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30頁).pdf

編號:61664 PDF 30頁 5.39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騰訊: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30頁).pdf

1、1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1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目錄CONTENTS132402 | 來自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一封信04 | 執行摘要29 | 結語30 | 附錄06 | 騰訊對碳中和的思考18 | 助力國家和社會的碳中和進程 19 | 引領消費者綠色生活方式 21 | 數字化助力產業低碳轉型 23 | 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07 | 騰訊的碳中和目標、碳排放基線和實現路徑 08 | 騰訊碳中和目標 08 | 騰訊基線年溫室氣體排放 12 | 騰訊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碳中和路線27 | 透明的行動 開放的合作 28 | 透明的行動 28 | 開放的合作2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

2、報告來自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一封信我們從這里出發2021 年初,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一年來,我們細致摸查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努力探索公司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并不斷思考如何為中國乃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貢獻力量。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正是騰訊針對氣候變化問題交出的第一份答卷。騰訊承諾:不晚于 2030 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同時,不晚于 2030 年,實現 100% 綠色電力。這一目標的實現,并非易事。碳中和不是個簡單的成本問題,而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社會價值和商業邏輯的雙重屬性。它不僅涉及騰訊各個業務板塊的轉型,還將要求我們深入能源電力、低碳技術等騰訊本

3、來陌生的產業領域。但我們相信,這是正確的事情。它既是騰訊作為時代答題人和國家戰略參與者的責任擔當,更是公司自身發展與“科技向善”使命愿景的內在要求。我們要秉持長期的耐心和堅定,為國家和社會碳中和進程承擔部分探索的成本,見證并助力這一歷史進程的發生。3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馬化騰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2022 年 2 月為實現這一目標,騰訊將遵循“減排和綠色電力優先、抵消為輔”的原則,大力提升數據中心的能效水平,積極參與綠電轉型和相關市場建設,并不斷探索碳匯領域的技術革新。我們相信,低碳化與數字化正在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輪驅動。未來,騰訊將借助數字技術與平臺,倡導全新的低碳生活方

4、式,鼓勵更多用戶將低碳作為消費選擇的重要考量。同時,我們將借助產業數字化,從效率提升、靈活性構建、廣泛觸達等角度,為各行各業節能減排提供有力支持。作為數字科技企業,騰訊實現碳中和戰略的意義,不僅在于自身的節能減排,更重要的是以碳中和為契機,帶動科技研發和應用創新,助力中國低碳技術跨越式發展,并與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融合創新,不斷普及低碳生活方式,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向低碳、綠色、循環方向發展,最終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中國方案和智慧。我們深知,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碳中和不是一個單選項。它與基礎科研、鄉村振興、教育公平、老齡化社會、共同富裕等可持續發展問題深深地嵌構

5、在一起。這也是騰訊去年再一次戰略升級,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ustainable Social Value Organization,簡稱 SSV )的重要原因。我們希望,“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成為未來整個公司業務發展的底座,而不是點綴。對可持續社會價值的投入,將是騰訊發展的根基。騰訊只有扎根更深,才能走得更穩,長得更健康。這份報告,只是一個起點,期待與更多同行者,共同努力!執行摘要不晚于 2030 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同時,不晚于 2030 年,實現 100% 綠色電力。騰訊承諾騰訊 2021 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及構成范圍 11.9 萬噸范圍 2234.9 萬噸范

6、圍 3274.3 萬噸511.1 萬噸 CO2當量范圍 1由騰訊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所產生的直接排放量為 1.9 萬噸 CO2當量,約占 0.4%,主要包括自有車輛運行、柴油發電、制冷劑逃逸等范圍 2由騰訊購買的電力或其他能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間接排放量為 234.9 萬噸 CO2當量,約占 45.9%,主要為自有及合建數據中心及辦公樓用電范圍 3騰訊供應鏈中所產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量為 274.3 萬噸 CO2當量,約占53.7%,主要為資本貨物(如基建耗材、數據中心設備)、租賃資產(如租賃的數據中心用電)及員工差旅等騰訊碳中和目標騰訊基線年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騰訊碳中和行動遵循“減排和綠色

7、電力優先、抵消為輔”的原則,推進實現騰訊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碳中和。在實現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碳中和的同時,騰訊更加注重發揮“連接器”的作用,將低碳發展融入公司 “扎根消費互聯網、 擁抱產業互聯網、 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 的戰略, 助力經濟社會低碳轉型。引領消費者綠色生活方式數字化助力產業低碳轉型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上線 “碳中和問答” 小程序,開展全民低碳知識科普開發“碳碳島”公益游戲,引導公眾體驗碳中和實現路徑上線“低碳星球”小程序,共建碳普惠試點數字化助力能效優化,支持零碳建筑、零碳園區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文檔、騰訊微卡等在線辦公工具助力打造低碳組織綠色算力構建低碳數字基礎設施孵化低碳

