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風龍頭蓄力起航,新能源護駕破浪前行 Table_CoverStock 中天科技(600522)深度報告 Table_ReportDate 2021 年 12 月 02 日 Table_ReportDate 蔣穎蔣穎 通信互聯網首席分析師通信互聯網首席分析師 S1500521010002S1500521010002 +86 15510689144+86 15510689144 證券研究報告 公司研究 Table_ReportType 公司深度報告(首次覆蓋) 中天科技中天科技( (600522600522) )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買入買入 資料來源:萬得,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Table_Bas
2、eData 公司主要數據 收盤價(元)17.98 52 周內股價波動區間 (元) 7.01-19.68 最近一月漲跌幅() 77.84% 總股本(億股)30.66 流通 A 股比例()100 總市值(億元)551.30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Table_Title 海風龍頭蓄力起航,新能源護駕破浪前行海風龍頭蓄力起航,新能源護駕破浪前行 Table_ReportDate 2021 年 12 月 02 日 本期內容提要本期內容提要: Table_Summary 雙碳大時代,海上風電發展空間廣闊。雙碳大時代,海上風電發展空間廣闊。在雙碳政策推動下,2050 年全球 海風累計裝機量有望達 20
3、00GW,長期成長空間大。我們認為,我國海風發 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動力:1)政策補貼端:)政策補貼端:平價政策帶來搶裝潮,后續省補 有望接力國補推動平價過渡;2)供需端:)供需端:我國東部沿海省份用電負荷大, 海風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近期沿海省份出臺多項海風規劃政策超預期; 3)成本端:)成本端:海風產業鏈長,降價空間多;風場的規?;惋L機的大型化, 原材料整體企穩或下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輸電等技術進步,都將 有望帶來海風建設成本的降低,從而促進平價推進,帶動需求端增長。 公司作為海風龍頭, 現已具備海纜海底觀測、 勘探海纜敷設風機施公司作為海風龍頭, 現已具備海纜海底觀測、 勘探海纜
4、敷設風機施 工于一體的海洋系統工程總集成能力,將深度受益于海風發展。工于一體的海洋系統工程總集成能力,將深度受益于海風發展。海纜由于 其產品特性和產業鏈中的特殊地位,行業壁壘高,在生產技術、生產資格、 生產設備、客戶、資金、地理位置等方面均具備較高壁壘,市場競爭格局穩 定,2019 年中天科技市占率第一,達 44%,柔直技術全國領先,處于龍頭 地位,實力雄厚。隨著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的海纜招標向“制造+敷設”整包模 式轉變, 具備整包能力的海纜企業在中標項目過程中將更具競爭力, 公司海 洋產品布局完整,未來有望核心受益。 公司圍繞公司圍繞“光伏、 儲能、 銅箔光伏、 儲能、 銅箔”深度布局新能源產
5、業, 為長期發展提供充足深度布局新能源產業, 為長期發展提供充足 新動力。新動力。公司自 2011 進入新能源行業,成立 6 家子公司布局光伏、儲能、 銅箔細分領域,目前光伏產業上已擁有完整的光伏電站產品產業鏈及服務 體系; 儲能上以大型儲能系統為核心, 發力電網側、 用戶側及電源側儲能應 用, 擁有完整的儲能產業; 銅箔產業向鋰電銅箔與標準銅箔雙向發力, 快速 布局。公司連續 6 年入選全球新能源企業 500 強榜單,2021 年排名再創新 高,位居第 116 位,新能源產業的卡位將為公司打開不斷成長新空間。 光通信業務逐步回暖,電力板塊迎新機遇。光通信業務逐步回暖,電力板塊迎新機遇。公司起
