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oseraAsset ManagementCo.,Ltd. 3C自動化深度研究框架 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請仔細閱讀在本報告尾部的重要法律聲明 僅供機構投資者使用僅供機構投資者使用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創新與周期的疊加 【華西機械華西機械】先進制造業研究框架系列六: 主要觀點 產業鏈:3C產品種類繁多,細分的產業鏈有所差異,但整體可分為前段零部件加工、中段模塊封裝 、后段整機組裝、測試、打包。目前除面板前段設備及IC制造等技術壁壘高的領域外,國內企業已 取得突破,比如組裝測試、SMT設備等。由于國內3C產品設備化率、毛利率空間較低,本文重點討 論蘋果3C自動化設備產業鏈及
2、相關公司。 2022年3C設備景氣度向好:3C設備行業在過去幾年表現出較為明顯的2-3年的行業周期屬性,隨著 手機銷量復蘇及蘋果創新周期、可穿戴設備銷量的持續增長、以及疊加蘋果AR/VR眼鏡可能推出對 行業景氣度的提振,預計2022年3C設備行業景氣度向好。產業鏈中零部件企業包括大族激光、聯得 裝備、智云股份、快克股份、勁拓股份等,組裝測試段企業包括博眾精工、賽騰股份、科瑞技術、 長園集團(運泰利)等。 面板設備:(1)OLED具備主動發光的性能優勢以及顯示模組輕薄化的特點,在手機的應用層面可 以做出更多的創新,已經成為主流趨勢;目前前段制程設備仍主要由國外企業占據,后段制程國內 設備企業已迅
3、速崛起,目前國內平板顯示器件后段制程設備領域的競爭企業較多,主要企業在不同 的細分領域具備各自的優勢產品,體現出錯位競爭的特點,主要企業包括聯得裝備、易天股份、集 銀科技、鑫三力、精測電子、華興源創、深科達等;(2)伴隨著液晶技術世代線升級放緩,Mini LED背光成為了LCD技術升級的主要創新方向,并且具有資本開支低(成本低)、規格靈活(應用廣), 同時具備使用壽命長(尤其適用TV場景)的重要優勢,隨著技術進步及蘋果等終端產品的推出,行業 有望迎來爆發。 受益標的:在行業景氣度向好的背景下,建議關注基本面好且競爭優勢強的優質個股,受益標的包 括:快克股份、博杰股份、博眾精工、賽騰股份、華興源
4、創、燕麥科技等。 風險提示: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產業拓展不及預期;技術研發不及預期。 2 hZkZbWiYbYaZuMxPxPuM6MaO6MtRnNtRrQiNqRmOiNnNuM8OoOvMMYqMtMMYpNmP 目錄 3C3C設備產業鏈設備產業鏈 1 1 手機:手機:20222022年有望迎創新大年年有望迎創新大年 2 2 可穿戴:需求向好,可穿戴:需求向好,AR/VRAR/VR有望爆發有望爆發 3 3 4 4面板:面板:Mini LEDMini LED蓄勢待發蓄勢待發 產業鏈情況 關注5G、蘋果創新周期、VR、耳機、手表等機會 行業復盤:業績與估值共振 受益標的受益標的 5 5 3
5、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5 5 1.1 產業鏈框架 3C產品:3C主要是指計算機類( computer)、通信 類(communication)、消費類(consumer)電子 產品;3C產品既包括了相對傳統的電視機、臺式電 腦、數碼相機、CD 播放器、音響等,也包括了新 興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智能電子 產品。 產業鏈:3C產品種類多且具有差異性,細分的產業 鏈有所差異,但整體可分為前段零部件加工、中段 模塊封裝、后段整機組裝、測試、打包。 圖:3C產品生產流程及對應設備 4 圖:3C產品分類 1.1 產業鏈框架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注:成本占比以iPhone12 Pro(51
6、2G)成本為例 圖:3C產業鏈全景圖 5 顯示屏:華興源創、 精測、易天、聯得、 勁拓、智云 自動化:拓斯達等 半導體設備商廠商 半導體設備商廠商 顯影、電鍍、機械加 工、研磨、絲網印刷 等設備 鋰電設備廠商 玻璃:北京精雕、大 宇精雕等 快克股份(錫焊)、 矩子科技(AOI)、燕 麥科技(FPCA檢測) 大族激光、杰普特 半導體設備商廠商 CNC:創世紀、潤星( 華東重機)等 國內設備商國內設備商 模組:索尼等;鏡頭 :大力光電、玉晶光 電、LG等 顯示器面板:三星、 LGD、夏普、JDI 玻璃:康寧、藍思、 伯恩 東芝、美光、閃迪等 英特爾、瑞聲等 健鼎、鵬鼎、華通等 比亞迪、欣旺達、德
