐步減少民用散煤用量,確保群眾溫暖清潔過冬。全面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既有農房節能改造。各市(州)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區域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防止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區域,強化商品煤質量監管,確保煤質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嚴厲打擊劣質煤銷售。寧夏回族自治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因地制宜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全面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既有農房節能改造。加強城鄉配電網建設,實施農村電網鞏

41、固提升工程。各地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防止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要加大民用、農用散煤替代力度,強化商品煤質量監督與管理,確保符合國家和地方標準要求,嚴厲打擊劣質煤銷售。10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文件名稱農村生活散煤治理農業生產散煤治理黑龍江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試點城市為引領持續推進清潔取暖。充分發揮清潔取暖示范作用,以多能互補的區域性和可再生能源清潔供暖方式提高熱源清潔化率。實施建筑節能改造,加快既有農房節能改造,提升建筑能效。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防止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強化商品

42、煤質量監督與管理。吉林省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清潔取暖建設。已列入國家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城市的地區,按照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鼓勵其他城市積極申報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城市,推廣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等適合農村的清潔取暖技術,逐步在全省推開。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強化商品煤質量監管,防止散煤復燒。遼寧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持續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到2025 年,重點城市城區、縣城基本實現清潔取暖。已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并穩定運行的地區要鞏固清潔取暖成效,強化服務管理、完善清潔取暖長效機制、防止散煤復燒。加大民用、農用

43、散煤替代力度,2024年底前完成采暖期熱點高值區周邊,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9個重點城市城區、縣城清潔取暖改造。嚴格執行銷售煤炭質量標準,嚴厲打擊劣質煤銷售,開展散煤經銷點監督檢查,依法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燃區內散煤銷售網點全部取締。內蒙古自治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全面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既有農房節能改造。穩妥推進農村牧區居民生活、設施農牧業散煤替代。各地區依法將整體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防止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強化商品煤質量監督與管理。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散煤基本清零。穩妥推進

44、設施農牧業散煤替代。(二)工業散煤消費量持續下降在工業散煤治理領域,本報告重點追蹤研究工業小鍋爐和工業小窯爐(現階段研究范圍包括建材行業中的陶瓷、磚瓦、石灰等產業)的散煤消費情況。自“大氣十條”實1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施以來,我國工業散煤消費量實現了快速下降,在此基礎上,2023 年,工業小鍋爐和建材行業小窯爐的散煤消費持續保持下降趨勢。(1)工業散煤治理仍需保持定力工業小鍋爐和建材行業小窯爐的散煤用量變化及趨勢如圖 1-1 所示。據初步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小鍋爐和建材行業小窯爐的散煤消費量實現了快速下降。2020

45、 年,工業小鍋爐和建材小窯爐的散煤消費量在 2015 年的基礎上,下降了 66%?!笆奈濉逼陂g,在環境、能源、氣候等多重目標要求下,工業小鍋爐和建材行業小窯爐的散煤用量持續走低,2023 年,工業散煤消耗量同比下降了 13%,在 2020 年的基礎上下降了約 50%;在“十四五”后期,隨著“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在地方層面的落實,工業領域的淘汰落后進度將進一步加快,工業散煤的清潔替代與減量化工作將在更廣泛的區域內推進,預計 2025 年有望實現在 2020 年的基礎上下降 90%的目標,即工業散煤消費趨向清零。1 圖 1-1 工業散煤消費量變化趨勢圖(單位:億噸)圖 1-2 2022 和

46、 2023 年全國燃煤工業鍋爐容量(左)和煤耗量(右)結構對比?目標?目標建材小窯爐工業小鍋爐?35t/h?65t/h?35t/h?65t/h圖 1-1:工業散煤消費量變化趨勢圖(單位:億噸)(2)工業小鍋爐煤耗量繼續下降且結構持續優化根據課題組掌握的基于環境統計數據及污染源普查、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http:/ 年燃煤鍋爐淘汰情況,核算 2023 年全國燃煤工業鍋爐總容量約 50 萬蒸噸,煤耗量約 2.3 億噸。2023 年全國不同鍋爐容量類別的燃煤工業鍋爐容量和煤耗量組成結構變化如圖 1-2 所示。目前,全國燃煤工業鍋爐容量和煤耗量已形成以 65 t/h 及以上大容量12氣候變化與

47、能源轉型項目鍋爐為主的特征,其容量和煤炭消耗量占全國工業鍋爐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35 t/h 以下工業燃煤小鍋爐總容量約 5.7 萬蒸噸(占比約為 11.4%),煤炭消耗量約 0.32 億噸(占比約為 14.0%),相比 2022 年分別下降 31.8%和 17.5%,主要來自于重點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存量削減及其他區域 10 t/h 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淘汰。如圖 1-3 所示,工業燃煤小鍋爐的結構以 10,35)t/h 為主,10t/h 及以下燃煤小鍋爐的鍋爐容量和煤耗量僅占全國工業燃煤小鍋爐總容量和煤耗量的 47.4%和 16%。1 圖 1-1 工業散煤消費量變化

48、趨勢圖(單位:億噸)圖 1-2 2022 和 2023 年全國燃煤工業鍋爐容量(左)和煤耗量(右)結構對比?目標?目標建材小窯爐工業小鍋爐?35t/h?65t/h?35t/h?65t/h圖 1-2:2022 和 2023 年全國燃煤工業鍋爐容量(左)和煤耗量(右)結構對比圖 1-3:2023 年全國工業燃煤小鍋爐容量和煤耗量結構組成自“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工業燃煤小鍋爐規模發生了顯著變化,與 2017 年相比,工業燃煤小鍋爐容量及煤耗量分別下降 81.6%和 79.0%(參見圖 1-4 所示)。中國工業燃煤小鍋爐 2017-2023 年顆粒物、SO2、NOx 和 CO2排放量變化如圖 1-

49、5 所示。2017-2023 年,在工業燃煤小鍋爐淘汰政策的實施下,中國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1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物、SO2、NOx 和 CO2排放量顯著下降。與 2017 年相比,2023 年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NOx 和 CO2排放量分別下降 94.5%、93.4%、93.5%和 57.6%。其中,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和 NOx 排放量整體下降幅度大于 CO2,主要是因為工業燃煤小鍋爐除塵、脫硫和脫硝設施升級改造的實施,隨著減污降碳協同的推進,近兩年CO2的減排潛力正在釋放。鍋爐容量煤耗量2017年31.

50、001.552020年14.180.682022年8.370.392023年5.710.32-31.8-17.581.6%79.0%?年?年?年?年煤耗量?煤耗量(億?)?年?年?年?年鍋爐容量?鍋爐容量(萬蒸噸)?鍋爐容量煤耗量2017年31.001.552020年14.180.682022年8.370.392023年5.710.32-31.8-17.581.6%79.0%?年?年?年?年煤耗量?煤耗量(億?)?年?年?年?年鍋爐容量?鍋爐容量(萬蒸噸)?圖 1-4:2017-2023 年全國工業燃煤小鍋爐容量及煤耗量變化?顆粒物SO?排放量(萬?)系列?系列?系列?系列?系列?CO排放量(

51、萬?)?顆粒物SO?排放量(萬?)系列?系列?系列?系列?系列?CO排放量(萬?)?圖 1-5:中國工業燃煤小鍋爐 2017-2023 年大氣污染物和 CO2排放量變化14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3)工業小窯爐煤耗下降約 8%2023-2024 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強調,深入推進鍋爐、爐窯綜合治理。對無達標排放能力的依法予以淘汰,對裝備質量低劣、關鍵組件缺失、自動化控制水平低的進行升級,對運行維護不到位的實施整改;對問題集中的行業和領域,制定專項整改方案。根據攻堅方案的具體目標要求,課題組梳理了建材行業(陶瓷、磚瓦、石灰等行業)小窯爐治理的具體任務,如表

52、1-4 所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加大了對建材行業小窯爐的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改造和清潔能源利用的力度。據不完全統計,2023 年建材行業小窯爐的散煤治理情況如下:(1)磚瓦行業淘汰 42 家磚瓦企業,完成 215 家磚瓦企業的脫硫脫銷除塵等設施改造提升;磚瓦行業累計減少實物散燒煤 190 萬噸。(2)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建筑陶瓷 19 臺窯爐完成天然氣改造,10 家企業完成脫硫脫銷改造,10 家企業完成無組織排放治理,累計減少散燒煤 63.7 萬噸;衛生陶瓷完成 120 萬件脫硫系統改造提升,累計減少散燒煤 3.92 萬噸。(3)石灰行業淘汰石灰企業 10 家,完成 19 家石灰企業的脫硫脫

53、硝除塵改造,累計減少散燒煤60.9 萬噸??傮w來看,2023 年,建材行業小窯爐的散煤用量相比 2022 年下降約 8%,煙塵、工業粉塵、SO2、NOx 排放量分別減少 1.21 萬噸、0.25 萬噸、3.35 萬噸、0.65 萬噸。建材行業小窯爐治理在產業升級和淘汰落后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減排潛力。表 1-4:2023-2024 年秋冬季建材行業小窯爐治理的具體要求序號地區小窯爐治理目標要求1河北 秦皇島建筑陶瓷行業1家企業(河北領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力爭完成環??冃級企業創建。2河北邯鄲武安市10家白灰窯完成淘汰。3河北保定石灰窯行業15家企業100萬噸產能完成脫硫設施提升改造,并實現自動

54、化控制提升。4山西陽泉磚瓦行業4家企業(盂縣通懋新型建 材有限公司、陽泉恒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陽泉綠建科技有限公司、陽泉市駿 峰工貿有限公司)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15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序號地區小窯爐治理目標要求5山西長治長子縣新鑫瓦業、沁源縣國泰源磚廠、沁源縣明磊建材、沁源縣廣利建材、壺關縣鑫融建材、壺關縣境成建材6家磚瓦企業和壺關縣磊發氧化鈣、壺關縣歐泰瓦業、壺關縣磊鑫建材 3 家石灰窯企業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長子縣新鑫瓦業公司、壺關縣玨朝陶瓷廠2座爐(窯)完成天然氣替代。6山西晉中榆次區10家磚瓦企業(8.9億塊煤矸

55、石磚產能)完成脫硝改造;和順縣2家磚瓦企業(8000 萬塊煤矸石磚產能)、平遙縣2家磚瓦企業完成料場封閉改造。7山東淄博建陶行業8家企業完成降塵能力提升,磚瓦行業3家企業完成CO專項整治,磚瓦行業1家企業50萬平方米產能、建陶行業1家企業完成脫硫改造,石灰窯行業1家企 50 萬噸年產能完成脫硝改造,特種陶瓷行業1家企業新上1套 SCR 設施。8山東棗莊磚瓦行業1家企業 6000 萬塊年產能完成除塵改造,磚瓦行業1家企業 6000萬塊年多孔磚產 能完成脫硫改造。棗莊市宏帝古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陶瓷)完成煤改氣,棗莊華奧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磚瓦)點窯燃料完成煤改氣。3家磚瓦窯完成淘汰。9山東濰坊

56、3臺磚瓦隧道窯完成關停淘汰。10山東泰安磚瓦行業2 隧道窯完成淘汰。11山東日照磚瓦行業12家企業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12山東臨沂頁巖磚行業67家企業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完成料場封閉改造、破碎環節 顆粒物收集處理。21家磚瓦窯完成淘汰。13山東聊城1 家企業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14山東菏澤1家磚瓦窯企業完成淘汰,1家磚瓦窯企業的2條隧道窯完成淘汰。15河南鄭州磚瓦行業3家企業共2.2億塊標磚完成低效治理設施提升。16河南開封磚瓦窯行業3家企業完成除塵改造,磚瓦窯行業3家企業完成顆粒物收集處理。17河南洛陽14家磚瓦窯企業完成無組織治理。18河南安陽11家磚瓦窯企業完成脫硫脫硝除塵等設施升

57、級改造;2家陶瓷企業完成料場封閉、物料 輸送等環節無組織排放治理。磚瓦窯4家7條隧道窯共3.4億塊燒結磚產能完成淘汰。19河南鶴壁3 條磚瓦窯生產線共1.2億塊產能完成拆除(??h士才新型建材有限公司2條、??h鑫興環保節能建材有限公司1條)。磚瓦窯行業2家企業(鶴壁市郝荒鑫鑫節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鶴壁市鶴山區興和環保建材廠)共1.5億塊產能完成濕式電除塵設施建設。完成15臺煤氣發生爐清潔能源替代計劃制定工作(河南中智陶瓷有限公司1臺、河南省富盛陶瓷有限公司4臺、河南省金雞山陶瓷有限公司2臺、河南省富得陶瓷有限公司4 臺、鶴壁市凌雲建材有限公司1臺、河南冠旭陶瓷有限公司 3臺)。16氣候變化與能源

58、轉型項目序號地區小窯爐治理目標要求20河南新鄉新鄉市鑫瑞達陶瓷有限公司2臺煤氣發生爐完成淘汰。21河南焦作2條隧道窯完成淘汰。22河南許昌磚瓦窯行業11 家企業8.4 億塊產能完成脫硫系統改造,陶瓷行業1家企業120萬件產能新建脫硫系統,磚瓦窯行業4家企業完成窯車顆粒物收集處理。23河南漯河燒結磚行業1家企業(漯河市隆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完成料場封閉改造、儲存 環節顆粒物收集處理。2家燒結磚企業4座隧道窯完成拆除。24河南 三門峽磚瓦窯行業1家企業2.5億塊燒結磚產能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25河南商丘5家磚瓦窯企業完成簡易低效治理設施提升改造;4家磚瓦窯行業企業完成無組織廢氣收集設施安裝、料場

59、封閉 改造等治理工程。永城市城廂鄉建芝新型墻體材料廠、永城市紅華新型墻體材料廠、睢縣城郊鄉萬樓新型墻體材料廠共2.25億塊燒結磚產能完成淘汰。26河南周口磚瓦窯行業9家企業共7.2億塊產能完成除塵改造;磚瓦窯行業16家企業完成車間、煤矸石破碎、上料、進料、物料堆場等環節無組織排放治理。27陜西寶雞陜西漢基新墻體制造有限公司、岐山漢基建材有限公司、岐山縣鴻圣源新型環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3 家企業完成獨立濕電除塵設施建設。千陽陶瓷園8戶陶瓷企業完成SNCR安裝。28陜西渭南臨渭區南塬磚廠等18家企業完成綜合整治,區域環境整治工作同步完成。29陜西韓城磚瓦行業1家企業1億塊燒結磚產能完成脫硫改造。(

60、三)民用散煤治理穩中有進(1)北方清潔取暖率提升一個百分點自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實施以來,中央財政先后分五批次支持 88 個城市和地區開展清潔取暖試點示范,覆蓋范圍從“2+26”城市逐步擴展至整個華北地區,并延伸至東北和西北地區的部分城市。截至 2023 年底,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由2016 年的 34%提高至 76%,相比 2022 年,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其中,農村地區累計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約 3900 萬戶。17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 2 圖 1-6 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變化趨勢 圖 1-10 空氣源熱泵市場銷量變化?年?

