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本報告的主要看點本報告的主要看點: 1. 從華為 2020 全連接大會 判斷公司未來戰略、格局 變化 2. 根據會議內容預判產業技 術和生態發展方向 3. 尋找戰略布局符合產業發 展趨勢、具備競爭優勢的 投資標的 羅露羅露 分析師分析師 SAC 執業編號:執業編號:S1130520020003 邵藝開邵藝開 聯系人聯系人 SAC執業編:執業編:S1130120080080 AIAI 賦能行業應用,打造生態智能體賦能行業應用,打造生態智能體 基本結論基本結論 2020 年華為全連接大會于上周在上海召開,發布華為智能體與 ADN綜合解 決方案,反映行業整體
2、5G、云、智能連接、AI、生態建設的發展方向:云 +AI+生態聯盟建設是 ICT 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的必要選擇。 中國的中國的 AI 技術已經到達可以成熟商用的條件,落地的關鍵是與行業技術已經到達可以成熟商用的條件,落地的關鍵是與行業 know- how 結合。結合。當前互聯網行業具有先發優勢,未來政府、金融、制造、教育等 行業客戶將成為云計算廠商爭奪的對象。 華為華為加碼加碼投入公有云,預計投入公有云,預計當前中國公有云市場格局未定當前中國公有云市場格局未定。受美國制裁影 響,弱芯片依賴的華為云業務收入比重將會進一步提升。參考產業市場規 模、份額、增長率情況,我們預測未來五年華為云業務 CA
3、GR 約 50%,五 年打造 600 億人民幣產業。 受美國制裁事件影響,求生存成為華為的主線,發布的產品偏軟件,且在積受美國制裁事件影響,求生存成為華為的主線,發布的產品偏軟件,且在積 極調整采購策略。極調整采購策略。我們認為華為切實想做強供應鏈、讓利合作伙伴,而且生 態建設戰略將長期持續。華為供應鏈與生態合作伙伴未來或將打開營收與利 潤增長空間。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綜合考慮行業趨勢與公司競爭力,建議重點關注: 人工智能芯片供應商或是戰略布局 AI 的服務器整機廠商,如:浪潮信 息。 具備豐富傳統行業數字化經驗的 ICT 基礎設施廠商,如:紫光股份、 星網銳捷。 華為產業鏈中注重生態建設,并
4、具備優秀能力整合的標的,如:神州 數碼、金蝶國際等。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上游芯片供給連續性; AI技術在行業場景落地不達預期; 行業競爭加劇,Capex支出不及預期。 2020 年年 09 月月 30 日日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行業專題研究報告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 創新技術與企業服務研究中心創新技術與企業服務研究中心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2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一、華為全連接大會重磅發布智能體與企業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 .4 1.1 華為智能體:智能的神經系統,全面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4 1.2 自
5、動駕駛網絡(ADN) :打破企業網絡邊界 .5 二、云+AI+生態聯盟是通信產業生存選擇 .6 2.1 AI技術高速發展,賦能行業應用 .6 2.2 華為加碼投入公有云,中國公有云格局未定 .10 2.3 生態建設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的必然生存選擇. 11 三、個股投資推薦 .12 3.1 紫光股份:ICT 產品全行業場景覆蓋 .12 3.2 星網銳捷:小而美的中國未來 Arista .14 3.3 浪潮信息:AI服務器全行業領先.15 3.4 金蝶國際:為企業 ERP業務插上云的翅膀 .17 附: 推薦個股匯總 .18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華為智能體技術架構示意圖 .4 圖表 2
