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金融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所 全球全球經濟金融展望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報告 要點 2017 年年年報年報(總第(總第 29 期)期) 報告日期:報告日期:2016 年年 12 月月 8 日日 2016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估只有 2.5%,持續多 年低迷發展。發達國家低增長、發展中國家放緩的態 勢未變。國際投資貿易低迷,全球化遭遇逆風。 全球金融市場在波動中上行,主要的金融資產取得 可觀收益,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等事件推升了波動率。 國際治理改革取得新進展,熨平不確定性。 預計 2017 年全球經濟略有改善,但并不樂觀。特 別是政經事件的不確定性和美聯儲加快升息步伐,都 將是市場動蕩之源,下行風險
2、不容忽視。 本期報告特別就美國大選結果及其影響、新興市場 資本流動前景等進行專題分析。 全球經濟與貿易連續全球經濟與貿易連續 5 5 年低迷增長年低迷增長 資料來源:IMF,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中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全球全球經濟經濟金融金融研究研究課題組課題組 組 長: 陳衛東 副組長: 鐘 紅 成 員: 王家強 廖淑萍 陳 靜 王有鑫 趙雪情 馬 曼 鄂志寰(香港) 黃小軍(紐約) 陸曉明(紐約) 瞿 亢(倫敦) 林麗紅(新加坡) 張明捷 (法蘭克福) 聯系人:王家強 電 話:010-66592331 郵 件: 增速,%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
3、所 1 2017 年 全球治理新格局下的增長突破全球治理新格局下的增長突破 中國銀行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中國銀行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12017 7 年年) 2016 年,全球經濟連續第五年低迷增長,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上升。發達 經濟體復蘇乏力,黑天鵝事件頻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態勢有所減緩,實體經 濟運行更趨平穩。展望 2017 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略有改善,但金融風險正在積 累,全球化倒退和全球流動性逆轉帶來的沖擊不容忽視,特別是歐美政經事件 和美聯儲升息步伐加快都可能帶來新的動蕩。全球經濟治理格局正在發生巨大 的轉變,本期報告就美國大選和新興市場資本流動等熱點事件進行專題分析。 一、全
4、球經濟年度回顧與展望 (一一)實體經濟乏善可陳,呼喚全球治理格局轉變以促增長實體經濟乏善可陳,呼喚全球治理格局轉變以促增長 2016 年, 全球經濟依然疲弱, 并延續多年以來格局分化的態勢。 初步估計, 全年經濟增速僅為 2.5%, 創下 5 年來的新低 (圖 1) ; 國際貿易增速不到 2.0%, 亦創下 2010 年以來的最低增速,部分經濟體甚至呈現下滑態勢;國際直接投資 大幅下降 12.5%,且區域之間差異較大。直接投資的增長主要依靠并購拉動, 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不大。 發達經濟體央行的政策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特別是歐洲和日本央行進一步推行負利率政策,加碼量化寬松舉措。盡管全球
