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自已公開信息,關于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建議投資者謹慎判斷,據此入市,風險自擔。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有色金屬有色金屬 推薦(維持)上游鋰礦上游鋰礦漲幅滯后,漲幅滯后,漲價有望向上游傳導漲價有望向上游傳導 風險評級:中風險鋰行業研究 資料來源:wind,東莞證券研究所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需求端:需求端:受碳中和及政策驅動,中國及歐洲新能源車銷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2021-2025年CAGR分別達33.2%、 25.6%。 美國總統拜登競選時提出2萬億美元投資清潔能源、基礎設施,預期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速迎來向上拐點。我們測算全球新能源車需求旺盛將貢獻鋰主要新增消費。供給端:供
2、給端:2021年全球新增鋰產量有限,南美鹽湖受疫情影響,擴產工程進度放緩,部分延遲至2022年完工。澳洲鋰礦新增產量以已建成產能為主,由于澳洲鋰礦生產成本高于鹽湖鹵水,需要更高的鋰精礦價格才能激發大規模產能擴張。中國鋰礦、鹽湖擴產積極,但占全球產量比例較低,對全球鋰供應貢獻有限。預測2021年中國鋰礦、鹽湖產量占全球產量比例分別為14.5%、9.7%。20212021年全球鋰供需緊張,年全球鋰供需緊張,20222022- -20232023年維持緊平衡。年維持緊平衡。我們預測2021-2023年全球鋰產量分別為41.3萬噸LCE、 54.1萬噸LCE、 64.7萬噸LCE, 全球鋰需求分別為4
3、0.59萬噸LCE、51.06萬噸LCE、62.60萬噸LCE;2021年供應短缺0.06萬噸LCE,將有助推動鋰價格繼續上行;而2022-2023年分別供應過剩2.57萬噸LCE、 1.52萬噸LCE, 處于緊平衡狀態, 有助鋰價格維持。 本輪鋰精礦漲幅滯后,漲價有望向上游傳導。本輪鋰精礦漲幅滯后,漲價有望向上游傳導。中游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鹽價格在下游動力電池廠旺盛需求拉動下率先從底部反彈。 根據安泰科數據,本輪上漲前電池級碳酸鋰、工業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的價格底部分別出現在2020年7月30日、 2020年6月29日、 2020年9月21日, 而最新報價(2021年3月36日)較價格底部分
4、別上漲了111%、136%、31%;而上游的鋰輝石精礦價格底部出現在2020年9月28日,最新報價(2021年3月36日)較底部漲幅為32%,因此上游鋰礦價格無論從底部出現時間及漲幅均滯后于中游的鋰鹽。上游鋰礦、鹽湖新增產量有限,下游動力電池等需求旺盛,供需偏緊情況已在中游鋰鹽價格得到反映,目前鋰礦已進入漲價通道,但漲幅遠滯后于中游,未充分反映行業供需狀況,預期未來鋰礦漲價延續。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在上游鋰礦持續漲價的預判下,預期未來鋰鹽的生產成本將上升,而中上游一體化,掌握的鋰礦或鹽湖資源豐富的企業在生成成本上具備競爭優勢。隨著鋰礦價格上漲,優質鋰資源的收購成本將水漲船高,掌握豐富鋰資源的企業
5、將更具價值。建議關注鋰產業上中下游一體化、資源屬性提升的贛鋒鋰業(002460) ,參股國內優質鹽湖提鋰企業的科達制造(600499) ,鋰云母標的永興材料(002756)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新能源車銷量低于預期,鋰鹽價格大幅下跌,鋰礦價格漲幅不及預期。深度研究深度研究行業行業研究研究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2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目 錄 1. 需求端 . 4 1.1 全球新能源車進入產銷景氣周期 . 4 1.2 碳中和帶來清潔能源需求高增,儲能鋰電成長空間廣闊 . 10 1.3 5G 基站建設帶動通訊儲量新增需求 . 14 2. 供給端 . 15 2.1 澳洲鋰礦新能供給有限 . 1
6、6 2.2 南美鹽湖擴產及新建項目完工時間推遲 . 16 2.3 中國鋰資源擴產積極 . 17 3. 供需平衡測算 . 18 4. 價格漲幅向鋰礦端傳導 . 19 5. 投資建議 . 20 5.1 贛鋒鋰業 . 20 5.2 科達制造 . 23 6. 風險提示 . 23 圖圖 片片 圖 1:2015-2021 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及同比增速(輛,%) . 4 圖 2:2015-2021 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滲透率(%) . 4 圖 3:2020 年歐洲新能源車銷量(萬輛,%) . 7 圖 4:2018-2020 年美國新能源車產量(萬輛,%) . 8 圖 5:2020 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結構(
7、%) . 11 圖 6:2020 年中國電力供給結構(%) . 11 圖 7:儲能技術分類 . 11 圖 8:2019 年全球儲能裝機量結構(%) . 12 圖 9:2019 年全球電化學儲能裝機量結構: (%). 12 圖 10:2019 年中國儲能裝機量結構(%) . 13 圖 11:2019 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裝機量結構: (%). 13 圖 12:全球鋰儲量(噸,%) . 15 圖 13:中國鋰鹽進口構成(噸,%) . 16 圖 14:鋰鹽價格走勢(萬元/噸,元/噸) . 19 圖 15:贛鋒鋰業業務結構 . 20 表 格 表 1:多路線解決新能源車續航焦慮 . 5 表 2:2021-2
8、025 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萬輛,GWh) . 6 表 3:歐洲主要國家新能源車補貼政策 . 6 表 4:2021-2025 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萬輛,GWh) . 7 表 5:拜登政府新能源政策 . 8 3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表 6:2021-2025 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萬輛,GWh) . 9 表 7:2021-2025 海外其他地區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萬輛,GWh) . 9 表 8:2021-2025 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 . 9 表 9:2015-2020 年各類電源建設投資規模(億元) . 10
9、表 10:儲能技術對比 . 11 表 11: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裝機量預測 . 14 表 12:5G 基站儲能鋰電需求預測 . 15 表 13:澳洲鋰礦擴產計劃 . 16 表 14:海外鹽湖擴產計劃 . 17 表 15:中國鋰資源投產計劃 . 17 表 16:鋰供需平衡預測(萬噸 LCE) . 18 表 17:鋰資源自最低價以來漲跌幅 . 19 表 18:連云港市徐圩新區產業規劃 . 22 表 19:Albemarle 公告的鋰化合物遠期產能(萬噸 LCE) . 22 表 20:SQM 鋰化合物產能擴張計劃(萬噸 LCE,萬噸) . 23 4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1 1. . 需求端需求端 1
10、 1.1 .1 全球全球新能源車進入產銷景氣新能源車進入產銷景氣周期周期 中國:中國: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產銷產銷從補貼驅動轉向從補貼驅動轉向需求驅動需求驅動 2015-2018 年為新能源汽車補貼驅動階段,特征是同比增速前高后低,隨著補貼退坡, 增速回落顯著。 2015 年, 新能源車產、 銷量同比增速分別高達+305.81%、 +342.86%,而 2019 年新能源車產、銷量同比增速分別降至-2.20%、-3.98%。2015-2018 期間,雖然增速回落,但產、銷量 CAGR 分別高達+38.20%、+38.15%;2019 年產、銷量規模分別為2015 年的 3.65 倍、3.64 倍。
