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代碼:688078 公司簡稱:龍軟科技 北京龍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龍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2020 年年度報告摘要年年度報告摘要 一一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 1 1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2 2 重大風險提示重大風險提示 公司已在本報告中詳細闡述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及應對措施,敬請查
2、閱本報告第四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3 3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4 4 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5 5 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6 6 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
3、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公司2020年利潤分配方案為:擬以2020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7,075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18元(含稅),預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15,423,500元,占公司2020年度合并報表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0.39%,不送紅股,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潤結轉下一年度。上述202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中現金分紅的數額暫按公司總股本7,075萬股計算,實際派發現金紅利總額將以2020年度分紅派息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計算為準。公司2020年利潤分配方案已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
4、議通過,尚需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7 7 是否是否存在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 適用 不適用 二二 公司基本情況公司基本情況 1 1 公司簡介公司簡介 公司股票簡況公司股票簡況 適用 不適用 公司股票簡況 股票種類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塊 股票簡稱 股票代碼 變更前股票簡稱 A股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 龍軟科技 688078 龍軟科技 公司公司存托憑證存托憑證簡簡況況 適用 不適用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董事會秘書(信息披露境內代表)證券事務代表 姓名 郭俊英 丁樺 辦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66號世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紀科貿大廈
5、C座2106室 東路66號世紀科貿大廈C座2106室 電話 010-62670727 010-62670056 電子信箱 2 2 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一一)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服務服務情況情況 1、主營業務 公司主營業務是以自主研發的 LongRuan GIS 平臺為基礎,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為煤炭工業的安全生產、智能開采提供工業應用軟件及全業務流程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為政府應急救援、礦山安全監察、職業衛生監管機構及科研院所、工業園區提供現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的智能應急、智慧安監整體解決方案。1.主要產品 公司通過持續應用創新
6、,積累擁有了智能礦山信息化領域完整的技術體系、產品體系及服務體系,提供從 LongRuan GIS 軟件、智能礦山工業軟件、智慧安監平臺、應急救援指揮平臺、職業衛生監管信息化系統、虛擬仿真系統、系統集成業務與服務等核心產品線到基于分布式協同“一張圖”的安全生產管理平臺、“透明化礦山”管控平臺等專業解決方案,實現了軟件產品的模塊化、系統化、平臺化、服務化。公司可面向大中型煤礦等能源行業企業、政府、教育機構等客戶提供全面、個性化的以空間信息管理為特點的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客戶根據自身需求實現信息化和智能化,實現了以 LongRuanGIS 為基礎平臺的持續創新研發及應用。(1 1)LongRu
7、an GISLongRuan GIS 軟件軟件 LongRuanGIS 采用完全面向服務的架構體系開發的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完整 GIS 平臺產品,涵蓋“桌面、服務、Web、移動、云”等主流應用場景,具有強大的地圖繪制、地質建模、空間數據管理、空間分析、空間信息集成、發布與共享的能力,可以無縫支持二三維一體化的空間數據集成和管理,支持基于版本控制的客戶端分布式協同工作模式,同時可配置的一張圖服務器門戶、彈性部署和應用的云端接入、原生支持的移動平臺 App、開放的應用服務框架及數據接入模式,為構建新一代 GIS 應用提供了更強大的支持。LongRuan GIS 軟件是針對煤炭行業的特殊專業
