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1年01月03日 電子行業2022年度策略:數字化浪潮加汽車智能化,硬科技萬紫千紅總是春 增持 (首次) 投資要點 行業相對表現 表現 1M 3M 12M 電子(申萬) 1.4 -3.7 16.0 滬深300 2.7 -1.0 -5.2 市場表現 資料來源:Wind,華鑫證券研究 行業回顧:板塊整體漲幅居前,由估值驅動向業績驅動跨越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電子行業指數(申萬)累計漲幅為16.04%,整體遠強于滬深300指數全年-5.20%的漲幅。全行業(申萬)橫向比較來看,2021年電子板塊漲跌幅排名第十一,處于中位數偏上水平,排名靠前的行業分別為電力設備、煤炭、有色金屬、基
2、礎化工和鋼鐵等。當下電子板塊市盈率為38倍,低于過去十年平均市盈率43倍,與此同時,行業整體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我們認為,隨著電子行業公司業績持續高增,目前板塊成長邏輯已由過去的依靠估值拉升向業績+估值雙重因素共振跨越。 半導體:缺“芯”疊加國產替代浪潮,行業高景氣度持續 根據WSTS數據,預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年增長率將達到25.6%,市場規模將達到552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015億美元。細分來看,IC設計領域,受益于汽車三化發展浪潮,行業迎來廣闊增量市場。當前電動化已由0-1邁入1-10的快速發展之中,智能化也正處于0-1的逐步滲
3、透階段,未來疊加自動駕駛網聯化的應用,將為功率半導體、數字芯片及傳感器、射頻芯片、模擬芯片和存儲芯片打開廣闊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光伏產業布局加速、VR/AR等可穿戴新消費逐漸問世以及5G換機需求逐步回暖均對整個產業起到積極正向推動作用。IC制造及封測領域,產能供不應求下漲價效應疊加代工廠擴產如火如荼有望推動晶圓代工環節景氣發展。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家電等領域需求的快速增長,最為緊缺的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芯片的供應成為關注的焦點,此次擴產浪潮之中加碼28nm成熟制程成為主旋律。設備及材料領域,作為半導體產業基石環節,在先進制程迭代,代工廠擴產潮下高資本開支的背景下,設備和材料市場規模有
4、望持續提升。我們認為,當下中國已具備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規模,但產業貿易逆差仍舊較大,自給率較低,未來隨著國內優質企業不斷實現技術突破,市占率逐步提升,國產替代將是大勢所趨。 消費電子:折疊屏手機、VRAR產品大獲關注,應用創新層出不窮 2021年,由于4G芯片等零部件供應短缺以及疫情影響下帶來-20%-10%0%10%20%( ) 300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深度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2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物流困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低于預期,IDC預計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3.5億臺。隨著5G網絡商用的持續落地,5G手機出貨量將占比60%。終端廠商
5、推陳出新,相繼切入折疊屏手機領域,折疊屏時代開啟將新增UTG、鉸鏈等產業鏈需求??纱┐髟O備方面,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發,VR設備出貨規模上量,預計2022年將誕生消費端AR爆款。此外,汽車電子化率的提升推動汽車再次進入變革時代。汽車的大變革將帶來供應鏈的革命,大量消費電子公司進入汽車電子領域,在車載光學、車用元件、智能座艙、結構件等領域綻放光彩。我們認為,折疊屏手機放量在即,長遠關注XR產品引領新一輪消費電子行業增長,同時看好率先切入汽車電子領域的供應商。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 回望2021年,行業缺芯給半導體產業帶來巨大挑戰,但也給優秀本土公司創造了良好的機遇,一方面是供應緊張后價格上升帶來
