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逐新求質,超越增長1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1.德勤高科技高成長項目背景 2 1.1.項目背景 6 1.2.評選標準 6 1.3.評選結果 72.武漢及光谷經濟與高新技術發展概覽 9 2.1.武漢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加大布局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 10 2.2.東湖高新區持續引領武漢經濟和科創發展 11 2.3.武漢光谷科創產業全鏈條升級 15 2.3.1.推動高科技產業集群發展 16 2.3.2.高質量創新驅動產業迭代升級 16 2.3.3.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和培育年輕人才 17 2.3.4.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17 2.4.武漢光谷在湖北省和全國
2、的影響力 17 2.4.1.光谷作為武漢新城的核心,引領湖北省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17 2.4.2.光谷對中國和世界的科技創新發展日益重要 183.首席執行官調查問卷分析 19 3.1.光谷科創企業亮點 20 3.2.樣本企業行業分布 23 3.3.光谷科創企業的研發投入力度穩居全國前列 24 3.4.結合自身科創產業特性,光谷新質生產力發展穩健提升 25 3.5.光谷科創環境的綠色發展仍較為分散,從點轉往面發展中 27 3.6.受光谷科創環境變化和經濟影響,光谷受訪企業融資和擴張需求降低 294.光谷經濟和科創發展的發展建議 32 4.1.外部環境改變之下的創新扶持 33 4.2.產業布局多而
3、廣但需更加聚焦 33 4.3.推動高質量光谷企業走出中國 335.2024年度20強及明日之星企業概況 34 5.1.光谷20強企業介紹 35 5.2.光谷明日之星企業介紹 45目錄1.德勤高科技高成長項目背景2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3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2024年度“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總覽認定指標體系光谷20強光谷明日之星1.參選條件:1.參選條件:2.評選標準:2.評選標準:公司總部須設于武漢市;公司成立年限超過3年;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專有技術,并且該項技術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營業收入;提供2021,2022、2023三年審計報告,2021年營業收入
4、不少于兩百萬元人民幣。公司總部須設于武漢市;公司擁有領先的技術和可行的商業模式,所在細分領域擁有廣闊成長空間且公司在該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公司成立年限不超過8年。企業過去三個財年營業收入的累計增長率、科技創新能力、行業機會及排名。創始團隊、細分排名、創新能力、融資情況。4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經濟發展質效高科創實力強2,7151,4044.7%10.2%第一遠高于2023年GDP達到2024年上半年GDP達到同比增長同比增長東湖高新區的GDP在近五年持續位居各區武漢市的增速5.3%億元億元 東湖高新區的高新企業數量在2023年突破5,700家,位居全國高新區第四。2024年認定5
5、49家光谷瞪羚企業合計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4.7%,是科創版上市企業的5.3倍;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4%。東湖高新區現有16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了全省的21%。2023年東湖高新區發明專利超過7萬件,每萬元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5件,每萬元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2件,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在國家級高新區位居第一。5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科創布局足轉化實力強市場認可高聚焦新質生產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東湖高新區的專利交易達到1,052件,交易金額達78億元。數值知識產權交易達到7,196件,交
6、易金額達到81億元。超過350家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累計融資金額達27億元。光谷的光纖通信產品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額占光谷光纖通信產業總產值的40%以上。截至2024年上半年,光谷光電子產業規模占全國的50%,穩居全國領頭地位。2023年武漢市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到4,800億元,位居中部第一。6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簡稱“光谷20強”)及明日之星評選項目由德勤中國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是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系列評選項目之子項目,旨在發現和表彰光谷地區高速成長、持續創新的卓越企業。光谷20強企業將自動成為
7、中國50強及亞太500強項目之候選企業,光谷明日之星企業將自動成為中國明日之星候選企業?!暗虑诟呖萍几叱砷L”評選項目旨在表彰那些不斷創新、高速成長的卓越企業,1995年創辦于美國硅谷,2005年進入中國,每年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舉行,被譽為“全球高成長企業的標桿”。光谷20強光谷明日之星1)參選條件:公司總部須設于武漢市;公司成立年限超過3年;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專有技術,并且該項技術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營業收入;提供2021,2022、2023三年審計報告,2021年營業收入不少于兩百萬元人民幣。1)參選條件:公司總部須設于武漢市;公司擁有領先的技術和可行的商業模式,所在細分領域擁有廣闊成長空間
8、且公司在該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公司成立年限不超過8年。2)評選標準:企業過去三個財年營業收入的累計增長率、科技創新能力、行業機會及排名。2)評選標準:創始團隊、細分排名、創新能力、融資情況。1.1.項目背景1.2.評選標準“德勤明日之星”評選項目是“德勤高科技高成長”項目的姊妹項目,旨在表彰那些成立時間不久,但已在細分領域取得領先,具備巨大成長潛力的優秀企業?!暗虑诟呖萍几叱砷L”及“德勤明日之星”歷屆榜單中涌現出許多業界翹楚,如: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字節跳動、邁瑞醫療、中芯國際、藥明康德、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等。72024年光谷20強榜單武漢科福新藥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湖振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9、武漢糖智藥業有限公司武漢智化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睿特富連技術有限公司武漢英泰斯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禾大科技有限公司武漢芯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海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鼎康(武漢)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武漢靈途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普諾賽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珞珈伊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武漢伯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武漢合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武漢敢為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鈞恒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海云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評選結果0111051503130717091902120616041408181020所屬行業:生命科學/高端制藥所屬行業:清潔技術/節能環保所屬行業:生命科學
10、/生物制品與技術所屬行業:生命科學/生物制品與技術所屬行業:生命科學/生物制品與技術所屬行業: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所屬行業:軟件/泛AI軟件所屬行業:通信/有線通信所屬行業:硬件/車載及出行所屬行業:軟件/物聯網軟件所屬行業:其他/集成電路設計所屬行業:硬件/車載及出行所屬行業:生命科學/生物制品與技術所屬行業:硬件/硬件研發及支撐服務所屬行業:硬件/智能家居所屬行業:軟件/物聯網軟件所屬行業:其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所屬行業: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所屬行業:硬件/半導體/元器件所屬行業:軟件/大數據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8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1.3
11、.評選結果(續)2024年光谷明日之星榜單長飛先進半導體(武漢)有限公司武漢凱德維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武漢楷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羿變電氣有限公司武漢唯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啟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010403060205所屬行業:硬件/半導體/元器件所屬行業:生命科學/高端醫療設備及數字化診療技術所屬行業:生命科學/生物制品與技術所屬行業:硬件/半導體/元器件所屬行業:生命科學/高端醫療設備及數字化診療技術所屬行業:清潔技術/新材料2.武漢及光谷經濟 與高新技術發展概覽9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10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圖1:武漢市GDP在2023年突破2萬億 武漢
12、市GDP組成變化(億元,2014年至2023年)來源:武漢市統計局,德勤研究武漢經濟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持續進步,經濟運行回升向好,2023年GDP實現20,011.7億元,全國城市排名第八,成為第九個突破2萬億GDP的城市。GDP同比增長5.7%,高于全國(5.2%)和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展現高技術產業成為工業發展新動能,工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過去十年,武漢的工業發展全面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高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據武漢市統計局統計,2023年武漢市第二產業增加值突破6,800億元,相比2014增長了4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3300家以上,同比2014年增長了36%。同時,20
13、23年武漢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7.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6.3%。2024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增速進一步加速,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速遠超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到33%,多個細分賽道,如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光電子器件等領域增速也超過30%。高技術產業已成為武漢的經濟發展主要支柱。2.1.武漢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加大布局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強韌的經濟增長實力。2024年上半年保持增長態勢,實現同比增長5.3%,增速超過上海和全國。武漢經濟的表現主要得益于第二產業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所帶來的新動能以及第三
14、產業服務業多元發展的明顯成效(圖1)。發揮地理位置優勢,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武漢第三產業發展快速,2023年的增加值已經超過2014年全年GDP,而這主要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優勢。武漢地處華中腹地,位在中部九省交通區位中心,交通區位優勢突顯。根據武漢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武漢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收增速超20%;2022年武漢市貨運量達6.1億噸,與2014年相比增長26.8%。如此高速的增長主要受益于武漢的地理位置優勢,其交通運輸格局正朝著“水陸空”齊頭并進的結構式升級發展(圖2)。此外,武漢經濟近幾年的快速增長也帶動了消費能力的提升,體現了促消費政策的明顯成效。2024年上半年,武