11、 2020 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新能源車產、銷量同比增速下滑顯著,隨著疫情控制,經濟活動逐步恢復,下半年同比增速從負轉正,2020 年全年產、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9.98%、+13.35%。而 2021 年新能源車產、銷增速大幅上揚,2021 年 1-2 月產、銷量累計同比增速達+488.78%、+384.05%,較 2019 年 1-2 月+111.33%、+95.27%,標志著新能源車步入需求驅動階段,預期未來行業高增速再次開啟,并具有強持續性。 特斯拉 Model Y、Model 3 采取價換市場份額策略,降價幅度到預期,直接拉低電動車入門價位,倒逼國內廠商提升入門級車型性價比,擴
12、大了潛在消費群體。同時,CTP技術提升磷酸鐵鋰電池單位能量密度,固態電池技術不斷突破,蔚來換電池模式提出,超高壓充電樁數量增加,車企正通過多路線解決新能源車續航焦慮,市場對新能源車接受程度不斷提升,替代燃油車是未來趨勢。 圖 1:2015-2021 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及同比增速(輛,%) 數據來源:中汽協,iFind,東莞證券研究所 圖 2:2015-2021 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量滲透率(%) 5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數據來源:中汽協,iFind,東莞證券研究所 預測預測 2021-2025 年年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裝機量 CAGR 38.0%。預計 2021-2025
13、年,中國新源車銷量分別為 212 萬輛、318 萬輛、445 萬輛、556 萬輛、667 萬輛,產量 CAGR 為33.2%; 帶來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 112GWh、 175 GWh、 254 GWh、 328 GWh、 407 GWh,表 1:多路線解決新能源車續航焦慮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內容內容 2017 年至今 蔚來換電方案 蔚來從 2017 年發布 NIO Power 開始探索換電技術;2018 年首座換電站投入運營,2019年換電站建設已經超過 100 座;2020 年 8 月,蔚來正式發布電池租用服務 BaaS(Battery as a Service),換電模式進入全新階段。
14、 2019 年 9 月 寧德時代推出CTP 電池包 寧德時代推出了全新的 CTP 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平臺。CTP 電池包能量密度較傳統電池包將提升了 10%-15%。傳統的電池包能量密度平均為 180Wh/kg,而 CTP 電池包能量密度可達到 200Wh/kg 以上。 2019 年 9 月 寧德時代發布超級快充電池 發布超級快充技術。寧德時代超級快充電池只需要 15 分鐘,就可以充電 80%。針對一些定制化需求,寧德時代還研制了 9 分鐘內充滿 80%的渦輪充電解決方案。 2020 年 3 月 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 比亞迪正式推出自研的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比亞迪“刀片電池”成組能量
15、密度 145Wh/kg,高于普通磷酸鐵鋰的電池成組能量密度(135Wh/kg),與三元電池 NCM523 成組能量密度相近(140-145Wh/kg)。 2021 年 2 月 特斯拉持續降價 2019 年 10 月,發布國產 Model 3 ,售價 35.58 萬元。2021 年 2 月,特斯拉北美官網更新了特斯拉 Model 3 的價格,標準續航升級版從 37990 美元下調 1000 美元至 36990美元(約合 23.99 萬元人民幣);同時,Model Y 標準續航版從 41990 美元下調至39990 美元(約合 25.94 萬元)。目前,特斯拉中國官網的 Model 3、Model
16、 Y 售價尚未做出調整,前者仍為 24.99 萬元,后者則僅有四驅版 33.99 萬元。 2021 年 2 月 公共充電樁數量較快增長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2021 年 2 月比 1 月公共充電樁增加 2.6 萬臺,2 月同比增長57.6%;從 2020 年 3 月到 2021 年 2 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 2.6 萬臺;截止 2021年 2 月末,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數量為 83.7 萬臺,同比增長 57.6% 資料來源:新聞整理,東莞證券研究所 6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動力電池裝機量 CAGR 為 38.0%。 歐洲:歐洲:最嚴最嚴碳減排及補貼加碼碳減排及補貼加碼驅
17、動驅動新能源車新能源車產銷兩旺產銷兩旺 歐盟制定了全球最嚴的汽車減排規劃,要求 2021 年平均碳排放量低于 95g/km,其中 2020 年 95銷售新車降至 95g/km 水平, 2025 年至 80.8g/km, 2030 年至 59.4g/km,未達標企業將面臨巨額罰款,超出部分每 g 需要繳納罰金 95 歐元。歐洲車企在嚴格碳排放政策驅動下,將加快新能源車推出。 歐洲多國就電動車購買及使用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并德國、法國等國家加大補貼力度。德國 2020 年下半年起政府補貼翻倍,BEV 低于 4 萬歐補貼 0.9 萬歐,不高于 6.5 萬歐補貼 0.8 萬歐;法國于 2020 年 5
18、月大幅增加電動車補貼,購車和置換補貼分別增加1000 歐,最高補貼 1.2 萬歐,但 2021 年補貼將恢復至提高前水平。英國 2020 年 3 月起BEV 中低于 5 萬英鎊的補貼車價的 35%,較 2019 年同期降低了 14%。 2020 年受疫情影響,歐洲新能源車銷量 Q1、Q2 同比增速下滑顯著,但在嚴格碳減排政策及高額補貼驅動下, 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增速隨后快速回升。 根據 Marklines 數據,2020 年歐洲新能源車累計銷售 127.1 萬輛,同比+135%,增速較 2019 年上升 87 個百分點。 表 2:2021-2025 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萬輛,G
19、Wh)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CAGRCAGR 新能源車銷量 211.9 317.8 445.0 556.2 667.4 33.2% 動力電池裝機量 112.3 174.8 253.6 328.2 407.1 38.0% 資料來源: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3:歐洲主要國家新能源車補貼政策 地區地區 補貼政策補貼政策 德國 1、2020-2025 年:車價低于 4 萬歐元,EV 補貼 6000 歐元,PHEV 補貼 4500 歐元;車價在 4-6.5 萬歐元,EV 補貼 5000 歐元,PHEV 補貼 3750
20、歐元; 2、車輛稅免征時間延長至 2030 年 12 月 31 日; 3、計劃 2030 年禁止銷售燃油車。 法國 1、2020-20252 年:車價低于 4.5 萬歐元,EV 分別補貼 6000、5000、4000 歐元;車價在 4.5-6 萬歐元,EV 補貼 3000 歐元; 2、免征公司汽車稅,注冊稅享受 50%的優惠; 3、計劃 2040 年禁止銷售燃油車。 英國 1、2020 年 3 月-2023 年:車價 5 萬英鎊以下,EV 補貼購買價的 35%,上限為 3000 英鎊; 2、EV 車免征汽車消費稅; 2、計劃 2035 年禁止銷售燃油車。 挪威 1、免征銷售稅和 25%的增值稅
21、、充電免費、免城市通行費和停車費、免進口關稅等; 2、計劃 2025 年禁止銷售燃油車。 7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圖 3:2020 年歐洲新能源車銷量(萬輛,%) 數據來源:Marklines,東莞證券研究所 主要傳統車企紛紛制定新能源車投放計劃, 大眾集團計劃 2025 年推出 50 款純電動車及 30 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奔馳計劃 2025 年推出第二個全新電動車平臺-MMA 平臺,2030 年電動車型占新車銷量一半以上份額;奧迪計劃 2025 年投放 30 多款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車型,銷售約 80 萬輛新能源車;寶馬計劃 2023 年新能源車型達 25 款,純電動車型占一半。歐洲降低
