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公司代碼:688071公司簡稱:華依科技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4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年年度報告摘要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第一節第一節 重要提示重要提示1、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網站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2、重大風險提示重大風險提示公司
2、已在本報告中詳細闡述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及應對措施,敬請查閱“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之“四、風險因素”。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3、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性、準確、準確性性、完整完整性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4、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5 5、上會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上會
3、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6、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尚未實現盈利公司上市時未盈利且尚未實現盈利是 否7、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2024年度,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6,736,996.52元;截至報告期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5,053,877.93元。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議案,2024年度,公司擬不進行利潤分配,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該議案尚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8、
4、是否是否存在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項適用 不適用第二節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公司基本情況1 1、公司簡介公司簡介1.11.1 公司股票簡況公司股票簡況適用 不適用公司股票簡況股票種類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塊股票簡稱股票代碼變更前股票簡稱人民幣普通股A股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華依科技688071不適用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1.21.2 公司公司存托憑證存托憑證簡簡況況適用 不適用1.31.3 聯系人和聯系方式聯系人和聯系方式董事會秘書證券事務代表姓名沈曉楓黃竹聯系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東路1388號13棟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東路1388號13棟電
5、話021-61051366021-61051366傳真021-61051387021-61051387電子信箱investorw-investorw-2 2、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2.12.1 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主要業務、主要產品或服務服務情況情況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以及智能駕駛相關業務,是一家專業的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領先的智駕感知定位解決方案提供商。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所屬行業為“專用設備制造業”,行業代碼為“C35”。公司主營業務呈現多元化且高度專業化的特點,聚焦于
6、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智能駕駛以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三大核心領域,具體表現如下:1、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業務、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業務憑借在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制造領域的長期積累和新能源智能汽車測試技術的研發經驗,公司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的規模,圍繞汽車零部件、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整車等提供測試服務、工程咨詢(設計、驗證、對標優化)、以及技術開發。積極為客戶提供面向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產品研發的測試服務。針對全球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測試需求以及中國車企國際化戰略,公司正加速全球布局,特別是在天津和德國慕尼黑建立的測試中心,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服務能力。公司新能源汽車動
7、力總成測試服務所用的測試臺架為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面向客戶研發設計新產品使用,如通過電機提供精確的模擬加載和負載,綜合傳統能源及新能源兩種動力結構的特點,使用環境艙模擬各種真實的環境條件,可以滿足高轉速、高動態、小間距、大扭矩以及環境模擬的復合試驗要求,實現新能源續航里程的精密測試,為客戶的產品研發設計提供技術支持,從而縮短新產品開發的周期,并提升產品開發質量。公司與國內外眾多知名車企及零部件供應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主要客戶涵蓋比亞迪汽車,小米汽車、智己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長城汽車、奇瑞汽車、上汽集團、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等眾多國內外知名車企,以及大陸、西門子、PAT
