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CASE出行模式面臨現實挑戰CASE出行模式面臨現實挑戰特別感謝Oskar Helsing Qvist、Ann-Laure De Clerq、Aliaume de la Rochefoucauld、Nicola Borgo、Adrien Gauthier、laus Schmitz博士、Francois-Joseph Van Audenhove和Simon Vessey為此報告所作的貢獻。RICHARD PARKINRICHARD PARKIN合伙人,汽車與增長事業部巴黎辦公室HILIPP SEIDEL博士HILIPP SEIDEL博士董事,汽車與
2、可持續發展事業部慕尼黑辦公室3 3目錄目錄前言前言 執行摘要 執行摘要 4 41.出行概況與汽車擁有情況1.出行概況與汽車擁有情況8 81212161620202.新的出行服務3.自動駕駛4.新能源動力系統與充電基礎設施5.數字化對銷售模式的影響 2.新的出行服務3.自動駕駛4.新能源動力系統與充電基礎設施5.數字化對銷售模式的影響 2828結論:“CASE”下半場結論:“CASE”下半場32322前言前言本報告為全球首家戰略咨詢公司理特咨詢關于全球終端用戶研究的第四版報告,該研究首次于2015年進行,旨在識別未來的顛覆性變化和趨勢,為行業參與者提供滿足全球不同地區以及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的重要
3、信息?;谝酝姹镜幕A,在本版研究中,理特咨詢收集并分析了來自25個國家的超過16,000名用戶樣本,這些國家合計占全球新車注冊量的80%以上。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全面徹底的CASE模式(即網聯化Connected、自動化Autonomous、共享化Share&Services、電動化Electric)越來越難以成立,因為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在重新評估成本和收益。目前,汽車出行模式依舊處于人車與設備的互聯、高階輔助駕駛(而非完全自動駕駛)、私人擁車模式為主,和多種電動化路徑并存的階段。此外,我們還觀察到,美國、歐洲和北亞等成熟市場,與亞洲其他地區和中東等價格敏感的新興市場之間的顯著且日益加劇的分化
4、?;陔姎饣夹g的儲備和愈發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售滲透率已經突破50%,智駕和智艙的應用程度相較于5年前有了成倍的增長,共享出行和智慧交通的場景規劃和落地應用也得到了規?;?、常態化的推廣,甚至逐步延展到了低空領域。消費者也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切實享受到了從購車到用車環節的便利和體驗的提升。在中國市場已經全面擁抱“四化”轉型,甚至已經完成了全面迭代和商業模式固化的今天,放眼全球市場,整車價值鏈的參與者們仍然在技術路徑的選擇、盈利模式的探討、生態合作的構建、監管體系的完善等層面苦苦探索。這不僅從側面印證了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路徑的領先性,也為中國企業的產品服務和管理模式“走出去”埋下
5、了伏筆。本報告以全球眼光,為準備征戰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提供來自真實消費者的最新洞察。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3執行摘要執行摘要應對當前汽車行業挑戰應對當前汽車行業挑戰在2000初,許多汽車行業評論員預測:到了2024年,人們應該已經生活在一個CASE世界中。只需在智能手機屏幕上輕輕一點,就會有一輛零排放的無人駕駛車輛來到家門口,舒適地將乘客送達目的地,連接的應用程序讓我們與周圍世界保持聯系。旅程結束后,車輛會滑行到下一個乘客處,讓我們無需擔心車輛所有權、維護和停車等等問題。然而,未來汽車出行研究的前幾版以及整車廠(OEM)的行動證實,CASE未來的預期尚未
6、普遍實現。雖然汽車現在已經聯網并正在向全面電動化邁進,但它們仍然是輔助駕駛而非完全自動駕駛,仍然是個人所有而非共享。整個行業對此的認知也日益明確,因此全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布遙遙無期,汽車生產商的戰略已從全自動駕駛轉向推廣高級輔助駕駛。本報告重點探討了以下五個主題:1.1.用戶出行概況和汽車擁有情況2.2.新的出行服務3.3.自動駕駛4.4.新能源動力系統,包括電動汽車(EV)和充電基礎設施5.5.數字工具對銷售模式的影響基于研究分析,汽車行業需要特別應對四個關鍵挑戰:1.1.說服用戶(駕駛者)接受更可持續的駕駛方式,從內燃機(ICE)車輛轉型以減少仍在增加的交通二氧化碳(CO2)排放。這一變化不
7、僅對實現脫碳至關重要;同時還為行業在過渡性混合動力和純電動(BEV)技術上的不斷增長的投資帶來回報。2.2.企業必須應對與脫碳相關的監管挑戰,如收緊的排放法規,包括低排放區和禁止銷售ICE車輛,同時確保他們能從政府激勵措施中獲益,如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IRA)。同時,企業還必須應對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這對運營,特別是全球供應鏈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4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3.3.現有制造商需要應對新行業顛覆者的影響,如特斯拉,以及中國的電動汽車原生OEM,新的競爭加劇了價格壓力和創新速度的需求。4.4.制造商和零售商必須繼續推進
8、銷售運營的數字化,以確??蛻裟軌蛟跀底趾蛯嶓w購買選項之間自由切換。盡管在產品(如智能汽車和軟件架構)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在銷售渠道和客戶體驗方面仍有提升空間。理解客戶需求對于制定正確的戰略至關重要。CASE概念面臨現實挑戰CASE概念面臨現實挑戰重新評估進程重新評估進程在過去的15年里,汽車行業的未來一直圍繞CASE概念展開:-網聯化:網聯化:完全數字化的智能汽車不斷共享數據,啟用新服務,包括娛樂、安全、導航、能源效率和維護。-自動化:自動化:4級(L4)和5級(L5,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車輛具備高度自動化,基本上等同于自駕車。-共享化:共享化:按需共享模式逐漸取代私人擁車模式,通過
