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電力能源行業:工業互聯網+5G+數字孿生視角下的電網自動化產業-20200819(21頁).pdf

編號:17771 PDF 21頁 1.65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研報】電力能源行業:工業互聯網+5G+數字孿生視角下的電網自動化產業-20200819(21頁).pdf

1、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的免責條款 英大證券研究所-研究報告 報告日期:報告日期:2020年年8月月19日日 行業研究 行業邏輯:行業邏輯: 電網自動化包括調度自動化、變電自動化和配電自動化。調度自動化市場基本 由國電南瑞獨占,變電自動化已相對成熟,配電自動化整體水平不高。 電網自動化系統是電網控制、運行的核心,要求供應商有多年研發經驗和運行 經驗的積累,外部廠商進入壁壘高,市場基本由頭部廠商占據。2019年許繼電 氣、四方股份和國電南自3家頭部廠商電網自動化類產品營收分別為57億、28 億和22億,與2013年相差不大。國電南瑞2017年收購母公司南瑞集團相關業務 后,2019年電網自動化類營業收

2、入235億元,較2017年增長71億元,市場新增份 額不斷向龍頭廠商聚集,強者恒強。 行業需求集中度高。2014年以來國網公司電網投資占比超過全國的90%,是電 網自動化產品的的最主要購買方,2013年國網施行低價中標策略,變電自動化 產品價格下跌幅度超過50%。國網公司電網投資規模和定價策略是影響行業發 展的關鍵因素。 市場展望市場展望: 變電自動化:二次設備使用年限遠低于一次設備,存量設備集中退役,疊加新 增變電容量持續放量。我們估計,2020年至2025年,輸變電自動化系統市場規 模穩中有升,增幅達到28%。 配電自動化:戶用光伏和電動汽車加速發展,改變了配電系統的網絡結構,對 配網自動

3、化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國網大力推進集工業互聯網技術先進性和5G 網絡經濟性于一身的“數字新基建”,為配電自動化升級掃清了技術障礙。我 們估計, 配電自動化采集設備需求將達到464萬臺, 配電自動化將成為行業新的 增長點。 運維檢修智慧化:數字孿生技術是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應用,國網已經建立的輸 電線路狀態監測系統是數字孿生電網的雛形,國網“數字新基建”建設完成后, 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電網智慧運維檢修,將成為行業發展方向。我們估計,數 據監測設備滲透率在110(66)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達到100%,山區輸電線路達 到30%,平原地區輸電線路達到10%,預計共需部署數據監測設備131.9萬套, 智慧運維

4、檢修市場潛力巨大。 工業互聯網+5G+數字孿生視角下的電網自動化產業 行業研究報告內部資料,嚴禁外傳內部資料,嚴禁外傳 行業指數走勢(行業指數走勢(% %)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1. 國網年中會調增投資, 產業公司有望受 益電力能源行業周報(20/7/20-20/7/26) 2. 風電、光伏受市場追捧,儲能、充電樁 前景可期電力能源行業周報(2020 年第 2 期) 3.國網履行社會責任受市場關注,光伏產 業長期看好(2020 年第 3 期) 4.7 月份全國用電量維持增長,配電自動 化產業或加速迭代(2020 年第 4 期) 行業研究員:鄭罡 執業證書編號:S0990511010001 Ema

5、il: 聯系電話:0755-83000291 目錄目錄 一、電網自動化伴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斷完善一、電網自動化伴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斷完善.1 (一)統一調度分級管理,調度自動化集中度最高. 2 (二)從綜合自動化到智能化,變電自動化已十分成熟.3 (三)技術更迭快于設備部署,配電自動化還在路上.4 二、行業需求集中,頭部公司瓜分市場,龍頭公司優勢加速變現二、行業需求集中,頭部公司瓜分市場,龍頭公司優勢加速變現.5 (一)產業鏈上游價格透明,對行業不具備議價能力.6 (二)行業壁壘高,頭部公司收入、毛利穩定.6 (三)行業需求集中,國網公司投資規模是核心影響因素. 7 三、工業互聯網三、工業