8、應用需求和數據處理流程而量身制作開發,既考慮到了煤礦井上下空間對象的復雜性、空間變量的動態變化性,也考慮到了大量空間信息的灰色性和模糊性,具有特色的數據模型和數據結構與專業性強、操作簡單、實用方便的特點,適合于處理煤礦專業數據,是構建“數字礦山”、“智能礦山”的基礎空間數據集成和管理基礎軟件系統。LongRuan GIS 軟件主要包括:地測空間管理信息系統、通風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采礦輔助設計協同管理系統、供電設計圖形協同管理系統等。(2 2)智能礦山工業軟件)智能礦山工業軟件 智能礦山工業軟件在公司業務層面集中體現為公司基于 LongRuanGIS“一張圖”的安全生產共享管理平臺產品及其他面向
9、礦山安全生產各業務流程需求所提供解決方案中涉及的其他各類專業軟件或服務。主要包括:1.地測圖形協同管理系統;2.基于 LongRuanGIS“一張圖”的安全生產共享管理平臺;3.地測防治水信息系統;4.資源儲量動態管理系統;5.安全生產智能調度系統;6.安全生產智能管控平臺;7.安全雙重預防管理系統;8.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9.透明化礦山系統;10.智能開采管控平臺;11.回采工作面高精度地質模型;12.回采工作面數字孿生系統;13.掘進工作面高精度地質模型;14.智能掘進工作面數字孿生系統;15.快速掘進工作面管控平臺等;16.智能礦山地質保障系統;17.智能通風管控系統;18.煤礦 A
10、I 圖像智能識別分析系統;19.智能礦山云服務大數據決策分析平臺;20.礦山智能化應急救援綜合指揮與逃生系統。(3 3)智慧安監)智慧安監 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云平臺(簡稱“安全云”)“安全云”作為公司智慧安監解決方案的代表性產品,面向各級應急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高危行業企業、中介服務機構、社會公眾等 6 類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實現安全生產信息“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規律可循”,為安全生產狀況根本好轉提供信息化支撐保障?!鞍踩啤卑ńㄔO一套標準規范體系、一個數據中心、三個支撐平臺、五大應用系統和一個統一門戶。其中,五大業務應用系統包括: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安全風
11、險監測預警信息系統、應急救援指揮信息系統、政務及公共服務信息系統,以及涉及大數據分析和深度應用的大數據安全輔助決策系統。涵蓋了安全準入、行政執法、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職業衛生監管、重大危險源監管、科技規劃、標準化達標、調度統計、綜合協調、事故報送、應急救援、事故查處與警示教育、安全培訓、舉報投訴、誠信體系等核心業務功能。通過“安全云”工程建設,推動各級政府實現安全生產領域的信息化一盤棋、業務覆蓋一張網、基礎信息一張表、智能管控一張圖、數據匯聚一個庫的“五個一”目標。煤礦綜合風險動態分析評估系統 利用聯網煤礦采集的數據,通過多維度關聯分析,構建煤礦綜合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和風險分析模型。對煤
12、礦安全生產風險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研判出煤礦安全生產風險等級,實現多級數據分析和風險評估,將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風險進行有效展示,動態掌握煤礦風險變化趨勢,可實現“智能分析、預測研判”。為日常監管監察、遠程監察、執法檢查、應急救援和事故追溯備查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手段,防范遏制煤礦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煤礦復合災害監測預警 基于搭建的統一數據中心和軟硬件支持平臺,按照“先聯網、后升級,先看見、后研判”原則構建覆蓋全省/市煤礦的感知網絡,實時采集全省/市煤礦安全監控、人員位置監測、工業視頻監控系統數據,集成重大設備監測系統(主通風機、壓風機、提升機、主排水、供電設備、主運皮帶)聯網數據,實現監測
13、感知數據重點信息的統計分析及基于生產礦圖的展示;結合系統集成感知數據和業務數據,實現風險動態監測預警;依托安全風險“一張圖”系統對煤礦基礎數據、安全監察業務數據、安全感知數據、風險分析數據進行直觀展示,提高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煤礦存在的水、火、頂板、瓦斯等災害風險的監察感知能力。(4 4)智慧應急智慧應急 智慧應急平臺 智慧應急平臺是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加強對?;?、礦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風險管控,加強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提升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實現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技術保障。?;髽I應急管理和救援輔助決策系統 面向油氣、石化
14、、化工、煤化工等行業的用戶,將安全管理、應急管理、危險源預測預警、DCS/SCADA 實時生產數據、生產運行監測監控數據整合在統一的管理平臺,基于 TGIS 支持平臺實現應急預案、應急資源、應急值守、應急救援指揮、應急輔助決策、應急培訓與考核的數字化、流程化和可視化管理。(5 5)職業衛生監管信息化系統職業衛生監管信息化系統 基于 LongRuanGIS,面向政府各級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生產經營單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專家和社會公眾,構建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智慧化職業衛生監管信息化系統,實現對職業衛生信息申報、數據審核、培訓、統計分析管理,及時掌握轄區職業衛生的情況,全面、科學地分析、