22、碳排放已是既定戰略,環保意識深入民心,主要車企均順應未來趨勢,調整產品規劃;隨著動力電池技術進步,預期電動車里程焦慮問題將得到解決;未來即使補貼退坡,對新能源車銷量影響有限,新能源車銷量高增及滲透率提升是大勢所趨。 預期預期歐洲歐洲 2021-2025 年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年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裝機量 CAGR 32%。我們預測 2021-2025年, 歐洲新能源車產量分別為 197 萬輛、 286 萬輛、 371 萬輛、 446 萬輛、 490 萬輛, CAGR為 25.6, 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 99GWh、 157GWh、 212GWh、 263GWh、 299GWh, CAGR 為 3
23、2%。 美國美國:拜登上臺:拜登上臺有望有望帶來新能源車帶來新能源車拐點拐點 奧巴馬政府時期將新能源技術作為創新戰略實施的突破口,提出了美國能源新政、瑞典 1、2018 年 6 月起,EV 補貼 60000 克朗,PHEV 補貼 10000 克朗; 2、計劃 2030 年禁止銷售燃油車。 資料來源:各國官網,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4:2021-2025 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萬輛,GWh)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CAGRCAGR 新能源車銷量 197.0 285.7 371.4 445.6 4
24、90.2 25.6% 動力電池裝機量 98.5 157.1 211.7 262.9 299.0 32.0% 資料來源:東莞證券研究所 8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汽車節能減排計劃。拜登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期間積極規范碳排放,支持清潔能源和氣候治理。發展清潔能源亦是民主黨一貫的政治主張。拜登在總統競選中提出了詳細的發展綠色能源計劃,其中包括未來 4 年內投資 2 萬億美元來實現能源 100%的清潔化和車輛零排放;制定更加嚴格的燃油排放新標準,確保 100%新銷售的輕中型車輛實現電動化等。 受補貼退坡及疫情影響,美國 2019、2020 年新能源車銷量保持低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8.83% 、+1
25、.25,與中國、歐洲高增速形成明顯對比。從滲透率看,根據 Marklines數據,美國 2019、2020 年汽車銷量分別為 1704.77 萬輛、1457.49 萬輛,而新能源車銷量分別為 32 萬輛、32.4 萬輛,滲透率分別為 1.88%、2.22%。美國汽車市場龐大,但新能源車滲透率較低,拜登上臺后若能兌現新能源政策,則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長潛力巨大。 圖 4:2018-2020 年美國新能源車產量(萬輛,%) 數據來源:Marklines,東莞證券研究所 預期預期美國美國 2021-2025 年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年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裝機量 CAGR 61.3%。我們預測 2021-2
26、025年,美國新能源車產量分別為 49 萬輛、83 萬輛、141 萬輛、225 萬輛、270 萬輛,CAGR為 53.5%, 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 24GWh、 45 GWh、 80 GWh、 133 GWh、 165GWh, CAGR為 61.3%。 表 5:拜登政府新能源政策 政策政策 內容內容 重回巴黎協定 拜登 2021 年 1 月 20 日宣誓就職后,當晚宣布包括美國重返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競選時提出的能源政策 1、未來 4 年內投資 2 萬億美元來實現能源 100%的清潔化和車輛零排放;制定更加嚴格的燃油排放新標準,確保 100%新銷售的輕中型車輛實現電動化等。 2、在未來
27、10 年內對清潔能源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4000 億美元;在 2030 年年底前部署超過50 萬個新的公共充電網點,同時恢復全額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到 2030 年將海上風能增加一倍;到 2050 年之前達到“凈零排放”(即通過植樹造林、碳捕集捉等方式抵消碳排放)。 資料來源:新聞整理,東莞證券研究所 9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海外其他地區海外其他地區:新能源車替代傳統燃油車將是新能源車替代傳統燃油車將是大勢所趨大勢所趨 預期預期海外其他地區海外其他地區 2021-2025 年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年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裝機量 CAGR 41.7%。新能源車替代傳統燃油車將是大勢所趨,在海外地區同樣
28、演繹,由于海外其他地區新能源車基數較低,我們預測海外其他地區新能源車銷量 2021-2025 年 CAGR 與中國、歐洲相近,為34.9%,銷量分別為 18.0 萬輛、 23.4 萬輛、31.6 萬輛、45.9 萬輛、59.6 萬輛;預期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 9.0GWh、 12.9 GWh、 18.0 GWh、 27.1 GWh、 36.4 GWh, CAGR 為 41.7%。 全球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動力電池裝機量延續延續高增長,高增長,貢獻主要鋰新增需求貢獻主要鋰新增需求 預期預期 2021-2025 年年全球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動力電池裝機量為 38.8%,貢獻主要鋰新增需求。,貢獻主
29、要鋰新增需求。中國、歐洲新能源車以進入需求放量周期,美國新任總統帶來新的綠色能源發展規劃,有望驅動美國市場新能源車銷量步入高增速軌道,我們預期未來三大主要市場將形成共振,帶動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高增長。預計 2021-2025 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分別為475.5 萬輛、709.5 萬輛、988.4 萬輛、1272.4 萬輛、1486.9 萬輛,CAGR 為 33.0%;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分別為 244.1GWh、390.2 GWh、 563.4GWh、 750.7GWh、 907.0GWh, CAGR為 38.8%;帶動新增鋰需求 16.47 萬噸、25.29 萬噸、36.24 萬噸、
30、47.37 萬噸、55.47 萬噸,CAGR 為 35.5%。 表 6:2021-2025 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萬輛,GWh)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CAGRCAGR 新能源車銷量 48.6 82.6 140.5 224.7 269.7 53.5% 動力電池裝機量 24.3 45.4 80.1 132.6 164.5 61.3% 資料來源: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7:2021-2025 海外其他地區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萬輛,GWh) 2021E2021E 2022E2022E 2
31、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CAGRCAGR 新能源車銷量 18.0 23.4 31.6 45.9 59.6 34.9% 動力電池裝機量 9.0 12.9 18.0 27.1 36.4 41.7% 資料來源: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8:2021-2025 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預測 單位單位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CAGRCAGR 中國:中國: 萬輛萬輛 新能源車銷量新能源車銷量 211.9211.9 317.8317.8 445.0445.0 556.2556.2
