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018)新華三集團數字經濟研究院2018年3月目錄DIRECTORY前言 數字經濟新征程 數字經濟的定義及內涵 數字經濟研究的新變化 產業發展貢獻和價值 城市總分及排名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呈現“3中心5熱點”格局新興者和追趕者成為下一階段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GDP與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存在相關性,但并非絕對約束城市間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級差城市數字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不均衡、不充分”問題信息基礎設施數據基礎 運營基礎第一部分總體評估分析 第二部分數據及信息化基礎設施01020304010608091011131515160514政策規劃建設運營 服務成效 政
2、策規劃 建設運營 治理成效 互聯網+產業基礎建設互聯網+產業特色建設供給側改革貢獻度將數據作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構建統一共享的城市級服務平臺聚焦數字經濟新生態,加強區域間產業協同和城市協同,加速數字中國建設附錄第三部分城市服務 第四部分城市治理第五部分 產業融合第六部分發展建議 1818192122222425262828291720232729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
3、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
4、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011010110010110101010101010前言PREFACE 數字經濟新時代當前,全球已進入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深化階段,迎來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中國也開始從數字經濟領域的跟跑者向領跑
5、者轉變。2017年9月,麥肯錫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如何引領全球新趨勢報告指出,中國已擁有全球最活躍的數字化投資與創業生態系統;據畢馬威預測,2017年,數字經濟在中國GDP中的占比將達到36%,實現29萬億人民幣的貢獻,到2030年時,這一比例將會達到77%,超過153萬億人民幣的GDP貢獻將來自于數字經濟。 社會發展新矛盾過去三十年間,我國在“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社會生產力相對落后”這一主要矛盾驅動下,實現了經濟規模的快速增長,而時隔36年后,2017年11月,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边@一論斷無疑將深刻影
6、響未來數十年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走向,即追求更有質量、更有效率的可持續增長,以解決目前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數字經濟新征程01中國數字經濟在GDP中的占比36%29萬億RMB77%153萬億RMB2017203001數據來源:畢馬威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02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2016年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新時代”數字經濟的核心內涵將落腳在“新動能”,帶動產業和社會全面數字化升級。數字經濟的定義及內涵02 經濟增長新動能20
7、18年3月,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發展壯大新動能”,“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國家對于數字經濟的定位不只局限于新興產業層面,而是將之提升為驅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國家戰略。在此背景下,數字經濟建設在全國范圍內不斷下沉,城市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最適合的承載主體。繼2017年4月發布全國首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后,新華三數字經濟研究院深化調整研究體系,全面擴大城市評估范圍,旨在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撐,與您共赴數字經濟新征程。數字經濟研究的新變化03更廣泛的城市覆蓋為更好的適應城市管理者需求,新華三數字經濟研究團隊持續擴大城市考察范圍,考察對象從2017年的40個城市擴大到100個城市,樣本