8、技術,助力新興技術實現產業化發展關注與碳中和相關的鄉村振興、基礎科學發展等社會議題的結合,創造更廣泛的社會價值騰訊碳中和重點行動舉措和成效舉措和成效舉措和成效舉措和成效舉措和成效舉措和成效重點行動重點行動重點行動持續推進辦公樓宇節能,獲得多個 LEED 設計金級認證,對全國全部自建和租賃辦公面積進行能耗管理通過新一代數據中心技術T-block,實現 PUE 不高于1.3, 極限PUE降至1.06不斷探索數據中心創新制冷與電氣技術,探索“三聯供”、液冷、余熱回收等節能技術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部署數據中心屋頂光伏,探索新能源微網技術,建設儲能電站,搭載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采購

9、,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2022 年度已簽訂 5 億千瓦時綠色電力采購合同探索集中式電站開發,促進可再生能源上網,提升負載柔性并匹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借助自身碳抵消量需求,探索碳匯領域的新方法和技術革新節能提效碳抵消可再生能源騰訊助力國家和社會低碳轉型騰訊對碳中和的思考近幾年,全球范圍應對氣候變化進程顯著加速,將氣候變化問題作為本世紀人類面臨的最重大挑戰之一成為全球共識,2020 年 9 月我國作出“力爭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戰略決策。當前,應對碳中和領域的挑戰,在綠色轉型中實現共同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國際面臨的重要共同任務。與此同時,推進實現碳中和不僅關系到能源

10、結構轉型,更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變革,是一個漫長、復雜、深遠的過程,需要政策、技術、資金以及消費者意識等多個維度的共同努力。這些讓我們意識到,一方面必須立即開始行動,另一方面需要將其作為一項戰略議題長期堅持。秉持“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騰訊實現自身碳中和責無旁貸。盡管互聯網行業相比電力鋼鐵等重工業,排放強度并不高,但我們的用能需求隨著業務量的增長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較快增長預期,而我們也看到通過快速、科學的行動盡早實現業務增長和碳排放脫鉤的可能。通過過去一年的實踐與探索,我們提出了騰訊的碳中和規劃,在確立科學的碳中和目標和切實可行的行動路線基礎上,還在時間和范圍上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碳中和關涉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轉型,需要各行各業參與其中并采取行動。作為助手、連接器,除了完成自身的碳中和目標外,我們也希望主動承擔起助力社會低碳轉型、扶持新興低碳技術的使命和義務。數字化技術可以從效率提升、廣泛連接等不同的角度,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低碳經濟發展;騰訊生態內連接著最廣大的消費者,他們是低碳生活理念的踐行者,他們的努力將直接或間接地推動社會低碳轉型;與此同時,新興低碳技術本身的發展也需要研發資金的長期支持和產業環境的孵化,這些都是我們助力全社會低碳轉型的重要方向。CHAPTER ONE騰訊的碳中和目標碳排放基線和實現路徑基于對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深刻理解,立足自身的排放特點和數

12、字化技術優勢,我們制定了富有挑戰的減排目標和科學有效的實現路徑,以確保我們為助力實現碳中和作出切實貢獻,并最大限度發揮騰訊在氣候行動中的作用。CHAPTER TWO8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騰訊承諾:不晚于 2030 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同時,不晚于 2030 年,實現 100% 綠色電力。騰訊希望對自己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也希望成為科技企業中碳中和的先行者,我們對標在碳中和路上行動得更早的海外互聯網公司,確定了盡早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通過對騰訊自身溫室氣體排放的詳細盤查,和對減排路線的規劃與初步實踐,我們認為未來 10 年內實現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碳中和兼具挑

13、戰性和可行性;同時,未來 10 年也將會是國家和社會整體的碳中和轉型快速發展的階段,電網新能源發電占比將大幅提高,綠電交易制度、碳交易市場、自愿減排市場等重要制度工具,都會快速發展成型,新興低碳科技也將層出不窮,我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參與,助力新興技術的發展和市場機制的完善。因此我們綜合考慮,提出了不晚于 2030 年實現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的整體目標。這一目標的確立,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騰訊基線年溫室氣體排放騰訊 2021 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及構成2021 年騰訊總共碳排放為 511.1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范圍 1由騰訊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所產生的直接排放量為 1.9

