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目錄1、 非織造布行業細分工藝較多,下游應用廣泛62、 全球非織造布產能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龍頭并購提升行業集中度82.1、 全球非織造布需求量快速增長82.2、 非織造布產能向亞洲地區轉移102.3、 歐美龍頭占據產業鏈主導地位,行業集中度提升113、 國內非織造布行業競爭激烈,消費升級推動結構優化123.1、 發展歷史:中國非織造布產能穩步擴張123.2、 結構變化:水刺、高端紡粘非織造布產品增速更高143.3、 競爭格局:國內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183.4、 疫情影響:非織造布需求增加,部分產品價格波動較大194、 非織造布需求空間打開,未來存發展機
2、會204.1、 紡織行業升級,產業用紡織品企業發展可期204.2、 醫療用非織造布需求將進一步增長244.3、 消費升級,個人衛生護理對非織造布需求快速提升265、 疫情催化短期業績,龍頭長期發展可期305.1、 諾邦股份315.2、 延江股份33圖表目錄圖 1: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非織造布所在位置6圖 2:非織造布產業鏈結構7圖 3:非織造布行業的上下游情況7圖 4:非織造布使用的纖維原材料占比(2017 年)8圖 5:非織造布主要原材料類型8圖 6:20 世紀 80-90 年代全球非織造布需求量快速增長9圖 7:2009-2013 年全球非織造布需求增長9圖 8:2015 年亞洲非織造布
3、消費占比最高9圖 9:2015 年亞洲市場中國、印度、日本的非織造布消費占比9圖 10:全球非織造布的生產量快速擴張10圖 11:2016 年全球非織造布產量分布(%)11圖 12:2016 年亞洲各國非織造布產量及增速11圖 13:2016 年全球非織造布龍頭的市占率情況12圖 14:中國非織造布產量當月值(萬噸)13圖 15:中國規模以上非織造布企業產量持續增長13圖 16:近年來我國非織造布市場規模保持增長13圖 17:近年來我國粘膠短纖價格變化情況(元/噸)14圖 18:近年來我國聚丙烯價格變化情況(元/噸)14圖 19:我國非織造布行業收入增速有所下滑14圖 20:我國非織造布行業利
4、潤總額增速有所下滑14圖 21:2018 年中國不同非織造布工藝的產量分布15圖 22:近年來中國非織造布細分領域產量增速15圖 23:2010-2019 年水刺非織造布產量及增速16圖 24:近年來中國紡粘非織造布產量及增速17圖 25:近年來各類紡粘非織造布占比變化17圖 26:2018 年中國各類紡粘非織造布產量17圖 27:我國非織造布企業數量呈增長趨勢19圖 28:近年來我國紡粘法非織造布產能利用率不高19圖 29:2020 年疫情發生后我國口罩產能快速增長19圖 30:醫用防護口罩 SMS 結構示意圖19圖 31:2019 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增速高于紡織行業21圖 32:2050
5、年全球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占比情況22圖 33: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占比處于較低水平22圖 34: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23圖 35:2010-2014 年全球醫用非織造布市場規模(億美元)25圖 36:我國醫用非織造布滲透率處于較低水平(2016 年)25圖 37:近年來我國紡織品當月出口金額及同比增速26圖 38:我國一次性衛生用品市場規??焖僭鲩L27圖 39: 2016 年全球一次性衛生護理用品市場結構28圖 40:2018 年中國一次性衛生護理用品市場結構28圖 41:近年來中國衛生巾和護墊的消費量及增速28圖 42: 近年來中國嬰兒紙尿褲總消耗量及增速29圖 43
6、:近年來中國嬰兒紙尿褲市場規模及增速29圖 44:2018 年中國紙尿褲市場中高端品牌占據主導29圖 45:中國成人失禁用品的消耗量及增長情況30圖 46:近年來中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走勢30圖 47:近年來公司收入增長情況31圖 48:近年來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情況31圖 49:近年來延江股份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34圖 50:近年來公司收入情況及增速35圖 51:近年來公司凈利情況及增速35表 1:不同非織造布工藝適用于不同細分領域7表 2:全球非織造布產業發展歷程8表 3:2016 年全球前十大非織造布生產商11表 4:2016 年中國非織造布龍頭銷售額與國際同行對比12表 5:水刺非織