8、AC、舍弗勒、納鐵福、Stellantis、寧德時代、SGS 通標公司、中國汽研、上機檢、長機檢等零部件供應商和檢測機構。2、智能駕駛業務、智能駕駛業務在智能駕駛領域,公司專注于高精度慣導產品和智能駕駛測試業務。高精度慣導產品作為智能化感知層的關鍵零部件,公司依靠在慣性器件研發、虛擬傳感器陣列技術、高精度衛星定位算法、RTK 算法、組合慣導算法等優勢,以自研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慣導、衛導和高精度定位產品,為智能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機器人、無人機等移動載體提供穩定可靠的定位解決方案。公司已獲得德國 TV 萊茵 ISO 26262 汽車功能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
9、年度報告摘要ATF16949 質量體系認證等。成功定點國內多家汽車主機廠的多款智能汽車車型。目前高精度慣導產品已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以其高精度的技術優勢,滿足智能駕駛車企的需求,推動其在乘用車上的廣泛應用。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興起,公司憑借在 IMU 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國內多家頭部機器人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圍繞機器人重心姿態控制、運動控制等方向展開算法及硬件研發,目前已得到部分客戶訂單,實現了人形機器人類 IMU 的小批量供貨。智能駕駛測試業務方面,公司擁有多樣化的測試場地,涵蓋 AEB、FCW、LKA、BSD、AES等主動安全道路測試服務,可滿足整車 ADAS 性能測試,打造智能駕駛、自動駕駛、
10、智慧出行測試體系。3、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業務、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業務作為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領域的領軍企業,通過定制化產品開發設計,成功打造了覆蓋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測試設備的完整產品線。作為“發動機冷試方法”國家行業標準的首要起草單位,公司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相關產品已打破國際壟斷,實現進口替代。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多家知名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包括比亞迪汽車、上汽集團、一汽集團、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理想汽車、沃爾沃、長安福特、上汽通用、博格華納、法國雷諾、馬來西亞寶騰等,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同時,已成功進入匈牙利、波蘭等國際市場,進一步證明了技術實力和市
11、場競爭力。2.22.2 主要經營模式主要經營模式1、采購模式公司產品由于定制化生產的特性,所采購的原材料品類多、規格型號復雜。根據原材料的功能或作用可以分為機械類、電氣類和其他。機械類主要包括機械結構件、附屬設備、傳動導向和氣動液壓件等,電氣類主要包括電氣測控元件、儀器儀表和驅動電機等。為保證采購物料的質量,公司制定了嚴格、科學的采購制度,對于從選擇供應商、價格談判、質量檢驗到物料入庫的全過程,均實行有效管理。2、銷售模式公司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業務為公司通過在自身的廠房內自建在實驗室使用的研發設計類測試設備,向有研發新產品需求的客戶提供測試服務。公司銷售人員、項目技術人員等與潛在客戶進行溝通、交
12、流,深入了解客戶內在需求,獲得客戶認可,進而獲取客戶訂單。通過為客戶制定個性化的測試服務方案,根據客戶的測試需求擬制測試大綱、下發測試任務單,并根據測試結果向客戶提交測試數據,收取測試服務費用。公司高精度慣導業務主要通過投標程序或商業談判的方式獲得定點。在面對下游汽車整車廠商、零部件供應商等潛在客戶時,公司通過商業談判的方式進行業務合作。公司 IMU 產品通過解讀客戶需求向定點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研發和產品制造。公司銷售人員、項目技術人員等與潛在客戶進行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客戶內在需求,并且依照客戶要求開發產品,同時依照 IATF16949相關程序和流程開發制造獲得客戶認可,進而獲取客戶訂單。通
13、過為客戶提供符合客戶技術規格的需求產品。公司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業務主要通過投標程序或商業談判的方式獲得項目訂單。在面對下游汽車整車廠商、零部件供應商等潛在客戶時,公司與合資、外資及民營企業客戶之間主要采取商業談判、市場化議價的方式;與國有企業客戶之間主要采取招投標的方式,但對于金額較小的設備更新改造項目或原有項目的延續性合作,公司與國有企業客戶之間也存在通過商業談判的方式進行業務合作。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3、業務運作流程(1)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業務公司提供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業務的主要環節如下:編制任務通知書:試驗合同簽訂后,業務經理編制生產任務通知書;項目立項:
14、任務通知書編制的同時,提出立項申請;編制項目計劃:公司測試技術工程師與客戶進行試驗項目的前期技術溝通,并制定項目試驗計劃;編制測試大綱:根據客戶的試驗需求,結合臺架設備功能等情況編制測試技術方案;被測件確認登記:收到被測件后,由測試中心樣品管理員協同試驗項目負責人,共同查驗被測件的外觀及清點數量后,進行被測件登記;測試設備準備、調試:試驗項目組成員對該項目所需要的設備、儀器等提前排查,確保臺架設備在試驗前能正常運行。在測試臺架安裝后,對臺架與被測件進行聯合調試,以滿足測試條件和測試功能;實施測試:據客戶試驗需求及測試技術方案,嚴格按測試流程進行試驗,確保測試服務任務按計劃完成;處理數據:將數據
15、的采集順序、采集名稱等按客戶要求的格式進行整理,以及對部分數據按客戶要求轉化為二維或三維圖。(2)高精度慣導業務公司在產品設計開發及生產業務的運作中通常先根據客戶的技術需求,完成產品的售前技術方案,簽訂合同后再根據客戶的技術協議書進行更具體的設計開發及驗證,然后根據客戶訂單,基于MES 和 WMS 系統,依次進入排產、采購、生產、檢驗等階段,最終發貨完成產品交付。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3)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業務公司在銷售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業務的運作中通常先根據客戶的技術需求,完成產品的售前技術方案,簽訂合同后再根據客戶的技術協議書進行更具體的設計開發,然后