15、預測職業安全與健康的形勢,為職業安全與健康的監管提供決策依據,形成職業衛生監督管理“一張網”。(6 6)智慧園區安全環保監管平臺智慧園區安全環保監管平臺 智慧園區安全環保監管平臺以有線和無線通訊系統為紐帶,以接處警系統為核心,集成TGIS+BIM、移動目標定位監控、圖像監控和綜合信息管理等系統為“一體化”平臺,實現信息上傳、采集、錄入、管理、分析、決策、指揮和處置全過程的快捷靈敏,科學高效監管。(7 7)教育培訓教育培訓 虛擬仿真實驗室 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操控裝置,構建虛擬仿真教學實驗室。系統集沉浸式、交互式、分布式于一體,將專業教學與虛擬現實技術相結合,通過交互式操作、自
16、主漫游、動畫演示等方式,使培訓人員快速掌握工作原理、生產流程和操作方式。企業安全生產特種作業仿真教學 面向地下礦山生產企業,針對采煤、掘進、巷道支護、探放水、瓦斯抽采等工藝流程,構建井下開采虛擬環境,實現生產過程的虛擬仿真,使特種作業人員掌握礦井各專業生產流程。系統提供多人協同工作、培訓演練以及模擬考評,通過文字和語音的人機互動,達到身臨其境的培訓效果。全員培訓考試系統 系統面向煤礦企業職工教育安全培訓,從理論培訓、技能考核、生產管理等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的綜合培訓,按照國家標準規范自動生成培訓數據以及檔案。建立新型的職工教育培訓管理體系,利用煤炭知識云服務、瀏覽器、手機 App、微信等輕松
17、實現信息和知識在云端的交換和共享,使用戶可以在任意時間和任意地點學習和交流,根據煤礦內每個崗位的證件、知識、能力的要求,通過高效、精準、實用的培訓,提升煤礦員工的知識與技能。(8 8)系統集成業務與服務)系統集成業務與服務 系統集成業務是指將不同的軟件系統與硬件產品,根據應用需要,有機地組合成功能更加強大的一體化系統的過程和方法。公司的系統集成業務是以自主開發的軟件平臺為基礎,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外購部分軟硬件并提供集成服務。(二二)主要經營模式主要經營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結合自身的軟件研發路線及行業特點,通過 LongRuan GIS 底層開發平臺以客戶需求為研發導向,采取向各應用領域逐
18、步拓展的貫穿式軟件開發模式,進而形成系列化應用軟件平臺。以自主研發的底層平臺驅動研發創新,以應用平臺服務市場需求,進而以“技術引領”和“市場導向”的直銷模式開展業務。本公司開發的平臺化軟件系統直接面向行業客戶需求,因此研發成果具備較強的商業轉化能力。2、采購模式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軟件研發,需采購的設備或服務均系為項目實施而配套采購的硬件設備或服務,處于充分競爭的市場,擁有充足的供應來源。公司根據合同需求由項目經理制定成本預算并提出采購申請,經采購部詢價、招標后確定供應商。為了加強采購成本控制及供應商管理水平,提高公司整體運作效率,公司制定了詳細的采購管理制度及供應商管理制度,并建立了 合格
19、供應商名冊。3、研發模式 公司堅持自主創新的研發模式,結合煤炭行業的多層次、多維度信息化需求,采用 LongRuan GIS 底層開發平臺進行開發,逐步向各應用領域拓展的貫穿式軟件開發模式。公司采用以 GIS 為基礎的開發模式適應我國煤礦以地下開采為主,地質條件復雜的特點,且具備向非煤礦山、石油天然氣、城市公共安全、災害應急救援等行業拓展的基礎優勢。(1)前瞻研究導向研發模式 該研發模式是公司在“LongRuan GIS”底層開發平臺基礎上基于充分的前瞻性研究或對于行業發展的前瞻性判斷形成對產品、技術創新開發的想法,結合詳實的技術論證推演、市場預研等逐步確定項目研發方案,完成基礎底層平臺研發的
20、模式。(2)實踐性創新研發模式 該模式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客戶的需求多種多樣,公司基于 LongRuanGIS平臺就客戶需求進行實踐性技術創新,結合實踐項目情況,將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平臺開發進行一體化管理,與客戶需求匹配同時形成相應的技術儲備或產品、平臺模塊,基于公司成熟的LongRuan GIS 平臺技術,不斷推出滿足市場定位及需求的產品。龍軟科技利用在互聯網+大數據+煤礦深地空間信息處理的關鍵技術優勢,通過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 LongRuan GIS,注重適配華為鯤鵬云系統,實現了以圖管礦、以圖管量、以圖防災等“一張圖”下的礦山智能管控,成功搭建了自主可控的國產軟件與國產
21、云系統在智慧礦山領域的深度協同與應用。(3)研發機構設置 根據產品類型的不同,公司研發機構采取了“雙引擎”的設置模式:空間信息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臻g信息技術研究院為公司核心科研機構,根據公司專家技術委員會的研發指導意見并結合自身參與項目執行所收集的用戶體驗資料,全面負責公司核心 LongRuan GIS、分布式協同“一張圖”系統、LongRuan 礦山安全生產大數據云服務平臺及透明化礦山系統平臺等核心底層平臺的研發工作。公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完成應用需求分析及系統架構設計,公司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及智慧能源事業部、智慧城市事業部作為專業應用軟件實踐性研發機構,