6、:智能體組成部分.4 圖表 3:BATH智慧體概念對比.5 圖表 4:自動駕駛網絡參考目標架構 .6 圖表 5:中美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及全球占比.6 圖表 6:中美人工智能投資額與投資筆數(百萬美元) .6 圖表 7:2019 年人工智能頂會作者博士畢業地分布 .7 圖表 8:2019 年人工智能頂會作者博士就業地分布 .7 圖表 9:全球 AI巨頭競爭格局 .7 圖表 10:2019 年中美人工智能投資方向對比 .8 圖表 11:2018 年中美人工智能人才質量對比 .8 圖表 12:中國 AI企業布局一覽 .8 圖表 13:移動互聯網年累計接入流量(萬 GB).9 圖表 14:中國物聯網連接
7、數(億).9 圖表 15:中國 AI整體市場規模及預測(百萬美元).9 圖表 16:中國 AI服務器市場規模及預測(百萬美元) .9 圖表 17:2019H1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滲透度.10 圖表 18:2019H1 中國人工智能算力投資行業分布 .10 圖表 19:2019Q2 中國公有云 IaaS市場份額 .10 圖表 20:2020Q2 中國公有云 IaaS市場份額 .10 mNqPqPmQqOrNmQtOnPpRoRbRdN8OsQmMoMrRlOrQmMiNoOtP7NnNtMxNtOnRxNrRzQ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3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 2
8、1:2014-2021 年中國企業及應用軟件和 SaaS市場規模(億元) .12 圖表 22:中國市場各網絡產品線份額 .12 圖表 23:19 年中國 SDN 市場競爭格局 .13 圖表 24:19 年中國 SDN解決方案提供商競爭矩陣 .13 圖表 25:新華三分行業成功實踐案例 .13 圖表 26:公司境外收入逐年增長(百萬元).14 圖表 27:公司境內外收入增長率對比 .14 圖表 28:2019 年公司產品主要排名情況 .14 圖表 29:營業總收入(億元)與同比增長率(%) .15 圖表 30:凈資產收益率-攤薄(%) .15 圖表 31:資產負債率(%) .15 圖表 32:總
9、資產周轉率(%) .15 圖表 33:16-20H1 公司營收及增長率(萬元) .16 圖表 34:16-20H1 公司凈利潤及增長率(萬元) .16 圖表 35:2020Q2 全球服務器市場份額 .16 圖表 36:2020Q2 中國服務器市場份額 .16 圖表 37:19 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專利數量排名 .17 圖表 38:公司營業收入構成(萬元)及增長率 .17 圖表 39:公司研發費用率.18 圖表 40:推薦個股匯總 .18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4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一一、華為全連接大會重磅發布智能體與企業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華為全連接大會重磅發
10、布智能體與企業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 1.1 華為智能體:智能的神經系統,全面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華為智能體:智能的神經系統,全面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 本次華為全連接大會發布的智能體解決方案是政企智能升級的參考架構, 以云為基礎,以 AI 為核心,通過云、網、邊、端協同,構建開放、立體感 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 圖表圖表1:華為:華為智能體技術架構智能體技術架構示意圖示意圖 來源:公司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智能體系統網絡由四個組成部分: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以及智 慧應用。四者協同合作,為智能體輸送智慧血液,形成開放兼容、穩定成 熟的基礎支撐技術體系。 圖表圖表2:智能體
11、組成部分智能體組成部分 智能交互智能交互 智能體的“五官和手腳”,具有邊云協同的操作系統,既可以適 配的不同終端,又可以和智能中樞進行配合,讓資源、數據、 云、生態和 AI協同起來,就近提供豐富及時的應用讓智能體感知 世界,聯接世界,從而實現人與物在數據構筑的智能環境中進行 交互。 智能聯接智能聯接 智能體的“軀干”,智能聯接通過 5G、光纖等物理聯接提供泛在 千兆、確定性體驗和超自動化的網絡,實現萬物智聯,萬物互 聯。 智能中樞智能中樞 智能體的“大腦”和決策中心,能夠對數字、文字、圖像等數據 進行梳理和分析,并根據自身知識儲備做出判斷,形成智能分 析、決策和輔助行動,助力各行業的全場景智慧