5、仍然處于空前的低利率水平(圖 2) ,但投資與消費需求陷入“流動性陷阱” , 并不活躍; 大宗商品價格雖略有反彈, 但全球物價水平總體上處于低位。 此外, 一系列逆全球化的“黑天鵝”事件頻發,如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英國脫歐公投 和美國大選等,沖擊了投資者信心。新興市場除亞太地區維持中等速度、增長 放緩的趨勢外,東歐和拉美地區的衰退程度有所收窄,其他地區則缺乏增長亮 點。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2 2017 年 圖圖 1 1: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趨勢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趨勢 圖圖 2 2:全球全球利率水平發展態勢利率水平發展態勢 資料來源:IMF、Wind,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
6、所 展望 2017 年,全球經濟仍將維持溫和增長,增速略加快至 2.8%,但仍低 于潛在水平;通貨膨脹水平可能進入轉折點,從 2016 年的 2.9%上升到 3.3%左 右(表 1) 。從經濟增長的供給面看,人口老齡化、勞動生產率下降、金融監管 約束強化和突破性的科技進步不足等,繼續成為制約全球經濟中長期增長的因 素。從需求面看,正反力量相互交織,限制全球經濟加快增長。第一,美國經 濟有望受益于特朗普政府關于基礎設施建設、重振制造業、減稅等方面的新政 而加快增長,但卻因其貿易保護、反對移民等傾向帶來不確定性,影響美國對 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第二,主要經濟體總體上仍然處于貨幣寬松的狀態(例 如歐
7、洲和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負利率和量化寬松的政策難以轉變) , 財政 政策也有望在推動增長中發力。但美聯儲加快貨幣政策正?;椒?,使全球流 動性狀況發生轉變,金融市場動蕩加劇,打擊實體經濟的復蘇。第三,中國、 印度、印尼等亞太新興經濟體有望維持相對較高的增速,繼續成為維護全球經 濟穩定增長的核心力量, 特別是 “一帶一路” 地區的投資與建設步伐持續推進, 成為全球需求增長的亮點。第四,大宗商品出口依賴型的新興經濟體可能得益 于市場價格的企穩回升(特別是俄羅斯和巴西有望從經濟衰退中走出) ,但供求 狀況失衡局面難以在短期內改善,限制市場反彈的力度。 -9 -6 -3 0 3 6 9 12 19
8、80198619921998200420102016 全球GDP 商品與服務貿易 -1 0 1 2 3 4 5 6 20002004200820122016 日本 德國 美國 增速,% 10 年期國債利率,%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3 2017 年 表表 1 1:20172017 年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關鍵指標預測(全球主要經濟體關鍵指標預測(% %) 地區 年/季 國家 GDP 增長率 CPI 漲幅 失業率 2015 2016 e 2017 f 2015 2016 e 2017 f 2015 2016 e 2017 f 美洲 美國 2.6 1.5 2.0 0.1 1.2
9、2.2 5.3 4.9 4.8 加拿大 1.1 1.2 2.0 1.1 1.6 2.0 6.9 7.0 7.1 墨西哥 2.5 2.2 2.3 2.7 2.8 3.3 4.3 4.0 4.0 巴西 -3.8 -3.0 0.5 9.0 9.0 5.5 8.5 11.0 11.5 智利 2.3 1.8 2.0 4.3 3.9 3.0 6.2 7.0 7.6 阿根廷 2.5 -1.8 2.6 16.0 25.0 23.0 7.3 9.2 8.5 亞太 日本 0.5 0.5 0.6 0.8 -0.2 0.5 3.4 3.2 3.2 澳大利亞 2.4 2.9 2.8 1.5 1.3 2.1 6.1 5.
10、8 5.7 中國 6.9 6.7 6.7 1.4 2.0 2.5 4.1 4.1 4.1 印度 7.2 7.5 7.6 4.9 5.5 5.0 韓國 2.6 2.6 2.8 0.7 1.0 1.9 3.6 3.6 3.3 印尼 4.8 4.8 5.2 6.6 3.7 4.2 6.2 5.6 5.6 歐非 歐元區 2.0 1.6 1.5 0.0 0.9 1.0 11.0 10.5 10.0 英國 2.2 2.0 1.5 0.1 1.5 2.5 5.4 5.0 5.2 俄羅斯 -3.7 -1.0 1.0 15.5 7.5 5.0 5.6 5.8 5.9 土耳其 4.0 3.2 3.0 7.7 8.