7、賽等 歌爾、瑞聲等 和碩、英華達等 蘋果、高通、臺積電 、三星、英特爾代工 ;日月光等封裝 結構件&殼體等:可 成科技、科森科技、 領益智造等 激光雷達及 攝像頭模組 內存 混合信號/ 射頻 其他電子器 件(PCB基 板等) 其他 SMT、FPC等 產線 激光打標等 電池 電源管理及 音頻 OLED顯示屏 處理器+5G 基帶調制解 調器 邊框外殼 18.68% 13.13% 8.66% 6.71% 1.46% 3.79 10.02% 19.16% 10.02% 供應商供應商零部件零部件占比占比 組裝廠 iPhone Air Pods iWatch Mac、 iPad等 富士康 和碩 廣達 緯創
8、 英華達 立訊 歌爾 英華達 廣達 仁寶 立訊 富士康 廣達 偉創力 組裝設 備 檢測/ 量測設 備 4.3% 博眾精工 iPhone等產品最大組裝設備商 賽騰股份 TWS耳機、無線充電模組等組裝設備供應商 運泰利 組裝測試設備,PCBA測試等電學性能測試 科瑞技術 最大的整機功能檢測設備供應商,電學性能等 博杰股份 零部件檢測,光學、電學、聲學、射頻等 燕麥科技 FPCA檢測等 天準科技 屏幕、電池等尺寸測量 代工廠和設備商代工廠和設備商 自動化率還 有提升空間 自動化率、 國產化率均 有提升空間 1.1 產業鏈上的重點企業 6 圖:重點3C設備企業情況 環節 公司名稱公司代碼市值PE(TT
9、M)收入(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 2019 2020 2021前三季度2019 2020 2021前三季度 組裝檢測 組裝 賽騰股份603283.SH54.49 30.02 12.06 20.28 16.52 1.22 1.75 1.56 博眾精工688097.SH192.12 102.10 21.11 25.97 23.56 2.86 2.39 0.54 長園集團(運泰利)600525.SH82.52 -99.59 64.15 61.88 42.49 -8.77 1.31 -0.25 檢測 科瑞技術002957.SZ116.63 52.74 18.72 20.14 17.16 2.62 2
10、.93 1.71 博杰股份002975.SZ89.96 34.07 8.25 13.76 9.11 1.50 3.41 2.30 先導智能300450.SZ1250.55 110.50 46.84 58.58 59.48 7.66 7.68 10.04 天準科技688003.SH79.38 71.14 5.41 9.64 5.92 0.83 1.07 0.22 零部件 屏幕 華興源創688001.SH172.46 55.82 12.58 16.77 14.30 1.76 2.65 2.71 精測電子300567.SZ165.94 60.55 19.51 20.77 17.68 2.70 2.4
11、3 1.82 智云股份(鑫三力) 300097.SZ27.04 -17.69 3.03 11.87 4.75 -6.96 0.36 -1.47 聯得裝備300545.SZ42.84 94.35 6.89 7.82 6.88 0.81 0.74 0.21 易天股份300812.SZ35.72 51.78 4.89 4.30 3.12 0.93 0.59 0.64 玻璃 智慧松德(大宇精 雕) 300173.SZ57.01 261.11 2.75 7.40 10.43 -1.48 0.12 0.19 結構件、 殼體 科森科技603626.SH73.04 30.22 21.27 34.67 26.9
12、6 -1.85 -0.48 3.64 創世紀300083.SZ231.70 -50.19 54.39 34.75 41.18 0.13 -6.95 4.10 華東重機(潤星) 002685.SZ38.70 -3.11 136.87 76.42 69.00 3.57 -10.73 -0.77 SMT、 FPC等 快克股份603203.SH76.26 28.45 4.61 5.35 5.63 1.74 1.77 2.20 矩子科技300802.SZ69.33 64.55 4.23 4.82 4.08 0.86 0.89 0.87 其他 激光加工 設備 大族激光002008.SZ486.16 33.