16、進入采購、裝配、調試、預驗收等階段,最終發貨并在客戶現場安裝調試,由客戶終驗收后完成項目交付。2.32.3 所處行業情況所處行業情況(1).(1).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行業的發展階段、基本特點、主要技術門檻(1)行業發展階段汽車電動化持續深化,新能源汽車研發端測試服務需求旺盛2024 年,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進一步深化,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盡管行業增速因市場競爭和消費需求趨穩呈現結構性調整,但研發端的創新活力依然強勁。中國作為全球電動化轉型的核心引擎,2024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 1,200 萬輛,同比增長超 30%,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65%以上。政策驅動與技術迭代雙輪并
17、進,中國“雙碳”目標持續推進,歐洲2035 年禁售燃油車法案全面落地,推動車企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研發測試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尤其是高轉速電機、多能源耦合系統(如混合動力)等新技術的工程驗證需求激增,帶動新能源動力總成測試服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張。智能駕駛滲透率快速提升,人形機器人市場發展加速,IMU 應用前景廣闊智能駕駛技術加速邁向商業化落地,自動駕駛滲透率在 2024 年實現快速提升,中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進入關鍵實施階段,多地開放高級別自動駕駛試點,推動高精度慣導、多傳感器融合算法等核心技術的需求激增。IMU 作為自動駕駛感知層的核心模塊,市場規模增長明顯,尤其
18、在復雜路況、信號干擾等場景下展現不可替代性。與此同時,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新興領域成為慣導技術的新增長極,華依科技憑借著在 IMU 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已在機器人領域實現突破,未來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寬。(2)行業基本特點近年來,全球汽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技術變革,汽車產業正朝著“智能化、電動化、集成化、輕量化”的方向發展,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在此次轉型升級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華依科技圍繞汽車電動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智能測試設備到智能測試服務、動力總成測試到智能駕駛測試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測試難度高、技術更迭快動力總成測
19、試服務:測試難度高、技術更迭快公司測試服務面向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的研發階段,具有測試難度較高,技術更迭迅速的特點。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的開發需要充分的工程測試驗證來保證性能和可靠性,涉及的細分領域眾多,電機、電控、減速機以及電驅動總成等核心部件的研發均需要專業的測試驗證服務;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技術不斷發展,為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的更新迭代提供了有力支撐。高精度慣導:應用多樣性、自主性強高精度慣導:應用多樣性、自主性強隨著汽車電動化滲透率突破關鍵閾值,動力性能同質化趨勢加速,智能化與具身智能融合能力正成為車企差異化競爭的核心戰場。2024 年,自動駕駛規?;涞赝苿痈呔榷ㄎ恍枨蟊l式增長,IM
20、U 作為自動駕駛的“感知神經”,憑借全場景自主定位、抗干擾性強等技術優勢,成為智能汽車剛需。與此同時,具身智能技術的突破為人形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領域注入新動能,IMU作為運動感知與空間建模的核心硬件,應用場景從車載向多終端延伸,打開百億級增量市場。技術壁壘高、行業分工明確:慣性導航是一門涉及精密機械、計算機技術、微電子、光學、自動控制、材料等多種學科和領域的綜合技術,技術門檻較高;目前慣性導航產業鏈主要分為器件制造、模塊組裝和軟件設計兩個層級。在產業鏈上游,慣導系統元器件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慣性器件和其他參考信息設備;產業鏈中游主要產品包括對各模塊進行系統集成和軟件設計。需求明確、應用多樣性
21、:慣性導航系統由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組成,可以提供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作為一種自主式推算導航技術,具有不依賴于外部信息、外部條件影響的特點,可以連續、實時地提供載體位置、姿態、速度信息在不同領域具有強自主性,如室內定位、人形機器人、無人機、電子產品標定、無人駕駛、智能炮彈、無人船、雷達/天線指向和追蹤等領域。不可或缺性:慣性導航具備不受雨雪天氣、電磁干擾等外界信息擾動的獨特優勢,且輸出信息連續不間斷的位置、姿態信息,有效的彌補了 GNSS 的導航、環境特征定位的劣勢,與 GNSS、毫米波、視覺、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形成更深層次的融合提供穩定、可靠的定位、姿態信息;成為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等多
22、種行業應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動力總成測試設備具有高度集成化、數字化、定制化的特點,技術壁壘高。動力總成測試設備具有高度集成化、數字化、定制化的特點,技術壁壘高。集成化:動力總成測試設備需要集成各個分離的儀器儀表、傳感器、機械電氣部件、軟件等,最終實現的是一個高精度、快節拍、柔性化的系統工程,系統設計復雜,要求整體化工程思維與長期項目實施經驗;數字化:現代動力總成測試設備要求對高速動態工況進行模擬,對系統進行控制,并對最終結果進行采集分析,因而數字化、智能化的測控軟件至關重要,且優秀的軟件算法能力有助于固化工程經驗,正向強化競爭優勢;定制化:產品根據被測品、生產線、生產環境高度定制化,依賴行業
