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 調查報告 前言前言 2016年,償二代已經正式實施,而這一風險導向的監管體系,對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戰。作為保監會起草償二代 11號指引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標準的主要專家顧問,在過去的23年內為超過30家中國的保險公司提供了償二代風 險管理的咨詢服務(其中包括前10大產險公司中的6家和前10大壽險公司中的5家),對行業的痛點、項目實施的難點以及公司普遍關心的 問題有深入的了解,也深感保險行業在建立完善風險管理體系領域任重而道遠。 進行本次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調查旨在了解在償二代二支柱起步階段,保險行業發展與合規的機遇
2、、挑戰和前景; 反映保險公司對監管體系的意見和建議;促進監管當局與保險公司間的相互溝通了解。此外,希望能為行業同仁在建設完善風險管理管理 體系過程中提供階段性回顧總結,為各公司更好地定位自己以及規劃以后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本次調查采取問卷方式,向各家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相關團隊發放,共回收有效問卷76份,這些公司2015年保費總收入共計約19,100億元人 民幣,占中國保險市場超過80%的份額。 2016年對于中國保險行業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借此機會,我們向所有接受本次調查的保險公司和站在風險管理浪潮之巔的同志們表 示感謝。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填寫問卷,無私貢獻了他們的專業見解、敏銳觀察與
3、寶貴經驗。 張立鈞周瑾 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主管合伙人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合伙人 2016年7月18日 2 2016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調查報告 調查對象概覽調查對象概覽 在2016年5-6月期間,向國內99家保險公司(需要完全滿足償二代11號指引要求)發出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76份。該76家公司 2015年保費總收入共計19,100億元人民幣,占中國保險市場超過80%的份額。 在本次受訪的76家保險機構中: 按公司性質可分為中資公司(50家)和外資或合資公司(26家) 按公司所屬子行業可分為壽險公司(38家)、財險公司(31家)、再保險公司(3家)、養老險公司(3家)和健康險公司(1家
4、) 按公司的規??煞譃榇笮捅kU公司(13家)、中型保險公司(23家)、中小型保險公司(22家)和小型保險公司(18家) 按公司償二代11號指引規定的所屬類別可分為I類保險公司(40家)、II類保險公司(36家) 壽險公司壽險公司 50% 產險公司產險公司 41% 再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 4% 養老險公司養老險公司 4% 健康險公司健康險公司 1% 500億元億元 17% 100億元億元 30% 10億元億元 29% 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8580706085807060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
5、0億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500億100億10億10億 2016年7月18日 25 2016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調查報告 來自行業的聲音來自行業的聲音 如何將償二代對保險公司優化資產配置,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要求,落實到 公司具體的各項經營管理中,將是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某銀行系壽險公司風險管理部風險經理 既通曉財險行業實務,又擁有現代風險管理理念和諳熟各類量化風險管理工 具的人才極其稀缺;任何監管要求的落地都離不開人的理解與執行,符合償 二代監管要求的風險管理人才育成也不是朝夕之功,在目前的情況
