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與工程實踐2024年11月目錄一、北京餐廚垃圾組分變化二、餐廚處理技術演進三、餐廚處理技術難點四、對未來的思考北京環衛集團北京市一級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城鄉環境綜合服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環衛裝備制造、環衛技術研發、環衛工程建設引領首都三次道路清掃革命、五次公廁革命綜合服務(全口徑固廢物流、處理、公共空間清潔)、裝備制造、技術研發與服務、京外投資與管理輸出在垃圾分類、兩網融合、有機垃圾處理等方向構建綠色低碳雙回路循環產業鏈;清掃保潔面積7.7億平米,年垃圾轉運1260萬噸,年處理716萬噸。一、北京餐廚垃圾組分變化1 組分變化第一座正規的有機垃圾處理廠:1998年,南宮堆肥廠正式投
2、產北京市東部的小武基轉運站和南部的馬家樓轉運站經過15-80mm以下的中段垃圾,有機物含量在50%以上的垃圾,經隧道窯發酵、腐熟、后熟化,最終熟化產生的堆肥被運送到彈跳篩上篩分成小于7mm的細堆肥及7-25mm的粗堆肥。1 組分變化北京市第一座餐廚垃圾處理廠:2007年,南宮餐廚處理廠正式投產2006年北京市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理管理辦法易腐物60%,塑料、織物、紙張等40%;1 組分變化2016年,豐臺餐廚垃圾處理廠開始建設處理工藝:擠壓分離+機械除雜+三相提油+濕式厭氧+殘渣/沼渣填埋易腐物65%,塑料、織物、紙張等27%;1 組分變化2021年,南宮餐廚垃圾處理廠升級改造處理工藝:水力制漿
3、+濕式厭氧+三相提油+殘渣/沼渣焚燒易腐物85%,塑料、織物、紙張等6%;年份玻璃金屬灰土 磚瓦陶瓷木竹骨頭紡織物 紙類塑料橡膠肉蔬果20082.310.2300.870.342.16.746.4331.560.3343.2420091.760.1300.650.561.985.767.4534.780.5446.1220101.650.1200.870.543.326.236.8928.650.6245.9920111.980.0900.940.842.544.689.5632.650.3444.6520121.43 0.59 0.00 0.87 0.59 1.08 5.98 5.97 36
4、.18 0.22 47.09 20131.42 0.16 0.00 0.69 0.84 1.24 3.54 10.34 26.76 1.03 53.98 20141.36 0.05 0.00 0.79 0.36 2.46 4.08 8.97 35.91 0.66 45.36 20153.91 0.32 0.00 2.76 0.95 8.17 1.16 11.07 15.27 0.89 55.49 20162.30 0.92 0.00 1.57 0.37 5.28 1.11 12.53 14.89 2.35 58.69 20173.76 0.91 0.00 0.00 0.21 4.07 0.49
5、 6.61 13.91 3.60 66.45 20180.37 0.20 0.00 0.00 0.07 7.59 0.03 3.56 5.52 3.59 79.08 20190.00 0.08 0.00 0.06 0.10 5.04 0.44 2.07 1.60 5.62 85.00 20200.00 0.01 0.00 0.00 0.00 6.56 0.14 0.10 0.37 2.25 90.56 20210.00 0.01 0.00 0.00 0.14 6.33 0.08 1.25 1.20 4.29 86.70 20220.00 0.00 0.00 0.00 0.00 0.03 0.2
6、0 5.46 1.21 4.75 88.34 20230.00 0.01 0.00 0.00 0.00 7.88 0.04 0.74 0.57 3.90 86.86 1 組分變化2007-2023年,北京市餐廚垃圾組分變化近20年間,無機組分由3%逐漸消失,易腐物含量由43%提高到86%。處理工藝的演進更加適應組分變化。二、餐廚處理技術演進20072010201320182020現在現在雜質含量40%雜質含量40%雜質含量30%雜質含量15%預處理:人工撿拾與螺旋脫水;水力制漿-擠壓分離-機械研磨;水力制漿2 技術演進技術路線:預處理+厭氧消化2 技術演進擠壓分離預處理同一時期,國內相似工藝有
7、水洗、篩分、水力制漿等等。需要前置破碎設備;能耗12kw/噸;濕組分TS達30%;濕組分雜質含量5%,還需要繼續除雜;2 技術演進機械研磨預處理 需要前置破袋設備;能耗8kw/噸;濕組分TS達25%;濕組分雜質含量小于3%,還需要繼續除雜;2 技術演進黑水虻養殖 幼蟲孵化溫度為30,濕度70%,孵化率85%,每10噸三相固渣配500g蟲卵,孵化及初期培養期4天;幼蟲培養周期分7天,每日添加固渣1次;收獲幼蟲,7日后幼蟲為1518mm,通過篩分、水選分離,雜質率低于0.5%。受規模和地域限制,目前在北京幾乎沒有類似工藝應用。目前在北京周邊地區有多家黑水虻養殖單位,原料采用三相提油剩余的殘渣。2
8、技術演進水力制漿餐廚垃圾卸料-熱液回流-低轉子擾動-螺壓脫水分離 超短的工藝流程;無需前置設備;能耗3kw/噸;濕組分TS達15%;濕組分雜質含量小于1%;預處理系統的有機質回收率80%,VS/TS80%。殘渣的產率10%,殘渣含水率70%。2 技術演進主流工藝:水力制漿+厭氧消化在這一過程中,北京環衛集團探索出了一條自己集成的路線。制漿時間、制漿溫度;殘渣含水率65%;提油系統加熱方式;反應釜內部要求;厭氧停留時間;TS%要求;沼泥脫水要求;控臭密閉的標準化;卸料料倉的加熱清洗;2 技術演進工程實踐2016年豐臺餐廚項目2017年昌平餐廚項目2020年安慶餐廚項目2023年豐臺新餐廚項目 預
9、處理單位能耗25Kw;總殘渣率45%單位產氣量55立方米;進料TS8%;罐內TS2%;停留時間30d;預處理單位能耗18Kw;總殘渣率40%單位產氣量60立方米;進料TS10%;罐內TS2.3%;停留時間32d;預處理單位能耗15Kw;總殘渣率35%單位產氣量68立方米;進料TS12%;罐內TS2.3%;停留時間40d;預處理單位能耗10Kw;總殘渣率25%單位產氣量110立方米;進料TS16%;罐內TS3.5%;停留時間42d;三、技術難點3 技術難點1.高效厭氧技術難點:高效厭氧技術難點:耐負荷波動性及干擾物能力較差。負荷50%提高到90%、容積產氣率穩定在2.5m32.沼泥脫水技術難點:沼泥脫水技術難點:藥劑藥劑成本高,藥劑費從40元/噸降低至20元/噸。3.沼液處理技術難點:沼液處理技術難點:碳氮比失調。餐廚沼液TDS高達20000mg/L,非膜法無法達到納管標準。4.沼渣處理技術難點:沼渣處理技術難點:當前法規無法實現堆肥資源化利用。沼渣含水率高(疊螺和離心為80%,板框脫水可70%)四、對未來的思考思考1.如果廢油脂沒有市場了,餐廚垃圾處理的路線如何調整?思考2.探索沼泥脫水新技術。思考3.積極探索沼液處理標準。思考4.探索沼泥資源化路徑。4 對未來的思考 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