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公司代碼:688386公司簡稱:泛亞微透公告編號:2025-015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年年度報告摘要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第一節第一節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1 1、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2
2、 2、重大風險提示重大風險提示公司已在本報告中詳細闡述在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及應對措施,敬請查閱本報告第三節“管理層討論和分析”。3 3、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性、準確、準確性性、完整完整性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4 4、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5 5、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天健
3、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6 6、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尚未實現盈利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尚未實現盈利是 否7 7、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公司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股,不送紅股。截至目前,公司總股本為 70,000,000股,以此計算擬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 7,000,000元(含稅),轉增21,000,000股,轉增后公司總股份數增加至91,000,000股(最終轉增股數及總
4、股本數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最終登記結果為準,如有尾差,系取整所致。如在本議案通過之日起至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期間,因可轉債轉股/回購股份/股權激勵授予股份回購注銷/重大資產重組股份回購注銷等致使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動的,擬維持每股分配比例、每股轉增比例不變,相應調整分配總額和轉增股本總額,并將另行公告具體調整情況。公司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已經2025年4月29日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第四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東會審議。8、是否是否存在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適用 不適用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
5、24 年年度報告摘要第二節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公司基本情況1 1、公司簡介公司簡介1.11.1 公司股票簡況公司股票簡況適用 不適用公司股票簡況股票種類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塊股票簡稱股票代碼變更前股票簡稱人民幣普通股(A股)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泛亞微透688386無1.21.2 公司公司存托憑證存托憑證簡簡況況適用 不適用1.31.3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聯系人和聯系方式董事會秘書證券事務代表姓名王少華呂洪兵聯系地址常州市武進區禮嘉鎮前漕路8號常州市武進區禮嘉鎮前漕路8號電話0519-853135850519-85313585傳真0519-853135850519-85313585電子信箱2 2、報
6、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2.12.1 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服務服務情況情況公司的業務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發展階段:階段一(1995-2002 年):公司成立后主要從事簡單的材料復合業務,主要產品為標簽、貼紙等塑料制品,積累基礎運營經驗。階段二(2002-2013 年):公司開始承接密封件、擋水膜等業務,并順利切入汽車行業,開始了解到防水透氣膜產品并對此開展深入研究,于 2011 年開發出黑色 ePTFE 透氣膜,解決車燈霧氣問題,奠定行業地位。階段三(2013 年至今):以 ePTFE 膜和氣凝膠技術為核心,布局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形成多元化產品矩陣。報
7、告期內,公司繼續秉持“市場利基、產品多元”的發展戰略,深耕高性能復合材料細分市場,推動進口替代,產品覆蓋汽車、新能源、消費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形成了 ePTFE 微透產品、CMD 及氣體管理產品、SiO2氣凝膠產品,高性能線束產品等四大核心業務產品;同時,公司還擁有擋水膜、密封件、吸隔聲等傳統業務。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1、ePTFE 微透產品基于 ePTFE 材料的優異性能,公司的 ePTFE 微透產品應用領域涵蓋了汽車、消費電子、包裝、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主要產品包括用于汽車領域的透氣栓、透氣膜、泄壓閥等汽車透氣產品;用于消費電子領域的耐水壓透聲膜產品;