23、積累。(3)主要技術門檻: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技術難度大,定制化需求強,技術門檻較普通測試服務更高:動力總成測試服務主要聚焦于汽車動力總成的研發設計階段,為汽車動力總成性能、功能、品質的設計、開發、改進提供工程試驗和分析驗證。研發設計階段的測試技術難度較大,需要對高速電機及減速器、變速器、電驅總成等多項零部件進行測試,且測試的內容包括性能、環境等多類測試;往往需求在高轉速、高動態、小間距、大扭矩工況下進行,對測試設備和測試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此外,研發設計階段的測試定制化需求程度極高,需要測試服務企業與汽車主機廠及零部件廠商進行密切
24、的溝通與合作,滿足主機廠提出的各類需求,因此研發設計階段的測試服務門檻顯著高于普通的測試服務。慣導行業技術門檻較高,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涉及器件、算法、系統集成及產品生產等。在算法層面是占領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數據融合較之前的松耦合走向緊耦合甚至深耦合,而隨著系統集成化和小型化的加劇,對組合技術的要求進一步擴大,已逐步進入衛星數據解算;在器件層面,需要精準掌握加速度和角速度信號誤差建模,得到精確的校準和補償;在系統集成方面,需要精準掌握車載模型特點,使得多場景下得到高精度定位數據。隨著自動駕駛的到來,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除了保持既有的全方位可靠性驗證外,在抗干擾、容錯方面以及功能安全的設計方面進
25、一步加強,而實時性的要求也使得對硬件設備、存儲容量、以及計算能力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的行業門檻較高,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簡單測試設備、模擬電控測試設備、數字化測試設備、動態測試設備和測試中心的建設、動力總成測試中心持續升級和數據庫建設。動力總成測試設備的開發涉及軟件、電氣、機械、自動控制、信息技術等多學科領域,最終開發出的智能測試設備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技術門檻高。(2).(2).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分析及其變化情況情況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以及智能駕駛相關業務,
26、是一家專業的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領先的智駕感知定位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以先進的測控和整車數字化交互技術,并結合智能感知融合算法,推動汽車電動智能化轉型升級。(1)深耕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領域,二十余年經驗積累成就行業龍頭)深耕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領域,二十余年經驗積累成就行業龍頭公司是發動機冷試國家行業標準起草者,作為國內數字化測試技術產業化的先行者,公司成功打破國外企業對動力總成智能測試領域的市場壟斷,填補了國內多項產品空白,并在全球市場與國際知名對手展開競爭,完成法國雷諾、日本日產、韓國三星等廠商的訂單交付。公司緊跟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新能源業務占比持續提升,公司
27、通過軟件分析算法將工程經驗固定下來,大數據積累和智能算法已構筑堅實壁壘,專利資源和軟件著作權資源儲備豐富。(2)慣性導航產品正式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穩步推進慣性導航產品在多個領域的應用)慣性導航產品正式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穩步推進慣性導航產品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公司緊跟智能駕駛行業的快速發展趨勢,成功研發并實現了智駕類 IMU 產品的批量交付。這款產品憑借其不依賴外部信號、高可靠性及與車輛其他傳感器數據融合的能力,顯著提升了車輛定位精度,成為 L3 及以上智能駕駛車輛的重要定位系統。此外,公司成功獲得了萊茵 ISO26262國際標準認證,這一認證不僅是對公司產品質量的認可,也極大地增強了客戶對公司
28、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同時,它也提高了市場準入門檻,為公司高精度慣導產品的市場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高精度產品的量產,公司在技術轉化和規?;a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市場地位。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興起,公司憑借在 IMU 領域的深厚積累,公司與國內多家頭部機器人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圍繞機器人重心姿態控制、運動控制等方向展開算法及硬件研發,目前已得到部分客戶訂單,實現了人形機器人類 IMU 的小批量供貨。(3)豐富經驗把握行業需求,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廣泛客戶群體)豐富經驗把握行業需求,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廣泛客戶群體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公司
29、對客戶需求具有深刻理解,憑借行業領先的汽車測試設備和服務、自身過硬的技術實力與定制化解決方案能力,具備提供智能測試設備到智能測試服務、動力總成測試到智能駕駛測試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公司贏得了業內主流客戶的廣泛認可,與客戶形成深度協同的合作關系;覆蓋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長城汽車、奇瑞汽車、上汽集團、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大陸、西門子、PATAC、舍弗勒、納鐵福、Stellantis、寧德時代、沃爾沃、長安福特、卡特彼勒、博格華納、法國雷諾、馬來西亞寶騰等國內外知名品牌車企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助力客戶持續提升產品駕乘體驗。(3).(3).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