8、選取綜合考量經濟規模、人口規模、政治地位、區域輻射能力等因素,此100個城市覆蓋全國80%以上的經濟規模,60%以上的人口規模,因而更具代表意義。更開放的數據來源指標體系的豐富需要更加開放的數據源支撐,本著開放合作的原則,此次研究在新華三自有數據調研基礎上引入政府及互聯網公司等更為廣泛的第三方數據作為評價參考,以求進一步保證評估結果的客觀真實。更深入的評價體系新華三“城市數字經濟指標體系”,針對中國城市發展與治理的四大關鍵領域,依據十三五規劃綱要等國家政策規劃以及國務院、發改委和各部委等針對各領域的專項規劃與指導意見及最新政策要求,確定評估重點,就關鍵領域中的重點工作任務、推進事項、發展目標等
9、制定獨立評估指標,以此考察、評估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此同時,隨著城市數字經濟建設的深入開展,此次評估中也引入均衡性指標,旨在對“量”的考量基礎上融入對“質”的關注,既考察數字經濟應用“有無”,也關注應用建設的“優劣”。此外,此次評估在基礎設施、城市服務、城市治理、產業融合等各方面,均不同程度的豐富了評價維度,并突出數據基礎建設、服務和治理成效以及城市產業經濟特色發展的導向。(本次評估的指標體系及權重詳見附錄)0340個100個城市基本信息互聯網電商數據搜索指數信息安全信息經濟數據來源產業融合25%城市治理20%數據及信息化基礎設施20%城市服務35%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中國城市數字經濟
10、指數白皮書(2018)依然堅持服務于城市管理者,為城市級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參考指引價值,兼具科學性、客觀性和時效性,探索中國城市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徑。產業發展貢獻和價值04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04科學性客觀性時效性全面評估中國城市級別“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標準公正客觀。01引領城市數字經濟評估重點關注數字化轉型對于城市整體發展的重要價值點,突出數字經濟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02倡導新動能及時響應國家政策對數字經濟的整體定位導向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方向,全面立體展示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進程。03洞察數字中國更貼合城市管理者視角的分析無論是對城市分級、城市聚類的比較分析,對城市數字經濟
11、發展路徑的研究探索,還是對建設均衡性、供給側改革、精準扶貧等領域的專題研究,都將使得此次研究更好的契合城市管理者的決策參考需求。均衡性專題城市數字經濟發展路徑研究城市聚類的比較分析供給側改革 城市分級 精準扶貧分析視角0103總體評估分析Overall Evaluation Analysis第 一 部分 0103總體評估分析第 一 部分 05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本次評估100個城市平均得分57.6分(滿分100分)。整體來看,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上升階段特征:評分結果分布錯落,各城市間差距較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差接近55分,且平均分更接近于下半區域。上海憑借其在城市服務、城市
12、治理、產業融合等領域的綜合發展優勢,在本次評估中排名第一,其余深圳、北京、廣州、成都、杭州、武漢等六城市發展也較為全面均衡,這七個城市評分均超過80分,發展水平領先。城市總分及排名06城市總分及排名排名城市評分排名城市評分1上海89.051哈爾濱55.92深圳88.352徐州55.93北京87.953鹽城55.34廣州87.454中山55.15成都86.755邯鄲55.06杭州85.956南寧54.97武漢80.957呼和浩特54.88寧波76.358銀川54.69無錫75.959長春53.710貴陽73.860淄博53.711青島73.561宜昌53.112南京73.462西寧53.113長
13、沙71.963濱州52.314蘇州70.664開封52.315福州70.265洛陽52.20716重慶70.166???2.117大連69.767柳州51.818天津69.668包頭51.319鄭州68.969湖州51.120佛山68.670東營50.421廈門67.671大慶50.422西安67.272滄州50.223東莞66.573湛江49.824濟南65.474秦皇島49.725合肥64.875汕頭49.326石家莊64.476許昌48.827綿陽64.477威海48.328南通63.978桂林48.229沈陽63.379濟寧47.530金華62.280齊齊哈爾47.031常州61.78
14、1襄陽46.632泉州61.382岳陽46.433昆明60.083寶雞46.234珠海59.584九江45.435溫州59.185平頂山45.136嘉興58.986贛州45.037鎮江58.687牡丹江45.038南昌58.588蕪湖44.339蘭州58.189株洲44.240烏魯木齊58.190德州44.141惠州57.891臨沂43.842紹興57.692拉薩43.743唐山57.393衡陽41.944臺州57.394鄂爾多斯41.845太原57.395茂名41.146煙臺57.296泰安37.647江門57.097鞍山37.548泰州56.598吉林35.449濰坊56.399保定35.