6、互聯網+5G+數字孿生,為電網自動化產業升級奠定技術基礎數字孿生,為電網自動化產業升級奠定技術基礎.8 (一)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果.8 (二)泛在電力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在架構上基本一致.9 (三)5G 大規模商用為電力工業互聯網提供網絡支撐.10 (四)“數字新基建”將 5G 和工業互聯網先進技術融為一體. 11 (五)數字孿生技術是工業互聯網應用的重要方向.12 四、近期看變電自動化,中期看配電自動化,遠期看運行檢修智慧化四、近期看變電自動化,中期看配電自動化,遠期看運行檢修智慧化.12 (一)“十四五”期間變電自動化市場略有增長.12 (二)能源消費新業態加速配電自動化產業迭

7、代.13 (三)數字孿生技術或催生運維檢修智慧化.16 qRpMrMnQtRnMsOmRvNuNpM6MdNbRsQpPpNrRiNpPzRfQsQtP9PrQxPvPoMsQMYmQoR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電力系統示意圖.1 圖表 2:電力系統分層控制示意圖.2 圖表 3:基于 SOA 架構的調度自動化系統基礎平臺層次結構圖.3 圖表 4:綜合自動化變電站系統結構圖.3 圖表 5:智能化變電站系統結構圖.4 圖表 6: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圖.5 圖表 7:電網自動化產業鏈示意圖.6 圖表 8:電網自動化類產品營業收入(億元).7 圖表 9:電網自動化類產品毛利率(%).7 圖表 10

8、:國網公司投資占比較高.7 圖表 11: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 8 圖表 12: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9 圖表 13:泛在電力物聯網是工業互聯網在電力工業的具體應用.10 圖表 14:5G 技術為高水平配電自動化提供通信支撐.10 圖表 15:國網數字新基建 2020 年十大重點建設任務.11 圖表 16:數字孿生概念模型.12 圖表 17:變電容量電源裝機比例基本恒定.13 圖表 18:能源局配電網建設改造指導目標.14 圖表 19:戶用光伏并網系統構成圖.15 圖表 20:電動汽車充放電過程圖.15 圖表 21:配電自動化發展路徑.16 圖表 22:輸電線路監測范圍.16 圖表 23:輸電線路

9、狀態監測系統結構圖.17 1 一、電網自動化伴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斷完善一、電網自動化伴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斷完善 電力系統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五個環節組成,是電力生產和消費系統的 總稱。電力系統的功能是將自然界一次能源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化成電能,再經輸電、變 電和配電將電能供應到用戶。電力線路、電纜、變壓器、斷路器等構成電力流傳輸的設備 統稱一次設備。 圖表 1:電力系統示意圖 數據來源:WIND,英大證券研究所 電力系統在運行中,各種電氣設備可能出現故障或不正常的運行狀態,若不能及時處 理,可能引發事故。電力系統事故發生時,不但影響正常供電,還可能造成電氣設備損壞 及人身傷亡。為了避免事

10、故發生,產生了繼電保護。繼電保護裝置就是能反映電力系統中 電氣元件發生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并動作于斷路器跳閘或發出信號的一種自動裝置。 繼電保護裝置的發展經歷了機電型保護階段、整流型保護階段、晶體管型保護階段、集成 電路型保護階段和微機型保護階段。 電力系統是一個在地域上分布遼闊,而在電氣上連成一體的大系統。由于電能生產和 消費同時發生且能源中心和負荷中心一般相距甚遠,必須有一個統一的調度機構收集信息, 實現生產過程的監視與控制,因而產生了遠動系統。遠動設備的發展經歷了繼電器和電子 管為主要部件階段、以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階段和微型計算機階段。 2 對電能的生產過程進行測量、調節、控制

11、、保護、通信和調度等構成信息流傳輸的設 備統稱二次設備。電網自動化行業的產品是二次設備及其軟件系統,包括調度自動化、變 電自動化和配電自動化三部分。 (一)統一調度分級管理,(一)統一調度分級管理,調度自動化集中度最高調度自動化集中度最高 為了合理監視、控制和協調日益擴大的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使發電、供電等環節隨 時跟蹤用電負荷變化,保證對用戶的供電質量,同時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電力系統除配備必要的自動裝置外,還設有各級調度中心,由他們監視控制發電、輸電和 配電的運行狀況。我國電力調度機構共5個級別,分別是國調、網調、省調、地調和縣調等。 各級調度建實現分層控制,信息逐級傳送,