6、償二代風 險管理體系仍然可能面臨保監會通報中提出的風險管理紙面化問題,即風險 管理體系與保險實務運作兩張皮。 某大型產險公司風險管理部業務主管 (償二代)創新性的“三支柱”的框架分別從定量資本要求、定性監管要求 和市場約束機制三個方面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進行監督和管理,風險覆蓋 更加全面,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不同保險公司的風險狀況,使產品與渠道的 發展與公司的經營能力緊密相連,促使各保險公司根據自身的風險狀況、風 險偏好和風險管理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但與償一代相比,償二代 復雜性和系統性都顯著提高,尤其在定性監管要求方面,有些要求較為抽 象,對保險公司的理解能力和自我風險管理能力提出較高
7、挑戰。 某大型產險公司風險管理部負責人 SARMRA作為償二代推動前期,確實有助于推動各家保險公司的償二代體 系建設。但從長遠發展來看,仍應根據保險機構風險管理實際暴露的量化來 影響最低資本。 某合資壽險公司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助理 2016年7月18日 26 2016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調查報告 來自行業的聲音(續)來自行業的聲音(續) 11號文基本給出了保險行業的整體的一個風險管理體系架構。但是風險管理工具,大部分 公司還處于研究、摸索階段,例如風險偏好體系,很多公司已經制定了風險偏好和容忍度, 但無法實現傳導,并實際約束公司的實際經營管理行為,不能實際發揮風險管理作用;遵 循有效性
8、的考核標準不是很明確,可能會導致部分公司在風險管理的重視度、投入度、參 與度上打折扣,執行層面上投機取巧,風險管理體系成為一個花架子。 某中型壽險公司風險管理部處經理 行業缺乏能得到共識的最佳實踐,感覺上償二代的風險管理體系特別是子類風險方面是一 些公司的實踐總結,但離最佳實踐還有距離。建議加強行業交流。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立, 風險計量模型、工具的建立;風險管理目標如何落地。 某中型壽險公司風險管理部風險計量處主管 風險管理,對保險公司、甚至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 要意義。全面推進并實施風險管理,需要多種條件的支持, 其中,監管部門應發揮更重要的作用。1、風險管理需要有 序的市場環境。保費
9、增長的壓力與市場惡性競爭的矛盾,導 致部分保險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為求生存而更多的適 應市場,其結果必然導致對風險重視不足,風險管理流于形 式。2、風險管理需要資源支持。保險公司風險管理主要取決 于領導的認識程度,支持程度,也取決于具體負責人的管理 能力與協調能力。監管部門在文件對于管理體系及職責有所 表述,但仍不夠具體、不夠強制,風險管理工作不能在監管 強力指引下開展。3、風險管理需要標準化建設。監管部門應 制定一個詳細、明確的風險管理最低標準化,以指導保險公 司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有條件的保險公司,可在最低標準的 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監管部門雖不易過多干涉公 司的自主管理,自主研
10、發與創新,但在推行風險導向管理的 初期,適當增加行政力,會有效推動相關工作的發展。 某小型產險公司風險及法律合規部副總經理 2016年7月18日 27 2016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調查報告 結語和建議結語和建議 此次行業調研所體現出的特點,與在與保險公司實際咨詢服務合作中的感受基本一致,總體而言,保險行業對償二代風險管理從 初步接觸過渡到逐步理解,從制度完善發展到遵循落實,從合規導向向價值提升轉變,我們也切實感受到很多公司董事、高管和中層核心 人員對償二代的歡迎和重視。但是,我也感覺到,很多公司股東和管理層對償二代的影響和沖擊還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風險管理的主體 責任意識還不強,還是
11、將償二代風險管理工作純粹作為滿足監管合規的事項,因此在高層支持和資源投入上還明顯不夠。 就現階段而言,我們認為保險行業風險管理工作仍然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保險公司和監管需要在不斷摸索中學習進步,也需要不斷調整 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類比中國銀行業在20042014年期間建立巴塞爾資本協議風險管理體系的歷程(國內銀行最早于2004年開始 學習和研究巴塞爾II,到2014年才有首批6家銀行獲得監管認可的高級計量法),認為,中國保險行業至少需要4-5年才能逐步建 立完善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 展望未來, 我們希望給中國保險行業的償二代風險管理工作如下建議: 1.做好整體規劃和時間進度安排,逐步