30、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報告期內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1)具身智能的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智能化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加,具身智能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其中包括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低空飛行器等多個應用市場。據市場研究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十年內實現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增長。在中國,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消費升級的推動,具身智能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市場前景極為廣闊。公司基于多年對慣性導航產品的技術積累及對業內資源的把控,緊抓具身智能行業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搶占市場發展先
31、機,目前已與多家車廠以及人形機器人企業形成合作。IMU 作為一種測量物體三軸姿態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裝置,在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汽車底盤和主動安全,及低空經濟、航空航天、智慧農業、工程機械、醫療器械等需要精準平衡的智能產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根據 Yole Intelligence 數據,IMU 行業 2022-2027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7.03%,到 2027 年,全球 IMU 市場規模將達到 27.92 億美元左右。(2)新能源汽車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
32、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新能源汽車融匯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變革性技術,推動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帶動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交通體系和城市運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對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世界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汽車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汽車產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為
33、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企業競爭力大幅增強,2015 年以來產銷量、保有量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產業進入疊加交匯、融合發展新階段。必須搶抓戰略機遇,鞏固良好勢頭,充分發揮基礎設施、信息通信等領域優勢,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融合開放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特征:隨著汽車動力來源、生產運行方式、消費使用模式全面變革,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正由零部件、整車研發生產及營銷服務企業之間的“鏈式關系”,逐步演變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相互賦能、協同發展
34、成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內在需求,跨行業、跨領域融合創新和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時代特征,極大地增強了產業發展動力,激發了市場活力,推動形成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互融共生、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經過多年的業務深耕,公司在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測試服務的綜合業務體系,并獲得知名整車制造企業的普遍認可。在全球汽車產業朝著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發展的趨勢下,公司順應行業趨勢,將智能駕駛領域的業務拓展作為重要戰略發展目標,以謀求長遠穩定的發展。3 3、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司主要會計數據
35、和財務指標3.13.1 近近 3 3 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單位:元幣種:人民幣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減(%)2022年調整后調整前總資產2,187,134,773.352,110,462,550.723.631,323,782,634.511,300,016,125.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982,812,562.231,038,941,196.66-5.40502,758,396.55502,650,645.23營業收入423,435,218.01351,819,778.0620.36336,799,572.35336,799,572.35扣除
36、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422,061,664.28351,173,134.3720.19334,046,244.89334,046,244.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736,996.52-16,009,411.11不適用36,801,073.9336,363,380.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0,541,984.84-21,832,031.19不適用30,330,721.7729,893,027.8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6,372,265.31-25,267,977.57不適用65,348,169.3465,34