11、4 8.2 10.2 10.2 10.2 尼日利亞 2.7 -1.7 0.6 9.0 15.4 17.1 9.0 12.1 - 南非 1.3 0.5 0.8 4.5 6.3 6.0 25.8 26.0 27.0 全球 2.7 2.5 2.8 2.8 2.9 3.3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注:e 為估計,f 為預測。 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困局需要尋找突破口,加強全球政策協調和治理合作 尤為重要。通過完善全球治理,可加大宏觀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深化 結構性改革以激發技術創新的動力,推動國際金融市場更趨穩定以促進實體經 濟復蘇。同時,通過維護和平穩定的地緣政局和公平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
12、,為 各國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2016 年,一方面全球治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 戰,特別是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結果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 全球經濟治理變革取得重要進展, G20杭州峰會首次明確提出要創新增長方式, 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此外,金磚國家之間合作、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區建設、 “一帶一路”區域合作、歐盟與加拿大自貿區建設等都有新發展。通過強化全 球公共治理, 扭轉 “去全球化” 逆風, 為世界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注入正能量。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4 2017 年 (二二)北美經濟可能溫和加速增長,美聯儲升息步伐將加快北美經濟可能溫和加速增長,美聯儲升
13、息步伐將加快 北美經濟在 2016 年呈現先抑后揚的增長態勢,總體增長較上一年疲軟。在 美國大選之后, “特朗普效應”將掀起新變局,對中長期內的北美經濟格局產生 較大影響。2017 年,預期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經濟增長都將溫和加快,美聯 儲加息 2 次左右,對世界各地產生巨大的外溢影響。 受益于特朗普新政,受益于特朗普新政, 美國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增長有望加快有望加快。 美國經濟在 2016 年上半年因 投資下滑而增速緩慢,下半年則溫和加速增長,其中失業率下降、個人可支配 收入上升、銀行循環信用增長等推動了消費者支出持續增長,政府支出和投資 出現反彈,凈出口持續溫和增長(圖 3) 。然而,由于企
14、業利潤增長乏力,投資 意愿有限,固定投資增長仍然緩慢。2016 年 GDP 增長率估計為 1.5%左右。展望 2017 年,美國經濟增長有望回升。特別地,特朗普新政府關于基礎設施建設、 對企業和個人減稅、更高的貿易關稅等政策一旦得以推進,都將對美國經濟帶 來短期提振。近期實體經濟先導性指標(圖 4)和股市、外匯等金融市場也都 作出了預期反應。我們預計 2017 年美國 GDP 增速將加快到 2.0%,持續經濟增 長將使美國接近充分就業狀態,并帶來明顯通貨膨脹壓力。預計美聯儲在 2016 年 12 月加息 25 個基點的基礎上,2017 年有可能加息兩次。 圖圖 3 3:美國經濟增長貢獻結構美國
15、經濟增長貢獻結構 圖圖 4 4: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的變化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的變化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3 -1 1 3 5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私人消費 私人投資 凈出口 政府支出 GDP 30 40 50 60 70 20082010201220142016 非制造業 制造業 GDP 環比增長年率,分項貢獻率,% PMI 指數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5 2017 年 加拿大加拿大與墨西哥有望同步加快與墨西哥有望同步加快增長增長,但面臨美國新政的沖擊風險。,但面臨美國新政的沖擊風險。加拿大 與墨西哥都是美國主要的貿