15、漢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6%,全市限額以上單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9%,占限額以上單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3.0%。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11圖2:武漢市交通運輸業“水陸空”全面發展 武漢市交通運輸業三大渠道變化(萬噸,2014年vs.2022年)空運水運陸運來源:武漢市統計局,德勤研究武漢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其各區的產業優質發展,其中又以東湖高新區最為突出。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又名東湖高新區或光谷,為中國首批批準的國家高新區之一,且為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近幾年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擴張,已然成為武漢市和湖北省的創新發展主引擎。東湖高新區的
16、GDP在近五年持續位居各區第一,2023年GDP達到2,715億元,同比增長4.7%;第二和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更多的高精尖企業和行業人才落戶武漢,持續推動武漢市向著高質量和結構化升級發展,而其中又以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武漢科創和人才聚集高地之首。2.2.東湖高新區持續引領武漢經濟和科創發展2024年上半年GDP達到1,404億元,同比增長10.2%,遠高于武漢市的增速5.3%。東湖高新區的經濟發展驅動力主要來自于其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東湖高新區在近幾年持續取得突破,在科創實力、硬件、基建、產業鏈等方面皆交出優良成績單,已成為武漢和湖北省經濟增長的主動力。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
17、強報告12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圖3:東湖高新區GDP持續位居武漢市各區第一 武漢市各區GDP變化(2021年至2023年,億元)注記:臨空港開發區和硚口區的2023年GDP為預計值來源:武漢市統計局,各區統計局,德勤研究202104001,2001,6002,0002,4002,80020222023硚硚13表1:2023年度光谷瞪羚企業重大技術創新成果(部分)類別企業首創技術成果集成電路華引芯實現高端半導體光源及芯片的自主化、國產化宇微光學全國收款OPC軟件芯來科技信息安全NS系列內核科學儀器頤光科技全國首臺高精度寬光譜穆勒矩陣橢偏儀中科牛津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生物醫藥睿健醫
18、藥全球首個進入臨床階段的帕金森新藥紐福斯全國首個進入臨床三期的罕見遺傳眼病新藥儲能電池華科福賽全國首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發電系統巨安儲能全球首創自分層液流儲能系統醫療器械艾密森全球首創雙靶標結直腸癌檢測試劑盒激光光奧科技實現聲光調制器的大范圍進口替代新型顯示國創科全國首臺G6高分辨率新型顯示噴印裝備完成組裝來源:武漢市商務局,德勤研究專精特新“小巨人”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里的翹楚,在各自細分市場中具備較高的創新能力,在質量效益方面表現優異。東湖高新區現有16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圖4),占了全省的21%,為湖北省下屬轄區中聚集最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最多的區域,直接體現了
19、東湖高新區在武漢市和湖北省的科技創新引領實力。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從科創企業的數量來看,東湖高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均在武漢市占比較高,位列全國高新區第一梯隊,為名副其實的科創高地。東湖高新區的高新企業數量在2023年突破5,700家,位居全國高新區第四,科技型中小企業近5,200家,占武漢市全市41%。據東湖高新區科創局公布的數據,光谷的瞪羚企業累計達到1862家,2024年認定的549家瞪羚企業主要分布在光電子信息、數字技術、生命健康、綠色科技和智能制造五大領域,實現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24.7%,是科創版上市企業5.3倍;2023年利
20、潤率高達14.6%,高出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個百分點;2023年平均研發投入強度25.4%,同比增長38.9%。東湖高新區的光谷瞪羚企業們在科創方面也斬獲多項突破和首創項目(表一),展現強韌的科創實力。14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來源:工信部,東湖高新區,德勤研究從專利數量來看,東湖高新區已成為國家級知識產權集聚高地。東湖高新區在過去幾年持續加大對于知識產權保護和全面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投入,自2021年起陸續發布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十條”“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促進知識產權出口八條”等政策。2023年東湖高新區的知識產權擁有量穩步增長,共有6.3萬家企業擁有
21、知識產權,有效專利擁有量達15.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超過7萬件,每萬元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5件,每萬元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2件,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在國家級高新區位居第一,專利密集型產業規模逐步放大。此外,2023年,東湖高新區獲批成為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范區,繼首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首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之后,又一次在知識產權領域承擔國家戰略重任。東湖高新區的知識產權商業轉化能力也在同步提升,強化以“用”為導向,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動。根據湖北日報數據,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東湖高新區的專利交易達到1,052件,交易金額達到78億元;數
22、值知識產權交易達到7,196件,交易金額達到81億元;超過350家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累計融資金額達27億元,并成功實施全省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截至2024年上半年,東湖高新區企業的專利成果碩果累累,共獲得中國專利金獎4項、中國專利銀獎10項、中國專利優秀獎77項。東湖高新區的科創發展成果主要源自其科創產業的共建規劃和多元部署,科創產業鏈條的持續完善和人才企業的不斷納新。圖4:東湖高新區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遙遙領先 光谷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按批次統計第一批(復核)第四批第二批(復核)第五批第三批(復核)第六批硚硚15自1988年武漢東湖高新區掛牌成立,當前的東
23、湖高新區已成為“中國光谷”,不僅是湖北省和武漢市的主要經濟增長驅動引擎,也是中國光電子產業的重鎮。2023年,光谷以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市13.6%的GDP,始終把創新當作核心戰略,光谷建立了獨有的產業領先優勢,尤其在光電子信息產業,整體規模超過5,000億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制造基地和光模塊研發生產基地。生命健康和北斗產業也是光谷大力部署的產業集群,根據光谷發布數據,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北斗產業規模分別占全省60%、17%、50%。過去幾年,光谷政府發布了多項支持性政策和指導意見,推動武漢光谷的產業發展,同時科創企業和人才的持續流入也在加速光谷的科創引領能力升級和擴張,對于科創企
24、業的孵化的重視和投入持續加大。除了硬件方面有所投入,光谷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全鏈條的創新支持,通過加強產業鏈各環節的鏈接和合作緊密度優化,持續賦能武漢科創企業和產業的全鏈條升級。湖北省政府強調推動以“用”為導向的科創新動能,以光谷為試點搭建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打通科創產業全鏈條,統籌各環節的創新資源并進行線上化、模塊化和標準化,實現更加高效的創新資源供需匹配。截至2024年上半年,科創供應鏈平臺已經為近3000個科創項目完成匹配,平臺活躍企業數量突破3.16萬家,企業科創對接質效顯著提升。2.3.武漢光谷科創產業全鏈條升級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光谷自身的科創產業特性,光谷政府也圍繞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
25、等強科創屬性產業搭建了專業的科創供應鏈子平臺,例如長江光電子供應鏈、奧綠新醫療器械CDMO研發生產平臺、湖北省藥品MAH轉化平臺等。此外,在2024年10月的2024湖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大會上,宣布上線“湖北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人工智能專區”,從技術層面為企業添加更加高效便捷的供需匹配服務。以上種種舉措皆顯示光谷政府對于科創產業全鏈條發展的重視和投入。另一方面,2024年10月,上海技術交易所中部服務中心(下稱“中部服務中心”)正式在啟用,為以光谷為首的華中科創產業注入新動力。中部服務中心由上技所、武漢市科創局、武漢東湖高新區和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四方共建的技術交易服務中心,將進一步推動光谷和華中
26、地區的科研成果賦權改革深化,降低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的制度性成本以及提高交易效率,促進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預期能有效解決光谷和華中地區的科研成果“不敢轉”“不愿轉”和“不能轉”的難題。中部服務中心將為光谷和華中地區的科創企業保駕護航,為企業的科研成果轉化和商業化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促進產學研的深入合作,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形成推動中國科創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在經過多年的深耕,光谷的科創產業已然成為中國和世界科創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多元的科創產業布局為光谷吸引了來自各個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優質企業和人才,進一步夯實光谷的科創領先地位。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表2:光谷多元產業布局持續引
27、領武漢市和湖北省的各大科創產業發展產業園區專業領域光谷生物城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精準診療、智慧醫療、生物服務等領域武漢未來科技城光電子信息、地球空間信息、大數據、新能源環保、智能制造等領域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保稅區、出口加工、保稅物流、港口等領域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園 光通信、激光、集成電路、移動互聯、軟件創意、金融等領域光谷現代服務業園商貿流通、軟件服務、金融、港口物流等領域光谷智能制造產業園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環保、港口物流等領域光谷中華科技園文化科技、生態旅游、通用航空、國際商務、創新服務等領域光谷中心城數字技術、科創金融、人才服務等領域16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
28、成長20強報告2.3.1.推動高科技產業集群發展光谷政府大力支持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光電子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通過政策支持和政府產業資金引導,促進這些前沿產業的集聚,提升科技創新含量和附加值。結合武漢自身的產業和人才特性,重點發展三個產業,分別是光電子產業,生命健康產業,以及人工智能與集成電路產業。光電子產業:光谷的主力產業之一,在多個光電子細分領域具備國際影響力,如光纖通信、光電顯示、激光器等。截至2024年上半年,光谷光電子產業規模占全國的50%,穩居全國領頭地位。2023年9月,湖北省政府發布 加快“世界光谷”建設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光谷光電子產業的全球影響力,打造全球
29、光電子信息產業科技高地,具體舉措包含建設武漢先進光源研究中心;積極向光電子信息產業上游布局,進軍化合物半導體領域;開辟下游新能源、5G、物聯網、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的廣泛應用等。生命健康產業:2023年武漢市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到4,800億元,位居中部第一,經過16年的發展,光谷生物城已集聚了超3,000家生物企業,包含3家百億級龍頭企業、7家上市企業、484家高新企業,打造了從科研技術到產品制造到商業的生態體系。同時發展多個細分賽道,如生物醫藥、體外診斷、高端醫療器械等,加速引進全國各大前沿科研醫療機構,深化產學研的合作,打通生命健康產業鏈的最后一環。人工智能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與集成電路作為