32、 667.4667.4 33.2%33.2% GWhGWh 動力電池裝機量動力電池裝機量 112.3112.3 174.8174.8 253.6253.6 328.2328.2 407.1407.1 38.0%38.0% 萬噸萬噸 LCELCE 新增鋰需求新增鋰需求 7.347.34 11.3311.33 16.3116.31 20.7120.71 24.9024.90 35.7%35.7% 歐洲:歐洲: 萬輛 新能源車銷量 197.0 285.7 371.4 445.6 490.2 25.6% GWh 動力電池裝機量 98.5 157.1 211.7 262.9 299.0 32.0% 美國
33、:美國: 萬輛 新能源車銷量 48.6 82.6 140.5 224.7 269.7 53.5% 10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1 1. .2 2 碳中和帶來清潔能源需求高增,儲能碳中和帶來清潔能源需求高增,儲能鋰電鋰電成長空間廣闊成長空間廣闊 當前中國電力來源仍有火電主導,但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電源建設投資增速在2019 年出現向上拐點。根據中國電力聯合會數據,2020 年中國電力供給結構中火電占比 67.9%,而光伏、風電分別占比 3.4%、6.1%;而 2020 年中國風電電源投資總額、太陽能發電等投資總額的同比增速分別為 71%、66%,延續高增長態勢;而火電電源投資總額自 2016 年
34、連續萎縮。2020 年 12 月,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從 2020 年底的 15.8%,提高到 2030年的 25%左右, 這個壓力比較大, 意味著接下來能源增量 70%以上為非化石能源。 風能、太陽能總裝機從 2020 年底的 4.6 億千瓦,提高到 2030 年的 12 億千瓦以上,以后每年的增量都很大” 。 在碳中和趨勢下, 未來能源消費將轉向電能, 當前中國電力供給雖以火電為主,但在碳中和趨勢下,可預期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的占比將大幅提升,成為中國電力來源的主力,同時預期將帶來儲能電池需求的高速增長。 GWh 動力電池裝機量
35、 24.3 45.4 80.1 132.6 164.5 61.3% 其他地區:其他地區: 萬輛 新能源車銷量 18.0 23.4 31.6 45.9 59.6 34.9% GWh 動力電池裝機量 9.0 12.9 18.0 27.1 36.4 41.7% 海外:海外: 萬輛萬輛 新能源車銷量新能源車銷量 263.6263.6 391.7391.7 543.4543.4 716.2716.2 819.5819.5 32.8%32.8% GWhGWh 動力電池裝機量動力電池裝機量 131.8131.8 215.4215.4 309.8309.8 422.6422.6 499.9499.9 39.5
36、%39.5% 萬噸萬噸 LCELCE 新增鋰需求新增鋰需求 9.139.13 13.9613.96 19.9219.92 26.6726.67 30.5730.57 35.3%35.3% 全球:全球: 萬輛萬輛 新能源車銷量新能源車銷量 475.5475.5 709.5709.5 988.4988.4 1272.41272.4 1486.91486.9 33.0%33.0% GWhGWh 動力電池裝機量動力電池裝機量 244.1244.1 390.2390.2 563.4563.4 750.7750.7 907.0907.0 38.8%38.8% 萬噸萬噸 LCELCE 新增鋰需求新增鋰需求
37、16.4716.47 25.2925.29 36.2436.24 47.3747.37 55.4755.47 35.5%35.5% 資料來源: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9:2015-2020 年各類電源建設投資規模(億元) 20152015 20162016 20172017 20182018 20192019 20202020 水電電源投資總額 789 617 622 700 905 1077 同比增速 -16% -22% 1% 13% 29% 19% 火電電源投資總額 1163 1119 858 786 760 553 同比增速 2% -4% -23% -8% -3% -27% 核電電源投資總額
38、 565 504 454 447 488 378 同比增速 6% -11% -10% -2% 9% -23% 風電電源投資總額 1200 927 681 646 1535 2618 同比增速 31% -23% -27% -5% 138% 71% 太陽能發電等投資總額 218 241 285 208 372 618 同比增速 45% 11% 18% -27% 79% 66% 資料來源:中電聯,東莞證券研究所 11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儲能技術可以分為機械類儲能、電氣類儲能、電化學儲能、熱儲能、化學儲能等,其中商業化應用最廣的儲能技術為抽水儲能和電化學儲能, 抽水蓄能主要應用于大電網的輸配電環節
39、,由于光伏、風電等發電方式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具有明顯的間歇性發電的特點,因此電化學儲能則更多運用于光、風發電等波動較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側、中小型智能變電站和用電側。 圖 7:儲能技術分類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東莞證券研究所 圖 5:2020 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結構(%) 圖 6:2020 年中國電力供給結構(%) 資料來源:中電聯,東莞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電聯,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10:儲能技術對比 類別類別 優點優點 缺點缺點 抽水蓄能 能夠存儲巨大的電能(超過 200MW) 依賴于地理的條件 擁有很長的存儲時間(長達 6 個月) 很高的水電站,抽水站建設成本 快速的響應速度 對地理、
40、地形有很大的影響 12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 2020 數據, 截止 2019 年底, 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 184.6GWh,同比增長 1.9%;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 171GWh,占比 92.63%,同比增長 0.2%;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緊隨其后,為 9.52GWh,占比 5.16%,同比增長43.7%;在各類電化學儲能技術中,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 8.45GWh,占總體儲能裝機規模比例為 4.58%。 很低的每瓦儲能運行成本 無污染的儲能技術 壓縮空氣蓄能
41、 適合瞬間響應 儲能的壓縮空氣會被加熱從而導致能量的損耗在轉換過程 適合于電的尖峰削平,電壓驟降,晃電 能源的利用效率偏低,至今沒有商業化 可以接入各種能源(太陽能、風能、電網) 地理條件限制極為明顯 電化學蓄能 高級的儲能技術 化學電池的電解液可能有危險,有害 成熟的技術 電池技術應用于大規模能源存儲還有待于進一步商業化的推廣和驗證 容易疊加模塊,放大儲電規模 對于太陽能、風能,電化學儲能并不是效率最高的儲能方式 為不間斷電源提供后備電源支持 可以接入各種能源 化學儲能 適合于能量的長時間存儲 能源轉換效率普遍偏低 有限的或沒有能量耗散 無法用于短時間的斷電供應 使能源存儲于可再生能源在荒漠
42、地區成為可能 飛輪儲能 能夠存儲并快速釋放電能 飛輪過度負荷存在風險 飛輪再次充電的時間只要數分鐘,而電池要數小時 不適合空間較為狹小的地方 能夠在寬溫域和多種環境下工作 技術不成熟,響應時間長短極度依賴功率大小 配套成本與運營維護成本低 飛輪組儲能技術難度較大 快速的響應使其可以提供瞬間高壓,可以用來補償電力的尖峰和瞬間壓降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東莞證券研究所 圖 8:2019 年全球儲能裝機量結構(%) 圖 9:2019 年全球電化學儲能裝機量結構: (%) 13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中國方面, 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 2020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底,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 32.