6、家于光纖通信, 經過多 年深耕發展,已經是國內光纖光纜領域頭部企業,移動普纜集采落地,“量 價齊升”釋放光纖光纜回暖信號,將帶動光通信業務迎向上拐點;在電力板 塊, 公司擁有行業最完備的輸電、 配電產品產業鏈優勢, 積極參與特高壓電 網和智能電網建設,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電網投資穩增迎來結 構性增長機遇。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公司戰略布局海洋、新能源、電力電纜、光通信四大業務,覆 蓋新基建和新能源兩大核心賽道, 作為海風龍頭, 將核心受益于海上風電行 業長期成長, 同時新能源業務逐步發展, 有望打開公司成長新曲線。 預計公 司 2021-2023 年凈利潤分別為 3.19 億元、3
7、9.29 億元、45.05 億元,對應 PE 為 162 倍、13 倍、11 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風險因素:1、海洋業務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海洋業務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2、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3、高端通信相關資產仍存在減值的風險、高端通信相關資產仍存在減值的風險;4、新冠疫情反復蔓延風險新冠疫情反復蔓延風險 -50% 0% 50% 100% 20-12 21-04 21-08 中天科技滬深300 hZiX9UmUbYdWvNzRwOuM9PdNbRtRqQnPnMkPrQoMiNpPtN9PoOwPNZsOmPuOpMnM Table_Profit
8、 重要財務指標重要財務指標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營業總收入(百萬元) 38,771 44,066 46,478 40,018 46,795 增長率 YoY% 14.3% 13.7% 5.5% -13.9% 16.9%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百萬 元) 1,969 2,275 319 3,929 4,505 增長率 YoY% -7.2% 15.5% -86.0% 1132.9% 14.7% 毛利率% 12.8% 13.3% 15.0% 20.7% 20.4% 凈 資 產 收 益 率ROE% 9.3% 9.7% 1.4% 14.4% 14.7% EPS(攤薄)(元)
9、0.64 0.74 0.10 1.28 1.47 市盈率 P/E(倍) 26.25 22.73 162.21 13.16 11.48 市凈率 P/B(倍) 2.43 2.20 2.20 1.89 1.69 資料來源:萬得,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預測;股價為2021年12月02日收盤價 目錄 核心觀點 . 6 一、雙碳大時代,海風賽道空間廣闊 . 7 1、海上風電長期成長,我國有望躍居第一海風市場 . 7 2、三大核心驅動力推動我國海上風電提速發展 . 9 3、海纜產業:行業壁壘高,企業先發優勢明顯,競爭格局穩定 . 15 二、海風業務:稀缺的海風龍頭,四大板塊驅動長期成長 . 17 1、 “海洋+新
10、能源+電力電纜+光通信”四位一體長足布局 . 17 2、業績保持持續增長,盈利能力穩定 . 21 3、深度卡位海風賽道,國內海纜龍頭企業,受益海風發展潛力大 . 23 三、新能源業務:布局光、儲、箔細分領域,勾勒成長新曲線 . 27 1、光伏業務:完整產品鏈, “十四五”下穩步成長 . 27 2、儲能業務:大型儲能系統為核心,發力電網側,用戶側及電源側儲能應用 . 28 3、銅箔業務:鋰電銅箔與標準銅箔進行雙向發力,快速布局 . 30 四、光通信與電力板塊:光業務逐步回暖,電力板塊迎新機遇 . 32 1、光通信:光纖光纜量價齊升,行業逐步回暖 . 32 2、電力傳輸:擁有完整產業鏈產品,迎來行
11、業性發展機遇 . 34 五、盈利預測、估值與投資評級 . 36 1、盈利預測及假設 . 36 2、估值分析與投資評級. 36 六、風險因素 . 38 表目錄 表 1:我國海風相關平價政策 . 9 表 2:部分地區海風裝機規劃 . 11 表 3:部分省份海風投資及構成 . 12 表 4:我國海風安裝船 . 14 表 5:2021H1 公司海纜項目 . 24 表 6:中天科技業績預測 . 36 表 7:估值對比表 . 36 圖目錄 圖 1:海上風電工作原理 . 7 圖 2:海上風機新增裝機容量 . 8 圖 3:2020 年海上風機分布圖 . 8 圖 4:2020 年海上風機新增裝機容量各國占比 .