6、毛利率顯著改善,另一方面缺貨給本土企業帶來進入行業大客戶的機遇。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半導體供給依舊是偏緊的狀態,主要受制于晶圓廠產能擴張依舊有限。需求端碳中和戰略帶來能源革命,新能源帶來大量電力電子芯片的需求,并且未來持續周期很長,將貫穿整個碳中和的周期,對應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將長期保持穩步增長,功率半導體是碳中和時代的“賣水人”,我們持續看好和推薦。汽車智能化將帶來汽車半導體的需求爆發,新能源車的半導體單車價值量是傳統燃油車數倍,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汽車半導體的需求同樣會保持高速增長,我們建議關注功率,存儲,射頻,MCU等車規級產品開發和量產的公司。 消費電子領域,折疊屏手機已解
7、決大量行業痛點,正式進入大規模量產的時代,隨著規模效應的顯現,2022年折疊屏手機ASP將逐步下降,折疊屏手機消費將逐步平民化,出貨量有望快速上升,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公司。長期來看AR/VR的生態正在逐步建立,元宇宙會帶動AR/VR成為未來消費電子的主流賽道,2022年VR設備出貨量預計會進一步上升,我們建議關注行業內的整機制造、零部件和芯片公司。 汽車智能化除了帶來汽車半導體需求大量增加,還將帶來智能座艙和車載娛樂系統的需求提升,大屏多屏以及交互成為主流趨勢,預計消費電子類公司會逐步切入汽車相關賽道,我們建議2022年關注汽車電子零部件和被動元器件以及相應結構件的廠商。給予電子行業“增持”評
8、級。 風險提示 經濟景氣度下行、晶圓代工產能不足、募投項目進度不達預期、海外政策風險、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達預期的風險等。 rQoQnPqOqMxPsQnOvMvNyRaQcM8OnPpPsQtRjMrRnMeRrRqM8OoOzQxNoNsQMYpPvN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3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重點關注公司及盈利預測 公司代碼 名稱 20220103 股價 EPS PE 投資評級 2020 2021E 2022E 2020 2021E 2022E 半導體 603290.SH 斯達半導 381 1.15 2.07 3.03 331 184 126
9、未評級 605111.SH 新潔能 178.1 1.69 2.93 3.70 105 61 48 未評級 688187.SH 時代電氣 82 2.11 1.58 1.89 39 52 43 未評級 688711.SH 宏微科技 123.91 0.38 0.68 1.05 328 181 118 未評級 300623.SZ 捷捷微電 31.46 0.58 0.68 0.88 54 46 36 未評級 300373.SZ 揚杰科技 67.18 0.80 1.40 1.76 84 48 38 未評級 600460.SH 士蘭微 54.2 0.05 0.72 0.91 1084 76 60 未評級 6
10、88396.SH 華潤微 64.6 0.84 1.68 1.93 77 38 33 未評級 600745.SH 聞泰科技 129.3 2.06 2.66 3.88 63 49 33 未評級 600703.SH 三安光電 37.56 0.24 0.47 0.69 157 79 55 未評級 603986.SH 兆易創新 175.85 1.87 3.84 5.63 94 46 31 推薦 603501.SH 韋爾股份 310.77 3.21 5.26 6.89 97 59 45 未評級 603893.SH 瑞芯微 136.9 0.79 1.48 2.21 173 92 62 未評級 300672.