43、4GWh,同比增長 3.6%;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0.3GWh,同比增長 1%;電化學儲能位列第二,為 1.71GWh,同比增長 59.4%;在電化學儲能中,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 1.38Gwh,占國內總體儲能裝機量比例為 4.26%。 當前抽水儲能占主要市場份額,但電化學儲能裝機量保持高速增長,根據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 2020數據,2015-2019 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裝機量復合增長率為 79.7%。在碳中和趨向下, 預期有更多利好政策發布, 對電化學儲能支持力度加大, 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 預測, 保守場景下, 2020-2024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裝機量CA
44、GR約為55%,預計 2024 年底中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為 15.53GWh; 樂觀場景下, 預計 2020-2024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裝機量 CAGR 約為 65%,2024 年底中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為23.83GWh。 碳中和規劃將驅動綠色能源和分布式能裝機規模高速增長,對儲能設備需求巨大, 資料來源: CNESA,東莞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 CNESA,東莞證券研究所 圖 10:2019 年中國儲能裝機量結構(%) 圖 11:2019 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裝機量結構: (%) 資料來源: CNESA,東莞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 CNESA,東莞證券研究所 14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45、 各類儲能技術路徑中鋰離子電池儲能裝機量有望獲得高增速,按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0保守場景估算,2024 年底中國電化學儲能累計投運規模為 15.53GWh,假設鋰離子電池在電化學儲能滲透率為 90%,則 2024 年底中國鋰離子電池儲能累計投運規模為13.98GWh,裝機量較 2019 年增加 12.6GW。 保守場景下, 我們預測保守場景下, 我們預測2021-2025年年中國鋰離子儲能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新增電池新增裝機量裝機量CAGRCAGR為為36.8336.83% %。保守場景下,假設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裝機量穩定提升,我們預測 2021-2015 年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新增裝機量分別
46、為 1.30GWh、2.06 GWh、3.25 GWh、5.12 GWh、4.57 GWh,CAGR 為 36.83%; 新增鋰需求分別為 0.09 萬噸、 0.14 萬噸、0.22 萬噸、 0.35 萬噸、0.31萬噸,CAGR 為 36.85%。 1 1. .3 3 5G5G 基站建設帶動通訊儲量新增需求基站建設帶動通訊儲量新增需求 在 “2021 中國信通院 ICT 深度觀察報告會” 上,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表 11: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裝機量預測 單位單位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CAGR
47、CAGR 保守場景保守場景 GWh 中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量 4.21 6.51 10.06 15.54 20.20 47.97% GWh 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累計裝機量 3.55 5.61 8.86 13.98 18.56 51.17% % 鋰離子儲能電池滲透率 84.4% 86.2% 88.1% 90.0% 91.9% GWh 中國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量 1.49 2.30 3.55 5.48 4.66 33.08% GWh 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新增裝機量 1.30 2.06 3.25 5.12 4.57 36.83% 萬噸 新增鋰需求 0.09 0.14 0.22 0.35 0.31 36.8
48、5% 理想場景理想場景 GWh 中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量 5.12 8.47 14.02 23.20 32.48 58.72% GWh 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累計裝機量 4.32 7.30 12.35 20.88 29.84 62.14% % 鋰離子儲能電池滲透率 84.4% 86.2% 88.1% 90.0% 91.9% GWh 中國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量 2.03 3.35 5.55 9.18 9.28 46.30% GWh 中國鋰離子儲能電池新增裝機量 1.77 2.99 5.05 8.53 8.96 50.07% 萬噸 LCE 新增鋰需求 0.12 0.21 0.35 0.58 0.61 5
49、0.09% 資料來源:東莞證券研究所 15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截止 2020 年末,中國累計建成 5G 基站 71.8 萬個。十四五期間 5G 將進入融合創新的關鍵階段,5G 網絡覆蓋建設將不斷加深。假設打個基站功耗為 3700W,備電市場為 4 小時,我們預期 2021-2025 年,全球 5G 基站新增建設數量分別 102 萬個、168 萬個、133 萬個、 98 萬個、 73 萬個, 全球 5G 基站鋰離子電池裝機需求分別為 15.13GWh、 24.90 GWh、19.70 GWh、14.50 GWh、10.80 GWh,帶動鋰需求分別為 1.03 萬噸、1.72 萬噸、1.35