12、的實現。 智慧應用智慧應用 智能體的價值呈現,通過政府、企業和行業參與者的協同創新, 加速 ICT 技術與行業知識的深度融合,重構體驗、優化流程、使 能創新。 來源:公司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公司提出“智能體”概念主要對標阿里的“智慧城市” 。公司從 16 年起分 別提出“神經網絡” 、 “城市智能” 、 “數字孿生”等概念,本質都是先進 ICT 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推動數字化經濟發展。阿里提出的“智慧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5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城市”概念深入人心,于是公司對應提出“智能體” ,將各環節解決方案分 別比喻成人體的四肢、軀干和大腦,便于理解和
13、宣傳。 郭平在全連接大會開篇演講中提到中國數字化進程加快,中國數字經濟增 加值占 GDP約三分之一,但是對增長的貢獻達到三分之二,未來來自政府 和企業數字化的新需求將不斷涌現。通過 ICT 技術和行業知識的結合,找 到可以落地的場景,能快速創造價值。未來深耕實體經濟垂直行業、具備 豐富行業應用實踐經驗的 ICT 廠商將能更好地追趕數字化浪潮。 圖表圖表3:BATH智慧體概念對比智慧體概念對比 參考架構參考架構 百度百度 阿里阿里 騰訊騰訊 華為華為 2017 年全國信息 技術標準化技術委 員會發布的智慧智慧 城市技術參考模城市技術參考模 型型 百度城市大腦 ET城市大腦 WeCity 未來城市
14、 華為智能體 感感:物聯感知層 城市感知中臺 穩定的云:數字城 市舉出設施(感知+ 云平臺) 集約后臺:云、網、 端、安全 五官和手腳:智能交互 傳傳:網絡通信層 城市 AI中臺 城市數據中臺 強大的腦:城市運 行中臺系統、城市 領域應用、城市管 理運行中心 敏捷中臺:應用中臺 城市數據中臺 AI中臺 軀干:智能聯接 知知:計算儲存層 數據服務融合層 大腦:智能中樞 用用:智慧應用層 城市智能交互中臺 靈活的端:數字城市 觸達端 生態前臺:數字政 務、城市治理、城市 決策、產業互聯 價值體現:智慧應用 品牌理念 讓城市更安全、更從 容、更通暢、更宜居 利用實時全量的城 市數據資源全局優 化城市
15、公共資源, 實現城市治理模 式、服務模式和產 業發展的三重突破 城市即平臺、市民即 用戶、連接即服務 以云為基礎,以 AI為核 心,五“機”協同,構建開 放、立體感知、全域協 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 的智能系統 自身優勢 全棧 AI、百度地圖和 互聯網生態的優勢, 可在城市大腦布局包 括公共安全、應急管 理、智能交通、城市 管理、智慧教育等多 個領域。 結合近年來飛速發 展的大數據和人工 智能技術,為城市 管理者提供更為強 大的決策、控制和 服務支撐。 與生俱來的 2C 基 因,在城市入口與市 民應用體驗具有較明 顯的優勢,充分體現 以人為本 5G、光纖通信、云計算、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
16、鏈、數字平臺等關鍵技術 領域持續創新,具備硬核 技術實力,是業界唯一能 夠提供涵蓋云、管、端及 PaaS 層、SaaS 層服務的 全棧式解決方案的廠商。 缺點 處于起步階段,缺少 綜合性的案例和實踐 來源: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1.2 自動駕駛網絡(自動駕駛網絡(ADN) :打破企業網絡邊界) :打破企業網絡邊界 自動駕駛網絡(Autonomous Driving Network, ADN)并不是字面理解的用 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網絡,僅以自動駕駛作比喻,實際使用范圍更廣,核心 是在企業網絡中運用 AI 使能技術,實現網絡自動化和運維智能化。ADN 是芯片、傳感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和