8、用于包裝透氣領域的包裝保護墊片;用于航空線纜的特種膜材料以及用于生物醫療的膜材等。近年來,伴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客戶端降本需求迫切,但由于 ePTFE 膜及其組件產品的制造均有較高的進入門檻,整個市場中的參與者數量有限,公司作為為數不多的掌握 ePTFE 膜全產業鏈制造工藝的廠家,掌握了膜的制造技術、改性技術以及復合技術,公司持續推進進口替代,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市場,公司的 ePTFE 微透產品營收保持穩步增長,同時毛利也維持了較高的水平,2024 年 ePTFE 微透產品營收占比達到 31.57%,ePTFE 微透產品構成了公司目前第一增長曲線。2、CMD 及氣體管理產品公司的氣體管理產品主要分
9、為干燥劑和吸霧劑兩種,可實現對密閉小微空間中氣體濕度的管理,目前該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車燈中。公司基于 ePTFE 膜及公司干燥劑技術創新的 CMD 方案,應用隔絕的理論顛覆了傳統的方案,通過高性能紅外吸濕劑和閥的結構設計組合解決車燈霧氣和壓力平衡問題,CMD 可通過旋擰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跟車燈結合,使用 CMD 方案后將不需要再采用傳統的霧氣解決方案,大大減少了車燈的制造工序,提升了制造效率,大幅度降低了霧氣解決的成本,同時免去了非環保的制造工藝,并且所有材料和產權 100%國產化,實現了此領域的中國創新,此技術方案已經被多家車燈廠以及汽車主機廠采用。同時,公司開發了一種集壓力平衡、快速泄壓、
10、凝露控制三個功能于一體的 CMD 平衡泄壓閥組件,該技術已被國內部分新能源電池廠采用,應用于多款新能源電動車型,CMD 作為一種被動的冷凝控制系統的安全模塊,能夠有效的改善電池包內部產生冷凝水所帶來零部件腐蝕老化、絕緣性能下降、溫度讀取失真等問題,從而保證電池包能夠更加安全可靠的為整車提供電能。公司的 CMD 產品擁有自主原創的知識產權,獲得授權的專利技術共有 35 項,其中獲得歐盟(德國、法國、捷克、意大利、英國)、美、日、韓、墨西哥、印度等授權的 6 項 PCT 國際發明專利名稱,中國發明專利授權 11 項,中國實用專利授權 18 項。近年來公司 CMD 及氣體管理產品高速增長,形成了公司
11、的第二增長曲線。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3、SiO2氣凝膠產品氣凝膠是一種具有豐富納米微孔結構的新型材料,具有導熱系數低、密度小、高比表面積、低介電常數等特點,在熱學、電學、光學、聲學、吸附催化等方面均表現出優異的性能,這使其在航空航天、建筑節能、化工工業、電子電工、交通運輸、生物醫藥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公司通過多年深入研究,將 SiO2氣凝膠與 ePTFE 膜等其他輔助材料復合,不僅提升了 SiO2氣凝膠材料本身性能還克服了傳統氣凝膠易碎、掉粉的問題,極大拓寬了材料的應用領域。公司通過首發上市募集資金投資建設了氣凝膠量產線,并通過外延擴張使用現金方式收購了
12、大音希聲 60%股權,將公司氣凝膠應用領域拓展到艦船領域。通過與大音希聲的不斷融合、協同發展,公司不斷提升氣凝膠產線的利用率,不斷完善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近年來氣凝膠業務保持穩定增長,公司還成功將氣凝膠應用于航空領域,為某型號飛機某些關鍵科目飛行試驗提供了有力支持。氣凝膠業務未來將成為公司的第三增長曲線。4、高性能線束產品公司作為美國戈爾的緊密追隨者,積極布局美國戈爾的第二大業務電纜,為此 2023 年公司通過使用閑置的實物資產增資入股了常州凌天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業務拓展至高性能電纜、線束連接器等領域。2024 年公司成立了汽車線束事業部,基于公司的客戶資源優勢推出了高性能汽車線束產品。
13、目前,公司及參股公司產品已廣泛用于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5、傳統業務公司的傳統業務主要為擋水膜、密封件、吸隔聲產品。這些產品主要用于汽車行業,由于準入門檻低、競爭激烈,受大環境影響,公司傳統三大件產品毛利率持續下滑。2.22.2 主要經營模式主要經營模式1、研發模式(1)自主研發公司的核心技術體系搭建主要依靠自主研發,根據不同產品類型采用不同的研發方式。主要的研發方式分為新品開發、常規迭代和定制化研發。新品開發新品開發模式適用于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是公司拓寬產品系列、提升技術的主要途徑。常規迭代常規產品是已經形成成熟的生產體系,客戶下達訂單后直接由生產制造部門進行生產的產品。江蘇泛亞微透科技
14、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該類產品的核心技術、工藝已經基本確定,各項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客戶的認證要求,屬于相對標準化的產品。公司定期對該類產品進行迭代更新,以滿足客戶對技術指標調整的要求,并努力通過優化生產技術降低產品成本。定制化研發公司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化的研發產品并交付,定制化設備研發能力已經成為公司核心技術壁壘之一。(2)合作研發合作研發是對公司整體科研實力的有力補充。公司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與外部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研發,公司積極與高校聯合開展產學研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的研發力量擴充自身的科研實力,將最新的科學技術轉化為自身生產力。2、采購模式公司制定了嚴格的供應商篩選評級制度