50、萬噸、0.99 萬噸、0.74 萬噸。 2 2. . 供給端供給端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結局數據局,2020 年,全球鋰礦儲量為 2100 萬噸,其中智利、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儲量靠前,儲量分別為 920 萬噸、470 萬噸、190 萬噸、150 萬噸,儲量占比分別為 44%、22%、9%、7%。雖然中國鋰儲量靠前,但仍不能滿足國內對鋰鹽的消費需求,需要大量進口。從碳酸鋰進口構成看,中國碳酸鋰進口主要來自南美的智利及阿根廷。 圖 12:全球鋰儲量(噸,%)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12:5G 基站儲能鋰電需求預測 單位單位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
51、023E 2024E2024E 2025E2025E 萬個 全球新建 5G 基站 102 168 133 98 73 萬個 中國新建 5G 基站 60 110 85 60 45 萬個 海外新建 5G 基站 42 58 48 38 28 W 單個基站功耗 3700 3700 3700 3700 3700 小時 備點時長 4 4 4 4 4 GWh 全球 5G 基站儲能鋰離子電池新增裝機量 15.13 24.90 19.70 14.50 10.80 萬噸 LCE 鋰金屬需求 1.03 1.72 1.35 0.99 0.74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東莞證券研究所 16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圖 13:
52、中國鋰鹽進口構成(噸,%) 數據來源:SMM,東莞證券研究所 2 2. .1 1 澳洲澳洲鋰礦鋰礦新能供給有限新能供給有限 新建產能方面,新建產能方面,泰利森二期已建成 60 萬噸化學級鋰精礦產能,主要向股東天齊鋰業供應,待天齊奎納納工廠的投產后,產利用率才會提升。根據 2021 年 1 月 5 日公司公告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 ,天齊鋰業力爭奎納納工廠第一期“年產 2.4 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于 2022 年第四季度達產,因此預期 2021 年泰利森二期新增產量有限。 恢復產能方面,恢復產能方面, 隨著鋰精礦價格提升并超過鋰礦現金成本, 預期 MtCattlin 和 Pilbara在
53、 2021 年將實現滿產。我們預計,2021-2023 澳洲鋰礦供應分別為 19.5、24.5、29.5 萬噸 LCE。 2 2. .2 2 南美鹽湖擴產南美鹽湖擴產及新建項目及新建項目完工時間推遲完工時間推遲 表 13:澳洲鋰礦擴產計劃 公司公司/ /項目項目 新增產能新增產能 預計投產時間預計投產時間 擴產后產能擴產后產能 進度進度 Greenbush 60 萬噸化學級 2021 年 120 萬噸化學級 產量提升主要看天齊奎納納工廠建設進度,工廠第一期預計 2022 年第四季度達產。 Pilbara 50 萬噸鋰精礦 2021 年 83 萬噸鋰精礦 產能將分階段投產,完全投產預計在 202
54、1 年后。 Altura 22 萬噸鋰精礦 2021 年后 22 萬噸鋰精礦 目前停產 Wodgina 75 萬噸鋰精礦 2021 或 2022 年 75 萬噸鋰精礦 目前停產 Bald Hill 15.5 萬噸鋰精礦 不確定 15.5 萬噸鋰精礦 目前停產 Mt Marion 0 / 45 萬噸鋰精礦 Mt Catllin 0 / 20 萬噸鋰精礦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東莞證券研究所 17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受疫情影響, 南美鹽湖擴產建設進度均放緩, 建設完工延遲至2021年末或2022年,ALB、SQM 的項目建成時間推遲至 2021 年末,2022 年分別新增 4 萬噸、6.5 萬噸
55、碳酸鋰產能。FMC、Orocobre、Cauchari-Olaroz、Sal de Vida 的項目投產時間推遲至 2022 年。因此,我們預期南美鹽湖將在 2022 年后逐步釋放產量,預計 2021-2023 年南美鹽湖鋰產量分別為 11.5 萬噸、16.5 萬噸、21 萬噸 LCE。 2 2. .3 3 中國鋰資源擴產積極中國鋰資源擴產積極 鋰礦方面,鋰礦方面,甲基卡(融捷股份)增加 7.5 萬噸鋰精礦產能,最早 2021 年投產;隨著鋰精礦價格回升,李家溝項目計劃最早 2021 年建成投產 18 萬噸鋰精礦;業隆溝(奧伊諾礦業) 項目 7.4 萬噸鋰精礦項目預計 2021 年達產。 云母
56、鋰礦方面,云母鋰礦方面, 南氏鋰電預計 2021年逐步釋放6 萬噸碳酸鋰產量。 永興材料二期 2萬噸碳酸鋰項目預計最早2022年建成。鹽湖方面,鹽湖方面,增量主要來自青海地區,但增量有限。藍科鋰業的察爾汗新建 2 萬噸碳酸鋰產能,預計 2021 年 5 月投產;比亞迪與鹽湖股份合作的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的 3 萬噸碳酸鋰項目在建中,預計 2022 年或之后后投產。我們預計 2021-2023 年國內鋰礦產量分別為 6 萬噸、8 萬噸、8.4 萬噸 LCE;國內鹽湖產量分別為 4 萬噸、4.8 萬噸、5.5 萬噸LCE。 表 14:海外鹽湖擴產計劃 公司公司/ /項目項目 新增產能新增產能 預期建成
57、時間預期建成時間 擴產后產能擴產后產能 備注備注 ALB 4 萬噸碳酸鋰 2021 年末 8 萬噸碳酸鋰 預計 2021 年末建成,2022 年產出 SQM 6.5 萬噸碳酸鋰 2021 年末 12 萬噸碳酸鋰 2022 年形成 12 萬噸碳酸鋰產能 FMC 0.9 萬噸碳酸鋰 2022 年 2.7 萬噸碳酸鋰 Orocobre 3.05 萬噸碳酸鋰 2022 年下半年 4.25 萬噸碳酸鋰 Cauchari-Olaroz 4 萬噸碳酸鋰 2022 年 4 萬噸碳酸鋰 Sal de Vida 2.5 萬噸碳酸鋰 2022 年 2.5 萬噸碳酸鋰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15:中
58、國鋰資源投產計劃 公司公司/ /項目項目 新增產能新增產能 預期建成時間預期建成時間 擴產后產能擴產后產能 備注備注 鋰輝石 甲基卡(融捷股份) 7.5 萬噸鋰精礦 2021 年或之后 15 萬噸鋰精礦 鋰輝石 業隆溝(奧伊諾礦業) 0 2020 年下半年 7.4 萬噸鋰精礦 預計 2021 年達產。 鋰輝石 李家溝 0 2021 年或之后 18 萬噸鋰精礦 最快 2021 年底建成投產。 云母鋰礦 南氏鋰電 3 萬噸碳酸鋰 2021 年或之后 6 萬噸碳酸鋰 云母鋰礦 永興材料 2 萬噸碳酸鋰 2022 年或之后 3 萬噸碳酸鋰 二期 2 萬噸碳酸鋰預計在2022 年后之后投產。 云母鋰礦
59、江西飛宇 2 萬噸碳酸鋰 不確定 4 萬噸碳酸鋰 現有碳酸鋰產能 2 萬噸,遠期規劃產能 4 萬噸。 18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3 3. . 供需平衡供需平衡測算測算 需求端:受碳中和及政策驅動,中國及歐洲新能源車銷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2021-2025 年 CAGR 分別達 33.2%、25.6%。美國總統拜登競選時提出 2 萬億美元投資清潔能源、基礎設施,預期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速迎來向上拐點。我們測算全球新能源車需求旺盛將貢獻鋰主要新增消費。 供給端:2021 年全球新增鋰產量有限,南美鹽湖受疫情影響,擴產工程進度放緩,部分延遲至 2022 年完工。澳洲鋰礦新增產量以已建成產能為主,由于