11、SZ 國科微 185.5 0.39 1.86 3.20 472 100 58 未評級 300223.SZ 北京君正 134 0.21 1.75 2.34 647 77 57 未評級 688608.SH 恒玄科技 305 2.20 3.80 5.91 138 80 52 未評級 688107.SH 安路科技-U 71.7 -0.02 -0.09 0.03 -4028 -786 2206 未評級 300782.SZ 卓勝微 326.8 5.96 6.35 8.68 55 51 38 未評級 300319.SZ 麥捷科技 15.3 0.05 0.35 0.50 299 44 31 未評級 30066
12、1.SZ 圣邦股份 309 1.86 2.43 3.31 166 127 93 未評級 688536.SH 思瑞浦 768 2.83 5.13 7.34 271 150 105 未評級 688508.SH 芯朋微 115.86 1.04 1.47 2.20 111 79 53 未評級 688601.SH 力芯微 151.8 1.39 2.29 3.22 109 66 47 未評級 600171.SH 上海貝嶺 25.66 0.75 0.92 0.99 34 28 26 未評級 688798.SH 艾為電子 216 0.82 1.49 2.75 263 145 79 未評級 688008.SH
13、瀾起科技 83.87 0.98 0.74 1.11 86 113 75 未評級 688110.SH 東芯股份 45.18 0.06 0.55 0.76 753 82 60 推薦 688981.SH 中芯國際 52.99 0.67 1.16 1.26 79 46 42 未評級 600584.SH 長電科技 31.02 0.81 1.51 1.75 38 21 18 未評級 002371.SZ 北方華創 347.02 1.09 1.71 2.41 317 203 144 未評級 688012.SH 中微公司 126.6 0.92 1.05 1.31 138 120 97 未評級 688200.SH
14、 華峰測控 511.9 3.40 7.13 9.96 151 72 51 未評級 300567.SZ 精測電子 72.43 0.99 1.31 1.84 73 55 39 未評級 300655.SZ 晶瑞電材 41.78 0.44 0.64 0.91 95 66 46 未評級 605358.SH 立昂微 120.01 0.55 1.21 1.84 218 99 65 未評級 688126.SH 滬硅產業-U 25.82 0.04 0.03 0.05 679 778 540 未評級 603306.SH 華懋科技 33.93 0.65 0.95 1.17 52 36 29 未評級 002409.S
15、Z 雅克科技 81.17 0.89 1.26 1.77 91 65 46 未評級 688206.SH 概倫電子 36.69 0.17 0.08 0.13 216 457 285 未評級 消費電子 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4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688036.SH 傳音控股 156.90 156.9 3.36 4.71 6.05 47 33 未評級 002475.SZ 立訊精密 49.20 49.2 1.03 1.17 1.60 48 42 未評級 02382.HK 舜宇光學 246.60 4.45 5.27 6.47 55 47 38 未評級 002241.SZ 歌爾股份
16、 54.1 0.89 1.29 1.74 61 42 31 未評級 000725.SZ 京東方A 5.05 0.13 0.62 0.68 39 8 7 未評級 002938.SZ 鵬鼎控股 42.43 1.23 1.52 1.75 34 28 24 未評級 002384.SZ 東山精密 27.1 0.93 1.13 1.43 29 24 19 未評級 300207.SZ 欣旺達 42.16 0.52 0.72 1.10 81 58 38 未評級 300408.SZ 三環集團 44.6 0.82 1.16 1.54 54 38 29 未評級 000636.SZ 風華高科 29.8 0.40 1.
17、28 1.81 75 23 16 未評級 002138.SZ 順絡電子 38.18 0.74 1.06 1.36 52 36 28 未評級 600563.SH 法拉電子 232.4 2.47 3.46 4.47 94 67 52 未評級 002484.SZ 江海股份 27.32 0.46 0.57 0.77 60 48 35 未評級 603738.SH 泰晶科技 59.3 0.23 1.28 2.03 258 46 29 未評級 002036.SZ 聯創電子 24.26 0.17 0.32 0.48 143 77 50 未評級 002273.SZ 水晶光電 17.39 0.37 0.40 0.