30、光谷的戰略新興產業,政府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和平臺建設,2023年7月獲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成為華中地區首個獲批建設的城市,與武漢超算中心形成“雙中心”模式,持續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基建與產業集群。2024年10月,光谷人工智能產業園正式揭牌,將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推動光谷科創發展更上一層樓。集成電路方面,繼2022年武漢市政府發布 關于促進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 后,全國首家省級集成電路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在2023年8月正式落戶光谷,為光谷的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一發強心針。2.3.2.高質量創新驅動產業迭代升級東湖高新區政府發布多個推進創
31、新驅動政策,持續扶持企業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通過建立和完善技術孵化器和創新平臺以對創新全鏈條給予支持,并為初創企業提供稅收減免、補貼、融資支持等多種激勵政策,以實現創新能力的實質提升。同時,光谷政府也在積極協助科創企業的研發技術成果轉化,真正意義上實現商業化。夯實創新平臺建設:不斷加大對國家級和升級創新平臺的建設力度,促進產學研融合。通過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為初創科創企業提供優質的成長環境,如稅收優惠、產業基金引導、融資支持等政策激勵和扶持。加速技術成果轉化: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機制,加速技術成果的商業化應用。為推動科研成果的商業轉化,光谷政府設立了專項資金,支持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商業
32、化進程,尤其是在光電子和生物醫藥等重點戰略產業領域。172.3.3.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和培育年輕人才人才作為科創發展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光谷政府持續加大對于人才引進和培育的投入。通過出臺多項專門的“人才新政”,例如提供購房、住房補貼、高端人才引進基金等方式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同時加大對青年人才的培育,發布多項人才培育和重點發展的專項計劃和推動深層次的產學研結合,以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生態系統。人才激勵政策:光谷推出“3551光谷人才計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多元發展支持和補助,如創業啟動資金、科技項目資金支持、人才獎勵和生活補助。這些支持項目不僅極大程度吸引了國內外高端人才的流入,同時也幫助了本地人才的
33、穩定扎根。國際人才引進:通過設立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吸引海外科技人才的回歸。此外,光谷政府積極推動本地高校和企業與國際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在光谷的落地發展。2.3.4.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光谷持續注重綠色低碳,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政策,推動綠色產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在清潔能源和智能制造等領域,光谷政府出臺了許多相應的發展推廣政策,推動綠色制造和可持續發展,推進綠色經濟建設。推動綠色和智能制造:光谷政府積極推動企業進行綠色制造和智能化升級。通過引導企業采用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生產制造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皵底止夤取钡慕ㄔO也進一步加大數字化和
34、智能化的應用,助力制造技術的智能轉型升級。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清潔轉型作為國家能源發展的主基調之一,光谷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備受重視。光谷政府出臺了多項綠色轉型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到商業化推廣的全鏈條低碳化和綠色化轉型,促進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在強大的發展規劃推動力和科創企業人才集聚效應之下,光谷的產業格局已逐步形成多元化和高度集聚的態勢,在光通信、激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醫藥健康等領域持續突破,攻克“卡脖子”技術。光谷的蓬勃發展令其科創影響力不僅僅局限在武漢,同時輻射至湖北省和全國,甚至是形成世界級的影響力。作為中國領先的科創高地和隊列前沿國家級科技園區之一,其影響力從輻射至
35、武漢市和湖北省,已經擴張到華中地區乃至全國層面,對于湖北省和中國的科技、經濟和產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4.1.光谷作為武漢新城的核心,引領湖北省經濟和高質量發展在中部地區,光谷扮演的角色一年比一年重要,持續引領著武漢市和湖北省的高質量發展。2023年2月,湖北省發改委發布 武漢新城規劃,光谷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被寄予引領武漢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厚望。2024年1月,東湖高新區專題研究部署2024年武漢新城建設重點工作,并在同年2月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和項目推進計劃,武漢新城建設全面加速和提質增效。2.4.武漢光谷在湖北省和全國的影響力武漢都市圈是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發展的華中高質量新型都市圈,而武
36、漢新城是武漢都市圈的主要發展核心,至今已有多個我國新質生產力重大項目涌入武漢新城,光谷的功勞功不可沒。光谷作為中國四大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之一,在2024年初已在武漢新城完成從工業軟件、設計、原材料、設備和零部件、制造到器件產品的全產業鏈布局,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2023年開工建設的九峰山科技園將進一步促進產業鏈的升級,加速推動產業項目、化合物半導體學院、產業基金、孵化器、論壇平臺等科創關鍵元素的落地。今年4月的九峰山論壇上,12個項目集中簽約九峰山科技園,總金額高達179億元,覆蓋芯片設計、制造、檢測、應用等多個環節,助力光谷和武漢新城的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產業鏈的持續完善。未
37、來,光谷將繼續聚焦武漢新城“兩高地、兩中心、一樣板”的目標地位,進一步鞏固和增強湖北省經濟回升向好態勢。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18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2.4.2.光谷對中國和世界的科技創新發展日益重要光谷作為中國高科技創新的核心區域之一,不僅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還持續為國家的科技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同時,光谷的科創實力的持續積累,讓其影響力不僅僅限于中國,在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根據武漢市商務局數據,截至2023年底,光谷累計涌現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20余家,位居全國前列。光谷的科創企業也順利走出中國,踏上國際化之路。以全球
38、光纖通信和激光市場為例,光谷已占據了全球的主導地位,成功融入到全球光電子產業鏈中。光谷的光纖通信產品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額占光谷光纖通信產業總產值的40%以上。此外,華工科技、銳科激光等多個光谷光電子高新企業在高功率激光技術方面也具備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通過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和交流、產業升級和國際合作等多項舉措,光谷的經濟和科創影響力從湖北省輻射至全國和全球,成為我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的主引擎之一,繼續從“中國光谷”向“世界光谷”邁進。3.首席執行官 調查問卷分析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1920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從樣本企業的行業
39、分布來看,生命科學、軟件和硬件行業分別位列前三名,共占據了超70%的比例,前三名的行業分布與光谷自身的戰略產業格局相符合,在光電子領 今年的評選中,光谷企業中硬科技企業的占比遠超全國和深廣地區,占比達到70%,顯示光谷科創產業具備較高的硬科技屬性,高質量創新成為華中地區和全國的科創 新引擎。光谷硬科技科創企業主要聚集在生命科學(創 3.1.光谷科創企業亮點域和生命科學領域中撥萃。從細分行業來看,生物制品與技術(17.3%)位居第一,突顯光谷生命科學產業在近幾年的蓬勃發展。新藥械)、軟件(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三個領域,與國家新質生產力規劃緊密結合,光谷科創產業布局與國家發展目標相呼應。亮點
40、一:光谷整體行業更加偏向硬科技,高質量科創實力穩健發展圖5:光谷科創企業硬科技屬性突出 光谷、全國、廣州和深圳地區樣本企業硬科技行業分布對比注記:1 硬科技行業包含泛AI軟件、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物聯網、機器人、半導體/元器件、創新生物制品和藥品、高端醫療設備及數字化診療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智能制造、航天航空、高端裝備、無線通信等硬科技屬性行業1其他行業21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光谷樣本企業的2023年營收中位數高達4,500萬元,遠高于全國和深廣地區,主要得益于光谷政府大力推動的科創全鏈條支持以及全方位的科研成果轉化推動和保護,例如搭建科創供應鏈平臺來幫助光
41、谷科創企業更加 緊密高效的資源對接;組建上海技術交易所中部服務區來助力光谷和武漢科創企業的市場化和走出中國;設立多個專項資金對關鍵技術提供從研發到商業化進行全鏈條支持等。亮點二:光谷科創企業具備較高的科研成果商業轉化能力,利好科創產業的長期發展圖6:2023年營業收入分布中,光谷中位數領先全國和深廣地區 2023年營業收入分布對比5000單位:千萬最大值四分之三位數中位數四分之一位數最小值8001086420200光谷全國836.9789.484512.15200.464.513.692.153.33深圳廣州22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光谷樣本企業中授權專利超100件的企業占比達
42、11%,遠超全國(6%)、深圳(3%)和廣州(4%),顯示光谷科創企業的創新實力強勁,在全國名列前茅。此外,在發明專利中,光谷也較深廣地區實力突出,擁有50件以上發明專利的科創企業占比達到14%。光谷具備優質的知識產權發展沃土,一方面光谷政府致力于促進高質量知識產 權創造,如出臺了光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十條,引導支持高價值專利的培育開發;另一方面則是持續加強高水平知識產權的保護,如出臺了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同時為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海外護航,強化光谷和中國科創產業核心競爭力。亮點三:光谷科創企業授權專利占比突出,創新實力強勁圖7:光谷授權專利超50件和超100件占比
43、突出授權專利數量分布對比圖8:光谷發明專利超50件和超100件占比突出發明專利數量分布對比不足10件不足10件超50件超50件超10件超10件超100件超100件未披露未披露23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從樣本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生命科學、軟件和硬件行業分別位列前三名,共占據了超70%的比例,前三名的行業分布與光谷自身的戰略產業格局相符合,在光電子領 3.2.樣本企業行業分布域和生命科學領域中撥萃。從細分行業來看,生物制品與技術(17.3%)位居第一,突顯光谷生命科學產業在近幾年的蓬勃發展。圖9:樣本企業行業分布24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圖10:光谷科創企業的研發投
44、入位居全國前列2023年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圖11:光谷科創企業的研發人員占比超全國標準2023年研發人員占全體員工的比例注記:廣州和全國評選企業調研統計為截至9月30日注記:廣州和全國評選企業調研統計為截至9月30日0-10%0-20%31-40%61-80%11-20%21-40%41-50%81%及以上21-30%41-60%51-80%81%及以上研發投入和實力作為科創企業創新程度的硬指標之一,在全國各個高科技園區中備受關注。根據2024年4月最新發布的 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科創企業的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須達5%或以上,研發人員占員 3.3.光谷科創企業的研發投入力度穩居全國