12、 8 圖 5:2020 年海上風機累計裝機容量各國占比 . 8 圖 6:全球各地區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預測 . 8 圖 7: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預測 . 9 圖 8:2050 年全球海上風機可建地區預測 . 9 圖 9:2020 年我國海上風電區域競爭格局 . 10 圖 10:2050 年全球海上風機可建地區預測 . 10 圖 11:海上風電產業鏈 . 12 圖 12:海上風電成本構成 . 12 圖 13:我國碳纖維進口平均價格(美元/噸) . 13 圖 14:我國中厚板價格(元/噸) . 13 圖 15:海纜鋪設示意圖 . 15 圖 16:海纜示意圖 . 15 圖 17:2019 年我國
13、海纜行業市場份額情況 . 16 圖 18:我國海纜行業市場規模 . 16 圖 19:公司發展歷史 . 17 圖 20:公司控股股東中天科技集團和實際控制人薛濟萍 . 18 圖 21:公司四大主營業務布局 . 18 圖 22:公司海洋業務 . 19 圖 23:公司新能源業務產品 . 19 圖 24:公司光通信業務產品 . 20 圖 25:公司電力通信業務產品 . 21 圖 26: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速 . 22 圖 27:公司歸母凈利潤及增速 . 22 圖 28:2021H1 公司各業務營收占比 . 22 圖 29:公司費用率情況 . 23 圖 30:公司研發投入及占比 . 23 圖 31:公司毛利
14、率與凈利率 . 23 圖 32:海洋業務毛利率持續提升 . 23 圖 33:公司海洋項目案例 . 24 圖 34:海洋觀測網及接駁盒 . 25 圖 35:“兩型三船”+中天 5 號 . 26 圖 36:對比公司海洋業務營收對比 . 26 圖 37:公司新能源產業布局 . 27 圖 38:新能源行業主要附屬公司 . 27 圖 39:光伏產業鏈 . 27 圖 40:我國光伏每年新增裝機量(MW) . 27 圖 41:公司光伏產品 . 28 圖 42:公司光伏發電業務營收 . 28 圖 43:儲能產業鏈 . 29 圖 44:2020 年我國儲能累計裝機量構成 . 29 圖 45:我國電化學儲能裝機規
15、模 . 29 圖 46:儲能產品線 . 30 圖 47:我國電解銅箔產能產量 . 30 圖 48:電解銅箔產量構成 . 30 圖 49:我國電解銅箔市場規模預測 . 31 圖 50:移動 5G 用戶數(百萬) . 32 圖 51:電信 5G 用戶數(百萬) . 32 圖 52: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 (單月,億 G) . 32 圖 53:Aspeed 月度營收情況(百萬新臺幣) . 32 圖 54:中國移動 2021-2022 年普通光纜采購 . 33 圖 56:公司光通信業務營收及增速 . 34 圖 57:我國電力投資總額及增速 . 35 圖 58:公司電力運輸業務營收及增速 . 35 核心觀點
16、 雙碳大時代,海上風電發展空間廣闊。雙碳大時代,海上風電發展空間廣闊。在雙碳政策推動下,2050 年全球海風累計裝機量有 望達 2000GW,長期成長空間大。我們認為,我國海風發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動力:1)政策)政策 補貼端:補貼端:平價政策帶來搶裝潮,后續省補有望接力國補推動平價過渡;2)供需端:)供需端:我國東 部沿海省份用電負荷大,海風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近期沿海省份出臺多項海風規劃政策 超預期;3)成本端:)成本端:海風產業鏈長,降價空間多;風場的規?;惋L機的大型化,原材料 整體企穩或下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輸電等技術進步,都將有望帶來海風建設成本 的降低,從而促進平價推進,帶
17、動需求端增長。 公司作為海風龍頭, 現已具備海纜海底觀測、 勘探海纜敷設風機施工于一體的海洋系公司作為海風龍頭, 現已具備海纜海底觀測、 勘探海纜敷設風機施工于一體的海洋系 統工程總集成能力,將深度受益于海風發展。統工程總集成能力,將深度受益于海風發展。海纜由于其產品特性和產業鏈中的特殊地位, 行業壁壘高,在生產技術、生產資格、生產設備、客戶、資金、地理位置等方面均具備較高 壁壘,市場競爭格局穩定,2019 年中天科技市占率第一,達 44%,柔直技術全國領先,處 于龍頭地位, 實力雄厚。 隨著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的海纜招標向“制造+敷設”整包模式轉變, 具 備整包能力的海纜企業在中標項目過程中將更
18、具競爭力, 公司海洋產品布局完整, 未來有望 核心受益。 公司圍繞公司圍繞“光伏、儲能、銅箔光伏、儲能、銅箔”深度布局新能源產業,為長期發展提供充足新動力。深度布局新能源產業,為長期發展提供充足新動力。公司自 2011 進入新能源行業,成立 6 家子公司布局光伏、儲能、銅箔細分領域,目前光伏產業上 已擁有完整的光伏電站產品產業鏈及服務體系; 儲能上以大型儲能系統為核心, 發力電網側、 用戶側及電源側儲能應用, 擁有完整的儲能產業; 銅箔產業向鋰電銅箔與標準銅箔雙向發力, 快速布局。公司連續 6 年入選全球新能源企業 500 強榜單,2021 年排名再創新高,位居第 116 位,新能源產業的卡位
