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數據中心標準推進委員會:2024年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46頁).pdf

編號:602403 PDF 46頁 1.48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開放數據中心標準推進委員會:2024年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46頁).pdf

1、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編號 ODCC-2024-0200A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報告2024.09 發布開放數據中心標準推進委員會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版權聲明版權聲明ODCC(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發布的各項成果,受著作權法保護,編制單位共同享有著作權。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ODCC 成果中的文字或者觀點的,應注明來源:“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 ODCC”。對于未經著作權人書面同意而實施的剽竊、復制、修改、銷售、改編、匯編和翻譯出版等侵權行為,ODCC 及有關單位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感謝各單位的配合與支持。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編寫組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溫小振中國

2、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作組長:工作組長:李代程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貢獻專家:貢獻專家:吳美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劉巍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張文利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楊旭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蔡基勇維諦技術有限公司張慶龍浪潮集團有限公司王永凱浪潮集團有限公司高昆世紀互聯金玉龍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張炳華李瑞雅王東何瑋秦淮數據秦淮數據北京中科合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合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苗兵杰北京中科合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黃正平寧夏通信學會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目錄目錄一、概述.1(一)背景.1(二)目的及意義.21.保證新能源發電穩定性,確保數據中心持續供電能力.22.替代柴油

3、發電機作為數據中心備用電源.23.利用電價政策,降低數據中心用電成本.2二、儲能產業市場分析.3(一)儲能市場整體概況.31.全球儲能市場規模.32.我國儲能市場規模.3(二)儲能市場發展趨勢.41.新型儲能市場規模進一步上升.42.儲能產業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43.儲能市場產業鏈將會更加完善.54.政策支持力度將會持續增強.5三、數據中心儲能解決方案.6(一)數據中心鋰電儲能解決方案的構成和技術難點.6(二)數據中心儲能解決方案的技術架構.71.高壓側儲能系統.72.低壓側儲能系統.9(三)數據中心儲能解決方案的價值.12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四、數據中心儲能應用可行性分析.13(一)政策

4、分析.13(二)效益分析.141.收入分析.142.成本分析.163.收益測算.17(三)綠色低碳分析.19五、數據中心儲能系統關鍵技術要求.20(一)安全性要求.201.防火和防爆.202.隔離和過充過放保護.213.熱失控防護.214.絕緣安全.225.設備選型和認證.226.系統設計和安全監測.237.應急處理和預案.24(二)效率性要求.251.能量轉換效率.252.充放電效率高.263.運行維護效率高.27(三)耐用性要求.281.長壽命.28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高穩定性.283.高可靠性.294.抵抗環境因素能力強.29(四)兼容性要求.301.電源適應性.302.負載適應

5、性.313.系統擴展性.32(五)可維護性要求.321.圖形化界面管理.322.容量檢測.333.電池溫度檢查.334.定期檢查和維護.33(六)環保性要求.35六、數據中心儲能應用發展建議.37(一)加大技術研發與創新.37(二)優化系統設計.37(三)加強政策引導.37(四)推動標準化建設.37(五)加強產業鏈合作.37(六)提升運維水平.37(七)拓展應用場景.38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前言儲能系統包括電化學儲能、物理儲能、電磁儲能、熱儲能和化學類儲能等類型。電化學儲能主要是通過電池的氧化還原化學反應實現能量存儲,主要有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物理儲能是用電能轉換為重力、慣

6、性等機械能存儲,主要有抽水儲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及重力儲能等;電磁儲能依靠磁場或者電場儲能,主要有超級電容、超導電磁。熱儲能包括熔融鹽儲能、儲冷;化學儲能包括電解水制氫、合成天然氣等技術。本文主要對電化學儲能進行分析,重點分析鋰電池儲能在數據中心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一、一、概述概述(一一)背景背景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和數據中心建設數量增加,數據中心能耗持續攀升,能耗指標成為制約數據中心發展的關鍵瓶頸。算力規模方面,截至 2023 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的機架規模達到 810 萬標準機架,算力規模達到 230 EFlo

7、ps,算力總規模居世界第二;用電量方面,數據中心用電量占比逐年升高,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近幾年全國在用數據中心用電量以每年 16%-17%的速度增長,截至 2023 年底,在用數據中心用電量超過 1500 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總用電量 1.7%。從 ChatGPT 到 Sora,人工智能應用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昭示著人類社會即將邁入 AI 新時代,而 AI 背后的基石是算力,算力背后則是巨大的電力消耗。隨著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正面臨著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這不僅對電網構成挑戰,也為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機遇。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動性和不穩定性,無法直接滿足數據中心安全用

8、電需求,因此,儲能系統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不穩定或者斷電的情況下為數據中心供電,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同時,在平滑電網負荷和調峰填谷、節約能源成本、提升可持續能源消納和碳減排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發展潛力。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二二)目目的的及意義及意義1.1.保保證證新能新能源源發發電穩定電穩定性,性,確確保數據中心保數據中心持續持續供供電電能力能力新能源發電受天氣、地區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如太陽能和風能發發電會存在一定的波動性和間歇性,而數據中心負載需要持續性的供電,為解決這一問題,必須為數據中心搭配儲能系統,儲能系統可以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時段把電儲存起來,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弱

9、或者供電中斷時為數據中心提供電力,可以很好地解決新能源發電波動性和間歇性問題,確保數據中心的連續運行,防止數據丟失和服務中斷。2.2.替代柴油替代柴油發發電機電機作為數據中心備用作為數據中心備用電源電源在新能源融合的數據中心場景中,如果儲能系統容量足夠大,基于安全穩定的儲能輸出控制策略,當數據中心柴油發電機故障時,電力儲能系統可以臨時代替柴油發電機作為數據中心備用電源。在配置有柴油發電機的數據中心,也可以考慮適度減少柴油發電機儲油時間(減少油庫的儲油量),一定程度上節省備用電源柴油發電機系統的相關投資。3.3.利利用用電價政策電價政策,降降低數據中心用低數據中心用電電成成本本在用電高峰期時,電