17、5G 技術的“大綜合” ,旨 在通過融合運用多種智能技術 實現網絡的自動、自愈、自優、自治,降低 網絡 OPEX運維成本,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6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4:自動駕駛網絡參考目標架構:自動駕駛網絡參考目標架構 來源:公司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 5G 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在在 2B 領域。領域。5G 技術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大帶寬、低 時延、廣連接的網絡資源,企業網絡訴求從簡單辦公環境的工作協調延伸 到工業生產流程,對于連接性和低時延要求高,因此對網絡運維和可視化 提出更高要求,ADN 應運而生。AI 加持使網絡運維
18、智能化,提高業務敏捷 性,保證企業網絡連續性。 二、二、云云+AI+生態聯盟是通信產業生存選擇生態聯盟是通信產業生存選擇 2.1 AI 技術技術高速發展,高速發展,賦能行業應用賦能行業應用 AI 技術已經入技術已經入高速高速發展期,可進入核心業務系統。發展期,可進入核心業務系統。從 1956 年達特茅斯會 議第一次提及 AI,經歷 60 多年發展,AI 技術已從起步期、探索期進入高 速發展期,各國政府政策引導 AI 技術與傳統行業結合,助力產業升級轉型。 目前中美兩國 AI 產業發展領先全球,擁有最多的 AI 企業數量、專利和人 才和資金支持。 圖表圖表5:中美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及全球占比中美人
19、工智能企業數量及全球占比 圖表圖表6:中美人工智能投資額與投資筆數(百萬美元)中美人工智能投資額與投資筆數(百萬美元) 來源:世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藍皮書,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CBInsights,國金證券研究所 56 157 330 450 477 501 346 207 308 377 464 533 466 486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中國AI投資金額 美國AI投資金額 中國AI投資筆數 美國AI
20、投資筆數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7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7:2019年人工智能頂會作者博士畢業地分布年人工智能頂會作者博士畢業地分布 圖表圖表8:2019年人工智能頂會作者博士就業地分布年人工智能頂會作者博士就業地分布 來源:中國知網,清華大學,科技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中國知網,清華大學,科技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華為公司已將 AI 技術運用到 11 個主流業務系統。以南方工廠為例,自用 AND 解決方案通過 AI 技術提升網絡自動化水平,是華為公司“南方工廠” 的自用解決方案,降本增效顯著,平均 28 秒就能全自動生產一部 P40 手 機。此外,華為
21、還幫助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行業應用。 智能化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中美兩國智能化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中美兩國 ICT 巨頭具備技術、資金、生態巨頭具備技術、資金、生態 優勢,將優勢,將 AI 布局提升到戰略高度。布局提升到戰略高度。谷歌在全球 AI 企業中技術儲備、布局、 生態及應用四個維度實力最強,是全球的領先者。微軟、亞馬遜等美國企 業緊隨其后。國內百度因為戰略布局早,專利、論文、芯片、合作機構數 量多,AI 綜合實力第一。華為 18 年全連接大會正式發布自研的達芬奇架 構 AI芯片昇騰 910 與 310,核心硬件優勢突出,但因為應用層發展與互聯 網巨頭相比不占優勢,在 AI 巨頭的競爭格
22、局中暫處下風。但隨著公司加強 生態建設,鴻蒙系統、華為服務號等平臺使用增加,自有 AI 使能平臺調用 增多, 未來有向右上角追趕之勢。 圖表圖表9:全球:全球AI巨頭競爭格局巨頭競爭格局 來源:相關公司官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45% 11% 44% 美國 中國 其他 46% 11% 43% 美國 中國 其他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8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中國中國 AI 發展主要集中在發展主要集中在 SaaS 層級層級,SaaS 層的投資層的投資具具有更加確定的彎道有更加確定的彎道 超車機會超車機會。主要由于中國應用市場前景廣闊,投回報周期短,且人工智能 人才尤其是杰