12、建立和完善各項具體工作,打消1-2年內“完成”償二代風險管理工作的念頭,做好“打持久戰” 和“持續完善”的準備,在管理精細度、科學性、有效性等方面不斷提升 2.加強團隊建設,加大資源投入,構建具備風險、財務、投資、精算、法律和IT等綜合知識的團隊,需要特別注重從內部培養風險管理 核心人員 3.在滿足最低監管合規要求的基礎上,逐漸加大風險管理應用實效的重視,將償二代風險管理的方法、模型、工具和系統真實運用到公 司的戰略規劃、業務決策、產品定價、投資管理和績效考評等核心領域 4.加強行業交流,向銀行或其他在風險管理領域相對領先的同業學習,借鑒與學習同業的經驗 2016年7月18日 28 2016保
13、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調查報告 保險行業償二保險行業償二代風險代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的主要服務管理解決方案的主要服務 1. 對照全面風險管理或償二代標準,對公司管理現狀進行對標分析和行業最佳實踐差距比對,制定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或償二代建設實施規劃,提供 速贏建議,確保短期內滿足監管和公司管理的最低要求并快速提升監管評估結果,并在中長期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2. 運用成熟的風險偏好形成、傳導及跟蹤調整的方法和工具,協助公司建立科學的風險偏好管理體系,包括風險偏好、風險容忍度和風險 限額,并實現層層傳導和推廣應用; 3. 運用成熟的關鍵風險指標開發應用方法論及模板,基于豐富的行業風險指標庫,為公司量
14、身設計與開發關鍵風險指標體系,進行數據測 算并設定閾值,并建立風險指標預警管理機制; 4. 進行風險計量方法和模型建設,逐步完善公司風險計量水平,包括資本優化模型、資產配置模型、信用風險評級模型、投資風險分析模型、現金 流分析模型和經濟資本模型等,并建議模型的管理應用方案,包括制度、流程、模板和工具; 5. 完善定性風險管理制度、流程和方法,優化管理方法,建立定性風險評估標準和評估機制; 6. 根據風險偏好要求,建設風險預算與資本(包括監管資本和經濟資本)規劃方案,設計多維度的資本分配機制,并與公司績效考核銜接; 7. 搭建資產負債管理策略、治理架構和組織體系,開發各類資產負債模型,指導產品開
15、發和資產配置,完善公司價值鏈,實現各類報告報表及投資 管理的應用; 8. 建立和優化投資管理與投資風控職能,梳理和優化投前、投中和投后管理流程及內控措施,尤其針對另類投資,設計投資風險和資產質量評估方 法、指標和模型,建立投后管理的反饋機制,開發風險準備金計量與考核模型,完善投后評價管理辦法、操作指引及評價體系,設計投資績效歸 因和考核方案等; 9. 識別和評估公司關鍵風險,設計相應的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模型、方案及工具; 10.開展基于風險計量和經濟資本的風險績效分析,并指導資產配置、投資決策和績效考核; 11. 建立風險數據庫/集市,支持風險分析、風險建模、監測預警、壓力測試、報告報表及儀表
16、盤、管理決策等; 12.設計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架構,開展業務需求分析,協助進行產品選型,支持系統開發和測試等。 2016年7月18日 29 2016保險公司償二代二支柱暨風險管理調查報告 聯系專家團隊聯系專家團隊 本文僅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應用于替代專業咨詢者提供的咨詢意見。 2016 。版權所有。系指網絡中國成員機構,有時也指網 絡。每家成員機構各自獨立。詳情請進入 James Chang 張立鈞 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主管合伙人 +86 (10) 6533 2755 Jimi Zhou 周瑾 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合伙人 +86 (10) 6533 5464 擁有中國市場上最強大的保險行業
17、償二代與風險管理咨詢服務團隊,包括200+名風險管理顧問,120+名精算專家,100+名信 息技術咨詢顧問,以及300+專注于保險行業財務審計的專家顧問。 深度參與償二代監管規則制定,我們的合伙人擔任保監會償付能力標準委員會專家委員,承辦/主導了償二代第一和第二支柱的 多個標準研究和監管指引起草課題組,主筆/參與了壽險公司承保風險與利率風險(5號指引和7號指引)、壓力測試(9號指引)、償付 能力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11號指引)、集團監管(17號指引)細則的起草工作,并協助保監會建設償二代XBRL報送標準和報送平臺 (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柱)。 償二代標準正式頒布以來,已為超過30家國內保險公司提供了償二代咨詢服務,其中包括前10大產險公司中的6家和前10大壽 險公司中的5家。 專家多次受邀為保監會和中保協提供償二代培訓,并受保監會委托作為中介機構代表向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IAIS)介紹償二 代第二支柱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