14、萬噸 CO2當量,約占0.4%,主要包括自有車輛運行、柴油發電、制冷劑逃逸等范圍 3騰訊供應鏈中所產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量274.3 萬噸 CO2當量,約占 53.7%,主要為資本貨物(如基建耗材、數據中心設備)、租賃資產(如租賃的數據中心用電)及員工差旅等范圍 2由騰訊購買的電力或其他能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間接排放量為 234.9 萬噸 CO2當量,約占 45.9%,主要為自有及合建數據中心及辦公樓用電范圍 11.9 萬噸范圍 2234.9 萬噸范圍 3274.3 萬噸511.1 萬噸 CO2當量 騰訊碳中和目標2021 年全國兩會期間,騰訊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提交了關于落實新發展理

15、念、推進我國科技企業實現碳中和的建議的議案,騰訊自此展開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標設定和減排路線規劃,經過過去近一年時間的探索嘗試,我們將騰訊的碳中和目標確定為:9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其他外購能源(樓宇:外購熱、 冷) 0.3%運營排放騰訊自身運營產生的排放包括直接排放(范圍 1)和間接排放(范圍 2),其中由于外購電力導致的間接排放在騰訊運營排放中占有絕對比重。范圍 1在直接排放(范圍 1)中,固定排放是主要的排放源,包括柴油、天然氣和制冷劑的排放,分別占比78.7% 和 20.9%,均用于自有樓宇和數據中心的運行過程,另外的 0.4% 來源于自有車輛燃油的移動碳排放。范圍 2間接排放(范圍

16、 2)導致了運營過程的主要排放,占比超過運營排放總量的 99%,主要來源于外購電力,少部分來源于其他外購能源,如外購供暖,用于自有及合建數據中心、自有及租用樓宇的運營。固定排放 - 制冷劑20.9%資本貨品例如數據中心設備50.4%固定排放 -柴油、天然氣78.7%租用資產例如租用數據中心用電 38.3%員工差旅 4.4%員工通勤 2.2%采購產品 2.1%物流 1.2%移動碳排 - 汽油0.4%運營產生廢物處理0.3%燃料和能源相關1.1%外購電(基于市場) 99.7%供應鏈排放范圍 3供應鏈上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源于資本貨品(如數據中心設備、基建耗材)、租用資產(如租賃數據中心用電)所使用

17、的能源以及員工差旅,此外還包括其他采購產品、員工差旅通勤、物流等領域。范圍 1 排放總量1.9 萬噸范圍 2 排放總量234.9 萬噸范圍 3 排放總量274.3 萬噸10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騰訊基線年溫室氣體盤查方法我們將 2021 年作為騰訊碳中和行動的基線年,依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共同發布的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定義的范圍和計算方法,根據運營控制方法,展開了系統的碳排查,覆蓋了騰訊的范圍 1、2、3,各范圍界定及主要排放活動如下:范圍 1范圍 2范圍 3發電機及發電設備燃料 公司自有車輛燃油 制冷劑逃逸 騰訊擁

18、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所產生的直接排放量自有及合建數據中心用電自有及租用樓宇用電自有及合建數據中心外部采購供暖自有及租用樓宇外部采購供暖騰訊購買的電力或其他能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間接排放量租賃的數據中心用電服務器、建筑材料上游生產商務旅行員工通勤上游原材料,辦公用品的生產燃料的運輸,輸電損耗運營廢物,垃圾處理原材料和商品的運輸騰訊供應鏈中所產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量盤查范圍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共同發布的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將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分為范圍 1-3。范圍 1 定義為“報告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運營產生的排放” ,范圍 2

19、定義為“報告企業消耗的購買或收購的電力、蒸汽、供熱或供冷而產生的排放”,范圍 3 定義為“報告企業供應鏈上發生的所有間接排放(范圍 2 中未包括的),包括上游和下游的排放”。相關定義 延伸閱讀范圍定義主要排放活動11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騰訊超過 90% 的排放集中于電力、基建和設備采購,剩余排放量來源非常分散,但為了盡可能完整覆蓋騰訊所有的排放源,我們協調數據中心、行政、財政、基建等多個部門,盤點出了騰訊的碳基線,并構建了詳盡的數據收集體系。在此次碳盤查過程中,我們遵循科學嚴謹的態度,力求準確和全面,但受到不同排放源數據可用性存在差異的影響,數據的精確性和全面性仍有待提升。比如對范圍

20、3 的盤查,我們已經依據 GHG Protocol,將關鍵的范圍 3 碳排放進行了盤查,未來我們將不斷改進盤查工作,準確界定范圍 3 溫室氣體排放的盤查范圍,梳理由于業務變化帶來的范圍 3 的溫室氣體排放源變化,逐年調整和更新。盤查顆粒度在本次盤查中,依據實際碳排活動計算得到的排放量,約占總體排放量的 65%,例如在各省騰訊自建和合建數據中心用電量、部分基建耗材、差旅里程數及燃料等領域,我們依據實際碳排活動的排放因子,如各省電力系統排放因子、各類建材的平均排放因子等,進行排放量計算約 30% 的排放量依據基于支出的方式估算,如部分設備采購、部分差旅支出等,按照支出金額平均排放因子進行估算由于部