61、年?年?圖 1-6: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變化趨勢當前的清潔取暖工作重心已經由原來大規模提高清潔取暖比重為主轉到鞏固存量和有序新增。一是切實抓好清潔取暖持續運行,鞏固清潔取暖成果,不斷完善清潔取暖長效機制,確保運行有人管、支持政策有延續、供暖安全有保障、散煤不復燒;二是有序實施新增清潔取暖改造,正在開展清潔取暖的地區按照既定實施方案有序推進;暫時未開展改造的地區,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穩妥實施新增清潔取暖改造??傮w來看,“十四五”期間清潔取暖率的提升速度放緩,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首先,重點區域清潔取暖改造已基本完成,2023 年全面進入存量鞏固階段;其次,清潔取暖試點雖然已經向東北、西北地區延伸

62、,但推進速度不及重點區域,改造規模增量整體有所下降;再次,東北、西北地區的清潔取暖改造難度升級且年施工期較短,導致上述地區的清潔取暖建設相比重點區域需要更長的時間;最后,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地方財政壓力凸顯,清潔取暖工作面臨極大挑戰。(2)農村建筑能效提升進展低于預期本報告調研了 11 個清潔取暖實施城市,著重分析了 2023 年度東北、西北地區建筑能效提升項目基本情況和實施情況,如表 1-5 所示。按項目建設周期,第四批城市項目建設年限為 2021-2023 年,項目建設時間截至 2024 年 4 月底;第五批城市項目建設年限為 2022-2024 年,項目建設時間截至 2025 年 4 月底

63、。從不同區域建筑能效提升任務量看,相比前三批國家清潔取暖城市,第四批、第五批城市申報不再要求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后能效提升率不低于 30%,所以部分城市,如調研城市 F、城市 I,將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中管網改造相關的能效提升項目(非建筑本體節能改造)納入改造范圍,且該部分項目未給予清潔取暖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因此本文在分析建筑節能改造項目任務量,計算這兩個城市農村建筑能效改造任務占比例時,全部改造任務中未包含城區改造任務。18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表 1-5:調研城市基本信息及能效提升任務情況批次城市地區農村常住人口(萬人)城鎮化率(%)城區能效提升 任務量(萬m2)縣城能效提升 任務量(萬m2

64、)農村能效提升 任務量(萬m2)農村能效提升任務量占比(%)第四批(2021-2023)A東北42.1757.70%304652487%B東北75.1165.17%84427362236%C華北37.586.16%980.83188.06167.9813%D西北10.9776.57%52.1323.41341.1182%E西北0.512282.86%12.679.80.94%第五批(2022-2024)F東北308.8265.94%671.8108.98485.0282%G東北132.2363.51%00403.5100%H東北19.6879.32%153.1278.494%I東北140.41

65、84.52%1167.61188.6256175%J東北76.4267.18%583.15171.7667247%K華北71.8579.15%74128694.4577%調研城市中,東北地區城鎮化率較低,7 個城市城鎮化率平均為 69%;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 2 個城市平均城鎮化率分別為 80%和 83%。農村改造任務量普遍占比較大,我國東北、西北等地區已經在各級政策支持下開展過大量的“暖房子工程”等城鎮能效提升工作,城市上報任務量普遍以農村建筑能效提升工作為主,如城市 A、城市 G、城市 H、城市 K、城市 D,其中城市 G 城鎮地區均已完成節能改造,相比大部分西北、華北地區,東北地區城市農村

66、節能改造占比更高,平均約為 74%;部分調研城市充分利用此次清潔取暖城市建設機會,大力提升城鎮建筑節能水平,任務量設置相對均衡,如城市 B、城市 C、城市 J;城市 E 整體體量小,且城鎮化率高,任務量以城鎮為主,農村地區任務量占比僅 4%。城區建筑能效提升完成情況。第四批城市整體任務完成情況比較好,第五批部分城市完成率僅約 50%。從圖 1-7 可以看到,第四批 5 個城市基本都已完成城區建筑能效提升改造任務,僅城市 B 完成率為 98%,不足 100%(含城區管網改造類能效提升項目)。第五批 5 個城市(城市 G 未上報城區能效提升任務)中,3 個城市完成率超過 80%,其中城市 I 完成

67、率達到 100%,2 個城市完成率低于 60%,分別為城市 H(完成率 43%)和城市 J(完成率 55%),通常清潔取暖城市兩年任務量可達總任務量的60%-70%左右,因此城市 H 和城市 J 城區建筑能效提升改造項目完成率均低于平均水平。19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圖 1-7:調研城市城區建筑能效提升任務量及完成情況縣城建筑能效提升完成情況。第四批城市整體任務完成情況比較好,第五批部分城市完成率較低。從圖 1-8 可以看到,第四批 5 個城市中,城市 A、城市 C、城市 D 完成率達到 100%,城市 B 完成率為 92%,城

68、市 E 完成率僅為 43%。第五批 5 個城市(城市 G 未上報城區能效提升任務)中,3 個城市完成率超過 80%,其中城市 H 和城市 I 完成率達到 100%,僅 1 個城市完成率低于 60%,為城市 J 完成率 16%,城市 F 完成率68%。據調研信息,由于項目申報前期手續復雜,因此部分改造任務量小的城市選擇將改造任務放在最后一年集中改造,造成部分改造任務量小的城市完成率低,如城市 E、城市 G。圖 1-8:調研城市縣城建筑能效提升任務量及完成情況20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農村建筑能效提升完成情況。農村建筑能效提升工作整體進展緩慢,部分第四批城市按時完成任務難度較大。從圖 1-9 可以

69、看到,第四批、第五批 11 個城市中,僅 4 個城市完成農村建筑能效提升工作,其中第四批 5 個城市僅城市 C(完成率 100%)完成改造任務,城市 D 完成率 99%,城市 A 完成率為 81%,城市 B 完成率僅為 45%;由于農村建筑節能改造體量大,因此城市 A、城市 B 按期完成任務量難度較大;第五批 6 個城市中,城市 I、城市 K 完成改造任務,政府重視程度高,財政資金保障及時有力是兩個城市提前完成改造任務主要原因;由于項目申報前期手續復雜,因此部分改造任務量小的城市選擇將改造任務放在最后一年集中改造,造成部分改造任務量小的城市完成率低,如城市 E、城市 H;部分城市對相關工作重視

70、程度不足,項目尚未形成改造任務量,如城市 J。圖 1-9:調研城市農村建筑能效提升任務量及完成情況(3)清潔取暖市場競爭聚焦高品質與多元應用北方地區農村清潔取暖逐步形成了以清潔能源替代為主,以潔凈煤和配套環保爐具兜底的發展思路,積極試點示范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供熱,因地制宜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補模式。從區域分布來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電和氣為主、西北地區以“太陽能+”為主,東北地區以“生物質+”為主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從清潔取暖行業和市場變化來看,行業企業的關注點從政府項目轉向用戶端的需求響應,零售市場的增長態勢帶動了行業新一輪的激烈競爭,并滲透到每一個細分領域。從用戶端的需求變化來看

71、,農村用戶對清潔取暖技術路線和產品設備的選擇逐步形成了自主意識,且將清潔取暖與炊事以及其他具體生活需求緊密結合,形成了更加多元且更加具體的生活場景化需求,并進一步激發了清潔取暖市場的新一輪產品創新。2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1)“煤改電”市場:舒適度與低電耗成核心競爭點“煤改電”技術路徑中產品種類較為繁雜,包括電暖氣、電暖桌、碳晶類等,這些產品在應用中的實際體驗和能耗高低成為了零售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從近幾年的市場表現來看,空氣源熱泵相比其他產品在用戶體驗和運行成本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市場增長態勢明顯??諝庠礋岜媒晔袌鲣N售量

72、如圖 1-10 所示。2023年,空氣源熱泵市場銷售量達 166.9 萬臺,與上一年相比,增幅高達 34.7%。從區域分別來看,北京空氣源熱泵置換潛力的釋放將進一步成為市場熱點,目前,河北、遼寧是零售市場發展的主要區域,政府項目主要分布在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和青海。2 圖 1-6 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變化趨勢 圖 1-10 空氣源熱泵市場銷量變化?年?年?年?圖 1-10:空氣源熱泵市場銷量變化1(2)“煤改氣”市場:置換和零售占絕對優勢2隨著清潔取暖改造項目的推進,燃氣采暖爐市場發展已經呈現出零售為主、工程為輔的格局,拓增量挖存量,置換需求拉動是當前行業發展的內驅動力。近三年“煤改氣

73、”市場銷量整體下滑,但普通工程和零售市場呈逆勢增長。2023年,普通工程和零售市場的燃氣熱水爐銷量保持穩定,全年銷量達 222 萬臺,占全年總銷量的 93.7%;“煤改氣”政府項目燃氣采暖熱水爐銷量進一步下降至 15 萬臺,于2022 年相比降幅高達 53.1%,占全年總銷量的 6.3%,如圖 1-11 所示。政府項目市場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寧夏、甘肅等省份,其次是山東、內蒙古等。1 數據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 2023年中國熱泵產業發展年鑒。2 本節資料及數據來源: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 燃氣采暖熱水爐產品2023年度市場統計公告。22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 3 圖 1-11 煤

74、改氣與普通工程和零售市場銷量變化 圖 1-12 北方采暖爐骨干企業產品銷量變化(單位:萬臺)?年?年?年?年?年煤改氣項目普通工程和零售(單位:萬臺)?年?年?年?年?年燃煤爐具生物質爐具圖 1-11:煤改氣與普通工程和零售市場銷量變化(3)清潔爐具市場:生物質爐具釋放潛力據不完全統計,2023 年爐具行業骨干企業的清潔爐具年銷售量在經歷了連續 3 年的下滑后,實現了首次增長,銷量總量約 176.9 萬臺,相比 2022 年的銷量水平增長了36%。其中,生物質爐具銷量創下新高,約 115.4 萬臺,占爐具總銷量的 65%;燃煤爐具銷量在連續 3 年下滑的基礎上,2023 年出現小幅反彈,銷售總

75、量約 61.5 萬臺,如圖1-12 所示。3 圖 1-11 煤改氣與普通工程和零售市場銷量變化 圖 1-12 北方采暖爐骨干企業產品銷量變化(單位:萬臺)?年?年?年?年?年煤改氣項目普通工程和零售(單位:萬臺)?年?年?年?年?年燃煤爐具生物質爐具圖 1-12:北方采暖爐骨干企業產品銷量變化(單位:萬臺)2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2023 年,煤炭價格回落,燃煤爐具銷售量小幅增長,產品選擇出現了“兩極化”的特點。重點地區的經銷商和用戶均擔心政策變動,選擇了廉價的低品質爐具作為應對之策;非重點地區因氣候嚴寒、熱量需求較高,用戶熱

76、衷于購買品質較高的產品,開始關注品牌和體驗,如圖 1-13 所示。甘肅某小吃店燃煤取暖陜西某鄉鎮飯店燃煤取暖甘肅農村戶用燃煤取暖場景寧夏農村戶用燃煤取暖場景圖 1-13:西北農村取暖現實場景總體來看,生物質爐具在清潔爐具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當前生物質爐具的快速發展主要依托政府項目采購,特別是東北和西北地區的清潔取暖改造項目需求集中釋放。其中,生物質壁爐配套顆粒燃料銷售的市場化程度提高,且逐年上升;燃木壁爐開始熱銷市場,如圖 1-14 所示,用戶以農村別墅類、鄉鎮農村小商鋪等分散供暖為主。24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圖 1-14:生物質壁爐展示圖片(4)基于應用場景的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不斷涌現近年

77、來,市場上的新型采暖技術應用不斷涌現,推動了行業的創新發展。一些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為推動農村清潔取暖帶來新的活力,為用戶帶來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體驗。如新型水電耦合制熱技術應用(見圖 1-15)和生物質爐具燃燒結構方面的技術突破,重點解決電鍋爐怕干燒、高溫加熱體易壞,以及生物質燃料易結焦、焦油堵塞等難題(見圖 1-15)。圖 1-15:新型電采暖(左)和新型生物質采暖用戶場景(右)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利用在技術、模式創新方面也有了很多新的突破。風熱+、光熱+、光伏+、熱泵+電采暖、熱泵+燃氣采暖、電采暖+儲熱等一批多能互補新型取暖系統集成出現。圍繞這些系統集成的相關標準和技術規

78、范也隨之發展起來。其中“光熱+”已在河北、吉林、甘肅多地得到試點推廣應用,如圖 1-16 所示。25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 圖 1-16:甘肅“太陽能+生物質爐具”采暖用戶場景2023 年,“太陽能+”采暖市場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戶用與商用采暖市場需求均有所增長,太陽能+生物質、太陽能+熱泵、太陽能+儲能等技術應用成為了行業發展的新基點。此外,國家鼓勵開發地熱資源,大力開展的“沐光”和“馭風”行動,將進一步推動地源熱泵(見圖 1-17)、太陽能和風能的取暖技術進步。在利好的政策形勢下,農村清潔取暖將迎來一場新的可再生能源取暖技

79、術的變革。圖 1-17:河北地源熱泵采暖用戶場景26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4)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隨著清潔取暖工作的推進,可再生能源在農村地區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太陽能發電的普及與應用。政府的上網電價補貼和減稅政策激發了農村地區對太陽能發電的投資熱情,促進了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普及。農村地區戶用光伏規模達到 1.2 億千瓦,涉及農戶超過 550 萬戶,每年可為農戶增收 110 億元,增加就業崗位約 200 萬個。不斷滿足群眾綠色用能需求,2023 年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近 80%,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從不到 10 萬臺增加到近 860 萬臺。3太陽能熱利用的普及與應用。中國

80、太陽能熱水器利用率居世界首位,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一直以來都占據世界總保有量的一半以上,而農村地區高樓少,日照時間長,擁有獨立的樓頂適宜擺放熱水器,成為了中國城鄉中利用熱水器的先鋒。特別是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農村城鎮化水平越來越高。太陽能熱水器已經從城市轉向農村。2023 年中國農村太陽能熱水器擁有量為 7440 萬平方米。4風能發電穩步發展。風能發電作為農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取得了穩步發展。雖然沒有具體針對農村地區的統計,但考慮到風能資源的分布特點和政府對風電項目的投資和支持力度,農村地區的風能發電裝機容量也在不斷增加。生物質規模利用不斷擴大。截止到 2023 年底,農林生物質

81、發電保持持續增長,裝機總規模達到 1688 萬千瓦,占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 14.5 億千瓦的 1.16%,發電量達到550 億千瓦時。全國大型沼氣工程保有量達到 7395 處,年產氣 14 億立方米。5生物質成型燃料產量超過 2000 萬噸??稍偕茉吹陌l展為農村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社會和環境效益。首先,改善了農村地區的能源服務。通過推進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提高了農村地區的電力供應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提高了農村地區的能源自給率,降低了能源成本。其次,推動了扶貧減貧事業。通過實施光伏扶貧工程等項目,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條件,有效推動了農村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最后,對

82、農村環境保護、人居環境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替代了煤炭、柴油等傳統能源,有效減少了農村地區的空氣污染。生物質能的合理利用,如沼氣、生物質顆粒等,不僅減少了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的隨意丟棄,還避免了因燃燒這些廢棄物產生的環境污染。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能源轉型白皮書.2024年8月.https:/ 2020年中國農村太陽能資源利用情況統計分析,智研咨詢.5 2024中國農業農村低碳發展報告,中國農網。27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四)散煤治理仍具較大的健康效益通過情景分析法,定量評估歷史趨勢延續的基準情景

83、(BaU)、低碳轉型情景(CNS)、2035 年散煤凈零情景(CNZ35)下,中國北方地區農村散煤治理路徑的室內健康效益。各情景的具體描述如表 1-6 所示。表 1-6:情景描述情景情景描述BaU炊事、取暖技術份額按歷史趨勢外延,即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的家庭用能技術自發轉型。CNS各省2035年碳排放較2015年下降25%或35%,并基于碳目標壓力實現能源轉型。CNZ35各類傳統固體燃料比例下降,2025年為2022年的60%,2035年散煤清零。(1)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相關患病人數圖 1-18 展示了到 2035 年,低碳轉型情景(CNS)和 2035 年散煤凈零情景(CNZ35)下傳統固體燃料淘

84、汰避免的累積農村室內空氣污染相關患病人數。結果表明,相比于基準情景,低碳轉型情景與散煤凈零情景都可以有效減少因室內污染而導致的患病人數,減少幅度為 9.87%和 44.13%。低碳轉型雖然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傳統固體燃料淘汰,但直接促進固體燃料淘汰的散煤治理政策效果更為明顯。傳統固體燃料燃燒導致的健康影響存在明顯的區域性差異,其中華北地區是受到傳統固體燃料影響最大的地區。在基準情景下,其病例數最多,占北方地區總病例的48.21%,低碳轉型與散煤凈零情景下,其減少病例數占總減少病例數的 50.44%和58.89%。在低碳轉型與散煤凈零情景下,不同地區以致病病例數為表征的室內健康影響存在顯著差別。在低

85、碳轉型情景下,新疆、山東與吉林相比于基準情景分別減少了 17.83%、16.14%和 11.21%的致病病例數,顯著高于北方地區平均水平,北京、天津、山西、河北、河南則減少了 2.81%、4.55%、6.65%、6.95%、7.66%,顯著低于北方平均水平。而在散煤凈零情景下呈現出相反的規律,山東以 54.01%的致病病例數減少依舊超過北方地區平均水平,但新疆和吉林以 35.28%和 31.98%的致病病例數減少低于平均水平;類似地,除了北京以 42.12%致病病例數減少依舊略低于北方地區平均水平,天津、山西、河北、河南則分別減少了 58.08%、51.79%、51.68%、55.65%的致病

86、病例數減28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少,顯著高于平均水平??偟膩碚f,華北地區除了北京(山東)在不同情景下始終保持較低(高)比例的致病病例數減少,其他省市致病病例數減少比例在低碳轉型情景下都低于平均水平,在散煤凈零情景下都高于平均水平;東北地區除吉林外,所有省市致病病例數減少比例在低碳轉型情景和散煤凈零情景下都低于平均水平;西北地區除內蒙和新疆外,其余所有省市致病病例數減少比例在低碳轉型情景和散煤凈零情景下都低于平均水平。BaU致病數/十萬例0-1.51.5-3.03.0-4.54.5-6.06.0-7.9CNS避免致病/十萬例0-0.20.2-0.60.6-1.01.0-2.02.0-4.4CN

