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我國碳排放達峰形勢分析(9頁).pdf

編號:42149 PDF 9頁 310.23K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新常態下我國碳排放達峰形勢分析(9頁).pdf

1、1 新常態下新常態下我國碳排放達峰我國碳排放達峰形勢分析形勢分析 隨著 2016 年 10 月 4 日歐洲議會全會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了歐盟批準巴黎協定的決議, 巴黎協定已經具備正式生效的必要條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10 月 5 日宣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將于今年 11 月 4 日正式生效,并呼吁各國政府及社會各界全面執行巴黎協定 , 立即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增強對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作為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巴黎協定在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達成的 2 度溫控目標政治共識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努力實現 1.5 度的目標,并建立了以國家自主貢獻為核心的新的責任分擔

2、模式。但是,從相關研究看,綜合各國國家自主貢獻得到的全球排放路徑仍難以滿足全球 2 度溫控目標的要求,因此,推動各方進一步提高減排力度將成為新形勢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內容,而我國作為全球第一排放大國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減排壓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對全球 2 度溫控目標下我國的碳排放路徑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當前我國經濟、能源發展的新常態,對我國碳排放達峰的形勢和關鍵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推動碳排放達峰的工作建議。 一、一、全球溫升全球溫升控制目標控制目標對我國的碳減排路徑的要求對我國的碳減排路徑的要求 2 盡管全球已就2度溫控目標達成政治共識并在巴黎協定中進一步強化,但相關研究顯示,按照當前全

3、球碳減排努力水平測算,實現“2度溫控目標” 面臨很大挑戰。 按照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結論,要實現“2度溫控目標”,全球累積碳排放空間已不足1萬億噸CO2,若按照當前的年排放水平這一排放空間將在約30年內耗盡;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到2030年應在2010年水平上下降040%,到本世紀中葉應在2010 年水平上下降40%70%,到本世紀末應減至近零排放,而1.5度目標的減排要求則更加嚴苛。目前,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締約方會議要求,絕大多數國家提交了包含其未來10-15年碳排放控制目標的“國家自主貢獻”。按照公約秘書處的初步測算,即使各國均能

4、實現自主貢獻目標,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也將達到567億噸CO2當量,較實現“2度溫控目標”成本最優路徑下的排放限值高出約87億噸CO2當量(即高出約19%)。 根據筆者對我國碳排放空間的測算分析,如果各國共同分擔彌合與“2度溫控目標”的差距,即使按照“人年均二氧化碳排放均等”這種較為有利于我國的分配方案,我國碳排放也須于2020-2030年間達峰,2030年單位GDP碳排放 (以下簡稱 “碳強度” ) 相對于2005年需下降68%78%,2050年碳排放需回到1990-2005年間排放水平。這一減排路徑要求我國在國家自主貢獻承諾的2030年左右達峰的基礎上,加快推動經濟、能源等領域的深度

5、低碳轉型并盡早實現碳排放達峰。 3 二、二、新常態下新常態下我國碳排放達峰形勢分析我國碳排放達峰形勢分析 當前我國經濟體量大、能源消費多、碳排放總量高的特征明顯,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7%左右1,僅能源活動和水泥生產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已接近OECD國家碳排放量的總和。一方面,兩度溫升目標的實現要求全球盡早達到峰值,而全球碳排放峰值的出現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國的碳排放達峰時間,在全球碳排放空間日益緊缺的背景下,我國碳減排的國際壓力無疑也將日趨增大。另一方面,考慮到強有力的碳排放控制能在空氣污染治理、減少水資源消耗、人體健康等領域帶來巨大的協同效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碳排放盡早達峰已成

6、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國當前經濟、產業和能源發展已經步入新常態,碳排放控制也面臨新的形勢,有必要根據加強對碳排放達峰形勢研判,識別碳排放達峰的關鍵因素,并及早開展相關工作部署。 總體來看,我國碳排放達峰面臨以下新形勢。 經濟和能源發展進入新常態為我國碳排放達峰創造了有利條件。經濟和能源發展進入新常態為我國碳排放達峰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全球市場需求增長放緩普遍低迷、國內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我國政府于2014年啟動了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等適應新常態路徑,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加快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動力的孕育成長,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國內生