15、,由采購部、質保部及技術部共同對供應商進行篩選評級,根據評級結果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采購部門會根據下游客戶訂單、BOM 物料清單以及現有原材料庫存擬定采購計劃,由采購員根據采購計劃向物料清單指定的合格供應商下達采購訂單。公司的常用原材料包括化學試劑、吸音棉、纖維、EPDM、PE 膜、EVA 膜、膠水、膠帶等,此類原材料供應商較多,可選空間大,且公司訂單采購量大,在與供應商合作中議價能力較強。公司擁有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對于常規性原材料一般就近選擇長期合作的供應商,通過與供應商確定質量技術標準及交貨方式等重要條款,有效保障了原材料供應質量及穩定性。3、生產模式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采用自主生產的模
16、式,部分工藝相對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或簡單工序采用外協加工生產的模式。(1)自主生產公司通常根據客戶的采購計劃及具體訂單以銷定產,生產計劃的制定綜合考慮公司產能負荷、原材料、工裝模具及設備等情況,由內勤人員向車間下發生產任務單,并依據各產品生產時間約定入庫交期。(2)外協加工為集中優勢資源于產品生產的核心技術環節和關鍵工序,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公司選擇將部分傳統產品或簡單工序委外加工。為了保證外協加工產品的質量,公司建立了外協單位交付業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績評定辦法對外協廠商進行考核評價,并由公司技術部向外協廠商提供加工服務所需的工藝文件和技術指導等。4、銷售模
17、式公司銷售模式采用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模式。公司大部分產品屬于汽車零部件行業,需滿足客戶提出的產品性能要求以及相關工藝的要求,并提供有關的技術服務支持,產品及其應用的特點決定了公司主要以直銷模式開拓市場。由于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泛,也存在向貿易商或經銷商銷售的情況。2.32.3 所處行業情況所處行業情況(1).(1).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公司主營業務圍繞 ePTFE 微透膜以及氣凝膠等微觀多孔材料研發與制造展開,通過材料復合等技術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服務,屬于新材料領域的高性能復合材料行業。(1)ePTFE 行業ePTFE 膜,是一
18、種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微米或亞微米級的多孔立體網狀微觀結構,由聚四氟乙烯(PTFE)樹脂經拉伸、車削等特殊加工方法制成,在保持了 PTFE 優良化學性能的同時,通過改變材料的結構、形態、厚度、表面幾何形狀,然后搭配不同特性的輔助材料,從而實現不同的功能和用途。ePTFE 膜具有高度化學穩定性、耐高低溫、耐腐蝕、耐氣候、高潤滑、良好的不粘附性、電絕緣性、生物相容性佳等優良特性,是一種非常優秀的防水、防塵、透氣材料。ePTFE 行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40 年代,當時美國杜邦公司成功研發出聚四氟乙烯(PTFE),美國戈爾公司嘗試將 PTFE 進行拉伸,增加其中的空氣含量,最終得到一種
19、更輕盈、更柔韌的材料 ePTFE。此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ePTFE 材料的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從最初的航空、電子等領域逐步擴展到汽車、醫療衛生、化工等多個行業。20 世紀 80 年代至 90 年代,我國 ePTFE 行業開始起步,主要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進行生產線的建設和產品的研發。這一時期,我國 ePTFE 行業的發展速度較快,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進入 21 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ePTFE 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逐步提高。近年來,我國 ePTFE 行業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由于 PTFE
20、 材料具有耐高溫、高潤滑等特性,對其進行拉伸延展和加工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最終產成品的良品率、質量水平難以控制。同時,加工形成特定微觀孔隙結構的工藝技術難以掌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握,部分特定的微觀孔隙結構在改性、復合等加工環節容易被破壞而無法達到預期性能,因此生產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實踐技巧與理論知識,例如:加熱的溫度、拉伸的速度與倍率、模具的外觀形狀、改性復合的工藝細節等,都需要具備大量的試錯、改進經驗與豐富的理論知識才能掌握,因此生產多種不同特性的 ePTFE 膜存在較高的工藝壁壘。在實驗室環境下試制成功的具備某一特性的 ePTFE 膜還需要經過批量生產才能
21、獲得大規模產業化的能力,但 ePTFE 膜生產設備無法通過外購方式直接獲得,膜的制造、改性、復合以及應用組件的主要產線與工藝設備需要自行設計開發,這使得具備獨立自主設計、制造生產設備的能力成為進入行業強有力的壁壘。ePTFE 膜作為一種關鍵的基礎性材料,本身難以在下游直接使用,需要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或亟待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出相應的零部件組件或全套解決方案。這要求公司在獲得實際訂單前就參與客戶的產品設計,并通過客戶對公司產品的技術驗證。定制化設計與生產能力、長期技術驗證的持續投入以及客戶對具有品牌的供應商的信任,也構筑起了較高的進入壁壘。(2)氣凝膠行業氣凝膠是指通過溶膠凝膠法,用一定