45、前列工總數比例不低于10%。相比之下,光谷受訪企業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大多落在11%至20%區間,研發人員占比則是落在21%至40%區間,兩者皆遠高于國家指標,顯示光谷科創研發投入穩居全國前列。25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圖12:光谷的新質生產力投入與其光電子產業緊密結合 企業在加深新質生產力發展時主要的研發投入方向注記:廣州和全國評選企業調研統計為截至9月30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被列為首要任務,全國各地的高新區也紛紛提高對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投入和支持。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以科技創新為主引擎,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新技術為支撐。眾多新興科創技術中,光谷受訪企業最為
46、重視的為云計算與大數據 在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諸多挑戰。人才、資金和市場接受度為科創企業面對的三大主要挑戰,對光谷受訪企業來說,人才方面的挑戰較為巨大,近8成的企業表示存在人才短缺和招聘培育的困難,而在評選企 3.4.結合自身科創產業特性,光谷新質生產力發展穩健提升技術(43%)和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33%),主要受光谷自身較為強大的智能算力和超算能力所加持。此外,光谷的光電子通信產業的引領地位也使得其科創企業在5G通信產業和物聯網技術方面的投入較高,比例遠高于全國和深廣地區。業實地走訪中,許多企業也表示在人才引進和資金方面的需求持續擴大。此外,部分企業也表示由于市場成熟度尚不足
47、以及客戶特性等市場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客戶對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接受度和購買實力較低,從而導致光谷科創企業生產壓力上升。光谷廣州全國深圳26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圖14:經濟放緩和地緣挑戰之下,光谷科創企業未來發展以持穩為主面對當前經濟和地緣挑戰,企業未來一年將采取的應對措施圖13:人才短缺、資金壓力和市場接受度低為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三大挑戰 在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注記:廣州和全國評選企業調研統計為截至9月30日注記:廣州和全國評選企業調研統計為截至9月30日光谷持穩廣州其他全國擴張深圳收縮面對經濟增長放緩和市場的不確定性,光谷受訪企業整體而言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勢
48、,僅有4%的企業表示未來一 年可能會有企業規模收縮的計劃,近7成的企業表示以持穩為主,而近3成的企業表示將持續擴張。27注記:廣州和全國評選企業調研統計為截至9月30日光谷廣州全國深圳圖15:光谷科創企業的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主要從內而外推進中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方面,企業采取的主要舉措在綠色發展方面,光谷受訪企業主要從內部開始進行綠色轉型,重點聚焦在內部員工的意識提升和內部技術的綠色升級,比例分別達到64%和48%,高于全國和深廣地區。在外部方面則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尤其在供應鏈 3.5.光谷科創環境的綠色發展仍較為分散,從點轉往面發展中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合作方面有較多提升空間。此
49、方面的提升可以從設立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入手,由專門的團隊來進行推進和建立合作,以實現更快速的綠色轉型升級。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28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在綠色發展方面,光谷科創企業主要面臨的挑戰來自于短期盈利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平衡,以及資金和技術瓶頸兩個方面,占比分別達到67%和47%,在資金和技術瓶頸的限制尤為突出,較全國和深圳地區的占比分別高出13%和23%,主要原因在于尚缺乏標準化和可量化的指標與目標。隨著光谷的“零碳智慧示范園區”的建設投入,未來這一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打造更多的符合光谷產業特色的“零碳”示范應用場景。注記:廣州和全國評選企業調
50、研統計為截至9月30日光谷廣州全國深圳圖16:綠色挑戰主要源于資金投入和技術瓶頸,需要更加統籌和明確的綠色低碳發展路徑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追求可持續發展方面,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29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圖17:光谷受訪企業融資需求略微降低,融資規模預期持平 未來兩年內,光谷受訪企業得私募融資計劃和預期融資金額圖18:光谷受訪企業首選上市仍以A股為主未來兩年內,光谷受訪企業的IPO計劃和首選目標市場資金需求一直以來都是科創企業的重點挑戰之一,原因在于科創產品和服務往往具備較高的商業化難度。光谷政府近幾年持續加強政府基金投入力度以及發揮產業基金的引導作用,同時光谷科創企業的商業轉化
51、逐步完善,今年的光谷受訪企業的融資需求較2023年相比有所下降,無融資計劃的企業占比從13%躍升至29%。在融資規模預期方面較前一年略微提高,主要落在2,000萬元到5億元的區間(約60%的受訪企業)。在未來上市計劃中,光谷受訪企業的上市意愿度較2023年略微提升,A股仍為光谷科創企業的首選,一方面受地3.6.受光谷科創環境變化和經濟影響,光谷受訪企業營運以持穩為重在評選企業實地走訪中,我們也了解到許多企業已經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實現盈利和收支平衡,資金壓力較以往略微緩解。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企業表示受經濟形勢影響,將減少在投融資方面的投入,企業營運以持穩為主,擴張速度放緩,此意見與前面的未來企
52、業發展計劃調研結果相呼應。緣政治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國內交易所對于本土高科創屬性企業的上市支持持續完善和加大。暫無計劃暫無IPO計劃0-2,000萬元有,中國大陸2,000萬-5,000萬元有,香港5,000萬元-1億元有,美國1億-5億元有,新加坡5億-10億元有,其他市場10億元以上30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擴張需求方面,光谷的優質科創環境和日益深化的產學研合作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沃土,近半的光谷受訪企業無向外擴張需求,較前一年高出近20%。多數的光谷受訪企業表示對于光谷的政務服務水平和效率、政策落實速度、企業發展資金支持、產業鏈企業推介方面表示贊賞,相比其他地區表現尤為突
53、出,大幅度降低了光谷科創企業對外尋求發展的需求。有向外擴張需求的企業中,長三角為多數受訪企業的首選,主要是在于相比全國其他地區,長三角地區有較多元的產業結構、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布局和較高的資金支持強度。在選址考量方面,前三名分別為“市場獲?。?9%)”“經營成本(52%)”和“營商環境(49%)”。與前一年相比,經營成本的比例有所提升,從45%提升至52%,重要程度排名從第四名躍升至第二名,顯示在經濟增速放緩下,光谷科創企業對于資金鏈的管控和資金補貼的依賴有所提升。人才方面則是較前一年有所下滑,主要受“3551光谷人才計劃”的逐步完善和對于光谷政府在人才引進方面的扶持和引導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的影響
54、而有所降低。圖19:光谷受訪企業的向外擴張需求降低,光谷肥沃科創環境提高企業本地深耕意愿光谷受訪企業有無在其他地區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計劃及首選區域2024202331圖20:市場獲取仍為光谷受訪企業選址的首要考量因素,經營成本的重要性在2024年顯著提升光谷受訪企業在選址過程中的關鍵考量因素20242023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4.光谷經濟和科創發展的發展建議32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33現狀: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科創企業的生存環境受到較大的挑戰。在今年的評選企業走訪中,我們發現許多的光谷科創企業都提到由于市場環境的影響,未來一年的發展目標都以企業生存為主,對于
55、市場拓展的信心降低,與前幾年的積極擴張納新呈現差異。此外,目前光谷在創新研發投入方面仍比國內前沿城市略微不足。根據火炬統計,2022年武漢高新區的R&D經費內部支出為493.2億元,總量規模僅相當于同期北京中關村的三分之一。在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不斷提高之下,光谷科創企業需要更加精準高效的政策和產業發展扶持,維持良好正向且可持續的科創發展?,F狀:光谷的科創產業布局多元,發展出多個高潛力的賽道,但目前產業布局仍呈現點狀突破,缺乏足夠的聚焦,產業群內存在企業彼此的關聯度不足、匹配性不強、產業配套不足等問題。此外,光谷科創企業之間存在較強的競爭意識,彼此合作不充分,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存在利
56、益沖突顧慮,如大企業擔心資源功效是否會威脅自身的競爭優勢地位;中小企業擔心科創成果專利和數據所有權問題會在合作中逐漸喪失,從而在產業鏈內部形成多層隔閡。綜上,光谷科創產業目前尚未形成利于產業要素在集群內充分流動和緊密合作的優質生態,許多產業鏈核心環節仍受制于人才和資源,產業鏈穩定性較差。建議:通過提升產業發展層級,由政府引導精準聚焦和鏈式拓展,建設符合國家戰略和重大需求的產業集群,加速現狀:光谷作為武漢新城的關鍵中心,是長江中游的創新策源高地,承擔著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科技發展和推動武漢新城成為世界級科技創新高地和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主引擎的責任。然而,許多光谷科創企業尚未具備走出湖北的
57、經驗,如何有效集中零散的創新能力并有效支撐中國和世界的科技創新發展是未來光谷科創企業的重要挑戰之一。此外,光谷建設目前也還缺乏足夠從“1到N”到“0到1”的突破經驗,如何輸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科研成果和創新資產,形成有效促進世界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力量。建議:錨定光谷的科創定位,推動高質量建設,有針對性4.1.外部環境改變之下的創新扶持4.2.產業布局多而廣但需更加聚焦4.3.推動高質量光谷企業走出中國建議:發掘各細分賽道存在的發展痛點和產業困境,并由政府牽引,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合作,提高光谷科創產業的內循環以強化產業鏈韌性,降低外部環境改變帶來的沖擊。同時,加強產業商業轉化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助力企
58、業攻克科研成果商業轉化落地的難點,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科技企業市場化培育服務,以及探索風險分擔機制,推動新型金融服務項目試點,如“科創貸”,提高科創企業的盈利能力,創造實質性的創新收入,為科創發展持續保駕護航。推動光谷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化發展。參考其他全國前沿高新區的成功模式,結合光谷產業特色進行改進優化,打造符合光谷需求和產業特性的創新產業鏈發展模式。以蘇州為例,2023年6月蘇州工業園區推出盛禾創新站,以“政府+企業”強強聯合的創新模式為初創期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創業和資本賦能,通過政府引導來打造一流的生命健康加速平臺和創新孵化空間,建立起園區頭部企業引領中小企業發展的生態圈。光谷也可以通過
59、武漢自有的傳統行業實力來賦能新興產業鏈的發展,推動具備資源優勢的傳統企業與創新企業通過并購或是戰略合作等方式進行深度合作,活用創新產業具備的高技術,如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等,構建雙向滲透,打通橫向的產業協作,加速產業鏈發展升級。的構建發展引擎,主要從多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需要通過尋找經在行業中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企業,吸引其落地光谷,從而實現直接帶動光谷本地產業鏈的全球化發展,對標世界級產業進行升級。一方面光谷政府和產業發展機構需要設立明確的“世界標準”,催生更多原創性技術,提高全球科技創新研發的話語權,并且形成有效促進科技創新的風頭體系以實現穩定持續的科技創新發展環境。最后是關注具備較高發展和商
60、業化潛力的企業,有針對性地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通過政策扶持、資源傾斜等方式,幫助這些企業快速成長,成為世界級科技領軍企業,并反哺其他本地科創企業,形成鏈條式發展。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5.2024年度20強及明日之星企業概況34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355.1.光谷20強企業介紹武漢科福新藥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海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102武漢科福新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科?!保┳?012年成立以來,一直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專注于高端制劑及改良型新藥的研發,是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湖北省“企業研究技術中心”“單項冠軍產品(企業)”,2024年公司獲得國家第六批
61、“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聘@枚嗄暄邪l積累的納米遞送技術平臺,提升藥物分子對皮膚/粘膜的穿透效率及靶向作用,進行改良型新藥研發,以解決皮膚、兒科及眼科等領域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提升療效和降低不良反應,改善治療體驗及用藥順應性。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福已建立豐富的產品管線和完整的藥物研發體系,擁有豐富的藥品開發和注冊經驗,在納米制劑、經皮給藥制劑和大分子化學藥領域形成了競爭優勢。公司獲批上市的鹽酸普萘洛爾口服溶液是國內首個且唯一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藥物。公司核心團隊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納米藥物制劑的科研團隊,擁有員工百余名,其中超過半數為研發人員,形成了強大的新藥臨床前研發能力。先后承擔了國