7、造布分類及用途16表 6:2018/19 年中國非織造布行業 10 強企業18表 7:紡織行業按用途分類情況20表 8: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的重點領域21表 9:非織造布相對于傳統紡織品具有三大優勢22表 10:我國水刺非織造設備來源及現狀23表 11:國內非織造布生產設備較國外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2017 年)23表 12:美國紡織服裝企業向高端化升級24表 13:衛生護理用主要非織造布產品26表 14:不同衛生護理用品使用的非織造布原料不同27表 15:諾邦股份收入分拆預測(單位:百萬元)32表 16:延江股份收入分拆預測(單位:百萬元)36非織造布被廣泛用于醫療衛生、土工建筑、個人護理、
8、裝飾裝修等領 域,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下游醫護用品需求顯著增加,紡粘、 水刺、熔噴等非織造布需求快速增長,相關上市公司受到市場關注。我國非織造布產業從 20 世紀 90 年代起快速發展,近年來市場規模增 速高于紡織產業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成長空間,未來在 下游消費釋放以及龍頭技術升級等推動下,龍頭企業發展可期。本篇報告 將從非織造布產業鏈、全球發展歷史、國內行業動態及發展趨勢、細分領 域等方面進行詳細探討。1、非織造布行業細分工藝較多,下游應用廣泛非織造布又被稱為無紡布,所用原料主要為煉制石油時產生的副產品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顆粒,經高溫熔融、噴絲等過程得到短纖維或長絲
9、, 再經過摩擦、抱合、粘合,或者這些方法的組合進行定向或隨機排列,制成 的片狀物、纖網或絮墊,因不需要紡織但具備布的外觀和某些性能而被稱為 “非織造布”。圖 1: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非織造布所在位置棉紡織及印染精加工制 造 業國 民 經 濟 行 業 分 類毛紡織及染整精加工 麻紡織及染整精加工紡絲絹紡織及印染精加工 織業化纖織造及印染精加工針織或鉤針編織物及其制品制造 非織造布制造非家用紡織制成品制造(產業用紡織制成品制造)家用紡織制成品制造繩、索、纜制造 紡織帶和簾子布制造篷、帆布制造其他非家用紡織制成品制造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非織造布的生產主要包括基材制造、后道加工等環節,具體包括纖維
10、準 備、成網、加固、后整理四個環節,即將高聚物切片、短纖維及長絲等纖維 通過氣流或機械方式聯結成網,再經過水刺、針刺或熱軋等方式加固,最后 經過后整理制成無編織的布料。下游企業對非織造材料進行進一步加工形成 手術服、衛生巾、紙尿褲、濕巾等各類制品,銷售給終端消費者。非織造布行業上游主要為化工行業,下游主要包括醫療衛生、個人護理、 工程、汽車內飾等不同領域的制品企業或終端品牌商。圖 2:非織造布產業鏈結構圖 3:非織造布行業的上下游情況干法 成網上游聚丙烯纖維、聚酯纖維、粘膠纖維等 非織造材料固結后 等處理基材制造中游無紡布行業相關制品 原料纖維網濕法成網銷售渠道直銷模式、代理模式、電子商務下游
11、醫療衛生、土工建筑、農業、包裝、工業、汽車工業、服裝、家居裝飾、其他資料來源:諾邦股份招股說明書,資料來源:中元咨詢,按細分工藝流程的不同,非織造布行業可分為紡粘、針刺、水刺化學粘 合、熱粘合等細分領域,不同原料和工藝生產出的非織造布具有不同性能, 因而下游應用的領域也有差異。例如紡粘非織造布強度高、耐高溫、手感較 差,被應用于醫用防護服、包裝布、箱包布、汽車內飾等;水刺非織造布具 有透氣、柔軟、吸濕、強度高等特性,可應用于醫用材料、化妝棉、濕巾等 產品。表 1:不同非織造布工藝適用于不同細分領域類型定義/流程優、缺點應用領域濕法/干法水刺對短纖維梳理后將高壓細微水柱形成 的水針(0.08-0
12、.12mm)噴射到一層或 多層纖維網上,使纖維相互纏結,使纖 網得以加固。聚合物直 接成網紡粘,PP 產品多用于用即棄的包覆材料、醫用、衛生材料、土工布;PET 產 品用于農用、包裝、過濾材料。干法針刺梳理短纖維梳并鋪網成型,送入預針刺 機,經若干次密布于針板的機針進行高 頻機械穿刺,將蓬松的纖網加固成布。纖維較粗、布料比較厚、強度大,表面有細小針孔、透氣性好,工藝相對 簡潔、邊料可回收利用,加工成本低污染小。用作土工合成材料、過濾材料、汽車 內飾及室內裝潢材料等生產。濕法/干法化學粘合分浸漬法、噴膠法、熱溶法等。由干法 梳理成網,再施加化學品或添加低溶點 纖維而進行粘合。工藝簡單、生產成本相