23、出人才數量積累仍需沉淀,而基礎層資金與技術壁壘厚,因 此應用層的 AI 發展更快。但總體中國市場 AI 發展已在 BATH 等巨頭的帶 領下遍地開花。 圖表圖表10:2019年中美人工智能投資方向對比年中美人工智能投資方向對比 圖表圖表11:2018年中美人工智能人才質量對比年中美人工智能人才質量對比 來源:CBInsight,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CBInsight,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12:中國:中國AI企業布局一覽企業布局一覽 來源:CDSN,國金證券研究所 我們認為我們認為目前中國的目前中國的 AI 技術已經到達可以成熟商用的條件。技術已經到達可以成熟商用的條件。郭平總在開場 演講
24、中說: “聯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 ”5G 提供 了大帶寬、低時延的網絡,更開創了萬物互聯的時代。根據歷史經驗,每 次移動通信技術代際升級,用戶 DoU 平均提升十倍,因此預測 2025 年 5G 用戶 DoU 將達到 50G/月。不斷增長的終端連接數增加了流量與數據的 集與使用,為算力的提升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0.0%10.0%20.0% 醫療器械及硬件 其他企業服務 行業信息化及解決方案 黑科技及前沿技術 醫療信息化 自動駕駛 數據服務 機器人 芯片半導體 美國 中國 18232 28536 977 4885 中國 美國 人才投入總數 杰出人才數量 2020 華為全連
25、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9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13:移動互聯網年累計接入流量移動互聯網年累計接入流量(萬萬GB) 圖表圖表14:中國物聯網連接數(億):中國物聯網連接數(億) 來源:工信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運營商公告,中國產業信息網,國金證券研究所 雖然短期內美國雖然短期內美國 AI 產業較中國領先,但中國市場用戶數量、數據流量大,產業較中國領先,但中國市場用戶數量、數據流量大, 應用場景豐富,應用場景豐富,5G 建設建設效率高效率高,經濟增長快,未來增長潛力大。,經濟增長快,未來增長潛力大。IDC 預測 中國 AI 市場未來五年都會保持 44.9%的速度增長,按技術
26、角度可分為硬件、 軟件、服務,硬件投資先行,服務器又是最重要的硬件構成(約占 85%), 預測未來五年中國 AI 服務器市場復合增速 34.2%,約是服務器整體市場的 3 倍。推薦關注寒武紀等上游 AI芯片廠商,以及在 AI 領域布局早的服務器 整機廠商標的,如:浪潮信息。 圖表圖表15:中國中國AI整體市場規模及預測(百萬美元)整體市場規模及預測(百萬美元) 圖表圖表16:中國中國AI服務器市場規模及預測(百萬美元)服務器市場規模及預測(百萬美元)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我們認為我們認為 AI 技術落地的關鍵在于和具體行業知識的結合。技術落地的關鍵在于和
27、具體行業知識的結合。華為在全連接大 會上提出知識計算是實現行業知識與 AI 結合的全新路徑,通過建立高效的 知識流水線(知識獲取、建模、管理、應用) ,疊加自研芯片不斷提升的算 力,對數據存取運用、模型訓練進行優化。如:與河南鑫磊(煤炭行業) 合作構建智能配煤模型,提升煤炭配比的精度、效率、穩定性,節約煉焦 成本 15 元/噸,每年節約 2700 萬元。從細分行業來看,當前 AI 技術在互 聯網行業中滲透率最高,互聯網巨頭具備先發優勢,但未來但未來 AI 技術在其他技術在其他 傳統行業中的應用才是拉開競爭優勢的關鍵。傳統行業中的應用才是拉開競爭優勢的關鍵。 0% 20% 40% 60% 80%