19、將為公司打開不斷成長新空間。 光通信業務逐步回暖,電力板塊迎新機遇。光通信業務逐步回暖,電力板塊迎新機遇。公司起家于光纖通信,經過多年深耕發展,已經 是國內光纖光纜領域頭部企業,移動普纜集采落地,“量價齊升”釋放光纖光纜回暖信號,將 帶動光通信業務迎向上拐點;在電力板塊,公司擁有行業最完備的輸電、配電產品產業鏈優 勢,積極參與特高壓電網和智能電網建設,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電網投資穩增 迎來結構性增長機遇。 一、雙碳大時代,海風賽道空間廣闊 在雙碳政策推動下,在雙碳政策推動下,2050 年全球海風累計裝機量有望達年全球海風累計裝機量有望達 2000GW,空間廣闊空間廣闊。我們認為,我
20、們認為, 我國海風發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動力:我國海風發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動力:1)政策補貼端:)政策補貼端:平價政策帶來搶裝潮,后續省補有望平價政策帶來搶裝潮,后續省補有望 接力國補推動平價過渡;接力國補推動平價過渡;2)供需端:)供需端:我國東部我國東部沿海省份用電負荷大,海風資源豐富,開發沿海省份用電負荷大,海風資源豐富,開發 潛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潛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出臺多項海風規劃政策超預期;出臺多項海風規劃政策超預期;3)成本端:)成本端:海風產業鏈長,降價海風產業鏈長,降價 空間多;風場空間多;風場規?;惋L機的大型化,原材料整體企穩或下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規?;惋L機的大型
21、化,原材料整體企穩或下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 輸電等技術進步, 都將有望帶來海風建設成本的降低, 從而促進平價推進, 帶動需求端增長。輸電等技術進步, 都將有望帶來海風建設成本的降低, 從而促進平價推進, 帶動需求端增長。 1、海上風電長期成長,我國有望躍居第一海風市場 在我國, 風電包括陸上風力發電和海上風力發電, 對應的風電場分為陸上和海在我國, 風電包括陸上風力發電和海上風力發電, 對應的風電場分為陸上和海上上兩類。兩類。 其中, 海上風電場包括潮間帶和潮下帶灘涂風電場、 近海風電場和深海風電場。 海上風電的并網由 兩部分組成: (1)海上風電機組通過 33 或 66KV 的海底電
22、纜連接到海上變電站; (2)海上 變電站通過 130-220KV 的海底光電復合纜與陸上變電站相連,再由陸上變電站將電力輸送 到電網公司。 圖圖 1:海上風電工作原理:海上風電工作原理 資料來源:行行查研究中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全球海風新增裝機量穩步發展, 我國新增裝機容量全球第一。全球海風新增裝機量穩步發展, 我國新增裝機容量全球第一。根據 GWEC 的 2021 全球海 上風電報告 ,截至 2020 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量達到 35.3GW,受歐洲裝機量減少影響, 同比下降 2.57%。在過去的 10 年里,隨著海風技術發展和對向新能源的使用轉型,2011- 2020 年全球海上風電的新
23、裝機容量的 CAGR 約 22%。 從海上風電發展歷史來看,歐洲地區最早發展,且受益于其海上豐富的風力資源,早年全球 海上風電工程主要集中在于此, 至2020年累計裝機量達24.43GW, 占比全球裝機量70.14%; 其中以英國為代表,累計裝機量占全球 28.9%,位列第一。 我國海上風電項目起步于2005年, 建立了亞洲第一座海上風電場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 近年來,我國作為全球重要的海上風電新興力量,每年新增風機量由 2016 年的 0.6GW 增 長到 2020 年的 3.1GW,5 年來每年新增風機量 CAGR 達 50.77%,進入高速發展期,至 2020 年末以 50.4%的新增海
24、風裝機量占比領先全球位列第一;海上風電裝機量累計達 10.1GW,僅此于英國占全球海風裝機量的 29%。根據 GWEC 預測,2021 年我國海風有望 新增 7.5GW,超過歐洲的 2.9GW 成為第一海上風電市場。 圖圖 2:海上風機新增裝機容量海上風機新增裝機容量 圖圖 3:2020 年年海上風機分布圖海上風機分布圖 資料來源:GWEC,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GWEC,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4:2020 年海上風機新增裝機容量各國占比年海上風機新增裝機容量各國占比 圖圖 5:2020 年海上風機累計裝機容量各國占比年海上風機累計裝機容量各國占比 資料來源:GWEC,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5、 資料來源:GWEC,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在雙碳政策推動下,在雙碳政策推動下,2050 年全球海風累計裝機量有望達年全球海風累計裝機量有望達 2000GW,空間廣闊空間廣闊。根據國際可 再生能源署 IRENA 的預測,為了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在 2050 年將全球升溫控制在 1.5以內,需要在未來 30 年內大幅增加風電裝機容量,其中全球 2050 年海上風電累計 裝機需要達到 2000GW。 圖圖 6:全球各地區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預測:全球各地區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預測 資料來源:GWEC,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50% 0% 50% 100% 150% 200% 0 2 4 6 8 其他新