21、分數據的可用性和完整性有缺失,有少于 5% 的排放量是通過“行業平均人均水平”的方式計算,例如廢棄物、員工通勤等,按照人均使用量和對應排放因子進行估算盤查完整性在本次盤查中,我們盡力追求數據覆蓋的完整性,我們在絕大部分的排放項的統計中,都覆蓋了對應類別可識別核算范圍的 90% 以上12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 騰訊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碳中和路線騰訊將遵循“減排和綠色電力優先,抵消為輔”的原則,推進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碳中和的實現。首先我們力求通過節能提效,在業務規模上升的同時,通過降低單位產值用能的方式控制和減少排放,從而在資源效率上得到顯著提高;其次,我們將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尤其是在用電

22、領域,積極參與綠色電力交易,探索新能源項目投資開發,這將使得我們的用能需求和實際碳排放可以解耦脫鉤;最后根據實際需要,輔助使用碳抵消方式,最終實現整體碳中和。在推進過程中,我們將優先使用主動減排手段,盡量減少碳抵消的使用,這也與巴黎協定的 1.5目標的基本原則一致。預計到 2030 年,依據業務的實際情況,如果按照基準年的排放強度,騰訊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碳排放將持續有所增長。我們將通過主動減排的手段,推動運營(范圍 1+ 范圍 2+ 員工差旅 / 通勤)減排,同時推進供應鏈(范圍 3)的大部分減排。對于少量供應鏈難以減排的部分,主要是設備采購以及建筑材料,我們將通過開發和購買碳減排信用的方式進行

23、抵消,實現騰訊范圍 1-3 的整體碳中和。騰訊 2030 碳中和路線示意圖時間2021 年2030 年主動減排供應鏈排放運營排放碳抵消溫室氣體排放量預測 (萬噸 CO2e)基準排放量基準排放量:不采取任何減排舉措,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13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重點行動一:節能提效 通過技術改進和管理優化,我們一方面盡力減少對新增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努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達到節能降碳的目的。辦公樓宇節能在碳中和規劃啟動前,騰訊已持續多年推動辦公樓宇的節能工作,并獲得認可。騰訊辦公樓宇在建設階段,就注重從節能的角度進行樓宇設計。騰訊目前已有多座自有樓宇獲得 LEED 設計金級認證,其中包括

24、深圳濱海大廈、北京騰訊大廈、成都騰訊大廈 A、B 樓、上海濱江大廈等樓宇,深圳濱海大廈、成都騰訊大廈 A、B 樓和武漢研發中心也已完成國家綠建二星認證。在運營階段,我們也通過能耗管理、技術改造等多種手段推進辦公樓宇的節能工作。 自2012年開始,騰訊對自有和租賃的辦公樓,從能耗角度開展大廈能源審計和運營優化。我們的能耗管理工作已覆蓋全部騰訊自有及租賃辦公面積,考慮到在建以及規劃中的園區,能耗管理工作覆蓋面將更廣。在對各大廈系統充分了解和分析后,在設施運行安全以及不影響員工體驗感的基礎上,我們持續投入,對照明、暖通、用水等設施進行節能改造,持續推動辦公樓宇減排。騰訊的樓宇運營工作同樣獲得了專業認

25、可,深圳濱海大廈、成都騰訊大廈 A、B 樓已獲得 LEED 運營金級認證,北京騰訊大廈也正在進行LEED 運營鉑金認證。騰訊濱海大廈騰訊在 2012 年左右開始策劃建造新的辦公大樓騰訊濱海大廈。大樓從設計開始,就在低碳和節能上做了充分的考慮。硬件上,大樓的樓頂和周圍的地磚采用可吸水的“海綿磚”,將雨水進行回收和再利用,以減少大樓內部洗手間、綠化澆灌對自來水的消耗,打造了全國首座“海綿大廈”;同時,大樓的朝向、幕墻和百葉窗結合地理信息數據進行了專門的角度設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線,減少內部照明電耗;濱海大廈采購使用面巾紙、擦手紙、打印紙都經過了 FSC 認證,選擇有助于促進林業可持續利用的產