10、價相對較高,可以利用儲能系統為數據中心供電。在用電低峰期時,電價相對較低,為儲能系統充電以備用電高峰期為數據中心供電,通過削峰填谷,可以有效降低數據中心用電成本。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二、二、儲能儲能產產業業市市場分析場分析(一一)儲能儲能市市場場整整體體概況概況1.1.全全球球儲能儲能市市場規模場規模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底,全球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 289.2GW,年增長率 21.9%。新增投運電力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突破 50GW,達到 52.0GW,同比增長 69.5%。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占比 67%,首次低于 70%,相比2022 年同

11、期下降 12.3 個百分點。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 91.3GW,占比 31.6%,年增長率近 100%;新增投運規模達 45.6GW,為歷史新高。其中,鋰離子電池仍高速增長,累計裝機規模占新型儲能的 96.9%,年增長率超過 100%。我國新增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在全球市場的占比漲幅明顯,由 2022 年的 36%增長至 47%。2.2.我國我國儲能儲能市市場規模場規模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底,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 86.5GW,同比增長 45%,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 30%。抽水蓄能累計裝機占比繼續下降,首次低于60%,與 2022 年同期相比下降

12、 17.7 個百分點;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 34.5GW/74.5GWh,功率規模和能量規模同比增長均超過150%。其中,鋰離子電池仍占絕對主導地位,其占比進一步提高。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 21.5GW/46.6GWh,功率和能量規模同比增長均超 150%,三倍于 2022 年新增投運規模水平,共有超過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4100 個百兆瓦級項目實現投運,同比增長 370%。(二二)儲能儲能市市場發展場發展趨勢趨勢1.1.新型儲能新型儲能市市場規模場規模進進一一步上升步上升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抽水蓄能裝機占比明顯下降,新型儲能市場規模迎來歷史性時刻。新型儲能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

13、重要性日益凸顯,它們具有快速響應、靈活配置、高效率等優點,能夠有效彌補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問題,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保守預測,預計 2028 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 168.7GW,2024-2028 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 37.4%;預計 2030 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221.2GW,2024-2030 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 30.4%,年平均新增儲能裝機規模為 26.6GW?!笆奈濉弊詈髢赡?,新增儲能裝機仍呈快速增長態勢,超額完成目前各省的規劃目標;“十五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2.2.儲能儲能產產業

14、將業將向多元向多元化方化方向向發展發展技術方面,除了傳統的抽水蓄能外,新型儲能也在快速發展,其中,鋰電占比進一步提高,從 2022 年的 94%增長至 2023 年的 97%;壓縮空氣儲能、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超級電容等非鋰儲能技術逐漸實現應用突破,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多元用戶側場景提供了更多的技術選擇。應用方面,儲能系統不僅用于電力系統調峰調頻、減少或延緩電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5網設備投資、緩解電網阻塞,以及為電力系統提供備用電源等,還廣泛應用于工業、交通、數據中心等領域。3.3.儲能儲能市市場場產產業業鏈鏈將將會會更更加完善加完善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儲能需求的增加,上游材

15、料和設備供應商將不斷增加,產品種類和性能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儲能項目的成本有效降低,項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所提高;中游儲能系統建設將更加專業化,系統集成商和運營商將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安全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下游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儲能系統將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的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以及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等領域,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加可靠、經濟、環保的能源解決方案。4.4.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力力度度將將會持續增強會持續增強各國政府正在加大對儲能產業的政策支持,包括補貼、稅收優惠、融資支持等,以推動儲能產業發展。此外,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規則也在逐步完善,儲能價

16、值得到充分體現,儲能調峰、調頻、備用等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6三、三、數據中心儲能數據中心儲能解決解決方方案案在“雙碳”戰略實施下,低碳數據中心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可再生能源+儲備合一+虛擬電廠”,是數據中心可能實現碳中和的一種方式之一。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使得分布式能源、儲能、負荷深度融合,通過建立虛擬電廠上層平臺的聚合作用,使得數據中心負荷、可再生能源電源、儲能成為有機整體,達到區域內的自發自用、自我管理的能源自治域,真正實現碳中和數據中心。在此過程中,儲能系統通過削峰填谷、容量調配等機制,提升數據中心電力運營的經濟性,增強數據中心的供電可靠性,在低碳節能的同

17、時,可有效防止數據中心偶然斷電導致數據丟失,提高供電系統安全性及穩定性。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儲能方案包括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氫儲能。在實際應用中,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受地理和場地條件限制等因素影響,不易應用于數據中心。氫儲能由于產業鏈不成熟,氫氣的制儲運中,儲運存在瓶頸,成本較高,處于市場應用初期。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以市場廣泛商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方案(簡稱“鋰電儲能”),該方案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已經走向成熟應用。(一一)數據中心數據中心鋰電鋰電儲能儲能解決解決方方案案的的構構成和技術成和技術難難點點數據中心鋰電儲能解決方案的組成主要包括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

18、儲能變流器和能源管理系統。電池組:它是數據中心儲能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7儲存能量。電池組應選擇性能穩定、壽命長、充電放電效率高且環保的電池等。鋰電池由許多分類,目前市場上用于儲能的是磷酸鐵鋰電池。電池管理系統(BMS):它主要負責管理和控制電池組的運行狀態,以確保整個電池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該系統還能監測電池組的電壓和溫度等參數,在系統故障時,自動通知運維人員進行處理。儲能變流器(PCS):它主要負責電能轉換,電池充電時,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給電池充電。電池放電時,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供負載使用。該逆變器還應具備自動切換功能,從而確保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能源

