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2020年汽車與零部件行業華為智能汽車的布局分析研究報告(24頁).pdf

編號:23233 PDF 24頁 1.48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研報】2020年汽車與零部件行業華為智能汽車的布局分析研究報告(24頁).pdf

1、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2 目 錄 1 傳統油車競爭格局:合資品牌主導中高端市場,自主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場傳統油車競爭格局:合資品牌主導中高端市場,自主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場5 1.1 全球傳統燃油車競爭格局 . 5 1.2 國內傳統燃油車競爭格局:日系保持強勢,自主集中于中低端車市場 . 6 2 現階段電動車格局:特斯拉及造車新勢力主導中高端市場,自主集中于中低

2、現階段電動車格局:特斯拉及造車新勢力主導中高端市場,自主集中于中低 端市場端市場 . 9 2.1 國際電動車競爭格局:特斯拉市場份額較高 . 9 2.2 國內目前電動車競爭格局:特斯拉、造車新勢力占據中高端市場,自主車企集中于中低 端市場 . 9 3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實現向上突破可能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實現向上突破可能 . 12 3.1 智能化對電動車價值 . 12 3.2 華為致力于成為電動車產業鏈系統級供應商 . 13 3.3 華為智能汽車的布局 . 15 3.4 華為與車企結盟,自主品牌存在向上突破的可能 . 22 4 主要投資策略主要投資策略 . 25 5

3、主要風險主要風險 . 25 pOpQoOtNmNqMoPpNqNoRtOaQdN9PoMmMmOoOiNpOmNjMtRmRbRqRnQuOnRsRuOmNqR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3 圖表目錄 圖 1:2010-2020 年 10 月各品牌車企燃油車全球市占率變化 . 5 圖 2:2020 年前 10 月各品牌車企燃油車全球市占率 . 5 圖 3:2010-

4、2020 年 10 月全球集中度變化 . 6 圖 4:2020 年前 10 月各車企燃油車全球市占率 . 6 圖 5:2010-2020 年 10 月各品牌車企燃油車市占率變化 . 6 圖 6:2020 年前 10 月各品牌車企燃油車市占率 . 6 圖 7:2014-2020 年 10 月集中度變化 . 7 圖 8:2020 年前 10 月各車企燃油車市占率 . 7 圖 9:2020Q1-Q3 自主車型各價位車型銷量 . 8 圖 10:2020Q1-Q3 合資車型各價位銷量 . 8 圖 11:各價位車型銷量結構 . 8 圖 12:2018-2020Q3 全球純電動車市占率 . 9 圖 13:2

5、020Q1-Q3 全球純電動車市占率 . 9 圖 14:2020 年 1-9 月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主要車企銷量市占率 . 10 圖 15:2020Q1-Q3 造車新勢力不同價格銷量占 14 大品牌總銷量比重 . 11 圖 16:2020Q1-Q3 傳統車企電動車不同價格銷量占 14 大品牌總銷量比重 . 11 圖 17:2020Q1-Q3 造車新勢力不同價格區間產品占各自比重 . 12 圖 18:2020Q1-Q3 傳統車企不同價格區間產品占各自比重 . 12 圖 19:華為在智能汽車定位 . 14 圖 20:華為與車企三種合作模式 . 14 圖 21:華為智能汽車布局. 15 圖 22:MD

6、C 架構 . 16 圖 23:MDC 四大生態 . 17 圖 24:華為智能座艙平臺. 17 圖 25:鴻蒙車機 OS . 18 圖 26:華為 Hicar 是互聯 2.0 . 19 圖 27:華為智能網聯業務. 20 圖 28:華為智能車云服務. 21 圖 29:華為智能電動 . 22 圖 30:2020 年 Q1-Q3 主要品牌電動車不同價格銷量占 14 大品牌總銷量的比例 . 24 表 1:智能化純電汽車相較于傳統汽車的優勢 . 12 表 2:造車新勢力純電汽車智能化相關功能 . 13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

7、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4 表 3:華為 MDC 與主要智能駕駛平臺對比 . 16 表 4:與華為合作的車企. 23 表 5:主要汽車公司估值表 . 25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5 1 傳統傳統油油車競爭格局:合資品牌主導中高端市場