87、Z35避免致病/十萬例0-0.20.2-0.60.6-1.01.0-2.02.0-4.4圖 1-18:中國北方地區農村炊事取暖在低碳轉型與散煤淘汰政策下 減少的致病人數BaU 情景致病數表示在沒有政策調整時,自然發展下從 2022 年累積到 2035 年,中國北方地區農村居民中因散煤使用導致的室內空氣污染導致的致病數;CNS 減少致病數表示相比于 BaU 情景,CNS 情景因提前退煤減少的室內空氣污染致病數;CNZ35 減少致病數表示相比于 BaU 情景,CNZ35 情景因提前退煤減少的室內空氣污染致病數。29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

88、am(2)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相關過早死亡人數BaU致死數/十萬例0-0.40.4-0.80.8-1.21.2-1.61.6-2.0CNS避免致死/十萬例0-0.0750.075-0.150.15-0.300.30-0.600.60-1.20CNZ35避免致死/十萬例0-0.0750.075-0.150.15-0.300.30-0.600.60-1.20圖 1-19:中國北方地區農村炊事取暖在低碳轉型與散煤淘汰政策下減少的致死人數BaU 情景致死數表示在沒有政策調整時,自然發展下從 2022 年累積到 2035 年,中國北方地區農村居民中因散煤使用導致的室內空氣污染導致的致死數;CNS 減少致死數

89、表示相比于 BaU 情景,CNS 情景因提前退煤減少的室內空氣污染致死數;CNZ35 減少致死數表示相比于 BaU 情景,CNZ35 情景因提前退煤減少的室內空氣污染致死數。30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在評估北方農村散煤治理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相關過早死亡人數方面,低碳轉型和散煤凈零政策的成效顯著。通過這些措施,低碳轉型 CNS 和散煤凈零 CNZ35 兩個情景中北方農村地區累計避免了 11.59 萬例和 52.23 萬例的過早死亡,分別相當于基準情景的9.80%和 44.14%的減少(如圖 1-19 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與減少致病人數相比,低碳轉型和散煤凈零在減少致死人數方面的改善效果在地理分布

90、上更為集中。特別是在華北地區,基準情景下的累積致死人數占北方地區總致死人數的 47.91%,而在低碳轉型和散煤凈零情景下,這一比例分別提高到 50.33%和 58.58%。具體到省份,山東、河北和河南三省在三種情景下的總致死數占比分別為 46.29%、49.70%和 56.04%,顯示出這些地區在減少過早死亡方面的顯著成效。在省級層面,低碳轉型情景 CNS 與散煤凈零情景 CNZ35 下的健康影響呈現出顯著的地域差異。在低碳轉型情景 CNS 中,華北地區的山東省以 16.03%的過早死亡減少比例,顯著高于北方地區的平均水平。而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和河北的減少比例則在 2.83%到 7.58%

91、之間,遠低于平均水平。類似地,在西北地區的新疆、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吉林,過早死亡減少比例分別為 17.64%、10.40%和 11.14%,遠高于平均水平,而其他省市則略低于平均水平,比例在 7.31%到 9.74%之間。在散煤凈零情景 CNZ35下,華北地區的健康效益改善出現了逆轉。除了北京的過早死亡減少比例為 42.70%,略低于北方地區平均水平外,華北地區其他省市的減少比例在 51.90%到 58.46%之間,遠高于平均水平。與此同時,西北和東北地區所有省市的減少比例均低于北方地區平均水平,分布在 29.47%到 35.28%之間。3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92、Transition Program(3)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相關健康損失BaU健康損失/千億元0-1.01.0-5.05.0-10.010.0-15.015.0-20.8CNS健康效益/千億元0-1.01.0-3.03.0-6.06.0-9.09.0-12.0CNZ35健康效益/千億元0-1.01.0-3.03.0-6.06.0-9.09.0-12.0圖 1-20:中國北方地區農村炊事取暖在低碳轉型與散煤淘汰政策的室內 健康效益 BaU 情景健康損失表示在沒有政策調整時,自然發展下從 2022 年累積到 2035 年,中國北方地區農村居民中因散煤使用導致的室內空氣污染導致的室內健康損失;CNS

93、減少致死數表示相比于 BaU 情景,CNS 情景因提前退煤減少的室內健康損失,即健康效益;CNZ35 減少致死數表示相比于 BaU 情景,CNZ35 情景因提前退煤帶來的健康效益。32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對未來不同政策下我國北方地健康改善的貨幣化效益進行分析,發現類似的趨勢:華北地區健康效益最高,而低碳轉型情景對致病致死改善導致的健康效益收效甚微,散煤治理情景會顯著增加健康效益,并且相比于致病病例數或過早死亡數的減少,貨幣化的健康效益的改善越發呈現空間集中的特征(如圖 1-20 所示)。例如,在 CNZ35 情景下,山東、河北、河南三省健康效益占全北方地區的 63.50%,而 CNS 情景下

94、健康效益占比為 62.59%。這可能是由于經濟發達地區往往也是人口較密集地區,同時也是避免致病致死健康收益較大的地區,而這些地區貨幣化的人均健康改善效益也較高,最終導致貨幣化健康效益更高。從省級層面的相對值變化差異來看,以貨幣化為表征的健康改善效益(減少的健康損失)與以致病病例數減少和過早死亡數減少為表征的健康效益具有類似的規律,不同點在于相比于基準情景,內蒙以貨幣化為表征的健康改善效益比例在低碳轉型情景和散煤凈零情景分別為 11.50%和 46.74%,均低于對應情景下的北方地區平均水平,這進一步證明了貨幣化健康效益更向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空間集中的特征。此外,貨幣化的健康改善效益比以致病病

95、例和過早死亡數減少為表征的健康效益在相對值上更顯著,如低碳轉型和散煤凈零情景下,北方地區貨幣化的健康改善效益比例平均值分別為11.91%和 48.52%,超過了致病病例減少比例(9.87%和 44.13%)和過早死亡減少比例(9.80%和 44.14%),這表明能源轉型的貨幣化健康效益在時空尺度上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貨幣化健康改善效果空間上更多出現經濟發達的地區,時間上更多出現在所評估時段的后半段。3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第二章 當前的主要機遇和挑戰隨著我國散煤治理的不斷深入,散煤消費總量的結構組成和區域分布都在發生變化,并為散

96、煤治理持續深入推進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區域差異化的深度施治到清潔取暖試點的鞏固成效與有序推進,從科學看待散煤返燒現象到解決可持續性難題,從側重熱源改造到兼顧運行可承受等,散煤治理領域仍然有很多重要的議題值得我們深思,對這些議題的思考將為我們進一步穩妥、深入、有序地推進散煤治理工作帶來啟發。(一)燃煤小鍋爐區域分布特點與差異化深度治理策略在工業生產和冬季取暖需求的帶動下,我國燃煤工業鍋爐數量和容量分布整體呈現出東部沿海和北部地區省份高于其他區域省份的空間地理分布特征,如圖 2-1 所示。工業燃煤小鍋爐的分布差異顯著,且伴隨散煤消費總量的快速下降,其分布的區域性變化較為明顯,從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

97、轉向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如圖 2-1 所示,工業燃煤小鍋爐在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相對寬松的部分南方省份的占比更高,重點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由于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大其規模顯著下降。東北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由于燃煤鍋爐基數大、不屬于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燃煤鍋爐綜合治理力度相對寬松,導致目前工業燃煤小鍋爐仍有較大規模。34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圖 2-1:2023 年分省燃煤工業鍋爐容量和數量組成及分布工業燃煤小鍋爐污染物排放量與其空間分布基本一致,工業燃煤小鍋爐污染物排放首要來自于東北地區(如圖 2-2 所示)。根據 2023 年工業燃煤小鍋爐煤耗量和大氣污染

98、控制技術應用情況,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NOx 和 CO2排放量分別約為 7.6 萬噸、10.8 萬噸、7.3 萬噸和 6282 萬噸。東北地區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NOx 和 CO2排放量分別占全國污染物排放量比例分別為 50.4%、66.6%、50.4%和 44.6%。其次為華東地區和西北地區,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NOx 和 CO2排放量分別占全國污染物排放量比例分別為 19.6%、12.6%、17.4%和 25.6%。近年來華北地區各省工業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大,其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占比逐年降低,工業小鍋爐散煤治理成效顯著。華北地區工業燃煤小鍋爐顆

99、粒物、SO2、NOx 和 CO2排放量分別占全國污染物排放量比例分別為 2.4%、1.0%、1.9%和 2.8%。35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顆粒物SO?排放量?(萬噸)?CO排放量?(萬噸)西北地區西南地區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華東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顆粒物SO?排放量?(萬噸)?CO排放量?(萬噸)西北地區西南地區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華東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圖 2-2:中國各地理分區工業燃煤小鍋爐大氣污染物和 CO2排放量自“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工業燃煤小鍋爐規模發生了顯著變化,與 2017 年相比,工業燃煤小鍋爐容量及煤耗量分

100、別下降 81.6%和 79.0%。工業小鍋爐治理在深挖潛力的關鍵期,仍需保持定力,一方面,在全國范圍內持續強化 10t/h 及以下燃煤小鍋爐的淘汰力度;另一方面,針對 10-35t/h 的燃煤小鍋爐,根據其容量和數量分布以及排放量的分布特點和變化,實施差異化的深度治理措施。(二)政策統籌與部門協同試點項目清潔取暖工作的有效推進需要明確的政策引導和支持,需要各部門基于共識的參與。目前,國家清潔取暖試點工作主要是由財政、住建、生態環境、能源四個部門(以下簡稱四部門)聯合推動,但各部門對于清潔取暖的關注重點不同,財政部門主要關注項目資金使用的合規性,住建部門主要關注城鎮建筑節能改造的推進,生態環境部

101、門主要關注污染減排效果與空氣質量改善,能源部門主要關注清潔能源保供和能源低碳轉型。對于同一項目不同領域專家的看法存在不一致的情況。2024 年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 年本)將“每小時 2 蒸噸及以下生物質鍋爐”列為淘汰類產品(淘汰類-機械類-第 66 條)。這一政策文件的發布曾引起廣泛熱議。針對農村“煤改生物質”項目,生態環境領域專家認為該技術路線對環境質量改善貢獻不大,因此不宜推廣;能源領域專家則認為燃料供應保障充足的情況下,36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該技術路線是能源低碳化的不錯選擇;住建領域專家認為在電氣化沒有普及的情況下,此技術路線可以作為一個過渡性方案;農村領域專家認為在

102、實現農業農村燃煤替代、解決農林固廢垃圾污染、推進農村“碳中和”、實現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意義更大,在農村應優先大力發展。各部門對同一技術路線或路徑的不同態度對地方項目的執行、行業發展的定位等都帶來了極大挑戰。針對當前生物質鍋爐的應用現狀、污染物排放情況和治理技術,以及散煤替代的潛力,在調研的基礎上做了分析,詳見附錄 1。此外,目前清潔取暖試點項目推進仍缺乏主導部門,國家四部門對農村事權較輕,而農村地區恰恰是清潔取暖項目的重點和難點。從地方層面來講,各省市對于清潔取暖的認識和理解不盡相同,同一省份內部也存在差異,導致執行過程、補貼標準、績效評價等細節操作中缺乏省級統籌規劃和有效的內部溝通。由于國家

103、層面缺乏統一的清潔取暖項目管理辦法或技術指南,對于剛剛開展試點工作的省市而言,清潔取暖還是新鮮事物,省級缺乏統一的牽頭部門,對項目并未形成有效的技術指導,項目實施過程中缺乏動態調整機制,一些地區項目實施過程中無法按照原實施方案落實,甚至部分地區以單純完成改造任務為目標,為后續的可持續運行埋下重大隱患。(三)清潔取暖存量和增量的穩與進近年來,伴隨散煤消費總量的快速下降,其結構組成和區域分布發生了顯著變化?,F階段的散煤消費以民用為主,占比約 60%,從分布來看,主要分散在東北和西北的農村地區。由此來看,北方地區的清潔取暖工作仍是散煤治理的重中之重,在重點區域鞏固存量、在東北和西北地區有序新增是現階

104、段的主要任務。存量與增量的關系往往是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隨著東北和西北地區清潔取暖的推進,改造后的項目也將陸續轉化為存量的一部分;改造后的清潔取暖項目在經歷二次改造和設備更新的過程中,也會為清潔取暖市場帶來增量。因此,在存量和增量的穩與進方面,核心是基于長效機制的清潔低碳取暖方案,即兼顧減污降碳協同的技術方向,農村用能的電氣化趨勢,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現代農村能源體系建立的內在需求,以及用戶自主參的市場化選擇,成本分攤后的經濟可承受,制度化的運維服務與智慧化監管體系等等。重點區域在修正或完善長效清潔取暖的同時,東北和西北地區在清潔取暖改造中應更加重視可持續性。在此前提下,鞏固存量以解決散煤返燒

105、為重點;有序新增堅持先易后難的原則。37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1)鞏固存量:重點解決散煤返燒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是農村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中央政府補貼和地方配套支持在初期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清潔取暖改造的試點示范快速打破了農村傳統用能和低效取暖方式,但經濟性痛點強化了補貼依賴性,由于補貼政策時效有限,農村居民用戶可支付能力存在差異且普遍不高,使得清潔取暖成效在短期內有反復和波動是必然的現實。加之農村空心化,“兩棲型”和“候鳥型”城鄉旅行者的生活方式,以及地方傳統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等增加了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和運維的復雜性,疊加清潔

106、能源供給能力、能源價格波動、居民家庭收入變化、技術路線選擇等多種因素,散煤返燒現象的出現是農村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的必然波動,是可預見且必須攻克的難題,也是解決清潔取暖可持續性的關鍵?;谡n題組的實地調研,散煤返燒現象的原因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諸多影響因素共同疊加的結果。同一地區不同技術路徑的返煤率存在差異,而同一技術路徑在不同地區的返煤率也有顯著不同。這與各地的散煤管控力度、煤炭和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波動、技術路徑選擇、居民可承受能力、取暖成本、取暖效果、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疊加相關。綜合 8 個城市農村調研的散煤返燒情況分析,從不同區域來看,華北地區農村散煤管控力度大、農戶可承受能力較高,返煤率較

107、低。東北、西北地區農村散煤管控力度小、農戶可承受能力較低,返煤率相對略高;從不同技術路徑來看,取暖成本越高,返煤率越高,取暖成本越低,返煤率越低;從不同用戶來看,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返煤率低,經濟條件差的家庭返煤率高;以年輕人為主的家庭返煤率較低,以老年人為主的家庭返煤率較高。從不同技術路徑返煤率調研結果和返煤原因對比來看,如圖 2-3 所示,直熱式電暖器、蓄熱式電鍋爐返煤率最高,返煤原因主要是取暖成本過高;燃氣壁掛爐返煤率在 35%50%,返煤原因主要是取暖成本較高、取暖效果不理想、氣源不穩定等;空氣源熱泵取暖成本較低,但在不同地區返煤率有較大差異,華北地區的城市 A、城市 B 空氣源熱泵返煤率

108、僅為 3%5%,但在西北地區的城市 D、城市 E 返煤率達到60%80%,返煤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區農村長期以來形成了用烤火爐煨罐罐茶、烤饃、做飯、燒水等習慣,而空氣源熱泵無法兼顧用戶炊事和熱水的需求,因此返煤率較高。需要說明的是,西北地區的空氣源熱泵取暖并非完全棄用,而是與燃煤烤火爐并用,散煤用量較改造前有所下降;“太陽能+電輔熱”取暖成本居中,但返煤率在 90%以上,返煤的主要原因除了取暖成本高、取暖效果差以外,最主要的問題是不能兼顧做飯,而且太陽能集熱管經常出現凍管、爆管、漏水等問題,加之售后服務不到位,因此棄用率較高;生物質爐具取暖成本較低,但不同地區返煤率也有較大差異,西北地區的城市 E

109、生物質爐具取暖返煤率約為 40%,而在東北地區的城市 F、城市 G、城市 H 返煤率達到70%90%,這是因為城市 E 清潔取暖改造前當地農戶以燒煤為主,燒生物質顆粒取暖與燒煤相比成本較高、操作不方便(需要經常清灰)、室內環境差(清灰時室內飛灰較多)。而在東北地區生物質爐具返煤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是東北地區農戶在改造前通常以免費的秸稈、玉米芯、薪柴等取暖為主,在極寒天氣會燒煤取暖,秸稈壓塊與免費的秸稈、薪柴相比不具備經濟性優勢,與散煤相比熱值低、不耐燒、需要經常清灰,在極寒天氣取暖效果差,難以滿足用戶的取暖需求;地源熱泵取暖成本最低,僅為燃煤取暖的 60%左右,調查樣本中未出現返煤現象。38氣候變