19、管理系統(EMS):它主要負責管理和控制整個數據中心儲能解決方案的運行狀態,以確保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該系統還能監測數據中心的電能質量,并通過適當的控制方式來優化能源的使用效率。技術難點:包括電池組的一致性控制、電池管理系統的智能化和可靠性提高、儲能逆變器的功率等級提升和能量管理系統的智能化和安全性保障等。這些難點需要經過不斷的研發和技術升級才能逐步解決。(二二)數據中心儲能數據中心儲能解決解決方方案案的技術的技術架構架構數據中心儲能解決方案技術架構主要有兩大方向:高壓側儲能系統、低壓側儲能系統。1.1.高高壓側壓側儲能系統儲能系統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8高壓側儲能系統通常以大型集中儲

20、能高壓側 10KV 接入方案為主,可為園區多個數據中心或其它負荷提供應急電源。通過在園區與電網關口點峰谷測試,可實現對整個園區用電峰谷控制,實現消峰填谷。其系統架構圖如下:應用特點:峰谷電價運行控制策略,降低園區和數據中心用電大戶的用電電費,減少了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支出;集中式大型儲能接入方案,具備電網輔助服務的特點,滿足電網調度要求,可參與電網輔助服務;系統利用能力互聯平臺,打造智能儲能系統,充分利用當地的窩電、棄電;大型儲能系統接入園區,可提升園區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同時集中解決園區及數據中心電能質量問題。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92.2.低低壓側壓側儲能系統儲能系統低壓側儲能系統可

21、分為園區級低壓直流母線儲能系統和微模塊儲能系統兩種形式。低低壓直壓直流流母線母線儲能系統儲能系統低壓直流母線儲能系統通常以一個數據中心機房或一個集中供電單元低壓側接入,融入直流母線系統。其架構如下:應用特點:IDC 機房或一個單元供電拓撲組成一個系統,采用直流母線的方案,儲能接入直流母線作為電源支撐;母線中融入光伏直流接入方案,使光伏系統效率最大化應用;IDC 應急電源部分直接采用高壓直流方案,在儲能直流母線通過 DC-DC 變換單元接入供電;IDC 供電電源的傳統 UPS 方案,與本次直流母線供電方案形成雙備份,與當前互聯網數據中心主流的雙路供電(一路市電與一路高壓直流)方案比較契合,提升供

22、電可靠性;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0 此系統接入規模以 300500kW 一個單元作為標準化單元,提高可靠性的同時規?;档统杀?。微微模模塊塊儲能系統儲能系統微模塊儲能系統最大的優點是依托于原有的備電型電源架構(如UPS 或者 HVDC),只需要做較小的改動即可實現從純供電到儲能+供電的功能轉換。微模塊儲能系統的架構如下: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1應用特點:與傳統 HVDC 或 UPS 系統相比,微模塊儲能方案架構沒有根本性的變化,變化的是使用儲能電池替換后備鉛酸電池,新增電源的管理單元軟件和電池類型及容量的配置。微模塊的儲能系統通過監控管理單元與數據中心管理平臺進行通信,中心管理平臺除了

23、對各微模塊電源和電池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還具備了對各個微模塊的儲能運行情況和經濟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功能,并可根據實時電價對儲能系統的模式進行調整設置。利用峰谷電價差異,對電池進行儲能管理,既可以使電池成為創造價值的經濟資產,也可以實現對電池狀態的日常檢測,大大提高了備電可靠性,同時減少因超電帶來的損失(如罰款,或更高的容量電費等)。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2(三三)數據中心儲能數據中心儲能解決解決方方案案的的價值價值 通過園區大型儲能系統的接入,儲能系統具有大容量的儲能電池組,長時間的供能能力,具備了園區或數據中心災備電源的功能;利用儲能系統在峰谷差價的運行策略,降低園區和數據中心用電大

24、戶的用電電費,減少了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支出;儲能系統的快速響應能力,具備一定的電能治理作用,可以解決園區電能質量問題,提升用電質量。數據中心接入可再生能源,能抵消一定的碳排放指標,有利于打造綠色數據中心。電網中儲能環節可有效調控電力資源,很好地平衡晝夜及不同季節的用電差異,調劑余缺,保障電網安全。在園區數據中心設計中,儲能系統的設計,作為能量儲存和快速響應的載體,可以實現打造一個“源-網-儲-荷”高度互動的一個能源網絡,降低能源投資規模,提高能源利用率,實現能源消費市場化。數據中心引入新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降低能耗的重要模式。當前在“網源荷儲”一體化的加持下,數據中心屋頂配套光伏發電及儲能,

25、不僅可以給數據中心帶來更穩定的綠電,充分發揮綠色科技產業動能優勢,還能緩解用電壓力,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相信未來,數據中心的儲能應用將迎來快速發展。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3四、四、數據中心儲能應用可行性分析數據中心儲能應用可行性分析(一一)政策政策分析分析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后的主要經濟形態,當前爆發式的數據量促使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在“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和數據中心建設數量增加,相應能耗持續增加。傳統數據中心主要依賴火電,能耗增加直接導致碳排放

26、增加。在“雙碳”目標下,數據中心建設與運行面臨嚴峻的碳排放挑戰。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納入“新型儲能”。報告強調,要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先后出臺相關政策,明確鼓勵數據中心采用分布式能源和儲能技術,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優化數據中心的能源結構;鼓勵在電力系統中引入包括數據中心在內的用戶側儲能設施,參與電力需求響應、削峰填谷和電網輔助服務,提高能源效率、促進綠色能源使用和減少碳排放。在多地電力市場改革中,允許儲能系統參與需求側響應和電力市場交

