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來在供需兩側的驅動下,網安市場存在 15%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空間。根據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CCIA)數據,2020 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約為 532 億元,受疫情影響增速放緩,同比增長 11.3%。相比傳統網絡安全業務,新興網絡安全市場(威脅管理、安全服務與運營、工控系統安全、云安全等領域)進入加速階段,疊加需求的釋放,推動我國網安市場進入穩定增長期。CCIA預測我國網安市場未來三年復合增速為15%以上,2023年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元??傮w來看,我國網安市場規模增速高于全球。根據CCIA及艾媒咨詢數據,2015-2020 年全球網安市場復合增速為 8.55%。同期,我國網安市場復合增速
2、為 19.42%, 2015-2020年全球網安市場復合增速為 8.55%。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1)上游供給端: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國產化替代率逐步提升,相關技術已經具備,國內已經形成了以“國產CPU+基于開源Linux的國產操作系統”的自主生態。隨著網安技術布局逐步完整,將帶動整個網安行業的持續發展。2)下游需求端:數據安全法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從9月1日開始執行,網絡安全領域關注度持續升溫,將引發更多企業對網絡安全產品及服務的需求。2021 年 9 月 1 日正式實施了我國第一部有關數據安全的專門法律數據安全法。數據安全法聚焦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在保護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數據安全審查、
3、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理等方面通過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確與強化。未來技術人員在業務與技術層面均需要將數據安全問題納入考量。1)在業務層面,考慮建設以防御為主的數據安全體系。2)在技術層面,考慮建設數據風險核查能力、數據梳理能力、數據保護能力、數據威脅監控預警能力 4大核心數據能力。同一時間執行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以“四個基本問題”明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法律與條例的出臺后有望帶動省級、國家級基礎設施安全投入增加。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我國網安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近期網安事件頻發,引發行業關注度不斷提升。6 月 30 日滴滴低調赴美上市后,7月2日,滴滴被監管部門啟動網絡安全
4、審查,同時暫停新用戶注冊;7月4日,滴滴因觸犯網絡安全法,被責令下架整改;7月 9日,網絡監管部門下架“滴滴企業版”、“滴滴車主”、“滴滴順風車”等25個APP。滴滴事件引發的數據安全問題已威脅至國家安全,跨境數據流動問題重回大眾視野,成為熱點話題。云計算市場的擴張與云安全事件的不斷頻發催生云安全市場規模的增長。根據CAICT數據,2019年全球云訪問安全代理產品(CASB)市場增速達47.45%;Million Insights 預測,2020-2027 年全球云安全市場 CAGR 為 14.6%,2027 年全球云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到209億美元。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我國云安全
5、市場規模為 55.1億元,同比增速為 44.8%,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為 115.7億元?;谠圃?CASB(云訪問安全代理)、CSPM(云安全配置管理)、CWPP(云工作負載安全防護平臺)等成為云安全市場創新的驅動力。三大云安全工具 CASB、 CSPM、CWPP,針對基礎架構中 IaaS、PaaS和SaaS層中的不同安全問題,給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企業在采用云服務時,提供了更為具體的創新型解決方案,將成為云安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大數據產業活躍發展,成為國家基礎戰略資源與社會基礎生產要素,需求側拉升大數據安全市場高速增長。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 8500 億元,2015-2019 年 CAGR 為 30.4%,在大數據產業高速發展及相關技術快速演進的同時,大數據安全問題正在逐漸暴露,需求側拉動大數據安全行業高速增長。2019 年中國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近 40 億元,2016-2019 年 CAGR 為 30.8%,預測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