22、的干燥方式使氣體取代凝膠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種納米級多孔固態材料,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因為密度極低,最輕的氣凝膠僅有 0.16 毫克每立方厘米,比空氣密度略低,所以也被叫做“凍結的煙”或“藍煙”。1931 年,美國科學家用二氧化硅制得了最早的氣凝膠。氣凝膠從誕生至今歷經多次產業化過程,第一次產業化(1940s):美國孟山都公司嘗試生產氣凝膠粉體,用于化妝品和凝固汽油增稠劑,但因高成本和市場開發不足失敗。第二次產業化(1980s):瑞典、美國、德國等公司探索甲醇/CO超臨界技術和常壓干燥技術,推動技術多元化。第三次產業化(21 世紀初):美國 Aspen Aerogel 公司實現氣凝膠商業化,
23、產品應用于航天軍工和石化領域,中國同期出現首批氣凝膠產業化企業。第四次產業化(2020s):氣凝膠制備技術趨于成熟,成本下降,應用領域擴展至新能源汽車、日用戶外等新興市場。氣凝膠歷經近百年發展,從實驗室“神奇材料”成長為兼具性能與商業價值的新型材料,未來有望在碳中和、能源效率提升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氣凝膠的研發與產業化面臨以下核心技術挑戰:超臨界干燥技術依賴:超臨界干燥工藝需高壓高溫設備,設備投資大且能耗高,且部分生產設備需定制化,初期投入高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材料性能優化難點:純 SiO氣凝膠脆性大(抗壓強度0.1MPa),需通過纖維增
24、強(如玻璃纖維、碳纖維)或復合聚合物提升韌性,但會顯著增加密度(從 3kg/m升至 200kg/m以上)。規?;a與成本控制:高純度前驅體價格昂貴,且溶劑回收率低。凝膠化時間需精確控制(從數小時至數天),過快易導致結構不均,過慢則降低產能。(2).(2).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情況情況(1)公司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突破多重壁壘并掌握先進技術的企業由于 ePTFE 膜及其組件產品的制造具有較高的進入門檻,整個市場中的參與者數量有限,即使是行業巨頭也僅有美國戈爾一家以 ePTFE 材料為核心業務,其他的市場參與者例如日東電工、唐納森等都僅有部分業務涉及 ePTF
25、E 材料。ePTFE 膜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每一個細分應用市場都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定制化開發。得益于長期與知名汽車主機廠、配件廠的合作,公司對定制化的開發模式具有豐富的經驗,通過長期不斷地試驗和探索工藝、自行設計生產所需設備等方式成功跨越了前述多重壁壘,成功掌握行業先進技術并應用于不同領域,成為行業中為數不多的可大規模制造具有多種不同特性 ePTFE 膜及其組件的供應商。(2)牽頭制定行業標準目前國家暫時沒有出臺專門針對 ePTFE 膜生產制造的行業標準,僅有 PTFE 及 ePTFE 膜在部分應用領域中的標準。作為國內 ePTFE 膜及其組件的領先供應商,公司牽頭起草了行業標準汽車電氣電子設
26、備防護用防水透氣組件(QC/T 979-2014),標志著公司在該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水平。隨著核心技術產品在消費電子、新能源動力電池、醫療健康、航空航天等領域的不斷拓展,公司將在更多的行業應用領域達到先進的技術水平。(3)核心產品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公司的透氣栓、透氣膜主要應用于汽車車燈、ECU、微型電機等部位,主要起到防水、防油、壓力平衡的作用。公司能夠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定制化生產不同透氣量水平的透氣栓、透氣膜產品。與此同時,公司產品的滲水壓力可以達到 50KPa 以上,防油等級滿足最高等級 8 級的標準,技術指標已經達到行業內先進水平。公司的耐水壓透聲膜具有亞微米范圍內互連的高度
27、規則的孔隙結構,通過對 ePTFE 膜微觀結構的改性,其孔徑精度達到m 級,在阻礙液體進入的同時保留對于空氣、氣體、聲音及熱量的通道作用,插入損耗小于 2dB,耐水壓可深達水下 50 米,技術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公司原創的 ePTFE 膜復合吸音棉產品,通過對 ePTFE 膜的聲學特性進行巧妙的運用,將其與公司的基礎吸音棉復合,從而獲得優秀的吸音降噪特性。這一高性能復合微孔薄層新材料具有良好的全頻吸音能力,對 100-6,300Hz 頻率的噪音均能有效吸收降低。其中,對 3,000-6,300Hz 頻率范圍內的噪聲吸聲系數達到了 0.95
28、 的高水平,聲壓在全頻范圍內降低了 5-7dB,使大部分噪音強度降至聽閾以下,吸音效果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公司獨創的 CMD 產品是一款在行業中具有顛覆效應的創新產品,通過將高性能的吸霧劑與ePTFE 膜相結合,能夠為客戶提供行業內領先的濕度控制解決方案。相比于競爭對手美國戈爾&AML的 CMD 產品,公司的 CMD 無需外接電源驅動使用,在成本和使用便利性上具有更強的優勢。(3).(3).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材料作為支撐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和關鍵性要素之一,其材料技術的發達程度,決定了