13、32 95.63 119.42 119.30 6.42 9.79 15.00 杰普特688025.SH55.75 88.24 5.68 8.54 8.66 0.65 0.44 0.61 1.2 關注5G、蘋果創新周期、AR/VR等機會 7 圖:3C制造業存貨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 Wind,華西證券研究所 圖:蘋果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支出變化情況 圖:3C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 注:2021年2、3月數據采用兩年CAGR修正 圖:3C制造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
14、0.00 2004-02 2004-10 2005-06 2006-02 2006-10 2007-06 2008-02 2008-10 2009-06 2010-02 2010-10 2011-06 2012-02 2012-10 2013-06 2014-02 2014-10 2015-06 2016-02 2016-10 2017-06 2018-02 2018-10 2019-06 2020-02 2020-10 2021-06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累計同 比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
15、000 0.000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2012-02 2012-07 2012-12 2013-05 2013-10 2014-03 2014-08 2015-01 2015-06 2015-11 2016-04 2016-09 2017-02 2017-07 2017-12 2018-05 2018-10 2019-03 2019-08 2020-01 2020-06 2020-11 2021-04 2021-09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 0.0000 5.0000 10.0000 15.0000
16、 20.0000 25.0000 30.0000 2012-02 2012-07 2012-12 2013-05 2013-10 2014-03 2014-08 2015-01 2015-06 2015-11 2016-04 2016-09 2017-02 2017-07 2017-12 2018-05 2018-10 2019-03 2019-08 2020-01 2020-06 2020-11 2021-04 2021-09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存貨:同比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
17、0 800 900 1,000 2006-04-01 2006-12-30 2007-06-30 2007-12-29 2008-06-28 2008-12-27 2009-06-27 2009-12-26 2010-06-26 2010-12-25 2011-06-25 2011-12-31 2012-06-30 2012-12-29 2013-06-29 2013-12-28 2014-06-28 2014-12-27 2015-06-27 2015-12-26 2016-06-25 2016-12-31 2017-07-01 2017-12-30 2018-06-30 2018-12-2
18、9 2019-06-29 2019-12-28 2020-06-27 2020-12-26 2021-06-26 蘋果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支出(億元)YOY 1.2 關注5G、蘋果創新周期、AR/VR等機會 202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復蘇: 受經濟復蘇及5G手機推動,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復蘇,根據IDC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 銷量為9.9億臺,同比增長約9.2%;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2021年1-10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82億臺,同比增長11.9%,其中5G 手機出貨量為2.1億臺,占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比重達到74.5%。 關注5G、蘋果創新周期、VR、耳機、手表等機會