22、在公司自主知識產權開發平臺基礎上進行實踐導向型研發,完成研發成果向應用領域的轉化。未來,龍軟科技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結合深耕煤炭行業兩化融合領域 20 年的行業理解,在以基于 LongRuan GIS“一張圖”的安全生產共享管理平臺為代表的煤炭工業軟件基礎上,加快基于 LongRuan GIS 的智慧礦山物聯網管控平臺、LongRuan 礦山安全生產大數據云服務平臺、基于時空智能的應急救援綜合指揮與逃生引導系統與裝備等募投項目的研發,為礦山安全生產、安全監察及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奉獻智慧。營銷及管理模式 根據公司“技術引領式”的營銷服務模式,公司成立了營銷中心,下設售前支持部、智慧能源銷售部
23、和智慧城市銷售部,并負責統籌管理徐州、成都、西安、鄂爾多斯、太原、哈爾濱、烏魯木齊、貴陽等區域服務網點,可以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并為客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八家區域服務網點輻射了全國主要產煤區域,有利于及時與客戶溝通發現市場機會,同時有利于售后服務及客戶關系維護。營銷中心統籌管理各區域服務網點,及時搜集匯總各個地區重大項目信息,并通過參加各種煤炭信息技術交流會議、各區域的煤炭裝備信息化展覽會等方式,及時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宣傳公司產品及服務。售前支持部負責項目售前階段的技術調研工作,具體包括客戶需求的調研分析、方案設計、項目匯報與交流;配合銷售部進行公司產品的宣講、演示等;負責投標文件編制,投標過
24、程中的技術支持工作;負責與研發、項目實施等部門的技術交底工作;負責售前技術支持隊伍建設及培養,組織人員學習公司產品的功能、技術特性與應用對象,不斷提高售前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負責收集行業技術信息,追蹤行業先進技術,為提高售前技術水平和公司技術與產品發展及技術服務提供建議。智慧能源銷售部負責煤炭行業的市場開拓與銷售工作;執行公司銷售政策,承擔銷售任務,確保煤炭行業的銷售目標和任務的完成;負責收集分析煤炭行業的市場信息,發現市場機會,制定并執行市場開拓和銷售計劃;負責項目信息的獲取、項目跟進、項目投標、商務談判、合同簽訂、項目回款,協調項目實施與驗收等工作;負責煤炭行業的客戶關系管理;負責收集目標
25、行業發展動態、行業管理要求和主要業務流程,能夠清晰闡述相應的行業解決方案。智慧城市銷售部負責應急管理、礦山安全監察、國土資源、石油天然氣等非煤行業的市場開拓與銷售工作;執行公司銷售政策,承擔銷售任務,確保非煤行業的銷售目標和任務的完成;負責收集目標行業發展動態、行業管理要求和主要業務流程,收集分析市場信息,制定并執行市場開拓和銷售計劃;負責項目信息的獲取、項目跟進、項目投標、商務談判、合同簽訂、項目回款,協調項目實施與驗收等工作;負責非煤炭行業的客戶關系管理。本公司作為軟件開發企業,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及行業發展的前沿情況及趨勢,采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公司的各項管理制度
26、為基礎,通過前瞻性的研究開發及技術創新引領客戶需求,通過項目的全過程管理保障項目實施的經營管理模式。(三三)所處行業情況所處行業情況 1.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煤炭工業軟件和服務提供商。公司所處行業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中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行業代碼為 I65。(1 1)行業的發展階段行業的發展階段 我國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成長期。在以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將會引發我國新一輪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大發展,特別是引發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包括應用軟
27、件服務,平臺提供服務,提供網絡應用后臺資源服務等。我國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下游用戶需求已經由基于信息系統基礎構建轉變成基于自身業務特點和行業特點的業務發展需要,因此各行業對于以行業特點為核心應用軟件、信息技術、跨行業的管理軟件和基于現有系統的專業化服務呈現出旺盛的需求。軟件和信息技術水平發展快,更新換代迅速。我國工業軟件發展環境不斷向好、產業保持良好增長態勢、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軟件在工業領域的“賦值、賦能、賦智”的作用日益凸顯,隨著各項國家戰略的發布實施,我國工業軟件進入快速發展期。經過行業內企業多年來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我國煤炭行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領域在軟件產品研發和項目實施等方
28、面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鑒于我國煤炭開采條件的復雜性、多樣性及以地下開采為主的特點,采用自主 GIS 平臺進行行業應用軟件研發的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地球科學與煤炭行業專業知識的融合研究與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和應用成果,在本土化方面擁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報告期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煤礦智能化發展目標:2021 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礦,初步形成煤礦開拓設計、地質保障、生產、安全等主要環節的信息化傳輸、自動化運行技術體系,基本實現掘進工作面減人提效、綜采工作面內少人或無