8、,自車競爭格局:合資品牌主導中高端市場,自 主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場主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場 1.1 全球傳統燃油車競爭格局 近 10 年(2010 年至今),美系品牌、法系品牌車企全球市占率下滑較多,德系車企市占率提升較 多,韓系車企市占率小幅提升。近 3 年(2017 年至今),美系全球市占率下滑 3.5 個百分點,主 要是因為通用、福特、FCA 市占率均有所下滑。 日系、德系、美系品牌車企全球市占率高。根據 Marklines 數據,2020 年 1-10 月,日系車企全球 市占率最高,為 28.8%,其中豐田市占率 11.5%。德系車企全球市占率 16.4%,其中大眾市占率 11.5%。美

9、系車企市占率 14.5%,其中通用、福特市占率分別為 8.9%、5.7%。韓系、法系市占率 均較低,分別為 8.1%和 3.1%。 圖 1:2010-2020 年 10 月各品牌車企燃油車全球市占率變化 資料來源:MARKLINES、東方證券研究所 圖 2:2020 年前 10 月各品牌車企燃油車全球市占率 資料來源:MARKLINES、東方證券研究所 全球燃油車行業集中度下滑。根據 Marklines 數據,2020 年前 10 月,CR5 為 48.2%,相比年初 下滑 1.8 個百分點,CR3 為 31.9%,相比年初下滑 1.1 個百分點,全球汽車行業集中度下滑,主 要是因為日產市占率

10、下滑較多。2020 年前 10 月,燃油車市占率前五的車企分別為豐田、大眾、通 用、雷諾-日產、現代-起亞,市占率分別為 11.5%、11.5%、8.9%、8.2%、8.1%。市占率前 10 車 企中,大部分車企全球市占率存在一定程度下滑。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6 圖 3:2010-2020 年 10 月全球集中度變化 資料來源:MARKLINES、東方證券研

11、究所 圖 4:2020 年前 10 月各車企燃油車全球市占率 資料來源:MARKLINES、東方證券研究所 1.2 國內傳統燃油車競爭格局:日系保持強勢,自主集中于中 低端車市場 近 10 年(2010 年至今),自主品牌、韓系品牌、法系品牌車企市占率略有下滑,德系車企市占率 提升較多,日系車企市占率略有提升,美系市占率保持穩定。近 3 年(2017 年至今),自主品牌 車企市占率下滑 6.8 個百分點, 主要是因為 SUV 市占率下滑較多。 美系、 法系、 韓系分別下滑 2.9、 1.6、1.0 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轎車市占率下滑較多。日系燃油車市占率提升 6.5 個百分點,其中 轎車市占率

12、提升 7 個百分點;德系市占率提升 5.3 個百分點,主要由 SUV 市占率提升較多推動。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數據,2020 年 1-10 月,自主品牌燃油車市占率 37%。德系和日系品牌 市占率較大,分別為 25%、24%。美系品牌市占率為 9%,其他品牌車企市占率均小于 5%。 圖 5:2010-2020 年 10 月各品牌車企燃油車市占率變化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圖 6:2020 年前 10 月各品牌車企燃油車市占率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

13、。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7 行業集中度提升,銷量前三車企地位不變。根據蓋世汽車和中汽協數據,2020 年前 10 月,CR10 為 60.39%,CR5 為 38.6%,CR3 為 26%,我國汽車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CR10 提升 4 個百 分點,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銷量仍排名前三。2020 年前 10 月,燃油車市占率前五的車 企分別為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吉利汽車和東風日產,市占率分別為 10.8%、7.9%、 7.3%、6.8%、5

14、.8%。市占率前 10 車企中,一汽大眾、長安汽車市占率提升較多,分別為 1.1、1.3 個百分點。 圖 7:2014-2020 年 10 月集中度變化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中汽協、東方證券研究所 圖 8:2020 年前 10 月各車企燃油車市占率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中汽協、東方證券研究所 自主車型銷售價格主要集中在 15 萬元以下,以中低端車價為主。 根據車主之家數據,2020Q1-Q3,自主車型銷量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以 15 萬元以下市場為主。其 中, 10 萬以下的自主車型銷量占自主車型總銷量 9.6%, 10-15 萬的自主車型占比最高, 達到 61%。 自主車型在 15-25 萬價

15、位的占比約 28.5%,這個價位仍有部分自主品牌車型具有一定競爭力。在 25 萬及以上價位中,自主車型銷量占比較少,銷量占比 0.6%。 合資車型銷量集中在 15 萬元以上。根據車主之家數據,2020Q1-Q3,合資車型銷量主要集中在中 高端,以 15 萬元以上市場為主。其中,10 萬元以下銷量占比僅 4%,10-15 萬元銷量占比較高, 達到 38.5%。合資車型在 15-25 萬元價位的占比為 49.9%,該價位是合資車型的主要市場,與自 主車型形成較大競爭。在 25 萬元以上,合資車型銷量占比相對其他價位較少,為 7.5%左右。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