27、易,提供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為數據中心儲能系統創造了新的盈利模式和應用場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印發 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積極引入綠色能源,鼓勵算力中心采用源網荷儲等技術,支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4持與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開發、就近消納,逐步提升算力設施綠電使用率。加快探索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算力應用體系,推動業務模式、計費模式和管理模式創新。國家發改委陸續發布了 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和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明確指出了高耗能企業和重點領域降碳改造升級。通過建設儲能系統,調整分時用電比例,實現削峰填谷,利用峰谷價差,降低數據中心用電

28、成本。(二二)效效益益分析分析1.1.收入收入分析分析 峰谷套利收益峰谷套利收益數據中心接入儲能系統后,科學合理地調整數據中心儲能電力的供應順序,在市電用電高峰的時間段儲能系統投入放電工作中,在市電用電低谷的時候,可以讓儲能系統盡量處于充電狀態,從而為數據中心節約電費開支。年節約成本=365*(X*h*A-X/f*h*B)其中:X數據中心年耗電量;h充/放電時長;A高峰時刻的電價B低谷時刻的電價f能量轉換效率 替代鉛酸電池收益替代鉛酸電池收益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5鋰電池使用壽命已經達到 10 年甚至更高,而傳統鉛酸電池的使用壽命大約 5 年,因此使用 5 年之后基本需要更換電池。除壽命更

29、長以外,鋰電池的安裝成本、維護成本、場地均攤費用、自耗電成本都比鉛酸電池低。采用儲能替代現有備電用鉛酸電池,可減少備電鉛酸電池投入成本,年節約成本=A/B*(1-C)A-鉛酸電池價值B-鉛酸電池使用壽命C-鉛酸電池殘值,通常按 30%計算。需量需量電費收益電費收益工商業用電電費的組成為電能量電費+需量電費+力調電費+其他電費。其中需量電費與每月實際最大需量相關,最大需量為每月15min 平均功率的最大值。例如,北京地區 110 千伏接入的數據中心,每月的需量電費電價為 48 元/kW。如可以利用儲能,削除需量電費的尖峰,可以有效的減少因業務負載尖峰、機房側線路檢修、固定周期的用電設備開啟等產生

30、的需量電費。需求需求側響側響應應收益收益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6需求側響應是指電力市場中用戶針對價格或者激勵機制的變化做出響應,從而改變其電力消費的市場參與行為。在用電高峰時期,由于電力市場供應小于市場需求,導致缺電,電力交易中心引入需求側響應的市場機制,通過市場手段來調節供需平衡。在我國,電力市場以省為單位進行組織交易,因此需求側響應也是各省有不同情況。2.2.成成本本分析分析 初始投資初始投資成成本本包括電池成本,PCS、升壓變、EMS 系統、輔助系統成本,建設成本以及其他成本。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初始投資成本由于項目區別具有一定差異,綜合近期鋰離子電池儲能項目中標價格已經降到 1 元/

31、Wh 以內。年度年度運運維維成成本本運維成本包括零部件更換、系統維護、人工費等費用和儲能站空調費用。鑒于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普遍采用遠程監控與定期巡檢相結合的方式,人工費用相比其他電池類型低,假設運維成本占初始投資成本的 3%。系統系統壽壽命命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為 3000-10000 次,系統循環次數普遍為6000 次,年均循環次數 350 次,則理論循環壽命為 12 年。實際電芯有自然衰減,即使不進行深度充放電,其日歷壽命也在 10 年左右。其他其他成成本本包括儲能系統保險費、修理費等假設占年運維成本的 10%。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73.3.收益測收益測算算凈收益=削峰填谷收益+備電收

32、益+需量電費收益+需求側響應收益-成本儲能項目的輔助系統用電和其他站用電全部計入系統的損耗,在系統轉換效率中已經考慮。假設占地用的是數據中心園區內閑置用地,用地成本暫不考慮。替代鉛酸電池收益、需量電費收益、需求側響應收益無法量化,暫不考慮。以廣東地區珠三角五市 10MWh 儲能項目為例,進行收益測算:初始投資初始投資成成本本:10000*1000=10000000(元)年度年度運運維維成成本本:10000000*3%=300000(元)其他其他成成本本:300000*10%=30000(元)鋰電池系統隨著使用有容量衰減,某品牌電芯在一充一放的情況下,容量保持率如下:時間(年)系統容量保持率01

33、00.00%193.75%291.11%389.06%487.33%585.80%684.41%783.13%881.94%980.82%1079.75%廣州市 2024-7 月 10kV 兩部制峰谷電價分布如下: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18一充一放等效電價差=高峰電價-谷段電價=1.1389-0.2762=0.8627 元/kWh在廣東珠三角五市地區采取一充一放策略,10 年后剩余 1%的殘值,粗略估算儲能項目內部收益率 IRR 可達 19%。影響項目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當地峰谷電價差、系統初始投資成本、運維成本等。從收益測算結果來看,數據中心儲能應用投資具備較高的收益,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

34、報告19發展前景較好。(三三)綠綠色低色低碳碳分析分析數據中心通過儲能系統整合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問題,促進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減少從傳統火電等高碳排放電源獲取電力的需求,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及碳排放,從而降低數據中心碳排放,實現數據中心綠色可持續化發展。電化學儲能系統可以作為更清潔、快速響應的備用電源選項,減少在斷電時啟動柴油發電機造成的碳排放。鋰電池替代鉛酸電池,鋰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長的循環壽命,在同等儲能需求下,鋰電池所需的體積和重量較小,并且在全生命周期內需要更換的次數少于鉛酸電池,因此,鋰電池相較于

35、鉛酸電池可有效降低電池運營期的碳排放。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0五、五、數據中心儲能系統關鍵技術要求數據中心儲能系統關鍵技術要求(一一)安安全性要求全性要求數據中心儲能系統的穩定運行關系到整個數據中心的用電安全,所以其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因為任何安全事故都可能導致數據丟失、設備損壞,甚至影響整個數據中心的運行。鋰電可以替代鉛酸,但目前國家住建部對建筑物內鋰電池仍無明確的規范。1.1.防火防火和和防爆防爆儲能系統中的電池和其他設備應能夠預防火災和爆炸的發生。應使用阻燃材料和設計合理的散熱系統,以防止過熱引發火災。此外,還應安裝事故通風、火災監測和抑制系統,以便在事故發生時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事故