110、化與能源轉型項目 4 圖 2-3 8 個調研城市不同技術路徑返煤返柴率比較圖 圖 3-1 2023 年 8 市農村家庭可支配收入對比?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城市?華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燃氣壁掛爐直熱式?蓄熱式電暖器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生物質爐具太陽能?電輔熱?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華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農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萬元)全國農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圖 2-3:8 個調研城市不同技術路徑返煤返柴率比較圖注:(1)僅代表所調研農村的返煤率;(2)城市 F 返燒薪柴和秸稈??傮w來看,返煤原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動返煤,返煤原因包括清潔取暖運行費用高、

111、取暖效果不理想、不能兼顧做飯和熱水、老年人對清潔取暖設備使用不習慣等問題,使得用戶主動選擇散煤取暖;另一類是被動返煤,返煤原因包括設備質量差、故障頻發、用戶無法正常使用、燃氣供應不足、生物質成型燃料購買不便等原因,迫使用戶不得不返煤。從返煤狀態來看,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完全棄用清潔取暖設施,整個采暖季都燒煤燒柴取暖;另一類是農戶在使用清潔取暖設施的同時,也保留爐具燒煤燒柴進行炊事取暖,以作為補充或安全兜底保障,但用煤量較改造前有所下降。由此來看,散煤返燒現象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清潔取暖試點改造后的充分調研和全面評估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清潔能源供應、設備運行和維護、設備使用的經濟性與便捷性、用戶

112、其他生活需求的契合程度等情況。一方面,摸清存量家底,以便查缺補漏;另一方面,存量的穩源于用戶的真實體驗,調動農戶自主意愿,在技術路線的二次改造和產品設備更換或更新的過程中,以不返燒散煤為前提,提供多元的產品和設備,將選擇權交給用戶,并逐步提高清潔取暖設備的使用率。(2)有序新增:先易后難、分階段推進由于東北和西北地區的氣候條件、經濟條件、基礎設施、農村人口及居住和生活習慣等與重點區域的試點城市存在較大差異,這些差異決定了清潔取暖工作的推廣不能簡單照搬或復制重點區域的方案,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更加穩妥有序地、分階段、分區域地擴大清潔取暖試點。39Climate Change and Ener

113、gy Transition Program目前,全國共有 166 個6城市具有集中供熱需求,其中,83 個城市尚未納入中央財政支持的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示范試點城市和支持城市,其地理分布見圖 2-4,不同區域的數量分布參見表 2-1。其中,65 個具有供暖需求且尚未納入清潔取暖試點的城市分布于東北地區(30%)、西北地區(39%)和華北地區(10%),主要位于遼寧省、黑龍江省、甘肅省一帶。圖 2-4:具有集中供暖需求且未納入中央財政支持的清潔取暖 試點的城市分布圖表 2-1:具有供暖需求且未納入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的城市數量分布地區省份具有集中供熱需求且未納入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數量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

114、、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8東北地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25西北地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2華東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以及臺灣省7西南地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5華中地區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6華南地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06 國家統計局,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22。40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根據“十四五”清潔取暖重點城市篩選方法及改造目標研究中基于環境改善需求和實施難度分析的清潔取暖重點城市篩選方法7,依次對該 65 個城市進行評估。(1)環境質量改善需求的

115、指標設計和篩選結果在環境質量改善需求評估方面,擬定大氣污染的表征指標 PM2.5和散煤污染排放的表征指標 SO2作為主要評價對象,在時間尺度上,借鑒生態環境領域常用的三年滑動平均值指標思路,初步確定三項篩選指標,即年 PM2.5 濃度、采暖季 PM2.5 濃度、采暖季比非采暖季 SO2濃度增加率,具體如下:1.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篩選最近三年 PM2.5年均值超過二級標準 35 的城市;2.鑒于采暖季 PM2.5濃度較高的城市,采暖季空氣質量改善需求更迫切,因此篩選最近三年采暖季 PM2.5濃度大于 45 的城市;3.由于冬季供暖導致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重點分析與燃煤

116、污染密切相關的 SO2濃度,篩選近三年采暖季 SO2濃度相比非采暖季升高 80%以上的城市。上述三項指標的統計結果如表 2-2 所示,三項指標中至少有一項指標超標的城市有33 個。其中,僅一項指標超標的城市有 20 個,兩項指標超標的城市有 10 個,三項指標均超標的城市有 3 個。將至少有兩項指標超標的城市(共計 13 個)列為通過清潔取暖改造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重點城市,城市名單詳見表 2-3。表 2-2:具體指標超標城市的數量統計年均PM2.5濃度采暖季PM2.5濃度采暖季SO2增加率城市數量是否超標36410287 袁閃閃,陳瀟君,薄宇,等.“十四五”清潔取暖重點城市篩選方法及改造目標研

117、究J.建筑科學,2021,37(12):131-136+143.DOI:10.13614/ki.11-1962/tu.2021.12.18.4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表 2-3:環境需求影響下的新增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優選名單地區省份城市東北地區遼寧錦州、鞍山、遼陽、撫順、葫蘆島、鐵嶺西北地區新疆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伊犁、和田、吐魯番西北地區陜西漢中、安康(2)實施難度的指標設計和篩選結果在地方財政能力的評估方面,綜合考慮地方數據可獲性和數據可比性,選取了公共預算支出(Public Budget Expenditure,PBE)與

118、城市公共收入(Public Income,PI)的比值作為評估指標。為了規避疫情的經濟影響,本報告采用 2019 年地方財政收支數據作為評估數據?;诃h境質量改善需求確定的 13 個優選城市的 PBE/PI 指標值比較如圖 2-5 所示。其中,陜西省安康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和陜西省漢中市的 PBE/PI指標值較大,主要經濟還需要依靠中央財政列支各項財政預算,如果進行清潔取暖,地方財政對清潔取暖的補貼會面臨較大壓力,本報告初步將將 PBE/PI 5 的 9 個城市保留在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的優選名單中。?鞍山錦州遼陽撫順葫蘆島鐵嶺徐州宿州淮南臨沂南陽駐馬店平頂山漯河襄陽荊門漢中安康

119、伊犁阿克蘇喀什和田吐魯番?圖 2-5:23 個城市的 PBE/PI 值比較在氣候條件影響的施工難度的指標設計中,本報告主要從氣象指標,即采暖度日數(Heating Degree Day based on 18,HDD18)作為評估指標,將采暖度42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日數(HDD18)低于 3800 的寒冷地區作為難度相對較低、可優先推進的地區;HDD183800 的嚴寒地區,由于相比寒冷地區,對供熱可靠性要求較高,供熱時間較長,供熱需求較大,可作為后續推進的地區。根據環境質量改善影響和地方財政指標篩選出的 9 個城市的 HDD18 指標值參見圖 2-6。?鞍山錦州遼陽撫順葫蘆島鐵嶺徐州宿州

120、淮南臨沂南陽駐馬店平頂山漯河襄陽荊門伊犁阿克蘇吐魯番?要求圖 2-6:19 個城市 HDD18 指標值比較按照氣象條件影響因素,剔除供熱需求高和供熱運行費用高的城市后,最終篩選 6個清潔取暖試點的優選城市,即錦州、遼陽、葫蘆島、伊犁、阿克蘇和吐魯番等(見表2-4)。表 2-4:中央財政支持清潔取暖示范的支持城市的建議優選城市名單序號地區省市1東北地區遼寧省錦州2東北地區遼寧省遼陽3東北地區遼寧省葫蘆島4西北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5西北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6西北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在有序擴大清潔取暖試點工作中,在具有通過清潔取暖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需求的城市中,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有

121、序推進以長效機制為核心的清潔取暖試點示范。4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四)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補貼的進與退長效的清潔取暖必須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系,合理規劃各階段的重要任務和推進節奏,確保清潔取暖支出在農村居民用戶的經濟可承受范圍之內。在清潔取暖的初始階段,補貼政策強有力地推進了清潔取暖改造工程的落地,截至到目前,覆蓋了北方農村地區 3900 萬戶家庭。為提高清潔取暖設備的使用率,鞏固清潔取暖成效,政府不僅安排了運行補貼,還為改造用戶提供了設備更新的相關補助資金。隨著清潔取暖工程的不斷擴大和推進,一方面,政府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難以

122、為繼,補貼退坡直至退出是必然選擇;另一方面,農村用戶清潔取暖意識的增強以及市場多元化的發展,預示著農戶自主參與的基礎正在形成,補貼退坡正當時,設備更新機制的設計應充分考慮用戶能動性。(1)補貼依賴與財政壓力凸顯當前清潔取暖工作仍然依賴政府補貼,現行清潔取暖補貼政策主要包括建設期的管網建設和設備購置補貼,以及改造后的運行費用補貼。重點區域在財政補貼的支持下,完成清潔取暖改造,鑒于改造后清潔取暖成本和居民可承受能力之間仍有差距,散煤返燒現象在部分地區仍然存在,為降低用戶的清潔取暖支出,地方政府不同程度的安排運行補貼,目前,居民終端的運行補貼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和市縣財政共同承擔,以市縣財政資金為主

123、。河北、山東等地多年來的大規模持續推進造成市縣財政困難,目前部分市縣仍有欠賬,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市縣持續提供運行補貼的壓力較大。東北和西北地區大部分試點城市正處在改造和建設階段,一方面,經濟、氣候條件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都決定了清潔取暖的難度在升級,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及經濟下行影響,地方財政壓力更加緊張。相比過去幾年,中央資金帶動作用呈現明顯下降趨勢。據調查,2017-2019 年,重點地區(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陜西)清潔取暖資金投入中,地方財政資金是中央資金投入的 2.42 倍。據有關統計,第二批 23 個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的中央資金對地方財政資金投入的資金帶動系

124、數為 1.9 倍。2021 年,重點區域的中央資金帶動系數已降低至 1.57 倍,東北和西北地區則更低,中央資金帶動系數為 1.43 倍。由于東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城市經濟體量小、疫情后財政“三?!眽毫Υ?,在負擔清潔取暖后續的運行補貼方面也顯得后繼乏力。隨著清潔取暖范圍不斷擴大、數量不斷增多,地方政府財政負擔越來越重。如某市在 20222023 年采暖季的“煤改氣”、“煤改電”運行補貼高達 1.34 億元,其中僅“煤改氣”補貼就高達 0.95 億元,給市縣兩級財政造成了嚴重壓力。特別是對于經濟不發達的縣,政府財力嚴重不足,面臨較大資金缺口。同時,由于氣源采購成本高于銷售價格,當地多家城燃企業利潤倒

125、掛、虧損嚴重,面臨巨大經營壓力;某縣推廣生物質爐具取暖 1.9 萬戶,為防止散煤復燃,該縣對生物質燃料補貼 700 元/噸,按照戶均 3 噸的用量計算,一個采暖季該縣在燃料補貼上的花費高達 4000 萬元,給當地政府帶來了極大挑戰。44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2)運行補貼退坡和設備更新機制漸明2017 年以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涉及五批次總計 88 個試點城市,中央財政累計撥付超過千億元。盡管地方補貼標準的設計存在較大的差異,但隨著試點項目的推進,尤其是重點區域試點城市政府補貼 3 年時效已滿,設備更新以及運行成本成為了清潔取暖可持續性的關鍵。表 2-5 梳理了當前重點地區關于清潔取暖試

126、點的運行補貼政策。河北省“煤改氣”補貼調整為 9 年,分 3 個階段退坡至 25%,并開始探索無補貼或少補貼的設備更新升級路徑;山東部分地區明確了 3 年退出期限;陜西省提出延長 5 年運行補貼,并提高補貼標準;河南省安陽市創新采用“電采暖消費券”補貼運行模式,采用“提前發放、鼓勵消費、統一結算、據實補貼”方式。表 2-5:重點地區部分省市清潔取暖運行補貼情況北京北京自2013年起率先在全國啟動了農村地區“減煤換煤 清潔空氣行動”,并持續推進至今,清潔取暖設備將陸續進入更新期,為做好設備更新工作,制定了北京市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設備更新工作指導意見(京政農發202349號)。對清潔取暖設備運行使用

127、滿10年且無法正常使用和雖沒有達到使用年限經認定具備報廢標準的,參照家電下鄉補貼方式,由農村住戶市場化自行購買符合要求的清潔取暖設備,按照產品銷售價格的40%進行補貼??諝庠礋岜妙惍a品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0.6萬元戶,其他產品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0.36萬元戶。對一次性支付設備資金有困難的農戶,給予分期付款或貼息支持。天津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為持續鞏固居民冬季清潔取暖成果,市發展改革委和市財政局印發關于天津市2023-2024采暖期居民清潔取暖有關運行政策的通知(津發改能源規20236號),2023-2024采暖期繼續執行天津市居民“煤改電”“煤改氣”有關運行政策。通知內容有效期一年,自2023年1

128、1月1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止。河北河北省氣代煤電代煤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完善農村冬季清潔取暖運行補助長效機制的通知(冀代煤辦202133 號)要求,將改氣運行補助期限調整為9年,其中前3年仍按采暖季用氣補助0.8元立方米標準執行,第4-6年退坡至50%,第7-9年退坡至25%。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住建局“雙代辦”關于農村冬季清潔取暖運行補助長效機制的公告提出,按照河北省市文件補貼政策及精神,隨省市政策進行調整,運行補助期限調整為9年,省市縣各承擔13。為加強農村氣代煤電代煤取暖設備維修保養服務機制建設,鞏固提升農村“雙代”改造成效,2023年7月28日河北省氣代煤電代煤工作和冬季供

129、暖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村氣代煤電代煤取暖設備維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該意見要求穩妥探索設備更新路徑,針對部分“雙代”設備壽命到期、早期建設的少數電代煤設備能效比較低的情況,各地要著眼長遠,提早調研謀劃,選擇太陽能、熱泵、生物質等清潔高效、不需補貼或僅少量投資補貼的設備更新升級路徑。45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山東2023年全省清潔取暖建設工作方案(魯建城建字20233號)提出,選擇與當地資源稟賦和群眾收入水平相適應、清潔高效、不需補貼或僅少量投資補貼的技術路線,不建議采用運行成本高、取暖效果差、返煤風險

130、大的改造模式。嚴控新增農村氣代煤項目。各地電代煤規模要確保與電力供應、居民承受、資金保障等能力相匹配。不具備條件的,暫緩大規模推進。為保障清潔取暖改造成果,根據2023年2月省發改委等五部門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持續向好發展意見的通知要求,經市政府研究,對我市原清潔取暖運行補貼政策適當調整后,繼續延長補貼一段時期,印發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明確清潔取暖運行補貼有關事宜的通知(濟政辦函202312號)。該通知提出,已享受清潔取暖運行補貼政策3年及以上的氣代煤電代煤用戶,自2023-2024年采暖季起,連續兩個采暖季每戶最高補貼900元,之后兩個采暖季每戶最高補貼600

131、元,再之后兩個采暖季每戶最高補貼300元,此后不再發放運行補貼。濱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清潔取暖運行補貼有關工作的通知(濱政辦字202360號),明確補貼范圍是2017-2022年期間實施的改氣、改電、改生物質且目前仍繼續使用的用戶,補貼標準是自2023-2024年采暖季實行退坡補貼政策,至2025-2026年采暖季結束后不再發放運行補貼。山西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印發 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2022-2023年采暖期“煤改電”用電價格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晉發改商品發2022420號),執行期限延長至20232024年采暖期結束。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持續向好發

132、展的意見及山西省相關文件要求,長治市發展改革委、長治市財政局關于印發長治市2022-2023年取暖季居民清潔取暖有關運行補貼資金實施方案的通知(長發改清潔取暖發2023231號),有效期自2022年11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河南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2023年提前批中央大氣防治資金用于農村清潔取暖運營補貼分配建議的函(豫環函2022188號)和河南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中央農村清潔取暖運營補貼資金的通知(豫財環資2022111號)文件要求,切實做好2023年農村清潔取暖運營補貼資金發放工作。安陽市在省內率先采用“電采暖消費券”模式,按照“提前發放、鼓勵消費、統一結算、據實補貼