9、提高資產利用率降低用戶成本,并為OEM開辟新的收入來源。-電動化:電動化:電池動力系統成為主流,取代內燃機(ICE)車輛,以減少排放并改變駕駛體驗。1 ADL has highlighted the underlying causes,together with the potential role of car sharing within the broader ecosystem,in the recent Report“Sharing in Success.”CASE模式距離廣泛實現依舊任重而道遠CASE模式距離廣泛實現依舊任重而道遠我們在CASE道路上走了多遠?結合我們的全球客戶研究
10、和其他來源顯示的狀態,現實與幾年前預期的情況有較大差距:-網聯化:網聯化:雖然導航、娛樂、安全、維護和服務等功能已經成為標配,但大多數車主使用的是智能手機連接界面,而不是制造商提供的原生服務。-自動化:自動化:出于對安全性的擔憂,用戶對更高級別的L4/L5自動駕駛接納度不高。L2/L3(部分自動駕駛/有條件自動駕駛)已經滿足了大多數用戶的需求,而無需進行L4/L5所需的監管環境變更。同時,OEM在自動駕駛方面的進展遠低于最初計劃,主要是由于其他方面的資本投入需求,如創建新的軟件架構和電動整車研發。-共享化:共享化:盡管分時租賃服務在增長,但其在全球共享出行市場中的份額僅為3%(即1000億美元
11、市場中的30十五美元)。由于利用率低和駕駛員成本高,運營商在商業模式上面臨挑戰,整車廠(OEM)也逐漸退出了這一領域。相反,通過數字應用程序提供的網約車增長最快,使用最為頻繁。盡管去汽車化的概念被廣泛討論,但這一趨勢主要局限于擁有高質量公共交通系統的發達城市地區。5-電動化:隨著電池成本的下降和續航里程的增加,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純電動(BEV)正逐漸成為主流技術。北歐(如挪威和荷蘭)和中國BEV的滲透率處于領先地位。然而,尤其是在美國,仍有大量內燃機(ICE)車輛的擁護者,許多用戶更傾向于選擇混合動力而非純電動汽車。導航未來導航未來向CASE模式發展的不均衡反映了汽車行業當前和未來所面臨的挑
12、戰。除了投資電動動力系統和重新定義車輛軟件架構外,行業還必須應對新進入者的顛覆、日益加劇的可持續發展壓力以及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作為一個在全球范圍內運營的行業,這些舉措都在日益嚴格的法規、地緣政治動蕩以及潛在的國家和地區關稅的背景下進行,使得汽車行業邁向CASE的進展更為艱難。關于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關于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此報告為理特咨詢汽車出行未來展望系列報告的第四版。與2021年相比,本次調研對象范圍擴大,涵蓋了25個國家,這些國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57%,占全球82%的汽車注冊量。該研究調查了16,000名用戶,其中10%的受訪者尚未取得駕駛執照,以提供對替代出行方式更深入的見解
13、。因此,分析基于1,000萬例個體觀察數據,并在必要時與往年調研的800萬個基線數據進行比較。受訪者通常被要求在五級評分量表上對偏好進行排名(例如,從“完全不可能”到“非??赡堋保?。為了簡化這些結果的解釋,我們創建了一個單一的加權量表,范圍從-100到100:-100-100 所有受訪者都回答“完全不可能”-0 0 偏好平衡;回答“可能”的受訪者與回答“不可能”的受訪者數量相同,或回答“不可能”的受訪者數量是回答“非??赡堋钡氖茉L者數量的兩倍-100 100 每個受訪者都回答“非??赡堋贝送?,為了便于閱讀本報告,當圖示中的數字比全球平均值高出20%以上時,用黑/白粗體黑/白粗體標出。當數字比全
14、球平均值低20%以上時,用紅色粗體紅色粗體標出。6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71 1.出行概況與汽車擁有情況.出行概況與汽車擁有情況汽車保有量的實際增長汽車保有量的實際增長盡管早期預測認為汽車所有權的重要性會下降,但在全球,道路上的車輛數量卻持續增加而非減少。全球用戶認為,在未來十年內,擁有自己的車輛的重要性將與今天一樣,甚至更為重要(見圖1)。這一趨勢由三大因素驅動:1.1.由于經濟增長,發展中市場的汽車擁有量大規模增加。由于經濟增長,發展中市場的汽車擁有量大規模增加。人均GDP與家庭汽車數量之間的傳統S曲線關系仍然成立,人均GDP超
15、過5000美元時汽車擁有量迅速增長,在人均年收入超過20000美元時達到平臺期(見圖2)。雖然沒有單一變量可以解釋汽車保有率(人口密度、公共交通可用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也起作用),但實際GDP增長是最重要的因素。2.2.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出行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偏好轉變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出行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偏好轉變(見圖3)。3.3.汽車在某些情況下被視為最經濟或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汽車在某些情況下被視為最經濟或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例如,在美國,大多數低收入群體表示他們不會放棄汽車,而農村社區和小城鎮的居民平均每年駕駛的距離最長。這些出行環境和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差