15、050揚州56.3100撫順34.6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中國城市數字經濟呈現“3中心5熱點”格局083中心、5熱點全國8個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生態群3中心:長三角中心 珠三角中心 環渤海中心5熱點:四川盆地熱點 華中平原熱點 閩東南熱點 關中平原熱點 山東半島熱點當前我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呈現出顯著的“3中心5熱點”格局,在全國范圍內形成8個數字經濟城市生態群。中心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區域內城市的數字經濟雙向協同、互補發展,核心城市分布較多且集中,區域內熱點多樣化,城市間形成生態互動。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為代表,這三個中心區域的核心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均超過80分,其周邊城市得分也普遍超
16、過60分。熱點模式則是以熱點城市的單極突破為主,建設發展區域數字經濟高地,核心城市突出但帶動作用尚待挖掘,數字經濟產業特色初步形成,但整體均衡性仍有待提升。熱點區域包括以成都、重慶、貴陽為核心的西南熱點,以武漢、鄭州為核心的華中平原熱點,以福州、廈門為核心的閩東南熱點,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平原熱點,以及以濟南、青島為核心的山東半島熱點。全國數字經濟熱點圖09通過將數據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城市服務、城市治理和產業融合四個指標進行聚類,考察城市間數字經濟發展的結構性關系,可將100個城市大體劃分為5類,即:觀望者、覺醒者、新興者、追趕者和領導者,5類城市數量呈標準正態分布。就城市數字經濟的整體發展而言
17、,雖然各城市基礎和起點不一,但會大體按照“從觀望摸索到規劃起步、建設發展、局部突破,直至均衡發展”這一路徑演進。追趕者和新興者城市體量大、發展快,將成為下一階段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興者和追趕者成為下一階段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注:聚類方法為K-均值聚類,參考指標為100個城市的4個一級指標得分觀望者覺醒者新興者追趕者領導者77273920綿陽、沈陽、金華、常州、泉州、昆明、珠海、溫州、嘉興、鎮江、南昌、蘭州、烏魯木齊、惠州、紹興、唐山、臺州、太原、煙臺、江門、泰州、濰坊、揚州、哈爾濱、徐州、鹽城、中山、邯鄲、南寧、呼和浩特、銀川、淄博、宜昌、濱州、洛陽、???、柳州、湖州、滄州寧波、
18、無錫、貴陽、青島、南京、長沙、蘇州、福州、重慶、大連、天津、鄭州、佛山、廈門、西安、東莞、濟南、合肥、石家莊、南通長春、西寧、開封、包頭、東營、大慶、湛江、秦皇島、汕頭、許昌、威海、桂林、濟寧、齊齊哈爾、襄陽、岳陽、寶雞、九江、平頂山、贛州、牡丹江、蕪湖、株洲、德州、臨沂、拉薩、衡陽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成都、杭州、武漢鄂爾多斯、茂名、泰安、鞍山、吉林、保定、撫順初見成效,快速發展意識覺醒,開始起步基礎薄弱,觀望摸索重點突破,后發超越全面領跑,發展均衡各城市所處的發展階段聚類數據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城市服務城市治理產業融合10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GDP與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存在相關性但并非
19、絕對約束通過將城市數字經濟指數與GDP指標進行交叉分析發現,城市經濟基礎和數字經濟發展存在較為明顯的正相關性,80%的城市GDP水平高即數字經濟指數高,GDP水平低即數字經濟指數低。但與此同時,仍有20%的城市其數字經濟發展與經濟基礎關聯不大,其中9個城市GDP水平較高但數字經濟發展滯后,相反,還有11個城市經濟規模雖然有限,但在數字經濟建設方面卻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位于左上象限)。注:此圖考察城市經濟水平與數字經濟發展的關系。橫軸是GDP水平,以5,000億人民幣這一通常意義上作為經濟發達城市的衡量標準作為分界線;縱軸是本次指數的評分結果,用以衡量城市數字經濟水平,以100個城市的平均分數作為
20、分界線。數字經濟/GDP交叉分析圖35000億5000億城市分級交叉結果分析城市間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級差11從一級指標各級城市的評分結果,可以清晰地看到當前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級差,如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平均差距超過15分,而新一線與二線城市之間的差距也是如此,而二線城市也基本代表著當前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平均水平。從二級指標看,新一線與一線城市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數據運營方面。目前一線和新一線部分城市已開始積極推進成立大數據管理局,開展數據運營,但后者在力度與總分總分及一級指標數字及信息化基礎設施產業融合城市服務城市治理一線城市新一線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平均一線城市新一線二線城市三線