29、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礦固定崗位的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到 2025 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形成煤礦智能化建設技術規范與標準體系,實現開拓設計、地質保障、采掘(剝)、運輸、通風、洗選物流等系統的智能化決策和自動化協同運行,井下重點崗位機器人作業,露天煤礦實現智能連續作業和無人化運輸;到 2035 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隨著煤礦智能化發展,各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企業面臨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的預判防控煤礦重大安全風險的艱巨任務,強化源頭管控,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通過實施超前辨識預判
30、、提前預警、遠程監管監察、精準現場檢查等措施,提高風險防控能力,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把風險隱患化解消除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因此,煤炭工業軟件進入智能化需要與發展新階段。(2 2)工業軟件行業基本特點)工業軟件行業基本特點 工業軟件具備強工業屬性,軟件是載體,工業是內核。工業軟件源自于企業提質增效降本的真實需求,是長期工業化過程中知識與工藝的結晶,其本質是將工業技術軟件化,軟件只是其外在載體,工業才是其內核。工業軟件在需求、知識、應用、數據等方面依賴工業體系。而工業本身是復雜度極高的行業,涉及到較多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包括異構平臺的體系結構、多種網絡標準與
31、協議、企業的私有管理信息庫以及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庫、IT 服務流程管理標準等,所涉標準廣泛,上下游互相依存度高。工業軟件產業鏈由設備、網絡、平臺、軟件、應用共同組成,工業軟件需要實施在設備、網絡、平臺等基礎設施之上,受到基礎設施影響。例如傳感器數據采集量與精度、工礦內外部網絡接入情況、服務器算力大小等均會對工業軟件實施效果產生影響。同時上游基礎設施的進步也會帶動工業軟件的發展。工業軟件產品開發需要通過對客戶軟件服務行業的需求進行全面、細致和深入的理解后,總結出高度抽象的建模方法、形成科學合理的體系架構,進而實現框架和功能之間的分離,功能與數據之間的分離,應用與渠道之間的分離,實現對產品結構和功能
32、的個性化與精細化的設計開發,形成精細產品??傊?,工業軟件是工業知識的代碼化表達,并在應用中不斷優化。軟件是智能化的載體,工業軟件是智能生產/制造的核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為工業軟件行業提供了優越的基礎發展環境,使國內的用戶觀念、信息傳遞更加先進,協同效應最大化,為工業軟件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主要技術門檻主要技術門檻 公司所在行業為技術密集型行業,行業進入需要較高的技術層次和跨越較高的技術門檻。核心技術的積累和技術創新是推動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A軟件是信息技術之魂,GIS 基礎軟件是地理信息應用的根?;A GIS 軟件的技術核心是底層
33、架構、算法與系統優化;應用軟件企業則需要跨越軟件業自身技術與客戶不同專業技術融合的技術門檻,跨越多重標準、異構平臺、多源數據融合的技術門檻,從而確保應用軟件系統實用性、穩定性和安全性。2.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情況情況 在我國煤炭工業面向智能開采的煤礦安全生產空間信息處理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領域,公司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公司現已發展成為行業內具備提供煤炭安全生產與智能開采信息化管理與控制整體解決方案的主流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煤礦空間信息處理領域具有深厚的行業背景,技術成熟度、研發成果商業化轉化能力及市場份額居行業領先地位,具有很高的市場認可度。公司自主研發的
34、煤炭工業軟件,有效滿足了煤礦井下復雜地質條件下的信息化、智能化綜合需求,在行業內長期處于領先地位。目前有 82 家礦業集團及其下屬單位使用 LongRuan GIS 軟件產品,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亦招標采購本公司“煤礦綜合風險動態分析評估系統”,公司軟件產品在煤炭大中型企業和礦山安全監察機構的廣泛應用充分說明了公司技術和市場的領先優勢,優良的客戶基礎是公司未來進一步提高行業地位、擴大領先優勢的保障。公司以自主研發的專業地理信息系統平臺為基礎,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政府應急和安全監管部門、科研院所、安全生產服務機構、工業園區、高危行業企業提供現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的智能應急、
35、智慧安監整體解決方案。公司以募投項目“基于時空智能的應急救援綜合指揮與逃生引導系統裝備研發項目”為依托,加快推進智慧應急、智慧安監核心技術在“互聯網+監管”領域的應用研究?;谠撗芯砍晒?,公司于 2020 年 5 月中標河南煤監局煤礦復合災害監測預警系統,7 月份中標了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綜合風險動態分析評估系統建設、系統集成和智能展示設備購置項目??傮w來說,公司在智慧安監產品領域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行業地位愈加突出。3.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經過行業內企業多年來堅持