18、49 47 43 35 未評級 300088.SZ 長信科技 13.28 0.34 0.45 0.57 39 30 23 未評級 002655.SZ 共達電聲 17.87 0.13 0.19 0.42 137 92 42 未評級 300433.SZ 藍思科技 22.98 1.12 1.10 1.48 21 21 16 未評級 600114.SH 東睦股份 11.75 0.14 0.24 0.40 84 49 29 未評級 300709.SZ 精研科技 59.95 1.24 1.03 1.50 48 58 40 未評級 300115.SZ 長盈精密 19.84 0.65 0.51 0.97 31
19、 39 20 未評級 600552.SH 凱盛科技 11.72 0.16 0.27 0.41 74 44 29 未評級 300162.SZ 雷曼光電 10.82 -0.90 0.23 0.53 -12 47 20 未評級 002745.SZ 木林森 15.13 0.22 0.89 1.16 69 17 13 未評級 300296.SZ 利亞德 10.25 -0.38 0.31 0.45 -27 33 23 未評級 603890.SH 春秋電子 13.22 0.65 0.81 1.04 20 16 13 未評級 603380.SH 易德龍 38.3 1.03 1.56 2.16 37 25 18
20、 未評級 資料來源:Wind資訊,華鑫證券研究(注:“未評級”公司盈利預測取自萬得一致預期) 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5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正文目錄 1、 行業回顧:板塊整體漲幅居前,由估值驅動向業績驅動跨越 . 10 2、 半導體:缺“芯”疊加國產替代浪潮,行業高景氣度持續 . 12 2.1、 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創新高,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 12 2.2、 IC設計:下游需求旺盛,重點關注汽車三化帶來增量市場. 14 2.2.1 功率半導體:碳中和時代的“賣水人”,綠色電力和新能源汽車助力長期成長 . 15 2.2.2 數字芯片+傳感器:汽車智能化下主控芯片地
21、位顯著,期待VR/AR等可穿戴的新消費新增量 18 2.2.3 射頻芯片:汽車網聯化下射頻前端市場擴容,預期5G換機回暖帶來量價齊升 . 20 2.2.4 模擬芯片:長坡厚雪優質賽道,逐步打造品類“超市” . 23 2.2.5 存儲芯片:數字化時代進程加速,存儲需求爆發式增長 . 26 2.3、 IC制造和封測:加碼成熟制程為主旋律,封測環節格局穩定. 28 2.4、 設備和材料:半導體產業基石,充分受益于代工廠擴產浪潮. 32 2.5、 行業內重點關注公司 . 36 3、 消費電子:持續關注終端新熱點帶來的新增產業鏈需求 . 37 3.1、 智能手機:存量市場競爭激烈,新興國家貢獻需求增量
22、. 37 3.1.1 疫情+供應鏈短缺,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緩慢 . 37 3.1.2 5G手機占比穩步提升,ASP呈下降趨勢 . 38 3.1.3 新興市場處于發展初期,需求潛力較大 . 39 3.2、 可穿戴設備:元宇宙概念異軍突起,VR/AR綻放光芒 . 41 3.2.1 VR:終端出貨量穩步增長,產品向輕便化提升 . 41 3.2.2 AR:目前以行業應用為主,靜待消費端爆款誕生 . 43 3.2.3 TWS耳機:依托差異化功能,提升產品競爭力 . 44 3.3、 顯示:顯示技術持續升級,創新產品不斷問世 . 47 3.3.1 智能手機折疊屏時代即將開啟 . 47 3.3.2 Mini
23、LED產品商用進程加速. 48 3.4、 光學:光學持續創新升級,下游應用多點開花 . 49 3.4.1 主攝分辨率持續提升,后置多設趨勢延續 . 49 3.4.2 攝像頭功能多樣化,3D感知、潛望式攝像頭應用滲透 . 51 3.5、 汽車電子:未來的“行駛手機”,汽車智能化將引發供應鏈革命 . 53 3.5.1 汽車數字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各大廠商爭先布局 . 53 3.5.2 ADAS系統滲透率持續提升,車載鏡頭具有廣闊空間 . 54 3.5.3 汽車電子時代,被動元件迎接量價齊升 . 55 3.6、 行業內重點關注公司 . 57 4、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 . 58 5、 重點推薦個股
24、. 58 6、 風險提示. 62 圖表目錄 圖表1:2021年電子行業走勢 . 10 圖表2:2021年以來申萬行業指數全行業漲跌幅排名 . 10 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6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圖表3:2011年起電子板塊市盈率情況 . 11 圖表4:2016年起電子板塊業績情況(單位:億元,%) . 11 圖表5: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情況 . 12 圖表6: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及預測 . 13 圖表7:中國集成電路行業貿易差情況(單位:億美元) . 13 圖表8:中國半導體自給率情況及預測 . 13 圖表9:全球芯片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 14 圖表10:20