19、:2022年,重點關注5G持續推進及蘋果創新周期所 帶來的結構性機會;此外耳機、手表等可穿戴式設備銷量高速增長有望延續;同時蘋果VR/AR眼鏡也有 望于明年推出,有望提振行業需求,并帶來設備的相關機遇。 8 資料來源: 前瞻產業研究院,IDC,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資料來源: 工業和信息化部,華西證券研究所 圖: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百萬臺)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
20、000 國內手機出貨量(萬部)國內5G手機出貨量(萬部) 1.3 行業復盤:業績與估值共振 企業在歷史上表現出業績與估值共振的情形:賽 騰股份、科瑞技術、天準科技、大族激光在2017 年受益于蘋果大年,業績均快速增長,2018- 2019年增速則明顯下滑。與此同時,業績的波動 也會帶來估值的共振,以賽騰股份為例,其估值 與單季度營收增速具備較高的相關性,近幾年估 值的拐點領先于業績拐點一個季度,我們判斷主 要原因在于訂單增長和業績拐點預期。 2021年為“蘋果小年”,3C自動化企業業績增 速有所降低,目前估值也處于較低水平,若2022 年行業景氣好轉,企業有望迎業績與估值共振。 9 資料來源:
21、 Wind,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企業營業收入增速變化(%) 資料來源: Wind,華西證券研究所 圖:賽騰股份單季度營收增速與估值 -40.00% -20.00%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賽騰股份科瑞技術天準科技大族激光 0 20 40 60 80 100 120 -1 0 1 2 3 4 5 賽騰單季度營收同比估值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7/12/31 2018/2/28 2018/4/30 2018/6/30 2018/8/31 2018/10/31 2018/12/31 2019/2/28 201
22、9/4/30 2019/6/30 2019/8/31 2019/10/31 2019/12/31 2020/2/29 2020/4/30 2020/6/30 2020/8/31 2020/10/31 2020/12/31 2021/2/28 2021/4/30 2021/6/30 2021/8/31 2021/10/31 賽騰股份大族激光 圖:目前賽騰和大族估值均處于歷史上較低水平 目錄 3C3C設備產業鏈設備產業鏈 1 1 手機:手機:20222022年有望迎創新大年年有望迎創新大年 2 2 可穿戴:需求向好,可穿戴:需求向好,AR/VRAR/VR有望爆發有望爆發 3 3 4 4面板:面板:
23、Mini LEDMini LED蓄勢待發蓄勢待發 2022年有望迎“蘋果大年” 組裝和檢測環節市場空間仍大 采購體系與訂單節奏 受益標的受益標的 5 5 10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5 5 2.1 2022年有望迎“蘋果大年” 手機產業鏈可以同比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分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整車廠 手機行業分為手機零部件供應商和手機組裝廠商,組裝廠有組裝廠的設備,零部件有零部件的設備。 11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大族激光 聯得裝備 智云股份 快克股份等 博眾精工 賽騰股份 科瑞技術 先導智能 運泰利等 2.1 2022年有望迎“蘋果大年” iPhone13系列在單價不提高的基礎上,將電池容量
24、和內存進行大幅升級,蘋果新機迎來搶購熱潮,根 據IDC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蘋果手機的全球出貨量為1.50億臺,同比增長29.14%。 根據蘋果手機創新周期規律及產業鏈反饋,明年有望迎來蘋果大年,若產品創新力度較大,則相關企 業將充分受益:1.一代工藝一代設備,若產品外觀尺寸等變化較大,則組裝和檢測設備需要更換而非 改造升級,從而為設備商帶來業績彈性;2.通常新一代蘋果產品會引起國產智能手機風潮,如此前的 金屬外殼向玻璃外殼轉變等。 12 年份蘋果手機產品蘋果手機出貨量(萬部) 2007年iPhone139 2008年iPhone 3G1163 2009年iPhone 3GS2073 201
25、0年iPhone 43999 2011年iPhone 4S7229 2012年iPhone 512505 2013年iPhone 5S和iPhone 5C15026 2014年iPhone 6和iPhone 6 Plus16922 2015年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23122 2016年iPhone 7、 iPhone 7 Plus和iPhone SE21188 2017年iPhone 8、 iPhone 8 Plus和iPhone X21676 2018年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20880 2019年iPhone 11、iPh