26、增海風裝機量(GW) 歐洲新增海風裝機量(GW) 我國新增海風裝機量(GW) 全球YOY 中國荷蘭比利時英國 德國韓國葡萄牙美國 英國中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丹麥 瑞典韓國中國臺灣越南其他 0 10 20 30 40 50 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 我國(GW)歐洲(GW)亞洲(除中國)(GW)北美(GW)其他(GW) 圖圖 7: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預測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預測 圖圖 8:2050 年全球海上風機可建地區預測年全球海上風機可建地區預測 資料來源:GWEC,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GWEC,
27、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三大核心驅動力推動我國海上風電提速發展 我們認為,我國海風發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動力:我們認為,我國海風發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動力:1)政策補貼端:)政策補貼端:平價政策帶來搶裝潮,后平價政策帶來搶裝潮,后 續省補有望接力國補推動平價過渡;續省補有望接力國補推動平價過渡;2)供需端:)供需端:我國東部我國東部沿海省份用電負荷大,海風資源沿海省份用電負荷大,海風資源 豐富,開發潛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豐富,開發潛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出臺多項海風規劃政策超預期;出臺多項海風規劃政策超預期;3)成本端:)成本端:海風產業海風產業 鏈長,降價空間多;風場的規?;惋L機的大型化,原材料整體企
28、穩或下降、大兆瓦、漂浮鏈長,降價空間多;風場的規?;惋L機的大型化,原材料整體企穩或下降、大兆瓦、漂浮 式、柔性直流輸電等技術進步,都將有望帶來海風建設成本的降低,從而促進平價推進,帶式、柔性直流輸電等技術進步,都將有望帶來海風建設成本的降低,從而促進平價推進,帶 動需求端增長。動需求端增長。 從政策補貼端來看從政策補貼端來看:平價政策帶來搶裝潮,后續:平價政策帶來搶裝潮,后續省補有望接力省補有望接力國補推動平價過渡。國補推動平價過渡。 雙碳政策下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確定性強。雙碳政策下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確定性強。2021 年 10 月 26 日,國務院發布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
29、案 , 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 “堅持海陸并重, 推動風電協調快速發展, 完善海上風電產業鏈,鼓勵海上風電基地”。 平價政策引發平價政策引發 2020 年至今搶裝潮。年至今搶裝潮。2020 年 1 月財政部、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 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明確了 2022 年起新增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納 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造成 2020 年至今風電指標的搶裝。 國補取消后,地方有望以省補接力,推動海風項目平穩過渡平價。國補取消后,地方有望以省補接力,推動海風項目平穩過渡平價。以廣東為代表,2021 年 6 月, 廣東省印發 促進海上風電有序開發和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
30、案 , 提出自 2022 年起將對省管海域內未享受國家補貼的項目進行投資補貼, 并網價格執行廣東省燃煤發電基 準價,推動項目開發由補貼向平價平穩過渡。 表表 1:我國海風相關平價政策:我國海風相關平價政策 時間 單位 政策名 政策內容 20142014 年年 國家發改委 關于海上風電上網 電價政策的通知 文件規定非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2017 年前投運的近海 海上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 0.85 元/kWh,潮間帶風電項 目上網電價為 0.75 元/kWh。 20182018 年年 5 5 月月 國家能源局 國家能源局關于 2018 年度風電建設 管理有關要求的通 知 正式開始推行競爭方式配置風電