25、21-2025年各細分領域芯片市場規模CAGR . 14 圖表11:車載芯片種類 . 14 圖表12:功率半導體分類 . 15 圖表13:功率半導體器件主要應用領域 . 15 圖表14: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 15 圖表15:電動汽車上功率半導體應用圖 . 16 圖表16: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半導體含量對比圖 . 16 圖表17:2021-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預測 . 16 圖表18:2021-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預測 . 16 圖表19:光伏發電流程 . 17 圖表20:“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GW) . 17 圖表21:第三代半導體
26、更適合高壓、高頻應用場景 . 17 圖表22:全球SiC和GaN市場規模(單位:百萬美元) . 17 圖表23:汽車主控芯片市場規模情況(單位:億美元) . 18 圖表24:智能座艙定義 . 19 圖表25:ADAS系統示意圖 . 19 圖表26: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及增長趨勢 . 19 圖表27:中國ADAS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 19 圖表28:全球MCU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 20 圖表29:全球SoC芯片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 20 圖表30: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及主集/分集射頻模組示意圖 . 21 圖表31:C-V2X產業鏈最上游為射頻通信環節 . 21 圖表32:V
27、2X實現車路云人協同 . 21 圖表33: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預測(單位:百萬輛) . 22 圖表34:中國車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 22 圖表35:2015-2025手機市場規模情況及預測(單位:百萬臺). 22 圖表36:2015-2025手機市場規模情況及預測(單位:百萬臺). 22 圖表37:全球射頻前端芯片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 23 圖表38:射頻模組和分立器件市場規模趨勢(單位:百萬美元). 23 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7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圖表39:模擬芯片分類 . 24 圖表40:全球模擬芯片下游應用領域占比情況 . 24 圖
28、表41: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及增速 . 24 圖表42: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及增速 . 25 圖表43:全球信號鏈芯片市場規模及增速 . 25 圖表44:模擬芯片與數字芯片對比 . 25 圖表45:存儲芯片分類 . 26 圖表46:全球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 27 圖表47:中國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 27 圖表48:全球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 27 圖表49:中國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 27 圖表50:三大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情況 . 28 圖表51: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 28 圖表52:晶圓代工廠價格調整情況
29、 . 28 圖表53:未來幾年晶圓制造擴產情況 . 28 圖表54:28nm工藝制程應用領域 . 30 圖表55:各大晶圓廠28nm布局 . 30 圖表56:2021年Q3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 . 31 圖表57:2021年Q3全球前十大封測廠商營收排名 . 31 圖表58:半導體主要設備類型 . 32 圖表59:半導體設備領域投資占比結構 . 33 圖表60:半導體材料類型 . 33 圖表61:半導體制造材料細分品類及占比 . 34 圖表62:半導體封裝測試材料細分品類及占比 . 34 圖表63:晶圓代工廠制程迭代情況 . 34 圖表64:半導體行業資本開支情況(單位:億美元) .