37、8,169.34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4.62-1.85減少2.77個百分點7.627.52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55-0.20不適用0.510.50稀釋每股收益(元股)-0.55-0.20不適用0.510.50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11.7912.04減少0.25個百分點9.479.473.23.2 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第一季度(1-3 月份)第二季度(4-6 月份)第三季度(7-9 月份)第四季度(10-12 月份)營業收入101,813,147.4173,594,735.21121,229,480.04126,797,
38、855.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9,692,729.53-22,034,258.742,347,754.37-17,357,762.62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東的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0,776,399.21-22,959,378.631,253,415.07-18,059,622.0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4,884,791.693,577,254.0117,086,548.1440,593,254.85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適用不適用4 4、股東情況股東情況4.14.1 普通股普通股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
39、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 10名股東情況名股東情況單位:股截至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戶)4,018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戶)3,945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0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0截至報告期末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戶)0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戶)0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不含通過轉融通出借股份)股東名稱(全稱)報告期內增減期末持股數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條件股份數量質押、標記或凍結情況股
40、東性質股份狀態數量勵寅017,844,54621.050無0境內自然人黃大慶07,840,9989.250無0境內自然人秦立罡05,495,8506.480無0境內自然人申洪淳05,093,5806.010無0境內自然人王鋒-33,5003,528,6994.160無0境內自然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650,7963,500,0004.130無0其他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國均衡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2,153,0372,153,0372.540無0其他蘇飏533,2611,749,7002.060無0境內自然人胡文剛1,693,9111,693,
41、9112.000無0境內自然人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報告摘要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國積極成長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1,478,5121,478,5121.740無0其他上述股東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的說明無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及持股數量的說明無存托憑證持有人存托憑證持有人情況情況適用 不適用截至報告期末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表決權數量前十名股東情況表數量前十名股東情況表適用 不適用4.24.2 公司與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適用不適用4.34.3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
42、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適用不適用4.44.4 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股東情況名股東情況適用 不適用5 5、公司債券公司債券情況情況適用 不適用第三節第三節 重要事項重要事項1 1、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23,435,218.01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20.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
43、潤虧損 46,736,996.52 元,上年虧損 16,009,411.11 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 50,541,984.84 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4.62%。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 2,187,134,773.35 元,較報告期初增長 3.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 982,812,562.23 元,較報告期初下降 5.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11.59 元,較報告期初下降 5.40%。2 2、公司年度報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公司年度報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應當披露導致退市風應當披露導致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原因。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原因。適用不適用