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產業的需求端看:國內寵物數量快速增長,養寵人群年輕化帶來消費機遇,寵物主人對寵物的情感依賴帶來支付意愿的提升。美國寵物數量為 4 億只,總人口約 3 億人,寵物與人口的比例約為 1.3:1。我國的廣義寵物數量約為 1.5 億只,注冊寵物數量只有 1040 萬只,廣義寵物與人口比例約為 0.1:1。雖然在人均 GDP 方面,中國僅為美國的 1/7,但是在寵物與人口比例方面相差 10 倍以上,在寵物數量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2015 年我國居民人均 GDP 為 5.2 萬元,約合 8016 美元。寵物行業在一線城市寵物行業發展迅速,而二三線城市仍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養寵人群呈現年輕化態勢,“
2、80 后”和“90 后”成為養寵主力,同時人口老齡化趨勢導致了生活方式和家庭結構的改變,養寵開始由娛樂向情感需求,消費者支付意愿的提升。從供給端看,連鎖寵物醫院的醫療服務升級帶來客單價的提升。傳統小型寵物診所設備簡單,流水化作業,專業化程度不高,能夠提供簡單的美容和醫療保健服務,客單價相對較低。未來連鎖化寵物醫院通過標準化服務和專業分工可以提高議價能力,更透明的價格標準和匹配價格的服務質量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盈利模式和單店投入產出分析寵物醫院主要的盈利來自于診療服務收費。以瑞鵬股份為例,2015 年公司完成寵物接診量超過 25 萬例,常見醫療保健服務包括外科疾病的一般處理和手術、內科疾病的診治
3、、皮膚病防治、傳染病防治和寵物免疫及驅蟲。2015 年寵物醫療與保健營業收入為 8,866 萬元,占營業總收入的 62.41%,寵物美容及寵物的食品用品銷售分別占比 18.74%和 18.85%。成熟寵物連鎖門店凈利率約為 25%,成本主要來自于人工成本、房租、設備折舊、所得稅等。以瑞派寵物連鎖無錫崇寧路店為例,年營收 800 萬元,其中人工開支占 25-30%,房租占 10%,設備折舊、稅收及其他成本占 35%,凈利率約為 25%。而寵物連鎖醫院如瑞派寵物、瑞鵬股份整體凈利率僅為 15%,主因連鎖擴張投入和部分新進入門店尚未成熟運作。根據瑞鵬股份未來三年業務拓展計劃,公司在 2016 年、2
4、017 年和 2018 年分別計劃通過收購或自建的方式新開門店31家、60家和85家,預計投入金額分別為4,650萬元、9,000 萬元和 12,750 萬元,平均每家門店投入金額為 150 萬元。按照成熟門店 25%凈利潤計算,目前瑞鵬股份平均每家門店營收 200 萬元,年凈利潤約為 50萬元,3 年即可回收成本。但考慮到門店從投入到成熟的周期,預計平均單個門店的回收周期為 3-5 年。美國寵物醫療市場產業成熟,與國內寵物產業相比存在兩個特點:1.連鎖店體量較大且連鎖率高,美國連鎖化寵物醫院市場占比超過 20%,國內寵物醫院的連鎖化率不足 10%。2.寵物醫院產業鏈形成協同效應,美國第二大連鎖醫院機構 Banfield目前與全球最大的寵物零售連鎖 PetSmart 合作,入駐連鎖寵物零售商店提供大范圍的健康護理和急診服務。而 VCA 是美國最大的連鎖醫療服務提供商,門店數量已超過 68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