13、對低,產品蓬 松、絮狀、強度相對較低。填充料、復合材料等。濕法/干法熱風對短纖維梳理后,纖網中加入纖維狀或 粉狀熱熔粘合加固材料,纖網再經過加 熱熔融冷卻加固成布。產品衛生性能指標好、能超低克重生 產,產品規格相對較少。面熱粘合表 面光滑、點熱粘合相對蓬松尿布、衛生巾等衛生材料。,透氣、柔軟、輕質,更接近傳統紡織應用領域相比較其他生產工藝更為 品,強度高、不易起毛、懸垂性好 廣泛、環保,產品門類豐富,手術服、抗菌、環保;缺點是生產流程復雜紗布等醫用衛生材料,濕巾等美容護對水質要求高、能耗較大。 在熔融狀態下從噴絲孔將聚合物擠出,、膚、清潔材料,工業基布材料、過濾材料等。產品強度高、拉伸能力強、
14、不起毛,通過氣流對熔體進行冷卻,使熔體拉伸介于紡織品、紙張、塑料片之間,產 成纖度為 15m40m 的連續長絲, 鋪放到網簾上,再經過粘合、加固而成 品種類相對單一,手感、纖網均勻度常見工序包括紡絲、拉伸、成網。較差。資料來源:諾邦股份招股說明書,非織造布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丙綸)、聚酯(滌綸)、粘膠纖維、 丙烯酸纖維及聚酰胺纖維,2017 年使用量占比分別為 63%、23%、8%、2%、 1.5%,各類原料的使用比例不同會影響非織造布的特性和用途。在 2000 年 以前,粘膠纖維在非織造布生產中使用最多,2000 年后聚丙烯及聚酯在衛 生吸收材料及醫用非織造布的生產中實現推廣,并逐步占據
15、主導地位。圖 4:非織造布使用的纖維原材料占比(2017 年)圖 5:非織造布主要原材料類型天然 纖維植物纖維:棉花、麻等聚丙烯(丙綸) 聚酯(滌綸) 粘膠其他纖維 丙烯酸 聚酰動物纖維:羊毛、蠶絲等紡 織 纖 維化學 纖維再生 纖維合成纖維人造蛋白質纖維:大豆、棉花纖維等 人造纖維素纖維:粘膠、銅氨纖維 人造無機纖維:玻璃、金屬纖維聚氯乙烯(氯綸) 聚酰胺(錦綸6、錦綸66) 聚丙烯晴(腈綸) 聚氨基甲酸酯(氨綸) 聚丙烯(丙綸) 聚酯(滌綸) 聚乙烯醇(維綸)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非織造布產業鏈上游主要為丙綸纖維、滌綸纖維、粘膠纖維等原輔料供 應商,屬于
16、發展成熟、產銷規模大的基礎化工行業,原材料供應比較分散, 對上游議價能力不強。非織造布企業主要采用成本加成法定價,但基礎化工 行業受原油價格等波動影響較大,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短期內會影響非織造 布企業盈利能力。2、全球非織造布產能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龍頭并 購提升行業集中度非織造布行業是紡織服裝產業中的“后起之秀”,從全球來看盡管工業 化生產歷史不超過 70 年,但在歐美發達國家中已實現大規模應用,包含非 織造布在內的產業用紡織品在紡織產業纖維用量占比已超過 40%,其中非織 造布在產業用紡織品中的占比達 50%-60%。2.1、全球非織造布需求量快速增長表 2:全球非織造布產業發展歷程非織造布
17、的工業化生產起源于美國,20 世紀 50 年代前,非織造布產業 處于萌芽期,主要生產粗厚的絮墊類產品,生產規模小、產品單一。20 世紀 60 年代,化纖工業的進步推動了非織造布技術的革新和推廣,非織造布產量開始提高,品種快速增加。到 70 年代后期,非織造布生產工藝取得突破性 進展,產品性能顯著提升,應用領域延伸到衛生、醫用、建筑、包裝、交通 等多個領域,在需求擴張帶動下實現快速發展。時間階段特征20 世紀 50 年代前萌芽期原料以紡織廠下腳料、再生纖維等天然纖維為主,多使用現成的紡織設備,主要生產絮墊類 產品,大部分產品沒有經過后整理加工,用途較為簡單初級。20 世紀 50-60 年代發展初
18、期企業開始進行商業化生產,主要采用干法和濕法技術,大量使用化纖尤其是粘膠纖維,后整 理加工技術發展,非織造布產量迅速提升,產品種類增加,開始替代傳統紡織品。20 世紀 70 年代后快速發展期聚合法生產技術誕生,生產工藝進一步完善,非織造布種類延伸,應用快速擴展到衛生、醫 用、建筑、包裝、交通、護理等多個領域,需求快速增加,產量也快速增長。資料來源:中華紡織網,從需求來看,技術的革新推動非織造布性能不斷優化,應用領域持續增 加,產品的需求量快速提升。1983 年全球非織造布消費量僅為 80 萬噸,1985 年增至 110 萬噸,到 1998 年已達 240 萬噸,非織造布成為產業用紡織品行 業中