16、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8 圖 9:2020Q1-Q3 自主車型各價位車型銷量 資料來源:車主之家、東方證券研究所 圖 10:2020Q1-Q3 合資車型各價位銷量 資料來源:車主之家、東方證券研究所 車型價位越高,自主銷量占比越低。從各價位車型銷量結構看,合資車型銷量占比均超 50%,合 資車型競爭力相對自主車型競爭力更強。從銷量結構變化看,自主車型在低價位車型中,銷量占比 相對更高,隨著價位提升,銷量占比逐漸下滑。1

17、0 萬以下價位,自主車型銷量占比 49%,合資占 比 51%,兩者競爭力相差不大。10-15 萬,自主銷量占比 39%,合資車型銷量占比 61%,兩者差 距開始拉大。15-25 萬,自主銷量占比進一步下滑至 18%,合資上升至 82%。25 萬元以上,自主 銷量占比在 3%左右,合資車型地位穩固。 在傳統燃油車上,自主品牌車企產品價格向上延伸仍比較困難。 圖 11:各價位車型銷量結構 資料來源:車主之家、東方證券研究所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

18、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9 2 現階段電動車格局:特斯拉及造車新勢力主導中高現階段電動車格局:特斯拉及造車新勢力主導中高 端市場,自主集中于中低端市場端市場,自主集中于中低端市場 2.1 國際電動車競爭格局:特斯拉市場份額較高 根據 EV sales 數據,2018 年至 2020 年 Q3,特斯拉純全球電動車市占率始終保持第一,兩年多 提升 6.8 個百分點。大眾全球電動車市占率提升速度最快,提升近 7.4 個百分點。雷諾-日產純電 動車市占率小幅下滑 2.9 個百分點,現代-起亞市占率提升 2.4 個百分點。 特斯拉市占率遠超其他車

19、企。2020Q1-Q3,特斯拉全球電動車市占率 26.2%,遠超第二名 16.2 個 百分點。大眾全球電動車市占率 10%,排名第二,大眾電動化戰略開始逐步發力。雷諾-日產全球 電動車市占率 9%,排名第三?,F代-起亞市占率 7.1%,其余國際品牌車企在純電動車領域市占率 均較小于 7%。 圖 12:2018-2020Q3 全球純電動車市占率 資料來源:EV sales、東方證券研究所 圖 13:2020Q1-Q3 全球純電動車市占率 資料來源:EV sales、東方證券研究所 2.2 國內目前電動車競爭格局:特斯拉、造車新勢力占據中高 端市場,自主車企集中于中低端市場 2020 年 1-9

20、月份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知名汽車品牌市占率達 86.57%。2020 年前三季度國內純電 動車總銷量為 48.45 萬輛,其中國產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純電動車銷量最高,達 7.84 萬輛,占 比 16.19%;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特斯拉的 Model 3 銷售 7.79 萬輛,占比 16.08%居于第二位,兩 者合計占比 32.27%,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傳統汽車廠商廣汽憑借自主品牌 Aion 系列提升銷量至 3.87 萬輛, 占比 7.99%位居第三, 其中 Aion S 售出 3.05 萬輛,貢獻了絕大部分銷量。上汽通用五菱僅憑宏光 MINIEV 闖進前四,其前三季度 銷售 3.52 萬輛,占

21、比 7.25%,其中 9 月份更是以超 1.4 萬輛的成績力壓特斯拉 Model 3。上汽自 主品牌、長城、奇瑞、北汽自主品牌、吉利和長安等傳統車廠轉型純電動汽車均較為成功,市占率 在 2%6%之間。 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威馬和小鵬銷量分別為 2.64 萬輛、1.82 萬輛、1.39 萬輛和 1.30 萬輛,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10 市占率分別為 5.44

22、%、3.75%、2.87%和 2.69%,合計市占率達 14.75%。 圖 14:2020 年 1-9 月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主要車企銷量市占率 資料來源:乘聯會官網、太平洋汽車、東方證券研究所 2020 年前三季度國內市場純電汽車銷售 48.45 萬輛,其中前 14 大品牌純電汽車銷量達 41.94 萬 輛,占比接近 87%。國內純電汽車市場目前分化較為明顯,全球純電龍頭特斯拉及國產造車新勢 力蔚來、理想、小鵬和威馬旗下產品以中高端為主,傳統國產造車勢力純電汽車以中低端為主。 造車新勢力車型在高端市場占有率較高,價格范圍涵蓋 15-20 萬、20-30 萬、30-40 萬及 40 萬以 上區間