133、”的方式,待取暖季結束后進行統一清算兌付,確保群眾清潔取暖“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陜西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發展改革委、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陜西省汾渭平原散煤治理清潔能源替代補助方案對完成散煤治理清潔能源替代的城鄉居民用戶給予運行補助,補助原則是“提高補助標準、延長補助時間、補量不補錢”,以戶為單位給予采暖季運行補助,標準不低于600元戶采暖季。運行補助執行期為2023-2027年5個采暖季,補助方式按照“補量不補錢”的原則,折算為采暖季用電量、用氣量直接發放到戶,在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的地區并以推廣潔凈煤(含生物質成型燃料)過渡的,將補助金額折算成實物發放。據調研獲悉,受補貼退坡和退

134、出政策影響較大的群體是“煤改氣”用戶,涉及重點區域近 1700 萬戶,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山西、陜西四省,合計占全國總量的 90%以上。46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河北多地實施運行補貼退坡機制。如圖 2-7 所示,2023 年,河北省各地煤改氣最高補貼金額在 2401200 元/戶之間(最高補貼氣量均為 1200m3/戶),承德因主要以煤改電、煤改生物質為主,未制定煤改氣運行補貼政策,其他運行補貼最低的是石家莊,為 240 元/戶,最高的是保定和廊坊,為 1200 元/戶。目前,石家莊、秦皇島、張家口、邯鄲實施運行補貼退坡機制,運行補貼執行期 9 年。石家莊規定法定采暖期內,第 1 年實施煤改

135、氣用戶每使用 1m3天然氣,給予 1.4 元補貼,第 2、3 年補貼按 0.8元/m3標準執行,第 46 年退坡至 50%,第 7-9 年退坡至 25%,每戶最高補助氣量 1200m3。石家莊 2017 年納入國家首批試點,2019 年試點結束,最早的煤改氣用戶到 2023 年已改造完成 7 年,每戶最高補助金額為 0.8120025%=240 元,最晚的煤改氣用戶到 2023 年已改造完成 5 年,每戶最高補助金額為 0.8120050%=480元。保定、廊坊仍按照采暖用氣 1 元/m3的氣價補貼、每戶每年最高補貼氣量 1200m3標準執行。?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衡水?滄州?邯鄲?邢臺

136、?張家口?秦皇島?每戶最高運營補貼金額(元?戶)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衡水滄州邯鄲邢臺張家口秦皇島?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德州?聊城?菏澤?濱州?每戶最高運營補貼金額(元?戶)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德州聊城菏澤濱州圖 2-7:2021-2023 年河北各地煤改氣運行補貼標準變化山東部分城市下調運行補貼標準。如圖 2-8 所示,2023 年,山東各地煤改氣最高補貼金額在 3001200 元/戶之間,運行補貼最低的是棗莊,為 300 元/戶,最高的是濟南、淄博和東營,為 1200 元/戶,其他城市以 1000 元/戶居多。山東部分城市實施運行補貼退坡政策。

137、2023 年 10 月,濟南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明確清潔取暖運行補貼有關事宜的通知(濟政辦函202312 號),明確規定分戶式清潔取暖運行補47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貼。已享受清潔取暖運行補貼政策 3 年及以上的煤改氣用戶,自 20232024 年采暖季起,連續兩個采暖季每戶最高補貼 900 元,之后兩個采暖季每戶最高補貼 600 元,再之后兩個采暖季每戶最高補貼 300 元,此后不再發放運行補貼。享受運行補貼政策不足3 年的用戶,每戶每個采暖季最高補貼 1200 元,滿 3 年后參照上述標準執行。?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衡水

138、?滄州?邯鄲?邢臺?張家口?秦皇島?每戶最高運營補貼金額(元?戶)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衡水滄州邯鄲邢臺張家口秦皇島?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德州?聊城?菏澤?濱州?每戶最高運營補貼金額(元?戶)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德州聊城菏澤濱州圖 2-8:2021-2023 年山東各地煤改氣運行補貼標準變化山西個別城市取消運行補貼政策。2017 年以來,山西各地煤改氣運行補貼標準差異較大,其中大同、忻州主要以煤改電為主,未制定煤改氣運行補貼政策。如圖 2-9 所示,2023 年,只有太原、陽泉、長治、呂梁、運城和朔州仍保留了運行補貼,最高補貼金額在 1200285

139、0 元/戶之間,運行補貼最低的是運城和朔州,為 1200 元/戶,最高的是太原,為 2850 元/戶。晉城、晉中和臨汾在運行過程中,在地市層面直接取消了運行補貼。48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太原?晉城?陽泉?長治?晉中臨汾呂梁?運城?朔州?每戶最高運營補貼金額(元?戶)太原晉城陽泉長治晉中臨汾呂梁運城朔州?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楊凌示范區?延安?榆林?每戶最高運營補貼金額(元?戶)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楊凌示范區延安榆林圖 2-9:2021-2023 年山西各地煤改氣運行補貼標準變化陜西規范、提高關中地區運行補貼標準。陜西省提高關中地區最低運行補貼標準。2023 年 8 月,陜西省財政廳

140、、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陜西省汾渭平原散煤治理清潔能源替代補助方案(陜財辦資環202359 號),要求關中地區完成散煤治理清潔能源替代改造工作的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韓城市和楊凌示范區等 6 市 1 區對完成散煤治理清潔能源替代的城鄉居民用戶給予運行補助,以戶為單位給予采暖季運行補助,標準不低于 600 元/戶/采暖季(2023 年以前最低標準為 300 元/戶/年),執行期限運行補助執行期為 20232027 年 5 個采暖季。目前,各城市煤改氣的運行補貼標準如圖 2-10 所示。2023 年,陜西煤改氣最高補貼金額在 300600 元/戶之間,其

141、中,寶雞、銅川、渭南的運行補貼均已提高至 600 元/戶。49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太原?晉城?陽泉?長治?晉中?臨汾?呂梁?運城?朔州?每戶最高運營補貼金額(元?戶)太原晉城陽泉長治晉中臨汾呂梁運城朔州?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楊凌示范區?延安?榆林?每戶最高運營補貼金額(元?戶)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楊凌示范區延安榆林圖 2-10:2021-2023 年陜西各地煤改氣運行補貼標準變化在設備更新方面,根據家用燃氣燃燒器具安全管理規則(GB 17905-2008)規定,使用天然氣的快速熱水器、容積式熱水器和采暖熱水爐的判廢

142、年限應為 8 年。2017 年首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煤改氣安裝的燃氣壁掛爐已接近報廢年限,隨著設備使用年限的提高,故障率也在逐步提高,各城市還將面臨燃氣壁掛爐設備更新的問題。在政策執行層面,北京參照“家電下鄉”模式已開始實施新一輪設備更新;河北和山東省正在研究無補貼或低補貼的設備更新政策機制;山東省明確提出嚴控改氣、慎重改電,新實施項目將摒棄運行成本高、取暖效果差、返煤風險大的技術路徑等??傮w來看,重點地區清潔取暖試點陸續進入項目鞏固期,圍繞現有改造技術路徑實施提質增效,在深度復盤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評估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逐步明確了運行補貼退出時間、退坡速度、降補標準,積極探索設備更新的

143、補貼方式,借助新一輪置換市場,積極調動農戶的自主意愿和自主參與,激發清潔取暖產品的創新性競爭。50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第三章 清潔取暖試點的微觀觀察從區域位置、資源稟賦、經濟條件、項目進度、技術路徑選擇等方面綜合考慮,選取了河北省石家莊市、山西省長治市、陜西省銅川市、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吉林省長春市、遼源市、甘肅省蘭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共 7 省 8 市 11 個區縣 14 鄉鎮 17個村的 324 個用戶進行調研,調研范圍覆蓋了華北、東北、西北的第一批到第五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詳見表 3-1。表 3-1:調研城市清單調研區域城市特點華北地區石家莊第一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清潔取暖工作起

144、步較早;省會城市;技術路徑多樣;具備跟蹤調研基礎。長治第二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技術路徑多樣;具備跟蹤調研基礎。西北地區銅川第三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煤改電為主;具備跟蹤調研基礎。蘭州第四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省會城市;以“太陽能+”為主。吳忠第四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以空氣源熱泵為主。東北地區遼源第四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以生物質爐具為主。長春第五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省會城市;項目剛剛起步,以生物質爐具為主。齊齊哈爾第五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項目剛剛起步,以生物質爐具為主。通過對 8 市的實地調研,從具體改造項目、具體村落,甚至具體用戶等層面,對清潔取暖試點的政策落實、建設進程、用戶需求與實體體驗、市場

145、響應等多方面進行觀察和思考。希望對下一步清潔取暖工作的推進提供參考。5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一)農村清潔取暖工作推進的基礎條件較差我國農村地區廣大且分散,區域差別非常大,而農村相關信息和數據缺乏系統性的收集和統計,因此,很多清潔取暖試點技術方案的制定及后續工作的推進缺乏足夠的決策支撐。首先,近年來農村常住人口情況變化很大,缺乏最新數據支撐。目前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空心化”,很多農民外出務工或陪讀,農村實際居住人群主要是老人和學齡前兒童,以東北吉林省為例,部分村鎮實際居住人口僅占戶籍人口的 30%-50%,有些村只剩幾十人居住。

146、同時,農村還有不少老人為季節性的“候鳥人口”(冬季到城里過冬),以常住人口統計值為基數配置清潔取暖設備,易造成設備數量或功率高配。其次,農村建筑面積底數不精確。農村住宅基本都是自建房,目前大部分地區未進行農房的建筑測繪,農房的建筑面積往往由村鎮干部估算得出,再以戶籍人口和戶均面積推算各村總建筑面積。前期農村建筑面積不準確導致后期建筑節能改造實施規劃不符合實際,部分人口集中村改造面積不足,部分空心村的改造面積卻超出預期,甚至出現為“完成任務”給空置農房改造的現象。再次,農村清潔取暖率、用能數據等統計不全面。普遍存在重紙面上設備改造完成數量統計,輕用戶真正設備使用率調查數據統計。尤其東北、西北農村

147、地區各類清潔取暖技術應用面積少,各地未集中開展過清潔取暖改造,對于農村的現狀、清潔取暖戶數、取暖方式、取暖面積等數據缺乏系統性的統計和調查,導致部分地區難以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和清潔化目標。如阜新市農村清潔取暖率現狀僅為 10%,申報方案提出 3 年實現清潔取暖率 100%,改造農戶 28.3 萬戶,實施難度較大。此外,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改造實施難度大。目前第四、第五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主要為東北、西北地區,農村的電力、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尤為滯后,難以大面積推行“煤改電”、“煤改氣”工程,如遼寧、吉林等地的農村地區在“煤改電”過程中,均出現了部分村鎮農網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東北地區目前推行

148、的“煤改生物質”,也出現了因生物質收儲運產業鏈不完善而導致后期運行效果不理想的現象,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推廣使用仍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最后,農村地區的差異性較大,因村制宜、甚至因戶制宜是非?,F實的考量。東北、西北地區氣候較華北等地更為寒冷,采暖周期一般為 5-7 個月,且生活習慣、經濟條件也大不相同,一些在華北地區使用較好的清潔取暖技術在這些地區不能照搬推廣,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一地一策,結合資源和經濟條件等探索和制定適宜性技術方案。同時,改造方案也需要充分考慮施工周期短的問題,如 2022-2023 年東北地區采暖季氣溫出現異常低溫,大部分地區延長供暖 15 天,如集中供熱改造、供熱管網改造和建筑

149、節能改造等項目,需供暖期結束后才能施工,導致東北區域整體項目進度較慢。即便是在同一省市,不同村落之間也存在很多現實的差異,包括經濟條件、常駐人口、生活習慣等,這些差異性對清潔取暖的具體推進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52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二)農村家庭清潔取暖可承受力不超過收入的4%公開數據顯示,2023 年石家莊市、長治市、銅川市、蘭州市、吳忠市、遼源市、長春市和齊齊哈爾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 21242 元、21226 元、14140 元、18604 元、22260 元、17783 元、18473 元和 20790 元,按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中各市家庭平均人口 2.82 人/戶、2

150、.59 人/戶、2.51 人/戶、2.43 人/戶、2.79 人/戶、2.33 人/戶、2.41 人/戶和 2.23 人/戶計算,8 個城市農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 3.556.21 萬元/年。其中,石家莊市、吳忠市農村家庭可支配收入較高,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為 5.99 萬元、6.21 萬元;長治市農村家庭可支配收入為 5.5 萬元,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蘭州市、遼源市、長春市、齊齊哈爾市農村家庭可支配收入較低,農村家庭可支配收入分別為 4.52 萬元、4.14 萬元、4.45 萬元、4.64 萬元;銅川市農村家庭可支配收入最低,為 3.55 萬元。?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華北

151、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農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萬元)全國農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萬元)?元以下?元?元以上圖 3-1:2023 年 8 市農村家庭可支配收入對比注: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數據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調研結果顯示,從可承受能力來看,38%的農村家庭可承受能力在 2000 元以下,46%的農村家庭可承受能力在 20003000 元;僅 16%的農村家庭可以承受 3000 元以上的取暖費用。5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華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農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萬元)全國農村家庭

152、平均可支配收入(萬元)?元以下?元?元以上圖 3-2:2023 年 8 個項目城市農村家庭可承受能力從不同地區來看,各市農村家庭可接受取暖費用存在明顯差異性,石家莊市、長治市、吳忠市農戶可承受能力較高,53%67%的家庭表示可以接受 20003000元采暖費;蘭州市、長春市、齊齊哈爾市農戶可承受能力居中,43%48%的家庭表示可以接受超過 20003000 元采暖費;銅川市、遼源市農戶可承受能力較低,僅24%31%家庭表示可以接受超過 20003000 元的采暖費。?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華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元以下?元?元以上?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圖 3

153、-3:8 市農戶可接受的清潔取暖運行費用對比從不同地區農戶可承受的平均取暖支出來看,8 市農村家庭平均可承受的取暖支出54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為 13002600 元。其中,石家莊市、長治市、吳忠市、長春市、齊齊哈爾市農村家庭平均可接受的取暖費用較高,分別為 2600 元、2300 元、2500 元、2100 元、2200元;銅川市、蘭州市、遼源市農村家庭平均可承受的取暖費用較低,分別為 1400 元、1700 元、1300 元。通過數據分析來看,8 個城市農村家庭可接受的取暖費用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3%、4.2%、3.9%、3.8%、4%、3.1%、4.7%和 4.7%。

154、可以看出,調研用戶最高可承受的取暖費用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平均百分比為 3.55%。?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華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元以下?元?元以上?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圖 3-4:8 市農戶平均可承受的清潔取暖成本對比(元/采暖季)(三)農村家庭清潔取暖改造后室內溫度不同程度下降調研發現,清潔取暖實施以來,不同技術路徑的取暖成本普遍上升。由于各地房屋保溫水平、取暖面積、取暖時長、能源價格和用戶取暖習慣等因素的差異,不同地區能源消耗和運行成本也存在一定差異??傮w來看,若用戶在設備和燃料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按照取暖成本上升程度,9 種技術基本可分為 6 檔。第

155、1 檔為直熱式電壁掛爐、蓄熱式電鍋爐,取暖成本最高,為6200-8700 元,是燃煤取暖費用的 2.4-3.7 倍;第 2 檔為燃氣壁掛爐,取暖費用為55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3100-6400 元,是燃煤取暖費用的 1.8-2 倍;第 3 檔為生物質顆粒爐具、太陽能+電輔熱,取暖費用為 3000-3200 元,是燃煤取暖費用的 1.4-1.7 倍;第 4 檔為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和熱風機,取暖費用為 2300-3700 元,是燃煤取暖費用的 1.2-1.3 倍;第 5 檔為生物質壓塊爐具,取暖費用為 2500-2800 元,是燃煤

156、取暖費用的 0.9 倍;第 6 檔為地源熱泵,取暖費用為 2100 元,是燃煤取暖費用的 0.6 倍左右。6 圖 3-4 8 市農戶平均可承受的清潔取暖成本對比 圖 3-5 8 個試點城市不同技術路徑理論取暖支出對比(元/采暖季)?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傳統燃煤取暖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地源熱泵燃氣壁掛爐蓄熱式電鍋爐直熱式電壁掛爐生物質顆粒爐具生物質壓塊爐具太陽能?電輔熱圖 3-5:8 個試點城市不同技術路徑理論取暖支出對比(元/采暖季)注:(1)不同地區取暖季按照 120 180 天計算;(2)取暖成本為非補貼狀態下用戶正常使

157、用時的成本估算。(3)僅代表實地調研地區情況,由于統計樣本有限,數據可能存在一定偏差。調研發現,受用戶經濟水平和用能習慣影響,為節省取暖支出,縮短使用時間(部分居民白天不燒,僅夜間燒),加之農村“空心化”現象,部分用戶的清潔取暖設備通常處于“省著用”甚至“不用”的狀態,導致清潔取暖設備使用率偏低。從實際支出來看,如圖 3-6 所示,地源熱泵在石家莊市使用率較高,因其本身取暖成本較低,因此實際取暖支出低于燃煤取暖;空氣源熱泵(以熱水機為主)在石家莊市、長治市、吳忠市使用率較高,實際取暖支出高于燃煤取暖,但在蘭州市(以熱風機為主)使用率相對較低,實際取暖支出低于燃煤取暖;燃氣壁掛爐使用率相對居中,