19、發展最快的細分領域,20 世紀 80-90 年代年均復合增長率在 8%以上。 2000 年后醫用、個人護理等下游產品快速放量,非織造布需求保持增長,2013 年全球非織造布需求量達 1029 萬噸,同比增 5.71%。 以紡粘無紡布為例,據 Smither Pira 統計,2018 年全球紡粘無紡布市場規模估計為 127 億美元,預計 2023 年可達 183 億美元,2018-23 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7.6%。紡粘無紡布在醫療領域使用量不斷增長,尤其亞太地區 收入增加、一次性產品消費增長推動對了紡粘無紡布的需求。圖 6:20 世紀 80-90 年代全球非織造布需求量快速增長圖 7:2009-
20、2013 年全球非織造布需求增長全球非織造布需求量(萬噸)3001200全球非織造布需求量(萬噸)同比增速25%250100020%2001501005080060040020015%10%5%01970198319851988199800%20092010201120122013資料來源:中華紡織網,資料來源:全球非織造布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從全球結構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亞洲已經超越歐洲和北美成為 非織造布需求最大的區域,2010-15 年消費量的年均增長率為 10.7%,2015 年亞洲占全球非織造布消費量的 43.1%,其中中國、印度和日本合計消費占 比約占亞洲市場的 77%。圖 8
21、:2015 年亞洲非織造布消費占比最高圖 9:2015 年亞洲市場中國、印度、日本的非織造布消費占比43.10%56.90%23.00%56.80%10.50%中國亞洲印度其他日本其他9.70%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2.2、非織造布產能向亞洲地區轉移生產方面,在技術進步及需求增長帶動下全球非織造布產能快速擴張。1940 年全球非織造布產量僅為 35 萬噸,1986 年達 100 萬噸,1995 年增至 220 萬噸,2011 年已超過 700 萬噸,美國、西歐和日本的非織造布生 產線持續擴張,21 世紀后亞洲、南美地區產能也快速增長。據 Smi
22、thers Pira 統計,2017 年全球非織造布產能為 1010 萬噸,市場 規模達 423 億美元,預計 2022 年,全球非織造布產量將達 1360 萬噸,市 場規模為 574 億美元。預計全球產能年增長率約為 6%8%,歐洲、北美地 區的產能增長率約為 3%5%,新增投資主要分布在亞洲地區。圖 10:全球非織造布的生產量快速擴張全球非織造布生產量(萬噸)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960198619952001201120172022E資料來源:全球非織造布行業運行形勢分析,Smithers Pira 預測,在非織造布行業發展前期,美國、歐洲及日本地區
23、的廠商作為先驅率先 崛起,占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1983 年美國、西歐、日本的非織造布產 量分別占全球的 53%、34%、10%。隨著中國人力、土地等低成本優勢顯現, 歐美國家的非織造布廠商開始把生產線轉移至中國,或者將生產環節外包以 降低成本,研發設計及營銷團隊則留在國內。2000 年后中國非織造布產業 快速擴張,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非織造布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目前全球非織造布的產能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歐洲,2016 年三地 的非織造布產量占比為 50%、25%、22%,其中北美和歐洲地區的產量小幅 增長、均超過 230 萬噸。亞洲市場方面,2016 年中國非織造布產量達 535.4
24、萬噸,保持兩位數增長;日本首次出現下滑,產量為 34 萬噸,同比下降 0.6%, 行業發展較為成熟;印度、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國家產量實現快速增長,增長 率約為 17%。圖 11:2016 年全球非織造布產量分布(%)圖 12:2016 年亞洲各國非織造布產量及增速3%22%50%25%600500亞洲400北美300歐洲其他2001000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度尼西亞18%非織造布產量(萬噸)同比增速16%14%12%10%8%6%4%2%0%-2%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2.3、歐美龍頭占據產業鏈主導地位,行業集中度提升在行業發展初期,全球非織造布產