12、即把整個電力系統的監視和控制功能分配給不 同級別的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去完成,各級調度中心將有關信息報送上一級,接受上一級的 管理。 圖表 2:電力系統分層控制示意圖 數據來源:電力系統遠動與調度自動化,英大證券研究所 電網調度自動化的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早期調度系統調度系統依靠調 度值班人員打電話的方式了解系統中各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對系統的控制能力很弱。1978 年第一套由我國自行開發的、以計算機為主的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在京津唐電網投入運行。 我國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發展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的SCADA系統,20世紀80年代的EMS系 統和20世紀90年代的分布式EMS/SCAD

13、A系統。目前國內應用最廣泛的D5000系統是由國電 南瑞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領先水平的一體化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D5000 系統開發了基于SOA架構的調度自動化系統平臺,平臺具有良好的開放性,能夠滿足系統 集成和系統應用不斷發展的需要,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實時監控與預警、調度計劃、安全 3 校核、調度管理四大類應用均建立在基礎平臺之上,平臺為各類應用提供統一的模型、數 據、CASE、網絡通信、人機界面系統管理等服務。 圖表 3:基于 SOA 架構的調度自動化系統基礎平臺層次結構圖 數據來源:智能電網技術,英大證券研究所 (二)從綜合自動化到智能化,變電自動化已十分成熟(二)從綜合自動

14、化到智能化,變電自動化已十分成熟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研究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利用大規模集成電路組成的自 動化系統,代替常規測量和監視儀表、常規控制屏、中央信號系統和遠動屏,用微機保護 代替常規繼電保護屏,實現繼電保護裝置與外界通信。通過綜合自動化系統,變電站內各 設備間實現了相互交換信息,數據共享,完成了對變電站運行監視和控制任務。變電站綜 合自動化替代了傳統變電站常規二次設備,簡化了變電站二次接線,降低了運行維護成本。 但綜合自動化變電站仍存在不足:一是功能重復以致設備投資重復,保護、監控、計量分 別適用各自的變送器,容易造成數據不一致且增加運行維護難度;二是系統內使用通信規 約不

15、統一,不同設備廠商使用不同的通信規約,在系統聯調時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規約轉 換,加大了調試復雜性,同樣也增加運行維護的難度。 圖表 4:綜合自動化變電站系統結構圖 數據來源: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運行技術,英大證券研究所 4 2009年國網公司啟動了智能化變電站試點工作,2011年開始智能變電站開始推廣建設。 智能化變電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和網絡化二次設備分層構建,建立在IEC61850標準和通 信規范基礎上,能夠實現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現代化變電站。與傳統 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相比,智能化變電站不管是在各自的構成原件上還是在系統結構上都 有很多差異。在元件方面,智能化變電站模糊了

16、一、二次設備界限,實現了一、二次設備 一體化、智能化整合和集成;在結構方面,智能化變電站可分為過程層、間隔層和站控層 三層,每層之間通過以太網進行數據通信。與綜合自動化變電站相比智能化變電站的優點 如下:一是智能化變電站采用電子式互感器,信息傳輸全部采用光纜,徹底解決了電纜老 化和電流互感器特性惡化的問題;二次回路設計簡化,減少了運行維護人員的誤操作,提 高了變電站運行可靠性。二是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使用光纖替代控制電纜傳遞信號, 不但節約電纜投資,還從根本上解決了抗干擾問題,提高了信號傳輸的可靠性。三是一、 二次設備和通信網絡都具備完善可靠的自檢功能,可根據設備的健康情況實現設備狀態檢 修