36、通風系統應具有以下功能:驅動裝置的整體防爆設計和失電狀態下的機械自動開關功能。應采用電機+驅動部分整體防爆設計,配置 IP66 防護等級,常規狀態下打開關閉時間最低僅需 3 秒,即使在緊急失電狀態下、也能通過自動機械式控制最低僅需 3 秒打開通風裝置。系統工作環境溫度要求寬泛,可在極端環境溫度下保持正常工作運行,適配各類極端惡劣的工作環境?;馂谋O測和抑制過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早期預警階段:應在火災自動報警動作之前,準確預知火災風險,通知運行人員主動采取措施,避免熱失控;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1 滅火抑制階段: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動作,斷開電池簇及空調通風設備電源,自動滅火系統應實施滅火、降溫

37、等抑制措施;防止復燃階段:以保障人員安全和降低損失為目的滅火降溫,應滿足 24h 不復燃的要求。2.2.隔離隔離和過和過充充過過放放保保護護儲能系統應具有故障隔離功能,事故發生時可以手動或自動切除故障區域,以防止故障擴散到整個系統。同時儲能系統還應具有過充過放保護功能,以防止電池過度充電或放電而引發安全問題。3.3.熱失控防護熱失控防護熱失控是儲能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安全問題。為了防止熱失控的發生,應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使用熱穩定性好的電池、設計合理的散熱系統、安裝溫度監測和報警系統等。熱失控的防范措施:設計合理并且可靠的熱交換策略,主要有液冷技術、風冷技術、吸熱相變材料技術等,在電芯發生熱失控時,

38、及時將該電芯散發出來的熱量導出模塊或系統。這些技術的選擇要考慮到電池系統有一定機械形變以及電氣損傷后的可靠性;根據電芯熱擴散系數,設計合理的電池間距,避免觸發熱失控電芯相鄰電芯溫度的升高,降低因熱傳導導致的觸發熱失控的風險;電路中增加電流限制功能元件,當部分回路電流、電壓、溫度出現異常時可快速、準確的切斷回路電流,可有效避免電能傳導;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2 開發具有阻燃、降溫、滅火以及隔氧等功能的新材料;設計可靠的能量以及有害物質(包括氣體、液體、固體等)定向及定量釋放策略,并配合可承受一定機械應力的結構,避免高溫噴出物以及噴出物燃燒產生的火焰對周圍電芯模塊等產生影響。4.4.絕緣安絕緣

39、安全全電池架托盤與電池底部之間應配有絕緣墊隔開,絕緣墊大小根據電池架托盤大小設計,材質為絕緣橡膠墊,厚度不小于 3mm。當蓄電池出現漏液時,可以防止酸液直接流到電池架上;同時絕緣墊具有絕緣防火特性,阻燃等級 V-0,并且耐酸防腐蝕,可防止電池與電池架間發生短路提高安全性能。為了有效地監測電池系統內部的絕緣性能,應設置儲能 BMS 系統。絕緣檢測通常包括總正對地和總負對地的絕緣電阻檢測。絕緣電阻的大小反映了電池系統內部各部件之間的電氣隔離程度。如果絕緣電阻值過低,可能意味著電池系統內部存在電氣故障或短路,這可能會導致電池性能下降、熱失控甚至火災等安全問題。儲能 BMS 的絕緣檢測是為了監測電池系

40、統內部各部件之間的絕緣性能,以防止電氣故障和安全隱患的發生。5.5.設備設備選選型和型和認證認證儲能系統中的主要設備,如電池組、變流器、變壓器等,應選用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質量可靠的產品。此外,這些設備還應通過相關的認證和測試,以確保其性能和安全性符合設計要求。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3設備選型要考慮到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設計、制造、運輸、安裝、使用和報廢等環節。不同環節具有不同的安全風險和要求,必須制定相應的操作規范和措施來保證安全。例如,設備的設計和制造應符合特定的安全標準,包括電氣安全、機械安全、防護措施等方面。設備的運輸和安裝應考慮到設備的尺寸、重量,以及適當的固定和安全措施。設

41、備的使用應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設備的報廢和處理也需要有相應的規范和流程,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6.6.系統設計和系統設計和安安全全監測監測儲能系統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安全性要求,包括設備的布局、線路的走向、保護措施的設置等。同時,還應安裝安全監測系統,對儲能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和報警,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問題,系統監測內容可包括:氣氣體體檢測檢測: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由于內部化學反應的復雜性,可能會產生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當這些氣體的濃度超過一定閾值時,可能會引發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氣體傳感器是預防電池氣體泄漏的關鍵設備。通過監測氫氣、一氧化碳

42、等有害氣體的濃度變化,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泄漏風險。當氣體濃度超過安全閾值時,系統應立即發出預警,并啟動相應的應急措施,如開啟排風系統或自動關閉電源,以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溫度檢測溫度檢測:溫度是評估儲能電池安全狀態的重要參數之一。通過布置在電池模塊內部的溫度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電池的溫度變化。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4當溫度超過預設的安全閾值時,系統應立即發出預警,并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如啟動散熱風扇或自動關閉部分電池模塊,以防止熱失控的發生。壓壓力力檢測檢測:壓力傳感器用于監測電池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壓力變化。一旦檢測到異常的壓力波動,可能意味著電池內部存在短路、氣體泄漏等問題。此時,系統應