25、業較為分散,90 年代后全球非織造布 企業通過兼并、聯合、重組,實現了生產能力提升,龍頭企業逐步脫穎而出。 2000 年后美國化纖行業通過兼并收購淘汰了 5000 多家中小企業,市場集中 度得以提升。2014 年 Avintiv 收購了 Fiberweb 和 Compania Providencia 等 公司成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非織造布企業,但隨后被 Berry Plastics 收購,后者 2015 年銷售額位居行業首位。2017 年全球第四大非織造布生產商 Ahlstrom(奧斯龍)與特種紙公司明士克集團合并成為專注于纖維解決方案 的公司。表 3:2016 年全球前十大非織造布生產商排名公
26、司名稱國別非織造布銷售額(億美元)1Berry Plastics(貝里塑料)美國202Performance Materials (科德寶)德國173Kimberly-Clark (金佰利)美國134Ahlstrom- Munksj(奧斯龍-明士克)芬蘭12.55DuPont (杜邦)美國106Fitesa (飛特適)巴西7.257Johns Manville (佳斯邁威)美國7.088Glatfelter (格萊富特)美國5.899Suominen (蘇敏芬)芬蘭4.7510TWE Group (羅曼)德國4.40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經過多輪兼并重組,全球非織造布市場龍頭初現。英
27、國 Smithers Pira 公司統計 2016 年全球非織造布市場規模為 374 億美元,估計 2020 年將增 至 508 億美元。我們測算 2016 年 Berry Plastics 市占率約為 5.35%,前十 大企業市占率合計 27.47%,主要龍頭也在持續拓展新的生產線,例如 Avgol、 Fitesa、Berry 等公司增加紡粘線,水刺、濕法成網等生產線也有擴張。圖 13:2016 年全球非織造布龍頭的市占率情況1%1%2%2%2%3%3%5%73%5%Berry PlasticsPerformance MaterialsKimberly-ClarkAhlstrom DuPon
28、t Fitesa3Johns ManvilleGlatfelter Suominen TWE Group其他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Smithers Pira,全球非織造布行業競爭格局尚未形成壟斷,后發企業仍有趕超機會。目 前龍頭企業主要分布在美國、歐洲等地,收入規模顯著高于中國非織造布企 業,但收入排前十名以外的企業規模差距不大,中國企業在迅速崛起并占據 市場份額。如 2016 年英國非織造布制造商 Low&Bonar 實現收入 4.07 億美元,位 居全球第 11 位,中國非織造布企業浙江金三發、廣東俊富集團分別實現收 入 3.65、2.47 億美元,位居全球 14、22 位,與
29、Low&Bonar 收入差距較小, 未來有機會成長為全球行業龍頭。隨著國內非織造布龍頭快速增加產能及技 術投資,未來收入規模仍有望進一步提升。表 4:2016 年中國非織造布龍頭銷售額與國際同行對比全球排名公司名稱國別非織造布銷售額(億美元1Berry Plastics(貝里塑料)美國20.002Performance Materials (科德寶)德國17.003Kimberly-Clark (金佰利)美國13.0011Low&Bonar英國4.0714浙江金三發中國3.6522廣東俊富集團中國2.47資料來源:CNITA, 注:排名為公司在全球非織造布產品銷售額排名。3、國內非織造布行業競
30、爭激烈,消費升級推動結 構優化3.1、發展歷史:中國非織造布產能穩步擴張中國非織造布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十分迅速。上世紀 70 年代后期我 國非織造布產業開始萌芽,1978 年全國非織造布產量僅為 3000 噸左右。 90 年代后期,中國非織造布產業迎來快速發展,廣東、浙江、江西、湖南等 省的企業從國外引進生產線進行擴張,1997 年全國非織造布產量接近 29 萬噸。2000 年后非織造布產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非織造布產量逐年攀升。 受經濟增速下行以及革基布、交通工具用紡織品等下游需求增速放緩等影響,近年來我國非織造布行業產量增速有所放緩,但仍高于紡織行業平均水平。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統計,