23、。其中 40 萬以上價格區間高端車型市場被蔚來和特斯拉占據,其中蔚來占比 67%,特斯拉 占比 33%; 30-40 萬價格區間高端車型以特斯拉、理想和蔚來為主,其銷量占比分別為 65%、23% 和 6%。造車新勢力在 15-30 萬中端車型價格區間銷量占比明顯下降,目前 20-30 萬價格區間以特 斯拉和小鵬為主,其銷量占比分別為 26%和 7%;15-20 萬價格區間中端車型以威馬和小鵬為主, 其銷量占比分別為 15%和 7%。 傳統車企純電車型在中低端市場占有率較高,競爭較為激烈,主要價格區間涵蓋 10 萬元以下、10- 15 萬、15-20 萬及 20-30 萬,在 30-40 萬價格

24、區間也有少部分車型。其中 10 萬元以下市場主要由 上汽通用五菱、長城和奇瑞把控,其銷量占比分別為 35%、23%和 20%;10-15 萬元市場主要以 比亞迪和上汽自主為主,其銷量占比分別為 40%和 28%;15-20 萬元市場以廣汽自主和比亞迪為 主,占比分別為 33%和 26%;20-30 萬元市場比亞迪占據龍頭地位,銷量占比達 39%,北汽自主 在此價格區間車型銷量占比 13%。 16.19% 16.08% 7.99% 7.25% 5.97% 5.44% 4.94% 4.47% 4.34% 3.75% 2.87% 2.69% 2.37% 2.22% 13.43% 比亞迪特斯拉廣汽自主

25、上汽通用五菱上汽自主 蔚來長城奇瑞北汽自主理想 威馬小鵬吉利長安其他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11 圖 15:2020Q1-Q3 造車新勢力不同價格銷量占 14 大品牌 總銷量比重 資料來源:乘聯會官網、太平洋汽車、東方證券研究所 圖 16:2020Q1-Q3 傳統車企電動車不同價格銷量占 14 大 品牌總銷量比重 資料來源:乘聯會官網、太平洋汽車、東方證券研究所

26、 造車新勢力車型產品定位于中高端,其中特斯拉 30-40 萬產品比重占其總產品比重為 67%,蔚來 40 萬以上產品比重占其總產品比重為 81%,理想旗下產品價格均在 30-40 萬區間內。小鵬和威馬 汽車旗下以 15-20 萬產品為主, 其中小鵬 15-20 萬產品占比 48%, 兼有 20-30 萬和 30-40 萬產品, 威馬 15-20 萬產品占比達 98%。 傳統車企純電車型定位于中低端,比亞迪、廣汽自主、上汽自主和吉利產品矩陣較為均衡,以中端 產品為主。比亞迪 10-15 萬、15-20 萬和 20-30 萬元產品占比均為 30%左右;廣汽自主以 15-20 萬產品為主,占比 74

27、%;上汽自主以 10-15 萬產品為主,占比 56%;吉利產品在 10-20 萬區間內 占比 88%。上汽通用五菱、長城、奇瑞和長安均以 10 萬元以下車型為主,上汽通用五菱 10 萬以 下低端產品占比 100%,長城和奇瑞占比分別為 97%和 92%,長安占比 55%。 64.76% 67.1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威馬 40.06% 39.42% 32.50% 34.94% 0% 10% 20% 30% 40% 50% 比亞迪廣汽自主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自主長城奇瑞 北汽自主吉利長安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

28、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可能 12 圖 17:2020Q1-Q3 造車新勢力不同價格區間產品占各自比 重 資料來源:乘聯會官網、太平洋汽車、東方證券研究所 圖 18:2020Q1-Q3 傳統車企不同價格區間產品占各自比重 資料來源:乘聯會官網、太平洋汽車、東方證券研究所 3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實現向上突破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實現向上突破 可能可能 3.1 智能化對電動車價值 純電動

29、汽車的智能化功能是其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更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車行業目前向 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發展,正從硬件定義汽車向軟件定義汽車時 代邁進,汽車從傳統的代步工具升級成為智能移動終端,其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相關功能和應用 將加速落地。 目前, 智能化純電動汽車相較于傳統汽車的優勢在于: 1、 自動駕駛大幅提升安全性。 純電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夠避免一些駕駛員的操作失誤或酒駕等造成的交通事故,有效提高道 路交通安全性。2、升級更新便利。傳統燃油車若要實現功能的增加,需要調整相應的硬件設備; 而智能化純電動汽車可以通過遠程 OTA 實現軟件和功能的升級,更加便利。