158、實際取暖支出高于燃煤取暖;蓄熱式電鍋爐、直熱式電壁掛爐、太陽能+電輔熱等使用率較低,多數處于少用或閑置狀態,因此實際取暖支出遠低于燃煤取暖;生物質爐具取暖由于沒有燃料補貼,大多數農戶在嘗試使用生物質燃料后,普遍會選擇燒薪柴、玉米芯等取暖,因此實際取暖支出遠低于燃煤取暖。56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 7 圖 3-6 8 市試點城市不同技術路徑實際取暖支出對比(元/采暖季)圖 3-7 受訪家庭清潔取暖改造前后室內溫度對比?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傳統燃煤取暖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地源熱泵燃氣壁掛爐蓄熱式電鍋爐直熱式電壁掛爐生物質顆粒爐具生物質壓塊爐具太陽能?電輔熱?改造前改造

159、后?以下?以上圖 3-6:8 市試點城市不同技術路徑實際取暖支出對比(元/采暖季)根據本次調研樣本分析,清潔取暖改造前,農村居民以燃煤取暖為主,取暖效果相對較好,約 66.7%的農戶家庭室內溫度可達到 18以上,33.3%的農村家庭冬季溫度不到 18,其中溫度不足 14的占比僅為 9.2%。清潔取暖實施以來,各市農村居民取暖清潔性、便捷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與之前燃煤相比,居民感知溫度呈現普遍下降狀態,如圖 3-7 所示。僅有 27.4%的農戶家庭采暖溫度達到 18以上,72.6%的農村家庭冬季采暖溫度不到 18,其中溫度不足 14的占比為 28.3%。多數農戶反饋,清潔取暖改造后取暖效果不理想

160、。雖然受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用戶經濟水平等因素影響,農戶要求的冬季室內溫度普遍低于城鎮居民,但目前的室溫偏低情況并不完全是農戶“主觀為之”。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農戶認為清潔取暖運行成本太高,負擔不起,所以往往會主動減少取暖時間,犧牲了室內溫度;部分煤改氣用戶反饋,冬季經常出現供氣不足現象,也是室內溫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小部分農戶反饋存在設計不合理問題,存在一個大客廳只安裝一個電暖器現象,供暖系統設計不合理,導致溫度偏低。57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7圖 3-6 8 市試點城市不同技術路徑實際取暖支出對比(元/采暖季)圖 3-7 受訪

161、家庭清潔取暖改造前后室內溫度對比?石家莊長治銅川蘭州吳忠遼源長春齊齊哈爾傳統燃煤取暖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地源熱泵燃氣壁掛爐蓄熱式電鍋爐直熱式電壁掛爐生物質顆粒爐具生物質壓塊爐具太陽能?電輔熱?改造前改造后?以下?以上圖 3-7:受訪家庭清潔取暖改造前后室內溫度對比從不同技術路徑取暖效果來看,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地源熱泵、生物質爐具(燒秸稈、薪柴為主)取暖成本較低,用戶使用率相對較高,因此取暖效果較好,室內溫度達到 18以上的占比分別為 37%、33%、38%、32%,燃氣壁掛爐取暖成本較高,多數用戶會選擇“省著用”,因此取暖效果居中,室溫超過 18的居民占比為 29

162、%;“太陽能+電輔熱”系統復雜故障率高、直熱式/蓄熱式電暖器取暖成本最高,因此使用率最低,室溫在 18以上的居民占比僅為 12%、14%,如圖 3-8 所示。8圖 3-8 不同技術路徑居民室溫分布示意圖 圖 3-10 邯鄲(煤改氣)地區新建房自費選擇清潔取暖方式占?太陽能?電輔熱生物質爐具天然氣壁掛爐蓄熱式?直熱式電暖器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熱風機空氣源熱泵熱水機?以下?以上?燃氣采暖高端天氟地水中央空調氟系空調空氣能取暖地源熱泵圖 3-8:不同技術路徑居民室溫分布示意圖58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四)傳統與現代炊暖方式并存現象較為普遍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傳統爐灶炕的使用具有廣泛的普遍性、實用性

163、、經濟性,替代難度較大。如東北地區氣候嚴寒,取暖期長,沿襲下來的炕連灶傳統取暖方式既可以就地取材,消納當地閑置的秸稈和薪柴,又可以同時滿足炊事和取暖需求。見圖 3-9。西北少數民族普通家庭傳統煨炕西北少數民族富裕家庭時尚煨炕東北富裕家庭生物質自控鍋爐與傳統炕連灶、電氣化產品并用東北富裕家庭空氣源熱泵取暖、廚房全電氣化,但仍保留 2 臺大柴灶農村傳統炕連灶與煤氣灶并用東北傳統炕連灶與生物質炕爐并用59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東北簡易炕連灶、火墻并用東北火墻(左)與火炕(右)并用農村廚房電氣化與傳統大柴灶并用華北農村炊暖爐與大柴灶并用

164、圖 3-9:各地農村仍大量廣泛使用的傳統爐灶炕政府在推廣清潔取暖項目時,用戶對爐炕灶的需求強烈。遼寧、甘肅等地已完成電采暖、太陽能、生物質等清潔取暖改造的農戶中,80%-90%依然保留爐灶炕燒煤炭、秸稈、薪柴炊事取暖的習慣。如在沈陽政府補貼推廣空氣源熱泵風機,居民接受度低,后經協調將項目技術路線改為生物質大鍋灶(同時滿足炊事、取暖、通炕的一種爐具)。當地村民習慣了使用大灶、火炕和火墻,這種生活習慣短期內難以舍棄。甘肅某地推廣清潔取暖項目時,也發生過類似情形,甘肅很多地方的村民早晨習慣用爐具煮罐罐茶,且煮茶爐具可以滿足燒水、做飯、烤火等,而電氣類設備功能相對單一,運行費用較高,居民的接受程度普遍

165、不高。農村的炊事取暖場景與城鎮差別較大,雖然一些家庭炊事的電氣化程度越來越高,取暖設備也越來越清潔,但傳統爐灶炕仍然被保留了下來,尤其是在西北和東北地區的農村地區,傳統爐炕灶與現代清潔取暖設施并存和并用的現象比較普遍。另外,從應對極端自然災害或偶爾發生停電斷氣情況來看,爐灶炕是確保炊事和取暖的兜底安全保障和應急保障。調研發現,農村家里保留爐灶炕一方面出于現實需求,更主要的是出于一種安全考量。60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五)農戶自主意愿正在升溫中央財政支持下,北方清潔取暖的公眾意識有了顯著提高,地方層面通過試點示范對技術、模式的探索更加理性和成熟,重點區域在鞏固成效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為清潔取暖的可

166、持續性或長效機制的建立奠定了現實基礎,北方農村清潔取暖行業企業在政府項目和零售市場中逐漸清晰自己的定位,基于用戶自主選擇的市場需求正在釋放。從各地取暖設備銷售商的反饋來看,空氣源熱泵銷量在北方地區明顯上升,處于剛性需求增長階段;河北早期“煤改氣”用戶,在沒有購置補貼的情況下,自費購買高效節能冷凝式燃氣采暖爐的用戶逐漸增多。在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經濟條件較好的用戶主要選擇安裝空氣源熱泵取暖,尤其是新房用戶,安裝“空氣源熱泵+地暖”的用戶占比較高。以邯鄲市暖通銷售商反饋為例(見圖 3-10),當地以“煤改氣”項目為主,在鄉鎮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取暖已無補貼的情況下,自費購買電采暖設備的用戶占比高達

167、97%,其中空氣源熱泵取暖的用戶占 70%;其他熱泵、空調類用戶占比 27%。用戶自主選擇的過程中更加關注產品質量和服務。8 圖 3-8 不同技術路徑居民室溫分布示意圖 圖 3-10 邯鄲(煤改氣)地區新建房自費選擇清潔取暖方式占?太陽能?電輔熱生物質爐具天然氣壁掛爐蓄熱式?直熱式電暖器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熱風機空氣源熱泵熱水機?以下?以上?燃氣采暖高端天氟地水中央空調氟系空調空氣能取暖地源熱泵圖 3-10:邯鄲(煤改氣)地區新建房自費選擇清潔取暖方式占比88 河北邯鄲某規模較大的暖通經銷商提供的2023年取暖設備銷量占比。6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

168、on Program第四章 主要建議“十四五”后期是散煤綜合治理的關鍵時期,工業散煤治理還需保持定力,淘汰落后等減量化措施仍是工業小窯爐治理的有效方式;針對特定區域的深度治理是工業小鍋爐治理的迫切需求。民用散煤治理的核心是建立長效機制,用戶自主參與、經濟可承受、運維有保障、補貼精準高效等都是當前的重點工作;農村電氣化和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現代農村能源體系建立是發展趨勢;減污降碳協同的技術路線是治理方向;在重點區域內鞏固存量、在非重點區域內有序新增,是區域性治理策略。綜上所述,結合下一步散煤治理工作的穩妥有序推進,本報告提出以下參考建議。(一)加強政策統籌和部門協同在頂層設計層面,創新政策體系,突出

169、綠色、清潔、低碳的多維系統集成,形成政策“合力”。增強生態環境政策與能源、產業政策的協同性。在執行或操作層面,進一步理順散煤治理的任務分工,明確不同層級部門的職責以及相關聯動機制。強化散煤治理目標協同、區域協同、領域協同、任務協同、政策協同、監管協同。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的推進聚焦農村清潔低碳能源體系的建立,增強其與當地城鄉發展、產業融合、美麗鄉村建設等政策協同性。建議熟悉農村生產和生活的相關部門積極參與農村清潔取暖以及低碳能源轉型的整體工作。(二)強化工業散煤深度施治,加快制定生物質鍋爐排放標準加快鍋爐、窯爐綠色生產制造,提升能效水平。制造企業從設計、制造、使用到報廢的整個生命周期實現環

170、境污染和碳排放最小化。發布高效鍋爐和窯爐推廣目錄,修訂62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工業鍋爐和工業窯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強制性標準,推進老舊低效鍋爐和窯爐的淘汰改造工作,防止已淘汰設備重新進入市場。堅持直接淘汰和“以大代小”。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24 年本)。充分釋放燃煤電廠、工業余熱等供熱能力,加快實施熱電廠供熱半徑 30 公里范圍內燃煤鍋爐關停;結合集中供熱管網建設規劃,地方政府建立合理的鍋爐淘汰機制和原則;堅持實施區域差異化燃煤小鍋爐淘汰機制,重點地區基本淘汰 35 t/h 及以下燃煤鍋爐,其他區域 PM2.5未達標城市基本淘汰 10 t/h 及以下燃煤鍋爐;無法實現集中供熱管

171、網覆蓋的地區,對于確需保留的燃煤小鍋爐,采用經濟手段,促進現有 35 t/h 及以下燃煤工業鍋爐向大容量升級,提高鍋爐平均單臺容量和整體運行燃燒效率。實施區域差異化清潔能源替代。對于天然氣充足的城市及近郊天然氣管網覆蓋地區,按照“以氣代煤”的思路,科學規劃,統籌實施燃煤小鍋爐改燃氣鍋爐;在供熱管網無法覆蓋的其他區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快燃氣管道延伸,積極推廣以氣代煤改造方式;新增氣量優先保障城鎮居民生活和大氣污染嚴重地區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煤改氣”實施前須簽訂合同落實氣源,堅持“以氣定改”。加快制定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國家標準及管理要求。綜合考慮燃料特性影響下的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物真實排

172、放水平和污控技術升級,從國家層面制訂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為指導地方開展生物質鍋爐管控提供支撐。生物質須配備專用鍋爐和高效除塵設施;NOx 濃度超過排放標準限值的應配備脫硝設施;北方分散供暖的農村地區,鼓勵就地取材,推廣戶用生物成型燃料專用爐具;針對我國生物質鍋爐小容量分布的現狀特征,通過開展生物質鍋爐綜合治理大氣污染物排放減排潛力研究,進一步探討淘汰 2 t/h 及以下生物質小鍋爐的現實可行性、環境經濟效益以及對相關產業和社會的影響,并在各部門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明確相關政策要求。(三)構建農村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構建農村綠色低碳能源體系。發布技術推廣目錄。建立農村清潔

173、能源加工和供應體系,市場化構建相關產業鏈條,在條件適宜的農村,建設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多能互補的分布式低碳綜合能源網絡。(1)建立農村能源統計體系在全國農村地區開展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摸清農村現狀,包括能源消費現狀(包括能源種類、價格、使用量、便捷程度、安全性、村民滿意程度等),能源基礎設施情況(電網、天然氣管網情況等),經濟發展現狀(人均收入水平、每年增長情況、能源支出占家庭收入占比、當地的支柱產業和發展現狀、支柱產業的用能情況等),城鎮化6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水平和人口流動情況(是否短期內實現城鎮化、人口流動情況、留

174、守人口情況、空心村情況等),農村房屋節能狀況等。建立農村能源統計體系,將農村能源的生產和消費納入中國能源統計年鑒、或者納入中國農村統計年鑒等,且每 3-5 年開展一次普查活動。建立農村農業散煤設施清單。(2)加快建設農村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和服務體系加快科技攻關,包括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可再生能源電力與農村生產耦合的技術,儲能和虛擬電廠在農村的應用,光儲直柔技術的應用,輕質光伏組件在農村屋頂的應用,太陽能采暖技術的更新迭代,生物質固體燃料的清潔高效利用,生物天然氣的高效生產技術等。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場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基層農村能源站點的人才和技術優勢,指導農民建立農村能源服務組織。托當地電網公司的管

175、理服務優勢以及大型物流快遞公司的網絡延伸特點等,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化服務。通過特許經營、招標或其他競爭性比選方式,實行市場化運作。支持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農村能源建設領域。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積極培育配售電、儲能、綜合能源服務等新興市場主體。新能源產業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補充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帶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創新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將可再生能源與農業生產、文化旅游、特色農業等相結合,培育鄉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集體經濟模式。以村為單位,以村企合作為主要形式,兼顧消費者、投資者、技術和制造廠商、能源供應商、各級政府的訴求,以收益共享為目的,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充分尊重農民意愿

176、,使可再生能源發展更多惠及農村。推廣智慧能源管理平臺。主動推進電力物聯網、智慧能源云平臺、能源互聯網生態圈等新技術示范落地,將農村微能源網建設作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重要平臺。(3)完善農村電力和熱力基礎設施建設高靈活性新型農村電網。繼續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通過新型的微電網系統和分布式電力系統,促進農村地區可再生電力就地生產、就地使用。規?;l展農村新型儲能。在電源側,加快推動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建設,以新型儲能支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外送、促進本地消納,提升煤電等常規電源調節能力。在電網側,在關鍵節點配置儲能提高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在用戶側,靈活多樣配置新型儲能,支撐分布式供能系統建設,為

177、用戶提供定制化用能服務。積極推進農業農村領域電氣化,并推動農村儲能多元化創新應用,在停車場、旅游景點等地合理配置風光儲充一體化設施;支持電動車 V2G(Vehicle to Grid)、共享儲能平臺發展;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跨領域融合發展,拓展多種儲能形式應用??茖W制定熱源布局方案。選用高效、環保、可靠的熱源設備;合理規劃管道路線;64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嚴格執行管道施工質量標準;建立定期巡檢制度。將更多種類的可再生能源供熱技術納入可再生能源供熱支持范圍,包括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4)推動農村綠色低碳能源體系試點示范到 2025 年,建成一批農村能源清潔低碳試點,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

178、地熱能等占農村能源的比重持續提升。推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清潔電力自發自用。支持具備資源條件的地區,特別是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縣域為單元,利用農戶閑置土地和農房屋頂,建設分布式風電和光伏發電,配置一定比例儲能,自發自用,就地消納,余電上網,農戶獲取穩定的租金或電費收益。(四)建立健全清潔取暖長效機制(1)嚴格農村建筑節能目標要求建立健全農村建筑能效提升申報和考核要求。堅持建筑節能提升與清潔取暖同步推進,在開展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申報時,明確同步改造比例和量化目標要求,規范農村能效改造標準,將農村地區節能改造比例納入國家績效考核標準。農房能效提升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能