36、不懈的自主創新,我國煤炭行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領域在軟件產品研發和項目實施等方面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煤炭開采條件的復雜性、多樣性及以地下開采為主的特點造就了以本公司為典型代表的采用LongRuan GIS 平臺進行行業應用軟件研發的企業,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地球科學與煤炭行業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和應用成果。(1 1)煤炭工業軟件煤炭工業軟件在新技術方面的發展情況在新技術方面的發展情況 分布式協同“一張圖”技術逐步得到應用 基于統一 GIS 平臺、統一空間數據庫存儲的“一張圖”管理模式,提供了多源數據集成的煤礦 GIS 空間數據引擎,建立涵
37、蓋“采、掘、機、運、通”和“水、火、瓦斯、頂板”等各專業的統一數據存儲;實現了基于版本機制的分布式在線協同更新,可支撐多終端、多人在線的礦圖數據錄入及編輯,安全、穩定的數據提交,滿足煤礦所有專業人員同時在線協同編輯、多部門協同辦公,大大提高煤礦空間數據的更新周期,最終實現多礦井、多專業的“一張圖”協同集中管理;基于服務 GIS、移動 GIS 支撐,提供桌面客戶端、Web 瀏覽器、移動終端等多種環境下的數據應用,可以隨時隨地實現對“一張圖”數據的維護、瀏覽及查詢;提供了統一的礦圖標準規范體系及集中存儲管理的一張圖空間數據庫,并采用面向服務架構實現了符合 OGC 國際標準的地理空間數據共享接口,可
38、為各類礦山信息化系統提供“一張圖”數據接口和系統集成服務。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場景增加 建立了大數據分析架構的礦山海量數據處理平臺,可實現安全生產業務系統各種指標的量化分析,可以進行非定向條件指標類比分析,深層次挖掘各專業和監測監控數據中蘊含的內在規律,為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提供決策支持;建立了礦山安全生產實時診斷模型。通過“一張圖”匯集的監測監控、綜合自動化、生產采掘接續、安全管理等數據,建立了水害、火災、沖擊地壓等預警模型,在人機環管四大安全生產要素實現綜合集成的基礎上,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煤礦開采規程規范以及行業、企業管理標準為依據,對煤礦安全生產相關的信息進行采集匯聚、關聯分析、探索挖掘、
39、概括推理、綜合展示,發現目前存在的安全風險和隱患,診斷推理風險與隱患發生的原因及可采取的處理措施,根據歷史和現勢對未來的安全生產形勢進行預判和預警。管理軟件云服務轉型加速 云服務正在顛覆傳統 IT 部署模式,通過租賃方式降低企業本地化部署和運維成本,優勢不斷凸顯,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很多企業不再通過外包開發一套系統,而是通過接入第三方企業云服務滿足業務需求。隨著供給端云計算創新服務加速落地以及需求端企業運用云服務控制成本、開展大數據等創新業務等需求增長,云服務加速落地。尤其隨著互聯網與各領域深入融合,B2B、C2B 等快速發展,企業前端加快向銷售線上化、社交化發展,后端的供應鏈與物流加快向
40、平臺化、數據化發展,提升自身系統的管理信息化水平成為企業業務順利開展的保證。管理軟件平臺化成為重要發展模式 基于軟件平臺構造以產品、資源和服務為核心要素的產業生態體系成為構筑新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大型管理軟件企業不斷加快平臺建設,推動平臺化趨勢深化發展。企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普遍存在多個系統,推動多個系統間的數據整合和協同發展成為很多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管理軟件平臺的建立,將加快不同系統的整合,通過模塊化、標準化加快插件化管理,增強軟件模塊的可復用性、提升軟件的開發效率,并促進不同系統間的溝通協調,更好滿足企業業務多元化、復雜化的要求。新技術應用促使行業管理模式變革 移動互聯網、云計
41、算、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企業管理軟件帶來重大創新。大數據的應用為企業提供內容管理、數據分析、運營決策優化等服務,改善企業運營質量、市場能力和服務水平,在企業客戶群體中得到認可。移動智能終端開始部分取代傳統 PC 端并成為更方便、更快捷的交互終端,移動應用實現“即時管理”和“全覆蓋管理”,給企業管理模式帶來重要變革。(2 2)煤炭工業軟件煤炭工業軟件在智能開采在智能開采應用應用方面的發展情況方面的發展情況 我國煤炭智能化開采技術從 2010 年起分別經歷了可視化遠程干預(1.0 時代)和工作面自動找直(2.0 時代)兩個技術階段,目前正處于向透明工作面(3.0 時代)研究過程中,最終將進
42、入透明礦井(4.0 時代)的技術階段。智能化開采技術 3.0 時代在 2016 年開始準備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礦智能開采技術研究與裝備研發”中提出,按照“產學研用”模式,由天地科技股份公司牽頭,聯合神華神東煤炭公司、北京大學、陜煤化黃陵礦業公司、兗礦集團、陽煤集團和龍軟科技等國內相關領域實力強大的 19個單位開展基于煤礦“透明工作面”的智能開采技術研究與裝備的研制。智能化開采技術 3.0 時代是針對煤礦井下圍巖狀態感知及生產裝備控制難題,主要研究基于透明工作面的高精度三維地理模型構建、智能開采控制和超前巷道智能化協同支護等技術,研制支撐智能化安全生產的地理信息系統和設備定位裝置、綜采成套裝備
43、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化超前支護等裝備。本公司在智能開采方面提供基于 LongRuanGIS 系統的智能開采工作面整體信息化解決方案,涵蓋基于透明工作面的高精度三維地理模型構建,基于 LongRuanGIS 的安全生產管理平臺及基于本次募投實施方向的智慧礦山物聯網管控平臺,改進煤礦安全生產管控模式,使井下無人或少人生產成為可能。(3 3)未來發展趨勢)未來發展趨勢 (1)軟件投入占信息化總投入的比例將逐漸提高 就煤炭行業信息化而言,目前我國煤炭行業信息化中網絡設備和硬件投入的比例較大。一方面,部分中小型煤礦目前還未完成基礎建設及系統建設,對于硬件的需求量仍然較大;另一方面,由于煤礦井下特殊的環境,