7、產總值同比增長6.9%,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到50.5%并首次突破50%,工業領域去產能初顯成效,高技術產業增長顯著加快。在經濟發展轉速換 1 2016 年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數據 4 擋和質量效率提升的驅動下,我國能源發展也進入了“低速增長、快速轉型”的新常態,而隨著“十三五”期間“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改革等任務的逐步落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和能源結構低碳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并注意到2016年上半年就已超額完成全年能源強度和碳強度下降目標,可以預見“十三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國碳排放控制工作形勢向好,這為我國提早實現碳排放達峰創造了有利條件。 我國進入能源低碳轉型重大機

8、遇期為碳排放達峰提供了重要動力。我國進入能源低碳轉型重大機遇期為碳排放達峰提供了重要動力?!笆濉币詠?,在積極的規劃目標和政策支持下,我國煤炭消費得到有效控制,低碳能源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能源清潔化和低碳化進程顯著提速。受近年來經濟下行、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力度加大以及替代能源快速發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我國煤炭消費持續走低,2015年煤炭消費量同比下降3.7%,超過上年2.9%的水平;非化石能源發展進一步加快,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同比增長7.2%,非化石能源發電總裝機達到5.2億千瓦左右。201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上升至12%,煤炭占比下降至64.5%,考慮

9、到近期去產能、去庫存、電力相對富裕的情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國將迎來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提高優質能源比重的良好時機。 相關測算顯示我相關測算顯示我國碳排放國碳排放能夠能夠在在20302030年年左右甚至更早達峰左右甚至更早達峰。 根據本中心的情景研究,若延續并逐步強化現有政策措施,2020年我國能源消5 費量可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單位GDP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48%,超額完成哥本哈根40%45%的目標。我國能源消費相關碳排放可在2030年達到峰值,峰值水平控制在110噸CO2左右,2030年碳強度較2005年下降約68%,到2050年碳排放總量將回落到2010年前排放水平。若抓住當前經

10、濟、產業、能源低碳轉型的良好機遇期,進一步強化各部門的減排努力,我國能源消費相關碳排放有望在2025年左右提早達峰,峰值水平控制在105億噸CO2左右,2030年碳強度較2005年下降約70%, 到2050年碳排放總量將回落到2005年前碳排放水平,與“2度溫控目標”下我國較優分配方案接近。 三、三、影響影響我國碳排放達峰的我國碳排放達峰的關鍵因素關鍵因素 經濟增長的經濟增長的影響影響。要實現碳排放提早達峰,需要盡早推動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的脫鉤,即碳強度下降率要超過 GDP 增長率。國際主流研究對我國 2030 年增速判斷落在大致 3.5%5.5%的區間, 而 “十一五” 和 “十二五”期間我國

11、碳強度的實際年均下降率分別為 4.7%和在 4.69%,未來10-15 年碳強度年均下降率的合理預期水平是 4%5%,因此,我國碳排放達峰的時間窗口很可能出現在 2025-2030 年。從我國現實情況看,在GDP 增速較低的情況下,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附加值較低的高碳行業,碳強度因此也可獲得較大的下降調整空間??陀^上說,當前的碳排放控制形勢趨好雖與相關政策力度不斷增強有關,但各地對控制碳排放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碳強度能獲得較大幅度下降主要還是受經濟下行的6 影響。未來 10-15 年是我國低碳轉型的關鍵期,隨著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或經濟增長壓力增大,地方為確保 GDP 增速而發展高碳產業的沖動會重

12、新抬頭, 如不能對碳排放進行強約束, 則不僅難以實現碳排放提早達峰,還會影響我國 2030 年左右碳排放達峰目標的順利實現。 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影響影響。一方面,工業部門率先達峰是我國碳排放提早達峰的必要條件。我國當前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主要高耗能產品產量達到峰值并開始下降,工業部門能源需求趨于穩定,這對于控制碳排放是利好因素。但與此同時,我國工業行業轉型任務仍較為艱巨,供給側改革、 “去產能”等重點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2016 年上半年鋼鐵、煤炭兩行業僅分別完成去產能目標任務量的 30%和 29%,水泥、平板玻璃產量同比還分別增長 3.2%和 1%,而新動能、新業態對經