16、異解釋了不同地區汽車擁有率的差異(例如,美國為每人0.7輛車,而大多數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為每人0.4至0.6輛車)。圖1.未來汽車所有權的重要性圖1.未來汽車所有權的重要性來源:理特咨詢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1.Importance of future car ownership您認為:10年后,擁有一輛車會像今天一樣重要嗎?您認為:10年后,擁有一輛車會像今天一樣重要嗎?凈重要性加權得分(范圍:-100到100)20 0到200德國0 0中國2121捷克9 9法國-6-6挪威-4-4印度3838印度尼西亞1010意大利-10-10日本5 5
17、馬拉西亞1010墨西哥25251414比利時-8-8波蘭4 4韓國1 1西班牙-4-4摩洛哥瑞典1 1泰國1717土耳其3232阿拉伯聯合酋長國2121英國0 0越南2727美國8 8沙特阿拉伯3535新加坡-3-3全球全球25258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備注:包括客車和輕型商用車來源:理特咨詢,世界銀行,標普全球圖3.按年齡劃分的未來汽車所有權態度圖3.按年齡劃分的未來汽車所有權態度備注:自2018年以來,由于調研的國家存在差異,部分地區未能提供結果來源:理特咨詢Note:Not all regions reported due
18、to differences in countries studied by region since 2018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3.Attitudes toward future car ownership by age您認為:10年后,擁有一輛車會像今天一樣重要嗎?您認為:10年后,擁有一輛車會像今天一樣重要嗎?凈可能性加權得分(范圍:-100到100)1814525842317202830810-15173-7-13-3-9-19-20-14-4-103716-6-15-17420152015 20182018 20202020 202320232
19、0152015 20182018 20202020 2023202320152015 20182018 20202020 2023202320152015 20182018 20202020 2023202345歲 45歲45歲Note:Includes passenger cars+LCVs(light commercial vehicles)Source:Arthur D.Little,World Bank,S&P GlobalFigure 2.S-cur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per capita(2022$圖2.人均GDP(按2022年市場匯率計算)與千
20、人保有量之間的S曲線關系圖2.人均GDP(按2022年市場匯率計算)與千人保有量之間的S曲線關系$1,000$10,000$100,00002004006008001,000人均GDP人均GDP千人汽車保有量千人汽車保有量9美國歐洲中國東北亞在我們的樣本中,去汽車化的預期并不普遍;它主要集中在西歐和亞洲人口稠密地區(如新加坡和香港)。預期的去汽車化本質上是一種富裕城市的現象,高質量的公共交通是其前提條件。三分之二(76%)的歐洲大城市(人口超過500萬)受訪者表示愿意放棄汽車,而在人口不足25萬的小城鎮中,這一比例為62%。在新加坡、斯德哥爾摩、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等擁有高度成熟、成本效益高的
21、公共交通系統的城市中,受訪者強烈支持騎行等替代出行方式。此外,城市規模與汽車使用率之間存在反比關系。在人口超過25萬的城市中,約一半的受訪者每年駕駛距離不到6000公里。而在人口不足25萬的小城鎮和郊區,駕駛距離在6000至15000公里之間的人占多數。在人口不足1萬的小城鎮中,三分之二(67%)的居民每年駕駛距離超過6000公里。即使在成熟市場如歐洲和北美,年輕人也預計在未來10年內汽車的重要性會增加。只有歐洲和北美的中年群體(45歲以上)預計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減少對汽車的依賴(參見圖3)。駕駛員對下一輛車的需求是什么?駕駛員對下一輛車的需求是什么?在決定購買下一輛車時,成熟市場的客戶相比
22、新興市場(如中國和印度)的客戶,更傾向于選擇二手車(見圖4)。這不僅是因為用戶對新車的欲望較低,同時也因為市場上優質二手車的可獲得性更高。成熟市場擁有豐富的二手車來源,這些車輛通常來自發達的租賃行業,并由值得信賴的二手車分銷品牌支持。這些因素增強了客戶對二手車質量和銷售渠道的信心。成熟市場的客戶相比新興市場的客戶,更傾向于選擇二手車成熟市場的客戶相比新興市場的客戶,更傾向于選擇二手車圖4.未來汽車購買計劃圖4.未來汽車購買計劃Note:To facilitate the reading of this Report,where numbers are more than 10%points a
23、bove the global average,we highlight them in black/white bold.Where they are more than 10%points below,we highlight them in red bold.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4.Future car ownership plans您對于下一輛車的購買/使用計劃您對于下一輛車的購買/使用計劃1 0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備注:為了便于閱讀本報告,當圖示中的數字比全球平均值高出20%以上時,用黑/白粗體標出。當數字比全球平均值低20%以上時,用紅色粗
24、體標出。來源:理特咨詢78%96%96%90%89%84%52%52%61%61%75%17%7%7%10%10%36%36%32%32%20%1%1%4%4%新車二手車私人租賃公司用車私人汽車定閱共享出行服務其他交通方式全球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1 1因此,在絕大多數市場中,汽車制造業并未受到去汽車化的威脅。然而,從長遠看,日益嚴格的立法和城市化可能會減少汽車需求。為了增加出行份額和用戶數量,公共交通監管機構和運營商應專注于提高其服務的可用性和質量。嘗試新服務并不常見嘗試新服務并不常見在嘗試新服務方面,中國(高達50%)和