16、易伙伴(圖 5、圖 6) ,兩國經濟均具有外向型和能 源依賴特征,與美國經濟聯系緊密。例如,由于特朗普主張限制墨西哥移民和 強化貿易保護,受到美國大選結果的影響,近期墨西哥比索匯率大幅下跌。 圖圖 5 5:20152015 年美國十大出口目的地年美國十大出口目的地 圖圖 6 6:20152015 年美國十大進口來源地年美國十大進口來源地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2016 年上半年,加拿大經濟波動較大,主要由于產油省火災嚴重影響了石 油生產和出口;下半年,隨著受災省重建、石油生產恢復以及國際油價反彈、 加元貶值和美國進口需求增長, 加拿大消費者支出和出口回升, 能源以及礦業、
17、 采石業增長,實際 GDP 出現較強勁增長。2017 年,加拿大經濟有望溫和加速增 長,但由于潛在增長動力不足,特別是受制于住房市場發展趨緩,其增幅可能 仍然有限。 2016 年初墨西哥經濟也經歷了較強勁增長,但第二季度由于投資和工業產 出特別是石油工業和礦產業大幅下降,導致實際 GDP 萎縮。下半年,隨著原油 價格穩定,比索匯率維持低位,墨西哥出口、就業、工業產出和零售均有所改 善,實際 GDP 大幅反彈。2017 年,墨西哥經濟可能小幅加快增長。為了在比索 大幅貶值環境下防范通脹風險,墨西哥央行將維持相對高的利率水平。 01,0002,0003,0004,000 加拿大 墨西哥 中國內地
18、英國 日本 德國 韓國 巴西 法國 中國香港 商品出口 服務出口 02,0004,0006,000 中國內地 加拿大 墨西哥 日本 德國 英國 韓國 印度 法國 意大利 商品進口 服務進口 出口額,億美元 進口額,億美元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6 2017 年 (三三)歐洲經濟在多重挑戰中穩步復蘇歐洲經濟在多重挑戰中穩步復蘇 歐洲經濟在 2016 年面臨著英國脫歐、難民危機和通貨緊縮等多重壓力,在 主要央行加碼寬松貨幣政策、主要貨幣匯率進一步下行和國際油價維持低位的 推動下,歐洲經濟穩步復蘇。未來,歐洲一體化發展方向和外部環境變化將對 歐洲經濟產生影響,預計 2017
19、年將維持溫和復蘇態勢。 歐元區經濟適度增長但顯脆弱,下行風險歐元區經濟適度增長但顯脆弱,下行風險猶存。猶存。2016 年,歐元走弱與低油 價等利好作用逐漸消減,歐元區經濟復蘇態勢較上年有所放緩。四大經濟體表 現不均衡, 法國起伏不定, 意大利稍顯乏力 (表 2) 。 私人消費仍作為首要引擎, 推動歐元區保持適度增長(圖 7) ;寬松貨幣政策逐漸改善融資條件,企業和家 庭放款加速。但歐元區金融業受負利率環境影響,盈利水平普遍走低,部分大 型銀行壞賬高企或資本告急,壓力積聚,風險上升。外圍環境不確定性較大, 特別是英國脫歐沖擊投資者信心,長期貿易影響因脫歐談判耗時持久而撲朔迷 離。預計 2017
20、年歐元區經濟將實現溫和增長,勞動力市場復蘇、量化寬松政策 效果和各成員國堅定推進結構性改革,將成為溫和復蘇的重要條件。其中,在 失業率下降、公共投資企穩等因素的推動下,希臘有望走出衰退,在 2017 年實 現 2.7%的增長。通脹率受能源價格回暖影響有所回升,2017 年將回到 1%以上 的水平, 離設定目標仍存差距, 不排除歐洲央行進一步延長寬松舉措的可能性。 表表 2 2:歐元區及部分國家經濟增長歐元區及部分國家經濟增長 圖圖 7 7:歐元區經濟增長及貢獻結構:歐元區經濟增長及貢獻結構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82
21、018 歐元區19國歐元區19國1.71.71.71.71.51.51.71.7 德國1.71.91.51.7 法國1.21.31.41.7 意大利0.80.70.91.0 西班牙3.23.22.32.1 希臘-0.2-0.32.73.1 -3.0 -2.0 -1.0 0.0 1.0 2.0 3.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私人消費 政府支出 私人投資 庫存 凈出口 GDP GDP 增長率,% GDP 增長率,貢獻度,%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7 2017 年 英國經濟英國經濟不確定性較大。不確定性較大。2016
22、年英國經濟增速將減緩至 2%左右, 服務業表 現強勢,抵消了其他三大產業的下滑,穩住了脫歐公投后的整體經濟形勢。從 國際環境看,美國大選令全球經濟稍顯不穩,英國債務與赤字仍然巨大,英鎊 貶值進一步導致通脹壓力,市場不確定性持續上升。預計 2017 年英國經濟增速 將進一步放緩至 1.5%左右,長期前景不容樂觀。英國與歐盟有關脫歐的艱苦談 判將陸續展開,鑒于中短期內不確定性將增加,預計英格蘭銀行將保持寬松貨 幣政策,英國政府或從財政政策方面支持經濟基本面。 東歐新興市場趨勢穩健,俄羅斯經濟有望回暖。東歐新興市場趨勢穩健,俄羅斯經濟有望回暖。2016 年,受難民危機、政 局不穩等因素影響, 部分東