60、澳洲鋰礦生產成本高于鹽湖鹵水,需要更高的鋰精礦價格才能激發大規模產能擴張。中國鋰礦、鹽湖擴產積極,但占全球產量比例較低,對全球鋰供應貢獻有限。預測 2021 年中國鋰礦、鹽湖產量占全球產量比例分別為 14.5%、9.7%。 2021 年全球鋰供需緊張,年全球鋰供需緊張,2022-2023 年維持緊平衡。年維持緊平衡。我們預測 2021-2023 年全球鋰產量分別為 41.3 萬噸 LCE、54.1 萬噸 LCE、64.7 萬噸 LCE,全球鋰需求分別為 40.59 萬噸LCE、51.06 萬噸 LCE、62.60 萬噸 LCE;2021 年供應短缺 0.06 萬噸 LCE,將有助推動鋰價格繼續
61、上行;而 2022-2023 年分別供應過剩 2.57 萬噸 LCE、1.52 萬噸 LCE,處于緊平衡狀態,有助鋰價格維持。 鹽湖 察爾汗(藍科鋰業) 2 萬噸碳酸鋰 2021 年上半年 3 萬噸碳酸鋰 鹽湖 察爾汗(比亞迪資源開發公司) 3 萬噸碳酸鋰 2022 年或之后 3 萬噸碳酸鋰 鹽湖 一里坪(五礦鹽湖) 不確定 當期碳酸產能 1 萬噸,遠期規劃 碳酸鋰產能 3-5 萬噸。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16:鋰供需平衡預測(萬噸 LCE) 全球鋰供應量預測全球鋰供應量預測 2021E2021E 2022E2022E 2023E2023E 澳洲鋰礦 19.5 24.5 2
62、9.5 南美鹽湖 11.5 16.5 21 中國鋰礦 6 8 8.4 中國鹽湖 4 4.8 5.5 其他 0.3 0.3 0.3 供應合計供應合計 41.341.3 54.154.1 64.764.7 全球鋰需求量預測全球鋰需求量預測 全球 5G 基站 1.03 1.72 1.35 中國儲能鋰離子電池(保守場景) 0.09 0.14 0.22 19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4 4. . 價格漲幅向價格漲幅向鋰礦端鋰礦端傳導傳導 本輪鋰精礦漲幅滯后,漲價有望向上游傳導。本輪鋰精礦漲幅滯后,漲價有望向上游傳導。中游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鹽價格在下游動力電池廠旺盛需求拉動下率先從底部反彈。根據安泰科數據
63、,本輪上漲前電池級碳酸鋰、工業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的價格底部分別出現在 2020 年 7 月 30 日、2020 年 6月 29 日、2020 年 9 月 21 日,而最新報價(2021 年 3 月 36 日)較價格底部分別上漲了111%、136%、31%;而上游的鋰輝石精礦價格底部出現在 2020 年 9 月 28 日,最新報價(2021 年 3 月 36 日)較底部漲幅為 32%,因此上游鋰礦價格無論從底部出現時間及漲幅均滯后于中游的鋰鹽。其主要原因:一是自 2018 年-2020 年上半年中游鋰鹽價格持續回落,上游鋰礦逐步累庫,行業景氣度回升后,去庫需要一定時間;二是,海外鋰礦以長單出貨為
64、主,2021 年 Q1 出貨價為前期訂單的合約價,價格偏低。上游鋰礦、鹽湖新增產量有限,下游動力電池等需求旺盛,供需偏緊情況已在中游鋰鹽價格得到反映,目前鋰礦已進入漲價通道,但漲幅遠滯后于中游,未充分反映行業供需狀況,預期未來鋰礦漲價延續。 圖 14:鋰鹽價格走勢(萬元/噸,元/噸) 全球電動車 16.47 25.29 36.24 傳統工業 14.00 14.40 14.80 3C 鋰電 6.50 7.00 7.50 其他 2.50 2.50 2.50 需求需求合計合計 40.5940.59 51.0651.06 62.6062.60 供應供應- -需求需求 0.710.71 3.043.04
65、 2.102.10 庫存需求 0.77 0.47 0.58 供應供應- -需求需求- -庫存需求庫存需求 - -0.060.06 2.572.57 1.521.52 資料來源: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17:鋰資源自最低價以來漲跌幅 安泰科安泰科: :平均價平均價: :電池級碳酸電池級碳酸鋰鋰:99.5%:99.5%:國產國產 安泰科安泰科: :平均價平均價: :工業級碳酸工業級碳酸鋰鋰:99%:99%:國產國產 安泰科安泰科: :平均價平均價: :氫氧化鋰氫氧化鋰:56.5%:56.5%:國產國產 SMM:SMM:鋰輝石精礦鋰輝石精礦(6%,CIF(6%,CIF 中國中國) )- -平均平均價價
66、3 月 26 日較最低價漲跌幅 111% 136% 31% 32% 單位 萬元/噸 萬元/噸 萬元/噸 美元/噸 最低價出現日期 2020-07-30 2020-06-29 2020-09-21 2020-09-28 最低價 4.00 3.45 4.90 387.50 2021 年 3 月 26 日價格 8.45 8.15 6.40 510 資料來源:安泰科,SMM,wind,東莞證券研究所 20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數據來源:安泰科,wind,東莞證券研究所 5 5. .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在上游鋰礦持續漲價的預判下, 預期未來鋰鹽的生產成本將上升, 而中上游一體化,掌握的鋰礦或鹽湖資源豐
67、富的企業在生成成本上具備競爭優勢。隨著鋰礦價格上漲,優質鋰資源的收購成本將水漲船高,掌握豐富鋰資源的企業將更具價值。建議關注鋰產業上中下游一體化、資源屬性提升的贛鋒鋰業(002460) ,參股國內優質鹽湖提鋰企業的科達制造(600499) ,鋰云母提鋰技術突破的永興材料(002756) 。 5 5.1 .1 贛鋒鋰業贛鋒鋰業 上上中中下游一體化,鋰系列產品供應齊全。下游一體化,鋰系列產品供應齊全。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鋰生態企業,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 是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完善的產品供應組合能夠滿足客戶獨特且多元化的需求。 公司從中游鋰化合物及金屬鋰制造起
68、步,成功擴大到產業價值鏈的上下游。公司已經形成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制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航空航天、功能材料及制藥等應用領域,大部分客戶均為各自行業的全球領軍者。 圖 15:贛鋒鋰業業務結構 21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莞證券研究所 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鋰生態企業,是全球鋰行業唯一同時擁有“鹵水提鋰” 、 “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公司鎖定穩定且優質的鋰原材料供應,在分別在澳大利亞、阿根廷、墨西哥、愛爾蘭和我國青海、江西等地布局鋰礦及鹽湖資源,同時通過包銷協議增加