17、,提高了設備管理水平。 圖表 5:智能化變電站系統結構圖 數據來源:智能電網技術,英大證券研究所 (三)技術更迭快于設備部署,配電自動化還在路上(三)技術更迭快于設備部署,配電自動化還在路上 配電自動化是使用計算機、電子和通信技術對配電網、配電設備和用電設備實現遠方 實時監控、協調、控制的集成自動化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可以大大提高配電網運行的可 靠性和效率,改善電能質量,降低線損,減少運行費用,優化配電網的運行和管理。配電 自動化的發展走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于自動化開關設備相互配合的配電自動化階 段,主要設備為重合器和分段器等,其主要功能是在故障時通過自動化開關設備相互配合 實現故障隔離

18、和健全區域恢復供電。因為不需要建設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系統,自動化程度 5 很低,目前仍大量應用。第二階段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是基于通信網絡、饋線終端單元和后 臺計算機網絡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在配電網正常運行時也能起到監視配電網運行狀況和遙 控改變運行方式的作用,故障時能及時察覺。并由調度員通過遙控隔離故障區域和恢復健 全區域供電。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通信手段的進步,產生了第三階段的配電自動化系 統。它在第二階段的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控制功能。形成了集配電網 SCADA系統、配電地理信息系統、需方管理(DSM)、調度員仿真調度、故障呼叫服務系統 和工作管理等一體化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形成了集

19、變電所自動化、饋線分段開關測控、電 容器組調節控制、用戶負荷控制和遠方抄表等系統于一體的配電網管理系統(DMS) ,現階 段的配電自動化以此為目標建設和完善。 圖表 6: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英大證券研究所 二、行業需求集中,頭部公司瓜分市場,龍頭公司優勢加速變現二、行業需求集中,頭部公司瓜分市場,龍頭公司優勢加速變現 電網自動化由調度自動化系統、變電自動化系統和配電自動化系統三部分組成,電網 自動化系統屬于工業控制系統的一種,是電力工業專屬的控制系統。 6 圖表 7:電網自動化產業鏈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英大證券研究所 (一)(一)產業鏈上游產業鏈上游價格透明,對行

20、業不具備議價能力價格透明,對行業不具備議價能力 電網自動化上游行業相對簡單,由電子元器件構成的數據采集終端在國內市場可以輕 松獲得。通信設備行業中,華為和中興已經成為世界頂級廠商,競爭充分、價格透明。目前 電網公司已經基本建成了光纖通信專網, 調度控制系統和變電自動化系統利用自有通信網絡 傳輸信息。受建設成本限制,10 千伏以下低壓配網未實現光纖全覆蓋,部分配電自動化信 息通過公用無線網絡傳輸,運營商價格透明、選擇余地大。上游行業對電網自動化行業影響 不大。 (二)行業壁壘高,頭部公司收入、毛利穩定(二)行業壁壘高,頭部公司收入、毛利穩定 電網行業專業性強,對系統可靠性要求很高,電網自動化系統

21、是電網控制、運行的核 心, 不但要求相關產品必須通過國家或行業權威機構的檢驗檢測和技術鑒定, 還要求供應商 有多年研發經驗和運行經驗的積累, 以及大量有經驗的技術人才作為保障, 外部廠商進入壁 壘高。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四方股份和國電南自是電網自動化行業內市場占有率最大的 4 家公司。電網自動化類產品營業收入,除國電南瑞外,其余三家公司均與 2013 年規模相仿, 2017 年國電南瑞收購了母公司南瑞集團相關業務, 電網自動化類營業收入增至 164 億。 2019 年,國電南瑞電網自動化類營業收入增長至 235 億元,較 2017 年增長 71 億元,市場新增份 額不斷向龍頭廠商聚集。對比四家

22、頭部企業的毛利率,四方股份毛利率始終維持在 40%以 上,國電南自毛利率也高于 35%,國電南瑞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毛利率逐年下降至 30% 以下。 7 圖表 8:電網自動化類產品營業收入(億元)圖表 9:電網自動化類產品毛利率(%)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英大證券研究所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英大證券研究所 頭部企業選擇了不同的經營策略,國電南自、四方股份維持較高毛利率但營業收入增 長緩慢,國電南瑞營業收入增長較快但毛利率逐步下滑,設備單價雖然大幅降低,但頭部 企業的營業收入和毛利率變化不大,行業競爭格局基本維持穩定。 (三)行業需求集中,國網公司投資規模是核心影響因素(三)行業需求集中,國網公司