23、歐國家較上年增長放緩, 但總體增速仍高于歐元區, 其中羅馬尼亞受財政寬松與收入增長的刺激表現強勁。未來各國將繼續得益于 勞動力市場穩定復蘇,整體增速將普遍走高。油價暴跌加上國際制裁對俄羅斯 的沖擊較大,但該國政府及時采取各種措施應對衰退,增長模式轉型已初現成 效,有望在 2017 年恢復正增長(表 3) ;但要重回 4%以上的增長軌道,必須加 速探索并調整經濟政策,找到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伴隨著軍事政變、沖突與動 蕩, 2016 年土耳其安全局勢急轉直下, 旅游業遭受重創, 經濟增速較上年下滑。 雖然 2017 年私人消費與公共支出仍會推動經濟增長, 但惡化的商業環境加重了 土耳其經濟前景的不確
24、定性。 表表 3 3:東歐地區的部分國家經濟增長:東歐地區的部分國家經濟增長 資料來源:IMF,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 波羅的海國家波羅的海國家2.72.71.81.82.32.33.03.0東南歐國家東南歐國家2.22.23.33.34.14.13.33.3 愛沙尼亞2.91.11.52.5羅馬尼亞3.03.85.03.8 拉脫維亞2.01.72.53.4塞爾維亞-1.80.72.52.8 立陶宛31.62.63.0土耳其3.04.03.23.0 中東歐國家中東歐
25、國家3.23.23.73.72.82.83.03.0獨聯體國家獨聯體國家0.20.2-4.2-4.2-0.7-0.71.11.1 匈牙利3.72.92.02.5白俄羅斯1.7-3.9-3-0.5 波蘭3.33.63.13.4俄羅斯0.7-3.7-1.01.0 捷克2.74.52.52.7烏克蘭-6.6-9.91.52.5 GDP 增長率,% GDP 增長率,%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8 2017 年 (四四)亞太地區經濟適度增長亞太地區經濟適度增長 除日本之外,亞太地區仍是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的區域,2016 年增長速度高 達 5.7%以上(圖 8) 。2017 年,預期外
26、部環境改善、亞太自貿區和“一帶一路” 建設等將有望推動這一地區更具有活力,繼續引領全球經濟的增長。 亞太新興經濟體保持平穩較快亞太新興經濟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增長。2016 年,受寬松貨幣政策影響,亞洲 新興市場內部需求走高,對沖了外需不足的影響(圖 9) 。同時,全球商品價格 回穩,亦有助于出口導向型的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回穩。印度尼西亞經濟始終保 持平穩,前三個季度 GDP 同比增長 5.0%。受銀行增加放貸、政府基礎建設支出 和外國投資增加等因素推動, 前九個月越南 GDP 累計增長 5.9%。 由于外需疲軟、 出口持續下降、內部消費不振,泰國政府實施刺激措施提高投資,上半年經濟 增長率創出四
27、年多來新高。菲律賓經濟增長達 6.9%,亦為三年來最快增速,其 中投資額同比增長 27.6%。2017 年,中國和印度經濟保持穩定,有助亞洲新興 經濟體平穩發展,GDP 增長率整體維持在 5.7%左右。美國加息前景可能影響亞 太新興市場資本流動,對經濟增長帶來挑戰。 圖圖 8 8:亞太主要新興經濟體較快增長亞太主要新興經濟體較快增長 圖圖 9 9:亞太新興經濟體對外貿易下滑:亞太新興經濟體對外貿易下滑 資料來源:IMF,CPB,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日本日本經濟增長緩慢,貨幣政策大膽求變經濟增長緩慢,貨幣政策大膽求變。2016 年日本經濟增長緩慢,前三 -9 -6 -3 0 3 6 9 12
28、 15 1980 1986 1992 1998 2004 2010 2016 中國 印度 韓國 東盟五國 -20 -10 0 10 20 30 40 200120042007201020132016 進口增長 出口增長 GDP 增長率,% 進出口增長率,%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9 2017 年 季度 GDP 增長分別為 2.1%、0.7%和 2.2%。原因包括:一是通縮壓力上升,影響 居民消費和投資意愿。核心 CPI 自 3 月以來連續 7 個月同比下滑(圖 10) ,私 人消費和企業設備投資疲弱,對 GDP 的貢獻逐季下降。二是日元升值對出口造 成沖擊,企業利潤出現