26、品。2020 年濱海大廈通過空調末端控制的技術優化改造和管理節能等一系列措施,在 2019 年的用電量基礎上節省了 598 萬度電,減少排放約 2690 噸二氧化碳當量。騰訊濱海大廈我們積極培養員工的減排意識,定期舉行員工宣導活動,引導員工養成隨手關燈、減少空調過冷等節能減排習慣。我們也重視與合作伙伴的協作,與合作的物業公司設定能耗目標管理,并建立 KPI 機制,共同推動各樓宇的節能工作。14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建在位于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的一個山洞里,充分利用天然低溫讓空調的使用頻率大大降低。第四代數據中心 T-Block 廣泛使用先進的自研間接蒸發冷空調(AHU)技

27、術,利用常年涼爽的室外空氣結合水噴淋的蒸發吸熱,來取代大型壓縮機系統實現低 PUE 運行。我們也在通過冷板式液冷技術,探索極限能效的數據中心技術方案,目前已經在清遠地區進行小規模試點,其極限 PUE可以降至 1.06。騰訊上海青浦數據中心在光伏發電的基礎上,采取了天然氣“三聯供”的綠色技術。我們建造了一座天然氣發電設備為上海青浦數據中心供電。發電產生的高溫熱水和熱氣導入蒸發冷卻設備,生產冷凍水給數據中心降溫。冬天,熱水還可以給周圍辦公樓、居民區供暖。通過這種方式大大提高整個系統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實現了能源的梯級利用。騰訊天津數據中心對服務器產生的余熱進行了回收利用。通過熱泵,市政管網里的水可加

28、熱到 55 度,用于冬季居民供暖。我們每年能減少 5.24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種植 286 萬棵大樹,形成覆蓋2500 個足球場面積的森林。該技術還計劃推廣到張家口懷來,實現當地辦公室的清潔采暖與對外供暖。騰訊第四代數據中心 T-Block騰訊第四代數據中心技術 T-Block,可以做到以標準化、產品化、預制化的方式實現數據中心快速交付。土建建設周期縮短 50%,機電交付周期縮短 40%,土建機電整體交付周期僅 1 年。在節能模式上,綜合了各種節能技術,把辦公、供電模塊、IT 模塊、制冷模塊、光伏發電都打包進“集裝箱”,實現超低能耗,PUE 不高于 1.3。以擁有 30 萬臺服務器的園區

29、為例,相比傳統數據中心,一年可節電約 2.5 億度。同時,在系統層面,TencentOS 的悟能系統依據數據中心業務負載自適應設置 CPU 調度策略,在保證業務性能的前提下實現最低系統功耗;驗證場景中,悟能系統帶來約 10% 的整機能耗降低,2022-2023 大規模應用后預計節省 2 億度電 / 年。數據中心創新制冷技術為了提高制冷效率,降低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騰訊數據中心嘗試了許多新興節能技術,如自然冷卻技術、液冷技術、三聯供、余熱回收等創新模式。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全景圖天津數據中心的余熱回收系統15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制冷技術選址負載優化充分利用風冷,并試驗運行冷板式液冷控制高

30、功耗服務器溫度綜合考慮當地新能源、外電資源、網絡基礎設施如內外網的銜接溝通、業務需求、氣候環境等因素通過強大 AI 算法,預測服務器計算需求高峰,以智能調動負載,更好實現負載平衡和綠電匹配數據中心智維平臺 AI 運維騰訊數據中心利用騰訊內部的尖端技術結合豐富的數據中心運營管理場景,打造了智維平臺。智維平臺目前已管理騰訊遍布全球超過 100 個數據中心,接入超過 1500 萬個基礎設施測點數據。應用自動化管理手段,實施監控分析并提供智能化建議,幫助騰訊數據中心實現了高效、綠色、高質量發展。2021 年,騰訊智維在碳中和方面持續發力,全新打造了覆蓋碳排查、負荷預測、AI 制冷優化、設備健康度 AI

31、 預測、可再生能源利用情況分析、微網監控等功能的碳管理平臺,能夠自動實時精確獲取能源數據并進行精細化的分類、統計和科學建模,并結合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手段,給出最經濟的節能減排方案幫助決策。模塊化冗余設計騰訊數據中心節能降耗六大抓手能源使用基于海量經驗總結如諾曼 底 模 型、Tbase 模型等大規模數據中心規劃方法論,如第四代T-Block 機房設計DR 電 源 架 構 整 體 優化;整體 DC 冗余優化與電池系統設計優化提高 IT 主設備 CPU 利用率;提高主要能源設備能效轉化效率16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重點行動二:可再生能源用電產生的碳排放是互聯網科技企業的主要排放來源,其中尤以數