25、印度(高達45%)的城市居民比例最高。然而,如圖5所示,這些服務依舊沒有成為主流,特別是在歐洲和中國,傳統的公共交通仍然地位穩固。2 2.新的出行服務.新的出行服務 新的調研數據顯示,從私家車轉向共享交通尚未成為普遍趨勢,大部分用戶表示不會放棄私人擁車模式,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公共交通不發達的地方,汽車仍被視為必需品。此外,對于45歲以下的人群來說,擁有汽車也是一種個人愿望,尤其是在汽車化程度較低的地區。當被問及什么因素會促使他們放棄私家車時,受訪者提到新的、低成本的出行服務(50%)和這些服務的高可用性(38%)。然而,28%的人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考慮放棄私家車。在替代出行方案中,傳統的公
26、共交通或網約車(不再僅限于出租車)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圖5.按地區劃分的城市居民體驗的新出行服務類型圖5.按地區劃分的城市居民體驗的新出行服務類型來源:理特咨詢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5.Types of new mobility services tried by urban dwellers,by region您體驗過那些新出行服務?您體驗過那些新出行服務?僅限城市受訪者(百分比)020406080中國東北亞東南亞中東美國歐洲私家車共享私家車共享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 網約車拼車分時租賃共享兩輪車本地地鐵/電車/公交服務其他軌道交通印度1 22024汽車出行未來
27、展望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對于城市受訪者而言,最常體驗的新出行服務依舊是網約車。除歐洲和東北亞外,每個地區或國家有50%至75%的人體驗過網約車。在全球范圍內,30至44歲年齡段的人群是最積極的體驗者,約45%的人體驗了叫車或共享自行車服務,而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只有約5%的人體驗過大多數服務類型(見圖6)。網約車的接受程度更高網約車的接受程度更高新的出行服務的使用存在顯著的地區差異,受汽車保有率和可靠、全面的公共交通的可用性影響。印度、東南亞和中東的城市居民每月平均使用新的出行服務14至17次,而歐洲、美國、中國和東北亞的居民則大大減少,每月僅使用11
28、至12次(見圖7)。圖6.按年齡劃分的城市居民體驗的新出行服務類型圖6.按年齡劃分的城市居民體驗的新出行服務類型來源:理特咨詢圖7.新出行服務的月平均使用量圖7.新出行服務的月平均使用量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6.Types of new mobility services tried by urban dwellers,by age0102030405060歲本地地鐵/電車/公交服務其他軌道交通網約車共享兩輪車拼車分時租賃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7.Average monthly usage of new mobility
29、services1 3私家車共享私家車共享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 您體驗過那些新出行服務?您體驗過那些新出行服務?僅限城市受訪者(百分比)來源:理特咨詢您通常在一個月內使用新出行服務的次數您通常在一個月內使用新出行服務的次數僅限城市受訪者2.92.43.63.63.93.93.33.03.32.22.23.53.84.44.44.54.53.52.92.93.93.73.73.33.32.32.92.53.63.93.64.54.54.13.12.53.8全球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2.72.33.63.62.32.3共享汽車網約車拼車共享兩輪車全球范圍內,網約車的使用頻率平均為每月3.5
30、次,亞洲各地的使用頻率較高,而美國(2.9次)和歐洲(2.3次)的使用頻率較低。分時租賃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新出行服務,用戶每月平均使用3.3次。是什么驅動了新出行服務的使用?是什么驅動了新出行服務的使用?當被問及選擇新出行服務的原因時,受訪者列出了靈活性(62%)、成本(52%)和環保(44%)作為前三大因素,如圖8所示。靈活性涵蓋了多個方面用戶無需擁有或維護車輛,不必在擁擠的城市地區與交通擁堵作斗爭,沒有艱難尋找停車位的困擾,還可以輕松切換不同的交通方式。除了歐洲(成本略高于靈活性)和美國(成本幾乎與靈活性同等重要)以外,靈活性顯然是所有其他地區使用新出行服務的首要原因。收入對城市受訪者選擇新
31、出行服務的原因影響較小。然而,對于低收入群體來說,成本的重要性顯然增加,而靈活性和環境考慮減少:-高收入群體高收入群體66%認為靈活性是關鍵原因,47%選擇成本,51%選擇環境。-低收入群體低收入群體58%選擇靈活性作為關鍵因素,55%選擇成本,44%選擇環境。至于哪些新出行服務的變化會促使人們放棄私家車,全球范圍內受訪者選擇的主要因素是成本(50%)和可用性(44%)。28%的人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私家車。對此,各地區存在顯著差異:77%的中國受訪者需要更高的可用性來用出行服務取代私家車;75%的印度受訪者認為需要提高使用便利性;近一半(49%)的美國受訪者和37%的歐洲受訪者在任何情