21、城市四線城市平均成效方面相對落后,在其他一些重點領域如數字醫療、社會信用等方面,新一線城市同樣需要加強;二、三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對比則主要落后在兩方面:一是特色產業發展乏力,二是部分重點領域如環保監測、數字教育、政務服務等方面依然不足。顯然,在這些領域著力投入建設,將有助于相應城市實現數字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特別是數據基礎和運營基礎, 當前各個城市以硬件為核心的信息基礎設施差距已經逐步縮小,以數據為基礎的差異開始形成。數據及信息化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基礎數據基礎100.080.060.040.020.00.0100.090.080.070.060.050.040.012一線城市新一線二線城
22、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平均一線城市新一線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平均一線城市新一線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平均注:城市分級采用第一財經周刊2017年城市劃分標準,國家統計局尚無相關標準。服務成效建設運營政策規劃互聯網+產業基礎建設政策規劃城市服務治理成效建設運營城市治理供給側改革貢獻度互聯網+產業特色建設產業融合100.090.080.070.060.050.040.0100.090.080.070.060.050.040.090.080.070.060.050.040.030.0城市數字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不均衡、不充分”問題13與當前新矛盾的提法相適應,城市發展也需要講求均衡、充分,特別是在城市
23、服務與城市治理方面,既需達標,也不應存在短板。評分結果顯示,百城綜合均衡性得分僅為34.6分,表明目前國內均衡性總體水平不高,其中一線、新一線相對較好,但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得分迅速降低,或存在明顯瘸腿現象,或數字化應用發展雖然較為平衡,但整體建設水平不高,因此,對于我國廣大二、三線城市而言,均衡性建設將成為其未來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核心突出問題。注:均衡性是指城市自身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的均衡,以及城市自身各個維度之間的均衡。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既要注重單項特色發展,同時也要考慮到均衡性的問題。 城市服務和城市治理綜合均衡性得分34.6一線城市:88.1新一線城市:71.3二線城市:38.5三線
24、城市:19.7四線及以下城市:11.7城市服務和城市治理綜合均衡性得分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數據及信息化基礎設施14第 二 部分 數據及信息化基礎設施是指支撐城市民生服務、城市治理和產業融合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是衡量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信息基礎設施、數據基礎和運營基礎三部分。信息基礎設施數據基礎一線城市由于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起步早,在寬帶、移動網絡等方面的發展較快,同時,當前多數一線城市也在大力建設云計算平臺、大數據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因此這類城市在該項指標中得分最高。而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三線和四線城市這三大類城市之間形成明顯階梯狀發展態勢,表明信息化基礎設施類與經
25、濟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經濟發達的城市在新興信息基礎設施方面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依托其提升城市整體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一線、新一線城市得分明顯高于其他類型的城市。新一線多為近年來伴隨數字經濟浪潮興起的城市,如發展電子商務的杭州等,這些城市對數據的價值、數據給城市發展帶來的貢獻有著深刻的認知,因此它們對于數據基礎建設格外重視。當前,各城市已將推動政務信息系統互聯和公共數據共享作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務水平的重點工作。多數城市已建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但也應該看到,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城市數據基礎不夠完善,只完成了其中一類平臺的建設,說明數據開放共享的實際落地情況并不理想。15