69、鋰資源供應穩定性, 現有的包銷協議可支持公司當前產能及現有擴產計劃的鋰原材料需求。 公司掌握的鋰礦及鹽湖資源豐富。公司掌握的鋰礦及鹽湖資源豐富。 2020 年, 公司對阿根廷 Minera Exar 和 Exar Capital的持股比例提高至 51%, 將推進 Minera Exar 公司旗下 Cauchari-Olaroz 鹽湖項目的建設。Cauchari-Olaroz 鹽湖提鋰更新后的鋰資源儲量支持年產量超過 4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并持續 40 年。公司于 2019 年收購了墨西哥 Sonora 項目股權,該項目將成為全球黏土提鋰的領先項目。根據 Sonora 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
70、總鋰資源量為約合 880 萬噸碳酸鋰當量,但提鋰工藝尚需突破。 截止 2020 年末,公司擁有 Mt Marion 鋰輝石礦、Cauchari-Olaroz 鹽湖、一里坪鹽湖、 Sonora 黏土礦的權益分別為 50%、 51%、 49%、 46%, 在 Mt Marion 鋰輝石礦、 Cauchari-Olaroz 鹽湖、 一里坪鹽湖、 Sonora 黏土礦擁有的權益資源量分別約為 121 萬噸 LCE、 1168萬噸 LCE、76 萬噸 LCE、232 萬噸 LCE,合計權益儲量 1597 萬噸 LCE。 公司鋰礦資源供應情況: MtMarion 每年向公司供應 45 萬噸鋰精礦; Cau
71、chari-Olaroz鹽湖尚未投產,預計 2022 年一季度 2.5 萬噸碳酸鋰投產;一里坪鹽湖當前產能為 1 萬噸碳酸鋰, 根據 關于收購伊犁鴻大 100%財產份額涉及礦業權投資的公告 , 收購完成,公司對一里坪鹽湖的碳酸鋰有有限購買權;Sonora 黏土礦提鋰技術尚未突破;公司包銷Pilbara 項目一期每年 16 萬噸鋰精礦, 并鎖定該項目二期 15 萬噸鋰精礦產量 (預計 2021年后投產) ;公司包銷 Altura 項目每年 7 萬噸鋰精礦。 公司鋰鹽產能公司鋰鹽產能進入世界第一梯隊。進入世界第一梯隊。目前公司碳酸鋰產能 4.05 萬噸,氫氧化鋰 3.1 萬噸;預期 2022 年一
72、季度公司碳酸鋰產能達 6.55 萬噸,氫氧化鋰產能達 8.1 萬噸。公司鋰化合物產能與 Albemarle、SQM 等世界鋰業龍頭規劃產能接近,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22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Albemarle 公告其公告其鋰化合物鋰化合物遠期遠期產能規劃產能規劃達達 45-50 萬噸萬噸 LCE。Albemarle 為全球性精細化工龍頭,2020 年其鋰業務收入占公司比重達 37%;擁多個世界級核心鋰資源,包括Atacama 鹽湖開采權,西澳 Greenbushes 礦山 49%權益,西澳 Wodgina 礦山 60%權益。Albemarle 公告顯示,2021 年底鋰化合物產能達 17.5
73、 萬噸 LCE,第三階段擴產計劃將再新增鋰化合物產能 15 萬噸 LCE, 第四階段擴產計劃預計帶來新增鋰化合物產能 12.5-17.5萬噸 LCE,遠期產能規劃達 44-50 萬噸 LCE。 SQM 新產能預計新產能預計 2021 年下半年建成。年下半年建成。SQM(智利化工礦業公司)主要生產及銷售特種植物營養素(SPN)、碘及其衍生物、鋰及其衍生物、工業化學品、鉀等產品及服務業務。公司是世界級鋰業龍頭,2020 年鋰及其衍生物營收占比為 18%。SQM2020 年鋰化合物產能合計為7萬噸LCE, 預期2022-2023年鋰化合物產能將分別提升至12萬噸LCE、18 萬噸 LCE。 表 18
74、:連云港市徐圩新區產業規劃 Mt Mt MarionMarion 鋰輝鋰輝石礦石礦 CauchariCauchari- -OlarozOlaroz鹽湖鹽湖 一里坪一里坪鹽湖鹽湖 SonoraSonora 黏黏土礦土礦 PilbaraPilbara AlturaAltura 擁有權益(%) 50% 51% 49% 46% 6.86% 權益儲量(萬噸 LCE) 120.5 1168 76 232 當前鎖定鋰精礦供應量(萬噸) 45 16 7 預測遠期鎖定鋰精礦供應量(萬噸) 45 20 31 7 當前碳酸鋰產能(萬噸) 4.05 當前氫氧化鋰產能(萬噸) 3.1 預測遠期碳酸鋰產能(萬噸) 6.5
75、5 預測遠期氫氧化鋰產能(萬噸) 8.1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東莞證券研究所 表 19:Albemarle 公告的鋰化合物遠期產能(萬噸 LCE) 原有原有 新增新增 合計合計 2016 3 3 2021E 3 14.5 17.5 第三階段 17.5 15 32.5 第四階段 32.5 12.517.5 4550 遠期 4550 4550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東莞證券研究所 23 請務必閱讀末頁聲明。 5 5.2 .2 科達制造科達制造 公司的主要業務為建材機械和海外建筑陶瓷的生產和銷售,另有潔能環保、鋰電材料、液壓泵、流體機械等培育業務。公司于 2015 年開始進入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主要從
76、事石墨化代加工、人造石墨、硅碳復合等負極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2017 年公司在原有負極材料相關業務的基礎上, 通過參股藍科鋰業布局碳酸鋰深加工及貿易等相關業務。截止 2020 年 6 月末,公司擁有藍科鋰業的表決權為 48.58%,間接持有藍科鋰業股份為 43.58%。 藍科鋰業是國內鹵水提鋰的龍頭企業, 擁有中國鋰儲量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開采權,儲量達 700 余萬噸 LCE。藍科鋰業現有 1 萬噸工碳產能,擴產的 2 萬噸電碳產能預計 2021 上半年建成投產。隨著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藍科鋰業進入量價齊升階段,為公司貢獻利潤。 公司為國內陶瓷機械裝備龍頭,國內市占率約為 40%,是國內
77、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建筑陶瓷整廠整線設備的企業。公司收購意大利高端陶機企業 Welko,公司全球市場份額約 24%,市占率全球第二。國內市場從傳統瓷磚轉向薄板巖板,為公司陶瓷機械帶來新增需求; 隨著非洲基建高速增長, 公司在非洲積極布局, 與戰略合作伙伴在非洲肯尼亞、加納、坦桑尼亞、塞內加爾 4 國合資建設并運營陶瓷廠,已建成 6600 萬平方米陶瓷產能。 6 6. .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新能源車銷量低于預期,鋰鹽價格大幅下跌,鋰礦價格漲幅不及預期。 表 20:SQM 鋰化合物產能擴張計劃(萬噸 LCE,萬噸) 鋰化合物鋰化合物 其中:氫氧化鋰其中:氫氧化鋰 2018 7 0.6 2019 7 1.35 2020E 7 1.35 2021E 12 2.15 2022E 18 2.95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東莞證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