32、況下都不會放棄私家車??傮w而言,為了促進新出行服務的使用,人們需要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可用性、更大的靈活性、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高的出行質量。這種對更高服務和更低成本的需求組合使得“共享化”的推廣受制于經濟性因素。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8.Reasons for choosing new mobility services1 4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圖8.選擇新出行服務的原因圖8.選擇新出行服務的原因來源:理特咨詢是什么促使您使用新出行服務是什么促使您使用新出行服務僅限城市受訪者 62%52%44%73%45%51%67%59%71%50%56%56%60%49
33、%43%49%49%51%41%56%54%34%34%69%44%34%34%44%靈活性成本環境全球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1 53 3.自動駕駛.自動駕駛過去五年中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信任度并未顯著提升過去五年中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信任度并未顯著提升五年前,人們預計到本世紀中葉,首批4級/5級(L4/L5)自動駕駛汽車將面向私人用戶推出,并迅速普及。然而,傳統汽車制造商推遲了他們的項目,蘋果和Alphabet等新進入者不是降低了項目目標,就是終止了長期項目。如今,汽車制造商和運營商只能在特殊許可和受到嚴格管控的條件下進行試點操作
34、。是什么驅動了自動駕駛接受度的差異?是什么驅動了自動駕駛接受度的差異?盡管技術進步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明顯優于人類駕駛,但過去五年中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信任度并未顯著提升,反映出用戶接受度的不足。在某些地區,信任度的下降通常是由于安全事故。例如在美國舊金山由Cruise和Waymo運營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撞上消防車和撞到行人等交通事故,吸引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研究還觀察到:高收入、尤其是城市高收入的受訪者對自動駕駛技術最為積極(見圖9)。圖9.按收入/地區劃分的自動駕駛汽車使用意愿圖9.按收入/地區劃分的自動駕駛汽車使用意愿備注:超高收入人群為收入9萬美元以上;高收入人群為收入5.8萬至9萬美元,平均
35、收入人群為收入2萬6至5萬8美元;低收入人群為收入低于2萬6美元來源:理特咨詢Note:Very high income=over US$90K;high income=$58K to$90K;average income=$26K to$58K;low income=up to$26K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9.Desire to use autonomous/semiautonomous cars byincome/location人口在500萬以上城市人口在500萬以上城市人口在100萬到500萬的城市人口在100萬到500萬的城市人口在25萬到100萬
36、的城市人口在25萬到100萬的城市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高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平均收入人群平均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超高收入人群超高收入人群312211281912759-4-32-13-23-20250-25 100 公里 200 公里 300 公里 400 公里 500 公里 600 公里 700 公里80%60%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24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圖15.愿意為電動汽車(BEV)支付更多費用的意愿圖15.愿意為電動汽車(BEV)支付更多費用的意愿備注:自2018年以來,由于調研的國家存在差異,部分地區未能提供結果來源:理特咨詢41%34%45
37、%32%68%64%59%32%-17%-17%-29%-29%-5%-5%-46%-46%2018201820232023201820182023202320182018202320232018201820232023愿意為電動汽車支付更多費用的的受訪者比例愿意為電動汽車支付更多費用的的受訪者比例(百分比)美國歐洲中國東北亞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在全球的份額迅速增長。它們日益增加的知名度(和較低的價格)導致了歐洲和美國的潛在關稅和監管行動,包括由于歐洲零部件本土化率低而被排除在一些歐洲國家激勵計劃之外。然而,在中國以外,超過一半(60%
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打算購買中國電動汽車,主要原因是對質量和客戶銷售/服務體驗的顧慮。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17.Factors encouraging EV purchase來源:理特咨詢圖18.不購買中國電動汽車的原因圖18.不購買中國電動汽車的原因來源:理特咨詢BEVBEV和品牌忠誠度:中國的崛起 和品牌忠誠度:中國的崛起 購買電動汽車(BEV)可能會促使用戶重新考慮可選的不同品牌和車型,從而削弱他們對內燃機(ICE)汽車品牌多年的忠誠度。全球范圍內,19%的高端品牌車主表示他們更有可能更換品牌,而普通品牌車主的這一比例為17%。這種轉變在印度最為顯著