26、新一線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信息基礎設施評分數據基礎評分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運營基礎各城市運營基礎建設起步早晚和實施力度不一,目前完整建設的城市很少,但可以看到,運營基礎已成為一些中小城市發展數字經濟的主要抓手,如蘭州,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率先建立運營中心、運營規劃和運營團隊,為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16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運營基礎評分第 三 部分 17城市服務城市服務主要指社會民生服務,根據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各行業“十三五”規劃、十九大報告以及新時期數字經濟熱點涉及的民生領域,將城市服務分為醫療、教育、交通、扶貧
27、、社保、政務、就業、幫扶和智慧社區等九大領域,評估這些領域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改善民生、提升服務效率的水平和成效,并加入對服務均衡性的考察,具體包括政策規劃、建設運營、服務成效三部分。政策規劃建設運營18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城市分級綜合平均城市服務-政策規劃評分城市服務-建設運營評分政策規劃的評估重點考察在民生領域中業務與數字化技術結合的規劃能力,其中包括城市覆蓋的民生領域數量和民生領域中具體的數字化項目數量兩部分內容。評分結果顯示,一線城市得分明顯領先于其他,這得益于一線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好,在政策制定方面更為深入。新一線城市對于利用數字經濟發展以提高
28、城市服務化水平也非常重視,近年出臺了較完備的支撐政策。二、三、四線城市之間的政策規劃則差別不大,得分均在綜合平均線左右。民生是數字經濟應用的重點場景,隨著城市的發展,各地不斷強化數字經濟建設運營,在醫療、交通、教育等領域與數字經濟的結合,多數城市已將數字經濟作為提升城市服務的重要手段。各城市民生領域數字經濟的應用程度還不高,平均分剛剛超過54分,而且尚有超過一半的城市處于平均分以下,民生領域數字經濟及相關技術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服務成效19政策規劃建設運營服務成效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城市服務-服務成效評分針對城市服務的三個二級指標評估可以看出,從
29、政策規劃、建設運營到服務成效,評分呈現逐級遞減的狀況。這表明,在當前中國各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重規劃、輕運營”、“重建設、輕成效”的問題是客觀存在,有的城市盲目上馬數字化工程,但是不注重運營成效,使得很多數字化項目淪為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政績工程;有的城市不針對自身發展面臨的問題,貿然上馬一些不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數字化項目,既未能給當地市民來便捷服務,也未能解決城市核心疾患,反而造成了資源和資金的浪費。因此,在民生領域,結合城市自身發展狀況,注重數字化項目的實際落地效果,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才是解決我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規劃、建設和成效不對稱問題的根本途徑。第 四 部分 中國
30、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城市治理20政策規劃政策規劃水平是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規劃是數字化項目落地的前提和保障。本次評估中重點考察在城市安全、社會信用、環境治理、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等城市治理領域中業務與數字化技術結合的規劃能力。評分結果顯示,在城市治理領域的政策規劃上,一線城市無論在政策的全面性還是深度上都有較大優勢。新一線大部分城市也具備較好的規劃能力,政策較為全面。二線城市得分處于整體平均水平,三、四線城市之間差別不大,這些城市在涉及城市治理的各領域如社會信用等,或多或少存在規劃短板。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城市治理是指城市管理部門對城市基礎設施、交通、環境、治安等方
31、面的治理和管理,是衡量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各行業“十三五”規劃、十九大報告以及新時期數字經濟熱點涉及的治理領域,將城市安全、社會信用、環境治理、城市基礎設施管理作為評估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并加入對治理均衡性的考察。針對城市治理的數字化建設和應用水平作為考察重點,具體包括政策規劃、建設運營、治理成效三部分。21城市治理-政策規劃評分建設運營治理成效本次評估重點考查城市治理各領域中典型數字化項目的發展水平,即公安大數據應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綜合管廊智能化管理平臺建設以及社會治理的均衡性。從排名和得分情況來看,在城市治理的實際落地方面,