44、硬件的使用壽命較短,更新速度較快。根據我國其他信息化水平較高的行業及發達國家的經驗,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軟件及服務占 IT 投資的比例將不斷提升??梢灶A見的是,我國煤炭行業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將使軟件及服務投入占煤炭行業信息化總投入的比例穩步提高。(2)大數據分析技術與 GIS 平臺深度融合 提供分布式空間數據引擎,支持更大規模、更多種類的數據接入和存儲,為大數據分析提供更多數據源;礦山業務需求與成熟大數據技術架構的深入融合;礦山大數據分析技術更加深入,與安全生產業務結合更加緊密,根據礦山業務特點提供相關預測模型,通過機器學習發掘現有專業經驗之外的專業規律;更加豐富、酷炫的空間大數據可視化,
45、提供二三維兼具、動靜態兼具的大數據可視化效果,提供散點圖、熱力圖等空間大數據可視化。(3)GIS 技術與云服務架構深度融合 基于微服務架構,實現 GIS 服務更細粒度的彈性伸縮與靈活部署、穩定高效;云端、客戶端一體化協同,“一張圖”支持云環境下的在線協同,實現云端互聯、協同共享,隨時隨地接入使用;行業公共云服務平臺逐步發展成熟,以“云租用”方式向行業各類型用戶,特別是中小礦山企業提供高品質的信息化服務,大大減少信息化項目的初次投入,降低信息化產品的使用門檻,提高信息化在行業發展中的推動作用。(4)一體化平臺的應用將逐漸成為煤炭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 近年來,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迅猛發展對信息技
46、術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動力。對于煤炭行業來說,由于煤礦井下惡劣的生產環境及復雜的地質構造,其安全與生產技術管理尤其重要,隨著煤炭行業信息化的發展,煤炭生產企業信息化正由單一系統的應用向系統整合與業務協同轉變。對于煤炭行業安全與生產技術信息化來說,煤礦地理信息系統為煤礦井下數據的數字化及可視化提供了良好的載體,是煤炭行業安全與生產技術信息化重要的基礎平臺。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將煤礦井下空間地理信息與傳統 MIS、煤礦井下重大危險源預測預警集成系統、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等進行有機的結合,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為煤礦安全生產及管理決策提供了快速、全面、
47、有效的支持,形成了統一、集成的一體化平臺。(5)加強煤炭綠色智能開采與清潔高效利用是煤炭工業發展的長期戰略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業是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礎產業。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煤炭將長期是主體能源。業內人士深刻認識和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強對煤炭綠色智能開采、煤礦重大災害防控、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等基礎理論研究,推動智能化成套裝備與工業軟件研發,促進行業向人才技術密集型轉變。3 3 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3.1 近近 3 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2020年 20
48、19年 本年比上年 增減(%)2018年 總資產 569,655,651.90 571,802,582.02-0.38 221,757,014.64 營業收入 197,641,737.86 154,339,974.24 28.06 125,477,375.74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0,745,268.79 47,081,735.98 7.78 31,147,327.50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49,570,082.83 48,049,865.65 3.16 31,764,623.08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 511,666,114.46 519,418,9
49、94.77-1.49 157,620,313.51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1,980,101.29 37,691,480.97 8,760,829.2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2 0.89-19.10 0.59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0.72 0.89-19.10 0.59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0.31 26.98 減少16.67個百分點 21.30 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10.41 9.86 增加0.55個百分點 9.23 3.23.2 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第一季度(1-3 月份)第二季度(4-6 月份)第三
50、季度(7-9 月份)第四季度(10-12 月份)營業收入 26,079,861.38 56,925,217.33 38,428,110.91 76,208,548.24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066,619.21 19,584,069.12 4,158,663.86 24,935,916.60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352,023.22 20,033,652.28 4,082,711.25 25,101,696.07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0,713,006.85 20,932,623.61-14,403,469.04 2,203,750.99 季度