30、3、提高效率。效率的 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自動駕駛技術可以使駕駛員從駕車中解放出來,進行工作或休閑; 其次通過智能網聯技術,可以規劃出最優路線從而節約通勤時間。 表 1:智能化純電汽車相較于傳統汽車的優勢 智能化純電動汽車優勢智能化純電動汽車優勢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自動駕駛大幅提升安全性 純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夠避免一些駕駛員的操作失誤或酒駕等造成的交通事故,有效提升道 路交通安全性。 升級更新便利 傳統燃油車若要實現功能的增加,需要調整相應的硬件設備;而智能化純電動汽車可以通過遠程 OTA 實現軟件和功能的升級,更加便利。 提升效率 效率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自動駕駛技術

31、可以使駕駛員從駕車中解放出來,進行工作或 休閑;其次通過智能網聯技術,可以規劃出最優路線從而節約通勤時間。 資料來源:太平洋汽車、騰訊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0% 20% 40% 60% 80% 100% 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威馬 0% 20% 40% 60% 80% 100% 120% 比亞迪廣汽自主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自主長城奇瑞 北汽自主吉利長安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向上突破

32、可能 13 目前,造車新勢力車型智能化功能完善,自動駕駛技術先進。其中特斯拉 Model 3 達到 L3+級別自 動駕駛,小鵬 P7 和 G3 分別達到 L3 級和 L2.5 級自動駕駛,蔚來和理想的車型均為 L2 級別自動 駕駛。特斯拉、蔚來、理想和小鵬均可通過 OTA 升級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均具有 APA 全自動泊車 系統、ACC 自適應巡航系統、LKA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DW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轉向燈控制變 道、道路交通標志識別等系統和功能,裝備有豐富的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和汽車攝像頭等, 實現整車的智能化,保證行車安全。 表 2:造車新勢力純電汽車智能化相關功能 智能駕駛相關功能

33、智能駕駛相關功能 特斯拉特斯拉 Model3 蔚來蔚來 ES6/ES8/EC6 理想理想 ONE 小鵬小鵬 G3/P7 自動駕駛級別 L3+ L2 L2 L2.5/L3 決策芯片 HW3.0 Mobileye EyeQ4 德州儀器 J6+ 高通驍龍 820A SCU 自動輔助駕駛 OTA 升級 APA 全自動泊車系統 ACC 自適應巡航系統 LKA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LDW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轉向燈控制變道 道路交通標志識別 輔助駕駛模擬顯示器 - 超聲波傳感器數量 12 12 12 12 毫米波雷達數量 1 5 5 3 攝像頭數量 8 7 6 6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搜狐汽車、雪球、新出行、

34、東方證券研究所 3.2 華為致力于成為電動車產業鏈系統級供應商 在智能汽車領域,華為強調不造車,而是瞄準智能汽車電子,做 ICT 系統級供應商,布局五大基礎 賽道。 具體而言, 華為強調做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將 ICT 領域的技術優勢向汽車領域 遷移,包括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云、智能電動,為車企提供軟硬件一體的全套 解決方案。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品牌存在

35、向上突破可能 14 圖 19:華為在智能汽車定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東方證券研究所 華為與車企的合作方式將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車企與華為進行深度合作, 第二種是車企基于華 為的各類平臺進行開發,第三種是車企向華為購買部分零部件。 深度合作模式下, 華為將與車企在 ICT 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化等方面進行合作,合作方式包括雙方 共同成立研發中心、業務團隊交流等。在這種模式下,預計華為將為車企在數字化等底層設施及芯 片等硬件方面提供支撐,在上層應用開發方面,利用車企經驗及華為技術合作開發。這種模式下, 預計華為將為深度合作車企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車企利用華為平臺進行開發模式下, 華為將為

36、車企提供最基礎的硬件如自動駕駛芯片, 以及一些底 層算法,或者提供一些平臺,如智能駕駛域控制器、車控域控制器等。合作車企在該種模式下將承 擔更多的技術開發,自行構建解決方案,以及上層應用開發。 車企購買零部件模式下,華為將為車企提供部分零部件,如激光雷達、AR HUD。智能汽車電子方 面的開發將主要由車企自行完成或與其他廠商合作, 如需自行研發, 車企往往需具備較強的研發能 力,搭建內部智能駕駛研發團隊。 圖 20:華為與車企三種合作模式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深度報告 華為賦能,自主車企電動車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報】2020年汽車與零部件行業華為智能汽車的布局分析研究報告(24頁).pdf)為本站 (xzy)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