32、據中心電力使用為主。騰訊數據中心和樓宇的外購電力間接產生的碳排放占總體排放的 65% 以上。伴隨全社會算力需求的不斷提升,在能效優化的基礎上,我們預期相關用電量可能繼續增長。大幅度增加清潔能源使用比例,破解用能需求和碳排放的相關性,對騰訊如期實現碳中和具有戰略意義。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市場仍處在發展當中,政策環境、市場機制等正在完善,可再生能源的供給總量和穩定性仍需要不斷提高。對企業而言,大規模采購可再生能源存在挑戰,比如清潔能源通常直接上網,通過電網使用電力難以購買到 100%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電力;綠證等工具的發展剛剛起步,相關政策和行業也仍然在探索。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在自身的數據中

33、心節點,借助屋頂光伏等設施,開始了分布式新能源和微網技術的探索,同時,我們也積極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推動市場發展,也在探索投資建設集中式新能源項目,在多個方向做出努力,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分布式新能源與微網技術的開發建設2020 年,騰訊正式啟動了數據中心分布式屋頂光伏的開發建設,相比傳統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數據中心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給數據中心屋頂光伏的建設也提出更多的挑戰。經過反復工程技術論證,騰訊清遠清新數據中心園區,已于 2021年 9 月并網分布式光伏項目 6.6 兆瓦,已發電超400 萬千瓦時。我們也欣喜地公布,儀征數據中心13 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也在 2022 年

34、2 月順利并網發電。在已并網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基礎上,我們也在規劃建設清遠清城、天津高新、上海青浦等約 32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以及探索河北懷來約 30 兆瓦風光一體化項目,探索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建和正在建設的數據中心園區分布式新能源項目超 80 兆瓦,預計建成后年發電量超 8000 萬千瓦時,可有效降低數據中心用能成本,持續增加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為增強數據中心的負荷彈性,我們規劃在清遠清新園區、上海青浦園區接入儲能電站,使數據中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電力負荷,而是可調用、可調節的功率節點。為利用好分布式新能源貼近負荷中心,便于衍生光儲充、風光儲、源網荷儲等低碳化能源

35、利用場景的特點,我們和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合作,積極探索利用智慧能源管理平臺、電力市場化交易、碳排放交易等數字化系統,尋找更優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把努力踐行低碳化轉型作為目標,承擔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責任。騰訊數據中心屋頂光伏17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17綠電市場化交易2021 年,騰訊數據中心正式組建了綠色能源專業團隊,制定了系統性的綠色電力交易策略和方法,探索各種交易的可行性,嘗試成為綠色電力交易的破風手。2021 年 7 月,騰訊初探水電交易。重慶騰訊云數據中心采購了 6000 萬千瓦時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覆蓋 8 月至 12 月的全部數據中心用電量,率先成為

36、重慶地區首個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電力(水電)的大型數據中心園區。2021 年 9 月,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指導下,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與國家電網公司聯合組織召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啟動會。啟動會上,騰訊簽訂了風電采購協議,騰訊深汕數據中心成為參與國家組織的綠色電力交易的首批市場主體。2021 年第四季度,騰訊優化了整體的綠色電力交易策略,計劃通過長期協議的合同鎖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長期穩定地采購綠色電力,規避市場波動風險,并且采用“額外性” “可溯源性” “就近性”的三個高質量標準。在 2022 年度交易市場,我們集中簽訂了綠色電力交易合同, 共計5.04億千瓦時,鎖定了 6 個風電光伏項目的

37、年度部分發電量。通過這次交易,我們數個大型數據中心的總體年度中長期協議交易量匹配年度用電量占比達到 43.5%。其中,位于廣東的騰訊清城數據中心實現了年度用電100% 可再生能源電力覆蓋。集中式新能源項目投資開發為了確保清潔能源的穩定供應,在采購綠色電力的同時,我們也在探索集中式新能源電站的開發。一方面,考慮到綠電市場化交易在全國不同區域的發展階段不盡相同,我們希望通過項目開發的方式保障自身綠色電力的穩定供應,另一方面希望通過優先開發“就近性”好的集中式風、光電站,確保自身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額外性”,為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帶來增量。我們在關注陸上、海上風光項目的同時,也持續關注源網荷儲一體化和

38、多能互補類項目,探索能源互聯網管理平臺和新能源為基礎的新型電力系統耦合技術,促進新能源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2021 年,我們開始與多家新能源開發商洽談合作,并率先在廣東與新能源合作伙伴合作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在推動新能源市場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在探索中國科技企業在綠色電力市場的參與方式,以及在未來格局中扮演的角色。重點行動三:碳抵消我們將通過主動減排的方式實現大部分的減排信用,但由于供應鏈的復雜性,預計到 2030 年仍將有小部分排放無法實現完全減排。對于這部分排放量,我們計劃通過碳抵消的方式實現減排。在碳抵消領域,除了訴諸成熟碳匯技術的碳匯量購買,我們更希望可以借助這部分減排需求,支持