31、項目。競價仍以原標桿價 為參照,由于海上風電成本仍較高,競價水平約在 0.850.75 元/kWh 價位區間內。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20203020402050 20192019 年年 5 5 月月 國家發改委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 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 政策的通知 文件明確了海上風電的上網電價:(1) 將海上風電標桿 上網電價改為指導價,新核準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 方式確 定上網電價;(2)2019 年符合規劃、納入財政 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新核準近海 風電指導價調整為 0.8 元/kWh,2020 年調整為 0.75 元/kWh。新核準近海風 電項 目通過
32、競爭方式確定的上網電價,不得高于上述指 導價。對 2018 年底前已核準 的海上風電項目,如在 2021 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執行核準時的上網電 價;2022 年及以后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執行并網年份 的指導價。 20202020 年年 1 1 月月 財政部、發 改委以及國 家能源局 關于促進非水可再 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 的若干意見 自 2019 年起新增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應以競爭方式配置 和確定上網電價。而 2019 年前獲準的海上風電項目則鎖 定 0.85 元/KW 的原有電價。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從供需端來看:從供需端來看:我國東部沿海省份用電負荷大,海風資源豐富,開
33、發潛力巨大;近期沿海省我國東部沿海省份用電負荷大,海風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近期沿海省 份近期出臺多項海風規劃政策超預期。份近期出臺多項海風規劃政策超預期。 我國能源分布與需求呈現逆向關系,能源資源上如煤炭等北多南少,石油西富東貧,而東部我國能源分布與需求呈現逆向關系,能源資源上如煤炭等北多南少,石油西富東貧,而東部 沿海地區用電負荷則巨大,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福建、浙江、山東、江蘇和廣東五個省份沿海地區用電負荷則巨大,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福建、浙江、山東、江蘇和廣東五個省份 為主) 的海風資源豐富, 其建設發展可以有效補充東南沿海持續增長的用電量需求和能源使為主) 的海風資源豐富, 其建設
34、發展可以有效補充東南沿海持續增長的用電量需求和能源使 用轉型。用轉型。 根據文獻 中國近海的風能資源 統計, 從粵東到浙江中部近海年平均風速達 8m/s, 臺灣海峽最大 8-9m/s, 浙北到長江口 7-8m/s, 江蘇近海 6.5-7.5m/s, 渤海和黃海北部為 5.8- 7.5m/s。 根據海上風能資源普查成果, 中國 5 到 25 米水深, 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 2 億 KW。 50 米水深 70 米高度的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 5 億 KW。東南沿海海風資源具有能量效益高、 發電效率好;湍流強度小、風切變小,受地形、氣候影響??;受噪音、景觀、電磁波的限制 少;不占用土地資源等優點,也作為我
35、國將大力發展的可再生能源的必然選擇。 圖圖 9:2020 年我國海上風電區域競爭格局年我國海上風電區域競爭格局 圖圖 10:2050 年全球海上風機可建地區預測年全球海上風機可建地區預測 資料來源:前瞻研究院,維科網、國家能源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前瞻研究院,維科網、國家能源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近期風場資源優質的東部沿海地區出臺的海風建設遠期規劃超預期。近期風場資源優質的東部沿海地區出臺的海風建設遠期規劃超預期。如福建漳州福建漳州,2021 年 6 月,清潔能源海峽高峰論壇指出,漳州市政府計劃在全市近海淺談開發 5000 萬 KW 海上 風電,建設東南沿海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11