43、立即啟動預警機制,并采取緊急措施,如釋放壓力或關閉電源,以防止事故擴大。為了確保多參數檢測與預警解決方案的有效性,需要將溫度、壓力、氣體等傳感器進行整合,實現數據的集中處理和分析。通過智能監控平臺,可以實時監測各個傳感器的數據變化,并根據預設的算法和邏輯判斷,自動觸發相應的預警和應急措施。7.7.應應急急處理和預處理和預案案對于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應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理預案和措施。這些預案和措施應包括事故的發現、報告、處理流程,以及相關的聯絡方式和資源調配等。此外,還應定期組織應急演練,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儲能設備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故,例如電池短路、系統過熱等,外部環境對

44、儲能設備也可能產生影響。如何快速反應處理這些儲能事故,以及采取何種防范措施,成為了儲能技術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儲能事故處理預案根據以下四個步驟制定:當檢測到電池組溫度升高超過閾值,立即降低充電功率甚至停止充放電。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5 一旦發生儲能事故,需要第一時間停止故障設備的運行,以防事故擴大進一步危及設備和人員的安全。及時隔離事故節點是防止事故蔓延的關鍵步驟,需要在停止故障設備運行后,立即對故障部分進行隔離處理,以減小事故的影響范圍。在處理儲能事故后,需要及時進行搶修和維護,修復設備的故障部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二二)效效率率性要求性要求數據中心儲能系統的效率性要求主要涉及到儲

45、能系統的能量轉換效率、充放電效率、運行維護效率等方面。1.1.能量能量轉換轉換效效率率儲能系統應具有較高能量轉換效率,即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應盡可能減少能量的損失。儲能系統應采用高效的能量轉換技術和優質的儲能元件,以降低能量轉換過程中的損耗。儲能效率是指儲能元件儲存起來的電量與輸入能量的比。根據國家標準風光儲聯合發電站設計標準GB/T51437,儲能裝置效率應根據電池效率、功率變換系統效率、電力線路效率、變壓器效率等因素按下式計算:=1x2x3x4。1:電池能量效率,儲能電池完成充放電循環的效率,即電池本體放出電量與充入電量的比值;2:功率變換系統效率,包括整流效率和逆變效率;數據中心儲能應用

46、需求報告263:電力線路效率,考慮交直流電纜雙向輸電損耗后的效率;4:變壓器效率,考慮變壓器雙向變壓損耗后的效率。按照電力儲能用鋰電池 GB/T36276,電池模塊在常溫及高溫工況下,能量轉換效率不小于 93%,在低溫環境下能量轉換效率不低于 75%。按照電化學儲能系統接入電網測試規范 GB/T 36548中 7.12 的試驗方法,即常溫環境下,380V 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能量轉換效率不應低于 94%,10kV 系統轉換效率不低于 92%。2.2.充放電充放電效效率率高高儲能系統應具有高的充放電效率,即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充電和放電過程,并保證充放電過程中的能量損失最小化。理想情況下,儲能系統的

47、充電效率可以達到 100%,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電池內阻、電化學反應等因素,充電過程中會有能量損失。因此,儲能系統的充電效率通常在 70%到 90%之間。類似于充電效率,儲能系統的放電效率也受電池內阻和電化學反應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其放電效率也通常在 70%到 90%之間。儲能系統應具有合理的充放電控制策略和優化設計。儲能充放電效率提升方法:優優化設計化設計:通過優化設計儲能系統結構和材料選擇等方面,可以減小內阻和損耗,提高其效率??乜刂浦撇呗圆呗裕翰捎煤侠淼目刂撇呗钥梢杂行У靥岣邇δ芟到y的效率。例如,在儲能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采用恒流恒壓充電和恒流放電控制策略能夠有效地提高其效率。數據中心儲能應

48、用需求報告27溫度控溫度控制制:通過合理的溫度控制策略,可以避免儲能系統在低溫下效率降低和在高溫下發生熱失控等問題。循循環環次次數數管管理理:通過合理的循環次數管理策略,可以延長儲能系統的使用壽命,并保持其高效率運行。例如,在儲能電池中,通過限制深度放電循環次數和采用淺循環充放電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效率和壽命。3.3.運行運行維護維護效效率率高高儲能系統應具有高的運行維護效率,即能夠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保持穩定、可靠的性能,同時減少維護成本和時間。儲能系統應采用可靠的運行維護方案,包括定期巡檢、故障診斷、預防性維護等措施。定定期期巡檢巡檢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儲能系統,需要實時監測設備狀況和數據采

49、集。通過安裝傳感器和監控等設備,可以獲取電池組電壓、電流、溫度等參數數據,發送到控制中心。這樣的實時監測和數據采集可以幫助運維團隊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和維修。故故障障診斷診斷集控技術可以提供故障診斷和預警功能,幫助運維團隊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分析實時數據和設備狀態,集控系統可以自動檢測設備故障,并向運維人員發送警報。這樣的預警系統可以幫助運維團隊快速響應,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來修復故障,減少停機時間和生產損失。預預防防性性維護維護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8集控技術還可以進行數據分析和優化,提供更精確的預測和決策支持。通過收集和分析歷史數據,可以識別出電池儲能系統的運行趨勢和性能

50、變化。這樣可以幫助運維團隊制定更有效的維護計劃和運營策略,提高電池儲能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三三)耐耐用性要求用性要求數據中心儲能系統的耐用性要求主要涉及儲能系統的壽命、穩定性、可靠性以及抵抗環境因素的能力等方面。1.1.長長壽壽命命數據中心儲能系統需要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以減少更換和維護的頻率,降低總體擁有成本。新型儲能系統的設計壽命應達到 15 年以上,根據不同工況,循環壽命達 4500-15000 次,是鉛酸電池的 10-20倍,避免傳統儲能方案更換電池的麻煩,運營成本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優勢顯著,并能夠在規定的使用壽命內保持穩定的性能。2.2.高高穩定穩定性性數據中心儲能系統應具有高穩