26、one11 Pro、iPhone11 Pro Max19100 2020年 iPhone SE 2、iPhone 12、iPhone 12 Max、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2 mini 20610 2021年前三季度iPhone 13、iPhone 13 mini、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14980 圖:蘋果手機出貨量 2.1 2022年有望迎“蘋果大年” 相關企業業績隨蘋果創新周期波動,在蘋果創新大年迎來高速增長:蘋果手機組裝與檢測段設備公司 的業績彈性與蘋果手機銷量關聯性不明顯,而與機型的變化大小
27、關聯性較大(1)主要公司業績在 2017年均大幅增長,主要原因在于蘋果于2017年推出iPhone X,該機型較iPhone 7變化明顯;(2) 2021年iPhone13在產品外觀、內部結構等方面未發生顯著變化,部分原有設備升級改造后即可滿足 生產需求,蘋果公司及其指定的代工廠對于自動化設備、治具及配件的需求有所下降;(3)若2022 年迎來蘋果大年,則企業相關業務收入有望迎來大幅增長。 13 圖:蘋果手機創新周期情況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iPhone機型機型: iPhone 7、iPhone 7 Plus和iPhone SE 銷量:量:21188萬
28、部 變化化:雙攝 iPhone機型機型: 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 銷量:量:21676萬部 變化:化:iPhone X全 面屏 iPhone機型機型: iPhone XS、 iPhone XS Max和 iPhone XR 銷量:量:21188萬部 變化:化:較小 iPhone機型機型: iPhone 11、 iPhone11 Pro、 iPhone11 Pro Max 銷量:量:19100 變化化:較小 iPhone機型機型: iPhone SE 2、 iPhone 12、 iPhone 12 Max、 iPhone 12 Pro、 iPhone 12
29、 Pro Max、 iPhone 12 mini 銷量量:20610 變化:化:5G、OLED屏幕 iPhone機型機型: iPhone 13、 iPhone 13 mini、 iPhone 13 Pro、 iPhone 13 Pro Max 銷量量:? 變化:化:較小小 20162017201820192020 科瑞技術(移動終端收入)11.55 14.68 11.02 9.60 11.70 博眾精工(對蘋果的銷售額)9.1512.8211.879.01 2.2 組裝和檢測環節市場空間仍大 目前蘋果是3C自動化的主要需求方: 單產品銷量高,為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帶來良好環境; 利潤空間豐厚,根據
30、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2021年Q2蘋果出貨量全球占比僅13%的情況下, 卻獲得了整個手機市場75%的營業利潤,以及40%的營收; iPhone的品質管理要求十分苛刻,組裝與檢測流程很多,基本為組裝一步、檢測一步、再組裝、再檢測 。 替代人工空間仍大。從目前蘋果手機后道組裝與檢測環節來看,人工占比仍很大,尚未完全機器替代的 主要原因有二:1)經濟性,某些環節的組裝與檢測如用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設備價格昂貴、在經濟 壽命周期內無法收回成本;2)可靠性,目前部分組裝或檢測環節使用機器尚不能達到穩定可靠的效果 ,仍需要人工進行。 檢測環節進口替代空間仍大。目前蘋果智能手機的
31、組裝環節自動化設備國產化率已較高,但部分檢測環 節仍大量使用進口設備。我們認為國內3C自動化設備企業響應快、技術工藝提升速度很快,未來進口替 代大有可為、空間仍大。 14 整理 圖:蘋果占據全球手機市場的大部分利潤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蘋果對品控的嚴苛要求帶來極多的組裝和檢測流程 組裝1檢測1組裝2 檢測2 2.2 組裝和檢測環節市場空間仍大 假設1:平均機型成本按照價格進行計算。平均成 本:iPhone12 Pro Max(512G)價格9499元( 京東),iPhone12(128G)價格5199元,根據 價格對比,我們假設iPhone平均成本為300美元 ,約2100元人民