23、投資規模是核心影響因素 電網自動化系統的購買方主要有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內蒙古電力集團和地 方電力企業, 2014年以來國網公司電網投資占比超過全國的90%, 是電網自動化產品的的最 主要購買方,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2013年國網施行低價中標策略,變電自動化產品價格 下跌幅度超過50%。國網公司電網投資規模和定價策略是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圖表 10:國網公司投資占比較高 數據來源:國網公司,中電聯,英大證券研究所 8 三、工業互聯網三、工業互聯網+5G+數字孿生,為電網自動化產業升級奠定技術基礎數字孿生,為電網自動化產業升級奠定技術基礎 (一)(一)我國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已經取得

24、一定成果工業互聯網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果 工業互聯網技術是全球范圍內正在進行的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連接的新一輪技術革 命。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工業的組合,利用物聯網、信息通信、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 能技術等互聯網技術,推動工業生產中人員、設備、產品之間實現互聯、共享、協同,從 而提高工業能力,進而實現制造模式和產業生態的升級。 圖表 11: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英大證券研究所 工業互聯網源于美國,2012 年由 GE 率先提出,2014 年 GE 聯合思科、IBM 英特爾和 AT&T 發起成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IIC 致力于構建涵蓋工業界、信息與通信技術界和 其他相關

25、方的產業生態,推動傳感連接、大數據分析等在工業領域的深度應用。2013 年在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提出“工業 4.0”計劃,弗勞恩霍夫協會和西門子公司率先將這 一概念應用在其生產開發領域。德國“工業 4.0”平臺的產業發展模式重點以西門子、博世、 SAP 等領先企業的關鍵部件產品與工業軟件系統為抓手,在全球大量輸出“工業 4.0”核心 產品與整體解決方案。 2015 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 2025,是中國政府提出的第一個十年行動計劃。中 國制造 2025強調,促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 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和全產業鏈的綜合集成應用。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智能制

26、造變革的 關鍵。 9 圖表 12: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 發布部門發布部門時間時間政策文件政策文件 工信部等2015 年 5 月中國制造 2025 工信部、 國家標準 化管理委員會 2015 年 12 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國務院2016 年 5 月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2016 年 11 月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指導規劃(2016-2020 年) 國務院2017 年 1 月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2017 年 12 月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 年) 工信部2018 年 6 月 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

27、8-2020 年)和工業互聯網 專項工作組 2018 年工作計劃 工信部2018 年 7 月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 工信部2018 年 12 月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 工信部、 國家標準 化管理委員會 2019 年 3 月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 工信部辦公廳2019 年 6 月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 2019 年工作計劃 工信部等2019 年 8 月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辦公廳2019 年 11 月“5G+工業互聯網”512 工程推進方案 工信部辦公廳2020 年 3 月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 數據來源:工信部,英大證券研究所 (二)泛在電力物聯

28、網和工業互聯網在架構上基本一致(二)泛在電力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在架構上基本一致 2019 年初,國網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是圍繞電力系統各環節, 充分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個環節萬 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征的智慧服務系 統。從架構上看,泛在電力物聯網包含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四層結構,感知 層主要負責數據采集,網絡層主要負責數據傳輸,平臺層負責數據管理,應用層負責數據 價值創造。泛在電力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在架構上基本一致,屬于工業互聯網在電力工業 的具體應用。 10 圖表 13:泛在電

29、力物聯網是工業互聯網在電力工業的具體應用 數據來源:國網公司,英大證券研究所 (三)(三)5G大規模商用大規模商用為電力工業互聯網提供網絡支撐為電力工業互聯網提供網絡支撐 5G 的特點是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和廣覆蓋,5G 為電力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高性 能、高可靠的新型無線通信網絡。與 4G 相比,5G 峰值速率是 4G 的 20 倍,達到 20Gbps, 可以實現海量數據的實時傳輸。 5G 設備的連接密度是 4G 的 10 倍, 達到每平方公里百萬級, 可以滿足大量數據采集終端接入。5G 時延達到毫秒級,是 4G 的 10%,可以實現配電網在 無線網絡下精準負控。因此,5G 可以帶來大帶寬、