39、新興的碳抵消技術。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領域,我們已逐步展開對林業碳匯、海洋碳匯的探索,在為騰訊獲得減排信用的同時,支持新興碳匯技術發展、量化方法學開發以及市場化交易。在農業碳匯方面,有機農業、土壤碳匯等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減排主題。我們也持續關注鄉村振興,不斷探索農業減排與鄉村振興結合的方式,助力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助力國家和社會的碳中和進程力爭實現“3060 雙碳目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需要所有主體的共同參與。我們深知,騰訊的發展受益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因此,助力“雙碳”目標既是騰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踐行“科技向善”使命愿景的內在要求,也是騰訊

40、對外部期望的主動回應。騰訊不僅需要實現自身碳中和目標,更要積極參與到國家和社會的低碳轉型中,充分發揮我們的相關能力,努力助推全社會的碳中和進程。對于騰訊, 碳中和已經成為公司的戰略議題之一。 2021年4月19日, 騰訊進行了第四次戰略升級,確定了“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公司戰略,碳中和已經深度融入了騰訊對每個領域的業務的思考?!疤贾泻汀睆谋举|上而言,是一場在碳排放約束下,關乎需求、生產、技術、制度的系統性變革,我們認為碳中和的實現,需要低碳技術的加速發展、產業的全面低碳轉型,以及消費和生活方式的顯著變化,這也將是我們的重點行動方向。接下來,我們將從在消費者

41、端引領低碳生活、在產業端以數字化的方式助力低碳轉型、同時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三個方面,介紹騰訊對于助力國家和社會碳中和進程的思考和努力。CHAPTER THREE19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 引領消費者綠色生活方式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決策對社會整體碳排放的影響也愈發明顯。來自消費端的排放源眾多、減排抓手分散,因此,想要推動公眾減排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低碳轉型不能忘記以人為本,實現碳中和的意義,正在于滿足人們對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低碳生活方式與高品質的生活水平并不矛盾,而應該同步實現。在我們的理解中,通過消費端推動加速低碳轉型,不在于鼓勵每個人都實現巨大減排量,而更多在于通

42、過低碳理念的構建、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廣,以低碳消費決策影響供給端,引導和加速產業端的減排,并為低碳產業提供承接和支撐。因此,我們相信,低碳可以也應該成為更時尚、更受歡迎的生活方式。騰訊的業務深度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有諸多中國消費者非常熟悉的互聯網產品,我們的業務生態連接著海量的消費者,他們的選擇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全社會的碳中和進程。我們有責任基于騰訊的廣泛觸達,倡導全新的低碳生活方式。為此,我們上線了一系列基于騰訊生態的互聯網產品,希望通過活潑、輕松的互動方式,將碳中和這一復雜、專業的話題簡單化、趣味化,從而向我們的用戶傳遞低碳生活的理念,營造綠色生活新風尚。碳中和示范區等方式,打造出碳中和的美麗

43、小島。游戲力求真實還原碳中和建設路徑,覆蓋了產業轉型升級、個人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角度的碳中和知識,創新性探索游戲參與現實公益的路徑,激勵玩家通過游戲參與綠色公益項目,助力提升公眾對低碳綠色生活的認知和認同。騰訊碳碳島首頁同時,騰訊游戲旗下天美工作室群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邀約,加入“玩游戲,救地球”聯盟(Playing for the Planet Alliance),并宣布一系列的舉措,將與行業共同努力,通過游戲的力量提升公眾環保認知,實現碳中和目標?;?2021微信已成為中國活躍用戶量最多的互聯網產品之一,如何更好地借助微信龐大的用戶群進行低碳知識科普,是我們持續思考和嘗試的方

44、向。2021 年 8月,我們聯合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推出碳中和科普公益活動,依托“碳中和問答”小程序,幫助用戶在輕松答題過程中學習了解碳中和知識、助力碳中和公益項目。用戶每天可回答 3 道碳中和科普題目,答對 1 題即可產生 1 筆公益金配捐,由微信支付通過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贈,支持“一平米草原保護計劃”“一片紅樹林守護計劃”等公益項目。截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累計答題用戶數770 萬,累計答題次數 3253 萬次。為了探索更多元化的觸達方式,我們也基于騰訊多年深耕消費互聯網所積累的洞見,在自身業務生態中尋找與碳中和契合的結合方式。而作為騰訊消費互聯網領域的核心業務之一,游