32、幣。 假設2:iPhone銷量變化不大,假設為2.1億部 假設3:組裝與測試段成本占4%-5%。 根據右表成本拆分,我們計算組裝與測試段市場 空間: 2100*4%*2.1=176.4億元 2100*5%*2.1=220.5億元 即組裝與測試段市場空間約為176.4-220.5億元。 15 圖:iPhone12 Pro(512G)成本拆分 結構成本占比 處理器+5G基帶調制解調器98.5 19.16% 激光雷達及攝像頭模組96 18.68% 內存67.5 13.13% 邊框外殼51.5 10.02% OLED顯示屏51.5 10.02% 混合信號/射頻44.5 8.66% 其他電子器件34.5
33、 6.71% 組裝測試與支援材料22.5 4.38% 連接器傳感器20.5 3.99% 電源管理及音頻19.5 3.79% 電池7.5 1.46% 總成本 514100% 2.3 采購體系與訂單節奏 兩種不同的采購體系:1.與蘋果直接簽署訂單,銷售回款由蘋果直接支付;2.與蘋果指定的代工廠簽署訂單,公 司與代工廠、代工廠與蘋果公司獨立階段。 如果是由代工廠來采購設備,代工廠會優選兼容性更強的設備,而非最適合蘋果的設備。同時由于代工廠的利 潤微薄,故留給設備商的利潤空間有限。 如果是蘋果來采購設備,通過出租方式或者共同出資方式與代工廠共同購買設備,則蘋果會優選最適合蘋果生 產的設備,此時代工廠就
34、變成了場地和人員的供給方,故代工廠也會參與部分設備的競爭。最終所有設備在代 工廠進行運轉,由蘋果進行質量管控。 16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蘋果組裝檢測設備供貨流程及訂單模式 2.3 采購體系與訂單節奏 蘋果組裝測試設備一般于9月開始打樣,9月-來年3月測試,來年3月-4月訂單。 17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蘋果組裝檢測設備的訂單節奏 目錄 3C3C設備產業鏈設備產業鏈 1 1 手機:手機:20222022年有望迎創新大年年有望迎創新大年 2 2 可穿戴:需求向好,可穿戴:需求向好,AR/VRAR/VR有望爆發有望爆發 3 3 4 4面板:面板:Mini LEDMini
35、 LED蓄勢待發蓄勢待發 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持續增長 VR/AR有望迎高速增長 市場空間測算 受益標的受益標的 5 5 18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5 5 3.1 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持續增長 分類和出貨量:可穿戴設備包括智能可穿戴設備和 基礎可穿戴設備,前者支持獨立運行第三方APP, 后者則不支持,具體產品包括手表、手環、耳機、 服飾、模塊;2020年全球耳戴、手表、手環的出 貨量占比分別為59.17%、23.08%、17.10%; 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持續增長:根據IDC數據,2020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4.45億臺,同比增 長32.0%;2020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1.07億 臺,同比增
36、長8.1%; 各品牌出貨量占比:2020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 上,小米、蘋果、華為、三星、fitbit的出貨量占比 分別為34.1%、11.4%、9.8%、9.0%、2.9%。 19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162017201820192020 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百萬臺)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百萬臺) 34.1% 11.4% 9.8% 9.0% 2.9% 32.9% 小米 蘋果 華為 三星 fitbit 其他 圖:全球和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持續增長 圖:2020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各品牌出貨量占比 圖:可穿戴設備定義和分類 3.
37、1 智能手表:apple watch持續增長 根據IDC數據,2020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 為9140萬塊,受疫情影響較2019年略微下降 。隨著需求端逐漸從疫情中復蘇,智能手表 出貨量恢復增長,根據conterpoint數據, 2021年Q3,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增長 16%,繼續保持明顯增長態勢。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2019-2020年蘋果 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供貨商,之后為華為 、三星等;2020年蘋果手表出貨量為3390萬 臺,同比增長19.4%。 20 圖: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萬臺) 圖:全球智能手表分品牌出貨量結構(萬臺) 0 1000 2000 3000 400