29、制造和裝備的先進水平。而新材料則是指那些新近發展或正在發展之中的具有比傳統材料的性能更為優異的一類材料,通過物理研究、材料設計、材料加工、試驗評價等一系列研究過程,創造出能滿足各種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術。新材料能夠顯著開發出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使其成為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催生出新興產業的核心發展產業,新材料技術被稱為“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因此,材料強則制造強,制造強則國力盛,發展新材料已然是中國成為制造業強國的關鍵,是中國擺脫關鍵材料與技術“卡脖子”困境的重要抓手,也是為尋找經濟發展新動力的突破口。新材料行業發展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如下:
30、(1)下游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市場容量逐步擴大,技術領先型材料企業有望步入快速發展期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消費電子、新能源交通、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需求不斷擴大,行業將迎來較快發展期。一方面,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和升級,高端消費類電子和乘用汽車智能化升級也將進一步提速。而高端消費品領域客戶對新型功能防水、透聲、透氣的防護性和功能性等多維度系統化解決方案需求將隨之增多,服務要求亦將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不斷拓寬的應用場景將催生更多新型高端消費品種類,根據客戶對產品性能要求量身定做個性化功能性材料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將對復合材料生產企業的研發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2)國家政策扶持,國產化
31、進口替代進度加快我國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都在加大對新材料產業的支持力度,新材料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大。國家層面,先后出臺了中國制造 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 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方案“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 年)等,將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推進。2024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4 年版),涵蓋 29
32、9種新材料,包括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類,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發展需求與項目建設需要,為推動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助力相關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指引。2024 年 1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等七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進未來材料產業發展,包括推動有色金屬、化工、無機非金屬等先進基礎材料升級,發展高性能碳纖維、先進半導體等關鍵戰略材料,加快超導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創新應用,為新材料產業重點突破提供了指引與支持。得益于國家對相關領域的政策與財政支持,新型材料的國產化進度已加快,在公司與其他國內優秀企業不斷努力下,部分高端高性能復合材料已具備國產
33、化的基礎,并在核心技術指標上與進口產品處于同一水平。3 3、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3.13.1 近近 3 3 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單位:元幣種:人民幣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減(%)2022年總資產1,088,614,446.90953,004,439.0714.23891,727,828.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725,699,188.34684,078,788.656.08617,543,284.47營業收入514,775,993.36410,548,188.4425.39364,464,300.36歸屬于上市公司
34、股東的凈利潤99,157,042.0886,536,214.8714.5831,344,909.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89,816,621.6473,033,383.1622.9824,967,161.9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8,655,861.8281,660,988.4857.5579,136,698.6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3.9013.51增加0.39個百分點5.21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421.2414.520.45稀釋每股收益(元股)1.421.2414.520.45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5.566.07減少0.51個百分點4.