45、戲帶來的交互感、沉浸感,都讓它成為傳遞低碳理念、進行低碳科普的有效工具。2022 年 1 月,我們上線了一款模擬城市碳中和過程的放置經營類公益小游戲“碳碳島”,玩家可以通過城鎮重建、建設生態區、建立20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在傳播低碳知識的基礎之上,將減排量的價值轉化為對公眾的激勵,也是有效的引導方式,碳普惠產品將是倡導低碳生活的一項重要工具。在騰訊碳普惠領域的探索中,我們更加注重減排量核算方法的科學性。2021 年 12 月,騰訊與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等機構聯合打造的“低碳星球”小程序上線,這是深圳碳普惠首個授權運營試點產品,也是騰訊在碳普惠領域的首次嘗試。在這里,人人都可以擁有一顆自己的

46、小小星球,通過乘坐公共交通等低碳行為,累積碳積分,幫助星球進化成長。目前,率先上線的是綠色出行場景,我們根據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學(試行),科學核算個人乘坐公交地鐵減排量,累計碳積分。未來,“低碳星球”將覆蓋更多的生活場景,開發出更完備的方法學,應用到低碳星球體系中,讓更多的人能夠更好地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暗吞夹乔颉睒酥局钲谔计栈蒹w系開始依托應用場景面向用戶開展低碳數據的核算和匯集,是打造碳普惠生態體系的重要開端。一直以來,我們通過構建“人人公益”的理念氛圍、打造便捷的公益參與方式,讓更多用戶通過騰訊公益平臺了解和踐行生態環保、低碳減排的公益知識“低碳星球”

47、小程序頁面和行為。在騰訊公益平臺上有 2458 萬人次捐贈超過 4.6 億元,幫助了 2583 個自然保護項目。同時,為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平臺上線產品“一塊走”。通過組隊、PK、捐步獲取公益金再捐助公益項目等方式,激勵用戶步行。11 個月以來,共有 1137 萬用戶走了 2.5 萬億步。這是我們目前在引領低碳生活方面的嘗試,只是一個起點,未來我們相信在消費者側,還有更多的作為空間,尤其是在循環經濟的構建、低碳商品及服務的推廣等角度。我們也會不斷探索嘗試,在傳遞理念和知識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打造進行低碳實踐所需的便捷工具,共同營造全新的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年的承諾,天美已通過天美游戲內綠色內容植入,

48、觸達了1.1億用戶, 幫助玩家更好地應對氣候挑戰,并協同 UNEP 和騰訊游戲學堂同步舉辦了騰訊高校游戲創意制作大賽下的環保賽道,影響力觸達全球300+ 高校。在游戲中實現多元的社會正向價值,是我們長期致力的議題,我們也將持續探索在游戲中實現低碳科普,傳遞低碳理念?!巴嬗螒?,救地球”聯盟21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 數字化助力產業低碳轉型 以數字化的方式擁抱產業和助力實體經濟,一直是騰訊的不懈追求。我們相信在碳中和的進程中,數字化同樣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各個產業的低碳革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需要不同維度的革新,包括技術創新、效率提升、管理模式迭代,每個環節都充滿挑戰。作

49、為一家科技企業,數字化是我們助力產業低碳轉型中,最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的方式?;谖覀兌嗄戤a業互聯網工作的探索,數字化對效率提升的貢獻已毋庸置疑;伴隨著更多企業開始系統性管理自身碳排放,陸續加入碳交易,在碳資產的計算、管理,以及不同行業減排方法和路徑的承載和傳播上,數字技術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未來的低碳轉型,對于自動化、物聯網、高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的需求也將變得更高。我們已經基于這些思考,展開了助力產業低碳轉型的探索。在建筑方面, 騰訊推出了智慧建筑管理平臺 (微瓴) ,是深度適配智慧建筑場景的物聯網類操作系統。該系統于 2020 年在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電投)總部的綜合能源管理改造

50、中實施部署,配合國電投“天樞一號”智慧大腦,實現了數字綜合體與現實綜合體的全過程、全要素的數字化管理。打造了屋頂光伏、地面光伏、幕墻光伏、微風風機等一體化的交流微電網,實現能源融合;同時對該系統的發電、儲、用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再通過PC 端,小程序端推送給用戶,為區域分布式能源的創新發展探索智慧樓宇特色解決方案。在工業園區方面,港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港華能源)與騰訊云,基于騰訊云綜能工場,共同打造零碳園區智慧能源平臺。騰訊云發揮數字化技術優勢,結合港華能源豐富的綜合能源開發管理經驗,支持港華能源為用能企業、供能企業提供更全面、更具優勢的智慧能源服務。該平臺針對碳管理、能耗監測等核心難點,支持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騰訊: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30頁).pdf)為本站 (愛喝奶茶的貓)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