38、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201820192020 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蘋果華為三星 BBKFitbit 20192020 圖:智能手表結構組成 3.1 TWS:出貨量持續高增 2020年TWS耳機出貨量仍高速增長,根據 counterpoint數據,2020年全球TWS耳機出 貨量達到2.33億部,同比增長78,其中中低 價格段拉動效應明顯; 2020年蘋果出貨量仍處于領先地位,占比 31%, counterpoint預計2021年,蘋果仍將 處于領先地位,銷量約為840
39、0萬部,市場份額 預計將下跌4; TWS耳機內部結構緊湊,對組裝與測試設備要 求很高。 21 圖:TWS耳機出貨量 圖:2020年TWS分品牌出貨量分布 0 0.5 1 1.5 2 2.5 3 3.5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 出貨量(億部) 31% 9% 7% 4% 3% 46% apple 小米 三星 JBL QCY 其他 圖:蘋果無線耳機內部結構 3.2 VR/AR:行業有望迎高速增長 VR:虛擬現實,產品定義為在密閉環境下輸出視 頻等內容;AR:增強顯示,產品定義為在現實的 開放場景下,輸出相關視頻等內容,同時需要與 當前場景進行實時交互。 出貨量:根據VR陀
40、螺數據,2020年全球VR頭顯 和AR眼鏡出貨量分別為670、40萬臺,分別同比 +72%、+33%;預計2021和2022年VR出貨量分 別為980、1800萬臺,AR出貨量分別為70、140 萬臺; 市場規模:根據IDC數據,2020年全球AR/VR支 出規模將達到120.7億美元,同比增長43.8%,預 計2020-2024年CAGR將達到54%。 22 圖:全球VR頭顯出貨量(萬臺) 資料來源: VR陀螺,華西證券研究所 圖:全球AR眼鏡出貨量(萬臺) 圖:AR/VR產品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1620172
41、018201920202021E2022E 全球VR頭顯出貨量(萬臺)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2022E 全球AR眼鏡出貨量(萬臺) 3.3 市場空間測算 假設:iWatch與AirPods組裝與檢測段成本與iPhone相近,考慮到結構復雜緊湊,假設二者所需組裝 與測試設備占總成本的5%。 手表設備市場空間: 1000元*0.34億*5%=17億元 其中1000元為假設成本(Apple Watch Series 7售價為2999元),0.34億臺為2020年蘋果手表銷量 耳機設備市場空間: 400*0.7*
42、5%+800*0.3*5%=14+12=26億元 其中400、800元為假設成本(AirPods3售價約為1399元; AirPods Pro售價約為1999元);預測 AirPods銷量為7000萬臺、AirPods Pro銷量為3000萬臺。 合計=17+26=43億元 23 產品產品參考售價(元)參考售價(元)參考成本(元)參考成本(元)銷量(億臺)銷量(億臺)成本占比成本占比 組裝與測試設備市場(億元)組裝與測試設備市場(億元) iWatch2999(Apple Watch Series 7)10000.345%17 Airpods 1399(AirPods3)4000.7 5%14
43、1999(AirPods Pro)8000.3 5%12 合計4343 表 iWatch與AirPods所需組裝與測試設備市場空間測算 資料來源:華西證券研究所整理 目錄 3C3C設備產業鏈設備產業鏈 1 1 手機:手機:20222022年有望迎創新大年年有望迎創新大年 2 2 可穿戴:需求向好,可穿戴:需求向好,AR/VRAR/VR有望爆發有望爆發 3 3 4 4面板:面板:Mini LEDMini LED蓄勢待發蓄勢待發 TFT-LCD 和 AMOLED 是目前的主流顯示技術 OLED成為手機主流趨勢 miniµ LED有望迎來發展 受益標的受益標的 5 5 24 風險提示風險提
44、示 5 5 主流消費級顯示技術 TFT-LCD 背光技術 CCFL(已淘汰) LED 燈珠類型:傳統LCD、Mini LED、Micro LED 光源類型:RGB-LED、W- LED、GB-rLED 背光方式:直下式背光、側入 式背光 液晶面板技術IPS/PLS、VA、TN 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 PMOLED(被動驅動式 OLED) PMOLED單純以陰極、陽極構成矩陣狀,優點是結構簡單、 成本低,但驅動電壓高,不適合大尺寸與高分辨率面板 AMOLED(主動驅動式 OLED) AMOLED采用獨立的薄膜電晶體去控制每個像素,優點是驅 動電壓低,發光元件壽命長;缺點是工藝復雜、成本高 4