39、(高端品牌58%,普通品牌42%),而在歐洲(高端品牌9%,普通品牌8%)和美國普通品牌市場(3%)則相對較低。然而,美國的高端市場正在并將繼續接受這種現實:超過四分之一(28%)的車主表示他們更有可能更換品牌。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18.Reasons for not purchasing a Chinese EV22%53%47%42%30%43%19%對質量的擔憂客戶銷售/服務體驗不到位品牌美譽度更傾向于購買本國品牌環保標準車輛設計51%40%45%38%38%30%37%40%22%19%16%您為什么不選擇購買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您為什么不選擇購買
40、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在中國以外,超過一半(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打算購買中國電動汽車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車主有意購買電動汽車的傳統動力系統車主 Conventional 無意購買電動汽車的傳統動力系統車主2 5圖17.促成購買電動汽車的因素圖17.促成購買電動汽車的因素環境因素環境因素趨勢與領先技術趨勢與領先技術價格因素價格因素相比ICE更具駕駛樂趣加速方面)相比ICE更具駕駛樂趣加速方面)828046462179835656208079363616698027272370862020186075151515848950502381814848343471853320哪些因素促使您購買電動車
41、?哪些因素促使您購買電動車?(百分比)6880232326688121212652527212121776823724768538227182301882845353267988535320768537371890844029298984626226849041412574873328728728281862842617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車主 無意購買電動汽車的傳統動力系統車主全球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有意購買電動汽車的傳統動力系統車主對電動汽車充電的態度對電動汽車充電的態度45%的受訪者將充電時間列為不購買電動汽車(BEV)的關鍵原因之一;這與49%的受訪者提到的續航里程有限的最大
42、痛點有關(參見圖14)。要克服這些問題,了解客戶需求和態度,以確保在正確的位置提供合適的充電基礎設施,這一點至關重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位置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位置家庭充電是電動汽車最重要的充電場景,占總充電量的一半以上(見圖19),各地區的情況非常相似。家庭充電之所以占主導地位,是因為它滿足了大多數人的需求人們的通勤距離遠低于車輛的續航里程,因此他們不需要在除家以外的其他地方充電。而且,家庭充電比公共充電更方便(例如,夜間充電)且通常更便宜,除非在目的地提供免費充電。然而,住在大城市多戶住宅中的人可能無法使用家庭充電。好消息是,當用戶使用公共充電樁時,他們通常對體驗感到滿意(見圖20)。Sou
43、rce:Arthur D.LittleFigure 19.EV charging locationsNote:Only asked of respondents with a PHEV or BEV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20.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charging by region2 6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圖19.充電地點圖19.充電地點來源:理特咨詢您通常選擇什么樣的充電方式?您通常選擇什么樣的充電方式?22%3%21%54%19%2%18%61%25%2%23%50%17%1%25%57%25%1%23%51%26%2%
44、26%46%21%6%18%55%私人充電私人充電公共充電公共充電家 公司 其他 移動充電24%8%23%45%全球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圖20.各個地區對公共充電的滿意度圖20.各個地區對公共充電的滿意度備注:此問題僅詢問擁有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純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來源:理特咨詢您對公共充電樁是否滿意您對公共充電樁是否滿意凈滿意度加權得分(范圍:-100到100)3436303036343643433539413535444443433954544150504949535345455555444445454047474343484839394646444444444949494545
45、2323272714142222302424242428282424494941575755553944445454514949網絡密度可靠性價格水平充電速度等待時間配套設施布局地點的選擇平均平均9 9-2-251512 21313121217177 747475151414130372649493739全球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住在大城市多戶住宅中的人可能無法使用家庭充電住在大城市多戶住宅中的人可能無法使用家庭充電全球范圍內,電動汽車車主對公共充電的凈滿意度為+35,類似于2021年研究揭示的結果,當時道路上的電動汽車較少
46、。東北亞的滿意度最低(但仍為凈正值),得分為+7,充電速度和等待時間是最大的問題。在歐洲,價格(我們的調查在電價高企時進行)和等待時間是最大的問題。美國的電動汽車駕駛者對公共充電的滿意度最高(+49),這可能與特斯拉提供的充電網絡有關,特斯拉在美國市場銷售的電動汽車超過一半。在選擇公共快速充電樁時,最重要的標準是便利性(位置接近、等待時間短)和充電速度。全球范圍內,56%的受訪者將位置接近、53%將充電速度、50%將無等待時間的確定性列為選擇充電地點的最重要因素。雖然這些因素在各地區之間是一致的,但首選的支付方式有所不同:-信用卡是東北亞(59%)、歐洲(55%)和美國(52%)的首選支付方式