13、濟增長的驅動效應尚需逐步顯現,推動增長方式創新和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仍面臨極大挑戰。另一方面,合理控制建筑、交通能耗增長也是確保碳排放提早達峰的關鍵因素。我國現在處于加速城鎮化過程,未來城鎮化將成為拉動碳排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陀^上看,我國當前建筑、交通能耗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仍有較大能耗和碳排放增長空間,但與此同時,我國在城鎮規劃中對低碳發展的關注度還很低,新型低碳技術的應用還非常有限,低碳消費模式還遠未形成,這些問題如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將會大幅推高城鎮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增速,從而抵消產業部門的減排效果,延遲碳排放達峰時間。 7 能源能源低碳低碳轉型的轉型的影響影響。實現我國碳排

14、放提早達峰有幾個關鍵要素:一是要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 給低碳能源 (包括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發展留出空間;二是要推動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和快速發展,2020年后新增能源需求基本由非化石能源滿足,推動非化石能源由輔助能源轉向替代能源乃至主導能源;三是要推動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不斷提升,加快智慧能源體系建設??傮w來看,實現能源增量基本由非化石能源滿足是這些要素的重中之重,但確保非化石能源的大規模利用和快速發展并非易事。當前,可供我國開發利用的剩余水電資源已經較為有限,未來非化石能源增長主要依靠風能、太陽能和核能。風能和太陽能雖然具有較大潛力,但受制于穩定性

15、和長距離運輸消納等問題,其實際利用量遠小于預期,近年來各地棄風、棄光的形勢變得越加嚴重。核電面臨著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按照目前規劃目標,到2020年核電裝機將達到5800萬千瓦,預期2030年有望達到1.3-1.4億千瓦,這意味著2020-2030的十年間每年需有8個以上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投產,再考慮到核電發展所涉及的安全問題,挑戰不小。綜合來看,如2030年我國的非化石能源發展落后預期,裝機量減少1億千瓦,則對應要增加約2億噸煤炭消費,二氧化碳排放將相應增加4億噸左右,將難以實現碳排放提早達峰。 四、四、推動碳排放達峰的工作建議推動碳排放達峰的工作建議 推動碳排放盡早達峰是我國履行國家自主貢

16、獻承諾、贏得全球氣候8 治理主動權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核心內容和內在要求, “十三五”期間要從多方面主動采取措施,加快經濟社會的低碳轉型。 一是要一是要完善法律標準和制度體系完善法律標準和制度體系。 按照我國碳排放峰值目標的總體要求,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法及相關配套法規條例的出臺,促進由碳排放強度控制向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的轉變,為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提供足夠的法律支撐,并以制度來規范相關工作。 二是要加強二是要加強重點行業碳排放控制重點行業碳排放控制。 從工業行業率先達峰的需求出發,加強對建材、化工、鋼鐵、電力等高耗能行業和建筑、交通等重點部門碳排放管理,在深

17、入研究和論證基礎上制訂和發布重點部門和行業的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研究提出落實方案和出臺控排政策措施。 三是要三是要加快能源體系低碳轉型。加快能源體系低碳轉型。 推動相關部門統籌落實支持低碳能源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強能源系統的協同優化,加快能源價格改革,破除機制障礙,確保非化石能源發展分階段目標的達成。 四是要強化四是要強化發展模式創新和技術革新。發展模式創新和技術革新。圍繞峰值目標和問題導向,提出適合不同地區發展低碳經濟的創新模式和路徑,并開展包括 CCUS在內的重大低碳技術示范工程。 五是要五是要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穩步推進溫室氣體排放核計考核,健全完善基礎數據統計體系,繼續推動低碳技術目錄編制和低碳產品認證,同時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廣泛宣傳和引導,提升公眾低碳生活、消費9 理念和踐行能力。 六是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六是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繼續開展與歐美發達國家和國際機構的務實合作,充分利用技術后發優勢推動重要低碳技術的引入、示范和推廣,同時要抓住“一帶一路”的大好契機,強化和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加快能源和低碳領域“走出去”步伐。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新常態下我國碳排放達峰形勢分析(9頁).pdf)為本站 (木子璨璨)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