45、.1 TFT-LCD 和 AMOLED 是目前的主流顯示技術 TFT-LCD 和 AMOLED 是目前的主流顯示技 術:面板顯示技術經歷了CRT(陰極射線顯像 管顯示)、LCD(液晶顯示)、OLED(有機 發光二極管)等技術迭代。目前,TFT-LCD 和 AMOLED 是主流顯示技術。OLED根據驅動方 式的不同又分為AMOLED(主動矩陣式)、 PMOLED(被動矩陣式),AMOLED是更主 流的技術路線,主要應用于數碼相機、電視機 等、智能手機等中大型顯示器中。 25 圖:主流的消費級顯示技術 LCDOLED 圖: LCD與OLED 4.1 TFT-LCD 和 AMOLED 是目前的主流顯
46、示技術 TFT-LCD 和 AMOLED 將在今后的市場上繼續進行競爭。與TFT LCD對 CRT造成的顛覆性沖擊不同, AMOLED 對 TFT LCD 的替代將會溫和得多,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這兩項技術是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二者均屬于半導體顯示,而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另一方面 AMOLED 技術的研發期、成長期均較 TFT LCD 技術更長,其良率提升、成本降低的難度遠遠大于 TFT LCD技術,這也是目前其僅限于應用在中 小尺寸高端智能移動顯示終端的原因。未來,平板顯示行業將出現TFT LCD 技術與 AMOLED 技術長 期并存的局面,二者僅在應用終端方面出現分化。 26 整理 圖:TF
47、T-LCD 與 OLED 對比 名稱具體產品產品優勢產品劣勢主要應用領域 TFT-LCD LCD 技術成熟,顯示效果、功耗等綜合 性能較好 非自發光,亮度利用率低,響 應速度不如OLED產品 移動終端,車載顯示屏,可穿戴設 備,電視,工業顯示 LTPS TFT-LCD 技術成熟,分辨率高、較以往LCD產 品反應速度快,亮度高,薄型化 非自發光,響應速度不如OLED 產品 移動終端,車載顯示屏 OLED AMOLED(根據驅動方式不 同分為AMOLED和 PMOLED) 自發光,響應速度快、色域覆蓋廣、 輕薄,綜合性能極佳 生產成本較高、生產良率低, 色域準確性挑戰高 移動終端,車載顯示屏,可穿
48、戴設 備,電視 柔性OLED 自發光,可彎折,響應速度快、色 域覆蓋廣、輕薄,綜合性能極佳 生產成本及生產工藝要求更高、 生產良率低,色域準確性挑戰 高 移動終端,車載顯示屏,可穿戴設 備,電視,醫療領域 4.2 OLED成為手機主流趨勢 根據Omdia 數據,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 OLED面板出貨量為4.57億片,同比下降3.1% ,預計2021年智能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將達 到584.5百萬片,較2020年同比增長28.04% 。 OLED具備主動發光的性能優勢以及顯示模組 輕薄化的特點,在手機的應用層面可以做出更 多的創新,已經成為主流趨勢,根據DSCC數 據,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
49、屏幕中OLED占比為 44.6%。 27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8201920202021E 智能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百萬片) 圖: OLED 結構示意圖 圖:智能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 圖:全球智能手機屏幕出貨量面板分布情況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2022E OLEDLCD 4.2 OLED成為手機主流趨勢 平板生產過程主要分為三大制程:陣列(Array)、成盒(Cell)以及模組組裝(Module Assembly );此外,其
50、生產過程也可分為前段制程和后段制程:前段制程一般包含陣列制程( Array )和成盒 制程( Cell )中的面板分割之前的制程,后段制程一般包含成盒制程 Cell )中面板分割(包含面板 分割)之后的制程和模組制程( Module ); 前段制程核心設備的技術門檻較高:目前國內平板顯示器件前段制程設備市場基本被日本、韓國企業 壟斷:例如前段制程中用到的濺射設備、刻蝕機、顯影設備、沉積設備、激光退火設備等核心制程設 備,基本由佳能、尼康、日立、東京電子等日本企業以及Avaco 、 Jusung 、 Viatron 、 AP system 等韓國企業壟斷,只有在前段制程工序中的部分檢測設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