51、定性,能夠在各種工作條件下保持正常運行,避免因電池老化、環境溫度變化等因素導致性能下降或故障發生。穩定性的提高可以通過采用優質的儲能元件、合理的散熱設計、精確的充放電控制等方式實現。高性能的儲能電池還必須兼備優異的安全性,以避免因電池問題引起的火災、爆炸等事故。在電池的使用過程中,需要防止或減少熱失控或機械損傷的風險,防止在過充或過放電情況下產生危險的氣體。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29因此,儲能電池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安全因素,比如降低電解液揮發性、設置高溫保護、采用多層保護等措施,來保持儲能系統的穩定性。3.3.高可靠性高可靠性數據中心儲能系統應具有高可靠性,能夠在關鍵時刻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

52、確保數據中心的連續運行。為了提高可靠性,儲能系統應采用冗余設計,包括多個電池組并聯或備份電源等措施,以減少單點故障的風險。產品設計時可考慮采用模塊式、預制艙式、分布式等儲能電池設計,以提高儲能系統整體的可靠性。4.4.抵抗抵抗環環境因素境因素能力能力強強數據中心儲能系統應具有一定的抵抗環境因素的能力,包括高溫、低溫、濕度、腐蝕等。這要求儲能系統應采用適應性強的材料和結構,以及具有防護功能的包裝和密封措施,以確保在惡劣環境下仍能正常運行。電氣設備的安全凈距需根據海拔高度進行修正,一般需加強絕緣或采取高原型電器設備。嚴寒地區冬季最低溫度通常在-20以下,極端低溫可到-40左右。運行環境溫度對儲能電

53、池的可用容量有很大的影響,為保證儲能系統的高效利用,一般維持電能存儲設備運行環境溫度在 15-25左右,在低溫環境下,一般通過對電池艙采取保溫隔熱措施、配置加熱器等措施保證儲能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0在沙漠等地區,儲能電池通常還面臨風沙的侵襲,若設備防護等級不滿足要求,細微沙塵進入設備內部,可能會導致電氣絕緣性能會下降,開關設備觸頭接觸不良,二次設備故障,另外沙塵的沉降累積甚至會造成電氣短路等嚴重故障,對儲能系統的安全運行帶來威脅。戶外設備的整體防護設計需充分考慮風沙的影響因素,如采用做好封堵、連接處設置密封膠、進出風口設置防沙棉、合理設置風道進出風方向等措施。同時在安

54、裝和檢修過程中,做好防塵措施,減少門窗的開啟頻次,避免沙塵進入設備內部,考慮艙外安裝調試和檢修的防風沙措施。(四四)兼容兼容性要求性要求數據中心儲能系統的兼容性要求主要涉及到儲能系統與其他設備的協同工作能力、對不同電源和負載的適應性以及系統擴展和升級的能力等方面。1.1.電源適電源適應性應性數據中心儲能系統應適應不同的電源條件,包括電壓波動、頻率變化、諧波干擾等。儲能系統應具有寬范圍的輸入電壓和頻率適應能力,以及抗干擾能力,確保在各種電源條件下都能穩定運行并提供可靠的電力支持。儲能系統需要儲能系統需要具具備對備對電電能能波形進波形進行行監測監測的能力的能力。電能質量的波形不僅包括電壓的波動和諧

55、波畸變,還包括電流的波動和諧波畸變等。通過對電能波形的監測,儲能系統可以及時發現電能質量的異常,并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1且根據其工作原理進行相應的調節。例如,對于電壓波形的不穩定,可以通過調整儲能容量和輸出功率來保持電壓的穩定。儲能系統儲能系統還還需要需要具具備對備對電電能能頻率進頻率進行行監測監測的能力的能力。電能質量的頻率包括電壓頻率和電流頻率等。如果電力系統的頻率不穩定,儲能系統需要能夠及時檢測到,并且通過調整內部的工作狀態來保持頻率的穩定。例如,可以調整儲能系統的充放電速率來實現頻率調節。儲能系統儲能系統還還需要需要具具備對備對電電能質量的能質量的暫態響暫態響應應進進行行監測監測

56、的能力的能力。電能暫態響應是指儲能系統對電力系統瞬時電能質量變化的響應能力。例如,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者突發負荷變化時,儲能系統需要能夠及時捕捉到并且通過調節儲能容量和輸出功率來保持電能質量的穩定。2.2.負負載載適適應性應性數據中心儲能系統應適應不同的負載特性,包括負載大小、負載類型、負載變化等。儲能系統應具有靈活的充放電控制策略,能夠根據負載需求進行智能調節,以滿足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儲能系統在實際應用中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對外界負載的適應性。外界負載的改變可能會導致儲能系統的性能下降,實際運行過程中負載是實時變化的,這就要求儲能系統在實際運行中需要滿足以下控制策略:柔性控制,儲能系統可

57、以根據需求側的負載變化自動匹配儲能系統輸出功率,實現需求側與供給側的動態平衡。雙向交互,儲能系統可以根據電網電能質量、負載需求、自身電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2能容量情況等自動匹配交互模式,由以往的源隨荷動的單向供電關系,變為儲能、電網、負荷的雙向交互關系。3.3.系統系統擴擴展性展性隨著數據中心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業務需求的增長,儲能系統需要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儲能系統應采用模塊化設計,方便進行容量擴展和功能升級,以滿足未來數據中心的發展需求。為了滿足這些兼容性要求,數據中心儲能系統需要在設計和選型時充分考慮與其他設備的協同工作能力、對不同電源和負載的適應性以及系統擴展和升級的能力。同時,儲能系