31、2019 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非織造 布產量為 503 萬噸、同增 9.9%,產量保持穩步擴張。圖 14:中國非織造布產量當月值(萬噸)圖 15:中國規模以上非織造布企業產量持續增長無紡布產量當月值(萬噸)中國無紡布產量(萬噸)6070050600405003040020300102002009-012009-062009-112010-042010-092011-022011-072011-122012-052012-102013-032013-082014-012014-062014-112015-042015-092016-022016-07010002009 2010 2011 201
32、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資料來源:Wind,注:2016 年 9 月后 Wind 停止更新無紡布產量數據。資料來源:智研資訊,非織造布通常被制成各類制品用于終端消費,也有部分經過簡單加工后 出口國外。近年來中國非織造布的消費量快速增長,收入的提高、消費升級 拉動國內用戶對一次性衛生用品、個人清潔用品及廚衛清潔用品等的消費, 建筑建材等領域新材料的應用也增加了非織造布的需求。圖 16:近年來我國非織造布市場規模保持增長無紡布市場規模(億元)同比增速(右軸)120016%100080014%12%10%6008%6%4004%2002%00%201220132
33、0142015201620172018資料來源:智研資訊,非織造布行業需求增長較快、發展前景較好,但整體來看行業門檻不高, 投資幾千萬到 1 億元購置成熟生產線、配套廠房及人工即可投入生產,前幾 年良好的發展前景也吸引投資大幅增加、產能快速擴張,行業競爭加劇,產 品平均價格下降影響企業業績增長,尤其是中低端領域出現重復建設、產能 過剩的情況。此外我國非織造布企業以代工制造為主,產品價格及盈利能力 容易受到上游粘膠短纖、聚丙烯等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圖 17:近年來我國粘膠短纖價格變化情況(元/噸)圖 18:近年來我國聚丙烯價格變化情況(元/噸) 市場價:粘膠短纖:1.5D/38mm20,00018
34、,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2013-01-012013-05-012013-09-012014-01-012014-05-012014-09-012015-01-012015-05-012015-09-012016-01-012016-05-012016-09-012017-01-012017-05-012017-09-012018-01-012018-05-012018-09-012019-01-012019-05-012019-09-012020-01-012020-05-01014,000 市場價:聚丙烯(T30S):
35、全國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2013-12-012014-04-012014-08-012014-12-012015-04-012015-08-012015-12-012016-04-012016-08-012016-12-012017-04-012017-08-012017-12-012018-04-012018-08-012018-12-012019-04-012019-08-012019-12-012020-04-010資料來源:Wind,資料來源:Wind,因此由于行業產能擴張較快、競爭激烈,近年來非織造布產品價格有所 下滑,此外石油價格下跌后聚
36、丙烯、滌綸短纖等原料價格下降也導致產品價 格下滑,影響收入、利潤增速。2019 年我國非織造布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收 入達 1563.5 億元,同增 1.90%,利潤總額 82.0 億元,同比下降 3.8%。圖 19:我國非織造布行業收入增速有所下滑圖 20:我國非織造布行業利潤總額增速有所下滑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非織造布制造主營收入(億元)同比增速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25%20%15%10%5%0%1201008060402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