28、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0 2,000,000 4,000,000 6,000,000 8,000,000 10,000,000 12,000,000 14,000,000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移動互聯網年累計接入流量:萬GB YoY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 其他(衛星/光纖等) 非蜂窩LPWAN 短距離(WiFi/藍牙/PLC等) 蜂窩類(2/3/4/5G/NB-IoT/eMtc) 64% 52.60% 41.60% 38.80% 3
29、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201820192020E2021E2022E2023E 服務 軟件 硬件 總體GAGR 總體GR 1680 7303.4 59.90% 40.10% 23.30% 27.60% 23.4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30、7000 8000 201820192020E2021E2022E 2023E 服務器 GAGRGR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10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17:2019H1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滲透度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滲透度 圖表圖表18:2019H1中國人工智能算力投資行業分布中國人工智能算力投資行業分布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政府、金融、政府、金融、制造、制造、電信行業電信行業將成為將成為云計算廠商云計算廠商下一步下一步爭奪的對象。爭奪的對象。以上 領域資金雄厚、規模龐大、數字化程度高,占 GDP 比重 50%以上,部分 工作
31、自動化替代相對簡單。AI技術在以上行業落地相對容易。云化是 AI 的 基礎,根據 IDC 數據預測,服務器出貨量大約占總體市場的 40%。建議關 注在以上細分行業客戶資源豐富、擁有充分成功實踐案例的 ICT 廠商,如: 紫光股份、星網銳捷。 2.2 華為華為加碼加碼投入公有云,投入公有云,中國公有云格局未定中國公有云格局未定 在華為發布的智能體的智能中樞中,云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 中混合云是支撐三大使能的決定性因素。政企用戶既希望享有公有云的服 務,又希望數據本地化部署,適配企業的組織和運營流程。將公有云與私 有云簡單結合并不能滿足政企客戶需求,傳統混合云無法持續更新,或不 能完成企
32、業自治管理。因此,華為采用的同時具備資源融合和能力融合的 混合云才符合未來發展趨勢。 此外,華為將持續戰略投入公有云建設。此外,華為將持續戰略投入公有云建設。17 年全聯接大會,郭平總提出要 做智能世界的 5 朵云之一。如今,華為云已在全球擁有 23 個區域發展了 150 多萬開發者,同比收入增長兩倍,IaaS層市場份額提升近 9 Pct。 圖表圖表19:2019Q2中國公有云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圖表圖表20:2020Q2中國公有云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市場份額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來源:Canalys,國金證券研究所 78 45 38 35 33 30 21 1
33、6 14 62% 15% 8% 5% 3% 3% 2% 1% 1% 41.60% 11.88% 8.54% 6.58% 6.70% 24.70% 阿里云 騰訊云 中國電信 AWS華為云 其他 40.10% 15.50% 15.10% 8.00% 21.30% 阿里云 華為云 騰訊云 百度云 其他 2020 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11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受美國制裁影響,華為云業務收入比重將會進一步提升。受美國制裁影響,華為云業務收入比重將會進一步提升。消費者業務、企 業網業務對于芯片制程要求高,發貨量大,依賴性高,影響最大;運營商 業務中基站芯片可用 28nm,且發貨量不如