36、月 2 日,山東山東提出將聚焦渤中、半島北、半 島南三大片區,推進海上風電集中連片、深水遠岸開發應用示范,打造千萬 KW 級海上風電 基地; 11 月 15 日江蘇省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市舉行海上風電高峰論壇, 提出“十四五”期間, 鹽城規劃有 902 萬 KW 近海和 2400 萬 KW 深遠海風電容量,將加快建設千萬 KW 級海上風電示范基地, 努力在“十四五”末實現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 2000 萬 KW。 江蘇廣東福建其他 表表 2:部分地區海風裝機規劃部分地區海風裝機規劃 現狀 目標 政策 廣東 2021 年 海上風電裝機:400 萬 KW 2025 年 風電裝機:1800 萬 KW 風電
37、年產能:900 臺(套) 全國率先實現平價并網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促進海上風電有序開發和相關產 業可持續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 2020 年 海上風電裝機:408 萬 KW 并網裝機:45 萬 KW 海上風電項目:14 個 2025 年 風電裝機:641 萬 KW 新增裝機:455 萬 KW 百萬 KW 級基地:3 個 省發展改革委 省能源局關于印發 浙江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 五”規劃的通知 江蘇 2020 年 海上風電裝機:1280 萬 KW 建成:573 萬 KW 在建:607 萬 KW 2025 年 風電裝機: 1500 萬 KW 新增裝機: 909 萬 KW 江蘇省“十
38、四五”海上風電規劃 環境影響報告書 山東 零突破 2025 年 風電裝機:2500 萬 KW 關于促進全省可再生能源高質量 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福建 2025 年 電力裝機: 8000 萬 KW 以上 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 四個五年 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 目標綱要 廣西 2021 年 11 月 9 日正式 通過國家批準 2025 年 海上風電規劃裝機容量:750 萬 KW 自治區管轄海域內全部 4 個場址:180 萬 KW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 發展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上海 已并網:41 萬 KW 已核準:1 萬 KW 遠期規劃:615 萬 KW
39、 上海市風電項目競爭配置管理辦 法 海南 目前無并網、無核準的裝 機情況 遠期規劃:395 萬 KW 海南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 規劃 (2021-2025 年) - 海南 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從成本端來看:從成本端來看:海風產業鏈長,降價空間多;風場的規?;惋L機的大型化,原材料整體企海風產業鏈長,降價空間多;風場的規?;惋L機的大型化,原材料整體企 穩或下降、 大兆瓦、 漂浮式、 柔性直流輸電等技術進步, 都將有望帶來海風建設成本的降低,穩或下降、 大兆瓦、 漂浮式、 柔性直流輸電等技術進步, 都將有望帶來海風建設成本的降低, 從而促進平價推進,帶動需求端
40、增長。從而促進平價推進,帶動需求端增長。 從海風的產業鏈來看,從海風的產業鏈來看, 可以分為上游有關海風建設的測量勘探等專業服務、 風機建設材料原 材料商,風機各零部件設備商;中游的風機整機組裝和包括海纜在內的輔助設備商;及下游 投資運營商們,包括投資、施工及后期運營維護。較長的產業鏈,提供了更多的降價空間。較長的產業鏈,提供了更多的降價空間。 圖圖 11:海上風電產業鏈:海上風電產業鏈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在建設成本中,在建設成本中, 一般包括風機設備、 建安費用、 塔筒、 海纜及配套等, 其中風機設備 (45%) 、 建安費用(25%)占主要,海纜及配套占據 8%左右,其中海纜
41、不同于風機、葉片、塔筒等 陸風、海風共有設備,為海上風電專屬。我國海上風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隨著勘探設計、我國海上風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隨著勘探設計、 設備研發制造和工程建設運營經驗的逐步積累提升情況下,造價也在逐步下降,從設備研發制造和工程建設運營經驗的逐步積累提升情況下,造價也在逐步下降,從 2010 年年 的單位的單位 KW 造價在造價在 23700 元元/KW 左右降至左右降至 2020 年的年的 15700 元元/KW 左右左右, 但仍高于陸上風, 但仍高于陸上風 電成本(電成本(7000-8000 元元/KW) ;也高于地上光伏系統的) ;也高于地上光伏系統的 4550 元元/KW
42、。 圖圖 12:海上風電成本構成:海上風電成本構成(福建福建為例為例) 資料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表表 3:部分省份海風投資及構成部分省份海風投資及構成(2020 年年) 江蘇江蘇 廣東廣東 福建福建 單位 KW 投資(元/KW) 14400-16300 16200-17600 17300-18500 投資構成 風電機組(含安裝) 48% 43% 45% 塔筒 4% 4% 5% 風機基礎及施工 19% 24% 25% 風機設備建安費用塔筒 電纜線路及配套變電設備基本預備費 其他費用 基本預備費/施工輔助工程 1% 1% 1% 35KV 陣列電纜 3% 3% 3% 220KV