62、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及湖北省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示范建設企業、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等榮譽以及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武漢多批“3551”創新人才項目資助,科福團隊累計已開發上市 15 項新藥成果,公司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 27 件。目前有多個二類新藥項目在研,已有2項取得臨床批件,其中1個二類新藥即將完成II期臨床研究??聘R呀浕就瓿闪藦难邪l機構到研產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轉型,正在發力成為納米醫藥產品細分領域的領導者。武漢海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專注于智能座艙相關的汽車電子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主要包括車
63、載導航、汽車顯示設備、汽車音響、CAN Bus等車載智能設備,并為用戶提供跨平臺導航引擎、車載定制系統、局域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的解決方案,為用戶打造視、聽、觸完美融合的沉浸式體驗,創造人性化、數字化、定制化的智能座艙系統。公司核心產品為智能座艙,主要分為車規級OLED顯示屏、車規級miniLED直下式背光顯示屏、多聯屏、域控制器、智能表面、智能助手等特色系列。主導產品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顯示屏,在細分領域“導航儀器及裝置零件、附件(4109040000)”屬于第一梯隊企業,11月14日,中國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年產1000萬輛的榮耀時刻,其中搭載海微產品的車達652,123輛。公司在車載顯示屏領域,目
64、前是蔚來汽車中控顯示屏、HDR數字儀表、HDR多功能顯示屏、智能機器人NOMI等顯示部件的獨家供應商(包含全部在售車型),是理想汽車L9雙聯屏、高合汽車HiPhi X三聯屏、上汽飛凡R7三聯屏等行業代表性顯示屏的供應商。此外,企業已進入上汽智己汽車、東風嵐圖汽車等知名車企的車載顯示屏項目定點,依托強大的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搭建全球戰略合作平臺。近年來,公司知識產權創造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目前獲得已授權發明專利31項,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89項,已授權軟件著作權18項,正在申請中的發明專利130項。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36武漢糖智藥業有限公司武漢普諾賽生命科技
65、有限公司0304糖智藥業是一家專注于核苷、核苷酸、亞磷酰胺單體及糖科學系列產品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面對生物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企業依靠創始團隊在糖領域多年沉淀,擁有全球領先的糖酶庫以及最全面的復雜糖類化合物合成手段,是全球領先的高附加值糖類原料、核酸藥物核心原料供應商,為全球多家企業規模供應高質量產品并持續開發創新品種。公司特色產品主要包括:核苷及其衍生物、核苷酸(dNTP、NTP及其衍生物)、“帽子”類似物、亞磷酰胺單體、糖核苷酸、糖脂類、糖工具酶等多個品類;糖智藥業同時可為客戶提供定制產品服務。企業致力于補足國內在糖科學及核酸合成方面的短板,企業通過引入海外高層次人才、合作開展項目、
66、利用酶法化學合成生物學等先進技術,不斷優化和升級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與合成效率。目前企業在化學酶法合成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持續攻克行業難題,如提高合成物的純度與收率,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從而鍛造企業的技術長板。企業搭建了更完善的化學酶法合成平臺,具有生物學活性的糖類小分子化合物以及抗體糖型改造和抗體藥物偶聯物合成技術平臺,更好的服務于國內生物技術與生物醫藥企業,助力糖及核酸原料在創新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先后突破了糖化學領域原材料的國產化,相關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進一步縮小與國外差距,實現“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推動我國在高附加值產品的發展。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67、、湖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湖北省“新物種”企業、武漢市“骨干瞪羚”企業、武漢市“潛在獨角獸”、武漢市研究開發中心、武漢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光谷瞪羚企業、光谷“潛在獨角獸”企業、光谷上市“金種子”稱號等榮譽資質。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專注于研發和生產細胞培養基、胎牛血清、其他細胞培養相關試劑、原代細胞及腫瘤細胞的生物高新技術企業;現已申請細胞培養基、細胞培養相關試劑、原代細胞、腫瘤細胞等相關專利50余項;公司建有2大細胞庫腫瘤細胞庫及原代細胞庫,分別為:國內最大科研腫瘤細胞庫、國內最大最全原代細胞庫,細胞資源近1400種,為國內科研細胞領域頭部品牌,市場占有
68、率第一。公司自主研發的細胞培養基,打破了國際巨頭GIBCO的國內壟斷地位,一經上市就受到科研用戶的追捧;公司為業內首家實現全部在庫人源細胞系STR鑒定、鼠源細胞系種屬鑒定、原代細胞特異性指標鑒定的標桿性企業,擁有數千平方米的標準萬級凈化車間、建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及遵循先進的細胞庫管理理念。目前業務在全球50多個國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國內業務渠道合作伙伴超過2000家,為超過500家三甲醫院、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提供細胞培養基、細胞培養相關試劑及細胞類產品和服務。榮獲省級“專精特新”“瞪羚企業”“科特勒卓越顧客價值大獎”等榮譽稱號,文獻引用數量超15000篇,總影響因子達85000+。2
69、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37武漢伯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靈途傳感科技有限公司0506伯遠集團成立于2011年7月26日,位于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大道888號中國種都。集團總部位于武漢,黃岡、三亞和昆明均設有分公司,辦公實驗總面積達12000平米、實驗田面積達40000平米。目前,伯遠集團已建立一支來自海內外頂級名校,多學科交叉型的高素質綜合團隊,擁有400名員工,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40%以上。集團建立了通量規模的載體構建平臺、遺傳轉化平臺、基因編輯平臺、檢測平臺、蛋白實驗平臺、表觀組學平臺、蛋白質組學平臺、代謝組學平臺、伯遠醫學平臺、伯遠嚴選平臺、伯遠工程平臺、合成生物學平臺
70、,每年轉30000+個基因,長期服務的課題組6500+家和種業公司200+家,業務已覆蓋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科研院所、醫院及工業企業,有效地支撐生命科學研究和人類健康兩大領域的需求。公司在植物遺傳基因技術的應用,加快了育種進程,培育出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提高育種效率和品種穩定性,滿足我國農業生產對作物優良新品種的迫切要求,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節能環保,獲中國生產力促進協會中國好技術”榮譽稱號。伯遠集團現已成長為我國功能基因研究領域發展迅猛、成果顯著的知名企業,建立了行業內規模龐大的人才團隊和軟硬件平臺。集團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武漢市技術研發開發中心、湖北
71、科創大賽100強、未來農業百強TOP100、種業創新TOP30、年度創新企業TOP20,2024年獲得“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功能基因研究和應用公共服務平臺”授牌,獲得2024-2025年湖北省上市“銀種子”企業認定,2024年度首批武漢市五星級高新技術企業。靈途科技是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于2017年,具備從芯片到器件到模組到傳感器及行業解決方案的全棧產品研發能力。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位于武漢中國光谷,吸收成熟的光芯片和器件封裝產業鏈資源。制造分部設在宜昌,專注于車規級光電感知產品的生產。此外,公司緊貼客戶資源,在上海、深圳、蘇州等地設有營銷機構。自成立以來,靈途科技始終以光電技術為基礎,以
72、光電傳感器為核心,為行業客戶提供從器件封裝、模組裝配到整機設計及解決方案的全方位服務。目前公司的核心產品及解決方案已經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測繪等領域的頭部企業達成合作,實現應用落地和批量出貨。在智能家居領域,已成為行業TOP企業主要核心供應商;在智慧城市領域,加速推進技術創新,落地基于光電傳感技術的增強激光安全探測系統;在智能測繪領域,垂直一體化封裝光電傳感部件可滿足無人機和智能測繪場景應用需求,已完成頭部客戶出貨。未來,靈途科技更將積極推進光電感知技術研發、產線升級及行業拓展工作,期待與更多行業用戶及合作伙伴協作,全方位支撐激光雷達在各應用場景中的安全應用,將光電技術惠及千家萬戶。20
73、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38武漢睿特富連技術有限公司武漢合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0708武漢睿特富連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睿連”),以“ALLCONEC|睿連”為品牌,并在以色列設立有研發中心,專注于IT基礎設施連接和智能管理綜合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睿連核心業務和產品包括用于數據&算力中心、局域網(含FTTx)、工控、光纖傳感乃至家裝等場景的高性能端到端的布線系統(包括光纖布線系統、銅纜布線系統、光電復合纜布線系統和AIM智能布線系統)、數字IT基礎設施軟件管理平臺及相關線纜、連接器、模塊及組件。睿連的核心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已在通信、交通、金融、電力、石油化工、醫療及公用事業等領
74、域得到成功應用與認可,目前已獲得重要獎項有 Data Centre Alliance-DCS獎:2020-2022年“最佳ICT自動化綜合管理創新解決方案”和“最佳智能自動化創新解決方案”;Software World:“2021年十佳數據中心管理軟件”;Electrical Review-ER&DCR Excellence Awards:“2024年度最佳DCIM解決方案”。睿連將通過國際化布局與海內外協同發展,立足于經驗證的自主且領先的產品與技術,力爭成為行業最佳的數字IT基礎設施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武漢合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國光谷,創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為客戶提供“車
75、-樁-網”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現有員工350余人,其中近30%為核心研發人員。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了以“車-樁-網”為核心的四條產品線:以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為核心的車載產品線、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及充電控制為核心的控制產品線、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為核心的電樁產品線以及以光儲充一體化為核心的儲能產品線。擁有核心技術包含:電機控制技術、電力電子功率變換技術、雙向逆變式充放電技術、新器件及新材料應用技術、整車控制技術、遠程監控及標定技術。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當前擁有120余項專利與軟件著作權。先后榮獲了工信部及業界頒發的多項榮譽: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76、企業、中國充電設施V2G技術領跑企業電動生態杯、2020年中國充電設施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2018年中國綠色物流行業十大充電樁品牌、中國(湖北)2017新能源汽車行業經營服務模式創新獎、2017年度最佳解決方案供應商獎等等。公司產品覆蓋國內200多個城市,并遠銷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合智數字能源將持續以創新為驅動,為全球零碳社會的發展目標貢獻力量。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39武漢禾大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鈞恒科技有限公司0910武漢禾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坐落于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區-高農生物園,是國內領先的以數字化節水灌溉為核心的數字農業服務商。作為國