29、下滑。2016 年 4-9 月日本 501 家上市企業的凈利潤同比 減少 25%,企業經常利潤時隔 4 年出現下滑。為應對疲弱經濟,日本央行進行 大膽實驗, 對貨幣政策框架加以改革。 1 月在亞洲率先實施負利率政策 (圖 11) , 9 月實施“附加收益率曲線控制的量化質化寬松”的“反扭曲”操作。這一方 面表明日本央行刺激經濟增長的決心,另一方面也揭示貨幣政策效應正不斷減 弱。展望 2017 年,隨著國際原油市場價格趨穩、美聯儲加息帶動日元貶值,日 本通脹率有望小幅回升,帶動居民消費和投資意愿。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利率 手段,每年 80 萬億日元的量化寬松規模存在調整的可能。由于居民和企業的借
30、款大部分是短期和中期資金,所以保持短期利率處于低位非常重要。負利率政 策在壓低短期利率方面作用顯著,不排除日本央行進一步降低利率的可能性。 圖圖 1010:日本通縮壓力依舊很大日本通縮壓力依舊很大 圖圖 1111:四大央行的基準利率變化:四大央行的基準利率變化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尋求經濟增長轉型尋求經濟增長轉型。2016 年,由于全球需求疲軟、礦業繁榮明顯 降溫,澳大利亞經濟增速亦有所放緩。第二季度實際 GDP 同比增長 3.3%,高于 前季經修正后的 3.0%。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來自大選前政府擴大支出,以及家庭 支出和住房建設的溫和增長,抵消了礦業投資
31、不景氣。近年來澳大利亞積極尋 -4 -2 0 2 4 20002004200820122016 CPI核心CPI -2 0 2 4 6 200620082010201220142016 日本央行 歐洲央行 瑞典央行 美聯儲 CPI 同比增長,% 基準利率,%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10 2017年 求其他經濟增長支柱,其中公眾及消費者開支、出口、住房投資成功改變了礦 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獨挑大梁的角色,并成為新的支柱產業。澳大利亞央行兩次 降息至歷史低位 1.5%, 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需求。 2016 年 CPI 同比上漲 1.3%, 仍遠低于澳大利亞央行設定的 2%-3%
32、的目標區間,未來仍有削減利率的空間。 澳大利亞經濟前景主要取決于全球經濟表現,尤其是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經濟 狀況。預計 2017 年 GDP 上升 2.5%-3.5%,通脹預期為 1.5%。 (五五)南美地區難以脫困,非洲與中東溫和增長南美地區難以脫困,非洲與中東溫和增長 拉美經濟持續衰退拉美經濟持續衰退, 20172017 年仍難以好轉。年仍難以好轉。 2016 年拉美地區 GDP 增長率約為 -0.6%,連續兩年衰退,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一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國際貿 易增長滯后;二是美聯儲加息懸而未決,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三是大宗商 品價格低迷,對外貿易風險敞口擴大,外部脆弱性提高。同時
33、,財政赤字缺口 擴大使得政策空間受到較大制約,很難通過實施寬松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增 長。在貨幣政策方面,部分國家為了抑制通脹和資本外流,基準利率已超過泰 勒規則合意水平,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幾無余地。展望 2017 年,經濟增長預計 仍難以好轉。一是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大宗商品需求不足,價格將維持低位, 對作為大宗商品主要出口地區的拉美不利。二是美國和拉美之間的雙邊關系將 影響地緣政治穩定,特朗普筑墻和驅趕拉美裔非法移民的言論將破壞美國和拉 美之間的政治經濟關系,引發貿易摩擦和外交摩擦,對拉美地區的出口、就業 和經濟增長不利。三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空間有限,在美聯儲加息、美元強 勢背景下,拉美國
34、家為應對資本外流和通脹壓力而處于加息周期,對長期經濟 存在負面影響。 中東和北非經濟將溫和增長。中東和北非經濟將溫和增長。2016 年中東地區經濟有所改善,各國相繼實 行財政緊縮政策,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非石油產業,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預計中東地區 GDP 增速將從 2015 年的 2.1%上升到 3.1%, 其中, 石油出口國 GDP 增速從 1.6%上升到 3.4%; 石油進口國 GDP 增速略有下降, 從 3.8%下降到 3.2%。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11 2017年 伊朗由于制裁的解除和石油增產, 預計 2016 年 GDP 增長 4.6%, 領跑中東經濟