179、效提升總體目標定為“綜合能效提升比率不低于30%”或“農房能效提升率不低于20%”。加強農房和農村建設管理。規范村莊設計與農房設計、建設、使用的行政程序管理,健全農村房屋設計、審批、施工、驗收、使用等全過程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主體,全方位實施職、責、權一體化模式,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實現農村建筑統一科學管理。積極研究建立符合農村建筑節能改造工程特點的監管體制和機制,將農村建筑節能改造工作融入村鎮建設管理過程之中,創新“鄉鎮交叉監管”等管理方式,不斷強化農村地區節能改造施工過程中材料、程序、質量、驗收、能效等監管力度。立足實際,探索創新節能改造技術路徑。立足農村實際

180、,創新適宜的圍護結構保溫技術,探索不同技術路徑的優化組合,制定群眾接受、效果明顯、經濟可承受的技術方案。東北地區采用四面墻外保溫(部分有陽光房建筑可采用三面外墻保溫)方案;西北地區采用“北墻外保溫+南向陽光房”的方案。同時,統籌農村建筑能效提升改造與光伏綜合應用協同發展,加強保溫光伏一體化屋面等新技術研發應用。配套支撐,促進關鍵技術產業化發展。緊緊圍繞“節能設計、材料生產、項目實施、后期維護”等環節,引導社會共同參與既有建筑能效提升改造項目的市場化建設運營;65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針對東北、西北地區適宜技術方案,不斷完善本地保

181、溫材料、玻璃等相關配套產業發展,鼓勵節能改造優先使用綠色建材,同步培育綠色建材企業,形成區域內良性自循環,為東北、西北地區建筑節能改造的規?;茝V奠定基礎。(2)堅持穩中求進的基調和區域差異化策略區域差異化、穩中求進。在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試點城市,重點打造以農戶自主選擇為主的多元服務體系。繼續擴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將位于東北和西北地區的錦州、遼陽、葫蘆島、伊犁、阿克蘇和吐魯番等6個城市納入第六批清潔取暖試點名單。因地制宜確定清潔取暖技術路線。先集中、后分散。在項目規劃階段進行詳細的人口調查和需求分析,對臨近城區、經濟條件較好且居住集中的農村,可以優先考慮延伸市政供暖管網或分

182、布式集中式供暖;對于居住分散、人口流失嚴重的農村,就近就地轉化利用當地資源,靈活分散取暖。如在電力供應充足、電網容量大且農宅保溫性好的農村地區,優先推廣空氣源熱泵供暖,滿足農戶供暖和制冷需求;在地熱資源豐富的地區宜發展地源熱泵取暖;在生物質資源豐富的地區宜發展生物質取暖;在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可試點推廣“太陽能生物質”取暖、“太陽能熱泵”取暖等多能互補技術,試點成功后再行推廣。加大對民生用氣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協調資源,為“煤改氣”地區提供更為充足的天然氣供應,確保冬季供暖的平穩運行。將取暖用氣明確納入民生用氣保障范圍,鼓勵上游氣源企業根據采暖用氣需求供應平價天然氣,實施”保量穩價”政策,確保天

183、然氣供應量充足且價格穩定,滿足居民冬季取暖的需求。(3)拓寬應用場景,多元化資金渠道中央財政繼續安排運行補貼資金,以緩解地方政府在清潔取暖補貼方面的財政壓力,保障清潔取暖項目的穩定推進,并促進其長期向好發展,實現環境保護與民生改善的雙重目標。優化目前的補貼方式,優化現行補貼機制,借鑒家電下鄉補貼模式,建立對用戶終端清潔取暖產品的分類補貼制度,直接在采購環節提供補貼,并設定明確的補貼標準和條件,引導鼓勵農民自主選擇并使用高能效、高品質的清潔能源產品。加快落實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明確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老舊設備的更新細則??茖W建立清潔取暖的成本分攤機制。厘清農戶、村屯、鄉鎮系統運營成本

184、,合理設計成本分攤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扎實推進,形成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對清潔供暖企業予以相關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所得稅投資抵免,減計應稅收入,精簡項目審批手續等政策優惠;對為清潔取暖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的金融機構減計應稅利息收入的企業所得稅。對投資清潔取暖項目的社會資本按照投資額的一定66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比例抵免其應納稅所得額。9建立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探尋小規模區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式,包括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光儲充一體化,電動農機,灌溉等。通過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引導綠色金融以低利率、長周期的方式向農村地區傾斜。拓寬農村清潔取暖的應

185、用場景,包括種植養殖等農業生產與生活供熱一體化、多能互補式農村民俗和生態旅游項目等,在現有商業銀行貸款類目中,如縣域旅游開發建設貸款、農村基礎設施貸款、改善人居環境貸款、扶貧貸等,開設農村清潔取暖或清潔低碳用能的綠色通道。開展清潔供暖行業中小企業綠色金融能力建設,并尋求國際資金開展試點項目。社會組織可以引導或聯合中小企業,申請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性金融機構的低息貸款和 UNDP 等國際組織支持清潔取暖試點項目的資金,用于探索可持續可復制的技術路徑。(4)建立健全清潔取暖設備運維和監管機制在實施清潔取暖之前,逐步建立清潔取暖設備質量保障制度和安裝維護一體化網絡體系。規范熱源側改造建設標準

186、,嚴格項目準入和進場流程;根據現有的成熟技術和應用實踐,引導住戶使用能效水平較高的清潔取暖技術和設備;加強產品質量的動態管理。在清潔取暖項目推進中,聚焦運維體系的建設。首先,明確質量保障條款。清潔取暖設備應含免費包修期和有償保修期;建筑能效提升工程,質量保修期建議不少于 10年,其中“免費保修期”不低于 6 年,“有償保修期”不低于 4 年。其次,根據清潔取暖項目建設合同要求,督促企業建立運維網格化管理體系,確保售后服務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定期組織入戶指導,引導居民正確規范使用;建立以農戶為單位的清潔取暖工作檔案,記錄每個用戶和設備的詳細信息,建立報修用戶數據庫;積極組織品牌售后人員,

187、劃定維修區域,明確維修責任人。最后,建立清潔取暖服務評價機制。將清潔取暖項目建設企業質保期內的投訴率、運行效果、工程質量、環保效益等指標與政府補貼以及擴大市場掛鉤。對投訴多、服務差、建設質量及運行能效不達標的企業給予處罰,對于情節嚴重的企業不再允許承接供暖新項目,甚至徹底清出市場。在清潔取暖項目運行中,強化長效監管服務。搭建清潔取暖項目庫,重點統計分析技術設備狀況、購銷成本測算、市場供需情況、資金政策落實、能源消耗使用、污染排放監管等信息。創新科學智慧監管服務。以平臺為支撐,對工程進度、設備運行和維護服務等情況進行監測,把實施計劃、確村確戶、勘察設計、工程施工、運行監控、監理驗收、補貼核算、審

188、計核查、效果評估、長效運維服務等各項工作全流程納入信息化監管。施行建設成效定額評估。組織專家分析評價設備運行效果;研究確定不同技術路線的能源使用及污染物排放評估辦法。9 劉雙柳,陳鵬,程亮.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研究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22,50(08):50-54.67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在項目維護后,提前布局設備更新。首先,明確設備更新范圍。明確設備更新報廢性能標準,進一步細化設備更新范圍和對象,嚴格補貼對象審核,核實清潔取暖設備運行年限和使用狀況,針對清潔取暖設備運行達到

189、使用年限且無法正常運行和雖沒有達到使用年限經認定具備報廢標準的,納入清潔取暖設備更新范圍;對原享受政府補貼的清潔取暖農村住戶更新設備,新增住戶安裝清潔取暖設備。其次,規范設備更新要求。劃定設備更新性能標準范圍,對產品類型、產品型號、指標參數、質量標準、免費質保服務期限、上門維修時限等相關要求進行規范。最后,理順設備更新流程。首先明確設備更新資金來源,做好政府補貼資金籌集;通過實地摸排,理清當地設備更新情況,科學確認財政補貼政策。合理劃定農村住戶與政府的責任邊界,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更新采購方式,由政府統一采購安裝,或者由農村住戶市場化自行購買符合要求的清潔取暖設備,按照工程采購標準要求,

190、進一步規范設備采購流程,強化設備質量管理,嚴格設備調試驗收。項目全過程,定期做好培訓宣傳。建立健全供暖系統的維護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和相應的監測手段,對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加強業務技術培訓。引導農村地區村兩委及黨員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提高農民對清潔取暖工作的認知度和參與度。(5)構建以縣域為中心的市場化運營體系每個縣根據服務人口規模至少建立一個第三方清潔取暖縣域運營服務中心,負責能源管理、儲備調劑、用戶服務,可設縣鄉村三級能源管理師,實行網絡化管理,各自監督管理所轄片區的用戶取暖運行情況,做到及時響應服務,如圖 4-1。運營服務中心設立多種適宜當地的技術路徑體驗區,用戶可根據自

191、身經濟條件、房屋結構、用能需求等,選擇可承受的清潔低碳能源設備產品和服務。河北省地處高寒山區的豐寧縣,萬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潔凈煤運營管理中心,實現了全縣所轄潔凈煤戶用取暖與商業供暖(供熱)用戶服務。山東省陽信縣成立了縣新能源集團,負責全縣的分散式、分布式、集中式生物質清潔取暖與清潔供熱的運營服務管理。68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環之宇新能源運營中心在全市每個區縣分別設立一個運營中心,各自負責所轄區域項目用戶的生物質清潔取暖與機關單位生物質清潔供熱服務。寧夏瑞威爾能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在青銅峽市成立生物質清潔取暖運營中心,負責整個寧夏自治區公司實施的分散式取暖、分布式供暖和供

192、熱運營服務。圖 4-1:部分地區取暖與供熱縣域運營服務中心(6)堅持創新驅動與技術研發在技術研發、設備使用、系統集成、商業模式、應用場景等方面不斷加強創新驅動。借鑒國際經驗開發適合我國農村的生物質能源加工技術和鍋爐、戶用爐具、可再生能源供熱集成技術等。研究多能互補模式以及基于生活場景的多元用能模式下的供熱技術和產品創新。積極探索無增容電供暖低碳供熱技術,基于用戶用電負載總功率,通過強化用電信息傳輸,家用電器使用功率實時監測,實現電力“無增容”“少增容”控制;建立電供暖設備功率智能調控系統,確保用戶用電不超過電網負荷,通過取暖設備遠程運行調控,實現居民戶內電網功率智能調配,有效保障居民取暖設備智

193、能運行。開發智能控制模型和控制器,實現對用戶電供暖設備智能群控管理,合理調配用電負荷,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熱惰性,探索適應未來建筑“低能耗”的供暖模式。69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參考文獻:1.佟繼良.“碳中和”目標下,構建農村清潔能源體系正當時(觀點市場)N.中國能源報,2020 年 11 月 16 日第 04 版.2.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 2024.3.2024 中國農業農村低碳發展報告,中國農網.4.于淼,et al.農村散煤替代對 PM2.5 污染影響及健康效益評估以河南省為例 J 中國環境科

194、學.41,3906-3916(2021).5.閆禎,et al.京津冀地區居民采暖“煤改電”的大氣污染物減排潛力與健康效益評估J 環境科學研究.32,95-103(2019).6.農村清潔供暖的關鍵是用好可再生能源 N.中國能源報,2023 年 05 月 22 日第07 版.7.Kurmi OP,Arya PH,Lam K-BH,Sorahan T,Ayres JG.Lung cancer risk and solid fuel smoke exposu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ur Resp J 40,1228(2012).8.Zha

195、ng Y,Zhao B.Simul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residential particle pollution by coal combustion in China.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42,614-622(2007).9.Li J,et al.Bituminous coal combustion and Xuan Wei Lung cancer: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intervention,carcinogens,and carcinogenesis.Arch Tox

196、icol 93,573-583(2019).10.GBD MAPS Working Group.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Coal-Burning and Other Major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In:Special Report 20).Health Effects Institute(2016).11.Meng WJ,et al.Energy and air pollution benefits of household fuel policies in northern China.Procee

197、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6,16773-16780(2019).12.劉舒婷,黃宇,崔龍,薛永剛,程燕.中國室內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特征 J 地球環境學報.12,243-255(2021).13.張金良,帕拉沙提,劉玲,曾艷.中國農村室內空氣污染及其對健康的危害 J 環境與職業醫學.412-416(2007).14.Barrington-Leig C,Baumgartner J,Carter E,Robinson BE,Tao S,Zhang Y.An evaluatio

198、n of air quality,home heating and well-being under Beijings 70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programme to eliminate household coal use.Nature Energy 4,416-423(2019).15.盧亞靈,周思,王建童,李勃.北方試點地區農村散煤治理的政策回顧與展望 J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45,37-42(2020).16.柴發合,et al.農村居民散煤燃燒污染綜合治理對策 J 環境保護.44,15-19(2016).17.馬利英,董澤琴,吳可嘉,潘軍.貴州農村家庭爐灶及燃料改良成本-健康效益研

199、究J 環境科學與技術.37,112-117(2014).18.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中心.2023 中國太陽能風能資源年景公報.19.Zhang X,Jin YN,Dai HC,Xie Y,Zhang SQ.Health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leaner residential heating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 China.Energy Policy 127,165-178(2019).20.Li JL,Yang LS,Long HY.Climatic impacts on energy consumpt

200、ion: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Energy Economics 71,332-343(2018).21.Zhang SH,Guo QX,Smyth R,Yao Y.Extreme temperatures and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Evidence from Chinese householdsJ.Energy Economics 107,(2022).22.electricity consumption:Evidence from Chinese households.Energy23.Econo

201、mics 107,(2022).7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附錄:生物質鍋爐散煤替代潛力探析近幾年,在散煤治理的替代路徑中,煤改生物質一直備受關注,不同領域的專家從不同角度給出了不同的聲音?;趯ι镔|鍋爐的現場調研,對其應用現狀、排放水平和替代潛力等做了深入分析,以期提供信息參考。1.生物質鍋爐的總體情況我國生物質鍋爐數量和容量整體呈現“以小容量鍋爐為主、集中分布于東部沿海和南部地區”的特征。截止 2023 年,全國生物質鍋爐總鍋爐容量約 13.8 萬蒸噸,燃料消耗量約 3490 萬噸標煤。如附圖 1 所示,中國生物質鍋爐以小容

202、量鍋爐為主,平均單臺鍋爐容量約為 3.1 t/h。從不同鍋爐容量分類來看,10 t/h 以下生物質鍋爐臺數和鍋爐容量占比均最高,分別約占全國總鍋爐臺數和容量的 94.0%和 57.2%。72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北京河北內蒙古吉林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廣東海南四川云南陜西青海新疆鍋爐容量(萬蒸噸)?20 t/h?20 t/h?北京河北內蒙古吉林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廣東海南四川云南陜西青海新疆鍋爐數量(臺)?20 t/h?20 t/h?附圖 1:分省生物質鍋爐數量和容量分布從地理空間分布來看,中國生物質鍋爐集中分布于東部沿海和南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規模大、農業生產強度高的區域。從分省的生物質

203、鍋爐數量和容量分布來看,如附圖 2 所示,廣東、浙江、江蘇、廣西、湖南為生物質鍋爐數量前五位的省份,分別占全國生物質鍋爐總臺數的 13.1%、12.5%、9.9%、8.1%和 6.7%;廣東、江蘇、廣西、浙江和福建為生物質鍋爐容量前五位的省份,分別占全國生物質鍋爐總容量的 15.8%、14.6%、11.4%、7.3%、5.7%。2018 年,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針對生物質鍋爐,提出在具備資源條件的地方,鼓勵發展縣域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因此,生物鍋爐以其他區域分布為主,其他區域生物質鍋爐數量和容量占總鍋爐數量和容量的比例分別為 66.5%和 66.6%,重點區域生物質鍋爐數量和

204、容量占比分別為 33.5%和 33.4%。然而,由于重點區域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最大,重點區域各省份推進生物質小容量鍋爐淘汰和城市建成區生物質鍋爐實施超低排放,重點區域生物質鍋爐少于其他區域。73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附圖 2:2023 年分省生物質鍋爐燃料消耗量和容量組成及分布生物質燃料燃燒會排放顆粒物和 NOx 等大氣污染物。為滿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生物質鍋爐必須安裝顆粒物控制設施。如附圖 3 所示,中國生物質鍋爐顆粒物控制設施安裝率實現 100%。從顆粒物控制設施技術類型來看,以機械除塵和濕法除塵等相對較落后的顆粒物