43、 送出電纜 5% 10% 5% 海上升壓站 6% 3% 3% 陸上集控中心 1% 2% 2% 用海(地)費用 4% 3% 3% 其他 9% 7% 8% 資料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隨著我國海上風電向規?;?、智慧化、定制化和大型化的方向發展,風場的規?;?、風隨著我國海上風電向規?;?、智慧化、定制化和大型化的方向發展,風場的規?;?、風 機大型化降低但千瓦成本,都有望進一步帶來降本增效。機大型化降低但千瓦成本,都有望進一步帶來降本增效。 2021 年 10 月 12 日,浙江省 680MW 規模海風項目開標,其中,中廣核象山涂涂茨海上風 電場風機采購項目平均報價為 44
44、43 元/kW,最低報價 3830 元/kW;華潤電力蒼南 1 海上風 電項目風機(含塔架)報價為 4562 元/KW(含塔架) ,最低報價 4061 元/kW(含塔架) 。對 比 2020 年國內海上風電機組采購 7000 元/kW 左右的均價,招標價格降幅達 40-50%。以 本次招標為例,此次降價除了來自于非一線廠商的競價投標,也反映了風機大型化(華潤招 標的預計投標機型主要以 5-8MW 機型為主) ,海風基礎及塔筒的單位千瓦成本有望大幅下 降;風電場大規?;ㄈA潤的蒼南項目容量達 400MW) ,攤薄各項成本。 另外在整機零部件中葉片和塔筒占主要部分, 葉片的原材料一直以玻纖和碳纖維
45、為主, 塔筒 主要采用中厚板。我國進口碳纖維價格自 2012 年的 4.45 萬元/噸不斷下降, 2021 年 9 月達 2.1 萬美元/噸。 2021 年鋼材價格穩中有降,11 月份中厚板價格處于 5190 元/噸附近。穩 中有降的原材料有望進一步推進風機建設成本的降低。 圖圖 13:我國碳纖維進口平均價格(美元我國碳纖維進口平均價格(美元/噸)噸) 圖圖 14:我國中厚板價格(元我國中厚板價格(元/噸)噸)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我國目前海風的建設規模和速度, 主要還受限于基礎施工和吊裝施工工程船舶的數量。我國目前海風的建設規模和速度,
46、 主要還受限于基礎施工和吊裝施工工程船舶的數量。 據北 極星電力網的統計, 截止上半年, 我國目前擁有 42 艘專業海上風電施工船只, 可支撐約 500 萬千瓦(5GW)海上風電建設(不考慮臺風等氣候影響) 。我們認為明確的海風增長空間有我們認為明確的海風增長空間有 望刺激市場對此布局,促進海風建設。望刺激市場對此布局,促進海風建設。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2010-01 2010-09 2011-05 2012-01 2012-09 2013-05 2014-01 2014-09 2015-0
47、5 2016-01 2016-09 2017-05 2018-01 2018-09 2019-05 2020-01 2020-09 2021-05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表表 4:我國海風安裝船我國海風安裝船 序序 號號 船東船東 船名船名 投運時間投運時間 技術類型技術類型 吊量(吊量(t) t) 最大起升最大起升 高度(高度(m)m) 樁量長度(樁量長度(m)/m)/ 作業水深(作業水深(m)m) 1 1 龍源振華 龍源振華 1 號 2011 坐底 800 108 2 2 龍源振華 2 號 2014 自升 800
48、 108 67/35 3 3 龍源振華 3 號 2018 自航自升 2000 120 85/50 4 4 龍源振華 6 號 在建(2021) 自航自升+ 坐底 2500 120 89/50 5 5 中交三航 三航風和 2019 自升 1200 130 90/50 6 6 三航風華 2016 自升 1000 67/40 7 7 黃船 33 2019 自升 800 85/50 8 8 三航工 5 2017 自升 320 125 /22 9 9 中天科技海 洋工程 中天 7 2018 自升 600 85/40 1010 中天 8 2019 自升 600 85/40 1111 中鐵福船 海電運維 80
49、1 2020 自升 600 95/50 1212 大橋福船 2018 自升 1000 110 85/45 1313 福船三峽 2017 自升 1000 110 85/45 1414 甄洋海工 甌洋 001 2019 自升 500 75/40 1515 甌洋 004 在建(2021) 自升 600 /50 1616 甌洋 003 在建(2021) 自升 600 /50 1717 南通海洋水 電 海洋風電 36 2011 自升 350 75/40 1818 海洋風電 38 2011 自升 250 42/35 1919 海洋風電 68 在建(2021) 自升 800 91/55 2020 海洋風電 69 2018 自升 500 75/40 2121 海洋風電 79 在建(2021) 自升 1200 125 91.6/50 2222 天津港航 港航平 9 2018 自升 1200 110 73/40 2323 正立海工 順一 2018 做底 1600 /30.5 2424 天津中睦 (未定) 在建(2021) 自升 700 2525 中廣核 海龍興業(KOE- 02) 2019 自升 1200 91.5/60 2626 廣東精銦 精銦 01(KOE- 01) 2017 自升 800 100 80/45 2727 廣東華爾辰 華爾辰 2012 浮式 400 120 2828 廣州打撈局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