47、。-在中國(54%)和東南亞(42%),手機支付最受歡迎。-全球平均支付方式的分布為:37%使用銀行信用卡,33%使用手機支付,21%使用充電卡或移動服務提供商,9%使用即插即充(充電樁通過充電電纜自動與汽車交換數據以授權充電)。2 75 5.數字化對銷售模式的影響.數字化對銷售模式的影響 汽車行業的傳統分銷模式是通過第三方零售商(“經銷商”)。這種方式成本高昂;分銷成本(不包括客戶折扣)占B2C銷售新車價格的15%-20%,同時也阻止了OEM與其零售客戶建立直接關系。過去15年中,渠道的數字化一直在解決這兩個挑戰(成本和關系)。特別是搜索和配置階段在此期間逐漸轉移到線上,而許多OEM通過其網
48、站直接向零售客戶銷售一小部分車型。那么,客戶在通過數字渠道購買汽車方面的態度如何變化?在線購買在線購買客戶在汽車購買過程中非常重視銷售顧問服務,超過四分之三(77%)的人將其列為驅動滿意度的首要因素(見圖21)。如果汽車是直接購買而不是租賃或租用,顧問接觸尤其重要,因為涉及的金額很大。這個因素之后是透明度和以客戶為中心/被重視的感覺(均得分49%),便捷的購買過程排名第六(40%)。圖21.購車過程中提用戶體驗感的因素 圖21.購車過程中提用戶體驗感的因素 來源:理特咨詢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21.Drivers of positive customer e
49、xperience during car purchase 77%49%49%43%41%40%在購車過程中,提升客戶滿意度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什么?在購車過程中,提升客戶滿意度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什么?GlobaGlobal l專業銷售顧問透明、以客戶為中心的高質量服務和信息在關鍵時刻(如首次參觀、車輛交付)感到被重視與品牌相關的營銷體驗(如賽車,品牌歷史,名人推薦)獲得最優惠的價格方便快捷的購買流程標準標準重要性重要性#1#1#2#2#3#3#4#4#5#5#6#62 8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28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顧客對個人關注的強烈偏好限制了數字工
50、具在銷售漏斗頂部(搜索、信息、配置、定價)的使用,如圖22所示。漏斗的中部和底部,涵蓋試駕和交易達成等活動,仍然主要依靠面對面完成全球只有25%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在線完成交易。但這項指標的地區差異非常顯著,在中東有53%的受訪者最愿意進行線上交易,而印度也達到了37%。年齡再次成為一個重要因素,30至44歲的數字原住民最愿意在線購買他們的下一輛車;30歲以下的受訪者也普遍持積極態度。除了對數字友好接受程度較高的中國,年長群體仍然強烈偏好傳統的實體銷售模式。在所有地區,收入越高,受訪者完全在線購買下一輛車的可能性就越高(見圖23)。這種收入效應在東南亞(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間的差異為30個百分點)和中
51、東(32個百分點差異)最為明顯。相比之下,即使在歐洲和東北亞的最高收入群體中,完全在線購買的支持率也很低,而最低收入群體則持負面態度。Note:Only new car owners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22.Customer attitudes to digital in the car buyingjourney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23.Willingness to buy next car totally online2 9圖22.客戶在購車過程中對數字化的態度圖22.客戶在購車過程中對數字化的態度圖23.完全在線
52、購買下一輛車的意愿圖23.完全在線購買下一輛車的意愿來源:理特咨詢備注:僅新車車主來源:理特咨詢1 12 23 34 45 56 6在購車過程中,您希望哪些步驟在線完成?那些步驟線上完成?在購車過程中,您希望哪些步驟在線完成?那些步驟線上完成?(按地區和購買過程)選擇心儀的車輛選擇心儀的車輛獲取相關信息獲取相關信息安排試駕安排試駕配置車輛配置車輛尋找最佳價格尋找最佳價格完成交易完成交易76%67%84%67%73%73%63%73%67%72%64%69%51%51%31%69%69%20%20%54%54%36%59%59%47%66%66%47%41%49%65%59%76%76%64%4
53、8%48%63%29%21%53%53%21%78%69%48%48%44%71%27%25%25%57%57%印度77%61%46%71%37%37%全球中國東南亞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32241859525952444433336965696550503939486969464146414253534646323218188 8 2 2-6-632327 7 1 1 4 4 12111211 6 6-3-36464?低收入人群?全球?顧客對在線購買過程的期望顧客對在線購買過程的期望為了推動在線銷售,OEM和經銷商需要了解顧客對在線購買的正反兩方面看法。當被問及他們認為在線購買的好處時,受訪者壓
54、倒性地選擇了“價格透明”(86%),其次是速度和便利性(68%)。本質上,顧客的主要訴求是公平透明的交易,他們認為在線渠道的透明度有助于實現這一點。然而這種訴求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也存在差異:61%的低收入者優先考慮在線購買時的低價格,而70%的高收入群體則認為“更快、更方便的過程”是主要優勢。在線購買的最大障礙是顧客希望親自檢查他們即將購買的車輛(90%的受訪者提到這一點),并獲得有針對性的建議(56%)見圖24。為了滿足客戶親自體驗汽車的需求,全球超過一半(55%)的受訪者更喜歡在經銷商處進行試駕。根據地區的不同,訪問經銷商的次數也有所差異。全球平均訪問次數為3.3次(見圖25),但在高收入國