32、各類型城市間有比較大的差距。一線城市能夠廣泛的覆蓋城市治理的各項領域,在與數字化技術結合的廣度和深度上都領先其他類型城市。而新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之間的差距并不大,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城市治理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是各級城市主管部門關注的重點,各類型城市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普遍較大,因此城市之間發展差距并不十分明顯。對于治理領域應用成效的評估主要是考察該城市在城市治理領域中國家級或省級示范工程的數量和級別,通過示范工程的情況來反映城市治理領域的建設和應用成效。另外本次評估中還對城市在治理領域中針對各部委十三五規劃中要求實現的重點數字化應用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從而全面評價目標城市的
33、城市治理應用成效。從排名和得分情況來看,大部分城市的治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不同類型城市之間的應用成效差距并不大。三、四線城市通過數字化治理項目的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效并得到了各級相關主管部門的認可。示范工程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級政府對于城市治理領域的關注程度,不論是國家級還是省級的示范試點工程在各地相繼落地,都反映出各級政府對于各城市治理發展情況的肯定。 22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城市治理-建設運營評分城市治理-治理成效評分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第 五 部分 產業融合2324互聯網+產業基礎建設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
34、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尤其強調與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的融合,逐步形成新業態、新模式的動態發展過程。此次研究在以往考察城市“互聯網+”與城市基礎產業融合的基礎上,特別關注城市特色產業的與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情況,以及各城市在供給側改革中對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情況。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互聯網+產業基礎建設評分“互聯網+產業基礎”建設考察城市已經推進和實現的“互聯網+”與傳統三大產業的融合發展情況。在“互聯網+第一產業”評估中,重點考察各城市農業的互聯網平臺及重點應用?!盎ヂ摼W+第二產業”則選取“互聯網+制造業”,重點關注制造業如何利用數字化改造來實現產業提效升級,包括智能制造與兩化融
35、合兩部分?!盎ヂ摼W+第三產業”重點考察各城市納入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以及推動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情況。評分結果顯示,各級城市之間呈現明顯的階梯狀發展態勢。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水平相差不大,得分遠高于其他城市,這也表明“互聯網+產業基礎”建設水平與城市產業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傳統產業基礎雄厚的城市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進展較快,而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也導致三、四線城市在此項指標評估中存在明顯差距。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5互聯網+產業特色建設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互聯網+產業特色建設評分“互聯網+產業特色”建設是考察城市中特色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情況。城市根據發展定位不
36、同,往往會結合自身發展特點確立若干城市特色產業給予重點扶持。當前數字化技術已經深入到城市特色產業發展中,成為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而且結合互聯網及新一代IT技術等數字化手段,可以迅速提升城市特色產業的發展速度,打造特色產業鏈,實現數字經濟與城市特色的融合發展。從排名和得分情況來看,目前評估城市中“互聯網+產業特色”建設的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數字經濟與特色產業融合情況較好,發展出智慧旅游、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一批特點鮮明的特色產業。而三、四線城市發展相對滯后,特色產業定位不明確,數字經濟滲透率也較低。26從2015年開始,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
