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對外直接投資中,僅采取并購形式的企業數量小幅增長。2020 年, 49 家 500 強企業僅通過并購形式開展對外直接投資,較上年增加 7 家,增幅為 16.67%;僅通過新設、既新設也并購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 500 強企業數量分別為 89 家、72 家,較上年分別減少 36 家、20 家,降幅分別為28.80%、21.74%(見表 64)。與往年相比,民營企業500強海外投資仍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2020年,投資于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 500 強企業數量有所增加,分別為 200 家、 39 家、47 家,較上年分別增長 5 家、3 家、1 家,增幅分別為 2.56%、8.33%、 2.17
2、%;投資于歐洲、北美洲、非洲地區的企業數量分別為 92 家、81 家、 58 家,較上年分別減少 1 家、2 家、2 家,降幅分別為 1.08%、2.41%、 3.33%。從經營類型來看,民營企業 500 強進行海外并購、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主要集中于亞洲、歐洲、北美洲;而對外投資辦廠主要集中于亞洲(見表 65)。在亞洲地區,以對外投資辦廠、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為主,500 強企業數量分別為 75 家、55 家,較上年分別減少 2 家、17 家,降幅分別為 2.60%、23.61%;進行海外并購的企業 29 家,較上年增加 5 家,增幅為 20.83%。在
3、歐洲地區,以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進行海外并購為主,500 強企業數量分別為 32 家、26 家,較上年分別減少 9 家、1 家,降幅分別為 21.95%、3.70%;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建設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的企業分別為 16 家、4 家,較上年均增加 1 家,增幅分別為 6.67%、33.33%;從事國際農業合資合作、境外資源開發的企業數量均與上年持平。在北美洲地區,以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進行海外并購為主,500 強企業數量分別為 26 家、17 家。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的企業數量較上年減少 2 家,降幅為 7.14%;進行海外并購的企業較上年增加 3 家,增
4、幅為 21.43%;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和對外投資辦廠的企業數量分別為 15 家、14 家,較上年分別減少 2 家、1 家,降幅分別為 11.76%、 6.67%。在南美洲地區,以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對外投資辦廠為主,500 強企業數量分別為 13 家、11 家,較上年分別減少 2 家、1 家,降幅分別為 13.33%、8.33%;境外資源開發的企業有 3 家,較上年增加 2 家,增幅為 200.00%。在非洲地區,以對外投資辦廠、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為主,500 強企業數量分別為 19 家、17 家,較上年均增加 1 家,增幅分別為5.56%、6.25%;境外資源開發的企業
5、有 7 家,較上年增加 3 家,增幅為75.00%。在大洋洲地區,以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進行海外并購為主,500 強企業數量分別為 14 家、10 家,較上年均增加 1 家,增幅分別為 7.69%、11.11%;設立境外研發中心的企業有 5 家,較上年增加 2 家,增幅為 66.67%。2020 年,61 家 500 強企業遭遇國際貿易摩擦,較上年減少 8 家,降幅為 11.59%。分行業看,共涉及 25 個行業,其中,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為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企業數量分別為 10 家、9 家、5 家、5 家、3 家,共計 32 家,與上年持平,占遭遇國際貿易摩擦企業的 52.46%,較上年增長 6.08 個百分點。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紙制品業,農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 3 個行業遭受國際貿易摩擦的影響較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