35、。 但中東經濟增長也蘊藏風險,多數國家政府債務總量上升,石油進口國的債務 占 GDP 比重遠遠大于石油出口國的債務比重,埃及、約旦、黎巴嫩等石油進口 國的債務持續上升,埃及政府債務從 2010 年的 69.6%上升到 2016 年的 94.6%。 隨著需求回暖和供應收緊,2017 年大宗商品將會出現溫和復蘇。油價回升、持 續的經濟改革以及歐元區強勁的外部需求將有助于改善中東經濟,但伊拉克、 利比亞和也門等國持續不斷的沖突為經濟增長帶來壓力。 預計 2017 年中東和北 非 GDP 增長 3.3%。 南部非洲經濟有望好轉南部非洲經濟有望好轉。過去 10 年,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揚,非洲經濟增 長速
36、度在 5%以上。2016 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處于低位,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 等因素導致全球金融環境變化,給南部非洲經濟增長帶來壓力,2016 年南部非 洲經濟總體增長疲軟,預計 GDP 增長率在 1.5%左右。各國經濟出現分化,尼日 利亞、安哥拉等資源依賴型國家短期內經濟依舊低迷;科特迪瓦、盧旺達、埃 塞俄比亞、 塞內加爾、 坦桑尼亞等國受益于油價低迷以及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 經濟持續改善。展望未來,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2017 年南部非洲經濟有 望走出谷底,預計 GDP 增長 3.1%。但這需要各國進行財政改革,減少政府債務 和財政赤字,否則經濟會更加脆弱和困難。 表表 4 4:拉美、中
37、東與非洲部分國家經濟增長:拉美、中東與非洲部分國家經濟增長 資料來源:IMF,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 中東石油出口國中東石油出口國2.72.71.61.63.33.32.92.9南美國家南美國家1.01.00.00.0-0.6-0.61.61.6 伊朗4.30.44.54.1阿根廷-2.52.5-1.82.7 沙特阿拉伯3.63.51.22.0巴西0.1-3.8-3.00.5 阿聯酋3.14.02.32.5委內瑞拉-3.9-6.2-10.0-4.5 中東石油進口國中
38、東石油進口國2.92.93.83.83.63.64.24.2非洲南部國家非洲南部國家5.15.13.43.41.41.42.92.9 埃及2.24.23.84.0南非1.61.30.50.8 阿富汗1.30.82.03.4尼日利亞6.32.7-1.70.6 約旦3.12.42.83.3肯尼亞5.35.66.06.1 GDP 增長率,% GDP 增長率,%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12 2017年 二、國際金融形勢回顧與展望 (一一)全球金融市場新的風險在形成,未來整體風險可能累積全球金融市場新的風險在形成,未來整體風險可能累積 全球金融市場在 2016 年初大幅動蕩, 此
39、后隨著美國及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下 降,油價回升,金融市場逐漸穩定。美國貨幣政策正?;椒シ怕?,新興市場 前景改善, 特別是中國經濟和人民幣趨于穩定, 英國脫歐的市場沖擊很快平息, 這些因素提升了投資者風險偏好,推動資本市場回升,波動性下降。 美國金融風險指標美國金融風險指標有所回升有所回升。2016 年美國金融危機風險指標(ROFCI)在 年初曾大幅上升,此后隨著金融市場恢復穩定而下降,但一直維持在不穩定區 域內波動(圖 12) 。與 2015 年相比,2016 年整體金融風險都維持在較高水平。 銀行間及非銀行貨幣市場明顯惡化,銀行股票市場波動較大,公司信貸市場、 美元外匯市場風險有下降趨勢。
40、圖圖 1212:美國金融危機風險指標的變化趨勢美國金融危機風險指標的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新興經濟體整體金融脆弱性小幅下降新興經濟體整體金融脆弱性小幅下降。2016 年新興市場整體金融脆弱性呈 現先高后低的態勢。上半年經歷了外資流入減速和資本外流加快,脆弱性隨著 經濟增長下滑和金融風險上升而提高。下半年,隨著新興市場經濟加速增長, 以及全球金融市場回穩、主要央行維持偏松的貨幣政策,新興市場外資開始回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ROFCI 指數 危險區域 不穩定區域