58、統的供應商和集成商也需要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確保儲能系統能夠順利地與數據中心其他設備集成并協同工作。在系統擴展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 儲能系統指標的一致性,包括系統輸入輸出、循環效率、功率密度、響應時間、循環壽命等。2 儲能系統產品安全的一致性,包括產品安全性能、火災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的兼容性等。3 儲能系統監控系統 BMS 的兼容性,包括監控和數據采集、故障診斷和維護、能量管理、有功無功控制等均需要與原系統兼容。(五五)可可維護維護性要求性要求1.1.圖形圖形化化界界面面管管理理為了方便運維人員對儲能設備進行配置管理,儲能系統應采用圖形化界面,使得操作更加直觀、便捷。圖形化界面

59、管理支持多種管理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3方式,比如拖拽式報表制作等,可以輕松開發復雜報表,可以用合理的圖表展現不同的數據,支持集成有數報告數據門戶,統一分析企業數據,具有交互式操作體驗、可視化數據分析等功能,為儲能行業提供精準數字化創新性解決方案。2.2.容容量量檢測檢測在線放電或離線智能負載放電,放出電池額定容量的 60-80%,放電結束時,容量存量 80%以上。對放電試驗過程中各項參數進行記錄儲存,發現單只落后電池進行均充、在線修復或更換。儲能電池容量檢測方法有放電法、充放電法和電化學阻抗譜法等。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容量檢測。在實際應用中,還可

60、以結合多種方法進行綜合評估,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3.3.電池溫度檢查電池溫度檢查用紅外測溫儀器測定電池的端子及電池殼表面溫度,應不超過35,當溫度高于標準值,需要調查其原因,并進行相應處理。溫度監測與控制:在電池系統中安裝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電池的溫度。設計電池系統時,引入溫度控制系統,當電池溫度超過安全范圍時,自動采取降溫措施。4.4.定定期期檢查檢查和和維護維護為了確保儲能系統運行和維護的安全性,應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儲能設備的檢查、報警系統的測試、電力系統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4的監控等。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通過定期維

61、護,并對系統的各個部件進行檢查和測試,可以減少系統故障和停機時間,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避免因故障造成的生產中斷和損失。保保護電池護電池性能性能:對電池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可以保持其正常工作狀態,避免電池容量的下降和電池壽命的縮短,從而保障儲能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節節約約能能源源成成本本:經過定期維護,可以及時發現設備異常和能耗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優化和調整,從而降低能源消耗,減少能源成本。設備設備診斷診斷:通過使用專業的設備診斷工具,可以準確檢測儲能系統中的設備狀態和性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相應的維修和處理。設備更新設備更新:定期檢查設備的更新需求,對老化或不符合要求的設備進行更新和更換

62、,以提供更高效的設備性能和服務。維護記錄維護記錄:及時記錄儲能系統的維護和檢修情況,包括檢查結果、維護措施和維護時間等信息,有利于系統運行的追蹤和維護工作的評估。培訓培訓和和教育教育:定期組織培訓和教育活動,提高工作人員的維護技能和安全意識,使其能夠有效地進行儲能系統的維護和保養工作。通過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可以確保儲能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這不僅對于儲能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可持續性。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5(六)(六)環保性要求環保性要求站址選擇應符合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電站的設計應對廢水、噪

63、聲等污染因子采取防治措施,減少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電站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 和聲環境質量標準 GB3096 的規定。電站的電磁防護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 的規定。結合儲能電站的規模,建議按照電化學儲能電站環境影響評價導則GB/T 42318-2023 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項目建設期、運營期均需要按照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給出的建議開展相關工作。在環保方面,需要指定相應的專項措施,來減輕儲能系統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幾點:明確電池模塊、電解液及備品備件儲存場所對溫度、濕度、氣壓、光照等的要求,并在運營過程中,按照

64、數據中心巡檢制度進行相應巡檢。制定電解液泄露的預防、監測和緊急處理措施;制定氣體原料長期存儲時,發生泄露的預防、監測和緊急處理措施;制定電解液原料長期存儲時揮發性氣體泄露的預防、監測和緊急處理措施;制定消防設備啟用后的排污措施;制定正常運行和異常及故障時的氣體排放措施;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6 對可預見的與泄露電解液接觸的區域和部件提出防腐蝕措施;制定廢舊電池更換和拆除方案;制定空調、消防等含特殊液體的設備拆除方案;制定強制通風排氣中,氣體污染物濃度超標時的凈化措施。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7六六、數據中心儲能應用發展建議數據中心儲能應用發展建議(一一)加加大技術大技術研研發與發與創創新

65、新持續推動儲能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提高儲能系統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環壽命和安全性等性能指標。同時,關注新型儲能技術的發展動態,如固態電池、液流電池等,及時將先進技術應用到數據中心儲能系統中。(二二)優優化系統設計化系統設計根據數據中心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優化儲能系統的容量配置、電池管理策略、能量調度策略等,提高儲能系統的整體性能和經濟效益。(三三)加強政策引導加強政策引導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數據中心建設儲能系統,如提供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措施。同時,建立儲能項目的審批和監管機制,確保項目的合規性和安全性。(四四)推推動動標準標準化建設化建設制定和完善數據中心儲能系統的相關標準和規范,包

66、括電池性能標準、安全標準、環保標準等,推動儲能系統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發展。(五五)加強產加強產業業鏈鏈合作合作加強儲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共同推動數據中心儲能系統的發展。(六)(六)提提升升運運維水平維水平建立完善的儲能系統運維管理體系,提高運維人員的技能水平,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8確保儲能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同時,積極探索智能化、遠程化等先進的運維手段,降低運維成本。(七)(七)拓拓展應用場展應用場景景除了作為備用電源外,還可以探索數據中心儲能系統在需求側響應、削峰填谷、微電網等方面的應用,拓展儲能系統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39ODCCODCC 公眾號公眾號ODCCODCC 訂閱號訂閱號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開放數據中心標準推進委員會:2024年數據中心儲能應用需求報告(46頁).pdf)為本站 (AG)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