77、內最早一批專注于數字農業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將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帶進農業生產,解決農業生產的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目前依托企業研發團隊和國內外專家資源優勢,已研發出一系列具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產品,包括田小二&數字園林平臺、數字球閥Q系列、數字電動閥D系列、數字施肥系統S系列、數字水肥機F系列等,已獲得國家專利60+項,軟件著作權33+項。同時,獨創數字化節水灌溉創新技術,融合5G、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打造數字農業平臺,為政府、科研單位、現代農業園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提供數字大田、數字果園、數字大棚、數字園林等
78、場景的農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農業“省時省工”“節水節肥”“提質提效”。公司始終踐行以“用數字化技術賦能全球農業”的企業使命,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瞪羚企業”“武漢市科技小巨人”企業、“武漢市級星創天地”、ISO管理質量體系企業、AAA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2022年,禾大科技榮獲2022數字農業TOP20、2022科技興農服務提供商TOP20。2023年,由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等權威機構聯合評選發布了“2023數字農業新基建服務平臺TOP50”榜單,禾大科技位列25。2024年,由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等權威機
79、構聯合評選發布了“2024智慧農業TOP20”,禾大科技位列20。作為中國農技推廣協會數字農業分會副會長單位、數字農業領域的標桿企業,持續用數字化技術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武漢鈞恒科技有限公司是業界領先的高端光通信器件和設備供應商,是專業從事高端光通信產品的研制、生產及推廣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從光學組件,光電轉換模塊,光端機及子系統的行業垂直整合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各種特定應用的定制化產品。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7日,注冊資本金5384.62萬元,位于光谷三路777號東湖綜合保稅區三號電子廠房,研產辦公面積約13000,主導產品數字多通道并行模塊具有傳輸速率高、低成本、國產化、智能化
80、、高可靠性等特點,性能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適應航空、高原、遠海等復雜環境,廣泛用于通信、數據中心、超算、金融、電力等領域,銷售網絡范圍覆蓋海內外。曾多次在中央一臺新聞聯播、湖北衛視等報道。公司現有專職研發人員百余人,研發團隊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光學教授、通信技術博士、行業優秀技術專家。榮獲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016年至2023年連續八年獲得東湖開發區“瞪羚企業”、武漢市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3551人才企業等榮譽,2020年被評為“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企業”,公司2023年度主營業務收入4.5億元,年增長率達到87%,是工業穩增長
81、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企業。鈞恒始終專注于信息通信事業的進步與發展,自成立之日起,鈞恒科技創始人就將技術創新及產品質量作為公司發展核心,研發實力雄厚,獲得知識產權共計100余項,攻克自動耦合制造難關,首創高密度高精度光路設計,實現國產化替代,積極推進通信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搭建新的生態系統,解決行業內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在未來的兩年里,公司將繼續踐行“誠信、高效、創新、共贏”的經營理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以誠實守信為根本準則,不斷提高技術實力,致力于打造立足行業一流高端光通信產品,構架信息通信建設的高速光互聯橋梁。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40武漢湖振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鼎康(
82、武漢)生物醫藥有限公司1112武漢湖振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車谷英才計劃”及“車谷產業教授”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團隊,是專業從事河湖治理、污泥環保處理、土壤修復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已取得 ISO9001 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五星售后服務認證、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等級資質、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擁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四十余項,發表SCI論文十余篇,參與地方標準三項、企業標準一項、標準規范六項,獲得湖北省“專精特新專板企業”
83、稱號,湖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稱號、“科技型中小企業”稱號、科技“小巨人”稱號、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武漢市優秀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武漢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武漢市環保產業骨干企業稱號,公司核心技術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進入浙江省水利先進技術目錄,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先進適用技術指導目錄,“一帶一路”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及產品目錄。公司得到省市政府的重點支持,目前是新四板掛牌企業(股權代碼:Y00160)。旗下全資控股廬山市湖振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都昌湖振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湖振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荊州分公司。公司技術研發團隊致力于環境修復研發,自有多項修復設備和藥劑,長
84、江流域低值固廢劣質組分轉化制備低碳水工程材料及應用長江流域典型微污染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研究與應用大宗工農業固廢基環境功能材料在水體治理中的技術研發與應用獲得國際先進評價?!傲资嗷勰喔苫瘎眉夹g”入選2023年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先進適用技術指導目錄,“河湖清淤智能規劃管理系統”技術入選智慧水環境創新應用案例推薦目錄(2022年)?!拔勰喹h保處理項目”榮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頒發“年度最受關注”獎、共青團中央創業比賽獎項。公司技術管理人員獲得中國疏浚協會“行業技術專家”稱號,湖北省“企業創新達人”稱號。鼎康生物是一家領先的合同開發和生產服務(CDMO)公司。公司以創新的研發和制造能力,賦能生物制品
85、從細胞系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全過程,提升客戶的前沿生物制品對全球患者的可及性,為患者締造健康福祉。鼎康生物擁有超過400位員工,依托全面的生物制品生產能力和國際認可的專業經驗,為世界范圍內的生物醫藥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我們位于上海的創新中心聚焦高效的細胞株開發和先進的技術開發,與擁有多國臨床試驗申請和新藥上市成功經驗的武漢制造工廠相結合,鼎康生物正在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及商業化生產服務。一直以來,可靠、合規、靈活、快速的服務,創新的團隊和良好的運營成為鼎康生物不斷成功的源動力。在鼎康生物,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致力于提高前沿生物醫藥對全球患者的可及性,履行我
86、們對人類健康的承諾。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41武漢智化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珞珈伊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1314智化科技成立于2018年,專注于AI賦能化學創新的研發,致力于重塑化學未來,并利用人工智能和化學大數據,通過化學合成的智能化、自動化,大幅度提高化學合成效率。智化科技以化學大數據為驅動,自主研發多種算法模型,配合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人,為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客戶及高校提供領先的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公司已成功為多家國內外知名大型制藥公司提供產品技術服務并得到高度好評。核心產品ChemAIRS-AI輔助逆合成路線設計平臺基于化學大數據挖掘與深度學習算法,只需要輸入目標分子便能
87、夠在數分鐘內對該分子設計出多條合成路線,并充分考慮原料可及性、反應可行性、官能團兼容性、手性合成策略等因素,為化學家提供多樣可行合成思路;ChemAIoT-化學實驗室人工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基于豐富的化學信息學經驗沉淀,自研的人工智能算法賦能復合機器人,通過連接各類儀器設備、非標定制模塊,為化學、檢驗檢測、生物、醫療等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實驗室全流程智動化。目前這一項技術已應用于智化科技自建的自動化實驗室(ChemAILab)及客戶實驗室。公司擁有14項專利,64項軟著。2022 年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2023年認定為湖北省信創產品企業,2024年獲“榮格技術創
88、新獎”、認定為“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武漢市首批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典型應用案例企業”“2024年度武漢市科技創新高新骨干瞪羚企業”“2024年湖北省科創“新物種”潛在獨角獸企業”。武漢珞珈伊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致力于創新創造,掌握三維激光核心技術,推動激光雷達產業化。武漢珞珈伊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依托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的學科優勢,由多位行業資深專家發起成立。公司綜合武漢大學在“光、機、電、算”及遙感等多學科專業人才隊伍,針對遙感測繪新應用需求,圍繞激光雷達裝備研制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探索,攻克了系列激光掃描高精度探測關鍵技術,研制出高精度激光斷面掃描儀、高精度三維激光掃描儀、輕
89、小型無人機機載激光雷達系統等高端激光掃描探測裝備。公司在由中國測繪學會組織的“多頻段新型測繪激光雷達技術及裝備”科技成果評價會上被行業專家評價為“國際領先”,且公司的“FT系列輕小型測繪級載激光雷達系統”獲第二屆中國激光雷達創新產品獎。珞珈伊云在2024年被認定為“種子獨角獸”企業,具有高成長性,是新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公司產品可應用于測繪、電力巡線、水土資源調查、城市三維建模、農林資源調查、軌道交通檢測等領域。我們未來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為客戶提供輕量化、高精度、高性能、自主知識產權的激光雷達產品。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42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
90、司1516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位于武漢中國光谷,是一家集工業機器人和物聯網技術研發、產品制造及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湖北省機器人產業聯盟的理事長單位,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公司產品包括各類型通用機器人、“云機器人”“工匠機器人”以及網絡傳感器等,產品廣泛應用于白酒釀造行業,是勁牌、茅臺、洋河、汾酒、古井貢、口子窖、老村長、十里香、老明光、黃鶴樓、景芝等公司的優秀合作伙伴。公司現有員工300余人,研發人員近100人,已經建立了以無線測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及物聯網技術為主線的智能制造研發體系,在機器人控制系統、運動算法、精密
91、減速機、無線傳感器以及云計算等方面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截至目前已獲專利百余項,軟件著作權二十余項?,F已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認證、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實現了規范化管理目標。2014年公司在機器人領域首次建立了“云機器人(Cloud Robots)”模型,推行機器人互聯網化;2015年,在業內首次提出了“工匠機器人(Artisan Robots)”概念,于同年在白酒釀造領域研發出第一臺工匠機器人產品上甑機器人,并順利通過了國家機器人產品CR認證,經專家評審科技成果鑒定,成果水平:國際領先,實現了定制