37、6 2017 2018 201930%非織造布制造利潤總額(億元)同比增速25%20%15%10%5%0%-5%-10%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3.2、結構變化:水刺、高端紡粘非織造布產品增速更高從生產工藝來看,據2018 年中國非織造布行業運行報告,紡粘法 非織造布產量約占行業總產量的 50%,是發展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非織造 布生產技術。其次是針刺非織造布,約占全部產量的 23%。我國水刺非織造 布的發展起步于 1994 年,近年來發展較快,2018 年產量占比 11%。圖 21:2018 年中國不同非織造布工藝的產量分布22.96%16.13%50.09%10.82%
38、紡粘非織造布針刺非織造布其他水刺非織造布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整體來看非織造布產品下游應用廣泛,近年來醫衛用品、個人清潔用品 等消費實現較快發展,帶動我國非織造布行業持續升級。從產品結構來看, 水刺非織造布在性能、工藝等方面更為先進,2013 年后中國水刺非織造布 產量增速持續高于行業平均、產量占比提升;此外,從細分領域來看,非織 造布行業中產量占比最大的紡粘布行業同樣出現結構優化,2010 年后性能 更為優異、定位高端的復合材料紡粘(SMS)非織造布增速高于紡粘非織造 布整體增速,產量占比持續提升。3.2.1、需求旺盛,水刺非織造布得到較快發展與其他工藝相比,水刺生產技術更為先進,
39、工藝流程短,加工過程無需 粘合劑,成網工藝比較安全。產品方面水刺非織造布綜合了紡織、造紙、塑 料和皮革四大柔性材料的優點,具有無污染、透氣、質輕、吸濕、抗菌等特 點,是非織造布的高端品種,適用于醫療、衛生、抹布等領域。從行業增速 來看,作為國家產業政策重點鼓勵發展的行業之一,水刺非織造布增長率高 于其他細分品類。圖 22:近年來中國非織造布細分領域產量增速水刺紡粘針刺25%20%15%10%5%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需求方面,水刺非織造布被廣泛應用于濕巾、家用擦拭材料等一次性消 費品及美容護膚品市場,并作為醫用材料向高端手術
40、衣、醫用口罩等醫療衛表 5:水刺非織造布分類及用途生領域以及節能環保領域延伸。衛生材料類(一次性抹布)是水刺非織造布 產量最大、增長最快的應用領域。此外,部分水刺布用于汽車、合成革基布、 建筑、過濾等其他方面。產品種類下游主要產品及用途水刺非織造布衛生材料類民用清潔類民用衛生擦拭布、濕巾、面膜、嬰兒用品等醫療衛生類一次性醫用床單、醫用敷料、消毒濕巾、酒精片等裝飾裝潢類制作合成革、地板革、汽車內飾、襯布、墻布等工業用材類建筑工程材料、凈化濾布、工業擦拭布等資料來源:金春股份招股說明書,近年來下游衛生擦拭布、濕巾、面膜、嬰兒紙尿布等需求快速增長,帶 動水刺非織造布產量快速提升。2018 年中國水刺
41、布產量為 64.26 萬噸,較 2010 年 23.20 萬噸增長 176.98%,年均增長 13.58%,相較非織造布行 業整體增幅顯著,在非織造布市場中占比持續提高。圖 23:2010-2019 年水刺非織造布產量及增速水刺非織造布產量:萬噸增速8025%7020%605015%403010%205%1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資料來源:卓創資訊,3.2.2、持續升級,紡粘非織造布高端產品占比提升中國紡粘非織造布起步時間最早,發展最為成熟,目前產量占非織造布 行業的近 50%。2018 年中國紡粘布產量達 30
42、2 萬噸,同增 5.38%,增速有 所放緩。2018 年紡粘布產能同增 6.28%達 446 萬噸,生產線同增 65 條至 1477 條,生產企業同減 24 家至 503 家,其中產量超過 1 萬噸的企業 69 家,25 萬噸的企業 19 家,超過 5 萬噸的企業 5 家,行業競爭格局有所優化。圖 24:近年來中國紡粘非織造布產量及增速3503002502001501005016%紡粘無紡布產量(萬噸)增速14%12%10%8%6%4%2%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資料來源:中國紡熔非織造布信息網,從紡粘非織造布的產品結構變化來看,2018 年 PP 紡粘布1、PET 紡粘 布、SMS 復合布產量分別為 199 萬噸、35 萬噸、63 萬噸,PP 紡粘布占比 處于下降趨勢,PET 紡粘布、SMS 復合布占比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