37、性改革,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后,正式拉開序幕。供給側改革強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本次評價中供給側改革貢獻度指標旨在評估城市在供給側改革中針對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水平,也從側面展現出各城市供給側改革的深化水平。評估結果顯示,在各地方密集出臺的一系列供給側改革整體實施方案中,大多數城市能夠積極拓展數字化應用,并利用數字化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實施。供給側改革貢獻度互聯網+產業基礎建設互聯網+產業特色建設供給側改革貢獻度產業融合指標一線新一線四線三線二線城市分級綜合平均供給側改革貢獻度評分中國城市
38、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發展建議第 六 部分 2728將數據作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構建統一、共享的城市級服務平臺實現數字經濟全面均衡發展大數據時代,經驗決策向數據決策轉變,權力治理向數據治理轉變。數據將成為構建城市領先優勢的關鍵因素,數字化能力將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生產力,以數據為核心,進一步梳理城市內外的生產要素,重新構建數字城市發展的新模式。目前,全國一線城市和部分新一線城市已開始成立獨立的政府數據管理機構,專注于數據的開放和服務內容,通過數據的進一步確權,重新梳理城市各管理部門的定位、職責與權力界限,形成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今天的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個獨立數字應用
39、系統的堆砌,而應是更為關注城市級全面發展、綜合考慮城市生態特色的系統方法論,因而需要實現統一、共享的城市級數字經濟服務平臺,借助平臺級的數字化能力,打造均衡性數字城市?;谡苷莆蘸驼{用的資源及數據規模遠遠超過其他行業,因此推進政府數據的開放共享能夠對全社會形成示范效應,從而帶動更多行業、企業開放數據、共享數據、利用數據,打造新的發展動能。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9聚焦數字經濟新生態,加強區域間產業協同和城市協同,加速數字中國建設附錄一級指標權重二級指標權重三級指標權重數據及信息化基礎設施20%信息基礎設施40%固網寬帶的普及率20%移動用戶的普及率20%城市級云中心40%城市級信息安
40、全20%數據基礎50%大數據平臺建設40%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30%開放數據平臺30%運營基礎10%運營中心40%運營體系規范30%運營團隊30%伴隨著數字經濟新動能向城市管理、服務及產業等方方面面的滲透,將催生出一個綜合立體的城市數字經濟新生態。城市自身方面,各個產業主體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將驅動其向智能化、精細化、服務化方向發展,實現各資源要素利用價值最大化;區域方面,數字經濟的發展可為城市集群的深度融合提供有效支撐,各城市基于自身基礎逐步向特色化、功能化的數字經濟方向演化,這些分工各異的城市數字經濟形態將不斷聚合、協同共贏,形成區域數字經濟新生態,實現整體區域價值產出最大化,類似“3中心
41、、5熱點”的城市集群生態將進一步深化為新的產業特色集群,并通過漣漪效應和共振效應逐步衍生到全國范圍,加速數字中國的建設。指標體系及權重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018)指標體系30城市服務35%政策規劃15%覆蓋民生領域的數量50%民生領域數字化項目的數量50%建設運營65%社保服務平臺4%移動醫療平臺3%電子病歷平臺3%教育三通基礎4%教育兩平臺應用4%教育云平臺應用2%交通一卡通服務5%交通大數據應用5%社保一卡通服務5%“一號一窗一網”應用10%公共就業平臺5%殘疾人幫扶服務平臺10%精準扶貧平臺10%智慧社區平臺10%服務均衡性20%服務成效20%示范工程的數量25%示范工程的級別
42、25%應用覆蓋比率25%互聯網 + 民生指數25%城市治理20%政策規劃15%覆蓋治理領域的數量50%數字化項目的數量50%建設運營50%公安數據治理應用20%社會信用數據應用20%生態環境監測應用20%綜合管廊智能應用20%治理均衡性20%治理成效35%示范工程的數量35%示范工程的級別35%應用覆蓋比率30%產業融合25%互聯網產業基礎建設40%智慧農業應用20%智能制造應用20%兩化融合貫標應用20%服務業綜合改革20%服務業公共服務20%互聯網產業特色建設45%互聯網 + 產業特色規劃25%互聯網 + 產業特色建設25%互聯網 + 產業特色成效25%互聯網 + 產業發展指數25%供給側
43、改革貢獻度15%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3131類別城市名單一線深圳、上海、廣州、北京新一線天津、南京、武漢、沈陽、西安、成都、重慶、杭州、青島、大連、寧波、鄭州、長沙、蘇州、東莞二線南昌、貴陽、南寧、合肥、太原、石家莊、濟南、哈爾濱、長春、廈門、福州、烏魯木齊、昆明、蘭州、無錫、佛山、煙臺、泉州、???、南通、常州、徐州、紹興、溫州、臺州、中山、珠海、嘉興、金華、惠州三線呼和浩特、唐山、包頭、銀川、西寧、洛陽、濰坊、淄博、大慶、鞍山、汕頭、吉林、柳州、保定、邯鄲、秦皇島、滄州、東營、威海、濟寧、臨沂、泰安、湖州、泰州、鎮江、鹽城、揚州、桂林、湛江、江門、株洲、岳陽、衡陽、宜昌、襄陽、贛州、九江、蕪湖、綿陽、齊齊哈爾、撫順四線鄂爾多斯、德州、濱州、茂名、寶雞、開封、許昌、平頂山、牡丹江五線拉薩注:參考第一財經周刊城市338個地級市劃分,國家尚無標準分類。各線城市劃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