35、71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3.23.2 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第一季度(1-3 月份)第二季度(4-6 月份)第三季度(7-9 月份)第四季度(10-12 月份)營業收入103,675,064.16122,384,116.51126,286,460.82162,430,351.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14,241.8425,854,180.5723,946,232.4532,542,387.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6,511,791.3525,669,057.6524,0
36、47,599.6323,588,173.0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5,192,555.2150,043,369.6217,433,992.6345,985,944.36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適用不適用4 4、股東情況股東情況4.14.1 普通股普通股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 10名股東情況名股東情況單位:股截至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戶)3,553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戶)3,804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0年度報告披露
37、日前上一月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0截至報告期末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戶)0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戶)0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不含通過轉融通出借股份)股東名稱(全稱)報告期內增減期末持股數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條件股份數量質押、標記或凍結情況股東性質股份狀態數量張云019,511,46727.870無0境內自然人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常州賽富高新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05,850,3638.360無0境內非國有法人江蘇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05,583,1577.980無0境內非國有法人鄒東偉02,394,7163
38、.420無0境內自然人昌建忠01,457,3352.080無0境內自然人楊明之-68,0001,302,0681.860無0境內自然人李玲1,071,2771,071,2771.530無0境內自然人嚴獻忠524,714804,2141.150無0境內自然人劉玉玲410,534785,2561.120無0境內自然人李建革0732,3291.050無0境內自然人上述股東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的說明上述股東中張云先生、鄒東偉先生、李建革先生于 2019 年 6 月 10 日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為一致行動人。除上述外,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東有存在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關系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及持股數量的說明
39、不適用存托憑證持有人存托憑證持有人情況情況適用 不適用截至報告期末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表決權數量前十名股東情況表數量前十名股東情況表適用 不適用4.24.2 公司與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適用不適用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4.34.3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適用不適用4.44.4 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股東情況名股東情況適用 不適用5 5、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情況情況適用 不適用第三節第三節 重要事項重要
40、事項1、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51,477.60 萬元,同比增長 25.3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9,915.70 萬元,同比增長 14.58%。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總資產為 108,861.44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 72,569.92 萬元。報告期內,公司堅定聚焦復合材料業務,進一步拓展產品應用場景,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迭代,提升公司自動化能力,推動公司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實現了主營業務的良好增長。2、公司年度報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應當披露導致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原因。適用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