41、安全區域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13 2017年 流,資金外流勢頭減緩。第四季度新興市場整體金融脆弱性小幅上升,其中最 具外部脆弱性的國家是土耳其、南非、阿根廷,最具內部脆弱性的是土耳其、 南非、巴西、印尼,最具政策脆弱性的是巴西、烏克蘭、阿根廷、南非、俄羅 斯。綜合看,土耳其處于最脆弱層次,韓國處于最不脆弱層次(圖 13) 。 圖圖 1313:20162016 年第四季度主要新興經濟體金融脆弱性指標年第四季度主要新興經濟體金融脆弱性指標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展望 2017 年, 新的風險逐漸增多, 整體風險可能累積。 這些風險因素包括: 第一,
42、全球政策不確定性第一,全球政策不確定性。由于美國勞工市場緊缺,通脹上升,美聯儲有 可能加速升息,主要央行政策進一步分化。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帶 來更大的政策不確定性,包括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地緣政治沖突風險上升。英 國脫歐程序具有不確定性,歐洲其他國家大選錯綜復雜,可能引發更多國家的 脫歐風險。 第二,第二,發達發達國家國家金融金融風險風險。美國從 2016 年 10 月正式實施貨幣市場基金監 管新規,大量資金撤離優質貨幣市場基金轉投國債基金,導致貨幣市場資金短 缺,未來全球面臨美元流動性緊缺和成本上升風險。2017 年通貨膨脹和利率可 能加速上升,債券市場可能遭受賣壓。在寬松貨幣政策和
43、美元匯率支撐下,全 球資產特別是美國股市升幅超過了經濟和公司利潤增長,資產價格容易受到貨 0.0 0.5 1.0 1.5 2.0 韓 國 菲 律 賓 泰 國 波 蘭 俄 國 印 度 匈 牙 利 捷 克 印 尼 馬 來 西 亞 烏 克 蘭 墨 西 哥 哥 倫 比 亞 智 利 阿 根 廷 巴 西 南 非 土 耳 其 外部脆弱性 內部脆弱性 政策脆弱性 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14 2017年 幣政策和美元匯率變化的沖擊。多家發達經濟體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在未來 經濟增長長期低迷環境下,銀行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難以改善,而盈利能力弱 會繼續侵蝕銀行資本緩沖,銀行機構風險不容忽視。
44、 第三, 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風險增加第三, 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風險增加。 新興市場銀行信貸條件有惡化趨勢, 表現為信貸需求下降,不良貸款占比上升,利率上升。新興市場企業在過去幾 年內發行了大量債券,杠桿率上升。新興市場公司債開始進入償還期,從 2016 到 2018 年償債總規模將達 3400 億美元,比過去 3 年增加 40%。全球非銀行債 務中約有 46%以美元計價,其中新興市場占三分之一,如果美元升值,債務人 償債壓力會上升。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外匯儲備下降,進一步增加債務風險。 (二二)外匯市場:美元維持外匯市場:美元維持強勢格局,不確定性與避險情緒上升強勢格局,不確定性與避險情緒上升
45、2016 年,在全球經濟疲軟、金融脆弱性上升背景下,外匯市場受美聯儲加 息預期牽引呈現數輪震蕩??傮w看,美元匯率處于強勢高位,避險情緒推升日 元,歐洲貨幣低位徘徊,新興市場貨幣再度承壓(圖 14) 。未來,美聯儲加息 進程與全球政經格局變動將繼續牽引外匯市場走勢,不確定性將上升。 圖圖 1414:20162016 年年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變化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阿 根 廷 比 索 墨 西 哥 比 索 土 耳 其 里 拉 英 鎊 瑞 典 克 朗 波 蘭 茲 羅 提 人 民 幣 馬 來 西 亞 林 吉 特 印 度 盧 比 捷 克 克 朗 歐 元 匈 牙 利 福 林 丹 麥 克 朗 瑞 士 法 郎 新 加 坡 元 港 幣 秘 魯 新 索 爾 韓 元 以 色 列 謝 克 爾 澳 元 印 尼 盧 比 新 臺 幣 哥 倫 比 亞 比 索 新 西 蘭 元 加 元 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