205、控制設施類型為主,安裝率為 68.4%;以袋式除塵為首要技術類型的高效顆粒物控制設施類型安裝率為 31.6%。受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強度的影響,安裝有袋式等高效顆粒物控制設施類型以重點區域省份為主。生物質鍋爐 NOx 控制設施安裝率不足 10%且現有 NOx 控制技術類型多樣。如附圖 4 所示,生物質鍋爐現有 NOx 控制設施類型以 SNCR 和 LNB 為主??傆?61208329701124934463831.1%0.3%36.8%0.2%31.6%?安裝率(?)濕法除塵靜電除塵機械除塵電袋除塵袋式除塵袋式除塵?電袋除塵?機械除塵?靜電除塵?濕法除塵?74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附圖 3:202

206、3 年全國生物質鍋爐顆粒物控制設施按技術類型組成?20 t/h鍋爐容量占比(?)氧化吸收法活性炭法?活性炭?附圖 4:2023 年全國生物質鍋爐 NOx 控制設施按技術類型組成2.典型生物質鍋爐現場調研在國家減污降碳目標實施推動下,“煤改生物質”是我國工業燃煤小鍋爐清潔能源替代的一個重要路徑。然而,由于我國缺乏生物質鍋爐專門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管理要求,各地區對于生物質鍋爐的管理運行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管控水平參差不齊。課題組分別赴山東和廣東開展生物質鍋爐運行管理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現場調研。(1)調研案例一:山東275 t/h循環流化床鍋爐鍋爐概況:調研對象為 2 臺 75 t/h 循環流化床

207、鍋爐,安裝袋式除塵器控制顆粒物排放水平。捕集的顆粒物采用氣力輸灰的方式,使用活塞式脈沖閥,阻力損失不超過 1200 Pa。75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附圖 5:山東 275 t/h 循環流化床鍋爐調研照片工藝簡介:除塵器采用側進風方式,氣流分布均勻且有預除塵效果,可有效消除粉塵的“二次吸附”現象。在線維修不影響鍋爐運行?;\骨采用懸掛式結構,星型斷面,表面采用有機硅高溫涂料噴塑;凈氣室采用斜頂、大面積蓋板的形式;花板采用 6 mm鋼板,采用制作整體凈氣室的模式,凈氣室頂蓋與水平面傾斜約 6,且上部設置保溫門。經濟環境效益:投資成本約

208、為 70 萬元(包括濾袋費用),運行費用每年大修費用為 4 萬元。袋式除塵器及氣力輸送投運后,按年運行 7600 小時計,年減少顆粒物排放量 388 t。(2)調研案例二:廣東240 t/h生物質鍋爐鍋爐概況:調研對象為 2 臺 40 t/h 生物質成型燃料循環流化床鍋爐安裝多管+袋式兩級除塵器控制顆粒物排放水平。該鍋爐為替代燃油鍋爐,給造紙生產提供蒸汽。鍋爐年利用生物質成型燃料 10 萬噸,熱負荷基本無季節性變化,年生產小時數 7920 小時(330 天)。機組運行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統(DCS),自動化程度高。鍋爐產生熱蒸汽經管道送往已有鍋爐間的分汽缸,經已有供氣管網把蒸汽送往造紙車間和其他蒸

209、汽使用點。76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附圖 6:廣東 240 t/h 生物質鍋爐調研照片工藝簡介:鍋爐排煙經多管除塵和袋式除塵兩級除塵系統后排放,第一級采用旋風多管除塵器,其除塵效率達 85%以上,可除掉煙氣中粒徑 5 m 以上的顆粒物,同時避免未燃盡的火星進入袋式除塵器,燒損濾袋。第二級袋式除塵器采用分室離線噴吹清灰方式,除塵效率高達 99%以上。經濟環境效益:總投資 5600 萬元,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 11650 萬元,投資回收期約為 1.5 年。鍋爐年消耗木質顆粒燃料約 8.5 萬噸,年代替重油約 3.25 萬噸,可實現溫室氣體 CO2零排放,每年減排約 10 萬噸 CO2,減排成本為 2

210、0100 元/t CO2。顆粒燃料含硫量小于 0.03%,鍋爐燃燒溫度 850,改造后的鍋爐不加裝脫硫脫硝設備,排煙中煙塵濃度為 25 mg/m3,SO2濃度為 3 mg/m3,NOx 濃度 142 mg/m3,均可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中對天然氣鍋爐要求的水平。每年可減排 SO2約 160 噸,減排 NOx 約 157 噸。當前生物質鍋爐燃燒的生物質燃料類型復雜,包括木材、秸稈等生物質燃料散燒和生物質成型燃料兩大類,且燃煤鍋爐改生物質鍋爐運行不穩定,導致顆粒物、SO2和NOx 排放濃度不穩定,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難度較大。隨著近年來“煤改生物質”和碳達峰、碳中和

211、戰略的實施,生物質鍋爐發展迅速,然而目前國家層面還未發布生物質鍋爐專門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有待完善。3.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分析根據 2023 年生物質鍋爐燃料消耗量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應用情況,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生物質鍋爐顆粒物、SO2、NOx 排放量分別約為 1.1 萬噸、4.6 萬噸和 8.0 萬噸,生物質小鍋爐顆粒物、SO2、NOx 排放量分別約為 0.9 萬噸、4.1 萬噸和 7.1 萬噸。進一步對比全國燃煤小鍋爐、生物質鍋爐和生物質小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績效(單位鍋爐容量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見附圖 7),發現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排放77C

212、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量分別約為生物質小鍋爐的 8.1 倍和 2.6 倍,燃煤小鍋爐和生物質小鍋爐的 NOx 排放量相當。從大氣污染物排放績效來看,生物質小鍋爐顆粒物和 SO2排放績效值均低于燃煤小鍋爐,表明生物質小鍋爐單位鍋爐容量的顆粒物和 SO2排放量更低、潛在環境影響越低。然而,由于生物質鍋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治理進程較燃煤鍋爐晚,生物質小鍋爐的脫硝設施安裝率很低(不足 10%),未來需重點關注其 NOx 排放控制。?顆粒物SO?顆粒物SO?排放量排放績效排放量(萬?)排放績效(?)燃煤小鍋爐生物質小鍋爐?倍?倍?倍?倍附圖

213、7:全國燃煤小鍋爐和生物質小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績效對比4.生物質鍋爐全生命周期大氣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分析為科學、詳實的研究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的環境性能和經濟可行性,根據全生命周期評價的理論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成型燃料供熱的化石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大氣污染物排放和經濟性分析模型,并在深入的行業研討、實地調研、現場排放測試等工作的基礎上,遴選了典型生物質鍋爐供熱鍋爐進行了實踐案例的分析。對擁有 1 臺 7 MW、1 臺 10.5 MW 生物質熱水鍋爐的供熱站開展 LCA 評價分析。熱水鍋爐熱效率約為 83%,使用成型

214、燃料專用鍋爐并配套兩級除塵裝置。為 10 萬平米辦公樓及廠房供熱,于 10 月 25 日開始運行至次年 4 月 10 日供熱季結束,保證用戶辦公室供熱 18 度以上、廠房供熱 12 度以上。該鍋爐以市區周邊的玉米秸稈原料生產的玉米秸稈顆粒燃料為主要燃料,輔以其他品種的顆粒燃料,顆粒燃料規格為直徑 8 mm,長約 6 cm 的圓柱形狀,熱值約為 15.048 MJ/kg。78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1)能源和環境影響分析以上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鍋爐的 LCA 評價結果如附圖 8 和附表 1 所示?;茉赐度肱c生物質熱量產出比約為 1:7,節約了化石能源?;茉聪暮蜏厥覛怏w排放主要產生在燃料生

215、產階段,占比分別為 65%和 68%,其次分別是燃燒系統運行、燃料收集運輸。溫室氣體排放是燃煤直接排放 83.9 gCO2/MJ 的 18.2%,大幅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大氣污染物排放中顆粒物和 SO2主要產生在燃料燃燒和燃料收集運輸階段,NOx 的排放主要產生在燃料燃燒和燃料生產階段,所以生物質專用鍋爐的排放控制是減少全生命周期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最有效方法。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化石能耗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排放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排放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

216、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排放?SO?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生物質鍋爐案例直接排放生物質鍋爐案例?排放燃煤鍋爐(配環保裝置)燃氣鍋爐附圖 8:典型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全生命周期評價結果附表 1:典型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產生 1 MJ 熱量的化石能耗、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指標化石能耗(MJ)溫室氣體(gCO2,eMJ)PM(g)SO2(g)NOx(g)1 MJ熱量0.14315.2980.0090.0070.149如附圖 9 所示,在使用生物質成型燃料專用鍋爐,配套兩級除塵裝置的情況下,顆粒物、SO2、NOx 排放遠低于燃煤鍋爐,接近燃氣鍋爐,實現了大氣污染物清潔排放,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7

217、9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化石能耗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排放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排放原料收集運輸?燃料生產?燃燒系統運行?燃料燃燒?排放?SO?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生物質鍋爐案例直接排放生物質鍋爐案例?排放燃煤鍋爐(配環保裝置)燃氣鍋爐附圖 9:生物質、燃煤和燃氣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對比(2)經濟性評價結果如附表 2 所示,按工業類集中供暖 31 元/m2的政府指導價格

218、計算,供熱服務企業凈利潤達 22.5%,經濟性較好。但成型燃料成本占總運行成本的 75%,高于一般燃煤供熱的燃料成本占比 50%的比例。通過開展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供熱企業利潤率從大至小的影響因素依次為:燃料價格、稅費、投資額、人工費、貼現率等,所以政府可以通過燃料價格、稅費、固定資產投資等方面的財稅和市場等政策來調節成型燃料供熱的經濟性,以實現清潔熱力的生產。提高生物質鍋爐壽命期限可以提高經濟性,所以應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水平,提高經濟性。附表 2:典型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產生 1 MJ 熱量的化石能耗、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指標供熱面積(m2)燃料(元t)供熱成本(元m2)燃

219、料費占總成本比例(%)供熱服務企業凈利潤(%)結果90642749317522.5不同供熱燃料經濟性的比較表明(如附表 3 所示),煤、天然氣和商業用電供熱的單位有效熱量價格分別為成型燃料的 1.02、1.57 和 3.27 倍。當前環境下燃煤供熱成本上漲過快,已和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成本相當,這是因為在國家環保政策及“雙碳”目標80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的驅動下,煤炭的產能和使用受到限制,導致煤炭價格居高不下,造成供熱成本升高。生物質鍋爐供熱典型案例實現了清潔熱力生產,環境友好。此外,項目構建的商業模式具備可持續的盈利能力。項目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對調整能源結構和促進秸稈綜合利用起到很好的

220、環境和社會效益。附表 3:不同供熱燃料單位有效熱量的經濟性對比表燃料燃料低熱值單位價格燃燒設備效率單位有效熱量費用GJt(m3、kWh)元t元GJ元GJ比值秸稈顆粒14.774950.90.8361.31.00煤20.985040.60.6562.51.02天然氣0.0363.288.60.9296.31.57商業用電0.00360.7194.40.97200.43.275.生物質鍋爐散煤替代潛力分析綜合考慮我國農作物產量、農作物草谷比系數和林業木質生物質資源量,估算全國農林剩余物(農業秸稈和林業剩余物)產生量約為 9.96 億噸,標煤量為 5.62 億噸。以我國農林剩余物燃料化綜合利用率(8

221、.5%)測算生物質燃料可利用量為 0.85 億噸,標煤量為 0.48 億噸。2023 年全國工業燃煤小鍋爐煤炭消耗量約 0.23 億噸標煤,我國生物質燃料可利用量基本滿足我國工業燃煤小鍋爐替代需求。附表 4:農林剩余物產量及燃料化可利用量估算結果燃料年產生量(億噸)燃料化利用率(%)可利用量(億噸)實物量標煤量實物量標煤量農林剩余物9.965.628.50.850.48綜合考慮生物質燃料替代率和大氣污染控制設施升級改造情況,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預測未來生物質鍋爐散煤替代潛力。本研究分別設置生物質燃料替代低強度、高強度情景和大氣污染控制設施升級現狀、效率提升情景。通過估算不同情景下的生物質替代和大氣

222、污染控制技術水平,預測 4 個情景組合(低強度-現狀效率、低強度-效率提升、81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Transition Program高強度-現狀效率和高強度-效率提升情景)下 2030 年、2035 年和 2050 年工業燃煤小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情景設置具體描述如下:生物質燃料替代情景:分別設置低強度和高強度情景,其中低強度情景設置工業燃煤小鍋爐生物質燃料替代規模在 2030、2035 和 2050 年分別為 0.20 億噸、0.25 億噸和 0.40 億噸;高強度情景下考慮生物質專用鍋爐和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水平提高,生物質替代規模進一步擴大,高強度情景

223、下設置工業燃煤小鍋爐生物質燃料替代規模在2030、2035 和 2050 年分別為 0.30 億噸、0.35 億噸和 0.50 億噸。大氣污染控制設施升級情景:分別設置現狀和效率提升情景,現狀情景保持現有大氣污染控制效率不變;效率提升情景考慮大氣污染控制設施進一步實施改造升級,顆粒物、SO2和 NOx 控制設施全部升級為高效率設施以滿足超低排放要求(顆粒物、SO2和 NOx 排放濃度分別不超過 5 mg/m3、35 mg/m3、50 mg/m3)。預測結果顯示,到 2030 年,不同情景下全國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和NOx 排 放 量 分 別 為 4.86.1 萬 噸、6.88.6 萬

224、噸 和 4.65.9 萬 噸,較 2023 年 下 降20.037.0%、28.252.2%和 19.235.5%;到 2035 年,不同情景下全國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和 NOx 排放量分別為 4.25.4 萬噸、6.07.7 萬噸和 4.05.5 萬噸,較 2023 年下降 28.844.8%、40.563.1%和 127.642.9%;到 2050 年,不同情景下全國工業燃煤小鍋爐顆粒物、SO2和 NOx 排放量分別為 2.93.9 萬噸、4.05.5 萬噸和2.73.7 萬噸,較 2023 年下降 49.062.5%、69.188.1%和 47.059.9%。綜合考慮我國工業燃煤

225、小鍋爐規?,F狀、燃煤鍋爐綜合治理國家政策以及生物質燃料發展趨勢,從方案實施的可行性角度,推薦低強度-效率提升情景為實施生物質鍋爐散煤替代方案的大氣污染物減排最佳情景。不同情景下生物質散煤替代大氣污染物表現出顯著的減排潛力。到 2030 年,生物質散煤替代的顆粒物、SO2和 NOx 減排潛力范圍為 0.480.65 萬噸、0.160.21 萬噸和0.060.08 萬噸;到 2035 年,生物質散煤替代的顆粒物、SO2和 NOx 減排潛力范圍為 0.570.71 萬噸、0.190.23 萬噸和 0.070.09 萬噸;到 2050 年,生物質散煤替代的顆粒物、SO2和 NOx 減排潛力范圍為 0.

226、810.90 萬噸、0.270.29 萬噸和 0.100.11萬噸。SO2低強度-現狀低強度-效率提升高強度-現狀高強度-效率提升NOx低強度-現狀2023年10.810.810.810.82023年7.32030年8.87.97.87.02030年5.92035年7.97.06.96.22035年5.32050年5.85.14.94.32050年3.8高強度-現狀高強度-效率提升燃煤生物質燃煤生物質7.67.67.67.65.40.74.80.64.70.84.20.73.21.02.90.9?年?年?年?年?排放量(萬?)低強度?現狀低強度?效率提升高強度?現狀高強度?效率提升?年?年?年

227、?年?排放量(萬?)低強度?現狀低強度?效率提升高強度?現狀高強度?效率提升?年?年?年?年?排放量(萬?)低強度?現狀低強度?效率提升高強度?現狀高強度?效率提升?年?年?年?年?排放量(萬?)低強度?現狀情景生物質燃煤?年?年?年?年?排放量(萬?)低強度?效率提升情景生物質燃煤?年?年?年?年?排放量(萬?)高強度?現狀情景生物質燃煤?年?年?年?年?排放量(萬?)高強度?效率提升情景生物質燃煤附圖 10:不同情景下 2030、2035 和 2050 年工業燃煤小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預測結果82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SO2低強度-現狀低強度-效率提升高強度-現狀高強度-效率提升NOx低強度-現狀2023年10.810.810.810.82023年7.32030年8.87.97.87.02030年5.92035年7.97.06.96.22035年5.32050年5.85.14.94.32050年3.8高強度-現狀高強度-效率提升燃煤生物質燃煤生物質7.67.67.67.65.40.74.80.64.70.84.20.73.21.02.90.9?年?年?年?年?排放量(萬?)低強度?現狀低強度?效率提升高強度?現狀高強度?效率提升?年?年?年?年?排放量(萬?)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中國散煤綜合治理研究報告(2024)(91頁).pdf)為本站 (盧旭先生)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