30、34 圖表65: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 . 35 圖表66: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 . 35 圖表67: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情況 . 35 圖表68: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情況 . 35 圖表69:2010-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增長率 . 37 圖表70:零部件短缺影響智能手機季度出貨量 . 37 圖表71:2021Q3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品牌市占率 . 38 圖表72:榮耀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份額逐步提升 . 38 圖表73:全球5G網絡布局持續推進 . 39 圖表74:全球5G出貨量占比不斷提升 . 39 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8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圖表75:5G手
31、機ASP不斷降低 . 39 圖表76:2011-2022年部分新興市場手機出貨量和出貨金額情況. 40 圖表77:2021Q3 MEA地區品牌智能手機市場份額 . 40 圖表78:VR終端的三種產品形態 . 41 圖表79:各品牌VR產品迭代進程 . 41 圖表80:全球VR市場出貨量預測(萬臺) . 42 圖表81:2020Q2-2021Q2中國VR市場競爭格局變化 . 42 圖表82:Oculus歷代產品價格(美元) . 42 圖表83:全球VR頭顯品牌占有率 . 42 圖表84:不同形態VR產品參數對比 . 43 圖表85:全球對增強現實(AR)技術的研究趨勢 . 43 圖表86:202
32、0-2024年全球AR終端出貨量(百萬臺) . 44 圖表87:2020-2024年全球AR行業市場規模(億元) . 44 圖表88:2021年第二季度各大公司AR硬件出貨量占比以及同比增長率 . 44 圖表89:TWS耳機融合多種技術 . 45 圖表90:2019-2021Q3全球TWS耳機出貨量 . 45 圖表91:印度成為TWS出貨量第三大國 . 45 圖表92:2021Q2蘋果TWS產品市占率下滑明顯 . 46 圖表93:2020-2021年TWS耳機市場格局 . 46 圖表94:續航能力提升帶來耳機重量增加(重量,克) . 47 圖表95:主動降噪功能在100美金以上產品更為普遍(%
33、) . 47 圖表96:2021Q3各型號折疊屏手機市占率 . 48 圖表97:2020-2022E年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百萬臺) . 48 圖表98:UTG性能優于傳統CPI材料 . 48 圖表99:Mini LED在各細分應用的市場機會 . 49 圖表100:手機相機分辨率演進 . 50 圖表101:全球手機攝像頭市場規模(按像素劃分) . 50 圖表102:2018-2020F年全球后置多攝智能手機出貨結構走勢(%) . 51 圖表103:3D視覺方案對比 . 51 圖表104:2016-2026年3D傳感市場規模預測(百萬美元) . 52 圖表105:華為P30系列的鏡頭組采用潛望式鏡頭
34、 . 52 圖表106:2019-2025年全球潛望式攝像頭出貨量 . 52 圖表107:1950-2030年汽車電子占整車制造成本比例變化情況及預測 . 53 圖表108:華為賽力斯的智能座艙系統 . 54 圖表109:車載攝像頭使用場景 . 55 圖表110:2020年全球主要國家/地區ADAS系統滲透率 . 55 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9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圖表111: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及收入規模 . 55 圖表112:不同類型汽車對MLCC需求量估算 . 56 圖表113:MLCC主要廠商產能統計 . 56 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10 誠信
35、、專業、穩健、高效 1、 行業回顧:板塊整體漲幅居前,由估值驅動向業績驅動跨越 2021年電子行業整體表現優異。2021年以來,電子行業指數(申萬)累計漲幅為16.04%(截止12月31日),尤其在下半年表現亮眼,整體遠強于滬深300指數全年-5.20%的漲幅。 圖表1:2021年電子行業走勢 資料來源:Wind資訊,華鑫證券研究 2021年電子行業漲跌幅排名全行業第十一。申萬全行業橫向比較,2021年電子板塊漲跌幅排名第十一,處于中位數偏上水平,排名靠前的行業分別為電力設備、煤炭、有色金屬、基礎化工和鋼鐵等。 圖表2:2021年以來申萬行業指數全行業漲跌幅排名 資料來源:Wind資訊,華鑫證
36、券研究 -15%-10%-5%0%5%10%15%20%( ) 300-30%-20%-10%0%10%20%30%40%50%60%()()()()()()()()()()()()()()()()()()()()()()()()()()()()()()()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11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電子板塊逐漸由估值驅動向業績驅動跨越。當前電子板塊市盈率為38倍,低于過去十年平均市盈率43倍(TTM,整體法,剔除負值)。與此同時,行業整體業績創下歷史新高,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20590億元,同比增長24.70%,歸母凈利潤達到1392億元,同比增長73%
37、,歸母凈利潤增速持續遠超營收增速表明整體電子行業盈利能力正得到持續改善。我們認為,隨著電子行業公司業績持續高增,目前板塊成長邏輯已由過去的依靠估值拉升向業績+估值雙重因素共振跨越。 圖表3:2011年起電子板塊市盈率情況 圖表4:2016年起電子板塊業績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資訊,華鑫證券研究 資料來源:Wind資訊,華鑫證券研究 02040608010012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PE TTMPE0%20%40%60%80%100%120%05,00010,00015,00020,000