92、化機器人在傳統工藝技術智能化改造領域的應用,開創了白酒智慧釀造新紀元。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72166)2012年成立于武漢中國光谷,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先后取得電子與智能化工程承包資質,ISO質量、環境、健康安全、信息安全、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五大體系認證,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CS)評估認證、CMMI5軟件能力成熟度認證、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認證、中國環境服務認證證書等。公司搭建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顧問為龍頭,在光電領域有多年研發經驗的技術團隊,其中多人入選3551光谷人才。公司擁有專利和軟著44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02項,獲得省級科學
93、技術一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產學研創新成果二等獎2項、省科技創新成果三等獎1項、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金獎;4項水利部科技成果評價,省市4項科技成果登記;并獲批共建“智慧河湖與生態修復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武漢市研究開發中心”。公司還發表了論文18篇,主編和參編了相關技術標準6項,并承擔了多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公司具備頂層規劃方案設計到系統平臺開發、大數據模型分析、監測傳感設備研發、項目實施運維等全方位服務能力,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全系自研產品和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產品和各類解決方案服務于全國100多個城市和地區的500余個項目,累積的水情監測數據超18億條,廣泛應用于“
94、智慧城市”的智慧水文、智慧水務、智慧環保、海綿城市建設、智慧排水、智慧河長、智慧湖長、黑臭水體治理監測、智慧供水等多個城市水系統信息化領域,致力于成為客戶業務創新、水務信息化、數字化轉型最信賴的合作伙伴。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43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武漢英泰斯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武漢敢為科技有限公司1718武漢英泰斯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INTEST”)成立于2004年,是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全棧式供應商。公司主營業務涵蓋通信網聯、汽車測試、車路協同三大方向,核心產品車載智能終端 T-BOX 出貨量近 400 萬臺套,位居行業前列,服務主機廠客戶近百家。首
95、發車載衛星通信北斗終端S-BOX,研發國內首款車企數據云控平臺系統,承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檢測工況研究和研發”國家級平臺及北京、天津、廣西、山東、安徽等省級新能源地方政府監控平臺,是 GB/T 32960 國家標準核心組成員,并參與北京、上海等地方標準制定,衛星通信車載終端通用規范等標準起草。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湖北省首批人工智能企業、“武漢名品”、武漢市軟件百強企業、湖北省2024-2025年度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工信部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等榮譽。未來,公司將持續創新,加
96、強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可控技術攻關,全方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光谷乃至武漢湖北的經濟社會建設發展貢獻應有力量。武漢敢為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生產基地設在東湖高新科創基地及江蘇鹽城,占地4000余平米,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精度光學氣體傳感器、高端光學分析儀器及系統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服務于環境監測、石油化工、鋼鐵煤炭、能源電力、生物醫療等領域。公司由華科、武大等知名高校博士、碩士創立于2013年,現有員工100余人,致力于世界前沿的光學分析技術研究與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掌握紫外、紅外吸收光譜技術(DOAS)、非分散紅外氣體檢測技術(NDIR)、可調諧二極
97、管激光吸收光譜技術(TDLAS)及光腔衰蕩光譜檢測技術(CRDS)等氣體檢測關鍵技術。先后承擔了中國石油前瞻性科研項目、中國石化行業先導性試驗項目、湖北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研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各類專利120項,軟件著作權58項,參與行業標準制定10余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相關成果被中電聯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通過多年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高精度光學氣體傳感器行業知名企業之一。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45001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知識產權體系認證,產品通過國家計量認證。連續六年入選東湖高新區“瞪羚企業”、榮獲工
98、信部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省楚天英才計劃科創團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科技進步獎、湖北省企業創新積分百強榜單、省創新產品應用示范推薦目錄、光谷高科技成長科技企業20強、雙碳貢獻獎等榮譽。未來,公司秉承著“敢為人先、創新不止”的理念,持續創新,在高精度光學氣體檢測領域,依托高精度光學氣體傳感器/分析儀的核心優勢,夯實“硬件+軟件+數據服務”的新發展模式,逐步向碳排放監測和能源安全監測預警方向不斷深入,為綠色低碳發展做貢獻。44武漢芯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海云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20武漢芯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芯景”)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模擬及數?;旌霞呻娐?/p>
99、研發、設計及銷售的國產半導體廠商。是國家鼓勵的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稅總局認定的國家重點規劃內IC設計企業,科技部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專精特新企業、工信部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接口類芯片(包括:RS232RS485LVDS、CANLIN、USB、I2C器件、SPI串口器件、多協議串口收發驅動器芯片等)、時鐘(RTC、PLL、Clock Buffer/Clock Dividers and Fanout Buffers)等芯片領域具有先進的設計、運營管理和解決方案經驗積累。芯景科技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性能優異的各類模擬及數?;旌霞呻娐沸酒?,包括:實時日歷時鐘芯片、時鐘Buffer
100、、時鐘Multiplexers、溫度傳感器芯片、各類I2C接口類芯片、SPI擴展芯片、UART串口通訊芯片、串口協議轉換芯片、RS485/RS232串口通訊芯片、LVDS接口芯片、CAN/LIN收發芯片、多協議串口通信驅動芯片、加密存儲芯片、白光和彩色LED驅動芯片、LCD/LED顯示控制芯片及模塊、DC/DC轉換器芯片、LDO調整器芯片、電源監控器芯片、馬達驅動芯片、衛星接收LNB控制芯片以及振蕩器芯片等。芯景科技的芯片產品可用于計算機、服務器、通訊設備、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等市場。芯景科技在武漢、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多地設立了銷售分支機構,為國內及全球客戶提供模擬、數?;旌闲酒?/p>
101、及解決方案?,F階段芯景科技芯片產品已在上百個國內外知名客戶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武漢海云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一家以數據和科技(AI)驅動的醫藥健康數智化服務商。公司以“創造連鎖會員新價值”為使命,專注于為醫藥健康產業提供大數據服務,提供基于SaaS的醫藥管理服務解決方案。通過滿足藥店增長的數字化需求和會員的購藥新體驗,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行業數字化橋梁,提升整個大健康服務鏈條的效能,成為中國藥品流通終端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和開拓者。公司從提供醫藥零售行業軟件服務逐步轉型為數據智能服務提供商,現擁有龐大的大數據資產,覆蓋多種藥品及患者、渠道、產品相關數據。公司圍繞消費者購
102、藥用藥場景,提供以協助藥店和藥企進行消費者運營的軟件和數據等服務,為藥店渠道提供會員管理,服務服務網絡遍及30個省市,覆蓋超過13萬家藥店門店,構建了近4億患者的服務直達體系?!按娼】怠笔枪酒煜缕放?,公司擁有龐大的數據規模,已積累銷售數據 150 億條、藥品數據 3000 萬條、合法合規地積累了超4億患者、40萬店員的購藥行為數據和銷售行為數據,數據標簽覆蓋超120個維度,橫跨近8年。公司長期注重大數據研發和藥學服務專業能力建設,與武漢科技大學合作共建共研大數據AI和智能藥學服務等科技項目,不斷提升科技實力。公司先后通過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大數據企業、瞪羚企業、國家網絡信息
103、安全等級第三級認證和DCMM(乙方)3級認證。存健康致力于成為中國藥品流通終端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和開拓者,深耕藥店觸達患者的閉環,目標成為未來國民大健康交互中樞,全方位支持國民健康。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455.2.光谷明日之星企業介紹長飛先進半導體(武漢)有限公司武漢唯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0102長飛先進是一家擁有外延生長、器件設計、晶圓制造及模塊封測全產業鏈能力的IDM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6英寸產線設備和先進的配套系統,可提供650V3300V SiC SBD、SiC MOSFET相關產品,廣泛覆蓋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充電樁、電力電網等領域。在產品開發方面,新能源汽車
104、中主驅逆變器價值量占比最高,長飛先進現在最主要的一款產品就是針對新能源汽車主驅逆變應用設計的1200V 15m SiC MOSFET產品,這款產品現在已經完成了多次迭代,比導通電阻(Ron,sp)、Vth的穩定性、主要參數溫升比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長飛先進目前主要采用平面型SiC MOSFET主流技術。平面型技術結構一致性更優,可靠性也得到了驗證,同時公司也在不斷針對平面型技術進行優化,比如通過新工藝新產品開發,包括與主機廠聯合定制化開發等,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水平,以滿足新能源汽車客戶現有的以及下一代產品的需求。此外,公司還成功開發并具備了燒結銀工藝能力,同時也在布局溝槽型技術,包括溝槽型工藝技
105、術產品的開發以及專利布局等。公司目前已經搭建起完整的IDM組織架構,并匹配相應組織能力,核心高級管理人員均來自全球500強或半導體行業頭部企業;同時已經建立起完整的、專業化的技術團隊,其中“產品設計-工藝開發-器件制造”的全產業鏈專業技術團隊500余人,核心人員擁有15年以上的半導體研發經驗。截至2024年6月25日,長飛先進申請專利152項、授權專利77項;參與并發布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包括半絕緣碳化硅單晶的電阻率非接觸測試方法碳化硅單晶拋光片碳化硅外延片表面缺陷的測試激光散射法碳化硅外延層厚度的測試紅外反射法碳化硅外延片5項國家標準,以及碳化硅晶片表面金屬元素含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106、法電力系統高壓功率器件用碳化硅外延片使用條件等多項行業、團體標準。武漢唯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是一家專注于心血管領域,尤其是心衰及結構性心臟病微創介入領域的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研發、技術服務、生產和銷售為核心,旨在為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先進的醫療解決方案??偛课挥谖錆h東湖高新區,并在蘇州、北京、上海等地布局產業鏈。公司核心團隊由心血管臨床專家、研發專家和資深職業經理人組成,科研團隊則匯聚了結構性心臟病介入專家、心臟外科專家、金屬材料學專家等,形成了強大的醫研企合作模式。自成立以來,公司連續兩年入選“湖北十大醫工交叉創新成果”,并獲得多項榮譽,包括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107、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唯柯醫療專注于創新產品設計和研發,產品線涵蓋心衰防治、心源性卒中預防、瓣膜疾病治療等多個領域。核心產品納米膜卵圓孔未閉封堵器獲得“最具投資價值獎”,并有四款三類配套介入耗材獲準注冊并商業化。心房分流器獲得NMP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及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自主研發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系統已啟動國內臨床試驗,并入選國家工信部和科技部的重點研發項目。唯柯醫療擁有80余項專利,包括60余項發明專利,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公司已完成6輪融資,累計近4億元,估值約20億元,正籌備科創板上市。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心血管領域,以創新提