51、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4 4 股本股本及股東情況及股東情況 4.14.1 股東持股情況股東持股情況 單位:股 截止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戶)5,561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戶)5,526 截止報告期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0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0 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股東名稱(全稱)報告期內增減 期末持股數量 比例(%)持有有限售條件股份數量 包 含轉 融通 借出 股份 的限 售股 份數 量 質押或凍結情況 股東 性質 股份 狀態 數量 毛善君 0 33,259,466 47.01 33,259,
52、466 0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任永智 0 2,506,410 3.54 0 0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郭兵 0 2,029,807 2.87 0 0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達晨銀雷高新(北 京)創業投資有限 公司 0 1,640,000 2.32 0 0 無 0 境 內 非國 有 法人 鄭升飛 0 1,319,205 1.86 0 0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李尚蓉 0 1,253,205 1.77 1,253,205 0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尹華友 0 1,253,205 1.77 1,253,205 0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雷小平 0 1,096,554 1.55 0 0
53、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馬振凱 0 1,000,498 1.41 0 0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徐斌恩 1,200 938,704 1.33 0 0 無 0 境 內 自然人 上述股東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的說明 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毛善君先生與公司自然人股東李尚蓉女士為兄妹關系,公司自然人股東李尚蓉女士和尹華友先生為夫妻關系。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及持股數量的說明 無 存托憑證持有人存托憑證持有人情況情況 適用 不適用 4.24.2 公司與公司與控股股控股股東之間的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34.3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54、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4.4 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股東情況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 5 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情況情況 適用 不適用 三三 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 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在智慧能源、政府應急和安全監管等領域持續發力,業績穩步增長,整體經營情況良好。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 19,764.17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28.06;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074.53 萬元,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 面臨終止上市的情況和原因 適用 不適用 3 公司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 不適用 參見第十一節、六、重要會計政策及科技估計之 44 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 4 公司對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 不適用 5 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對財務報表合并范圍發生變化的,公司應當作出具體說明。適用 不適用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團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共 3 戶,詳見本附注九“在子公司中的權益”。2020 年度本公司新設全資子公司龍軟(山西)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合并范圍增加 1 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