38、25,000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12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2、 半導體:缺“芯”疊加國產替代浪潮,行業高景氣度持續 2.1、 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創新高,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創下新高,行業高景氣度持續。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興起,5G 技術快速普及,汽車電子、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產業技術的快速發展都將持續提供強勁市場需求,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實現強勁增長。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 (WSTS) 組織的最新數據,預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年增長率將達到25.6%,市場規模將達到552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
39、時預計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年產值將超過6000億美元,達到6015億美元的規模。 圖表5: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情況 資料來源:WSTS,華鑫證券研究 中國已具備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規模。自2005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大國,未來隨著5G、汽車電子、物聯網等下游產業的需求刺激,疊加全球半導體產業向大陸轉移,中國半導體產業規模有望實現進一步擴張。 -30%-20%-10%0%10%20%30%4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13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圖表6: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
40、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華鑫證券研究 中國集成電路行業貿易逆差仍舊較大,自給率較低,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近年來雖然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升高,但在關鍵技術領域還有所欠缺,自給率較低,因此對進口依賴較大導致貿易逆差較大。根據IC Insights數據,2020年我國半導體自給率為15.87%,預計2025年將提升至19.37%。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貿易逆差為2327.13億美元,2021年上半年貿易差為1315.2億美元,差額仍然顯著。當下國際局勢依然動蕩,我國半導體行業多次受到國際打壓,國產替代已經刻不容緩,未來隨著國內優質企業不斷實現技術突破,市占率逐步提升
41、,國產替代將是大勢所趨。 圖表7:中國集成電路行業貿易差情況(單位:億美元) 圖表8:中國半導體自給率情況及預測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華鑫證券研究 資料來源:IC Insights,華鑫證券研究 0%5%10%15%20%25%3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1923.952262.44 2028.18 2327.131315.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7 2018 2019
42、 2020 2021H10%5%10%15%20%25%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14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2.2、 IC設計:下游需求旺盛,重點關注汽車三化帶來增量市場 受益于傳統消費電子、工業和通信領域疊加新興的汽車、數據處理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全球芯片市場規??焖偬嵘?。細分領域之中,汽車芯片為增長最快的應用方向,根據Mordor Inteligence數據,2020年汽車芯片市場規模為490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800億美元,期間復合增長率達到10.3%,遠高于整體市場平均增速7.5%。 圖表9:全球芯片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圖表10:2021-2025
43、年各細分領域芯片市場規模CAGR 資料來源:Mordor Inteligence,華鑫證券研究 資料來源:Mordor Inteligence,華鑫證券研究 當前汽車芯片包括控制芯片(CPU/GPU/FPGA等)、存儲芯片(DRAM/NAND/NOR Flash等)、MCU芯片、CMOS圖像傳感器、V2X射頻芯片、VCSEL芯片、觸控芯片、顯示芯片、LED芯片、MOSFET/IGBT、超聲波/毫米波芯片、PMIC電源管理芯片等等。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傳統燃油車所需汽車芯片數量為600-700顆,電動車所需的汽車芯片數量將提升至1600顆/輛,而更高級的智能汽車,對芯片的需求量將有望提