34、手機,相對壓力適中,但如果 未來二三年內無法生產國產化芯片,也會縮減。因此華為提出“南泥灣計 劃” ,鼓勵發展對筆記本、智慧屏等芯片依賴低但是能盈利的產品線。華為 云業務、云計算業務受影響小,卻能隨著時間和數據、應用的積累呈指數 型增長,收入比重進一步提升。參考阿里云業務最近三年 CAGR 80%,行 業整體 CAGR 30%以上,華為云起步晚于阿里,但短期內增速快。假設未 來五年 CAGR 50%, 預計到 2025 年規模約 600 億元,國內份額超 20%, 有望進入 Top3。 2.3 生態建設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生態建設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的必然生存選擇的必然生存選擇 由于美
35、國制裁事件影響,求生存成為華為的主線由于美國制裁事件影響,求生存成為華為的主線,發布的產品偏軟件,發布的產品偏軟件,如: 鴻蒙操作系統、華為服務號等,強調開放平臺與能力,開放主板與開發平 臺,鼓勵合作伙伴自主研發產品,愿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共享數字化發 展成果。去年,華為花費 10 億美元在全球推出耀星計劃,今年,在鴻蒙系 統各種開發能力豐富的情況下繼續推出耀星企業創新計劃與耀星領航 計劃。 國產替代是長期趨勢,國產替代是長期趨勢,華為正在調整采購策略華為正在調整采購策略。過去華為采購以價格考慮 為主,但現在更重要的考核內容是供需平衡和供應的穩定性。此外,今年 6 月調整組織架構,采購體系新增
36、戰略性財經崗,負責供應商風險分析、 成本分析、行業分析,作為采購決策重要輸入。我們認為華為我們認為華為切實想切實想做強做強 供應鏈、讓利合作伙伴供應鏈、讓利合作伙伴,而且生態建設,而且生態建設戰略將長期持續戰略將長期持續。 生態建設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生態建設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的必然生存選擇的必然生存選擇。以華為為代表的的 云服務廠商為例,生態建設主要有三個原因:1)SaaS 企業是云服務需求 端:云是計算資源,是 AI 等高階服務的載體,最終要將計算、存儲等資源 提供給 SaaS 企業,更多應用在云上運行意味更大的收入空間;2)高階云 服務用戶粘性強:基于某個云開發平臺開發的應用將
37、長期駐扎同一平臺, 收入穩定性強;3)生存要求:基于不同架構開發的產品存在兼容性問題, 越小眾的平臺越缺乏生存空間。 云化、云化、SaaS 化是行業趨勢化是行業趨勢,優質,優質 SaaS 企業標的存在投資機會企業標的存在投資機會。傳統軟 件需要巨大的銷售運營成本以及后期服務成本,而 SaaS 軟件提供簡化管 理、靈活付費以及持續服務,極大降低客戶投入以及成本的不確定性帶來 的隱患。此外,通過云化軟件,企業可以高效地將各個生產線以及合作伙 伴軟件的優勢功能在云上進行完美整合,加速軟件開發效率、優化軟件性 能。因此,中國市場 SaaS 市場規??焖僭鲩L,預計明年可達 654.2 億元。 2020
38、華為全連接大會專題分析報告 - 12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21:2014-2021年中國企業及應用軟件和年中國企業及應用軟件和SaaS市場規模(億元)市場規模(億元) 來源:艾瑞咨詢,國金證券研究所 未來應用更加多元,對云基礎設施建設和多場景軟件能力整合提出更高要 求,單個廠商難以滿足廣大用戶需求,必須加強生態建設,互補能力,才 能獲得長期發展。建議關注華為產業鏈合作伙伴,以及注重生態建設的標 的。如:紫光股份、星網銳捷、神州數碼、金蝶國際、用友網絡。 三、個股投資推薦三、個股投資推薦 3.1 紫光股份:紫光股份:ICT產品全行業場景覆蓋產品全行業場景覆蓋 公司是全國 ICT
39、 行業龍頭企業,其中新華三是核心子公司,具備完整 CT 與 IT 產業鏈,廣泛覆蓋各行業細分場景,產品研發、渠道銷售能力強,在 國內市場與華為形成雙寡頭競爭格局。同時不斷擴張業務邊界,加深 5G、 云計算布局,優化產品結構。 推薦理由: 繼承華為研發基因,注重產品創新。繼承華為研發基因,注重產品創新。剔除 IT 分銷收入,公司研發費用 率穩定在 10%以上,研發人員數量比重穩定在 45%以上。網絡產品線 在國內市場份額穩居前二,其中 WLAN 已連續十二年蟬聯中國市場第 一。此外,領先的 SDN 能力為公司建立競爭壁壘,新進廠商難以在短 期內超越。 圖表圖表22:中國市場各網絡產品線份額:中國市場各網絡產品線份額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1004.7 1196.3 1383.1 1606.2 1836.1 2106.5 2399.4 2722.9 59.8 98.9 127.5 164.6 243.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