108、升患者生命質量,為人類健康事業貢獻力量。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46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武漢楷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凱德維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0304楷拓生物專注于基因治療與核酸細分方向的研究與開發,公司整合了大規模質粒及mRNA上下游工藝平臺方面的國際先進技術、人才資源、高端大型儀器設備資源,致力于成為國內稀缺的將大規模質粒與mRNA上下游工藝平臺完整結合的CDMO服務企業,為全球基因治療和核酸藥物研發及生產企業提供符合國際監管標準的、覆蓋從臨床前到商業化生產的一站式服務。質粒工藝平臺核心團隊具有10多年的工藝積累及經驗,主導建立了國際上首創的質粒富集工藝,主導
109、的重組裸質粒產品進入了期臨床階段;mRNA和LNP工藝平臺海歸團隊具有多年mRNA和LNP的產業經驗和學術背景,貫穿整個藥物研發及生產,掌握多套國際領先的上下游工藝及專有工藝檢測方法,團隊在國內外mRNA疫苗和藥物R&D及CMC行業,其中包括30+管線、20+IND臨床和COVID商業化疫苗階段累計了豐富的經驗,楷拓生物技術平臺可為AAV、CAR-T、干細胞等不同類型的產品提供GMP合規原材料。同時,為填補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對mRNA技術平臺的合作需求,楷拓生物搭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專業團隊和mRNA廠房,實現從質粒到成品的端到端生產,解決半成品周轉大幅增加了成本和挑戰的行業痛點,為mRNA疫苗
110、/療法提供“質粒-mRNA-成品”全流程CDMO服務,具備CMC申報整體研究方案、臨床樣品生產、技術轉移、MAH商業化生產的能力。公司于2021年8月入駐生物城創新園,目前在創新園近5000m2辦公區、實驗室、中試車間等功能區,用于核酸藥物的開發與生產。共有GMP生產基地2500及1500質控區域,其中質粒藥物產線1400、mRNA產線1100,已實現技術轉移場地、GMP中試車間、質控實驗室,全套功能區覆蓋,可加速項目轉移孵化效率,滿足IIT、Pre-IND、IND及Phase I 階段的合規性GMP級別的樣品生產與放行。武漢凱德維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德維斯生物”)是與華中科技大學
111、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和中國工程院馬丁院士團隊聯合打造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于婦幼健康和腫瘤基因診斷及基因治療領域。以臨床需求為核心,致力于開發診斷試劑、生物創新藥物、醫療器械及創新技術,并提供相關服務,覆蓋預防、篩查、診斷、監測和治療等五大環節。凱德維斯生物攜手院士、杰出青年等專家團隊,并與國內外頂級醫院的專家創新團隊合作,共同推動臨床轉化研究與應用。在光谷生物城建立了2.3萬平方米婦科腫瘤診療創新成果轉化中心。已申請51項專利,包括48項發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18項已獲得授權。在以宮頸癌為代表的婦科腫瘤疾病的精準篩查和防治領域,凱德維斯生物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尤其在H
112、PV整合基因檢測的臨床研究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蛑委熕幬镱I域,原研治療性藥物重組溶瘤腺病毒注射劑KD01和宮頸癌治療性疫苗KDTV001等近10款基因治療產品,有效解決了當前抗腫瘤藥物存在的高毒性、選擇性弱、難以到達腫瘤部位等關鍵問題,有望在腫瘤基因治療和抗腫瘤免疫激活領域產生革命性的推動作用。有源醫療器械領域,推出了包括4K光電一體式光學陰道鏡、宮腔鏡以及分子檢驗自動化液體工作站等醫療器械產品??蒲信R床轉化市場布局,公司已與全國50多家三甲醫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心懷婦幼健康,助力腫瘤防治。凱德維斯生物致力于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診療解決方案,為婦科腫瘤的早期預警和診療一體化提供
113、新策略。2024德勤光谷高科技高成長20強報告武漢啟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羿變電氣有限公司0506武漢啟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鈉離子電池專用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創新型企業,公司主營產品復合磷酸鐵鈉正極材料,建有湖北省首個千噸級新型鈉電儲能正極中試基地,萬噸產線2025年開工建成投產,奠定國內產能頭部優勢。核心團隊由頭部上市公司總工產業化團隊、國家重點高校材料學科研發團隊、鋰電行業上市公司高管構成,兼具產業化、商業化及科研能力。材料學頂尖科學家團隊賦能創新基因,技術迭代迅速,產業化團隊從產線落地角度指導科學家團隊配方調整,結合多年產業化經驗精準調控。團隊有超百萬噸正極材
114、料產業實踐經驗,保證生產效率和產品一致性。近一年,公司已累計申請十余項發明專利,其中授權1項發明專利。公司目前已完成5輪數億元融資,資本市場的融資認可,保證項目研發投入力度以及研發可持續性,為項目推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公司憑借高成長性與巨大發展潛力,榮獲2023年度光谷瞪羚企業高價值十強企業。武漢羿變電氣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于2020年10月,公司產品及服務主要包括碳化硅功率模塊、電力電子積木和集成化功率變換器。以寬禁帶半導體功率模塊先進封裝、積木化功率組件和高集成功率變換器三大優勢核心技術,全面持續提升電能變換裝置性能,快速為客戶提供更具性價比優勢的產品解決方案。公司擁有一支高學歷高水平的專業化
115、研發團隊,以及完整的寬禁帶功率模塊封測與電源研發、生產、測試場地與設備??蔀楣夥?、儲能和新能源汽車等各類用戶提供優質產品和定制化技術服務?,F有人員99名,研發人員41名,占比41%;其中碩士以上11人,博士3人,核心成員均具有較高學歷和豐富的職業化經歷。與擁有豐富科研經驗的教師團隊相結合,可確保高校技術成果轉化的成功率。累計申請知識產權37項(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外觀專利2項,軟著4項),獲授權知識產權22項,獲2021年日內瓦發明銀獎;入選武漢電源學會理事單位,入選中國電源學會理事單位,入選2021年東湖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專項項目,入選2020年度東湖高新區優質高端
116、創業項目,2021年度“3551光谷人才計劃”創業人才(康勇)。獲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認證,入選2022年東湖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專項項目,加入武漢中小企業協會專精特新分會會員單位,2022年10月榮獲“高新技術企業”認證;2023年3月榮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證;連續3年榮獲“科技型中小企業”;連續3年榮獲“瞪羚企業”稱號;2023年7月榮獲“湖北省科創“新物種”企業”;入選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武漢市骨干高企瞪羚;武漢市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等榮譽。47辦事處地址香港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35樓電話:+852 2852 1600
117、傳真:+852 2541 1911濟南濟南市市中區二環南路6636號中海廣場28層2802-2804單元郵政編碼:250000電話:+86 531 8973 5800傳真:+86 531 8973 5811澳門澳門殷皇子大馬路43-53A號澳門廣場19樓H-L座電話:+853 2871 2998傳真:+853 2871 3033南昌南昌市紅谷灘區綠茵路129號聯發廣場寫字樓41層08-09室郵政編碼:330038電話:+86 791 8387 1177傳真:+86 791 8381 8800南京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47號國金中心辦公樓一期40層郵政編碼:210019電話:+86 25 579
118、0 8880傳真:+86 25 8691 8776寧波寧波市海曙區和義路168號萬豪中心1702室郵政編碼:315000電話:+86 574 8768 3928傳真:+86 574 8707 4131青島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香港東路195號上實中心9號樓1006-1008室郵政編碼:266061電話:+86 0532 8896 1938三亞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新風街279號藍海華庭(三亞華夏保險中心)16層 郵政編碼:572099電話:+86 898 8861 5558傳真:+86 898 8861 0723上海上海市延安東路222號外灘中心30樓郵政編碼:200002電話:+86 21 6141
119、 8888傳真:+86 21 6335 0003沈陽沈陽市沈河區青年大街1-1號沈陽市府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3605-3606單元郵政編碼:110063電話:+86 24 6785 4068傳真:+86 24 6785 4067深圳深圳市深南東路5001號華潤大廈9樓郵政編碼:518010電話:+86 755 8246 3255傳真:+86 755 8246 3186蘇州蘇州市工業園區蘇繡路58號 蘇州中心廣場58幢A座24層郵政編碼:215021電話:+86 512 6289 1238傳真:+86 512 6762 3338/3318天津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183號天津世紀都會商廈45層郵政編碼
120、:300051電話:+86 22 2320 6688傳真:+86 22 8312 6099武漢武漢市江漢區建設大道568號新世界國貿大廈49層01室郵政編碼:430000電話:+86 27 8538 2222傳真:+86 27 8526 7032廈門廈門市思明區鷺江道8號國際銀行大廈26樓E單元郵政編碼:361001電話:+86 592 2107 298傳真:+86 592 2107 259西安西安市高新區唐延路11號西安國壽金融中心3003單元郵政編碼:710075電話:+86 29 8114 0201傳真:+86 29 8114 0205鄭州鄭州市金水東路51號楷林中心8座5A10 郵政編
121、碼:450018電話:+86 371 8897 3700傳真:+86 371 8897 3710北京北京市朝陽區針織路23號樓國壽金融中心12層郵政編碼:100026電話:+86 10 8520 7788傳真:+86 10 6508 8781長沙長沙市開福區芙蓉北路一段109號華創國際廣場3號棟20樓郵政編碼:410008電話:+86 731 8522 8790傳真:+86 731 8522 8230成都成都市高新區交子大道365號中海國際中心F座17層郵政編碼:610041電話:+86 28 6789 8188傳真:+86 28 6317 3500重慶重慶市渝中區民族路188號環球金融中心4
122、3層郵政編碼:400010電話:+86 23 8823 1888傳真:+86 23 8857 0978大連大連市中山路147號申貿大廈15樓郵政編碼:116011電話:+86 411 8371 2888傳真:+86 411 8360 3297廣州廣州市珠江東路28號越秀金融大廈26樓郵政編碼:510623電話:+86 20 8396 9228傳真:+86 20 3888 0121杭州杭州市上城區飛云江路9號贊成中心東樓1206室郵政編碼:310008電話:+86 571 8972 7688傳真:+86 571 8779 7915哈爾濱哈爾濱市南崗區長江路368號開發區管理大廈1618室郵政編碼
123、:150090電話:+86 451 8586 0060傳真:+86 451 8586 0056合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潛山路111號華潤大廈A座1506單元郵政編碼:230022電話:+86 551 6585 5927傳真:+86 551 6585 5687關于德勤德勤中國是一家立足本土、連接全球的綜合性專業服務機構,由德勤中國的合伙人共同擁有,始終服務于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前沿。我們的辦公室遍布中國31個城市,現有超過2萬名專業人才,向客戶提供審計、稅務、咨詢等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專業服務。我們誠信為本,堅守質量,勇于創新,以卓越的專業能力、豐富的行業洞察和智慧的技術解決方案,助力各行各業的客
124、戶與合作伙伴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世界一流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德勤品牌始于1845年,其中文名稱“德勤”于1978年起用,寓意“敬德修業,業精于勤”。德勤全球專業網絡的成員機構遍布150多個國家或地區,以“因我不同,成就不凡”為宗旨,為資本市場增強公眾信任,為客戶轉型升級賦能,為人才激活迎接未來的能力,為更繁榮的經濟、更公平的社會和可持續的世界開拓前行。Deloitte(“德勤”)泛指一家或多家德勤有限公司,以及其全球成員所網絡和它們的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組織”)。德勤有限公司(又稱“德勤全球”)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相互之間不因第三方而承擔任何責任或約束對方。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僅對自身行為承擔責任,而對相互的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德勤有限公司并不向客戶提供服務。請參閱 by CoRe Creative Services.RITM1889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