55、家,這一數字降至2到3次,而在中等收入國家則上升至3到4次。表明在這些市場中,需要為買家提供額外的保障,以簡化流程并促成交易。圖25.購車過程中訪問經銷商的次數圖25.購車過程中訪問經銷商的次數來源:理特咨詢圖24.在線購車的障礙圖24.在線購車的障礙來源:理特咨詢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24.Barriers to future online car purchasing阻礙您在線購買下一輛車的三大主要因素是什么?阻礙您在線購買下一輛車的三大主要因素是什么?GlobaGlobal l缺乏可靠銷售顧問的個性化建議缺乏對車輛的親身體驗預期高額的交付或交易費用無法
56、議價在線付款方式受限(安全性,可用性)在線購車障礙在線購車障礙重要性重要性90%56%50%35%26%#1#1#2#2#3#3#4#4#5#5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25.Number of visits to car dealership during purchaseprocess在您最近一次購車過程中,在最終成交前,您一共去過幾次“傳統”汽車經銷商門店?在您最近一次購車過程中,在最終成交前,您一共去過幾次“傳統”汽車經銷商門店?凈加權得分4 3到43中國3.53.5捷克2.12.1法國2.52.5挪威2.52.5印度4.24.2意大利2.62.6日本2
57、.62.6墨西哥3.13.1比利時2.52.5波蘭2.62.6韓國2.42.4西班牙3.03.0瑞典2.72.7土耳其3.93.9阿拉伯聯合酋長國4.04.0英國2.42.4美國2.52.5沙特阿拉伯3.83.8德國2.42.4摩納哥3.73.7馬拉西亞3.33.3泰國3.73.7越南4.24.2新加坡3.13.1印度尼西亞4.04.0全球全球 3.33.33 0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31結論:“CASE”下半場結論:“CASE”下半場不同收入群體有特定的偏好和需求不同收入群體有特定的偏好和需求2024年汽車出行未來展望報告將讓我們
58、跳出CASE框架,以更好地理解行業發展。盡管互聯已成常態,電動化轉型也在不可逆轉地(盡管不均衡地)進行,但用戶對自動駕駛仍缺乏信任,全球范圍內共享汽車除出租車服務以外經濟性和接納度也不高。如圖26所示,區域差異涵蓋了出行的各個方面,從汽車所有權的重要性到銷售模式。從業者需要理解這種差異并采取行動以滿足特定市場的需求。此外,不同收入群體有特定的偏好和需求,整車廠(OEM)必須迎合電動車(BEV)車主/意向購買者和內燃機(ICE)忠實用戶的不同態度。通過理特咨詢多年的經驗,結合此次研究成果,我們認為:-由于不受制于公共交通網絡、固定時間表以及其他公共出行的低可用性因素,私家車出行仍然是大多數受訪者
59、的首選。新興經濟體的用戶對于私家車的需求依舊較高。全球汽車行業的重心將進一步向這些地區轉移。-混合動力車(PHEV和HEV)不僅是向電動車過渡的跳板,還將在短期內繼續作為一種主流動力系統的選擇。制造商應滿足那些希望電動化出行但又擔心續航里程的用戶的需求。Source:Arthur D.LittleFigure 26.Regional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 mobility3 22024汽車出行未來展望圖26.各地區對出行態度的差異圖26.各地區對出行態度的差異來源:理特咨詢出行概況與汽車的重要性出行概況與汽車的重要性十年后擁有汽車的重要性新的移動服務新的移動服
60、務接受新的出行模式除網約車外以兩輪車為主無人駕駛無人駕駛對L4和L5級自動駕駛的開放態度電動汽車的普及電動汽車的普及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電動汽車充電電動汽車充電對公共充電的滿意度首選付款方式信用卡App高平均低成熟汽車市場新興汽車市場成熟市場成熟市場新興市場新興市場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歐洲美國東北亞新的銷售模式新的銷售模式對完全在線購買下一輛車的開放態度ARTHUR D.LITTLEARTHUR D.LITTLE-電動化將繼續推進,但全球進展不會是線性的。制造商需要明智地選擇目標市場和用戶,以避免浪費資源和失去銷售機會。除中國外,大多數市場的主要挑戰仍然停留在如何說服主流用戶轉向電動車。-在許多市
61、場,輔助駕駛技術很受歡迎,但在歐洲和美國等地區,安全擔憂阻礙了L3以上技術的采用。OEM應根據用戶需求調整其產品,并專注于能為用戶帶來更多價值的自動化技術。-用戶對銷售數字化的接受度日益提高,但在用戶旅程的關鍵節點(如試駕)仍需與實體銷售點有效結合。無論這些銷售點是由整車廠(OEM)還是獨立零售商運營提供,對買家而言并無差別,關鍵在于保障優質的服務和互動。整車廠(OEM)必須迎合電動車(BEV)車主/意向購買者和內燃機(ICE)忠實用戶的不同態度整車廠(OEM)必須迎合電動車(BEV)車主/意向購買者和內燃機(ICE)忠實用戶的不同態度3 3理特咨詢作為全球首家咨詢公司,自1886年成立以來,
62、對整個咨詢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現已成為全球頂尖的專業戰略咨詢公司,總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在超過40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在大中華區設立了上海、北京、香港和臺北4個辦事處,致力于在中國市場建立長期性業務,向客戶提供包括戰略、運營、數字化、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咨詢服務。經過多年的努力,強大的經驗使我們成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專業服務機構,并得到了政府、企業多行業客戶的專業認可。理特在近年世界公認的vault戰略咨詢公司評價中,獲得了極佳的行業聲譽。了解更多關于理特咨詢,請訪問:了解更多關于理特咨詢,請訪問:Copyright Arthur D.Little 2024.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