44、升至3000顆/輛。我們認為,未來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持續滲透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更加廣闊的增量市場。 圖表11:車載芯片種類 資料來源:集微咨詢,華鑫證券研究 0100200300400500600700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CAGR = 7.5%0%2%4%6%8%10%12%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15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2.2.1 功率半導體:碳中和時代的“賣水人”,綠色電力和新能源汽車助力長期成長 汽車三化之電動化:作為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的功率半導體在汽車電動化進程中迎來快速發展的大時代。功率半導體
45、是電力電子應用裝備的基礎和核心器件,主要用于電力電子設備的整流、穩壓、開關、變頻等,具有應用范圍廣、用量大等特點,主要包括二極管、晶閘管、晶體管等產品,其中晶體管又可以分為IGBT、MOSFET和雙極型晶體管等。 圖表12:功率半導體分類 資料來源:宏微科技招股說明書,華鑫證券研究 功率半導體器件作為不可替代的基礎性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新能源發電和電能質量管理、汽車電子和汽車充電樁等領域,尤其是在大功率、大電流、高頻高速、低噪聲等應用領域起著無法替代的關鍵作用。根據Yole的數據,隨著全球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帶來更多綠色能源發電、綠色汽車、充電樁、儲能等需求,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將
46、從2020年的175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的26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9%。 圖表13:功率半導體器件主要應用領域 圖表14: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資料來源:宏微科技招股說明書,華鑫證券研究 資料來源:Yole,華鑫證券研究 汽車電動化推動功率半導體裝機價值提升。新能源汽車的電機控制、引擎控制和車身控0510152025302020 2026Discrete ModuleCAGR = 6.9%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16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制等各個系統都離不開功率半導體器件,根據Strategy Analytics計算,在傳統燃油車中功率半導
47、體裝機價值僅為71美元,約占總價值的21%,對于純電池動力車,功率半導體價值達到387美元,占據總價值的55%,接近傳統燃油車的5倍。 圖表15:電動汽車上功率半導體應用圖 圖表16: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半導體含量對比圖 資料來源:Garnter,華鑫證券研究 資料來源:Strategy Analytics,華鑫證券研究 新能源汽車滲透加速為半導體功率器件市場帶來巨大增量。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新能源車滲透率加速提升,202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327萬輛,到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957萬輛,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將突破2000萬臺,達到2325萬輛。中國市場方面
48、,新能源車銷量持續超預期,2021年達到330萬輛,預計2022年將突破500萬輛,而到2025年預計中國市場新能源車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持續提升為功率半導體行業帶來量價齊升,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加。 圖表17:2021-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預測 圖表18:2021-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預測 資料來源:EV sales,Wind,Marklines,中汽協,華鑫證券研究 資料來源:EV sales,Wind,Marklines,中汽協,華鑫證券研究 汽車電動化之外,光伏等新能源行業對功率半導體亦存在大量需求。在光伏發電的過程中光伏電池板產生的是直流
49、電,但由于太陽光的強弱時常會改變導致其產生的電流并不穩定,無法直接輸送進電網中,因此需要整流器、逆變器的參與,而功率半導體是其中的核心器件。此外,無論是高壓直流輸電還是柔性交流輸電技術,都需要使用IGBT等功率半導體器件,同時在電流輸送進入家庭前,高壓電需要降至家用電壓,功率半導體亦是電力變壓的關鍵器件。光伏新能源的加速鋪開催生了對功率半導體的大量需求,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明確指出,2020年至2025年中國光伏將啟動加速部署,到0%10%20%30%40%50%60%70%80%90%100%05001,0001,5002,0002,5002020 2021E 2022E 2023E
50、2024E 2025E0%20%40%60%80%100%120%140%160%02004006008001,0001,200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證券研究報告 請閱讀最后一頁重要免責聲明 17 誠信、專業、穩健、高效 2050年光伏將成為中國第一大電源,根據CPIA數據,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年均光伏新增裝機量為70-90GW,未來光伏發展空間巨大。 圖表19:光伏發電流程 圖表20:“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GW) 資料來源:安森美,華鑫證券研究 資料來源:CPIA,華鑫證券研究 第三代半導體逐步站上歷史舞臺。第三代半導體目前主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