30、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通信能力, 使得設備的泛在互聯和海量數據的傳輸成為可能。 圖表 14:5G 技術為高水平配電自動化提供通信支撐 關鍵性能指標關鍵性能指標4G4G5G5G 用戶體驗速率10Mbps0.1-1Gbps 連接數密度10 萬/km 2 100 萬/km 2 端到端時延10ms1ms 移動性350km/h500+km/h 流量密度0.1Tbps/km 2 10+Tbps/km 2 用戶峰值速率1Gbps數十 Gbps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英大證券研究所 11 (四)(四)“數字新基建數字新基建”將將5G和工業互聯網先進技術融為一體和工業互聯網先進技術融為一體 2020 年 6 月

31、,國網召開“數字新基建”重點建設任務發布會暨云簽約儀式。國網公司 與華為、阿里、騰訊、百度 4 家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網所屬 17 家省電力公司及 5 家 直屬單位與屬地政府、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所共 37 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建設能 源領域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構建互利共贏能源互聯網生態圈。新聞發布會上,國網面向社 會各界發布 “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從建設任務的內容上看,“數字新基建” 按照電力工業互聯網的路徑推進,完美融入了 5G 技術,集工業互聯網技術先進性和 5G 網 絡經濟性于一身。2020 年“數字新基建”還處于網絡層、平臺層等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平臺 建設階段,數字新

32、基建的建設給配電自動化升級掃清了障礙。 圖表 15:國網數字新基建 2020 年十大重點建設任務 所屬層級所屬層級建設內容建設內容20202020 年建設成效年建設成效詳細情況詳細情況 平臺層電網數字化平臺初步建成兩級平臺 建設以云平臺、企業中臺、物聯平臺、分布式數據中心等為核心的基礎平臺, 提升數字化連接感知和計算處理能力。構筑電網生產運行、經營管理、客戶服 務數字化應用,打造能源互聯網數字化創新服務支撐體系。 平臺層能源大數據中心建成 7 個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建設以電力數據為核心的能源大數據中心,加強政企聯動和產業鏈合作,接入 能源行業相關數據,服務政府政策制訂、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服務

33、能源生產、 傳輸、消費上下游企業和客戶,以智慧能源支撐智慧城市建設。 應用層電力大數據應用完成 12 類大數據應用建設 建設電力大數據應用體系,培育高價值大數據產品,對外重點開展電力看經濟、 復工復產分析、污染防治監測、企業信用評價等,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對內 重點開展電網智能規劃、設備精益運維、客戶體驗及營商環境分析等,助力公 司智慧運營。 平臺層電力物聯網 建成統一物聯網平臺,打造輸電、 變電、配電、綜合能源、供應鏈等 5 類智慧物聯示范應用 建設覆蓋電力系統各環節的電力物聯網,推動電網感知測控邊界向電源側、客 戶側和供應鏈延伸,提升電網、設備、客戶泛在互聯和全息感知能力,打造精 準感知、邊緣智能、共建共享、開放合作的智慧物聯體系和應用生態。 平臺層能源工業云網實現交易規模 800 億元 建設技術領先、安全可靠、開放共享的能源工業云網平臺,推動智能制造、智 慧交易、智能運維、智能監造、智慧物流五大核心功能全場景應用,助力電工 裝備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平臺層 智慧能源綜合服 務 完成“綠色國網”和 15 家省級平 臺上線, 實現 5 家省公司全部高壓 大工業客戶和 2.9 萬戶年用電量 100 萬千瓦時以上樓宇客戶接入 建設“綠色國網”和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廣泛聚合資源,為能效服務各類 市場主體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報】電力能源行業:工業互聯網+5G+數字孿生視角下的電網自動化產業-20200819(21頁).pdf)為本站 (匆匆忙忙)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