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PA 造就高質量非原廠配件,為第三方維修保駕護航。合格汽車零件協會(CAPA)于 1987 年由美國從事車輛保險業務的前 5 大保險公司、30 多家零配件經銷商、維修服務商和 2 家消費者團體共同出資成立,是一家對非原廠配件進行質量認證的行業協會。雖然 CAPA 本身不做測試,但其制定了合車、材料質量以及耐用度等一系列零件認證體系,以確保零件的外觀與功能上達到原廠水平。我們認為,美國第三方維修的興起和完備的零配件認證體系密不可分。一方面,認證體系可以消除消費者對于第三方維修所使用配件質量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在對配件質量有信心的前提下,保險公司也更樂于與第三方維修達成合作,從而擴大行業利潤
2、。 供給端:規模效應帶動的價格優勢是第三方維修的核心競爭力 相較于授權汽車經銷商,第三方維修的最大優勢是能夠形成規模效應。得益于對可維修品牌、車型均不存在限制,第三方維修廠商的單店平效和人效利用率一般而言會更高,從而對授權經銷商形成天然的價格優勢。此外,自 2000 年以來,美國第三方維修的行業集中度提升明顯,主要系四大龍頭廠商均通過兼并收購的方式進一步擴張,形成規模效應。而規模效應帶來的優勢包括了:1)大規模的零配件采購有望提升維修廠商的議價能力,使得采購價格更低;2)諸如倉庫、管理系統、員工培訓等一系列成本可以被更好地分攤;3)通過門店的廣覆蓋形成品牌效應,以增強消費者
3、對產品的信任度,鞏固消費者黏性。 展望國內:市場格局類似美國80 年代末水平,后續發展路徑清晰 借政策和車齡結構老化趨勢,第三方維修迅速崛起 政策法規相繼出臺,掃除第三方維修發展障礙。自 2014 年以來,各項有關汽車領域的反壟斷政策加速推出。其中,2015 年下發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明確要求汽車零部件和維修信息公開;而 2019 年出爐的關于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則禁止汽車供應商在售后維修方面的各項壟斷,保證消費者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執行方面,2014-2019 年期間,已有接近10 家知名汽車品牌因違反反壟斷法而被處罰,合計罰款金額超過 30 億元。我
4、們認為,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與美國的汽車可維修法案較為類似,而關于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則和馬格努森-莫斯保修法更為接近,兩者的相繼推出,已基本在法律政策層面掃除了第三方維修發展的障礙。 零配件認證體系現雛形,助力第三方維修加速發展。此前,由于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完善的質量認證體系和權威的認證機構,我國汽車零配件較為混亂,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汽車后市場,尤其是第三方維修的健康發展。但近年來該情況正逐步得到改善:1)行業標準方面,汽車零部件的統一編碼與標識于2015 年推出,首先解決了汽車零部件標準化的問題;2)認證機構方面,2019 年成立的中汽中心檢測認證事業部(CAQC)在
5、性質方面與 CAPA 同為第三方機構;在業務方面也提供了與 CAPA 類似的自愿性認證。3)認證體系方面,2019 年10 月,CAPA 授權的認證機構 Intertek 和CAQC 共同制定國際、國內雙重配件質量權威認證體系,推出了“PICC 中國人民保險推薦認證配件”。我們認為,從標準、體系、機構三方面,我國零配件認證體系已經有了一定雛形,其有望助力第三方維修加速發展。車齡結構性老化趨勢明顯,第三方維修需求有望大幅提升。當前,雖然國內汽車年銷售量仍然保持在 2000 萬臺以上,但增長率出現了下降的趨勢,汽車市場未來整體正在由銷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受該變化影響,國內汽車的平均車齡也從2010 年的2.47 年上升至2018 年的 4.9 年,其中0-3 年的準新車占比下降明顯,而10 年以上的老車比例顯著上升。由于老車殘值較低,在維修保養上的預算有限,其通常不會選擇繼續在 4S 點進行維修保養,而是轉向第三方綜合維修店。我們判斷,在車齡結構老化趨勢不變的前提下,國內對第三方的維修保養需求有望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